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24例误诊分析

胰腺癌24例误诊分析

一、胰腺癌24例误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詹德瑞[1](2021)在《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鉴别诊断中采用彩超检查的诊断应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鉴别诊断中采用彩超检查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本试验择取2015年5月25日—2020年5月25日我院所收治的共计62例胰腺癌以及肿块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样本,两种疾病患者的具体例数均为31例,针对于两小组受试者开展彩超检查,分析结果。结果:相较于肿块型胰腺炎者而言,胰腺癌患者无胰管结石、非规则性扩张/贯通征象,而光滑扩张合并中断彩超征象比例明显更高,P<0.05。两小组受试者的内部不均匀质、附近血管变化、形态非规则影像无明显差别,P>0.05。相较于肿块型胰腺炎者,胰腺癌者病灶后回声增强、病灶中强回声斑块例数更少,腹腔淋巴结肿大例数更多,P<0.05。31例肿块型胰腺炎者中,超声诊断符合共计27例,诊断准确率为87.10%。4例误诊为胰腺癌;31例胰腺癌者中,超声诊断符合共计29例,诊断准确率为93.54%。2例误诊为肿块型胰腺炎。彩照诊断上述两类疾病的准确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针对于胰腺癌和肿块性胰腺炎患者来讲,在术前为其开展多普勒彩超检查,能够发现其超声影象图中有着较为显着的特异性。使用此法能够积极提升以上两种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为患者日后疾病治疗工作提供合理性参考,因而该法值得进一步与临床内推广以及应用。

田序伟,马爱琳,艾克拜尔·吐鲁洪,王禄马,阿布都克尤木·阿不力孜,戴国朝[2](2020)在《不同病理分级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RI征象对比分析及“主胰管绕道征”的诊断价值探讨》文中提出目的:对比分析G1、G2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的MRI征象,探讨"主胰管绕道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pNEN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定量分析G1、G2级临床指标及影像学指标的差异,并着重分析pNEN与主胰管的关系。结果:32例患者中,病理分级G1、G2、G3级的患者分别有12例、16例、4例,分别以胰尾、胰头、胰颈为主要发生部位。与G1级神经内分泌瘤(NET)相比,G2级NET肿瘤直径显着增大,不规则形态的病灶增多,边缘模糊,生物学行为出现明显恶性倾向,主胰管扩张、胰腺外侵犯及淋巴结/肝转移的发生率升高。G1级NET的MRI平扫信号均质程度高于G2级(P<0.05),但二者在增强MRI扫描的各个期象信号强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28例NET患者中,22例(78.6%)出现主胰管绕道征;神经内分泌癌(NEC)患者无一例出现此征象。术前,28例NET的诊断准确率为78.6%(22/28),存在6例误诊,其中,3例误诊为胰腺癌,2例误诊为囊腺瘤(癌),1例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在原MRI诊断依据的基础上纳入"主胰管绕道征",诊断准确率提高至89.3%(25/28),但仍存在3例误诊,其中2例误诊为囊腺瘤(癌),1例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排除了胰腺癌的误诊。结论:MRI对鉴别诊断良恶性pNEN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对部分G1与G2级NET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主胰管绕道征可帮助减少出现胰腺癌误诊。

刘华,郝凯,翟冬枝[3](2019)在《3.0T磁共振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术前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3.0T磁共振(MRI)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术前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8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术前2周内行3.0TMRI常规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RI征象,并根据病灶情况、局部侵犯、转移、血管受累情况评估手术可切除性。结果 MRI常规平扫中发现31例胰腺肿块,动态增强扫描发现37例胰腺肿块,二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01,P>0.05),但与强化正常组织比较更明显,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肿块检出率;MRI诊断准确率87.80%,误诊率12.20%;LAVA动态增强MRI评估手术可切除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1.82%、93.33%、90.24%,Kappa值=0.752,MRI术前评估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对胰腺癌患者术前行3.0T MRI多期增强扫描不仅可提高肿瘤病灶及转移灶的检出率,准确评估胰周侵犯及胰周血管受累情况,还可有效评估手术可切除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王天龙,张齐,王雅玮,吴刚[4](2017)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7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程度,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对2010年2月—2016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7例AIP患者(9例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多表现为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伴上腹部不适,影像学表现为胰腺弥漫性增大伴胰管弥漫性不规则狭窄30例,胰头局灶性增大伴胰头处胰管狭窄7例,均有胆总管胰腺段狭窄。13例患胰腺外自身免疫性疾病,20例胰腺外器官受累。24例接受Ig G(Ig G4、γ-球蛋白)和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其中20例Ig G(Ig G4、γ-球蛋白)升高,11例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10例胰腺外病变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示有大量淋巴细胞和Ig G4阳性浆细胞浸润。28例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6例复发,继续激素治疗后治愈。9例(24.3%)误诊为胰腺癌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胆管空肠吻合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合术后病理及胰腺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AIP,随访两年无复发。结论 AIP与胰腺癌临床表现相似易误诊,及时完善血清免疫学指标检测、必要时行试验性激素治疗,有助于二者鉴别。

彭娥英,金雪明,朱建国,岳忠勤[5](2015)在《胰腺癌12例CT误诊原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胰腺癌CT误诊原因,提高其CT诊断与鉴别诊断率。方法搜集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行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的临床资料,其中误诊12例,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 12例误诊病例中,诊断为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6例,慢性胰腺炎3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例,壶腹癌1例。结论注重螺旋CT扫描方法,仔细阅片,明确胰腺癌的CT征象及其转移途径,全面分析,可以避免误诊,提高诊断正确率。

姜淑英,李秀云,寇红菊,王亮,黄福光[6](2013)在《胰腺癌的超声误漏诊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胰腺癌的超声误漏诊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来胰腺癌病例203例,对其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寻找超声误漏诊原因及其对策。结果 203例胰腺癌中,超声诊断胰腺癌132例,诊断符合率为65%。漏诊53例,其中4例提示胰腺局部增大,4例仅提示为主胰管扩张,4例提示胰腺回声改变,而均未发现胰腺肿瘤;18例因肠道气体干扰致胰腺显示不清,23例超声提示为胰腺正常而漏诊。误诊18例,其中2例提示胰腺增大伴主胰管不规则扩张而误诊为慢性胰腺炎,4例误诊为壶腹癌,3例误诊为胆总管肿瘤,3例胰尾癌误诊为左肾上腺占位,6例诊断为后腹膜包块而未能与腹膜后其他肿瘤相鉴别。结论超声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超声造影有助于发现较小的胰腺癌病灶,但需结合临床病史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以进一步提高对胰腺癌的诊断。

谢红琴[7](2012)在《胰腺癌10例误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近20年发病率增长约6倍,占各个部位恶性肿瘤的第7位,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第6位。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倍受关注。选择我院2004年2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胰腺癌28例,其中10例误诊,误诊率35.7%,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中男8例,女2例,男女之比4∶1;最小36岁,最72岁,平

祝毛玲[8](2012)在《计算机辅助诊断超声内镜图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P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侵袭性强,转移早,其5年生存率低于5%[1]。回顾目前有关胰腺癌诊断的影像检查研究发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用于胰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方面是主要的、首选的检查。但在早期发现胰腺病变方面,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检查比CT检查更灵敏;而且,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EUS诊断准确率(85%)明显高于CT (50%)[2]。但EUS进行的早期胰腺癌诊断中,操作者识图的经验与主观因素对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在慢性胰腺炎存在的病例中,对于胰腺癌的判断常常会受到炎症改变的干扰,即使是有经验的内镜医师也会产生误判[3];且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EUS guided fine needleaspiration,EUS-FNA)技术在基层医院开展受限,有无专家在现场指导,其穿刺阳性率不同[4]。因此,予以EUS客观、定量的诊断是克服胰腺癌诊断困难的关键所在。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 CAD)数字图像处理技术(digitalimage processing, DIP)是指通过影像学、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其他可能的生理、生化手段,结合计算机的分析计算,辅助影像科医师发现病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早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就有学者利用计算机进行骨肿瘤的诊断研究[5],1998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 FDA)批准了第一个CAD系统,即美国R2技术有限公司的Image Checker系统,运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已经通过美国FDA验证应用于临床实践,结果表明对于提高放射科医生诊断的准确率、减少漏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6]。基于以上成功经验,我们曾利用医学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将胰腺癌超声内镜图像成功从非癌超声图像中区分出来,准确性高达98%[7],该诊断结果给我们以鼓舞。本课题选择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普通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三组超声内镜图像,验证了CAD技术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为明确EUS图像结合CAD技术在胰腺癌的诊断中的作用,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从慢性胰腺炎中区分出来,利用CAD技术把两者分别与胰腺癌进行鉴别诊断;同时统计EUS,EUS-FNA对胰腺癌的诊断功能,比较EUS,EUS-FNA及CAD技术对胰腺癌的诊断能力。本项研究共分为两大部分:1计算机辅助分析超声内镜图像诊断胰腺癌1.1计算机辅助分析超声内镜图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目的:探讨应用CAD医学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超声内镜图像纹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胰腺癌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我院接受EUS和EUS-FNA检查的胰腺实性占位患者。胰腺癌诊断的金标准是EUS-FNA的细胞学和/或组织学检查。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依据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亚洲标准[8]及临床症状评估。手工绘出EUS图像的典型的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 ROIs),并从中取出矩形子图用于计算机分析软件进行的纹理特征分析。接着进一步运用类间距和顺序前进搜索算法进行最优特征筛选。之后,建立SVM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和测试,评估该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本部分共纳入接受EUS-FNA的262名胰腺癌患者和41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从子图中提取出105个纹理特征。在这些纹理特征中,共筛选出16个最优纹理特征组合,分类准确率可达95.90%。建立并训练预测模型,将现有303例病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200次随机实验后,最终诊断准确率平均为(91.16±0.15)%,敏感性为(76.38±0.81)%,特异性为(95.29±0.14)%,阳性预测值为(75.03±0.56)%,阴性预测值为(95.36±0.14)%。结论:利用数字分析技术分析EUS图像可以提高EUS图像的诊断功能,准确的诊断胰腺癌和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2计算机辅助分析超声内镜图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超声内镜图像纹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的价值。方法:如1.1所述,连续纳入我院接受EUS和EUS-FNA检查的胰腺实性病变患者。胰腺癌诊断的金标准是EUS-FNA的细胞学和/或组织学检查。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依据是Rosemont标准[9]及临床症状评估,并随访至少两年。计算机辅助诊断相关方法如1.1所述。结果:本部分共纳入接受EUS-FNA的262名胰腺癌患者和126名慢性胰腺炎患者。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从子图中提取出105个纹理特征。在这些纹理特征中,共筛选出16个最优纹理特征组合。计算机随机选取一半数据作为输入向量建立并训练预测模型SVM分类器,余下的一半数据测试该分类器的分类功能。200次随机实验后,最终诊断准确率平均为(94.25±0.17)%,敏感性为(96.25±0.45)%,特异性为(93.38±0.20)%,阳性预测值为(92.21±0.42)%,阴性预测值为(96.68±0.14)%。结论:计算机辅助分析EUS图像技术为临床诊断胰腺癌提供了一个新的有价值的工具。2比较EUS、EUS-FNA与CAD对胰腺癌的诊断功能目的:分别比较EUS、EUS-FNA及计算机辅助诊断EUS图像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病例入选标准如第一部分所述。结果:如第1.1及1.2部分,262例胰腺癌患者、41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和12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入选。回顾EUS图像,262例胰腺癌患者中,209(79.77%)例诊断为恶性肿瘤,53(20.23%)例诊断为良性占位;41例AIP患者,7(17.07%)例误诊为恶性占位,34(82.93%)例诊断为良性;而对于126例CP患者,6(4.76%)例误诊为恶性占位,120(95.24%)例诊断为良性,由此计算EUS诊断PC和AIP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87%,79.77%,82.93%;而PC和CP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79%,79.77%,95.24%。同时,回顾EUS-FNA结果,对于胰腺癌病例,第一次穿刺结果为231(88.17%)例细胞学结果诊断为胰腺癌,31(11.83%)例细胞学结果阴性。而对于AIP及CP病例,其诊断结果均为未发现恶性细胞。由此计算EUS-FNA诊断PC和AIP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7%,88.17%,100%;而PC和CP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1%,88.17%,100%。由1.1及1.2部分可知,CAD鉴别诊断PC和AIP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16%,76.38%,95.29%;CAD鉴别诊断PC和CP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5%,96.25%,93.38%。结论:比较EUS、EUS-FNA及计算机辅助诊断EUS图像诊断胰腺癌,在胰腺癌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的鉴别诊断方面CAD与EUS-FNA形成了诊断互补;但在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方面CAD优于EUS和EUS-FNA。通过上述研究,本课题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结果振奋人心,该技术与EUS图像及细针穿刺技术形成互补;2、计算机辅助诊断EUS图像能够准确的鉴别诊断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该技术提高了EUS的肿瘤诊断准确率;3、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简单方便、成本低、无创。在胰腺癌的诊断方面,该方法将提供一个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任丽楠,郭晓钟,邹德莉[9](2012)在《不同部位胰腺癌的误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胰腺肿瘤的误诊情况,提高胰腺癌诊断率,降低误诊误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胰腺癌患者的误诊原因。结果 222例中50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22.5%。发病部位不同,其误诊情况也不同,其中胰头癌140例,误诊34例(24.3%),误诊为胃炎和胰腺炎。胰体癌16例,误诊9例(56.3%),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贲门失迟缓症。胰尾癌41例,误诊5例(12.2%),误诊为胃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全胰癌24例,误诊2例(8.3%),均误诊为胰腺炎。结论胰腺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发生误诊,且不同部位误诊率及误诊情况各有不同,应该重视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避免误诊的发生。

王艳芝[10](2009)在《胰腺癌93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随着医学的发展,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胰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生存率及预后均无明显改善,究其原因可能与目前胰腺癌的诊断现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及局限性,新技术、新方法尚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等有关。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2008年1月-12月间出院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肿瘤标志物、影像学及内镜检查方法等资料,以了解我院目前在胰腺癌诊断方面的现状,为进一步的努力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2008年1月-12月间出院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首发症状、血清肿瘤标志物数据(CA199、CA242、CEA)、影像学检查结果(B超、CT、MRCP)、内镜检查结果(ERCP、EUS)、病理结果、治疗方式、肿瘤部位等;按照胰腺癌的诊断、分期、纳入及排除标准整理资料;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①按照胰腺癌的诊断标准、纳入及排除标准,本研究中有93例确诊胰腺癌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42例,男女之比约为1.2:1;发病年龄在15~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5±8.71岁,以50~70岁比例最高,<50岁者占8.6%,>50岁者占91.4%;以60岁为分界点,<60岁的胰腺癌患者中女性居多,占54.3%,以40~50岁尤为显着,占66.7%,>60岁的胰腺癌患者中男性居多,占60.3%。②各期的人数及比例分布: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依次为6(6.45%)、12(12.90%)、21(22.58%)和54(58.06%),80%以上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③临床表现:体重下降(76.3%)、腹痛(66.7%)、黄疸(51.6%)、纳差(48.4%)、上腹不适(45.2%)、腹胀(43.0%)、乏力(38.7%)、腰背痛(18.3%)、腹泻(14%)、黑便(7.5%),体重减轻是胰腺癌患者最多见的症状,此外,胰头癌最突出的症状是黄疸,发生率为67.3%,胰体尾癌的突出表现是腹痛,其发生率达80.0%;首发症状:腹痛(38.7%)、黄疸(17.2%)、腹胀(12.9%)、上腹不适(9.7%)、纳差(8.6%)、体重下降(5.4%)、腰背痛(4.3%)、乏力(2.2%)、腹泻(1.1%)。腹痛和黄疸是胰腺癌患者常见的首发症状,但仍有许多临床症状是在腹痛和(或)黄疸出现前发生的,如上腹不适(19.3%)、腹胀(17.7%)、纳差(10.3%)、乏力(9%)等。④Ⅰ、Ⅱ期胰腺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上腹不适(88.9%)、纳差(72.2%)、腹胀(55.6%)、乏力(50.0%),Ⅲ、Ⅳ胰腺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体重下降(94.7%)、腹痛(82.7%)、黄疸(64.0%)。上腹不适和纳差在Ⅰ、Ⅱ期胰腺癌患者的比例显着高于在Ⅲ、Ⅳ期胰腺癌患者的比例(P<0.05)。⑤本组胰腺癌患者CA19-9、CA242、CEA、CA19-9+CA242、CA19-9+CEA、CA242+CEA、CA19-9+CA242+CEA的阳性率依次为82.2%(74/90)、55.7%(34/61)、33.3%(26/78)、85.2%(52/61)、83.3%(65/78)、63.3%(38/60)、88.3%(53/60)。在血清CA19-9、CA242、CEA的单独检测中以CA19-9的阳性率最高;CA19-9+CA242、CA19-9+CEA、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CA19-9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胰腺癌的诊断方面,传统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仍然以CA19-9的意义最大。⑥Ⅳ期胰腺癌患者血清CA242和CEA的浓度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Ⅰ、Ⅱ、Ⅲ期胰腺癌患者(P<0.05);Ⅱ、Ⅲ、Ⅳ期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的浓度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Ⅰ期胰腺癌患者(P<0.05)。CA19-9、CEA和CA242的浓度水平及阳性率均与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⑦发生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CA19-9阳性率为96.3%,显着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P<0.05);非根治组胰腺癌患者的CA19-9阳性率为89.2%,显着高于根治组患者(P<0.01);淋巴结转移与否与CA19-9阳性率无显着相关性(P>0.05)。⑧本组胰腺癌患者行B超检查85例、CT89例、MRCP24例、ERCP7例、EUS2例,准确率依次为72.94%(62/85)、94.38%(84/89)、100%(24/24)、85.7%(6/7)、100%(2/2);另外B超误诊6例,误诊率为7.06%(6/85),漏诊13例,漏诊率高达15.29%(13/85),CT误诊1例,误诊率为1.12%(1/89)。⑨B超在胰腺癌Ⅰ期的诊断准确率为66.7%,显着低于Ⅱ、Ⅲ和Ⅳ期(P<0.05);CT在胰腺癌各期的诊断准确率都在80%以上;本组胰腺癌患者行ERCP和EUS检查的例数甚少,难以进行统计学比较。B超、CT、MRCP、ERCP、EUS在不同肿瘤部位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⑩本组胰腺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25例(26.88%),姑息性手术21例(22.58%),剖腹探查术9例(9.68%),其他治疗38例(40.86%):其中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治疗4例(4.3%)、介入化疗1例(1.08%)、化疗2例(2.15%)、综合治疗4例(4.30%)、内科保守治疗27例(29.03%);胰头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的比例高为36.7%,胰体、尾及全胰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的比例为16.3%,两者差异显着(P<0.05)。结论①体重下降、腹痛、黄疸是胰腺癌患者最常见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多较隐匿,Ⅰ、Ⅱ期胰腺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上腹不适、纳差、腹胀和乏力,尤其是上腹不适和纳差显着高于在Ⅲ、Ⅳ期胰腺癌患者的比例。②目前临床常用的胰腺癌传统血清肿瘤标志物中以CA19-9最有意义,阳性率高,为82.2%,尤其在伴有远处转移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中阳性率甚高。但其早期诊断价值有限,同时CA19-9、CA242与CEA联合检测并未提高诊断阳性率。③目前常规使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B超的诊断准确率低,为72.94%,尤其对胰腺癌Ⅰ期的诊断准确率仅为66.7%,显着低于Ⅱ、Ⅲ和Ⅳ期,且误漏诊率较高。因此超声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有一定局限性,而CT和MRCP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其中CT在胰腺癌各期的诊断准确率都在80%以上。高选择性影像学及内镜检查方法尚未在我院常规开展。

二、胰腺癌24例误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胰腺癌24例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鉴别诊断中采用彩超检查的诊断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原理
2 结果
    2.1 肿块型胰腺炎/胰腺癌征象情况
    2.2两组受试者超声征象对比详情
    2.3 两种疾病彩超检出率对比详情
3 讨论

(2)不同病理分级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RI征象对比分析及“主胰管绕道征”的诊断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MRI扫描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病理分级患者的临床指标及HE染色对比
    2.2 G1、G2级NET的MRI特征对比
    2.3 G1、G2级NET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对比
    2.4 “主胰管绕道征”对pNEN患者的术前诊断价值
3 讨论

(3)3.0T磁共振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术前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手术能否切除指征
    1.4 图像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
    2.2 胰腺癌MRI征象
    2.3 胰腺癌MRI诊断结果
    2.4 对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
    2.5 病例分析
3 讨论

(4)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7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医技检查
        1.3.1影像学检查:
        1.3.2实验室检查:
        1.3.3组织病理学检查:
2 结果
    2.1 诊断标准
    2.2 确诊及误诊情况
    2.3 治疗及随访
3 讨论
    3.1 疾病分型
    3.2 鉴别诊断
        3.2.1临床表现:
        3.2.2影像学表现:
        3.2.3实验室表现:
        3.2.4病理学表现:
    3.3 误诊原因
    3.4 防范措施

(5)胰腺癌12例CT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症的鉴别分析
    3.2 CT误诊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6)胰腺癌的超声误漏诊原因分析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
    1.2 超声检查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胰腺癌10例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程
    1.3 症状和体征
2 诊断方法
    2.1 实验室检查
    2.2 影像学检查与病理学分类
    2.3 误诊情况
3 讨论

(8)计算机辅助诊断超声内镜图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计算机辅助分析超声内镜图像诊断胰腺癌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分析超声内镜图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分析超声内镜图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二部分 比较 EUS、EUS-FNA 与 CAD 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全文小结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情况说明
致谢

(10)胰腺癌9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个人简历

四、胰腺癌24例误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鉴别诊断中采用彩超检查的诊断应用评价[J]. 詹德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03)
  • [2]不同病理分级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RI征象对比分析及“主胰管绕道征”的诊断价值探讨[J]. 田序伟,马爱琳,艾克拜尔·吐鲁洪,王禄马,阿布都克尤木·阿不力孜,戴国朝. 现代肿瘤医学, 2020(02)
  • [3]3.0T磁共振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术前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J]. 刘华,郝凯,翟冬枝.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03)
  • [4]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7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J]. 王天龙,张齐,王雅玮,吴刚. 临床误诊误治, 2017(10)
  • [5]胰腺癌12例CT误诊原因分析[J]. 彭娥英,金雪明,朱建国,岳忠勤. 基层医学论坛, 2015(17)
  • [6]胰腺癌的超声误漏诊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 姜淑英,李秀云,寇红菊,王亮,黄福光.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05)
  • [7]胰腺癌10例误诊分析[J]. 谢红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4)
  • [8]计算机辅助诊断超声内镜图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D]. 祝毛玲. 第二军医大学, 2012(11)
  • [9]不同部位胰腺癌的误诊分析[J]. 任丽楠,郭晓钟,邹德莉. 实用癌症杂志, 2012(02)
  • [10]胰腺癌93例临床分析[D]. 王艳芝. 浙江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胰腺癌24例误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