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挡土墙获国际大奖

新挡土墙获国际大奖

一、新型挡水墙获国际大奖(论文文献综述)

师晓洁[1](2020)在《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研究 ——以兴化得胜湖区域景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里下河平原为典型的古泻湖成因的浅洼平原,其地势低洼,河湖纵荡,为众水汇注之地。数千年来,江河湖海的交错作用、水利设施建设、农业开垦以及人居活动造就了非常典型和独特的圩田、垛田景观。兴化地区位于里下河平原腹部地带,是里下河平原圩-垛田景观的典型代表区域。圩-垛田景观的发展和演变展示了,千百年来,古老智慧的劳动人民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反映了环境变迁、人居建设对兴化地区乡土景观形成的影响。本文以兴化地区圩-垛田乡土景观为研究对象,试从风景园林学角度,探究圩-垛田景观的演变动力,以及探究其水利系统、农耕系统和聚落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首先,以里下河平原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尺度,通过梳理历史文献资料和地方志、水利志,归纳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发展的演变动力。其次,以兴化市域为研究对象,分析兴化地区水利系统的组成、运行以及对区域的支撑性作用,探究在水利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不同土壤单元的农业开垦模式。同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兴化地区生产与生活相结合、具有浓厚地域性色彩的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系统,探究聚落的产生、发展与其特殊的河网水系以及农耕系统之间的关系。最后,将以上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出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的核心价值以及当代圩-垛田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同时,根据以上理论研究成果,以得胜湖区域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实践,结合圩-垛田乡土景观的核心价值与生态理念以及兴化独特的乡土元素,提出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为研究兴化地区以及里下河平原的乡土景观和人居建设提供范本,以及为研究我国水网地区农业开垦与水系治理提供借鉴。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马鑫雨[3](2019)在《韧性城市视角下的新乡市黄河滩区空间分析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乡市黄河滩区位于黄河下游宽河道段,同时承担着黄河行洪滞洪、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等多种职能,是一类特殊的空间地带。与一般的滨水滩地不同,新乡市滩区历来民居点密集分布、水患频发。自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黄河滩区水患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控制,新乡市所辖的黄河滩区迎来发展机遇。在此时机下,该研究引入韧性城市的概念,以期更好地促进滩区发展和洪水防护的平衡,提升地段对外部冲击的适应性。首先,该研究在韧性城市相关研究述评的基础上,确立了韧性城市理论对于黄河滩区空间发展的适用性。并以滩区扰动分类、空间职能分类为基础,在韧性城市表征的指导下,提出坚固高效、结构冗余、灵活丰富、多样联结的黄河滩区空间发展理念。其次,在韧性城市规划思路下,针对滩区地段的空间韧性分析评价方式进行探讨。并基于田野调查与资料梳理,应用ArcGIS辅助分析预判,从四类滩区职能空间着手,依据各理念对地段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外部扰动的应对能力展开分析评价:地段水患逐步可控但风险犹存,反映出工程安全空间鲁棒性、高效性的不足;地段生态环境优越但系统脆弱,反映出生态空间的冗余性不足;地段文化丰厚但面临社区涣散,反映出生活空间鲁棒性、多样性、灵活性不足;地段产业薄弱且同质竞争严重,反映出生产空间的多样性、联结性、适应性不足。最后,基于地段韧性不足的方面与具体表现形式的分析,该研究提出包含以巩固工程安全为前提、再造结构冗余的生态空间、营造丰富灵活的生活空间、构造多样联系的生产空间的四条一级策略,下设十一项二级策略的空间优化策略体系,共同提升研究地段的韧性。该研究认为韧性城市规划思路是对传统规划思路的补充,强调实践远期目标的过程中以适应性为导向,制定灵活的短期应对目标与空间优化策略,促进城乡空间系统的动态平衡。因而,研究形成的滩区空间优化策略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

胡凯雯[4](2018)在《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7)建筑文化遗产评价与评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 40年,这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转折带来的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也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全新的面貌。其中改革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值得中华民族深思。期间许多建设成就与标志性景观都是国家与人民精神的载体,深入挖掘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7年)有代表性的建成物,将其中承载了特殊价值与珍贵信息的建筑文化遗产筛选出来,作为改革开放初期历史的物质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基于广州市是千年商都,拥有对外开放的秉性,又是自古以来的改革维新思想策源地,所以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其中的建成物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与精神,因此笔者以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的建筑及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文物、文化遗产、建筑遗产等概念后,界定了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文化遗产的概念。通过梳理广州的城市特点、重要发展周期,提出了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文化遗产的初选原则:设计或建成于1978-1987年间,以岭南建筑学派为主的设计者或团队设计的,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作为中国面向世界商业贸易的窗口,在接待、展示等需求下、在现代建筑创作思想的影响下建设的保存较完好的建筑物或文化景观。在初选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岭南学派建筑师当期的代表作和体现改革开放初期建筑创作思想的作品两条线索,划定了共30个建筑作品的初始名录。依据名录对建筑展开详细调研,通过对文章、书籍中的图片、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9位专家有针对性的访谈,笔者重新梳理了初始名录中30个建筑作品的建设背景、设计团队、创作历程、照片、图纸及改扩建情况,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较详实。通过调研力求全面分析各建筑作品在改革开放初期产生的影响,挖掘其各方面蕴含的价值,为评价奠定基础。评价研究中,采用了国内外普遍认同的综合性评价方法:依据认定标准的评价方法和构建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的认定标准,确定了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然后分析统计了 35个既有体系中的各级指标,筛选频率较高的指标项,综合实际建立了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文化遗产指标体系,经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重后得到各建筑的综合评价结果。评选研究中,为了评选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建议名单,基于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文化遗产的特殊性,笔者分析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和深圳市历史建筑名录中对现代建筑评选的侧重点,提出特殊性原则的评选方法,即将建筑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的时代背景中,若建筑在此期间的某方面产生了特殊影响、占据了特殊的地位、代表了当时某种特殊的精神、突出的特殊价值或其他特殊性将被列入名单。由此提出建议名单及入选理由,结合它们保存较好的建筑现状,提出对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这批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文化遗产需要重点宣传展示等六项保护思路。

王光艳[5](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公建祥[6](2016)在《煤矿掘进工作面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矿掘进工作面事故起数和造成死亡的人数一直以来均位于我国煤矿事故的前列。近五年来煤矿掘进工作面事故造成3人以上死亡人数所占煤矿所有造成3人以上事故的比重超过了40%,且绝大部分都是责任事故,因此研究煤矿掘进工作面事故发生的原因并设计解决对策对减少和控制煤矿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目前关于针对煤矿掘进工作面事故行为方面原因的研究很少,得到相关结论也难以进行事故预防应用。以事故案例为研究的数据基础,利用事故原因分析工具,对1990-2014年间在掘进工作面发生的224起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进行研究。识别出导致煤矿掘进工作面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并根据不同事故类型进行不安全动作的分类研究,然后基于认知学相关理论分析了不安全动作的发生原因,根据其原因特点设计研发了适合煤矿员工进行行为控制安全培训的应用系统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得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得到掘进工作面主要事故类型和样本。统计我国2010-2014年间煤矿3人以上死亡事故,共194起造成1393人死亡,掘进工作面事故的死亡人数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五年中的掘进工作面死亡人数占总事故死亡人数的41.9%,事故起数占43.4%。未来掘进工作面依然将会是煤矿发生事故的主要作业地点。基于文献研究和事故分析报告得出目前掘进工作面最主要的事故类型为瓦斯爆炸事故、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水灾事故和顶板事故4种,依据这4种事故类型搜集得224起事故作为论文研究的案例样本,其中瓦斯爆炸85起,水灾事故58起,顶板事故38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43起。(2)研究了事故致因“2-4”模型和HFACS的联系与区别,得到了“2-4”模型的各模块定义,并选用前者作为论文的事故分析工具。从致因层级、层级关系、模块定义、模块内容及普适性等角度综合分析比较了HFACS与“2-4”模型,结果显示:HFACS尽管对Swiss Cheese模型做了有益的延伸和发展,使其在事故原因分析应用时具备了较好的可操作性,但依然存在层级关系衔接不紧密、模块未严格定义、模块内容有交叉、普适性不强等缺欠;“2-4”模型改善了HFACS的缺欠部分,链条内容衔接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使其用于实际的事故分析和预防更有效,同时,其具备的普适性体现出了所有类型事故原因的共性。(3)研究得到了不安全动作的分类,设计得到了实际事故分析时不安全动作原因的分析字段。根据不安全动作的发生特性将不安全动作划分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章行动及不违章不安全动作4大类;不安全动作的分析结果由动作名称、不安全动作详细描述、违章类型等9个字段组成得到相应结构化原因分析结果,并以4起不同类型煤矿事故案例分析证明了应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不安全动作的实用性。(4)对煤矿掘进工作面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得到了煤矿掘进工作面4种典型事故类型的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不安全动作及特点。研究分析得到瓦斯爆炸事故中的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分别为9类和7类,发生最多的分别是违章放炮(占违章操作总频数的43%)和整顿期生产或非法生产(45%)。水灾事故中的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分别为6类和8类,发生最多的分别是未有效探放水和整顿期生产或非法生产,分别占39%和34%。顶板事故中的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均是7类,发生最多的分别是违规支护(37%)和违规指挥生产(36%)。煤与瓦斯事故中的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分别是6类和8类,发生最多的分别是在未消突作业区作业(34%)和未落实防突措施(30.2%)。2)分析得到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水灾及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原因中均有违章放炮,并得到了各自不安全动作分布特点。10道爆破工序中,瓦斯爆炸事故中的违章放炮在检查爆破地点环境和炮孔、封孔和起爆三道工序发生不安全动作最多,占违章放炮总频次的90.6%,其中装药及放炮前不知爆破地点瓦斯浓度(即爆破作业时未执行“一炮三检”)、未严格封孔(未填足封泥和未使用水炮泥)及作业地点无风情况下实施爆破分别在三道工序中发生频数最多,分别为35次、40次和16次;水灾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主要集中于检查爆破地点环境和炮孔工序,违章操作动作主要为在透水征兆明显工作面和在未消突工作面进行爆破施工。故爆破作业中的这3道工序和5种不安全动作应是煤矿工人在掘进工作面采掘过程中进行重点防控的。3)研究得到了4种事故类型的具体违章操作动作的分布特征。瓦斯爆炸事故包含47种,发生最多的是装药及放炮前不知爆破地点瓦斯浓度(35次)、当班作业前未检查工作面瓦斯浓度(31次)、未严格封孔(51次,包含未用水炮泥、未填足封泥、不封或用碎煤封孔),共占总频数的36.3%;水灾事故包含24种,发生最多的是在透水威胁区域作业和有透水征兆时未制定和落实探放水措施(34次)、未探查清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情况(14次)、透水征兆明显的情况下冒险爆破施工(13次)以及执行探放水措施时探眼个数、深度和角度不符合规定(12次),占总频数的60.3%;顶板事故包含21种,发生最多的是掘进工作面空顶情况下实施采掘作业(13次)、不按规定措施进行支护及调整支护方式(13次)、未按规定对作业区域及时进行支护(9次),占总频数的47.9%;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包含20种具体违章操作动作,发生最多的是在未消除突出危险工作面实施爆破采掘(17次)、未按规定布置和施工防突钻孔及效检孔(8次)、在有突出预兆工作面施工钻孔(7次),占总频数的43.8%。4)从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的共性角度,研究得到4类事故的违章指挥不安全动作中均有整顿期或非法生产和违规生产2类,并且在违章指挥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其中瓦斯爆炸事故中占56%,水灾事故和顶板事故中均占50%,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中占33.3%,掘进工作面事故中几乎一半都涉及到,反映了各类事故违章指挥出现的共性和多发性。同时研究发现,瓦斯爆炸事故和顶板事故中的违章操作多于违章指挥频次,而违章指挥在水灾事故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中的发生频次均多于违章操作,说明了导致4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者不同,在实施不同类型的事故预防培训时侧重点则有所不同。(5)基于认知角度研究了不安全动作产生原因,并根据煤矿现场应用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事故预防行为控制方法—“知识控制”。研究得到了人的“认知-行为”失效机理及认知过程的环节构成,并提出了“应对思考”环节失效是导致目前违章操作发生的重要原因,其失效的原因主要是行为主体安全知识水平有限,同时阻碍了其安全意识的提高。确定了“知识控制”在应用时最实用的载体是事故案例,设计知识载体的内容包含了不安全动作、不安全物态等8个方面。(6)设计了煤矿企业的“知识控制”应用方式和煤矿事故预防行为控制培训系统的结构组成。基于“2-4”模型设计系统的组成结构为煤矿掘进工作面事故不安全动作数据库、个体案例展示、数据统计模块、系统功能模块等四个主体;设计了“知识控制”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应遵从基于事故案例、重点展示和培训不安全动作等原则,以事故预防需求分析、事故案例收集统计、案例展示载体、个体案例和事故统计内容等为企业应用“知识控制”的基本应用方式,从而印证了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的知识控制方法实际应用的可行性。(7)开发了用于煤矿掘进工作面进行事故预防培训的行为控制培训系统,培训系统中包含了进行不安全动作分析过的224起掘进工作面事故案例样本。对每起事故案例,研究设计了简要描述、原因分析图、预防对策图、关键图片、仿真视频5个部分作为展示和培训内容;设计了包括按事故级别统计、按事故发生时间统计等15种用于事故原因分析的统计变量,培训系统展示的安全知识十分密集。最后分析论证了行为控制培训系统对于减少不安全动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廖平容[7](2015)在《刘家琨本土建筑语汇实践与发展》文中指出作者通过2014年在家琨建筑事务所的实习经历,参与家琨建筑事务所最新的建筑项目,整理、记录刘家琨在实际项目中的操作方法:项目前期创作理念构思与实现过程;中、后期方案深入完善及施工调整等。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刘家琨本土建筑创作思想的研究、归纳和总结。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调研法,事务所实习、采访、访谈相结合,分类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实地调研包括对事务所已建、在建项目的调研及最新建筑项目的基地调研任务。对现有文献的整理,是以家琨建筑事务所最新的一手资料为基础,运用分类统计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归纳、整理、汇总。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将刘家琨的设计实践思想置入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创作大的语境下展开论述,包括宏观层面与其他同类建筑师的对比分析,和微观层面对刘家琨典型个案的详细论述。论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缘起、背景、目的、意义、现状、范畴、方法及框架的简要论述;第二章是对中国本土建筑理论的综述,及刘家琨的探索倾向和影响分析;第三、四章是对刘家琨的本土建筑思想和作品的详细论述,主要包括刘家琨的个人概况和实践经历、本土思想研究、作品综述、实践策略及本土建筑语汇的手法与运用等内容。第五章是刘家琨的实践综述与启示,主要是对刘家琨的实践理性与智慧、实践立场作一个综述,并总结刘家琨的实践探索对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实践与发展的启示。

王颖[8](2015)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不仅成为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多重问题和危机。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其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中西部相当大一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保护实情。论文以云南省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国内以及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历程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在基十“历史实证”、“发生论”、“多维度视角”的原则下,从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现实情况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云南“三城四地”的典型案例,从多学科、多维度视角出发,采用“质性和量化”、“回访调研”、“实态研究”等评价研究方法,对街区在一段时期内(10年以上)的物质遗存状态、非物质遗存状态、管理机制状态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踏勘及社会实态调查工作,在各典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态”问题的表象上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使诸多历史街区取得保护成就、陷入保护困境的三大根源:经济利益、社会生活、管理体制根源;并由此提出“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及相应策略,冀以此来对云南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引导,探索构建共赢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

达婷[9](2014)在《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研究 ——以湖广地区为例》文中提出中国传统城镇“景与城融”的风景格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自成体系的总体特征。然而,目前关于中国传统城镇风景研究的成果多集中在思想方法和具体个案的探讨上,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风景组织方法以用于指导当代城市风景兴造。因此,探索出一套既能够延续中国传统城镇风景格局又能够适应当代城市发展的风景规划与组织方法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尝试以湖广地区的传统城镇风景空间为研究对象,对湖广地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风景兴造历史的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组织规律加以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为解决中国当代城镇风景空间重塑的问题提供合理思路。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研究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将城市形态学方法应用于城镇风景组织研究,通过将研究视角主要锁定在城镇自然山水在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从中观尺度上对城镇风景系统中要素的广泛关联性为研究重点,研究城镇风景空间的生成和演化途径,从而提炼出传统城镇风景组织的合理内核。本论文采用系统论、结构主义方法分析了湖广地区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结构,认为传统城镇风景空间在总体上具有单元性空间特征。传统城镇风景空间可以分为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风景基本空间、以各类风景建筑为主体的风景社会空间以及人们在欣赏和体验风景社会空间的“象”时所产生的以风景意义为基础的风景延展空间。传统城镇风景空间拥有内核清晰而边界模糊的总体结构特征。“城景相融”综合环境美感的形成是风景基本空间、风景社会空间以及风景延展空间协同发展的结果。本论文认为,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生成是一个历时性问题。从空间上看,是风景社会空间占据以自然山水为核心的环境优势区位的过程;从意识层面上看,是古人对自然山水环境美感特征认知强化的过程;从组织方式上看,是风景通过在相对匀质的城镇空间中以尺度的偏离实现风景形态突出的过程。建立自然山水尺度分级利用体系、增强城镇主体功能的山水环境参与性和建立绿色空间意象等策略是传统城镇风景系统组织的主要策略。本论文进一步提出,“景与城融”的城镇风景景象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存在本质不同。在传统城镇的现代发展中,不仅要强调风景系统与非风景系统在物质和社会形态上的协同发展,还要通过增强与城镇传统文脉的关联实现风景环境意义的重塑。本论文提出了建立城镇风景空间单元的理论设想,以适应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现代转型的需要,重新建构起城镇风景空间的单元式组织结构。

苗展堂[10](2013)在《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城市连续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约2/3的国土面积正日益遭受不同类型和危害程度的洪涝灾害影响;但同时我国城市发展又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干旱灾害频发和地下漏斗扩大的困扰,600座城市中约400座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紧缺并存的矛盾冲突。在这一背景下,学术界开始反思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中提高重现期以及增大雨水管径以期实现快速排放的雨水资源规划方法,并基本达成了工业化割裂了雨水微循环模式从而引发洪涝与缺水并存的共识。国内外据此展开了雨水资源化和雨洪利用的大量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城市排水、低冲击开发模式等相关理论,并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雨水管理正在经历由雨水疏浚到雨水利用的过渡阶段。然而,我国目前采用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并没有将这些先进的雨水利用技术结合进来统一考虑,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雨洪排放、雨水回用的雨洪削减与景观水体的雨洪蓄滞处于各自分离状态,缺乏纳入统一系统进行协调规划的研究。为此,本文首先基于微循环理念提出构建统一的雨水生态系统的规划思路,建立起一套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水资源规划方法。这一系统综合了雨水基础设施的排水功能、雨水回用设施的雨水利用功能、地下水补充的生态修复功能及城市防洪设施的减灾功能,是融合了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雨水设计策略。与单独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仅解决城市防洪排涝相比,雨水生态系统更强调将雨水作为一种系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的概念,能够综合解决水源短缺、水系污染、防洪减灾、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补充等多种城市问题。其次,本文对雨水生态系统进行了架构,提出应由集流系统、径流系统、渗流系统、储流系统、蓄流系统和净流系统六个子系统要素构成,并对各个子系统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其中:集流系统将屋面、铺装、植被和水体四种集雨面上降落的雨水汇集起来,提倡由屋顶花园代替防水屋面、由渗透铺装代替不透水硬质铺装、由凹式绿地代替传统花池型绿地并使水体增加调蓄容积;径流系统将集雨面汇集起来雨水通过植被浅沟等设施进行渗透与输送;汇集后的雨水通过雨水花园、渗透管沟、渗滤井等渗流系统入渗地下以补充地下水源和蓄滞雨洪;同时通过雨水樽、雨水储存池等储流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以供冲厕、洗车、灌溉等雨水回用;为实现雨洪的削峰、错峰目的可增加池塘、人工湖面等容量较大的蓄流系统将暴雨径流量蓄存起来延迟排放;如需要提高水质环境,可选择人工湿地、稳定塘等净流系统对雨水进行净化。本文对每一个子系统的设施类型选择、适用范围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再次,本文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微观社区三个层面提出雨水生态系统的不同规划模式。其中:在宏观区域层面上,各干湿分区应根据不同的降雨量条件采用不同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模式的策略,即:湿润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应以雨水调峰模式为主,半湿润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应采用雨水回用模式,而干旱半干旱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则应鼓励雨水入渗模式。各干湿分区应突出各自区域特色,不应该统一对待。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三种模式各自的设施体系及设计流程。在中观城市层面上,契合城市绿地系统的规模体系构建由小到大的雨水花园、暴雨公园及湿地公园的层级式雨水生态系统,将雨水从源头开始蓄滞、渗透等微循环利用,逐层消纳重现期较高的降雨;同时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径流系数的指标控制将整个城市的雨洪量由全局至局部分摊至各个建设地块,实现整个城市的雨洪控制目标。在微观社区层面上,将整个城市分为居住区和道路两个不同特点的区域,分别构建各自的雨水设施规划模式,并尝试提出居住区和道路雨水零排放的新理念,对其所需要的环境和设施条件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最后以河南省驻马店石庄新社区规划为案例对文中提出的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石庄新社区规划中通过人车分流设计、竖向错层设计、庭院空间设计等设计理念的运用,实践了将规划、市政、景观进行同步统一考虑的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构建了由小至大的庭院级雨水花园、组团级雨水花园和社区级雨水花园三个层次设施系统组成的石庄新社区雨水生态系统。然后运用本文总结的子系统计算方法对石庄新社区中采用的植被浅沟、雨水花园、雨水樽等低冲击开发设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验算,并从雨水管道覆盖面、雨水流程设置、雨水资源化程度、径流污染程度和社区洪峰强度五个方面与运用传统方法编制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进行了比较分析,使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的优势得以验证。据此本文还以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SWMM模型软件为平台,建构了石庄新社区中的居住庭院和停车庭院雨水生态系统模型,对其相关参数进行了设定,剖析了其流程和特点,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了一年一遇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可完全削减的结论,从而从模型模拟的角度实证了社区雨水生态系统的洪峰削减能力。

二、新型挡水墙获国际大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挡水墙获国际大奖(论文提纲范文)

(1)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研究 ——以兴化得胜湖区域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及总结分析
        1.2.1. 乡土景观
        1.2.2. 圩田景观
        1.2.3. 兴化垛田
        1.2.4. 总结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范围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区域尺度下的圩-垛田景观发展演变动力
    2.1. 自然演变过程
    2.2. 人口迁移和区域开发
    2.3. 环境变迁影响下的农田水利建设
3.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系统解析
    3.1. 水利系统
        3.1.1. 河湖水荡系统
        3.1.2. 堤坝闸堰系统
    3.2. 农耕系统
        3.2.1. 农业开垦发展历程(沤田——圩田——垛田)
        3.2.2. 不同土壤单元下的农田地貌景观
        3.2.3. 农田形态发育过程演变分析(大圩-小圩-垛田)
    3.3. 聚落系统
        3.3.1 乡村聚落
        3.3.2. 城镇聚落
4.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4.1. 圩-垛田景观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1.1. 水环境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2. 圩-垛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 圩-垛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4.2.1. 恢复水网环境的生态功能
        4.2.2. 延续垛田景观的“地域性”特征
        4.2.3. 传承发扬传统农耕智慧
5.案例分析
    5.1.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总体规划
        5.1.1. 项目背景
        5.1.2. 项目简介
        5.1.3. 借鉴与启示——逻辑严谨、在地性极强的规划设计框架
    5.2. 微山湖湿地公园
        5.2.1. 项目背景
        5.2.2. 项目简介
        5.2.3. 借鉴和启示——生态可持续与地域特色相结合
    5.3. 南京溧水郭兴村·乡村改造
        5.3.1. 项目背景
        5.3.2. 项目简介
        5.3.3. 借鉴与启示——保护原有乡村肌理,让农田成为亮点
    5.4. 鹿鸣公园
        5.4.1. 项目背景
        5.4.2. 项目简介
        5.4.3. 借鉴与启示——将农业景观与低维护乡土植物融入景观设计之中
    5.5. 德阳市高槐村乡村振兴总体规划
        5.5.1. 项目背景
        5.5.2. 项目简介
        5.5.3. 借鉴与启示——梳理汇水路径,形成“水泊沟回”的生态水系
6.兴化得胜湖区域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6.1. 前期分析
        6.1.1. 区位条件分析
        6.1.2. 相关上位规划分析
        6.1.3. 现状分析
        6.1.4. 总结
    6.2. 目标与愿景
        6.2.1. 规划设计依据
        6.2.2. 规划目标
    6.3. 规划策略
    6.4. 总体规划
        6.4.1. 总体规划结构
        6.4.2. 道路交通规划
        6.4.3. 服务设施规划
        6.4.4. 规划体系
    6.5. 重要节点设计
        6.5.1. 生态湖泊节点设计
        6.5.2. 特色渔农节点设计
        6.5.3. 圩-垛风光节点设计
    6.6. 经济技术指标
7.总结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3)韧性城市视角下的新乡市黄河滩区空间分析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关于黄河滩区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韧性城市相关研究述评
    2.1 韧性城市理论的发展历程梳理
        2.1.1 韧性理论的三种阶段及其范式
        2.1.2 城市韧性的四个内涵
    2.2 韧性城市的评估研究
        2.2.1 韧性城市的主要表征
        2.2.2 韧性城市的研究框架
    2.3 韧性城市思想引导的规划实践探索
        2.3.1 韧性城市规划思路
        2.3.2 韧性城市规划思路与相关规划思路的关系
        2.3.3 韧性城市规划对当今城乡规划思路的发展
        2.3.4 韧性城市思想下的国内空间规划实践探索
    2.4 本章小结
3 黄河滩区空间韧性发展理念研究
    3.1 韧性城市思想对滩区发展的适用性与必要性
        3.1.1 韧性城市思想对滩区空间的适用性
        3.1.2 韧性城市思想引入滩区空间规划实践的必要性
    3.2 基于城市系统四种压力源的滩区扰动类型
    3.3 基于城市韧性内涵的四种滩区空间职能类型
    3.4 结合韧性城市表征梳理的滩区空间发展理念
        3.4.1 工程安全空间的坚固高效理念
        3.4.2 生态空间的结构冗余理念
        3.4.3 生活空间的灵活丰富理念
        3.4.4 生产空间的多样联结理念
    3.5 本章小结
4 韧性城市视角下的新乡市黄河滩区空间分析评价
    4.1 基于韧性城市规划思路的空间分析评价方式
    4.2 基于韧性城市思想的新乡市黄河滩区的研究地段划定
        4.2.1 研究地段空间范围
        4.2.2 研究地段基本情况
    4.3 工程安全空间取得的进展与尚存的冲击
        4.3.1 当前防洪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
        4.3.2 滩区工程安全空间冲击应对能力分析评价
        4.3.3 小结:滩区水患逐步可控但风险犹存
    4.4 生态空间韧性分析与评价
        4.4.1 自然保留地的保护不力
        4.4.2 生态空间结构格局失衡
        4.4.3 小结:滩区生态环境优越但系统脆弱
    4.5 生活空间韧性分析与评价
        4.5.1 滩区居民点布局欠合理
        4.5.2 公共服务配套不足
        4.5.3 社会文化发展滞后
        4.5.4 小结:滩区文化丰厚但面临社区涣散
    4.6 生产空间韧性分析与评价
        4.6.1 产业发展水平低
        4.6.2 群众收入陷入瓶颈
        4.6.3 小结:滩区产业薄弱且同质竞争严重
    4.7 研究地段韧性分析与评价梳理
        4.7.1 新乡市黄河滩区韧性不足因素梳理
        4.7.2 地段特征规律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韧性城市视角下的新乡市黄河滩区空间优化策略
    5.1 以坚固高效的工程安全为前提
        5.1.1 满足高效撤退原则的道路交通布局
        5.1.2 实施灵活高效的道路附属阻洪措施
        5.1.3 小结
    5.2 再造结构冗余的生态空间
        5.2.1 强化滩区生态空间的串联结构
        5.2.2 增加滩区生态空间的并联结构
        5.2.3 扩展局部空间结构的冗余层次
        5.2.4 小结
    5.3 营造丰富灵活的生活空间
        5.3.1 丰富生活空间形态满足多元需求
        5.3.2 以点带面促进生活服务灵活布局
        5.3.3 灵活发挥文化优势促进社区认同
        5.3.4 基于特色文化资源的典型生活空间形态探索
        5.3.5 小结
    5.4 构造多样联结的生产空间
        5.4.1 布局沿黄河流向多样化的产业分工
        5.4.2 结合水患等级的生产空间复合利用
        5.4.3 拓展滩区内外联动的产业辐射路径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6.1.1 梳理黄河滩区空间韧性发展理念
        6.1.2 新乡市黄河滩区四类职能空间的韧性分析评价
        6.1.3 韧性城市视角下滩区四类空间优化策略
    6.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6.2.2 本研究的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新乡市黄河各级洪水传播时间预估表
附录B 新乡段黄河左右两岸滩区宽度对比表
附录C 研究范围内现状道路汇总表
附录D 新乡市黄河沿线文化资源汇总表
附录E 李庄新城居住条件改善情况调查问卷及结果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7)建筑文化遗产评价与评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与必要性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相关综述研究
        1.3.2 现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初选原则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文物
        2.1.2 文化遗产
        2.1.3 建筑遗产
        2.1.4 改革开放初期遗产概念界定
    2.2 广州市城市特点
        2.2.1 千年商都
        2.2.2 改革变新策源地
    2.3 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建设历程及历史意义
        2.3.1 建设历程
        2.3.2 历史意义
    2.4 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文化遗产初选原则
    2.5 小结
第三章 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文化遗存初步调研
    3.1 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文化遗存初始名录收集
        3.1.1 线索一:岭南学派建筑师1978-1987年的代表作品
        3.1.2 线索二:其他体现改革开放初期时代特色及创作思想作品
        3.1.3 初始名录的划定
    3.2 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文化遗存调研
        3.2.1 基于岭南地域特色传承与创新的作品调研
        3.2.2 基于改革开放新需求的作品调研
    3.3 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文化遗存总结
        3.3.1 改革开放时代特色总结
        3.3.2 建筑师创新思维的影响总结
        3.3.3 建筑现状特点总结
    3.4 小结
第四章 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文化遗产评价与评选
    4.1 国内外普遍认同的综合性评价
        4.1.1 依据认定标准的评价方法
        4.1.2 构建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
    4.2 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文化遗产评选——以特殊性为原则
        4.2.1 专家建议
        4.2.2 特殊性原则评选依据及概念界定
        4.2.3 评选系统
        4.2.4 评选方法
        4.2.5 评选名录及入选理由分析
        4.2.6 保护思路
    4.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不足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本章小结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小投入,大视野
        二、小题材,大文章
        三、小细节,大格局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保持平等视角
        二、凸显人文关怀
        三、贯穿理性思考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一、镜子:反观自我
        二、故事:人文关照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6)煤矿掘进工作面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行为安全研究综述
        1.2.2 煤矿事故不安全动作及防控研究综述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理论依据
        1.5.3 技术路线
2 掘进工作面环境特征及主要事故类型
    2.1 掘进工作面环境特征分析
    2.2 掘进工作面主要事故类型分析
    2.3 掘进工作面事故数据来源与样本
        2.3.1 掘进工作面事故数据来源
        2.3.2 掘进工作面事故样本
    2.4 本章小结
3 不安全动作分析方法研究
    3.1 事故分析方法比较与研究
        3.1.1 事故分析方法总述
        3.1.2 HFACS和事故致因 “2-4”模型
        3.1.3 两种模型的应用、评述与对比
    3.2 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分析研究
        3.2.1 不安全动作分类研究
        3.2.2 不安全动作分析字段
    3.3 典型掘进工作面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分析
        3.3.1 “11.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3.3.2 “3.27”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3.3.3 “7.15”重大水灾事故
        3.3.4 “1.18”重大顶板事故
        3.3.5 分析结果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掘进工作面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研究
    4.1 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研究
        4.1.1 不安全动作违章类型及特点
        4.1.2 违章操作不安全动作研究
        4.1.3 违章指挥不安全动作研究
    4.2 水灾事故不安全动作研究
        4.2.1 不安全动作违章类型及特点
        4.2.2 违章操作不安全动作研究
        4.2.3 违章指挥不安全动作研究
    4.3 顶板事故不安全动作研究
        4.3.1 不安全动作违章类型及特点
        4.3.2 违章操作不安全动作研究
        4.3.3 违章指挥不安全动作研究
    4.4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不安全动作研究
        4.4.1 不安全动作违章类型及特点
        4.4.2 违章操作不安全动作研究
        4.4.3 违章指挥不安全动作研究
    4.5 不安全动作分析结果讨论
        4.5.1 分析统计结果总体情况
        4.5.2 事故分析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煤矿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方法研究
    5.1 基于认知的不安全动作产生原因研究
        5.1.1 认知环节构成研究
        5.1.2 “应对思考”差错研究
    5.2 个人行为主动控制方法研究
    5.3 “知识控制”的载体与内容设计研究
        5.3.1 “知识控制”载体研究
        5.3.2 “知识控制”内容设计
        5.3.3 基于 “知识控制”的培训系统结构
    5.4 ―知识控制‖方法应用设计研究
        5.4.1 设计原则
        5.4.2 事故预防需求及案例收集
        5.4.3 案例展示载体研究
        5.4.4 个体案例内容研究
        5.4.5 事故统计内容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掘进工作面事故预防行为控制培训系统的开发
    6.1 行为控制培训系统事故原因字段设计
    6.2 掘进工作面事故预防行为控制培训系统
        6.2.1 系统简介
        6.2.2 系统特点
        6.2.3 主要功能说明
    6.3 个体案例模块设计与展示
        6.3.1 个体事故案例模块设计
        6.3.2 事故仿真视频设计
    6.4 统计分析模块设计与展示
    6.5 系统优点及有效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刘家琨本土建筑语汇实践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背景
        1.1.3 研究的语境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本土建筑理论研究现状
        1.3.2 刘家琨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畴与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范畴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注释
第二章 中国本土建筑理论探索及刘家琨的影响
    2.1 概念界定
        2.1.1 “本土建筑”的基本概念
        2.1.2 “本土建筑语汇”的基本概念
        2.1.3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2.2 中国本土建筑发展概况及刘家琨的探索倾向
        2.2.1 发展简述
        2.2.2 第四代建筑师的探索概况
        2.2.3 创作影响因素
        2.2.4 现实处境
        2.2.5 刘家琨有效回应现实处境
        2.2.6 发展趋势
    2.3 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师群体概述及刘家琨的影响
        2.3.1 概述
        2.3.2 群体思想特征
        2.3.3 刘家琨的影响
        2.3.4 发展展望
    注释
第三章 刘家琨本土建筑思想与实践策略
    3.1 个人概况和实践经历
        3.1.1 个人经历
        3.1.2 教育背景
    3.2 本土思想研究
        3.2.1 小说
        3.2.2 专业类着述
        3.2.3 他人评论
        3.2.4 核心思想解读
        3.2.5 小结
    3.3 主要作品综述
    3.4 实践策略研究
        3.4.1 边缘实践——建筑与文学(1982-1998)
        3.4.2 以技践道——处理现实(1999-2002)
        3.4.3 以技显道——平衡时势(2003-2008)
        3.4.4 道行技隐——穿越现实(2009-2014)
    注释
第四章 刘家琨本土建筑语汇应用与发展
    4.1 “场所语汇”的应用与发展
        4.1.1 场地与空间
        4.1.2 空间还原
        4.1.3 叙事营造
    4.2 “造型语汇”的应用与发展
        4.2.1 记忆与传承
        4.2.2 原型借用
        4.2.3 材料与肌理
    4.3 “技术语汇”的应用与发展
        4.3.1 现实与策略
        4.3.2 结构
        4.3.3 构造
    注释
第五章 刘家琨的实践综述与启示
    5.1 实践理性与智慧
        5.1.1 实践理性
        5.1.2 实践智慧
        5.1.3 小结
    5.2 实践立场
    5.3 实践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8)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1 历史街区的概念及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云南典型历史街区的特性与共性特征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针对性
        1.2.3 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正处于亟待导航的关键时期
        1.2.4 选择云南典型历史街区进行深入调研,并作实证评价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1.4 理论综述
        1.4.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1.4.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2.2.1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的演变
        2.2.3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
        2.2.3.1 街区内的物质遗存难以为继
        2.2.3.2 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存续危机
        2.2.3.3 小结
第三章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3.1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3.1.1 开拓与初建——保护意识的初步建立
        3.1.2 拓展与探索——保护工作的开展
        3.1.3 成果与挑战——“旅游化”的普遍冲击
    3.2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现存问题
        3.2.1 经济落后地区的名城、名镇保护规划滞后,保护意识尚显薄弱
        3.2.2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物质遗存“建设性破坏”严重
        3.2.2.1 大拆大建,古城格局已然消失
        3.2.2.2 “过度开发”的误区,古城氛围不再
        3.2.2.3 旅游开发下历史建筑的“维修性破坏”
        3.2.3 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延续问题日益严重
        3.2.3.1 古镇“商业化”、“空心化”严重,本土文化面临侵蚀
        3.2.3.2 粗放式旅游开发模式导致古镇(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被同化”
    3.3 小结
第四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
    4.1 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4.1.1 “历史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4.1.2 “发生论”的评价研究原则
        4.1.3 “多维度视角”评价研究原则
    4.2 实证评价研究方法
        4.2.1 典型案例的评价研究方法
        4.2.2 “质性”与“量化”结合的评价研究方法
        4.2.3 “回访调研”的评价研究方法
        4.2.4 “实态研究”的评价研究方法
    4.3 实证评价基本内容及要素
        4.3.1 历史街区物质遗存状态
        4.3.1.1 “点”
        4.3.1.2 “线”
        4.3.1.3 “面”
        4.3.2 历史街区非物质遗存状态
        4.3.2.1 传统文化状态
        4.3.2.2 社会生活状态
        4.3.3 历史衔区管理机制状态
    4.4 实证评价分析研究
    4.5 实证评价研究框架体系
第五章 实证评价研究
    5.1 腾冲和顺古镇
        5.1.1 古镇的历史沿革及自然人文特征
        5.1.2 古镇在近30年的功能演进历程
        5.1.3 实地调研现状
        5.1.3.1 尚属完整的社区结构
        5.1.3.2 经济结构的嬗变以及书馆文化的消失
        5.1.3.3 公司“整体开发”后的保护问题
        5.1.3.4 “裂变”的民居现状
        5.1.3.5 保护管理单位行政级别偏低,缺乏执法力度
        5.1.3.6 保护规划无法落实
        5.1.3.7 原住民问卷调查
        5.1.4 小结
    5.2 丽江大研古城
        5.2.1 大研古城自然环境特征
        5.2.2 大研古城的历史沿革及遗产价值
        5.2.3 解放后至今古城在丽江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演进及发展历程
        5.2.4 古城保护规划的制定及概况
        5.2.5 实地调研现状
        5.2.5.1 处于良性“微循环”中的大研古城民居建筑群
        5.2.5.2 “商城”——古城的旅游商业化
        5.2.5.3 “空城”——古城的原住民“空心化”
        5.2.5.4 本土文化的多重割裂
        5.2.5.5 古城的生态环境危机
        5.2.5.6 强势管理部门的“强化”问题
        5.2.5.7 问卷调查
        5.2.6 小结
    5.3 丽江束河古镇
        5.3.1 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特征
        5.3.2 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演进历程
        5.3.3 调研现状
        5.3.3.1 “束河模式”的成就
        5.3.3.2 古镇“无缝扩容”的困惑
        5.3.3.3 古镇原住民居住空间的“就近置换”
        5.3.3.4 “田园牧歌”的消亡与生态环境危机
        5.3.3.5 错位的保护管理机制
        5.3.3.6 不均衡的经济运行机制
        5.3.3.7 问卷调查
        5.3.4 小结
    5.4 楚雄黑井乌镇
        5.4.1 自然与历史人文特征
        5.4.2 古镇保护与发展历程
        5.4.3 调研现状
        5.4.3.1 缓慢“非均质变异”的古镇物质空间环境
        5.4.3.2 古镇“力不从心“的更新与发展
        5.4.3.3 “被遗忘的”黑井盐文化
        5.4.3.4 “老龄化“+“空心化”
        5.4.3.5 原住民问卷调查
        5.4.4 小结
第六章 历史街区保护状况的综合评价及根源剖析
    6.1 历史街区的保护成就解析
        6.1.1 尚属完整的原住民社区结构
        6.1.1.1 经济收益导因
        6.1.1.2 物质空间导因
        6.1.1.3 功能控制导因
        6.1.1.4 乡梓情结导因
        6.1.2. 处于良性“微循环”下的古城物质空间遗存
        6.1.2.1 经济效益的激励与物质空间的保护构成了互助共赢的保护局面
        6.1.2.2 政府部门对物质空间保护管理的重视提高了保护的力度
        6.1.2.3 大研古城的物质空间保护为束河古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6.1.2.4 开发企业的推动作用
        6.1.2.5 丽江当地纳西族的文化自觉
        6.1.3 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延续
    6.2 街区保护成就的深层根源剖析
        6.2.1 经济利益根源
        6.2.2 社会生活根源
        6.2.3 管理体制根源
    6.3 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解析
        6.3.1 公地悲剧——以和顺古镇为例
        6.3.2 “旅游式路径依赖”——以丽江大研古城为例
        6.3.3 “理想田园”的异化——以束河古镇为例
        6.3.4 衰落中的无奈变异——以黑井古镇为例
    6.4 街区保护问题与困境的深层根源剖析
        6.4.1 经济利益根源
        6.4.2 社会生活根源
        6.4.2.1 社会公共资源根源
        6.4.2.2 生活舒适度根源
        6.4.2.3 生活文化根源
        6.4.3 管理体制根源
        6.4.3.1 “自上而下”的管治思维与“依赖市场”的缺位管理
        6.4.3.2 “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制度缺陷”
        6.4.3.3 “唯GDP”论的政府政绩评估
        6.4.3.4 居民的有限参与及弱势的公共干预
    6.5 小结
第七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机制探讨
    7.1. 现行保护与发展机制的局限性
        7.1.1 决策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弊病重重
        7.1.2 “圈层隔离”状况明显
        7.1.3 “非均衡作用力场”明显
    7.2. 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
        7.2.1 分权机制
        7.2.1.1 决策权
        7.2.1.2 旅游开发权
        7.2.1.3 规划参与权
        7.2.1.4 利益分配权
        7.2.1.5 监督权
        7.2.1.6 管制权
        7.2.2 分配机制
        7.2.2.1 补偿分配
        7.2.2.2 选择性激励分配
        7.2.3 运作机制
        7.2.3.1 政绩考核机制
        7.2.3.2 技术支持与引导机制
        7.2.3.3 监督与反馈机制
        7.2.3.4 原住民参与机制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后记

(9)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研究 ——以湖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城市建设误区的反思
        1.1.2 传统文化复兴的需求
        1.1.3 学科发展的推动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1.2.1 风景的含义
        1.2.2 城镇风景空间的内涵与外延
        1.2.3 环境协同
    1.3 研究现状和评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传统城镇风景兴造的理论基础
    2.1 传统城镇风景兴造之因
        2.1.1 哲学基础
        2.1.2 心理基础
        2.1.3 认知基础
    2.2 传统城镇风景兴造之随
        2.2.1 自然山水的风景间架
        2.2.2 八景题咏对城镇风景形成的意义
        2.2.3 文人写意山水对城镇风景形成的作用
    2.3 本章小结
3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结构解析
    3.1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构成
        3.1.1 传统城镇职能空间的风景性
        3.1.2 传统城镇休闲空间的风景性
    3.2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组织
        3.2.1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间架
        3.2.2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组织途径
    3.3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结构
        3.3.1 结构主义与结构
        3.3.2 中西方风景结构的差异
        3.3.3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结构
    3.4 本章小结
4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组织与协同
    4.1 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与相关研究的理论差异
        4.1.1 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
        4.1.2 与城市风貌协同的理论差异
        4.1.3 与山水城市的理论差异
    4.2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组织
        4.2.1 城市形态学研究
        4.2.2 案例城市的代表性检验
    4.3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
        4.3.1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组织的形态学思考
        4.3.2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环境协同策略
    4.4 小结
5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的现代转型
    5.1 城镇风景空间传统与现代的划分
    5.2 城镇风景空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5.2.1 城镇风景空间的传统特征
        5.2.2 城镇风景空间的现代特征
    5.3 现代城镇风景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协同策略
        5.3.1 现代城镇风景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
        5.3.2 现代城镇风景空间的协同策略
    5.4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现代转型的动力与途径
        5.4.1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转型的动力
        5.4.2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转型的途径
    5.5 本章小结
6 传统城镇风景空间风景意义重塑的实践论证
    6.1 城镇风景空间单元理论的提出
        6.1.1 城镇风景空间单元的建构框架
        6.1.2 城镇风景空间单元的布局模型
        6.1.3 城镇风景空间单元风景意义生成的过程框架
    6.2 襄阳市市民文化中心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探索
        6.2.1 襄阳城镇空间基本概况
        6.2.2 襄阳市传统风景文脉的提取
        6.2.3 襄阳市城镇风景空间发展的现代需求
        6.2.4 襄阳市市民文化中心景观设计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主要创新点
        7.1.1 研究结论
        7.1.2 主要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资源紧缺与洪涝灾害频发并存
        1.1.2 雨水利用新设备与技术日益成熟
        1.1.3 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亟待完善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灰色基础设施
        1.4.2 绿色基础设施
        1.4.3 生态基础设施
        1.4.4 雨水生态系统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雨水利用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综述
    2.1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研究评述
        2.1.1 雨水利用技术研究
        2.1.2 雨水利用建设实践
        2.1.3 雨水利用政策与法规
        2.1.4 雨水利用的发展方向
    2.2 微循环理念解析
        2.2.1 微循环概念本原及内涵拓展
        2.2.2 基于微循环理念的雨水生态系统提出
    2.3 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理论依据
        2.3.1 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理论
        2.3.2 低冲击开发模式(LID)理论
        2.3.3 源分离生态卫生排水系统理论
        2.3.4 城市基础设施共享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城市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存在的问题
    3.1 城市水资源系统循环
        3.1.1 城市水资源系统构成
        3.1.2 工业化前后水资源系统循环变化对比
        3.1.3 城市雨水资源系统循环
    3.2 城市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
        3.2.1 城市传统雨水资源系统规划方法
        3.2.2 以排为主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理念
    3.3 传统规划方法对雨水资源微循环方式的影响
        3.3.1 微循环的渗透通道(吸)隔断
        3.3.2 微循环的供水链条(呼)过度拉伸
        3.3.3 微循环的净化功能(免疫)堵塞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循环理念下城市雨水生态系统构成要素解析
    4.1 城市雨水生态系统架构
        4.1.1 雨水生态系统基本功能
        4.1.2 雨水生态系统要素架构
    4.2 集流子系统
        4.2.3 集流系统类型选择
        4.2.4 集流雨量计算方法
    4.3 径流子系统
        4.3.1 径流系统类型选择
        4.3.2 径流水力计算方法
    4.4 渗流子系统
        4.4.1 渗流系统类型选择
        4.4.2 渗流系统适用范围
        4.4.3 渗流面积计算方法
    4.5 “储流子系统
        4.5.1 储流系统类型选择
        4.5.2 储流系统适用范围
        4.5.3 储流容积计算方法
    4.6 “蓄流子系统
        4.6.1 蓄流系统类型选择
        4.6.2 蓄流系统适用范围
        4.6.3 蓄流容积计算方法
    4.7 “净流子系统
        4.7.1 净流系统类型选择
        4.7.2 净流系统适用范围
        4.7.3 净流面积计算方法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循环理念下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模式研究
    5.1 宏观层面:区域雨水微循环系统规划模式
        5.1.1 干旱半干旱区域入渗模式
        5.1.2 半湿润区域回用模式
        5.1.3 湿润区域调峰模式
        5.1.4 三种模式特点比较
    5.2 中观层面:城市雨水微循环系统规划模式
        5.2.1 契合绿地系统的层级式规划模式
        5.2.2 结合径流系数的雨水系统生态控制方法
    5.3 微观层面:社区雨水微循环系统规划模式
        5.3.1 居住区雨水微循环系统
        5.3.2 道路雨水微循环系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循环理念下社区雨水生态系统规划实证研究
    6.1 基于规划案例的社区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架构
        6.1.1 驻马店石庄新社区规划案例编制背景
        6.1.2 契合雨水微循环方式的社区规划理念
        6.1.3 层级式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架构
    6.2 基于规划案例的社区雨水生态系统实证研究
        6.2.1 驻马店新社区雨水生态系统实证验算
        6.2.2 基于传统方法的社区雨水基础设施规划
        6.2.3 与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差异比较
    6.3 基于 SWMM 模型的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拟评价分析
        6.3.1 SWMM模型主要功能及应用简介
        6.3.2 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型流程及特点
        6.3.3 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型参数设定
        6.3.4 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拟评价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出处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新型挡水墙获国际大奖(论文参考文献)

  • [1]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研究 ——以兴化得胜湖区域景观设计为例[D]. 师晓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韧性城市视角下的新乡市黄河滩区空间分析评价与优化研究[D]. 马鑫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广州市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7)建筑文化遗产评价与评选研究[D]. 胡凯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6]煤矿掘进工作面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技术研究[D]. 公建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7]刘家琨本土建筑语汇实践与发展[D]. 廖平容.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2)
  • [8]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D]. 王颖. 东南大学, 2015(08)
  • [9]传统城镇风景空间环境协同研究 ——以湖广地区为例[D]. 达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10]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 苗展堂. 天津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新挡土墙获国际大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