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的发展与气候

台州市的发展与气候

一、台州城市的发展与气候(论文文献综述)

洪斌升[1](2021)在《台州东部新区市政道路与海绵城市中景观植物的调研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刘泽群[2](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长三角沿海城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文中提出

王楠[3](2021)在《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风景园林学与生态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互融合之始,景观规划实践便开始了从单个目标到多个目标、从单一尺度到多尺度规划、传统美学提升到多个学科应用的发展之路,形成了高度综合的实践类型。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是景观规划师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景观规划师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有必要关系。景观是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 Harg)眼中的垂直要素结构、是R·理查德·T·T·福曼(Richard T.T.Forman)眼中的土地镶嵌体......景观规划师们对景观有不同的认知,对应的认知框架也是有所差别,但学界没有对现有的认知思路进行总结,造成了认知上的混乱与无序,规划实践和理论上的混乱。行业内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标准,应用于景观生态规划实践的多学科知识体系也没有完整的被提出。认知框架的研究为统一更多的决策者的认知提供了机会,对场地清楚的认知、协调多方决策提出适合的规划方法提供了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对以上景观规划师的方法、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总结出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分析景观所运用到的多学科知识及存在的景观认知框架,为构建新的认知框架提供建议。本文研究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问题提出、梳理国内外景观认知框架、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等相关综述研究,然后阐明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最终梳理论文的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文献对景观、景观认知、景观认知框架和景观生态规划等概念进行界定,从认知心理学、风景园林学、系统学、知识论等邻域出发梳理,景观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知识可视化、图示激活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相关的理论与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和技术路线。第三章多学科知识介入LP历程梳理,纵向梳理国内外多学科介入的规划研究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各学科理论实践的发展变化及各阶段对景观认识上的变化。第四章为既有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代表性的景观规划师,并从多学科角度分析研究他们的理论及代表性案例,总结各认知框架的类型(结构性或程序性认知框架)及形成原因。第五章为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首先在第三、四章的研究基础上阐明几位景观规划师的主要思路和景观认知框架,应用信息加工理论分析各底层认知的差异,然后总结各景观认知框架的使用途径。最终综合多个既有景观认知框架,为构建景观生态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提出建议并尝试构建综合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第一,笔者总结了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信息加工阶段的多学科知识框架构建;第二,总结了既有多学科结构性、程序性景观认知框架;第三,构建了综合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

董俐[4](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补偿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之一,是解决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措施,已多次出现在国家重要政策当中。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高效的实施生态补偿迫在眉睫。然而,目前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尚存在如不能识别区域复杂的空间异质特性、不能契合不同区域生态补偿需求的迫切性等问题,造成了生态补偿格局不对等、生态效益和资金效益受损,影响了生态补偿的公平与效率。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确定补偿优先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综合生态环境与气象、社会经济、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土地利用/覆被等数据资料,分析了2009-2019年浙江省生态系统格局及时空演化规律,核算了浙江全域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探究了10年间GEP及供给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生态产品的构成和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态盈亏法、生态效益法和聚类分析法,结合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结果优化,研究了省域范围内多目标的生态补偿空间选择。针对现有的浙江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现状,分析了生态补偿格局的不对等关系,并提出了生态补偿实施策略的优化建议,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生态补偿项目——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中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提供参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浙江省2009-2019年生态系统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浙江省生态系统结构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2 10年间,城镇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扩张趋势,农田生态系统大幅萎缩,湿地生态系统和灌丛生态系统小幅增长,草地生态系统略有减少;○3生态系统类型转换强度呈现出“北高南低、沿海高内陆低”的分布格局,浙东北(杭宁绍嘉湖及舟山群岛)和浙东南沿海(温台)生态系统类型转换活跃,浙西南生态系统较为稳定。(2)浙江省2009年、2014年、2019年GEP核算与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1 2019年,浙江省GEP总值为56381.22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为41467.22亿元,占比73.55%,文化服务价值量为9596.44亿元,占比17.02%,供给产品价值量为5317.56亿元,占比9.43%;○2 10年间,GEP有小幅增长,表现出先慢后快的增长趋势,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表现为先负增长后正增长,总体变化幅度较小,供给产品价值量年均增长率较高且相对稳定,文化服务价值量年均增长率呈先快后“慢”趋势,增长率总体较高;○3浙江省单位面积GEP有一定增长,人均GEP呈下降趋势。浙北和浙东沿海以及千岛湖沿线县(市、区)的单位面积GEP变化较小,钱塘江沿线县(市、区)的单位面积GEP增长幅度较大。(3)基于浙江省GEP损益空间、生态补偿优先指数(ECPS)、生态敏感性分析,并结合人均GEP、人均财政收支差额、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的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损益空间的受损类型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受损为主,集中在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绍兴市以及浙西南丽水市,增益区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浙北平原;○2 ECPS高值区和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省内山地丘陵地区,优先指数最高的5个县为淳安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庆元县、龙泉市和遂昌县;○3浙江省生态敏感性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经浙西北和浙东两大山地丘陵区向东北方向逐级减弱,以浙西南丽水市为极敏感,东部沿海和浙北平原为中、轻度敏感;○4经空间选择,将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级划分为重点受偿区、优先受偿区、次级受偿区和潜在补偿区,全省1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均属于重点受偿区和优先受偿区。(4)对比分析空间选择优化结果与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情况,以诊断浙江省生态补偿现存问题,结果表明:转移支付资金空间分配存在不对等关系,对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优先级偏差较大。一些生态系统服务输出较大、发展受限的区域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较少,对生态补偿效率有一定影响,应优化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格局,衔接配合生态保护红线等政策。

郭佳妹[5](2021)在《基于自然灾害的浙江省社会脆弱性与适应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日益威胁人类社会的发展,防灾减灾成为当前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国内外对防灾减灾的深入研究,专家学者开始重视社会经济系统本身已有的脆弱性,提出了社会脆弱性概念,并得到广泛应用。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国际学术界及各国政府开始探讨人类社会应对全球变化所采取的对策,由此展开对适应性的研究。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相对集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系统,使得浙江省更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威胁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科学评估浙江省各市的社会脆弱性,揭示社会脆弱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究家庭适应性现状,分析影响家庭适应性的因素,为家庭防灾减灾工作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总结归纳了浙江省的自然灾害现状,分析了自然灾害的成因。然后构建了社会脆弱性评价体系,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社会脆弱性指数。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动态分析浙江省的社会脆弱性现状,利用Arc GIS 10.2软件将结果展示出来,为区域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最后在社会脆弱性水平较高和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开展城市家庭应对自然灾害的适应性研究。因现实条件的限制,本文仅以杭州市家庭为例,简要介绍浙江省的家庭适应性现状,分析影响杭州市家庭适应性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庭防灾减灾规划。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自然灾害的浙江省社会脆弱性评价研究浙江省社会综合脆弱性在时间尺度上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尺度上表现出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和台州市的社会综合脆弱性水平较高,湖州市、衢州市和舟山市的社会综合脆弱性水平较低。根据当前浙江省基于自然灾害的社会脆弱性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建议。(2)基于自然灾害的适应性评价研究——以杭州市家庭为例由调查问卷数据可知,杭州市家庭较为关注气象水文灾害。杭州市家庭对本地灾害应对能力的信任度较高,对本地灾害应对措施的满意度不高,对社区团结的满意度较高。根据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可知,性别、家庭居住年限、灾害经历、经历灾害的类型、因灾造成损失的类型、了解灾害的方式、学习灾害知识的时间、家庭对本地灾害应对能力的信任度、家庭对本地灾害应对措施的满意度以及家庭对社区团结的满意度等变量均显着影响家庭适应性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士博[6](2020)在《小河道城市滨岸带受限区水弹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台州东官河为例》文中提出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建设方式使得城市难以应对极端气候带来的影响。城市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水环境问题的挑战,洪涝、水质污染等灾害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随着科技的发展,治水水平的提高,大型河湖的防洪排涝能力得到了加强,但还是难以避免城市洪涝的发生。北京7·21特大洪涝灾害事件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小河道防洪能力的提升问题。其中,小河道穿越城市建成区的部分,常会受制于现实和历史因素,使得此类河道区域的防洪和改造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受限区)。而作为城市防洪排涝的毛细血管,小河道的水弹性开发在提升城市应对洪涝问题的能力上,有着巨大的潜力。如何在水弹性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景观化的途径对小河道的开发设计进行研究,来有效的缓解城市的防洪排涝的压力,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围绕这一主题,本文首先对水弹性景观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然后概述了受限区的形成过程,根据所受限制的具体情况,剖析了受限区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此之上讨论了水弹性设计理念与受限区景观设计的适合程度。再者,结合水弹性设计的成功案例总结归纳相关的设计模式和具体的设计方法,通过景观设计的途径,提出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提升滨河景观环境的受限区水弹性景观设计目标。进而结合受限区的本底特质,从实际出发、从景观的角度出发,提出受限区水弹性景观的设计的四大原则和三大设计策略。接着分别从总体规划布局、弹性防洪空间的创造、立体空间的设计、驳岸、路面和构建水生环境六大方面对具体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选择进行了剖析和研究。最后,以台州东官河景观设计为例进行受限区水弹性景观设计的实证研究。

孟紫琪[7](2020)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与平衡性,导致全球生态状况发生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同时也会对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水资源等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经济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我国大陆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集,结合生态等级指数评价法及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分析1980-2015年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和植被的生态状况变化的时空特征,并探究2种方法得出的生态状况之间的差异;同时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探究研究区域116个地级城市生态状况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高程(DEM)数据、距海距离数据、植被覆盖类型数据等,分析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的高程梯度特征、海陆梯度特征及不同植被类型特征。结合气象数据(气温和降水)、社会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等多元数据,通过偏相关分析法探究生态状况时空分异的驱动因素;此外,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积极了解农业活动强度(如施肥、灌溉等)对沿海地区植被的影响,进一步探究研究区域生态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资料反映的区域生态状况表明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等级指数由1980与1990年的4.60上升至2015年的4.61,生态等级指数为负向指标,即生态等级指数值越大其生态状况越差,因此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呈现基本稳定但有轻微恶化的趋势。我国大陆沿海地区其生态等级指数空间分布大致以杭州湾为界,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特征,生态等级指数随高程的增加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模式。同时研究区域生态等级指数海陆梯度特征明显,随着距海岸线越来越远,生态状况呈“高-低-高-低”的模式。生态等级指数的海陆梯度特征及高程分异特征主要是受到建设用地、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内生态状况较好的类1城市多分布于南方,生态状况一般的类3城市和生态状况较差的类4、类5城市多分布于北方,如河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等省份。(2)基于遥感卫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结果表明我国大陆沿海地区33.71%的区域面积呈显着绿化(植被恢复)趋势,8.88%的区域面积呈显着褐化(植被退化)趋势,且季节变化较大。与年际NDVI绿化速率0.0006/a(p<0.01)相比,研究区域内春季植被绿化速率较高为0.0021/a(p<0.01),这可能与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植被生长季的提前刺激了光合速率,促进了植被的生长有关;而研究区域内夏季绿化速率最小为0.0006/a(p<0.01),而年尺度的NDVI是取一年内最大值计算,表明用最大值合成法合成的NDVI数据集可能不足以反映甚至低估区域植被的生长状况。在中低海拔地区,植被以绿化为主,这是由于植物体内氮沉降的加速促进了植被的生长;而褐化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可能是由于在高海拔地区高温加剧了水分对植物的胁迫。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人口、农业活动强度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生长也具有影响,气候因素对研究区域植被的绿化或褐化的影响较为有限。K均值聚类分析表明生态状况较好的类1与类2城市多分布于南方及辽宁省和河北省的部分区域,生态状况一般的类3城市多分布于河北省的南部、山东省的中部和浙江省的北部。(3)通过对研究区域生态等级指数和植被NDVI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对生态等级指数进行正向化处理,对比分析发现在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的NDVI值普遍高于正向标准化后的生态等级指数值,分布面积占比达97%;而生态等级指数值高于NDVI值的分布面积比例较小,仅为0%-1%,这反映了基于生态等级指数和NDVI值表征的生态状况存在不确定性,在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生态等级指数赋值受人为主观性影响较大。K均值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南方地区生态状况优于北方,这与第一、第二部分对生态状况的分析相一致。我国大陆沿海地区城市的发展应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与环境状况的协调发展。

巩莉[8](2020)在《我国东部滨海旅游地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异规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沿海地区是我国发展迅速且经济水平领先的地区,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并且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和青睐。气候因素是滨海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限制条件,气候舒适度高低、舒适期的长短会影响游客的出行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此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在长时间尺度上对我国滨海不同纬度的旅游地及海岛地区,进行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异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外理论方法和国内外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东部滨海旅游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机理模型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结合GIS技术的空间可视化,对1979—2018年近40年来43个滨海旅游地年均和季均气候舒适度与舒适期进行分析,揭示其舒适度和舒适期的空间变化规律。并根据纬度地带性对通用热气候指数40年的年际变化与年代变化进行分析,揭示滨海旅游地舒适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并在旬的时间尺度上分析17个海岛旅游地的舒适度年内分布特征,最后运用MATLAB软件计算17个东部海岛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均与月均变化趋势。得出以下结论:(1)从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分布来看,43个滨海旅游地的春季年均与全年平均舒适度分为“凉”、“舒适”和“较热”三个等级;夏季与秋季年均舒适度分为两个等级:“舒适”和“较热”;冬季年均舒适度分为“凉”、“舒适”和“较冷”三个等级。春季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大部分研究区较为舒适;夏季辽宁省、河北省及山东省大部分研究区较为舒适;秋季广东省以北研究区都为“舒适”等级,是“舒适”范围最广的季节;冬季浙江省以南研究区大多为“舒适”等级。(2)从UTCI的空间分布来看,43个滨海旅游地四季及全年平均UTCI分布随着纬度的增高,指数整体呈现变小趋势。研究区春季的UTCI最大值与最小值均小于秋季,春季最大与最小指数之间的差值大于秋季,数值差异更明显。夏季不同纬度站点间的指数差值最小,舒适度差异最不明显。冬季舒适度指数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最大,不同站点舒适度等级跨度为四季中最大。(3)从旅游气候舒适期的空间分布来看,43个滨海旅游地春季、秋季年均舒适期跨度较大,夏季、冬季年均舒适期呈现较大的南北差异。春季舒适期较长的站点集中于浙江省和福建省,秋季则为江苏省,游客在春季和秋季选择滨海旅游地时应有所区分。并且秋季舒适期较短的范围更小,仅出现于海南岛,春季则在海南岛与辽宁省、山东省均有分布。夏季舒适期较短的范围位于上海以南研究区,辽宁省的舒适期最长,是避暑旅游的优良目的地,冬季舒适期较短的范围位于上海以北研究区,浙江省以南研究区的舒适期较长,是避寒旅游的优良目的地。(4)从研究地舒适度40年年际与年代变化来看,43个滨海旅游地的UTCI数值整体上均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兴城、海口、钦州研究地的UTCI数值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渤海海域研究区年代变化普遍较大,黄海、东海海域研究区年代变化次之,南海、北部湾海域研究区年代变化最小。各省市之间的UTCI数值年际变化差异较明显。由“不舒适”等级变为“舒适”等级的站点有葫芦岛、长海、大连、乐亭、青岛和海口旅游地,可见处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部偏北部分滨海旅游地更加适宜人类进行旅游活动,对偏南滨海旅游地的UTCI数值的增长影响较小,使其舒适度等级变化也较小。(5)从空间分布角度来看,不同纬度的海岛旅游地“舒适”旬的分布差异明显,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季节舒适类型。从海岛旅游地舒适度年内分布特征来看,17个海岛旅游地中“舒适”期最长的为崇武半岛,“舒适”月数量为9个月,除了一年中最寒冷和最炎热的旬时段,几乎可以称之为全年舒适型。纬度最高的葫芦岛,其舒适类型春、夏、秋适型,冬季不适型。纬度较低的涠洲岛“舒适”期最短,并且为春、秋、冬适型,夏不适型。游客可以根据季节来安排海岛旅游目的地的选择。(6)从海岛旅游地年均及月均UTCI的变化趋势来看,1979-2018年间的17个海岛旅游地年均UTCI指数均呈现增长的趋势。大多数海岛研究地的月均增长趋势呈现2月和11月的UTCI指数增长为年内最高值,7月、8月、1月、12月的UTCI指数增长幅度较小。不同海岛研究地之间,UTCI数值变化趋势的差异也较大。长山岛2月的UTCI指数的增长趋势为所有研究地中增长最大值,且该海岛月均增长趋势皆为研究地中的较大值,可知长山岛40年来UTCI的变化最为显着,月岛、海坛岛的变化也较为显着,结合以上结论可知,这三个岛屿的舒适度和舒适期都呈现上升趋势,是值得关注的海岛旅游地。本文在选取了东部滨海43个旅游研究区,包括17个海岛旅游地,范围概括了9省2市的大部分热门旅游目的地,运用了较为先进的机理模型计算并评价旅游气候舒适度(期)。从时空分异的角度出发,在40年的时间尺度上和东部沿海不同纬度的空间分布上,对各个海域,各个省份,各个旅游地的舒适度进行评价研究。弥补了我国对这一区域气候舒适度方向的研究空缺。滨海旅游活动的复杂性导致滨海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评价,应考虑到除了气象指标以外的各种因素,今后的研究应注重实地调查的数据与气象站数据相结合,并且考虑不同旅游活动的带来的影响因子,对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活动的精细化评估。

王晓[9](2020)在《台州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结合所在区域实际情况,纷纷建立起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利用这一平台为城市管理工作服务。然而随着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大数据平台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资金匮乏、建设方法错误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有效应用。鉴于此,本文以台州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为研究对象,本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等内容,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论述了台州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分析了台州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需求情况、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并概述了台州市为加快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所进行的主要举措,进而在此基础上找出当前台州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领导层面尚未真正重视、资金短缺和产业链薄弱、缺乏专业的大数据平台建设人才等。最后结合台州市实际情况,从逐步持续性的推进社会治理机制的转变、多途径保障大数据工作稳定开展、认清政府主导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弊端、实时动态监测,提高应急能力、实施数据共享,推动城市治理及构建政务处理网络平台优化“一站式”服务等六个层面提出了加快台州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台州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研究意义在于结合对台州市的城管职能转变之后的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台州市城管信息化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台州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的解决途径,分别从各级相关政策、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化的内涵、环境和现状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设思路,为相同层次城市的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提供的可参照的模版。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我国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巫木旺[10](2020)在《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场所,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是传统营造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濒危传统技法的拯救,有利于传统村落景观原始风貌的修复,有利于传统技法的改良创新。因此,为了研究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开展了以下工作:(1)对浙江16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实地调研后,系统总结了浙江传统村落景观与生态技法的概况,为后续的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奠定扎实的数据、资料基础。(2)从景观要素的角度总结了包括地形、理水、植物、建筑与铺装各景观要素在内的数十种濒临失传的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同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每种生态技法的施工步骤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为生态技法在当代的应用打下了基础。(3)以浙江临海市黄石坦村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观建设为例,详细地讲解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的应用,为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在当代的传承指明了方向。以上的研究对浙江传统村落原始景观风貌的修复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较为有效地缓解了浙江传统村落景观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类城市化、千村一面或保护性破坏的问题。文中虽然总结了较多浙江传统村落景观中的生态技法,但因为调研的数据、时间、精力与学识有限,浙江的大地上依然存在着许多濒临失传的生态技法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与总结。希望感兴趣的学者可以沿着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的道路做更多的研究,为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在当代的传承与应用贡献力量。

二、台州城市的发展与气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州城市的发展与气候(论文提纲范文)

(3)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学科问题凝练
        1.1.3 学科问题拆分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认知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综述
        1.5.2 景观认知综述
        1.5.3 图式研究综述
        1.5.4 景观认知框架研究综述
        1.5.5 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学科及实践综述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景观
        2.1.2 认知
        2.1.3 景观认知
        2.1.4 景观认知框架
        2.1.5 景观生态规划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信息加工理论
        2.2.3 图式激活理论
        2.2.4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2.3 本研究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
        2.3.1 分析框架
        2.3.2 技术路线
3 多学科介入LP历史进程梳理
    3.1 萌芽阶段(19 世纪至20 世纪初)
        3.1.1 生态学及叠图理论的提出
        3.1.2 景观系统分析法
    3.2 渗透阶段(20 世纪初至20 世纪60 年代)
        3.2.1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提出
        3.2.2 叠图分析法——手工的地图分层叠加技术
    3.3 生态学初探(20 世纪 60 年代至20 世纪 70 年代)
        3.3.1 生态理论的成熟及技术的发展
        3.3.2 量化叠图技术——适宜性评价法
    3.4 紧密合作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至20 世纪 90 年代)
        3.4.1 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日益完善——技术的革新
        3.4.2 综合生态方法发展
    3.5 成熟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至今)
        3.5.1 景观生态学理论全面发展
        3.5.2 新实践的尝试
    3.6 本章小结
4 既有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分析
    4.1 代表性景观规划设计师判别与分类
        4.1.1 统计分析法判别
        4.1.2 层次分析法判别
        4.1.3 景观认知框架分析思路
    4.2 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2.1 “千层饼”模式和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4.2.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2.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3 R·理查德·T·T·福曼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3.1 斑块——廊道——基质空间框架研究
        4.3.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3.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4 卡尔·斯坦尼兹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4.1 景观变化框架研究
        4.4.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4.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5 俞孔坚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5.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研究
        4.5.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5.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多学科认知框架构建策略
    5.1 多学科认知框架总结
        5.1.1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类型总结
        5.1.2 多学科知识的搜集
        5.1.3 多学科知识转化与加工利用
    5.2 多学科认知框架构建策略建议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4)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2.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2.4 生态补偿理论与空间选择研究
        2.4.1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
        2.4.2 空间选择研究
    2.5 国内生态补偿政策与机制梳理
        2.5.1 生态补偿机制演变路径
        2.5.2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演进
3 数据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3.3 研究方法
        3.3.1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研究方法
        3.3.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3.3.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损益空间识别方法
        3.3.4 生态补偿优先指数计算方法
        3.3.5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3.3.6 生态补偿空间选择聚类分析方法
4 浙江省生态系统格局时空演变研究(2009-2019)
    4.1 浙江省生态系统结构与变化分析(2009-2019)
    4.2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2009-2019)
        4.2.1 生态系统空间变化特征
        4.2.2 县域生态系统空间分布特征
    4.3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分析(2009-2019)
        4.3.1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转换模式与特征分析
        4.3.2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年综合转换率分析
5 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时空演变(2009-2019)
    5.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
        5.1.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结果(2019)
        5.1.2 供给产品价值核算结果
        5.1.3 调节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5.1.4 文化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5.2 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时空演变分析(2009-2019)
        5.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时空演变
        5.2.2 供给产品价值时空演变
        5.2.3 调节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5.2.4 文化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6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实施策略
    6.1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思路
    6.2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的比较分析
        6.2.1 浙江省生态系统非市场化产值的损益空间分析
        6.2.2 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指数(ECPS)空间分析
        6.2.3 浙江省生态系统敏感性空间分析
        6.2.4 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级比较分析
    6.3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的聚类分析
    6.4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6.4.1 基于国家空间用途管制的分析与优化
        6.4.2 基于浙江省转移支付资金的比较分析
    6.5 基于空间选择结果的生态补偿策略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基于自然灾害的浙江省社会脆弱性与适应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自然灾害概念
        1.2.2 脆弱性概念
        1.2.3 社会脆弱性概念
        1.2.4 适应性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自然灾害
        1.3.2 社会脆弱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1.3.3 适应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2.2.2 经济发展现状
3 浙江省自然灾害现状
    3.1 浙江省自然灾害概况
        3.1.1 气象水文灾害
        3.1.2 地质灾害
        3.1.3 海洋灾害
        3.1.4 生物灾害
    3.2 自然灾害成因分析
        3.2.1 自然因素
        3.2.2 社会因素
4 基于自然灾害的浙江省社会脆弱性评价研究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1.1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1.3 相关指标解释
    4.2 筛选评价指标
        4.2.1 指标标准化处理
        4.2.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4.2.3 主成分分析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1 数据来源
        4.3.2 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3.3 浙江省社会脆弱性指数
    4.4 基于自然灾害的浙江省社会脆弱性评价
        4.4.1 浙江省社会脆弱性时间尺度分析
        4.4.2 浙江省社会脆弱性空间尺度分析
    4.5 浙江省社会脆弱性特点与对策建议
        4.5.1 浙江省社会脆弱性特点
        4.5.2 对策建议
5 基于自然灾害的适应性评价研究——以杭州市家庭为例
    5.1 杭州市自然灾害现状
    5.2 数据来源
    5.3 基于自然灾害的杭州市家庭适应性分析
        5.3.1 描述性分析
        5.3.2 变量定义及分析
        5.3.3 构建Logistic模型
        5.3.4 实证分析
    5.4 对策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基于自然灾害的杭州市家庭适应性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6)小河道城市滨岸带受限区水弹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台州东官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洪涝灾害的加剧
        1.1.2 对滨水景观需求的增长
        1.1.3 水弹性理念的应用
        1.1.4 受限区设计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概念解释
        1.3.1 水弹性
        1.3.2 受限区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2.1 水弹性景观相关理论
        2.1.1 水弹性理论
        2.1.2 弹性景观
        2.1.3 水弹性景观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外水弹性景观研究进展
        2.2.2 国内水弹性景观研究进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河道城市滨岸带受限区景观设计与水弹性理论的适应性
    3.1 受限区问题分析
        3.1.1 受限区的形成过程
        3.1.2 受限区的特征
        3.1.3 功能受限分析
    3.2 受限区洪涝分析
        3.2.1 洪涝与洪涝灾害
        3.2.2 近年来洪涝的特点
        3.2.3 洪涝对受限区的危害
    3.3 景观设计适应性分析
        3.3.1 内在的动态适应性
        3.3.2 功能的复合多样性
        3.3.3 系统的整体连贯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河道城市滨岸带受限区水弹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4.1 水弹性景观相关案例分析
        4.1.1 芝加哥滨河步道
        4.1.2 洛杉矶河道振兴
        4.1.3 韩国清溪川
        4.1.4 美国休斯敦水牛河改造
    4.2 水弹性景观一般设计模式
        4.2.1 退让模式
        4.2.2 共存模式
        4.2.3 疏导模式
    4.3 受限区水弹性景观设计目标与原则
        4.3.1 设计目标
        4.3.2 设计原则
    4.4 受限区水弹性景观设计策略
        4.4.1 功能的弹性转变
        4.4.2 空间的弹性叠加
        4.4.3 植物配置弹性适水
    4.5 受限区水弹性景观的设计途径
        4.5.1 总体规划布局
        4.5.2 创造弹性防洪空间
        4.5.3 立体空间的开发
        4.5.4 驳岸设计
        4.5.5 绿地
        4.5.6 透水铺装
        4.5.7 构建临河水生环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 台州东官河水弹性景观设计
    5.1 前期分析
        5.1.1 背景分析
        5.1.2 现状分析
    5.2 东官河水弹性景观规划设计目标与策略
        5.2.1 设计目标
        5.2.2 设计策略
    5.3 总体设计方案
        5.3.1 总平面图
        5.3.2 横向功能分区
        5.3.3 径流管理的规划
        5.3.4 水弹性景观空间规划
    5.4 受限区水弹性景观空间设计
        5.4.1 立体型水弹性景观空间
        5.4.2 自然型水弹性景观空间
        5.4.3 峡谷型水弹性景观空间
    5.5 水弹性景观设施设计
        5.5.1 悬挑平台
        5.5.2 梯田式防洪驳岸
        5.5.3 亲水游园
        5.5.4 穿桥漫步道
        5.5.5 湿地
    5.6 专项设计
        5.6.1 植物配置设计
        5.6.2 交通
        5.6.3 小品设计
        5.6.4 道路铺装意向
        5.6.5 驳岸设计
        5.6.6 警示标识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状况评价
        1.2.2 基于植被条件的生态状况评价
        1.2.3 植被生态状况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2.2.2 遥感植被指数数据集
        2.2.3 地面气象站点数据
        2.2.4 植被类型数据
        2.2.5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2.2.6 社会经济数据
        2.2.7 农业活动强度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生态等级指数法
        2.3.2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2.3.3 偏相关分析
        2.3.4 K均值聚类分析
        2.3.5 条带分割法
        2.3.6 生态状况差异等级综合评价法
第三章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评价
    3.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变化特征
        3.1.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总体时间变化特征
        3.1.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总体空间变化特征
        3.1.3 基于生态等级指数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各地级市生态状况变化分区
    3.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的高程分异
    3.3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的海陆梯度特征
第四章 基于植被指数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评价
    4.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
        4.1.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时间变化特征
        4.1.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空间变化特征
        4.1.3 基于NDVI值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各地级市生态状况变化分区
    4.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植被类型及高程分异特征
    4.3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潜在影响因素分异
        4.3.1 自然因子及人类活动因子对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响应
        4.3.2 农业活动强度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植被的影响
第五章 基于生态等级指数及NDVI的生态状况对比分析
    5.1 生态等级指数与NDVI表征生态状况的时空差异
    5.2 生态等级指数与NDVI共同聚类分析
    5.3 基于生态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城市划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我国东部滨海旅游地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异规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启示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选择
        2.1.2 气候概况和旅游资源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方法概述
        3.1.1 文献检索收集法
        3.1.2 时空地理分析法
        3.1.3 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
    3.2 通用热气候指数
        3.2.1 通用热气候指数与指数的计算
        3.2.2 舒适度等级确定
第4章 滨海旅游地气候舒适度评价
    4.1 滨海旅游地年均四季舒适度分析
        4.1.1 滨海旅游地春、夏季舒适度分析
        4.1.2 滨海旅游地秋、冬季舒适度分析
        4.1.3 滨海旅游地年舒适度分析
    4.2 滨海旅游地年均四季舒适期分析
        4.2.1 滨海旅游地春、夏季舒适期分析
        4.2.2 滨海旅游地秋、冬季舒适期分析
        4.2.3 滨海旅游地年均舒适期分析
    4.3 滨海旅游地40年的时空演变分析
        4.3.1 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际变化规律
        4.3.2 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代变化规律
第5章 海岛旅游气候舒适度及变化趋势评价研究
    5.1 海岛旅游地的概况
    5.2 海岛旅游气候舒适度多年平均特征
    5.3 海岛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趋势
    5.4 海岛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台州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管理工作在大数据时代的变化
        1.1.2 大数据助力城市管理
        1.1.3 大数据落地应用难
    1.2 研究目的
        1.2.1 界定台州市城市管理大数据范围
        1.2.2 探索建设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
        1.2.3 让大数据平台提升台州市城市管理水平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外研究述评
        1.3.2 国内研究述评
        1.3.3 文献综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大数据的定义
        1.4.2 大数据的特征
        1.4.3 大数据的功能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大数据平台建设基础和现状分析
    2.1 台州市信息化基础条件
        2.1.1 数据传输网络
        2.1.2 大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
        2.1.3 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现状
    2.2 台州城市管理大数据现状
        2.2.1 数据量爆发式增长
        2.2.2 数据共享利用困难
        2.2.3 数据无法二次利用
3 台州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主要做法
    3.1 大数据平台建设实施路径
        3.1.1 做好顶层设计
        3.1.2 积极推动大数据平台项目落地
        3.1.3 科学合理的完成建设
        3.1.4 保持大数据平台源头活力
    3.2 大数据平台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3.2.1 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基础
        3.2.2 大数据技术发挥作用的原理
        3.2.3 疫情防控背景下大数据平台技术的短板
    3.3 大数据平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各级领导尚未真正重视
        3.3.2 资金短缺和产业链薄弱
        3.3.3 缺乏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专业人才
    3.4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一把手未形成数据思维
        3.4.2 政策导向缺失
        3.4.3 高端信息化行业人才流失
4 加快台州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逐步持续性的推进社会治理机制的转变
    4.2 多途径保障大数据工作稳定开展
    4.3 认清政府主导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弊端
    4.4 实时动态监测,提高应急能力
    4.5 实施数据共享,推动城市治理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几个概念的解析
        1.2.1 村落
        1.2.2 传统村落
        1.2.3 生态技法
        1.2.4 传统村落生态技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
    1.5 论文研究创新点
    1.6 国内外传统村落生态技法研究综述
        1.6.1 国外传统村落生态技法研究综述
        1.6.2 国内传统村落生态技法研究综述
        1.6.3 小结
2 浙江传统村落景观与生态技法概况
    2.1 浙江地理环境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候条件
        2.1.3 历史文化
    2.2 浙江传统村落景观概况
        2.2.1 传统村落发展概况
        2.2.2 传统村落景观调研
        2.2.3 传统村落景观现状
    2.3 浙江传统景观生态技法概况
        2.3.1 宏观层次生态技法
        2.3.2 中观层次生态技法
        2.3.3 微观层次生态技法
3 浙江传统村落各景观要素生态技法
    3.1 地形类生态技法
        3.1.1 概况
        3.1.2 分类
        3.1.3 做法
    3.2 理水类生态技法
        3.2.1 河塘营造生态技法
        3.2.2 沟渠营造生态技法
        3.2.3 水井营造生态技法
    3.3 植物类生态技法
        3.3.1 植物选择技法
        3.3.2 植物配植技法
        3.3.3 植物施工技法
        3.3.4 植物管理技法
    3.4 建筑类生态技法
        3.4.1 建筑砌砖技法
        3.4.2 建筑砌石技法
        3.4.3 建筑夯土技法
        3.4.4 建筑木构技法
        3.4.5 山石围墙技法
    3.5 铺装类生态技法
        3.5.1 青砖铺装技法
        3.5.2 卵石铺装技法
        3.5.3 石板铺装技法
        3.5.4 夯土铺装技法
4 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的应用——以浙江临海市黄石坦村为例
    4.1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概况
        4.1.1 黄石坦村项目背景
        4.1.2 黄石坦村景观风貌现状
        4.1.3 黄石坦村现存生态技法
    4.2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原则
        4.2.1 风貌协调性原则
        4.2.2 形态美观性原则
        4.2.3 景观持久性原则
    4.3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选用
        4.3.1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筛选
        4.3.2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
    4.4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结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浙江传统村落生态技法调研表
附录B 浙江传统村落常用植物名录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台州城市的发展与气候(论文参考文献)

  • [1]台州东部新区市政道路与海绵城市中景观植物的调研及应用[D]. 洪斌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2]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长三角沿海城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D]. 刘泽群.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D]. 王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董俐. 浙江大学, 2021(09)
  • [5]基于自然灾害的浙江省社会脆弱性与适应性评价研究[D]. 郭佳妹.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6]小河道城市滨岸带受限区水弹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台州东官河为例[D]. 李士博. 苏州大学, 2020(02)
  • [7]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D]. 孟紫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我国东部滨海旅游地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异规律评价研究[D]. 巩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台州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D]. 王晓.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10]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D]. 巫木旺.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台州市的发展与气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