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力发电厂辅助设备可编程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郭竞之[1](2021)在《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进步,社会对电力能源供应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发电厂总装机规模也不断增加。随着电网规模的逐渐增大,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很有必要提升电网稳定性、安全性、电能质量而满足其未来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开发出高性能的发电企业监控系统。某水电站是四川东北部高压传输电网的主力电站,担负着高压传输电网调节波峰、调节频率与意外突发事故配备等重要工作任务。2001年5月投入正式运行的南瑞SSJ 3060型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安全、连续、稳定发供电打下了坚实的设备基础,提高了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水平。本文研究了此水电站监控系统的性能缺陷和难扩展相关问题,依据电力标准要求而对其进行重新设计。首先叙述了当前水电站监控系统的发展进步实际情况,根据水电站监控系统的真实状况以及特征,在对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需求研究的基础之上,指出了满足实际要求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组成结构、上位机、现地控制单元、安全防护、AGC/AV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等进行研究,结合现场的设备结构及实际生产情况,找到符合要求且安全可行的设计方案。在对系统整体结构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对硬件、软件进行了选型配置,同时对开停机流程、AVC/AGC等功能进行了研究设计,提高了生产运行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当代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是集自动智能化专业技术、电子信息化专业技术、网络专业技术、多数字媒体专业技术等多专业学科的结果。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对水电站运行设备的展开参数采集、实时监视、调节控制、操作,在节约人力成本,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安全可靠性。
范双双[2](2020)在《某32MW水利枢纽工程电气控制部分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不管是大到国民工业的向前发展,还是小到人们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对于电能需求是与日剧增的。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水力发电项目高速发展,相较火电等传统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发电类型,水力发电具有清洁,无污染,循环可再生等优势。因此,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将有效优化能源结构,提升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占比,同时,为区域快速发展带来非常有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在详细分析课题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本水利枢纽工程的项目概况,并给出了本项目发电机组机型号和台数的选择方案。其次,介绍了本水利枢纽工程接入电力系统的方式;分析了该水利枢纽工程采用的水轮发电机额定电压的选取方式;依据本水利枢纽工程出线电压等级、回路数及电站在系统中的位置、作用、运行方式并结合枢纽布置形式等情况,设计了四个电气主接线方案,并对四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了本水利枢纽工程的最佳电气主接线方案。接着,分析了短路电流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并对该水利枢纽工程进行短路计算;根据短路电流的计算结果,对该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一次设备的初步选型;按照招标设计阶段工作精度要求和国家电网公司项目设计要求,对该水利枢纽工程一次设备的初步选型方案进行校验,并确定该水利枢纽工程的最终电气设备选型。然后,介绍了该水利枢纽工程的电气布置方案;根据布置方案提出了该水利枢纽工程的过电压保护和接地保护方案。最后,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和现有设备状况,提出了该水利枢纽工程二次侧的技术设计方案以及二次侧相关设备的功能配置选型方案。该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将为江西区域电网调度运行和社会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朱莉[3](2020)在《《水轮机操作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关于《水轮机操作手册》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译者于2018年9月在语言家翻译社完成了《水轮机操作手册》中的3.8到3.11共四个章节的英汉翻译任务,原文字数约为3万字,译文字数约为6万字。文本主要包括水轮机的保证性能、参照标准、工作范围、运行水位以及模拟实验等内容。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目的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三个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信原则”。目的论探讨的是基于原文的翻译行为,这一行为需要协商和执行,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预期结果;三原则中“目的原则”最为重要,即是说译文由其目的决定。“连贯原则”强调译文必须内部连贯,为译文读者所理解。“忠信原则”强调原文和译文间必须连贯。在《水轮机操作手册》英汉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主要遇到专业术语,被动句和长难句翻译三大困难。在目的论指导下,译者针对在水轮机操作性文本中的三个难点,采取了相应的翻译技巧。第一、采用选词法翻译专业术语,以实现专业术语表达准确的翻译目的;第二、采用顺译法和转换法翻译英语被动句,以达到译文忠实连贯的目的;第三、采用重组法,词序调整法和拆分法翻译英语长难句,从而达到译文连贯、忠实的目的。译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化解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圆满完成了翻译任务,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本报告可为科技文本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向巧凤[4](2019)在《基于“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理念的辅助设备远程监控功能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介绍了基于《大唐广西分公司"智慧(智能)水电"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对厂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现地智能化改造总体目标的要求,利用岩滩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A级检修机会,对2号机组辅助设备远程监控功能进行优化,优化成果为其他机组及辅助设备智能化改造提供指导及借鉴。
韦松直[5](2019)在《水电厂自动监控系统的研究 ——以贵州白水河二级电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水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电力能源行业中的首选。然而传统的电力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电能质量和可靠性的需求,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支持人员管理最新的设备。近代以来,计算机的发明而带来许多新的技术,且在众多技术人员的努力之下,计算机技术得到全面发展。计算机监控技术应用在水电厂中,能提高水电厂的安全、可靠运行能力,提升电厂发电水平,产生更高的效益。本文研究的自动监控系统结构具有开放、模块化功能,能够对水电厂的主设备和辅助设备等设备的数据采集,通过上位机处理,实现上位机在线显示、控制与调节。系统人机界面的操作直观、方便,系统还拥有快速通信功能。本文以贵州白水河发电有限公司二级电厂为研究对象,对水电厂自动监控系统研究,结合现场的环境和电厂的监控要求,对贵州白水河二级电厂自动监控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贵州白水河二级电厂自动监控系统以H9000监控系统为主要内容,系统分为厂站控制层和现地单元控制层、过程层共3层,监控系统采用全厂统一的GPS时钟信号对时,通讯功能通过100/1000Mbps自适应光纤以太网实时通信。根据水电站在控制功能和控制方式等多方面的要求,系统在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厂站控制层、现地控制单元层、过程层。厂站控制层由2台上位机构成,对水电站进行自动控制,对故障、综合信息拓展进行实时显示。现地控制单元层由机组LCU跟开关站及公用LCU整合,行使逐一单元的数据采集和监控作用,提供逐一单元的现地人机交互功能,在三层结构间有承先启下的效用,同时跟厂站控制层、过程层通信。过程层由电子式互感器,联合单元、智能终端等装置组成,连通一次装置和二次装置。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把一次侧电流、电压等值采样,再经过数字化与模拟化方式将信息通过报文传送至现地控制单元层,同时通过现地控制单元层报文下发的控制命令,实现数字化的命令和开关操作等自动化操作。通信方面,现地控制单元层经过可编程控制器(PLC)嵌入的以太网卡连通交换机对上位机展开通信。现地控制单元层与过程层通过用现场总线型网络结构通信,采用IEC61850协议,使得PLC与通讯设备、智能仪表、调速器系统和励磁系统及继电保护系统可以通讯。在系统中,PLC和上位机都设计了丰富的软件、硬件接口,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刘少伟[6](2019)在《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静止变频启动方式分析与典型故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电力需求也不断增长,电网容量持续增大。电网中单机容量百万千万兆瓦级的机组越来越多,一旦发生单机事故会对电网造成较大冲击,为确保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不断提高,必须寻求一种可以快速启动停止的电站来作为电网调峰填谷、事故备用等。以目前的技术来看,抽水蓄能电站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案之一。惠州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内一次性投资建设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惠蓄在A、B厂各有一套静止静止变频启动器(Static Frequency Converter,SFC),启动抽水蓄能机组在泵工况调相及泵工况的启动。4台机组泵工况启动共用一套SFC系统,SFC与机组通过18kV启动母线相连接。抽水蓄能电站所使用的机组为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既可以作为发电机,又可以作为水泵。一般采用静止变频或者相近机组背靠背启动机组泵工况及泵工况调相。通过SFC系统启动机组时,它将电网系统内50Hz的交流电由输入变压器降压后送至网桥(可控硅整流桥)整流成直流,然后再通过机桥将直流逆变成0—50Hz逐渐上升频率的交流电,经输出变压器升压后再经过输出开关以及输出电抗器后通过启动母线送至相应的启动机组,产生频率逐渐上升的磁场,推动转子转动。拖动机组至额定转速并同期合上机组出口断路器与并网运行。一台机组泵工况启动成功后,SFC系统退出运行等待下一台机组泵工况启动命令。静止变频启动方式具有对电网冲击小、对发电机危害小、启动迅速可靠,在抽水蓄能中广泛应用,因此研究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使用静止变频启动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实际价值。
时畅[7](2018)在《法律文本AMARKANTAK UNIT Ⅲ&Ⅳ(2×660 MW)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坎塔克电厂2×660 MW超临界机组项目技术规范书(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目前,中国科技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这种创新驱动力对电力领域发展影响尤为明显,愈来愈多国内先进科技走出国门,备受青睐。因此,电力项目的技术规范书翻译得当对出口销售存在重要影响。本实践报告讨论了选自超临界机组项目EPC合同的技术附件的英汉翻译。作者应用诺德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研究具有双重文本特点科技类标书的汉译过程,总结撰写研究报告。本报告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项目背景意义及对源语文本进行文本分析;第二部分包括文献综述、准备事项和翻译计划;第三部分为翻译过程及译后审校;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结合诺德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以及纽马克的翻译策略对情态动词、专业术语以及长难句提出适合的翻译方法。最后,译者反思翻译过程中暴露出理论基础以及专业知识欠缺等不足之处,并提出改善方法。译者希望此次的翻译实践可为以后翻译此类文本的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林志焕[8](2016)在《水电厂发电机励磁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目前,我国水力发电厂的励磁方式呈现了多种控制方式,手动、半自动和自动调节方法。一些老的电站由于没有进行技术改造,仍然采用单相模拟励磁调节控制柜方式,另外一些电站则采用的是单相半控桥模拟调节。由于依靠的是人工手动调节,效率低下,整体稳定可靠性差,水力发电厂的效益也受到影响。半自动调节励磁控制柜是采用单片机基础上的,虽然可以进行远方的调节和控制,但由于早期改造,没有接入和预留通讯等功能,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的自动化调节的需要。而采用PLC控制的励磁装置由于成本等原因,正被新的微机处理器所替代。本论文基于国内励磁的发展方向,研制了一种DSP的微机励磁装置。首先介绍了我国中小型水力发电厂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励磁系统在水力发电厂中作用和励磁控制方式的分类及说明作了分析。同时,从早期的励磁系统及调节器演化到当前励磁系统及调节器的进程进行了说明。其次诠释了励磁系统原理,主要描述了自并励励磁原理、特性、性能;简要讲解了励磁系统的静态特性、暂态响应性能以及参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体系。对励磁控制模型进行剖析,并阐述了励磁传递函数、控制方式与策略。给出了离散的PID控制公式,介绍了采用的简化增量式PID调节方式。然后设计了 TMS320F2812为微机CPU控制器的励磁系统,在此DSP平台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微机励磁系统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模拟量输入、交流测量单元、脉冲单元、通讯单元等硬件系统设计,接着对励磁装置的软件系统流程如起励过程控制、人机界面流程、交流采样、控制计算单元、脉冲触发流程、通讯流程等进行了设计介绍。最后,在小型模拟平台上做了相关测试,验证系统设计效果。
郑峰[9](2015)在《赵山渡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文中认为鉴于赵山渡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老化,运行故障率高等问题,对监控系统的结构、硬软件配置、功能等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监控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运行效果良好。
何正韡[10](2014)在《基于Modicon M340 PLC的水电站监控仿真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水电自动化程度日渐提高,计算及监控问题变的日益复杂,这就需要电站人员不断提高对机组的运行、操作的熟知程度及应变事故的能力。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开发出—套针对水电站监控的仿真系统,来实现全面、有效的培训和试验研究。以浙江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发电厂仿真实训中心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水电站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先进设计理念和亮点,以实际教学需要和预期效果为目标对浙江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发电厂仿真实训中心做专题分析。从功能需求、整体构架和组成、控制原理、控制策略和功能实现几个方面来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依据国内外水电站计算机监控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水电站监控的主流技术,以工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成熟的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组态软件技术为基础,分析确定浙江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发电厂仿真实训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总体架构。(2)以Modicon M340PLC为控制核心,并利用Unity Pro软件平台,对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主控层及现地控制层进行设计。采用两套发电及控制系统来提高和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并设计好水力发电机组的操作流程。(3)以组态王6.53作为HMI及上位机的软件平台,对水力发电机组的操作流程画面、现地控制单元的人机接口HMI画面、上位机、服务器、学生机的组态画面进行设计和开发。依托局域网和组态王6.53软件平台实现上位机对现地单元的远程控制。(4)在普通PID的基础上,引入改进型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将之运用到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率调节上来,提高系统功率调节的快速性、稳定性和鲁棒性。通过开展研究、试验以及调试工作,实现发电厂仿真实训中心水电站监控仿真的整体功能和电站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运行方式。达到预期目标,最后对水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水力发电厂辅助设备可编程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力发电厂辅助设备可编程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与需求分析 |
2.1 基本需求 |
2.1.1 现地控制级 |
2.1.2 电厂控制级 |
2.2 功能需求 |
2.2.1 系统软件需求 |
2.2.2 开发软件需求 |
2.2.3 应用软件需求 |
2.3 性能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计算机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3.1 监控对象 |
3.2 设计原则 |
3.3 结构设计 |
3.4 设计难点及解决方案 |
3.4.1 数据采集软件的问题 |
3.4.2 主控平台与被控设备通讯软件配置参数及数据库修改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
4.1 上位机的硬件设计 |
4.1.1 上位机的硬件需求 |
4.1.2 上位机的硬件设计 |
4.2 现地控制单元(LCU)的硬件设计 |
4.2.1 现地控制单元(LCU)概述 |
4.2.2 现地控制单元(LCU)功能需求分析 |
4.2.3 机组LCU控制单元硬件设计与配置 |
4.2.4 公用LCU控制单元硬件设计与配置 |
4.2.5 开关站LCU控制单元硬件设计与配置 |
4.2.6 闸门LCU控制单元硬件设计与配置 |
4.3 安全防护硬件设计 |
4.3.1 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
4.3.2 安全防护硬件设计的总体原则 |
4.3.3 分区防护 |
4.3.4 硬件设计 |
4.4 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的硬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界面设计 |
5.1.1 设计原则 |
5.1.2 监控系统、触摸屏界面设计 |
5.2 系统平台 |
5.3 软件设计 |
5.3.1 监控系统的软件结构 |
5.3.2 监控软件功能模块 |
5.3.3 软件设计思想 |
5.3.4 监控系统应用软件 |
5.4 机组自动控制流程的软件设计 |
5.4.1 开机过程控制流程框图 |
5.4.2 开机过程控制PLC程序设计 |
5.4.3 正常停机过程控制流程框图 |
5.4.4 正常停机过程PLC程序设计 |
5.4.5 事故停机过程控制流程框图 |
5.4.6 事故停机过程PLC程序设计 |
5.5 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自动电压控制(AVC)设计 |
5.5.1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设计 |
5.5.2 自动电压控制(AVC)的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评估分析 |
6.1 测试目的和计划 |
6.1.1 测试目的 |
6.1.2 测试计划 |
6.2 系统的试运行 |
6.2.1 运行监视和事件报警 |
6.2.2 顺控流程控制 |
6.2.3 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 |
6.2.4 机组自动电压控制(AVC) |
6.3 系统的测试用例 |
6.4 服务器性能测试 |
6.4.1 用户的并发数据测试 |
6.4.2 服务器流量需求测试 |
6.4.3 实时性的测试 |
6.5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6.6 系统优缺点分析及解决思路 |
6.6.1 系统整体优缺点及解决思路 |
6.6.2 LCU硬件回路及软件程序优缺点及解决思路 |
6.6.3 上位机软件程序优缺点及解决思路 |
6.6.4 设备布置优缺点及解决思路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某32MW水利枢纽工程电气控制部分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工程项口概况和主要发电机组选型 |
2.1 项目概况 |
2.2 主要发电机组选型 |
2.2.1 机组机型选择 |
2.2.2 机组台数的选择 |
第3章 水利枢纽工程电气主接线方案选择 |
3.1 水利枢纽工程接入电力系统方式 |
3.2 水轮发电机额定电压的选择 |
3.3 厂用电及坝区供电 |
3.4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
第4章 水利枢纽工程短路电流计算及一次设备选型校验 |
4.1 短路电流计算 |
4.1.1 短路电流计算假设条件及计算公式 |
4.1.2 电气元件初始数据 |
4.1.3 短路电流计算步骤 |
4.1.4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
4.2 主要电气一次设备初步选型 |
4.3 电气一次设备的选型与校验 |
4.3.1 计算内容 |
4.3.2 计算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5章 水利枢纽工程电气设备布置及防雷系统设计 |
5.1 电气设备布置 |
5.1.1 主厂房电气设备布置 |
5.1.2 副厂房、升压、开关站电气设备布置 |
5.1.3 中控楼电气设备布置 |
5.1.4 升压、开关站电气设备布置 |
5.2 过电压保护 |
5.3 接地保护 |
5.3.1 接地设计原则 |
5.3.2 全厂接地方案 |
5.3.3 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的限制 |
第6章 水利枢纽工程电气二次设计 |
6.1 计算机监控系统 |
6.1.1 电站的控制管理方式及自动化程度 |
6.1.2 泄洪闸的控制管理方式及自动化程度 |
6.1.3 全厂公用设备控制 |
6.2 机组励磁装置 |
6.3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
6.4 二次表计 |
6.5 同期系统 |
6.6 直流系统 |
6.7 多媒体监控系统 |
6.8 厂内通信 |
6.8.1 系统通信 |
6.8.2 厂内生产调度通信 |
6.8.3 施工通讯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水轮机操作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Two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2 Glossary Building |
2.3 Expertise Build-up by Reading Parallel Texts |
2.4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
2.5 Theoretical Preparation:Skopos Theory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by Applying Skopos Theory |
3.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1 Technical Terms |
3.1.2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
3.1.3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
3.2 Translation Solutions by Applying Skopos Theory |
3.2.1 Diction |
3.2.2 Linear Translation |
3.2.3 Conversion |
3.2.4 Inversion |
3.2.5 Division |
3.2.6 Reconstruction |
Chapter Four Evaluation of the Task |
4.1 Feedback and Reflection |
4.2 Suggestion for Future Studie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4)基于“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理念的辅助设备远程监控功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设计思路 |
2 2号机辅助设备远程监控功能优化设备配置 |
2.1 2号机油压系统远程监控功能优化 |
2.2 2号机顶盖、漏油泵远程监控功能优化 |
2.3 2号机技术供水系统远程监控功能优化 |
2.4 2号机机械制动系统远程监控功能优化 |
2.5 2号机剪断销远程监控功能优化 |
3 结语 |
(5)水电厂自动监控系统的研究 ——以贵州白水河二级电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水电监控的发展史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水电厂监控系统的设计 |
2.1 水电监控系统功能 |
2.2 水电监控系统的结构 |
2.3 控制调节方式 |
2.4 总结 |
第三章 水电厂监控系统的选择 |
3.1 上位机系统 |
3.2 现地控制单元LCU |
3.2.1 LCU的结构 |
3.2.2 LCU的功能 |
3.3 可编程控制器PLC |
3.3.1 PLC的结构 |
3.3.2 PLC功能特点 |
3.3.3 PLC的选择 |
3.4 人机互联界面HMI |
3.5 总结 |
第四章 LCU硬件、软件设计 |
4.1 PLC的硬件配置 |
4.1.1 CPU配置 |
4.1.2 PLC电源 |
4.1.3 开关开入模块 |
4.1.4 继电器开出模块 |
4.1.5 模拟输入模块 |
4.1.6 总结 |
4.2 PLC硬件组态 |
4.2.1 创建工程、项目 |
4.2.2 PLC模块配置 |
4.2.3 CPU内存配置 |
4.2.4 PLC网络配置 |
4.3 PLC逻辑程序 |
4.3.1 机组正常开机 |
4.3.2 机组正常停机 |
4.3.3 事故停机 |
4.3.4 紧急事故停机 |
4.4 HMI配置 |
4.4.1 HMI硬件配置 |
4.4.2 HMI软件设计 |
第五章 上位机设计 |
5.1 上位机软件结构与功能 |
5.1.1 软件结构 |
5.1.2 软件功能 |
5.2 上位机配置 |
5.2.1 数据库配置 |
5.2.2 图形页面操作 |
第六章 系统运行中的关键修改与调试 |
6.1 PLC制动程序修改 |
6.2 上位机程序修改与调试 |
6.3 系统运行结果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开机程序梯形图 |
附录二 停机程序梯形图 |
论文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静止变频启动方式分析与典型故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蓄能电站静止变频器启动原理 |
2.1 静止变频启动器关键元件及其功能 |
2.1.1 静止变频启动器关键元件 |
2.1.2 静止变频启动器关键元件功能 |
2.2 静止变频系统关键元件工作原理 |
2.2.1 整流逆变系统原理 |
2.2.2 SFC冷却系统运行原理 |
2.2.3 SFC微机控制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惠蓄SFC技术性能要求和泵工况启动流程 |
3.1 惠蓄静止变频启动器技术性能 |
3.1.1 静止变频启动器启动条件 |
3.1.2 静止变频启动器的可靠性 |
3.1.3 静止变频启动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 |
3.1.4 静止变频启动器控制方式研究 |
3.2 静止变频启动器启动流程 |
3.2.1 SFC系统和机组18kV连接 |
3.2.2 电动机转子位置检测 |
3.2.3 脉冲耦合运行阶段 |
3.2.4 自然换向运行阶段 |
3.2.5 同步并网运行阶段 |
3.3 惠蓄泵工况及泵工况调相启动流程设计 |
3.3.1 惠蓄SFC控制系统 |
3.3.2 SFC启动泵工况或泵工况调相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止变频启动器运行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 |
4.1 惠蓄A厂 SFC系统拖到#3 机组泵工况启动失败故障分析 |
4.1.1 S2 刀闸合闸回路分析 |
4.1.2 S2 刀闸clashing故障原因分析 |
4.1.3 S2 刀闸clashing故障处理方法 |
4.2 惠蓄A厂输入变风扇故障分析处理 |
4.2.1 A厂输入变风扇故障 |
4.2.2 A厂输入变风扇故障排查 |
4.2.3 A厂输入变风扇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
4.3 惠蓄SFC机桥侧过励磁故障分析 |
4.3.1 SFC机桥侧过励磁故障现象 |
4.3.2 SFC机桥侧过励磁故障原因分析 |
4.3.3 SFC机桥侧过励磁故障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法律文本AMARKANTAK UNIT Ⅲ&Ⅳ(2×660 MW)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坎塔克电厂2×660 MW超临界机组项目技术规范书(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第一节 文本背景描述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文本特点 |
一、源语文本的文外因素分析 |
二、源语文本的文内因素分析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前人的论述)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前人的译作)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翻译辅助工具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第三节 翻译计划的制定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翻译执行情况 |
二、翻译过程中问题处理情况 |
第二节 译后审校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词汇的翻译 |
一、专业术语 |
二、名词化短语 |
三、情态动词 |
第二节 句法的翻译 |
一、被动句的翻译 |
二、长难句的翻译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原文本 |
附录二平行文本 |
附录三术语表 |
致谢 |
(8)水电厂发电机励磁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中小型水力发电厂的开发近况及发展 |
1.2 励磁在水电厂中作用 |
1.3 励磁系统分类及说明 |
1.4 励磁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1.5 本课题论文的主要工作任务 |
第2章 励磁原理和控制方案设计 |
2.1 励磁原理 |
2.1.1 励磁系统基本原理 |
2.1.2 励磁系统的静态特性 |
2.1.3 励磁系统暂态响应性能 |
2.1.4 参照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
2.2 励磁控制模型与传递函数 |
2.2.1 励磁系统的控制模型 |
2.2.2 典型励磁系统传递函数 |
2.3 励磁的控制方式与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励磁硬件系统原理设计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2 系统结构框图设计 |
3.3 调节器装置CPU芯片介绍 |
3.4 开关量输入输出设计 |
3.5 模拟量输入单元设计 |
3.6 交流测量单元设计 |
3.7 脉冲单元设计 |
3.8 通讯单元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励磁装置软件流程与设计 |
4.1 CPU芯片的开发软件及设计概述 |
4.2 主程序软件流程模块 |
4.3 交流采样流程模块 |
4.4 起励过程流程图模块 |
4.5 励磁装置监测保护模块 |
4.6 控制计算单元模块 |
4.7 人机界面流程图模块 |
4.8 脉冲触发流程图模块 |
4.9 通讯流程图模块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励磁装置测试实验 |
5.1 测试实验的设备介绍 |
5.1.1 DS5022M示波器 |
5.1.2 VICTOR 89A万用表 |
5.1.3 继电保护测试仪 |
5.1.4 励磁系统实验平台 |
5.2 测试实验的数据和波形记录 |
5.2.1 通讯测试 |
5.2.2 触发双窄脉冲形成 |
5.2.3 励磁端电压测量 |
5.2.4 励磁端电压波形 |
5.2.5 运行切换 |
5.2.6 励磁调节范围 |
5.2.7 励磁参数设定 |
5.2.8 励磁故障显示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课题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成果 |
(9)赵山渡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原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
2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 |
2. 1监控系统改造原则 |
2. 2监控系统结构 |
2. 3监控系统配置 |
2. 4监控系统功能[2] |
2. 4. 1厂站级控制层功能 |
1) 数据采集和处理 |
2) 统计及计算 |
3) 运行监视及事件报警 |
4) 人机联系及操作 |
5) 电厂运行指导 |
6) 通信功能 |
7) 系统主时钟 |
8) 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 |
9) 远程诊断 |
10) 高级应用 |
2. 4. 2现地控制层功能 |
1) 数据采集和处理 |
2) 控制和调节 |
3) 人机接口 |
4) 通信 |
3结语 |
(10)基于Modicon M340 PLC的水电站监控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电站监控系统概况 |
1.2.1 水电站监控系统概述 |
1.2.2 水电站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3 水电站监控系统演变及发展趋势 |
1.2.4 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现状 |
1.2.5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仿真培训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水电站控制仿真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设计原则及功能分析 |
2.1.1 设计原则 |
2.1.2 系统功能设计 |
2.2 系统总体结构及配置 |
2.2.1 中央控制区 |
2.2.2 发变电、模拟区 |
2.2.3 高压开关区 |
2.2.4 学生仿真操作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odicon M340 PLC的LCU设计及功能分析 |
3.1 现地控制单元LCU的总体结构 |
3.2 现地控制单元LCU的功能分析 |
3.2.1 数据采集功能 |
3.2.2 数据处理功能 |
3.2.3 控制功能 |
3.2.4 调节功能 |
3.2.5 保护功能 |
3.2.6 自诊断及自恢复功能 |
3.2.7 人机接口功能 |
3.2.8 试验功能 |
3.3 现地控制单元LCU微机控制器的选择 |
3.3.1 PLC概述 |
3.3.2 Modicon M340 PLC |
3.4 现地控制单元LCU其他主要控制设备的选择 |
3.4.1 水电站微机调速系统 |
3.4.2 发电机微机励磁系统 |
3.4.3 微机保护装置 |
3.4.4 同期装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地控制单元功能的实现 |
4.1 发电机组控制流程 |
4.1.1 开机及流程 |
4.1.2 停机及流程 |
4.2 程序设计 |
4.2.1 Unity Pro概述 |
4.2.2 PLC控制程序设计 |
4.3 机组功率调节 |
4.3.1 PID控制策略 |
4.3.2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 |
4.3.3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在课题中的应用 |
4.3.4 有功功率的调节 |
4.3.5 无功功率的调节 |
4.4 人机交互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组态王6.53主控层的设计与实现 |
5.1 上位机概况 |
5.1.1 上位机概述 |
5.1.2 上位机配置要求 |
5.1.3 上位机硬件配置 |
5.2 软件概述 |
5.2.1 系统软件 |
5.2.2 组态软件 |
5.2.3 组态王6.53概述 |
5.3 组态画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调试分析与评价 |
6.1 调试分析 |
6.2 性能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四、水力发电厂辅助设备可编程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郭竞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某32MW水利枢纽工程电气控制部分的研究与设计[D]. 范双双. 南昌大学, 2020(01)
- [3]《水轮机操作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朱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4]基于“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理念的辅助设备远程监控功能优化[J]. 向巧凤. 红水河, 2019(06)
- [5]水电厂自动监控系统的研究 ——以贵州白水河二级电厂为例[D]. 韦松直. 广西大学, 2019(01)
- [6]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静止变频启动方式分析与典型故障研究[D]. 刘少伟.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7]法律文本AMARKANTAK UNIT Ⅲ&Ⅳ(2×660 MW)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坎塔克电厂2×660 MW超临界机组项目技术规范书(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时畅.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8]水电厂发电机励磁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林志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01)
- [9]赵山渡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J]. 郑峰. 水电与新能源, 2015(05)
- [10]基于Modicon M340 PLC的水电站监控仿真系统研究[D]. 何正韡.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