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国家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一、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论文文献综述)

胡箫[1](2021)在《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南京地区为例》文中提出乡土资源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逐渐受到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本标准设计的课程内容留有余地,一定程度上为各地区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提供便利。这表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南京作为十朝古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乡土资源,包括实物资源、文献资源、口述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等,既便于新课标中关于乡土历史教学设想的实施,也为本文奠定了研究基础。本文依据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新课标的要求及教学活动建议,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交代了研究目的、价值和创新之处。在评述学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其次,从整体上对乡土资源及其利用进行了论述,一方面厘清了乡土资源的相关概念和南京乡土资源的种类,另一方面,分析了将乡土资源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热情;发挥德育作用,倡导爱家爱国;继承传统文化,增民族凝聚力;丰富历史教材,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促进初高历史衔接;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再次,基于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探究了南京地区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主要归纳为如下几点:乡土资源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程度问题;中学生对于乡土资源课程兴趣不高;中学历史教师综合素养有待提高;社会观念与现代教育趋势的冲突。最后,通过总结已有经验,进一步论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的改革方向,提出以下策略:以教科书为中心,在课堂讲授中适当渗透乡土资源;打破传统历史课堂,例如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课外活动等,引发学生兴趣;加强对高校历史师范生的相关能力培养,多多开展教师交流活动,促进教师素养的提高;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例如图书馆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等,消除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阻碍。并将策略运用于教学设计中,通过三个教学设计展示具体实践过程。总的来说,如何将乡土资源合理地融入到地方课程中,如何促进乡土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如何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者之间,架构良好的沟通桥梁以利于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这些都是今后值得我们继续思考探究的问题。

嵇刊,刘成贺[2](2021)在《绘制中国人自己的银河画卷——探访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文中指出这里山势巍峨,树木葱茏,众多名胜古迹掩映其中。位于山峰之巅,有一座古老的天文台,好似绿洲中的一颗明珠,分外夺目耀眼。它就是闻名世界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34年建成时被命名为"国立紫金山天文台"。当年,这第一座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现代天文台因装备精良、人才荟萃,曾获"东亚第一"的美称。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端。

李瑞华[3](2020)在《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遗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扩展。作为建筑遗产的新分支,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受到政府、学者和公众的关注。从2016年到2019年,中国文物学会共公布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396处遗产列入其中。我国20世纪遗产的保护意识已经显着提高,相关保护工作已经从倡议阶段转向理论深化和利用策略研究阶段,各项工作都在加紧推进。20世纪建筑遗产种类多、数量大且分布广泛,本研究选取其中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类,即北京地区的博览类建筑遗产为具体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此类型建筑遗产的深入解析,从保护控制和利用引导的双重视角,提出层次化、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和策略,为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也为我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在行动上从消极、静态向积极、动态转变提供思路。在具体研究中首先通过基础信息整理和实地调研,总结北京博览类建筑的特征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探求问题和矛盾产生的根源,以期保护利用策略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对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理论进行梳理和应用,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总结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的特征及价值,进一步综合归纳此类建筑遗产的保护要点。同时在对相关国内外保护利用案例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建筑学科的分类和研究方法,归纳博览类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加以阐释。为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提供方案参考和措施引导。在上述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基于遗产价值的保护控制”“问题导向利用措施”观点,将价值保护理论与具体的保护利用实践相联系,提出针对20世纪建筑遗产中博览类建筑的保护利用途径及策略。

马佳志[4](2020)在《南京近代工程构筑物研究》文中认为

陈婷[5](2020)在《南京近代社会教育建筑(设施)的建设思想和实践案例研究(1895-1937)》文中指出目前我国近代社会教育建筑方面的研究主要为两个视角,一是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学、博物馆学视角的分别研究,较为关注社会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效果;二是建筑学视角的研究,较为关注重点个案的建筑过程和设计风格。本文试图整合两方面的研究,总结南京近代社会教育建筑发展之脉络,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呈现的社会教育建筑观念和建设思想的变化。论文第一章为发展脉络,提纲挈领地勾勒出南京近代社会教育建筑的发展概况。论文的主体部分为第二、三、四章,根据第一章中近代南京社会教育建筑的实践特征,分别以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三类建筑(设施)为叙述的中心。与此同时,为避免受到现代建筑类型的过分限制,在写作中试图从讲演、图书的流通、观览方面作一完整的考察:以近代社会教育的发展作为背景,以建筑学视角下的南京近代社会教育建筑为骨架,以社会教育建筑的创办者、设计者、使用者以及建筑中发生的事件为内容。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首先从近代社会教育家之视角理解其对馆舍的认知和使用,其次结合实践案例本身的特殊性进行建筑简史的概括、历史图纸照片的整理和建筑表现的简要分析。综上,本论文以建筑学的视角梳理南京近代社会教育建筑从草创、发展到转型的发展脉络,进一步试图阐释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而拓展近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论文正文共计约8万余字,图片135幅,表格8张。

何芳[6](2019)在《文化图式视角下的《古都南京》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也日益平稳加快。中国地方特色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中国文化遗产类文本的翻译也日益重要。然而,中国地方性文化遗产众多且各具特色,翻译人员很难在短期内准确掌握每一处地方性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和背景。在力求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度的情况下,译者不得不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本翻译研究报告以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古都南京》一书为源文本,进行中译英翻译。《古都南京》记录了南京的历史遗迹、现代建筑、名人故居和民俗文化,是典型的文化遗产类文本。在翻译过程中,笔者遇到了三个难题:第一,源文本中涉及了大量建筑类专业知识及中国古代建筑的专业术语;第二,文本中描述了许多南京地方特色民俗活动和民间工艺,其中很多东西笔者未曾听闻或亲身体验过,且通过网络和书籍文献也无法获得相关信息;第三,此读物的目标读者多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朋友,因此,如何既让读者能轻松读懂译文,又使译文不失中国特色是笔者要考虑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困难,笔者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在文化图式的指导下对源文本进行分析,主要讨论了文化对应、文化相异、文化空缺三种情况下的翻译策略。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所以笔者通过自己的翻译实践发现,在处理两种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对应时采用直译;在处理文化相异时,采用意译、增译、直译、直译加注;在处理文化空缺时,采用音译、音译加注、直译能更好的传达出原文特色并拉近译文与读者的距离。笔者希望自己的发现能给之后研究文化遗产类文本翻译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以期能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有所贡献。

何溪澄,冯颖竹[7](2019)在《民国时期的中山大学天文台和广州市气象台》文中指出如果不计香港天文台的话,广州市气象台是抗日战争前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气象专业机构,当时广州市气象台的主要业务有地面观测、施放测风气球、观测资料整编出版、收发气象报文、天气预报、公众服务、航空服务等事项。中山大学天文台(图1)是我国早期自主建立的天文气象机构之一,自1929年始开展业务性的气象观测,并为1935年广州市气象台的成立运行提供了技术人才储备。

王荷池[8](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指明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陈勐[9](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冯琳[10](2018)在《南京民国建筑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建筑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的发展阶段,在城、乡建设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与此同时,如何能够科学地体现当代建筑的民族精神,一直是建筑界热议的话题。南京民国建筑,无论从群体、单体还是结构、装饰都具有非常典型的中西交融的艺术特征,对当代建筑的相关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民国时期的南京,作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共和国的首都,拥有种类多样的建筑遗存。广义上的南京民国建筑,即有传统的古代建筑,也有纯西方式的新建筑,而对后期中国建筑发展产生影响最大的,则是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近代民族形式建筑。这一类建筑也被称为狭义上的民国建筑,是以往相关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最能体现中国近代建筑“酌古参今、兼容中外”的时代特征。本文综合运用了艺术设计学、艺术考古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围绕着狭义的南京民国建筑,即民国时期南京的近代民族形式建筑展开讨论。第一,笔者对相关建筑遗存做了大量的调查,全面地整理了现存有关建筑的材料,在本文中收录了135座相关建筑,并给予详尽描述。这样做,并不为通过材料的堆砌来增加文章的体量,而是为本文提出的一种新的复合式分类方法提供支撑。除此之外,通过仔细地比对和分析,笔者也看到了这一批建筑中的局限与不足。第二,本文参照《首都计划》对南京民国建筑进行了深入讨论。《首都计划》作为南京民国首都建设最重要的一部指导方针,并未在后期得到完全地落实。即便如此,它仍然对民国建筑风貌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笔者在文中依照实际情况与《首都计划》作了对应,不仅关注建筑的方位和样貌,更重要是对这一批建筑体现出的气质与精神内涵进行分析。第三,南京民国建筑在继承传统时展现了多种角度的思考,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更由此拓展出现了多种类型,基于建筑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使用单一的分类手法不足以支撑科学地研究。作为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建筑的基本形式为主要分类依据,以建筑的功能性质、平面布局、材料结构等为辅助分类依据,以复合式分类方法对南京民国建筑进行了较全面的、系统的分类,这也是本文首次采用的一种分类尝试。第四,本文以南京民国建筑中传统元素的范式形成为切入,分析了中西建筑文化在融合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方法,并对南京民国建筑用例中的具体体现给予举例分析。在探讨其受到的中国传统影响时,本文关照《营造法式》及《清工程做法则例》得出其变化规律,并尝试对这种变化的产生原因作以探究。第五,南京民国建筑,作为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体现,以及中国传统建筑近代化的产物,其审美特征是十分复杂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其建筑文化、建筑语言、建筑理念等方面的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从近现代建筑所需要体现的形式美、功能美、体验美、材料美、环境美等几方面出发,分形式与功用、比例与尺度、环境与布局、材料与质感、象征与意蕴五方面阐述其美的特征。本文对南京民国建筑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在总结其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的同时,对其历史局限性和不足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以此,为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如何处理国际影响与传统精神之间的关系贡献思路。

二、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论文提纲范文)

(1)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南京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乡土资源概念的界定及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第一节 乡土资源与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
        一、乡土资源的概念
        二、课程资源的概念
    第二节 南京乡土资源基本情况及其分类
        一、南京乡土资源的基本情况
        二、南京乡土资源分类
        三、南京地区乡土资源与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对照表
    第三节 南京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热情
        二、发挥德育作用,倡导爱家爱国
        三、继承传统文化,增民族凝聚力
        四、丰富历史教材,拓宽知识视野
        五、提高学生历史素养,促进初高历史衔接
        六、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章 南京地区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现状调查
    第一节 学生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对象、方法及步骤
        二、问卷调查内容分析
    第二节 教师访谈调查
        一、教师访谈调查对象、方法及步骤
        二、访谈调查内容分析
    第三节 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对象、方法及步骤
        二、课堂观察实录分析
    第四节 南京乡土资源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南京乡土资源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南京乡土资源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南京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教学设计
    第一节 南京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教科书为中心,适当渗透乡土资源
        二、结合南京乡土资源,打破传统历史课堂
        三、开展教师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四、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消除乡土资源应用障碍
    第二节 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南京乡土资源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二、《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背景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
        1.3.2 关于北京20 世纪建筑遗产的研究
        1.3.3 关于博览类建筑更新的研究
    1.4 概念阐释与界定
        1.4.1 20世纪建筑遗产及近义概念
        1.4.2 文物建筑与建筑遗产
        1.4.3 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2章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调研
    2.1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建造背景
        2.1.1 社会背景:政治支配建筑活动
        2.1.2 建设背景:博览建筑集中兴盛
        2.1.3 建筑思潮: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
    2.2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研究对象
        2.2.1 调研对象范围选择
        2.2.2 调研对象分布状况
    2.3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调研
        2.3.1 北京展览馆
        2.3.2 北京天文馆
        2.3.3 北京自然博物馆
        2.3.4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
        2.3.5 中国地质博物馆
        2.3.6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2.3.7 中国国家博物馆
        2.3.8 全国农业展览馆
        2.3.9 民族文化宫
        2.3.10 中国美术馆
        2.3.11 北京人民剧场
        2.3.12 首都剧场
    2.4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特征归纳
        2.4.1 建筑风格:苏式、宫殿式、新民族形式
        2.4.2 建筑色彩:黄色、红色、绿色
        2.4.3 建构体型:轴线对称、韵律秩序
        2.4.4 装饰装修:细部构件、装饰装修
        2.4.5 建筑外环境:内庭院、礼仪广场
    2.5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总结
        2.5.1 现状使用与运营情况
        2.5.2 保护利用情况
        2.5.3 问题梳理归纳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研究
    3.1 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3.1.1 国际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3.1.2 我国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3.2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内涵与价值构成
        3.2.1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内涵
        3.2.2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构成
    3.3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价值分析
        3.3.1 历史价值
        3.3.2 艺术价值
        3.3.3 科学价值
        3.3.4 社会价值
        3.3.5 文化价值
    3.4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要点
        3.4.1 场地环境
        3.4.2 立面形象
        3.4.3 平面形制
        3.4.4 内部装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措施研究
    4.1 外部环境质量提升措施
        4.1.1 规划交通流线
        4.1.2 优化入口广场
        4.1.3 增加景观绿化
        4.1.4 整修配套用房
        4.1.5 改进夜景照明
    4.2 建筑整体形象整修措施
        4.2.1 外立面修缮
        4.2.2 外立面升级
        4.2.3 加建新体量
    4.3 建筑结构构件升级措施
        4.3.1 补强原结构体
        4.3.2 替换结构构件
        4.3.3 替换原结构体
        4.3.4 卸荷加固
        4.3.5 消能减震
    4.4 建筑内部功能优化措施
        4.4.1 置换主要功能或局部功能
        4.4.2 改善交通功能及空间形式
        4.4.3 增加公众服务设施及空间
        4.4.4 优化展陈功能及空间形式
    4.5 相关保护利用案例解析
        4.5.1 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补同象
        4.5.2 上海历史博物馆——外延同象
        4.5.3 唐山博物馆——衬托异象
        4.5.4 南澳博览建筑群衔接处与门厅——对比相异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5.1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5.1.1 基于价值分析的保护控制
        5.1.2 将问题归类导向保护利用措施
        5.1.3 保护与利用结合,生成方案
    5.2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方案建议
        5.2.1 方案一:内部改造,功能更新
        5.2.2 方案二:内庭院封顶,地下扩建
        5.2.3 方案三:单侧扩建,改变次要立面
        5.2.4 方案四:加建新馆,外观相异、对比衬托
    5.3 以北京展览馆为例的保护利用方案探索
        5.3.1 北京展览馆保护要点
        5.3.2 北京展览馆现状问题
        5.3.3 保护利用措施选择
        5.3.4 保护利用方案建议
    5.4 保护利用工程前景展望
        5.4.1 优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保护利用流程规范化
        5.4.2 保护利用实践增加,保护利用形式多样化
        5.4.3 科学技术手段进步,保护利用内容精深化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国内外博览类建筑遗产改扩建典型案例
附录 B: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第一至四批)
附录 C: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
附录 D: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认定标准
致谢

(5)南京近代社会教育建筑(设施)的建设思想和实践案例研究(1895-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价值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一、时空限定
        二、近代社会教育建筑(设施)
        三、近代社会教育建筑建设思想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南京近代建筑历史基础史料
        二、近代社会教育建筑相关文献
        三、南京近代社会教育建筑实践
        四、当代建筑史学者对近代社会教育建筑个案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南京(江苏)近代社会教育建筑实践脉络梳理(1895-1937)
    第一节 草创时期
        一、社会教育事业的萌芽与草创
        (一)简易识字学塾和宣讲所(1895-1911)
        (三)通俗教育研究会(1912-1918)
        二、社会教育建筑(设施)早期形态的多样化
        (一)通俗教育时期社会教育设施整体概况
        (二)博物馆、展览会的雏形
    第二节 发展时期
        一、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全国教育之计划(1919年)
        (二)实施社会教育的中心机构:民众教育馆
        (三)社会教育的人才训练和实验机关的成立: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二、社会教育建筑(设施)的综合形态:理想之民众教育馆
    第三节 转型时期
        一、社会教育事业的转型
        (一)建设“现代化之博物院”
        (二)建筑的式样(外观风格)
        二、社会教育建筑(设施)的现代化和民族化探索:中国建筑展览会和“中国建筑新作风”
第二章 近代社会教育实施的综合机关——民众教育馆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总体概况
        一、民众教育馆的创立与发展
        二、民众教育馆的组织
        三、民众教育馆的馆舍
        (一)利用民间原有的公屋
        (二)在没有合适的公屋且有明确的必要时,新建馆舍。
    第二节 南京近代民众教育馆的实践
        一、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
        (一)筹备过程
        (二)馆舍与事业发展沿革
        (三)发展时期的馆舍建筑:以艺术部和科学部为例
        二、南京市立第一通俗教育馆
        三、民众教育馆附设之其他设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图书为中心的社会教育设施——民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
    第一节 近代图书馆学中的图书馆建筑
        一、创立与发展
        二、建筑与设备
        (一)位置的选择
        (二)科学的设计标准
        (三)阅览环境的维持
        三、图书的管理
        四、图书的推广与流通
        五、图书馆与社会教育
    第二节 南京近代以图书为中心的社会教育设施实践
        一、江南图书馆(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1910-)
        (一)馆舍沿革
        (二)藏书与阅览规则
        (三)1935年(民国二十四)书籍字画展览会
        二、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附设民众图书馆
        (一)民众图书馆的意义
        (二)民众图书馆的建筑和设施(江苏省立民教馆附设之民众图书馆为例)
        三、国立中央图书馆
        (一)南京成贤街阅览室(1937)
        (二)新建之重庆分馆(1940-1946)
        (三)白沙民众阅览室(194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观览为主要方式的社会教育设施——博物馆和展览会
    第一节 近代博物馆学中的博物馆建筑
        一、博物馆的功用和分类
        二、博物馆建筑
        (一)外部环境选择
        (二)内部功能配置
        三、收集与陈列
        (一)收集
        (二)陈列
        四、采光问题
        五、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第二节 南京近代以观览为主要方式的社会教育设施实践
        一、历史博物馆:国立中央博物院
        (一)馆舍建筑
        (二)联合展览会
        二、科学博物馆
        (一)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之国立紫金山天文台
        (二)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调查所之地质矿产陈列馆
        三、艺术博物馆
        (一)国立美术陈列馆建筑图案征选与修改
        (二)全国第二次美术展览会
        (三)美术馆之建设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国建筑特征的总结、溯源和近代社会教育建筑中“宫殿式新建筑”实践
    二、对中国建筑特征的批判和近代社会教育建筑中“摩登式(现代主义国际式)”建筑实践
    三、近代社会教育建筑“中国建筑新作风”探索过程之启示
参考文献
    民众教育及民众教育馆相关文献
    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实践相关文献
    博物馆学和博物馆实践相关文献
    近代建筑研究相关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6)文化图式视角下的《古都南京》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rief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Schema Theory
    2.2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Schema Theory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2.3 Translation Principles under Cultural Schema
        2.3.1 Cultural Fidelity Principle
        2.3.2 Cultural Adaptation Principle
Chapter Three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3.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3.1.1 Brief of the Source Text
        3.1.2 Language Features in the Source Text
    3.2 Phase of Initial Translation
    3.3 Phase of Proofreading
    3.4 Summary of Translation Revision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Applied in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4.1 Translation Method for Cultural Schema Correspondence
    4.2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Cultural Schema Conflict
        4.2.1 Free Translation
        4.2.2 Additional Translation
        4.2.3 Literal Translation
        4.2.4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Notes
    4.3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Cultural Schema Vacancy
        4.3.1 Transliteration
        4.3.2 Transliteration with Notes
        4.3.3 Literal Transl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7)民国时期的中山大学天文台和广州市气象台(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山大学天文台的创建
2 中大天文台的气象工作
3 广州市气象台的筹建
4 广州市气象台成立后开展的工作
5 中大天文台和广州市气象台的遗产
    5.1 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
    5.2 广州市气象台建筑设计
    5.3 天文台旧铁路支线名称

(8)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时空范畴界定
        三、相关概念解释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一、学堂数量比较
        二、学堂建设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一、学校数量比较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研究的创新性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0.3.2 相关概念解释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1.2.1 传统商业街市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2.2.4 小结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2.3.7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4.3.1“日人街”的划定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三) 认识和启示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10)南京民国建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概念及研究基础
        一 主要概念
        二 前人研究基础
    第三节 本论文的探究
        一 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南京民国建筑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河山大势,古都金陵
        一 自然环境
        二 历史沿革
        三 古代城市发展
    第二节 近代南京的城市建设
        一 清末的社会状况
        二 西风东渐的前奏
        三 民国时期的首都
        四 民国建筑的类型
    第三节 《首都计划》与“中国固有式”建筑
        一 《首都计划》的要求
        二 西方教育及思潮的影响
        三 民族主义精神的崛起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南京相关建筑的遗存、分期及分布
    第一节 清朝末年的酝酿期(1840-1910)
    第二节 教会大学影响下的发轫期(1911-1926)
    第三节 《首都计划》推动下的全盛期(1927-1937)
    第四节 抗战前后的缓滞期(1938-1949)
    第五节 相关建筑的分布情况
        一 中山大道沿线
        二 北京东路、长江路沿线
        三 紫金山中山陵园区
        四 其它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南京相关建筑的分类
    第一节 复合式分类概述
        一 功能性质
        二 材料结构
        三 平面布局
        四 基本外形
    第二节 简单混合式建筑
        一 西化的官式建筑
        二 含蓄的中式符号
    第三节 古典复兴式建筑
        一 古典复兴式一式
        二 古典复兴式二式
        三 古典复兴式三式
    第四节 新民族形式建筑
        一 新民族形式一式
        二 新民族形式二式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传统特征在相关建筑中的范式
    第一节 环境观念之影响
    第二节 建筑布局之理解
        一 轴线对称的整体布局
        二 层次分明的合院格局
        三 丰富多变的群组关系
    第三节 建筑类型之借鉴
        一 宫殿
        二 门
        三 照壁
        四 亭
        五 台
        六 塔
    第四节 传统建筑形态之运用
        一 传统屋顶
        二 结构构件
        三 户牖游廊
        四 台基勾阑
        五 纹样色彩
    第五节 传统建筑符号之变化
        一 建筑形体特征之变化
        二 传统建筑构件之选择
        三 建筑装饰语言之简化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南京民国建筑的审美探析
    第一节 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南京民国建筑
        一 建筑文化之结合
        二 艺术语言之多样
        三 理论思想之首创
    第二节 南京相关建筑的美学特点
        一 形式与功用
        二 比例与尺度
        三 环境与布局
        四 材料与质感
        五 象征与意蕴
    第三节 相关建筑与其它地区同类的比较
        一 北京
        二 上海
        三 广州
        四 其它城市有关案例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南京民国建筑的影响与启示
    第一节 时代意义
        一 时代价值
        二 时代精神
    第二节 不足与问题
        一 时代局限性
        二 “中学为体”与“西学为用”的二元悖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论文参考文献)

  • [1]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南京地区为例[D]. 胡箫. 扬州大学, 2021(09)
  • [2]绘制中国人自己的银河画卷——探访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J]. 嵇刊,刘成贺. 科学大众(中学生), 2021(Z1)
  • [3]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D]. 李瑞华.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南京近代工程构筑物研究[D]. 马佳志. 东南大学, 2020
  • [5]南京近代社会教育建筑(设施)的建设思想和实践案例研究(1895-1937)[D]. 陈婷. 东南大学, 2020(01)
  • [6]文化图式视角下的《古都南京》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何芳. 南昌大学, 2019(02)
  • [7]民国时期的中山大学天文台和广州市气象台[J]. 何溪澄,冯颖竹. 气象科技进展, 2019(02)
  • [8]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 [9]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10]南京民国建筑艺术研究[D]. 冯琳. 西安美术学院, 2018(01)

标签:;  ;  ;  ;  ;  

国家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