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西太平洋海面温度长期变化特征

热带西太平洋海面温度长期变化特征

一、PECULIARITIES OF LONG TERM VARIA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CEAN(论文文献综述)

冯文[1](2020)在《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是造成海南岛大范围洪涝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2000年、2008年和2010年10月份海南岛东半部的三次重大洪涝灾害就是由该类暴雨引发的。为了系统研究此类暴雨形成、加强和维持的机制,增进对热带地区暴雨的认识,本文利用海南省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NCEP、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深入探讨了暴雨过程中多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深对流触发、发展和维持的机制,以及中尺度系统的动力、热力学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气候统计上发现,海南岛降水随时间变化分布形态与越南中北部地区较为相似,但与华南其他各区存在较大差异,双峰结构不明显,随着暴雨级别的提高,单峰现象愈加显着。全年降水峰值出现在秋汛期内,且近50%的大范围极端降水事件都出现在秋汛期,其中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日占全年总数高达58%。秋汛期特大暴雨降水强度地理分布非常有规律性,整体呈一致的东多西少的态势。40年平均风场分析发现低空偏东强风带在南海北部的出现和逐候加强是秋汛期内最显着的环流特征,其形成的机制是秋季南北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导致海陆之间相对涡通量的增大,于南海中北部对流层低层诱导出强的辐合风速,形成带状偏东风急流。(2)从多个个例的合成场上发现,南亚高压、中纬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南海热带扰动的相互作用,是秋汛期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环流背景。暴雨发生期间,北半球亚洲区内ITCZ异常活跃,南海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南撤速度缓慢,比常年平均异常偏北偏强。南亚高压的位置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东偏南,东亚中纬槽,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也比常年明显偏强。造成暴雨增幅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支流,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和大陆冷高压东南侧的东北气流。(3)从不同强度个例的对比分析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天气系统配置均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正好位于南海北部上空,高层存在稳定的辐散区;对流层中、低层,热带扰动、中纬槽后冷高压和副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海北部地区南北向和东北-西南向梯度加大,海南岛上空锋区结构建立,涡旋增强和维持,同时诱发偏东低空急流。海南岛正处这支偏东低空急流的出口区左侧,风向风速辐合明显。强的秋汛期暴雨降水个例的急流核强度、长度、厚度,以及急流上方的风速梯度远大于弱个例。最强降水日中强个例的低空急流核正好位于海南岛东部近海上空,在水平方向上稳定少动,垂直方向和风速上则脉动剧烈,有利于强降水激发。弱个例的急流核在水平方向上东西振荡明显,在垂直高度和风速上变化很小,不利于强降水在固定区域的维持。(4)从个例的模拟分析中发现,湿中性层结、非绝热加热和水平运动导致的锋生以及不同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深对流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中性层结的形成是弱冷锋后的稳定层结区向热带扰动外围偏南风所带来暖湿气团的不稳定层结区过渡带来的垂直层结变化的结果。暴雨过程中非绝热加热项和水平运动项在局地锋生的过程中贡献最大。低层和中层风切变影响下的回波结构变化和移动方向、速度有助于解释回波“列车效应”的形成机制。通过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组的线性和非线性求解,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中中尺度涡旋生成和加强,与水平风切变、积云对流潜热释放、垂直风切变或低空急流以及冷空气有关。其中强盛的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对热带中尺度涡旋垂直运动振幅的增强起主要作用,有利涡旋的发展和维持。(5)地形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岛地形高度的变化对东部暴雨量级有显着影响。由于地形存在,迎风坡前强烈抬升的气流凝结形成降水导致大量凝结潜热释放,潜热释放又反馈增强对流区暖心结构,进而加强其垂直运动,对对流形成正反馈效应,这也是海南岛东部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赵燕楚[2](2020)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山区超微型浮游生物和浮游病毒的生态分布特点》文中认为本论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热带西太平洋海山区(雅浦、马里亚纳、卡罗琳和麦哲伦海山)超微型浮游生物(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聚球藻、原绿球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异养原核生物:低核酸和高核酸含量异养原核生物)和浮游病毒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其分布的可能因素。分别对冬季(雅浦海山)、春季(马里亚纳海山)、夏季(卡罗琳海山)、秋季(卡罗琳海山)超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聚球藻的丰度范围在0-3.64×103 cells m L-1,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原绿球藻在四个季节均是丰度最高的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丰度范围在0.07-176.25×103 cells m L-1,季节变化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丰度范围在0-5.78×103 cells m L-1,季节变化与原绿球藻一致,冬季>夏季>春季>秋季。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丰度远低于其它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丰度范围在0-1.14×103cells m L-1,季节分布趋势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异养原核生物是丰度最高的超微型浮游生物,丰度范围在0.58-7.32×105 cells m L-1,季节变化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低核酸和高核酸含量异养原核生物的丰度范围分别在0.09-3.16×105cells m L-1和0.41-5.20×105 cells m L-1,二者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总异养原核生物一致。超微型浮游生物各类群的垂直分布模式都与叶绿素a荧光值有关。聚球藻丰度的高值出现在叶绿素最大值层(DCM层)以浅,冬季高值区最浅(100 m以浅),春、夏和秋季较深(130 m以浅)。原绿球藻和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高值区在DCM层附近,冬季最浅(30 m-130 m水层),秋季最深(100 m-150 m水层)。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异养原核生物(低核酸和高核酸含量异养原核生物)分布范围较广,表层至DCM层丰度较高;冬季高值区最浅(均为100 m以浅),秋季最深(微型真核浮游生物:150 m以浅,异养原核生物:175 m以浅)。在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中,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在DCM层以浅占优势;原绿球藻的生物量在DCM层附近占优势。在异养原核生物中,高核酸含量异养原核生物的生物量所占比例高于低核酸含量异养原核生物。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分布没有明显的“海山效应”;低核酸含量异养原核生物所占比例在卡罗琳海山附近升高,意味着海山的存在可能会对异养原核生物亚群的比例产生影响。冗余分析发现超微型浮游生物(除原绿球藻和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与温度、盐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营养盐呈负相关关系,表明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营养盐)的季节差异有关。对麦哲伦海山(17.2-17.6°N,152.5-155.5°E)和马里亚纳海山(11.1-11.5°N,139.1-139.6°E)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分布进行了调查。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在马里亚纳海山高于麦哲伦海山;而异养原核生物的分布正好相反。超微型浮游生物(除聚球藻外)的高值区在麦哲伦海山均深于马里亚纳海山。马里亚纳海山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是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原绿球藻,而麦哲伦海山主要为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原绿球藻。两座海山超微型浮游生物分布的差异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此外海山类型也会对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分布造成影响。将流式细胞仪405 nm紫色激光的侧向散射光代替传统使用的488 nm蓝色激光,极大提高了其检测浮游病毒的精确度和分辨率,并将此技术应用到海山区浮游病毒的检测。在热带西太平洋卡罗琳(浅海山)和麦哲伦(深海山)海山进行了浮游病毒研究。卡罗琳海山总浮游病毒的丰度范围在0.51-21.11×106个m L-1,平均值为5.37±3.75×106个m L-1;麦哲伦海山总浮游病毒的丰度范围在0.31-13.01×106个m L-1,平均值为4.99±3.26×106个m L-1。卡罗琳海山总浮游病毒丰度高于麦哲伦海山。垂直分布上,卡罗琳海山浮游病毒的高值区浅于麦哲伦海山。卡罗琳和麦哲伦海山都检测到3至4个具有相似的侧向散射光、不同荧光强度的病毒亚群。本研究发现浮游病毒的亚群在DCM层上下有明显的深度相关的分布模式。表层至DCM层,可观察到4个病毒亚群,分别为低荧光病毒(LFV)、2个中荧光病毒(MFV-a和MFV-b)、高荧光病毒(HFV);DCM层至底层,中荧光病毒仅观察到1个亚群,即只有3个病毒亚群。在整个水体中,两座海山均是低荧光病毒在总浮游病毒丰度最高,中荧光病毒次之,高荧光病毒丰度最低;但在卡罗琳海山75 m-150 m水层,中荧光病毒丰度高于低荧光病毒。两座海山浮游病毒与异养原核生物的比值(VPR)的垂直分布趋势一致,随水深增加,VPR值逐渐增大。海山的地形地貌对浮游病毒的分布有明显影响。在卡罗琳海山,海山站浮游病毒丰度较高,次表层最大值相对较浅,形成了浮游病毒分布的“海山效应”。浅海山与海流的相互作用将深层营养盐输送到真光层内,此外海山沉积物中的病毒也可以通过再悬浮进入水体,二者共同维持了海山站相对较高的浮游病毒丰度。麦哲伦海山浮游病毒的分布没有明显的“海山效应”,可能是由于深海山对环境因子的影响以及海山沉积物中病毒的再悬浮均未到达真光层内,没有对浮游病毒分布产生影响。

陈永利,唐晓晖,王凡,赵永平[3](2020)在《ENSO事件次表层海温的两个模态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文中提出利用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再分析大气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ubsurfaceoceantemperatureanomaly,SOTA)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lNi?o-SouthernOscillation,ENSO)循环的联系,及SOTA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回顾传统ENSO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ENSO影响大气研究的新思路,得到以下结果:(1)以SOTA为基本资料的研究发现, ENSO事件有两个模态,主要出现在冬季的第一模态对冬季及夏季亚洲-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上空中高纬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主要出现在夏季的第二模态对该地区上空夏季热带和副热带大气系统有重要作用。(2)ENSO事件通过与ENSO相联系的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ENSO-relatedseasurface temperatureanomaly,RSSTA)对大气的异常热通量输送,强迫Walker环流和Hadley环流变化,导致热带和北太平洋及周边地区上空大气环流异常,进而影响相关地区冬季和夏季的气候。(3)海表面温度异常(seasurfacetemperatureanomaly,SSTA)包含RSSTA和大气异常导致的海温变化(sea temperature anomaly caused by atmospheric anomaly, STA)两部分, RSSTA是ENSO事件过程中海洋内部热动力结构调整导致的海面温度变化,在海洋对大气的热输送过程中,它随ENSO事件演变不断更新;STA是大气受RSSTA海洋异常加热后导致的大气环流异常对海面温度的影响,在海洋浅表层STA对RSSTA有重大影响。本文最后讨论了ENSO事件期间热带海洋对大气热输送过程,指出ENSO事件通过海洋内部热动力结构调整产生RSSTA,它直接对大气异常加热,导致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局地海气之间负反馈过程产生STA,反过来抑制RSSTA。结果还指出,人们常用的SSTA变率实际上主要由秋冬季节RSSTA主导,丢失了春夏季ENSO信息,用SSTA研究ENSO事件存在局限性,这也可能是ENSO事件春季预报障碍的原因之一。

石运昊[4](2020)在《西风爆发在ENSO演变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针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简称PDO)不同位相下厄尔尼诺的发展,考察了西风爆发(westerly wind burst,简称WWB)在厄尔尼诺的激发机制和演变机制中作用的异同,总结归纳了西风爆发在PDO不同位相下ENSO演变中的作用。这有助于提高对ENSO的预测技巧,为我国气候季节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使用了1980年至2017年时间分辨率为一日4次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时间分辨率为五日1次的GODAS资料以及ERSST月平均海表面温度资料。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指出西风爆发在PDO正位相时强度更强、频数更高,对厄尔尼诺的演变影响更加显着;而在PDO负位相时正好相反。在PDO正位相,西风爆发的发生频数、持续时间和空间范围均高于PDO负位相西风爆发的活动。同时,与拉尼娜年和正常年相比,厄尔尼诺年的西风爆发的频数更多,持续时间更长,空间范围更广。在ENSO激发期,PDO正位相期间,厄尔尼诺的演变相较PDO负位相可能受到强度更强、范围更大、发生更频繁的西风爆发的影响。与西风爆发直接相关的天气/气候系统在PDO正位相的空间分布活动范围更广。自PDO由正位相转为负位相后,与西风爆发的天气/气候系统向西移动,导致PDO负位相期间产生更多的中部型厄尔尼诺。2、定义了更适合描述西风爆发的一个新指数,该指数可以更好地描述西风/东风爆发和厄尔尼诺演变之间的关系。根据1980年至2017年赤道地区海表面气压异常场的活动特征提出一个描述赤道地区西风爆发活动的新指数——赤道振荡指数(equatorial oscillation index,简称EOI)。通过将赤道振荡指数与南方涛动指数及西风爆发、东风爆发和Ni?o-3.4海温异常等相关性的差异,指出本文所定义的EOI性能优于传统的SOI。在此基础上,对各指数与Ni?o-3.4海温异常的超前滞后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发现,SOI与Ni?o-3.4海温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简称SSTA)的相关系数从4月到5月发生骤降现象(而EOI与Ni?o-3.4相关没有这种现象),这可能与副热带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在4月至5月间快速变化有关。即使当SOI与厄尔尼诺的海表面温度异常空间分布不匹配时,EOI仍可以很好地与厄尔尼诺的海表面温度异常空间分布相匹配。3、依据次表层海温的逐候演变特征,在候-月时间尺度上给出赤道太平洋开尔文波事件的判据标准,并分析得到西风爆发影响赤道太平洋开尔文波的最优统计关系。利用超前滞后分析,找到西风异常影响赤道太平洋开尔文波的最优统计关系:在持续西风异常(60天平均)影响下,可有效地引起20天后的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温正异常(60天平均);而在持续东风异常(30天平均)影响下,可有效引起30天后的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温负异常(30天平均)。在空间位置上,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150°E-170°W)的西风爆发与赤道中东太平洋(160°W-100°W)的20°C等温线深度异常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3月至8月,西太平洋(170°E以西)西风异常可导致150°W温跃层的变化,激发开尔文波东传至赤道东太平洋。在ENSO成熟期(9月-次年2月),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150°E-170°W)的西风爆发与赤道东太平洋(120°W附近)海表面温度和温跃层三者形成Bjerkness正反馈,导致赤道西太平洋(170°E附近)西风异常与赤道东太平洋(110°W附近)20°C等温线深度异常的同期相关最大。

刘天昊[5](2020)在《过去450 ka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表层水文变化及类ENSO状态》文中研究指明西太平洋暖池(WPWP)是全球海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其在全球气候演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该区的环境演变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位于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的IODP 363航次U1486岩芯(02°22.34’S,144°36.08’E,水深1332 m)上部31 m的沉积物为材料,利用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和Mg/Ca 比值,重建了 WPWP表层水体水文环境演变过程,结合相关古气候和古海洋记录,分析了冰期旋回中类ENSO状态的变化。过去450 ka以来,U1486岩芯中浮游有孔虫Trilobatus sacculifer的δ18O的演变显示了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频谱分析呈现出了典型的偏心率周期(100 ka)、斜率周期(40 ka)和岁差周期(23 ka),说明其变化可能受到高纬和热带因素的双重驱动。T.sacculifer Mg/Ca温度重建结果显示,近5次冰期旋回中WPWP表层海水温度(SST)在25.3~30.8℃范围内波动,末次冰盛期(LGM)SST最低值为26.1℃,比晚全新世低近2℃。SST整体变化与δ18O变化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未发现SST领先δ18O变化现象的出现。SST的演化也呈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与南极冰芯记录的大气CO2浓度变化同步,其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可能是由温室气体驱动。U1486岩芯中450 ka以来T.sacculifer壳体的δ13C在0.71-2.05‰之间,其值总体上间冰期略高于冰期,没有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其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冰期-间冰期转换期Ⅰ、Ⅱ、Ⅳ和Ⅴ期和MIS 8时均出现明显的低值事件,推测该低值事件的信号来自南大洋水团且与海气CO2交换有一定关联。过去450ka里,去除全球冰体积信号后重建的海水剩余氧同位素(δ18Osw-iv)的变化与当地日射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间冰期δ18Osw-iv与附近站位的降水径流记录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指示了研究区降水的变化;但与中国洞穴石笋和黄土的东亚季风降水记录呈反相位关系,表明间冰期澳大利亚季风和东亚季风有密切联系,可能指示了 ITCZ的南北移动过程。WPWP的SST记录与东太平洋冷舌区的古温度记录对比分析发现,过去450 ka来冰期时东西太平洋的温度梯度增大(>3℃),WPWP温跃层深度加深,且间冰期的主要冰阶热带太平洋也呈现了较大的纬向温度梯度,最大可达到4~5℃。纬向温度梯度的这一变化指示近几十万年来偏冷的冰期和间冰期冰阶热带太平洋呈现出类La Nina状态,而气候变暖期间则更趋向于类El Nino的状态。这可能是由于气候变暖过程中,地表温度升高,对流层下层水汽含量快速增加,导致边界层与对流层中层之间的质量交换减少,减弱了热带太平洋Walker环流和赤道东风带的强度,使得热带太平洋表现出更类似于El Nino的状态。

姚晨雨[6](2020)在《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空急流是一股强而窄的气流带,主要位于对流层上部或平流层下部,东亚急流包括副热带急流和极锋急流,均冬强夏弱。人类活动影响,东亚气溶胶及其前体物排放增加,首先会引起辐射强迫的变化,可能通过热力、动力过程,引起急流的变化。本文运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开展黑碳和硫酸盐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并探究其中的热力、动力机制,及对降水的影响。黑碳在20-42.5°N,100-130°E浓度大幅升高;在黑碳浓度高值区,黑碳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加热大气中低层(500h Pa以下),降低大气稳定度,在对流层中层引起深对流,30°N以北有强上升运动,降水增多,释放潜热,进一步加热大气。在短波加热和湿过程水汽凝结释放潜热共同作用下,局地大气增温。陆地上黑碳浓度比海洋大,在高原上空,黑碳向上扩散更高,因此在陆地上有较强升温,升温最强位于高原,加大了高原北侧的温度经向梯度,高层极锋急流增强。由于陆地上大气升温,高层陆地上为高压异常,西太平洋上为低压异常,极锋急流位于高压异常的北侧,使得海洋上低压异常增强;副热带急流位于低压异常的北侧,有东风异常,副热带急流减弱。东海位于副热带急流入口区以南,降水减少。硫酸盐在15-35°N,100-130°E浓度大幅升高,硫酸盐直接效应对大气温度的影响很弱;硫酸盐作为云凝结核,使云滴数浓度增多,云滴有效半径减小;同时也会增加云水路径,云量增加,在第一、第二间接效应下,局地为负云短波辐射强迫,大气降温;由于硫酸盐的降温效应,在地表为高压异常,引起环流场调整,在日本南部及西太平洋上有冷空气堆积,在40°N附近减弱了温度经向梯度,高层纬向风减弱,因此副热带急流和极锋急流相互远离。在日本南部,由于副热带急流的南移,降水增多。在硫酸盐和黑碳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的共同作用中,黑碳在直接效应中起主导作用,大气升温;硫酸盐在间接效应中起主导作用,大气降温;黑碳对大气温度变化起主导作用,局地大气升温。两种气溶胶的共同作用使得副热带急流减弱,极锋急流增强。对比两种气溶胶单独引起的温度、急流等的变化与两种气溶胶共同作用引起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种气溶胶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叠加。

傅立伦,TONG LEE,W.TIMOTHY LIU,RONALD KWOK,侯美亭,贾朋群[7](2019)在《第5章 海洋卫星遥感50年》文中研究说明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从空间观测海洋的想法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已提出。第一张全球空间图像所展示的海洋的广阔和复杂状态从那时起一直困扰和启发着海洋学者。本文概述了近50年来海洋遥感技术取得的巨大进展,这些进展对我们研究海洋与天气和气候关系的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太空中看到的景象,加上数量空前的海洋实地观测的部署,给物理海洋学带来了一场革命。这一成就的亮点包括对全球海洋环流的描述和理解,驱动海洋-大气耦合系统的海-气通量观测,这在热带海洋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极地海洋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并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地处偏远,直到太空时代才得以深入关注。关于海冰状态的演变以及被冰覆盖的海洋的循环,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发现。太空观测的准确性和广泛性带来了许多惊喜。值得注意的例子包括确定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以及深海在潮汐混合和消散中所起的作用。

黄建平,陈文,温之平,张广俊,李肇新,左志燕,赵庆云[8](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篇》文中研究说明气候与气候变化一直是大气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为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在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中国科学家对国际大气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做的贡献,分析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前瞻性的科学问题,本文根据正式发表的文献对以上的内容进行梳理,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总结:(1)气候研究,(2)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3)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4)大气活动中心与西风带对中国气候的影响,(5)气候动力学与气候模式的发展,(6)气候变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前瞻性的科学问题.

魏泽勋,郑全安,杨永增,刘克修,徐腾飞,王凡,胡石建,谢玲玲,李元龙,杜岩,周磊,林霄沛,胡建宇,朱建荣,李均益,张正光,侯一筠,刘泽,田纪伟,黄晓冬,管玉平,刘志宇,杨庆轩,赵玮,宋振亚,刘海龙,董昌明,于卫东,连涛,陈朝晖,史久新,雷瑞波,刘煜,于福江,尹宝树,陈戈,王岩峰,李整林,熊学军,汪嘉宁,李晓峰,王永刚[9](2019)在《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吕宜龙[10](2019)在《基于潜标观测的El Ni?o事件期间西太平洋赤道环流变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带西太平洋是驱动大气环流和亚洲季风的关键海域,也是ENSO(El Ni?o与南方涛动)发生发展的重要区域。为了研究该海区海-气特征,特别是El Ni?o现象的演变,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国际学界实施了多个海-气观测计划,这极大地促进了对ENSO的动力学机制认识和预报能力。如美国和日本布放的TAO/TRITON浮标阵列就提供了热带太平洋大量的、高分辨率连续海洋观测资料。然而TAO/TRITON阵列在热带西太平洋的观测比较稀疏,缺少热带西太平洋可用于研究目的的长期、高质量次表层海洋观测数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IOCAS)建立的热带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在西太平洋130°E、140°E和142°E段面以及雅浦-马里亚纳海沟连接区布放了 20余套深海潜标,该观测网提供了近年来ENSO事件中相关的海洋温、盐和海流的演变过程,有效的补足了对ENSO事件现场观测的短板。本工作分析了该观测网在2014-2016年间上层海流观测数据,重点关注2015/2016年超强El Nifno事件期间西太平洋赤道环流变异的特征与相关动力学过程,针对潜标观测之中发现的新的变异现象开展了深入的研究:(1)2015年El Ni?o发展期上层海流的季节内变化(ISV);(2)2016年El Ni?o事件衰退期西太平洋赤道上层强烈的东向流异常。本文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通过分析潜标观测资料和对比历史观测资料,发现了 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El Nifio事件中上层海洋ISV存在明显差异。与1997-1998年事件相比,2015-2016年事件的海洋ISV强度在赤道太平洋海盆上显着减弱约30%-50%,并且ISV变化最大值从1997年的140°E移动到2015年的160°E附近。特别是在西太平洋142°E站位两者强度差异最明显,统计结果表明其减弱了 43%。西太平洋的洋流ISV与季节内西风事件的强迫有较强的关系。海洋ISV的差异也通过平流作用影响了海表温度(SST)的差异,1997年海流的平流作用明显强于2015年,且对几次季节内增暖有明显的贡献。这些差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由不同来源的季节内西风爆发造成的海洋ISV强度和位置的差异解释。2015年海表纬向风ISV总体上弱于1997年,1997年的季节内西风爆发起源于印度洋并且发生在西边界附近(约140°E),而2015年引起西风爆发的扰动主要来自副热带东北太平洋并且引起上层洋流ISV最大值出现在赤道160°E附近。这些ISV差异可能与2015-2016年El Ni?o事件期间副热带东北太平洋的年代际变暖和印度洋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减弱有关。海洋ISV在两次El Ni?o事件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可能是影响ENSO多样性的因素之一。(2)通过分析IOCAS在赤道、142°E站位的潜标观测数据发现,2016年夏季即El Ni?o衰退期海洋上层出现了异常的东向强流,其最大流速达到了 67 cm/s,垂向范围向上扩展达到表层,表层西向流几乎消失。这个现象,JAMSTEC在1998年夏季的潜标观测中也出现了。进一步分析热带西太科学观测网2014-2016年期间3套潜标观测资料发现,赤道以北的2°N、140°E站位和赤道以南的1°S、142°E站位的观测中在2016年夏季也有明显东向流增强,其最大流速分别为90 cm/s和63 cm/s,而更北的3°N、143.55°E站位东向流速却从88 cm/s减弱到了大约30 cm/s,这表明西太平洋赤道环流变异存在复杂的空间结构。进一步分析OSCAR表层流数据、GODAS海洋同化数据和1.5层非线性约化重力模式结果都表明El Ni?o衰退期西太平洋西边界上层海洋出现了一支跨赤道的逆时针环流异常。因此,潜标在赤道及其南、北两个站位观测到了东向流速增强,而更北却观测到了东向流减弱。利用El Ni?o不同时期和区域的风场驱动1.5层模型结果表明,El Ni?o成熟期赤道东太平洋的东风异常是驱动该环流变异风场的具体时间和关键区域,其激发的赤道外暖Rossby波西传到达西边界后反射成赤道暖Kelvin波,造成了赤道西太平洋南北两个海表高度异常(SLA)高值区。SLA通过改变压力场的分布而造成赤道上的西向流异常和赤道以南的沿岸东向流异常,组成了跨赤道逆时针环流异常。此外,通过理想化模式实验表明,西边界海陆分布对该逆时针环流起着重要作用。因此,El Ni?o衰退期西太平洋西边界的跨赤道逆时针环流异常是El Ni?o成熟期赤道东太平洋风场和西边界海陆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分析西太平洋潜表阵列发现了 2015-2016年El Ni?o事件中西太平洋赤道环流的两个变异现象,即(1)2015年El Ni?o发展期上层海流的季节内变化弱于1997年;(2)El Ni?o事件衰退期西太平洋赤道上层的出现跨赤道的逆时针异常环流。其中现象(1)是由两次事件中不同来源的季节内西风爆发导致,现象(2)是由El Ni?o成熟期赤道东太平洋风场和西边界海陆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结果为ENSO期间海洋环流变异及相关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为后续研究西太平洋海洋环流结构与多尺度变异打下基础,突显了高分辨率的上层海洋连续潜标观测在环流结构变异和在ENSO事件演变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PECULIARITIES OF LONG TERM VARIA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CEA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ECULIARITIES OF LONG TERM VARIA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CEAN(论文提纲范文)

(1)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研究进展
        1.2.1 夏季风的撤退对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的影响
        1.2.2 华南暖区暴雨
        1.2.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资料、方法和定义
        1.5.1 资料
        1.5.2 方法
        1.5.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定义
第二章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1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总体特征
        2.1.1 概况
        2.1.2 海南岛降水与华南各区及周边邻近地区降水分布的差异
        2.1.3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量级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4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类型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5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分布的地域特征
    2.2 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2.2.1 年代际分布
        2.2.2 月际分布特征
        2.2.3 特大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
        2.2.4 最大降水量极值空间分布特征
        2.2.5 秋汛期特大暴雨短、中、长过程的频数分布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3.1 海南岛秋汛期逐候环流特征
        3.1.1 对流层上层
        3.1.2 对流层中、低层
    3.2 秋汛期南海中北部偏东低空急流形成的机理
        3.2.1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特征
        3.2.2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形成的热力、动力学机制
        3.2.3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对海南岛降水的影响
    3.3 典型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的天气学特征对比分析
        3.3.1 个例降水概况
        3.3.2 天气系统配置
        3.3.3 典型个例的环流异常特征
    3.4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的对比分析
        3.4.1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过程概况
        3.4.2 环流形势和动力特征对比分析
    3.5 1971-2010 年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合成场分析
        3.5.1 合成方法
        3.5.2 环流合成场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典型个例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机制
    4.1 过程概况
        4.1.1 雨情
        4.1.2 环流系统配置
    4.2 暴雨过程中热带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2.1 热带中尺度涡旋的云图演变
        4.2.2 热带中尺度涡旋生成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3 深对流触发、发展、维持的机制
        4.3.1 最强降水日中尺度雨团与地面流场演变特征
        4.3.2 湿中性层结对深对流形成、维持的影响机制
        4.3.3 局地锋生过程及其对对流组织发展的影响
        4.3.4 垂直风切变对对流发展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形对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影响
    5.1 地理分布特征
    5.2 个例挑选和模拟方案设计
        5.2.1 个例暴雨实况和环流形势
        5.2.2 模式和试验设计
        5.2.3 模拟结果检验
    5.3 模拟结果分析
        5.3.1 降水量的差异
        5.3.2 水平风场的差异
        5.3.3 大气垂直结构的差异
        5.3.4 地形变化对水平局地锋生的影响
        5.3.5 水汽输送和辐合强度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热带西太平洋海山区超微型浮游生物和浮游病毒的生态分布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海洋超微型浮游生物和浮游病毒
        1.1.1 海洋超微型浮游生物
        1.1.1.1 聚球藻
        1.1.1.2 原绿球藻
        1.1.1.3 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
        1.1.1.4 微型真核浮游生物
        1.1.1.5 异养原核生物
        1.1.2 浮游病毒
    1.2 海山
        1.2.1 海山生态系统
        1.2.2 海山浮游生物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海区
    2.2 理化参数的采集和测定
    2.3 超微型浮游生物采集及测定
        2.3.1 样品采集
        2.3.2 超微型浮游生物样品分析
        2.3.3 浮游病毒样品分析
    2.4 生物量计算
    2.5 数据处理方法
第3章 不同季节热带西太平洋海山区超微型浮游生物的生态分布特点
    3.1 调查海山及站位
    3.2 结果
        3.2.1 环境参数
        3.2.2 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的丰度及分布特征
        3.2.3 异养原核生物的丰度及分布特征
        3.2.4 超微型浮游生物生物量
        3.2.5 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各类群生物量及百分比
        3.2.6 异养原核生物各类群生物量及百分比
        3.2.7 超微型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 讨论
        3.3.1 热带西太平洋海山区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分布模式
        3.3.2 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生物量的贡献
        3.3.3 高核酸和低核酸含量异养原核生物生物量比例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3.3.4 海山对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影响
        3.3.5 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季节变化
    3.4 小结
第4章 不同经纬度热带西太平洋海山区超微型浮游生物的生态分布特点
    4.1 调查海山及站位
    4.2 大洋区结果
        4.2.1 环境参数
        4.2.2 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的丰度及分布特征
        4.2.3 异养原核生物的丰度及分布特征
        4.2.4 超微型浮游生物生物量
        4.2.5 超微型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3 海山结果
        4.3.1 环境参数
        4.3.2 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的丰度及分布特征
        4.3.3 异养原核生物的丰度及分布特征
        4.3.4 超微型浮游生物生物量
        4.3.5 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各类群生物量及百分比
        4.3.6 异养原核生物各类群生物量及百分比
        4.3.7 超微型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4 讨论
        4.4.1 环境因子比较
        4.4.2 超微型浮游生物的比较
    4.5 小结
第5章 不同海山浮游病毒的生态分布特点
    5.1 调查海山及站位
    5.2 结果
        5.2.1 水文环境
        5.2.2 病毒亚群
        5.2.3 浮游病毒丰度
        5.2.4 浮游病毒的分布
        5.2.5 卡罗琳海山海山站和大洋站浮游病毒比较
        5.2.6 浮游病毒的影响因素
    5.3 讨论
        5.3.1 病毒亚群
        5.3.2 海山对浮游病毒的影响
        5.3.3 VPR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ENSO事件次表层海温的两个模态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处理方法
2 热带太平洋ENSO事件次表层海温的两个模态
3 ENSO事件两个模态对亚洲—北太平洋—北美上空异常环流的影响及机制
4 ENSO事件期间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洋对大气热输送特定边界过程
5 结论

(4)西风爆发在ENSO演变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ENSO的基本介绍
    1.3 西风爆发在ENSO事件激发中的作用
    1.4 西风爆发分类
    1.5 西风爆发成因分类
        1.5.1 热带气旋对西风爆发的作用
        1.5.2 印度洋MJO对西风爆发的作用
        1.5.3 东亚季风对西风爆发的作用
        1.5.4 澳洲季风对西风爆发的作用
        1.5.5 信风变化对西风爆发的作用
    1.6 西风爆发在ENSO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1.7 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8 研究内容及具体章节安排
    1.9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时段说明
    2.2 资料说明
    2.3 研究方法说明
        2.3.1 西风爆发/东风爆发
        2.3.2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
        2.3.3 费舍尔R-Z变换
        2.3.4 暖性开尔文波事件和冷性开尔文波事件
第3章 西风爆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3.1 西风爆发/东风爆发的标准
    3.2 PDO正负位相西风爆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3.3 PDO正负位相西风爆发的特征比较
    3.4 PDO正负位相西风爆发差异的成因
        3.4.1 WWB的二维空间分布
        3.4.2 WWA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
        3.4.3 WWB强度与持续时间的关系
    3.5 总结
第4章 适用于描述西风爆发的指数——赤道振荡指数
    4.1 赤道振荡指数的定义
    4.2 赤道振荡指数与ENSO的关系
    4.3 赤道振荡指数与西风爆发之间的关系
    4.4 赤道振荡指数与东风爆发之间的关系
    4.5 赤道振荡指数的物理解释
    4.6 总结
第5章 西风爆发对海洋开尔文波的作用
    5.1 西风爆发的与海温异常的关系
    5.2 西风爆发与海洋开尔文波的关系
    5.3 西/东风异常累积量与暖/冷水累积量的关系
    5.4 不同位置的西风爆发与不同位置的海洋20°C等温线深度异常的同期关系
    5.5 总结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过去450 ka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表层水文变化及类ENSO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西太平洋暖池与现代ENSO过程
    1.3 浮游有孔虫在古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
    1.4 δ~(13)C的古海洋学应用
    1.5 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1.5.1 表层海水古温度重建
        1.5.2 热带太平洋的类ENSO式变化
    1.6 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区域地质与环境
    2.1 俾斯麦海地质特征
    2.2 区域气候特征
    2.3 区域水文特征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微体古生物样品处理
        3.2.2 有孔虫稳定氧碳同位素分析
        3.2.3 浮游有孔虫Mg/Ca比值分析
    3.3 年龄框架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
    4.2 有孔虫壳体碳同位素
    4.3 浮游有孔虫Mg/Ca-SST
第五章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表层水体结构演化
    5.1 表层海水温度演化
    5.2 表层海水盐度演化
    5.3 冰消期δ~(13)C低值事件
第六章 热带太平洋的类ENSO变化
    6.1 冰期时的类ENSO状态
    6.2 西太平洋暖池其他岩芯和TR163-19岩芯SST对比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高空急流形成、变化机制及对气候的影响
        1.2.2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资料介绍及模式验证
    2.1 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介绍
    2.2 试验设计
    2.3 数据资料
    2.4 模式验证
第三章 黑碳气溶胶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
    3.1 黑碳气溶胶引起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变化的基本特征
    3.2 黑碳气溶胶引起冬季局地纬向风变化的热力机制
        3.2.1 黑碳气溶胶对局地纬向风的影响
        3.2.2 黑碳气溶胶对局地温度变化的作用机制
    3.3 黑碳气溶胶引起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变化
    3.4 黑碳气溶胶作用下冬季东亚降水场的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酸盐气溶胶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
    4.1 硫酸盐气溶胶引起东亚高空急流变化的基本特征
    4.2 硫酸盐气溶胶引起冬季局地纬向风变化的热力机制
        4.2.1 硫酸盐气溶胶对局地纬向风的影响
        4.2.2 硫酸盐气溶胶的直接效应
        4.2.3 硫酸盐气溶胶的间接效应
    4.3 硫酸盐气溶胶引起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变化
    4.4 硫酸盐气溶胶作用下冬季东亚降水场的响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共同作用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
    5.1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共同作用引起东亚高空急流变化的基本特征
    5.2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引起局地纬向风变化的热力机制
        5.2.1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共同作用下的直接效应
        5.2.2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共同作用下的间接效应
    5.3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引起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变化
    5.4 两种气溶胶共同作用下冬季东亚降水场的响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点和特色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第5章 海洋卫星遥感5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海洋环流
    a 海洋环流
    b 海盆尺度的变率
    c 中尺度涡旋
    d 海洋动力学、数值模拟和状态估计
3 海-气通量
    a 风与应力
        (1)海面洋流的影响
        (2)海表温度的影响
        (3)热带气旋
    b 水和潜热通量
    c 未来方向
4 热带海洋对全球气候的大尺度影响
    a 年际尺度上的海洋-大气耦合
        (1) 热带太平洋
        (2) 热带大西洋
        (3)热带印度洋
    b 年代际尺度和多年代际尺度上的海洋-大气耦合
5 极地海洋
    a 海冰覆盖
    b 海冰漂移与环流
    c 海冰干舷和厚度
    d 冰雪覆盖海洋的动态地形
6 全球平均海平面变化
7 潮汐
8 结束语

(8)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气候研究
3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4 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5 大气活动中心与西风带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6 气候动力学与气候模式的发展
7 气候变化研究
8 总结与展望

(10)基于潜标观测的El Ni?o事件期间西太平洋赤道环流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热带西太平洋流场概况
        1.2.2 ENSO现象及其正反馈机制
        1.2.3 ENSO循环负反馈机制
        1.2.4 ENSO事件的非线性振荡
        1.2.5 ENSO事件中MJO的作用
        1.2.6 ENSO事件的观测
        1.2.7 2015-2016年El Ni?o事件的研究以及不足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数据与方法
    2.1 观测数据
        2.1.1 TAO/TRITON阵列
        2.1.2 热带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
    2.2 格点化数据
        2.2.1 HadISST数据
        2.2.2 TropFlux数据
        2.2.3 OLR数据
        2.2.4 GODAS数据
        2.2.5 ECCO数据
        2.2.6 ERA-Interim数据
        2.2.7 OSCAR数据
    2.3 使用方法
        2.3.1 Hovm?ller diagram
        2.3.2 带通滤波
        2.3.3 相关分析
        2.3.4 合成分析
        2.3.5 海洋1.5层非线性约化重力模型
第3章 2015年El Ni?o发展期上层海流的季节内变化
    3.1 研究背景
    3.2 数据和方法
        3.2.1 观测数据
        3.2.2 再分析资料
    3.3 研究结果
    3.4 小结和讨论
第4章 2016年El Ni?o事件衰退期西太平洋赤道上层强烈的东向流异常
    4.1 研究背景
    4.2 数据和方法
        4.2.1 观测数据
        4.2.2 格点化数据
        4.2.3 合成分析
        4.2.4 1.5层非线性约化重力模式
    4.3 研究结果
        4.3.1 潜标观测的流场变异
        4.3.2 赤道西太环流流场变异的模拟结果
        4.3.3 赤道西太环流变异机制研究
        4.3.4 海陆分布对赤道西太环流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本文特色和创新点
    5.3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PECULIARITIES OF LONG TERM VARIA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CEAN(论文参考文献)

  • [1]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冯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2]热带西太平洋海山区超微型浮游生物和浮游病毒的生态分布特点[D]. 赵燕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3]ENSO事件次表层海温的两个模态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J]. 陈永利,唐晓晖,王凡,赵永平. 海洋与湖沼, 2020(04)
  • [4]西风爆发在ENSO演变中的作用[D]. 石运昊.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0(03)
  • [5]过去450 ka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表层水文变化及类ENSO状态[D]. 刘天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6]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姚晨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7]第5章 海洋卫星遥感50年[J]. 傅立伦,TONG LEE,W.TIMOTHY LIU,RONALD KWOK,侯美亭,贾朋群. 气象科技进展, 2019(S1)
  • [8]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篇[J]. 黄建平,陈文,温之平,张广俊,李肇新,左志燕,赵庆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0)
  • [9]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J]. 魏泽勋,郑全安,杨永增,刘克修,徐腾飞,王凡,胡石建,谢玲玲,李元龙,杜岩,周磊,林霄沛,胡建宇,朱建荣,李均益,张正光,侯一筠,刘泽,田纪伟,黄晓冬,管玉平,刘志宇,杨庆轩,赵玮,宋振亚,刘海龙,董昌明,于卫东,连涛,陈朝晖,史久新,雷瑞波,刘煜,于福江,尹宝树,陈戈,王岩峰,李整林,熊学军,汪嘉宁,李晓峰,王永刚. 海洋学报, 2019(10)
  • [10]基于潜标观测的El Ni?o事件期间西太平洋赤道环流变异研究[D]. 吕宜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3)

标签:;  

热带西太平洋海面温度长期变化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