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汉以前针灸处方的原则和规律

论东汉以前针灸处方的原则和规律

一、东汉以前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林依梦[1](2021)在《“标本配穴”针法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标本配穴”针法对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FS-14评分、SPIEGEL评分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为“标本配穴”针法治疗老年慢性失眠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将60例纳入的老年慢性失眠患者按1:1分为“标本配穴”组和普通针刺组。“标本配穴”组予以“标本配穴”针法治疗,普通针刺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频次为1次/天,1周连续6天,两组患者共治疗4周,完成为期1个疗程治疗。两组老年慢性失眠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PQSI量表、FS-14量表和SPIEGEL量表评价其睡眠质量与时间、疲劳程度、失眠程度,并观察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1)纳入病例情况:本试验共纳入60例慢性失眠老年患者,年龄在60-74岁之间,按1:1随机分为“标本配穴”组与普通针刺组。试验前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P>0.05),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2)PSQI评分指标对照:针刺治疗完成后,两组PSQI总评分均降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标本配穴”组的PSQI总评分明显低于普通针刺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治疗后两组PSQI量表各因子评分明显有所降低,在睡眠质量与睡眠时间上,“标本配穴”组优于普通针刺组。(3)FS-14评分指标对照:针刺治疗完成后,两组FS-14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标本配穴”组的FS-14评分低于普通针刺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SPIEGEL评分指标对照:针刺治疗完成后,两组SPIEGEL评分明显降低,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标本配穴”组的SPIEGEL评分低于普通针刺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临床疗效评定对照:“标本配穴”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80.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标本配穴”针法和普通针法治疗老年慢性失眠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标本配穴”针法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法。(2)“标本配穴”针法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长、疲劳程度、失眠程度等临床症状的治疗上要优于普通针法。

刘子娇,薛冰,张敏,任玉兰[2](2021)在《分析不同时期针灸处方的特点》文中提出收集不同时期针灸处方文献,分析不同时期针灸处方的特点。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从处方结构、刺灸部位、刺灸方法及腧穴配伍方面分析不同时期针灸处方的特点。秦汉时期,针灸处方结构尚不统一,刺灸部位多样,刺血疗法较为普遍;晋唐时期,处方结构基本统一,刺灸部位为具体部位和腧穴,灸法占据主流;金元时期,处方结构更加完整,刺灸部位规范,多穴处方开始兴起,针刺方法得到重视;明清时期,处方结构偏向病症与腧穴的联系,重视病症病因病机的阐述,腧穴配伍更加成熟,灸法得到创新运用。

张娟娟[3](2021)在《甘肃出土秦汉简牍针灸文献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梳理、总结天水放马滩秦简,武威、敦煌、居延汉简针灸文献中经络腧穴、针灸疗法等相关资料,基于经络循行、腧穴分布、刺灸技法和针灸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和同时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相关针灸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点,为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资源的挖掘与深入研究提供依据。(2)基于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的整理比较研究,梳理和呈现先秦两汉时期甘肃地区针灸医学的发展概貌,总结和提炼出土医简中的针灸理论和特色方法,并分析和探讨其针灸文献资料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为构建和完善针灸理论体系,传承和弘扬中医针灸文化提供文献依据。方法:(1)资料来源和途径(1)实地考察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博物馆及武威市博物馆等简牍原简资料和内容;(2)手工检索北京、甘肃等地图书馆、研究院等现有的甘肃出土先秦两汉针灸学资料;(3)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与天水放马滩秦简,武威、敦煌、居延汉简有关的针灸研究资料。(2)文献研究方法对获取的医简针灸文献资料采用文献考证及归纳法、训诂法、文本比较法等进行梳理总结和比较分析,呈现先秦两汉时期甘肃地区针灸医学的发展概貌,提炼出土医简中的针灸理论和特色方法,并分析和探讨其针灸文献资料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具体包括:(1)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整理研究:依据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中经络、腧穴、疗法相关资料,结合后世代表性医籍和相关注解研究,整理提炼医简针灸文献原文及相关注释,分类整理总结其针灸文献后世研究。(2)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比较研究:基于经络循行、腧穴分布、刺灸技法和针灸临床应用等方面,归纳和比较医简及医简与《黄帝内经》相关理论的异同,阐明其针灸理论的特色、优势与局限。结果:甘肃出土秦汉医简针灸文献主要涉及天水放马滩秦简,武威、敦煌、居延汉简,成简时期约自先秦晚期至东汉中期,涉及针灸腧穴、针灸疗法等内容,反映了先秦两汉时期甘肃等西北地区早期针灸理论、技法和临床概况及演变过程。通过与同时期《黄帝内经》比较,天水放马滩秦简成简早于《黄帝内经》,敦煌、居延汉简大致处于《黄帝内经》成书时期,武威汉简则稍晚于《黄帝内经》。较《黄帝内经》,医简中记载的“泉水”穴名及主治、“足三里”及“脾俞”穴的刺法、留针时间、疾病性质与针刺治疗深度、强度的关系及个别贴敷方的应用方面有明显的特色与创新,而在针刺工具、针灸操作及适应症等方面记载较为简单、笼统,这大致与当时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和医学发展实际相一致,也突出体现了秦汉时期甘肃等西北地区针灸学的发展概貌及其随时代演变的过程。(1)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整理研究(1)天水放马滩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自先秦晚期,约有12枚简牍描述了五音与五行、五病、五色及十天干等的相互搭配关系,似为后世五音疗法、针灸五输穴及子午流注针法等奠基了理论雏形,为针灸腧穴及针刺手法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早期的文献参考。(2)武威汉简武威汉简成简于东汉初期,其中有31枚简牍描述了针灸相关内容,其中足三里、肺俞、泉水等腧穴的记载反映了当时腧穴的发展处于个人经验总结时期;针刺疗法中针刺深浅、顺序及留针时间突出,为后世针刺治疗寒性病变及针灸留针奠定了基础;贴敷疗法包括敷药法、膏药法、涂药法、熏洗法、熨法五种,主治内、外、妇、五官科等疾病,其中部分贴敷方仍具有现代临床使用和开发价值,也可能是现代某些疗法的起源和基础。(3)敦煌汉简敦煌汉简约成简于西汉末年至东汉中期,其中有2枚简牍明确记载了针灸范畴的内容,尤其是针灸“针”的记载,表明西汉时期“针灸疗法”已在敦煌边塞屯戍队伍中得以应用,且可能早于居延汉简中针灸疗法的记载,是边塞地区针灸学“针”具的首次实文记载,反映了西汉时期针灸疗法在西北地区已得到较广泛应用。(4)居延汉简居延汉简约成简于西汉至东汉中期,其中有8枚简牍明确记载了针刺疗法、灸法、贴敷疗法等,具有以针法为主,针药结合、灸有度量,配穴明确、贴敷法丰富,实用性及地域性强等特点,反映了汉代居延边塞地区针灸疗法的多样性、独特性,为汉代西北边塞地区针灸学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2)甘肃出土医简针灸文献比较研究(1)腧穴通过医简之间的比较,武威汉简与居延汉简记载了腧穴,也分别代表了西北民间与边塞地区腧穴理论的发展状况,但武威汉简更注重在配穴基础上进行针刺法的诊疗过程,居延等边塞汉简更注重单穴灸法的应用。通过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相比较,甘肃医简中“脾俞”、“足三里”主治、配穴及“脾俞”的定位等方面基本与《黄帝内经》相关内容一致,但不够全面、具体;在“五椎下”穴的定位及名称等方面也基本与《黄帝内经》保持一致;在“泉水”穴主治、“足三里”穴的定位、“脾俞”穴的刺法、“五椎下”穴的灸法等方面较《黄帝内经》有明显的特色与创新。(2)针灸疗法通过医简之间的比较,主要涉及针刺法、灸法、贴敷疗法三种疗法,且武威汉简中关于针刺法及贴敷疗法的记载更严谨,更具有时代性,居延汉简中针药结合的思想为后世多种疗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和同时期《黄帝内经》比较发现,甘肃出土医简在针刺留针时间及贴敷方的应用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武威汉简中对于寒性疾病针刺留针时间,疾病性质与针灸治疗深度、强度的关系等有别具一格的认识,基本与现代临床实际相一致;鼻栓剂、耳栓剂及滴鼻剂治疗五官科中目痛、鼻塞、鼻息肉等也体现出汉代西北地域贴敷剂型的多样性,也类似于现代临床所制作的中成药制剂,而滴鼻剂或是最早的记载;同时,其百病膏药方可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考证证实居延汉简成简早于《黄帝内经》,表明当时已有针药结合治疗疾病的先例,是早期针药协同以提高疗效的重要记载和依据。(3)其他针灸文献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中记载了五输穴及子午流注针法相关理论雏形。通过与同时期《黄帝内经》比较,二者均记载了上述理论,但《黄帝内经》较出土医简更能指导和推动后世中医针灸相关理论的演变发展。结论:(1)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与《黄帝内经》成书接近或趋于同一时期,也即中医药理论大发展、大总结时期,反映和呈现了当时甘肃等西北地区针灸学的发展概貌。(2)甘肃出土秦汉医简针灸文献虽未明确记载经络内容,但关于“足三里”、“脾俞”及“五椎下”等腧穴的定位、主治、留针时间等记载对研究秦汉时期腧穴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医简总结了针刺法、灸法、贴敷疗法等针灸方法,其中针刺法与贴敷疗法实用性和地域性强,丰富和发展了当时的针灸临床诊疗方法。(3)与《黄帝内经》相比较,甘肃出土医简记载的“足三里”定位、“泉水”主治等腧穴资料特色明显;关于寒性疾病的针刺留针时间,结合疾病性质确定针刺深度和强度,五官科疾病贴敷疗法、剂型的多样性,尤其记述的可治多种疑难杂症的百病膏药方等资料,对现代针灸临床仍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是针灸学术史中的宝贵资料,其临床特色、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以促进和推动甘肃古代特色针灸文献的研究与应用。

袁莉蓉[4](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宋翠文[5](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癫痫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在任何年龄、地区、种族的人群中都有发病,影响着全球约1%的人口,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本质为反复发作的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而对此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楚。癫痫属于中医痫证的范畴。癫痫发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感觉、运动、植物神经、意识、情感、记忆、认知及行为等障碍,发作一般具有突发突止、短暂一过性、自限性的特点。癫痫病程迁延,发作反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癫痫患者的死亡危险是正常人群的2-3倍。目前西医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口服抗癫痫药物,此外还有手术治疗、生酮疗法等。在我国,中医治疗方法一直在癫痫的治疗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灸方法单独或与药物结合治疗癫痫都能够大幅提高疗效。而且,中医方法在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能够比西医更早的参与到疾病的发展阶段,且副作用小。古代针灸医籍中记载了大量的针灸治疗痫证的方法,对现今临床癫痫的治疗都有宝贵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挖掘和整理古代针灸文献中关于痫证的疾病特点和诊治规律,能为现今的针灸临床提供参考。本研究从针灸治疗癫痫的角度,对古今针灸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整理,探讨癫痫的古今源流以及诊疗经验,为癫痫的诊治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针灸治疗癫痫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对癫痫相关的古代针灸医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学术源流探讨。通过参考《中国针灸文献提要》所记载的针灸相关文献目录及内容简介,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针灸医籍,对其中针灸治疗癫痫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探讨各时代针灸医家对痫证的理论特色;第三部分,收集古代针灸治疗癫痫的处方条文,以频次统计为主要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古代针治痫证的选穴规律。第四部分为针灸治疗癫痫的现代文献的数据挖掘。通过计算机检索方法收集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4个数据库建库以来全部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文献,检索词为癫痫and(针灸or针刺or电针or穴位埋线or穴位注射or埋线or灸or放血or火针)。检索结果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建立针灸治疗癫痫现代文献原始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癫痫穴位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和聚类分析,用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第五部分,对古今针灸治疗癫痫的选穴规律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其传承关系。结果:一、古代文献研究结果:1.痫的病名及证类源流。①先秦时期癫痫的病名最早载于《五十二病方》,提出“间”、“瘨”的病名,在《黄帝内经》中出现“巅疾”的记载,都是指癫痫。《内经》中初步提出了癫痫的病因,一为先天因素,二为脏腑功能失调。《难经》中提出了癫与狂的鉴别。这一时期文献中癫与痫多指癫痫,而癫狂指狂证。先秦期医家对癫痫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癫痫症状的描述不够具体,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也比较笼统。②隋唐医家对癫痫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癫、痫不分,《脉经》中认为癫、痫俱与督脉相关,徐嗣伯提出大人癫、小儿痫实为一疾。癫痫的病因学和分类有了极大的发展,《诸病源候论》对癫痫按照病因分为三种:风痫、惊痫与食痫,又根据脉象和症状分为阴痫和阳痫。《备急千金要方》中按照癫痫发作的症状分为“五脏之痫”和“六畜之痫”。③宋金元时期医家丰富和发展了癫痫的学术理论。《严氏济生方》将六畜之痫变为五痫,并与五脏之痫相对应。《扁鹊心书》中将痫证分为胎痫和气痫,提出癫痫病因与先天因素及情志因素有关。《太平圣惠方》首提“热痫”病名。《圣济总录》提出阴痫即小儿慢惊风,阳痫即小儿急惊风。④明清医家对癫、狂、痫的疾病范畴加以区分。《普济方》认为癫、痫症状表现不同,非同一疾病,但病因上皆与惊有关。《医学入门》中详细的区分了癫与狂。明代王肯堂《正治准绳》中对癫、狂、痫加以鉴别,到清朝时期何梦瑶的《医碥》,对癫、狂、痫的区分已经与现代中医内科学相近。2.古代针灸治痫源流:①先秦时期是针灸治疗癫痫学说的萌芽时期。《黄帝内经》中初步描述了癫痫的症状表现,认为与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有关,提出针针刺治痫的五条经脉及天柱穴,首次提出癫痫的刺络放血疗法。《难经》提出癫痫“重阴者癫”的病机。②汉代随着针灸腧穴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针灸治疗癫痫的单穴处方,现存文献资料主要载于《黄帝明堂经》。③晋朝时期针灸治痫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脉经》提出了“脉针结合”,将人体经脉与寸口脉象相关联,辨脉象取经穴,并提出癫痫相关经脉为:督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针灸甲乙经》开始将痫证列入专篇论述,对应不同的临床症状提出针灸处方。《肘后备急方》记载了灸法治疗癫痫的灸方7首,体现了葛氏擅用灸经外奇穴的方法治疗癫痫。④隋唐时期医家开始从病因学的角度认识癫痫,《诸病源候论》提出了 6点癫痫成因,逆针灸致痫、先天因素致痫、因热致痫、因风致痫、因惊致痫、饮食不节致痫。孙思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0条癫痫先兆,并提出灸法治疗小儿癫痫的原则,即虚则可灸,实则忌灸。此外孙氏还提出了痫证的发作时间与病变经络的相关性,以及总结和发挥了“十三鬼穴”,成为治疗神志疾病的常用穴。《外台秘要》中唯重灸法,进一步丰富了灸治癫痫的理论方法。⑤宋朝时期针灸学繁荣发展,癫痫理论进一步丰富。《太平圣惠方》提出癫痫病机主要在于热壅脏腑,对癫痫的刺灸法记载更为详细。《圣济总录》详述癫痫相关腧穴禁忌及误针后的处理方法。《针灸神书》提出泻鸠尾穴治疗癫痫。《针灸资生经》选穴重视“受病处”,是对《难经》“以痛为腧”理论和孙思邈“阿是穴”理论的进一步发挥。⑥元代针灸医籍传世较少,但癫痫方面仍不乏创新性的观点。《西方子明堂灸经》专论灸法,对灸治癫痫的理论进一步完善。《针经指南》提倡“交经八穴”的使用,其中后溪和申脉穴主治癫痫。《针经摘英集》提出上脘和足三里治疗癫痫,提示出现针灸腧穴配伍理论的雏形。⑦明清时期出现大量针灸专着,尤其是对历代针灸医籍的整理研究达到巅峰。《普济方》引张元素观点提出癫痫昼发灸申脉,夜发灸照海。《针灸大成》提倡应用八脉交会穴之内关穴治疗癫痫,《杨敬斋针灸全书》以人图的形式辑录痫证处方。《针灸大成》整理历代针灸医籍之精华,辑录了大量的多穴处方,以及针灸歌赋中的痫证条文,认为“痫证俱是痰火”,强调针-灸-药并用治疗癫痫。3.古代文献数据挖掘:古代文献中治疗癫痫的处方共纳入282条,其中单穴处方137条,占48.58%,对穴处方62条,多穴处方83条,共涉及穴位168个,累计应用频次700次,其中应17次及以上的高频腧穴依次为百会(34次)、鸠尾(20次)、心俞(18次)、神庭(17次)。癫痫的选穴以头项部穴位最常用,应用频次为215次,占全部使用频次的31.71%,其次为下肢部(172次)和上肢部(164次)。其中-四肢部的腧穴合计应用频率为50%,腰背部的穴位应用最少,占全部应用频次的9.71%。归经方面,处方穴位涉及全部十二正经和督脉、任脉,督脉穴位应用最多,累计应用频次154次,其次为膀胱经穴(127次)和任脉穴位(70次),督脉、膀胱经、任脉使用累积频率达50%处方中特定穴应用频次544次,特定穴与非特定穴应用之比为3.49。特定穴中应用频次最多的是交会穴,使用208次,占25.15%。五输穴中应用频次最高的是经穴,使用频次54次,频率为6.53%。二、现代文献研究结果:数据挖掘结果与现代临床基本一致。根据文献筛选标准,最终纳入294篇文献,纳入处方765条,涉及穴位177个,共计使用频次4858次,其中针刺处方388条,埋线处方343条,灸法处方16条,放血处方10条,穴位注射处方7条,针刀处方1条。①针灸治疗癫痫选穴规律:针灸选穴频次前五的穴位分别是:大椎、百会、丰隆、腰奇、足三里。按照所在人体部位分,腰背部穴位应用频次最高,其次是下肢腧穴。按照归经划分,使用频次最高的三条经脉依次是督脉、膀胱经和胃经。特定穴的选用上,应用频次最高的三类特定穴分别为交会穴、络穴、背俞穴。五输穴中最常用的是原穴。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常用配伍为腰奇→大椎、鸠尾→大椎、太冲→百会、筋缩→大椎、水沟→百会等。聚类分析得到8个有效聚类群,分别为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大椎-筋缩-鸠尾-长强-腰奇-癫痫、身柱-至阳、申脉-照海、风池-风府、间使-曲池-丰隆、三阴交-神门-百会-水沟-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神庭-阳陵泉。根据冰柱图得到11对核心穴对:“心俞-肝俞”、“心俞-肝俞-肾俞”、“筋缩-腰奇”、“筋缩-腰奇-大椎”、“身柱-至阳”、“风池-风府”、“间使-曲池”、“三阴交-神门”、“合谷-太冲”、“百会-水沟”、“内关-足三里”。②埋线治疗癫痫选穴规律:穴位埋线处方涉及穴位94个,其中频次前五的腧穴为大椎、腰奇、鸠尾、丰隆和心俞。按照所在人体部位分,最常用的是腰背部的穴位,其次是下肢穴位。穴位归经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督脉、膀胱经和任脉。特定穴中频次最高的前三名依次是交会穴、背俞穴和络穴,五输穴中最常用的是合穴。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配伍:鸠尾→大椎、筋缩→大椎、癫痫一>腰奇、“腰奇、大椎→筋缩”、“筋缩、鸠尾→大椎”等;聚类分析得到1 1个有效聚类群:腰俞-气海、风池-风府-百会、三阴交-膈俞、合谷-内关、足三里-脾俞、胆俞-厥阴俞-肝俞-心俞-阳陵泉-肾俞、胆俞-厥阴俞-肝俞-心俞-阳陵泉-肾俞、丰隆-间使、腰奇-癫痫-大椎-筋缩-鸠尾-长强、申脉、照海,冰柱图上得到核心穴对:气海-腰俞、至阳-脊中、大椎-筋缩、癫痫-腰奇、心俞-肝俞、风池-风府、间使-丰隆、胆俞-厥阴俞、脾俞-足三里。③针刺法治疗癫痫涉及穴位149个,其中高频的前五个腧穴分别为百会、丰隆、太冲、大椎和内关。按照人体部位划分,应用频次最高的是下肢穴位,其次是头部,再次为腰背部。针刺法归经统计中,高频经脉前三位依次是督脉、胃经和膀胱经。特定穴中频次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交会穴、原穴和络穴。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配伍:水沟→百会、大椎→百会、合谷→百会、“丰隆、百会→太冲”、“大椎、太冲→百会”、“内关、太冲→百会”等。聚类分析得到7个有效聚类群,百会-合谷-太冲-水沟、大椎-丰隆-间使-筋缩-鸠尾-腰奇-长强、脾俞-肾俞-肝俞-心俞-神门-太溪、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四神聪-神庭-印堂-曲池、风池-风府、关元-巨阙-膻中。根据冰柱图可以得到核心穴对:肾俞-肝俞、间使-鸠尾、筋缩-腰奇、关元-巨阙、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太冲、风池-风府、申脉-照海。④灸法治疗癫痫涉及50个腧穴,其中频次最高的五个分别是百会、筋缩、大椎、鸠尾和身柱。按照人体部位划分,应用频次最高的是腰背部的穴位,其次是头项部,再次为胸腹部穴位。灸法穴位归经统计发现,应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分别为督脉、任脉和膀胱经。应用频次前三的特定穴分别为交会穴、合穴和募穴。关联分析的到常用配伍:身柱→百会、大椎→身柱、大椎→筋缩等。聚类分析将所有穴位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百会、筋缩,其它穴位为第二类。第二类又可以分为两类,鸠尾-身柱-大椎为一类,其余穴位为一类。得到核心穴对:神道-中枢、脊中-命门、身柱-鸠尾、筋缩-百会。⑤穴位注射和放血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涉及11个穴位,应用频次最高前三位分别为大椎、腰奇、风池。放血疗法涉及穴位21个,其中应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太阳、尺泽、曲池。结论:1.本文以年代为顺序,梳理了针灸治疗癫痫的理论源流:痫证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癫痫的针刺及放血疗法,《黄帝明堂经》提出大量的单穴处方,《脉经》提出“脉针结合”的诊疗方法,《针灸甲乙经》中开始出现多穴处方,晋唐至金元,灸法理论逐渐发展和繁荣,《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提供了大量灸方。《诸病源候论》从病因学角度丰富了对于癫痫的认识,《太平圣惠方》提出癫痫热壅脏腑的病机,并更加详细的记载了相关腧穴的刺灸方法,《圣济总录》对腧穴宜忌和误针后的处理办法详加记载,《针灸神书》提出泻鸠尾治癫痫,《针灸资生经》提出癫痫的针灸重视“受病处”的疗效,《西方子明堂灸经》比较完善的总结了癫痫的灸法,《针经指南》提倡“交经八穴”中后溪和申脉穴治疗癫痫,《针经摘英集》提出上脘和足三里配伍治疗癫痫。明清时期对前人的经验整理研究达到巅峰,《普济方》引张元素观点提出癫痫昼发灸申脉,夜发灸照海,《针灸大成》提倡应用八脉交会穴之内关穴治疗癫痫,《杨敬斋针灸全书》以人图的形式辑录痫证处方。《针灸大成》认为“痫证俱是痰火”,强调针-灸-药并用治疗癫痫,且辑集了大量的多穴处方,针灸治疗癫痫的理论逐渐发展成熟。2.本文挖掘了古今医家针灸治疗癫痫的选穴规律,并进行了古今针灸治疗癫痫的传承关系研究:①刺灸法方面,古今皆以针刺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古代治疗癫痫同时重视灸法的使用,而现代临床中治疗手段更加丰富,穴位埋线疗法比较常用,但灸法的应用相对少很多。②循经选穴方面,古今一脉相承重视督脉和膀胱经穴的应用,除此之外,古代医家对任脉穴位的应用频次较高,而现代医家较为重视胃经腧穴的运用。③选穴分部方面,古代更加重视头项部腧穴的选择,腰背部腧穴应用较少,而现代临床重视头项部腧穴的同时,更加重视腰背部的穴位的应用。④古今皆灵活运用经外奇穴治疗癫痫,但古代医家对于经外奇穴的命名不规范,为研究带来不便,而现代医家对于经外奇穴的命名、定位、主治等有比较系统的认识。⑤特定穴方面,古今皆常用交会穴治疗癫痫,背俞穴方面比较常用心俞和肝俞,五输穴方面,古代医家对于经穴、合穴、输穴、原穴的应用频次相当,但现代临床更加重视原穴的运用,此外重视络穴的应用。⑥古今医家的选穴过程中皆体现了腧穴配伍的思想,但古代医家对于配伍理论的相关记载比较零散,而现代普遍运用腧穴配伍理论指导临床,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和发展了腧穴配伍理论。⑦在针灸辩证论治癫痫方面,古今医家皆从辨症状、辨病、辨脏腑、辨时间、辨病因等角度治疗,而现代医家在临床上能够更加全面从丰富的角度分型论治,结合西医认识,发展出按发作类型、病程阶段辩证取穴。

罗健雄(Law Kin Hung)[6](2018)在《“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对古今较有代表性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及发展进行研究,了解其人物脉络、学术思想、传承模式等,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提供参考、思路及启发。2.通过对岭南有代表性的针灸流派及针灸医家进行研究,了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在发展、传承和学术上的特异性,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研究奠定基础。3.基于对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及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深入挖掘、整理,梳理出流派的渊源、传承脉络、学术特色、传承体系及流派成果等,以推动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4.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通过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方法:研究主要通过电子数据库、名老中医工作室、经典古籍、专着、专家访谈多方面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及总结凝练,开展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献检索范围为1988至2017年近30余年期间发表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的文献及论文等;并分别对“岭南陈氏针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失眠的125条针灸处方、1997年至2018年近20年间针灸治疗失眠的73篇文献中213条针灸处方、及5部针灸学教材或专着治疗失眠的25条常规针灸处方,从穴位配伍、穴位应用频次、特定穴的应用、经脉的应用等,进行对比分析,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资料来源如下:1.电子数据库数据源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针灸流派传承研究检索词有岭南学术流派、针灸流派、岭南、传承、飞针、补泻手法、进针法、针灸医家名、靳三针、岭南天灸、天灸等,检索相关文献500余篇,纳入参考100余篇。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检索词有“睡眠障碍”、“失眠”或“不寐”,并含“针灸”或“针刺”,在其结果进行二次检索,检索词为相关的证型,如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阴虚火旺、脾胃失和等。检索相关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共133篇,按研究方案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予以筛选,最后遴选符合条件被纳入文献共73篇,共收集治疗失眠的针灸处方213条。2.经典古籍及专着查阅《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大成》等经典古籍,以及岭南特色针法疗法等相关专着,如《临床针灸新编》、《针灸临床特色技术》、《陈全新》、《陈氏针法新释》、《岭南陈氏飞针》。3.工作室资料2014年9月24日的陈全新名医工作室总结报告中治疗失眠的针刺病案及2012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陈全新名老中医工作室”针刺治疗失眠的病例资料,共收集125条针灸处方。4.专家访谈共对11名专家进行访谈,其中有幸得到第三代传人陈全新的亲传口述有关其祖父及父亲的行医经历,及其他10名专家的评点(附录1、附录2)。对象主要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传承人、其他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针灸名家或专家,以补充其它数据源资料的不足,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更充实。结果:1.梳理传承脉络“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岭南陈氏针法”在针灸界影响力日盛,并于2015年11月入选为第六批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特色针法“岭南陈氏针法”将“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融为一体而成。“岭南陈氏飞针法”特点是旋转、快速、无菌、无痛快速进针;“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把传统的针刺补泻手法,以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虚泻实的治疗量法及规范化,相对地分为轻、平、大三类(即轻补、平补、大补;轻泻、平泻、大泻),使补泻手法更形象化,使针灸医师更易掌握针刺补泻,最后能体会因应患者的体质、虚实及病情的变化,施以不同量度的针刺补泻手法,有利临床实践及传承;“岭南陈氏导气手法”常用针向行气、捻转提插、按压关闭、循摄引导的行气手法,以导气传经感传,通关过节使气至病所为目的。3.倡导治神守神“岭南陈氏针法”在临床上倡导治神守神,针灸得气是其先决条件,得气、治神与守神贯穿于针刺治疗的全过程,因此得气、治神与守神,成为“岭南陈氏针法”的灵魂及精髓。4.流派传承发展流派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第四代传承人陈秀华在第三代传承人陈全新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学习和临床体会,以及对技术要点的掌握和领悟,把飞针操作的步骤提炼分解,总结出“飞针”练习四步曲,分别为徒手练习;捻针;持针垂直旋转刺入及摆动旋转刺入。使岭南陈氏飞针初学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学习,更能把握飞针的特点,使培训周期由三年缩短为三个月,促进“岭南陈氏针法”传承推广,对流派的传承创新及发展作出贡献。5.推广传承模式“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有完善的传承体系,其传承模式有师带徒、名医工作室、院校教育、继教培训、进修实习培训,培养大量针灸专业传承人。它通过出版专着和教学光盘,申请专利和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表高质量论文、开展单病种临床研究、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教学习班、主办和参与国际论坛、开设学术讲座,为名老中医经验,创新和应用提供示范和经验,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和推广,在国内十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及专利等标志性突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岭南陈氏针法”影响力达荷兰、美、加拿大、英、法等36个国家,从这些国家前来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进修的留学生和进修医师络绎不绝,培养了大批的国内及海外的中医药针灸人才,其中包括博硕士研究生、进修医生、本科生等,传承推广至世界各地。6.凝练学术思想通过对“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显示其选穴组方,遵循中医辨证,重视经络学说,循经取穴,重用特定穴,在30个应用在治疗失眠的穴位中,属特定穴的占总选用穴位数达90%之高。而在经脉的应用频次分析中,足太阴脾经应用频次最高,远高于其余经脉,占经脉应用总频次的25.42%,这与“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时重用三阴交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用穴精简,治疗失眠用穴在3穴至6穴之间,注重“治神、调神、守神、养神”,要求除医者要治神、守神、养神外,也要引导患者心理的调节,嘱患者调情志,勿劳累太过,作息有时,体现了其注重治神、守神与养神的思想。临床施行针刺治疗时注重得气、行气与催气,因应辨证的病情轻重,施以“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故循经选穴配伍上,注重“阴”与“阳”的协调,取穴以“远近”,“俞募”,“上下”及“左右”的配伍为原则,而大部分的处方组成又都包含了阴经及阳经的组合,在各个方面均体现“阴阳互济”的思想,实现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以达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理脏腑,通畅六经之功,体现了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结论:1.梳理学术流派传承中国针灸发展源远流长,针灸学术流派对传统中医针灸发展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已发展了数千年的针灸医学得以继续传承、发展及创新,要成功做到这点,针灸学术流派必需具备完善的传承体系。“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具备有效的传承模式及传承推广手段,形成完善的传承体系,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针法特色、临床经验等有效传承、发展、创新及传播,薪火相传,推动祖国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认为脏腑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故在进行针灸临床治疗时,常以中医的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辨经,以针施治,达到调和脏腑阴阳,治愈疾病为目的。本研究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显示,“岭南陈氏针法”在针刺治疗时遵循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强调辨病辨证施治,重视经络辨证,奉行循经取穴,以“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为临床针刺治疗基础,针刺治疗用穴精简,治疗时注重治神与守神,进行针刺治疗时的辨证选穴及配穴,皆显示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体现了“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

林智源,林建荣,万文蓉[7](2018)在《浅谈针灸处方中君、臣、佐、使的配伍》文中研究说明针灸从"以痛为腧"的治疗开始发展到有名称的经络与穴位,因其功能、主治范围明确,实际上已经具备处方雏形,从针灸处方的发展及针灸处方君、臣、佐、使的取穴规律,包括从选穴角度、针刺先后顺序、针刺深浅、针刺刺激量、辨证论治角度、腧穴配伍拮抗作用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针灸系统化和临床治疗规范化提供思路与帮助。

潘银凤[8](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研究(期刊类文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针灸治疗月经不调为选题点,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关于治疗月经不调的针灸处方期刊类文献,对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选穴及配伍规律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建立穴位优选的规律。数据挖掘技术为穴位的优先选择和穴位配伍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为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规律性探索寻找突破。方法:以近现代期刊类文献数据库为基础,针对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相关文献,运用手动检索结合计算机检索的方法来收集整理文献,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归纳针灸的处方,建立处方数据库,从而形成文献基础数据库。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主穴的腧穴频次、归经、属性、分布及配伍等进行深度挖掘,形成腧穴优选及腧穴配伍规律。结果:通过反复筛选、排除、整合和计算,共收集有关针灸治疗月经不调期刊类文献97篇,针灸处方90条主穴,总计腧穴63个,总频次为474次,涉及13条经脉。主穴频次分析结果:三阴交、关元、气海为主;主穴经脉分析结果:任脉及足太阴脾经为主;主穴特定穴分析结果:交会穴、募穴、五输穴为主;主穴部位分析结果:胸腹部、下肢部为主;主穴配伍关联规律分析结果:三阴交、关元;主穴配伍方式分析结果:主要以局远配穴为主。辨证选穴196条,总频次为656次,辨证分析及分型频次分析结果:以肝郁气滞型为主,常太冲穴经常被选用。随症选穴18条,总频次为62次,随症分型及分型频次分析结果:以腰膝酸痛为主,常选用肾俞穴。经验选穴13条,总频次13次,经验选穴分析结果:子宫穴。结论:1.期刊类文献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针灸处方主要以配伍为主,包括按部配伍、按经部位、按特定穴配穴。2.期刊类文献月经不调的针灸治疗以辨证选穴为主,特定穴尤为被重视使用。

李铁,王富春,曹方,于波,哈丽娟,单纯筱,王之虹[9](2016)在《基于“三维+时态”的腧穴配伍选穴思路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基于对古今文献中针灸处方选穴思路的总结和分析,并结合现代临床实验研究结果,提出基于"三维+时态"的腧穴配伍选穴思路,即以症状为切入点,基于文献研究确定针对症状的"同功穴";针对具体"点"(病因病机)、"线"(归经)、"面"(病位)和时态(病性),在同功穴中筛选尽可能满足要求的高频腧穴做为主穴,部分满足以上几点要求的做为配穴、加减穴。这种腧穴配伍中的选穴思路符合临床的基本规律,对针灸临床选穴具有指导性。

刘婧,王凡,杜小正,东贵荣[10](2012)在《腧穴配伍源流及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总结古代针灸典籍中针灸处方配伍的演化发展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将选穴配伍的关键归纳为辨证、循经和远近三条指导原则,提出建立在经脉脏腑辨证基础上的病变局部取穴配合循经远取特定穴的循经远近配穴规律以指导临证应用。

二、东汉以前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汉以前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标本配穴”针法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案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中止脱落标准
    3.研究方法
        3.1 样本量计算及分组
        3.2 治疗方法
    4.疗效观察
        4.1 疗效观察指标
        4.2 疗效指标
    5.安全性评价
    6.技术路线图
    7.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完成情况
    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情况
    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S-14 评分情况
    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PIEGEL评分情况
    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疗效指标情况
    6.安全性评估
讨论
    1.中医对老年慢性失眠的理论认识与探讨
    2 现代医学对老年慢性失眠的认识与探讨
    3.“标本配穴”针法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中医理论探讨
    4.研究结果分析
    5.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量表)
    附录2 疲劳量表(FS-14)
    附录3 SPIEGEL评分量表
    文献综述 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分析不同时期针灸处方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秦汉时期
    1.1 处方结构不相统一
    1.2 刺灸部位名称多样
    1.3刺血疗法较普遍
2 晋唐时期
    2.1 处方结构基本统一
    2.2 刺灸部位仍有多样
    2.3 重灸轻针思想流行
3 宋金元时期
    3.1 处方结构更加完整
    3.2 刺灸部位名称统一
    3.3 配穴理论发展丰富
    3.4 重视刺法的运用
4 明清时期
    4.1 处方偏向症穴对应
    4.2 组方配穴发展成熟
    4.3处方病症阐述详细
    4.4 灸疗法进一步创新
5 小结

(3)甘肃出土秦汉简牍针灸文献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立题依据
    1 天水放马滩秦简,武威、敦煌、居延汉简医学文献概述
        1.1 国内研究
        1.2 国外研究
    2 研究目标、方法和意义
        2.1 研究目标
        2.2 资料来源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 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分类整理研究
    (一)天水放马滩秦简
        1 概况
        2 针灸文献原文及注解
        3 天水放马滩秦简针灸文献研究
        3.1 腧穴研究
        3.2 针灸疗法研究
    (二)武威汉简
        1 概况
        2 针灸文献原文及注解
        3 武威汉简针灸文献研究
        3.1 腧穴研究
        3.2 针灸疗法研究
        3.2.1 针刺疗法
        3.2.2 灸法
        3.2.3 贴敷疗法
        3.3 针灸禁忌研究
        3.3.1 针灸禁忌分类与应用
        3.3.2 针灸禁忌的特点
    (三)敦煌汉简
        1 概况
        2 针灸文献原文及注解
        3 敦煌汉简针灸文献研究
        3.1 针灸疗法分类与应用
        3.2 针灸疗法的特点
    (四)居延汉简
        1 概况
        2 针灸文献原文及注解
        3 居延汉简针灸文献研究
        3.1 腧穴研究
        3.2 针灸疗法分类与应用
        3.2.1 针刺疗法
        3.2.2 灸法
        3.2.3 贴敷疗法
        3.3 针灸疗法的特点
第二部分 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的比较研究
    1 腧穴理论的比较研究
        1.1 腧穴理论的历史沿革
        1.2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腧穴理论的比较
        1.3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腧穴理论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的比较
    2 针灸疗法的比较研究
        2.1 针刺疗法
        2.1.1 针刺疗法的历史沿革
        2.1.2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针刺疗法的比较
        2.1.3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针刺疗法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的比较
        2.2 灸法
        2.2.1 灸法的历史沿革
        2.2.2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灸法的比较
        2.2.3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灸法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的比较
        2.3 贴敷疗法
        2.3.1 贴敷疗法的历史沿革
        2.3.2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贴敷疗法的比较
        2.3.3 甘肃秦汉医简文献中贴敷疗法与同时期《黄帝内经》的比较
    3 其他理论的比较研究
讨论
    1 先秦两汉时期甘肃地区针灸医学发展概貌
        1.1 经络理论
        1.2 腧穴理论
        1.3 针灸疗法
        1.3.1 针刺法
        1.3.2 贴敷疗法
        1.3.3 灸法
        1.4 其他针灸文献
    2 甘肃出土先秦两汉医简针灸文献的学术价值及意义
        2.1 记载及保存了当时西北地区的特色针灸理论与方法
        2.2 促进和推动了古代甘肃等西北地区针灸临床和学术发展
结语
    1 结论
    2 存在的问题
    3 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着作
附件
    附件一 主要参考着作图片
    附件二 针灸简牍图片
文献综述 武威汉代医简中针灸文献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头病类
    2 牙病类
    3 耳病类
    4 鼻病类
    5 眼病类
    6 咽喉病类
    7 口病类
    8 面病类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11 不足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1.1 李梴其人
    1.2 李梴着作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2.2 手阳明大肠经
    2.3 足太阳膀胱经
    2.4 足少阳胆经
    2.5 手太阴肺经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3.5 崇尚“易精简”
    3.6 重视针灸禁忌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6 讨论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原始数据
个人简介

(5)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癫痫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针灸治疗癫痫的研究现状综述
    1.1 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1.1.1 针刺法
        1.1.2 穴位埋线
        1.1.3 针药结合
        1.1.4 穴位注射
        1.1.5 耳针
        1.1.6 挑针
        1.1.7 灸法
        1.1.8 小结
    1.2 针灸治疗癫痫的机理研究
        1.2.1 抑制痫样放电
        1.2.2 调节GABA/Glu比值
        1.2.3 降低NO含量
        1.2.4 保护神经细胞
        1.2.5 调节免疫因子
        1.2.6 调节离子通道
        1.2.7 调节基因表达
        1.2.8 小结
    1.3 数据挖掘技术在针灸领域的应用
        1.3.1 数据挖掘技术
        1.3.2 数据挖掘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1.3.3 小结
第二章 痫证的古代文献源流梳理
    2.1 “癫”、“痫”释义
        2.1.1 癫
        2.1.2 痫
    2.2 癫痫病名及证类源流犀烛
        2.2.1 先秦时期
        2.2.2 晋隋唐时期
        2.2.3 宋金元时期
        2.2.4 明清时期
        2.2.5 小结
    2.3 痫证与其它疾病的鉴别
        2.3.1 痫与癫
        2.3.2 痫与痉
        2.3.3 痫与中风
        2.3.4 痫与惊风
    2.4 针灸治痫源流考
        2.4.1 先秦时期主要文献及相关论述
        2.4.2 汉代主要文献及相关论述
        2.4.3 晋朝时期主要文献及相关论述
        2.4.4 隋唐时期主要文献及相关论述
        2.4.5 宋朝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论述
        2.4.6 元代主要相关文献及论述
        2.4.7 明清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论述
        2.4.8 小结
第三章 针灸治疗痫证的古代文献数据挖掘
    3.1 研究内容
    3.2 文献来源
    3.3 检索策略
    3.4 纳入标准
    3.5 排除标准
    3.6 建立数据库
        3.6.1 腧穴规范
    3.7 数据分析方法
    3.8 结果与讨论
        3.8.1 高频腧穴分析
        3.8.2 腧穴部位分布情况分析
        3.8.3 腧穴归经情况分析
        3.8.4 选用特定穴情况分析
        3.8.5 讨论
    3.9 小结
第四章 针灸治疗癫痫的现代文献的数据挖掘
    4.1 文献来源
    4.2 文献筛选
        4.2.1 纳入标准
        4.2.2 排除标准
        4.2.3 检索策略及结果
    4.3 数据预处理
        4.3.1 数据录入
        4.3.2 数据准备
    4.4 数据分析方法
        4.4.1 频数分析
        4.4.2 关联规则
        4.4.3 聚类分析
    4.5 结果
        4.5.1 频数统计
        4.5.2 关联规则
        4.5.3 聚类分析
    4.6 讨论
        4.6.1 刺灸法选择特点
        4.6.2 高频腧穴选用特点
        4.6.3 循经选穴特点
        4.6.4 分部选穴特点
        4.6.5 特定穴选用特点
        4.6.6 腧穴配伍特点
        4.6.7 组方特点
    4.7 小结
        4.7.1 刺灸法选择
        4.7.2 诊治规律
        4.7.3 选穴特点
        4.7.4 配穴特点
第五章 古今针灸治痫传承关系分析
    5.1 刺灸法的沿革
    5.2 古今选穴特点对比
    5.3 选穴思路的对比
        5.3.1 腧穴配伍理论沿革
        5.3.2 辩证论治
    5.4 小结
    5.5 对针灸治疗癫痫临床的一些思考
        5.5.1 充分发挥灸法的作用
        5.5.2 对针灸治疗癫痫的处方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6)“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针灸流派发展的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传承
        一、中医学术流派的含义
        二、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含义
        三、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发展
    第二节 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研究
        一、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源流
        二、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状况
        三、小结
    第三节 近代针灸学术派的研究
        一、上海“陆氏针灸流派”
        二、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
        三、江苏“澄江针灸流派”
        四、广东“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五、广东“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六、小结
第二章 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源流及发展
        一、岭南中医学术流派
        二、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三、小结
    第二节 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影响巨大的近代针灸名医家
        一、曾天治
        二、周仲房
        三、卢觉愚
        四、苏天佑
        五、司徒铃
        六、韩绍康
        七、靳瑞
        八、陈全新
        九、张家维
        十、罗哲初
        十一、罗兆琚
        十二、小结
    第三节 外来医学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影响
        一、东瀛针道
        二、澄江针灸流派
        三、小结
第三章 近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第一节 岭南司徒铃针灸流派
        一、针挑疗法的源流
        二、岭南司徒氏针挑法
        三、岭南司徒氏针挑代表人物
    第二节 岭南传统天灸
        一、沿革
        二、传承脉络
        三、临床应用
        四、成果
    第三节 韩氏候气针法
    第四节 “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第五节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第一节 传承脉络
        一、第一代陈宝珊
        二、第二代陈锦昌
        三、第三代陈全新
        四、第四代主要传承人
        五、第五代传承人
        六、小结
    第二节 传承谱系
    第三节 传承体系
        一、传承模式
        二、传承推广
        三、小结
    第四节 流派成果
        一、学术性成果
        二、技术性成果
        三、创新性成果
        四、工作室临床性成果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
        六、特应性皮炎
第五章 “岭南陈氏针法”
    第一节 “岭南陈氏飞针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飞针”技术操作
        三、传承创新
        四、针刺无痛或微痛理论探讨与实践
        五、“岭南陈氏飞针法”与常用快速进针法
        六、快速进针法现代研究概况
        七、小结
    第二节 “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的技术操作
        三、针刺补泻理论探讨与实践
        四、针刺补泻手法现代研究概况
        五、小结
    第三节 “岭南陈氏导气手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操作
        三、行气导气使“气至病所”理论探讨
        四、针刺行气法研究概况
        五、小结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的创立及形成
第六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特色
    第一节 学术思想
        一、远近取穴通经络
        二、俞募配穴调脏腑
        三、上下配伍和阴阳
        四、左右思变畅六经
    第二节 诊治原则
        一、强调辨证施针
        二、奉行循经取穴
        三、推崇用穴精简
        四、重视经络辨证
        五、注重治神与守神
    第三节 养生思维
        一、提倡调神宁心,慈俭和静
        二、经络养生
第七章 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文献纳入标准
        三、文献排除标准
        四、资料和数据处理
    第二节 现代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二、穴位应用频次分析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四、经脉应用频次
        五、聚类分析
        六、小结
    第三节 针灸学专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一、针刺治疗失眠的常规用穴
        二、小结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文献研究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二、穴位应用频次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四、经脉应用频次
        五、聚类分析
        六、小结
    第五节 讨论与分析
        一、遵循中医学理论,循经选穴
        二、倡导分级补泻特色针法
        三、注重治神与守神
    第六节 总结
第八章 心得与体会
    第一节 讨论
        一、梳理学术流派传承
        二、凝练流派学术思想
    第二节 结果
        一、梳理传承脉络
        二、凝炼特色针法
        三、倡导治神守神
        四、流派传承发展
        五、推广传承模式
        六、凝练学术思想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四、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浅谈针灸处方中君、臣、佐、使的配伍(论文提纲范文)

1 针灸处方发展源流
2 针灸处方中君、臣、佐、使的取穴规律
    2.1 从选穴角度
    2.2 从针刺先后顺序角度
    2.3 从针刺深浅角度
    2.4 从针刺刺激量角度
    2.5 从辨证论治角度
    2.6 从腧穴配伍拮抗作用角度
3 小结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研究(期刊类文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数据挖掘技术在针灸文献研究的应用
    综述二: 浅谈腧穴配伍效应机制的研究
文献研究
    1 数据采集
    2 数据规范化
    3 建立文献研究数据库
    4 数据分析
讨论
    1 优选规律探析
    2 文献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纳入文献

(9)基于“三维+时态”的腧穴配伍选穴思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古代医家医着腧穴配伍选穴思路研究概况
    1.1东汉以前的腧穴配伍
    1.2晋隋唐的针灸处方
    1.3宋金元的腧穴配伍
    1.4明清的腧穴配伍
2 近现代医家腧穴配伍选穴思路研究概况
3 基于“三维+ 时态”的腧穴配伍选穴思路
    3.1病因病机在腧穴配伍选穴中的作用
    3.2病位在腧穴配伍选穴中的作用
    3.3病性在腧穴配伍选穴中的作用
    3.4“三维+时态”的腧穴配伍选穴思路的具体应用

(10)腧穴配伍源流及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腧穴配伍溯源
    1.1 追本求源, 始于《内经》
        1.1.1 配穴初现
        1.1.2 辨证选穴
        1.1.3 用穴精少, 明析五腧
    1.2《难经》推子母, 配穴添三焦
    1.3 针灸先诊脉, 俞募合五腧
    1.4《甲乙》明堂中流柱
    1.5 标幽明理, 至道渊深
    1.6 明清医聚英, 针道显大成
2 经脉脏腑辨证指导下的循经远近配穴规律

四、东汉以前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标本配穴”针法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D]. 林依梦.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分析不同时期针灸处方的特点[J]. 刘子娇,薛冰,张敏,任玉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08)
  • [3]甘肃出土秦汉简牍针灸文献的比较研究[D]. 张娟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癫痫的文献研究[D]. 宋翠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D]. 罗健雄(Law Kin H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浅谈针灸处方中君、臣、佐、使的配伍[J]. 林智源,林建荣,万文蓉. 中医杂志, 2018(08)
  •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研究(期刊类文献)[D]. 潘银凤.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基于“三维+时态”的腧穴配伍选穴思路探析[J]. 李铁,王富春,曹方,于波,哈丽娟,单纯筱,王之虹. 世界中医药, 2016(02)
  • [10]腧穴配伍源流及规律[J]. 刘婧,王凡,杜小正,东贵荣. 上海针灸杂志, 2012(04)

标签:;  ;  ;  ;  

论东汉以前针灸处方的原则和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