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影大型住宅区规划设计概念咨询方案

北京长影大型住宅区规划设计概念咨询方案

一、北京常营大型居住区规划设计概念咨询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陈浩[1](2018)在《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运行项目性能监测与实效评估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建建筑数量大幅增加,既有建筑也大量面临改造,相关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迅猛上升,由此产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建筑行业推行绿色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为此本论文开展了对绿色建筑运行周期类性能监测与实效评估的研究。对已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大量项目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选取了2个居住建筑项目和2个公共建筑项目进行了深入的测试和评估,同时对项目所采用绿建技术的经济性和社会、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论文采用了定性加定量的方法,建立以能源消耗评价、水资源消耗、环境质量评价(物理参数测试和用户调查问卷同时进行)、建筑服务性能(用户问卷调查)为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反映绿色建筑的环境性能水平。其次,选取了4个典型绿建项目开展了监测和试评价工作,通过对典型项目的围护结构节能、空调系统节能、照明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节水器具节水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室内热、湿、光、风、声环境、室内空气品质的测试分析了相关绿建技术措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对比相关国家能耗要求,指出其运行用能是否合理,调整了评价体系的权重,建议了运行过程中关键技术措施的可行性。此外,对绿建建筑运行过程中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度不够“绿色”的问题进行了调研,物业管理缺乏对绿色建筑新技术的研究,仍然沿用传统物业管理技术,不能保证绿色建筑的顺利运行。最后论文对绿色建筑运行过程研究的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现阶段绿色建筑运行周期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工作建议。

张廷薇[2](2016)在《珠江新城核心区步行空间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央商务区需要建立起与城市交通系统、建筑和城市景观有机联系的步行系统,通过整体性和立体化的步行空间组织满足CBD多样化的步行需求,构建复合交通、商业娱乐、休闲游憩等功能的步行空间,同时融入自然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构建快捷高效、舒适宜人的步行空间系统。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结合基础理论和案例研究,对中央商务区步行空间系统的研究框架进行梳理,深入分析了珠江新城核心区的步行空间系统结构、空间形态要素和与城市要素的整合关系,并且以城市设计角度切入对典型步行空间做出分析,总结出中央商务区步行系统规划设计原则,并提出中央商务区步行空间系统的建构策略。本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明确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对国外经典步行系统理论与模型做出解读,通过对国内外步行系统和珠江新城研究的综述,梳理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与不足,划定研究对象和范围并阐释基本概念,制定出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绪论)其次,对中央商务区步行空间系统的研究框架进行整理,主要包括步行空间系统的要素、结构、与城市其他要素的整合关系以及步行空间规划设计要点,同时剖析了国内外CBD步行系统的发展与规划实践,总结中央商务区步行系统的特点。(第2章)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对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实地调研,重点剖析其立体化步行空间系统的结构、步行空间形态与功能特征,通过研究对外联系、与轨道交通、公交车站和停车场的衔接整理出步行空间系统与城市要素的整合关系,再从城市设计角度分析与总结珠江新城核心区典型步行空间的连续性、尺度、界面、环境设施和环境营造方面的特征。(第3章)最后,在前文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央商务区步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原则,并提出从布局网络、对接交通、强化节点、优化路径、复合功能、善用城市设计手段和营造宜人环境七个方面建构步行空间系统的策略。(第4章)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与总结,以期为我国中央商务区步行空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使步行系统为CBD的交通运转带来良性循环,改善城市交通品质,并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王成芳[3](2013)在《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但关于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土地利用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国内相关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较薄弱。广州近十多年来轨道交通发展迅猛,现已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通过轨道交通引导城市格局和空间形态转变的指导思想初现端倪,沿线站点地区联合开发方面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具备当前中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下的许多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建设的典型特征和共性问题。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以广州市现有开通运营的110个地铁站点周边用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基础调研和相关深入研究,从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探索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优化策略,以期为未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周边用地优化调控提供相关建议,也为国内其他大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提供相关实证参考和借鉴。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与交通互动反馈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的相关建设实践或实证研究进行解析,并从理论基础、实践借鉴、研究视角和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构建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研究的框架,此外还结合广州轨道交通发展历程解析城市轨道站区优化的趋势与挑战,为后文实证研究及优化对策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是本论文的研究核心,主要结合广州既有地铁站点周边用地展开实证调研,通过实地踏勘摸查,采集第一手数据,基于城市设计视角解析站点地区空间要素,并基于GIS空间分层的思路构建站区GIS综合数据库;同时,充分利用GIS平台及各种空间统计分析,从不同空间尺度(城市尺度和站点街区尺度)展开多维度实证研究------从社会维度分析站点网络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耦合关系,从经济维度分析站点网络与城市基准地价的关系,从空间维度分析不同类型站点地区用地空间布局和不同时期典型站点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等,针对广州既有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下一步提出用地优化对策提供有力的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的重要延伸与拓展,基于轨道站区具备节点和场所的双重特性,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相关优化对策,建议打造与城市公共中心高度耦合的轨道网络体系,构建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站点分类体系将交通节点和城市节点融为一体,提出以轨道交通站点为触媒通过站区场所营造从多个维度将城市轨道交通站区优化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并结合广州市既有轨道沿线站点土地利用进行反思或提出优化建议。

李瑶[4](2013)在《深圳市境外规划设计实践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城市规划设计实践需求。在此过程中国内的规划设计经验、理论技术及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都难以满足这一需求。于是处于西方国家设计市场日趋饱和状态下的外国建筑师、规划师以及设计机构转入中国市场“淘金”。同时,我国加入WTO,也为境外规划设计机构在我国进行规划实践提供了政策保护。近20年的实践过程中,境外规划设计机构在规划理论、规划技术、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为我国城市规划行业带来了影响。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后快速建设起来的城市,为境外规划设计机构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本文希望通过对境外规划设计在深圳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回顾,总结深圳市境外规划设计实践的演进特征与经验,使我们能够认清境外规划设计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同时为内地快速建设的城市引进境外规划设计提供借鉴经验。本文借助文献梳理与案例分析的方法,整理了境外规划设计在深圳的实践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按照时间的顺序对重要规划项目成果进行了总结。结合案例分析,从方案国际征集与后期深化实施两个阶段分析境外规划设计机构参与实践的组织过程特征与不足,并总结组织形式的演进特征;从规划目标、规划空间组织、规划技术三方面分析了境外规划设计的成果特征,并对实效进行了评价,总结出境外规划设计机构规划成果的演进特征。进一步总结了深圳境外规划设计实践的作用与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境外规划设计实践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未来我们会进一步规范境外规划设计机构参与实践的过程,并通过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与政府指导等方式加强对境外规划设计机构的管理。而境外规划设计机构也会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逐渐满足本土化的需求。

叶浩军[5](2014)在《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总体规划一直是城市规划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政策文件和技术文件,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甚至是唯一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依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的经济社会急剧变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市规划实践活跃的时期。这个时期因为改革开放而引起的价值观转变,使得从国家经济制度到以此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制度、包括城市规划制度,都发生了急剧和巨大的变化。这一因价值观转变而导致的城市规划实践变化,在中国城市规划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中国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价值体系被重新思考和构建。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践领域也同样存在这样一个命题。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规模和形态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衡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价值观体系和构成及其转变过程更加复杂,城市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将城市视为效率的机器而偏离了建设城市基本价值观的现象,迫使人们对由自己的经济活动而制造出来的城市进行全面的思考。其中也包括规划师不断思考和探索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城市规划方法。然而,尽管规划师和规划制度都因为专业教育而建立起了一种理想的价值观,并在此指导下建立起多种理想的规划蓝图和目标,不过种种研究却已经表明,城市规划制度,只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城市规划实践,也只是城市建设实践中的一部分,现实中规划师也只是所有社会成员中的一个群体而已,因此,规划师职业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在现实中往往因为社会角色的多重性并且受其他多种价值观及其变化影响而有所改变。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由于价值观转变,我们国家颁布了城市规划法,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迈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在这个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广州成为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了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有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政府规章以及后来的城市规划地方法规,广州率先编制了全国第一个战略规划,地铁的开通使广州人的出行方式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在改革开放所引起的价值观转变中,广州不仅是最早实践的大城市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了许多具有超前探索性意义的贡献,相应地,在城市规划领域上也开展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既有主动适应并促进城市空间有序拓展的成功,也有被动受制于快速发展经济思潮下的失败,因而为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全文试图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认识城市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检讨的基础上,以价值观为核心,以城市规划实践和城市建设的历史为线索,从对制度性的原因入手,通过规划立法、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实施等四个方面,对这段时期广州不同阶段城市规划实践和城市形态的演进过程进行讨论和分析,划分出各阶段的特点及主要的动力要素和内在原因,揭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城市发展的现实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理想之间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探索和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实施机制和作用、内容以及与其他法定规划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示出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和政府、市场及社会之间所产生关系的必然性。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内容为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理论进行综述,并结合价值的视角提出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二章首先回顾了1949-1978年历史阶段广州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1978-1988年之间城市规划制度的恢复和启动时期城市规划的实践,重点讨论了一元价值观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基于改革开放的实验性实践案例,讨论了广州城市规划从立法、规划编制和机构改革、规划实施等各方面的实践,以及城市规划制度试图对城市建设影响的关系,归纳出规划制度变革启动期的特征。第三章研究了1989-1997年在国家从法律层面对多元价值存在的承认开始、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的早期,由于市场力对效率的追求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城市规划制度建设相对于高速经济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的滞后和偏离,尽管地方城市在规划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划内容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但在客观上还是形成了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带来了城市规划实践的种种问题。第四章研究了1998-2010年广州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理念进行了新的理性思考下,重新强调了政府对市场的主导和影响的决定性地位,城市规划制度上也进行了梳理并强化了规划编制的工作。重点讨论了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规划制度变革的新探索及战略规划编制,城市政府依据战略规划和基础产业政策有序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讨论了国家一系列新的城市规划制度设计下,广州逐步引入城市规划与社会对话的机制,开展了针对面向社会和公众参与的科学规划、依法规划和阳光规划探索,并将公众参与纳入法制建设的范畴。第五章进行了理论性的总结,指出目前中国仍然是一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和多元价值观社会现实共存、政策和法律管治共存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划实践经历了一个公平——效率——公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提出了在此格局下城市规划制度中依然没有解决的对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的存在问题和需继续研究的方向。论文的创新点:第一个创新点是方法上以价值观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广州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规划实践和国家价值观转变的关系。研究城市规划多会关注其自身应有的价值观,同时也会关注其在城市发展动力的相互影响及作用过程中某个方面的实际情形及结果,但是基于价值观和价值观的转变系统研究一个具体城市的城市规划实践,是一种方法上的尝试和创新。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更清楚和客观地判断城市规划实践中成功与失败的根本原因。本文内容上有两个创新点。第一个是目前研究城市规划实践的成果已经很多,涉及城市规划系统的各个方面。但既有成果多从城市规划系统中的某个方面研究和讨论居多,将城市规划系统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研究和讨论并判断城市规划的有效性尚没有。本文依据城市规划实践涉及的要素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关系并以此作为城市规划实践评价体系,并提出“价值性工具”和“工具价值性”概念,是一种内容上的新尝试。内容上第二个创新点是以一个城市为案例,纵向剖析研究其城市规划实践的发展及演变过程,并依据其价值观表达的特点进行了基本的断代,归纳出不同时期城市规划实践的主要特征,是另一个内容上新的尝试。

王玉顺[6](2012)在《基于使用者的住区容积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容积率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主要的控制性指标,当前我国规划控制落入了将高容积率与差居住环境对等的误区,并且没有考虑到使用者的态度。从容积率理论研究梳理来看,不考虑进使用者的“合理容积率”是不合情的;在我国人地矛盾突出的背景下,高容积率是被提倡的,但在“花园城市”的思想影响下,规划师质疑高容积率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不能把握可以提高的“程度”。针对高容积率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了国内外的规划控制、我国规划控制与市场需求的差距,认为我国容积率确实存在上调的空间;使用者的价值判断与高容积率住区的存在相适应,各类型的使用者都不排斥高容积率住区;从国内外高容积率住区建设的经验来看,合理规划、精心设计,能够缓解高容积率带给城市和使用者的“负面影响”。对于容积率可以提高的“程度”,本文从理论和实践调查两个层面进行了解答。前者运用理论推演的方法从人均绿地面积、建筑密度等方面进行推导,后者运用SD法对广州市珠江新城不同容积率楼盘的使用者评价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理论推演、数学模型计算,使用者评价的容积率临界值要远高于现阶段的规划控制的上限值。依据本文中SD法计算出的结论,容积率控制可以调高至使用者评价“较好”的容积率临界点:7.0。

邱红[7](2011)在《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给人居环境发展带来严峻考验,城市作为产业和居住的集中地,既对气候变化负有责任,同时也是减缓危机的关键。在我国,面对发展和减排的双重压力,快速城市化地区的低碳转型逐渐受到国家和地方各层面的重视,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的思维方式也开始向气候应变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城市设计有关方法理论进行创新的需求愈加突出。本研究旨在为降低城市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塑造气候友好型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适合的方法理论支撑。本文遵循“是什么——做什么——怎样做——做得如何”的技术路线,从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两方面展开讨论。首先,通过梳理和认识低碳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城市设计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趋势以及城市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代谢机理,认为城市设计有必要从更高视角、以更为综合的方法促进城市低碳目标的实现。在此理论基础之上,从概念界定、对象系统、目标构成和基本特征四方面对“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的内涵予以阐释,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作为操作方法建构的理论基础。其次,由城市低碳要素和城市设计关联分析入手,提出了城市设计低碳控制要素的五层次框架,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作为展开对策研究的抓手与支点。再次,从低碳城市建设的宏观战略和碳循环规律出发,对各要素的组织关系进行探讨,提出气候保护的总体议题和四个核心议题,并就实现各议题的策略集合展开论述,解决“怎样做”的问题,作为设计构造的实践指引。最后,引入碳排放计量和审计原理,建构城市设计项目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并对其中的策略碳削减绩效分析方法作出进一步探讨,解决“做得如何”的问题,作为实践操作的价值标尺。由此,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理念、要素、议题、策略与绩效分析方法构成了气候友好型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构造方法体系,是本文的核心研究成果。

黄冬英[8](2010)在《广州珠江新城居住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商务活动的频繁,CBD成为商务活动的重要集结地,其建设关系到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的发展。居住空间作为CBD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是为了丰富高档办公、金融环境的功能,又是为CBD内办公人员提供就近的居住场所。当CBD只有商务办公活动缺乏居住活动时,白天的繁荣与晚上的冷清形成对比,CBD成为“死城”;或者当CBD内居住建设过度时,居住空间开始慢慢向CBD中心硬核侵蚀,居住空间妨碍CBD内商务空间的渗透,高度的利益诱惑开始使空间变得杂乱无序。CBD内居住形态的建设关系到CBD的整体发展,这些居住地带无论对CBD的人气活力,还是对CBD的形态面貌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大众开始意识到CBD内不能纯商务办公而需要居住等其他复合功能带动活力的时候,如何引导CBD内居住空间的形态,营造适合CBD空间的居住品质,对CBD居住空间建设的把握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本文以广州珠江新城的居住空间形态为研究课题,分析珠江新城在居住空间形态建设中的得与失,通过对国内外的案例经验总结,以类比的方式给未来类似CBD的居住空间建设提供一些启发与建议。同时尝试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探讨CBD居住空间形态控制的内容和管理机制。(一)明确论文的研究方向和价值;分析居住空间形态与CBD空间发展的关系及其形态建设控制的重要性。(二)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的研究,从整体环境营造和居住空间形态两个方面总结CBD居住空间形态建设的经验与方法。(三)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珠江新城居住空间形态建设的问题,通过对比国内外案例,总结出珠江新城在居住空间形态建设控制方面的特点,分析影响居住形态方面的主要内容。(四)通过对珠江新城居住空间形态研究与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总结成果,提出对我国未来CBD居住空间建设的启示与建议,同时探讨CBD居住空间形态建设控制的内容和管理机制。

卜雪旸[9](2009)在《可持续发展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培育型”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城市住区空间结构当中,公共空间体系作为住区功能网络结构的“关节和枢纽”,在提高居住生态环境品质和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促进邻里交往和地域文化的发展、展示城市风貌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对城市住区公共空间体系规划的深入研究是当代建设城市和谐人居环境的需要。传统住区规划单纯注重空间形态控制的“蓝图式”和“最终状态”的规划设计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对社会发展变化适应性差、系统协调性差的缺点。“培育型规划”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城市规划的目标不是为了使城市空间发展达到某种设想的终极状态,而是使城市建立起有利于城市空间科学发展的经营、管理、辅助机制,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城市空间体系能够适应城市多样化发展的要求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使城市社会具有持续发展的活力。“培育型”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是建立在住区整体发展多重目标体系之下,全面采取住区公共空间规划、软环境建设策略群,以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住区公共“空间容器”和敏感、高效的社区经营管理机制为目标的规划模式。“培育型”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或称策略群)由三大部分组成:①空间策略—构建开放的城市社区;②“软环境”建设策略—建立地域多方参与的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和管理机制;③规划编制、实施策略—敏感设计模式的建立。论文首先通过对国外近现代城市住区的建设发展过程和思想演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当代国外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发展和住区“软环境”建设的策略;然后从天津市城市住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入手,分析了天津城市住区空间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新、旧区发展的重点问题,寻找解决天津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发展问题的关键性切入点;进而以天津近郊新城组团为例,明确提出了建立“培育型”住区公共空间体系和社区发展机制的具体策略;最后通过作者参与的天津市静海团泊新城总体城市设计项目,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和措施在规划实践当中的应用途径。

于英[10](2009)在《城市空间形态维度的复杂循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始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生态科学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人们对于城市生态危机已经从反省呼吁、被动防治发展到了积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改良城市生态空间结构、协调城市发展的阶段。这些理论研究几乎都是从生态层面对城市环境问题提出的对策和思考,而忽略了城市空间形态作为一个复杂有机体是如何通过循环达到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提出建立城市空间形态的复杂循环作为我国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并围绕这一观点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深入探讨。本文从系统论的“复杂性”入手,以循环的角度切入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形态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对其空间形态的复杂循环研究有必要做一定的简化。因此,本文分别从城市空间的环境形态、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三个形态视角试图构建城市空间形态的复杂循环框架体系,运用循环的发展模式将城市空间形态的环境背景、经济动力和社会目标统一在一起,最大化的寻求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循环发展。针对生态城市研究定性研究多而定量研究少的特点,本文建构了一个城市空间形态复杂循环的综合评价体系,将环境、经济和社会形态要素的复杂循环纳入到整个评价体系中来,整体性地研究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复杂循环程度。环境形态的生态和谐既是城市空间形态复杂循环的前提,又是实现和谐城市、宜居城市的最基础要素。本文尝试从环境形态的视角,在探讨其复杂形态的基础上总结了环境形态复杂循环的核心表征。深入研究了城市环境形态在自然空间、城市肌理、空间秩序、生态景观各个层面复杂循环的调控策略。经济形态的视阈强调经济的生态高效能引起城市空间形态的有序扩展和城市周围地带空间的有机组织,是促进城市空间形态动态循环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本文分别就城市空间经济形态复杂循环的主要动力源泉、动态发展阶段、目标多元性和结构性节约等几个方面的横向协同组织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的纵向层级建构两个大的方向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复杂循环生长进行了探讨。社会形态的理论新维度强调和谐社会形态的重构是实现城市空间形态复杂循环的核心要素。本文在梳理了不同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的社会价值取向演替的基础上,提出了循环价值观是构建复杂循环的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态价值观。并指出城市文化是社会价值的引擎,是构建城市空间文化形态动态循环的精神与灵魂。要客观平等的对待城市空间复杂循环演进过程中的各种文化模式,注重“传承中的创造”。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历史与未来三个向度的社会形态复杂循环的理念,并提供了相关的保障体系作为支撑。从整体层面架构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复杂循环综合评价体系的框架。并以实证的方式探讨了哈尔滨的城市空间在环境形态、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复杂循环策略,并构建了哈尔滨城市空间的复杂循环形态的生态综合评价体系。城市空间形态的复杂循环研究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因素多层面的交织耦合过程。本文在提出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复杂循环、从三个不同的形态视角建构城市空间形态的复杂循环体系、搭建了城市空间形态复杂循环综合评价框架和哈尔滨城市空间形态的复杂循环研究四个方面取得了创造性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态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北京常营大型居住区规划设计概念咨询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常营大型居住区规划设计概念咨询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运行项目性能监测与实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创新点
        1.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简介
        2.1.1 英国BREEAM评价体系
        2.1.2 美国LEED评价体系
        2.1.3 日本CASBEE评价体系
        2.1.4 加拿大GBC评价体系
    2.2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2.3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现状
    2.4 小结
第3章 绿色建筑项目运行周期内性能测试、监测方法研究
    3.1 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
    3.2 绿色建筑运行周期内相关性能指标性能测试
        3.2.1 室外环境测试
        3.2.2 建筑围护结构性能测试
        3.2.3 可再生能源系统性能检测
        3.2.4 暖通空调系统性能测试
        3.2.5 非传统水源水质测试
        3.2.6 室内环境检测
    3.3 小结
第4章 典型绿色建筑项目运行情况分析
    4.1 河西儿童医院
        4.1.1 项目运行情况分析
        4.1.2 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4.1.3 项目小结
    4.2 张家港市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4.2.1 项目运行情况分析
        4.2.2 项目综合效益
        4.2.3 项目小结
    4.3 海峡城一期
        4.3.1 项目运行情况分析
        4.3.2 项目综合效益
        4.3.3 项目小结
    4.4 五矿崇文金城
        4.4.1 项目运行情况分析
        4.4.2 项目综合效益
        4.4.3 项目小结
第5章 绿色建筑项目运行周期实效评估方法研究
    5.1 评估体系探讨
        5.1.1 评估方法
        5.1.2 评价指标
    5.2 能源消耗评价
        5.2.1 围护结构节能
        5.2.2 空调系统节能
        5.2.3 节能照明
        5.2.4 可再生能源应用
        5.2.5 运行能耗
        5.2.6 小结
    5.3 水资源消耗评价
        5.3.1 节水率
        5.3.2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5.4 室内环境质量评价
        5.4.1 室内热、湿环境评价
        5.4.2 室内光环境评价
        5.4.3 室内风环境评价
        5.4.4 室内声环境评价
        5.4.5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5.4.6 小结
    5.5 建筑服务性能评价
        5.5.1 公共建筑调查问卷设计
        5.5.2 住宅建筑调查问卷设计
        5.5.3 小结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绿色建筑项目运行效果实际评估
    6.1 河西儿童医院
        6.1.1 项目实效评估
        6.1.2 总结
    6.2 张家港市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6.2.1 项目实效评估
        6.2.2 总结
    6.3 海峡城一期
        6.3.1 项目实效评估
        6.3.2 总结
    6.4 五矿崇文金城
        6.4.1 项目实效评估
        6.4.2 总结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绿色建筑管理工作建议
    7.1 绿色建筑管理工作建议
        7.1.1 建立和健全政策激励机制
        7.1.2 强化绿色建筑运营标识工作,促进绿色建筑技术投入和产出
        7.1.3 推行适合不同功能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7.1.4 加强绿色建筑咨询单位管理,提高绿色建筑总体咨询水平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珠江新城核心区步行空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基本概念
        1.2.1 步行的含义
        1.2.2 步行系统的概念
        1.2.3 步行空间系统
        1.2.4 中央商务区
    1.3 国内外步行系统研究综述
        1.3.1 国外步行系统研究综述
        1.3.2 国内步行系统研究综述
        1.3.3 广州市珠江新城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
        1.4.1 研究对象
        1.4.2 范围划定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中央商务区步行空间系统的研究框架
    2.1 中央商务区步行空间系统的系统要素
        2.1.1 步行空间的组成要素及分类
        2.1.2 步行空间系统组织的基本原则
    2.2 中央商务区步行空间系统的结构
        2.2.1 水平维度的空间结构
        2.2.2 垂直维度的空间结构
    2.3 中央商务区步行系统与城市其他系统的整合
        2.3.1 步行系统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2.3.2 步行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衔接
        2.3.3 步行系统与建筑的关系
    2.4 城市设计角度步行空间规划设计要点
        2.4.1 步行空间的基面
        2.4.2 步行空间的界面
        2.4.3 步行空间的尺度
        2.4.4 步行空间连续性
        2.4.5 步行空间安全性
        2.4.6 步行空间环境设施
        2.4.7 步行空间环境营造
    2.5 国内外CBD步行系统的发展与规划实践
        2.5.1 法国拉德芳斯CBD
        2.5.2 美国曼哈顿CBD
        2.5.3 香港中环CBD
        2.5.4 深圳福田CBD
        2.5.5 北京朝阳CBD
        2.5.6 中央商务区步行系统特点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珠江新城核心区步行空间系统分析
    3.1 珠江新城核心区步行系统概况
        3.1.1 步行系统建设历程
        3.1.2 核心区概况及交通系统现状
    3.2 核心区步行空间系统的结构
        3.2.1 地面步行空间结构
        3.2.2 地下步行空间结构
        3.2.3 空中步行空间结构
        3.2.4 步行空间系统的垂直联系
        3.2.5 步行空间系统立体化结构
    3.3 核心区步行空间系统与交通系统的整合
        3.3.1 与周边地块的连接
        3.3.2 与轨道交通系统的衔接
        3.3.3 与公交车站的衔接
        3.3.4 与公共停车场的衔接
    3.4 核心区步行空间形态与功能分析
        3.4.1 花城广场地面步行空间分析
        3.4.2 城市道路附属人行道步行空间分析
        3.4.3 典型地下步行空间分析
        3.4.4 空中步行空间分析
    3.5 城市设计角度的珠江新城核心区步行空间解析
        3.5.1 步行空间的连续性
        3.5.2 步行空间的尺度与空间感受
        3.5.3 步行空间的界面与功能互动
        3.5.4 步行空间的环境营造
        3.5.5 步行空间环境设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中央商务区步行系统建构的经验总结
    4.1 中央商务区步行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4.1.1 整体性和系统化
        4.1.2 以人为本
        4.1.3 空间集约与最优效率
        4.1.4 注重地域性与生态性
    4.2 中央商务区步行空间系统建构策略
        4.2.1 布局步行系统网络
        4.2.2 对接公共交通系统
        4.2.3 强化步行节点
        4.2.4 优化步行路径
        4.2.5 复合步行空间功能
        4.2.6 善用城市设计手段
        4.2.7 营造宜人步行环境
    4.3 本章小结
结语——珠江新城步行空间系统研究之启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3)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轨道交通
        1.2.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
        1.2.3 用地优化的内涵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与结构
    1.5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二章 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研究领域及现状特征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动态
        2.2.1 轨道公交与城市土地利用互馈关系研究
        2.2.2 TOD发展溯源及在中国的引介历程
        2.2.3 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实证量化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研究框架的构建
    3.1 理论基础: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理论理念
        3.1.1 建筑学科相关领域
        3.1.2 其他相关学科领域
        3.1.3 相关理论的启示
    3.2 实践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相关建设实践启示
        3.2.1 深入民心的“指状规划”——丹麦哥本哈根
        3.2.2 高度融合城市公共中心的轨网体系——日本东京
        3.2.3 有机联系的TOD走廊——美国阿灵顿R-B段
        3.2.4 凸显城市公共效应的轨道站点——新加坡
        3.2.5 以步行和轨道站点为核心的空间一体化——中国香港
        3.2.6 典型城市经验借鉴与启示
    3.3 研究视角:“两个尺度+三个维度”的实证分析框架
        3.3.1 轨道站区空间要素解析与梳理
        3.3.2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解读站区空间要素
        3.3.3 轨道站区空间要素综合数据库框架
        3.3.4 基于“两个尺度+三个维度”的实证分析思路
    3.4 技术支撑:基于GIS平台的轨道站区综合数据库
        3.4.1 面向城市设计的GIS技术及相关研究
        3.4.2 主要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3.4.3 基于“空间分层”思路构建站区GIS综合数据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面临的趋势与挑战
    4.1 广州轨道交通发展历程与总体特征
        4.1.1 现状概况与发展历程
        4.1.2 现状总体特征与国内外典型大城市比较
    4.2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的宏观背景与需求
        4.2.1 国内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
        4.2.2 轨道交通引领广州城市空间格局转变初现端倪
        4.2.3 广州规划策略对站区用地优化提出刚性需求
    4.3 综合效益最大化是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的必然趋势
        4.3.1 促进联合开发提升站区经济效益
        4.3.2 倡导站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
        4.3.3 重视轨道站区的社会文化效益
    4.4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
        4.4.1 广州轨道交通线路网络体系尚待完善
        4.4.2 轨道站区用地开发缺乏有效分类指导
        4.4.3 站区用地开发与城市更新亟待统筹协调
    4.5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基于城市尺度的广州轨道站区空间特征剖析
    5.1 社会维度:现状站点网络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耦合分析
        5.1.1 相关概念厘定及数据来源
        5.1.2 广州城市公共中心现状概述
        5.1.3 城市公共中心与现状站点网络的空间叠合分析
        5.1.4 不同线路站区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叠合分析
        5.1.5 轨道站区用地公共性分析-----以新旧市级公共中心为例
        5.1.6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5.2 经济维度:现状站点网络与基准地价的对应关系解析
        5.2.1 基准地价定义及数据来源
        5.2.2 现状站点网络与商业基准地价关系
        5.2.3 现状站点网络与住宅基准地价关系
        5.2.4 轨道交通对基准地价的影响分析----以海珠区为例
        5.2.5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5.3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基于街区尺度的广州轨道站区空间特征剖析
    6.1 空间维度(一):不同类型轨道站区用地空间布局解析
        6.1.1 不同线路轨道站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解析
        6.1.2 基于混合度指数的站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 15 个站点为例
        6.1.3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6.2 空间维度(二):不同时期典型站区空间发展演变分析
        6.2.1 长寿路站:轨道站点引导老城“针灸式”更新
        6.2.2 客村站:轨道站点催化单位社区的逐步瓦解
        6.2.3 体育西站:受制于产权约束的另类TOD开发
        6.2.4 典型站区空间发展演变特征比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策略思考与建议
    7.1 宏观层面:打造与公共中心紧密耦合的TOD走廊
        7.1.1 建构轨道站区与公共中心的耦合评价体系
        7.1.2 强化轨道交通走廊沿线用地开发控制
        7.1.3 对广州地铁 4 号线沿线用地的重新审视与优化建议
    7.2 中观层面: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轨道站点分类
        7.2.1 对城市轨道站点分类的梳理与思考
        7.2.2 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站点分类建议
    7.3 微观层面:以轨道站点为触媒的街区场所营造
        7.3.1 将“城市触媒”引入站区场所营造
        7.3.2 运用“城市针灸”激发站区活力
        7.3.3 构建空间一体化站点街区
        7.3.4 探索疏密有致的站区空间收放
        7.3.5 挖掘站点地区文化底蕴和个性
        7.3.6 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方法的效能
    7.4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论文主要数据分类及相关来源
附录2 基准地价数据库建立步骤
附录3 案例站点用地现状及三维GIS模拟
附录4 相关设计实践*-----南海新交通 1 号线六站点上盖(周边)建筑概念性方案
    1 规划背景
    2 规划重心解读:基于节点与场所特性对站点周边用地优化调控
    3 与城市公共中心耦合的“金玉文化走廊”
    4 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站区用地布局优化
    5 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用地空间形态调控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4)深圳市境外规划设计实践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境外设计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1.1.2 国内对境外规划设计的两种态度
        1.1.3 境外规划设计与实施的衔接
        1.1.4 深圳发展的前瞻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3.2 国内境外设计实践与研究现状
        1.3.3 深圳境外设计实践与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的问题
        1.3.5 本文研究的必要性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境外规划设计实践历程
    2.1 境外规划设计在中国的实践历程
        2.1.1 建筑设计转向规划设计阶段
        2.1.2 试验与发展阶段
        2.1.3 快速发展阶段
    2.2 深圳市的境外规划设计实践历程
        2.2.1 探索阶段
        2.2.2 跳跃前进阶段
        2.2.3 蓬勃发展阶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境外规划设计参与实践的组织特征
    3.1 组织过程的特征
        3.1.1 方案国际征集阶段特征
        3.1.2 后期深化实施阶段特征
    3.2 组织过程中存在不足
        3.2.1 组织者认识不足
        3.2.2 专家准备不足
        3.2.3 参加机构积累不足
    3.3 规划组织的演进特征
        3.3.1 组织类型由委托向咨询的转变
        3.3.2 组织过程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
        3.3.3 组织目标由重结果向重研究的转变
        3.3.4 境外参与深度的转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境外规划设计成果特征与实效分析
    4.1 境外规划设计成果特征
        4.1.1 规划目标
        4.1.2 规划空间组织
        4.1.3 规划技术
    4.2 实效分析
        4.2.1 实际状况
        4.2.2 实际发挥的作用
        4.2.3 实效评价
    4.3 规划成果的演进特征
        4.3.1 理念构建由引用向创新的转变
        4.3.2 成果内容由重设计向重概念的转变
        4.3.3 生态理念由保护向可持续的转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境外规划设计实践发展趋势
    5.1 境外规划设计实践作用与意义
        5.1.1 实践作用
        5.1.2 实践意义
    5.2 发展趋势
        5.2.1 参与过程的规范化
        5.2.2 参与实践的管理加强
        5.2.3 境内境外的逐渐融合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价值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思考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一元价值体系下公平优先的城市规划实践(1978-1988)
    2.1 改革开放以前的广州城市规划历程(1949-1977)
    2.2 改革开放与价值观转变的启动
    2.3 城市规划制度的恢复和启动
    2.4 城市规划的立法
    2.5 第14 版总规和街区规划编制
    2.6 从规划局成立到区规划土地管理处成立
    2.7 土地有偿使用和统一开发的实践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元价值体系下效率主导的城市规划实践(1989-1997)
    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转变的转折点
    3.2 城市规划法颁布和广州城市规划条例的编制实施
    3.3 总规深化调整(1990 年至 2010 年)(第 15 方案)
    3.4 规划管理权的下放
    3.5 珠江新城的形态演变
    3.6 东南部地区规划与开发
    3.7 市场经济初期城市用地的无序扩张
    3.8 解困房——解居住之困而没有解城市之困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价值体系下注重公平的城市规划实践(1998-2010)
    4.1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4.2 直面公平的城乡规划法规颁布与实施
    4.3 战略规划和总规第 16、17 方案
    4.4 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4.5 规划的法制化——控规全覆盖
    4.6 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4.7 村庄规划的实践
    4.8 机构设置从效率优先向保障公平转变
    4.9 逐步向多元价值公平转变的城市规划实践
    4.10 新的开发区战略——第三次行政区划调整下的东进与南拓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计划与市场并存,一元价值体系与多元价值体系并存
    5.2 城市规划实践经历了公平——效率——公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5.3 城市规划制度受制于政府社会管理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
    5.4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有效城市规划机制的前提
    5.5 论文创新点
    5.6 尚需继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6)基于使用者的住区容积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纸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1.1. 容积率
        1.1.2. 使用者
    1.2. 问题缘起
        1.2.1. 时代背景
        1.2.2. 问题的提出
    1.3. 容积率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评价
    1.4.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5.1. 研究的对象
        1.5.2. 研究的方法
2. 住区高容积率政策争议解析
    2.1. 城市“集中”或是“分散”的争论
        2.1.1. 城市发展方式的争论
        2.1.2. “紧凑化”是一种可持续的的发展方式
        2.1.3. 我国提高容积率的两点争论
    2.2. 我国的容积率控制
        2.2.1. 国内外容积率控制比较
        2.2.2. 市场压力下的高容积率现状
        2.2.3. 我国低容积率控制的原因分析
    2.3. 高容积率与使用者的需求
        2.3.1. 高容积率与社区环境质量
        2.3.2. 使用者对高容积率的评价
        2.3.3. 国家康居住区容积率在提高
        2.3.4. 居住者对高容积率住区的价值判断
    2.4. 高容积率与规划设计
        2.4.1. 香港高容积率住区建设经验
        2.4.2. 精心设计改善高容积率住区环境
    2.5. 小结
3. 基于使用者容积率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使用者层面容积率理论极限值推演
        3.1.1. 单栋建筑开发假设
        3.1.2. 建筑密度
        3.1.3.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3.2. 基于使用者的容积率内涵
        3.2.1. 容积率的经济内涵
        3.2.2. 容积率的环境内涵
        3.2.3. 基于使用者的容积率理论模型
    3.3. 小结
4. 基于使用者的珠江新城住区容积率分析
    4.1. 珠江新城概况
    4.2. 珠江新城住区容积率特征分析
        4.2.1. 珠江新城住区规划分析
        4.2.2. 珠江新城住区建设分析
        4.2.3. 珠江新城容积率分布特征
        4.2.4. 珠江新城容积率管理控制
    4.3. 基于SD法的住区容积率调查
        4.3.1. 调查及分析概述
        4.3.2. 调查对象
        4.3.3. 形容词对的选择
        4.3.4. 形容词对权重设定
        4.3.5. SD得分表和评价曲线
    4.4. 基于调查的容积率分析
        4.4.1. 综合评价
        4.4.2. 心理评价初步分析
        4.4.3. 形容词与楼盘分类
        4.4.4. 基于楼盘与形容词分类的容积率分析
    4.5. 小区相关指标对空间感知的影响
        4.5.1. 住区相关指标的选取
        4.5.2. 相关性分析
        4.5.3. 使用者对楼盘环境感受的评价临界点
        4.5.4. 使用者对楼盘整体空间的评价临界点
        4.5.5. 使用者对楼盘活动密度的评价临界点
    4.6. 小结
5. 结论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1 珠江新城建设住区容积率分布区间统计表
附录 2 居民对容积率认识调查问卷
附录 3 居民对容积率认识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附录 4 珠江新城居民对空间感知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
        1.2.1 低碳
        1.2.2 城市设计
        1.2.3 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
    1.3 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范畴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基本理念
    2.1 提出背景
        2.1.1 低碳城市的空间支撑论
        2.1.2 城市设计的环境价值论
    2.2 相关理论
        2.2.1 城市系统的新陈代谢论
        2.2.2 城市空间的低碳循环论
    2.3 概念辨析
        2.3.1 “低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3.2 “低碳”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2.3.3 “以低碳为导向城市设计”的概念界定
    2.4 内涵阐释
        2.4.1 对象系统
        2.4.2 目标构成
        2.4.3 基本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要素体系
    3.1 城市的四类低碳物质要素
        3.1.1 城市活动排放/清除温室气体的主要领域
        3.1.2 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低碳要素构成
    3.2 城市设计对低碳要素的影响机理
        3.2.1 固定碳源碳排放与城市设计关系
        3.2.2 移动碳源碳排放与城市设计关系
        3.2.3 过程碳源碳排放与城市设计关系
        3.2.4 自然碳汇碳清除与城市设计关系
    3.3 城市设计低碳要素的关联框架
    3.4 城市设计低碳控制要素的构成
        3.4.1 五层次框架的提出
        3.4.2 五层次框架的内容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调控策略
    4.1 议题及其实践原则
        4.1.1 议题框架的建立
        4.1.2 议题实践的原则
    4.2 降低固定碳源碳排放的城市设计策略
        4.2.1 减少气候不利影响以降低建筑能源需求
        4.2.2 扩大气候有利影响以拓宽建筑用能渠道
    4.3 降低移动碳源碳排放的城市设计策略
        4.3.1 优化出行方式以调整交通用能结构
        4.3.2 缩短出行里程以降低交通能源需求
    4.4 降低过程碳源碳排放的城市设计策略
        4.4.1 高效供给与输配能源以调控转化用能
        4.4.2 平衡循环与利用水源以降低输配用能
        4.4.3 多元活化与再生物源以减少处理用能
    4.5 促进自然碳汇碳清除的城市设计策略
        4.5.1 保护恢复生态功能以稳定碳汇
        4.5.2 整合完善绿地格局以扩大碳汇
        4.5.3 保育优化生态过程以增强碳汇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设计策略的碳削减绩效分析
    5.1 碳排放评估的基本问题
        5.1.1 意义与内涵
        5.1.2 原理与方法
        5.1.3 模型与边界
    5.2 碳排放计量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5.2.1 固定碳源碳排放计量
        5.2.2 移动碳源碳排放计量
        5.2.3 过程碳源碳排放计量
        5.2.4 自然碳汇碳清除计量
    5.3 碳削减绩效分析的操作过程
        5.3.1 城市设计实践中的定位
        5.3.2 碳削减绩效分析的方法
        5.3.3 碳削减绩效分析的步骤
    5.4 城市设计案例应用
        5.4.1 重庆悦来低碳导向城市设计背景介绍
        5.4.2 重庆悦来低碳导向城市设计调控策略
        5.4.3 重庆悦来城市设计策略的碳削减绩效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广州珠江新城居住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CBD
        1.2.2 空间形态
        1.2.3 CBD 的居住空间形态
    1.3 研究对象范围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论文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研究
    2.1 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关于CBD 的研究
        2.1.2 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2.1.3 关于居住空间形态研究
        2.1.4 关于CBD 居住空间研究
        2.1.5 研究综合评述
    2.2 理论研究
        2.2.1 关于CBD 的整体研究
        2.2.2 居住空间研究
        2.2.3 基于土地经济学派理论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CBD 居住空间形态实践案例
    3.1 国外CBD 居住空间形态实践
        3.1.1 巴黎·德方斯
        3.1.2 纽约·曼哈顿中心区(WFC)
        3.1.3 国外CBD 居住空间形态特征总结
    3.2 国内CBD 居住空间形态建设实践
        3.2.1 深圳福田商务中心区
        3.2.2 上海陆家嘴
        3.2.3 北京商务中心
        3.2.4 香港中环CBD
        3.2.5 我国CBD 居住形态的特征总结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珠江新城居住空间建设分析
    4.1 珠江新城居住建设概况
        4.1.1 珠江新城居住建设背景
        4.1.2 珠江新城居住建设阶段
        4.1.3 珠江新城历次规划居住调整内容
        4.1.4 珠江新城各功能区居住建设情况
    4.2 珠江新城居住空间宏观层面调研分析
        4.2.1 用地构成
        4.2.2 路网分析
        4.2.3 居住建设规模
        4.2.4 居住布局
        4.2.5 居住类型
    4.3 珠江新城居住空间中观层面调研分析
        4.3.1 居住开发强度
        4.3.2 居住配套
        4.3.3 居住与周边空间关系
        4.3.4 居住街区环境
        4.3.5 居住街区步行系统
    4.4 珠江新城居住空间微观层面调研分析
        4.4.1 居住地块分析
        4.4.2 居住围合
        4.4.3 居住户型
    4.5 珠江新城与其他CBD 居住建设比较分析总结
    4.6 珠江新城居住空间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4.7 问题产生的原因
        4.7.1 公共政策层面
        4.7.2 规划编制层面
        4.7.3 规划实施层面
        4.7.4 管理运作机制层面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珠江新城居住空间形态研究的启示及建议
    5.1 基于珠江新城居住空间形态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5.1.1 对我国CBD 居住空间形态宏观层面的启示及建议
        5.1.2 对我国CBD 居住空间形态中观层面的启示及建议
        5.1.3 对我国CBD 居住空间形态微观层面的启示及建议
        5.1.4 对我国CBD 居住形态建设管理层面的启示及建议
    5.2 CBD 居住空间形态建设控制方法与内容
        5.2.1 CBD 居住空间形态建设控制基本原则
        5.2.2 CBD 居住空间形态建设控制方法
        5.2.3 CBD 居住用地空间形态建设控制体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可持续发展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培育型”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建设是我国当代构建城市和谐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
        1.1.2 我国城市住区建设正面临着深层次改革的历史机遇
        1.1.3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要求住区公共空间具有多样化发展特征和自我更新能力
        1.1.4 当代城市住区规划建设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当代国内外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发展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1.3.1 国外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研究的现状
        1.3.2 我国同类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的价值和创新点
第二章 国外近现代城市住区建设实践和思想演变
    2.1 国外近现代城市住区建设实践的启示
        2.1.1 十九世纪至现代主义之前的“传统变革型”城市住区
        2.1.2 现代主义——功能美学与理想主义
        2.1.3 现代主义之后——都市乡村和新都市主义
    2.2 对当代城市住区空间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及理论
        2.2.1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社区发展思想及理论
        2.2.2 健康城市思想
        2.2.3 TND 理论、都市村庄和新都市主义
        2.2.4 混合使用的街区
        2.2.5 开放社区思想(Open
        2.2.6 公交主导的城市发展理论和步行城市(Walk-able
        2.2.7 冷静交通(Traffic Calming)的思想
        2.2.8 安全社区的思想
        2.2.9 “敏感设计(Sensitive Design)”思想
        2.2.10 混合居住—控制居住阶层分异的方法
    2.3 当代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研究的重要视角
        2.3.1 国外城市空间的研究传统
        2.3.2 当代主要的城市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研究视角
    2.4 小结
第三章 国外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3.1 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
        3.1.1 城市尺度下的住区总体形态规划策略
        3.1.2 住区尺度下的公共空间规划策略
    3.2 住区公共空间发展规划的非物质要素策略
        3.2.1 建立社区发展长远计划
        3.2.2 建立多方参与的社区公共事务决策机制
        3.2.3 建立敏感的社区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机制
        3.2.4 采取促进社区邻里交往的措施
    3.3 案例研究—蒙特利尔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建设的经验
        3.3.1 蒙特利尔城市概况
        3.3.2 居住区与住宅
        3.3.3 社区的特征和特色
        3.3.4 配套服务设施的特色
        3.3.5 蒙特利尔城市住区规划模式的特点
    3.4 小结
第四章 天津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发展状况研究
    4.1 天津现代城市住区建设发展历程
        4.1.1 城市用地总体布局的发展
        4.1.2 居住区建设的发展
    4.2 天津当代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4.2.1 城市住区公共生活空间存在的普遍问题
        4.2.2 城市旧住区公共生活空间的主要问题
        4.2.3 城市新住区公共生活空间的主要问题
        4.2.4 城市近郊生态绿地的保护与利用
    4.3 小结
第五章 影响城市住区发展状况的非物质因素
    5.1 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
        5.1.1 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构成和运作模式
        5.1.2 我国城市发展动力机制存在的潜在危险
        5.1.3 我国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5.2 影响城市住区发展的管理因素
        5.2.1 封闭小区内的公共空间管理弊端
        5.2.2 土地利用规划对住区公共生活空间的影响
        5.2.3 市容控制政策、条例对住区公共生活空间的影响
    5.3 影响城市住区发展的规划编制与法规体系因素
        5.3.1 规划编制审批过程因素
        5.3.2 规划法规体系因素
    5.4 小结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培育型”规划策略——以天津近郊新城组团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发展研究为例
    6.1 “培育型”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的涵义和特征
    6.2 “培育型”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的构成
    6.3 天津新城组团“培育型”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
        6.3.1 新城组团总体构架
        6.3.2 城市设计层次的住区公共空间塑造
        6.3.3 住区空间规划与抗震防灾
    6.4 “培育型”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软环境”建设策略
        6.4.1 建立多方参与的社区公共事务决策机制
        6.4.2 建立社区发展长远计划
        6.4.3 建立各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指针和评价系统
        6.4.4 建立与社区空间结构相适应的物业管理模式
        6.4.5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邻里交往和社会生活和谐发展
        6.4.6 发挥社区教育的积极作用
        6.4.7 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6.5 “培育型”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策略
        6.5.1 建立敏感的社区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机制
        6.5.2 “培育型”规划策略视角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调整
    6.6 小结
第七章 天津静海团泊新城住区公共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7.1 团泊新城基本概况
        7.1.1 基本情况
        7.1.2 自然条件的制约因素和规划对策
    7.2 总体城市设计概述
        7.2.1 团泊新城发展定位和总体框架
        7.2.2 风貌格局和景观特色分区
        7.2.3 滨湖岸线分区
        7.2.4 特色游线组织
    7.3 居住社区空间特色架构—以新城核心组团为例
        7.3.1 国外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先进理念的借鉴
        7.3.2 住区总体布局
        7.3.3 路网结构和街廓空间
        7.3.4 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7.3.5 公共交通系统组织
        7.3.6 公共服务设施
    7.4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10)城市空间形态维度的复杂循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相关概念解析
        1.1.3 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
    1.2 国内外有关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复杂性相关研究
        1.2.2 循环经济相关研究
        1.2.3 城市生态相关研究
        1.2.4 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1.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空间的复杂循环理论探源
    2.1 复杂理论——系统科学基础
        2.1.1 复杂性理论
        2.1.2 系统科学与系统思维
        2.1.3 控制论与信息论
    2.2 经济理论——动力机制
        2.2.1 聚散经济
        2.2.2 规模经济
        2.2.3 优位经济
        2.2.4 循环经济
    2.3 生态理论——环境支撑
        2.3.1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3.2 主张城市生态全面发展
    2.4 空间理论——形态分析
        2.4.1 注重客体的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2.4.2 注重主体的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环境形态的复杂循环调控
    3.1 环境形态复杂解读
        3.1.1 构成上的复杂性
        3.1.2 界域上的连续性
        3.1.3 空间上的流动性
        3.1.4 时间上的变化性
    3.2 环境形态复杂循环表征
        3.2.1 功能表征——生态、合理
        3.2.2 形态表征——流畅、和谐
        3.2.3 精神表征——人文、气质
    3.3 环境形态复杂循环的层面整合
        3.3.1 巧用自然空间环境
        3.3.2 延续城市空间肌理
        3.3.3 营建和谐空间秩序
        3.3.4 塑造共融生态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经济形态的复杂循环生长
    4.1 经济形态复杂认知
        4.1.1 生成模块复杂
        4.1.2 演变特征复杂
    4.2 经济形态复杂循环的横向协同组织
        4.2.1 聚散经济效应——主要动力源泉
        4.2.2 规模经济效应——动态发展阶段
        4.2.3 优位经济效应——目标多元性
        4.2.4 循环经济效应——结构性节约
    4.3 经济形态复杂循环的纵向层级建构
        4.3.1 宏观的集聚与连绵
        4.3.2 中观的蔓延与跨越
        4.3.3 微观的增殖与演替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社会形态的复杂循环更新
    5.1 城市社会价值观的复杂循环变革
        5.1.1 传统价值观的更迭
        5.1.2 循环价值观的发轫
    5.2 城市文化形态的复杂循环追求
        5.2.1 文化形态复杂表述
        5.2.2 文化形态复杂循环诉求
        5.2.3 文化形态复杂循环型塑
    5.3 城市社会形态的和谐循环创建
        5.3.1 社会形态和谐循环的真谛
        5.3.2 社会形态和谐循环的保障体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空间形态的复杂循环实证
    6.1 城市空间形态复杂循环评价体系架构
        6.1.1 复杂循环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6.1.2 复杂循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1.3 复杂循环评价指标体系操作
    6.2 哈尔滨空间形态的复杂循环维度实证
        6.2.1 环境形态复杂循环协调
        6.2.2 经济形态复杂循环增长
        6.2.3 社会形态复杂循环更新
    6.3 哈尔滨城市空间形态的复杂循环综合评价
        6.3.1 空间形态系统分析
        6.3.2 复杂循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北京常营大型居住区规划设计概念咨询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运行项目性能监测与实效评估研究[D]. 陈浩. 湖南大学, 2018(01)
  • [2]珠江新城核心区步行空间系统研究[D]. 张廷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3]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D]. 王成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4]深圳市境外规划设计实践演进研究[D]. 李瑶.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5]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D]. 叶浩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6]基于使用者的住区容积率研究[D]. 王玉顺.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7]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 邱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4)
  • [8]广州珠江新城居住空间形态研究[D]. 黄冬英.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9]可持续发展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培育型”规划策略研究[D]. 卜雪旸. 天津大学, 2009(12)
  • [10]城市空间形态维度的复杂循环研究[D]. 于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北京长影大型住宅区规划设计概念咨询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