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络一号冲剂对金仓鼠性激素水平及皮脂腺形态的影响

消络一号冲剂对金仓鼠性激素水平及皮脂腺形态的影响

一、消痤Ⅰ号冲剂对金黄地鼠性激素水平与皮脂腺斑组织形态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陆翼,纪薇,张淼,李柯霏,朱轶男,李红娜[1](2020)在《中医药治疗痤疮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痤疮取得的良好疗效,中医药对痤疮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完善,专家学者也更加注重实验室指标,从遗传学、内分泌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不同方向进行实验室研究,研究发现中医药具有调节血清性激素、减少皮脂分泌、抗皮脂腺导管角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这与西医治疗痤疮的原理有相似之处,极大程度印证了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中医药以后获得更全面的国际认可和更好地发展提供了依据。

朱亚梦[2](2020)在《基于IGF-1探究石榴皮多酚乳膏干预痤疮皮脂代谢的机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皮脂腺斑大小、观察皮脂腺斑组织结构,探究石榴皮多酚乳膏是否可以抑制皮脂腺增殖及皮脂分泌,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皮脂腺中IGF-1的表达进一步阐明石榴皮多酚乳膏是否可以通过调节IGF-1影响皮脂代谢,并确定最佳浓度。方法:36只雄性金黄地鼠,体重120±10g,适应性喂养10天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六组:空白组、基质组、低浓度石榴皮多酚乳膏组、中浓度石榴皮多酚乳膏组、高浓度石榴皮多酚乳膏组、阳性药物组(维A酸乳膏),用染色法进行标记。实验前将每只金黄地鼠进行称重、记录,并用电子剃毛器剔除干净背部毛充分暴露两侧皮脂腺斑,用游标卡尺测量两侧皮脂腺斑最大横径(DT)及最大纵径(DL),记录。空白组不予干预,实验组(基质、低、中、高浓度组)分别予基质乳膏、低、中、高浓度石榴皮多酚乳膏外涂,阳性药物组予维A酸乳膏外涂,每次每只金黄地鼠约予1g乳膏外涂于两侧皮脂腺斑处,每日2次,连续干预4周。实验结束后,麻醉动物,称重,用剃毛刀再次将背部毛剔除干净,游标卡尺测量两侧皮脂腺斑大小,并拍照、记录数据,切取金黄地鼠背部皮脂腺斑处皮肤,大小约1*1cm,立即放入装有4%甲醛固定液的离心管中进行固定,并做好标记待检。采用HE染色观察皮脂腺斑病理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脂腺中IGF-1的表达。结果:1.皮脂腺斑大小:各组间存在显着差异,与空白组比较,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阳性药物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与低浓度组比较,中浓度组、高浓度组、阳性药物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中浓度组、高浓度组、阳性药物组三组间两两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皮脂腺斑组织结构:皮脂腺厚度各组间存在显着差异,与空白组比较,中浓度组、阳性药物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中浓度组与阳性药物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皮脂腺排列松散程度各组间存在显着差异,与空白组比较,中浓度组、高浓度组、阳性药物均有显着差异(P<0.05),中浓度组、高浓度组、阳性药物三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3.IGF-1的表达:各组间存在显着差异,与空白组比较,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与低浓度组比较,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中浓度组、高浓度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低、中、高浓度石榴皮多酚乳膏可以抑制皮脂腺斑增长,且中浓度及高浓度组石榴皮多酚乳膏抑制皮脂腺斑增长效果较低浓度石榴皮多酚乳膏更为明显。2.中浓度石榴皮多酚乳膏可以使皮脂腺腺叶萎缩、数目减少,中浓度、高浓度石榴皮多酚乳膏可以使皮脂腺腺叶排列松散。3.低、中、高浓度石榴皮多酚乳膏可以通过抑制IGF-1的表达从而抑制皮脂腺的增殖及皮脂的分泌,且中浓度及高浓度组石榴皮多酚乳膏抑制IGF-1的表达效果更为明显。

束昇阳[3](2019)在《痤疮灵颗粒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形态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痤疮灵颗粒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腹部两侧的皮脂腺出现增生的45只金黄地鼠作为本次动物实验的模型。将这些金黄地鼠分为痤疮灵颗粒大剂量组(n=12)、痤疮灵颗粒小剂量组(n=9)、安体舒通组(n=10)、对照组(n=14)。在痤疮灵颗粒大剂量组金黄地鼠的胃内灌注10 g/kg的痤疮灵颗粒,在痤疮灵颗粒小剂量组金黄地鼠的胃内灌注5 g/kg的痤疮灵颗粒,在安体舒通组金黄地鼠的胃内灌注10 g/kg的安体舒通,在对照组金黄地鼠的胃内灌注10 g/kg的生理盐水。然后比较四组金黄地鼠腹部两侧皮脂腺斑的面积、皮脂腺腺体的层数及组织形态。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安体舒通组金黄地鼠、痤疮灵颗粒小剂量组金黄地鼠、痤疮灵颗粒大剂量组金黄地鼠腹部两侧皮脂腺斑的面积均更小,P<0.05。治疗后,与安体舒通组金黄地鼠相比,痤疮灵颗粒小剂量组金黄地鼠、痤疮灵颗粒大剂量组金黄地鼠腹部两侧皮脂腺斑的面积均更小,P<0.05。痤疮灵颗粒大剂量组金黄地鼠、痤疮灵颗粒小剂量组金黄地鼠、安体舒通组金黄地鼠腹部两侧皮脂腺的腺层均较少,为1~2层,其皮脂腺的腺体出现萎缩,排列较为松散,液化囊的数量较多。对照组金黄地鼠腹部两侧皮脂腺的腺层较多,为2~3层,其皮脂腺的腺体呈叶状分布,其中部分腺体较为饱满,排列紧密,个别腺体出现液化,腺囊较小。结论:痤疮灵颗粒可以有效地抑制金黄地鼠皮脂腺的增生,调节其内分泌。

李秀玉,李静,李昕,李超群,袁向章[4](2018)在《玉容消痤颗粒对金黄地鼠性激素水平与皮脂腺斑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玉容消痤颗粒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体积、组织形态和睾酮及雌二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痤疮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金黄地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各组分别灌胃给蒸馏水/蒸馏水、螺内酯及玉容消痤颗粒低、中、高剂量溶液,连续给药30 d。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每4天肌注丙酸睾酮1次,共7次。测量试验前后金黄地鼠皮脂腺斑体积,并检测其血清睾酮、雌二醇的含量;试验结束时取皮脂腺斑组织活检,镜下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结果玉容消痤颗粒中、高剂量组及螺内酯组血清睾酮含量明显降低(P<0.05),金黄地鼠皮脂斑体积明显缩小(P<0.05),光镜下金黄地鼠皮脂腺显微结构(皮脂腺重叠叶数、厚度及液化小囊)明显改善。结论玉容消痤颗粒有明显的抗雄激素作用,部分揭示了其治疗痤疮的机制。

李思琪[5](2018)在《清痤方物质基础及干预痤疮模型鼠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观察中药清痤方对金黄地鼠痤疮模型干预前后,其皮脂腺斑面积变化、组织形态改变、血清炎性因子以及性激素的水平,明确清痤方改善痤疮模型的药效结果以及作用机制。2.通过UPLC-LTQ Orbitrap MS技术结合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建立清痤方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指纹图谱,检测分析中药清痤方的化学成分以及入血成分。3.将清痤方干预痤疮模型鼠的药效结果与检测出的清痤方的化学成分以及入血成分相关联,建立清痤方的“谱-效”关系,从而确定清痤方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方法选择60只雄性金黄地鼠,以其背部的皮脂腺斑为湿热体质痤疮模型。选择螺内酯为阳性对照药,将金黄地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清痤方小剂量组、清痤方中剂量组、清痤方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螺内酯组。各给药组金黄地鼠灌胃给药30天后,眼眶取血,用酶免检测法(ELISA)检测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双氢睾酮(DHT)、白细胞介素1α(IL-1α)、游离脂肪酸(FF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对皮脂腺斑的面积变化以及组织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结合高分辨质谱法(UPLC-LTQ Orbitrap MS)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对中药样品、空白血浆及含药血浆进行对比分析,结合Xcalibur2.2和HighChem Mass frontier 7.0软件,对相关化合物进行相应的特征碎片及结构的分析,并根据碎片裂解信息推测并鉴定清痤方的化学成分以及血浆中的活性成分。结果1.清痤方大、中、小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螺内酯组的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均较对照组小,且皮脂腺分布松散,腺叶缩小,其中高剂量组皮脂腺斑面积减小最为明显(P<0.05)。2.与空白组相比,小、中剂量组和螺内酯组血清中T、E2、DHT水平均下降,其中小剂量组和螺内酯组T、DHT水平下降更显着(P<0.05)。小、中剂量组和螺内酯组IL-1α、TNF-α水平均较空白组降低,小剂量组、螺内酯组IL-1α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螺内酯组和小剂量组FFA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显着(P<0.05)。3.建立了清痤方体外化学成分数据库,检测鉴定出中药清痤方体外化学成分75种;血中移行成分26种,其中16个原型成分,10个代谢产物。在此基础上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发现清痤方中检测出的多种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以及抑制雄激素等作用。结论1.中药清痤方对金黄地鼠皮脂腺组织结构改变较明显,可以显着抑制皮脂腺细胞的增生,减少皮脂的过度分泌,使皮脂腺斑颜色变淡且面积明显变小。提示中药清痤方可通过改善亢进的皮脂腺组织的功能,减少皮脂腺过多分泌皮脂,达到对痤疮的治疗作用。2.清痤方可降低金黄地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L-1α和TNF-α水平,提示清痤方的抗炎效果可能与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有关,说明清痤方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清痤方亦可以降低血清中雄激素T、DHT以及FFA水平,说明清痤方可以通过调节体内激素这一作用机制,来减少因雄性激素分泌旺盛而导致的痤疮,并且小剂量组效果最佳,这也符合中医体质调理的目标。3.通过对清痤方所含化学成分以及入血成分的分析,鉴定出多种抗菌、抗炎以及抑制雄激素等作用的化学成分,为清痤方治疗湿热体质痤疮提供了药效物质基础的依据,并为进一步探讨清痤方的作用机制以及药效基础的提供参考。

杨敏[6](2017)在《双黄消痤丸对兔耳痤疮模型毛囊面积、皮脂腺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双黄消痤丸对兔耳痤疮模型毛囊面积、皮脂腺数量和皮脂腺直径影响的研究,探讨双黄消痤丸对机体抗角化和改善皮脂腺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12周龄的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6组:双黄消痤丸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8只。除空白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均建立兔耳痤疮模型。造模成功后,高、中、低剂量组各给药量分别为1.68g/kg、0.84g/kg、0.42g/kg,阳性对照组(丹参酮胶囊组)给药量为0.187g/kg,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日一次,连续14天。于末次给药20h后,在兔的耳缘静脉中注射20ml的空气,将其处死。然后迅速用1cm打孔器在右耳标记处取皮肤组织块,并用10%福尔马林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的改变,记录毛囊面积、皮脂腺数量和皮脂腺直径。结果:1、双黄消痤丸各组与丹参酮胶囊对照组均能缩小兔耳痤疮模型皮脂腺的直径,且双黄消痤丸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组(P<0.01);2、双黄消痤丸高剂组能使痤疮模型中正常的皮脂腺数量明显增多,使正常结构的皮脂腺数量趋于正常水平(P<0.05);3、双黄消痤丸高剂量组对痤疮模型毛囊面积影响显着,能显着缩小增生的毛囊面积(P<0.01)。结论:双黄消痤丸能减少实验兔耳皮脂腺数量、缩小皮脂腺的直径及毛囊面积,对调节皮脂腺分泌量、缩小毛囊、抗角化等方面的效果显着。

李娜,王一飞,张明[7](2016)在《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医药对痤疮的研究,从单一的改善症状到结合客观的实验室指标,从内分泌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探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显示中医药具有调节雄激素、抑制皮脂分泌、抗皮脂腺导管角化、抗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调节免疫作用,与西医对痤疮的发病机制认识一致,侧面印证中医药的科学性,为痤疮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曹芯华[8](2014)在《滋水疏肝方治疗成年女性痤疮的临床研究及发病因素的探讨》文中提出1目的观察滋水疏肝方治疗肝郁肾虚证成年女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基础性激素(睾酮、雌二醇、泌乳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孕酮)水平的影响,同时研究成年女性痤疮可能的发病因素2方法在第一部分研究中,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中药组采用自拟滋水疏肝方颗粒剂治疗,对照组以螺内酯口服,两组均同时给予甲硝唑软膏外涂。分别在治疗的第2周、第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并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测定基础性激素水平。在病因研究部分,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以及根据文献提示、患者自述等获取的可能的相关因素而自制的一般生活事件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入选患者和健康对照组70例进行问卷调查。3结果3.1肝郁肾虚证成年女性痤疮患者的基础性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治疗4周后,中药组84.4%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的58.1%;且中药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性激素水平及T/E2比值的比较,以及两组在治疗前后自身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2成年女性痤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是情绪紧张和睡眠不足。成年女性痤疮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显着高于同年龄段健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4.1肝郁肾虚证成年女性痤疮患者不存在基础血清性激素的异常变化;滋水疏肝方的疗效机理与性激素平衡的调节无关,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抗微生物、调节情绪和睡眠达到治疗目的;4.2睡眠不足与情绪紧张是成年女性痤疮的重要诱发因素。

蔡元元,陈力[9](2013)在《痤疮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文中研究表明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病多因风热、肺热、血热所致,亦有因血瘀、湿热、肾虚(肾阴不足)所起,常在饮食不节、月经前后及生活不规律时加重,临床可辨证分为肺胃蕴热、脾胃湿热、阴虚火旺、冲任不调4型。肺胃蕴热者以枇杷清肺饮加减;脾胃湿热者则以茵陈蒿汤化裁;阴虚火旺者拟知柏地黄汤滋阴清热降火;冲任失调者使用益母金丹合二仙汤化裁,尤须注意的是,女性患者行经前、经期各有不同,经前期阳长阴消,湿浊较重,应助阳健脾,经期则以调理冲任为要。

朱萍萍[10](2012)在《痤疮灵颗粒及其拆方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瘢痕等,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但以颜面部居多,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并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本实验以金黄地鼠侧腹部皮脂腺斑为实验对象,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测量皮脂腺斑的大小,观察皮脂腺斑的显微结构,阐明中药复方痤疮灵颗粒组方的合理性,找出复方中有效药味,为其在治疗痤疮中对性激素影响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做好更进一步基础工作。方法:雄性金黄地鼠62只,重120~150g。正常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六组,空白组12只,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阳性对照组各10只。实验开始时先用电动剃须刀剃尽金黄地鼠双侧背部毛,充分暴露皮脂腺斑,在强光照射下,用游标卡尺测量双侧斑块的最大横径(DT)和最大纵径(DL)。灌胃时,各组金黄地鼠均按人的10倍剂量给药。全方组按金黄地鼠11g/kg生药的剂量给药,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分别按金黄地鼠6g/kg、2g/kg、3g/kg生药的剂量给药;阳性对照组按10mg/kg剂量给药;空白组灌服等量(1ml/100g)生理盐水。每日一次,连续灌胃4周。实验结束时再次用电动剃须刀剃尽金黄地鼠背部毛,充分暴露双侧皮脂腺斑,在强光照射下,用游标卡尺测量双侧斑块的最大横径和最大纵径。处死动物后取下金黄地鼠侧背部皮脂腺斑组织,切取约1.5cm*1.5cm组织块,放入10%甲醛固定液小瓶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皮脂腺斑的组织学变化。解剖各组金黄地鼠并称取其睾丸重量,计算睾丸系数。结果:1.皮脂腺斑大小:痤疮灵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及阳性对照组皮脂腺斑较治疗前缩小,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或显着性差异(p<0.01或0.05),空白组皮脂腺斑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及阳性对照组左侧皮脂腺斑面积较空白组明显缩小,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拆方3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右侧皮脂腺斑面积较空白组明显缩小,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阳性对照组、拆方3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痤疮灵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皮脂腺斑大小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皮脂腺斑大小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皮脂腺斑组织学结构:痤疮灵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及阳性对照组均较空白组皮脂腺松散,厚度变薄,皮脂腺腺叶变小;其中全方组、拆方2组较明显。皮脂腺厚度的比较:痤疮灵全方组皮脂腺厚度较空白组明显变薄,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拆方2组较空白组变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拆方1组、拆方3组、阳性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及拆方3组皮脂腺厚度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皮脂腺松散程度的比较:与空白组比较,痤疮灵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及阳性对照组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拆方3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及拆方3组皮脂腺松散度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睾丸系数: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阳性组睾丸系数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痤疮灵全方及其各拆方组、阳性对照组(安体舒通)均能使皮脂腺斑面积缩小。2.痤疮灵全方组、拆方2组均能使皮脂腺斑萎缩、变薄、腺叶松散。拆方1组、拆方3组及阳性组能够使皮脂腺腺叶松散,而腺叶变薄不明显。3.痤疮灵与安体舒通疗效相当,整方疗效大于拆方各组;拆方各组中,抑制皮脂腺斑增生的疗效可能依次为:拆方2组>拆方1组疗>拆方3组。4.痤疮灵全方及其拆方各组、阳性组均没有导致金黄地鼠睾丸萎缩的副作用。由此可见,痤疮灵能够通过调节性激素水平抑制皮脂腺细胞的增生和分泌功能,影响皮脂腺斑的增生,有效缩小金黄地鼠侧腹部皮脂腺斑。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药味是丹参、制大黄,其次为蒲公英、蛇舌草、葛根。

二、消痤Ⅰ号冲剂对金黄地鼠性激素水平与皮脂腺斑组织形态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痤Ⅰ号冲剂对金黄地鼠性激素水平与皮脂腺斑组织形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治疗痤疮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调节血清雄激素水平
2 抑制皮脂分泌
3 抗皮脂腺导管角化
4 抗痤疮丙酸杆菌
5 抗炎及调节免疫反应
6 讨论与展望未来

(2)基于IGF-1探究石榴皮多酚乳膏干预痤疮皮脂代谢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药品试剂
        1.3 主要仪器及器械
    2.实验方法
        2.1 药物配制
        2.2 实验过程
    3.检测指标及方法
        3.1 皮脂腺斑大小
        3.2 HE染色观察皮脂腺斑病理组织结构
        3.3 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脂腺中IGF-1的表达
    4.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1.各组金黄地鼠干预前后体重变化情况
    2.各组金黄地鼠干预前后皮脂腺斑大小变化情况
    3.各组金黄地鼠干预后皮脂腺斑组织学变化
    4.各组金黄地鼠干预后IGF-1的表达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皮脂代谢异常在痤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2.IGF-1对皮脂代谢的影响
    3.石榴皮及石榴皮多酚的相关研究
    4.动物模型的选择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问题与展望
第六部分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3)痤疮灵颗粒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形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配制实验用药的方法
    1.5 实验方法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在治疗前后四组金黄地鼠腹部两侧皮脂腺斑面积的比较
    2.2 四组金黄地鼠腹部两侧皮脂腺斑组织形态的差异
3 讨论

(4)玉容消痤颗粒对金黄地鼠性激素水平与皮脂腺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药物
    1.2 试验仪器
    1.3 动物分组和给药
    1.4 试验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YRXC对金黄地鼠血清睾酮、雌二醇的影响
    2.2 YRXC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块大小的影响
    2.3 各组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病理组织学检查
3 结论
4 讨论

(5)清痤方物质基础及干预痤疮模型鼠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痤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 痤疮形成机制研究
        2 痤疮治疗的临床研究
        3 痤疮治疗的实验研究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调查
        2 现代理论研究
        3 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中药清痤方干预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痤疮模型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5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清痤方干预湿热体质痤疮动物模型血清性激素与炎性因子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5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清痤方化学成分初步鉴定
        1 仪器与材料
        2 样品溶液制备
        3 色谱和质谱条件
        4 数据处理
        5 实验结果
        6 小结
        7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清痤方血中移行成分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血清样品的制备
        3 色谱和质谱条件
        4 数据处理
        5 实验结果
        6 小结
        7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6)双黄消痤丸对兔耳痤疮模型毛囊面积、皮脂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1 祖国医学对痤疮的研究进展
        1.1 祖国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祖国医学对痤疮治疗方药的认识
        1.4 痤疮中医分型
        1.5 痤疮的中医治法
    2 现代医学对寻常痤疮的研究进展
        2.1 流行病学调查
        2.2 病因
        2.3 发病机制
        2.4 痤疮的临床分级
        2.5 痤疮的临床治疗
        2.6 患者教育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的准备
        1.2 实验药品的准备
        1.3 实验试剂的准备
        1.4 主要仪器设备的准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准备
        2.2 实验动物的分组
        2.3 动物模型制备
        2.4 给药
        2.5 检测指标
        2.6 动物处死
        2.7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
    1 肉眼观察
    2 镜下观察
    3 双黄消痤丸对兔耳痤疮模型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讨论
    1 对痤疮动物模型的选择
    2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3 实验指标选取
    4 双黄消痤丸方药分析
    5 双黄消痤丸各药物组成成分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6 结果分析
    7 实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7)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调节血清雄激素水平
2 抑制皮脂腺分泌
3 抑制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
4 抗痤疮丙酸杆菌
5 抗炎及免疫
6 讨论

(8)滋水疏肝方治疗成年女性痤疮的临床研究及发病因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成年女性痤疮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性激素变化对成年女性痤疮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睡眠不足与情绪紧张对痤疮患者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滋水疏肝方治疗成年女性痤疮临床观察
    前言
    1 一般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病例标准
    2 治疗方案
    3 疗效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4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与分析
        1 病例分析
        1.1 痤疮分级可比性分析
        1.2 基线年龄、皮损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可比性分析
        1.3 基线性激素水平可比性分析
        1.4 年龄分布
        1.5 痤疮严重程度分布
        2 疗效分析
        2.1 主要疗效分析
        2.2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3 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分析
        3.1 中药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及T/E2值的比较
        3.2 对照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及T/E2值的比较
        3.3 中药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性激素水平的比较
        4 痤疮等级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5 结论
    讨论
        1 本课题的立项背景
        2 滋水疏肝方的组方依据
        3 前期临床工作
        4 滋水疏肝方方解与疗效机制探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成年女性痤疮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 SAS焦虑自评量表
        2.1.1 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方法
        2.1.2 SAS焦虑自评量表的指标分析
        2.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2.2.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评分标准
        2.3 一般生活事件量表
        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研究对象资料比较
        4.2 影响因素
        4.2.1 SAS焦处量表评分比较
        4.2.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比较
        4.2.3 痤疮患者一般生活事件量表结果
        5 讨论
        6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9)痤疮的中医药辨证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辨证
2 辨证分型
    2.1 肺胃蕴热
    2.2 脾胃湿热
    2.3 阴虚火旺
    2.4 冲任不调
3 药理学研究
    3.1 抑制抗痤疮丙酸杆菌
    3.2 纠正毛囊皮脂腺角化异常
    3.3 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牛等[13]研究艾蒿黄酮对于动物模型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其能明显抑制 2, 4-二硝基氯苯导致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炎症反应, 能明显降低外周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器官脏器指数。徐聪等[14]采用消疮饮为治疗组研究其对大鼠耳廓痤疮模型的抗炎抑菌作用, 镜下病理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生理盐水组, 具有抗感染和抑菌的双重作用。
    3.4 抑制皮脂分泌
4 结语

(10)痤疮灵颗粒及其拆方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现代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1.1 痤疮的流行病学研究
        1.2 现代医学对痤疮发病机理的认识
        1.3 皮脂腺与内分泌
        1.4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治疗
    2.祖国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2.1 痤疮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痤疮的中医治疗
        2.3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
    3.中药拆方研究的概况
        3.1 中药拆方研究的目的
        3.2 中药拆方研究的方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饲养环境
        1.3 饲料
        1.4 药物及制备
        1.5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模型
        2.3 动物用药
        2.4 标本采集
        2.5 指标观测及方法
    3.观察指标评定标准
    4 统计学处理
    5.实验结果
        5.1 不同组别金黄地鼠体重增长情况(单位:g)
        5.2 药物对金黄地鼠腹部皮脂腺斑大小(D_T×D_L)的影响(单位:mm~2)
        5.3 药物对金黄地鼠腹部皮脂腺斑组织学的影响
        5.4 药物对金黄地鼠睾丸系数的影响(睾丸系数=睾丸重量/动物体重*100%)
第三部分 讨论
    1.痤疮灵颗粒的拆方
        1.1 拆方方法
        1.2 组方特点及拆方依据
        1.3 现代药理研究
    2.动物模型的选择
    3.实验指标选择依据
        3.1 皮脂腺斑大小、皮脂腺的厚度及松散度
        3.2 睾丸系数
    4.阳性对照组的选择
    5.痤疮灵颗粒及其拆方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抑制作用
第四部分 评价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图
附录2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消痤Ⅰ号冲剂对金黄地鼠性激素水平与皮脂腺斑组织形态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治疗痤疮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陆翼,纪薇,张淼,李柯霏,朱轶男,李红娜. 科技风, 2020(33)
  • [2]基于IGF-1探究石榴皮多酚乳膏干预痤疮皮脂代谢的机制[D]. 朱亚梦.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痤疮灵颗粒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形态的影响[J]. 束昇阳. 当代医药论丛, 2019(21)
  • [4]玉容消痤颗粒对金黄地鼠性激素水平与皮脂腺斑的影响研究[J]. 李秀玉,李静,李昕,李超群,袁向章. 转化医学杂志, 2018(04)
  • [5]清痤方物质基础及干预痤疮模型鼠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李思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6]双黄消痤丸对兔耳痤疮模型毛囊面积、皮脂腺的影响[D]. 杨敏.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17(02)
  • [7]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李娜,王一飞,张明. 光明中医, 2016(24)
  • [8]滋水疏肝方治疗成年女性痤疮的临床研究及发病因素的探讨[D]. 曹芯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9]痤疮的中医药辨证治疗[J]. 蔡元元,陈力. 吉林中医药, 2013(02)
  • [10]痤疮灵颗粒及其拆方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影响的实验研究[D]. 朱萍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消络一号冲剂对金仓鼠性激素水平及皮脂腺形态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