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区改造中传统人居环境的保护——以杭州“天柱香城”和“河坊街”为例

旧城区改造中传统人居环境的保护——以杭州“天柱香城”和“河坊街”为例

一、城市旧区改造中传统人居形态的保护问题——以杭州“天竺香市”和“河坊街”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何伟[1](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张景礴[2](2014)在《基于“目标系统”的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中小城市也像大城市一样,经历着城市更新的过程,市民对公共场所的需求越来越多,大量的公共空间更新项目随之而来,包括旧城区广场,街道,公园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更新改造。中小城市量大面广,它们在经济、社会、人口、资源、文化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已实施或者正在实施的公共空间更新项目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是理论、方法、案例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是个复杂的系统,其更新的目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领域,需要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分析。本研究以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借助现代管理科学中的“目标系统”方法论,结合系统的方法论和城市设计理论方法,构建了较为全面又具可操作性的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目标系统”体系,并对目标要素进行标准化研究,建立了从理论研究到分析方法构建,再到规划实证应用一整套应对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方法,弥补了实际操作中目标管理、科学程序和相应规范的缺失,解决了规划主观性过强等问题,提高在不同主体参与的市场环境下,更新方案实施的可操作性。研究应用了创新性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对“目标系统”因子进行权值计算、分析和优选,在其中选取相对稳定的量化数据,解决了复杂系统主观判断不一致性带来的结论偏差,使最终的分析结论更具有客观性。最后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本研究进行了应用验证。全文共有七章。第一章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等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对中西方公共空间及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研究重点及研究趋势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三章主要通过对三个城市进行实地调研,以实例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现象、问题和现实目标,提出了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的研究思路。第四章归纳分析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构建了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目标系统”结构模型,并对目标因子进行标准化研究,建立一个统一的因子模式的平台。第五章详述了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技术路线及目标因子权值计算分析过程。第六章通过长兴县人民广场地块更新项目的实证研究,将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践应用。第七章为总结回顾本文的研究重点与创新点,并对下一阶段研究进行了展望。

魏祥莉[3](2013)在《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同于文物保护单位,是活态的文化遗产,要维持并发扬它的使用功能,保持活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可目前国内街区的利用往往不注重街区形成的动力、原有功能和价值特色,仅作为“旅游产品”或“景区”来对待,使街区丧失了真实性甚至价值特色。尤其是在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内,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最为冲突。街区利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街区的保护,因此应如何对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传统商业历史文化街区形成演变的过程、动力机制、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剖析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并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分析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受城市发展理念、文化产业等的影响,阐述了商业性街区保护利用的内在和外在要素。然后从相关保护制度——国际宪章、国内法律法规的保护利用要求出发,澄清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提出保护性利用的价值判断。其次通过对大量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方法的总结,反思保护利用方式,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保护性利用的原则和方法。接着对利用较好的代表性案例——苏州山塘、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进行重点分析、评价和总结,保护性利用的关键是合理的产业支撑、渐进式更新的方式以及保留一定原有住户。最后针对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提出保护性利用的相关措施,包括合理的功能定位、恰当的商业经营、匹配的建筑利用,及保护性利用实施方式及相关管理保障、政策的支撑引导等。

徐赞[4](2012)在《杭州市沿运河产业类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运河沿岸是杭州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其独特的城市格局和悠久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地区未来的定位和方向。沿运河产业类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是一项持久的、复杂的、关乎城市命运的内容,不仅仅要面对建筑学领域的挑战,同时也牵涉到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在运河申遗和新城建设的背景下,近年来杭州市沿运河产业类建筑遗产改造项目不断增多,且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较为成熟的改造模式。在这一急速建成的阶段,无论政府,建筑师还是开发商,在立场或者利益上始终存在着分歧与矛盾,因此,社会各方都应该放缓改造的步伐,审视杭州市已改造完成的各项案例,衡量改造过程的得与失。本文将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考证,归纳和分析杭州市已完成的产业类建筑改造项目的模式特征和开发现状,并从决策过程、保护法规、设计策略上研究杭州市产业类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的整个建设过程,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完善开发模式及决策体系、构建动态化的大运河产业旅游线路、保持产业类建筑遗产及其场地的历史原真性、注重商业和旅游开发形势下的社区化以及深化遗产保护与再生的绿色理念等方面的策略和建议,从而有助于优化今后产业类建筑改造的建设过程,同时对当下其它城市产业类建筑改造的实施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阳作军[5](2012)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演变及趋同性的规划对策研究 ——以杭州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城市文化形象趋同现象在改革开放以来变得特别明显。城市的风格、空间、景观、建筑等城市文化要素变得越来越没有特色,社会各界批评抨击之声日益高涨。城市的个性的丧失,城市的建筑和文化的日益趋同,是中国城市化推进的结果,也是城市研究者必须正视的现实。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景观演变及其趋同是城市文化现象趋同的重要反映。城市景观作为城市面貌的具体表象,其演变也直接或间接反映了城市文化的演变。因此,本论文以城市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演变和趋同的规律及其原因,期望由此探讨解决城市文化趋同、塑造独特城市景观之道。城市规划是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实施、监督,将城市规划方案变为现实,从而塑造城市空间、形成城市景观。面对城市景观的演变及日益趋同现象,从城市规划管理的角度思考并探索维护城市空间特色和个性是本论文的基本出发点。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杭州为案例,结合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杭州城市景观演变的研究,探索景观规划理论在杭州的实践与应用,从而为中国城市避免城市文化趋同现象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论文突破以往就景观论景观,就文化谈文化的研究局限,创造性地将景观特色的美学价值、城市规划管理中政府行为理论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纳入研究视角,并从城市历史发展纵向脉络上深入探讨城市景观特色的演变,以期从实践角度而非仅止于规划设计理念思想角度寻求解决城市景观趋同乃至城市文化形象趋同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论文分为五篇,共十一章。第一篇重点用历史的方法研究了改革开放前老杭州城市景观美学价值的生成过程。首先从杭州市城市的发展历史脉络入手,通过分析梳理杭州老城景观的形成过程,探讨该历史阶段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与城市景观特色形成的关系,揭示城市景观特色形成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在杭州城市景观历史演进过程分析基础上将传统城市的景观要素分解为城防、水网、街巷、建筑、公共空间等组成部分,详细解析杭州市“山、水、城”的空间格局关系演变形成、发展,进而分别对于城防与水网格局、街巷空间格局、建筑风貌与开放空间、文化景观与历史遗存进行了景观要素的评价。第二篇研究了改革开放以后城市面临发展的迷茫与城市景观价值的失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时期。在这一时间阶段,城市空间景观发展演变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论文从宏观大背景出发,深层次辨析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一时期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并从政府规划行为角度阐述了规划思想的变革及对城市景观带来的直接作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造成了全球化时代的城市景观,体现出城市文化转型期的景观特征,具体表现在城市空间规模膨胀与边界模糊、街道级配的失调与社区割裂、水系绿地的破坏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建筑风貌的杂陈与空间挤压等诸方面。第三篇讨论了21世纪以来杭州对于城市景观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对城市精神失落的警醒与补救过程进行深入探讨。21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大发展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2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城市文化、景观面貌的快速改变中已经开始意识到城市景观问题的严重性,从市民、游客对杭州市快速改变的城市面貌感到了失落。为此,开始了重新寻回城市精神的努力。第四篇以杭州为例探讨了城市景观意象重构与价值重塑的实践。通过杭州城市意向重塑过程的深入剖析,论文认为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避免城市景观趋同、保护并延续城市特色,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建立清晰的城市文化审美价值体系;构建完整的城市总体景观意象系统;牢牢抓住城市核心特色构成要素;科学的城市管理决策机制和精英城市规划技术支撑体系。以杭州目前在西湖文化景观和西湖东岸城市空间关系研究的相关规划为例,阐述了城市规划主导的文化价值重塑下的景观特色延续新思路;同时以新城开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迷失、时代文化精神崛起、城市规划技术创新为案例,探讨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城市景观特色的未来发展。第五篇为问题探讨篇,通过对城市建设中重大问题的探讨,对杭州塑造独特城市景观实践的总结,提出对城市景观趋同问题的机制性和技术性解决之道。城市景观特色从规划管理上解决途径是政治权威的合理结构化,构建多元精英团体及城市规划的法定程序和约束机制。社会协同机制的建立是社会多元化利益诉求和价值观表达的平台,也是维护公共利益的根基。在国内众多的城市中,杭州市在保持独特城市景观方面被认为做得相对比较成功。结合杭州市的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从杭州的规划实践角度探讨城市空间景观特色的重塑之道,期望为中国城市景观趋同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进而避免中国城市文化现象的趋同。

丁思思[6](2012)在《基于斑块一廊道理论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建研究 ——以杭州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为例》文中指出目前城市传统旧区更新在历史文化遗产单体保护方面卓有成效,但由于缺乏基于系统性原则对城市尺度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整合保护,分散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周边现代城市肌理隔离出现孤岛化现象,未能形成历史文脉传承与城市发展并进的和谐局面。研究构建历史文化景观网络应用于城市传统区域历史遗产整体保护,应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碎片化、孤岛化现象。引入景观生态学中相关理论依据将分散的多种历史文化遗产整合形成高效有序的网络系统。借鉴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理论,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出发,一方面援引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三大景观要素进行概念置换,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主的历史文化景观斑块、以城市河流道路为主的历史文化景观廊道、以现代城市肌理为主的基质这三类景观单元形成历史文化景观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建立从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构型到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建适用的“点-线-面”构型的转换模式,并根据斑块的形态组合创立源点型、轴线型以及混合型三种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型,继而针对不同的构型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理论构建的基础上选取西湖东侧的杭州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为案例研究对象,该区域内遗存的传统街区沿袭千余年历史文化与城湖格局,营造出“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诗意人居环境,助阵杭州西湖迈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研究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形态更替及碎片化现状,分析其孤岛化的影响因素。借鉴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理论探讨利用河流道路等廊道连接历史文化街区碎片形成完整网络的可行性,使孤立走向衰亡的街区碎片成为彼此联系活跃的历史文化景观斑块。研究确定了杭州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内的历史文化景观网络为轴线构型,由元福巷、中山中路传统商业街、清河坊以及中山南路—十五奎巷四个相邻的历史文化景观斑块组成南北向的长条形区域构成轴线型网络内起主导作用的轴线斑块。整合城市不可再生的传统文化遗产形成历史文化景观网络嵌入现代城市肌理,借助西湖申遗成功的机遇,为后遗产时代杭州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探寻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汤洪庆[7](2009)在《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1896-1927)》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对杭州城市的早期现代化(1896年—1927年)作了部分诠释。杭州城的发展历程(到二十世纪初)呈现出其地位从不断上升到逐渐下降的发展轨迹。到了近代,随着上海、宁波等毗邻城市的开放与崛起,落在常规模式和窠臼中的杭州城愈加显得落伍和惨淡。《马关条约》中,杭州与苏州等四个城市被辟为通商口岸。尽管这是战争落败的屈辱象征,但此举对于杭州城而言,却是一个发展的契机。由于杭州的租界设在离城区较远的拱宸桥一带,它对杭州城发展的示范作用远远不能与上海等地的租界对当地城市的巨大影响相媲美。随着外国人与物的直接涌入,为了挽回利权,杭州人以各种形式展开斗争,由此,杭州城开始了现代化的漫长征程。正如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德所言:“就历史的观点而言,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杭州城的现代化也就体现在政治体制、经济、教育文化、市政设施、社会风俗等的巨大变迁中。本文主要从政治体制、经济、文化、市政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近代杭州的政治现代化,主要呈现了杭州城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尽管“路途”曲折。其中,行政体系的变化最为明显。近代杭州的经济现代化,最直接的表现是现代工业体系的从无到有,然而杭州经济现代化的最大特征是繁荣的商业推动了杭州经济的发展,而不象其他城市则是由工业来推动。近代杭州的教育现代化从教育和报刊两个领域来展开。“开民智”是当时的时代主题,如何“开民智”,不外乎教育(包括报刊)。在这三十年期间,杭州的教育面貌日新月异,在教育体系、教育机构、教学内容、教育师资等方面纷纷进行了大调整和转向。杭州的报刊,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繁盛的发展过程,在版面设计、文面内容、消息来源等方面不断调整与进步着。近代杭州的市政设施现代化反应了城市基本面貌的变化。进入二十世纪,杭州的市政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路的修建、城墙与城门的拆毁、旗营的拆毁重建、电灯电话的使用与推广、公园的建设、现代警察机构的建立等,都体现了现代杭州的气息,市政设施的更新处处呈现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面相。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杭州城市的早期(1896-1927)现代化呈现出以下特点:(1)杭州城市的现代化不是内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之下的结果;(2)与欧美等原生型城市现代化是工业主导型相比,杭州城市现代化中商业的作用比工业的作用要大的多(商业主导型),因为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与人才往往是后发现代化国家所欠缺的;(3)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尽管杭州城市现代化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上海等城市相比,其发展程度还相当有限。

赵秀敏[8](2008)在《杭州城市景观网络化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的纵深发展日益加速,范围也日益延展。城市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城市景观日益受到百姓、政府、建设方的共同关注。然而千城一面的“国际化”现象却在逐渐剥离各地独有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征,这一趋势需要研究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解答。本研究针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景观的建设现状与研究进展,以国内外实践为基础,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提出了“城市景观网络化体系”的概念,以此探索和解析当前城市景观的各层面元素及其内在规律。本研究通过宏观和微观两种解构方法以及若干个分析技术(如栅格分析、矢量分析、人行视角照片分析、心像风景分析等)阐释了本研究的核心思想:即网络化的城市景观解析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原风景、人行视角、心像风景的概念;提出了4个子网络(即为“自然山水网络”、“历史发展网络”、“道路交通网络”、“用地性质网络”)、8种人行视角景观类型以及10种心像风景结构。本研究认为,城市景观应该是若干个结点、面域的有机动态发展体系。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结点的关联和点轴面整体结构;二是景观的元素、内容、类型不断在发生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理论之下,一隅景园、一块街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的景观系统,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复合网络单元。同时,它将“自然”、“风土”、“人情”等不同类型的景观元素都纳入到一个整体,突破了景观生态学和园林设计学的限制,以一种整体的视角来把握城市景观的内在规律。因此本研究也更具有开拓性和原创性。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城市景观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加之目前本研究的总体水平还处于初期的阶段,不宜提出一套“大而全”的普适框架。本研究文的主旨在于以宏观和微观的双重视角剖析城市景观系统,并结合典型的景观都市——杭州的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以一种开放的结构和方式归纳出一些具有相对普遍意义的特征和规律,以期对当前以及未来的地域性城市景观研究与建设有所裨益。

凌生金[9](2007)在《基于使用者行为分析的历史街区管理研究 ——以北京什刹海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正在经历一个空前发展变化的时期。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它们带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迷茫。在此期间,历史街区在被更新,试图有更好的发展。规模最大,最明显被感知的是城市的改变,然而在其掩盖下是人们在历史街区中行为方式的改变,包括社区居民使用情况和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情况。本研究采用文献综合研究方法、理论演绎研究方法、资料与案例分析方法,总结历史街区的特征、功能和作用,通过对历史街区使用者行为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影响使用者行为的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及心理特点等,外部因素包括经济结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休闲设旌和产品、生态环境以及文化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历史街区的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历史街区管理策略:完善功能分区、拓展公共空间、改善交通瓶颈、提高环境质量、提高公共参与程度、旅游者与社区居民之间文化融合等,拟为其他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及管理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以北京什刹海地区为例,进行实地调查、访谈与问卷调查,提出了合理规划交通、拓展公共空间、提高警惕环境质量、公众参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构建高效合理的管理机构、组建旅游产业集团等管理策略。填补了目前对什刹海定位、使用者现状调查及文化特色的研究空白,为建设延续北京城市中心历史街区文化的研究做出积极贡献。

邓满姣[10](2005)在《杭州市国际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产品是旅游学研究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同时,产品开发也是整个旅游开发活动的核心。杭州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在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游客细分市场的需求。怎样改变目前杭州市国际旅游西方客源市场过度偏弱、国内旅游和观光旅游一边倒的现实,加快休闲度假旅游及商务会展旅游的发展,使杭州的旅游发展体系更加均衡和健康。杭州市提出的办法是加快国际旅游的发展和用“三条腿”走路的策略,最终使杭州产业布局升级。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杭州对国际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缺乏必要的探讨。当然,缺乏探讨的后果是杭州的国际入境旅游市场仍然无法获得长足的进步。 本文首先探讨了旅游产品和国际旅游产品的概念。针对国际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出了国际化外延的四个表现,并强调指出了对“国际化”的理解方向:它并不是指所有产品专门面向国际市场,而是指产品的开发建设、规划设计、管理营销等方面应具有国际标准、国际眼光和国际规范。当然,这样的产品无疑会受到入境游客的欢迎。 其次,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杭州市国际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杭州在发展国际旅游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与明显的不足之处。 再次,在杭州市入境游客调查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主要入境游客的构成特征。在产品现状分析、游客评价结果分析及游客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契合性分析曲线模型。 最后,运用TPC理论和过程论作指导,根据特色、市场、整合和参与性原则,在资源和产品现状与需求契合性分析的基础上,特别突出了杭州应该大力开发的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产品的建设。认为杭州应该通过旅游产品转型与开发的行动计划,从原来较为单一、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向集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元化旅游产品转变,并以国际标准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管理营销开发的产品。它既是入境游客的要求,也是旅游产业整体升级的要求。 同时本文还第一次提出了“概念产品”的概念。概念是发散的原点,就国际化的途径而言,概念产品的突出应该是杭州迎接入境市场快速增长的基本应对之法。也只有将国际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好,杭州的旅游产业才能真正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实现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城市国际化的目标。

二、城市旧区改造中传统人居形态的保护问题——以杭州“天竺香市”和“河坊街”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旧区改造中传统人居形态的保护问题——以杭州“天竺香市”和“河坊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概念辨析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1.4.3. 风景营建
    1.5. 文献综述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形势地貌
        2.2.2. 水文条件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3.1. 地域文化基础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3.2.1. 先秦
        3.2.2. 秦汉六朝
        3.2.3. 隋唐五代
        3.2.4. 两宋
        3.2.5. 元明
        3.2.6. 清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3.3.1. 总体发展
        3.3.2. 凿河建塘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3.5. 小结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4.1. 释山
        4.1.1. 天目山脉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4.2. 叙水
        4.2.1. 太湖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4.2.3. 苕溪水系
        4.2.4. 长兴水系
    4.3. 水网农田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4.4. 城池市镇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4.5. 小结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5.1. 圈地营城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5.2. 园林成境
        5.2.1. 皇家园林
        5.2.2. 私家园林
        5.2.3. 寺庙园林
        5.2.4. 书院园林
    5.3. 规画治野
        5.3.1. 经营山水
        5.3.2. 优化交通
        5.3.3. 择优选种
    5.4. 人文赋意
        5.4.1. 山水为序
        5.4.2. 八景立意
        5.4.3. 风俗附会
    5.5. 小结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6.1.1. 水
        6.1.2. 田
        6.1.3. 城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6.5. 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基于“目标系统”的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中小城市的飞速发展
        1.1.2.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的迫切需求
        1.1.3. 大规模的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改造建设,问题显现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促进中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需要
        1.2.2. 保障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规划与实施需要
        1.2.3. 适应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
        1.3.1. 中小城市
        1.3.2. 公共空间
        1.3.3. 城市更新
        1.3.4. “目标系统”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及综合分析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数理统计法
        1.4.4. 实践参与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3. 研究框架
2 中西方公共空间及城市更新发展历程与理论回溯
    2.1. 公共空间发展历程回溯
        2.1.1. 西方公共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2.1.1.1. 以围合型形态为表征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2.1.1.2. 以构成型形态为表征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
        2.1.1.3. 以功能型形态为表征的近现代时期
        2.1.1.4. 以生态型形态为表征的现代时期
        2.1.2. 中国公共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2.1.2.1. 墙围合限定下的封建时期
        2.1.2.2. 西方城市形态渗透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
        2.1.2.3. 人治化影响下的计划经济时期
        2.1.2.4.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
        2.1.2.5. 精致多元的公共空间发展新阶段
        2.1.3. 公共空间发展历程的启示
    2.2. 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回溯
        2.2.1. 西方城市更新发展历程
        2.2.1.1. 基于形体规划和功能主义思想的重建性开发更新阶段
        2.2.1.2. 基于经济利益主导思想的城市中心土地的强化利用与城市的衰败阶段
        2.2.1.3. 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渐进式整治性开发阶段
        2.2.1.4.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多目标和谐更新阶段
        2.2.2. 中国城市更新发展历程
        2.2.2.1. 小规模改造方式下的城市更新起步期
        2.2.2.2. 拆一建多模式下的城市更新发展期
        2.2.2.3. 多元化特征引领下的城市更新突进期
        2.2.2.4. 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城市更新和谐期
        2.2.3. 城市更新发展历程的启示
    2.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重点与研究趋势
        2.3.1 国外公共空间理论研究概述
        2.3.2 我国公共空间理论研究重点
        2.3.3 国外城市更新理论概述
        2.3.4 我国城市更新理论概述
        2.3.5 国内外公共空间及城市更新理论研究对论文研究的启示
3 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发展问题与思考
    3.1. 研究区域
        3.1.1 浙江城市概况
        3.1.2 城市发展优势
        3.1.3 城市空间形态
        3.1.4 城市宏观经济背景
    3.2. 浙江三个城市的公共空间调查
        3.2.1 长兴县
        3.2.1.1. 背景因素
        3.2.1.2. 城市发展
        3.2.1.3. 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现状及问题
        3.2.2 富阳市
        3.2.2.1. 背景因素
        3.2.2.2. 城市发展
        3.2.2.3. 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现状及问题
        3.2.3 临海市
        3.2.3.1. 背景因素
        3.2.3.2. 城市发展
        3.2.3.3. 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现状及问题
    3.3.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现象分析
        3.3.1 公共空间更新的影响因素
        3.3.2 公共空间更新现象的思考
    3.4.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问题剖析
        3.4.1 快速化的更新——功能结构失衡
        3.4.2 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品质不佳
        3.4.3 生活方式变化——公共活动匮乏
        3.4.4 城市扩张发展——城市特色消失
        3.4.5 非盈利性空间——经济价值弱化
    3.5.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现实目标
        3.5.1 完善空间功能结构
        3.5.2 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3.5.3 满足公共交往需求
        3.5.4 发扬城市文化特色
        3.5.5 挖掘空间经济价值
    3.6. 问题思考与研究思路的提出
4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理论基础及“目标系统”构建
    4.1. 原理依据
        4.1.1. 系统方法论
        4.1.2. “目标系统”方法论
        4.1.3. 城市设计方法论
        4.1.4. 利用“目标系统”解决公共空间更新的必要性
        4.1.5.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目标系统”的思考
    4.2. 研究对象——中小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4.2.1. 公共空间系统的结构类型
        4.2.1.1. 公共空间系统的结构层级
        4.2.1.2. 宏观层面的公共空间系统
        4.2.1.3. 中观层面的公共空间系统
        4.2.1.4. 微观层面的公共空间系统
        4.2.2. 公共空间更新的目标要素构成
        4.2.2.1. 物质空间要素
        4.2.2.2. 非物质空间要素
        4.2.3. 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类型
        4.2.3.1. 城市广场
        4.2.3.2. 城市街道
        4.2.3.3. 城市公园
        4.2.3.4. 滨水空间
        4.2.4. 公共空间“目标系统”的复杂性
    4.3. 方法过程——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目标系统”构建
        4.3.1. 设定“目标系统”的分析方法
        4.3.2. “目标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4.3.3. “目标系统”制定原则
        4.3.4. “目标系统”框架确定途径
        4.3.4.1 、“目标系统”相关主体的确定
        4.3.4.2 、“目标系统”的结构层次
        4.3.4.3 、“目标系统”框架确定过程
        4.3.5. 本课题建立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目标系统”的特点
    4.4. 指标建构——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目标系统”因子
        4.4.1. B1:规划控制目标
        4.4.1.1. C1:区位条件
        4.4.1.2. C2:用地指标
        4.4.1.3. C3:配套设施
        4.4.1.4. C4:空间组织
        4.4.2. B2:环境景观目标
        4.4.2.1. C5环境质量
        4.4.2.2. C6绿化景观
        4.4.2.3. C7地域环境
        4.4.2.4. C8环境保护
        4.4.3. B3:社会活动目标
        4.4.3.1. C9:安全性
        4.4.3.2. C10:舒适性
        4.4.3.3. C11:公共性
        4.4.4. B4:文化内涵目标
        4.4.4.1. C12文化价值
        4.4.4.2. C13文化吸引力
        4.4.5. B5:经济效益目标
        4.4.5.1. C14建设开发
        4.4.5.2. C15土地效益
5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及模型计算过程研究
    5.1.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数理基础
        5.1.1. “目标系统”因子量化数理方法
        5.1.1.1. 权重及其在“目标系统”中的应用
        5.1.1.2. 权重计算方法
        5.1.2. “目标系统”因子量化软件基础
    5.2.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技术路线
        5.2.1. “目标系统”因子数据采集阶段
        5.2.2. “目标系统”因子权值计算阶段
        5.2.3. “目标系统”因子权值计算结果优选阶段
        5.2.4.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实施阶段
    5.3. “目标系统”因子数据采集及权重计算方法研究
        5.3.1. 数据的采集
        5.3.1.1. 数据采集基础——层次分析法
        5.3.1.2. 数据采集过程——“专家评价系统”的应用
        5.3.2. 基于群组决策的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
        5.3.2.1. 针对判断矩阵的几何平均法AHP法的权重确定
        5.3.2.2. 加权几何平均综合判断矩阵AHP法的权重确定
        5.3.2.3. Monte Carlo-AHP法的权重确定
        5.3.2.4. 几何平均Monte Carlo-AHP法的权重确定
        5.3.3. 基于概率分布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
        5.3.3.1. 三角模糊数简介
        5.3.3.2. Fuzzy-AHP法的权重确定
        5.3.3.3. PF-AHP法的权重确定
        5.3.4. 模型程序的运算流程
    5.4. “目标系统”因子权重及重要性排序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层次分析法(AHP)的权重确定及指标重要性排序的实验结果
        5.4.2. 几何平均综合判断矩阵法(GMJ)的实验结果
        5.4.3. 加权几何平均综合判断矩阵(WGMJ)的实验结果
        5.4.4. Monte Carlo-AHP法(MCAHP)的实验结果
        5.4.5. 几何平均Monte Carlo-AHP法(GMCAHP)的实验结果
        5.4.6. Fuzzy-AHP法的实验结果
        5.4.7. PF-AHP法的实验结果
    5.5. “目标系统”的因子重要性排序结果比较及优选
        5.5.1. 因子重要性排序实验结果比较
        5.5.2. 对公共空间更新“目标系统”因子的权重及重要性排序实验结果的分析
        5.5.3. 对公共空间更新“目标系统”因子的权重及重要性排序实际意义的分析
    5.6.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实施
        5.6.1. “目标系统”因子评估值计算基础
        5.6.1.1. SD语义差别法
        5.6.1.2. 针对公共空间更新案例设置评分等级
        5.6.2. “目标系统”因子评估值计算方法
        5.6.2.1 专家评分汇总
        5.6.2.2 因子评估值计算
        5.6.3.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实施过程
6. 规划实证研究
    6.1. 案例选取缘由
    6.2. 总体背景
        6.2.1. 项目背景
        6.2.2. 项目概况及更新前基地现状解读
    6.3. 公共空间更新实施阶段分析过程与结果
        6.3.1. 针对现状评分拟定项目的更新重点
        6.3.1.1. 基于“目标系统”的现状评估值
        6.3.1.2. 结果分析
        6.3.1.3. 根据评估值拟定项目设计要求
        6.3.2. 三个规划方案的比较
        6.3.3. 规划方案优化确定
    6.4. 基于“目标系统”数理模型对建成结果进行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权重值实验结果汇总
附录2:MATLAB程序核心代码
作者简介

(3)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缘起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文化强国”的提出
        1.1.2 相关法规的颁布对街区保护加强
        1.1.3 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破坏
    1.2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1.2.1 历史文化街区
        1.2.2 历史建筑
        1.2.3 保护性利用
    1.3 文献综述
        1.3.1 街区研究概况
        1.3.2 街区保护利用研究综述
        1.3.3 其他相关研究
        1.3.4 研究启示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商业性街区的特点、现状及发展因素
    2.1 街区的演变及特点
        2.1.1 传统商业街区的演变
        2.1.2 传统商业街区的特点
    2.2 街区的形成动力
        2.2.1 依托交通便利
        2.2.2 依托区域中心
        2.2.3 依托传统产业
        2.2.4 依托宗教文化
        2.2.5 依托近代商埠
    2.3 街区与城市中心的关系
        2.3.0 包含型
        2.3.1 紧邻型
        2.3.2 分离型
    2.4 街区利用中的问题
        2.4.1 物质性衰退
        2.4.2 原有发展动力减弱或消失
        2.4.3 多样性活动的消失
        2.4.4 功能定位不合理
        2.4.5 经营内容不恰当
        2.4.6 过度利用
    2.5 街区发展影响因素
        2.5.1 资本与文化的推动
        2.5.2 城市经营理念的运用
        2.5.3 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
        2.5.4 旅游与体验经济的结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认识
    3.1 对“保护”的认识
        3.1.1 国际宪章公约对“保护”的定义
        3.1.2 国内条例规范对“保护”的定义
        3.1.3 不同层次的保护内涵
    3.2 对“利用”的认识
        3.2.1 国际宪章条约对“利用”的阐述
        3.2.2 国内法规条例对“利用”的说明
    3.3 “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3.4 保护性利用的价值判断
        3.4.1 真实性
        3.4.2 完整性
        3.4.3 生活延续性
    3.5 保护利用的主体
        3.5.1 直接利益主体
        3.5.2 间接利益主体
        3.5.3 其他相关群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利用方法案例分析
    4.1 街区利用方法分析
        4.1.1 置换原有功能
        4.1.2 延续原有功能
        4.1.3 延续原有功能并赋予新功能
        4.1.4 利用方法小结
    4.2 基于使用者的利用评价分析
        4.2.1 实例一: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评价
        4.2.2 实例二:苏州山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评价
        4.2.3 对比分析总结
    4.3 对保护性利用方法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措施
    5.1 合理的功能定位
        5.1.1 适度的商业功能
        5.1.2 发展旅游文化功能
        5.1.3 延续居住功能
        5.1.4 发挥教育展示功能
        5.1.5 延续市集功能
        5.1.6 公益服务功能
        5.1.7 整合优化街区功能
    5.2 恰当的商业经营
        5.2.1 商业业态设置策略
        5.2.2 延续多样的商业活动
        5.2.3 与非遗传承相结合
    5.3 各类建筑的利用
        5.3.1 建筑利用要求
        5.3.2 建筑利用业态
    5.4 保护性利用实施方式
        5.4.1 小规模保护整治
        5.4.2 自主式更新利用
    5.5 管理措施
        5.5.1 保护实施管理
        5.5.2 运营管理
        5.5.3 招商管理
        5.5.4 持续监督管理
    5.6 政策引导
        5.6.1 对文化业态经营的扶持
        5.6.2 对传统小商业经营的保护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访谈调研记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实践经历

(4)杭州市沿运河产业类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解读及研究对象界定
        1.2.1 概念解读
        1.2.2 研究对象
    1.3 现状与问题分析
        1.3.1 现状概述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理论框架
第2章 国内外产业类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及现状
    2.1 欧洲建筑遗产保护法规及理论的历史回顾
        2.1.1 欧洲建筑遗产保护法规的发展历史
        2.1.2 欧洲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体系
    2.2 国内建筑遗产保护概况
    2.3 国内外建筑遗产保护历史事件
    2.4 国内外产业类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方式
        2.4.1 保护与修缮
        2.4.2 产业类建筑及其场地的改造
        2.4.3 产业地段的改造
        2.4.4 大规模产业区的更新
        2.4.5 国内外产业类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案例
第3章 杭州市产业类建筑的历史概况
    3.1 杭州市近代产业发展状况
    3.2 杭州市近代重要企业及其建筑
        3.2.1 杭州一棉有限公司及其老厂区
        3.2.2 张小泉剪刀店及其旧址
        3.2.3 杭州大河造船厂及其建筑群
    3.3 杭州市与运河产业相关建构筑物的历史回顾
        3.3.1 工业时代前——“漕运”及河务体系
        3.3.2 工业时代——沿运产业建筑的扩张
        3.3.3 后工业时代——再生与可持续发展
    3.4 大运河遗产廊道的构想
    3.5 杭州市产业类建筑改造项目现状概述
    3.6 本章小结
    附图
第4章 杭州市沿运河产业类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过程及对策
    4.1 沿运河产业类建筑的再生价值及特征
        4.1.1 沿运河产业类建筑的再生价值
        4.1.2 沿运河产业类建筑的特征
    4.2 运河申遗与地区复兴
        4.2.1 京杭大运河申遗
        4.2.2 拱墅区产业地段的结构调整和业态优化
        4.2.3 城北运河新城的开发
    4.3 杭州市沿运河产业类建筑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4.3.1 持续10年的运河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程
        4.3.2 设立运河整治与保护的专门机构——运河综保委及运河集团
        4.3.3 政府主导的“杭州路径”与“意大利模式”的介入
        4.3.4 杭州市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相关法规及规划政策
    4.4 杭州市沿运河产业类建筑遗产的再生对策
        4.4.1 拱宸桥段产业建筑遗产再生对策——开放式博物馆
        4.4.2 大兜路产业建筑遗产再生对策——融入社区的历史建筑
        4.4.3 一般性产业类建筑的再生对策——创意产业园
        4.4.4 较大工业区块的再生对策——旅游综合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杭州市沿运河产业类建筑遗产再生的设计策略
    5.1 新旧设计元素的构成比对
        5.1.1 材料运用
        5.1.2 色彩语言
        5.1.3 技术应用
    5.2 新旧建筑的空间形态转化
        5.2.1 空间的整合
        5.2.2 空间的扩展
    5.3 新旧场所的时空延续性
        5.3.1 再生建筑与场所环境的空间关联
        5.3.2 新旧场所环境的时间关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杭州市产业类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经验的启迪
    6.1 经验总结
    6.2 反思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
    期刊
    学位论文
    书籍
    其它
    互联网
图片索引
附录1:杭州产业类建筑遗产一览表
附录2:杭州市工业遗产建筑规划管理规定(试行)
个人简历

(5)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演变及趋同性的规划对策研究 ——以杭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相关定义
        1.2.2 相关理论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本文研究的研究框架
    1.4 作为案例城市的杭州(典型意义)
        1.4.1 杭州及其城市景观
        1.4.2 杭州的城市景观管理和城市规划
第一篇 历史的杭州(1913-1980前)——老杭州城市景观美学价值及其生成
    第二章 杭州城市历史演变及其社会背景
        2.1 清代以前杭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其景观特征
        2.1.1 隋唐
        2.1.2 吴越开府
        2.1.3 南宋
        2.1.4 元至明清
        2.2 民国时期杭州城市景观演变及其背景分析
        2.2.1 民国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规划
        2.2.2 城市格局的变化
        2.3 建国以后至1980年以前杭州城市景观演变及其背景分析
        2.3.1 建国以后杭州市城市城市景观演变
        2.3.2 建国以来历次总体规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杭州城市特色景观的构成及其美学价值
        3.1 整体空间格局
        3.1.1 传统空间格局特征及其要素分析
        3.1.2 中国传统城市景观的美学思想
        3.1.3 杭州历史空间格局的演进
        3.1.4 杭州“山、水、城”空间关系
        3.2 城防与水网格局
        3.2.1 城防体系的变迁与评价
        3.2.2 水网体系的变迁及其景观要素评价
        3.3 街巷空间格局
        3.3.1 街巷空间格局的变迁
        3.3.2 传统街巷景观要素评价
        3.4 建筑风貌与开放空间
        3.4.1 建筑要素分析
        3.4.2 公共开放空间分析
        3.4.3 建筑风貌与空间肌理综合评价
        3.5 文化景观与历史遗存
        3.5.1 地下遗存
        3.5.2 文物古迹
        3.5.3 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失落的杭州——发展的迷茫与城市景观价值的失落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城市景观趋同的背景与政府的规划行为
        4.1 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与背景分析
        4.1.1 社会大背景
        4.1.2 经济背景
        4.1.3 技术进步
        4.2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规划行为分析
        4.2.1 春寒料峭——专业视野下“城市规划的春天”
        4.2.2 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4.2.3 经营城市与土地财政
        4.2.4 政绩工程的替罪羊
        4.3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接受美学特征及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杭州城市形态演变与景观损伤
        5.1 空间规模的膨胀与边界的模糊(景观地理学)
        5.1.1 “手状”城市形态
        5.1.2 “折扇状”城市形态
        5.1.3 “摊大饼”城市形态
        5.1.4 山、水、城空间关系的改变
        5.2 街道级配的失调与社区割裂
        5.2.1 传统街巷空间的消逝
        5.2.2 传统社区的割裂
        5.3 水系绿地的破坏与生态恶化
        5.3.1 水网体系的破坏
        5.3.2 生态景观格局的转变
        5.4 建筑风貌的杂陈与空间挤压
        本章小结
第三篇 疗伤的杭州(21世纪以来)——警醒与补救
    第六章 景观特色、城市精神的失落与补救
        6.1 从景观特色的失落到城市精神的失落
        6.1.1 市民的失落
        6.1.2 游客的失落
        6.1.3 城市精神的失落
        6.2 警醒与补救:重现城市昔日风采的努力
        6.2.1 城市的性质定位与城市品牌
        6.2.2 一主三副六组团和六条生态带(山水城市格局)
        6.2.3 西湖、运河及南宋皇城(历史文化)
        6.2.4 西溪湿地(生态文化)
        6.2.5 杭派建筑与新宋式建筑
        6.3 新世纪以来杭州城市规划对城市景观特色塑造作用及其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篇 今日的杭州——意向重构与价值重塑
    第七章 杭州城市景观意象重构与价值再塑
        7.1 城市文化审美价值重塑与宏观整体空间意象控制
        7.1.1 确立城市精神文化价值
        7.1.2 延续城市整体空间景观意向
        7.2 水网绿脉——杭州城市景观的特色基质
        7.2.1 水是杭州之魂,是城市景观特色基质
        7.2.2 以水为脉、以绿为衣,重塑杭州特色基质
        7.3 道路街巷——现代功能与人文精神的双重演绎
        7.3.1 杭州街巷空间发展蕴含了杭州的人文精神气质
        7.3.2 重拾历史碎片,展现时代人文精神
        7.4 建筑环境——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市规划主导文化价值重塑下的城市景观特色延续
        8.1 概述
        8.2 以审美价值重塑引领的城湖空间景观规划
        8.2.1 寻找西湖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审美核心
        8.2.2 从城市的自身文化发展脉络中寻求理想的湖东景观
        8.2.3 从西湖与城市的文化耦合中寻找规划控制思路
        8.3 保老城与建新城携同发展
        8.3.1 杭州老城与新城区规划发展与演变
        8.3.2 新城文化气质与景观意向重构
        8.4 城市规划技术创新思考
        8.4.1 城市规划技术发展历程
        8.4.2 规划技术创新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五篇 心中的杭州——个性景观构建的规划实践与问题探讨
    第九章 当代城市规划中的价值基础与多元主体博弈
        9.1 城市规划的价值基础分析
        9.2 城市规划的行为主体及其空间利益
        9.2.1 政府的空间利益行为
        9.2.2 开发企业的空间利益行为
        9.2.3 市民的空间利益行为
        9.2.4 专家的空间利益行为
        9.3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及其对建设行为的有限约束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构建社会协同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防止景观趋同的保障措施
        10.1 城市政府的角色定位
        10.1.1 城市政府规划干预行为的思想基础
        10.1.2 传统城市规划的景观干预手段及其局限性
        10.1.3 城市政府在景观干预过程中角色重新定位
        10.2 法定程序下的精英(专业化)管理
        10.2.1 城市规划的政治属性
        10.2.2 多元精英主义模型与城市规划
        10.2.3 法定程序下的精英化管理
        10.3 公众参与和社会协同机制的构建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杭州的规划实践与问题探讨
        11.1 任期制与规划期限——核心关键领导的稳定性
        11.2 规划管理的弹性与目标的刚性——规划思路的一贯性
        11.3 利益最大与系统最优——注重全局利益与长远目标
        11.4 规划龙头作用和部门定位——规划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11.5 争议监督与社会协调——多元精英主义
        11.6 技术管理与行政管理——规划管理实施团队的专业精神
        本章小结
结语篇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斑块一廊道理论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建研究 ——以杭州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建的必要性
        1.1.2 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建中的重要意义
        1.1.3 杭州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样本研究的可行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5 创新之处
        1.5.1 研究角度的突破性
        1.5.2 研究理论的开创性
    1.6 不足之处
2. 研究综述
    2.1 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研究综述
    2.2 景观网络研究综述
    2.3 斑块-廊道理论研究综述
3.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原理整合
    3.1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释义
        3.1.1 文化景观
        3.1.2 历史文化景观
        3.1.3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
    3.2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文化景观的关系
    3.3 斑块-廊道理论在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中的应用
        3.3.1 城市景观生态学指导下的城市空间格局整合
        3.3.2 斑块-廊道理论导入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格局构建
    3.4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组成要素研究
        3.4.1 城市景观生态学三要素释义
        3.4.2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要素——斑块及其构成
        3.4.3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要素——廊道及其构成
        3.4.4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要素——基质及其构成
        3.4.5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要素——踏脚石及其构成
    3.5 构建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的意义
    3.6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及其特征
        3.6.1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释义
        3.6.2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特征
        3.6.3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组织原则
    3.7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型
        3.7.1 源点型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型
        3.7.2 轴线型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型
        3.7.3 混合型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型
4. 杭州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历史文化景观孤岛化现状研究
    4.1 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历史沿革及形态演变
        4.1.1 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地理空间定位
        4.1.2 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历史沿革
        4.1.3 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现状分析
        4.1.4 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水系格局与城市形态的依存关系
    4.2 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4.2.1 历史文化街区简介
        4.2.2 历史文化街区类型
    4.3 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孤岛化现状
    4.4 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孤岛化成因分析
        4.4.1 城市基础建设影响
        4.4.2 城市道路影响
5. 杭州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建研究
    5.1 杭州老城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成要素
        5.1.1 历史文化景观斑块——网络结点
        5.1.2 历史文化景观廊道——网络连线
    5.2 扩增老城历史文化景观斑块
    5.3 构建老城历史文化景观廊道
        5.3.1 廊道特征
        5.3.2 廊道修补
    5.4 补充老城历史文化景观踏脚石
    5.5 构建老城历史文化景观网络
        5.5.1 历史文化景观斑块原状
        5.5.2 自然景观要素连接
        5.5.3 道路廊道连接
    5.6 确定杭州老城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型
        5.6.1 轴线型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型
        5.6.2 轴线型历史文化景观网络保护原则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与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硕士期间所获奖励

(7)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1896-1927)(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与学术价值
        1.1.1 选题缘由
        1.1.2 学术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所用理论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杭州城的历史沿革(古代—1927年)
    2.1 建城——1896年的杭州
        2.1.1 山中小县时代
        2.1.2 杭州城的始建时代(隋唐)
        2.1.3 国都(吴越国)和京城时代(南宋)
        2.1.4 浙江省省会时代(元明清)
    2.2 现代化蹒跚起步的杭州城(1896—1911)
        2.2.1 通商口岸的开辟与租界的设立
        2.2.2 杭州城的开放
    2.3 进入民国时期的杭州城(1912—1927)
        2.3.1 "新市场"的建立
        2.3.2 杭州城境域大调整
    本章小结
3 近代杭州的政治现代化(1896—1927)
    3.1 "新政"前杭州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机构
        3.1.1 清政府的地方行政体系
        3.1.2 在杭州设置的政治机构
        3.1.3 杭州的城中之城——旗防营
    3.2 清末杭州城的自治运动
        3.2.1 清末地方自治运动的背景
        3.2.2 杭州城的自治运动
    3.3 民国时期杭州政治体制的演变
        3.3.1 杭州的立法系统——杭县议会
        3.3.2 杭州行政系统的变迁
        3.3.3 杭州司法机构的演变
    本章小结
4 近代杭州的经济现代化(1896—1927)
    4.1 1896年前杭州经济的基本状况
        4.1.1 传统农业
        4.1.2 传统手工业
        4.1.3 商业
        4.1.4 服务业
    4.2 杭州经济现代化的启动(1896—1911)
        4.2.1 传统农业的变革
        4.2.2 传统手工业的变革
        4.2.3 民族工业的创办
        4.2.4 服务业的更新
    4.3 杭州经济现代化的加速(1912—1927)
        4.3.1 农业的改良
        4.3.2 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4.3.3 商业
        4.3.4 服务业的兴盛
    本章小结
5 近代杭州的教育(包括报刊)现代化(1896—1927)
    5.1 近代杭州教育事业的现代化
        5.1.1 清末时期杭州的教育事业(1896—1911)
        5.1.2 民国时期杭州教育事业(1912—1927)
    5.2 近代杭州报刊事业的现代化
        5.2.1 杭州报纸的创办阶段(1896—1911)
        5.2.2 杭州报业发展的新阶段(1912—1927)
        5.2.3 报刊业务的变迁
    本章小结
6 近代杭州的市政现代化(1896—1927)
    6.1 1896年之前的杭州城市政基本面貌
        6.1.1 杭州城的基本面貌
        6.1.2 交通体系
        6.1.3 通信机构
        6.1.4 城市空间和宗教活动
        6.1.5 医疗机构
    6.2 历史惯性之下的杭州城(1896—1911)
        6.2.1 现代交通体系的初步构建
        6.2.2 电力和电灯照明
        6.2.3 通信和邮政业务
        6.2.4 医疗设施的状况
    6.3 杭州市政建设的新时代(1912—1927)
        6.3.1 城市空间结构的大调整
        6.3.2 拆城墙、修马路
        6.3.3 公园的初建
        6.3.4 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6.3.5 其他公共设施的扩张
        6.3.6 市政管理机构的变迁
    6.4 杭州警察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896—1927)
        6.4.1 现代警察制度的创立——晚清时期
        6.4.2 现代警察制度的完善——民国时期
        6.4.3 杭州消防事业的演变
    本章小结
7 结语 对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7.1 城市空间结构的巨大变迁
    7.2 城市现代化的动力
    7.3 城市现代化的路径
    7.4 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几点启示
参考资料

(8)杭州城市景观网络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缘起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外研究评述
        1.2.1 景观概念的发展概述
        1.2.2 景观研究的主要领域及方法
    1.3 国内研究评述
        1.3.1 景观理论研究的发展
        1.3.2 景观设计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篇章结构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课题的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主要概念与基础理论解析
    2.1 城市景观及其网络化的概念界定
        2.1.1 城市景观
        2.1.2 网络化
    2.2 相关的理论基础综述
        2.2.1 类型学方法
        2.2.2 环境行为学的方法
        2.2.3 景观评价学方法
        2.2.4 景观形态学
        2.2.5 景观生态学
    2.3 本章小结
3 复合网络化研究体系解析
    3.1 总纲:景观网络化模型
        3.1.1 城市景观网络的功能分析
        3.1.2 城市景观网络的特性
        3.1.3 城市景观网络化体系分析策略
    3.2 宏观分析法
        3.2.1 矢量化分析方法——城市景观骨架分析法
        3.2.2 栅格化分析方法——城市景观四维分层解析法
    3.3 微观分析法
        3.3.1 人行视角景观分析法
        3.3.2 心像风景分析法
        3.3.3 人行视角的实物场景元素与心像风景要素的相互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杭州城市景观格局的演变
    4.1 杭州古城景观格局的形成及发展
        4.1.1 秦至隋唐——西湖景观、运河景观形成
        4.1.2 吴越——都城建设
        4.1.3 南宋——古代杭州城市景观建设高峰
        4.1.4 元至清末——古代杭州城市景观的平稳发展期
    4.2 杭州古城景观格局的结构性变迁
        4.2.1 古城结构的瓦解
        4.2.2 旅游资源的发展
    4.3 杭州现代城市景观结构的形成
        4.3.1 温和演变
        4.3.2 高速城市化发展
    4.4 本章小结
5 景观的宏观网络(一)——杭州城市空间形态的结构框架解析
    5.1 景观形态的类型解析(有机型、几何型、复合型)
        5.1.1 有机型的城市景观形态
        5.1.2 几何型的城市景观形态
        5.1.3 复合型的城市景观形态
        5.1.4 杭州城市景观形态的类型分析(复合型)
        5.1.5 杭州城市景观形态类型的发展构想(和谐生态型)
    5.2 景观基质结构——自然系原风景保全(山地丘陵系、钱塘江系)
        5.2.1 山地丘陵系
        5.2.2 钱塘江系
    5.3 景观肌理结构——水土系原风景保全(干线水路系、支线水路系、湿地系)
        5.3.1 干线水路系
        5.3.2 支线水路系
        5.3.3 湿地系
    5.4 景观形态骨骼整合(“景观核”、“景观轴”、“景观带”以及“景观回廊”)
        5.4.1 景观核
        5.4.2 景观轴
        5.4.3 景观带
        5.4.4 景观回廊(环状廊道)
    5.5 本章小结
6 景观的宏观网络(二)——杭州城市多层复合的景观栅格网络
    6.1 研究理念
    6.2 研究方法
        6.2.1 栅格数据格式
        6.2.2 栅格分析的数学模型
    6.3 研究框架
    6.4 各种网络的层析
        6.4.1 自然山水网络
        6.4.2 历史发展网络
        6.4.3 道路交通网络
        6.4.4 城市用地网络
    6.5 多层复合景观网络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6.6 多层复合景观网络的相关分析
    6.7 景观网络组织及适宜性分析
    6.8 本章小结
7 景观的微观网络(一)——杭州城市的实物场景类型及其特征解析
    7.1 研究策略
        7.1.1 研究对象及内容的确定
        7.1.2 现场调查
        7.1.3 景观图片的数据库建构
        7.1.4 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
    7.2 基于景观要素的多变量数量化分析方案
        7.2.1 最优尺度分析
        7.2.2 最优尺度分析得分基础上的聚类分析
    7.3 分析过程及结果
        7.3.1 要素概念轴的提取
        7.3.2 景观类型分析
    7.4 景观类型的分布
    7.5 本章小结
8 景观的微观网络(二)——杭州城市心像风景网络与场地关联性分析
    8.1 心像风景调查方案
    8.2 心像风景的类型化研究模型
        8.2.1 心像风景的想起构造
        8.2.2 想起构造的分析方法
    8.3 心像风景的类型化分析结果
        8.3.1 想起构造的主成份
        8.3.2 心像风景的类型化
    8.4 心像风景的形成要因解析
        8.4.1 心理条件
        8.4.2 形成要因(物质条件与心理条件的关联性)
    8.5 心像风景的场面的特性
    8.6 本章小结
结论
    (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3) 本研究的发展潜力
    (4)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本课题内容相关的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1
致谢

(9)基于使用者行为分析的历史街区管理研究 ——以北京什刹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基本概念界定
        1.1.1 街区
        1.1.2 历史街区
        1.1.3 使用者的界定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1.2.3 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
    1.3 本文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3.1 本文的内容框架
        1.3.2 本文研究的内容
        1.3.3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本论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1.4.2 本文创新
2 历史街区的特征与功能
    2.1 历史街区发展历程
        2.1.1 国外历史街区发展历程
        2.1.2 我国历史街区发展历程
        2.1.3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理论
        2.1.4 我国历史街区发展模式
    2.2 历史街区的特征
    2.3 历史街区的功能
        2.3.1 历史街区对旅游消费者的功能
        2.3.2 历史街区对城市旅游的作用
3 历史街区使用者行为分析及影响因素
    3.1 历史街区使用者行为分析
        3.1.1 使用主体的特点分析
        3.1.2 使用主体的需要分析
        3.1.3 使用者行为习惯分析
        3.1.4 历史街区使用者行为方式表述体系
        3.1.5 基于使用者行为管理历史街区的合理性分析
    3.2 影响使用者行为的因素
        3.2.1 影响使用者行为的内部因素
        3.2.2 影响使用者行为的外部因素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历史街区管理
    4.1 历史街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社区居民与旅游者既合作又冲突
        4.1.2 社会文化与经济的矛盾
        4.1.3 历史街区基础设施问题
        4.1.4 公众参与问题
        4.1.5 环境质量较低
        4.1.6 公共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
        4.1.7 缺乏明晰的功能分区
    4.2 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传统格局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矛盾
        4.2.2 民众保护意识薄弱
        4.2.3 政府保护法规不完善、保护制度不健全
    4.3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历史街区管理策略
        4.3.2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历史街区管理原则
        4.3.3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历史街区管理内容
5 案例—北京什刹海地区管理研究
    5.1 什刹海地区相关背景分析
        5.1.1 什刹海地区地理位置概况
        5.1.2 什刹海地区历史变革
        5.1.3 现存历史文化遗产概况
    5.2 什刹海地区使用者行为分析
        5.2.1 不同类型旅游者行为分析
        5.2.2 旅游者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5.2.3 社区居民使用情况相关因素分析
    5.3 什刹海地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5.4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什刹海地区管理策略
        5.4.1 什刹海地区功能定位
        5.4.2 什刹海地区管理策略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所获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10)杭州市国际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旅游产品概念
    1.2 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1.2.1 开发原则
        1.2.2 开发方法与实践
        1.2.3 常见产品开发理论述评
    1.3 国际旅游产品概念
        1.3.1 国际旅游与国际旅游产品内涵
        1.3.2 国际旅游产品外延
        1.3.2.1 首层服务的国际化
        1.3.2.2 另加旅游服务的国际化
        1.3.2.3 产品组合的国际化
        1.3.2.4 产品管理的国际化
2 杭州市旅游开发现状及统计分析
    2.1 杭州概况
    2.2 杭州市旅游业开发现状
    2.3 杭州市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4 杭州市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研究现状
    2.5 杭州市及其旅游开发发展目标:国际化
        2.5.1 杭州城市发展目标:国际化
        2.5.2 杭州旅游发展目标:国际化
3 杭州市国际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杭州市国际旅游的地位与定位
        3.1.1 杭州国际旅游地位
        3.1.2 杭州国际旅游定位
    3.2 杭州市国际旅游发展现状
    3.3 杭州市国际旅游发展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
        3.3.1 机遇
        3.3.2 存在的问题
4 杭州市国际游客调查与分析
    4.1 游客调查的目的
    4.2 游客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4.2.1 游客的性别构成
        4.2.2 游客的年龄构成
        4.2.3 游客的国籍构成
        4.2.4 游客的职业构成
        4.2.5 游客的旅游目的构成
        4.2.6 在杭州停留时间
        4.2.7 关于杭州的信息来源构成
        4.2.8 游客的旅游方式构成
        4.2.9 来杭州的次数
        4.2.10 杭州旅游的景点选择(老城区)
        4.2.11 杭州旅游的景点选择(新城区及各郊县市)
        4.2.12 游客的景点类型偏好
        4.2.13 游客对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建议
        4.2.14 游客对杭州的美誉度评价
    4.3 杭州市旅游产品与国际游客需求的契合性分析
5 杭州市国际旅游产品开发
    5.1 杭州市国际旅游产品开发的意义
        5.1.1 资源整合
        5.1.2 形象提升
        5.1.3 经济升级
    5.2 杭州市国际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5.2.1 资源系统产品
        5.2.2 复合产品
        5.2.2.1 观光旅游产品
        5.2.2.2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5.2.2.3 商务会展旅游产品
        5.2.3 线路组合产品
        5.2.3.1 典型路线
        5.2.3.2 茶文化线路
        5.2.3.3 丝绸线路
        5.2.3.4 宗教线路
        5.2.3.5 瓷玉线路
        5.2.3.6 传统中药和保健线路
        5.2.3.7 博物馆线路
        5.2.3.8 步行路线
        5.2.4 概念产品
        5.2.4.1 宗教旅游
        5.2.4.2 博物馆旅游
        5.2.4.3 华人市场的诗词之旅
        5.2.4.4 寻根之旅
        5.2.4.5 茶文化之旅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杭州市外国游客调查表(中文版)
附录B: 杭州市外国游客调查表(英文版)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城市旧区改造中传统人居形态的保护问题——以杭州“天竺香市”和“河坊街”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2]基于“目标系统”的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研究[D]. 张景礴. 浙江大学, 2014(08)
  • [3]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研究[D]. 魏祥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3(01)
  • [4]杭州市沿运河产业类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D]. 徐赞. 浙江大学, 2012(06)
  • [5]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演变及趋同性的规划对策研究 ——以杭州为例[D]. 阳作军. 中央美术学院, 2012(10)
  • [6]基于斑块一廊道理论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网络构建研究 ——以杭州老城传统景观集中区为例[D]. 丁思思. 浙江大学, 2012(S1)
  • [7]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1896-1927)[D]. 汤洪庆. 浙江大学, 2009(04)
  • [8]杭州城市景观网络化体系研究[D]. 赵秀敏. 浙江大学, 2008(08)
  • [9]基于使用者行为分析的历史街区管理研究 ——以北京什刹海地区为例[D]. 凌生金.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10]杭州市国际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邓满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5(12)

标签:;  ;  ;  ;  ;  

旧城区改造中传统人居环境的保护——以杭州“天柱香城”和“河坊街”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