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芝麻区域试验点合理性和代表性评价

全国芝麻区域试验点合理性和代表性评价

一、全国芝麻区域试验点合理性与代表性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段银妹,尹雪芬,陈国琛,李江,张炳英,李春梅,杨芬,张鹏顺[1](2022)在《云南省蚕豆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试点综合评价》文中认为根据云南省2019—2020年蚕豆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结果,从试点精度、生产水平、有效性、分辨力、稳定性和代表性等6个方面对8个区试试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区试试点的精度都比较高,数据有效,试验可靠;8个区试试点的产量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大田生产水平;弥渡、巍山、湾桥、保山等4个试点具有较高的品种分辨力;弥渡、保山2个试点的普遍代表性高,适合鉴别一些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品种,湾桥、楚雄、曲靖等3个试点的普遍代表性最低,可以鉴别特殊性状的品种;巍山、湾桥、凤仪、保山等4个试点的稳定性最高,对不同气候条件的缓冲能力较强。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2021)在《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黔府办函[2021]8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10月29日

张雨[3](2021)在《甘肃某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及核素迁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积极发展核电是中国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应对减碳排放计划和落实国家安全防控的重大战略选择,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当前中国已经从核电落后国跨入世界核电大国行列。在中国大力发展核电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放射性核废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如何经济、安全和有效地处置核废料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重点关注问题。为提高核燃料利用率和压缩核废料体积,中国采用闭式核燃料循环政策,首先对乏燃料进行淬取、浓缩及分离等后处理工序,分离回收可用核素,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核废料,将按照辐射等级分别进行近地表处置和深地质处置。在核废料运输、暂存、后处理及近地表处置的过程中绝对安全是无法保证的,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将率先进入包气带,并沿包气带向地下水迁移。核素在水中主要以离子、络合离子、分子、胶体等形式存在,当核素与包气带接触及在其内部内迁移时,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下,包气带能够有效阻滞、延缓核素向地下水迁移,并使得部分核素吸附在有机质内和土壤颗粒表面,大幅度减缓核素向生物圈扩散的速度。由于不同包气带因自身特异性对核素阻滞能力有较大差异,因此,只有查明包气带土体成分组成、土-水特征及核素迁移规律,才能使核废料相关厂区选址及后续建设更加合理,从而充分发挥包气带在核事故下保护地下水的天然屏障作用。本文以位于中国甘肃某戈壁区的乏燃料后处理厂预选厂区为研究背景,对厂区包气带土体成分、结构和非饱和土-水特征进行了详细调查;在查明厂区及近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包气带非饱和水力参数的基础上,模拟了核素3H、60Co和137Cs在包气带内的迁移、累积行为;参考当前核废料相关厂区国际常用防护措施,并结合研究区包气带特异性与核素迁移规律,提出了三种建议性防护措施,随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各防护措施进行了评估与验证。全文研究内容对于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研究及该乏燃料后处理厂预选厂区和类似土质厂区的适宜性评价、危险性评估、应急措施建设以及紧急事故救援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野外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对预选厂区及近区域气象、水文和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总结,从多角度对预选厂址适宜性进行了讨论,并为包气带内核素迁移数值模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调查与统计结果显示:预选厂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年降雨稀少,地下水流速缓慢、水位变幅小,地层稳定、第四系包气带厚度适中,近区域内无密集人口。厂区位置具有突出的水文地质优势、气候优势和地理优势,作为乏燃料后处理厂厂址具有良好的适宜性。(2)通过室内试验对预选厂区内包气带土样进行了物质组成和基本物理性质分析,以对包气带形成机制、土体成分、结构和基本物理性质有更好的了解。测试结果表明:预选厂区包气带为第四系冲洪积土体,包括全新统冲洪积层和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土体粒度跨度较大,包含黏粒组、粉粒组、砂粒组、砾粒组和碎石组,均一性极差;整体呈弱碱性,为亚氯盐渍土、弱盐渍土;平均干密度分别为1.798 g/cm3和1.815 g/cm3,平均孔隙率分别为37.8%和36.1%。(3)在预选厂区开展了包气带饱和垂向渗透系数试验和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并结合室内滤纸法试验,对包气带土-水特征进行了详细调查,以此获取包气带非饱和水力参数和总结包气带内水分迁移规律,并对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提供基础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双环法测量包气带饱和垂向渗透系数与单环法和改进IAM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置信度,改进IAM法不适用于砾砂和砾石含量较高的地层,包气带内全新统冲洪积层与上更新统冲洪积层饱和垂向渗透系数相差较大,平均值分别为6.962m/d和0.240m/d;由于土体粒径跨度较大,研究区包气带在自然脱湿过程中含水率与基质吸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呈明显的阶段性,应用“毛细管束模型”能够较好的解释这一现象;当地层含水率在饱和状态和自然状态之间变化时,其基质吸力主要属于毛细作用阶段;细粒土能够有效提高戈壁区包气带的持水能力,随着黏粒与粉粒含量的升高,低含水率状态下,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基质吸力明显高于全新统冲洪积层,且随着含水率降低,基质吸力差值逐渐升高。(4)结合现场水分运移试验与改进滤纸法室内试验获取了预选厂区包气带土体全范围土-水特征曲线数据,随后利用VG模型对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公式拟合,并求得模型参数。在拟合土-水特征曲线过程中得到以下结论:通过改进滤纸法,能够有效对含砂量高、结构性较弱的土体进行基质吸力测量;应用lsqcurvefit函数对土-水特征曲线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求解具有方法简单、结果精确度较高的特点;VG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甘肃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曲线;与Hydrus官方参考值相比,预选厂区包气带土体非饱和土-水特征参数与砂质壤土和壤质砂土两种土质较为相近。(5)依据预选厂区多年气象统计数据与包气带非饱和水力参数,通过Hydrus-1D软件模拟了不同降雨强度下核素3H、60Co和137Cs在包气带内的迁移、累积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在1000年模拟期内仅核素3H迁移至地下潜水位处,而核素60Co和137Cs始终滞留在包气带内;泄漏后的第42天地下水潜水位处3H放射性活度浓度达到国际污染标准;大时间尺度下,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地下水潜水面处核素3H放射性活度浓度峰值逐渐升高、滞留核素60Co和137Cs在包气带内的竖向迁移距离大幅度提升;针对包气带内滞留核素,初始浓度主要影响核素在包气带内放射性活度浓度峰值,分配系数主要影响核素在包气带内放射性活度浓度峰值位置与最大迁移距离。(6)根据预选厂区包气带特异性与包气带内核素迁移规律,参考当前核废料相关厂区国际常用防护措施,提出了隔绝地表渗水、包气带置换黏土层和设置降水群井三种建议性防护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了验证与评估。模拟结果显示:三种防护措施对紧急事故下及事故后阻滞、延缓核素向地下水迁移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泄漏初期单位时间核废液入渗量、延后地下水放射性活度浓度达到污染标准的时间、压制地下水潜水面处核素放射性活度浓度峰值、降低滞留核素在包气带内的迁移距离。

崔彦芹,徐婧,郭元章,关中波,蹇家利,徐桂真[4](2020)在《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北方片区综合剖析及育种变化趋势》文中研究指明为芝麻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分析2007-2017年全国(北方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数据,探讨北方芝麻产区育种变化趋势。利用多元逐步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进行比较与分析,对通过鉴定的16个品种进行品质性状和抗病性分析,剖析北方芝麻产区高产优质育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年间共有41个品种参加了全国(北方片)芝麻区域试验,16个品种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新育成的芝麻品种产量水平逐渐上升。随着年份的推移,参试品种和通过鉴定的品种株高、主茎果轴长、单株蒴数、生育期和产量持续增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主茎果轴长、单株蒴数、生育期对产量影响较大,其次为株高和千粒重、单株蒴数和每蒴粒数等性状。对已通过鉴定品种的品质性状及抗病性做分析,发现品质没有明显变化,抗病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因此认为,育种中在保证一定株高和生育期的前提下,更应注意提高品种的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和每蒴粒数。生育期延长、株高增加直接影响芝麻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应以中矮秆、节间短、抗裂蒴、抗倒伏、品质优、抗病性强为主要育种目标。

张辰露[5](2019)在《丹参药效成分区域差异的生态学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以干燥的根及根茎入药。丹参在我国地理分布较广,各产地生态条件、种源及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了丹参药材品质的差异。为了揭示丹参药效成分区域差异的生态学机制,本研究分三个层次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1)将同一种源丹参种苗移植到我国不同地理空间范围的多个生态区域,系统比较不同区域丹参的根系形态特征和药效成分积累的差异,通过生态因子与根系形态、药效成分指标之间的关联分析,找出造成其区域差异的主要生态因子;(2)通过温度和光照因子受控盆栽试验分析揭示其对药效成分生源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3)选择不同来源的6个丹参栽培种,在秦岭南北两个典型气候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经过系统综合分析获得了一些较为明确的结论。本研究从生态学角度系统阐明了我国丹参药材品质差异的产生机制,明确了丹参根系的环境可塑特性,对我国丹参产区规划布局和精准栽培具有重要意义。1.对我国丹参主产区相同种源丹参样品的研究分析发现:丹参根系药效成分的含量及组成比例、根系形态指标在各产地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药效成分指标与根系形态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规律。不同直径根在总根系中的质量占比变化主导了丹参根系形态构成差异,并与全根系的药效成分含量及成分比例存在高度相关性。2.陕西省南北4个气候区同一种源丹参的栽植试验表明:从全根系和0.3-0.6 cm径级根两个层面分析讨论,都发现酚酸类成分含量随纬度降低呈现“高-低-高”趋势,酮类成分含量则随纬度升高而显着降低。综合分析,在陕西地域范围,气候因子影响丹参药效成分含量的强弱次序为相对空气湿度>水汽压>累积日照时数>昼夜温差>年均温等。0-20 cm平均地温、年活动积温、年均气温和年均水汽压则是影响丹参根系生物量的主要限制性气候因子。相对于温度和水分条件,丹参对日照因子的要求并不严格。3.中国南北纬度梯度同一种源丹参移植试验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与西部试验点的丹参根系形态、药效成分与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和响应规律不同,并随纬度、经度变化呈现出明显规律。丹参根系生长量在我国中等纬度地区具有明显优势,且东部试验点普遍高于西部试验点。两类药效成分的含量、组成比例和成分产量表现出特定的空间分布特征。总酚酸/总丹参酮比值基本呈现随纬度梯度降低而减小,在中等纬度以下变化趋缓。4.丹参生长受高光照抑制,与低光照相比,低温对丹参根系生长和药效成分积累的限制作用更强。从整个试验区域范围看,丹参酮类成分的积累与温度、日照条件的相关性更高,而丹参酚酸类成分与水分条件的相关性更高。生态因子对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及组成比例的影响比酚酸类成分的更强。极端高温、低温和高光照等逆境条件影响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在总丹参酮中的比例,逆境对二者具有相反的调控规律。年日照时数、年降水、年均空气相对湿度、年均低温、土壤碱解氮、土壤有效铁及土壤p H对丹参根系生长的影响较大,有效锌可显着促进酚酸类成分积累,并有利于酮类成分积累。但与气候因子相比,土壤因子对丹参药效成分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弱,土壤因子更大程度上是通过改变丹参根系形态而使药效成分含量变化。5.中国东西经度梯度同一种源丹参移植试验发现:丹参根系质量、分根数和根直径与环境中的气温因子、水汽压、相对湿度及降水量关系紧密,日照因子一定范围内增大有利于根系增粗。迷迭香酸与气温因子、年均水汽压呈显着正相关,但丹酚酸B与气候因子无明显规律性相关。高日照因子对丹参酮ⅡA含量和其在总酮中的比例有极显着负影响。丹参酮类成分含量随海拔、纬度升高,呈减小趋势。中等纬度区域相对温暖湿润环境有利于TSⅡA等酮类成分的含量和产量提高。东部地区丹参根中隐丹参酮/总丹参酮普遍略高于西部。总酚酸/总丹参酮含量比值自东向西随经度减小总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此外,南部多雨、北部的干旱-半干旱气候以及高光照条件会对丹参根系生物量和药效成分积累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作用。6.由温度逆境和光照梯度处理丹参苗的盆栽试验研究结果可知:短期38℃高温、4℃低温胁迫和100%光照(12000 Lx)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总酚酸含量。短期高温、黑暗和高光照使丹参酮ⅡA含量不同程度降低,但对总丹参酮含量的影响较弱。38℃高温胁迫能显着提高总酚酸/总丹参酮和隐丹参酮/总丹参酮。4℃低温胁迫使总酚酸/总丹参酮先升高后降低。总酚酸/总丹参酮比值随光照增强,整体呈起伏上升趋势。温度逆境对丹参根系药效成分含量及组成比例的影响强于光照逆境。酚酸类成分对短期温度和光照逆境的反应更为强烈。丹参酚酸类和酮类化合物的积累晚于基因表达上调,多发生在低温处理的中后期,但其对高温处理的响应较为及时。次生代谢路径上关键酶的基因表达变化情况与相应药效成分积累的变化基本一致。7.不同品种在两种典型气候区的差异研究表明:同产地不同栽培品种之间、相同栽培品种在秦岭南北2个气候区之间的丹参根系形态、生长指标和药效成分含量及组成比例都显示出了明显差异。8-9月秦岭南部的丹参长势普遍优于北部的,至10月采收期后根系生物量不再有优势,但川丹参在秦岭南部仍具明显优势。南部的总酚酸和总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北部的1.34倍和1.44倍。鲁丹参和山东砖红丹参的总酮含量在这2个气候区均具有相对优势,山东砖红和山东航天的隐丹参酮/总丹参酮相对较高,而川丹参总酚酸/总丹参酮比值更高。南部相对温暖、湿润及适度光照环境有利于提高丹参药效成分含量。以上结论也说明不同种源丹参在异地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状,同时也表现出强的环境可塑性。生产者可以在良种选择基础上,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实现丹参“成分定向”的精准栽培。

梁涛[6](2017)在《基于土壤基础地力的施肥推荐研究 ——以重庆水稻和玉米为例》文中认为土壤基础地力是土壤支撑农作物生产以及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能力,是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特性的综合反映,通常用不施肥条件下的作物产量来评价土壤基础地力状况。基础地力与水肥效应和田间管理共同决定了土壤生产能力的高低。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可耕地面积有限,我国有2/3的耕地仍属中低产田,这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十分不利。在当前国情下,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并不现实,只有提高现有耕地的地力水平,才是我国实现“藏粮于地”的必经之路,科学可行的区域施肥推荐是我国“藏粮于技”的必要手段。本研究利用重庆市水稻和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结果以及不同时期土壤数据和施肥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了近30年来耕地基础地力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土壤基础地力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水平及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最后尝试采用基础地力作为施肥指标,研究了基于基础地力的重庆水稻和玉米施肥指导的可行性,并同其他经典施肥方法进行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重庆水田和旱地基础地力在30年间得到显着提升,旱地地力水平提升幅度高于水田,这与重庆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变化结果一致。30年间重庆市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评价提高1.7 g·kg-1,旱地有机质的提升幅度(2.5 g·kg-1)高于水田(1.0 g·kg-1),但是旱地有机质含量仍然低于水田,但两者的差距在拉近,土壤有机质含量正在向均匀化方向发展。。重庆土壤pH下降明显,30年间平均下降0.5个pH单位,耕地土壤从中性6.7降至微酸性6.2,旱地土壤pH仍高于水田,但差距在缩小。重庆土壤中有效Mg、Fe、Mn、Cu、Zn平均含量较高,养分供应充足,但是B平均含量处于较缺乏水平,部分地区接近极缺乏水平,需及时补充。重庆耕地地力评价高等地比例偏低,尤其是旱地,海拔和土层厚度是影响重庆耕地地力等级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养分水平对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力等级水平的影响也很显着。重庆耕地从1980s至2010s,化肥输入量增加,有机肥输入量降低,养分输出量增加,氮的盈余收窄,磷由亏缺转为盈余,而钾由盈余转为亏缺。重庆氮磷盈余,钾肥亏缺是导致重庆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养分含量增加,速效钾降低的重要原因。土壤氮磷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上升,是30年来重庆基础地力提升的主要原因。2、基础地力水平提高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在土壤基础地力提升的前提下,如果不降低肥料用量会降低肥料养分的利用效率,因此通过控制高基础地力水平下肥料的投入量可以提高肥料的养分利用效率,基础地力对氮磷养分的利用效率反映能力强于钾。3、重庆目前水田土壤基础地力产量平均为6.0 t·hm-2,地力贡献率72%;旱地基础地力平均产量为4.0 t·hm-2,地力贡献率57%,耕地地力对产量的贡献超过肥料贡献率。基础地力产量与地力相对贡献率呈显着正相关,而与肥料相对贡献率和基础地力呈显着负相关,高基础地力耕地能够代替肥料对产量的贡献,减少肥料用量。重庆水田的地力贡献率高于旱地,旱地玉米的肥料贡献率高于水田。氮肥仍然是对作物增产作用最大的养分,远高于磷钾肥。耕地基础地力产量与施肥产量存在着显着正相关,随着耕地基础地力产量的提高,施肥产量也不断提高。高地力水平能够在高产量水平下维持稳定和可持续性,基础地力>4.0 t·hm-2的旱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耕地土壤氮磷钾贡献率与氮磷的增产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肥力对化肥增产量的效果影响显着,单位化肥在中低基础地力水平下获得的增产量高于高基础地力水平下的增产量。4、采用二次函数法最佳经济效益产量为目标产量,计算每个“3414”试验点地力差减法施肥量,并用二次函数公式模拟相应施肥量下的产量,结果显示,地力差减法计算的氮磷施肥量与二次函数法最佳施肥量接近,且获取产量达到最佳经济效益产量的95%以上,可以用于重庆多数区域的氮磷施肥推荐,但地力差减法计算的施钾量过高,有可能造成养分资源浪费,不宜用作重庆水稻玉米施钾推荐。5、通过把养分贡献率与地力差减法推荐施肥量建立相关关系,再利用基础地力产量和缺素区产量与养分贡献率建立相关关系,可以建立在不同水平养分贡献率下的基础地力产量、缺素区产量和推荐施肥量,以此来指导重庆不同区域的水稻和玉米氮磷施肥,但是施钾量与养分贡献率相关性不显着,无法采用基础地力指标进行施钾推荐。6、土壤全钾、速效钾和基础地力产量均不能与相对产量和养分贡献率建立显着相关,无法在重庆水稻和玉米上建立有效的施钾推荐,基础地力产量同样不能用于指导施钾。这说明不同施肥方法在不同区域效果不一,难以一概而论,施肥技术的推广需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试验。

尚虎山,刘效瑞,王富胜,张华,李亚杰,魏玉琴[7](2016)在《药用植物黄芪品种道地产区产量的AMMI模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筛选适宜在甘肃定西市多样性生态条件下种植的优良黄芪新品种。方法:采用AMMI模型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方面的优势,对2012—2013年定西市4个主产县区选用7个参试品系进行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结果:所有参试品系中HQZX04-03-02表现最稳定,但产量最低;HQZX04-04-01的稳产性较好,产量最高,较当地主栽品种陇芪1号增产24.23%;各试点间的鉴别力具有差异,其顺序为:漳县马泉>渭源新寨>岷县禾驮>陇西首阳。结论:黄芪各品系不同试点AMMI模型中的主成分分值共解释总互作和的87.6%,比线性回归模型和方差分析能更有效地分析基因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尚龙山,张华,尚虎山[8](2014)在《8个党参品种在定西主产区产量的AMMI模型分析》文中提出采用AMMI模型,对定西市4个主产县(区)8个党参品种(系)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渭党3号、DSZX02-01、渭党1号丰产性、稳定性相对好;DSA06-01、DSN04-01丰产性好,但稳定性较差;渭党2号、DSZJ03-01和DSA06-02丰产性一般,但稳定性较好。各试点的鉴别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漳县马泉乡、陇西首阳镇、渭源新寨镇、岷县禾驮乡。

许乃银[9](2012)在《基于GGE模型的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与试验环境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棉花的生长发育受到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存在着显着的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只有充分研究和应用棉花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恰当地进行品种生态区划分,并选择目标种植区域内有代表性的试验环境作为育种环境,才能大幅度提高棉花遗传改良效果,并利用品种对环境的特殊适应性,充分发挥植棉区域生态环境的资源优势和品种的生产潜力。本研究利用HA-GGE双标图分析了2000~2010年27组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多环境试验中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模式,对基于皮棉产量、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马克隆值的单性选择和基于纤维品质选择指数(FSI)以及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联合选择指数(ISI)的多目标性状选择条件下长江流域棉区可能存在的品种生态区进行了探索与划分,对试验环境的鉴别力、代表性和理想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构建了IR-GGE模型和基于GGE主成分得分的理想距离计算公式,以提高品种生态区划分和试验环境评价的准确性、可靠性与高效性。研究提出了长江流域棉区基于产量与纤维品质单性状或多目标性状联合选择的品种生态区划分方案和理想试验环境筛选结论,为以长江流域棉区和品种生态区为目标环境的广泛适应性和特殊适应性品种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遗传力校正GGE模型的再校正与应用效果依据主成分分析的信息比(IR)有效性准则,即选取IR≥1的试验环境主成分参与GGE模型的拟合,并据此构建了IR-GGE模型对HA-GGE双标图拟合效果进行校正,以提高品种生态区划分和品种评价的准确性。基于IR-GGE模型对皮棉产量、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马克隆值、纤维品质选择指数、产量和品质联合选择指数的拟合度分别提高了8.2%、3.1%、6%、6.7%、5.4%和5.4%。2.基于GGE模型的棉花品种生态区鉴别与划分基于皮棉产量、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马克隆值、纤维品质选择指数(FSI)以及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联合选择指数(ISI)选择应用GGE双标图及其校正版本对长江流域棉区可能存在的品种生态区进行了探索与划分,并用IR-GGE模型进行校正:(1)基于纤维品质综合选择指数(FSI)可以将目标区域划分为整个长江流域棉区划分为1个主品种生态区包括安庆、武汉、襄阳、岳阳、九江、南阳、黄冈、常德、荆州和南京等10个试验环境,2个小品种生态区包括慈溪、射洪、简阳、南通和盐城。(2)基于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综合选择指数(ISI)可以将目标区域划分为一个综合的主品种生态区和两个小范围的特殊品种生态区。主品种生态区涵盖了长江流域棉花区试的11个试验环境所代表的大部分目标区域,具有西太平洋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典型气候型和土壤类型,而两个小规模品种生态区是分别位于长江流域棉区最北边霜期较早且晚秋降温快的南襄盆地品种生态区和长江流域棉区最西边的品种熟期较早且种植密度较高的四川盆地品种生态区。3.基于GGE双标图的试验环境综合评价本研究分别基于皮棉产量、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马克隆值、纤维品质选择指数、产量与品质联合选择指数等单性状选择或多目标性状同步选择条件下对试验环境的鉴别力、代表性、理想指数、理想距离等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1)黄冈、荆州、南京和常德试验环境总体而言是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的理想试验环境,也是针对全流域广适性品种选择最有效的育种环境,而南襄盆地的襄阳和南阳试验环境对产量选择和产量与品质综合选择不理想、江浙沿海棉区的南通、盐城和慈溪试验环境对纤维品质选择不理想、四川盆地棉区的射洪和简阳试验环境对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单性状或多目标性状选择均不理想。(2)基于产量和品质综合选择指数排名较差的试验环境对产量和纤维品质的综合选择效果效率最低,这可能同样与试验环境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气候特征有关。除了与基于纤维品质综合选择指数分析的结果同样的四川盆地棉区“射洪和简阳”外,位于长江流域棉区北缘的“南襄盆地”棉区的南阳和襄阳试验环境也是较差的试验环境,其原因可能与该区域霜期早和晚秋降温快有关。

王阳,李继洪,陈冰嬬,高士杰[10](2010)在《春播早熟高粱区试点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春播早熟高粱组2007、2008和2009年的区试结果,从试点的生产水平、精确度、有效性、分辨力和代表性等5个方面对6个区试点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6个区试点的试验精确度较高,试验均有效,且有较高的代表性,适于鉴定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品种,都是春播早熟高粱的理想区试点和育种点。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院2个区试点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吉林农业大学、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3个区试点具有较强的品种分辨力。利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法和变异系数法分别对试点的分辨力进行估算,并对2种估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吉林省的3个区试点和内蒙古的2个区试点能够对本地区新选育的高粱品种进行鉴定和分析,建议适当增加黑龙江省的区试点数。

二、全国芝麻区域试验点合理性与代表性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芝麻区域试验点合理性与代表性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蚕豆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试点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2 方 法
        1.2.1 试点精度
        1.2.2 试点生产水平
        1.2.3 试点有效性
        1.2.4 试点分辨力
        1.2.5 试点稳定性
        1.2.6 试点代表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点精度
    2.2 试点生产水平
    2.3 试点有效性
    2.4 试点分辨力
    2.5 试点稳定性
    2.6 试点代表性
3 小结与讨论

(3)甘肃某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及核素迁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包气带水分运移
        1.2.2 土-水特征曲线
        1.2.3 包气带核素迁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2.1 引言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象水文
    2.3 地质背景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
        2.3.4 构造稳定性
    2.4 水文地质特征
        2.4.1 地下水类型和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2.4.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2.4.3 地下水水力联系与水位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包气带土体成分特征及基本性质
    3.1 引言
    3.2 取样位置介绍
    3.3 研究区包气带土体的物质组成
        3.3.1 粒度组成
        3.3.2 化学成分
        3.3.3 矿物成分
        3.3.4 土体易溶盐和酸碱度
    3.4 研究区包气带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
        3.4.1 土体干密度
        3.4.2 土体饱和含水率及孔隙率
    3.5 研究区包气带土体的热物性
        3.5.1 土体比热容
        3.5.2 土体导热系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包气带土-水特征试验及土-水特征曲线拟合
    4.1 引言
    4.2 现场试验位置选定
    4.3 包气带饱和垂向渗透系数试验
        4.3.1 试验位置与过程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
        4.4.1 试验目标与原理
        4.4.2 试验位置与过程
        4.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包气带土-水特征曲线拟合
        4.5.1 基于现场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土-水特征曲线数据筛选
        4.5.2 改进滤纸法对现场试验数据补充
        4.5.3 土-水特征曲线拟合及参数求解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包气带内核素迁移模拟研究及厂区防护措施建议方案
    5.1 引言
    5.2 Hydrus软件及控制方程介绍
        5.2.1 软件介绍
        5.2.2 Hydrus-1D基本控制方程
    5.3 泄漏源假定及核素迁移主要参数取值
        5.3.1 中放废液储存库及事故假定
        5.3.2 核素选取及迁移条件假设
        5.3.3 水文地质模型及土-水特征参数
    5.4 模型建立与边界条件
    5.5 饱和垂向渗透系数校正与模型验证
    5.6 包气带内核素迁移模拟结果
        5.6.1 地下水污染时间
        5.6.2 包气带内核素滞留
        5.6.3 滞留核素迁移速度随深度变化
        5.6.4 核素初始浓度与分配系数敏感性分析
    5.7 研究区防护措施建议方案及数值模拟验证
        5.7.1 国际核泄漏案例与厂区布设防护措施的必要性
        5.7.2 国际常用厂区防护措施
        5.7.3 研究区防护措施建议方案
        5.7.4 拟定方案数值模拟验证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北方片区综合剖析及育种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数据汇总
        1.2.2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7-2017年各试点各年度参试品种产量均值与对照相比变化情况
    2.2 2007-2017年间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与对照相比变化情况
    2.3 2007-2017年间参试品种和通过鉴定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2.4 41个参试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多元回归与相关性分析
    2.5 通过鉴定品种的抗病性分析
3 讨论
    3.1 在重视产量的前提下,兼顾其它性状
    3.2 加强品质育种和抗逆性育种
    3.3 育种方法多元化以实现育种目标多元化
4 结论

(5)丹参药效成分区域差异的生态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丹参资源的分布概况
    1.2 丹参化学成分及药理学作用
    1.3 次生代谢物的生源合成路径
    1.4 丹参生长发育和药效成分积累规律
        1.4.1 丹参生长发育规律
        1.4.2 丹参药效成分积累动态规律
    1.5 丹参根系形态结构与药效成分的组织分布特点
        1.5.1 根系构型特点
        1.5.2 根系组织结构与药效成分分布特点
    1.6 中药材品质区域特性的形成原因
    1.7 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和药效成分的影响
        1.7.1 地理因子的影响
        1.7.2 光照因子的影响
        1.7.3 温度因子的影响
        1.7.4 水分因子的影响
        1.7.5 土壤因子的影响
        1.7.6 生态因子与药效成分的相关性
    1.8 生态因子对丹参次生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调控作用
    1.9 全国丹参产区的药材质量差异概况
    1.10 中药材生态适宜性研究方法
    1.11 存在的问题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产地丹参的根系形态与药效成分的关系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仪器与试剂
        2.2.3 药效成分检测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产区丹参根系形态构成特征
        2.3.2 不同产区丹参药效成分含量及组成比例
        2.3.3 各径级丹参根的药效成分含量、组成比例及根直径的相关性
        2.3.4 根径级比例构成与全株根系药效成分的关系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陕西不同生态区气候因子对丹参根系生长和主要药效成分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仪器与试剂
        3.2.3 主要药效成分检测
        3.2.4 根系生长性状指标测定
        3.2.5 气候地理因子数据收集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气候地理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3.3.2 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与主成分分析
        3.3.3 不同试验区生长性状指标
        3.3.4 丹参酮类成分与气候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3.3.5 生物量-气候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3.3.6 丹参酮类成分积累总量比较
        3.3.7 丹参迷迭香酸、丹酚酸B和总丹参酮的积累特点
        3.3.8 丹参主要药效成分积累与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4.1 不同气候区丹参根药效成分含量变化
        3.4.2 不同气候区丹参根药效成分比例差异
        3.4.3 生态因子对丹参根生长的影响
        3.4.4 生态因子对丹参根药效成分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纬度梯度下生态因子对丹参根系生长和主要药效成分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仪器与试剂
        4.2.3 主要药效成分检测
        4.2.4 土壤因子
        4.2.5 根系生长性状指标测定
        4.2.6 气象地理因子数据收集
        4.2.7 数据统计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生态因子数据分析
        4.3.2 丹参根生长性状指标的差异
        4.3.3 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差异
        4.3.4 主要药效成分产量差异
        4.3.5 主要药效成分比例差异
        4.3.6 药效成分与根系形态的相关性
        4.3.7 根系形态指标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4.3.8 药效成分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4.3.9 药效成分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4.3.10 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MLR)
    4.4 讨论
        4.4.1 日照对根系生长和药效成分的影响
        4.4.2 温度对根系生长和药效成分的影响
        4.4.3 水分对根系生长和药效成分的影响
        4.4.4 土壤因子对根系生长和药效成分的影响
        4.4.5 生态条件对TSⅡA与 CTS生物转化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经度梯度下生态因子对丹参根系生长和主要药效成分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仪器与试剂
        5.2.3 主要药效成分检测方法
        5.2.4 根系生长性状指标测定
        5.2.5 气候地理因子数据收集
        5.2.6 数据处理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气候地理因子数据收集
        5.3.2 根系形态性状指标随经度梯度的变化趋势
        5.3.3 丹参根药效成分随经度梯度的变化趋势
        5.3.4 根药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3.5 根系形态指标与药效成分的相关性
        5.3.6 根系形态性状指标与气候地理因子的相关性
        5.3.7 根药效成分与气候地理因子的相关性
        5.3.8 根系形态指标与气候因子的典型相关性
        5.3.9 药效成分产量与根系形态指标的典型相关性
        5.3.10 药效成分与气候因子的典型相关性
        5.3.11 药效成分与地理因子的典型相关性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光照强度和温度对丹参次生代谢的调控机理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仪器和试剂
        6.2.3 温度和光照处理方法
        6.2.4 药效成分含量检测
        6.2.5 丹参根总RNA提取
        6.2.6 关键酶基因RT-PCR检测
        6.2.7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温度梯度处理下丹参酚酸类和酮类成分含量变化
        6.3.2 温度梯度处理下丹参酚酸类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表达
        6.3.3 温度梯度处理下丹参酮类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表达
        6.3.4 光照梯度处理下丹参酚酸类和酮类成分变化
        6.3.5 光照梯度处理下丹参酚酸类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表达
        6.3.6 光照梯度处理下丹参酮类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表达
        6.3.7 温度和光照处理对药效成分组成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不同种源丹参在秦岭南北两个典型气候区的差异比较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2 仪器与试剂
        7.2.3 气象数据采集
        7.2.4 土壤理化指标检测
        7.2.5 药效成分检测
        7.2.6 根系生长性状指标测定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种源丹参在秦岭南北的生长差异及分析
        7.3.2 不同种源丹参在秦岭南北的药效成分差异及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问题探讨
    8.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土壤基础地力的施肥推荐研究 ——以重庆水稻和玉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写 1 文献综述
1.1 农田基础地力研究进展
    1.1.1 农田基础地力的定义及表征
    1.1.2 农田基础地力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1.1.3 农田基础地力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1.2 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1.3 施肥推荐研究进展
    1.3.1 施肥量的确定方法
    1.3.2 区域施肥推荐方法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选题依据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区域概括
    2.5.1 气候及土壤特征
    2.5.2 重庆粮食生产状况
    2.5.3 研究区域农资投入状况 3 重庆近30年基础地力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统计和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重庆不同耕地类型地力贡献率变化
    3.2.2 不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变化
    3.2.3 重庆耕地地力等级影响因素
    3.2.4 重庆不同时期养分平衡变化
3.3 讨论
    3.3.1 重庆土壤养分变化分析讨论
    3.3.2 重庆土壤养分变化影响因素讨论
    3.3.3 重庆养分表观平衡变化因素讨论
    3.3.4 重庆耕地地力等级影响因素分析
    3.3.5 耕地基础地力变化
    3.3.6 重庆土壤养分、养分表观平衡和耕地土壤地力变化及相互影响
3.4 结论 4 基础地力对重庆水稻和玉米养分吸收效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础地力产量与养分吸收量的关系
    4.2.2 肥料贡献率与农学效率的关系
    4.2.3 土壤养分贡献率与肥料回收率的关系
    4.2.4 土壤养分贡献率与肥料生理利用率的关系
    4.2.5 基础地力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吸收效率的关系
    4.2.6 基础地力产量与土壤养分依存率的关系
4.3 讨论
4.4 结论 5 重庆农田基础地力及其对水稻和玉米高产稳产及可持续生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和分布
    5.1.2 田间试验样品采集与测定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分析
    5.2.1 基础地力与土壤和肥料贡献率的关系
    5.2.2 基础地力与土壤养分贡献率的关系
    5.2.3 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对施肥增产的影响
    5.2.4 基础地力对施肥效应的影响
    5.2.5 基础地力与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系
    5.2.6 相同基础地力水平下不同土壤类型施肥产量及贡献率
5.3 讨论
    5.3.1 土壤基础地力水平与施肥、产量的关系
    5.3.2 地力提升和高效养分资源利用
5.4 结论 6 基于基础地力和总量控制的重庆水稻和玉米氮肥推荐研究
6.1 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计算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重庆水稻最佳施氮量的获取
    6.2.2 重庆水稻不同氮肥推荐方法研究
    6.2.3 重庆玉米不同区域最佳施氮量的获取
    6.2.4 重庆玉米氮肥推荐方法研究
6.3 讨论
    6.3.1 不同最佳施肥量获取方法比较分析
    6.3.2 不同施肥推荐比较分析
    6.3.3 氮肥利用效率和节氮潜力
6.4 结论 7 基于基础地力及磷肥衡量监控的重庆水稻和玉米磷肥推荐
7.1 试验设计和磷的恒量监控技术计算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计算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重庆不同区域水稻最佳施磷量
    7.2.2 重庆水稻不同磷肥推荐方法研究
    7.2.3 重庆不同区域玉米最佳施磷量
    7.2.4 重庆玉米不同磷肥推荐方法研究
    7.2.5 重庆水稻和玉米减磷潜力分析
7.3 讨论
    7.3.1 不同最佳施肥量获取方法比较分析
    7.3.2 不同区域施肥推荐体系比较分析
    7.3.3 磷肥施用量和利用效率
7.4 结论 8 重庆水稻和玉米钾肥推荐方法研究
8.1 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
    8.1.1 试验设计
    8.1.2 计算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重庆水稻最佳施钾量
    8.2.2 重庆水稻钾肥推荐方法研究
    8.2.3 重庆玉米最佳施钾量结果比较
    8.2.4 重庆玉米不同磷肥推荐方法研究
8.3 讨论
    8.3.1 不同最佳施肥量获取方法比较分析
    8.3.2 重庆不同区域施肥推荐体系比较分析
    8.3.3 水稻玉米施钾量和钾肥利用效率
8.4 结论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1.1 基础地力的提高可以减少作物产量对化肥的依赖
    9.1.2 基础地力的提高会降低作物对肥料养分的吸收效率
    9.1.3 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的升高是基础地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9.1.4 重庆氮磷钾区域施肥体系
9.2 主要创新点
9.3 存在问题及不足
9.4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药用植物黄芪品种道地产区产量的AMMI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间的差异性
    2.2稳定性
    2.3各参试品系产量的方差分析、线性回归模型和AMMI模型分析结果
3讨论

(8)8个党参品种在定西主产区产量的AMMI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点与品种 (系) 产量的双标分析
    2.2 环境IPCA1与产量变化趋势
    2.3 党参产量的AMMI模型分析
    2.4 稳定性及鉴别力值
3 小结与讨论

(9)基于GGE模型的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与试验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摘要
    1 作物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研究与应用
        1.1 作物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1.2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方法
    2 作物品种生态区划分与试验环境评价的研究与应用
        2.1 作物品种生态区与试验环境评价的定义
        2.2 作物品种生态区划分和试验环境评价的意义
        2.3 作物品种生态区划分和试验环境评价的方法
    3 GGE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3.1 GGE模型介绍
        3.2 GGE双标图
        3.3 GGE模型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3.4 GGE模型在品种生态区划分与试验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摘要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1 研究思路
        1.2 技术路线
    2 试验设置与实施
        2.1 试验环境设置
        2.2 试验品种类型与来源
        2.3 田间试验设计
        2.4 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调查测定
    3 统计分析方法
        3.1 方差分析
        3.2 主成分分析
        3.3 IR-GGE模型构建与应用
        3.4 基于GGE模型的品种生态区划分方法
        3.5 基于GGE模型的试验环境评价方法
        3.6 综合选择指数的构建方法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三章 基于GGE模型和皮棉产量选择的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与试验环境评价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试验设置
        1.2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皮棉产量性状方差分析
        2.2 基于皮棉产量选择的GGE双标图拟合度比较
        2.3 基于皮棉产量选择的品种生态区划分
        2.4 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的试验环境评价
    3 小结
        3.1 基于皮棉产量选择的IR-GGE模型的优化效果
        3.2 基于皮棉产量选择的品种生态区划分结论
        3.3 基于皮棉产量选择的试验环境评价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四章 基于GGE模型和棉纤维品质性状选择的品种生态区划分与试验环境评价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试验设置
        1.2 田间调查与纤维品质检测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纤维主要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
        2.2 基于纤维品质性状选择的GGE双标图拟合度比较
        2.3 基于纤维长度选择的品种生态区划分
        2.4 基于纤维比强度选择的品种生态区划分
        2.5 基于马克隆值选择的品种生态区划分
        2.6 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的试验环境评价
    3 小结
        3.1 基于纤维长度选择的品种生态区划分与环境评价
        3.2 基于比强度选择的品种生态区划分与环境评价
        3.3 基于马克隆值选择的品种生态区划分与环境评价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五章 基于GGE模型和多目标性状选择的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与试验环境评价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试验设置
        1.2 间调查与性状检测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
        2.2 基于多目标性状选择的GGE双标图拟合度比较
        2.3 基于GGE双标图和综合选择指数的品种生态区划分
        2.4 基于纤维品质综合选择指数(FSI)的试验环境评价
        2.5 基于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综合选择指数(ISI)的试验环境评价
    3 小结
        3.1 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来源比较
        3.2 基于FSI和ISI的品种生态区划分
        3.3 基于FSI和ISI的试验环境评价
    参考文献
    ABSTRACT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摘要
    1 讨论
        1.1 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的作用与意义
        1.2 试验环境评价中综合选择指数的权重分配策略
        1.3 HA-GGE双标图的再校正
    2 结论
        2.1 基于GGE模型的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结果
        2.2 基于GGE模型的试验环境评价与理想试验环境筛选结果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已录用和已投稿的文章
致谢

(10)春播早熟高粱区试点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试点生产水平
        1.2.2 试点精确度
        1.2.3 试点分辨力
        1.2.4 试点代表性
        1.2.5 试点有效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点的气象情况汇总
    2.2 试点的生产水平
    2.3 试点精确度
    2.4 试点有效性
    2.5 试点分辨力
    2.6 试点代表性
    2.7试点综合评价
3 讨 论
    3.1 试点精确度问题
    3.2 试点代表性问题
    3.3 试点分辨力问题
    3.4 对区试试点布局的建议

四、全国芝麻区域试验点合理性与代表性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蚕豆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试点综合评价[J]. 段银妹,尹雪芬,陈国琛,李江,张炳英,李春梅,杨芬,张鹏顺. 种子, 2022(01)
  • [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的通知[J].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2)
  • [3]甘肃某戈壁区包气带土—水特征及核素迁移规律研究[D]. 张雨. 吉林大学, 2021
  • [4]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北方片区综合剖析及育种变化趋势[J]. 崔彦芹,徐婧,郭元章,关中波,蹇家利,徐桂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0(03)
  • [5]丹参药效成分区域差异的生态学机制[D]. 张辰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6]基于土壤基础地力的施肥推荐研究 ——以重庆水稻和玉米为例[D]. 梁涛. 西南大学, 2017(04)
  • [7]药用植物黄芪品种道地产区产量的AMMI模型分析[J]. 尚虎山,刘效瑞,王富胜,张华,李亚杰,魏玉琴. 西部中医药, 2016(01)
  • [8]8个党参品种在定西主产区产量的AMMI模型分析[J]. 尚龙山,张华,尚虎山. 甘肃农业科技, 2014(11)
  • [9]基于GGE模型的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与试验环境评价[D]. 许乃银.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10]春播早熟高粱区试点综合评价研究[J]. 王阳,李继洪,陈冰嬬,高士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

标签:;  ;  ;  ;  ;  

全国芝麻区域试验点合理性和代表性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