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大西南市场带动广西水产产业发展

依托大西南市场带动广西水产产业发展

一、以大西南市场为依托,带动广西水产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芳[1](2019)在《广西ST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近几十年来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伟大成就,其中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基础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强调绿色GDP,环保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这对于混凝土砌块砖机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新型墙体材料近些年被国家大力倡导,催生了巨大的环保新型墙体材料市场。这也给予了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制造的专业设备厂商带来了发展机遇。为促使广西ST公司取得更为广阔的市场份额和增长空间,广西ST公司眼下应该对公司所处的外部宏观竞争环境和产业竞争环境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同时对自身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进行梳理,以便结合未来市场的竞争和发展趋势,设计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确保企业可以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本文以国内外战略研究学者的研究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为论文做了理论的支持,并利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以及价值链分析理论对广西ST公司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和产业竞争环境以及公司内部的资源与能力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同时利用SWOT矩阵,对四种可能的基本战略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最终提出了公司应执行“滚雪球”战略,所谓“滚雪球”战略即以产品与营销为中心的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最为适宜。坚持以混凝土砌块砖机为核心产品,同时延伸对周边相关配套工程机械专业化发展,利用多年积累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加强产品营销服务,开拓市场份额,加强产品科研能力,优化布局当前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坚持以大西南区为大本营,逐步向国内其他地区渗透,同时考虑在越南设置子公司,占据东盟地区的销售小高岭,最终形成以产品研发、生产、营销与售后为一体的工程机械完整体系。为了确保战略得以执行,本文提出了公司应对当前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加强人力资源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以确保战略可以顺利执行。由于自身学术水平有限,在研究深度和准度上还有所欠缺,期望后续的研究者可以继续在本课题基础上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

张译[2](2017)在《广西北部湾港口与腹地经济的互动发展》文中指出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沿海地区的港口城市逐渐成为了本区域甚至是国际性的经贸、政治、旅游、金融、文化中心,港口完备的配套设施和发达的交通运输水平,以及因此而聚集的人口和信息,使之成为本地区甚至是国家的经济发展引擎。北部湾经济区东临珠江三角洲,紧靠着祖国大西南,同时面向着东南亚地区,是我国对外贸易、改革开放甚至是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口,这一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该区域已经基本形成以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个港口为主的广西北部湾港口群,相关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因此,促进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的发展,促进该区域的进一步开放以及开发,同时进一步加强促进港口与其腹地经济的互动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港口与腹地互动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其次深入分析了北部湾港口及其腹地经济的现状及各自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构建了港口与腹地经济相互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值,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五年为一期分别计算了从2001年至2015年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动态影响作用;之后再建立了港口与其腹地经济的协同模型,深入分析了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发展阶段的变化,最后针对已分析出的问题,为促进北部湾港口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提供了相关对策建议。

张锐[3](2014)在《广东省牡蛎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牡蛎产业是广东省传统的海洋养殖产业,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因此,牡蛎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和特点。但是,牡蛎养殖产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使得该产业长时间停留在传统方式养殖,加工方式处于初加工阶段。同时,出现了海域污染威胁、产业政策缺失和非规模化生产等问题,牡蛎产业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事关社会就业、社会稳定等问题。合理及时的解决牡蛎养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紧迫性。本论文以牡蛎养殖产业为研究对象,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本文对今后的牡蛎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首先,对文中用到的理论:公地悲剧、产业发展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进行阐述,这是研究牡蛎产业发展中公共政策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广东省多地区的实地考察,了解牡蛎产业及政策的发展现状,然后通过对国外及国内其他省份公共政策的对比分析,借鉴国内外牡蛎产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根据得出的促进广东省牡蛎产业发展的启示,提出促进广东省牡蛎产业发展的对策,加快牡蛎产业化进程。本文中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在政策引导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建立健全的扶持性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建立保护牡蛎资源和养殖环境政策体系,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加大科技创新等对策,加快广东省牡蛎产业化发展,对未来广东省牡蛎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郑永祥[4](2014)在《中越经济走廊对越南经济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东亚己成为世界经济最具有潜力和活力的地区,而越南是东亚地区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国融入全球经济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程度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次区域经济合作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增强。中越经济走廊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两廊一圈”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中的“两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架起了新的桥梁,促进了越南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中越经济走廊角度出发,研究中越经济走廊对越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中越经济走廊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挥的作用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中越经济走廊的研究,阐述中越经济走廊的相关理论。之后,阅读大量资料与搜集最新的数据,分析了中越经济走廊的形成、发展与建设因素,接着探讨中越经济走廊的“东廊”与“西廊”分别对越南经济发展的影响,从两廊沿线上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情况对越南的贸易、投资、旅游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然后从从不同角度分析中越经济走廊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作用。最后对中越经济走廊如何进一步促进越南经济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王滨慧[5](2013)在《防城港市港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防城港市港口区物流业发展战略为选题,结合了我国现代港口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运用了PENTS分析法、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以及SWOT分析法等战略管理理论方面的相关方法,具体分析了防城港市港口物流战略内外部环境,并综合比较了防城港市港口物流业的优劣势,通过分析,比较、预测和归纳,尝试制定了适合防城港市港口物流发展的竞争战略,分别提出了防城港市港口物流的战略目标、战略定位、总体战略、成长战略和竞争战略:最后从政府、行业与企业、企业以及产业相关者等四个层面提出了实施防城港市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

余阳[6](2013)在《港口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为例》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加快,国际贸易发展迅速。港口特别是国际化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它为城市和区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供高效便捷的通道,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港口经济,已由单纯的船舶运输节点、码头装卸工域和旅客集散地演变成为一种集商品贸易、加工制造、综合物流等功能全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极。本文在已有的港口经济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国内外港口经济相关研究成果,根据港口经济的基本定义、特征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深入分析影响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后,构建了港口经济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专家层次问卷,通过问卷调研和计算,确定了港口经济一般影响因素的权重值,结果说明港口自身的发展程度对于港口经济影响最大,其次是物流服务水平,再者是腹地资源对于港口经济的制动,然后是港口城市对于港口的互动发展程度,最后的宏观的政策和国际合作环境影响。最后以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为例,综合采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各影响指标与北部湾港口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系数,从而为北部湾港口经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建议。

刘天寿[7](2011)在《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分析》文中认为广西北部湾港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最重要的资源优势,所以研究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西北部湾港具有海岸线长,水深和避风条件好,无淤积,建港条件优越,腹地广阔,港口物流的发展空间巨大,但也存在问题,比如港口基础设施落后,集散交通设施差,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低、人才缺乏等不利因素,如何发展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经济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国内外典型港口物流发展经验和具体结合广西物流业的发展背景分析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的内外环境,用SOWT分析法分析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围绕SOWT分析,提出了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的选择,包括广西北部湾港口和腹地物流协同发展战略、港-城一体化和临港产业发展的互动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和腹地区域协同的基础和途径主要是区域合作,文化层面的包容、融合是区域合作的基础,器物层面创新发展是区域合作的途径,制度建设完善则能确保证区域合作成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点主要是建设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物流、商贸、加工制造等基地以及信息交流中心,提出港口与区域合作的发展战略。本文试图为促进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夏泽义[8](2011)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空间地域上,因此,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产业空间结构反映了一个区域产业的空间分布及空间组织模式,它通过空间效应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重要标志。探讨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内涵及其演化过程、动力机制和空间组织模式,可以更好地指导区域经济实践,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选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作为研究主题,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经济社会背景: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产业空间联系的改变。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大规模、高频率运动,因利益分配的不同,引发区域竞争与合作。产业间的空间联系不再局限于区域内部,而是向全国乃至全球扩散,促使空间联系格局的改变。其次,西部大开发空间格局的不断调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对空间布局认识的不断深化,西部开发空间格局不断调整,将早期规划的三大经济带具体落实到成渝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在新的空间格局下,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空间结构显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再次,中国—东盟“M”型区域合作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中国—东盟“M”战略的主体部分是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重心,因此上述三大经济社会背景,本文选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作为研究主题。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从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机制出发,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统计与计量分析手段,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的现状及合理化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就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调整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结构安排是按照从理论探索到实证研究的顺序展开的,全文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从国内外两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并对国内外有关产业空间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进而探讨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最后总结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产业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本章根据区位论的发展演进顺序,分别阐述了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并对这些理论作一简单评述。在此基础上,再对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以及区域产业组织理论进行阐述与探索,力求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为后面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本章从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产业的升级演化、基础设施的导向与推动作用以及政府宏观调控五个方面分析了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为后文分析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提供理论支撑。第4章,广西北部湾的范围与地理概况。为了对本文的研究范围有个总体认识,本章首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范围进行界定,并对经济区内各城市群的自然地理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广西北部湾的交通和自然资源禀赋状况进行分析,为后面分析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演化提供依据。第5章,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现状。本章从总体上分析了广西北部湾产业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差距以及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在此基础上,对广西北部湾产业发展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从城市等级、城市间相互作用等方面分析城市结构。最后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广西北部湾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第6章,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本章以第三章所介绍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机制为基础,、探讨区位、自然禀赋等客观条件对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影响,进而分析产业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区域经济政策等方面对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第7章,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合理化分析。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空间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本章从资源禀赋、人才技术、地域分工、产业集聚、城市体系等方面对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合理化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有关结论。第8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空间结构调整。在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以产业空间结构演化机制为支撑,以尊重客观实际、效率优先、功能提升为原则,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重组优化的战略目标、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三方面提出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第9章,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本章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归纳总结出全文的主要结论,并根据本文研究的薄弱环节,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从文献与理论研究出发,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着力进行探索:(1)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本文通过探索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基本理论,根据区位论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的差异和演进顺序,将区位论归纳为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结合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对空间的概念进行界定,进而探讨产业空间结构的内涵。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从区位理论、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区域产业空间组织理论三个方面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2)在研究视角上。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分为地理客观机制、市场自组织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三个方面。地理客观机制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禀赋和已有的交通基础设施等客观条件;市场自组织机制包括市场因素影响下的产业集聚、产业扩散、产业结构演变三个方面;政府调控机制则从区域产业政策、财税、金融和法律等调控手段分析政府调控对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既包涵了影响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客观因素,也涵盖了影响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人为因素。(3)在实证研究上。本文对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现状及其合理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基本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产业园区也初具规模,空间集聚正逐步形成;但港口定位不明确,城市体系不合理,无序竞争严重。最后在产业空间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上,根据广西北部湾的实际情况,提出应重点发展石化、钢铁、现代物流、高新技术等产业,着力打造“三基地—中心”(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并依据点—轴发展模式,提出由3条经济带组成的“N”型空间发展格局。

黄微[9](2010)在《区域政府间合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于2006年3月,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把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推动整个大西南加速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以经济发展促进国际区域的全面拓展,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我国的一个坚强有利的前沿战略支撑点,南北钦防四市地方政府的合作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如何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方政府间合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第一章是引言,首先提出了选题背景和意义,总结国内外研究综述,采用的主要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界定了区域内政府合作的相关概念,并总结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府际管理理论、复合行政理论等理论依据。第三章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政府合作的现状和政府行为。第四章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合作的现状,从观念、政策制度、港口合作问题、专管机构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困境所带来的危害。第五章在基于公共管理中区域内政府合作发展相关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合作机制的一些建议,建议包括借鉴国内外地方政府的合作经验,政策冲突的解决,港口合作和专管机构等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几个方面。

卢祖国[10](2010)在《流域内各地区可持续联动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流域管理碎片化现象治理》文中研究表明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生长点,世界各国河流两岸均是各行政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流域是整体性极强、关联度很高的区域,流域内不仅各自然要素间联系极为密切,而且上中下游、干支流、各地区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极其显着。在中国流域管理的实践中,形成了国家与地方条块分割,以河流流经的各行政区域管理为主,各有关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多龙管水、多龙治水”的“碎片化”分割管理状态。针对此种状况,本文分析研究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治水案例,结合我国实际,试图找到能促使流域各地区可持续联动发展的相互衔接、互相支持的路径:一是从流域管理体制上着手,寻求各地区的利益契合点,有效加强流域行政区之间的横向沟通与合作;二是在水权初始分配时采用行政调配手段,在水权再分配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实行生态补偿机制,依靠行政手段建立起相对公平合理的生态修复机制;四是实施适度工业化发展战略,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园区,构筑新型流域产业带,推动流域各地区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此为逻辑脉络,阐述了流域各地区可持续联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本文还以西江流域为个案,重点分析了域内各地区保持可持续协同发展的策略和思路。

二、以大西南市场为依托,带动广西水产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大西南市场为依托,带动广西水产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ST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径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外战略管理综述
        1.4.2 国内战略管理综述
        1.4.3 战略管理模型综述
        1.4.4 文献综述述评
第二章 广西ST公司战略外部环境分析
    2.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2.1.1 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2.1.2 经济环境分析
        2.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2.1.4 技术环境分析
    2.2 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2.2.1 潜在进入者分析
        2.2.2 替代品威胁分析
        2.2.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2.2.4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2.2.5 行业内部现有竞争者
    2.3 广西ST公司外部环境分析总结
        2.3.1 广西ST公司面临的机会小结
        2.3.2 广西ST公司面临的威胁小结
第三章 广西ST公司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3.1 广西ST公司简介
    3.2 广西ST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3.2.1 广西ST公司有形资源分析
        3.2.2 广西ST公司无形资源分析
    3.3 广西ST公司内部能力分析
        3.3.1 广西ST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3.3.2 广西ST公司生产能力分析
        3.3.3 广西ST公司技术能力分析
    3.4 广西ST公司内部资源总结
        3.4.1 广西ST公司优势小结
        3.4.2 广西ST公司劣势小结
第四章 广西ST公司发展战略构建
    4.1 广西ST公司SWOT分析
    4.2 广西ST公司总体战略
    4.3 广西ST公司使命和目标
        4.3.1 广西ST公司使命
        4.3.2 广西ST公司目标
    4.4 广西ST公司竞争战略与商业模式
        4.4.1 广西ST公司的竞争战略
        4.4.2 广西ST公司的商业模式
第五章 广西ST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与风险防范
    5.1 组织架构调整
    5.2 人力资源保障
    5.3 公司信息化建设
    5.4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5.5 广西ST公司经营风险与防范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广西北部湾港口与腹地经济的互动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广西北部湾港口的研究综述
        1.2.2 关于港口与腹地经济关系研究综述
        1.2.3 综合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2章 港口与腹地经济相关理论概述
    2.1 港口概述
        2.1.1 港口的概念界定
        2.1.2 港口发展的影响因素
    2.2 腹地经济概述
        2.2.1 腹地的概念
        2.2.2 腹地的范围界定
        2.2.3 腹地经济的概念
    2.3 港口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概述
        2.3.1 港口对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2.3.2 腹地经济对港口的带动作用
        2.3.3 港口与腹地协同发展的理论
第3章 广西北部湾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广西北部湾港口发展现状分析
        3.1.1 广西北部湾港口整体发展现状分析
        3.1.2 各主要港口发展现状分析
        3.1.3 广西北部湾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
    3.2 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2.1 腹地经济总体发展现状分析
        3.2.2 各子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2.3 腹地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广西北部湾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分析
    4.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过程
        4.1.2 权重计算过程
    4.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指标层分析
        4.2.1 分阶段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2.2 引入权重的分析结果
        4.2.3 综合分析结论
第5章 广西北部湾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度分析
    5.1 港口与腹地经济子系统有序度的测算
        5.1.1 有序度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5.1.2 有序度的测算与分析
    5.2 北部湾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度测算
        5.2.1 协同度模型
        5.2.2 协同度分析
        5.2.3 综合分析结论
第6章 北部湾港口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北部湾港口方面
        6.1.1 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6.1.2 改善港口吞吐质量
        6.1.3 促进港口内部形成合理分工合作
    6.2 腹地经济方面
        6.2.1 加强本地区工业化建设
        6.2.2 积极扩大本地区对外开放
        6.2.3 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6.3 港口与腹地经济互动方面
        6.3.1 从起点上落实港口与腹地经济互动的理念
        6.3.2 夯实配套产业基础
        6.3.3 加强相关人才培养
        6.3.4 加强保护港口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北部湾港口原始数据
附录B 广西经济原始数据
致谢
作者简介

(3)广东省牡蛎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 本文贡献
2 理论依据
    2.1 公地悲剧理论
        2.1.1 “公地悲剧”及其成因
        2.1.2 牡蛎养殖中的“公地悲剧”
    2.2 产业发展理论
    2.3 公共政策理论
        2.3.1 公共政策的内涵
        2.3.2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3 广东省牡蛎产业发展和现行公共政策
    3.1 牡蛎养殖产业现状
        3.1.1 基本情况
        3.1.2 苗种来源
        3.1.3 加工和销售
        3.1.4 养殖效益分析
    3.2 牡蛎养殖产业现行公共政策
        3.2.1 资金扶持政策
        3.2.2 技术培训
        3.2.3 海域使用及管理
        3.2.4 打造地区品牌
    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3.3.1 海域管理系统不完善
        3.3.2 缺乏产业自我管理
        3.3.3 政府补贴优惠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3.3.4 产业发展中缺少科技投入
        3.3.5 养殖产业保险体制不健全
        3.3.6 牡蛎产品安全管理欠缺
        3.3.7 产业政策欠缺
4 国外牡蛎产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4.1 日本牡蛎产业现状
        4.1.1 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
        4.1.2 渔业政策
    4.2 韩国牡蛎产业现状
        4.2.1 贝类法律法规
        4.2.2 贝类产业行政管理
        4.2.3 产业政策
    4.3 加拿大牡蛎产业现状
        4.3.1 法律法规
        4.3.2 行政管理及政策
    4.4 对广东牡蛎产业发展的启示
        4.4.1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4.4.2 重视发挥科技的作用
        4.4.3 政府管理部门结构合理
        4.4.4 渔业保障制度完备
        4.4.5 注重产品质量安全
        4.4.6 产业扶持力度较大
5 国内其他省份牡蛎产业管理经验及启示
    5.1 福建省产业政策
        5.1.1 有利条件
        5.1.2 水产养殖现状
        5.1.3 产业政策
    5.2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政策
        5.2.1 有利条件
        5.2.2 渔业发展现状
        5.2.3 产业政策
    5.3 对广东牡蛎产业发展的启示
        5.3.1 完善的公共政策体系
        5.3.2 加大对牡蛎产业的扶持
        5.3.3 鼓励成立水产养殖行业协会
        5.3.4 发挥科技的巨大作用
6 促进广东省牡蛎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6.1 政策引导下利用区位优势
    6.2 保护牡蛎资源和规划养殖海域
    6.3 加大政府财政和金融支持
    6.4 加大牡蛎产业各环节科技创新
    6.5 完善质量监督和管理体制
    6.6 加快牡蛎产业化进程
    6.7 完善法律法规,渔业有法可依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中越经济走廊对越南经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第二章 中越经济走廊的相关理论
    2.1 国际贸易理论
    2.2 国际投资理论
    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
    2.4 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第三章 中越经济走廊概述
    3.1 经济走廊的概述
    3.2 中越经济走廊的形成与发展
    3.3 建设中越经济走廊的因素
第四章 中越经济走廊对越南经济影响的因素分析
    4.1 中越经济走廊的西廊——“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对越南经济的影响
    4.2 中越经济走廊的东廊—一“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对越南经济的影响
    4.3 中越经济走廊对越南的总体影响
第五章 中越经济走廊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作用
    5.1 中越经济走廊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重要通道和桥梁
    5.2 中越经济走廊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
    5.3 中越经济走廊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5.4 中越经济走廊是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的基础
    5.5 中越经济走廊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示范作用
    5.6 中越经济走廊沿线上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5.7 中越经济走廊推动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
第六章 中越经济走廊促进越南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中越经济走廊立体化交通运输网
    6.2 推进中国西部大开发与越南北部经济发展的行动,提高中越经济走廊沿线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6.3 促进中越经济走廊上的一般贸易,企业应更积极开展以一般贸易为主的进出口活动
    6.4 推进中越经济走廊上双方贸易全方位、多元化发展
    6.5 加大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力度
    6.6 促进中越跨境旅游的发展
    6.7 加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5)防城港市港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依据与研究原则
        1.2.1 研究依据
        1.2.2 研究原则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港口物流产业发展战略概念界定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港口物流概念与内涵
        2.1.2 港口物流经济概念与内涵
    2.2 产业发展理论
        2.2.1 产业集群理论
        2.2.2 产业经济相关理论
        2.2.3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第三章 防城港市港口物流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3.1.1 政治与法律环境(P)分析
        3.1.2 经济因素(E)分析
        3.1.3 技术因素(T)分析
        3.1.4 社会与文化环境(S)分析
    3.2 行业环境的五力竞争模型
        3.2.1 竞争结构分析
        3.2.2 竞争强度分析
        3.2.3 主要竞争者识别与遴选
        3.2.4 基于竞争的防城港港口劣势分析
    3.3 内部环境分析
        3.3.1 资源分析
        3.3.2 能力分析
    3.4 综合环境的SWOT分析与战略匹配
        3.4.1 SWOT分析
        3.4.2 战略方案匹配
        3.4.3 战略方案组合
第四章 防城港市港口物流业发展预测分析
    4.1 需求预测分析
        4.1.1 物流需求预测
        4.1.2 预测模型和软件
        4.1.3 具体指标预测趋势模型
    4.2 物流供给预测分析
        4.2.1 物流供给预测的概念及内容
        4.2.2 物流供给预测
        4.2.3 物流供需预测情况分析
    4.3 物流产业供给结构分析
        4.3.1 政府层面的问题分析
        4.3.2 行业层面的问题分析
        4.3.3 企业层面的问题分析
        4.3.4 产业相关者的分析
第五章 防城港市港口物流业发展战略
    5.1 使命与目标
        5.1.1 使命陈述
        5.1.2 战略目标
    5.2 战略定位
    5.3 总体战略
        5.3.1 总体战略的类型分析
        5.3.2 港口物流增长型战略的类型分析
    5.4 竞争战略
第六章 防城港市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6.1 政府层面的对策措施
    6.2 行业层面的对策措施
    6.3 企业层面的对策措施
    6.4 产业相关者的对策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港口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文献综述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港口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1 港口的增长极理论
    2.2 港城互动理论
    2.3 港口与腹地理论
    2.4 现代港口物流理论和集疏运系统理论
第三章 港口经济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研究
    3.1 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3.1.1 层次分析法
        3.1.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3.2 港口经济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构建
        3.2.1 影响港口经济发展的因素
        3.2.2 指标选取的原则
        3.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准则层评价
        3.3.1 确定准则层影响因素的权重值
        3.3.2 准则层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发展现状
        4.1.1 港口经济初具规模
        4.1.2 港口经济形成特色
    4.2 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层分析
        4.2.2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指标层分析
        4.2.3 综合分析结果
第五章 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由“硬”到“软”,加快北部湾港口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升
    5.2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北部湾对外开放
    5.3 挖掘腹地资源,加强本地区工业化建设
    5.4 完善港口设施建设,扩展港口服务能力
    5.5 以城促港,以港兴城,实现多方位港城互动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港口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调查问卷(一)
    港口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调查问卷(二)
致谢

(7)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2章 广西北部湾港口概况以及发展港口物流的意义
    2.1 广西北部湾港口概况
        2.1.1 北海港
        2.1.2 钦州港
        2.1.3 防城港
    2.2 部分国内外典型港口和广西北部湾港港口因素比较
    2.3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的意义
第3章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的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文化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3.2.1 供应商议价能力
        3.2.2 购买者议价能力
        3.2.3 新进入者威胁
        3.2.4 替代产品
        3.2.5 同行业竞争者
第4章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内部环境分析
    4.1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产业的结构体系
    4.2 广西区内的各城市功能定位
    4.3 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
    4.4 广西北部湾港港口环境分析
    4.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
    4.6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分析与选择
    5.1 SWOT分析
        5.1.1 优势分析
        5.1.2 劣势分析
        5.1.3 机遇分析
        5.1.4 威胁分析
    5.2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备选方案确定
    5.3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的评价
第6章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的措施
    6.1 广西北部湾港口和腹地经济关系的特点
    6.2 广西北部湾港口与直接腹地物流的发展战略
    6.3 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合作发展战略的途径
        6.3.1 文化层面的包容和融合是区域合作的基础
        6.3.2 制度完善可以保证区域合作的成功实施
        6.3.3 器物层面的创新和发展是区域合作的途径
    6.4 广西北部湾港口与东盟腹地的经济合作发展战略
    6.5 广西北部湾港口和间接腹地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
    6.6 广西北部湾港-城一体化的物流发展战略
        6.6.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临港工业的发展现状
        6.6.2 港-城的经济社会关系
        6.6.3 促进港-城一体化发展
        6.6.4 加强港-城一体化的协调
    6.7 临港产业的战略联盟战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空间联系的新趋势
        1.1.2 西部开发空间格局的不断调整
        1.1.3 中国—东盟"M"型区域合作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产业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2.1 空间、空间结构、产业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
        2.1.1 空间
        2.1.2 空间结构
        2.1.3 产业空间结构
    2.2 区位理论及其演进
        2.2.1 古典区位论
        2.2.2 近代区位论
        2.2.3 现代区位论
        2.2.4 简要评述
    2.3 区域分工理论
        2.3.1 绝对优势理论
        2.3.2 比较优势理论
        2.3.3 要素禀赋理论
        2.3.4 新贸易理论
        2.3.5 简要评述
    2.4 区域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2.4.1 梯度推移理论
        2.4.2 增长极理论
        2.4.3 点-轴系统理论
        2.4.4 核心-边缘理论
        2.4.5 产业集群理论
        2.4.6 简要评述
3.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3.1 机制的概念辨析及其架构
        3.1.1 机制的定义与内涵
        3.1.2 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机制架构
    3.2 地理客观机制之区位自然禀赋机制
        3.2.1 区位的含义
        3.2.2 自然禀赋机制
    3.3 地理客观机制之基础设施机制
        3.3.1 交通运输网络基础设施机制
        3.3.2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机制
    3.4 市场自组织机制之集聚与扩散机制
        3.4.1 集聚的内涵与动力
        3.4.2 扩散的内涵与动力
        3.4.3 集聚与扩散的空间表现及其影响
        3.4.4 集聚与扩散的阶段性特征
    3.5 市场自组织机制之产业结构演变驱动机制
        3.5.1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3.5.2 产业结构演变原因
        3.5.3 产业结构演变促进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
    3.6 政府调控机制
        3.6.1 政府调控区域产业结构的必要性
        3.6.2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定位
        3.6.3 政府调控产业空间结构的手段
4. 广西北部湾的范围及地理概况
    4.1 广西北部湾的范围界定及城市地理概况
        4.1.1 范围界定
        4.1.2 各城市地理概况
        4.1.3 战略地位
    4.2 广西北部湾的交通概况
        4.2.1 铁路
        4.2.2 公路
        4.2.3 航空
        4.2.4 海运
    4.3 广西北部湾的自然资源概况
        4.3.1 气候、水资源
        4.3.2 矿产、能源资源
        4.3.3 海岸线、港口资源
        4.3.4 旅游、生物资源
5.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5.1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总体状况
        5.1.1 经济发展现状
        5.1.2 经济发展差距
        5.1.3 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
    5.2 广西北部湾产业发展的空间特征
        5.2.1 产值结构空间特征
        5.2.2 就业结构空间特征
        5.2.3 产业结构相似性特征
        5.2.4 重大产业的空间分布
    5.3 广西北部湾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5.3.1 城市产值及等级规模分析
        5.3.2 城市之间相对作用强度分析
        5.3.3 空间相关性分析
    5.4 广西北部湾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
        5.4.1 基本原理
        5.4.2 分析模型
        5.4.3 实证分析
        5.4.4 实证结论
    5.5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5.5.1 工业结构性问题突出,存在产业结构虚高度化现象
        5.5.2 产业层次低,高科技产业薄弱,产业集群数量少
        5.5.3 各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且差距呈扩大态势
        5.5.4 区域内部集聚程度不高,产业空间联系处于低序状态
        5.5.5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经济腹地支撑能力不强
        5.5.6 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有待提高
6.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6.1 区位、资源禀赋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6.1.1 区位特点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6.1.2 资源禀赋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6.2 产业集聚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6.2.1 产业集聚机制分析
        6.2.2 产业园区化趋势
        6.2.3 广西北部湾产业集聚状况分析
    6.3 产业升级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6.3.1 产业升级与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内在联系
        6.3.2 产业转移:东部产业升级的理性选择
        6.3.3 产业承接:广西北部湾具备天时地利优势
        6.3.4 广西北部湾产业承接与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
    6.4 交通、信息网络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6.4.1 交通网络与产业空间结构
        6.4.2 信息网络与产业空间结构
    6.5 政府调控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6.5.1 西部开发空间格局调整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6.5.2 各地政府的联动与合作策略
        6.5.3 中国-东盟"M"型战略与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7.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的合理化分析
    7.1 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内涵
        7.1.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涵
        7.1.2 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内涵
    7.2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判断依据
        7.2.1 资源禀赋依据
        7.2.2 劳动力、技术依据
        7.2.3 地域分工依据
        7.2.4 产业结构协性依据
        7.2.5 可持续发展依据
    7.3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化判断
        7.3.1 与资源环境基本相适应
        7.3.2 与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条件相适应
        7.3.3 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空间集聚逐步形成
        7.3.4 产业体系与主导产业具有相对优势
        7.3.5 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错位
        7.3.6 港口定位不明确,城市间无序竞争严重
        7.3.7 城市规模差别明显,城市体系不合理
8.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调整
    8.1 广西北部湾产业发展定位、目标与思路
        8.1.1 发展定位
        8.1.2 发展目标
        8.1.3 发展思路
    8.2 广西北部湾产业发展重点
        8.2.1 石化、钢铁产业
        8.2.2 轻工食品、现代物流业
        8.2.3 海洋产业
        8.2.4 高新技术产业
    8.3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发展模式选择
        8.3.1 点—轴发展模式
        8.3.2 城市整合发展模式
        8.3.3 区域联动发展模式
    8.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布局与城市建设
        8.4.1 十大产业集群布局
        8.4.2 三大港口产业布局
        8.4.3 以产业为支撑的城市体系建设
    8.5 广西北部湾产业空间结构调整措施
        8.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硬件保障能力
        8.5.2 加强统一规划,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
        8.5.3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8.5.4 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和培养紧缺人才
        8.5.5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投资和发展环境
9.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区域政府间合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内政府合作的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第一节 区域内政府合作的相关概念
        一、区域与区域协调发展
        二、地方政府
        三、政府间关系
        四、政府合作
    第二节 区域内政府合作的理论依据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二、府际管理理论
        三、复合行政理论
第三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合作现状和政府定位
    第一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合作现状
        一、合作平台方面
        二、开发共同项目方面
        三、区域协调组织方面
        四、发展规划组团模式
    第二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一、区域发展中政府的作用
        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的政府行为
    第三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定位
        一、南宁
        二、北海
        三、钦州
        四、防城港
第四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间合作的困境分析
    第一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间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间合作观念方面的问题
        二、政策与制度体系方面的问题
        三、自身利益之争是阻碍发展的核心问题
        四、港口合作存在的问题
        五、专管机构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广西北部湾政府间合作困境带来的危害
        一、针对政策本身来说破坏了其内部的协调
        二、对行政机关而言增加行政成本和难度
        三、对市场主体而言降低了其预见性
第五章 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间合作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节 借鉴国内外区域合作的经验
        一、国外区域合作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区域合作对北部湾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优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行为
        一、清理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解决政策冲突的建议
    第三节 创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协调机制
        一、整合和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建设
        二、加强专管机构的建设
    第四节 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
        一、构建北部湾经济区完整的一级政府
        二、建立专门的从事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专职部门
        三、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的服务性平台
        四、由自治区直属机构的职能部门组成专门的派出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10)流域内各地区可持续联动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流域管理碎片化现象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案设计(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
2. 流域管理碎片化及综合治理框架研究
    2.1 我国流域管理现状研究
    2.2 我国流域管理碎片化成因分析
    2.3 流域治理概念内涵
    2.4 流域治理行动框架的构建
    2.5 小结
3. 流域可持续联动发展路径之一:区际合作问题研究
    3.1 流域管理中的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外部性分析
    3.2 流域各地方政府间开展区际合作的理论基点
    3.3 流域各地方政府进行区际合作的现实基础
    3.4 搭建流域内区际联动发展的制度平台
    3.5 小结
4. 流域可持续联动发展路径之二:可交易性流域水权机制研究
    4.1 我国目前流域水资源配置概况
    4.2 水权及相关概念内涵
    4.3 流域水权属性分析
    4.4 水权初始分配的行政配置手段研究
    4.5 水权再分配过程的市场交易方式研究
    4.6 可交易性流域水权市场机制的构建设想
    4.7 小结
5. 流域可持续联动发展路径之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5.1 流域生态补偿内涵
    5.2 流域生态经济补偿理论基础
    5.3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及相关理论模型
    5.4 流域生态补偿金的量化基础
    5.5 流域生态补偿的成功案例
    5.6 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要素分析
    5.7 小结
6. 流域可持续联动发展路径之四:产业适度工业化发展研究
    6.1 流域经济系统的功能
    6.2 流域产业特质
    6.3 我国流域产业发展概况
    6.4 流域产业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6.5 流域适度工业化的内涵及属性
    6.6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合作
    6.7 流域产业带发展思路
    6.8 小结
7. 发达国家流域治理经验借鉴
    7.1 美国流域的管理模式
    7.2 英国水管理的"现代革命"
    7.3 法国的水管理模式
    7.4 澳大利亚流域管理模式
    7.5 国外流域管理模式经验借鉴
    7.6 小结
8. 西江流域可持续联动发展路径研究
    8.1 西江流域基本情况
    8.2 西江流域开发现状及开发意义
    8.3 西江流域各省区合作基础
    8.4 西江流域开发管理思路建议
    8.5 小结
9. 论文主要结论及期望
    9.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研究不足之处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研究
致谢

四、以大西南市场为依托,带动广西水产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ST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黄芳. 广西大学, 2019(01)
  • [2]广西北部湾港口与腹地经济的互动发展[D]. 张译.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6)
  • [3]广东省牡蛎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 张锐. 广东海洋大学, 2014(02)
  • [4]中越经济走廊对越南经济的影响[D]. 郑永祥. 复旦大学, 2014(03)
  • [5]防城港市港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D]. 王滨慧. 广西大学, 2013(03)
  • [6]港口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为例[D]. 余阳. 广西大学, 2013(03)
  • [7]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分析[D]. 刘天寿.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8]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研究[D]. 夏泽义.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9]区域政府间合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D]. 黄微. 广西师范学院, 2010(02)
  • [10]流域内各地区可持续联动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流域管理碎片化现象治理[D]. 卢祖国. 暨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依托大西南市场带动广西水产产业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