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带肋钢筋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

冷轧带肋钢筋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

一、冷轧带肋钢筋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鹏[1](2020)在《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与偏压受力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铁矿石资源日益紧张,高强及超高强钢材在建筑工程上的发展和应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建筑节能环保上具有重大意义。HRB635级高强钢筋是一种采用热轧工艺微合金化的新型高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或冷加工高强钢筋相比具有强度高、延性好、焊接性能好以及成本低等显着优势。目前,我国现行规范只对于500MPa及以下强度的钢筋有规定,对于600MPa及以上强度的钢筋因存在诸多的限制而研究较少,为了这种新型高强钢筋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本文主要对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在轴压与偏压下的受力性能进行相关的试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本文完成了10根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的轴心受压试验。研究表明,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轴压短柱的破坏模式与普通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类似。随着高强纵筋配筋率、箍筋强度、高强箍筋体积配箍率的提升,构件的峰值荷载显着增加;提升箍筋强度与配箍率可有效改善轴压短柱的延性。为充分发挥HRB635高强钢筋的强度,宜匹配的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的混凝土。(2)基于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分析模型,并验证了其准确性。系统地开展了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强纵筋配筋率、高强箍筋配箍率、高宽比等参数对其受力和变形性能影响的研究。最终,基于混凝土设计规范以及试验与模拟数据的统计回归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评估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3)本文完成了14根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的偏压试验。研究表明,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偏压短柱的破坏模式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偏压短柱类似,最终的破坏形态为偏压侧混凝土压溃。偏压侧受力纵筋在构件达到峰值荷载时强度基本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截面应变分析表明,平截面假定依然试用于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偏压短柱。结合国内规范公式的比对分析表明,试件的偏压承载能力相对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供的短柱偏压承载力公式得到的计算值有足够的安全储备。(4)基于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的偏心受压性能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偏心受压短柱的分析模型,并验证了其准确性。系统地开展了偏心距、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强纵筋配筋率、高强箍筋配箍率、高宽比等参数对其受力和变形性能影响的研究。最终,基于偏压试验和模拟数据的统计回归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评估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章少华[2](2019)在《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及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结构综合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结构形式,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钢梁(CFCPSTS)装配式混合框架体系,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了对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及梁柱节点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进行了8个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和12个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受剪性能试验,对其破坏模式、裂缝开展规律、承载能力、延性和变形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和组合方柱的受力性能,揭示了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受剪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和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破坏模式均为剪压破坏;芯部混凝土与外部预制管壁接触界面粘结完好,未出现滑移现象,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表现出较好的整体协同工作性能;相比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中芯部混凝土的存在延缓了柱损伤发展,既提高了承载力,又显着改善了延性性能和变形性能,其受剪性能有显着提高。(2)基于桁架-拱模型理论,分别推导了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和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因此,对发生剪压破坏模式的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或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可采用本文所提出的公式对其极限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此外,在使用本文所提出的公式进行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及组合方柱受剪承载力设计时,为确保柱裂缝宽度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裂缝宽度限值的要求,建议高强箍筋强度取值不超过500 MPa(对应箍筋强度设计值不超过415MPa)。(3)进行了7个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抗震性能试验,对其破坏模式、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延性、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累积损伤模型研究了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损伤演化过程,探讨了该类型组合柱塑性铰长度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破坏模式为受压弯曲破坏,芯部混凝土与外部预制管壁接触界面粘结完好,未出现滑移现象,表现出较好的整体协同工作性能;高强箍筋对内部混凝土有较好的约束作用,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处于中等延性至高延性水平等级,表现出良好的延性性能。(4)基于极限强度理论推导了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正截面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此外,利用试验拟合法,建立了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反映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5)进行了6个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对其破坏模式、滞回性能、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和变形组成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节点的受剪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的破坏模式为节点域破坏,包括节点域剪切破坏和节点上下柱端混凝土的局部碎裂破坏,其中节点域剪切破坏是导致节点最终失效的主要原因。影响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钢套箍厚度、芯部混凝土强度和预制管混凝土强度,轴压力和钢套箍延伸高度对承载力的影响较小。增加钢套箍延伸高度可改善节点的延性性能,并能有效减小节点域的刚体转动。(6)基于叠加理论建立了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对CFCPSTS装配式混合框架结构的设计提出了具体建议,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李博[3](2019)在《拟静力荷载下CRB550级箍筋柱性能退化的研究》文中提出冷轧带肋钢筋与传统普通钢筋相比具有强度高,质地较轻和价格低廉的优点,在混凝土结构中应用冷轧带肋钢筋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与钢筋材料之间的滑移,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构件锚固位置开裂情况的出现,使混凝土柱构件的承载力以及房屋抗裂性能得到提高。基于目前我国对于高强度冷轧带肋钢筋的使用还处于推广阶段,为积极响应国家提倡的“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理念,可将高强度冷轧带肋钢筋大量地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不仅能降低工程造价,缩减工程成本的投入,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采用等强度设计原则配置较小截面面积的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作为混凝土柱构件的内置箍筋,研究混凝土柱构件在不同工况下的抗震性能,以期获得在拟静力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柱构件刚度、强度、延性等方面性能退化的指标。本文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1)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规范原理及要求,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仿真软件建立混凝土柱构件模型,得出在不同纵筋配筋率、箍筋强度等级、箍筋截面面积下的力学指标和构件破坏形态,通过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作对比,验证有限元软件模拟的合理性和准确性。(2)对比配有CRB550级钢筋与HRB335级钢筋混凝土柱构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割线刚度曲线、环线刚度曲线,从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和延性性能三个方面研究混凝土柱构件的抗震性能,验证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在满足混凝土规范构造要求的基础上,能够替代HRB335级钢筋作为混凝土柱构件的内置箍筋。(3)本文设计了18个以受弯破坏为主的混凝土柱构件,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拟静力往复加载的模拟,确定了配有CRB550级箍筋的混凝土柱构件刚度、强度、延性等方面性能退化的指标,为冷轧带肋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义柱[4](2019)在《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600MPa级钢筋作为一种新型高强钢筋,具有明显屈服平台和较好的延性。将600MPa级钢筋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可以节省钢筋用量,解决钢筋密集,降低工程成本,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解600MPa级钢筋对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试验研究并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用600MPa级钢筋作为纵筋和箍筋对混凝土柱轴压性能、偏压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为例,采用IDA方法研究了600MPa级钢筋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600MPa级钢筋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配置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试验,研究了配箍形式、体积配箍率、箍筋强度、纵筋强度等对试件破坏形态、承载力、变形能力和箍筋约束效应的影响,并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国内外规范有关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箍筋强约束混凝凝土柱发生延性破坏,而弱约束混凝土柱则表现脆性破坏特征;采用600MPa级箍筋等体积代换普通箍筋可以提高约束混凝土峰值荷载、延性和韧性,但提高幅度与箍筋强度的提高不成比例;井字形复合箍对混凝土约束效果比菱形复合箍好,能更有效的提高约束混凝土峰值后变形能力和韧性;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有关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可以拓展应用到600MPa级高强钢筋。(2)在轴压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收集到的相关试验数据,对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采用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得到了峰值点时高强箍筋对混凝土有效侧向约束应力及高强箍筋应力的计算公式;基于箍筋有效侧向约束效应的概念,提出了约束混凝土峰值点应力及应变和极限压应变的计算模型;通过对现有箍筋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模型的修正,对曲线的上升段采用Popovics等提出的表达式,下降段采用直线型,引入参数β控制曲线下降段斜率,提出了500900MPa级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模型。(3)通过配置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的偏心受压试验,研究了初始偏心距、体积配箍率、箍筋强度、纵筋强度等对试件破坏形态、承载力及变形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Opensee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拓展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偏心率、长细比、钢筋强度对偏压性能的影响,结合试验与有限元结果,对国内外规范有关偏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偏心和大偏心受压柱分别发生受压和受拉破坏;采用600MPa级纵筋等体积代换普通纵筋能明显提高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和峰值后变形能力;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有关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可以拓展应用到600MPa级钢筋,600MPa级钢筋的抗压和抗拉强度设计值分别取450MPa和500MPa,并限定混凝土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高度为x≥2.5as’。(4)通过配置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轴压比、钢筋强度、箍筋间距等对试件破环形态、滞回性能、承载力及延性、耗能性能、刚度及强度退化、粘结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置600MPa级纵筋混凝土柱仍发生弯曲破坏,但纵筋与混凝土间有局部粘结失效,降低了试件的耗能性能和延性,基本不影响承载力;试件滞回曲线总体上呈现较饱满的梭形,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采用600MPa级钢筋等体积替换普通钢筋,试件的承载力明显提高,延性和耗能能力有所降低,但仍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拓展应用到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构件抗震设计时,600MPa级纵筋计算锚固长度应满足ld≤la≤l-lp。(5)基于主拉应力理论和平截面假定,参考规范GB50010-2010中相关公式,考虑轴压比影响,建立了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及峰值荷载计算公式;根据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变形组成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建立了各变形组成部分在特征点处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屈服位移、峰值位移和极限位移的计算公式;采用理论推导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了骨架曲线模型特征点和滞回曲线卸载刚度计算公式,结合反复加载下的路径及滞回规则,建立了600MPa级纵筋混凝土柱的恢复力模型。(6)采用Opensees建立了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模型,在验证模型合理性的基础上拓展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纵筋强度、体积配箍率和箍筋强度对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了一个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选取不同地震动,采用IDA方法研究了钢筋强度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600MPa级纵筋等体积代换普通纵筋时,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滞回耗能明显增大,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150gal时没有降低;当采用纵筋优化代换时,可以保证混凝土柱在抗震性能不降低的基础上节省钢筋用量,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250gal时没有明显降低,当进入罕遇地震作用(310gal)时,结构的楼层水平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明显增大,但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曾维洪[5](2017)在《冷轧带肋钢筋在桥面铺装施工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桥面铺装是公路桥梁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桥面铺装工序的施工质量直接对公路桥梁的整体结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冷轧带肋钢筋在桥面铺装施工实践中的应用不断推进,综合优势已得到了大量工程实践的证实。本文即基于对冷轧带肋钢筋应用现状的分析,结合某桥面铺装工程实例,研究在冷轧带肋钢筋产品加工选择、冷轧带肋钢筋检查、以及冷轧带肋钢筋网安装施工方面的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望能够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与重视,并为后续同类工程实践作业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顾万黎,朱爱萍[6](2017)在《《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主要问题修订简介》文中研究说明本规程为第3版,较上一版(2003年)增加较多内容。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了冷轧及热轧钢筋焊接网品种;修订了冷轧钢筋强度设计值;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仅用作构造配筋;修改了板类受弯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有关规定;调整了焊接网的锚固长度及板的最小配筋率;补充了焊接网在路桥、水工、铁路等方面的构造规定以及对施工和附录的修改补充。本文将从5个方面对上述修订内容作一简介。最后,作者提出应用此规程时的一点个人思考与期望。

李保军[7](2017)在《CRH600H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用钢在各类工程中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因而,研制高性能(强度高、延性好)、低消耗、低成本的节约型建筑用钢,进而推动优质钢筋在工程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CRB600H是我国近年来通过自主创新工艺研发的一种新型冷轧带肋钢筋。因其在轧制钢筋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大了钢筋的减面率并采用回火热处理工艺对钢筋进行了加工处理,增大了它的伸长率,使它产生了明显的流幅,具有了较为明显的破坏预兆和较好的综合性能,而越来越被广大设计、施工及开发商所认可和采用。同时这种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通过冷轧热处理方式生产高性能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的新工艺,符合我国钢铁产业政策和建筑用钢的新需求。本文针对在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应用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CRB600H作为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应用结构计算软件PKPM和工程算量软件广厦概预算系统(基于广厦结构CAD)分别对若干工程实例进行建模分析和工程量统计,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基础上,用CRB600H级钢筋代替目前工程上常用的HRB400级钢筋。对采用不同强度等级钢筋的各类结构的各类构件的钢筋用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给出采用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CRB600H的各类结构的各类构件的钢筋用量的节约率及节省的钢筋造价,并探究其变化规律。指出对于不同高度、不同使用类型、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及其各类构件,应用CRB600H级钢筋代替HRB400级钢筋的钢筋用量节约效果各不相同。对于能够充分发挥CRB600H高强钢筋强度的构件的节材效果较好,而对于由构造要求或最小配筋率控制的构件的节材效果则较差。进而得出在各类结构体系的不同构件中采用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CRB600H作为受力或构造钢筋效果的好坏,从而为更好的在工程中应用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CRB600H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为使用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CRB600H作为各类结构构件中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的各类结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依靠。

徐文凯[8](2016)在《冷轧带肋钢筋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初探》文中提出建筑施工中有很多种类施工技术,每一项技术都能发挥出其特有的功效,冷轧带肋钢筋就是其中一项,这项技术主要是在预应力的空心板中应用,在实际应用中能将建筑结构中的光面钢丝带来的质量问题进行改善,让其达到真正的利用价值,还能提高空心板的构件延伸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最主要的是能够节省很多钢筋材料,最少也能节省30%左右,对空心板构件之间的裂缝现象也能改善,将弯钩给省去,方便了施工。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应用冷轧带肋钢筋技术的相关问题。

邢邦圣[9](2013)在《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的智能预测方法与工艺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冷轧带肋钢筋因其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和粘结锚固性能,在建筑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冷轧带肋钢筋产品应用层次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宽,对产品机械性能和工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冷轧带肋钢筋生产中存在的产品机械性能不稳定、合格率低等问题,研究了冷轧带肋钢筋产品机械性能智能预测方法和产品冷轧工艺优化模型,为冷轧工艺规划和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一快速、精确、经济的新途径。针对冷轧带肋钢筋产品机械性能和冷轧工艺参数间的物理关系极为复杂,难以直接建立两者之间的显式方程,研究了样本空间划分对于产品机械性能预测的意义,提出了基于原材料初始强度和工艺参数向量间距离划分样本空间的方法,为实现在较少数量训练样本前提下产品机械性能的智能预测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冷轧工艺参数和产品性能参数间的线性直接映射预测模型、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并在各样本子空间和全空间范围内对产品机械性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对于线性直接映射模型和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工艺参数向量的降维处理对提高其预测性能具有积极意义;而对于非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模型,足够数量的实测样本数据对保证其预测精度更具积极意义。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预测模型,研究了隐含层节点数和网络误差等参数对产品性能预测精度的影响,并在各样本子空间和全样本空间范围内,对冷轧带肋钢筋产品机械性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BP网络的合理结构、隐含层节点数和网络误差合理取值等因素,对保证冷轧带肋钢筋性能预测模型的训练效率、预测精度等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预测模型,研究了RBF神经元层宽度系数和网络误差对RBF网络逼近性能的影响,并在各样本子空间和全样本空间内对产品机械性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神经元层宽度系数和网络误差等取值合适的情况下,基于RBF网络的冷轧带肋钢筋性能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按照工艺参数间距离划分样本空间,对于基于RBF网络的预测模型更具有积极意义。针对工艺实验法规划冷轧工艺成本高、周期长等缺点,研究了冷轧带肋钢筋加工工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径向基函数网络的冷轧带肋钢筋加工工艺优化方法。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径向基函数网络的高精度逼近性能,快速、准确地确定满足产品机械性能要求的工艺参数优化组合,为制定和优化冷轧带肋钢筋生产工艺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许莉[10](2012)在《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钢筋焊接网是指采用符合国家现行钢筋标准的冷轧带肋钢筋或细直径热轧带肋钢筋,用专用的电阻焊机在工厂制造,由相同或不同直径的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的间距垂直排列,全部交叉点均用电阻点焊在一起的钢筋网片。钢筋焊接网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板、墙板、桥面和路面等构件,近年来在输水管道、河道护坡、贮液池、船坞或公路等工程中也得到应用。钢筋焊接网具有生产效率高、钢筋加工质量好、节省钢材等优点,可按工程需要定尺寸、定规格供货,符合建筑工程工厂化生产方向,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我国正在对国家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进行修订,以进一步规范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设计与施工。为了配合国家行业标准的修订,本试验进行了 32组(96个)不同形式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锚固试件的拔出试验,针对钢筋焊接网横向钢筋对纵向受力钢筋粘结滑移性能和锚固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粘结锚固强度计算公式和设计锚固长度取值建议。论文的主要工作有:1.焊接网冷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和焊缝深度检验。对北京生产的冷轧带肋钢筋网选取不同直径的钢筋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结果表明钢筋焊接网冷轧带肋钢筋的抗拉强度均达到500MPa以上,均匀伸长率δgt各均达到6%以上,符合焊接网对钢筋性能的要求;焊接网焊缝深度虽有一定离散,但总体上相差不大,平均焊缝深度范围为1.12mm~1.64mm,符合要求。2.焊接网与混凝土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对三种类型不同锚固形式、不同粘结状态的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锚固试件的拔出试验和分析,指出当锚固区无横向钢筋时,其纵筋的锚固强度和设计锚固长度均可按普通冷轧带肋钢筋的规定取值;当锚固区有横向钢筋时,纵筋的锚固强度和锚固刚度均显着提高,设计锚固长度可适当减小;建议当锚固区有1根横向钢筋时,纵筋锚固长度可乘以折减系数0.8,当锚固区有2根横向钢筋时,纵筋锚固长度可乘以折减系数0.6。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国家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修订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二、冷轧带肋钢筋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轧带肋钢筋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与偏压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建筑用钢筋混凝土发展和现状
        1.1.2 建筑业绿色化发展的要求
    1.2 国内外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概况
        1.2.2 国内外高强钢筋的研究现状
    1.3 高强钢筋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
    2.1 引言
    2.2 轴压短柱的试验方案
        2.2.1 试验设计
        2.2.2 试验制作
        2.2.3 试验加载装置和加载制度
        2.2.4 试验量测方案
        2.2.5 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
    2.3 轴压短柱的试验过程
        2.3.1 试验全过程分析
        2.3.2 试件的破坏模式
    2.4 轴压柱试验结果及分析
        2.4.1 荷载(N)-竖向位移(Δ)曲线
        2.4.2 荷载(N)-应变(ε)曲线
        2.4.3 相对轴力
        2.4.4 国内外规范与试验承载力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数值模拟与计算方法
    3.1 引言
    3.2 轴压短柱有限元模型
        3.2.1 模型概况
        3.2.2 材料本构模型
    3.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3.3.1 破坏模式的验证
        3.3.2 试件荷载(N)-竖向位移(Δ)曲线对比验证
        3.3.3 试件承载力对比
    3.4 参数分析
        3.4.1 混凝土强度
        3.4.2 纵筋配筋率
        3.4.3 纵筋强度
        3.4.4 箍筋配箍率
        3.4.5 箍筋强度
        3.4.6 高宽比
        3.4.7 截面面积
        3.4.8 纵筋等强替换
    3.5 全过程受力机理分析
        3.5.1 轴向荷载(N)-轴向应变(ε)关系特征曲线分析
        3.5.2 混凝土的应力发展
        3.5.3 钢筋的应力发展
    3.6 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3.6.1 引言
        3.6.2 计算方法
        3.6.3 计算结果对比
    3.7 小结
第四章 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偏压试验
    4.1 引言
    4.2 偏压柱的试验方案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验加载装置和试验加载制度
        4.2.3 试验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4.2.4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强度指标
    4.3 偏压柱的试验过程
        4.3.1 试验全过程分析
        4.3.2 偏压柱的破坏模式分析
    4.4 偏压柱的试验结果分析
        4.4.1 侧向挠度曲线
        4.4.2 荷载-侧向挠度
        4.4.3 荷载(N)-应变(ε)关系曲线
        4.4.4 构件平截面假设的验证
        4.4.5 试验与理论结果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偏压性能数值模拟与计算方法
    5.1 引言
    5.2 有限元模型
        5.2.1 有限元模型概况
        5.2.2 材料本构
    5.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5.3.1 破坏模式的验证
        5.3.2 试件荷载(N)-侧向挠度(f)对比验证
        5.3.3 试件承载力对比
    5.4 偏压构件的有限元参数分析
        5.4.1 偏心率
        5.4.2 混凝土强度
        5.4.3 纵筋配筋率
        5.4.4 纵筋强度
        5.4.5 箍筋配箍率
        5.4.6 箍筋强度
        5.4.7 高宽比
        5.4.8 截面面积
        5.4.9 纵筋等强替换
    5.5 全过程受力机理分析
        5.5.1 荷载(N)-侧向挠度(f)关系特征曲线分析
        5.5.2 混凝土的应力发展
        5.5.3 钢筋的应力发展
    5.6 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5.6.1 引言
        5.6.2 计算方法
        5.6.3 计算结果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及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2.1 预制混凝土管柱研究现状
        1.2.2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1.2.3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节点研究现状
    1.3 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钢梁装配式混合框架的提出
        1.3.1 CFCPSTS装配式混合框架的组成
        1.3.2 CFCPSTS装配式混合框架的优势
    1.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预制管空心方柱及组合方柱受剪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验目的
        2.2.2 试件设计
        2.2.3 材料材性
        2.2.4 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
        2.2.5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2.3 预制管空心方柱试验结果及分析
        2.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2.3.2 破坏模式分析
        2.3.3 剪力-位移角曲线
        2.3.4 剪力-斜裂缝宽度曲线
        2.3.5 承载力
        2.3.6 变形能力分析
        2.3.7 刚度分析
        2.3.8 变形组成分析
        2.3.9 应变分析
    2.4 预制管组合方柱试验结果及分析
        2.4.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2.4.2 破坏模式分析
        2.4.3 剪力-位移角曲线
        2.4.4 剪力-斜裂缝宽度曲线
        2.4.5 承载力
        2.4.6 变形能力分析
        2.4.7 刚度分析
        2.4.8 变形组成分析
        2.4.9 应变分析
    2.5 预制管组合方柱受剪机理分析
        2.5.1 预制管空心方柱与组合方柱受力性能比较
        2.5.2 内力分配
        2.5.3 组合受剪机理
    2.6 受剪构件数值模拟
        2.6.1 数值模型建立
        2.6.2 数值模型验证
    2.7 预制管空心方柱参数化分析
        2.7.1 剪跨比的影响
        2.7.2 轴压比的影响
        2.7.3 预制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2.7.4 箍筋间距的影响
    2.8 预制管组合方柱参数化分析
        2.8.1 剪跨比的影响
        2.8.2 轴压比的影响
        2.8.3 预制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2.8.4 芯部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2.8.5 箍筋间距的影响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制管空心方柱及组合方柱受剪承载力计算
    3.1 引言
    3.2 预制管空心方柱受剪承载力计算
        3.2.1 相关规程及文献计算方法分析
        3.2.2 预制管空心方柱受剪承载力公式推导
        3.2.3 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3.3 预制管组合方柱受剪承载力计算
        3.3.1 预制管组合方柱受剪承载力公式推导
        3.3.2 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制管组合方柱抗震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概况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件设计
        4.2.3 材料材性
        4.2.4 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
        4.2.5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4.3 试验现象
        4.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4.3.2 破坏模式分析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1 滞回性能
        4.4.2 骨架曲线及特征点荷载
        4.4.3 延性性能
        4.4.4 承载力退化
        4.4.5 刚度退化及刚度维持能力
        4.4.6 耗能能力
        4.4.7 截面应变分布
        4.4.8 箍筋应变分析
        4.4.9 柱端弯矩-曲率关系
        4.4.10 柱端剪切变形
        4.4.11 塑性铰长度分析
    4.5 预制管组合方柱累积损伤分析
        4.5.1 累积损伤模型
        4.5.2 累积损伤分析
    4.6 拟静力试件数值模拟
        4.6.1 数值模型建立
        4.6.2 数值模型验证
    4.7 参数化分析
        4.7.1 轴压比的影响
        4.7.2 预制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4.7.3 芯部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4.7.4 箍筋直径的影响
        4.7.5 箍筋间距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预制管组合方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恢复力模型
    5.1 引言
    5.2 预制管组合方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2.1 截面纤维单元法
        5.2.2 简化计算公式推导
        5.2.3 公式验证
    5.3 预制管组合方柱的恢复力模型
        5.3.1 恢复力模型及建立方法
        5.3.2 骨架曲线模型
        5.3.3 刚度退化规律
        5.3.4 恢复力模型建立及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预制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预制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构造
    6.3 试验概况
        6.3.1 试验目的
        6.3.2 试件设计
        6.3.3 材料材性
        6.3.4 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
        6.3.5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6.4 试验现象
        6.4.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6.4.2 破坏模式分析
    6.5 试验结果及分析
        6.5.1 滞回性能
        6.5.2 骨架曲线及特征点荷载
        6.5.3 延性性能
        6.5.4 承载力退化
        6.5.5 刚度退化及刚度维持能力
        6.5.6 耗能能力
        6.5.7 节点域剪切变形
        6.5.8 变形组成分析
        6.5.9 应变分析
    6.6 预制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数值模拟
        6.6.1 数值模型建立
        6.6.2 数值模型验证
    6.7 参数化分析
        6.7.1 钢套箍厚度的影响
        6.7.2 预制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6.7.3 芯部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6.7.4 钢套箍延伸高度的影响
        6.7.5 轴压比的影响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预制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受剪承载力及设计建议
    7.1 引言
    7.2 预制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的受剪机理
    7.3 预制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
        7.3.1 钢套箍腹板受剪承载力
        7.3.2 节点域混凝土受剪承载力
        7.3.3 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验证
    7.4 CFCPSTS装配式混合框架设计建议
        7.4.1 一般规定
        7.4.2 布置原则及计算分析
        7.4.3 构造措施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主要符号对照表
附录B:预制管组合方柱及梁柱节点制作工艺及流程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拟静力荷载下CRB550级箍筋柱性能退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概述
        1.2.1 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1.2.2 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1.2.3 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550MPa钢筋的研究、应用现状
        1.3.1 CRB550级钢筋研究现状
        1.3.2 CRB550级钢筋应用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配置CRB550级钢筋的混凝土柱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2.2.2 材料力学性能
    2.3 加载方案与试验方法
        2.3.1 加载装置
        2.3.2 加载制度
    2.4 数据采集与处理
        2.4.1 试件破坏形态
        2.4.2 滞回曲线
        2.4.3 骨架曲线
    2.5 试验结果与结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BAQUS的钢筋混凝土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3.1 引言
    3.2 钢筋混凝土柱有限元模型设计
    3.3 材料本构选取
        3.3.1 混凝土本构关系
        3.3.2 屈服准则
        3.3.3 流动准则
        3.3.4 粘塑性法则
        3.3.5 钢筋本构关系
    3.4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3.4.1 ABAQUS分析过程
    3.5 有限元参数选取
        3.5.1 模型单元选取
        3.5.2 模型网格划分
        3.5.3 模型接触与边界条件
        3.5.4 模型加载方式
    3.6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3.6.1 构件应变、应力云图对比
        3.6.2 滞回曲线对比
        3.6.3 骨架曲线对比
        3.6.4 试件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柱构件抗震性能指标
    4.1 柱模型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4.2 柱模型刚度退化对比分析
    4.3 柱模型强度退化对比分析
    4.4 柱模型延性性能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1.2.1 高强箍筋混凝土柱轴压性能
        1.2.2 高强箍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
    1.3 高强纵筋混凝土构件研究现状
        1.3.1 高强纵筋基本力学性能
        1.3.2 高强纵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
        1.3.3 高强纵筋混凝土构件抗震性能
    1.4 高强钢筋在工程中的应用
    1.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研究
    2.1 试验概况
        2.1.1 试件设计与制作
        2.1.2 材性试验
        2.1.3 加载制度与加载装置
        2.1.4 量测方案
    2.2 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1 荷载-应变曲线
        2.3.2 钢筋应变
        2.3.3 箍筋约束效应
        2.3.4 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2.4 轴压承载力设计计算模型
        2.4.1 受力过程分析
        2.4.2 轴压承载力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研究
    3.1 曲线控制点应力、应变计算模型
        3.1.1 有效侧向约束应力fle
        3.1.2 箍筋应力fs
        3.1.3 峰值点应力fcc
        3.1.4 峰值点应变εcc
        3.1.5 极限压应变εccu
    3.2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计算模型
        3.2.1 上升段
        3.2.2 下降段
        3.2.3 本文建议模型
        3.2.4 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偏压性能研究
    4.1 试验概况
        4.1.1 试件设计与制作
        4.1.2 材料性能
        4.1.3 加载方案
        4.1.4 量测方案
    4.2 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荷载-位移曲线
        4.3.2 侧向变形
        4.3.3 钢筋应变分析
        4.3.4 截面混凝土应变分析
        4.3.5 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4.4 有限元分析
        4.4.1 有限元建模
        4.4.2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4.4.3 参数分析
    4.5 偏压承载力设计计算模型
        4.5.1 等效矩形应力图法
        4.5.2 P-δ效应
        4.5.3 偏压承载力计算
        4.5.4 Nu-Mu曲线图
        4.5.5 建议600MPa级钢筋设计强度取值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5.1 试验概况
        5.1.1 试件设计与制作
        5.1.2 材料性能
        5.1.3 加载装置及制度
        5.1.4 量测方案
    5.2 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1 滞回曲线
        5.3.2 骨架曲线
        5.3.3 承载力及延性
        5.3.4 侧移角
        5.3.5 耗能性能
        5.3.6 刚度退化
        5.3.7 强度退化
        5.3.8 损伤分析
        5.3.9 钢筋应变分析
        5.3.10 粘结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反复荷载下受力分析
    6.1 受力机理分析
        6.1.1 弯曲破坏受力机理
        6.1.2 弯曲-粘结破坏受力机理
    6.2 特征荷载与承载力
        6.2.1 开裂荷载
        6.2.2 屈服荷载
        6.2.3 峰值荷载
        6.2.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6.3 变形能力
        6.3.1 侧移的组成分析
        6.3.2 屈服位移
        6.3.3 峰值位移
        6.3.4 极限位移
        6.3.5 侧移成分定量讨论
    6.4 恢复力模型
        6.4.1 骨架曲线模型
        6.4.2 刚度退化规律
        6.4.3 反复加载下的路径
        6.4.4 滞回规则
        6.4.5 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7.1 有限元建模
        7.1.1 单元类型选择
        7.1.2 构件截面划分
        7.1.3 材料本构
        7.1.4 加载步骤及求解
    7.2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7.2.1 荷载-位移曲线
        7.2.2 耗能能力
        7.2.3 刚度退化
        7.2.4 钢筋应变
    7.3 参数分析
        7.3.1 混凝土强度影响
        7.3.2 纵筋强度影响
        7.3.3 体积配箍率影响
        7.3.4 箍筋强度影响
    7.4 框架结构分析
        7.4.1 框架结构模型
        7.4.2 有限元模型
        7.4.3 钢筋强度对结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冷轧带肋钢筋在桥面铺装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冷轧带肋钢筋的应用
2 工程概况
3 冷轧带肋钢筋施工工艺
    3.1 冷轧带肋钢筋产品加工选择
    3.2 冷轧带肋钢筋检查
    3.3 冷轧带肋钢筋网安装施工
4 结束语

(6)《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主要问题修订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应用范围
2 材料
    2.1 钢筋牌号
    2.2 焊接网钢筋强度取值
    2.3 几种钢筋焊接网比较
        1)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CRB550)
        2)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HRB400,HRB500)
        3)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CRB600H)
        4)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CPB550)
3 设计计算
    3.1 一般规定
    3.2 裂缝及刚度验算
4 构造规定
    4.1 房屋建筑
        1)最小配筋率
        2)锚固与搭接
        3)板的规定
        4)墙体的规定
    4.2 路面和桥梁隧道工程
        1)钢筋焊接网普通混凝土路面
        2)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3)桥面和隧道衬砌
    4.3 水工结构
    4.4 铁路无砟轨道底座及桥面铺装层
5 施工及验收
    5.1 一般规定
    5.2 焊接网安装
    5.3 检查、验收
6 规程应用的思考与期望

(7)CRH600H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冷轧带肋钢筋的研发与应用情况
        1.2.1 国外冷轧带肋钢筋的研发与应用情况
        1.2.2 国内冷轧带肋钢筋的研发与应用情况
    1.3 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在我国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3.1 国内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体系还不够完善
        1.3.2 CRB600H高强钢筋在工程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性问题
        1.3.3 对应用CRB600H高强钢筋的工程所作的经济性分析不够全面
        1.3.4 CRB600H高强钢筋的市场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2.1 强度及伸长率
    2.2 粘结锚固性能
第3章 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的设计依据
    3.1 相关设计标准及规范规定
        3.1.1 箍筋
        3.1.2 板
        3.1.3 墙
    3.2 相关设计和算量软件
        3.2.1 PKPM 2010 版V3.1 功能简介
        3.2.2 广厦概预算系统功能简介
第4章 不同结构体系中应用CRB600H高强钢筋用量比较分析
    4.1 CRB600H高强钢筋在各类构件中的用量分析和应用建议
        4.1.1 板类构件
        4.1.2 墙类构件
        4.1.3 梁类构件
    4.2 CRB600H高强钢筋在不同结构体系中应用的经济性分析
第5章 工程实例分析
    5.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控制指标
        5.1.1 柱(墙)轴压比
        5.1.2 水平地震剪力系数
        5.1.3 楼层侧向刚度比
        5.1.4 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比
        5.1.5 层间位移角
        5.1.6 扭转周期Tt与平动周期T1之比
        5.1.7 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
        5.1.8 结构的刚度和重力荷载之比
    5.2 框架结构实例分析
        5.2.1 工程概况
        5.2.2 结构形式及钢筋选用
        5.2.3 钢筋用量对比与分析
        5.2.4 经济分析
    5.3 剪力墙结构实例分析
        5.3.1 工程概况
        5.3.2 结构形式及钢筋选用
        5.3.3 钢筋用量对比与分析
        5.3.4 经济分析
    5.4 框架-剪力墙结构实例分析
        5.4.1 工程概况
        5.4.2 结构形式及钢筋选用
        5.4.3 钢筋用量对比与分析
        5.4.4 经济分析
    5.5 框架-核心筒结构实例分析
        5.5.1 工程概况
        5.5.2 结构形式及钢筋选用
        5.5.3 钢筋用量对比与分析
        5.5.4 经济分析
    5.6 结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的智能预测方法与工艺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冷轧带肋钢筋产品特点及工艺过程概述
    1.3 冷轧钢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1.5 本章小结
2 金属轧制成形原理与样本变量空间的划分
    2.1 金属轧制成形原理
    2.2 设计变量的选取与样本变量空间的划分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线性映射和回归分析的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预测
    3.1 引言
    3.2 基于线性映射的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预测模型
    3.3 基于线性回归分析的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预测模型
    3.4 基于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预测模型
    3.5 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预测方法的比较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预测
    4.1 神经网络概述
    4.2 面向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预测的 BP 神经网络设计
    4.3 基于原材料初始强度划分样本空间的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4.4 基于工艺参数间距离划分样本空间的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4.5 基于全样本空间的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4.6 不同样本变量空间下 BP 神经网络预测性能比较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预测
    5.1 径向基函数网络简介
    5.2 基于原材料初始强度划分样本空间的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RBF 网络预测
    5.3 基于工艺参数间距离划分样本空间的冷轧钢筋机械性能RBF 网络预测
    5.4 基于全样本空间的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 RBF 网络预测
    5.5 不同样本空间划分下 RBF 网络预测性能比较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遗传算法和径向基函数网络的冷轧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6.1 冷轧工艺参数优化问题的由来
    6.2 遗传算法简介与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6.3 冷轧带肋钢筋工艺优化模型及工作流程
    6.4 实例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冷轧带肋钢筋
        1.1.1 国外发展概况
        1.1.2 国内发展概况
        1.1.3 冷轧带肋钢筋的特点
    1.2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1.2.1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的技术规定
        1.2.2 焊接网在国内外发展概况
        1.2.3 应用焊接网的优点
    1.3 钢筋的粘结锚固
        1.3.1 粘结锚固问题研究的背景
        1.3.2 粘结锚固性能的研究现状
        1.3.3 粘结锚固的基本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锚固试验材料的性能试验
    2.1 混凝土
    2.2 冷轧带肋钢筋
        2.2.1 冷轧带肋钢筋材性试验
        2.2.2 焊接网焊缝深度量测
3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粘结锚固性能试验
    3.1 粘结锚固试验方法分析
        3.1.1 中心拔出试验
        3.1.2 梁式锚固试验
        3.1.3 局部粘结-滑移试验
        3.1.4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粘结锚固性能试验方法
    3.2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粘结锚固试验
        3.2.1 试件设计及制作
        3.2.2 粘结锚固试验方法
        3.2.3 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
4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粘结锚固性能分析
    4.1 粘结滑移曲线
        4.1.1 纵、横筋均有粘结试件
        4.1.2 纵筋无粘结或纵、横筋均无粘结试件
    4.2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粘结锚固强度分析
        4.2.1 纵、横筋均有粘结试件
        4.2.2 纵筋无粘结或纵、横筋均无粘结试件
5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设计锚固长度取值
    5.1 纵筋锚固区内焊接1根横筋
    5.2 纵筋锚固区内焊接2根横筋
    5.3 钢筋焊接网设计锚固长度取值建议
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冷轧带肋钢筋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配置HRB635级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与偏压受力性能研究[D]. 李志鹏.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及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研究[D]. 章少华. 天津大学, 2019(01)
  • [3]拟静力荷载下CRB550级箍筋柱性能退化的研究[D]. 李博. 河南大学, 2019(01)
  • [4]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 李义柱. 东南大学, 2019(05)
  • [5]冷轧带肋钢筋在桥面铺装施工中的应用[J]. 曾维洪. 江西建材, 2017(08)
  • [6]《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主要问题修订简介[J]. 顾万黎,朱爱萍. 施工技术, 2017(04)
  • [7]CRH600H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D]. 李保军. 河北工程大学, 2017(06)
  • [8]冷轧带肋钢筋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初探[J]. 徐文凯. 民营科技, 2016(11)
  • [9]冷轧带肋钢筋机械性能的智能预测方法与工艺参数优化研究[D]. 邢邦圣.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6)
  • [10]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D]. 许莉. 郑州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冷轧带肋钢筋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