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赴京参加“全国人才交流大会暨第三届高级人才洽谈会”成果丰硕

河南省赴京参加“全国人才交流大会暨第三届高级人才洽谈会”成果丰硕

一、河南省赴京参加“全国人才交流大会暨第三届高级人才洽谈会”硕果累累(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章燕辉[2](2021)在《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文中研究说明李志超(1935—2020)先生长期从事科技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是当代着名科技史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研究的开拓者。李先生1935年出生于内蒙古开鲁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74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光学、光谱学并领导高级物理实验课;1975年进入《梦溪笔谈》译注组,从而开始进行科技史研究。1980年与陈光共同建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与结构中心多位老师共同成立科技考古协会,198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第四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会理事等职位。就学术研究而言,李先生长期致力于科技史研究,在天文学史、古代仪器复原、中国科学思想以及科技古汉语等方面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科技古汉语的重新释读是其中很多重要成果的基础,也是李先生科技史研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李先生发表科技史相关论文几十篇,参与撰写或者编撰的着作10余部。代表性成果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机发论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证明了中国古代相关计时技术世界第一;关于机发论的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对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控制机理有独特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体现得尤为鲜明。在中国科大科技史学科的早期发展中,李先生承担学术组织工作,为学科的创立和初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科技史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带着学科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李先生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学科和全国科技考古协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为科技考古专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率先发展起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姜殿坤[3](2016)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上半叶,清末民初的中国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随着封建王朝的解体与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教育步入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型过程。民国时期,中国近代新式美术教育开始萌芽,中国美术人才培养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形态的艰难转型。民国时期,曾经是一个大师层出不穷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美术不断探索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模式,在继承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优长的过程中,西方培养体系中有借鉴意义的部分也被成功移植和本土化。可以说,民国时期是中国美术教育继往开来,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黄金时期。论文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教育学、美术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交叉的视野,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力求还原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面貌。论文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理念、口标、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研究的核心目的是期望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及教训为重要的历史镜鉴,为当下创新我国的美术人才培养提供历史智慧和参考。尽管当前的美术人才培养的环境、条件与民国时期已经迥然相异,但是,当前美术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所要迎接的挑战却与民国时期有着诸多的相同点,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论文主体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就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溯源、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与目标驱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民国时期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展开论述。论文在结语部分对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培养体系与师资、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概括。本文研究跨度是1912~1949年而重点研究的是1912~1937年间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史实,特别探讨影响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涉及到清末及民国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美术家对美术教育的见解和思考,廓清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分析其主要特征,总结其经验,同时分析其历史局限性为当下我国美术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历史智慧。因此本文所侧重的重点在于民国时期与主流美术发展相适应的美术教育问题,而美术教育中所包含的美术人才培养则是重中之重,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研究,有利于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和教育实践发展历程的厘清总结,并对我国当下的美术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历史参照。虽然本文初衷为尽可能还原和再现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探求美术人才培养中所呈现的特殊规律性,但是局限于个人理论水平和客观规律呈现的复杂性,本论文还存在着众多不足,需在今后持续研究中努力改进。

王有[4](2015)在《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与客家人的族群认同》文中提出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被称为“客家人的奥运会”,它是海内外客属华人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平台。自1971年9月在香港召开以来,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目前已经走过43个春秋,先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27届。每一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召开,都得到了世界各地客属社团的积极响应,参加的客属社团和代表一届比一届增加,大会的规模、活动内容和社会影响也逐届扩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首先对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前身——香港崇正总会的历史以及海内外客属社团的成立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介绍,阐明了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肇始与发展;其次是梳理了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筹备与召开流程,进而发现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召开的模式和历次发展状况,展现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组织运作情况;最后通过对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一些具体环节的研究,来揭示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特征与功能。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轮流召开,加强了海内外客属华人对客家族群身份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历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会徽和吉祥物以及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的环节,促进了客家文化的发展,是客家人自我身份认同的一次次书写与建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经济功能,扩大了举办地的对外开放,加速了举办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政治功能,使得客家人在共同的文化心理的族群认同下,加强了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民族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刘俊平[5](2014)在《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清末即开始出现航空事业,但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空军发展仍十分迟滞。国民政府建政以后也致力于发展空军,1931年到1937年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已建有正式的航空工厂和航空学校,并相应改善了一些空军基础设施,空军部队经扩充后也初具规模,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对以后的空军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国民政府建设空军的重要分水岭。其时,世界各国早已将国防的方向纷纷从海上转移到空中,以加强空军国防力量。日本在对华侵略态势下,已形成明显的空军优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空军轰炸东北锦州,揭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的历史。四个月后,“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机肆虐上海,而中国空军毫无办法。中国人此时才对空中战争有了相当的印象和认识,开始发出“航空救国”的呼声。面对严峻形势,国民政府开始募集航空捐款,并制定空军建设计划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根据既定方针,国民政府主要从空军军备和空军人才两个方面来着手空军建设。在空军军备上,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航空工业。在资金和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自行建造和中外合资相结合的办厂方式,引进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已有的航空工厂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当时中国整体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并不能实现飞机批量生产,而且大多航空工厂只能仿造、修理和装配飞机,因此中国空军使用的飞机主要还是购自海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扩建空军基础设施,1934年后机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不仅追求机场的数量,同时也注重它的实战功能;空军气象和通信设施在抗战前也初步建立。但空军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是非常薄弱,很多场站设备不健全,地勤指挥和通信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扩充空军,不仅积极整合地方空军资源,还努力购置飞机装备,空军部队的编制不断扩大。在完成对广东空军的收编后,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日趋统一,空军部队初具规模。不过,由于中日空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不得不把防空建设作为急务来抓,通过组建地面防空部队,实施防空演习和举办防空展览等方式,来增强防空能力。在空军人才建设上,国民政府十分注重空军的精神和技术教育,主要依托国内空军学校来培养空军人才。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是当时中国空军人才的摇篮,它有严格的选拔、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培养环境。学员分别由美国和意大利顾问团成员来培训、管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接受空军信念教育和思想控制相结合的精神教育方式。空军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一到两年,其培养成本十分高昂。防空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防空人才的一所学校,它组建于1934年,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不如航校,学员的出路也十分困难。此外,国民政府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航空相关人才,抗战前派往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国内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说来,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振奋了抗日精神。但与此同时,空军在抗战中也暴露出其在战略战术、基础设施、飞行员训练及军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艳琴[6](2014)在《山西戏曲市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戏曲在改革开放以后经过短暂的繁荣,进入了危机时期。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山西戏曲又逐渐受到官方重视,渐有抬头趋势。但真实的山西戏曲到底如何?从戏曲进入危机时期开始,许多专家学者就在不断探索,但鲜有人从戏曲市场的角度研究。本文打破以往只研究剧种剧团等供方市场而忽视了戏曲需求方的研究缺陷,从供需双方的发展变化着手,进而研究山西戏曲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迁,得出一些山西戏曲的发展规律。文章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田野调查和具体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论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在梳理了山西戏曲市场的历史流变和分析了其在新时期以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上,文章从第二章开始,对山西戏曲市场之构成生产方(剧团)、经营场所(剧场)、消费者(观众)三方面进行研究。梳理了建国以来山西戏曲剧团的体制变迁、数量变化和区域分布,并通过详实的数据统计,看到了省级剧团和市级剧团的演出场次占总演出场次的五分之一,他们的总收入却占整个收入的五分之三;县级剧团和民营剧团的演出场次占总演出的五分之四,他们的总收入仅占五分之二。这几类剧团在市场上呈现出演出场次和总收入不成正比的现象。剧场是同时实现戏曲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场所,体现了戏曲市场的交易性特征。山西省的戏曲演出场所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用于传统神庙祭祀演出的乡村舞台,他们洒落于山西各个乡镇农村,在戏曲的经营场所中占据主要地位,体现了戏曲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集体性购买特征;第二种是近代城市兴起之后,出现的茶园、戏院进而发展成为建国后的室内剧场,作为最能体现戏曲商业交易的场所,如今却不能很好的体现其买票消费看戏的交易特征;第三种是一些为举办堂会演出所搭建的临时演出场所。在对观众的考察中,文章基于对“普通观众群”、“大学生”以及“戏迷观众”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山西戏曲市场中的消费者年龄偏大,但不缺乏年轻观众群体。他们可以接受低价戏票的购买方式,但市场上提供给他们观看演出的机会有限,传统的乡村舞台和新兴的网络是他们观看戏曲的主要渠道。大学生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来的戏曲观众,但调查结果显示出这部分潜在的观众群体接触戏曲的机会很少,戏曲未来的消费观众存在威胁。当然,他们对戏曲的审美趋向也在调查中显现出来,这要求剧团如果要以观众为服务对象的话,就势必要调整包括演员和编剧在内的整个生产计划。戏曲市场的运作和演出业态类型体现了戏曲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性,文章以剧团为中心,考察剧团与演员、编剧、经纪人等市场要素的关系,进而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剧团与演员和编剧从建国后的捆绑关系逐渐向松散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受市场配置的倾向。至目前,剧本买卖市场已然形成。同时文章探索了戏曲经纪人的来源,分析了山西当代戏曲经纪人的类别,以及他们对山西戏曲市场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我们将山西戏曲市场的演出业态分为政府市场、民间市场以及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三种市场类型,并详细论述的他们的演出内容、发展变迁和特征。尤其在分析庙会演出时,文章选取了上党地区的戏曲演出、临汾蒲剧团2012年的演出和晋祠庙会演剧的发展变迁来立体式呈现山西民间庙会演出的变化,得出了目前虽然民间庙会仍是山西戏曲演出业态的主要内容,但呈现出缩水的态势。同时其购买特征体现出集体性或者纯粹的个人购买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戏曲在外部环境上面临着许多新兴艺术元素的竞争,内部由于管理机制上的改革,也出现了演员之间、剧团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态势引发了戏曲市场的巨大变化,其竞争的结果是市场在戏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也导致了从业人员和观众人数的减少。在前文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总结出了山西戏曲市场具有如下特点:大、小剧种的演出市场不平衡;演出市场呈现出地域上的不平衡;当前的戏曲市场仍以庙会演出为主,同时向多元化的演出原因发展,但演出市场在逐步缩小;剧团的演出市场层次较为清晰,呈现垄断竞争状态;新世纪以来,山西戏曲市场呈现复苏趋势,但同时也越来越小众化的发展特点。文章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内因方面得出了戏曲艺术行业在其他生产领域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的大环境中,其还是原始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既不能提高生产力水平也不能进行集约式生产,这就决定了其单位产品内包含的价值永远不可能改变,唯一改变的只能是戏价的必然升高,这一方面对消费人群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政府拨款填补资金空缺,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剧团脱离政府补贴而完全走向市场是不可能的。当然,农村戏曲市场受购买力的限制,市场上将会出现鱼龙混杂的竞争局面。外因方面主要受到文革、文化体制改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山西煤矿资源整合、城中村改造、农业税费改革以及政治环境等政策性的措施影响。同时还受到大众传媒、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等非政策因素的影响。文章在最后,运用SWOT【strengths(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分析山西戏曲市场所拥有的戏曲资源和演出生态优势。生产力水平薄弱、剧团内部机制不灵活、民营剧团品牌意识薄弱、财政资助方式的老化、经纪人制度落后、戏曲观众逐年下降等是山西戏曲市场发展的劣势。同时山西戏曲市场也拥有文化体制改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山西实施发展文化强省以及现代网络媒体的发展机遇。但在这机遇面前我们仍不能忽视其激烈的竞争环境。面对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王成[7](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认为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申晓辉[8](2013)在《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人文情结,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其很高的现代价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是要对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科学梳理,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大力发展。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中心,也是地方教育机构。地方高校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更要承担起引领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任,这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地方高校聚集了地方大批的知识精英和文化精英,在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既传承和创新弘扬传统文化,又加强了地方高等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功能;既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又有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文化担当。开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既是国际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发挥文化功能的主观诉求。本研究以文化强国战略为研究背景,以高等教育功能理论、高等学校职能理论以及文化强国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河南省处于三个不同地方传统文化类型的三所地方高校,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和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效和策略为导向,通过对案例学校整体基本情况和所在地区传统文化资源情况的概述,考量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为我们分析评价其弘扬的策略、路径和成效、困境提供了基本参照。本研究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案例学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经验,探寻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面临的共同困境,探索解决困境的对策,以期实现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地方传统文化是形成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地方高校要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绝对不能功利化地按需研究,这样会破坏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性,也不能一味迎合某些企业或地方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精华糟粕照单全收,而应有所选择,有所批判。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文化引领优势,给予社会对待传统文化认识和继承的正能量,能够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正识见,造福一方百姓,惠泽当代文化建设。因此,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问题;二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现实问题;三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化和策略保障问题。本研究以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以及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例,从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路径、成效和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演绎出规律性的经验和普遍性的策略思考。本文论述了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然后从理论认识缺乏高度、实践操作存在难度和配套政策缺少力度三个方面,探究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瓶颈,并对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提出策略措施。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非省会、非中心城市的地方高校是所在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源地,它肩负着知识传播、文化引领和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的经济文化转型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要肩负起引领地方文化的责任,从客观上讲,地方高校还面临着许多不足,担负起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仍心有余而力不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地方高校立足自身,苦练内功,充分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提炼自己的文化精神;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先进元素,规范自己的行为文化;改善自己的环境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其次,地方高校必须找到与地方社会的最佳结合点。搞好供需对接,引领地方传统文化就有可能,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才能可持续性发展。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阐释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成功路径既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也有带来启迪的规律性。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一个最高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因此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子,也是我们评价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成效的一个主要指标。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共同困境首先是理论认识的欠缺,主要反映在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和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两个层面。其次是实践操作的困难,主要体现为难以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和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等四个方面。第三是配套政策的不足,主要包括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尚不完善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必须站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高度,深刻认识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理念。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操作策略上,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以地方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制度保障体系,使保护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多元和谐互促的健康文化环境里,吸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地方高校师生等多主体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来完成。

吕可文[9](2013)在《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区域经济在全球化时代的复兴,美国硅谷、德国巴登—符腾堡、台湾新竹等一些创新高地的成功实践,使得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一系列促进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政策成为后发地区与国家增强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议题。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区域技术学习创新已经成为研究和争论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领域,围绕技术学习、创新与空间、地方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强调了地方网络与地方根植性、地理接近与空间集聚、跨国社区与跨区联系、全球网络及非本地关系与知识流动等对于创新发生的重要性,并认为创新是一个地方化力量和全球化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不同空间尺度上各个关键行动者之间持续的关系构建和战略协同的演化过程,具有强烈的时空异质性和敏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后发地区与国家的技术追赶绩效与创新模式在行业间差异明显,产业的技术体制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有关产业知识基础的研究表明,产业中知识来源、组织和创新模式依知识基础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关创新的理论讨论与政策设计,需要考察产业特殊性与技术/知识异质性。那些成功区域的创新政策与经验,并不能被后发地区不加改变的模仿和使用。基于此,文章把知识/技术异质性纳入到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的建构中,试图形成一个技术/知识基础、产业、空间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把技术/知识的属性、产业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统一起来进行考虑,来研究不同的技术/知识属性、产业属性对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的影响,并从知识基础的角度出发,结合“学习场”理论,探讨知识复杂性与学习场的理论构建。以此为基础,选择超硬材料产业作为案例,重点研究分析性知识基础与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全文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引言。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些成功地区有关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的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创新政策日益被后发地区与国家推崇与模仿,而这些挑选赢者与最佳实践模式的区域创新理论和政策,实践中并没有在模仿者那里取得预期的成功。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国际主流的空间化学习与创新的理论与政策。有关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研究发现,由于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差异,技术创新的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在不同的产业具有很大差异。基于此,本文认为,有关创新机制与模式的理论与政策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技术/知识特征来讨论,这对于构建更加综合和精细化的技术学习与创新的理论模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改变不加区别的拷贝成功区域创新政策的实践误区,从而制定出量体裁衣的创新政策。第二章:研究综述。围绕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从创新思想的演变、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研究视角的变迁、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知识基础与创新等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得出以下结论: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经济活动内在紧密交织的复杂网络,是一个多元主体及其在多种空间尺度上战略协同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技术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这种复杂性表现为技术机会、创新独占性与累积性等因素的特定组合——技术体制,而技术体制的不同影响着技术追赶与创新的绩效与模式;知识基础具有多元性,表现为编码与非编码知识的组合程度、知识正式化以及情景特殊的程度等,而产业知识基础的差异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组织、地理模式。由此,有关从地方与全球、内部与外部力量对于创新发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各种空间学习创新理论,需要把技术/知识异质性考虑进去,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学习创新的机理。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这一部分首先对新产业区理论、全球生产网络与价值链理论等各种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引入本研究的两个核心理论:学习场理论与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由于学习创新的空间异质性与知识技术复杂性,有必要把知识基础的复杂性纳入到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中去,有关空间创新的理论研究需要从空间/关系、技术/知识两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产业进行讨论。基于此,文章设计了空间、产业、技术/知识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强调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创新的主体、机制与地理模式三个方面。第四章,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理论建构。本章首先阐述了物理场-信息场-知识场-创造场-学习场的思想演变,并从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其次,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的研究脉络与逻辑;第三,从知识创造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转化与场的关系,特定的知识转化阶段与不同的场密切相关。基于这些研究,文章分析了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内在联系,区分了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解析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以及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几种类型,并对相应类型的创新机制与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理论的研究,选取超硬材料行业为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在全球尺度上,探讨科学驱动型产业技术创新的一般特征,行业创新具有全球化的特征。本章主要介绍了超硬材料的行业特征、全球格局以及技术创新与发展。研究发现,超硬材料行业具有专业化分工程度高、对经济发展依赖性强以及各环节附加值、地理分布不同等特征。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对基于know-what、 know-why的分析性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是推动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如近代科学知识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并推动了人造金刚石的工业化生产;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研究带来了“金刚石薄膜”的兴起,拓展了金刚石的应用领域;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促进了纳米金刚石的问世,使金刚石特殊性能得以发挥,引发了金刚石时代的到来。第六章,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国家尺度是学习场分析常用的尺度。中国金刚石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并且政府、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力量的作用十分明显。中国第一个金刚石成功合成得益于早期学者、专家对超高压高温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对金刚石合成机理、工艺及相关原理等科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则引发了20世纪80、90年代我国金刚石行业的突破创新,并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国;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压机大型化与合成工艺的进步,更是引发了行业的突破发展,金刚石行业开始向超硬材料强国迈进。总体上,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十分依赖于科学研究与突破,行业创新具有科学驱动型特征,基于科学基础的分析性知识、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及科研院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区域集聚与行业集中度较高。但整体上,国内产品同质化严重,还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第七章,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选取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为案例,对小尺度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组织与地理模式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与形成得益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这一技术极的力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从人才培养、技术溢出与扩散以及企业衍生等方面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产业园区的技术创新十分依赖于正式的研发,通过研发、技术进步来学习是企业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科研机构、行业知名专家(明星科学家)在企业的技术进步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强与大学、科研院以及行业的知识社区联系是这类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重点;产业园区的创新网络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可以通过专家知识社区运行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企业研发的合作网络也具有跨越本地的特征;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与专利转让也不仅限于本地,在省外与国内都有分布,多尺度关系建构的特征十分显着。第八章,结论及展望。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不仅具时空情景敏感性的特征,更具有技术知识异质性的特征,有关地理空间对于创新发生的机制影响的研究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基础进行讨论;创新政策的设计需要谨慎的根据不同的产业知识基础而进行;(2)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出发,知识创造与具体的场紧密相连,不同的知识类型的转化过程与不同的场联系在一起;(3)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多元学习场密切相关,不同的知识基础与不同的学习场一一对应。理论上,存在着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拓扑联系。(4)超硬材料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较强的依赖于分析性知识,具有科学驱动型行业的特征;(5)科研院所等技术极是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技术扩散、衍生企业、培训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属于一个以分析性知识基础为主导的科学驱动型学习场,正式研发、依托科研院所的成果并与其保持紧密联系是其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并且创新的地理具有多尺度的特征。同时并针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要开展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闫芳[10](2013)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逻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农业组织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个体农户,到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再到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双层经营”的家庭承包制,农业组织结构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中国农业组织结构的变迁不仅与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也隐含着中国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制度选择。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家庭承包制的确立,中国农村经济开始了市场化的进程,同时也启动了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作为农村经济最主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农户,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的被卷进了现代市场体系,他们的生产、生活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农民和农村经济不仅受到了国内市场的强烈影响,而且还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强烈影响。一方面,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组织结构在农业生产环节的效率完全释放之后,在经营环节方面的消极作用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与市场体系中农户分散性相对应的是政治体系中利益表达的分散性和治理结构的残缺性。在“乡政村治”模式下,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组织结构无法获取高效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也无力承担大型公共设施的供给。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也就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然而国家无法与近2亿个农户直接进行对接,必须要寻找新的组织结构来降低国家政策成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开始重新关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一重要的组织制度资源。然而,现阶段由农民自发和政府推动建立的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历史上的合作组织都有着本质的差别,它的产生、发展有着特殊的制度环境,它的演变方向也直接影响着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革以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因此,本研究以社会转型期为分析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治理理论等理论为分析工具,沿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什么演变——怎么演变——演变的方向”这一逻辑线索,探讨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规律。论文共分为8个章节。第一章“导论”,主要阐释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以此揭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通过梳理国内外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现状,来阐释本研究视角的独特性;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第二章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合作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两种理论在制度变迁的分析方法、动力源泉以及变迁方式方面的迥异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三章主要对1949年以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第四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揭示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动因,并通过对两种解释逻辑的比较分析,深刻剖析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和变迁主体问题。第五章在总结分析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第六章重点介绍了发达国家几种重要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起源、运行机制、类型以及与政府的关系等,从而归纳出当前国际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某些共同趋势,以此总结出指导我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点启示性经验。在以上几章的基础上,第七章形成了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规律的总体性判断。第八章进一步归纳总结本文研究的重要结论,并提出推进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最后在检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创新点有三。第一,在研究视角方面。本论文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什么演变——怎么演变——演变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突破了以往局限于组织内部制度安排变迁的研究视角,形成了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逻辑研究的清晰脉络。第二,在理论工具方面。本研究打破固有的学术边界,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两种不同理论视角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逻辑轨迹,并将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引入研究之中,从而增强了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逻辑研究的解释力。第三,在研究成果上。在回答本文研究问题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构建、传统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也做了详细阐述,为推进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河南省赴京参加“全国人才交流大会暨第三届高级人才洽谈会”硕果累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赴京参加“全国人才交流大会暨第三届高级人才洽谈会”硕果累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由
    2. 研究综述
    3. 研究资料与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家世和主要经历
    1.1 家世和教育经历
    1.2 在北京大学的工作经历(1960—1974)
    1.3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工作经历(1974—1998)
    1.4 退休生活(1998—2020)
    小结
第二章 科技史研究
    2.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及尝试
        2.1.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
        2.1.2 科技史研究的尝试
    2.2 关于古代仪器的考证、复原
        2.2.1 有关黄道游仪的考证、复原
        2.2.2 有关水运浑象仪与候风地动仪的考证、复原
        2.2.3 有关水运仪象台的考证、复原
    2.3 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
        2.3.1 关于机发论的研究
        2.3.2 关于《灵宪》天体物理思想的研究
        2.3.3 关于《管子·水地》的研究
    2.4 关于科技汉语史的研究
        2.4.1 缘起——“一字师”
        2.4.2 实践——科技训诂
        2.4.3 集裘——《科技古汉语》
    小结
第三章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3.1 科技史学科建设
        3.1.1 筹建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3.1.2 主持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工作
    3.2 科技考古早期的建制化
        3.2.1 组织建立考古协会
        3.2.2 科技考古教学工作的尝试和学术交流
    3.3 人才培养
        3.3.1 人才培养的理念
        3.3.2 人才培养结果
    小结
结语与展望
    1. 结语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李志超先生年谱
附录2 李志超先生着作
附录3 李志超先生指导的科技史研究生名单及学位论文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时代召唤
        (二) 咨阅承鉴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民国时期
        (二) 美术人才
        (三) 美术人才培养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 对美育及美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二) 对中国美术革新论争的研究
        (三) 对留学潮与美术学校、社团的研究
        (四) 对三大美术人才培养聚集地的研究
        (五) 对代表性美术人才的研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分析
    一、矛盾交织、政局动荡
    二、经济转型、财政困窘
    三、思想解放,学术争鸣
        (一) 新思想、新思潮的激荡
        (二) 新西洋对旧传统的冲击
        (三) 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守
第二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溯源
    一、中国古代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脉络
        (一) 隋唐以前的美术人才培养
        (二) 隋唐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
        (三) 宋元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
        (四) 明代至清代中期的美术人才的培养
        (五) 清末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转型
    二、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及局限
        (一) 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
        (二) 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局限
第三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与目标驱动
    一、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理念引领
        (一) “复古为更新”
        (二) “美育代宗教”
        (三) “师法造化,追求真理”
        (四) “艺为救国,调和中西”
    二、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目标驱动
        (一) “授以技能,陶冶品行”
        (二) “培养专才,促进美育”
        (三) “创作、教育”双才并举
第四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
    一、厚基础,精专业的纵向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 初、中级培养体系的“厚基础”
        (二) 高级培养体系的“精专业”
    二、私立与公立并举办学体系的形成
        (一) 私立代表院校
        (二) 公立代表院校
    三、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互补体制的结合
        (一) 社会美术教育
        (二) 家庭美术教育
    四、民国时期美术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
        (一) 领袖治教,领导群伦
        (二) 名师执教,唯才是举
        (三) 以日为师,师法欧美
        (四) 敦聘灵活,交流互通
        (五) 甄选师资,规范管理
第五章 民国时期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以上海美专为观测点的课程体系
        (一) 实利主义到纯美术
        (二) 以写生实践为主体
        (三) 课程结构融贯中西
    二、以杭州国立艺术院为观测点的课程体系
        (一) 五育并举,差异课程
        (二) 打通壁垒,兼顾中西
        (三) 厚重基础,涵养创新
        (四) 技理并重,素养通识
第六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一、吸收与借鉴相结合
        (一) 西方体系“引进来”
        (二) 中国学人“走出去”
    二、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一)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 “中保精髓,西学中荣”
        (三) 弘扬传统,继承国粹
    三、校内外、课内外相结合
        (一) 学术社团活动
        (二) 专业展览
        (三) 学术刊物、出版物、重要学术文章等
第七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
        (一) 政策保障,美术教育地位政府关注
        (二) 理念明确,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
        (三) 院校主导,多种培养形式互补共存
        (四) 通专结合,中西课程体系兼收并蓄
        (五) 模式灵活,科学培养专业特色鲜明
        (六) 人才济济,师资队伍建设兼容并包
    二、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的教训
    三、对中国当代美术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 培养体系完善健全
        (二) 教学内容融贯中西
        (三) 学术自由激励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与客家人的族群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目标
    1.2 学术史回顾
        1.2.1 族群认同的研究
        1.2.2 客家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1.2.3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田野调查法
第2章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肇始与发展
    2.1 香港崇正总会
    2.2 海内外客属社团的成立与发展
    2.3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发展脉络
第3章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组织与运作
    3.1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筹备
    3.2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举办
第4章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特征
    4.1 符号阐释:吉祥物设计背后的客家族群认同
        4.1.1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会徽及象征意义
        4.1.2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吉祥物及象征意义
    4.2 学术研讨:理论建构下的客家族群认同
第5章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功能
    5.1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政治功能
    5.2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经济功能
第6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背景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一、国民政府空军的建立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初露端倪
        三、“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之成就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空军的发展
        一、一战后欧美列强日益向空军倾斜的国防体系
        二、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列强积极扩建空军
        三、欧美空军发展对中国空军建设的影响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事航空的强化及其空军势力的扩充
        一、日本的航空事业
        二、空军战备训练
        三、空军教育:飞行学校与空军人员之养成
        四、空军实力扩充
        五、日本空军对华侵略态势
第二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酝酿与决策
    第一节 国内航空救国运动的兴起
        一、“航空救国”意识的觉醒
        二、各种航空救国组织的建立
        三、举办“航空救国”宣传活动
        四、捐款购机:民众对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响应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空军建设思想
        二、“七七”事变前时人对空军建设的认识
    第三节 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第四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与防日计划
        一、空军内部提出对空军的改革与建议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的出台与演变
        三、国民政府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第三章 空军军备建设
    第一节 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一、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条件分析
        二、先天不足的早期中国航空工业
        三、国民政府自主建厂与中外合资办厂
        四、推进航空工程教育与研究发展
    第二节 空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扩建
        一、扩大与改造航空场站
        二、增办其他空军设施
        三、设置航空禁航区域
    第三节 扩充空军部队
        一、整合地方空军
        二、增编作战飞机
        三、抗战爆发时空军部队实力及部署情况
    第四节 空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防空建设
        一、防空的紧迫性与防空问题的严重性
        二、组建防空部队,发展“积极防空”
        三、实施防空演习
        四、举办防空展览活动—以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为例
第四章 空军教育与人才建设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空军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空军学员的准入资格
        二、对空军人员的精神要求与指导思想
        三、对空军人员的技术训练培养要求
    第二节 空军人才的摇篮—中央航空学校
        一、航校的成立
        二、严格学员选拔与考核机制
        三、重视学员的培养
        四、航校的精神教育
        五、航校的人才培养成本与薪阶制度
    第三节 防空学校人才培养概况
        一、防空训练与培训
        二、主要负责人及师资力量
        三、学员的选拔、管理与出路
    第四节 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一、“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对空军留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及派遣尝试
        二、派遣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学习概况
        三、派遣留学生赴其他国家学习概况
第五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评价与检讨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对抗战的贡献
        一、中国空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并从战略上牵制了日军
        二、铸就“笕桥精神”,鼓舞抗战士气
        三、为抗战后期争取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打开窗口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问题检讨
        一、缺乏正确的空军战略战术
        二、空军基础建设极其薄弱
        三、飞行员缺乏训练导致事故
        四、空军军制不良,航委会人事混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山西戏曲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山西戏曲市场背景概述
    第一节 建国前山西戏曲市场的历史流变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戏曲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改革开放的实行带来了宽松文化环境的重建
        二、市场经济大环境
        三、科技进步下的大众传媒环境
    第三节 山西戏曲的资源概况
第二章 山西戏曲市场构成之剧团
    第一节 山西戏曲剧团体制的形成
    第二节 山西戏曲剧团的分布与数量变化
    第三节 山西戏曲团体所占市场份额分析
        一、省级剧团
        二、市级剧团
        三、县级剧团
        四、民营剧团
        五、小结
第三章 山西戏曲市场构成之演出场所
    第一节 乡村舞台
    第二节 室内剧场
        一、建国之前的室内剧场
        二、建国以后的室内剧场
        三、现状
第四章 山西戏曲市场构成之消费者
    第一节 对普通观众的调查
        一、回收问卷结果统计
        二、问卷分析
    第二节 对大学生的调查
        一、收回问卷结果统计
        二、问卷分析
    第三节 对戏迷的调查
        一、调查地点及方式
        二、回收问卷统计结果
        三、问卷分析
        小结
第五章 山西戏曲市场的运作
    第一节 剧团的内部运作
        一、剧团内部构成
        二、剧团的成本与收入
        三、剧团与生产要素的关系
    第二节 山西剧团的外部运作
        一、剧团和编剧的关系
        二、剧团与经纪人
第六章 山西戏曲市场的演出业态类型
    第一节 政府市场
        一、演出业态类型
        二、山西戏曲政府市场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
    第二节 民间市场
        一、演出业态类型
        二、民间戏曲的演出特点
        三、发展变化
    第三节 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演出市场
第七章 山西戏曲市场的竞争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戏曲市场的竞争态势
        一、戏曲市场外部的竞争环境
        二、戏曲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
    第二节 竞争的结果
        一、从业人员的变化
        二、观众的变化
    第三节 山西戏曲市场与其他省市的戏曲演出市场之比较
        一、山西戏曲市场活跃程度最高
        二、山西戏曲市场经营较为落后
第八章 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特点与现状成因探析
    第一节 发展特点
        一、大、小剧种之间发展不平衡
        二、地域发展不平衡
        三、演出市场有所萎缩,演出原因向多元化发展
        四、剧团的演出市场层次较为清晰,呈现垄断竞争状态
        五、山西戏曲演出市场收益增加,但同时也越来越小众化
    第二节 影响山西戏曲市场发展的因素
        一、内因
        二、外因
第九章 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山西戏曲市场的 SWOT 分析
        一、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优势(strengths)
        二、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劣势(weakness)
        三、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四、山西戏曲市场面临的威胁(threats)
    第二节 山西戏曲市场的发展策略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剧种剧团概况表
    附录B 剧团演出信息表
    附录C 山西梅花奖演员情况表
    附录D 山西省首届文博会文艺演出信息表
    附录E 《退想斋日记》中的演剧情况表
    附录F 百家戏苑栏目调查问卷(统计表)
    附录G 艺术院校戏曲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H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演出合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7)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二、区位特点
        三、交通状况
    第二节 资源基础
        一、农牧业资源
        二、矿能资源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第三节 历史渊源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二、手工业的嬗变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一、煤炭产量
        二、煤矿基本建设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政策支持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地方高校
        (二) 文化
        (三) 地方传统文化
    二、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高等教育功能理论
        (二) 高等学校职能理论
        (三) 先进文化强国理论
    三、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探讨
        (一) 弘扬的基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二) 弘扬的前提:文化选择与批判
        (三) 弘扬的核心:文化传承与创新
        (四) 弘扬的目的:文化传播与育人
        (五) 弘扬的价值:文化引领与辐射
第三章 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案例研究一)
    一、洛阳师范学院的历史与特色
    二、多学科视角的河洛文化
        (一) 从考古学的视角看:地藏丰富,异彩纷呈
        (二) 从文化史的视角看:儒道之源,释教祖庭
        (三) 从古文学的视角看:才雄代出,各领风骚
        (四) 从历史学的视角看:济济史家,赫赫史册
        (五) 从音乐学的视角看:礼乐肇始,汉唐盛继
    三、洛阳师院弘扬河洛文化的主要路径
        (一) 设置相关课程,培养河洛文化的专门人才
        (二) 搭建科研平台,发掘河洛文化的多重价值
        (三) 创新服务途径,开发河洛文化的宝贵资源
    四、洛阳师院弘扬地方文化的成效分析
        (一) 人才培养之业绩
        (二) 学术研究之成就
        (三) 服务社会之成效
    五、洛阳师院弘扬河洛文化的困境分析
        (一) 专业研究队伍建设不力
        (二) 高层次研究成果不多
        (三) 对外合作交流不强
第四章 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案例研究二)
    一、安阳师范学院的历史与特色
    二、殷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一) 殷墟文化的内涵与遗迹
        (二) 殷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三、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主要路径
        (一) 打造品牌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二) 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学术团队
        (三) 创建特色平台,进行社会服务
    四、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成效分析
        (一) 人才培养之成效
        (二) 学术研究之成果
        (三) 服务社会之贡献
    五、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困境分析
        (一) 学术研究性强,普适推广性弱
        (二) 专业研究多,全员参与少
        (三) 注重宏观研究平台,忽视微观领域拓展
第五章 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案例研究三)
    一、焦作师专的历史与特色
    二、覃怀文化资源概述
        (一) 四大怀药
        (二) 名人雅士
        (三) 太极故里
        (四) 名山秀水
    三、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主要路径
        (一) 开设特色栏目,搭建研究平台
        (二) 强化特色意识,开发校本课程
        (三) 注重产业开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四、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成效分析
        (一) 人才培养之收效
        (二) 学术研究之收获
        (三) 服务社会之功效
    五、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困境分析
        (一) 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研究经费难以保障
        (二) 学术交流渠道不畅,研究成果影响力不大
        (三) 文化共识不足,缺少文化交流平台
第六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规律认识提升
    一、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
        (一) 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理论关系
        (二) 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现实问题
        (三) 构建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
        (一) 地方传统文化是地方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 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转型方向和目标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契合点
    三、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 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四、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一) 地方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二)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五、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
        (一) 地方高校课程文化是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有力工具
        (二) 在弘扬民族精神中开发校本课程创新课程文化
第七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困境
    一、理论认识缺乏高度
        (一) 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基于高等教育文化选择与批判功能的视角
        (二) 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基于高等教育文化传播与交流功能的视角
    二、实践操作存在难度
        (一) 难以形成普遍的认同价值
        (二) 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
        (三) 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四) 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
    三、配套政策缺少力度
        (一) 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
        (二) 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不完善
第八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策略思考
    一、提高理论认识
        (一) 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引领作用的再认识——基于地方高校文化自信的视角
        (二)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理念的再考量——基于地方高校文化自强的视角
    二、改进策略研究
        (一) 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 多元并进,制定可行的目标体系
        (三) 协同创新,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四) 文化自塑,提升高校的文化魅力
    三、制定配套政策
        (一) 建立和完善地方高校经费保障体系
        (二) 构建地方高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文化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9)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形势下知识经济和创新成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1.1.2 技术学习与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
        1.1.3 技术追赶与创新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技术知识异质性特征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1.5.1 资料搜集
        1.5.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
    2.1 创新思想的演化
    2.2 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的视角变迁
        2.2.1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与地域创新模型
        2.2.2 外部/全球联系、跨区网络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2.2.3 全球-地方联结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2.2.4 小结
    2.3 技术、技术体制与创新
        2.3.1 技术与技术体制
        2.3.2 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
        2.3.3 技术体制与技术追赶
        2.3.4 小结
    2.4 知识基础与创新
        2.4.1 知识基础
        2.4.2 知识基础与创新
        2.4.3 小结
    2.5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主流的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
        3.1.1 区域(空间)视角下的新产业区及相关理论
        3.1.2 网络视角下的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及相关理论
    3.2 学习场理论
    3.3 知识基础理论
    3.4 理论整合与分析框架
        3.4.1 框架构思
        3.4.2 分析的维度
        3.4.3 分析的焦点
    3.5 本章小结
4 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理论建构
    4.1 从物理场到学习场:场的思想演变
    4.2 学习场:多尺度性与多元性
    4.3 知识基础与创新
        4.3.1 意会知识与地域创新模型
        4.3.2 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
    4.4 知识创造与场理论
        4.4.1 SECI 过程与知识创造
        4.4.2 知识创造、SECI 与 Ba
    4.5 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多尺度性
        4.5.1 符号性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
        4.5.2 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
        4.5.3 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
        4.5.4 知识复杂性与混合型学习场
    4.6 本章小结
5 世界超硬材料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5.1 超硬材料产业的行业特征
        5.1.1 典型单一的产业链类型,各环节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高
        5.1.2 小行业、大用途,具有工业的牙齿之称
        5.1.3 行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5.1.4 各环节附加值与地理分布不同
    5.2 超硬材料行业的全球格局
    5.3 超硬材料合成技术发展史与世界超硬材料产品创新
        5.3.1 近代科学知识与人造金刚石合成
        5.3.2 气相沉积合成技术与金刚石薄膜的兴起
        5.3.3 纳米技术与纳米金刚石的问世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6.1 科学研究与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
        6.1.1 科研院所与中国人造金刚石合成及工业化生产
        6.1.2 科学研究全方位展开与超硬材料行业产品创新
        6.1.3 合成设备、工艺进步与金刚石行业突破创新
    6.2 超硬材料行业发展的国内图景
        6.2.1 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
        6.2.2 较为完善的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6.2.3 区域集中与集聚现象明显
        6.2.4 行业集中度高,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6.2.5 产品同质化严重,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
    6.3 本章小结
7 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技术创新
    7.1 郑州高新区概况与发展
        7.1.1 地理与区位
        7.1.2 高新区建立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7.1.3 高新区的发展现状与成就
    7.2 郑州超硬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7.2.1 技术极的推动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
        7.2.2 初级要素优势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
        7.2.3 市场需求拉动与超硬材料行业的飞速发展
        7.2.4 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超硬材料行业的壮大
    7.3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发展
        7.3.1 区内企业聚集及规模优势明显
        7.3.2 区内企业各具特色,产业链条完善
        7.3.3 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区域创新环境初显
        7.3.4 中心地位突出,信息资源丰富
    7.4 科学型学习场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研究
        7.4.1 大学(科研机构)、解析知识与创新
        7.4.2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极
        7.4.3 技术极-企业知识流动机制与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
        7.4.4 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
        7.4.5 科学型学习场的地理模式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致谢

(10)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合作社与农业合作社
        1.3.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1.4 既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梳理
        1.4.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4.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4.3 简评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5.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2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2.2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2.3 两种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
    2.4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3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的历史轨迹
    3.1 历史的遗产:1949~1978 年国家实施的合作化与集体化
        3.1.1 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演变
        3.1.2 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演变
    3.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
        3.2.1 农村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演变
        3.2.2 农村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发展
        3.2.3 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变迁
4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动因解析
    4.1 “小农经济”变革的内在需求
        4.1.1 “现代小农”:生产关系的进步还是倒退
        4.1.2 “小农”与合作经济组织:替代还是互补
    4.2 相关利益主体获取“潜在利润”的需要
        4.2.1 决策者的价值偏好
        4.2.2 农民改善利益受损地位的迫切要求
    4.3 两种解释逻辑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4.3.1 变迁动力:生产关系还是相关者的利益驱动
        4.3.2 变迁主体:农民还是政府
        4.3.3 启示
5 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方式的解析
    5.1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的特征
        5.1.1 行政推动在制度变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1.2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比较明显
        5.1.3 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日益多元化
    5.2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的新趋势
        5.2.1 “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渐凸显
        5.2.2 传统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合作制度变迁
        5.2.3 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5.2.4 由协会型的松散团体逐步向企业型经营实体提升
    5.3 农民、市场、政府的在组织演进中的互动博弈
6 发达国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经验及启示
    6.1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种模式
        6.1.1 美国农合模式
        6.1.2 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农合模式
        6.1.3 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农合模式
    6.2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的总体趋势
        6.2.1 专业性合作社与综合性合作社并存
        6.2.2 合作社逐步向企业化方向演变
        6.2.3 合作社集中过程加速,逐步走上集团化
        6.2.4 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日益密切
    6.3 经验与启示
        6.3.1 组织发展模式由本国具体国情所决定
        6.3.2 完善的组织体系是保证组织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
        6.3.3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前提
        6.3.4 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保障
7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规律的梳理
    7.1 组织演进与生产关系变革密切相关
        7.1.1 合作经济推动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7.1.2 合作经济推动新型联结机制的形成
        7.1.3 合作经济加速新型分配关系的建立
    7.2 从分散走向联合与合作
        7.2.1 合作与联合的必然性
        7.2.2 合作与联合的价值取向
        7.2.3 合作与联合的组织结构体系
        7.2.4 合作与联合的组织监管体系
    7.3 从经济合作拓展到社会公共领域的合作
        7.3.1 基于治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7.3.2 基于中国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现状的分析
        7.3.3 基于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绩效的分析
8 总结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河南省赴京参加“全国人才交流大会暨第三届高级人才洽谈会”硕果累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D]. 章燕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3]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D]. 姜殿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4]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与客家人的族群认同[D]. 王有. 赣南师范学院, 2015(01)
  • [5]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D]. 刘俊平. 南京大学, 2014(05)
  • [6]山西戏曲市场研究[D]. 张艳琴.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7]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8]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D]. 申晓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9]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D]. 吕可文. 河南大学, 2013(12)
  • [10]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逻辑研究[D]. 闫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标签:;  ;  ;  

河南省赴京参加“全国人才交流大会暨第三届高级人才洽谈会”成果丰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