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和血液中单胺类物质的方法研究

荧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和血液中单胺类物质的方法研究

一、荧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和血液中单胺类物质的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周月[1](2020)在《巴戟天提取物联合γ-氨基丁酸/茶氨酸改善抑郁症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观察巴戟天提取物、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茶氨酸联合干预对抑郁患者精神躯体症状和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通过慢性不可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并给予GABA/茶氨酸混合物或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混合物干预,分析两种混合物作用效果并从单胺类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通过小鼠睡眠实验观察GABA/茶氨酸混合物或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混合物对小鼠睡眠质量和日常精神行为状态的影响,分析两种混合物对小鼠睡眠的作用效果。方法1.2017年9月到201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人群中,筛查出135例有抑郁症状的学生,最终将100例实验对象随机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给与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混合物胶囊,安慰剂组每日服用相同剂量与干预品外观相同的玉米淀粉胶囊。干预3个月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2.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法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GABA/茶氨酸低剂量组(灌胃GABA 15 mg+茶氨酸33 mg)/kg/d;GABA/茶氨酸高剂量组(灌胃GABA 45 mg+茶氨酸100 mg)/kg/d;巴戟天/GABA/茶氨酸低剂量组(灌胃巴戟天250 mg+GABA 15 mg+茶氨酸33 mg)/kg/d;巴戟天/GABA/茶氨酸高剂量组(灌胃巴戟天750 mg+GABA 45 mg+茶氨酸100 mg)/kg/d;西酞普兰组(灌胃西酞普兰10 mg/kg/d)。连续灌胃45天,给药期间持续CUMS刺激,共计90天,另设对照组,常规饲养。干预前后检测大鼠体重、糖水偏好程度和旷场实验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等行为学指标;测定大鼠干预前后脑组织和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及其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3.将18~20 g健康雄性ICR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GABA/茶氨酸低剂量组(灌胃GABA 15 mg+茶氨酸33 mg)/kg/d;GABA/茶氨酸高剂量组(灌胃GABA 45 mg+茶氨酸100 mg)/kg/d;巴戟天/GABA/茶氨酸低剂量组(灌胃巴戟天250 mg+GABA 15 mg+茶氨酸33 mg)/kg/d;巴戟天/GABA/茶氨酸高剂量组(灌胃巴戟天750 mg+GABA 45 mg+茶氨酸100 mg)/kg/d。30 d后进行直接睡眠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实验期间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包括外观及被毛,食欲,功能相关的体温、呼吸、反射和粪尿等,精神状态主要观察有无兴奋或少动。结果1.98名实验对象基线SDS总评分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P<0.05)。PSQI量表各成分评分均与SDS总评分呈正相关(P<0.05)。SDS量表因子也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P<0.05)。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混合物干预三个月后,有抑郁症状的学生SDS量表和PSQI量表总评分降低,Blumental法的幸福指数、忧郁心境指数、乐观指数和躯体化症状指数,刘贤臣法的精神运动指数、忧郁焦虑心境指数、性欲/自尊丧失指数和躯体化症状指数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紊乱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善抑郁和睡眠障碍的有效率分别达到51.02%和82.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安慰剂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模型建立后,与对照组比较,CUMS大鼠体重增量、糖水消耗百分比、旷场实验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明显降低(P<0.05);干预45 d后,与模型组比较,GABA/茶氨酸高、低剂量组,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高、低剂量组和西酞普兰组大鼠体重增量、糖水消耗百分比、旷场实验的运动距离和站立次数显着增加(P<0.05),血清及脑组织中5-HT、DA、NE以及BDNF、β-EP的含量升高(P<0.05),IL-6的水平降低(P<0.05)。相同剂量水平下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干预组大鼠体内5-HT、DA、NE和BDNF水平高于GABA/茶氨酸干预组(P<0.05)。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量,糖水消耗百分比,旷场实验的运动距离和站立次数,血清及脑组织中5-HT、DA、NE以及BDNF、β-EP的含量高于低剂量组(P<0.05),IL-6的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0.05)。3.GABA/茶氨酸、巴戟天/GABA/茶氨酸各剂量组均无直接睡眠作用,也不能增加阈下剂量入睡动物数(P>0.05);巴戟天/GABA/茶氨酸高、低剂量组的小鼠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GABA/茶氨酸低剂量组的睡眠时间和睡眠潜伏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GABA/茶氨酸高剂量组可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缩短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P<0.05);各组小鼠实验期间外观及被毛,食欲,精神状态均正常。结论1.巴戟天提取物、GABA和茶氨酸联合干预可改善精神躯体抑郁症状和睡眠质量,对睡眠无不良影响。2.巴戟天提取物与GABA/茶氨酸联合干预在抗抑郁和改善睡眠质量方面的作用优于仅有GABA/茶氨酸的混合物。3.巴戟天提取物、GABA和茶氨酸联合可能是通过改善抑郁过程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肽、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降低和炎症水平的升高发挥抗抑郁作用。巴戟天提取物与GABA/茶氨酸三者联合提高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能力更强。

张凯[2](2019)在《柏木精油的抗焦虑功效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柏科(Cupressaceae)植物在全球各地广泛分布,生物资源巨大。该类植物虽然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在疏林和采伐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植物废弃材料,导致其资源综合利用率下降。柏木精油是指从柏科类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可挥发性物质的总称,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焦虑是许多精神类疾病的主要症状,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研究表明,柏木精油中的倍半萜醇类化合物(如柏木醇)具有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性的作用,但关于柏木精油以及柏木醇等物质在抗焦虑方面的评价及其机制尚缺乏科学的研究。因此,明确柏木精油的抗焦虑作用对于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提高植物原料的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比较了四种不同来源的柏木精油,从中筛选出柏木醇和柏木烯含量较高的精油样品作为实验材料。运用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EPM)和明暗箱(Light-dark box,LDB)动物焦虑模型评价了该精油在嗅闻和腹腔注射两种摄入途径下分别对雄性和雌性小鼠(不同周龄)的抗焦虑作用,并确定了该精油中发挥抗焦虑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随后,从行为学和神经递质以及信号传导方面深入探讨了主要活性物质的抗焦虑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收集了来源于中国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icher)、弗吉尼亚柏(Juniperus virginiana L.)以及德克萨斯柏(Juniperus mexicana Schiede)木材部位的精油以及一种来源于弗吉尼亚柏叶片部位的精油。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木材类精油均以倍半萜醇(α-柏木醇)和倍半萜烯(α-柏木烯、顺-罗汉柏烯)为主,弗吉尼亚柏木精油(Eastern red cedarwood oil,CWO)中α-柏木醇的含量最高(24.58%)。叶片类精油则以单萜醇(4-萜品烯醇)、单萜烯(桧烯、γ-萜品烯和β-月桂烯)以及酯类化合物(乙酸冰片酯)为主。(2)嗅闻CWO和柏木醇减少了小鼠在模型中的焦虑行为,嗅闻柏木烯则无明显作用。运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结合外标法,对CWO中的柏木醇和柏木烯进行定量分析,二者在该精油中的含量分别为218.20 mg/mL和242.12mg/mL。运用EPM和LDB模型评价了嗅闻方式下CWO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结果表明,嗅闻CWO(2.5%,w/w)显着提高了雄性小鼠在EPM测试中开放臂的进入次数百分比和停留时间百分比,在LDB模型中无明显作用;嗅闻1%和7.5%浓度的CWO分别提高了雌性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时间百分比和在明箱的停留时间百分比;此外,嗅闻CWO对小鼠在两个模型中的移动距离无明显影响。随后,探讨了嗅闻CWO中的主要物质柏木烯和柏木醇的抗焦虑效果。结果表明,嗅闻柏木烯对雄性和雌性小鼠均无明显的抗焦虑作用;且未影响小鼠在模型中的移动距离。嗅闻柏木醇显着增加了雄性和雌性小鼠在LDB明箱中的停留时间百分比。(3)腹腔注射CWO和柏木醇具有抗焦虑作用,柏木烯则无抗焦虑作用;柏木醇的抗焦虑作用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性,雌性小鼠对柏木醇诱导的抗焦虑作用的响应度相对较低。运用EPM和LDB探讨了腹腔注射CWO以及柏木烯和柏木醇分别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结果表明,腹腔注射CWO对雄性小鼠在EPM中产生抗焦虑作用;在LDB中对雌性小鼠产生抗焦虑作用。与嗅闻方式下柏木烯的抗焦虑实验结果相似,腹腔注射柏木烯对雄性和雌性小鼠的抗焦虑作用十分有限。腹腔注射柏木醇对小鼠在两个模型中均产生了显着的抗焦虑效果,其中对雄性小鼠产生显着抗焦虑作用的剂量为400-1600 mg/kg;而雌性小鼠则为1200-1600 mg/kg。(4)柏木醇通过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或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递质系统发挥抗焦虑作用,是CWO的主要活性物质。运用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chemical detector,LC-ECD)测定了腹腔注射CWO和柏木醇处理小鼠在行为学结束后小鼠脑部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结果表明,柏木醇显着促进了小鼠脑中5-HT的合成和DA的分解。(5)腹腔注射柏木醇对雄性小鼠无显着的镇静催眠作用。运用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评价了柏木醇的镇静催眠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地西泮(Diazepam,DZP,2 mg/kg)显着缩短了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并显着延长了小鼠的睡眠时间;柏木醇(1200 mg/kg)也显着缩短了小鼠的睡眠潜伏期,但效果略低于DZP;同时,柏木醇还显着缩短了小鼠的睡眠时间。(6)多巴胺系统,尤其是D1受体通路,在柏木醇的抗焦虑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了由神经递质受体拮抗剂诱导的动物焦虑模型。WAY100635(5-HT1A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GABAA受体拮抗剂)以及舒必利(多巴胺D2/D3受体拮抗剂)均对柏木醇的抗焦虑效果无明显拮抗作用。SCH23390(D1受体拮抗剂,0.125 mg/kg)在EPM和LDB行为学测试中对柏木醇的抗焦虑效果产生显着的拮抗作用。随后,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detector,HPLC-FLD)测定了腹腔注射柏木醇以及SCH23390对小鼠各脑区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柏木醇(1200 mg/kg)显着降低了海马体、纹状体和下丘脑区域中D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含量,而5-HT含量无显着变化。SCH23390显着降低了小鼠海马体和下丘脑中DA和5-HT的含量;柏木醇和SCH23390联合处理则进一步降低了下丘脑中DA和5-HT的含量。

屈红林[3](2019)在《有氧运动对CUMS抑郁小鼠炎性因子的影响及改善内源性H2S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慢性应激性刺激方式干预构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抑郁(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小鼠模型,通过跑台有氧运动作为干预手段,二代基因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筛与miRNAs,RT-PCR验证基因表达的改变。目的在于探究(1)有氧运动拮抗抑郁小鼠炎症的作用效果;(2)分析探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抑郁小鼠的抗炎作用与H2S气体信号分子介导的炎症反应的调控关系;(3)外源性H2S可通过抑制TLR4通路对抗心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已经得到验证,由此,本项目研究针对抑制TLR4后,内源性H2S气体信号参与介导有氧运动抗CUMS抑郁小鼠炎症的作用机制;(4)有氧运动介导H2S气体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患者神经炎性损伤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方法2.1 CUMS抑郁小鼠造模及其持续系统的规律运动干预效果研究及实验小鼠分组50只SPF级别雄性健康KM小鼠,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建模组,建模组小鼠采取CUMS抑郁造模方法进行造模,造模成功的小鼠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定结果予以剔除差异较大的小鼠后,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MG)和模型运动组(ME),15只/组。实验针对ME组小鼠,实施8周中等强度的有氧跑台运动作为干预手段,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定观察各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改变,Nissl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病理改变,高通量测序筛查炎症与硫代谢气体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因子,ELISA检测血液与海马组织内的炎性相关因子的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2.2 CBS/H2S气体信号体系介导的持续系统的规律运动干预CUMS抑郁小鼠TLR4炎性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及分组60只SPF级别雄性健康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G)、模型组(MG)、模型运动组(ME组)、TLR4抑制剂组(TG)和TLR4抑制剂+运动组(TE),12只/组,运动组小鼠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跑台运动8周,TLR4抑制剂组腹腔注射3mg/kg/day剂量的TAK-242,干预后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定各组小鼠抑郁样行为,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自心脏取血,断头冰上取海马组织,-80℃冻存,用于基因测序、H2S含量及RT-PCR等的检测。脑在体4%的多聚甲醛滴注固定处理后冰上取小鼠脑组织,后甲醛固定48h以上,用于包埋检测尼氏染色、HE染色及荧光免疫等。尼氏染色与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尼氏体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小鼠海马组织蛋白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蛋白含量、去蛋白法测定血浆与海马组织内H2S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蛋白表达、RT-PCR检测气体信号分子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差异表达与miRNAs表达、荧光免疫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功能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的改变。3研究结果3.1 CUMS抑郁小鼠造模各指标结果为期4周的慢性应激性刺激小鼠体重呈显着性下降,穿越旷场的格子数、运动时间、修饰次数明显下降,糖水偏好指数降低,强迫游泳和强迫悬尾的不动时间延长,分别呈显着性(p<0.05)和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Nissl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稀疏,间隙增宽,神经元丢失,Nissl体核固缩严重,血清与海马组织内的5-HT与BDNF的活性下降明显,BDNF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呈非常显着性下降(p<0.01),提示CUMS抑郁小鼠造模成功。3.2持续系统的规律运动干预CUMS抑郁小鼠炎症结果3.2.1神经行为学评定结果8周的有氧跑台运动能够增加小鼠体重,增加抑郁小鼠竖立次数、修饰次数和穿越格子数等的探索行为,降低强迫游泳和强迫悬尾的不动时间,增加糖水偏好指数,与模型组相比呈现显着性差异。3.2.2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病理改变评定结果Nissl染色结果也显示,运动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病变减轻,神经细胞数目增多,尼氏体染色较清晰。3.2.3高通量测序筛选各组小鼠炎症相关因子的测定结果运动干预CUMS抑郁小鼠血液与海马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结果显示,血液组织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也主要涉及长期抑郁病理改变、氧化磷酸化过程、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RP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TGF-β信号通路等最为集中,海马组织主要富集到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氧化磷酸化、阿尔茨海默病、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кB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硫代谢、胆碱能突触,以及cAMP、雌激素等炎性信号通路等,且各通路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显着。而血液与海马组织GO分析与KEGG显着富集的结果对比显示,主要集中于神经元退行性病变、炎症等相关。3.2.4 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液与海马组织各指标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促炎因子IL-1β、TNF-α比模型组显着减低,抑炎因子IL-10显着升高。3.2.5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测定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ME组小鼠海马组织IL-1β(p<0.01)、NF-kB(p<0.01)和TNF-a(p<0.05)等促炎因子的阳性表达区域显着降低,抑炎因子IL-10的蛋白阳性表达区域显着增多(p<0.01)。3.2.6 RT-PCR检测小鼠血液与海马组织基因表达结果RT-PCR检测的结果TLR4、IL-1β、NF-кB、TNF-α等mRNA炎症相关的因子表达下调,5-HT mRNA表达上调。3.2.7 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炎性因子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的检测结果也显示运动组小鼠海马炎性细胞因子的蛋白表达下降。3.3 CBS/H2S介导的持续系统的规律运动干预CUMS抑郁小鼠TLR4信号分子的作用机制研究3.3.1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定与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TLR4被部分抑制后,抑郁小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形态学检测显示也呈现一定程度的修复,且效果与有氧运动干预的效果相接近。有氧运动与TLR4被抑制后,小鼠海马内5-HT的阳性率比模型组提高,炎性因子CD45+与PARP等的阳性率得以改善,且有氧运动联合TLR4抑制剂的干预效果最佳。3.3.2小鼠血清与海马组织H2S含量检测结果抑郁模型组小鼠血浆与海马组织内的H2S含量比正常组显着降低,TLR4抑制剂组小鼠血浆与海马组织内的H2S含量变化不明显;但有氧运动能提高H2S含量,且联合干预组含量最高。3.3.3小鼠血液与海马组织相关因子的差异表达结果3.3.3.1气体信号相关因子的差异表达结果各组小鼠血液与海马组织中H2S气体信号分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液CSE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p<0.01),海马组织CBS mRNA的表达水平也下调(p<0.01),但有氧运动能增加血液CSE、海马CBS等的活性,同样的研究也发现,部分抑制TLR4联合有氧运动干预后,血液CSE、海马CBS mRNA的表达也上调。3.3.3.2炎症相关因子的差异表达结果各组小鼠炎性因子差异表达的检测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干预组与TLR4被抑制组小鼠的促炎因子IL-1β、IL-6、TLR4、NF-кB与TNF-α等mRNA的表达下调,抑炎因子IL-10 mRNA表达上调,均呈显着性差异。3.3.4小鼠血液与海马组织相关因子的miRNAs调控表达结果TLR4被抑制后与气体信号分子相关的miRNAs以及与炎症相关的miRNAs的差异表达呈现显着性上调或下调,如miR-21、miR-195显着上调,而miR-30、miR-455与miR-665显着下调,分析其功能,如miR-21可作为H2S气体信号分子的靶标作用,一方面受TAK-242的影响,另一方面其还参与了多重信号通道的调控,比如IL-6信号转导与转路基激活的表达等的炎性通道的调控、miR-665参与了海岸神经元的保护与抑制凋亡的调控,miR-30可参与靶标基因的炎症反应过程,miR-195可通过抑制NF-кB的核转运过程,参与其炎症反应,而miR-455不但可以参与内质网应激反应介导的细胞凋亡,还受H2S等气体信号分子的干预。4研究结论4.1为期4周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可有效复制小鼠抑郁样行为,降低血清与海马组织5-HT与BDNF含量,验证了抑郁造模的有效性。4.2有氧运动能够显着改善抑郁小鼠的抑郁样行为,促进海马神经元的修复,降低促炎因子的含量及蛋白、mRNA等的表达量,证实了有氧运动起到良好的抗抑郁炎症的作用。4.3有氧运动介导的CUMS抑郁小鼠血液与海马组织高通量测序及其关联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炎症相关的TLR4、IL-1β、TNF-ɑ以及H2S气体信号通路相关的CSE、CBS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显着相关,靶向调控炎症与H2S气体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的miR-21、miR-30、miR-455等miRNAs亦显着富集。4.4有氧运动和TLR4抑制剂的作用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抑郁小鼠血液与海马组织炎症反应,虽然TLR4抑制剂不能显着增加H2S含量及其合成酶的差异表达,但对炎症因子的表达具有显着性影响,提示H2S可参与介导有氧运动干预抑郁炎症信号通路TLR4/MyD88-NF-кB的调控作用,但TLR4对H2S的含量及其相关生物合成酶的影响作用不大。4.5持续系统的规律运动通过miR-455调控CBS、CSE等H2S气体信号体系相关因子的差异表达以及miR-21、miR-30、miR-665等的差异表达调控TLR4/MyD88-NF-кB炎症信号通路,发挥拮抗抑郁炎症的作用。4.6 TLR4与H2S气体信号等相关因子的差异表达,共同参与运动干预抑郁小鼠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即有氧运动诱导的内源性H2S能够有效降低CUMS抑郁小鼠血液与海马组织炎症反应,揭示其作用机制在于H2S气体信号分子参与有氧运动干预TLR4/MyD88-NF-кB的炎症信号通路。

马小娜[4](2019)在《滋水清肝理冲饮对EMT应用GnRHa后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观察滋水清肝理冲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GnRHa后所致围绝经期症状及患者血清性激素、CA-125等指标的影响,探讨滋水清肝理冲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GnRHa后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临床疗效。2.观察滋水清肝理冲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应用GnRHa后,体质量和行为学的影响。3.探讨滋水清肝理冲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应用GnRHa后,血清性激素(E2、FSH、LH)的影响。4.研究滋水清肝理冲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应用GnRHa后,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的影响。5.观察滋水清肝理冲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应用GnRHa后,其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免疫因子(TNF-α、IL-1、MMP-2、TIMP-2)的变化。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GnRHa治疗的患者40例,辨证属肾虚肝郁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于保守性手术术后月经来潮的第1天给予GnRHa注射剂皮下注射,间隔28d重复注射,治疗共3次。观察组注射GnRHa注射剂治疗开始同时给予中药口服,共三个月;对照组单纯给予GnRHa注射剂,不用其他药物。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应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进行评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CA-125,并进行比较,明确滋水清肝理冲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GnRHa后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预防、改善作用。2.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EMT小鼠模型,通过观察盆腹腔内异位灶位置、形态,并进行病理组织学验证以确定造模成功。实验分为正常组、疾病模型组、GnRHa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实验持续用药30天,以高、中、低剂量的滋水清肝理冲饮为干预治疗,其余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在给药结束后第一天进行小鼠体重测定和旷场实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研究滋水清肝理冲饮对EMT小鼠应用GnRHa后体质量和行为学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中E2、FSH、LH含量,探讨滋水清肝理冲饮对EMT小鼠应用GnRHa后血清E2、LH、FSH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EMT小鼠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后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的含量,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免疫因子(TNF-α、IL-1、MMP-2、TIMP-2)的表达,进而观察滋水清肝理冲饮对EMT小鼠应用GnRHa后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并通过对其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免疫因子的检测(TNF-α、IL-1、MMP-2、TIMP-2)验证其应用的安全性。结果1.滋水清肝理冲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GnRHa后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临床研究(1)Kupperman评分:对照组患者应用GnRHa治疗3个月后,Kupperman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中药治疗后各组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2)激素水平:两组患者应用GnRHa治疗3个月后,血清E2、LH、FSH的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血清E2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FSH、LH无显着变化(P>0.05)。(3)CA12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清CA125的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血清CA125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2.滋水清肝理冲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GnRHa后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实验研究(1)滋水清肝理冲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应用GnRHa后体质量与行为学的影响:与疾病模型组相比较,GnRHa组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与GnRHa组相比较,中药各剂量组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与疾病模型组相比较,GnRHa组小鼠潜伏期时间延长、跨越方格数减少、大便颗粒数明显增加(P<0.05),与GnRHa组相比较,中药各剂量组潜伏期时间缩短、跨越方格数增加、站立次数增加、大便颗粒数减少、周边站立时间延长(P<0.01);滋水清肝理冲饮各剂量组在疗效方面与浓度无明显相关性。(2)滋水清肝理冲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应用GnRHa后血清性激素的影响:与疾病模型组相比较,GnRHa组小鼠血清FSH、LH含量升高,E2含量下降(P<0.01),与GnRHa组相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FSH、LH含量下降,E2含量升高(P<0.01)。(3)应用GnRHa后脑组织5-HT、NE、D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疾病模型组脑组织5-HT、NE、DA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疾病模型组相比,GnRHa组脑组织5-HT、NE、DA含量降低(P<0.05);与GnRHa组相比,GnRHa+中药各个剂量组脑组织5-HT含量升高(P<0.01,P<0.05),GnRHa+中药中、高剂量组脑组织NE、DA含量升高(P<0.01)。(4)应用GnRHa后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免疫因子的变化:与疾病模型组相比,应用GnRHa后在位、异位内膜组织TNF-α、IL-1、MMP-2表达降低,TIMP-2表达升高(P<0.01);中药各组干预后未出现TNF-α、IL-1、MMP-2表达升高,TIMP-2表达降低的情况(P>0.05)。结论和意义1.临床研究结果滋水清肝理冲饮可以降低改良Kupperman评分,改善患者应用GnRHa后引起的类似围绝经期症状;增加患者体内血清E2的水平,但对血清FSH、LH的水平作用不明显,且可以降低患者血清CA125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中解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GnRHa后所致的围绝经期症状提供中医药治疗的思路与方法。2.实验研究结果从小鼠行为学表现,血清E2、LH、FSH浓度水平结果及小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可见,GnRHa皮下注射后,可使EMT小鼠内分泌失调,出现类似围绝经期的症状,表现为焦虑/抑郁状态,体内FSH、LH含量升高,E2含量下降,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含量下降。中药滋水清肝理冲饮可改善EMT小鼠应用GnRHa后所出现的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焦虑/抑郁状态;高、中剂量滋水清肝理冲饮可改善EMT小鼠应用GnRHa引起的体内性激素改变,可有效上调小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水平,调节GnRHa所致围绝经期相关神经递质的紊乱。通过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免疫因子的检测,发现滋水清肝理冲饮在改善小鼠类围绝经期症状的同时并未升高免疫因子的表达,说明其在改善GnRHa所致副反应的同时,不会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子升高,加重病情,安全性很好。为滋水清肝理冲饮对GnRHa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改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谢娟平[5](2018)在《巫山淫羊藿黄酮对产前应激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行为学实验,研究巫山淫羊藿黄酮(EWF)对产前应激(PS)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通过检测巫山淫羊藿黄酮干预后子代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浓度、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变化,探讨巫山淫羊藿黄酮改善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方法:1.应用SD孕鼠,孕鼠随机分为5组:①空白对照组(C);②产前应激组(PS);③PS+生理盐水组(PS+NS);④PS+EWF高剂量给药组(PS+EWFD,500 mg/kg/天);⑤PS+EWF低剂量给药组(PS+EWFZ,300 mg/kg/天)。每组6只动物。对照组正常喂养,对各应激组在妊娠的第7~21天给予束缚应激。PS+NS组每天1次给予生理盐水,对PS+EWFD、PS+EWFZ组每天给予EWF灌胃,连续14天。每组孕鼠所产子鼠按窝别随机选取子代雄鼠1~2只,按照孕鼠对应组别分为空白对照组子鼠(OC)、PS组子鼠(OPS)、PS+NS组子鼠(ONS)、PS+EWFD给药组子鼠(OEWFD)、PS+EWFZ给药组子鼠(OEWFZ),每组6只。所有子鼠于出生后第30天进行行为学实验。后断头取脑,分离海马,下腹腔主动脉取血,取血清,测定各指标。2.采用蔗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和旷场实验检测子鼠的抑郁样行为,观察EWF给药对PS子代大鼠行为的影响。3.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各组子鼠血清CORT浓度变化,观察EWF给药对PS子代大鼠血清CORT分泌的影响。4.分别检测各组子鼠血清MDA含量与SOD活力、CAT活力变化,观察EWF给药对PS子代大鼠上述抗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5.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子鼠海马组织中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TrkB蛋白表达,观察EWF给药对PS子代海马目标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子鼠海马组织中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TrkB mRNA表达,观察EWF给药对PS子鼠海马目标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在糖水偏好实验中,OPS组比OC组子鼠糖水饮用量降低显着(p<0.01);OEWFD组及OEWFZ组比ONS组子鼠糖水偏好度均显着提高(p<0.01);各应激组子鼠饮水总量与空白对照组饮水总量之间呈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强迫游泳实验表明,PS诱导的子代雄鼠不动时间显着延长,与OC组相比呈显着差异(p<0.01);OEWFD组和OEWFZ组与ONS组比较,均能显着减少PS子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p<0.01、p<0.05),高剂量组作用效果高于低剂量组。3.旷场实验表明,OPS组子鼠比OC组子鼠水平穿越格数显着减少(p<0.05),中央格停留时间显着延长(p<0.01),直立次数显着减少(p<0.01),粪便粒数显着减少(p<0.01);与ONS组相比,OEWFD组子鼠穿越格数显着增加(p<0.05),在中央格停留时间显着减少(p<0.01),直立次数显着增加(p<0.05),修饰次数显着增加(p<0.01),粪便粒数显着增加(p<0.01)。4.PS使子鼠血清CORT浓度明显升高;给予EWF干预后,高剂量和低剂量给药干预组血清CORT降低(p<0.01)。EWF有可能通过降低CORT浓度改善了 PS子鼠的抑郁症状。5.研究发现PS子鼠血清中的总SOD活力及CAT活力显着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反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减弱,保护细胞免受损伤能力降低;与ONS组相比,给予EWF后,高剂量与低剂量组PS子鼠血清总SOD活力及CAT活力明显增强(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反映EWF干预后,PS子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增强。6.通过Western-blot实验,发现PS子鼠海马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TrkB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ONS组相比,EWF高剂量给药组子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EWF高剂量和EWF低剂量给药均能显着上调TrkB蛋白表达(p<0.01)。7.RT-PCR实验发现,PS使子鼠海马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TrkB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ONS组相比,EWF高剂量和EWF低剂量给药干预均能显着上调 PS 子鼠海马 BDNF(p<0.01)及 TrkB mRNA 的表达(p<0.01)。结论:1.PS引起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EWF给药能改善PS子鼠抑郁样行为。2.PS引起子代大鼠血清CORT浓度升高,导致抑郁样行为;EWF通过抑制这种改变,改善了PS子鼠的抑郁样行为。3.PS子代大鼠血清MDA含量升高,SOD及CAT活力降低;EWF抑制了这种改变,改善了PS子鼠的抑郁样行为。4.PS子代大鼠海马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TrkB蛋白表达下调;EWF通过上调其蛋白表达水平,改善了PS子鼠的抑郁样行为。5.PS子代大鼠海马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TrkB mRNA表达下调;EWF通过上调其mRNA表达水平,改善了PS子鼠的抑郁样行为。

张杰[6](2015)在《氟、砷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及Ras/ERK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氟、砷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大脑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及脑内神经递质和酶的影响特点及规律;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氟、砷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损伤、DNA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探讨Ras/ERK信号通路在氟、砷致学习记忆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为氟、砷单独及其联合中毒的防治提新的思路及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2因素3水平的析因设计,将108只初断乳清洁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低剂量亚砷酸钠(1/50 LD50,0.75 mg/kg·d)染毒组、高剂量亚砷酸钠(1/25 LD50,1.5 mg/kg·d)染毒组、低剂量氟化钠(1/20 LD50,25 mg/kg·d)染毒组、高剂量氟化钠(1/10 LD50,50 mg/kg·d)染毒组、低剂量亚砷酸钠(0.75 mg/kg·d)+低剂量氟化钠(25 mg/kg·d)联合染毒组、低剂量亚砷酸钠(0.75 mg/kg·d)+高剂量氟化钠(50 mg/kg·d)联合染毒组、高剂量亚砷酸钠(1.5 mg/kg·d)+低剂量氟化钠(25 mg/kg·d)联合染毒组以及高剂量亚砷酸钠(1.5 mg/kg·d)+高剂量氟化钠(50 mg/kg·d)联合染毒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6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及跳台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 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乙酰胆碱(Ach)含量、单胺氧化酶(MAO)、琥珀酸脱氢酶(SDH)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按照2因素3水平的析因设计,将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分为9组,分别为对照(细胞培养液)组、低剂量亚砷酸钠(2μmol/L)染毒组、高剂量亚砷酸钠(10μmol/L)染毒组、低剂量氟化钠(10μmol/L)染毒组、高剂量氟化钠(50μmol/L)染毒组、低剂量亚砷酸钠(2μmol/L)+低剂量氟化钠(10μmol/L)联合染毒组、低剂量亚砷酸钠(2μmol/L)+高剂量氟化钠(50μmol/L)联合染毒组、高剂量亚砷酸钠(10μmol/l)+低剂量氟化钠(10μmol/l)联合染毒组以及高剂量亚砷酸钠(10μmol/l)+高剂量氟化钠(50μmol/l)联合染毒组。采用mtt还原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采用微量酶标法测定细胞中谷胱苷肽(gsh)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法(tba)测定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采用wst-i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dna损伤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ca2+含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bax、bcl-2、ras、raf-1、pmek、perk1/2、pcreb及bdnf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pcr检测ras、raf-1、mek、erk1、erk2、creb、bdnf、c-fos、c-jun、dnmt1、dnmt3a及dnmt3bmrna的表达。结果:1)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砷、高剂量氟、高剂量砷+低剂量氟以及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逃避潜伏期及首次抵达平台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跳台实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砷及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而第一次与第二次错误次数明显增多(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高剂量砷、高剂量氟、低剂量砷+高剂量氟、高剂量砷+低剂量氟、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染毒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出现皱缩,细胞核明显变形,核内染色质分布不均匀,胞浆内部分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等结构改变。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砷、高剂量氟、低剂量砷+高剂量氟、高剂量砷+低剂量氟以及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da含量明显下降(p<0.05);未发现氟砷联合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及酶的影响呈现交互作用(p>0.05)。2)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砷、高剂量氟、高剂量砷+低剂量氟以及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染毒组海马神经细胞mtt吸光度值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砷及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染毒组cat活力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氟、低剂量砷+高剂量氟、高剂量砷+低剂量氟及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染毒组gsh含量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砷、高剂量氟、低剂量砷+高剂量氟、高剂量砷+低剂量氟及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染毒组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砷、高剂量氟、高剂量砷+低剂量氟及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染毒组gsh-px含量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氟、低剂量砷+高剂量氟以及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染毒组t-aoc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氟、低剂量砷+高剂量氟、高剂量砷+低剂量氟以及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染毒组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彗星实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砷、高剂量氟、低剂量砷+高剂量氟、高剂量砷+低剂量氟以及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Olive尾矩值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砷、高剂量氟、低剂量砷+高剂量氟、高剂量砷+低剂量氟以及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染毒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高剂量砷、高剂量氟、高剂量砷+低剂量氟及高剂量砷+高剂量氟联合组Bax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而高剂量砷染毒组Bcl-2蛋白表达量则明显下降(P<0.05);氟砷联合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活力、氧化应激损伤、DNA损伤及凋亡率的影响不呈现协同效应(P>0.05)。3)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内Ca2+含量随氟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50μmol/L氟化钠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50μmol/L氟化钠染毒组海马神经元细胞中Ras和Raf-1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MEK和ERK1/2磷酸化水平亦明显下降(P<0.05),Ras和Raf-1 mRNA表达亦下调(P<0.05),而ERK1和ERK2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1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Ras和Raf-1蛋白表达及MEK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5),Ras、Raf-1、MEK、ERK1和ERK2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10μmol/L亚砷酸钠、50μmol/L氟化钠及10μmol/L亚砷酸钠+50μmol/L氟化钠联合染毒组CREB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BDNF蛋白的表达量亦明显降低(P<0.05),CREB mRNA表达虽然有所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氟砷联合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呈现协同效应(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C-FOS mRNA表达均有所下调,其中,1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氟、砷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C-JUN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10μmol/L亚砷酸钠组和10μmol/L亚砷酸钠+50μmol/L氟化钠联合染毒组DNMT1 m RNA表达上调,加入ERK信号通路激动剂NGF预处理海马神经细胞后DNMT1 m 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氟、砷可透过血脑屏障在大鼠脑组织中蓄积,引起脑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及DA含量下降,并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氟、砷可降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引起细胞DNA损伤及凋亡率升高,这可能是氟、砷对动物学习记忆能力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氟、砷可致Ras/ERK信号通路中ERK磷酸化水平降低,并介导CREB磷酸化水平下降,进而导致BDNF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这可能是氟、砷成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并最终影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之一;氟砷联合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不呈现交互作用,表明氟、砷对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机制可能不同;DNA甲基化可能参与砷对ERK信号通路的影响过程,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鹏跃[7](2014)在《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文中提出脑中风学名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在严重影响患者本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葛根为治疗脑中风的常用中药。目前,其主要成份葛根素已有4种相关静脉注射制剂上市,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确切。葛根素作用机制与扩张脑血管、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有关。同时,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除葛根素外,葛根总黄酮中其余成分同样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明显缩小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水肿程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目前已有葛酮通络胶囊及愈风宁心系列口服制剂上市。然而,上述制剂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葛根素注射剂自1993年上市以来,临床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而口服制剂存在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并且对于中风病人而言,吞服困难,给药顺应性较差。这些问题均限制了上述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传统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均证明鼻腔给药是治疗脑病的有效途径。因此,本课题基于“鼻通脑络”中医理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鼻腔作为给药途径,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对葛根素及自制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差异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以葛根素和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最优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所得工艺便捷可行,目标成分提取率达到90%以上。对葛根水提液进行了醇沉处理,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0.5g药材/ml,加95%乙醇,调节醇浓度为60%,醇沉24h,进一步提高了浸膏中目标成分的纯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树脂为HPD200A,上样液浓度为0.25g药材/ml,大孔树脂柱径高比为1:5,上样量为0.5g药材/ml树脂,上样流速为1ml/min,水洗2BV,水洗流速为0.5ml/min,30%乙醇洗脱4BV,醇洗流速为0.5ml/min。最终产物的出膏率约为10%,葛根素的纯度在30%以上,总黄酮的纯度在70%以上。对葛根总黄酮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放大实验研究,所得提取物纯度基本稳定,工艺可行。对提取物中各成分进行质谱分析,初步推断其中5种主要成分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以Bcl-2 mRNA为指标对葛根素及提取物的抗凋亡作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物组效果更好,提示提取物中有成份能够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高表达,更有助于抑制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的凋亡。2葛根素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的建立体外透析实验及反渗透实验显示,葛根素的探针传递率及回收率分别为:63.37%和71.52%,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不同浓度药液对探针回收率(或传递率)并无影响,通过探针清除率实验,证实了葛根素与探针膜材料之间不存在吸附;同时研究表明,药物回收率、传递率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值会随着探针外药液搅拌速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灌流液中添加适当的添加剂能够有效的提高回收率,降低传递率,同时亦使两者之间的差异增大;随着探针膜长的增加,药物的传递率及回收率均有显着提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值亦随之而增大。上述结果提示,如果需要求得体内的真实药物浓度,以探针的在体传递率替代在体回收率是不可行的,故采用零净通量法对探针的在体回收率进行了计算。脑探针的定位按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结合脑组织切片,确定嗅球的位置为以前囟为基点,AP:+8mm,ML:±1mm处定位,血液探针沿向心室方向植入颈静脉,以生理盐水为灌流液,采用零净通量法测定探针在血液及嗅球部位的在体回收率,分别为:17.52%,29.13%。建立了透析液中葛根素及内标柚皮苷的HPLC-MS/MS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column(3.5μm,4.6 × 1Omm,USA));HPLC条件:甲醇-水,0-8min,24:76,8-15min,60:40;MS/MS条件: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监测离子:415/295(葛根素),579/271(柚皮苷)。葛根素在0.002-0.111 μg/mL和0.111-8.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0.23816x-0.0001(r=0.998)和y=0.25562x-0.01582(r=0.999)。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定量限以标准曲线最低点计。3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将血液探针埋植于颈静脉,脑探针埋植于嗅球部位,葛根素按照7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推注、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20min收集样品一次,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0.89±10.69μg/ml(i.v.)、9.31±3.99μg/ml(i.v.gtt)、3.82±1.03 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524.63±584.05μg/ml.min(i.v.)、1037.18±501.70 μg/ml·min(i.v.gtt)、623.12±170.86 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00min(i.v.gtt)、68±10.95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44.20±8.97min(i.v.)、87.24±7.84min(i.v.gtt)、140.27±7.86min(i.n.)。与静脉给药相比,鼻腔给药组各参数均有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0.29±0.07μg/ml(i.v.)、0.0523μg/ml(i.v.gtt)、0.50±0.16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 AUC0-5h 分别为 28.44 ±6.89μg/ml·min(i.v.)、8.30±4.85μg/ml·min(i.v.gtt)、86.84±23.50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32±36min(i.v.gtt)、212±30.33 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81.76±11.46min(i.v.)、162.63±19.00min(i.v.gtt)、186.43±6.25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分别为1.87%、0.80%、13.94%。鼻腔给药虽然血药浓度较低,但嗅球部位药物浓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脑靶向性显着提高。4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为了进一步模拟葛根素的临床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对病理状态下,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3.84±2.45μg/ml(i.v.gtt)、4.36±1.06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分别为 1416.68±249.74μg/ml·min(i.v.gtt)、533.48±136.75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100 min(i.v.gtt)、80±3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88.85±6.34 min(i.v.gtt)、115.61±13.82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7.66%,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时MCAO模型大鼠具有较高的血药AUC,鼻腔给药时MCAO模型大鼠血药AUC与正常大鼠组无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19±0.12μg/ml(i.v.gtt)、1.54±0.43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的 AUC0-5h 分别为 24.50±16.74μg/ml·min(i.v.gtt)、255.96±87.74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38 min(i.v.gtt)、92±1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141.72±12.68 min(i.v.gtt)、136.57±17.12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为1.73%和47.98%。鼻腔给药组的Cmax、AUC均显着高于静脉滴注组,脑靶向系数更是高达静脉滴注组的27倍,充分体现了鼻腔给药的优越性。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和鼻腔给药时,MCAO大鼠嗅球部位药物峰浓度和AUC显着增加,并且曲线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或脑缺血对嗅黏膜和嗅神经的影响所导致的。5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MCAO模型大鼠,自制葛根提取物按照20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4.96±3.97μg/ml(i.v.gtt)、0.75±0.30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707.02±457.88μg/ml·min(i.v.gtt)、134.72±37.61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9 min(i.v.gtt)、68±18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90.28±15.18 min(i.v.gtt)、139.41±12.11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89%,但药物在血浆中的MRT显着长于静脉滴注组。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两者血药AUC并无显着差异,提示在该药物浓度下提取物中其余黄酮类成分并未对葛根素的代谢产生影响;但鼻腔给药时提取物组的血药AUC显着降低,仅为葛根素组的25%,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多种成分在透过鼻黏膜时发生竞争所致。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060±0.03μg/ml(i.v.gtt)、0.37±0.11μg/ml(i.n.),嗅球部位的 AUC0-5h分别为 7.38±4.65μg/ml-min(i.v.gtt)、58.60±14.48μg/ml·min(i.n.),鼻腔给药组嗅球部位药物浓度持续升高,并且下降趋势不明显,各组的DTI分别为:0.43%和43.50%。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提取物组嗅球部位AUC仅为葛根素组的30%,这可能是由于透过血脑屏障时黄酮类成分发生竞争所致,鼻腔给药也发生相似的现象。尽管葛根素组和提取物组鼻腔给药后血液和嗅球部位AUC存在显着差异,但二者的DTI分别为47.98%和43.50%,较为接近,进一步证明了黄酮类成分在经鼻转运入脑过程中存在竞争。

赵越[8](2014)在《高碘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碘过多病是由碘摄入过量导致的一系列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便是其中之一。临床上许多病人会表现出一些神经精神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都可能与大脑神经中枢的功能变化有关,其中神经递质的变化可能起了重要作用。单胺类神经递质是一类含有特殊结构的神经递质。目前关于单胺类神经递质与高碘暴露致碘相关疾病关系的推论主要基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的变化能够干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自我调节;其次是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泌对机体中碘的变化十分敏感。国内外可查及的有关碘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20世纪,且主要关注碘缺乏方面。目前关于高碘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分别通过高碘动物实验和人群调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测定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5-HIAA)的浓度,探讨高碘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的关系。方法1.通过预实验,较优的HPLC-ECD色谱条件如下: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色谱柱为ODS-3C18。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45mmol/L NaH2P04,35mmol/L 柠檬酸,0.25mmol/L EDTANa2,2mmol/L 氯化钠,2.2mmol/L庚烷磺酸钠(用氢氧化钠调至pH=4.0)]:乙腈=95:5的溶液,使用前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并超声脱气,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μL,柱温:35℃,电压:+0.8V。生物样品的预处理中,最终确定处理脑组织合适的高氯酸浓度为0.1 mol/L,使用量为每100 mg脑组织1 mL。处理血清合适的高氯酸浓度为5%(V/V),每100μL 血清加1O0μL高氯酸。2.将25大鼠随机分为五个剂量组,6.15μg组(对照组)、30.75μg组、61.50μg组、307.50μg组和615.00μg组。碘干预喂养半年后,股动脉放血收集血清后处死并分离脑组织(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用HPLC-ECD检测NE、E、DA、5-HT和5-HIAA的含量。3.在人群调查中高碘地区筛检甲减患者作为病例组,用HPLC-ECD检测血清中NE、E、DA、5-HT和5-HIAA的浓度;在适碘地区收集200例甲减患者作为病例组。用HPLC-ECD检测NE、E、DA、5-HT和5-HIAA的浓度。结果1.在动物实验中,NE在大脑皮层、纹状体和血清中的含量都随着碘摄入的增多而降低(P<0.05);E在血清中随着碘摄入的增多而降低(P<0.05);DA在纹状体中随着碘摄入增加而呈现峰型变化,在61.50μg组中达最高值,随后急剧下降。与30.75μg组和61.50μg组比较,307.50μg组和615.00μg组的DA含量明显减少(P<0.05);5-HT在皮层中61.50μg组含量较对照组和30.75μg组明显增多(P<0.05),307.50μg、615.00μg组较61.50μg组显着减少(P<0.05)。血清中,5-HT在307.50μg、615.00μg组的含量较30.75μg组、61.50μg组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5-HIAA在皮层、纹状体和血清中均呈现相似的峰型变化。2.人群调查中,在高水碘地区,甲减患者的5-HT和5-HIAA含量高于正常成人(P<0.05);在适碘地区,甲减患者的NE含量小于正常成人(P<0.05),5-HT和5-HIAA含量均高于正常成人(P<0.05)。结论 1.在动物实验中,NE随着碘量增加而减少。NE是一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随着NE的含量减少,NE的功效也随之下降。提示其可能是碘过多病患者出现一些心血管系统损害表现的原因之一。DA主要分布在纹状体和黑质中,对许多复杂的生理功能有直接或间接作用,包括躯体运动的调节、情感反应和行为等。大鼠纹状体中的DA发生紊乱,提示其可能是碘过多病患者出现一些运动失调、情感反应异常的原因之一。5-HT与多方面的生理功能有关,包括睡眠、行为和记忆、下丘脑-垂体前叶功能、呼吸、心率和血压的调节等。5-HT和5-HIAA的含量变化都呈峰型。碘过多病患者的一些精神神经系统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精神抑郁等的临床表现可能与5-HT和5-HIAA的峰型变化有关。2.人群调查中,甲减患者5-HT和5-HIAA的含量均高于正常成人,可以看出5-HT系统在甲减状态下代谢活跃。提示甲减患者出现的一系列精神疾病(精神迟钝、嗜睡、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等)和运动失衡(小脑综合征、共济失调、跟腱反射减退等)等临床表现可能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异常变化有关。这些结果与动物实验基本一致。因此,对于甲减患者,在关注甲状腺激素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在治疗甲状腺疾病、改善碘营养状况的同时也可以针对出现的不同精神神经症状、血清中递质含量变化对患者干预治疗。

程代[9](2014)在《铝暴露致大鼠神经毒性机理及多酚对铝毒性的保护作用》文中认为铝元素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水净化处理和临床医疗用药中,容易造成过量摄入。研究表明,铝元素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血液等多种组织器官毒性。目前,关于铝暴露对机体毒性的机制研究尚未形成定论。本课题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围绕着铝元素导致大鼠神经系统损伤机理以及植物多酚对铝毒清除的效果和机制两个方面内容展开研究。本研究运用Native-PAGE分离脑组织、血清蛋白,利用某个(些)与Al3+具有特异性结合的蛋白吸附Al3+,再利用A13+与8-HQ(8-羟基喹啉)结合后的荧光性实现亲铝蛋白的可视化,建立了Al-8-HQ荧光染色法,并证明其可行性良好。在进行一系列染色条件优化后,我们将荧光蛋白条带进行切割,分离,二次电泳,二维质谱分析鉴定,鉴定出大鼠脑组织中亲铝蛋白为:脑型肌酸激酶(CK-B)和14-3-3 ζ:大鼠及人体血清中亲铝蛋白为:血清白蛋白。研究发现铝暴露导致了大鼠脑组织内肌酸激酶活力的下降以及肌酸激酶疏水性增强。体外铝离子处理也可导致组织提取液中可溶性肌酸激酶活力的下降,从而影响了正常脑组织中CK所催化的能量合成代谢反应,体外铝离子处理脑组织蛋白提取液显着减弱了 14-3-3 ζ亲和Tau蛋白的能力,说明体内铝的蓄积可能影响14-3-3对Tau蛋白磷酸化的调节。研究评估了枣皮多酚提取物对铝暴露大鼠(腹腔注射方式,15 mg Al/kgrat/day)脑组织、血液毒性损伤的影响。研究发现枣皮多酚提取物的灌胃处理有效的抑制了各项血常规指标、脑组织中抗氧化酶活力(SOD、GST)和MDA含量的异常变化,清除了铝暴露所造成的脑组织、血液毒性。通过饲料掺铝经口摄入方式对Wistar大鼠铝暴露,持续处理10周,研究发现苹果多酚提取物对铝生物毒性具有保护作用。随着铝暴露时间的延长,大鼠在跳台实验以及水迷宫实验中的表现不断恶化,出现明显的认知障碍。苹果多酚提取物处理有效的降低了大鼠脑组织铝元素含量并改善了大鼠在行为学实验中的记忆水平,此外APE的保护作用还体现为脑、肝组织中氧化损伤程度明显降低,能量代谢水平恢复正常,脑组织中Aβ蛋白含量降低,组织形态学病变好转,血清中各项肝脏功能酶活力恢复正常等。通过电位滴定实验测定分析发现绿原酸络合铝离子的稳定络合比为1:1,络合稳定常数为:log K=10.51。运用特异性亲铝蛋白荧光染色法分析8种酚类物质对血清中亲铝蛋白结合铝离子的影响。并在与8种酚类物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比较中发现,酚类物质与血清白蛋白竞争结合铝离子的能力和各自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是没有关联的,说明酚类物质的螯合作用和抗氧化作用是其解除铝毒两个独立的途径。体内代谢实验分析评估灌胃绿原酸对急性染铝大鼠排泄铝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先灌胃绿原酸后染铝可以最大程度上促进机体对铝的排出,根据实验结果推断螯合作用是植物多酚清除铝生物毒性的重要机制。为今后通过日常饮食预防铝毒提供了理论基础。

陈谦[10](2014)在《饮食铁含量与长期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铁代谢的影响、意义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作为学习记忆的重要脑区,海马对铁缺乏和铁过载极敏感。本课题组在研究运动如何影响各脑区铁状态的过程中发现,长期运动能引起雌性大鼠海马内贮存铁水平增高。但关于运动如何引起海马贮存铁升高,贮存铁升高是否可能会影响海马氧化应激水平、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特别是运动引起的海马改变是否依赖饮食铁水平尚不清楚。研究目的在研究饮食铁含量与运动两因素对机体铁状态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它们对海马铁代谢、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的独立效应及交互作用。同时对运动引起海马铁代谢改变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能对运动人群合理调节饮食铁摄入量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实验90只21日龄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喂饲低铁含量饲料(12mg/kg)、普铁含量饲料(45mg/kg)和高铁含量饲料(1000mg/kg)。一个月后,每组分为运动组与静息组。故90只大鼠最终分为6组:低铁运动组(EL,19只)、低铁静息组(SL,12只)、普铁运动组(ES,16只)、普铁静息组(SS,12只)、高铁运动组(EH,19只)、高铁静息组(SH,12只)。运动组大鼠在玻璃水缸(80cm×50cm×80cm)中游泳,水深50-52cm,水温34-36℃。适应阶段的游泳持续时间为:第1周30min/d,第2周60min/d。从第3周起改为120min/d × 5d/周。运动持续3个月。静息组大鼠不进行游泳运动,其余处理同运动组。3月期满,对各组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以测定其空间记忆能力。测定完后禁食过夜。次日麻醉后心脏采血,测定血液学指标。分离肝脏测定肝非血红素铁水平(NHI)。分离海马测定NHI及其它金属元素水平,同时测定海马内铁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凋亡程度。固定脑组织后做石蜡切片,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l-2、Bax的表达,以TUNEL检测细胞凋亡。第二部分实验40只体重为180±10g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静息组(S1),运动组(E1),静息+L-NAME组(S2),运动+L-NAME组(E2)。动物饲料铁含量为80mg/kg。每日给予S2和E2组大鼠饮用1mg/mL的L-NAME溶液。E1及E2组的运动程序同第一部分。运动期满后禁食,麻醉处死后取海马组织测定NHI、游离铁及NOx水平,同时测定海马内铁调节蛋白、转运蛋白以及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低铁饮食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同时降低了肝贮存铁水平,高铁饮食对血液学指标无影响但导致肝铁过载。长期有氧运动显着降低普铁饮食组血液学指标,对低铁饮食和高铁饮食组无显着影响。运动显着增加高铁饮食大鼠肝贮存铁水平而对普铁及低铁饮食组无显着影响。2.低铁饮食引起海马内铁调节蛋白1显着升高、铁贮存出现升高趋势;高铁饮食对海马内铁贮存、铁相关蛋白表达无显着影响。长期有氧运动引起普铁饮食大鼠海马内铁代谢蛋白发生改变,结果导致海马内铁贮存显着升高;长期有氧运动仅引起缺铁饮食与高铁饮食大鼠海马内铁蛋白表达升高,对NHI及其它蛋白无明显影响。3.饮食铁含量与运动对海马中钠、钾、镁、铜、锰水平均不存在影响。饮食铁含量正常情况下,长期有氧运动引起海马中钙水平显着增高,引起锌水平存在增高的趋势。4.长期运动增强普铁饮食大鼠海马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降低低铁饮食大鼠海马的SOD、TAOC水平,对高铁饮食大鼠海马的抗氧化能力影响不显着。无论静息还是运动情况下,饮食铁水平过低或过高均会引起海马内的氧化应激增高,其中以过低为甚。5.低铁饮食大鼠海马Bax/Bcl-2比值、逃避潜伏期较普铁组显着升高或延长,而高铁饮食大鼠海马Bax/Bcl-2、逃避潜伏期较普铁组略有升高或延长。长期有氧运动对喂饲三种铁含量大鼠海马细胞Bax/Bcl-2比值及逃避潜伏期均无明显影响,但普铁运动组较普铁静息组逃避潜伏期略有缩短。6.一氧化氮能够通过影响普铁饮食大鼠海马内铁调节蛋白,进而降低铁排出蛋白水平引起贮存铁和游离铁升高。研究结论1.运动性低铁状态与营养性铁缺乏存在明显差别。提高饮食铁含量虽能改善运动性低铁状态,但伴有机体铁过载。2.海马铁状态与机体贮存铁水平不平行。运动对海马内铁代谢的影响与饮食铁含量密切相关。长期有氧运动引起普铁饮食大鼠海马内铁代谢蛋白发生改变,增高铁贮存水平,而对低铁、高铁饮食大鼠海马内铁贮存无显着影响。运动状态下,低铁饮食降低海马内NHI水平,高铁饮食对NHI无明显影响。3.饮食铁含量与运动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海马内氧化应激状态。运动增强普铁饮食大鼠海马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低铁饮食大鼠海马的抗氧化能力,对高铁饮食大鼠影响不明显。饮食铁水平过低或过高均引起海马氧化应激水平增高。4.低铁、高铁饮食均增加海马细胞凋亡、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长期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无显着效应,但对饮食铁含量正常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提升作用。5.一氧化氮在运动调节海马铁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6.总之,饮食铁和长期运动在影响大鼠系统铁状态、海马铁代谢、氧化应激水平、细胞凋亡及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交互作用。饮食铁含量过低或过高对机体均存在不良效应,其中过低更显着;运动情况下大剂量补铁不仅导致铁过载还会加重海马氧化应激水平,降低学习记忆能力,故在运动情况下须慎重补铁。

二、荧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和血液中单胺类物质的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荧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和血液中单胺类物质的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巴戟天提取物联合γ-氨基丁酸/茶氨酸改善抑郁症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巴戟天提取物联合GABA/茶氨酸改善抑郁症状的随机对照研究
1.1 材料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干预制剂
    1.1.3 主要试剂
    1.1.4 主要仪器
    1.1.5 实验方法
    1.1.6 数据处理
1.2 结果
    1.2.1 干预组和安慰剂组基线情况比较
    1.2.2 相关性分析
    1.2.3 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症状的比较结果
    1.2.4 巴戟天提取物/GABA/茶氨酸联合改善睡眠障碍评定
    1.2.5 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比较
    1.2.6 SDS/PSQI/生化指标混合模型分析
    1.2.7 不良事件报告和安全性指标结果
1.3 讨论
    1.3.1 抑郁的评定和睡眠质量的评估
    1.3.2 抑郁和睡眠的关系
    1.3.3 巴戟天联合GABA/茶氨酸对抑郁症的治疗和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
    1.3.4 抑郁和睡眠质量改善的可能机制
1.4 小结 二、巴戟天联合GABA/茶氨酸对CUMS大鼠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干预制剂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
    2.2.2 造模方法
    2.2.3 干预方法
    2.2.4 实验过程
    2.2.5 体重记录
    2.2.6 糖水偏好实验
    2.2.7 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
    2.2.8 样品采集
    2.2.9 血清和脑组织中五羟色胺和多巴胺含量的检测
    2.2.10 血清和脑组织中IL-6、BDNF和β-EP含量及血清中GABA含量的检测
    2.2.11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体重变化
    2.3.2 糖水偏好实验
    2.3.3 旷场实验
    2.3.4 脑组织和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2.3.5 脑组织和血清中 IL-6、BDNF、β-内啡肽的含量
    2.3.6 脑组织GABA的含量
2.4 讨论
    2.4.1 抑郁动物模型建立
    2.4.2 巴戟天、GABA和茶氨酸在抗抑郁方面的作用
    2.4.3 巴戟天/GABA/茶氨酸改善大鼠抑郁症状的可能机制
2.5 小结 三、巴戟天联合GABA/茶氨酸改善小鼠睡眠作用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干预制剂
    3.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3.1.4 实验分组
    3.1.5 干预方法
    3.1.6 改善睡眠功能评价方法
    3.1.7 小鼠体重记录及一般情况观察
    3.1.8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预实验结果
    3.2.2 小鼠体重变化
    3.2.3 直接睡眠实验结果
    3.2.4 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
    3.2.5 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
    3.2.6 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
3.3 讨论
    3.3.1 抗抑郁药物对睡眠的影响
    3.3.2 混合物对小鼠睡眠的影响
    3.3.3 改善小鼠睡眠的可能机制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药食同源植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柏木精油的抗焦虑功效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柏木精油概述
    1.2 焦虑障碍概述
    1.3 焦虑的发生与神经结构
        1.3.1 杏仁核结构
        1.3.2 杏仁核延伸结构
        1.3.3 前额叶皮层结构
        1.3.4 海马结构
        1.3.5 脑叶结构
    1.4 焦虑的发生与神经递质及其相关抗焦虑药物
        1.4.1 γ-氨基丁酸系统
        1.4.2 谷氨酸系统
        1.4.3 5-羟色胺系统
        1.4.4 多巴胺系统
        1.4.5 去甲肾上腺素系统
        1.4.6 内源性大麻素类系统
        1.4.7 神经肽类神经递质系统
    1.5 焦虑障碍的动物模型
        1.5.1 高架十字迷宫模型
        1.5.2 明暗箱模型
    1.6 芳香植物精油与焦虑障碍
        1.6.1 芳香植物精油
        1.6.2 动物实验
        1.6.3人体实验
    1.7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三种柏木资源调查及其精油成分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资源调查方法
        2.2.2 柏木精油的收集与整理
        2.2.3 主要实验试剂
        2.2.4 主要实验仪器
        2.2.5 气相色谱-质谱检测
    2.3 实验结果
        2.3.1 植物学调查
        2.3.2 柏木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嗅闻方式下弗吉尼亚柏木精油的抗焦虑作用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鉴定
    3.1 引言
    3.2 精油主要成分的定量分析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
        3.2.4 讨论
    3.3 嗅闻弗吉尼亚柏木精油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
        3.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3.2 实验方法
        3.3.3 数据分析
        3.3.4 实验结果
        3.3.5 讨论
    3.4 嗅闻柏木烯的抗焦虑作用效果评价
        3.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4.2 实验方法
        3.4.3 数据分析
        3.4.4 实验结果
        3.4.5 讨论
    3.5 嗅闻柏木醇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
        3.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5.2 实验方法
        3.5.3 数据分析
        3.5.4 实验结果
        3.5.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腹腔注射方式下弗吉尼亚柏木精油的抗焦虑作用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鉴定
    4.1 引言
    4.2 橄榄油的药理学验证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分析
        4.2.4 实验结果
        4.2.5 讨论
    4.3 腹腔注射弗吉尼亚柏木精油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效果评价
        4.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3.2 实验方法
        4.3.3 数据分析
        4.3.4 实验结果
        4.3.5 讨论
    4.4 腹腔注射柏木烯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效果评价
        4.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4.2 实验方法
        4.4.3 数据分析
        4.4.4 实验结果
        4.4.5 讨论
    4.5 腹腔注射柏木醇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效果评价
        4.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5.2 实验方法
        4.5.3 数据分析
        4.5.4 实验结果
        4.5.5 讨论
    4.6 弗吉尼亚柏木精油对小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4.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6.2 实验方法
        4.6.3 数据分析
        4.6.4 实验结果
        4.6.5 讨论
    4.7 柏木醇对小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4.7.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7.2 实验方法
        4.7.3 数据分析
        4.7.4 实验结果
        4.7.5 讨论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柏木醇的抗焦虑作用的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柏木醇的镇静作用评价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2.3 数据分析
        5.2.4 实验结果
        5.2.5 讨论
    5.3 拮抗剂处理下柏木醇对雄性小鼠抗焦虑作用的行为学影响
        5.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3.2 实验方法
        5.3.3 数据分析
        5.3.4 实验结果
        5.3.5 讨论
    5.4 拮抗剂处理下柏木醇对雄性小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5.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4.2 实验方法
        5.4.3 数据分析
        5.4.4 实验结果
        5.4.5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致谢

(3)有氧运动对CUMS抑郁小鼠炎性因子的影响及改善内源性H2S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相关概念
    2 课题研究意义
        2.1 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
        2.2 项目研究的实际意义
实验一 CUMS抑郁小鼠造模及有氧运动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设备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实验动物及处理
    2 实验设计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与实验流程
        2.2 实验动物造模方法
        2.3 有氧运动方案
        2.4 神经行为学评定
        2.5 小鼠样本处理与收集
        2.6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Nissl染色检测
        2.7 总RNA提取过程及总RNA浓度/纯度检测
        2.8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BDNF、5-HT血清及海马组织含量
        2.9 qRT-PCR检测方法
        2.10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2.11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体重检测与日常观察结果分析
        3.2 神经行为学评定结果分析
        3.3 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及锥体细胞数目(Nissl染色)
        3.4 运动干预CUMS抑郁小鼠海马组织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运动拮抗CUMS抑郁小鼠海马与血清ELISA检测结果
        3.6 运动拮抗CUMS抑郁小鼠海马组织m RNA表达的影响
        3.7 运动干预CUMS抑郁小鼠海马组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抑郁动物模型及其评价
        4.2 持续规律的运动干预CUMS抑郁小鼠效果评价
    5 小结
实验二 有氧运动拮抗CUMS抑郁小鼠炎症效果的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设备(同实验一 1.1)
        1.2 主要实验试剂(同实验一 1.2)
        1.3 实验动物及处理(同实验一 1.3)
    2 实验研究方法
        2.1 实验动物造模方法(同实验一 2.2)
        2.2 有氧运动方案(同实验一 2.3)
        2.3 小鼠样本处理与收集(同实验一 2.5)
        2.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 Nissl 染色检测(同实验一 2.6)
        2.5 总 RNA 提取过程及总 RNA 浓度/纯度检测(同实验一 2.7)
        2.6 mRNA文库建立及高通量测序
        2.7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及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同实验一 2.8)
        2.8 qRT-PCR 检测方法(同实验一 2.9)
        2.9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同实验一 2.10)
        2.10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运动拮抗CUMS抑郁小鼠海马与血清组织高通量测序
        3.2 运动干预CUMS抑郁小鼠海马炎性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运动拮抗CUMS抑郁小鼠海马与血清ELISA检测结果
        3.4 运动拮抗CUMS抑郁小鼠海马组织mRNA表达的影响
        3.5 运动干预CUMS抑郁小鼠海马组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运动干预CUMS抑郁小鼠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4.2 运动干预 CUMS 抑郁小鼠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4.3 运动干预CUMS抑郁小鼠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5 小结
实验三 气体信号通道CBS/H_2S介导的运动拮抗CUMS抑郁小鼠TLR4信号分子的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设备(同实验一 1.1)
        1.2 主要实验试剂(同实验一 1.2)
        1.3 实验动物及处理(同实验一 1.3)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造模(动物饲养与造模方法同实验一,2.2)
        2.2 持续重复的规律有氧运动方案(同实验一,2.3)
        2.3 小鼠日常观察及神经行为学评定方法(同实验一,2.4)
        2.4 小鼠样本处理与收集(同实验一,2.5)
        2.5 小鼠脑在体灌注及取脑方法(同实验一,2.6.1)
        2.6 小鼠脑海马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 染色)
        2.7 组织中H+_2S含量测定
        2.8 免疫荧光检测海马5-HT、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和CD45~+含量
        2.9 血液与海马组织总 RNA 提取及核算定量及纯度检测(同实验一2.7.1)
        2.10 mRNA 文库建立及高通量测序(同实验二 2.6)
        2.11 miRNA 测序文库建立及高通量测序
        2.12 qRT-PCR 检测方法(同实验一,2.9)
        2.13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实验小鼠日常情况观察
        3.2 CUMS抑郁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定的影响
        3.3 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
        3.4 小鼠海马内5-HT、PARP和 CD45+的阳性率变化
        3.5 小鼠血浆与海马组织中H_2S含量变化
        3.6 小鼠血液和海马组织气体信号分子相关因子的差异基因表
        3.7 小鼠血液与海马组织炎性相关因子的差异表达
        3.8 小鼠血液与海马组织气体信号分子与炎性相关miRNAs差异表达分析
    4 讨论
        4.1 有氧运动与TLR4 抑制剂干预可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小鼠的抑郁行为
        4.2 有氧运动与TLR4 抑制剂可改善抑郁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
        4.3 CUMS抑郁对小鼠海马和血液内H_2S含量的影响及其机制
        4.4 H_2S 介导了 TLR4 的抑郁炎症损伤
        4.5 基于H_2S气体信号分子的有氧运动干预抑郁小鼠血液与海马组织miRNAs调控mRNA炎症反应的作用
    5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创新与不足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1 抑郁症及其诊断与治疗
        1.1 抑郁症研究假说
        1.2 抑郁症的诊断
        1.3 抑郁症的治疗
    2 抑郁症的神经元损伤
        2.1 抑郁症海马形态结构的病理改变
        2.2 抑郁症患者的海马神经功能损伤
    3 抑郁症及其研究进展
        3.1 抑郁症炎症细胞因子学说的提出
        3.2 应激诱导抑郁症免疫系统炎症发展
        3.3 炎症细胞因子诱发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3.4 临床抑郁症患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研究
    4 运动抗抑郁研究
        4.1 运动抗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4.2 运动拮抗抑郁炎症反应
    5 气体信号分子信号通路调控机制
        5.1 H_2S气体信号分子的合成与代谢
        5.2 H_2S的合成及生理功能
        5.3 H_2S介导抑郁症的抗炎作用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滋水清肝理冲饮对EMT应用GnRHa后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综述一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研究概况
        2 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概况
        3 小结
        4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现状分析
        1 中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3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4 小结
        5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围绝经期相关性激素水平及神经递质的研究概况
        1 围绝经期相关性激素水平的研究概况
        2 围绝经期有关神经递质的研究概况
        3 参考文献
    综述四 GnRHa应用研究进展
        1 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研究
        2 抗GnRHa所致不良反应的研究
        3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分析方法
    5 结果
    6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
    7 讨论
    8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EMT模型小鼠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2 造模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结果
        5 讨论
        6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滋水清肝理冲饮对EMT小鼠应用GnRHa后体质量和行为学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实验三 滋水清肝理冲饮对EMT小鼠应用GnRHa后血清E2、LH、FSH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实验四 滋水清肝理冲饮对EMT小鼠应用GnRHa后所致神经递质紊乱的干预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实验五 滋水清肝理冲饮对EMT小鼠应用GnRHa后体内免疫因子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巫山淫羊藿黄酮对产前应激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应激
        1.1.1 产前应激
        1.1.2 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
    1.2 产前应激对机体的影响
        1.2.1 产前应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2.2 产前应激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2.3 产前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2.4 产前应激对代谢活动的影响
        1.2.5 产前应激对子代行为学的影响
    1.3 抑郁症及其发病机制
        1.3.1 PS与抑郁症
        1.3.2 抑郁症与HPA轴
        1.3.3 抑郁症与氧化应激
        1.3.4 抑郁症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1.4 产前应激与海马
    1.5 主要的抗抑郁药现状
        1.5.1 单胺靶标抗抑郁药
        1.5.2 非单胺靶标抗抑郁药
        1.5.3 中草药抗抑郁药
第二章 EWF的提取纯化与主要成分分析
    2.1 试剂与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巫山淫羊藿的固相萃取-毛细管电泳分析
        2.2.2 EWF的提取与纯化
        2.2.3 EWF的主要成分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巫山淫羊藿的固相萃取-毛细管电泳分析测定结果
        2.3.2 EWF的主要成分分析结果
第三章 EWF对PS子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3.1 试剂与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3.2.2 模型的建立
        3.2.3 样本取材
        3.2.4 糖水偏好实验
        3.2.5 强迫游泳实验
        3.2.6 旷场试验
        3.2.7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EWF对PS子鼠糖水偏好实验中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3.3.2 EWF对PS子鼠强迫游泳实验中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3.3.3 EWF对PS子鼠旷场实验中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 EWF对PS子鼠血清CORT浓度的影响
    4.1 试剂与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原理
        4.2.2 溶液配制
        4.2.3 标本的激活
        4.2.4 实验操作
        4.2.5 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皮质酮测定
        4.3.2 EWF对PS子鼠血清CORT浓度的影响
第五章 EWF对PS子鼠血清MDA含量和SOD及CAT活力的影响
    5.1 试剂与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5.2.2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测定
        5.2.3 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测定
        5.2.4 统计学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EWF对PS子鼠血清MDA含量的影响
        5.3.2 EWF对PS子鼠血清T-SOD活力的影响
        5.3.3 EWF对PS子鼠血清CAT活力的影响
第六章 EWF对PS子鼠海马BDNF和TrkB表达影响
    6.1 试剂与主要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分离脑组织
        6.2.2 BDNF和TrkB蛋白表达测定
        6.2.3 BDNF和TrkB mRNA表达测定
        6.2.4 统计学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EWF对PS子鼠海马BDNF和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
        6.3.2 EWF对PS子鼠海马BDNF和TrkB mRNA表达的影响
第七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氟、砷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及Ras/ERK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氟、砷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相关递质和酶的影响研究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氟、砷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研究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取材动物
        1.2 实验材料
        1.3 主要工作液的配制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方法
        1.6 质量控制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氟、砷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Ras/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取材动物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总结
本课题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局限性
今后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7)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第一章 葛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其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第一节 葛根提取工艺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葛根纯化工艺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葛根纯化放大工艺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节 葛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五节 葛根素及葛根提取物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建立
    第一节 微透析探针回收率体外实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微透析探针在体回收率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HPLC-MS/MS方法学的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五章 葛根总黄酮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葛根素药动学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六章 葛根素鼻腔给药入脑机理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高碘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HPLC-ECD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条件的优化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设备与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大鼠脑组织及血清样品处理方法的优化
        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2.3 方法可行性的验证
    3. 结论
第二部分 不同碘剂量与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实验设计
        1.3 仪器色谱条件
        1.4 结果计算与统计学处理
    2. 脑组织及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测定结果
        2.1 NE的测定结果
        2.2 E的测定结果
        2.3 DA的测定结果
        2.4 5-HT的测定结果
        2.5 5-HIAA的测定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高碘地区的对象选取
        1.2 适碘地区研究对象的来源
        1.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标准
        1.4 纳入排除标准
        1.5 样本采集保存
        1.6 仪器试剂等
        1.7 结果判定与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高碘地区调查对象血清测定结果
        2.2 适碘地区调查对象血清测定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9)铝暴露致大鼠神经毒性机理及多酚对铝毒性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
    1.1 食源性铝暴露的生物毒性
        1.1.1 概述
        1.1.2 人体摄入铝的主要来源
        1.1.3 铝在人体的吸收、代谢和分布
        1.1.4 铝的毒性
    1.2 铝的生物毒性机理研究进展
        1.2.1 氧化应激
        1.2.2 影响能量供应
        1.2.3 淀粉样蛋白斑块形成因素
        1.2.4 神经纤维缠结产生因素
    1.3 治疗、预防铝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1.3.1 铝螯合剂的研究进展
        1.3.2 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特性亲铝蛋白筛选分析方法建立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动物
        2.2.2 仪器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处理
        2.3.2 实验动物取材
        2.3.3 提取缓冲液pH的筛选
        2.3.4 脑组织蛋白含量的测定
        2.3.5 电泳所用试剂的配制
        2.3.6 脑组织蛋白变性电泳实验
        2.3.7 脑组织蛋白活性电泳实验
        2.3.8 大鼠脑组织蛋白活性电泳Al-8-羟基喹啉染色法的可行性实验
        2.3.9 Al-8-羟基喹啉染色条件优化
        2.3.10 大鼠血清及脑组织蛋白活性电泳Al-8-羟基喹啉染色
        2.3.11 荧光蛋白条带切胶SDS-PAGE二次电泳
        2.3.12 目标蛋白质谱分析
        2.3.13 脑组织蛋白提取液和沉淀制备
        2.3.14 铝(铁)盐分别处理对脑组织提取液中肌酸激酶活力的影响
        2.3.15 肌酸激酶(CK)活性的测定
        2.3.16 免疫沉淀
        2.3.17 免疫沉淀中Tau蛋白和14-3-3蛋白的Westenblot检测
        2.3.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提取缓冲液pH对脑组织提取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以蛋白质组成的影响
        2.4.2 大鼠脑组织蛋白活性电泳Al-8-羟基喹啉染色法的可行性分析
        2.4.3 Al-8-羟基喹啉染色条件优化
        2.4.4 大鼠脑组织蛋白荧光染色及荧光条带的二次电泳
        2.4.5 脑组织亲铝蛋白条带的质谱分析结果
        2.4.6 血清蛋白荧光染色及荧光条带的二次电泳
        2.4.7 血清亲铝蛋白条带的质谱分析结果
        2.4.8 铝暴露对大鼠脑组织肌酸激酶活力的影响
        2.4.9 铝暴露对大鼠脑组织肌酸激酶疏水性的影响
        2.4.10 铝(铁)盐分别处理对脑组织提取液中肌酸激酶活力的影响
        2.4.11 铝(铁)盐分别处理对脑组织提取液中14-3-3蛋白与Tau亲和作用的影响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枣皮多酚提取物对铝暴露大鼠血液及脑组织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3.2.1 实验动物
        3.2.2 仪器和试剂
        3.2.3 植物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枣皮游离酚和结合酚的提取
        3.3.2 枣皮多酚提取物多酚含量测定
        3.3.3 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处理
        3.3.4 实验动物取材
        3.3.5 大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测定
        3.3.6 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3.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枣皮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
        3.4.2 枣皮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3.4.3 枣皮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脑组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4.4 枣皮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
        3.4.5 枣皮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脑组织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活力的影响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苹果多酚提取物对铝暴露大鼠脑、肝组织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4.2.1 实验动物
        4.2.2 仪器和试剂
        4.2.3 植物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苹果多酚提取物(APE)的准备
        4.3.2 苹果多酚提取物多酚含量测定
        4.3.3 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处理
        4.3.4 行为学检测
        4.3.5 实验动物取材
        4.3.6 大鼠脑组织中肌酸激酶(CK)活性的测定
        4.3.7 大鼠脑、肝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及分解测定
        4.3.8 大鼠脑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Aβ42)Westemblot检测
        4.3.9 大鼠脑、肝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4.3.10 大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测定
        4.3.11 大鼠血清中四种肝脏功能性酶活性的测定
        4.3.12 组织中铝元素含量分析
        4.3.13 脑、肝组织常规HE染色
        4.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苹果多酚对铝暴露大鼠体重及脏器系数的影响
        4.4.2 苹果多酚对铝暴露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4.4.3 苹果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4.4.4 苹果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脑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Aβ_(42))含量的影响
        4.4.5 苹果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4.4.6 苹果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脑组织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4.7 苹果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脑组织铝元素含量的影响
        4.4.8 苹果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4.4.9 苹果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血清中功能性酶活性的影响
        4.4.10 苹果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肝脏组织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4.11 苹果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肝脏组织铝元素含量的影响
        4.4.12 苹果多酚对铝暴露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酚类物质对大鼠铝损伤解毒机制的分析与探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5.2.1 实验动物
        5.2.2 仪器和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绿原酸络合Al离子特性分析
        5.3.2 六种酚类化合物对血清白蛋白结合铝离子的影响
        5.3.3 DPPH自由基清除性能测定
        5.3.4 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处理
        5.3.5 实验动物取材
        5.3.6 代谢物中铝元素含量分析
        5.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绿原酸络合Al离子特性分析结果
        5.4.2 六种酚类化合物对血清白蛋白结合铝离子的影响
        5.4.3 六种酚类化合物DPPH自由基清除性能
        5.4.4 绿原酸对大鼠铝离子代谢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创新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饮食铁含量与长期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铁代谢的影响、意义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2 铁的生理功能
    1.3 系统水平铁代谢
        1.3.1 饮食中铁的存在形式
        1.3.2 铁吸收
        1.3.3 体内铁转运
        1.3.4 铁贮存
        1.3.5 铁利用
        1.3.6 铁再循环
        1.3.7 铁排出
        1.3.8 机体铁稳态调节
    1.4 细胞水平铁代谢
        1.4.1 铁转运入细胞
        1.4.2 铁转运出细胞
        1.4.3 细胞内贮存铁
        1.4.4 细胞内游离铁
        1.4.5 细胞内铁稳态的调节机制
    1.5 游离铁与氧化损伤
    1.6 脑内铁代谢
        1.6.1 脑铁的分布
        1.6.2 脑铁转运
        1.6.3 脑铁贮存
        1.6.4 脑铁平衡的调节
    1.7 脑铁异常相关的疾病
        1.7.1 铁缺乏
        1.7.2 铁过载
    1.8 铁与其它金属元素
    1.9 运动对铁代谢的影响
        1.9.1 运动对机体铁吸收的影响
        1.9.2 运动对机体铁贮存的影响
        1.9.3 运动对机体铁排出的影响
        1.9.4 运动性低铁状态的形成机制
    1.10 运动对脑铁的影响
    1.11 运动对海马功能的影响
    1.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实验设计
第二章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系统铁状态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仪器
        2.2.2 实验材料
        2.2.3 试剂、药品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2.2.4 实验方法
        2.2.5 统计学处理
    2.3 结果
        2.3.1 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2.3.2 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大鼠肝脏NHI的影响
    2.4 讨论
        2.4.1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2.4.2 营养性铁缺乏与运动性低铁状态之间的异同
        2.4.3 静息状态下不同饮食铁含量对血液铁状态及肝贮存铁的影响
        2.4.4 不同铁含量的饮食条件下,运动对血液铁状态及肝贮存铁的影响
        2.4.5 运动状态下不同饮食铁含量对血液铁状态及肝贮存铁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铁代谢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2.3 统计学处理
    3.3 结果
        3.3.1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NHI的影响
        3.3.2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内铁相关蛋白的影响
    3.4 讨论
        3.4.1 饮食铁水平对大鼠海马NHI及铁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
        3.4.2 不同饮食铁水平情况下长期运动对海马NHI及铁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
        3.4.3 运动状态下不同饮食铁水平对海马NHI及铁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其它金属元素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2 测定海马内其它元素含量
        4.2.3 海马组织蛋白浓度测定
        4.2.4 统计学处理
    4.3 结果
        4.3.1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Na水平的影响
        4.3.2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K水平的影响
        4.3.3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Ca水平的影响
        4.3.4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Mg水平的影响
        4.3.5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Zn水平的影响
        4.3.6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Cu水平的影响
        4.3.7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Mn水平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方法
        5.2.3 统计分析方法
    5.3 结果
        5.3.1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MDA水平的影响
        5.3.2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SOD活性的影响
        5.3.3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SOD/MDA比值的影响
        5.3.4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GSH水平的影响
        5.3.5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OH·清除能力的影响
        5.3.6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TAOC的影响
    5.4 讨论
        5.4.1 饮食铁含量对静息大鼠海马中氧化应激的影响
        5.4.2 不同饮食铁水平下长期运动对大鼠海马中氧化应激的影响
        5.4.3 饮食铁含量对长期运动大鼠海马中氧化应激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6.2.2 实验方法
        6.2.3 统计分析
    6.3 结果
        6.3.1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中Bcl-2表达的影响
        6.3.2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中Bax表达的影响
        6.3.3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6.3.4 饮食铁与有氧运动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6.4 讨论
        6.4.1 饮食铁含量对静息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6.4.2 不同饮食铁水平情况下长期运动对海马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6.4.3 饮食铁含量对长期运动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一氧化氮在有氧运动影响海马铁代谢中的作用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及方法
        7.2.1 实验仪器
        7.2.2 实验试剂
        7.2.3 实验方法
        7.2.4 统计分析
    7.3 结果
        7.3.1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非血红素铁水平的影响
        7.3.2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游离铁水平的影响
        7.3.3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BDI/NHI比值的影响
        7.3.4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NO_x的影响
        7.3.5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TfR1表达的影响
        7.3.6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DMT1表达的影响
        7.3.7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Fpn表达的影响
        7.3.8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IRP1和IRP2表达的影响
        7.3.9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三种NOS表达的影响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工作总结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承担课题情况

四、荧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和血液中单胺类物质的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巴戟天提取物联合γ-氨基丁酸/茶氨酸改善抑郁症状的研究[D]. 周月.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2]柏木精油的抗焦虑功效及其机理研究[D]. 张凯.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有氧运动对CUMS抑郁小鼠炎性因子的影响及改善内源性H2S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D]. 屈红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滋水清肝理冲饮对EMT应用GnRHa后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干预研究[D]. 马小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巫山淫羊藿黄酮对产前应激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谢娟平. 西北大学, 2018(06)
  • [6]氟、砷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及Ras/ERK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D]. 张杰. 新疆医科大学, 2015(03)
  • [7]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D]. 李鹏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8]高碘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关系的研究[D]. 赵越.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4)
  • [9]铝暴露致大鼠神经毒性机理及多酚对铝毒性的保护作用[D]. 程代.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2)
  • [10]饮食铁含量与长期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铁代谢的影响、意义及机制[D]. 陈谦. 江苏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荧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和血液中单胺类物质的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