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元素对杉木混交林几种构造树种优势度的影响

土壤元素对杉木混交林几种构造树种优势度的影响

一、土壤元素对杉阔混交林几个建群种优势度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孟勐[1](2020)在《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土壤协同恢复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林火是造成森林退化的主要因子之一,影响了其多种功能的发挥,对火干扰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功能的提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通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强度火烧迹地植被-凋落物-土壤的恢复过程及主要驱动因素,揭示了植被-凋落物-土壤之间的协同恢复机制,为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火烧迹地植被的自然演替过程主要为:中度火干扰当年以灌木为主,15年后演替为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7落3白);重度火干扰当年以草本为主,8-15年后形成灌丛,30年后为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5落5白)。轻度火烧对植被演替有促进作用,中度/重度火烧迹地自然恢复年限需要15-30年。2.不同强度火干扰后植被覆盖度有明显下降,4年是植被的快速恢复期,之后趋于平稳。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不稳定性:轻度火干扰后1-10年间不可持续地、相对稳定地快速恢复,10-30年间持续地缓慢恢复;中度火干扰后1-10年间不可持续地、不稳定地显着恢复,10-30年间持续地、稳定地快速恢复;重度火干扰后1-20年间不可持续地、不稳定地快速恢复,20-30年间持续地、稳定地快速恢复。3.轻度火干扰后,直径结构呈右偏峰状,与未干扰无明显变化,中度/重度火干扰后,直径结构呈右偏峰状,大径级(14-20cm)林木占比68~100%,30年后,更新林木生长成6-10cm径阶的林木,直径结构呈左偏峰状。未干扰的林分兴安落叶松和白桦均呈聚集分布,火干扰后聚集强度均明显增加。火干扰促进了更新,更新苗呈聚集分布,随干扰强度的增加,更新速度减缓。火干扰后,喜光植物柴桦、兴安杜鹃、柳兰等侵入,增加了林下植被多样性,其中,中度/重度的柴桦、兴安杜鹃、柳兰在群落中占优势。4.火干扰后,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生物量的恢复时间分别为2个月、3-8年、30年。轻度/中度/重度火干扰后,凋落物现存量分别损失了 56.58%、87.23%、99.37%,30年内未恢复。5.未干扰的凋落物 TC、TN、TP 含量分别为 322.56~442.78g/kg、19.37~27.43g/kg、0.25~0.51g/kg,相比对照样地,轻度/中度/重度火干扰后,TP含量分别增加了 10~18%、33~75%、50~100%,TC和TN含量分别减少了 4~7%、10~16%、30~39%和8~11%、15~20%、40~52%。相比对照样地,轻度/中度/重度火干扰后,凋落物C/P分别下降了 5~19%、22~34%、36~60%。轻度火干扰后,土壤 TOC、TN、TP、TK、AP 含量分别上升30~33%、1~2%、2~9%、1~4%、15~17%,30年内恢复至火前水平;中度火干扰后,土壤TOC、TN分别下降了 11~18%、24~28%,TP、AP、TK、AN含量分别上升了 6~7%、15~16%、19~23%、2~4%,重度火干扰后,土壤TOC、TN、AP含量分别下降了 47~51%、21~24%、11~16%,TP、TK、AN含量分别上升了 33~35%、41~48%、29~34%,其中,AP含量30年内未能恢复,其他营养元素在30年内恢复至火前水平。火干扰后,土壤C/N上升了 48~53%、27~32%、1~2%、C/P下降了0~3%、6~8%、61~64%。火干扰加快了凋落物中磷元素的释放,促进了土壤氮和磷的矿化作用。6.轻度/中度火干扰后,细菌群落多样性分别降低了5~6%、9~10%,真菌群落多样性分别降低了7~8%、8~10%;重度火干扰后,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了9~11%,以变形菌和绿弯菌为主,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了 12~14%,以古根菌为主,除重度真菌外均能在30年内恢复。火干扰后,土壤固碳、木质素降解、有机氮的矿化作用和有机态磷的水解作用增强,反硝化作用减弱。林火对土壤碳、氮、磷循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7.植被-土壤之间表现为正向互作效应: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积累有利于地表植被的生长和凋落物营养元素的积累,进而促进土壤养分的恢复;土壤微生物受到植被和土壤共同驱动,同时参与到养分循环中,促进了土壤和植被的恢复。其中,土壤TN、TOC、AP含量是植被恢复的主要驱动因子,土壤功能恢复受到乔灌草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及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的驱动。火干扰后,植被群落的恢复速度快于土壤恢复速度(演替协同度指数>1)。8.根据植物和土壤功能恢复的主要驱动因子,综合考虑不同强度火烧迹地的生境和自然演替规律,为了促进演替进程,提出抚育改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土壤调控、菌根菌剂等人工快速恢复和功能提升技术模式。

方文[2](2020)在《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具有维持大气碳氧平衡、调节城市小气候、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成渝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重庆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森林对该区域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为凸显。科学合理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是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在有限的城市空间范围内,在尽可能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同时,对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重庆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4个时间节点,利用16个景观指数(类型层次8个,景观层次8个)从区域尺度(重庆主城九区及璧山、永川和江津区长江以北区域8570 km2范围)和城市尺度(重庆主城九区2737 km2范围)对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测算潜在生态网络,采用生态廊道综合指数对生态网络进行评价与优化。在城市尺度下的源斑块和重要生态节点中,于2009年和2018年对人为干扰强度较大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分析10年间的木本植物群落的变化趋势;并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分析初始建植物种对群落结构及小环境的影响。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区域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城市森林面积增加了27640.08 ha;城市森林中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大型斑块的面积比例逐年下降,而巨型斑块比例逐年上升。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指数逐年下降;而蔓延度指数、连接度指数、聚集度指数逐年增加,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城市森林景观类型较少,斑块密度较低,景观斑块聚集性和均匀度较高,但连接度偏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中高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40块,提取潜在生态廊道780条,节点320个,归并删除冗余重复廊道,得到540条优化生态廊道和2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153个,踏脚石71个)。优化后生态网络呈网状结构,可有效改善区域尺度下城市森林景观格局。(2)在城市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研究区城市森林面积减少了1206.69 ha。其中生态片林和河岸防护林逐年减少,游憩林、景观美化林和道路防护林有所增加。此间自然林和半自然林面积减少,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加。城市森林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和大型斑块面积逐年减少,微型斑块和巨型斑块面积逐年增加。在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分散指数有增加的趋势,蔓延度、连接度和聚集度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31个,提取潜在生态廊道465条,节点199个,经归并和重力模型提取,得到278条优化生态廊道,1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83个,踏脚石41个)。研究区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得到改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得以优化。(3)2009年和2018年,分别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各设置样地5个样方100个。2009年半自然林植被类型共有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6个群系,物种41科、55属、72种;2018年共记录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5个群系,物种42科、56属、75种,增加了1科1属3种。人工林2009年共记录1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24个群系,物种26科38属47种,减少了1科1属1种,乔木变化了5种,灌木变化了7种。10年间半自然林前5种乔木层树种重要值排序几乎没有变化,仅平顶山样地中的刺桐跌落前5种地位,香樟上升为前5种之一;灌木层树种没有发生变化,但部分样地内物种重要值排序发生了变化。半自然林总体上物种多样性有所增加;人工林总体上木本植物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有所降低,乔木层略有增加。半自然林木本植物乔灌比和常绿落叶比在种类上保持不变,在数量上灌木数量有所增加;乔木层和灌木层木本植物常绿落叶比在此期间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人工林木本植物乔灌比种类没有变化,灌木数量减少。半自然林乔木层胸径等级在2009年和2018年均呈明显的“增长型”,且中间没有断层现象,表明群落总体上更新良好;10年间平均胸径都有所减小,从12.3 cm降到11.6 cm。人工林在10年间乔木层平均胸径从13.85 cm增加到14.91 cm;DBH>l cm的个体各个径级均呈明显的“衰退型”,在8个径级中都有个体分布,表明群落总体上相对稳定,群落呈现出“衰老型”特征。半自然林和人工林平均生物量都有所增加,说明样地内半自然林呈正向演替,而人工林受人为喜好较大,在人为干预下保持着相对稳定。(4)通过2009年在高速公路廊道人工建植群落并持续观测和调查,建植初期,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直接影响道路生态廊道植被的覆盖率实现时间以及群落生物量的积累。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高植被覆盖率形成时间越短,群落积累的生物量则越多,二者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间接对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固碳释氧能力形成积极影响,有利于道路廊道生态系统在固碳释氧生态功能的发挥。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的结构特征中物种多样性水平密切相关。相同生长季节内,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生境接纳新物种的潜力愈强,群落中物种数目越多,群落盖度也越大,所在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水平也越高。道路生态廊道植被所在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水平与植被的固持水土能力(护坡性能)密切相关: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所在生态系统越稳定、抗干扰能力就越强。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抗冲蚀能力、蓄水保土能力也越强,区域内的产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则越小,且随着建植时间的延长而趋势越明显。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能够影响建植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发展方向,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越多建植区土壤理化指标越向积极方向发展,如土壤pH值、速效N、P、K及全N、全P和全K等指标均随物种数量的增加而相应提升,且二者间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建植条件一致的条件下,提高初始建植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促进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发挥。综上,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面积在不同研究尺度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在区域尺度上逐年增加,在城市尺度上逐年递减;研究形成的2个尺度的生态网络可为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城市森林中半自然林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演替特征,而人工林表现出受人为喜好的影响,无明显变化规律;初始建植物种数量直接影响着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质量和发展趋势。

姜兴艳[3](2020)在《湖南楠木次生林林分收获表与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楠木为我国二级渐危保护树种,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经济价值及观赏价值,由于人类不合理的采伐及不完善的经营保护措施,野生楠木资源锐减。分析楠木结构特征及生长规律,制定林分结构优化经营方案对楠木资源保护、经营管理及资产评估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湖南省1989-2014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中楠木样地数据,采用Weibull分布、Gama分布、对数正态分布(Logarithmic normal)等概率密度函数对直径分布规律进行拟合,分析楠木直径分布特征。用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等空间结构参数解析楠木空间结构二元分布特征,以树种优势度、林分空间优势度来描述建群树种及林分整体优势度。对比几种生长理论方程对林分平均胸径、断面积拟合结果,筛选其中拟合精度最高的方程作为备选方程,加入林分类型构建胸径、断面积生长哑变量模型,同样以Reineke方程为基础,加入林分类型哑变量构建自稀疏哑变量模型,模拟楠木次生林生长发育及自然稀疏规律,并编制林分主要收获表。以主要空间结构参数为建模变量,采用乘除法建模思想,构建林分结构目标函数,以非空间结构参数为约束条件,制定楠木次生林结构优化经营方案,以3470号样地作为经营示范,结果表明:(1)楠木次生林直径结构主要服从Weibull分布,其次为Gama分布,其接受率分别为100%和80%,只有部分样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直径分布峰度值、偏度值均大于0,即楠木次生林直径分布较为集中,分布曲线呈左偏的山状曲线。直径分布“q”值显示,所抽取的10块标准地林分直径“q”值均未在[1.2-1.7]范围内,直径结构分布不合理。(2)空间结构二元分布特征显示,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大多属随机分布状态,同一混交等级上林木优劣程度差异较大,处于劣势、绝对劣势且中弱度混交的林木分布较多,其中处于随机分布但绝对劣势的林木占31.7%;就角尺度-混交度二元分布来看,处于中度混交且随机分布的林木较多,强度、极强度混交且随机分布的林木相对较少。该林分中楠木、杉木为主要建群种,在林分中占绝对优势,树种优势度取值分别为 0.423 和 0.306。(3)Logistic方程对12、15指数级林分断面积生长拟合精度最高,而对于胸径拟合精度最高的基础模型分别为单分子式和Logistic方程,加入林分类型哑变量后林分胸径、断面积生长模型的拟合精度大幅度提高,12指数级胸径、断面积拟合相关系数分别由基础模型的0.780、0.529提升为0.783、0.821,同样15指数级也相应的由0.944、0.623提升到0.959、0.810,模型残差平方和、均方根误差也相应的减少。对比哑变量加在不同参数上的拟合结果发现,将哑变量加在基础模型参数a上对平均胸径的拟合效果比其他情况都要好,而断面积拟合效果最好的则为将林分类型哑变量同时加在参数a和b中。加入林分类型哑变量的自稀疏哑变量模型拟合相关系数比Reineke基础模型高,模型AIC值和SSE值均比Reinek方程小,精度检验结果显示几种哑变量模型总相对误差均小于±5%,拟合精度均在95%以上,所编制的林分主要收获表能准确的反映楠木次生林生长发育过程。(4)将林分空间结构与非空间结构相结合,构建林分结构目标函数,同时对林分进行结构优化经营示范,共确定间伐木26株,株数间伐强度为16.3%,间伐后林分结构大幅改善,树种隔离程度增加,胸径大小分化程度减少,林分所受竞争压力减少,林分中处于随机分布且强度、极强度混交的林木分布增加,在林分中处于优势且树种隔离程度高的林木占比也有所提升,林分空间结构目标函数取值增大,间伐后楠木树种及林分整体空间优势度均有所增加。说明本次结构优化经营活动提高了林分整体结构配置的合理性,经营方案可行,可为湖南省楠木次生林提质增量提供技术参考。

周梦丽[4](2020)在《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发育阶段、优势高和竞争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天然异龄混交林中的林木生长规律是森林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受发育阶段、林木自身大小、竞争、立地条件等的影响。但关于混交林发育阶段划分、林分优势高和竞争关系的研究,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和结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以吉林省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为对象,基于固定样地连续观测数据,开展了混交林的发育阶段划分、林分优势高估计方法和竞争关系研究。主要结果为:(1)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发育阶段划分。提出了一种双向指示种分类(TWINSPAN)和林分结构、树种多样性和生长相结合的混交林发育阶段划分方法。基于吉林省森林资源一类连续清查中的172块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固定样地数据,利用TWINSPAN双向指示种数量分类法进行初始分类,综合考虑各初始类的生长、树种多样性和结构,将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分为3类(类1:云杉-桦木混交林;类2:冷杉-软阔叶混交林;类3:红松-云杉-硬阔叶混交林)。各类林分直径分布相似,基本均呈倒J形分布;垂直结构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各类的林分因子、定期生长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高、优势高、优势径、每公顷蓄积的大小排序为:类2<类1<类3;定期生长量的大小排序为:类3<类2<类1。各类林分的树种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树种丰富度的大小排序为:类2>类3>类1,类2、类3的树种优势度低于类1。最终确定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的生长发育阶段从低到高依次为:冷杉-软阔叶混交林、云杉-桦木混交林、红松-云杉-硬阔叶混交林。(2)云冷杉阔叶混交林林分优势高估计方法。将同龄林林分优势高的估计扩展至混交林,提出了合理的样地面积阈值和估算方法。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12块1公顷固定样地10195株每木检尺数据,利用蒙特卡洛法随机抽取120,000块小样地(小样地的面积为0.01ha~0.50ha,每个面积大小抽取200次),考虑树种差异以及优势木选择依据(是否以最大胸径为准则)结合四种基础的优势木确定方法(传统方法、调整最大树法、U估计法、小样地估计法),共14种优势高估计方法,利用成对t检验法、相关系数分析比较各优势高估计方法以及与林分属性间的相关性;量化样地大小、林分密度对优势高估计方法影响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优势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优势高估计方法、样地面积以及林分密度;这14种优势高估计方法间存在显着差异(0.02米~9.49米);且样地面积对传统法估算的优势高的影响最强、对U估计法估算的优势高的影响最弱;林分密度对优势高估计的影响或无或正相关;优势高与表示林分生产力的因子成弱度正相关;结合不确定性分析以及生产实践,推荐不考虑树种且以最高树为优势木确定策略的调整最大树法为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的优势高估计方法。(3)改进与距离有关的基于Voronoi图的竞争指数,提出了考虑树种差异的生存面积指数。基于300块0.5ha再抽样样地数据,将表示树种间差异的混交度及表示树种特性的木材密度与表示林木大小的胸径、树高及冠幅的组合作为权重,改进了基于Voronoi图的生存面积指数。通过构建含树种哑变量的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混合效应模型,比较分析不同的加权方法。结果显示,由以冠幅与混交度的组合所构成的加权Voronoi图所形成的生存面积指数构建的单木生长模型的树种哑变量参数显着、且模型的调整可决定系数(R2adj)值最大,改进后的生存面积指数优于传统方法,适用于混交林。(4)云冷杉阔叶混交林最优竞争指数及竞争木确定方法。基于48个0.0625ha再抽样样地连续调查数据,利用9种不同竞争木确定方法分别计算9个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数,从而得到165种竞争木确定方法与竞争指数的组合,比较含有树种哑变量和竞争指数的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精度,筛选合适的竞争木确定方法。结果表明,竞争木确定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数的选择;依据竞争木确定方法对同一竞争指数计算影响的重要性和一致性以及确定各树种的林木生长对竞争作用的响应的敏感性,本研究综合分析认为不同竞争指数的最佳竞争木确定方法有所不同,其中,树冠重叠法适合用于分别由Hegyi(1974)和Sun(1977)提出的两个竞争指数的计算、固定半径法适合用于由Martin&Ek(1984)提出的竞争指数的计算及垂直搜索锥法适合用于由Alemdag(1978)提出的竞争指数的计算。此外,分析比较了19个竞争指数(9个与距离无关的竞争指数和10个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数)对云冷杉阔叶混交林不同树种单木生长模型的表现,结果表明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数,即由Bella(1971)提出的竞争指数表现最佳,可以更好地用于量化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林木间的竞争关系。(5)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种间和种内竞争关系。利用上述所推荐的竞争指数量化林木间的竞争强度,基于树冠光竞争因子法划分林分的垂直层次,通过构建含有样地随机效应、种内种间竞争指数的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比较分析不同树种及不同林层的各树种的混合效应模型中的种内、种间竞争指数所对应的固定效应参数,进而评价不同树种及不同林层各树种所受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弱。结果表明,从整个乔木层来看,除云杉外,绝大部分树种所受的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竞争;然而,处于不同林层的各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略有不同,其中,处于第一、二林层的红松均主要受种间竞争;处于第三林层和更新层的红松均主要受种内竞争。除第一林层外,处于其他不同林层的冷杉均主要受种内竞争。处于第一、三林层的云杉则主要受种间竞争;处于第二林层及更新层的云杉则主要受种内竞争。红松、云杉、冷杉为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主要目的树种,其主要竞争来源为白桦、硕桦、山杨、裂叶榆、紫椴。此外,分析不同的经营措施对目的树种竞争的影响,发现不同经营措施对目的树种所受的竞争强度及主要来源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论文提出了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发育阶段划分方法、林分优势高估计方法、改进了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数,并量化了种间和种内竞争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的经营提供参考。

张欢[5](2020)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青树自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文中指出本文以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濒危植物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 Oliver)作为研究对象,对水青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其中限制水青树种群更新的原因,以期为水青树的保护和科学管理提出适宜的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水青树种群的幼苗幼树极少,种群自然更新不良,处于早期衰退阶段。点格局分析发现,四个斑块中均在小尺度范围内表现出高度的集群分布。不同径级水青树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空间关联性,幼树和成年树在较小尺度上呈现出正关联性,它们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而成年树与老树之间无关联,有的斑块还出现了负关联,表明成年树和老树之间有较强的竞争。(2)水青树群落物种中,水青树的重要值最大,是群落的建群种;野茉莉、白辛树、中华槭、野樱桃的重要值相对较高,为水青树群落的伴生优势种。不同斑块中,水青树与四个优势物种之间在小尺度上存在着正相关性,随着尺度增大,渐渐变为无关联性;有的斑块中甚至在一定尺度上出现了负关联,均说明了水青树种群在一定尺度范围内与这四种优势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合作的生态学特征。相反,不同优势种在不同斑块中存着负关联现象,表明水青树与优势种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3)保护区内土壤矿质元素整体变化不大。同一斑块不同矿质元素之间含量差异较大,但不同斑块中同一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相似。各斑块中矿质元素之间多数具有正相关性,表明了矿质元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钠、钙、镁、锌、磷、钾、氮7种矿质元素全量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保护区内7种矿质元素的作用大小不同,其中TCa、TMg、TZn、TN、TP、TK这几种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其贡献率较大。该地区土壤中绝大多数矿质元素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各矿质元素空间自相关性强,随机因素对它们的分布影响较小。对各斑块矿质元素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发现,不同斑块的同种元素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各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其所在海拔有明显关系,且大部分矿质元素最大值出现在中海拔区域。(4)四个斑块中海拔是影响水青树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雷公山水青树种群的分布在不同斑块中有共同特征:均分布在每一斑块的中下海拔区域,同时在其分布周围各矿质元素含量较为丰富。海拔同时也是影响各种矿质元素分布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水青树群落中主要优势物种和生境因子之间进行CCA排序分析发现,在四个斑块中,前两个排序轴解释物种与生境关系达到了50%以上,物种与生境因子排序轴之间相关性较高,说明了排序结果可靠性,同时也表明该群落中水青树和四个优势物种的分布受到生境因子的影响较大。(5)基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水青树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特提出以下保护建议:首先,需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对现有水青树种群实施就地保护;其次,通过人为干预,适当增加或减少Ca、Zn、Mg、N、K等矿质元素的输入以改良土壤,并为水青树创造林窗或林缘环境,减少伴生种对其资源利用的竞争作用,以促进幼苗和幼树的建成,进而促进其种群更新。

巫文香[6](2019)在《人工纯林和混交林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文中提出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是森林服务人类社会的具体体现。为了满足对生态系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避免过度砍伐天然林,人工林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大。然而,人工纯林连栽引起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丧失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近年来,虽然多树种人工林相对于单一树种人工林的优势已得到广泛承认,但就针阔叶树混交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研究极少,尤其对驱动这些优势的机制尚不清楚。因为目前的研究大多仅局限在对单一林分、单一或简单几个功能的比较研究,无法全面系统的阐明树种混交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本研究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34a生的马尾松纯林(PPM)、红锥纯林(PCH)和马尾松×红锥混交林(MIX)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系统取样、生化分析和综合比较,研究了针阔叶树种混交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运用方差分析检验纯林与混交林生态系统多功能的差异性,采用回归分析、冗余度分析和路径分析揭示了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的协同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维持的调控路径与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34a生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明显优于34a生马尾松纯林和34a生红锥纯林,其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2.96)显着高于红锥纯林(-0.90)和马尾松纯林(-1.77)。(2)在马尾松纯林、红锥纯林及其混交林中,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和地下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关系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和地上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不一致。这种关系的不一致性表现在,生态系统多功能性随地下微生物群落功能丰富度和均匀度的升高而升高,功能和多样性之间呈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先随植物丰富度和香农-维纳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后随植物丰富度和香农-维纳指数的增加而降低,功能和多样性之间呈显着的三项式相关关系。(3)马尾松和红锥混交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影响较大,它可以通过影响地下功能多样性直接影响或通过影响土壤革兰氏阳性菌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也可通过影响土壤pH影响地上植物多样性,然后直接影响或通过影响土壤革兰氏阳性菌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不同林分叶面积指数的差异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具有负效应,它通过影响地下功能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还可通过影响地上植物多样性影响土壤革兰氏阳性菌,进而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4)马尾松和红锥针阔叶树种混交,显着提高混交林林分生物量,提高凋落物产量和质量,显着增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功能,从而显着地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5)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红锥混交林具有相同的物种数,并显着高于红锥纯林。值得指出的是,经过34a的林分生长和演替,原先的马尾松纯林已逐渐演变为马尾松(重要值111.85)和红锥(重要值93.26)为优势的半自然的针阔混交林,相反,原先的马尾松×红锥混交林却逐渐转变为以红锥占绝对优势(重要值为182.12)的人工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的重要值降至42.85)。同时我们还发现,红锥在三种林分灌木层中均居优势地位,而马尾松在三种林下几乎没有天然更新。因此,可以预测,若无人为的干扰或调控,原先的马尾松纯林将进一步演变为马尾松、红锥针阔混交林,而原先的马尾松×红锥混交林则有可能演变为以红锥为优势的群落,马尾松将逐渐退出群落。(6)马尾松和红锥的长期混交(34a),具有显着的净生物多样性效应,其中互补效应占主导地位,混交林中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和各个功能指数的提高与这种生物多样性的互补效应密切相关。

时光[7](2019)在《不同割草制度对大针茅草原群落动态及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刈割等人为干扰活动已成为引起草原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割草制度、保护和恢复草原固有的结构与功能,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群落为研究对象,设计多种割草制度并布置试验处理小区,进行不同强度的人为干扰,在对植被与土壤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功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物种间关系与生态位、植物养分与土壤理化特性的研究,利用17年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结构特征的动态演变过程,探索大针茅草原群落在割草干扰下的动态轨迹、趋势及相应的土壤特征变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刈割导致大针茅草原群落高度、地上生物量下降,而且群落高度、地上生物量与刈割频次呈负相关性;刈割促进大针茅草原群落密度的增加,其中一年割一次对群落密度的促进作用最大;除高度、个体性状指标外,刈割有利于大针茅密度和生物量的维持,有利于糙隐子草密度的增加,但对羊草密度和生物量的作用相反。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的种群分布以及物种多样性存在显着差异。刈割处理下,大针茅是群落中绝对优势物种,其建群种地位得以维持,但在不割草对照处理下,羊草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物种,且优势显着增强。合理的刈割有助于提高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但不割草对照处理更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恢复。(2)刈割使得大针茅草原群落总体关联性显着增加,导致群落结构与功能的不稳定,相同物种对在不同割草制度下的关联性存在一定差异。高频次的刈割会显着降低群落的稳定性,而不割草对照处理有助于提升群落的稳定性。刈割有助于提高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且刈割频次越大,促进作用越明显;刈割使得植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度平均值有所增长,植物种间的竞争加大;植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与生态位宽度存在正向关联性,当物种对生态位宽度较大时,其生态位重叠指数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3)刈割有助于提高大针茅草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高频次和低频次刈割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中等频次刈割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累计刈割效应使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有所下降,短期高频次刈割易导致群落物种的不均衡。(4)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17年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年割两次:第一阶段(2001~2006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糙隐子草、羊草群落;第二阶段(2007~2012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羊草、黄囊苔草群落;第三阶段(2013~2017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黄囊苔草、羊草群落。一年割一次:第一阶段(2001~2006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羊草、糙隐子草群落;第二阶段(2007~2012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黄囊苔草、羊草群落;第三阶段(2013~2017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羊草、黄囊苔草群落。割两年休一年:第一阶段(2001~2006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糙隐子草、羊草群落;第二阶段(2007~2010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羊草、黄囊苔草群落;第三阶段(2011~2017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黄囊苔草、羊草群落。割一年休一年:第一阶段(2001~2004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羊草+糙隐子草、黄囊苔草群落;第二阶段(2005~2011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羊草、黄囊苔草群落;第三阶段(2012~2017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羊草、黄囊苔草、米氏冰草群落。不割草对照:第一阶段(2001~2003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羊草、糙隐子草、黄囊苔草群落;第二阶段(2004~2009年),群落类型为大针茅+羊草、米氏冰草、黄囊苔草群落;第三阶段(2010~2017年),群落类型为羊草+大针茅、米氏冰草、西伯利亚羽茅群落。(5)高频次刈割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合理刈割则在一定程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一年割一次的作用最明显;刈割减少了土壤中的全氮、速效磷含量,但增加了土壤中的速效氮、全磷含量;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全量养分含量、速效性养分含量普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刈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植物全氮含量的增加,且低频次刈割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刈割使得植物的全磷含量减少,刈割频次越大,影响越明显。(6)0-40cm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现存贮水量与植物地上生物量存在显着的正向关联性;优势物种的地上生物量与土壤速效养分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群落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地面凋落物与土壤全氮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地面凋落物与土壤速效磷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群落密度与土壤全钾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群落高度、地上生物量、地面凋落物与土壤有机质以及群落高度、地面凋落物与全钾之间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

喻素芳[8](2019)在《南盘江流域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征关联分析》文中认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森林结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属性,与森林的功能密切相关,合理的结构是充分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因此,研究森林结构及其影响因子对于森林经营及优化决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中国西南地区南盘江流域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受人为干扰后经长时间自然恢复的松阔(PYI)、松栎(PYII)、松杉栎(PYIII)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地法设置样地进行系统取样和调查,分析了三种针阔混交林的树种组成、植物多样性、直径结构、树高结构、冠幅结构、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开敞度和竞争指数等方面结构特征,同时对地形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活性、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等立地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及测定分析,采用冗余分析(RDA)方法探讨了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该困难立地条件下退化森林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针阔混交林主要组成树种不同,植物多样性也存在差异。PYI的主要优势树种有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var.Tenuifolia)、小果珍珠花(Lyonia ovalifolia(Wall.)Drude var.Elliptica)和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PYII的主要优势树种有细叶云南松、栓皮栎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PYIII的主要优势树种有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C.E.Bertrand)Beissn.)、栓皮栎和细叶云南松,由于它们的伴生树种类型差异较大,因此群落间乔木层组成树种相似系数都较低。三种针阔混交林植物多样性指数主要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PYIII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均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但其乔木层和灌木层香浓-威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三种针阔混交林中均为最低。2.三种针阔混交林均具有典型异龄林林分直径结构,但树高和冠幅分布结构差异较大。PYI、PYII和PYIII的径级分布曲线都呈倒“J”形,PYIII的平均胸径较大,PYI较小。树高分布曲线PYI整体呈单峰状,PYII为多峰状,PYIII呈双峰状,树高结构均偏左分布,平均树高也表现为PYIII较大,PYI较小。三种针阔混交林林木冠幅主要分布在1.0-3.0 m之间,平均冠幅为PYII>PYIII>PYI。3.三种针阔混交林树种混交度、林木大小分化度及生长空间整体表现出相似性,而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竞争力也不等。PYI、PYII和PYIII整体都处于中度以上混交,其中PYII混交程度最高。无论是胸径还是树高,PYI、PYII和PYIII林木整体分化都均匀,但它们的生长空间都不足,且PYI严重不足。林分林木空间分布格局PYI总体呈团状分布,PYII和PYIII总体呈随机分布。三种林分中PYIII的林木间的竞争压力最大,PYI最小。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林分的空间结构因子角尺度、开敞度、竞争指数与非空间结构因子乔木株数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胸高断面积密切相关,同时这些空间及非空间结构因子对植物物种多样性都影响显着。4.三种针阔混交林都位于中低海拔区域,坡度和坡向不同。土壤都呈弱酸性。不同林分的土壤含水量、p 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等土壤理化因子均表现出显着差异,且在林分密度较大及细叶云南松株数密度较高的PYI中均为最低。季节对土壤理化因子也产生了显着的影响,除p H、土壤含水量和土壤C/N比外,其他因子均表现为干季高于湿季。5.反应土壤微生物活性、生物量、功能的各项生物指标因子在三种不同针阔混交林中存在差异,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总PLFAs量、细菌PLFAs量、真菌PLFAs量、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AWCD、功能香浓-威纳指数、功能辛普森指数的差异都达到了显着水平,且它们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含水量、p 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有关。三种针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利用量较高的均是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Biolog碳源主成分分析表明,三种针阔混交林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起分异作用的是氨基酸类碳源。磷脂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三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显着不同;土壤G-/G+、Mono/sat在三种林分间的差异也达到显着水平,而Bact/Fungi则无显着差异,表明不同混交林分的土壤好氧环境虽然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但不同这些差异不会改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冗余分析方法较好的解释了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和立地环境因子间的关系。Monte Carlo置换检验表明:非生物环境因子中,土壤含水量、p 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坡度、坡向对林分结构影响显着。生物环境因子中对林分结构影响显着的有: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总PLFAs量、细菌PLFAs量、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微生物利用碳源数、微生物功能香浓-威纳指数、微生物功能辛普森指数以及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碳源、羧酸碳源和酚酸碳源利用量等。通过冗余分析得出的立地环境各指标因子与单个林分结构因子相关关系的排序发现:乔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标、林分高度及灌木密度与坡度密切相关;林分树种混交度及大小分化程度与坡向密切相关;灌木物种丰富度、林分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开敞度、林分郁闭度、乔木密度、竞争指数等林分结构因子与土壤土壤含水率、p 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及全磷含量等土壤养分因子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活性、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等土壤微生物特性因子也都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综合上面主要研究结果发现:受干扰经长期自然恢复的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不同,非生物环境和土壤生物环境也存在显着差异,且林分结构与环境因子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特别是当林分土壤养分含量越高,微生物活性越强时,越有利于提高林木胸径的增长,同时土壤肥力越高的林分生长空间也越充足,林木竞争力也越强,由于植被-土壤-微生物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反过来也亦如此,当林分整体长势较好、生长空间充足时,可以更好的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和提高微生物活性及繁殖力。南盘江流域优越的水热条件、丰富的树种资源为植被自然恢复提供了环境和物质基础,但自然恢复过程中侵入树种杂乱,树种间竞争并逐步淘汰所需时间长,因此,仍需要采取人工促进措施,对种类组成与密度进行适度调控,改善林分结构及立地环境,以加速恢复退化的森林。

程雯[9](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林灌草群落配置机理与优化调控技术》文中认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典型的生态系统退化现象,由此引发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虽然人工建植了大量经济林及各类防护林,但是由于结构缺陷、缺失及后续经营的方式不当,导致稳定性较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低。构建林灌草群落是缓解喀斯特石漠地区人地矛盾、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其中群落配置是植被建植的关键技术。基于结构决定功能、生态位、耦合效应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以关岭-贞丰花江中度-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花江示范区)与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防治示范区(撒拉溪示范区)为研究区,于2016年2018年进行优势种、叶片、枯落物、枝条、土壤相关指标的实验分析,阐明了不同林灌草群落的配置机理,揭示了林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机制,研发了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林灌草群落优化配置技术,并在两个示范区内进行石漠化治理林灌草群落优化调控技术的应用验证。(1)植物群落学调查结果显示,植被在自然演替过程中,演替前期或中期,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演替越顶级,乔灌层的物种多样性越高,草本层的优势度越低;自然林的乔灌草群落层次结构完整时,乔木层的物种越丰富,对灌草层生物多样性的改善效果越明显。撒拉溪示范区内经济林优势种有刺梨(Rosa roxburghii)、核桃(Juglans regia);次生林优势种有银白杨(Populus alba)、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华山松(Pinus armandii)、白栎(Quercus fabri)、川榛(Corylus heterophylla)、皱叶荚蒾(Pyracantha fortuneana)、茅栗(Castanea seguinii)、西南栒子(Cotoneaster franchetii)、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花江示范区内经济林优势种有花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柚木(Tectona grandis);次生林优势种有翅荚香槐(Cladrastis platycarpa)、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川钓樟(Lindera pulcherrima)、桉树(Eucalyptus robusta)、白刺花(Sophora davidii)、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珍珠荚蒾(Viburnum foetidum)。优势种生理生态适应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植被修复中可选取比叶面积较小、叶组织密度较高、叶干物质含量较大等性状特征的树种,以更好地适应石漠化地区干旱、少土的生境。优势种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撒拉溪示范区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包括银白杨、光皮桦、西南栒子、华山松等;花江示范区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包括翅荚香槐、白刺花、核桃、枇杷等。(2)基于优势种的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固碳释氧功能构建指标体系,划分植物功能群。撒拉溪示范区优势种划分为低涵养水源-低改良土壤-低固碳释氧、低涵养水源-中改良土壤-低固碳释氧、中涵养水源-中改良土壤-中固碳释氧、中涵养水源-中改良土壤-高固碳释氧、高涵养水源-高改良土壤-低固碳释氧、高涵养水源-低改良土壤-高固碳释氧、高涵养水源-高改良土壤-高固碳释氧7类植物功能群;花江示范区内优势种划分为低涵养水源-低改良土壤-高固碳释氧、低涵养水源-中改良土壤-中固碳释氧、低涵养水源-高改良土壤-低固碳释氧、中涵养水源-低改良土壤-中固碳释氧、高涵养水源-低改良土壤-低固碳释氧、高涵养水源-低改良土壤-中固碳释氧6类植物功能群。(3)结合树种的生长性状、适应策略、生态位,以及功能群类型,提出不同等级石漠化的林灌草群落优化调控策略。潜在-轻度石漠化治理中的林灌草群落配置技术有光皮桦-川榛、光皮桦-西南栒子、核桃-刺梨-白车轴草;轻度-中度石漠化治理中的林灌草群落配置技术有银白杨-杜鹃、银白杨-西南栒子、柚木-红背山麻杆;中度-强度石漠化治理中的林灌草群落配置技术有华山松-川榛、银白杨-川榛、银白杨-茅栗、枇杷-花椒-花生;强度-极强度石漠化治理中的林灌草群落配置技术有华山松-白栎、翅荚香槐-珍珠荚蒾、川钓樟-密蒙花、桉树-白刺花。(4)运用现有的封山育林、容器育苗、伐桩造林等成熟技术,2016年8月开始分别在撒拉溪示范区和花江示范区进行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林灌草群落优化调控技术的示范,经济林示范规模17 hm2,次生林示范规模30 hm2。2018年10月对示范点的再次调查,经济林生态经济效益均有所提高,且得到当地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次生林示范点与其周边群落相比,演替较顶级的林下草被层缺失的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乡土灌木树种所在群落的生态功能得到提升。

冯宜明[10](2018)在《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甘肃省沙滩国家森林公园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林和中龄林两个试验区,对封禁、卫生伐、机械疏伐(隔一伐一、隔二伐一)、生态疏伐(以下分别简称为FJ、WF、JF1、JF2、SF)5种结构调整方式后的林分空间结构(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非空间结构(年龄、胸径、树高、材积等)、生态服务功能(土壤保育、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6年连续调查分析,旨在分析不同结构调整方式对林分结构与生长的影响,探讨不同林龄人工云杉林的结构调整方案和功能恢复模式。为亚高山地区人工林的科学、高效、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促进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进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构调整对林分的平均胸径、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和蓄积生长量有显着影响,SF后中龄林6年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蓄积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21.5倍、14倍、18.1倍、18.2倍,幼龄林6年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蓄积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14.2倍、8.4倍、10.2倍、10.4倍,效果最为明显;结构调整后幼龄林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6年生长量总体上高于中龄林,中龄林单株生物量6年增长量总体上高于幼龄林。(2)结构调整对林木隔离程度作用效果不显着,对林木大小分化程度影响较小,林分平均角尺度值显着减小,左侧频率之和大于右侧接近正态分布,林分空间格局调整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结构调整对中龄林林分大小比和角尺度的调节作用优于幼龄林。(3)云杉中、幼龄林结构调整6a后,SF和JF2的草本和灌木群落丰富度与对照相比都显着增大;JF2灌木、草本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而群落优势度指数是最低的;同种结构调整方式后,中龄林林分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总体上均低于幼龄林。SF后中、幼龄林土壤容重变化均最大即容重最小,分别为0.5030.691g/cm3、0.6090.897g/cm3,孔隙度最大在63.0%77.0%和57.0%71.0%之间;SF表层土壤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最高,中龄林分别是对照的3.2、3.0、2.0倍之多,幼龄林分别是对照的2.7、1.9、2.6倍多;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大。(4)结构调整后林地土壤pH值变化不明显,土壤pH值介于5.877.16之间;不同龄林土壤全量养分含量及有效养分含量差异不显着,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变化显着,有机质含量介于4.37916.976g/kg之间,全N含量介于0.536.52g/kg之间,全P含量介于0.6213.84g/kg之间,全K含量介于14.8334.32g/kg之间,WF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均最高;林地土壤速效养分变化显着,WF速效N、速效K含量最高,JF1有效P含量最高;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全K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并无减少现象。(5)结构调整后云杉中、幼龄林林分叶面积指数均有所减小,SF和JF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变化较大,其LAI值明显小于对照。(6)结构调整后负氧离子浓度差异显着,生态疏伐的负氧离子浓度显着高于其他结构调整方式,日变化情况表现为上午高于下午。综合分析得出,云杉人工林高效结构调整方式为:密度为3 6754 800株/hm2云杉人工幼龄林采用SF、JF2均可,经营密度宜为3 0303 240株/hm2;密度为1 6302 151株/hm2的中龄林只能采用SF以加快胸径、蓄积生长,以每公顷留存1 500株左右为宜。

二、土壤元素对杉阔混交林几个建群种优势度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元素对杉阔混交林几个建群种优势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土壤协同恢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火灾及其恢复过程的监测与评价
        1.2.2 火干扰后植被群落的演替特征
        1.2.3 火干扰后凋落物和土壤的养分特征
        1.2.4 火干扰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
    1.3 研究区域概况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2 火烧迹地景观尺度时空变化特征
    2.1 研究方法
        2.1.1 火烧迹地提取和分级
        2.1.2 土地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2.1.3 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的分析
    2.2 火烧迹地的分布特征
        2.2.1 火烧迹地识别结果评价
        2.2.2 不同火烈度火烧迹地面积统计
    2.3 火烧迹地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2.3.1 土地覆盖类型时空分布
        2.3.2 不同类型火干扰区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特征
    2.4 火烧迹地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
        2.4.1 FVC时间变化特征
        2.4.2 FVC空间变化趋势
        2.4.3 FVC稳定性的空间格局
        2.4.4 FVC持续性的空间格局
    2.5 讨论与小结
        2.5.1 讨论
        2.5.2 小结
3 火烧迹地植被演替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设置
        3.1.2 植被因子调查
        3.1.3 乔木及更新苗的直径分布
        3.1.4 乔木及更新苗的空间分布格局
        3.1.5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特征和种间格局
        3.1.6 植被生物量测定
        3.1.7 演替阶段划分
    3.2 乔木的数量特征及分布格局
        3.2.1 乔木的数量特征
        3.2.2 林分直径结构特征
        3.2.3 乔木层空间分布格局
    3.3 更新苗的数量特征及分布格局
        3.3.1 更新苗的数量特征
        3.3.2 更新苗的空间分布格局
    3.4 林下灌草的群落特征
        3.4.1 林下灌木的群落特征
        3.4.2 林下草本植被的群落特征
        3.4.3 林下灌草群落种间关联性
    3.5 地上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
        3.5.1 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
        3.5.2 地上生物量恢复特征
    3.6 演替阶段的识别
        3.6.1 火干扰后植被群落演替程度的量化
        3.6.2 火干扰后植被群落演替阶段的识别
    3.7 讨论与小结
        3.7.1 讨论
        3.7.2 小结
4 火烧迹地土壤恢复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凋落物和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4.1.3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高通量测序
        4.1.4 数据处理
    4.2 凋落物层现存量和养分特征
        4.2.1 凋落物层现存量
        4.2.2 凋落物层养分元素含量
        4.2.3 凋落物层化学计量特征
        4.2.4 凋落物层营养元素储量特征
    4.3 土壤养分含量与化学计量特征
        4.3.1 土壤养分含量
        4.3.2 土壤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特征
    4.4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4.4.1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4.4.2 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4.4.3 土壤元素循环相关功能特征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小结
5 植被-土壤协同恢复机制
    5.1 研究方法
        5.1.1 植被-土壤驱动因子分析
        5.1.2 植被-土壤协同恢复作用
    5.2 树木生长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的耦合关系
        5.2.1 树木生长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RDA分析
        5.2.2 树木生长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5.3 更新苗密度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5.3.1 更新苗密度与主导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5.3.2 更新苗密度与主导环境因子的通径分析
    5.4 林下灌草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5.4.1 林下灌草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RDA分析
        5.4.2 林下灌草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5.5 凋落物养分特征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5.5.1 凋落物养分特征与植被因子间的Pearson相关性
        5.5.2 凋落物养分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间的Pearson相关性
    5.6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5.6.1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RDA分析
        5.6.2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Pearson相关分析
        5.6.3 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CCA分析
        5.6.4 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Pearson相关分析
    5.7 植被-土壤协同演变特征
        5.7.1 植被-土壤结构方程模型
        5.7.2 植被-土壤系统协同效应
    5.8 讨论与小结
        5.8.1 讨论
        5.8.2 小结
6 火烧迹地恢复和重建模式
    6.1 火烧迹地恢复和重建模式
    6.2 火烧迹地恢复和重建技术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城市森林研究现状
        1.1.1 城市森林的概念
        1.1.2 城市森林的发展
        1.1.3 城市森林类型及影响因子
    1.2 生态网络研究现状
        1.2.1 生态网络组成
        1.2.2 生态网络基础理论
        1.2.3 国内外生态网络应用实践研究
        1.2.4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网络
        1.2.5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评价方法研究
    1.3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与近自然建植研究现状
        1.3.1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1.3.2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与人为干扰的研究
        1.3.3 城市森林近自然群落建植研究
        1.3.4 重庆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的研究与实践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内容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基于区域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2 区域尺度上重庆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3.2.1 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区域尺度的重庆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优化
        3.3.1 研究内容
        3.3.2 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城市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2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4.2.1 研究内容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3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研究
        4.3.1 研究内容
        4.3.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样地选择
        5.1.3 调查群落类型
        5.1.4 样带和样方调查
        5.1.5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分布与群落类型变化
        5.2.2 木本植物群落组成变化
        5.2.3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5.2.4 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5.3 讨论
        5.3.1 群落树种的选择
        5.3.2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变化
        5.3.3 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变化
        5.3.4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5.4 小结
第6章 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模式及其动态变化—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
    6.1 研究内容和方法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研究内容
        6.1.3 试验设计
        6.1.4 指标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群落指标分析
        6.2.2 固持水土能力分析
        6.2.3 边坡植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的影响
        6.3.2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固持水土能力的影响
        6.3.3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3)湖南楠木次生林林分收获表与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林分结构研究进展
        1.2.2 林分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1.2.3 生长收获研究进展
        1.2.4 楠木资源研究
        1.2.5 小结
    1.3 课题来源
2 研究内容
    2.1 楠木次生林结构特征分析
    2.2 楠木次生林收获表研制
    2.3 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3 材料及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 研究方法
        3.3.1 林分直径结构研究
        3.3.2 林分空间结构分布特征
        3.3.3 林分收获表研制
        3.3.4 自稀疏哑变量模型构建
        3.3.5 主要收获表编制
        3.3.6 结构优化方案设计
        3.3.7 技术路线
4 结果分析
    4.1 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4.1.1 林分直径结构分析
        4.1.2 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4.1.3 小结
    4.2 收获表研制
        4.2.1 生长方程拟合结果
        4.2.2 林分平均胸径、断面积生长哑变量模型构建
        4.2.3 自稀疏哑变量模型拟合结果
        4.2.4 相容性林分生长收获模型预估
        4.2.5 主要收获表编制
        4.2.6 精度检验
        4.2.7 小结
    4.3 结构优化技术
        4.3.1 结构优化方案设计
        4.3.2 间伐木的确定
        4.3.3 间伐效果分析
        4.3.4 小结
5 结论及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6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发育阶段、优势高和竞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分发育阶段划分
        1.2.2 林分优势高估算方法
        1.2.3 树木竞争关系的研究
        1.2.4 混交林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的研究
        1.2.5 问题与趋势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项目资助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土壤
    2.5 森林植被
3 数据与方法
    3.1 固定样地数据
        3.1.1 吉林省一类清查固定样地数据
        3.1.2 采伐实验样地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生长发育阶段划分
        3.2.2 优势高估计方法的确定
        3.2.3 生存面积指数(APA)的改进
        3.2.4 竞争木确定方法的比较
        3.2.5 竞争指数计算及筛选
        3.2.6 种内、种间竞争关系比较
4 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的生长发育阶段划分
    4.1 TWINSPAN双向指示物种分析
    4.2 林分结构分析
        4.2.1 直径分布
        4.2.2 垂直结构
        4.2.3 树种多样性
    4.3 林分生长分析
    4.4 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生长发育阶段的划分
        4.4.1 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的TWINSPAN法分类结果
        4.4.2 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各初始分类的直径分布
        4.4.3 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各初始分类的垂直结构
        4.4.4 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各初始分类的树种多样性
        4.4.5 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各初始分类的生长状况
        4.4.6 发育阶段的确定
    4.5 小结
5 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优势高估计方法的确定
    5.1 数据
    5.2 林分平均高及林分密度计算
    5.3 林分优势高估计基础方法
    5.4 混交林优势高估计方法
    5.5 不同大小样地和林分密度模拟
    5.6 估计值的不确定性度量
    5.7 优势高估计方法与林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8 不同优势高估计方法比较结果
        5.8.1 不同优势高估计方法的差异分析及相关关系比较
        5.8.2 样地大小和林分密度对优势高估计的影响
        5.8.3 不确定性分析
        5.8.4 优势高估计方法与林分因子间的相关关系
    5.9 小结
6 考虑树种影响的生存面积指数(APA)
    6.1 数据
    6.2 生存面积指数的计算
        6.2.1 加权Voronoi图的算法
        6.2.2 加权Voronoi图的权重选择策略
    6.3 样地边缘校正
    6.4 生存面积指数的不同生成方法的比较
        6.4.1 单木生长模型的构建
        6.4.2 模型差异性评价
    6.5 改进的生存面积指数
        6.5.1 不同Voronoi图的差异
        6.5.2 不同加权Voronoi图生成方法对单木胸高面积生长的影响
        6.5.3 不同加权Voronoi图生成方法对不同树种的胸高断面积生长差异的解释
    6.6 小结
7 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的竞争木确定方法比较
    7.1 数据
    7.2 备选竞争指数
    7.3 备选竞争木确定方法
    7.4 不同竞争木确定方法的比较
    7.5 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的不同竞争木确定方法的分析
        7.5.1 不同竞争木确定方法的备选参数的比较
        7.5.2 主要竞争木确定方法及竞争指数的比较
        7.5.3 竞争木确定方法对不同树种生长对竞争响应的影响
    7.6 小结
8 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竞争指数比较
    8.1 数据
    8.2 不同竞争指数计算方法
        8.2.1 与距离无关的竞争指数
        8.2.2 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数
    8.3 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不同竞争指数的比较结果
        8.3.1 不同竞争指数对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的影响
        8.3.2 不同竞争指数对不同树种生长的影响
    8.4 小结
9 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
    9.1 数据
    9.2 林层的划分算法
    9.3 竞争指数选取
    9.4 竞争关系度量
        9.4.1 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度量
        9.4.2 树种所受竞争来源确定
    9.5 种内、种间竞争关系及竞争来源
        9.5.1 各树种所受的种内、种间竞争分析
        9.5.2 主要目的树种所受的竞争来源分布
        9.5.3 处于不同林层的主要目的树种的竞争来源分布
        9.5.4 不同经营措施对主要目的树种竞争的影响
    9.6 经营启示
    9.7 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1.1 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生长发育阶段的划分
        10.1.2 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优势高估计方法
        10.1.3 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竞争关系分析
    10.2 讨论
        10.2.1 天然混交林生长发育阶段划分
        10.2.2 混交林优势高估计方法及样地面积和及林分密度的影响
        10.2.3 考虑混交林树种差异的竞争指数
        10.2.4 混交林不同竞争木确定方法的比较
        10.2.5 不同竞争指数在混交林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中的表现
        10.2.6 混交林的种间和种内竞争关系
    10.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青树自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空间分布格局
        1.2.1.1 空间分布格局的定义
        1.2.1.2 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进展
        1.2.1.3 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1.2.1.4 影响空间分布格局的因素
        1.2.2 水青树保护生物学研究
        1.2.2.1 地理分布
        1.2.2.2 群落与种群生态学
        1.2.2.3 水青树种群的更新限制机制
        1.2.2.4 存在的问题
    1.3 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水青树自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地及材料的选择
        2.2.2 水青树龄级的划分
        2.2.3 水青树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各个斑块中水青树的龄级
        2.3.2 四个斑块水青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2.3.3 相同斑块中,不同径级水青树的空间关联性
    2.4 结论与讨论
第3章 种间联结性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选择及样方设置
        3.1.2 样地物种的调查
        3.1.3 群落优势种的计算
        3.1.4 水青树与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
        3.1.5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水青树群落乔木层优势种
        3.2.4 水青树群落优势种与水青树空间分布的关系
    3.3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土壤矿质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样地地设置与样品采集
        4.1.2 土壤矿质元素的测定
        4.1.3 土壤矿质元素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4.1.4 土壤矿质元素的半方差函数拟合
        4.1.5 土壤矿质元素的普通克里金插值
    4.2 数据处理
        4.2.1 描述性统计
        4.2.2 检验数据正态性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矿质元素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4.3.2 土壤各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3.3 土壤矿质元素的主成分分析
        4.3.4 土壤矿质元素空间分布
        4.3.4.1 数据正态性检验
        4.3.4.2 土壤矿质元素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4.3.4.3 土壤矿质元素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
        4.3.4.4 土壤矿质元素普通克里金插值
    4.4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生境因子对水青树空间分布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地概况与样地设置
        5.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5.1.2.1 典型相关分析
        5.1.2.2 数据分析软件
    5.2 结果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水青树空间分布格局
        6.1.2 群落优势种与水青树种群的空间关联性
        6.1.3 土壤矿质元素分析
        6.1.4 生境因子与水青树空间分布的关系
    6.2 水青树种群限制更新的因素
        6.2.1 外因
        6.2.2 内因
    6.3 保护策略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6)人工纯林和混交林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全球和我国人工林的发展概况
    1.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1.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1.4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测度方法及应用
    1.5 人工林群落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7.1 主要研究内容
        1.7.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8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样地概况
    2.3 野外调查和取样
    2.4 室内样品处理和分析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不同林分群落的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品采集及室内分析
        3.2.2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林分群落的植物物种组成和结构
        3.3.2 不同林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组成
        3.3.3 不同林分的植物多样性指数特征
    3.4 讨论
        3.4.1 林分类型对群落乔木层物种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3.4.2 林分类型对群落更新层物种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3.4.3 林分类型对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3.5 小结
4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土壤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
        4.2.2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
        4.3.2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
        4.3.3 不同林分的土壤酶活性
        4.3.4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多样性
    4.4 讨论
        4.4.1 林分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4.4.2 林分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影响
        4.4.3 林分类型对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影响
    4.5 小结
5 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联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品采集及室内分析
        5.2.2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标的数据来源及计算
        5.2.3 数据分析与统计检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林分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5.3.2 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联
        5.3.3 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调控路径
    5.4 讨论
        5.4.1 林分类型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5.4.2 林分类型对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联的影响
        5.4.3 林分类型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调控机制
    5.5 小结
6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6.2.1 主要创新点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情况

(7)不同割草制度对大针茅草原群落动态及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刈割对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1.2.2 刈割对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1.2.3 刈割对植物功能群及物种关系的影响
        1.2.4 刈割对草原植物营养特性的影响
        1.2.5 刈割对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1.2.6 刈割对草原群落演替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
        2.1.2 主要植被类型与特征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4.1 调查时间
        2.4.2 样品采集
        2.4.3 测定方法
        2.4.4 指标计算
        2.4.5 数据分析
    2.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2.5.1 技术路线
        2.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三章 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3.1 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特征
        3.1.1 不同割草制度对群落特征的影响
        3.1.2 不同割草制度对主要植物种群特征的影响
        3.1.3 不同割草制度对主要植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3.2 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组成结构
    3.3 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多样性的比较
    3.4 讨论
        3.4.1 不同割草制度对草原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3.4.2 不同割草制度对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种间关系分析
    4.1 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物种关联性
        4.1.1 群落总体关联性
        4.1.2 物种间关联性
    4.2 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的稳定性
    4.3 不同割草制度下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与生态位重叠
    4.4 讨论
        4.4.1 不同割草制度对物种关联性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4.4.2 不同割草制度对草原群落物种生态位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动态演变分析
    5.1 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特征的演变
        5.1.1 群落高度动态
        5.1.2 群落密度动态
        5.1.3 群落地上生物量动态
    5.2 不同割草制度下主要植物种群特征的演变
        5.2.1 大针茅种群动态
        5.2.2 羊草种群动态
        5.2.3 糙隐子草种群动态
    5.3 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演变
        5.3.1 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5.3.2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5.3.3 物种均匀性的变化
        5.3.4 主要植物种与多样性的相关性
    5.4 不同割草制度下大针茅草原群落的动态演变趋势
        5.4.1 一年割两次处理下群落演变阶段及特征
        5.4.2 一年割一次处理下群落演变阶段及特征
        5.4.3 割两年休一年处理下群落演变阶段及特征
        5.4.4 割一年休一年处理下群落演变阶段及特征
        5.4.5 不割草对照处理下群落演变阶段及特征
    5.5 讨论
        5.5.1 不同割草制度对草原群落动态的影响
        5.5.2 不同割草制度对草原群落特征演变的影响
        5.5.3 放牧与割草对大针茅草原群落演变影响的差异性
    5.6 小结
第六章 不同割草制度下土壤理化特征与植物养分特征分析
    6.1 不同割草制度下土壤养分特征
        6.1.1 不同割草制度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6.1.2 不同割草制度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6.1.3 不同割草制度对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6.1.4 不同割草制度对土壤全磷的影响
        6.1.5 不同割草制度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6.1.6 不同割草制度对土壤全钾的影响
        6.1.7 不同割草制度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6.2 不同割草制度对植物养分特征的影响
        6.2.1 不同割草制度对植物全氮含量的影响
        6.2.2 不同割草制度对植物全磷含量的影响
        6.2.3 不同割草制度对植物全钾含量的影响
    6.3 不同割草制度对主要植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6.3.1 不同割草制度对大针茅养分含量的影响
        6.3.2 不同割草制度对羊草养分含量的影响
        6.3.3 不同割草制度对糙隐子草养分含量的影响
    6.4 土壤理化特性与群落特征的相关分析
        6.4.1 土壤现存贮水量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关联分析
        6.4.2 土壤容重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关联分析
        6.4.3 土壤现存贮水量与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关联分析
        6.4.4 土壤速效养分与主要植物种地上生物量的回归分析
        6.4.5 土壤养分与群落特征指标的相关分析
    6.5 讨论
        6.5.1 不同割草制度对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6.5.2 不同割草制度对植物养分特征的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南盘江流域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征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森林结构
        1.3.2 森林立地环境
        1.3.3 研究评述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土壤
    2.5 植被
    2.6 森林资源
第三章 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地设置
        3.1.2 样地调查
        3.1.3 研究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物种组成及植物多样性
        3.2.2 林分非空间结构
        3.2.3 林分空间结构
        3.2.4 林分结构相互关系
    3.3 讨论
第四章 针阔混交林立地环境特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地设置
        4.1.2 数据采集及分析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非生物环境
        4.2.2 生物环境
    4.3 讨论
第五章 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性关联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地设置
        5.1.2 数据采集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2.2 林分非空间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2.3 林分空间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林分结构特征
        6.1.2 立地环境特征
        6.1.3 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相关关系
    6.2 创新点
    6.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9)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林灌草群落配置机理与优化调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1.林灌草群落配置
    2.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的林灌草群落配置
    3.喀斯特地区林灌草群落配置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与内容
    2.技术路线与方法
    3.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4.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林灌草群落配置机理
    1.林灌草群落结构特征及优势种甄别
    2.优势种生理生态适应性
    3.林灌草群落配置机理
    4.林灌草群落配置机理对比分析
四 林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机制
    1.优势种涵养水源功能
    2.优势种保育土壤功能
    3.优势种固碳释氧功能
    4.林灌草功能群划分及结构-功能协同机制
    5.林灌草结构-功能协同机制对比分析
五 石漠化地区林灌草生态效应与优化配置技术研发
    1.石漠化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1)封山育林技术
        (2)容器育苗技术
        (3)伐桩造林技术
    2.石漠化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1)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林灌草群落优化调控技术
        (2)轻度-中度石漠化地区林灌草群落优化调控技术
        (3)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林灌草群落优化调控技术
        (4)强度-极强度石漠化地区林灌草群落优化配置技术
六 石漠化地区林灌草生态经济效应与优化配置技术应用验证
    1.示范点选择与生态经济问题
        (1)撒拉溪示范点
        (2)花江示范点
    2.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1)撒拉溪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2)花江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3.群落配置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1)撒拉溪示范点林灌草现状评价与优化配置措施布局
        (2)花江示范点林灌草现状评价与优化配置措施布局
    4.群落配置设计与技术应用过程
        (1)撒拉溪示范点群落配置设计与技术应用过程
        (2)花江示范点群落配置设计与技术应用过程
    5.技术应用成效与验证分析
        (1)撒拉溪示范点技术应用成效与验证分析
        (2)花江示范点技术应用成效与验证分析
七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10)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森林经营管理研究进展
        1.3.2 林分结构调整研究进展
        1.3.3 林分结构的研究进展
        1.3.4 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水文条件
    2.5 土壤情况
    2.6 植被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样地设置
        3.3.2 结构调整方式
        3.3.3 林分状态特征调查分析
        3.3.4 数据处理及结构调整效果评价
    3.4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结构调整方式下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
        4.1.1 密度结构特征
        4.1.2 直径结构特征
        4.1.3 树高结构特征
        4.1.4 郁闭度结构特征
        4.1.5 蓄积量特征
        4.1.6 生物量结构特征
    4.2 不同结构调整方式下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4.2.1 混交度结构特征
        4.2.2 大小比结构特征
        4.2.3 角尺度结构特征
    4.3 不同结构调整方式下林分生态服务功能特征
        4.3.1 植物多样性特征
        4.3.2 土壤理化特征
        4.3.3 叶面积指数特征
        4.3.4 负氧离子浓度特征
    4.4 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效果评价
5 结论与讨论
    5.1 讨论
        5.1.1 结构调整对云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5.1.2 结构调整对云杉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
        5.1.3 结构调整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5.1.4 关于云杉人工林经营的思考
    5.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土壤元素对杉阔混交林几个建群种优势度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土壤协同恢复机制[D]. 孟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2]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D]. 方文. 西南大学, 2020
  • [3]湖南楠木次生林林分收获表与结构优化研究[D]. 姜兴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发育阶段、优势高和竞争关系研究[D]. 周梦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5]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青树自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D]. 张欢. 西华师范大学, 2020(12)
  • [6]人工纯林和混交林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D]. 巫文香. 广西大学, 2019(06)
  • [7]不同割草制度对大针茅草原群落动态及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研究[D]. 时光.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8]南盘江流域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征关联分析[D]. 喻素芳.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9]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林灌草群落配置机理与优化调控技术[D]. 程雯.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10]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模式研究[D]. 冯宜明. 甘肃农业大学, 2018

标签:;  ;  ;  ;  ;  

土壤元素对杉木混交林几种构造树种优势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