《我们爱动物》的教学过程与分析

《我们爱动物》的教学过程与分析

一、《We Love Animals》教学过程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1](2021)在《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的身体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身体美学思想源于她对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影响下现代英国人的身体所受禁锢的思考,主要体现她对性别、疾病、身体感觉和自然这几方面的关注中。伍尔夫的身体美学思想关注身体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伍尔夫来说,身体是自我、身份和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通过分析伍尔夫在1925-1941年之间的小说中对身体的表征,尝试归纳伍尔夫的身体美学思想并分析表征身体对伍尔夫在语言和形式方面的创新所起到的影响。伍尔夫在她的创作生涯中一直都在思考身体,许多批评家也注意到这一点。最早对伍尔夫与身体的研究是在女性主义的视角下展开的。然而女性主义对身体的分析不足以揭示伍尔夫的身体美学思想,因为伍尔夫不仅关注受禁锢的女性身体,还关心受禁锢的男性身体。此外,将身体视为一个单独的实体,会导致对伍尔夫小说中所暗含的身体解放的分析陷入僵局。一些批评家指出,关注伍尔夫小说中身体的开放性,有助于理解主体在生活中与外部的人和事物建立的互动关系在这一视角下,一些研究得出,伍尔夫作品中的身体是自我,身份和主观性等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自然联系密切。但是,很少有人从时空的语境下研究伍尔夫小说中所传达的生成的身体概念。事实上,对于伍尔夫来说,身体不仅由性别定义,还由疾病定义。伍尔夫的散文《论生病》(1926)就引起了批评家们对伍尔夫创作中身体和疾病的广泛关注。自二十一世纪初以来,一些批评家就注意到了疾病的身体在伍尔夫的身体美学思想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些最新研究还发现,伍尔夫在她的某些小说中使用了疾病叙事。伍尔夫在《论生病》中也提到为了表征身体,需要对传统的小说情节和语言进行创新。不少批评家也从形式的角度出发,研究身体对伍尔夫创作的影响。本文的综述表明,只有建立在身心一体的基础之上,才能对伍尔夫的小说形式作出合理的判断。本文认为,伍尔夫1926年所发表的散文《论生病》标志着她身体美学思想的形成。伍尔夫在1926年前后(包括1925年)到她创作生涯结束的时期内所创作的小说都能体现她的身体美学思想。但是目前还没有学术作品对伍尔夫在1925年到1941年间的小说从性别、疾病、身体感觉和自然几个方面结合来研究伍尔夫的身体美学思想。基于对现有相关批评的综述并吸取现有研究的不足,本论文对伍尔夫的身体美学思想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论文将伍尔夫疾病叙事的文本范围扩大至1925年的《达洛维夫人》到1941年的《幕间》,并对某些评论家对伍尔夫小说中疾病叙述的分析结论提出质疑。本论文将伍尔夫的身体美学思想概括为三个重要部分:性别禁锢下的身体解放,具体化认识论的重构以及时空下生成的身体概念。本文在性别研究,动物研究和生态批评的理论支撑下,对《达洛维夫人》(1925年),《奥兰多》(1928年),《阿弗小传》(1933年)和《幕间》(1941年)这几部对领会伍尔夫的身体美学思想有极大帮助的作品,通过文本细读,采用档案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同时借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马丁·海德格尔,米歇尔·福柯的理论,目的是通过将伍尔夫小说中的思想与这些顶级哲学家的思想进行对话,一方面使本论文的分析更具说服力,另一方面,突出伍尔夫小说语言所传达思想的深刻性。本文第一章在性别研究的理论视域下,采用档案研究和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伍尔夫在《达洛维夫人》中对性别禁锢下的身体所受禁锢及反抗的表征,以及她为表征身体,对意识流手法的采用和对诗行的挪用。伍尔夫在《达洛维夫人》中揭示了性别身份在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由帝国主义、父权制、商业主义和现代医学科学的联合作用下被重新定义,给现代英国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禁锢,导致他们的身体与自我相分离。通过雌雄同体的奥兰多,伍尔夫揭示了性别身份是受社会文化建构的,在父权社会中,性别身份的概念通过身体的重复操演得以被主体内化;也是通过奥兰多,伍尔夫揭示身份与身体密不可分,身份是流动的、同时又拥有一个坚固的自我内核。因此,本章对《奥兰多》的分析是作为《达洛维夫人》的补充,以了解伍尔夫所持有的性别操演概念,以便理解她在《达洛维夫人》中暗含的对性别规约的解构。在《达洛维夫人》中,伍尔夫首次将疾病的身体作为颠覆性和创造性的力量来颠覆性别规约。她揭示了病中的赛普蒂莫斯和克拉丽莎在身体感觉的强烈驱动下,意识到他们所处的社会对身体的规约和禁锢。赛普蒂莫斯通过自杀逃脱社会禁锢。克拉丽莎通过共情,从赛普蒂莫斯的死亡中获得向死而生的顿悟,从而释放自己压抑已久的激情,恢复了自己与伯顿的旧友(彼得,萨莉,西尔维娅)之间的主体间性,并在此过程中重新找回真实的自我。分析得出,对于伍尔夫来说,身体承载了生与死、过去与现在;伍尔夫强调身体激情在建立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主体间性的重要作用。同时,第一章的分析也揭现了伍尔夫笔下经验社会的、感官的身体概念。本文第二章聚焦伍尔夫的小说《阿弗小传》,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在动物研究的理论观照下,将小狗阿弗看作是被驯服的人类身体和人类意识形态的投射喻体,探讨了伍尔夫美学视域下感觉的身体在感知中的重要作用。伍尔夫重视身体感官在感知世界中获取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阿弗小传》中,通过巴瑞特·布朗宁,阿弗和女仆威尔逊受约束的和解放的感观身体,伍尔夫揭示了感觉的身体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感知世界,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很好地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挥感知作用。伍尔夫揭示感觉身体的感知会受到主体的意识形态、情感、身体状况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将阿弗视为人类意识形态的投射体,阿弗对于卧室课程的内化则很好地揭示了人类感官的身体受到约束的机制是怎样生成的。伍尔夫揭示同情和害怕两种心理状态会导致主体更容易内化身体规约。此外,通过在隐喻层次上将巴瑞特·布朗宁和阿弗在心身二元论的框架下配对,本论文发现伍尔夫不仅揭示了在感知现实的过程中,思想与身体的分离会影响主体对真相的把握,还暗含了对身心统一在感知现实世界的重视。伍尔夫在小说中通过比较对阿弗(用感官)和巴瑞特·布朗宁(用理性思维)不同的感知方式所做出的判断,表达了理性思维的认识有时候不如感官感知到的知识更真实。伍尔夫注重理性思维和感官在主体感知世界过程中的融合。此外,在《阿弗小传》中,伍尔夫也揭示了语言对于描述身体感觉的匮乏,她通过对阿弗的嗅觉和触觉的描写,实验了一种更原始、更感官、更注重情欲的新的诗化语言。本文第三章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伍尔夫关于时空流转下生成的身体美学思想。本章的文本细读聚焦于伍尔夫的最后一部小说《幕间》。在小说中,英国乡村风景和露天历史剧提供了充足的时空元素,有助于伍尔夫传达生成的身体概念。伍尔夫构想了一个包含男人和女人,人类与非人类,人类社会与非人类社会,个人与社区等相互关系,承载了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并展望未来的生成的身体概念。在《幕间》中,伍尔夫通过露天历史剧将人物的活动范围从室内空间扩展到整个波茵茨宅的风景中,从生态理论的语境下分析,这一举措也是打破了男性空间和女性空间之间的界限。风景被伍尔夫看作是人类生存的背景,它包含了伍尔夫从观察一株长在花坛里的花中所获得的关于人类存在的美学顿悟。伍尔夫认为风景为身体提供生存能量使得身体不断变化,就如同泥土为花提供能量以支持它的四季变化一样。身体感觉,即身体感观在外部刺激下所触发的个体的认知过程,能够从时空两个层面上将主体与风景进行连结。因此在这一部分,身体并不显眼,而是以流动的身体感觉的形式被呈现。伍尔夫试图通过英国乡村风景所附带的运动和变化感来激发人物身体在感官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变化,进而带动身体生成概念思想观念的生成。对伍尔夫而言,时间和空间在身体感觉下被主观改变,因此人们具身所经历下的现实是立足于当下、承载了过去并展望未来的动态的现实。为了唤起人们的身体感觉,伍尔夫通过露天历史剧尝试创造了身体在风景中的空间、时间和情感三个维度上的运动。在此过程中,伍尔夫挪用了视觉艺术和声音艺术,综合借鉴了这些艺术形式在唤醒人物身体感官方面的作用。这三个维度上的运动唤起了小说中人物对风景的联觉感受,帮助他们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释放被禁锢的身体。形式上,伍尔夫在该部作品中革新了小说情节,使用了戏剧-小说这一副文本,来表征她观念中的身体感觉下时空所呈现的流动和交错感。同时,伍尔夫通过使用诗化和意象化语言来激发情感和身体感觉的效果的实验,也在《幕间》中通过对伊莎和露西的描写达到了创作高峰。此外,伍尔夫通过在露天历史剧中操演历史事件中的日常生活并突出人物的真实情感,挑战了传统意义上英国历史和英国民族身份的概念。在英国乡村风景当中,三个维度上的身体运动与浸没式历史剧共同作用,激发了观众对主体性和身份自我意识的觉醒,引发他们对于自我和国家身份概念在认知层面发生改变。伍尔夫还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人性与动物性之间的连续性,揭示人性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伍尔夫生成的身体美学思想也使个人身份和国家身份的概念拥有了动态的内涵。本文通过分析论述得出如下结论:对于伍尔夫来说,身体是一个充满冲突的场所。它既是被压迫、被压抑的场所,也承载了破坏和抵抗的动态力量。它是一个生活着的身体,在经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变化着。它承载了生与死,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并且是自我、主体性和身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身体的开放性有助于主体与其他人、事、物建立主体间性,帮助主体重构自身的主体性。身体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从而使主体的身份进入一种生成状态。伍尔夫的身体美学思想中的身体不仅是指个人的身体,更包括身体在生活的过程中所编织的关系网。伍尔夫在创作中旨在捕捉身体激情以及身体感觉的物理过程,以揭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人们的无意识如何被意识触发。伍尔夫对于形式和语言的创新,具体体现在她对跨媒介手法和诗化语言的挪用,都是在她的身体美学思想驱动下展开的。伍尔夫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开始,就不断地在创作中尝试从其它流行的艺术形式中,如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探索借鉴激发身体感觉和表征身体效果的方法。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将受性别禁锢的身体从女性扩展到包括男性在内的两性,并且通过聚焦疾病的身体,发现了伍尔夫笔下身体所具有的抵抗力与解放力。其次,本文对伍尔小说中的身体美学思想从本体论、方法论和非个人化的层面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析。第三,本文在分析中还关注了伍尔夫基于身体美学思想对小说形式和语言的革新。此外,本论文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对于唤起人们对身体的关注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娜仁花[2](2021)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分析及其教学案例设计 ——以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为例》文中提出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因素,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行为规范、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新课程的背景下英语教学也开始注重学科融合。本文分析小学英语人教版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设计地理知识辅助小学英语的教学案例,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全面化推进打好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找出教学问题,并吸取教训,探索适合小学生的英语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多向思维,进而提升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丰富教师对小学英语教材中地理知识的认知,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明确教师教案及执教方向,提高教师整合、重组并生成教学内容的能力,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本文以义务教育人教版PEP英语教材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借鉴国内有关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作为依据,运用案例分析法对筛选出的5个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设计策略,设计出5个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再实施自己的案例并加以反思,以经验总结法、实践研究法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对比之前的教学案例,学生更向往现在的教学方式,老师不会一味的讲解,而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探索,注重学科融合,融入简单的地理知识、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意识,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开拓视野,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综合素养。得出以下结论:小学英语教材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季节与天气、地球运动、时差、地形地貌等多个方面。本文中用表格和思维导图整理出来,统计后涉及到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等4种类型;本文中设计了5份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实施后得出结论,英语课堂融入地理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各种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其中的地理知识能帮助解读教学内容,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也能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作者通过案例分析和亲自实施案例,就如何设计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辅助地理知识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问题,从设计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呈现教学过程及选择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依据课程标准,升华教学目标;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用拓展环节和课外活动,做延伸和补充;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话题,创设情景;借助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的6个策略。

张文杰[3](2021)在《及物性系统视角下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歌的生态话语分析》文中认为生态话语分析作为新兴学科,旨在揭示语言在生态中的作用,而及物性系统作为理论基础,有助于探究生态语篇所隐含的生态思想。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的1700多首诗歌中,有500多首与自然有关。从生态语言学角度来看,它们被称之为生态语篇。基于此,本研究将以及物性系统为理论框架对艾米莉·狄金森的30首自然诗歌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旨在通过语言研究语篇作者的生态思想。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借用UAM Corpus Tool 3.3,本文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及物性系统在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歌中是如何分布的?2.及物性系统在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歌中是如何实现的?3.通过及物性系统分析体现了艾米莉·狄金森怎样的生态思想?通过对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歌的研究,主要发现归纳如下:1.在及物性系统的分布过程中,其六个过程和参与者成分均有表现。其中,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及其参与者成分占主要比例,行为过程、交流过程和存在过程及其参与者比例较小。说明在表达生态思想方面,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2.在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歌中,动作过程体现在她对大自然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生物如鸟,蛇等的细致观察。心理过程展示人与动植物的意识活动,表达作者对与自然生活的态度。关系过程描述动植物等的属性、识别、位置、方向等。行为过程大多描写动物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交流过程的参与者几乎是动物,旨在将自然中的动物拟人化。存在过程的使用是为了展示自然事物的存在方式。3.通过及物性系统分析艾米莉·狄金森的生态思想。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思想在于倡导人与自然平等,保持人与自然和平共处。艾米莉·狄金森的社会生态思想主要在于对工业、技术和科学的批判。通过特定的心理过程和动作过程,体现了艾米莉·狄金森远离俗世,致虚宁静的精神生态思想。本研究以及物性系统为理论支撑,对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歌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揭示了及物性系统用于探析生态语篇的可行性。通过研究挖掘艾米莉·狄金森的生态思想,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读者树立健康的生态观,从而增强生态责任感。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为生态语篇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雅静[4](2021)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案例研究 ——以第11届高中英语优质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英语课堂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然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存在重设计,轻实施的现象,因此,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法,对高中英语优质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研究并分析高中英语优质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优点,为中学英语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本研究以全国第11届全国高中英语优质课18位教师的教学录像为研究样本,将18节高中英语阅读优质课转录为文本,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为观察视角,设计观察量表,统计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回答本探究的三个研究问题:(1)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和学生是如何为阅读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做准备的?(2)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设计的是何种类型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及学生和教师是如何参与到阅读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中的?(3)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是否有反馈活动?如果有,是何种类型的反馈活动?研究发现:第一,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始之前,教师直接指令语与间接指令语并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多样的引导方式;学生在活动前有充分的准备。第二,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活动类型多样;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目标多指向中高认知层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间适宜;活动参与度高;教师主要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第三,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后,教师注重活动反馈;反馈形式多样。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笔者建议高中英语教师应善于运用直接指令语和间接指令语;丰富活动前期引导方式;重视学生的准备工作;运用多种类型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间适度;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教师要扮演不同的角色;重视反馈活动;运用不同的反馈活动形式。

杨拓[5](2021)在《字幕文本随机切分与视译质量研究 ——以TED演讲为例》文中指出字幕翻译是一种常见的翻译形式,视译是口译的一条分支,早期的字幕翻译较少将二者结合。为提高工作效率,字幕翻译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视译英文字幕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但特殊的方法伴随着特殊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即是字幕文本随机切分现象带来的对应问题。本文选取TED演讲为语料,列举划分了典型字幕文本随机切分现象及其问题,分析了其对口译质量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在视译活动中,译员应以顺句驱动为指导原则。在该原则指导下,本文采取增译法、省译法、预测法等顺句驱动的具体方法解决字幕文本随即切分问题。与此同时,译员提高自己的熟练度也必不可少。本文写作目的是总结经验,紧跟翻译市场发展潮流,提高工作效率,为其他译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毛蓉晨[6](2021)在《英文歌曲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因此,国家致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倡多学科融合,在划分不同学科的同时又淡化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线,以求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而英文歌曲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契合了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方面;其次,歌曲具有趣味性和音乐特色,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英文歌曲在英语课堂的运用,体现了英语学科和音乐学科的有机融合,以求学生获得更多维的发展。本研究选择英文歌曲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英文歌曲对小学生英语课堂的实际影响这一方向进行深入探究。笔者先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文歌曲的要求为依据,划分五个维度,编制教师和学生问卷,对英文歌曲在小学中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和调查。再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参照,深度剖析教材内容和课文主题思想;并结合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身心发展程度,精心选取英文歌曲,设计英文歌曲教学活动,并进行进行实践探索和案例研究。最后,笔者以两个五年级班级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以求探究英文歌曲对小学生产生的实际影响。研究主要结论:一是师生问卷发现:教师认为英文歌曲对于小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作用是均衡的;而小学生认为英文歌曲的作用对五个维度的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对文化意识的作用是微弱的。二是根据问卷调查发现的的问题,笔者对教材内容和歌曲内容进行剖析,发现歌曲中存在的内容和知识是丰富的:大量的语言块、多样的语境、生动的情感、各种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及丰富的西方文化知识和背景等等。三是对英文歌曲的实际运用,探究其对小学生的影响:首先是对听力的影响;其次是对说的影响,体现在语音语调方面;最后是对文化知识的影响,丰富小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以及思考中西文化的异同。此外,英文歌曲对小学生还有隐性影响,如:审美能力等。本研究的调查和实验对象受区域限制,取样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实践案例可能不具有推广性。但是,本研究期望通过实验和教学案例,能为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带来新的探索,能为人们思考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师生互动的英语课堂形式,带来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姜俊楠[7](2021)在《认知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以蝙蝠、狗和蛇为例》文中指出动物隐喻作为隐喻的一大分支,广泛存在于习语、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是隐喻的重要研究对象。本研究在动物中选取了蝙蝠,狗和蛇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动物,以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大链条隐喻为理论基础,进行英汉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概念隐喻理论,将三种动物隐喻映射的目标域分为外观域、性质域、人物或行为域和抽象域四个概念域。同时根据大链条隐喻将动物与人类、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应用到动物隐喻中。其次,在每种概念域中,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对三种动物的英汉隐喻分别进行整合模型构建,为之后的对比分析提供有力的证据。最后,论文将蝙蝠、狗和蛇的英汉隐喻进行语义和语用层面的对比,并探讨了导致英汉动物隐喻异同的动因。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中关于蝙蝠的隐喻几乎都是贬义,而在汉语大多数是褒义,但在个别几点上英语和汉语关于蝙蝠具有相同的贬义语义。英语中涉及的狗的隐喻有褒义也有贬义,但是在汉语中与狗相关的隐喻少数的语义是褒义,大多数是贬义,虽然与英语中对应的隐喻在语义上相差不多,但在语用层面差之甚远。英语中蛇隐喻的语义和语用大多数与汉语相同,有褒义也有贬义,但无论英语蛇隐喻还是汉语蛇隐喻都有各自的语言特色。通过大链条隐喻中基本大链条的层级排列分析发现,英汉动物隐喻的共性是因为隐喻映射的始源域具有相同的属性与行为。英语和汉语中的动物隐喻都具有其独特的民族烙印,他们的特性也可以反映出英语和汉语不同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心理、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以及不同的语言系统。本研究将动物隐喻的认知机制和其英汉语义与语用进行了分析与对比,有助于隐喻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可以增强学生对隐喻的掌握能力,避免对动物隐喻的语用失误,促进跨文化交际。同时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余华月[8](2021)在《认知范畴视域下《诗经》两个英译本中动植物词汇翻译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诗经》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诗经》包含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记录了先秦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诗经中提及的动植物名称总共多达300多种。因此,研究这些动植物名称的词汇翻译对于诗歌的全文理解和主旨把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认知范畴理论的基础上,以理雅各和许渊冲的《诗经》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个英译本中动植物词汇翻译的范畴动态转换过程,旨在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诗经》两个英译本中,动植物词汇翻译的范畴动态转换过程存在哪些异同?(2)造成动植物词汇翻译的范畴动态转换过程存在异同的动因是什么?(3)在动植物词汇翻译中,范畴动态转换过程的异同体现了何种认知机制?本文基于语言内省法、对比法、定性和定量法、案例分析法,从以下五个步骤展开具体研究。首先,搜集《诗经》中部分动植物词汇的翻译案例。其次,在范畴动态转换过程的四类表现形式下,对这些翻译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即分析同一个词汇在两种译本中的不同翻译,并界定这两种翻译是否属于该类范畴的动态转换过程。然后,对动植物词汇翻译的四类范畴动态转换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两个译本在范畴动态转换过程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再次分析造成这些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动因。最后,探讨范畴动态转换过程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体现了何种认知机制。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方面的结论。第一,两个译本在动植物词汇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中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在相似性方面,两个译本中的极少数词汇翻译同时体现了范畴原型和范畴层次的动态转换。在差异性方面,两个译本的词汇翻译体现了不同的范畴转换,分别表现在四个方面:范畴对等的动态转换、范畴原型的动态转换、范畴层次的动态转换、不同范畴之间的动态转换。总的来说,在理雅各的译文中,动植物的词汇翻译较少体现出这四个方面的范畴动态转换。而在许渊冲的译文中,动植物的词汇翻译几乎都体现了这四个方面的范畴动态转换。第二,在动植物词汇翻译中,造成范畴动态转换过程的异同主要是受到四个方面的动因影响,即认知体验、认知语境、认知突显和词义可变性。两个译本在动植物词汇翻译中体现出相似的范畴动态转换,是受到了共同的认知体验这一动因的影响。造成范畴动态转换的差异性的动因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在许渊冲的译本中,动植物词汇翻译频繁地体现了范畴的动态转换可能是受到认知语境、认知突显和词义可变性的动因影响。另一方面,从理雅各译本中可以看出动植物词汇翻译较少体现出范畴的动态转换,这主要是受到认知语境的制约,包括语言语境、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第三,在动植物词汇翻译中,范畴动态转换过程中的异同主要体现了五个方面的认知机制,即交互主观性、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动态范畴化和象似性。在两个英译本中,词汇翻译存在相同的范畴动态转换,反映了交互主观性的认知机制。由范畴动态转换过程的差异性所揭示的认知机制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在许渊冲的译本中,词汇翻译主要体现了范畴的动态转换过程,反映了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动态范畴化的认知机制。另一方面,在理雅各的译本中,词汇翻译主要体现了范畴的静止转换过程,反映了象似性的认知机制。本文为《诗经》的词汇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即从认知范畴理论的角度去分析词汇翻译的范畴动态转换过程。其次,本文也进一步拓展了认知范畴理论的研究范围。最后,研究词汇翻译的范畴动态转换对认知翻译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扩宽其研究领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丰富其研究内容提供了理论背景,尤其是在典籍文化着作的翻译方面。

韦婉娜[9](2020)在《基于TPACK框架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实践——以PEP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 A. Let’s learn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本文以TPACK框架为基础,笔者先阐述了TPACK框架的由来及发展,并结合课堂实践经验,浅谈TPACK框架三个核心要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再以PEP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 A. Let’s learn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对基于TPACK框架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实践提出了探究。针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高要求和未来教育的新挑战,本文具有借鉴意义,也提出了思考。

张蕾[10](2020)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品德教育的研究》文中指出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是中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都将情感态度(包含品德教育)融入教学目标。英语绘本具有语言真实、图文并茂和趣味性强等特点,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本文选择小学英语课本(外研版)及《丽声三叶草分级读物》(外研版)进行文本分析,并对青岛市六所小学的14位英语老师进行课堂观察和访谈,提出以下三个问题:1.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德育的现状是什么?2.绘本从哪些方面促进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3.小学英语教师怎样有效地利用绘本进行德育?文本分析发现绘本中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能够与主教材的德育内容互补,涉及到社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安全意识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教育内容。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了解到绘本中德育教学现状及特点,总结出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比如情感激励、提问引导、图片利用、联系生活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注重德育因素的挖掘,但专家教师的德育渗透更加灵活,会潜移默化地贯穿课堂各环节,新手教师通常在课堂结尾时一带而过。课堂观察和访谈还发现达成德育目标有一定难度,因为英语课堂中渗透品德教育时学生会有各种不同观点,而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有限也会影响其充分表达绘本中的道理。绘本教学的外部问题主要是英语课时不足、绘本资源不够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当给予支持比如增加英语课时、开发校本课程、提供绘本教学培训;英语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和自身专业发展、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积极开发绘本资源;专家教师给予新手教师结对指导和团队建设;教师选择绘本应遵循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的原则。未来研究应继续丰富绘本教学品德教育的教学方法、加强城乡对比或区域对比研究、根据绘本体裁和学生年龄进行针对性的德育研究。

二、《We Love Animals》教学过程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e Love Animals》教学过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的身体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breviation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Review of the Image of the Body in Modern Western Aesthetics
    The Body and Virginia Woolf
    Sources for Woolfs Critical Thinking on the Body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One:Woolf's Conceptions of the Gender-confined Body
    1.1 The Constraints on the Gender-confined Body
        1.1.1 The Constraints on Male Body
        1.1.2 The Constraints on Female Body
        1.1.3 Performativity of Gender
    1.2 The Resistance from the Gender-constrained Body
        1.2.1 The Resistance from Male Body
        1.2.2 The Resistance from Female Body
    1.3 Intersubjectivity:In Search of a True Self
        1.3.1 Being-towards-death
        1.3.2 Being-with-others
Chapter Two:Woolf's Aesthetics of the Sensory Body
    2.1 The Sensory Body in Confinement
        2.1.1 The Constrained Sensory Body
        2.1.2 Mechanism for the Constraint of the Sensory Body
    2.2 The Sensory Body in Liberation
        2.2.1 Signs of Liberation within the Domestic Space
        2.2.2 Liberation by Virtue of a Shift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2.3 The Mind-Body Negotiation in Perception
        2.3.1 The Neglect of the Body
        2.3.2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Mind
Chapter Three:Woolf's Aesthetics of the Body of Becoming
    3.1 The Body Constrained by Escaping Nature
        3.1.1 The Constrained Body within Pointz Hall, the House
        3.1.2 The Uncontrollable Essence of Nature
    3.2 The Liberated Body in the Landscape
        3.2.1 'Reason Rooted in the Bowels of the Earth'
        3.2.2 The Body in Movement
    3.3 The Body that Registers History and Reality
        3.3.1 The Fus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dividual Identity
        3.3.2 The Continuity between Human Nature and Animalit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List of Publications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分析及其教学案例设计 ——以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国际研究背景
        2.国内研究背景
        3.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理论基础
        2.概念界定
一、小学英语教材中地理知识的分析
    (一)分析目的
        1.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教学资源
        2.地理知识辅助小学英语教学
    (二)分析内容
        1.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分类
        2.小学英语教材组成分析及地理知识的体现
    (三)分析启示
        1.地理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2.地理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二、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目的
        1.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2.有助于教师落实先进的教学理念
        3.丰富教师教学形式
        4.提供论文写作依据
    (二)案例选取与类型
        1.典型案例选取
        2.案例类型
    (三)案例分析过程
    (四)案例分析启示
三、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设计
    (一)案例设计的依据
        1.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分析
        2.依据小学英语教材特点
        3.依据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二)案例设计的一般策略
        1.案例设计的原则
        2.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三)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设计
        1.教学案例选择
        2.教学案例呈现
四、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的实施
    (一)教学案例实施
        1.教学对象的选择
        2.教学案例的实施
    (二)实施案例后的评价
    (三)教学案例的实施效果
        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帮助解读教学内容,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3.能提高学生各种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4.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二: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汇总表
附录三:蕴含地理知识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表
致谢

(3)及物性系统视角下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歌的生态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Key Terms
        2.1.1 Ecological Discourse Analysis
        2.1.2 Nature Poem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Ecological Discourse Analysis
        2.2.1 Studies on EDAAbroad
        2.2.2 Studies on EDAAt Home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itivity System
        2.3.1 Studies on Transitivity System Abroad
        2.3.2 Studies on Transitivity Systemat Home
    2.4 Previous studies on Emily Dickinson’s Poems
        2.4.1 Previous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mes
        2.4.2 Previous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Perspective
        2.4.3 Previous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Perspective
Chapter Ⅲ Theoretical Foundation
    3.1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ransitivity System
        3.1.1 Action Process
        3.1.2 Mental Process
        3.1.3 Relational Process
        3.1.4 Behavioral Process
        3.1.5 Communicative Process
        3.1.6 Existential Process
    3.2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 Study
Chapter Ⅳ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methods and Instrument
        4.2.1 Research Methods
        4.2.2 Research instrument
    4.3 Data Collection and Description
    4.4 Research Procedures
Chapter Ⅴ A Transitivity-based Eco-discourse Analysis of EmilyDickinson’s Nature Poems
    5.1 The Distribution of transitivity system in Emily Dickinson’s Poems
        5.1.1 Distribution of Processes
        5.1.2 Distribution of Participants
    5.2 The Realization of transitivity system in Emily Dickinson’s Poems
        5.2.1 The Realization of Action Process and Participant
        5.2.2 The Realization of Mental Process and Participant
        5.2.3 The Realization of Relational Process and Participant
        5.2.4 The Realization of Behavioral Process and Participant
        5.2.5 The Realization of the other Process and Participant
    5.3 Ecological Thoughts in Emily Dickinson’s Poems
        5.3.1 The Natural Ecological Thoughts
        5.3.2 The Social Ecological Thoughts
        5.3.3 The Spiritual Ecological Thoughts
Chapter Ⅵ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x1
Appendix2
Acknowledgements

(4)高中英语阅读课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案例研究 ——以第11届高中英语优质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of the Study
    1.2 Purposes of the Study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1.3.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s of Key Concepts
    2.2 Theoretical Basis
        2.2.1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2.2.2 Bloom's Cognitive Goal Classification
        2.2.3 Motivation Theory
    2.3 Previous Studies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Abroad and at Home
        2.3.1 Previous Studies on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Abroad
        2.3.2 Previous Studies on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at Home
        2.3.3 Comments on Previous Studies on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Abroad and at Home
    2.4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Reading Abroad and at Home
        2.4.1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Reading Abroad
        2.4.2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Reading at Home
    2.5 Studies on Application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Reading Class Abroad and at Home
        2.5.1 Studies on Application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Reading Class Abroad
        2.5.2 Studies on Application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Reading Class at Home
        2.5.3 Summary
Chapter3 Research Design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Participants
    3.3 Research Methods
    3.4 Research Procedures
    3.5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Chapter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how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epare for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in Reading Classes in Pre-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4.1.1 Teachers' Preparation
        4.1.2 Students' Preparation
    4.2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ypes of Group Cooperative Activities Teachers Design,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Reading Classes in While—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4.2.1 Types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4.2.2 The Goal of Group Cooperative Activities
        4.2.3 Time Allocation for Group Cooperative Activities
        4.2.4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 Group Cooperative Activity(Attitude/Participation Span)
        4.2.5 Teachers' Role
    4.3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Feedback Activities After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and Types of the Feedback Teachers Design in Post-group Cooperative Activities
        4.3.1 Feedback Activity in Post-group Cooperative Activity
        4.3.2 Types of Feedback Activity
Chapter5 Conclusions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Ⅰ Classroom Observation Scale
AppendixⅡ Classroom Observation Scale of High-quality English Class
AppendixⅢ Classroom Transcription
Acknowledgements

(5)字幕文本随机切分与视译质量研究 ——以TED演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研究基础
    第一节 视译与字幕翻译
    第二节 字幕视译中文本随机切分问题的概念
    第三节 TED系列节目语料介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字幕文本随机切分问题分析
    第一节 后置定语随机切分
    第二节 状语从句随机切分
    第三节 There be句式随机切分
    第四节 介词前后信息随机切分
    第五节 非语言因素辅助下语言省略
        一、动作
        二、图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应对策略
    第一节 增译法
        一、增译单词
        二、增译描述性语句
        三、增译解释性语句
    第二节 省译法
        一、省译逻辑必然词句
        二、省译不涉主题词句
    第三节 预测
        一、根据词语或固定搭配预测
        二、非语言预测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英文歌曲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新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新的要求
        三、深化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手段提出新的要求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与价值
        三、实际意义与价值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英文歌曲的国内外研究
        二、关于小学英文歌曲的国内外研究
        三、关于英文歌曲中的美学及其国内外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文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研究问题
        一、针对教师
        二、针对学生
    第二节 调查对象
    第三节 调查设计
        一、问卷调查法
        二、师生问卷数据收集
    第四节 调查结果
        一、教师层面
        二、学生层面
第二章 英文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英文歌曲的教学目的
        一、帮助学生语言知识的记忆
        二、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第二节 英文歌曲及教材的内容分析
        一、英文歌曲的内容分析
        二、教材内容的详细分析
    第三节 英文歌曲教学的设计理念
        一、密切联系教材及相关内容,促进英文歌曲教学效用
        二、加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文歌曲教学中的培养
        三、善用美学情思,贯穿英文歌曲教学
        四、巧设歌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五、挖掘歌曲潜在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第四节 英文歌曲教学的实践案例
        一、In Front Of,Behind,Between歌曲教学
        二、Make New Friends歌曲教学
        三、Animals,Animals歌曲教学
        四、Hobbies歌曲教学
        五、Goodbye Song歌曲教学(节选)
        六、Jobs Song歌曲教学(节选)
        七、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歌曲教学(节选)
        八、Weekend Song(节选)歌曲教学
        九、Jingle Bells歌曲教学
        十、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歌曲教学
第三章 英文歌曲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分析
    第一节 研究步骤
    第二节 研究变量
        一、自变量
        二、控制变量
        三、因变量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过程
        一、前测
        二、实验研究
        三、后测
    第五节 研究结果及效果分析
        一、实验前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二、实验后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三、前后测中实验组得分分析
        四、前后测中对照组得分分析
        五、实验后学生访谈记录
        六、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分析
第四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英文歌曲能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
        二、英文歌曲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
    第二节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引发的思考
        一、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二、本研究的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附录A 教师问卷
附录B 学生问卷
附录C 实验前语音知识和文化测试题
附录D 实验后语音知识和文化测试题
附录E 英文歌曲教学实录
致谢

(7)认知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以蝙蝠、狗和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Object of the Research
    1.3 Method of the Research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Metaphor
    2.2 Studies on Animal Metaphor
        2.2.1 Cultural Aspect
        2.2.2 Semantic Aspect
        2.2.3 Translation and Literature Aspects
        2.2.4 Cognitive Aspect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3.1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3.1.1 Feature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3.1.2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
    3.2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3.2.1 Basic Integration Process
        3.2.2 Four Integrated Networks
    3.3 The Great Chain Metaphor
Chapter Four Classification of Target Domains of Bat,Dog and Snake Metaphors and Integration Networks’Construc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Metaphors
    4.1 Appearance Domain
        4.1.1 Integration Networks’Construction of Bat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ased on Appearance Domain
        4.1.2 Integration Networks' Construction of Dog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ased on Appearance Domain
        4.1.3 Integration Networks’ Construction of Snake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ased on Appearance Domain
    4.2 Nature Domain
        4.2.1 Integration Networks’Construction of Bat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ased on Nature Domain
        4.2.2 Integration Networks’ Construction of Dog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ased on Nature Domain
        4.2.3 Integration Networks’ Construction of Snake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ased on Nature Domain
    4.3 Character or Behavior Domain
        4.3.1 Integration Networks’Construction of Bat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ased on Character or Behavior Domain
        4.3.2 Integration Networks’ Construction of Dog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ased on Character or Behavior Domain
        4.3.3 Integration Networks’ Construction of Snake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ased on Character or Behavior Domain
    4.4 Abstract Domain
        4.4.1 Integration Networks’Construction of Bat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ased on Abstract Domain
        4.4.2 Integration Networks’ Construction of Dog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ased on Abstract Domain
        4.4.3 Integration Networks’ Construction of Snake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Based on Abstract Domain
Chapter F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Causes fo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5.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nim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5.1.1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Appearance Domain
        5.1.2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Nature Domain
        5.1.3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Character or Behavior Domain
        5.1.4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Abstract Domain
    5.2 Causes fo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5.2.1 Causes for Similarities
        5.2.2 Causes for Difference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6.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6.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Bibliography
Appendix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Acknowledgements

(8)认知范畴视域下《诗经》两个英译本中动植物词汇翻译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Questions and Methodology of the Research
    1.4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1.5 Organization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Book of Poetry
        2.1.1 Foreign Studies
        2.1.2 Domestic Studie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Lexical Translation in Book of Poetry
        2.2.1 Cognitive Linguistics Approach
        2.2.2 Western Literary Approach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the View of Category Theory
        3.1.1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Category
        3.1.2 Family Resemblances
        3.1.3 The Prototype Theory
        3.1.4 Basic Level Categories
    3.2 The Dynamic Process of Cognitive Category
    3.3 The Combination of Cognitive Category and Lexical Translation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The Lexical Transla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Book of Poetry
    4.1 Performances of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4.1.1 Dynamic Transformation of Category Equivalence
        4.1.2 Dynamic Transformation of Category Prototype
        4.1.3 Dynamic Transformation of Category Level
        4.1.4 Dynamic Transformation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4.2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4.2.1 Category Equivalence
        4.2.2 Category Prototype
        4.2.3 Category Level
        4.2.4 Different Categories
    4.3 Motivations of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4.3.1 Cognitive Experience
        4.3.2 Cognitive Context
        4.3.3 Cognitive Prominence
        4.3.4 Variability of Word Meaning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s Reflected by Category Transformations
    5.1 Intersubjectivity
    5.2 Conceptual Metaphor
    5.3 Conceptual Metonymy
    5.4 Dynamic Categorization
    5.5 Iconicity
    5.6 Summar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Research Implications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10)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品德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s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English Picture Book
        2.1.1 Moral Education
        2.1.2 Moral Edu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2.1.3 English Picture Book(EPB)
    2.2 Theoretical Basis
        2.2.1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2.2.2 Humanistic Learning Theory
    2.3 Overview of Previous Research
        2.3.1 Studies on Moral Edu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2.3.1.1 Studies on Moral Edu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at Home
        2.3.1.2 Studies on Moral Edu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Abroad
        2.3.2 Studies on EPB Instruc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2.3.2.1 Studies on EPB Instruc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at Home
        2.3.2.2 Studies on EPB Instruc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Abroad
        2.3.3 Studies on Moral Education in EPB Instruction
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Subjects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3.3.1 Text Analysis
        3.3.2 Classroom Observation
        3.3.3 Interview
    3.4 Research Procedure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Facilitation of Picture Book on Moral Education
        4.1.1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book and Picture Book
        4.1.2 Specific Features of Picture Book
    4.2 Teaching Status of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EPB Instruction
        4.2.1 Moral Education Contents
        4.2.2 Teaching Modes
        4.2.3 Teachers' Perspectives toward EPB Instruction
        4.2.3.1 Selection of EPB
        4.2.3.2 Use of EPB
        4.2.3.3 Moral Education Values in EPB
        4.2.4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ers
        4.2.5 Existing Problems
    4.3 Effective Methods of EPB Moral Education Instruc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5.2 Implications for EPB Instruction
        5.2.1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EPB
        5.2.2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5.2.3 Support from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chool Leaders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s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Appendix Ⅲ
Appendix Ⅳ
Acknowledgement

四、《We Love Animals》教学过程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的身体美学思想研究[D]. 王敏. 山东大学, 2021(11)
  • [2]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分析及其教学案例设计 ——以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为例[D]. 娜仁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及物性系统视角下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歌的生态话语分析[D]. 张文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高中英语阅读课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案例研究 ——以第11届高中英语优质课为例[D]. 李雅静.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5]字幕文本随机切分与视译质量研究 ——以TED演讲为例[D]. 杨拓.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英文歌曲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D]. 毛蓉晨. 喀什大学, 2021(07)
  • [7]认知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以蝙蝠、狗和蛇为例[D]. 姜俊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认知范畴视域下《诗经》两个英译本中动植物词汇翻译对比研究[D]. 余华月.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9]基于TPACK框架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实践——以PEP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 A. Let’s learn为例[A]. 韦婉娜. 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 2020
  • [10]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品德教育的研究[D]. 张蕾. 青岛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我们爱动物》的教学过程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