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技术测定地壳运动的比对

空间技术测定地壳运动的比对

一、空间技术测定地壳运动的相互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祥[1](2017)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花岗岩产生的电磁辐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冲击载荷作用下花岗岩产生的电磁辐射是物质内部原(分)子剧烈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岩石内部矿物组分和断裂损伤的实时动态响应。这种电磁辐射涵盖从射频电磁辐射(无线电波)、红外辐射到可见光,传播速度为光速,并且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狭义的电磁辐射特指射频电磁辐射,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开展冲击载荷作用下花岗岩产生电磁辐射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花岗岩内部原(分)子剧烈运动产生电磁辐射的动力学机理,在天体物理、深空探测、航天科技、地球物理、地震监测、爆破工程、岩土工程、采矿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在准静态压缩实验的基础上,分别以岩石实验机、霍普金森杆、一级轻气炮为加载手段,开展了不同强度冲击载荷作用下花岗岩的压缩实验,建立和发展了同时测定力学和电磁响应的实验系统,并测定了相应的力学和电磁响应。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应变率在10-4104s-1范围内,电磁辐射频率位于105108Hz之间;电磁辐射的频率与压缩应变率成正比,与微裂纹尺寸成反比,并取决于微裂纹周围断键原子的振动模态。结合实验结果,研究了花岗岩产生电磁辐射的压电效应和断裂两种动力学机理,并解释和区分了压电效应和断裂产生的电磁响应。从石英晶体的压电本构方程出发,基于Maxwell方程组和弹性动力学方程得到了压电效应产生电磁辐射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断裂产生电磁辐射的实验结果,揭示了沿晶微裂纹向穿晶微裂纹的过渡和转变,是应变(加载)率敏感性的微观机理,也是电磁辐射强度幅值和频率随压缩应变(加载)率增加而增加的物理基础。基于巴西圆盘和平台巴西圆盘实验,研究了花岗岩在拉伸条件下产生的电磁辐射。通过不同方位磁天线和电天线测定的电磁辐射信号可以确定第Ⅰ型单裂纹产生电磁辐射的振源电偶极矩垂直于裂纹面。实验结果表明电磁辐射强度幅值(输出电压峰值)与裂纹扩展速度成正比,与第Ⅰ型裂纹扩展韧性成正相关性。基于第Ⅰ型单裂纹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提出了穿晶微裂纹诱发电偶极子阻尼振荡理论模型,揭示了穿晶微裂纹导致原子键(共价键和离子键)破裂,使得正负电荷发生分离,引起有效电偶极子阻尼振荡,从而诱发电磁辐射的机理。在拉伸实验的基础上,分别以岩石实验机和霍普金森杆为加载手段,开展了半圆弯曲和切槽半圆弯曲实验,研究弯拉条件下第Ⅰ型单裂纹产生的电磁辐射。实验结果表明电磁辐射强度幅值(输出电压峰值)与第Ⅰ型裂纹起裂韧性成正比。基于Barenblatt内聚力理论和穿晶微裂纹诱发电偶极子阻尼振荡理论模型,阐明了电磁辐射强度幅值与原子键内聚强度成正比,进一步揭示了单裂纹电磁辐射强度幅值(输出电压峰值)与断裂韧性成正比,并取决于穿晶微裂纹所占比例权重。以地震电磁前兆、爆破工程和地下工程岩爆现象监测为例阐明了岩石电磁辐射在岩石动力学灾害监测中的工程应用。在岩石膨胀-裂纹失稳扩展孕震模式(IPE孕震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干岩石的穿晶微裂纹诱发电磁辐射模型。基于震前大气电场负异常、电离层电磁辐射和总电子含量(TEC)扰动,提出了地震压缩波传播到地表自由面反射为拉伸波引起的动态拉伸破裂产生电磁辐射模型。通过汶川地震的岩石圈和电离层的电磁响应,较好地验证了两个电磁辐射模型。穿晶微裂纹诱发电偶极子阻尼振荡理论模型为电磁辐射方法测量动态裂纹扩展速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爆破工程和地下工程岩爆现象监测中有着重要的工程应用。

朱新慧[2](2012)在《现代地壳运动参考基准的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地壳运动参考基准的混乱,同一个板块或同一个地壳形变区域,不同的文献资料给出的运动或形变速度和方向常常大不相同,差异的量级远大于测量误差,因此深入开展现代地壳运动参考基准研究,理清当前地壳运动参考基准使用中的混乱现象,不仅是大地测量学科发展的急需,对于促进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最新的地壳运动实测数据、地学热点数据、冰期后地壳回弹模型数据和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对现代地壳运动参考基准展开深入研究,并针对全球水平地壳运动、垂直地壳运动和区域水平地壳运动、垂直地壳运动分别提出了一套地球物理意义明确、易于实现、便于应用的参考基准。本文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全面回顾了现代地壳运动参考基准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相关研究现状,指出了现代地壳运动参考基准即水平运动基准、垂直运动基准和区域基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建立全球统一地壳运动参考基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建立了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5VEL和ITRF2008VEL,并和地学模型NNR-NUVEL1A以及以往的ITRF序列进行了深入比较,深入分析了彼此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差异性,明确了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即与相应板块的测站较少、分布不均或者台站观测时间短对板块的约束不够等原因有关。讨论了构造板块总角动量的大小,13个板块的总角动量和不为零,说明ITRF2005和ITRF2008框架有可能不满足无整体旋转的要求;也有可能是由于台站选择的不同使得板块的总角动量之和不为零。3.建立并优化了全球水平地壳运动参考基准,提出了建立平均热点参考基准(Medial-HotSpot Reference Datum)的方法及其约束准则。利用ITRF2005和ITRF2008的实测数据,分别建立了无整体旋转(NNR-no net rotation)参考基准NNR-ITRF2005和NNR-ITRF2008;根据目前板块运动和热点之间相对运动的现状,提出了建立平均热点参考基准的方法及其相应的约束准则,并综合利用地学热点数据和ITRF2005的实测数据,建立了基于平均热点参考架的绝对板块运动模型MHS-NUVEL1A和MHS-ITRF2005。4.针对NNR基准和HS基准之间的较差旋转给出了定量估计。结果表明,基于热点的参考基准得到的岩石圈整体旋转与地球物理学家根据板块受力模型计算的岩石圈整体旋转在量级和方向上都基本一致,说明平均热点参考基准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基于热点的参考基准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地幔对流的实际情况,研究地幔对流和板块运动的地球物理学家更倾向于采用热点参考基准,而大地测量学家则倾向于采用NNR参考基准。因此,我们提出,将基于实测数据的平均热点参考基准MHS-ITRF2005作为地球物理工作者研究全球水平地壳运动的参考基准,将无整体旋转模型NNR-ITRF2008作为大地测量学者研究水平地壳运动的参考基准。5.提出并建立了最优全球垂直地壳运动的参考基准。深入分析了影响地壳垂直运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冰期后地壳的回弹、地面沉降、各种潮汐的变化等,提出4种建立垂直地壳运动参考基准的方案,即SLR垂向运动基准、ICE-5G模型基准、赤道附近垂向速度约束为零基准和地壳均衡学说基准,并分别进行了推导、验证和比较。结果表明,SLR垂直运动基准地球物理意义明确、易于实现、便于应用,是最优的地壳垂直运动的参考基准,因此我们提出将ITRF2008框架下SLR技术实现的垂向运动作为全球垂直地壳运动的参考基准。6.针对中国地区的构造块体,分别提出了区域水平地壳运动和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的建立方案,并利用实测数据建立了中国地区的水平地壳形变模型。对于区域的水平地壳运动,提出将该形变区所依附板块的稳定主体作为该地区水平地壳形变研究的参考基准;对于区域的垂直地壳运动,提出将该区域的地壳垂直运动数据统一归算到最优的全球地壳垂直运动的参考基准上来,以建立一个与全球基准一致的该区域的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7.探讨并利用实测数据检测了固体地球的变化趋势,提出将全球的垂向运动归算到建立的SLR垂向基准上。系统分析了地球的非对称性变化现象,阐述了地球膨胀学说和地球压缩学说,并提出利用本文建立的最优全球垂直地壳运动参考基准,将全球的垂向速度都统一到该基准上,通过ITRF2008的数据研究地球的非对称性变化现象。结果表明地球半径的变化近似为(-0.1±0.2)mm/a,即在目前的1倍中误差范围内,还不能认为地球的半径发生了变化。

张林广[3](2012)在《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壳形变监测是地震预报的一个重要方法,论文论述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布设和数据解算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GPS点位坐标时间序列,发现地震孕育同GPS点位变化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GPS基线时间序列,发现地震孕育同基线变化的相互关系;通过震例研究发现震前和震后地壳形变的相关规律,发现地壳隆起和地震孕育的相互关系;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进行统计计算,通过对基准网、基本网和区域网的GPS点位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直方图、茎叶图、标准Q-Q图和箱图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X、Y和Z方向变化数据近似符合正态分布,并且发现一些奇异点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得到GPS点位坐标变化的相关关系;通过多元统计中贝伦斯-费希尔问题的计算和分析,判定不同地区地壳形变数值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马高峰[4](2011)在《VLBI2010与GNSS联合数据分析理论及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尺度范围内,达到1mm定位精度,是新一代VLBI系统VLBI2010的目标之一,目前的数据分析理论和方法还远不能满足这个要求。VLBI和GNSS技术分别作为几何和动力学技术的代表,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然而受观测条件和数据分析技术的限制,基于两种技术原始几何观测量的联合数据分析始终未能实现,VLBI2010与下一代GNSS技术良好的观测条件以及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观测水平上的联合数据分析创造了条件。本文针对两种技术新的需求和各自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原始几何观测量联合数据分析的完整理论体系与框架,为建立相应的联合数据分析软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VLBI2010和下一代GNSS系统的原理、特点及数据分析需求等,分析了VLBI2010宽带相位时延模糊度产生的原因及解算方案。2.在广义相对论框架下,研究了基本时空参考系BCRS和GCRS的定义及转换方法,给出了坐标时参考系和空间坐标参考系的定义。3.研究了联合解算中的基准问题,分析了基本时空参考系的坐标参考基准,系统研究了定义参考基准的代数约束。4.研究了空间数据处理中常用的坐标时系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种坐标时的定义及其转换方法,研究并比较了各种坐标时转换方法的精度及其适用范围。5.研究了空间坐标转换所涉及的概念和方法,分析比较了各种转换方法的优缺点及转换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IERS建立的ITRF和ICRF,指出了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6.推导给出了适合VLBI2010的理论时延公式。研究了联合数据分析中地面参考点、信号传播路径、空间参考点以及设备延迟的系统改正模型,给出了联合解算中改进部分系统模型的方法。7.研究了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函数模型及随机模型参数估计方法。针对联合数据分析的需要,对相关的估计方法进行了拓展与综合。在可靠性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粗差的探测与定位问题以及附加系统参数的统计检验问题,给出了相关的检验统计量。8.建立了基于GNSS非差非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及VLBI2010宽带相位延迟观测量的观测方程,推导了相关的偏微分方程。研究并给出了具体的参数化方法与分组约化方案,分析了可用于联合解算的分段线性参数化模型。9.给出了适合VLBI2010和下一代GNSS联合解算的初步方案,研究了将联合解算方案应用于建立参考架,校准系统差和提供EOP快速服务的方法。论文的主要贡献及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计量基准和参考基准的联系与区别,对常用的代数约束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分类,指出了各种代数约束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方法。给出了联合数据分析时应用代数约束加强或定义坐标参考基准的方法,解析了常用时空坐标参考基准的定义及其实现。2.深入解析了IAU关于坐标转换的一系列新的概念和方法,详细推导了基于春分点与基于NRO的GCRS与ITRS之间的坐标转换方法,研究了各种转换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计算方法。3.给出了外部信息的统一处理方法,建立了一种适合并行计算的分组约化方法。基于最小二乘方差分量估计方法,推导了方差因子的BLUE及相关的简化公式。4.给出了GNSS非差载波相位观测量的等价单差参数化方法,提出了基于分组约化方法与史赖伯规则的观测方程约化方案。5.在TT框架下,推导了适合平面波前及球面波前的VLBI理论时延模型,拓展了球面波前情形下的级数展开法,并在二次方程法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地球卫星射电源的VLBI理论时延模型。

宋淑丽,朱文耀,熊福文,高峻[5](2009)在《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构建》文中提出本文指出了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2005已不能满足当今毫米级地球动态变化监测的需要.提出了利用ITRF2005、SBL/GGFC(Special Bureau for Loading/GlobalGeophysical Fluids Center)和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等卫星的最新成果,构建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方案,介绍了对其两个关键问题:地壳非线性运动特征△XRi(t)和地球质心运动△X0(t)的空间技术(GPS,VLBI,SLR和GRACE)监测和地球物理因素模制的方法和一些初步结果,并对目前建立和实现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存在的问题和所能达到的精度进行了初步评估.

蒋志浩[6](2009)在《我国现今地壳运动特征与地心坐标参考框架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精度空间基准的建立、维持与更新一直以来是国际上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和实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更新和现代化工作。我国于2008年7月1日启用了中国地心坐标系统2000 (CGCS 2000),它由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网(国家CORS网)和国家高精度大地控制网这两部分组成。本论文以计算所获取的高精度GPS网成果为基础,围绕建立、维持和更新我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为主线,采用地壳运动特征分析和坐标参考框架质量分析的方法,评定了我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精确性、动态性和可靠性。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研究了全球地心坐标参考框架和我国CGCS2000坐标参考框架的建立方法,提出了通过建立我国长、短期坐标参考框架来形成我国统一时空基准的思想,指出了国家CORS站的连续观测方式是建立我国动态、高精度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唯一途径。2.对国家CORS网站近10年的连续观测成果和中国大陆高精度GPS网1999年至2007年多期重复观测数据进行了精细处理,获取了中国大陆精度高(坐标精度优于5mm,速度场精度优于2mm/a),范围广(覆盖了中国大陆),观测点数多(1081个点)的实测坐标和速度场值;3.基于GPS站点的实测速度场值,研究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同时采用Euler矢量法和相似变换法建立了我国地壳运动背景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区域地壳运动模型速度场,进一步研究了我国区域板块运动特征。4、讨论了我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框架点选取原则。采用了通过框架点坐标时间序列,研究框架点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方法。5.利用国家CORS站的周解坐标时间序列实现了我国短期框架。通过周解坐标分量重复性对我国坐标长期、短期坐标参考框架的质量进行了分析。6.使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框架点的坐标分量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对坐标时间序列的误差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功率谱分析方法、小波分析方法,对国家CORS站点高程分量周期性特征进行了分析。

朱文耀,宋淑丽,熊福文[7](2008)在《毫米级地球参考架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指出了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5已不能满足当今毫米级地球动态变化监测的需要[1]。提出了利用ITRF2005[2]、SBL/GGFC(Special Bureau for Loading/Global Geophysical Fluids Center)[3]和GRACE等卫星[4,5]的最新成果,构建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方案,介绍了对其两个关键问题:地壳非线性运动特征∑R(Δ■iR(t))和地球质心运动Δ■0(t)的的空间技术(GPS,VLBI,SLR和GRACE)监测和地球物理因素模制的方法和一些初步结果,并对目前建立和实现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存在的问题和所能达到的精度进行了初步评估。

荣敏[8](2008)在《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壳运动是整个地球活动的一部分,它发生在地球的表层,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壳垂直运动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但由于没有全球统一的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已有的地区垂直运动数据难以统一使用。因此,深入开展现代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研究,探讨并提出一套地球物理意义明确、易于实现、便于应用的现代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不仅是大地测量学科发展的急需,对于促进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系统阐述了有关地壳垂直运动与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及其最新版本ITRF2005框架的定义、实现和建立方法。计算了基于ITRF2005的现时板块运动模型,分析了板块运动。2.在并置站上求解了GPS与VLBI两种空间测量技术的地心坐标不符值,此不符值反映了地心坐标的真正实现精度。3.对ITRF2005框架下的GPS、VLBI和SLR地心坐标速度的实际精度进行了检测。接着,对这三种不同的空间技术测定地壳运动进行了检测,利用VLBI、GPS和SLR并置站上的地心坐标速度,解算基线长度变化率,发现它们在测定地壳运动时存在一定的系统差。4.本文重点是提出了三种建立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的方法,求解了各速度场与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之间的系统差,分析产生大小方向各异系统差的原因。首先,论证这几种方法的合理性;接着,通过求解系统差来实现了各速度场与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的统一;最后,对这三种不同机理所建立的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证明了SLR垂向速度作为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具有物理意义明确、易于实现、便于应用的特性。5.对我国的地壳垂直运动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基准站速率图估计值与基准站GPS时间序列处理值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随后,利用地壳观测网络连续运行基准站的参考基准与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之间的系统差,将我国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统一至本文所建立的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

朱文耀,熊福文,宋淑丽[9](2008)在《ITRF2005简介和评析》文中认为该文对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5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了IFRF2000与ITRF 2005之间在解的生成、基准的定义和实现等方面的差别,特别评析了ITRF2005所作改进的理由和合理性,同时也指出了ITRF2005与ITRF2000一样,没有满足协议地球参考系(CTRS)的定向随时间的演化需遵循相对于地壳无整体旋转(NNR)的约束条件,并就此提出了解决办法。

张恒璟[10](2005)在《地球参考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文地球动力学(又叫空间地球动力学)是用天文(空间大地测量)手段研究地球运动及其动力学机制,是天文学与大地测量、气象、海洋、地震、地质、地球物理等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地球参考系是它的一项基础研究理论。地球参考系对于研究地球的整体和局部运动,对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重点研究了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建立协议地球参考系与板块运动模型方面的工作,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系统总结了空间技术建立独立地球参考架的特点;采用抗差迭代等价权法分析了空间技术实现独立地球参考架地心坐标的实际精度;采用最小二乘加残差分析方法分析了空间技术实现独立地球参考架速度场的实际精度;与国际数据分析中心给出的坐标与速度场标称精度进行了比对。 推导了组合空间技术观测数据建立协议地球参考系的数学模型,并采用三种技术GPS、VLBI、SLR各一个分析中心的数据进行实算分析,解算了各种技术到新建CTRF的转换参数和新建CTRF的台站坐标和点位误差;解算了新建CTRF与ITRF2000的转换参数也就是它们之间的系统差,分析了二者的差异。 采用GPS与VLBI的组合观测数据,建立了完全基于空间技术的现时板块运动模型,与地学模型NUVEL1A进行了对比,检测了地球七大板块最近几百万年的运动趋势。验证了上海台站并不是固连于欧亚板块上,我国东南块体相对欧亚块体存在相对运动。

二、空间技术测定地壳运动的相互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间技术测定地壳运动的相互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冲击载荷作用下花岗岩产生的电磁辐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1.1 在深空探测和天体碰撞事件监测中的应用
        1.1.2 在航天器对空间碎片的防护中的应用
        1.1.3 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1.1.4 在爆破工程、岩土工程和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1.2 花岗岩结构和物理参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石英组分的压电效应产生的电磁辐射
        1.3.2 断裂产生的电磁辐射
        1.3.3 岩石电磁辐射的其它原因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花岗岩压缩条件下产生的电磁辐射
    2.1 花岗岩电磁辐射的测试原理和测试系统
    2.2 准静态压缩实验
        2.2.1 岩石实验机的力学和电磁响应同步测试系统
        2.2.2 岩样的制备和实验要求
        2.2.3 准静态压缩实验结果和分析
    2.3 动态压缩实验
        2.3.1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的力学和电磁响应同步测试系统
        2.3.2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结果和分析
        2.3.3 一级轻气炮的力学和电磁响应同步测试系统
        2.3.4 一级轻气炮实验结果和分析
    2.4 动态压缩条件下花岗岩电磁辐射的产生机理
        2.4.1 石英组分的压电效应
        2.4.2 电磁辐射与压缩应变率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花岗岩拉伸条件下产生的电磁辐射
    3.1 准静态拉伸实验
    3.2 动态拉伸实验
    3.3 单裂纹产生电磁辐射的动力学模型
        3.3.1 穿晶微裂纹诱发电偶极子阻尼振荡理论模型
        3.3.2 不同拉伸加载率下的电磁响应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花岗岩断裂产生的电磁辐射
    4.1 准静态半圆弯曲和切槽半圆弯曲实验
    4.2 动态半圆弯曲和切槽半圆弯曲实验
    4.3 不同加载率下花岗岩断裂的电磁响应
        4.3.1 弯拉强度和裂纹起裂韧性的加载率敏感性
        4.3.2 动态断裂的电磁响应
    4.4 电磁辐射强度幅值与穿晶裂纹比例权重的关系
        4.4.1 裂纹尖端的非线性场和穿晶微裂纹的原子理论
        4.4.2 单裂纹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幅值与穿晶微裂纹比例权重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应用实例分析
    5.1 岩石圈-大气层-电离层电磁前兆
        5.1.1 基于孕震模式对地震电磁前兆的分析
        5.1.2 大气层和电离层电磁前兆分析
    5.2 汶川地震电磁前兆的推证与分析
    5.3 电磁辐射方法测量动态裂纹扩展速度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全文总结
    本文的创新点
    今后工作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2)现代地壳运动参考基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代地壳运动
        1.1.1 现代地壳运动的定义
        1.1.2 地壳运动的发展
    1.2 参考基准
        1.2.1 几个基本概念
        1.2.2 大地测量参考基准
        1.2.3 ITRF 系列
        1.2.4 ITRF2008
    1.3 现代地壳运动参考基准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水平地壳运动参考基准
        1.3.2 垂直地壳运动参考基准
        1.3.3 区域地壳运动参考基准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全球板块运动模型的发展和精化
    2.1 地质与地球物理方法的发展
    2.2 空间大地测量方法测定板块运动的新进展
        2.2.1 数据预处理
        2.2.2 板块运动模型的建立
        2.2.3 解算结果及分析
        2.2.4 构造板块总角动量的分析
        2.2.5 结论和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整体旋转参考基准
    3.1 地球参考系的定义
        3.1.1 理论定义
        3.1.2 近似定义
    3.2 基本假设
    3.3 无整体旋转的条件
    3.4 NNR 模型的发展现状
    3.5 绝对板块运动模型的建立
        3.5.1 相对板块运动模型
        3.5.2 绝对板块运动模型
        3.5.3 计算结果和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点参考基准
    4.1 关于热点
        4.1.1 热点的理论定义
        4.1.2 热点的分布
    4.2 热点基准的研究现状
    4.3 热点基准可能存在的问题
    4.4 平均热点参考基准的建立
        4.4.1 热点数据
        4.4.2 建模方法
        4.4.3 结果及分析
    4.5 较差的旋转
    4.6 热点固定性的探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垂直运动参考基准
    5.1 地壳的垂直运动
        5.1.1 点位坐标的综合表示
        5.1.2 影响地壳垂直运动的因素
        5.1.2.1 冰后回弹
        5.1.2.2 地面沉降
        5.1.2.3 其他因素
        5.1.3 研究垂直基准的必要性
    5.2 SLR 垂向运动基准
        5.2.1 SLR 技术的发展
        5.2.2 SLR 测地基本原理
        5.2.3 SLR 垂向运动基准的建立
        5.2.3.1 建模方法
        5.2.3.2 数据来源
        5.2.3.3 计算与分析
        5.2.4 结论
    5.3 ICE-5G 模型基准
        5.3.1 冰后回弹模型
        5.3.2 ICE-5G 模型基准的建立
        5.3.2.1 建模方法
        5.3.2.2 数据来源
        5.3.2.3 计算与分析
        5.3.3 结论
    5.4 赤道附近垂向速度约束为零基准
        5.4.1 建立基准的依据
        5.4.2 基准的验证
        5.4.3 结论
    5.5 地壳均衡学说基准
        5.5.1 地壳均衡学说
        5.5.2 基准研究的推导
    5.6 基准的比较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地壳运动参考基准
    6.1 中国地区水平地壳形变基准
        6.1.1 中国地区的水平地壳形变
        6.1.2 中国地区水平地壳形变模型的建立
        6.1.2.1 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模型
        6.1.2.2 各形变区内的局部地壳形变
        6.1.2.3 模型解算
        6.1.2.4 结果分析
        6.1.3 区域地壳水平运动参考基准的研究现状
        6.1.4 区域地壳水平运动参考基准的研究
    6.2 中国地区的地壳垂直运动
        6.2.1 中国地区垂直地壳运动研究进展
        6.2.2 中国地区垂直地壳运动模型
        6.2.3 区域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的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利用空间技术检测固体地球的变化趋势
    7.1 研究意义
    7.2 地球膨胀学说
    7.3 地球压缩学说
    7.4 研究现状与分析
    7.5 空间技术检测
        7.5.1 数据预处理
        7.5.2 检测方法
        7.5.3 检测结果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未来工作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A ICE-5G 模型基准与 ITRF2008 速度场的比较
        A1 ICE-5G 模型基准与 ITRF2008_GNSS 速度场
        A2 ICE-5G 模型基准与 ITRF2008_VLBI 速度场
        A3 ICE-5G 模型基准与 ITRF2008_SLR 速度场
    B ICE-5G 模型基准与 ITRF2005 速度场的比较
        B1 ICE-5G 模型基准与 ITRF2005_GPS 速度场
        B2 ICE-5G 模型基准与 ITRF2005_VLBI 速度场
        B3 ICE-5G 模型基准与 ITRF2005_SLR 速度场
    C 全球热点分布表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3)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美国的研究现状
    1.2.2 日本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的发展现状
    1.2.4 关于地震孕育与地壳形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内容、数据的获取、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数据的获取
    1.3.3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2 GPS技术与地震预报
2.1 地震的类型和我国地震发生的概况
    2.1.1 地震的分类及成因分析
    2.1.2 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2.2 地壳形变测量与地震预报概述
2.3 GPS定位方法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2.3.1 GPS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定位方法
    2.3.2 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的网络建设
    2.3.3 GAMIT/BLOK数据解算的理论和方法
    2.3.4 坐标框架的选择和ITRF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2.4 小结 3 地震孕育与地壳形变关系的震例与研究
3.1 概述
3.2 汶川地震与震前地形变异常研究
    3.2.1 汶川地震概述
    3.2.2 GPS站点坐标变化异常研究
    3.2.3 GPS站点基线长度变化异常研究
3.3 昆仑山口西地震与震前地形变异常研究
    3.3.1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概况
    3.3.2 GPS基准站坐标变化序列分析
    3.3.3 GPS基准站基线变化序列分析
3.4 大地基线长度变化与地震孕育研究
    3.4.1 日本关东地震基线异常变化分析
    3.4.2 唐山大地震平面位置变化研究
3.5 大地高程异常隆起与地震孕育异常变化分析
    3.5.1 唐山地震高程变化与地震孕育研究
    3.5.2 日本关于隆起与地震的相关研究
    3.5.3 汶川地震地面隆起的相关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点位变化规律分析
4.1 描述GPS点位数据变化的数理统计相关知识
    4.1.1 描述GPS点位变化的统计量
    4.1.2 描述GPS点位变化采用的统计软件
4.2 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界面
    4.2.1 基本网点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界面
    4.2.2 区域网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界面
4.3 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程序运行
    4.3.1 基本网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程序的运行
    4.3.2 区域网坐标变化统计分析程序的运行
4.4 坐标变化统计量分析
    4.4.1 基本网统计量分析
    4.4.2 区域网统计量分析
4.5 坐标变化直方图
    4.5.1 基本网坐标变化直方图
    4.5.2 区域网坐标变化直方图
4.6 坐标变化正态Q-Q图
    4.6.1 基本网坐标变化的正态Q-Q图
    4.6.2 区域网坐标变化正态Q-Q图
4.7 坐标变化茎叶图
    4.7.1 基本网坐标变化茎叶图
    4.7.2 区域网坐标变化茎叶图
4.8 坐标变化箱图
    4.8.1 基本网坐标变化箱图
    4.8.2 区域网坐标变化箱图
4.9 小结 5 中国地壳运动网络点位变化相关性分析
5.1 相关性分析概述
    5.1.1 Pearson相关系数
    5.1.2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5.1.3 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
    5.1.4 Bootstrap方法
5.2 基准点变化相关性分析
5.3 基本网点变化相关性分析
5.4 区域网点坐标变化相关性分析
5.5 区域网点的经纬度及XYZ变化相关性分析
5.6 相关性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的探讨
5.7 小结 6 不同地区地壳形变的差异性分析
6.1 地壳形变评价分析的理论依据
6.2 不同地区GPS点位变化差异性比较分析
    6.2.1 汶川地区与一些全国大城市GPS点位变化差异性比较分析
    6.2.2 GPS观测站数不同的区域点位变化差异性比较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的研究成果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VLBI2010与GNSS联合数据分析理论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表目录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物理背景与观测量
        1.2.1 电磁波基础
        1.2.2 观测信号频率特征
        1.2.3 GNSS 观测量及其精度
        1.2.4 VLBI 的观测量及其精度
        1.2.5 VLBI2010 系统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1.3.1 IVS 及VLBI 数据分析现状
        1.3.2 IGS 及GNSS 数据分析现状
        1.3.3 观测水平上的组合观测量
        1.3.4 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时空参考系与参考基准
    2.1 引言
    2.2 时空参考系
        2.2.1 时空几何描述
        2.2.2 基本时空参考系的定义
        2.2.3 BCRS 和GCRS 的转换
        2.2.4 坐标时参考系与空间坐标参考系
    2.3 计量基准与时空坐标单位
        2.3.1 国际单位制与计量基准
        2.3.2 观测量的数值及其单位
        2.3.3 相对论框架下的时空坐标单位
    2.4 时空坐标的参考基准
        2.4.1 坐标时参考基准
        2.4.2 空间几何坐标参考基准
    2.5 定义参考基准的代数约束
        2.5.1 统计约束
        2.5.2 函数模型约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坐标时参考系
    3.1 引言
    3.2 恒星时与世界时
    3.3 原时和坐标时
        3.3.1 原时和坐标时的关系
        3.3.2 TT 和TDB
        3.3.3 坐标时的应用与实现
        3.3.4 坐标时之间的关系
    3.4 坐标时转换
        3.4.1 时间膨胀积分与TE 时间历表
        3.4.2 TCB 和TCG 的转换
        3.4.3 TDB 与TT 的转换及INPOP08 四维历表
        3.4.4 地面附近的原时和坐标时的换算
        3.4.5 天文单位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EOP 参数与空间参考系
    4.1 引言
    4.2 天球参考极与EOP 参数
        4.2.1 地球定向运动的描述
        4.2.2 天球参考轴的选择
    4.3 GCRS 与ITRS 的转换方法
        4.3.1 IAU 关于坐标转换的新决议
        4.3.2 NRO、CIRS 和TIRS
        4.3.3 各种转换方法之间的关系
        4.3.4 基于NRO 的坐标转换
        4.3.5 基于春分点的坐标转换
    4.4 地方坐标系与ITRS 的转换
        4.4.1 天文坐标、大地坐标和地心坐标
        4.4.2 地方坐标系到ITRS 的转换
    4.5 基本的空间坐标参考系的定义及其实现
        4.5.1 ICRS 的定义及其实现
        4.5.2 ITRS 的定义及其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联合数据分析的数学物理改正模型
    5.1 引言
    5.2 地面参考点改正模型
        5.2.1 参考点的正则化位置与潮汐数值规范
        5.2.2 潮汐和潮汐负载改正模型
        5.2.3 表面负载改正模型
        5.2.4 仪器参考点时变模型
    5.3 传播路径改正模型
        5.3.1 电离层延迟模型
        5.3.2 对流层延迟模型
        5.3.3 相对论与多路径效应
    5.4 空间参考点改正模型
        5.4.1 卫星轨道扰动模型
        5.4.2 射电源结构改正模型
    5.5 设备延迟改正模型
        5.5.1 VLBI 系统的设备延迟改正
        5.5.2 GNSS 的系统设备延迟改正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联合数据分析的参数估计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数据处理模型
        6.2.1 数据分析的观测模型
        6.2.2 数据分析的数学模型
        6.2.3 模型误差
    6.3 联合数据分析的参数估计方法
        6.3.1 函数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
        6.3.2 随机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
    6.4 联合数据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
        6.4.1 可靠性理论
        6.4.2 粗差探测与定位
        6.4.3 附加系统参数的统计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联合数据分析的观测模型及其参数化方法
    7.1 引言
    7.2 GNSS 观测模型
        7.2.1 整周模糊度与电离层
        7.2.2 参数偏微分公式
        7.2.3 GNSS 非差观测方程的建立
        7.2.4 观测方程的约化
    7.3 VLBI 观测模型
        7.3.1 参数偏微分公式
        7.3.2 观测方程的约化
    7.4 分段线性参数化模型
        7.4.1 分段线性补偿函数模型
        7.4.2 约束条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联合解算方案研究
    8.1 引言
    8.2 联合解算的观测量与数学模型
    8.3 联合解算算法与解算策略研究
    8.4 建立参考架的解算方案
    8.5 校准各种系统差的解算方案
    8.6 提供EOP 快速服务的解算方案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结论及未来工作设想
    9.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VLBI2010 宽带延迟模糊度解算
        A1 解算方案
        A2 观测频段选择
    B 相似变换模型与建立ITRF2005 的数学模型
        B1 三维坐标相似变换
        B2 建立ITRF2005 的数学模型
    C 坐标系定点旋转变换方法
        C1 坐标系定点变换的矢量表示方法
        C2 基于旋转矢量的坐标系定点旋转变换
        C3 基于殴勒角的坐标转换
    D VLBI 理论时延模型
        D1 平面波前
        D2 球面波前
        D3 引力延迟模型
        D4 总的延迟模型
作者简历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5)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1 地壳非线性运动特征的监测和建模
    2.2 地球质心运动ΔX0(t)的监测和建模
3 构建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存在的问题
    3.1 GPS等空间技术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3.2 地球物理机制模制中存在的问题
4 结论

(6)我国现今地壳运动特征与地心坐标参考框架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地心坐标参考框架
    1.1.2 高精度GPS 数据处理平差方法
    1.1.3 区域地壳运动特征
    1.1.4 地心坐标参考框架质量分析
1.2 课题来源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全球和我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实现
2.1 ITRS 和ITRF2005 的定义
    2.1.1 ITRS 的定义
    2.1.2 ITRF2005 的定义和转换
2.2 我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
    2.2.1 国家CORS 系统
    2.2.2 国家高精度大地控制网
2.3 地心坐标系的长期框架、短期框架 第3章 高精度GPS 网数据处理与平差
3.1 处理数据情况
    3.1.1 国家CORS 网
    3.1.2 国家高精度 GPS 网
3.2 GPS 数据处理与平差
    3.2.1 数据处理软件
    3.2.2 数据处理方案
    3.2.3 数据平差方案
    3.2.4 地心参考框架站选取原则
3.3 数据处理结果
    3.3.1 结果精度评定
    3.3.2 结果精度 第4章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特征
4.1 中国区域地壳运动背景场的建立
    4.1.1 全球板块运动背景场模型的缺陷
    4.1.2 采用的两种建立背景场模型的方法
4.2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
4.3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模型速度场
4.4 新疆地区地壳运动特征分析
4.5 中国大陆应变场分析 第5章 地心坐标参考框架质量分析
5.1 不同时间跨度的成果精度比较分析
5.2 多年整体解结果精度分析
    5.2.1 坐标精度分析
    5.2.2 速度场精度分析
5.3 周时间序列分析
    5.3.1 线性拟合分析方法
    5.3.2 功率谱分析方法
    5.3.3 小波分析方法
5.4 坐标参考框架质量分析结论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今后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的概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地壳垂直运动与参考框架
    2.1 地壳垂直运动
    2.2 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
        2.2.1 ITRF与 WGS84的关系
        2.2.2 ITRF2005
        2.2.3 由ITRF2005计算全球板块运动欧拉矢量
第三章 VLBI、GPS地心坐标的精度检测
    3.1 概述
    3.2 数据来源
    3.3 平差模型
        3.3.1 历元的统一
        3.3.2 数据偏心改正
        3.3.3 利用布尔莎七参数转换公式平差计算
        3.3.4 坐标不符值加权中误差的计算
    3.4 结果分析
    3.5 结论
第四章 ITRF2005框架下GPS、VLBI和 SLR地心坐标速度的精度检测
    4.1 概述
    4.2 数据来源
    4.3 平差模型
    4.4 结果分析
    4.5 结论
第五章 VLBI、GPS、SLR测定地壳运动的比较
    5.1 概述
    5.2 数据来源
    5.3 数据解算及模型分析
        5.3.1 基线长度变化率(B|·)_(ij)解算
        5.3.2 线性拟合模型及线性相关分析
    5.4 结果及分析
    5.5 结论
第六章 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研究
    6.1 利用 SLR数据确定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的研究
        6.1.1 概述
        6.1.2 SLR技术
        6.1.3 数据的来源
        6.1.4 系统差模型
        6.1.5 线性拟合模型及线性相关分析
        6.1.6 SLR确定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的研究
        6.1.7 结果分析
    6.2 以冰后回弹模型为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的研究
        6.2.1 概述
        6.2.2 冰后回弹模型 ICE-4G
        6.2.3 数据来源
        6.2.4 系统差模型
        6.2.5 线性拟合模型及线性相关分析
        6.2.6 ICE-4G模型确定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的研究
        6.2.7 结果分析
    6.3 以赤道附近低纬度带内垂向速度约束为零的参考基准研究
    6.4 三种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的比较分析
第七章 中国地区的地壳垂直运动
    7.1 我国基准站的垂直运动速率值的比较研究
        7.1.1 中国地区的垂直运动概况
        7.1.2 我国大陆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率等值线图的绘制
        7.1.3 我国GPS连续运行基准站的垂直速度
        7.1.4 结论探讨
    7.2 我国地壳垂直运动与全球地壳垂直运动基准的联系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9)ITRF2005简介和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ITRF2005解的生成
    2.1 ITRF2005解的生成与ITRF2000在解的生成上的两点差别
    2.2 评析和思考
3 ITRF2005基准的定义、评析和思考
    3.1 ITRF2005基准的定义[1]
    3.2 ITRF2000基准的定义[12]
    3.3 评析和思考
        3.3.1 评析
        3.3.1. 1 原点(origin)
        3.3.1. 2 尺度(scale)
        3.3.1. 3 定向(orientation)
        3.3.1. 4 定向速度(orientation rate)
        3.3.2 关于地球参考架基准的几点思考
4 结束语

(10)地球参考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地球参考系(TRS)概述
        1.1.1 研究地球参考系的意义
        1.1.2 地球参考系的理论定义
        1.1.3 协议地球参考系CTRS及其实现
        1.1.4 地球参考系定义的沿革
    1.2 地球参考系统的分类
        1.2.1 按坐标系参数的不同划分
        1.2.2 按测量手段以及适用领域的划分
    1.3 地球参考系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建立地球参考架
    2.1 空间技术建立地球参考架的特点
        2.1.1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
        2.1.2 卫星激光测距(SLR)技术
        2.1.3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
        2.1.4 星载多普勒定轨定位系统(DORIS)
    2.2 空间技术实现独立地球参考架地心坐标的比较
        2.2.1 数据来源
        2.2.2 解算方法
        2.2.3 抗差迭代等价权法
        2.2.4 精度评定
        2.2.5 坐标场结果分析
        2.2.6 结论
    2.3 空间技术实测台站速度场精度分析
        2.3.1 解算方法
        2.3.2 速度场结果分析
        2.3.3 结论
3 协议地球参考架CTRF的建立方法与结果分析
    3.1 ITRF序列国际地球参考架概述
        3.1.1 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介绍
        3.1.2 ITRF参考架序列的发展
        3.1.3 国际地球参考架工TRF的演变
    3.2 组合空间技术建立 CTRF的数学模型
        3.2.1 最优CTRF建立的基本原理
        3.2.2 组合空间技术的数据处理模型
    3.3 组合空间技术建立CTRF的结果分析
        3.3.1 采用的数据与协议约定
        3.3.2 解算结果分析
        3.3.3 结论
    3.4 协议地球参考架CTRF的维持与变换
        3.4.1 协议地球参考架CTRF的维持
        3.4.2 协议地球参考架CTRF的变换
4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测定板块运动
    4.1 板块运动的测量与研究方法
        4.1.1 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
        4.1.2 板块的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
        4.1.3 板块运动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方法
        4.1.4 板块运动的空间大地测量方法
        4.1.5 现时板块运动参数的求解方法
    4.2 空间技术测定板块运动的研究进展
        4.2.1 利用VLBI和SLR观测数据解算板块运动参数
        4.2.2 利用GPS观测成果测定板块运动
        4.2.3 利用ITRF96、ITRF97、ITRF2000建立板块运动模型
    4.3 组合VLBI和GPS技术建立全球七大板块运动模型
        4.3.1 采用的数据
        4.3.2 坐标框架与速度场参考架的统一
        4.3.3 解算结果分析
    4.4 空间技术测定板块运动参数应该注意的问题
        4.4.1 稳定台站的选取
        4.4.2 台站分布对解算结果的影响
        4.4.3 板块回路的闭合原理
5 中国地心参考架的建立
    5.1 中国GPS监测网概述
        5.1.1 攀登项目GPS网
        5.1.2 全国GPS A、B级网
        5.1.3 全国GPS 一、二级网
        5.1.4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5.2 中国地心三维坐标系统的建立
        5.2.1 我国目前大地坐标系统的现状
        5.2.2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建立
        5.2.3 建立我国地心三维坐标系统的可行性
    5.3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建立
        5.3.1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
        5.3.2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参考椭球
        5.3.3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实现
6 总结与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ITRF序列参考架转换参数
附录B 站心与地心坐标速度的变换公式推导

四、空间技术测定地壳运动的相互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冲击载荷作用下花岗岩产生的电磁辐射研究[D]. 刘志祥.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2]现代地壳运动参考基准的研究[D]. 朱新慧.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2(06)
  • [3]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D]. 张林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05)
  • [4]VLBI2010与GNSS联合数据分析理论及方法研究[D]. 马高峰.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07)
  • [5]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构建[J]. 宋淑丽,朱文耀,熊福文,高峻. 地球物理学报, 2009(11)
  • [6]我国现今地壳运动特征与地心坐标参考框架质量研究[D]. 蒋志浩. 清华大学, 2009(03)
  • [7]毫米级地球参考架的构建[A]. 朱文耀,宋淑丽,熊福文. 《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 2008
  • [8]地壳垂直运动参考基准研究[D]. 荣敏.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8(02)
  • [9]ITRF2005简介和评析[J]. 朱文耀,熊福文,宋淑丽. 天文学进展, 2008(01)
  • [10]地球参考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 张恒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空间技术测定地壳运动的比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