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千岛湖流域氮磷流失的影响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千岛湖流域氮磷流失的影响

一、千岛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氮和磷流失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欣[1](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小流域氮磷时空分布及流失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其水环境质量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丹江的支流闵家河流域为研究区,在水沙养分长期监测和土壤样品采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输出系数模型和水文学方法等,对闵家河流域土壤、地表径流和沉积泥沙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其流失规律进行了研究,量化了土地利用类型对养分流失量的影响,揭示了流域典型降雨径流过程中的氮、磷的输移特征,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闵家河流域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值分别为2.42 g/kg和0.77 g/kg。土壤全氮(磷)主要集中在2-5 mm粒级大团聚体中,0.25-0.5 mm粒级团聚体中含量较少。地表径流总氮浓度均值为3.5 mg/L,总磷浓度变化范围为0.02-0.19 mg/L。沉积泥沙全氮、全磷含量多集中于<0.25 mm粒级。地表径流总氮浓度在流域内和下游人类活动密集区较高。从上游到下游,沉积泥沙中的全磷含量增加,全氮含量先增加后减小。(2)与农地相比,林地和草地显着降低<0.25 mm粒级团聚体比例,提高了>5 mm和2-5 mm粒级团聚体比例,与此同时促进了其对全氮、全磷含量的积累作用。土地利用类型对氮磷输出负荷量有很大的影响,流域氮磷负荷主要来自于农地,总氮、总磷输出负荷量分别占流域总输出量的34.82%和39.41%。林地对于氮磷流失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林地面积的增加可以降低地表径流的总氮浓度和沉积泥沙的全磷含量。(3)整个研究期内共发生66次降雨事件,其中侵蚀性降雨26场。次降雨事件可划分为强雨量短历时降雨(Ⅰ型)、小雨量中历时降雨(Ⅱ型)和大雨量长历时降雨(Ⅲ型)三种,流域中的主要降雨类型是Ⅱ型降雨。闵家河流域的氮损失主要为溶解形式,磷损失主要为颗粒形式。且降雨径流携带的污染物和基流污染物之间的浓度差异是汛期降雨径流对闵家河流域水质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

朱浩宇[2](2021)在《小区和流域尺度氮磷流失的年际变化特征 ——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紫色土是三峡库区主要的农业土壤类型,紫色土旱坡地占三峡库区耕地总面积的80%左右,库区坡度较大,降雨量丰富且暴雨集中,表层土壤发育较快,导致库区紫色土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尤其库区暴雨集中,更是加剧紫色土水土流失状况。由于三峡库区人多地少,垦殖指数及复种指数较高,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坡耕地占比大,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安全形势严峻。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大量依赖水肥投入来缓解粮食供应压力,直接导致农业投入增加,造成土壤酸化,资源浪费,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弱,土壤养分失调,重金属活性增加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等潜在危害,严重影响紫色土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因此,研究合理的施肥措施来降低土壤养分流失和提高作物产量,对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及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土壤养分流失及防控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进展。但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覆盖对土壤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影响及氮磷养分年际流失通量的变化特征还不十分清楚。因此,本试验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连续三年(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15°坡度下设置不施肥(CK处理)、常规施肥、优化施肥、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化肥减量配施秸秆覆盖五种处理,分别记CK处理、常规处理、优化处理、生物炭处理和秸秆处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下三峡库区紫色土旱坡地在小区尺度下的径流中氮素迁移年际变化特征,旨在为库区农田土壤氮磷流失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三峡库区石盘丘小流域2017年11月到2020年11月期间小流域出口断面的水质进行连续性监测,以期掌握小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氮磷流失年际变化特征及流失量,为库区面源污染的评价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2018-2020年间不同施肥处理地表径流总产流量CK处理最高(13872.22 L),秸秆覆盖处理最低(2967.11 L),其中化肥减量秸秆覆盖处理降低地表径流的效果最显着,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处理总产流量与常规处理基本一致,但较优化处理提高了18.16%,且在2020年各施肥处理地表径流产流量较2018年和2019年均显着下降;2018-2020年间各施肥处理的壤中流总产流量大小顺序为:生物炭>优化处理>秸秆覆盖>常规处理>CK处理。其中,秸秆覆盖壤中流产流量较常规处理和优化处理提高了20.42%和12.13%。且在2020年各施肥处理较前2年均提高了壤中流产流量,其中秸秆覆盖提高较为明显;另外,秸秆覆盖可以降低地表径流的产沙量,而生物炭则增加地表径流的产沙量。(2)壤中流是土壤全氮流失的主要途径。在地表径流中,2018年和2019年全氮流失通量远高于2020年流失通量,在2018年和2019年颗粒态氮是地表径流主要流失途径,而在2020年颗粒态氮流失量和流失能力减弱;在壤中流中,土壤全氮流失通量远高于地表径流。2018-2020年不同施肥处理下硝态氮总流失通量与全氮总流失通量的比例均超过50%,秸秆覆盖的比例达到最高,为69.21%,其次为优化处理,为62.28%。而颗粒态氮与全氮的总流失通量的比例均不超过10%,且秸秆覆盖可以有效降低颗粒态氮在地表径流的流失,但在壤中流和全氮流失总量中硝态氮是氮素流失的关键因素。(3)地表径流各形态磷素的流失主要以颗粒态磷流失为主,其中颗粒态磷流失通量在2018-2020年与总磷的比例均超过50%,且2020年各形态磷流失通量均表现为较低的水平。对于正磷酸盐,在2020年常规处理的流失通量表现为最低,而2018年的常规处理流失通量最高。颗粒态磷是地表磷素流失的关键因素,秸秆覆盖可以有效的减少地表径流各磷素的流失,而生物炭则可以增加地表径流磷素的流失。整个试验期内,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径流全磷的流失通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2018年和2019年颗粒态磷是磷素流失的主要流失途径,颗粒态磷流失通量与全磷的比例最高达到69.43%,但2020年壤中流是磷素流失的主要途径,颗粒态磷所占的比例最高只有3.22%。(4)2018-2020年各施肥处理的油菜、玉米产量均显着高于CK处理,除CK处理外各处理之间并无显着差异性,说明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覆盖不会显着降低油菜和玉米的产量,过量施肥并不能显着显着提高作物产量,适量的减量施肥或配施生物炭和秸秆覆盖可以提高产量。其中,2018-2020年油菜总产量为常规处理>优化处理>秸秆覆盖>生物炭处理>CK处理,2018-2020年玉米总产量为优化处理>常规处理>秸秆覆盖>生物炭处理>CK处理。在2018-2020年,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较单施化肥可以提高土壤各形态氮素含量。生物炭处理和秸秆覆盖土壤全氮年平均含量均显着高于常规处理。秸秆覆盖土壤碱解氮年平均含量表现最高,生物炭处理次之,优化处理最低。常规处理、生物炭处理和秸秆覆盖之间土壤硝态氮年平均含量并无显着差异性,并显着高于CK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年平均含量。化肥减量配施秸秆和生物炭可以较不施肥及单施化肥能有效地维持甚至提高土壤磷素的含量。秸秆土壤全磷年平均含量最高,为0.702 g·kg-1,常规处理、优化处理和生物炭处理略低于秸秆覆盖。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的年平均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秸秆覆盖、生物炭处理、常规处理、优化处理和CK处理。(5)石盘丘小流域各形态氮素月平均流失浓度较高的月份主要集中在小流域作物施肥季和收获期,其中在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月平均流失浓度最高的月份均出现在2019年9月份,分别为5.534 mg·L-1、4.216 mg·L-1和0.346 mg·L-1。铵态氮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年平均排放浓度均呈现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均在2019年份年均排放浓度达到最高。全氮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均表现极显着相关(P<0.01)。全氮流失通量在2019年最高,2020年最低。各形态磷素排放浓度范围由大到小顺序分别为:总磷、颗粒态氮、可溶性总磷和正磷酸盐。总磷、可溶性总磷和正磷酸盐年平均流失浓度均在2019年表现最低,颗粒态氮月均排放浓度在2017年11月平均排放浓度最高,是2018年平均排放浓度的3.30倍。总磷流失通量在2019年最高,分别是2018年和2020年的1.11倍和1.13倍。小流域可溶性总磷流失通量远高于其他形态磷的流失通量。可见,在小流域可溶性总磷是磷素流失的重要因素。从小区产流产沙、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特征及作物产量、土壤养分方面综合考虑,化肥减量配施秸秆覆盖是最佳的施肥处理。同时在小流域中应采用合理施肥方式和土地利用类型,减少小流域氮磷养分的输出。

贾瑞杰[3](2021)在《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以安吉县赋石、老石坎水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对人民身体健康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对湖库污染进行防控迫在眉睫。只有对湖库型水源地污染来源定性识别与定量解析,追溯污染物主要来源,才能明确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的主要矛盾与关键症结,提出科学、有效、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对策,提升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本研究通过联合运用水质标识指数法、污染物排放系数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研究手段,开展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赋石、老石坎水库及其上游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氮磷内外污染源定性识别及定量解析研究,探明流域水体污染时空分布特征、非点源污染负荷与分布特征以及内源污染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水源地因地制宜开展氮磷污染分区分类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同时为同类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与示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流域内水体主要污染因子均为TN与TP。赋石水库上游流域与库区TN平均浓度分别为为1.71、1.16mg/L,分别存在77.2%、75%的监测数据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1.0mg/L);TP平均浓度分别为0.18、0.17mg/L,分别存在29.9%、90%的监测数据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0.2 mg/L);老石坎水库上游流域与库区TN平均浓度分别为1.48、1.52mg/L,分别存在70.1%、75%的监测数据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1.0 mg/L),TP平均浓度均为0.17mg/L,分别存在22.1%、75%的监测数据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0.2 mg/L);两大水库流域及库区内氨氮与高锰酸盐指数(CODMn)基本没有超标的情况出现;同时流域多年水质主要污染因子发生改变,水质基本处于改善状态,但氮磷污染威胁仍然存在。(2)赋石水库流域各污染源氮磷污染负荷顺序均为:大气湿沉降>种植业>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家乐;老石坎水库流域各污染源氮磷污染负荷顺序均为:大气湿沉降>种植业>农家乐>生活污水>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氮磷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显着,赋石水库上游氮磷负荷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大坑支流、文岱支流、唐舍支流等板栗林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老石坎水库上游氮磷负荷高值区主要集中于菜地和苗木种植面积较大且距离水库较近的报福镇汤口村、中张村等地,这些区域为流域污染重点防控区域。两大水库沉积物中氮素均处于净释放的状态;赋石水库沉积物始终扮演磷“汇”的角色,不会向库区上覆水体中释放磷素,老石坎水库沉积物则会在冬季会向库区水体中释放磷素,此时沉积物为磷“源”,水库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应当引起重视。(3)两大水库氮磷污染存在明显的流域特征,因此要从整个流域着眼,以小流域为单元对水库污染进行分区分类防治,做到因“源”施策,因地制宜。大气湿沉降是两大水库首要治理污染源,需重点防治;赋石水库需加强对板栗林氮磷流失污染防控与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控制;老石坎水库需重点治理菜地与苗木养分流失以及加强农家乐废水监督管理;内源污染要有轻重缓急地逐步清淤;实行差异化治理的同时还需配套政策扶持,才能系统、科学、经济、有效、有针对性的控制水源地非点源污染。

于新雨[4](2021)在《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以大汶河支流牟汶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已被公认为水环境的首要污染源,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的研究,对河流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以大汶河支流牟汶河流域(以下简称:牟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牟汶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进行研究。文中基于2010-2017年流域的气象、DEM数字高程、土壤、土地利用、径流量、营养物质(总氮、总磷)等数据,构建了流域SWAT非点源污染模型,通过模型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水文条件下流域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特征,定量化分析了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流域氮、磷污染负荷的贡献,结合牟汶河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流域相应的非点源污染防治措施,以期为牟汶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牟汶河流域SWAT非点源污染模型,利用SWAT-CUP软件分别对径流、泥沙、营养物等相关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对2010-2017年牟汶河流域径流量和总氮、总磷进行了率定验证。综合评价ENS和R2,均满足模型精度的要求,验证了SWAT模型参数取值适用于牟汶河流域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模拟。(2)从时间变化的角度分析,在年内变化上,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流域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与降水径流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出随降水径流的增大,流域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增大;在年际变化上,流域非点源总氮、总磷的年负荷量为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分析,典型水文年流域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和流失强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耕地和农村居民用地较大的区域,其中丰水年流域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和流失强度在空间上差异较大,平水年、枯水年在空间上差异较小,这与降雨径流有关。(3)从污染来源的角度分析,土壤养分流失对流域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51%和61%;其次为农业化肥,贡献率分别为30%和26%;畜禽养殖的贡献率为13%和8%;农村生活污水的贡献率分别为6%和5%。从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分析,流域耕地上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量最大,分别占总负荷量70.52%、47.4%,其次是居民区用地,分别占总负荷量24.18%、41.98%,再次是草地和林地。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非点源污染总氮的排放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耕地>居民区用地>草地>林地,非点源污染总磷的排放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居民区用地>耕地>草地>林地结果表明,牟汶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总氮、总磷主要来源于土壤侵蚀和农业化肥,且污染负荷量主要集中在耕地和农村居民区。(4)通过对牟汶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的研究,结合大汶河支流牟汶河流域的实际情况,从水土流失防治、科学合理施肥以及农村居民区污染防治三个方面提出了流域相应的非点源污染防治措施,为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严坤[5](2020)在《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是环境退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形成、发展不仅受地形地貌、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加速或延缓这一过程,并且短期内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更为显着。在农业区,农业生产作为与土地利用最直接相关的人类活动,是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伴随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区域水土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围绕农业生产方式改变的水土环境响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无人机遥感调查、统计资料分析和基于长期野外原位观测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坡面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及机制,以期为三峡库区农村区域水土环境变化预测与农业生产方式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城镇化发展加快了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户尺度上的户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果树户均种植面积增加;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导致种植模式和复种指数的改变,旱坡耕地代表性的种植模式由小麦-玉米-红薯轮作向玉米-红薯套种和单一玉米、红薯的种植模式转变,耕地复种指数不断降低;农户化肥投入强度虽不断降低,但仍高于全国生态县建设耕地化肥投入标准;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了耕地撂荒,其中农户尺度上户均撂荒面积占农户耕地面积的30.93%,小流域尺度上耕地撂荒比例高达22.21%;土地流转加快了规模化经营,以柑橘为主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占流转土地的51.40%。可以看出,城镇化导致的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变化、耕地撂荒、规模化经营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产生重要的影响。(2)城镇化各阶段不同种植模式具有不同的坡面产流产沙和径流氮磷浓度与负荷流失特征、过程,施肥与地表物理扰动是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小麦-玉米-红薯轮作地表径流系数、坡面产沙系数和地表径流氮磷浓度与流失负荷高于玉米-红薯套种和单一玉米种植,种植模式变化对坡面氮流失负荷影响强于对磷流失负荷的影响;代表性的旱坡地作物在雨季作物生长季表现出不同的产流产沙能力,玉米在高覆盖期坡面产流产沙较低,在玉米收获期的红薯具有较低的坡面产流能力,但产沙能力高于玉米,小麦在成熟期坡面产流产沙能力低于同期玉米,但收获期产流产沙能力高于同期玉米。(3)耕地短期撂荒可被看作是一种休耕的土地管理方式,对降低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物输出具有重要的作用。短期撂荒促进坡面植被快速恢复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积累。撂荒提高了紫色土坡面产流临界雨量,显着降低坡面产流,特别在春、夏季单次降雨径流系数仅为同季耕地的27.25%和34.72%;撂荒显着降低坡面产沙能力,其产沙能力仅为耕地的14.8%,且随着撂荒时间的增加产沙能力不断降低。与耕地相比,撂荒明显降低了农作物播种、施肥期径流总氮浓度,对径流总磷浓度影响不显着,但撂荒加快了侵蚀泥沙中养分的富集率,全氮与全磷的泥沙富集率是耕地的2.59和1.20倍;通过减少地表径流和坡面产沙,短期撂荒实现了对坡面氮磷流失控制,其氮、磷流失负荷分别降低了59.6%和79.8%,并且通过对泥沙结合态氮磷拦截和削减实现了氮磷流失负荷的显着降低。同时,本论文构建的紫色土区短期撂荒坡面氮磷流失负荷估算模型验证值和实测值之间误差在5%之内,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4)规模化经营具有较低的坡面水土流失,但却显着提高了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和流失负荷,并具备明显的氮磷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规模化经营果园地表径流系数是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3.32倍和3.12倍,土壤侵蚀模数是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52.72%和29.67%。规模化经营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分别为8.49mg·L-1和0.87mg·L-1,远超过地表水水质标准V类水质标准限值,在春季规模化经营果园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分别是长期撂荒坡地、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14.31、4.74、4.77倍和39.08、1.94、3.84倍。果园规模化经营显着增加径流氮、磷流失负荷,在春季施肥后的前两场大雨贡献了全年70.4%的总氮、72.1%的可溶性氮、68.9%的硝态氮、94.1%的氨氮、67.1%的总磷、64.1%的可溶性磷和73.0%的颗粒态磷流失负荷,且氮、磷主要以硝态氮和可溶性磷流失为主;规模化经营增强了氮、磷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前期20%的地表径流贡献了整场降雨径流58.0%的总氮、57.0%的可溶性氮、58.5%的硝态氮、79.0%的氨氮、62.0%的总磷、63.5%的可溶性磷和60.0%的颗粒态磷。在三峡库区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种植模式改变与耕地短期撂荒降低了坡面水土流失与氮磷面源污染物输出,但规模化经营增加了坡面氮磷流失浓度与负荷,其对坡面水土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种植模式改变和耕地撂荒对水土环境的改善。由于规模化经营是三峡库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方向,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王静[6](2020)在《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受纳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但因其排放时间及频率的不确定性、排放区域的广泛性、发生机理的复杂性以及模拟与控制的困难性等特征,而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如何科学地认识并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应用问题。巢湖是我国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的淡水湖泊之一,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其水质恶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已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控制巢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技术研究并筛选出适域性的控制技术,是当前最现实和最迫切的任务。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综合运用野外区域调研、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δ15N和δ18O)、室内化验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系中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引入稳定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识别并定量评价了各污染源对硝酸盐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污染源在源头-沟渠-河道迁移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同时,依托农业面源污染长期定位观测基地,系统研究了巢湖流域典型种植模式下农田(坡耕地及水旱轮作田)的水土及不同形态的氮磷迁移特征,明确了其迁移转化规律,深入探讨了不同农艺措施(植物篱、秸秆还田、等高垄作和优化施肥等)对农田氮磷流失的控制效应,并评价了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稳定氮氧同位素(δ15N和δ18O)的定性识别结合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的定量计算表明,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化肥以及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不同水期河流氮的主要来源具有差异性。丰水期时,上游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化肥的施用(贡献率30%)和粪肥污水的排放(贡献率28%),而中下游则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的排放(36%)和土壤有机氮的矿化(27%);枯水期时,粪肥污水的排放是整个店埠河硝酸盐的主要污染源(上游贡献率38%,中下游则为48%)。综合而言,4类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大气沉降源7%~18%,土壤源24%~29%,化肥源18%~30%,粪肥污水源28%~48%。(2)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性。上游区域水体总氮(TN)、硝态氮(NO3--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4.87 mg/L和2.73 mg/L)显着高于枯水期(3.09 mg/L和1.17 mg/L),铵态氮(NH4+-N)平均浓度则是枯水期(1.10 mg/L)较丰水期高(0.52 mg/L);中下游区域水体TN、NO3--N和NH4+-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6.62 mg/L、3.23 mg/L和1.57 mg/L)显着低于枯水期(10.52 mg/L、4.26 mg/L和3.66 mg/L)。水体无机氮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而污水则以NH4+-N为主。δ15N-NO3-值丰水期(平均值5.02‰)较枯水期(平均值6.38‰)低,而δ18O-NO3-值则是丰水期(平均值9.17‰)高于枯水期(平均值4.50‰)。(3)植物篱(PH)、植物篱+秸秆覆盖(PHS)和等高垄作(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巢湖流域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在当地常规顺坡耕作条件下(CK),年地表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分别为76.55 mm/a和767.10kg/(hm2.a)。与CK相比,PH、PHS和CR可分别减少24.5%、36.5%和19.7%的径流流失和31.0%、45.6%和25.4%的土壤流失,表现出显着的水土保持作用,且减沙效果大于减流效果。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坡耕地TN、PN(颗粒态氮)和NH4+-N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N浓度范围是0.73~22.82 mg/L,其中PN和溶解态总氮(DTN)所占TN的比例基本相当,在DTN中,以NO3--N为主,约占DTN的54.0%~63.7%,DON约占DTN的22.6%~31.3%,NH4+-N仅占12.2%~18.7%。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显着地降低径流PN的浓度,但却提高了DTN、NO3--N、DON(可溶态有机氮)的浓度,而对TN、NH4+-N的浓度无显着影响。CK条件下,氮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9.35 kg/(hm2.a),占当年作物施氮量的2.83%,其中PN、DTN、NO3--N、NH4+-N和DON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N的50.3%、49.7%、28.6%、8.6%和12.5%。与CK相比,PH、PHS和CR的TN径流损失量分别降低了28.3%、40.7%和21.2%(P<0.05),P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58.4%、71.1%和44.5%(P<0.05),NH4+-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32.8%、48.6%和28.3%(P<0.05)。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氮的浓度来实现的。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也显着减少了坡耕地TP(总磷)和PP(颗粒态磷)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P的浓度范围是0.61~1.22 mg/L,其中PP约占TP的71.5%~81.7%,PP是磷地表径流迁移的主要形态。在DTP(溶解态总磷)中,D-Ortho-P(溶解态正磷酸盐)所占比例较大,为87.4%~90.7%,DOP所占比例较小,仅占9.3%~12.6%。与CK相比,PHS、PH、CR3种农艺措施显着降低了径流PP和TP的浓度(P<0.05),但与此同时却不同程度的提高了DTP和D-Ortho-P的浓度,而对DOP(溶解态有机磷)的浓度无显着影响(P>0.05)。CK条件下,磷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706.29 g/(hm2.a),占当年作物施磷量的0.98%。PP、DTP、D-Ortho-P和DOP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P的75.0%、25.0%、22.3%和2.8%。与CK相比,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TP的径流流失负荷分别降低了38.4%、53.8%和33.4%(P<0.05),PP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49.0%、67.6%和41.0%(P<0.05),同时也不同程度降低了DTP、D-Ortho-P和DOP的径流损失量。与氮相似,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磷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磷的浓度来实现的。(4)肥料施用后8-10 d内是控制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水稻季氮磷流失的关键时期。连续两年的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试验研究表明,稻田施肥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第2天或第4天田面水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下降,至8~10 d后趋于稳定,其中TN、DTN和TP浓度随时间下降的最优拟合回归方程为:Y=C0×e-kt。翻耕条件下秸秆还田能有效降低这一时期田面水较高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有利于消减整个生育期的氮磷损失,从而能够降低氮磷流失的风险。(5)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损失在水稻季和旱作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连续7季(3季水稻,2季小麦和2季油菜)的农田氮磷流失监测试验表明,水稻季氮磷径流损失风险远高于旱作季。当地常规耕作条件下(CK),水稻季径流TN和T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73~15.33 mg/L和0.07~0.50 mg/L,旱作季则分别为2.12~4.01 mg/L和0.11~0.30 mg/L,几次高浓度的氮磷损失均发生在水稻季。氮主要以DTN的形式进行迁移,PP却是磷迁移的主要方式。NH4+-N和NO3--N所占DTN比例在水稻季的差异比较大,主要与径流-施肥时间间隔以及水稻的生育期有关,而在旱作季DTN则以NO3--N为主,NH4+-N所占比例则较小。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TN和TP径流损失量分别为3.07~7.29 kg/hm2和238.08~376.48 g/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9%~2.2%和施磷量的0.36%~0.57%,氮磷的径流损失主要发生在水稻季。由于降雨事件的偶然性以及追肥采用表施的方式,优化施肥对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径流流失风险难以控制,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磷的损失。秸秆还田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均可有效降低氮素流失负荷,使得氮素流失潜能大大减小。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尽管可以减少旱作季磷的流失,但却显着增加了稻季磷的流失风险。因此,从控制水旱轮作田氮磷养分流失的角度来看,在巢湖流域,秸秆还田与翻耕相结合更能有效地降低氮磷养分的损失风险。整体而言,本研究利用稳定氮氧同位素的定性识别结合SIAR模型的定量计算,较为精确地解析了河道氮素的来源。农田氮素面源污染是河流氮素的主要污染源,从源头上采取不同的农艺措施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是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关键和最有效的策略。巢湖流域的坡耕地采取植物篱结合秸秆还田,水旱轮作田采取翻耕结合秸秆还田的农艺措施对农田面源污染物具有显着地控制效应,可在研究区域及类似流域进行推广利用。

刘同岩[7](2020)在《天目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现状分析及茶园氮磷径流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现象严重的国家。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也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目前全国地表水污染现状依然严重,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面源污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而面源污染中农业面源污染是主要的污染形式。位于溧阳市天目湖流域的沙河水库是当地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型水库。近年来其水质中的总氮量和总磷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分析其氮磷来源并研究减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2018年至2019年通过实地调查监测,明确农田排放、茶园排放、畜禽养殖、生活污水等不同类型面源污染氮、磷排放情况及其贡献率。在模拟降雨条件下,研究不同施肥处理、生物炭施用以及生态覆盖对茶园径流中氮、磷的输出形态和负荷的影响,以期探索茶园径流氮磷排放的减控措施,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及生态恢复等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研究发现,天目湖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贡献次序为,农业面源污染>总生活污染>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水库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而主要污染类型为农田和茶园径流,其总氮在水库面源污染负荷中占比分别为24.97%和23.24%;且茶园径流在氮磷径流排放中占比更高,15.8%的茶园土壤在农业面源污染中贡献了 41.70%的总氮和31.68%的总磷。生活排污也是氮磷污染重要的一环,生活排污在水库面源污染负荷中的占比为总氮23.09%,总磷27.36%。养殖污染和旅游污染占比相对较小。不同肥料、生物炭施用对茶园土壤氮磷径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相比,茶树专用有机肥和缓释肥处理径流氮磷排放降低。施用生物炭可提高茶园酸性土壤pH,过量添加会使土壤pH值增幅过大,而不再适宜茶树生长。施用适量的生物炭可减少氮磷径流损失,过量添加会增大地表径流量,提高径流氮磷损失。生物炭添加并不会对土壤肥力产生负面影响,相反会起到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的作用。生物炭添加对氮素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尤其是对氨氮的吸附较为强烈,而对磷素的吸附不明显,甚至表现出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对生态覆盖和生物炭添加对氮磷径流的研究发现,白三叶草单独作用可以可产生减少氮浓度的影响,对磷浓度影响不大。适量生物炭添加和白三叶草种植共作用可以显着降低径流中氮磷浓度,在各处理中,有机肥加1份生物炭加白三叶草的总氮径流浓度最低,比有机肥加1生物炭和有机肥加白三叶草处理分别降低了 29.45%和25.47%,有机肥加1份生物炭加白三叶草较有机肥加1生物炭的总磷浓度平均浓度下降34.29%。过量添加生物炭与白三叶草共同作用并没有进一步减少氮磷径流浓度,反而有升高趋势。生物炭过量添加与白三叶草作用时会增加地表径流量,这是氮磷流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种植白三叶草与未种植白三叶草的处理组之间的氮流失量体现出显着性差异;总氮流出量最低的为有机肥加1份生物炭加白三叶草,流出量占比中,NO3--N为地表径流的主要形式。单独种植白三叶草不能有效控制径流磷流失量,但适量生物炭和白三叶草共同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径流中总磷的含量。且因白三叶草的作用,PP在流出量中占比下降,TDP占比升高。

程浩[8](2020)在《林地景观特征对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地作为影响面源污染的关键土地利用类型,对流域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林地类型、林地覆盖率、林地位置及林地景观格局等林地景观特征都会对污染负荷的发生和转移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选取巢湖入湖水系中河流流域面积最大、林地覆盖率最高的杭埠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SWAT模型构建流域面源污染模型,获取流域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和负荷量。同时,定量化提取和研究林地关键景观特征和林地景观格局,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冗余(RDA)分析筛选出对面源污染有着重要影响的关键林地景观特征因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关键林地景观特征因子,利用回归分析方法,从单个特征因子和多特征因子两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模型模拟精度方面,利用SWAT模型构建杭埠河流域面源污染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径流模拟方面,R2高达0.93,说明模拟的径流量与实际径流量高度拟合;在总氮总磷输出模拟方面,R2也达到了0.62,说明该模型对于模拟总氮总磷输出有着较好的精度,基本可以反映实际情况。上述结果表明,SWAT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流域面源污染输出。(2)在总氮总磷输出时空分布特征方面,总氮总磷在空间分布方面,受土地利用、土壤属性、地形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形成了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同时,总氮总磷输出受气候影响较大,有着显着的季节特征,主要体现在总氮总磷输出强度与径流量的关系方面。杭埠河流域总氮和总磷的输出强度在时空分布特征方面是一致的,但总磷的输出强度低于总氮的输出强度。雨季总氮、总磷污染物的产出强度远高于旱季,主要是由于雨季凋落物的严重矿化过程。(3)在关键林地景观特征对面源污染输出影响方面:1)不同林分条件下,混交林的流域污染负荷输出强度最低,总氮产量为1244.73kg/km2,总磷产量为341.39 kg/km2;2)流域养分输出和流域林地覆盖率成负相关,林地覆盖率高的流域(超过75%)最高减少56.69%的总磷和53.46%的总氮输出量相比林地覆盖率低的流域(低于25%);3)DFR对流域总氮和总磷产量有不确定的影响,林地本身也是污染源,但也具有阻断污染运动的功能;在500~1000m范围内,流域面源污染输出强度最低;4)林地景观格局指数方面,景观格局对流域面源污染输出的影响整体上处于不确定状态。5)综合多个关键林地景观变量的回归分析,对流域总氮总磷输出有着较高的响应拟合精度。(4)综合污染物输出规律、地形、生产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本研究提出的山区与平原的不同林地配置模式如下:山区林地主要考虑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建议的林地配置为混交林+流域林地覆盖率(>75%)+林地与河流距离(<500 m);平原林地在考虑调控污染物的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建议的配置林地缓冲带,具体模式为混交林+流域林地覆盖率(>25%)+林地与河流距离(<500 m)。本研究定量化、准确有效的揭示林地景观特征对面源氮磷地表污染物输出的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林地配置优化布局建议,为具有相似特征的区域林地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刘宇轩[9](2020)在《丹江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提出丹江流域位于陕豫鄂三省交界处,丹江口水库上游,近年来随着流域内点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非点源污染占流域污染物总量的比重将逐渐增大。因此,对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量模拟及其来源进行相关研究对整个流域乃至丹江口水库水环境污染控制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明确丹江流域内非点源氮、磷污染来源及负荷,本文将流域内主要污染源分为三类:土地利用、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运用Johnes经典输出系数模型对丹江流域2007年、2012年和2017年的TN、TP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速度分析、动态度分析、状态指数分析等方法,对流域2007-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通过贡献率和单位贡献率指数等指标进一步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对总体TN、TP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流域内非点源TN、TP污染负荷在2007-2017年总体上呈逐渐减少趋势,2007年流域内TN、TP的输出量分别为9800.47t和1301.15t,2012年减少至8584.14t和1203.67t,2017年减少至7828.49t和1158.96t,TN污染负荷大约是TP污染负荷的7倍。(2)根据流域内实际农业耕作状况,选取流域内旱地、水田、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园地、建设用地等8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模拟了TN、TP污染物负荷在2007-2017年期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非点源TN、TP污染物负荷出现逐渐减少趋势,TN负荷量由4546.08t减少到4206.05t,TP负荷量由571.7t减少到542.12t;不同土地利用类型TN、TP负荷大小排序为旱地>林地>水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园地,旱地与水田的TN、TP负荷量表现出明显逐渐减少的趋势,而对于林地和草地污染物负荷变化程度并不大;说明耕地(旱地、水田)是8个土地利用类型中最大的污染源,也可以看出农业生产造成的非点源TN、TP污染最为严重。(3)流域内畜牧养殖在2007-2017年期间非点源TN、TP污染负荷的变化规律为逐渐上升,TN负荷由1078.21t上升到1307.84t,TP负荷由319.64t上升到389.71t,流域内各种畜禽产生的TN、TP污染物负荷量排序为:猪>牛>家禽>羊,其中猪输出的负荷量占这四种畜禽种类总体的50%左右,说明猪是畜禽种类输出TN、TP污染物最多的污染源。(4)流域非点源TN、TP贡献率排序为:土地利用>农业人口>畜牧养殖,贡献率分别为49.16%、35.30%、15.54%,说明土地利用是造成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最主要的来源。综上可得:耕地和猪是造成TN、TP污染的关键源区。(5)考虑到不同土地利用是造成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选取2007年、2012年、2017年之间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7年期间,旱地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由560.41km2减少到520.3km2,水田也出现了逐渐减少趋势,由357.76km2减少到308.6km2,草地在11年间减少了170.39km2,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加。单位贡献率指数(UCI)相对于贡献率更能客观地反映土地利用对TN、TP的影响,其中旱地和水田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程度较高,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影响程度较低且差距不大。

马良[10](2020)在《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小流域土壤侵蚀及养分输出研究》文中提出三峡库区作为极重要的水土保持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受人为活动等影响,其生态环境质量遭到进一步破坏。本研究选择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科技示范点秭归县兰陵溪小流域,基于长江三峡库区(秭归)森林生态定位站的2015年-2019年小流域出口断面长期连续监测数据、集水区和径流小区观测数据,运用流域断面监测、滤波法基流分割、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方法,确定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小流域土壤养分氮磷流失负荷及其变动范围和时间分布特征,评估库区退耕还林小流域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水平,厘清径流和土壤侵蚀对小流域养分流失的贡献,分析多种土地利用结构的集水区地表水水质分异和典型降雨径流过程观测,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对集水区水质影响和小流域次降雨养分流失特征。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径流与土壤侵蚀。小流域年平均径流深为714.3 mm,径流深最大为876.1mm,最低值为621.5mm。径流系数为0.58-0.76,径流转化率较高。小流域基流占总径流量的9.7-14.7%,地表径流占比约为85.3-90.3%,地表径流对总径流贡献最大。小流域土壤侵蚀得到基本控制,年平均侵蚀模数为260.24 t·km-2·a-1,较退耕还林前减少了87.3%,侵蚀强度达到微度侵蚀水平。(2)土壤养分流失。小流域总氮、总磷流失负荷分别为8.748-14.524 t·km-2·a-1、0.193-0.391 t·km-2·a-1,其中硝态氮占氮素输出的72.2-74.1%。小流域流域氮肥流失率在12.8-21.2%,磷肥流失率在2.8-5.7%之间,小流域氮肥流失率高于库区平均水平(9.0%),磷肥流失率略低于库区平均水平(5.7%)。(3)径流、侵蚀及土壤养分输出季节。小流域产流主要集中于5-10月,峰值一般发生在7、8月份。土壤侵蚀也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次暴雨事件对土壤侵蚀量贡献较大,降雨量最大的五次暴雨事件贡献约68.06%的年土壤侵蚀量。同时,5-10月为小流域养分流失的关键期,贡献超80%以上的氮磷养分流失负荷。(4)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园地为主的集水区氮磷浓度显着高于林地为主的集水区和林地园地为的主集水区(P<0.05)。集水区间氮磷浓度变幅在降雨径流过程中差异显着(P<0.05)。园地为主的集水区变幅最大,养分浓度变化对降雨响应也最为迅速。园地为主的集水区总氮平均浓度(17.4 mg·L-1)是林地为主的集水区的4.4倍,林地园地为主的集水区的1.8倍,是养分流失控制的关键区域。(5)土壤养分输出贡献。侵蚀泥沙对总磷流失负荷贡献较大(82.29%),对总氮流失负荷贡献较小,仅为1.1%左右。径流对总氮的贡献最大(11.397 t·km-2·a-1),约有98.9%的总氮通过径流流失,对总磷的贡献较小(0.057 t·km-2·a-1),仅占总磷流失负荷的18.7%左右。径流流失中,地表径流贡献了总氮径流流失量的87.10%,总磷径流流失量的89.18%,基流流失量对总氮总磷的径流流失贡献较少,分别为12.90%、10.81%。(6)较退耕还林前,小流域土壤侵蚀减少了87.3%。但小流域径流系数较大(0.58-0.76),径流养分流失风险较高,且小流域径流总氮浓度超过Ⅴ类水水质标准,小流域径流总氮流失水平较高。应通过土地利用类型及结构的优化配置,适当增加林地比例以及在河岸边设立缓冲林带或实行茶林间作等方式,降低小流域径流氮流失负荷量及水体富营养化的农业面源污染氮输入风险。

二、千岛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氮和磷流失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岛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氮和磷流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南水北调中线小流域氮磷时空分布及流失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氮磷流失情况
        1.2.2 土壤氮磷流失过程及特征
        1.2.3 土壤氮磷流失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地质地貌特征
        2.1.4 土壤
        2.1.5 土地利用情况
        2.1.6 水土流失情况
        2.1.7 水土保持措施
    2.2 数据资料
        2.2.1 气象、水位数据
        2.2.2 子流域划分
        2.2.3 水样采集与测定
        2.2.4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2.3 样品处理和实验分析方法
        2.3.1 土壤团聚体分级
        2.3.2 样品理化性质测定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2.4.1 土壤团聚体粒级组成
        2.4.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2.4.3 各粒级团聚体对氮磷含量的贡献率
        2.4.4 Johnes经典输出系数模型
        2.4.5 单位贡献率指数
        2.4.6 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平均浓度
        2.4.7 降雨侵蚀力
3 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分布特征
    3.1 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分布统计特征
    3.2 土壤团聚体粒级组成及其稳定性
        3.2.1 干湿筛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粒级组成
        3.2.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3.3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全氮、全磷含量分布特征
        3.3.1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全氮含量分布特征
        3.3.2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全磷含量分布特征
    3.4 各粒级土壤团聚体对全氮、全磷含量的贡献率
    3.5 本章小节
4 流域径流泥沙氮、磷变化特征
    4.1 地表径流总氮、总磷浓度变化特征
    4.2 沉积泥沙中全氮、全磷含量变化特征
    4.3 上中下游子流域径流泥沙氮、磷变化特征
    4.4 土地利用方式对径流泥沙氮、磷的影响
        4.4.1 土地利用方式面积与径流泥沙氮、磷的关系
        4.4.2 土壤团聚体总氮、总磷含量与径流泥沙氮、磷的关系
        4.4.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总氮、总磷输出负荷量估算
    4.5 本章小节
5 典型降雨的氮磷流失特征
    5.1 流域降雨特征
        5.1.1 流域降水年内变化
        5.1.2 降雨类型划分
        5.1.3 侵蚀性降雨分布特征
    5.2 流域降雨径流关系
        5.2.1 降雨与径流关系解析
        5.2.2 典型降雨径流过程
    5.3 典型降雨径流过程氮磷浓度变化
        5.3.1 总氮浓度
        5.3.2 总磷浓度
    5.4 流域氮、磷负荷输出特征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小区和流域尺度氮磷流失的年际变化特征 ——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农田氮磷流失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1.1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述
        1.1.2 氮磷流失的途径
        1.1.3 氮磷流失的影响因素
    1.2 不同尺度下农田氮磷流失研究
        1.2.1 径流小区尺度下氮磷流失
        1.2.2 田块尺度下氮磷流失
        1.2.3 小流域尺度下氮磷流失
    1.3 秸秆和生物炭还田对氮磷流失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1.3.1 秸秆还田对氮磷流失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1.3.2 生物炭对氮磷流失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1.4 三峡库区农田氮磷流失研究现状
        1.4.1 三峡库区水体污染现状
        1.4.2 三峡库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1.5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技术路线
    2.4 材料与方法
        2.4.1 研究区概况
        2.4.2 试验设计与处理
        2.4.3 采样与分析方法
    2.5 数据处理
第3章 紫色土旱坡地小区尺度下氮素流失年际变化特征
    3.1 引言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区产流产沙的影响
        3.2.2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铵态氮流失年际变化
        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硝态氮流失年际变化
        3.2.4 不同施肥处理对颗粒态氮流失年际变化
        3.2.5 不同施肥处理下全氮浓度流失年际变化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紫色土旱坡地小区尺度磷素流失年际变化特征
    4.1 引言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正磷酸盐流失年际变化
        4.2.2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颗粒态磷流失年际变化
        4.2.3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全磷流失年际变化
        4.2.4 不同施肥处理下各形态磷流失通量年际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小区尺度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分析
        5.2.1 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肥料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5.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5.2.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石盘丘小流域氮磷流失年际变化特征
    6.1 引言
    6.2 结果分析
        6.2.1 小流域氮、磷形态流失年际变化
        6.2.2 小流域氮、磷流失通量年际变化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3)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以安吉县赋石、老石坎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湖库氮磷污染分布特征
        1.2.2 湖库氮磷污染源解析
        1.2.3 湖库氮磷污染防治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水库概况
    2.2 自然环境
        2.2.1 流域水系
        2.2.2 气候特征
        2.2.3 土壤与植被
    2.3 产业经济概况
3 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水质监测布点
        3.2.2 样品的采集
        3.2.3 监测指标及分析方法
        3.2.4 水质评价标准
        3.2.5 水质评价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地表水污染特征分析
        3.3.2 库区水污染特征分析
        3.3.3 典型支流水质沿程变化特征
        3.3.4 流域多年水质污染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流域主要污染源调查
        4.2.2 污染源水质监测布点与采样
        4.2.3 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4.2.4 排放系数与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污染源排放系数
        4.3.2 流域污染负荷估算
        4.3.3 流域污染负荷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水库内源污染特征分析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沉积物与流域土壤采集与处理
        5.2.2 沉积物与流域土壤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5.2.3 沉积物氮磷静态释放模拟实验
        5.2.4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实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库区沉积物与流域土壤理化性状
        5.3.2 沉积物氮磷静态释放特征
        5.3.3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探讨
    6.1 引言
    6.2 水库保护对策制定原则
    6.3 重点防治污染源
        6.3.1 大气湿沉降污染防治
        6.3.2 种植业污染防治
    6.4 重点关注污染源
        6.4.1 农家乐污染治理
        6.4.2 农村生活污染防控
        6.4.3 水库内源污染控制
    6.5 中轻度防控污染源
    6.6 健全政策与管理体系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

(4)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以大汶河支流牟汶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
        1.2.2 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2 研究区基本状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流域水质评价
    2.3 流域非点源污染来源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流域SWAT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
    3.1 SWAT模型建模过程
    3.2 模型空间数据库构建
    3.3 模型属性数据库构建
    3.4 空间离散化
    3.5 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3.5.1 参数敏感性分析
        3.5.2 模型评估方法
        3.5.3 率定验证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
    4.1 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
        4.1.1 流域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的时间变化特征
        4.1.2 典型水文年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
    4.2 不同污染源对流域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的贡献
    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非点源污染特征
    4.4 牟汶河流域非点源污染防治措施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5)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1.2.2 农业生产方式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1.2.3 当前研究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三峡库区概况
    2.2 万州区概况
    2.3 五桥河流域概况
第3章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及其成因
    3.1 研究方法
        3.1.1 问卷调查
        3.1.2 无人机遥感调查
        3.1.3 资料收集
    3.2 农业生产方式改变
        3.2.1 作物种植结构
        3.2.2 复种指数
        3.2.3 化肥投入强度
        3.2.4 耕地撂荒
        3.2.5 规模化经营
    3.3 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原因
        3.3.1 作物种植结构改变的原因
        3.3.2 复种指数改变的原因
        3.3.3 化肥投入强度改变的原因
        3.3.4 耕地撂荒的原因
        3.3.5 规模化经营的原因
    3.4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趋势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径流小区天然降雨观测试验
        4.1.2 人工模拟降雨实验
    4.2 不同种植模式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
        4.2.1 产流降雨
        4.2.2 坡面产流
        4.2.3 坡面产沙
        4.2.4 氮、磷流失特征及差异
    4.3 不同类型作物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4.3.1 玉米产流产沙
        4.3.2 红薯产流产沙
        4.3.3 小麦产流产沙
    4.4 小结
第5章 撂荒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响应
    5.1 研究方法
        5.1.1 试验布设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5.1.3 数据处理
    5.2 撂荒对地表覆盖的影响
    5.3 撂荒前后土壤性质的变化
    5.4 撂荒前后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5.4.1 产流降雨
        5.4.2 坡面产流
        5.4.3 坡面产沙
    5.5 撂荒前后氮、磷流失特征及差异
        5.5.1 径流氮、磷浓度
        5.5.2 侵蚀泥沙养分
        5.5.3 氮、磷流失负荷
    5.6 撂荒前后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对降雨响应
    5.7 讨论
    5.8 小结
第6章 规模化经营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响应
    6.1 研究方法
        6.1.1 试验布设
        6.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6.1.3 数据处理
    6.2 不同经营类型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6.2.1 产流降雨
        6.2.2 坡面产流
        6.2.3 坡面产沙
    6.3 不同经营类型氮、磷流失特征与差异
        6.3.1 径流氮、磷浓度
        6.3.2 氮、磷流失负荷
        6.3.3 氮、磷流失对降雨的响应
    6.4 典型降雨对规模化经营氮、磷流失影响
        6.4.1 典型降雨对坡面产流影响
        6.4.2 典型降雨对氮、磷流失影响
        6.4.3 典型降雨的污染物冲刷效应
    6.5 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生产方式优化对策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面源污染概况
        1.2.2 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1.2.3 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1.2.4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与策略研究进展
    1.3 巢湖水环境研究现状
        1.3.1 巢湖流域概况
        1.3.2 巢湖水环境现状
        1.3.3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1.4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
        3.2.4 样品分析
        3.2.5 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
        3.3.2 店埠河潜在硝酸盐污染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
        3.3.3 店埠河水体的水化学特征
        3.3.4 店埠河硝酸盐来源的定性解析
        3.3.5 店埠河水体硝酸盐来源的定量解析
        3.3.6 不同污染源不同形态氮及氮氧同位素特征值沿沟渠的迁移转化特征
    3.4 讨论
        3.4.1 店埠河水体氮素的时空特征
        3.4.2 利用SIAR模型定量解析面源氮素各污染源贡献率
    3.5 小结
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巢湖流域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的采集
        4.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4.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径流的防控效果
        4.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土壤流失的防控效果
        4.3.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氮浓度的影响
        4.3.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
        4.3.5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磷流失的防控效果
        4.3.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作物产量分析
    4.4 讨论
        4.4.1 巢湖流域坡耕地氮磷径流流失现状
        4.4.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
        4.4.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氮磷径流损失的调控作用
    4.5 小结
5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试验方法
        5.2.4 样品采集
        5.2.5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5.2.6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监测期间的降雨产流情况
        5.3.2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特征
        5.3.3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氮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5.3.4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磷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5.3.5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氮素径流损失负荷
        5.3.6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磷径流损失负荷
        5.3.7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规律与控制关键期
        5.4.2 保护性耕作对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5.4.3 优化施肥对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6.1.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6.1.3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6.2 特色与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情况
致谢

(7)天目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现状分析及茶园氮磷径流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水体氮磷污染的来源
        1.2.2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与特点
        1.2.3 农业面源污染中氮、磷的损失途径
        1.2.4 地表径流中氮磷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1.2.5 氮磷损失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天目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人口分布
        2.1.3 经济发展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污染源排放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库相关指标分析
        2.3.2 上游河流相关指标分析
        2.3.3 排污负荷计算
        2.3.4 水库面源污染负荷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物炭添加对茶园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设备与环境条件
        3.2.2 实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生物炭添加对径流中总氮浓度的影响
        3.3.2 生物炭添加对径流中氨氮、硝态氮浓度的影响
        3.3.3 生物炭添加对径流中磷浓度的影响
        3.3.4 单次降雨径流中氮磷浓度随时间变化
        3.3.5 生物炭添加对氮流失量的影响
        3.3.6 生物炭添加对径流磷含量的影响
        3.3.7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pH的影响
        3.3.8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覆盖与生物炭共作用对径流氮磷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设备与环境条件
        4.2.2 实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种植白三叶草对径流氮浓度的影响
        4.3.2 种植白三叶草对径流磷浓度的影响
        4.3.3 种植白三叶草对氮素流出量的影响
        4.3.4 种植白三叶草对磷素流出量的影响
        4.3.5 种植白三叶草对土壤pH的影响
        4.3.6 种植白三叶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学位攻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林地景观特征对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面源污染研究概况
        1.3.2 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
        1.3.3 流域林地与污染负荷关系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3 流域面源污染特征
    3.1 流域面源污染负荷获取
        3.1.1 数据库建立
        3.1.2 模型运行
        3.1.3 模型验证
    3.2 面源污染分布特征
        3.2.1 排放总量
        3.2.2 空间分布
        3.2.3 时间变化
4 流域林地景观特征
    4.1 林地景观特征获取与分析
        4.1.1 林地类型
        4.1.2 流域林地覆盖率
        4.1.3 林地距河流距离
    4.2 林地景观格局获取与分析
        4.2.1 景观格局获取
        4.2.2 景观指数分析
5 林地景观特征对流域总氮总磷影响分析
    5.1 流域总氮总磷输出关键影响指标判别分析
        5.1.1 林地景观特征与面源污染负荷相关性
        5.1.2 基于RDA分析的林地关键指标筛选
    5.2 关键林地景观特征对流域氮磷输出响应分析
        5.2.1 单因子指标分析
        5.2.2 林地景观-面源污染负荷响应回归分析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林地景观特征与总氮总磷输出的响应
        6.1.2 林地配置优化布局
        6.1.3 研究展望
    6.2 主要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9)丹江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非点源污染来源及特征
        1.1.2 非点源污染的现状
        1.1.3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的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非点源污染的模型研究
        1.2.2 国内非点源污染的模型研究
    1.3 国内外输出系数模型的研究
        1.3.1 国外输出系数模型的研究
        1.3.2 国内输出系数模型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数据来源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估算
    3.1 输出系数法的基本原理
    3.2 土地利用对非点源氮磷负荷
        3.2.1 土地利用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背景
        3.2.2 土地利用输出系数的确定
        3.2.3 土地利用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量
    3.3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对非点源氮磷负荷
        3.3.1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的研究背景
        3.3.2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输出系数的确定
        3.3.3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量
第四章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的分析
    4.1 丹江流域各类污染源的非点源氮磷污染的负荷分析
        4.1.1 土地利用的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的分析
        4.1.2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的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的分析
    4.2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TN、TP负荷时间分布的分析
    4.3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TN、TP负荷空间分布的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5.1 土地利用结构
    5.2 数据分析方法
    5.3 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
        5.3.1 变化幅度
        5.3.2 变化速率
    5.4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5.5 非点源污染负荷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小流域土壤侵蚀及养分输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养分流失研究综述
        1.2.1 养分流失途径
        1.2.2 水土及养分流失影响因素研究
        1.2.3 小流域土地利用与养分流失
    1.3 选题依据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质地貌特征
        2.1.4 土地利用/覆被
        2.1.5 社会经济及产业状况
        2.1.6 施肥和养殖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集水区划分
        2.2.2 水文及相关数据获取
        2.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 数据分析
        2.3.1 小流域出口断面养分流失负荷计算
        2.3.2 地表径流及基流分割
3 小流域产流产沙
    3.1 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3.2 小流域产流特征
        3.2.1 年际变化特征
        3.2.2 年内变化特征
    3.3 小流域侵蚀产沙特征
        3.3.1 年际变化特征
        3.3.2 年内变化特征
    3.4 讨论
        3.4.1 流域产流特征
        3.4.2 流域产沙特征
    3.5 小结
4 小流域养分输出特征
    4.1 小流域土壤养分输出负荷
        4.1.1 泥沙养分输出
        4.1.2 径流养分输出
    4.2 地表水水质情况
    4.3 讨论
    4.4 小结
5 降雨过程中典型集水区水质变化
    5.1 小流域养分输出分异
        5.1.1 土地利用结构
        5.1.2 氮磷输出分异
    5.2 典型集水区的氮磷流失过程
        5.2.1 降雨量及过程
        5.2.2 典型集水区径流过程养分输出浓度分异
        5.2.3 径流土壤养分浓度变幅及其对降雨量响应
        5.2.4 径流土壤养分输出动态
    5.3 讨论
    5.4 小结
6 小流域典型降雨径流氮磷流失过程
    6.1 小流域典型降雨径流过程
    6.2 径流养分流失特征
        6.2.1 径流过程养分浓度特征
        6.2.2 径流养分流失动态
        6.2.3 氮、磷输出在典型降雨过程中的分布特征
        6.2.4 典型降雨事件下氮素流失形态特征
    6.3 泥沙养分流失特征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千岛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氮和磷流失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水北调中线小流域氮磷时空分布及流失特征研究[D]. 张家欣.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小区和流域尺度氮磷流失的年际变化特征 ——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例[D]. 朱浩宇. 西南大学, 2021
  • [3]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以安吉县赋石、老石坎水库为例[D]. 贾瑞杰. 浙江大学, 2021(09)
  • [4]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以大汶河支流牟汶河流域为例[D]. 于新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D]. 严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12)
  • [6]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D]. 王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天目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现状分析及茶园氮磷径流控制研究[D]. 刘同岩. 扬州大学, 2020(04)
  • [8]林地景观特征对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影响研究[D]. 程浩.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9]丹江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D]. 刘宇轩. 长江科学院, 2020(01)
  • [10]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小流域土壤侵蚀及养分输出研究[D]. 马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标签:;  ;  ;  ;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千岛湖流域氮磷流失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