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两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特征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两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特征

一、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2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许太敏[1](2020)在《云南省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林木腐朽真菌资源与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木腐朽真菌主要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木耳目(Auriculariales)、伏革菌目(Corticiales)、褐褶菌目(Gloeophyllales)、锈革孔菌目(Hymenochaetal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红菇目(Russulales)、伏革菌目(Corticiales)、糙孢孔目(Trechisporales)、花耳目(Dacrymycetales)和银耳目(Tremellales)等。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种枯死的树干、倒木、及人工木制品上,通过分泌产生各种生物酶,讲解木材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生态系统分解者中的重要成员。但同时它们也能引起林木病害,造成林业生产上的损失。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植被类型独特,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林木腐朽真菌资源;但目前对其林木腐朽真菌资源情况尚不清楚,更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开展对该保护区林木腐朽真菌资源、分类和分子系统学研究,不但对保护和开发利用食药用真菌资源及防治森林病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如下:(1)对云南省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林木腐朽真菌资源非常丰富。本研究在保护区不同海拔、林型、区域共采集到林木腐朽真菌标本2454号,共发现89种白腐菌,4种褐腐菌,其中包括14种药用真菌,2种食用菌。(2)基于对采集标本宏观和微观结构特征的观察,共鉴定出93种木腐真菌,它们隶属于9目,24科,58属。其中,64种隶属于多孔菌目Polyporales,占所研究木腐菌种类的68%,为优势目;12种隶属于红菇目Russulales、7种隶属于锈革孔菌目Hymenochaetales、3种隶属于木耳目Auriculariales;牛肝菌目Boletales和糙孢孔菌目Trechisporales各有2种,另有3种分别隶属于鸡油菌目Cantharellales、伏革菌目Corticiales和褐褶菌目Gloeophyllales。对鉴定出的93种林木腐朽真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及显微绘图,并对每个种的寄主、分布和腐朽类型做了详细的记录,同时对每个种及其相近种进行了讨论。(3)发现一个新属Rhomboria和8个新种,它们分别为Serpula dendrocalami,Rhomboria wuliangshanensis,Gloeodontia yunnanensis,Lyomyces bambusinus,L.cremeus,L.macrosporus,L.wuliangshanensis,Peniophorella fissurata。(4)基于ITS序列构建了9个目和红菇目、多孔菌目、木耳目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9个目中,多孔菌目Polyporales与褐褶菌目Gloeophyllales聚类较近,锈革孔菌目Hymenochaetales与糙孢孔菌目Trechisporales聚类较近,木耳目Auriculariales与鸡油菌目Cantharellales聚类较近。红菇目系统发育树显示,本研究标本在红菇目内共形成5个clades(Bondarzewiaceae、Hericiaceae、Lachnocladiaceae、Peniophoraceae、Stereaceae)。其中Hericiaceae clade与Peniophoraceae clade聚在一起。多孔菌目系统发育树显示,本研究中的囊耙齿菌科Irpicaceae、皱孔菌科Meruliaceae和原毛平革菌科Phanerochaetaceae的系统发育关系较近,齿耳菌科Steccherinaceae、齿毛菌科Cerrenaceae和丝毛伏革菌科Hyphodermataceae的系统发育关系较近,而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单独聚为一支,与其他科真菌聚类关系显着分开。木耳目系统发育树表明,本研究木耳属的3个种的序列分别与其对应种的权威序列聚类,且支持率高。(5)基于基于ITS序列和LSU序列对本研究中发现的8个新种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同时结合形态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牡竹干腐菌Serpula dendrocalami与相似干腐菌亲缘关系紧密,为干腐菌属Serpula的新种;Rhomboria wuliangshanensis属于齿耳菌科,与Nigroporus属、Flabellophora属及Trullella属关系较近,但自成一枝,为齿耳菌科的新属新种;Gloeodontia yunnanensis与Gloeodontia的其他种聚类在共同的clade中,但从形态上可以把将他们它们区分开,为Gloeodontia属的新种;Peniophorella fissurata和P.pubera系统发育关系最近,但它单独聚成一支,且形态学上有差异,为Peniophorella属的新种;Lyomyces属的4个新种(Lyomyces bambusinus、L.cremeu、L.macrosporus、L.wuliangshanensis)中,L.wuliangshanensis和L.mascarensi、L.bambusinus和L.sambuci、L.macrosporus和L.allantosporus系统发育关系紧密,但在形态学上都有差别,为该属新种。而L.cremeus与L.microfasciculatus、L.mascarensis、L.wuliangshanensis组成一个clade,但其形成了一个单系谱系,也为该属新种。以上结果显示,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林木腐朽真菌资源丰富,且多样性高。本研究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完成了93种真菌的准确鉴定,并明确了其分类地位。同时本研究构建了小型木腐菌标本库、菌株库、基因库,研究结果不仅弥补了该地区林木腐朽真菌资源与分类研究的空白,而且为未来研究该地区林木腐朽真菌提供基本材料和参考依据。

李璐杉[2](2020)在《昆明车木河水库水源地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与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水源涵养林作为城市水源地区培育与经营的主要林种,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等作用明显。本文以云南双河磨南德水源林自然保护区——昆明车木河水库水源地为研究区域,以区内主要森林类型——半湿性常绿阔叶林(次生林)、云南松林、华山松林、针阔混交林、旱冬瓜林、银荆林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坡旱地作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在分析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和土壤特性与持水能力的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理想点法对不同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森林类型060cm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着,有机质含量以常绿阔叶林最高(65.11g·kg-1),幼龄云南松林最低(23.44g·kg-1)。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递减特征明显,土壤全氮、全磷及速效养分含量亦具有相似变化特征,而土壤全钾含量则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肥力大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1.80)>常绿阔叶林(1.74)>旱冬瓜林(1.51)>华山松林(0.58)>成熟云南松林(-0.44)>银荆林(-0.86)>幼龄云南松林(-1.75)>坡旱地(-2.46)。总体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土壤肥力较针叶林纯林好,林地土壤肥力较坡旱地好。(2)土壤砂粒含量范围为50.34%69.74%,黏粒含量范围为7.54%26.76%,土壤质地类型以砂质粘壤土、砂质壤土为主,通透性和保水性良好。林地土壤容重在1.221.41g·cm-3之间,显着低于坡旱地(1.52g·cm-3),排序为成熟云南松林>幼龄云南松林>银荆林>旱冬瓜林>华山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在42.52%53.86%之间,排序与容重相反;各森林类型土壤分形维数范围为2.6112.802,与容重、结构破坏率呈显着正相关;林地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在71.61%78.20%之间,显着高于坡旱地(55.40%),说明林地对土壤改良作用明显,孔隙度状况良好,贮存水分和涵蓄降水能力强。(3)土壤旱季末期自然含水量范围11.79%18.65%,大小排序为旱冬瓜林>华山松林>常绿阔叶林>成熟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幼龄云南松林>银荆林>坡旱地,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增加趋势。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范围分别在2550.893231.47t·hm-2、1811.072283.93t·hm-2、739.831093.13t·hm-2之间,土壤持水能力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华山松林>旱冬瓜林>银荆林>幼龄云南松林>成熟云南松林>坡旱地,土壤上层持水能力能高于下层。土壤涵蓄降水量范围在184.35239.02mm之间,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银荆林>常绿阔叶林>幼龄云南松林>华山松林>旱冬瓜林>成熟云南松林>坡旱地。土壤有效涵蓄量在82.79138.17mm之间,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银荆林>华山松林>常绿阔叶林>成熟云南松林>坡旱地>幼龄云南松林>旱冬瓜林。土壤涵蓄降水量和有效涵蓄量变化不一致,但都以针阔混交林最高,二者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呈现出递减趋势,表层土壤蓄水能力好于下层土壤。(4)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蓄积量变化范围为4.7517.45 t·hm-2,总厚度变化范围为2.067.57cm,均以针阔混交林最高,幼龄云南松林最小。除华山松林、云南松林外,其他森林类型半分解层(Oe)蓄积量均大于未分解层(Oi)。枯落物旱季末期自然含水量在0.342.28t·hm-2之间,大小排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华山松林>旱冬瓜林>银荆林>成熟云南松林>幼龄云南松林;最大持水量在7.0532.19t·hm-2之间,大小排序为华山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成熟云南松林>旱冬瓜林>银荆林>幼龄云南松林,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在5.4525.34t·hm-2之间,大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华山松林>常绿阔叶林>成熟云南松林>旱冬瓜林>银荆林>幼龄云南松林,综合三者大小排序来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华山松林枯落物持水能力表现较好。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在148.47%210.88%之间,有效拦蓄率在119.06%165.43%之间,二者均表现出阔叶林高于针叶林、半分解层高于未分解层的特征。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的持水量、持水率与失水量、失水率和实验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对数函数关系:W=alnt+b,R2>0.93;枯落物持水速率、失水速率与实验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幂函数关系:V=k t n,R2>0.99。(5)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结果为:常绿阔叶林(0.373)>针阔混交林(0.409)>旱冬瓜林(0.495)>华山松林(0.499)>银荆林(0.594)>成熟云南松林(0.685)>幼龄云南松林(0.739)>坡旱地(0.973),以常绿阔叶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最强,针阔混交林、旱冬瓜林次之,幼龄云南松林最差。可加强现存常绿阔叶林的维护与管理,构建结构合理的针阔混交林,使得车木河水库水源地水文生态效益得到稳定发挥。

杨幸[3](2019)在《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凋落物-土壤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地理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是近期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西坡海拔15003100m的自然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在每100m的海拔梯度中设置3个20m×20m样方,采集样方内乔木层中优势种的叶片、新鲜凋落物和010cm的表层土壤,并进行室内测定和分析,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不同组分之间养分的耦合性和生态化学计量比值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哀牢山东坡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534.79 g/kg、15.55 g/kg、1.15 g/kg、38.61、544.10、14.83;492.11 g/kg、10.53 g/kg、0.57 g/kg、55.30、1174.26、22.01;96.09 g/kg、5.58 g/kg、0.84 g/kg、20.26、137.76、6.90。西坡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559.85 g/kg、12.46 g/kg、1.27 g/kg、48.60、532.83、11.74;499.19 g/kg、9.07 g/kg、0.65 g/kg、61.82、911.22、17.54;82.39g/kg、5.06 g/kg、0.82 g/kg、17.10、119.65、7.24。哀牢山东西坡同一海拔梯度不同组分间C、N含量大小均为叶片>凋落物>土壤,P含量则为叶片>土壤>凋落物,叶片和凋落物两者之间含量差异不显着,与土壤含量差异显着;哀牢山东西坡同一海拔梯度内叶片、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比差异不显着,与土壤差异显着,比值大小均为凋落物>叶片>土壤。(2)将上述结果与其它地区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比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哀牢山森林系统碳蓄积能力较强,西坡叶片和凋落物C含量比东坡高。东西坡高海拔地区植物叶片N元素缺少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低海拔地区植物叶片P元素缺失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而土壤N、P含量高于中国土壤平均含量,低海拔地区凋落物N:P比值较大,土壤P元素的有效性较低,是该山地低海拔地区森林出现退化的主要生态因素。(3)哀牢山东坡叶片、凋落物和土壤显着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三个组分之间各自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值的相关性,叶片C含量、土壤黏粒含量均与其他组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未出现显着相关,仅叶片P含量与土壤N、P含量、叶片C:N比值与土壤N、P含量及C:N比值、叶片N:P含量与土壤P含量、C:P、N:P比值和自然含水量极显着相关或显着相关。与东坡相比,西坡叶片-凋落物-土壤系统中养分循环利用较密切,土壤自然含水量对凋落物养分元素的分解淋溶及土壤黏粒对植物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吸收利用作用强。(4)哀牢山东西坡叶片和土壤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海拔梯度变化相关性显着,西坡整体不同组分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与海拔梯度的相关性比东坡显着,主要由于西坡气温和降水在海拔梯度变化上相关性较强。叶片和凋落物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含量在海拔梯度间的差异变化不明显,N含量、C:P、N:P比值随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其他数值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哀牢山东西坡高海拔地区土壤N、P含量较低,但叶片N、P含量在高海拔地区含量较高,叶片N:P比值随海拔升高而减小。东西两侧土壤自然含水量都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东坡低海拔地区土壤自然含水量递增缓慢,高海拔地区递增加快,西坡土壤自然含水量在海拔梯度上递增稳定。

宋小龙[4](2019)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我国提出建设国家公园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各地建设国家公园的序幕自此拉开。分区管理是国际上国家公园管理中普遍的通行做法,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公园分区管理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同时,国家启动了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保护类型的最高级别,表明了科学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十分重要。将主体功能区划思想应用到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分区实践的一次尝试,又是立足生态保护红线和保障宁夏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以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方法、实地调研法、综合指数法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根据DEM高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其它数据等情况,对各要素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加权和空间叠加确定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最终确定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类型,根据分区结果做了修正。依据不同的分区类型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分区管理方案。研究表明:(1)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在区位条件、生态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和社会条件等方面优越,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遗址众多,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充分体现,符合国家公园建设的国家代表意义。根据价值评估和威胁评估得知,价值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具有重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②公园科普游憩价值极高;③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威胁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旅游开发对拟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产生较大压力;②人类活动频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③重要文化遗址景观未得到有效保护。(2)参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的功能区划方法、步骤及划分结果,结合其典型案例,可以将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的区划思路概括为:①确定公园区划范围;②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③确定功能区划结果;④区划结果的修正;⑤公园分区管理。区划范围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公园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划面积的确定;基于生态重要性构建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其中权重方法为AHP及专家打分法;将指标体系进行正负向标准化处理,利用叠加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结果。为保证国家公园的分区结果具有可操作性且符合实际情况,利用GIS和Photoshop进行修正和细分,其中重点考量NDVI指数、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公园功能价值功能亚区细分三个方面的修正。(3)根据总结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和实地勘察结果,确定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压力、人文景观遗址和生态敏感性四个指标项,构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按照生态重要性确定极重要区、重要区、较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4大功能区,相对应的区划结果为严格保护区(30%)、生态保育区(20%)、游憩展示区(14%)和传统利用区(36%),划分出18个功能亚区供参考。(4)为了国家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明确了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总体思路;其次,探讨了分区管理内容;再次,制定分区管理政策;最后,制定分区管控措施。

曾觉民[5](2018)在《云南自然森林分类系统及地理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近半个世纪云南全省森林植被的调查和相关科技文献资料的参阅、类比、查证,联系云南森林实情,运用我国森林分类的原则和系统对云南森林类型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云南自然森林群落类型的分类系统。结果表明:云南自然森林系统分为4个森林林纲组、16个森林林纲、328个森林林系和若干森林林型(类型)。同时分析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其成林原因,提出了分布规律,进而阐明云南森林类型及地理分布的多样、复杂、独特和系统特点。

田径[6](2018)在《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锐减成为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植物多样性保护备受关注,植物区系研究为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我国华南和华东植物区系是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核心部分,地理空间上诸广山脉地区正处于这两个区系的交界处——湘赣交汇的罗霄山脉南段,因此诸广山脉地区亦是联系南岭植物区系与罗霄山脉植物区系的纽带。研究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对丰富罗霄山脉区系资料,揭示相关植物区系的关系,探讨该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及起源,深化对有关区系地理问题的认识等具有重要意义。从2013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诸广山脉地区开展区系调查的过程中,共采集了 8800余号植物标本。基于对标本的科学鉴定以及查阅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等馆藏标本和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名录。对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种类、区系成分、特有现象及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本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起源及有关区系地理问题等。主要结果如下:1.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诸广山脉地区共有种子植物192科、915属、2442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其中裸子植物9科、23属、29种,被子植物183科、892属、2413种。该地区科、属和种分别占湖南种子植物的91.00%、63.23%和49.51%;科、属和种分别占江西种子植物的96.00%、78.88%和54.85%;科、属和种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的55.81%、28.74%和8.51%,表明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丰富,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在湖南省和江西省种子植物区系乃至整个华东植物区系中的构成及作用显着。科、属、种的数量分析表明: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和冬青科(Aquifoliaceae)等为该区的优势科和表征科,具有植物区系地理指示作用和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栎属(Quercus)、石栎属(Lithocarpus)、樟属(Cinnamomum)、润楠属(Machilus)、木兰属(Magnolia)、山矾属(Symplocos)、冬青属(Ilex)、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柃属(Eurya)、荚蒾属(Viburnum)、榕属(Ficus)、山胡椒属(Lindera)等则为该区的优势属或表征属。优势科、属对该区植物区系的贡献作用显着,该区不足15%的大科拥有50%左右的属、种数量。Ⅳ、Ⅴ级的科数较多而科内所含属、种贫乏,一方面说明了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表明该区域是许多科、属的汇集与渗透地带。而高比例的单种科和寡种科的存在则暗示着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自身特点的种系发生和演化趋势。2.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热带北缘性质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的地理成分共有12个分布型和13个分布变型,属的地理成分共有14个分布型和30个分布变型。该区有热带性科87个,占该区总科数(除去世界广布科,下同)的65.91%;温带性科44个,占该区总科数的33.33%。可见在科级水平上,以东亚为起源或分布中心的热带性科占明显优势。热带性科比例显着高于温带性科,表明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科级水平上具有强烈的热带亲缘性。属的分布区类型表明,该区植物区系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受诸多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影响,各地理成分比例上存在差异,显示了出彼此之间的亲疏程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型,有240属,占总属数(除去世界分布属,下同)的30.86%;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型,有155属,占总属数的19.92%;北温带分布型有130属,占总属数的16.71%。诸广山脉地区有热带性属395个,占该区总属数的50.78%,温带性属383个,占该区总属数的49.23%,热带属和温带属的比例基本持平,R/T比值为1.03,与整个华东植物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温带成分(50.63%)接近,可见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和华东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该区具有较多的华南植物区系成分(如:拟兰属Apostasia、天料木属Homalium、粘木属Ixonanthes和西番莲属Passiflora等)渗入,与华南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显示出热带北缘性质。3.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特有成分丰富诸广山脉地区共有东亚特有科3科、中国特有科2科、中国特有属32个、中国特有种919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诸广山脉地区中国特有属占华东植物区系中国特有属(54属)的59.26%,比例超过了二分之一;在诸广山脉地区中国特有属中有单型属18个,占诸广山脉地区特有属总数的56.25%,这些属多为木本,且是植物系统进化发育中较为原始和古老的成分,如银杏属(Ginkgo)、银杉属(Cathaya)、青钱柳属(Cyclocarya)、伯乐树属(Bretschneidera)和半枫荷属(Semiliquidambar)等;诸广山脉地区拥有众多华东特有种,它们的分布范围通常狭窄,如闽赣葡萄(Vitis chungii)、九华蒲儿根(Sinosenecio jiuhuashanicus)、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台湾独蒜兰(Pleione formosana)等。诸广山脉地区具有如此多的特有成分,不仅说明该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优越和独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区植物区系的孑遗性和古老性。4.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历史久远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虽然整体上受华南、华中和华东区系的综合影响,其属的温带性成分与热带性成分比例相当,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但本区具有华南地区起源或为分布中心的银杉(Cathay argvrophylla)、铁杉(Tsuga chinensis)、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和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等成分;同时本区具有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蕈树(Altingia chinesis)、五列木(Pentaphylax euryoides)和多枝拟兰(Apostasiaramifera)等许多热带性质的成分。基于所获得的资料及地史资料分析,认为本区植物区系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第三纪。根据该区植物区系现代分布式样,作者推测其区系形成与发展历史可能存在三条扩散与渗入通道。多种成分渗透与汇集,彼此相互依存,它们在长期的环境适应与进化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竞争与适应,形成了本区植物区系的现代分布格局。5.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新发现本研究共发现诸广山脉地区植物新种3个,即:桂东锦香草(Phyllagathis guidongensis K.M.Liu&J.Tian)、衡山报春苣苔(Primulina hengshmuensis L.H.Liu&K.M.Liu)和长萼报春苣苔(Primulina longiloba L.Zhou&J.Tian sp.nov.)。发现6个新记录种,即:尖叶木姜子(Lindera acutivena Hay.)、大叶过路黄(Lysimachia fordiana Oliv.)、指叶山猪菜(Merremia quinata(R.Br.)V.Ooststr.)、圆苞山罗花(Melampyrum laxum Miq.)、弯管马铃苣苔(Oreochariscurvituba J.J.Wei&W.B.Xu)和大齿马苣苣苔(Oreocharis magnidens Chun ex K.Y.Pan)。发现数个珍稀濒危物种野生新居群,即:黄连(Coptis chinensis ranch.)、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T.Caang)、竹节参(Panaxjaponicus C.A.Mey.)、莼菜(Brasenia schreberiJ.F.Gmel.)和宽叶泽苔草(Caldesiaa grandis Sam.)等居群。

刘锋[7](2017)在《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研究》文中指出环境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关关系(heterogeneity-diversity relationships,HDRs)一直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生态位理论认为环境异质性区域能够孕育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削弱了现有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而研究表明在系统保护规划中耦合异质性区域能够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云南省是一个典型的环境异质性/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气候变化对其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因此,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研究将有助于完善现有保护区体系,为气候变化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可适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通过构建生物多样性指标(Ecosystem diversity Index(EI)/Plant diversity Index(PI)/Animal diversity Index(AI))和度量环境异质性,进行基于云南省自然区域(云南省32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HDRs研究;在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最优模型基础上,识别栅格单元尺度(11×11km2)和乡镇单元尺度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在尺度效应、植物/动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空间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分析基础上识别栅格尺度 MPA(Merged Plant and Animal diversity priority conservation areas,MPA);基于保护效率评估,筛选最具有保护意义的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将其与现有保护区体系进行叠加分析,可以发现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尚存一些保护空缺;通过与生物地理区的空间分析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对比,探究保护优先区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来看,云南省最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保护区是:西双版纳、高黎贡山、铜壁关和南滚河;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PI)以及动物多样(AI)分布均与纬度呈显着负相关,而生态系统多样性(EI)与纬度之间的没有显着的相关性。(2)气候异质性是解释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最重要的机制,土壤和地形异质性是对气候异质性解释机制的有效补充;由最优模型可知,对于动物多样性(AI)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EI),年温差(TemperatureAnnualRange,TAR)异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对植物多样性(PI)最重要的变量是冷季降(Precipitation of Coldest Quarter,CQP);基于AIC模型,我们得知年降水(AnnualPrecipitation,AP)异质性/冷季降水异质性以及年温差异质性/降水变异系数(Precipitation Seasonality Coefficient,PSC)异质性可以分别运用到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工作中。(3)在尺度效应、PDCPAs(Plant Diversity Priority Conservation Areas)与 ADPCAs(Animal Diversity Priority Conservation Areas)的空间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分析基础上识别栅格尺度MPA;基于护效率评估(基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植被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栅格尺度MPA是最具有保护意义的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MPA主要分布在:滇西北-横断山区,高黎贡山-无量山-哀牢山,金沙江干热、干暖河谷区,滇西南热带雨林区以及滇南、滇东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区;(4)通过现有保护区体系与MPA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发现云南省尚存一些保护空缺。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最北部、澜沧江干暖河谷以及梅里雪山-碧罗雪山寒温性针叶林区;由高黎贡山南麓向东南延伸至澜沧江与无量山之间的常绿阔叶林,再由哀牢山东坡沿元江延伸至云南省国境线附近生物多样性区域:其中滇南地区主要在李仙江两侧以及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有分布,而滇东南则位于元江两岸的多个动植物区系的交汇区;另外,保护空缺还分布在横断山区与滇中高原的过渡地带:宾川、鹤庆等地,由此向东至金沙江干热河谷常绿灌丛-稀树草原区以及金沙江干热河谷与乌蒙山交错区;滇西南热带雨林区的保护空缺相对比较独立,主要是铜壁关热带雨林与南汀河热带雨林的相间地带。(5)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的保护效果与传统保护工作是相似的,说明异质性区域可以作为未来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关键区域;MPA可能是云南省生物地理分区的成因之一;沿生物地理线生态廊道等保护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在宏观格局下完善云南省现有保护区体系;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可以推论MPA能够缓解气候变化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识别的云南省MPA和保护空缺能够有效地补充完善云南省现有保护区体系,并有助于未来气候变化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

刘晓梅,李小英,袁勇,申佳艳[8](2016)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综述(英文)》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查阅大量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方面的研究资料,综述了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对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森林类保护区土壤质量评价及土壤养分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森林类保护区土壤的深入研究及对其保护提供指导。森林土壤养分的分布存在显着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其最终分布格局是地形、植被、土壤类型、季节变化、土壤微生物等环境及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生态系统下,环境因素是土壤养分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有效的人为管理方式能促进森林土壤养分的积累,而不当的干扰则会造成养分显着流失。对土壤质量进行准确评价,能够客观了解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的影响,有助于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在保护区建立森林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站,是全面掌握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的较好途径,最终为保护区森林的持续健康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郭子良[9](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袁勇,李小英[10](2016)在《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综述》文中指出通过查阅大量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方面的研究资料,综述了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对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森林类保护区土壤质量评价及土壤养分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森林类保护区土壤的深入研究及对其保护提供指导。森林土壤养分的分布存在显着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其最终分布格局是地形、植被、土壤类型、季节变化、土壤微生物等环境及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生态系统下,环境因素是土壤养分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有效的人为管理方式能促进森林土壤养分的积累,而不当的干扰则会造成养分显着流失。对土壤质量进行准确评价,能够客观了解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的影响,有助于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在保护区建立森林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站,是全面掌握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的较好途径,最终为保护区森林的持续健康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二、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2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2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林木腐朽真菌资源与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概述
    1.2 林木腐朽真菌概述
    1.3 林木腐朽真菌资源的研究进展
        1.3.1 林木腐朽真菌研究现状
        1.3.2 林木腐朽真菌研究进展
    1.4 林木腐朽真菌分类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标本
        2.1.2 实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软件
        2.1.5 主要溶液配制
        2.1.6 研究标本及其Genbank序列号
    2.2 实验方法
        2.2.1 资源调查与标本采集
        2.2.2 形态学研究方法
        2.2.3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2.2.4 真菌基因组DNA琼脂糖电泳检测
        2.2.5 ITS和nLSU引物及PCR扩增
        2.2.6 系统发育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木腐菌资源研究结果
        3.1.1 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林木腐朽真菌资源情况
        3.1.2 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林木腐朽真菌分类地位
    3.2 形态学研究结果
        3.2.1 Abundisporus quercicola Y.C. Dai
        3.2.2 Aleurodiscus botryosus Burt
        3.2.3 Aleurodiscus cerussatus(Bres.) H(?)hn. & Litsch
        3.2.4 Aleurodiscus isabellinus S.H. He & Y.C. Dai
        3.2.5 Aleurodiscus mirabilis (Berk. & M.A. Curtis) H(?)hn
        3.2.6 Aleurodiscus subroseus S.H. He & Y.C. Dai
        3.2.7 Antrodiella semisupina (Berk. & M.A. Curtis)Ryvarden
        3.2.8 Asterostroma muscicola (Berk. & M.A. Curtis) Massee
        3.2.9 Auricularia asiatica Bandara & K.D. Hyde
        3.2.10 Auricularia cornea Ehrenb
        3.2.11 Auricularia delicata (Mont. ex Fr.) Henn
        3.2.12 Bjerkandera adusta (Willd.) P. Karst
        3.2.13 Byssomerulius corium (Pers.) Parmasto
        3.2.14 Ceriporia lacerata N. Maek., Suhara & R. Kondo
        3.2.15 Cerrena albocinnamomea (Y.C. Dai & Niemel?) H.S. Yuan
        3.2.16 Cerrena zonata (Berk.) H.S. Yuan
        3.2.17 Climacodon pulcherrimus (Berk. & M.A. Curtis) Nikol
        3.2.18 Corticium roseocarneum (Schwein.) Hjortstam
        3.2.19 Crustodontia chrysocreas (Berk. & M.A. Curtis) Hjortstam & Ryvarden
        3.2.20 Dacryobolus angiospermarum S.H. He
        3.2.21 Daedaleopsis confragosa (Bolton) J. Schr(?)t
        3.2.22 Datronia mollis (Sommerf.) Donk
        3.2.23 Datronia stereoides (Fr.) Ryvarden
        3.2.24 Earliella scabrosa (Pers.) Gilb. & Ryvarden
        3.2.25 Fibroporia albicans B.K. Cui & Yuan Y. Chen
        3.2.26 Flavodon ambrosius D.R. Simmons, You Li, C.C. Bateman & J. Hulcr
        3.2.27 Fomes fomentarius (L.) Fr
        3.2.28 Gloeodontia yunnanensis C.L. Zhao
        3.2.29 Ganoderma australe (Fr.) Pat
        3.2.30 Gloeophyllum sepiarium (Wulfen) P. Karst
        3.2.31 Gyrodontium sacchari (Spreng.) Hjortstam
        3.2.32 Heterobasidion insulare (Murrill) Ryvarden
        3.2.33 Hexagonia glabra (P. Beauv.) Ryvarden
        3.2.34 Hexagonia tenuis (Fr.) Fr
        3.2.35 Hyphoderma moniliforme (P.H.B. Talbot) Manjón, G. Moreno & Hjortstam
        3.2.36 Hyphoderma mutatum (Peck) Donk
        3.2.37 Hyphoderma nudicephalum Gilb. & M. Blackw
        3.2.38 Hyphoderma transiens (Bres.)
        3.2.39 Irpex lacteus (Fr.) Fr
        3.2.40 Junghuhnia crustacea (Jungh.) Ryvarden
        3.2.41 Junghuhnia nitida (Pers.) Ryvarden
        3.2.42 Laxitextum incrustatum Hjortstam & Ryvarden
        3.2.43 Lenzites betulinus (L.) Fr
        3.2.44 Lopharia ayresii (Berk. ex Cooke) Hjortstam
        3.2.45 Lopharia mirabilis (Berk. & Broome) Pat
        3.2.46 Lyomyces bambusinus C.L. Zhao
        3.2.47 Lyomyces cremeus C.L. Zhao
        3.2.48 Lyomyces macrosporus C.L. Zhao
        3.2.49 Lyomyces wuliangshanensis C.L. Zhao
        3.2.50 Megasporia ellipsoidea (B.K. Cui & P. Du) B.K. Cui & Hai J. Li
        3.2.51 Megasporia major (G.Y. Zheng & Z.S. Bi) B.K. Cui & Hai J. Li
        3.2.52 Megasporoporiella subcavernulosa (Y.C. Dai & Sheng H. Wu) B.K. Cui & Hai J.Li
        3.2.53 Megasporoporiella pseudocavernulosa B.K. Cui & Hai J. Li
        3.2.54 Metuloidea murashkinskyi (Burt) Miettinen & Spirin
        3.2.55 Microporus vernicipes (Berk.) Kuntze
        3.2.56 Microporus xanthopus (Fr.) Kuntze
        3.2.57 Neodatronia sinensis B.K. Cui, Hai J. Li & Y.C. Dai
        3.2.58 Nigroporus vinosus (Berk.) Murrill
        3.2.59 Oxychaete cervinogilva (Jungh.) Miettinen
        3.2.60 Peniophora cinerea (Pers.) Cooke
        3.2.61 Peniophora incarnata (Pers.) P. Karst
        3.2.62 Peniophora pseudoversicolor Boidin
        3.2.63 Peniophorella fissurata C.L. Zhao
        3.2.64 Peniophorella pubera (Fr.) P. Karst
        3.2.65 Peniophorella rude (Bres.) K.H. Larss
        3.2.66 Perenniporia luteola B.K. Cui & C.L. Zhao
        3.2.67 Perenniporia mopanshanensis C.L. Zhao
        3.2.68 Phaeophlebiopsis peniophoroides (Gilb. & Adask.) Floudas & Hibbett
        3.2.69 Phanerochaete angustocystidiata Sheng H. Wu
        3.2.70 Phanerochaete australis Jülich
        3.2.71 Phanerochaete concrescens Spirin & Volobuev
        3.2.72 Phanerochaete sanguineocarnosa Floudas & Hibbett
        3.2.73 Phanerochaete sordida (P. Karst.) J. Erikss. & Ryvarden
        3.2.74 Phlebiopsis castanea (Lloyd) Miettinen & Spirin
        3.2.75 Phlebiopsis crassa (Lév.) Floudas & Hibbett
        3.2.76 Pycnoporus sanguineus (L.) Murrill
        3.2.77 Rhomboria wuliangshanensis C.L. Zhao
        3.2.78 Rigidoporus pouzarii Vampola & Vlasák
        3.2.79 Serpula dendrocalami C.L. Zhao
        3.2.80 Sistotrema brinkmannii (Bres.) J. Erikss
        3.2.81 Sistotremastrum guttuliferum Melo, M. Due?as, Tellería & M.P. Martín
        3.2.82 Steccherinum bourdotii Saliba & A. David
        3.2.83 Steccherinum confragosum Maas Geest. & Lanq
        3.2.84 Steccherinum ochraceum (Pers. ex J.F. Gmel.) Gray
        3.2.85 Terana coerulea (Lam.) Kuntze
        3.2.86 Tinctoporellus epimiltinus (Berk. & Broome) Ryvarden
        3.2.87 Trametes ellipsospora Ryvarden
        3.2.88 Trametes hirsuta (Wulfen) Lloyd
        3.2.89 Trametes pavonia (Hook.) Ryvarden
        3.2.90 Trametes versicolor(L.) Lloyd
        3.2.91 Trametopsis cervina (Schwein.) Tom?ovsky.
        3.2.92 Trechispora nivea (Pers.) K.H. Larss.
        3.2.93 Truncospora ochroleuca (Berk.) Pilát
    3.3 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
        3.3.1 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林木腐朽真菌九目系统发育分析
        3.3.2 红菇目Russulales 11种系统发育分析
        3.3.3 多孔菌目系统发育分析
        3.3.4 多孔菌科系统发育分析
        3.3.5 囊耙齿菌科Irpicaceae、皱孔菌科Meruliaceae和原毛平革菌科Phanerochaetaceae系统发育分析
        3.3.6 齿耳菌科Steccherinaceae、齿毛菌科Cerrenaceae和丝毛伏革菌科Hyphodermataceae系统发育分析
        3.3.7 木耳目Auriculariales系统发育分析
        3.3.8 新种系统发育分析
4 结论
    4.1 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林木腐朽真菌资源丰富
    4.2 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林木腐朽真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3 形态学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林木腐朽真菌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4.4 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及其参考价值
    4.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1
导师简介 2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昆明车木河水库水源地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与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进展
        1.2.2 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进展
        1.2.3 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进展
        1.2.4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样地调查与布设
        1.4.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1.4.3 枯落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1.4.4 评价方法
        1.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1.5 研究区概况
第2章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化学性质
    2.1 土壤化学性质
        2.1.1 土壤有机质
        2.1.2 土壤全氮与碱解氮
        2.1.3 土壤全磷与速效磷
        2.1.4 土壤全钾与速效钾
    2.2 土壤肥力分析
        2.2.1 土壤肥力指标相关性分析
        2.2.2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2.3 小结
第3章 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
    3.1 枯落物蓄积量和厚度
        3.1.1 枯落物蓄积量
        3.1.2 枯落物厚度
    3.2 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
        3.2.1 枯落物持水能力
        3.2.2 枯落物持水过程
        3.2.3 枯落物失水过程
    3.3 小结
第4章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
    4.1 土壤物理性质
        4.1.1 土壤质地
        4.1.2 土壤容重
        4.1.3 土壤孔隙度
        4.1.4 土壤团聚体
    4.2 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4.2.1 土壤持水能力
        4.2.2 土壤蓄水能力
    4.3 小结
第5章 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综合分析与评价
    5.1 枯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功能与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5.2 枯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2 指标标准化处理
        5.2.3 指标权重确定
        5.2.4 评价结果与讨论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2.2 .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地带性规律研究进展
        1.2.3 哀牢山森林系统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带和样地设置
        2.2.2 样品采集
        2.2.3 样品室内分析方法
        2.2.4 数据分析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1 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
    3.2 叶片-凋落物-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3 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3.4 讨论与结论
第4章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分异特征
    4.1 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的垂直分异特征
    4.2 叶片-凋落物-土壤 C、N、P 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垂直分异特征
    4.3 土壤自然含水量和黏粒含量的垂直分异特征
    4.4 讨论与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辨析
    2.1 理论基础
    2.2 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条件分析
    3.1 基础条件分析
    3.2 主要价值和威胁评估
第四章 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4.1 区划思路与方法选择
    4.2 区划范围的确定
    4.3 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计算
    4.4 区划结果的修正与细分
第五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2 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5.3 区划范围的确定
    5.4 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
    5.5 确定分区结果
    5.6 分区结果修正与细分
第六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管理研究
    6.1 分区管理内容研究
    6.2 分区管理政策制定
    6.3 分区管控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区系学概述
        1.1.1 植物区系的相关概念
        1.1.2 植物区系研究的对象
        1.1.3 植物区系研究的内容
        1.1.4 植物区系的研究方法
        1.1.5 植物区系研究的意义
    1.2 世界植物区系概述
        1.2.1 世界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1.2.2 世界植物区系划分
    1.3 中国植物区系概述
        1.3.1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1.3.2 中国植物区系划分
        1.3.3 湖南、江西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1.3.4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1.3.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诸广山脉地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系和水文特征
    2.5 土壤特征
    2.6 植被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点及路线的确定
    3.2 野外调查与标本数据获取
    3.3 标本鉴定及数据分析
        3.3.1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败据库建立
        3.3.2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分析
        3.3.3 诸广山脉地区与周边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4.1.1 科的多样性分析
        4.1.2 属的多样性分析
        4.1.3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特有现象
    4.2 诸广山脉地区与其周边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
        4.2.1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与其周边地区植物区系属的R/T值比较分析
        4.2.2 诸广山脉地区与其周边地区植物区系属相似性
        4.2.3 诸广山脉地区与其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相似性聚类分析
        4.2.4 小结
    4.3 植物区系新发现
        4.3.1 植物新种
        4.3.2 植物分布新记录
        4.3.3 珍稀濒危物种野生居群
5 结论与讨论
    5.1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性质及其区系区划归属问题
    5.2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问题
6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6.1 首次较系统地研究了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
    6.2 阐述和探讨了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性质及有关区系区划归属问题
    6.3 对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起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6.4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新发现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诸广山脉地区部分植物照片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Ⅲ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名录
致谢

(7)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传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研究进展
        1.2.2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工作的影响
        1.2.3 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概况
    2.3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章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与预处理
        3.1.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物种信息数据
        3.1.2 云南省环境因子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生物多样性指标
        3.2.2 环境异质性的计算
        3.2.3 环境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相关关系统计分析
        3.2.4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方法
        3.2.5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保护效率评估
第四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HDRs研究
    4.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4.2 环境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关系(HDRs)
    4.3 云南省自然区域环境异质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4 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启示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研究
    5.1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
        5.1.1 云南省环境异质性的计算
        5.1.2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识别
    5.2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PDPCAs、ADPCAs
        5.2.1 栅格、乡镇单元尺度空间分布格局
        5.2.2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的尺度效应
        5.2.3 PDPCAs、ADPCAs空间的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5.3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MPA
    5.4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保护效率评估
        5.4.1 基于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的保护效率评估
        5.4.2 基于植被类型的保护效率评估
        5.4.3 基于现有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率评估
    5.5 最佳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的合理性判识
        5.5.1 MPA与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空间关系
        5.5.2 MPA保护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有效性
    5.6 基于MPA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分析
    5.7 讨论
        5.7.1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对当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5.7.2 气候变化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特征
        6.1.2 云南省自然区域HDRs研究
        6.1.3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保护优先区研究
        6.1.4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的保护空缺分析
        6.1.5 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识别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6.2 论文不足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综述(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Forest Soil Nutrients
    Topographic factors
    Altitude
    Slope direction and slope position
    Vegetation factor
    Soil depth
    Soil type
    Seasonal changes
    Soil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atic activity
    Soil microorganisms
    Soil enzymatic activity
Effects of Human Factors on Forest Soil Nutrients
Forest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Forest Soil Nutrients Correlation
Prospect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环境因素对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
    1.1 地形因素
        1.1.1海拔
        1.1.2坡向坡位
    1.2 植被因素
    1.3 土层深度
    1.4 土壤类型
    1.5 季节性变化
    1.6 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
        1.6.1土壤微生物
        1.6.2土壤酶活性
2 人为因素对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
3 森林土壤质量评价
4 森林土壤养分相关性
5 展望

四、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2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林木腐朽真菌资源与分类研究[D]. 许太敏. 西南林业大学, 2020(01)
  • [2]昆明车木河水库水源地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与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D]. 李璐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分异研究[D]. 杨幸.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D]. 宋小龙. 宁夏大学, 2019(02)
  • [5]云南自然森林分类系统及地理分布研究[J]. 曾觉民.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6)
  • [6]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田径.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7]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研究[D]. 刘锋. 云南大学, 2017(05)
  • [8]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综述(英文)[J]. 刘晓梅,李小英,袁勇,申佳艳.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06)
  •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10]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综述[J]. 袁勇,李小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5)

标签:;  ;  ;  ;  ;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两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