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BY Surround Pro Logic II 发布

DOLBY Surround Pro Logic II 发布

一、DOLBY Surround Pro Logic Ⅱ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牛妍苏[1](2020)在《电子音乐技术在电影声音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以电影《变形金刚3》为例》文中指出20世纪中期起,伴随着电子音乐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传统音乐的概念与创作方式都得到全新的突破,如音乐的创作的概念从线性的发展进入非线性的发展方式,音乐的创作对象也从“音符”拓展到了“声音”本身等。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录音技术则成为了电子音乐的重要推动力,这使得电子音乐技术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也使得电子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风格不同的音乐形式,如具体音乐、混合电子音乐等,并且电子音乐在发展中也在不断的与其他领域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从而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电子音乐表演方式,如电子音乐与戏剧、舞蹈、现场表演的结合等,如今,电子音乐已经全面的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如在电影、游戏、戏剧等都有着电子音乐的身影。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期,从最初的无声电影时期之后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跨入到了如今的数字电影时代,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电影声音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电影声音的内容与构成方式也在不断创新,电子音乐便是这其中的重要助力之一,从电子音乐出现开始,它的技术与创作概念便在电影声音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呈现。本论文集中论述电子音乐技术在电影声音中的运用,论述的方式为:首先通过对比总结电子音乐与电影声音的历史发展、技术发展来说明二者之间发展的同步性与相互促进性,并集中讨论电子音乐技术在电影声音尤其是音效设计中的运用;其次,以电影《变形金刚3》为例,选取电影声音(自然声和非自然声)中有针对性的声音案例,通过在音频软件中的声音实验来解析这些电影声音的构成方式,并通过对于整体过程的记录来具体论述电子音乐技术在电影声音中的运用,并对其运用方式做总结与分类。笔者是意图通过此论文来探讨电子音乐技术在电影声音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为电子音乐的应用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同时也为电子音乐与电影声音的结合探寻新的应用方向。

宫亦苇[2](2019)在《变译理论视角下环球网科技新闻编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人开始通过新闻网站了解外界资讯。编译,即采用各种手段对原语文章进行编辑加工后再翻译,是网站整合国外新闻的重要途径。研究新闻编译有助于提升稿件的质量,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读者的需求。本报告涉及的翻译文本为环球网科技新闻稿件,选题涵盖科技、通讯、汽车等多个领域的企业产品动态。黄忠廉于1999年提出了变译理论,认为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基于笔者在环球网的翻译实践,报告主要探究变译理论在科技新闻编译中的应用情况,从“增”背景、“减”无关、“编”顺序、“述”主旨、“缩”篇幅、“并”相关和“改”写法七个角度进行阐发。笔者针对每种手段选取典型实例,从翻译目的、语言对比、思维方式、语法结构等层面对译文进行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笔者有如下发现:在科技新闻编译中,“增”可用于解释科技术语、评价新闻和补充关键词;“减”是针对读者不熟悉的名称和常识性信息;“编”强调按照汉语习惯理清新闻的逻辑;“述”侧重概括新闻内容,摆脱原文的句式束缚;“缩”追求篇幅简短,适用于产品描述;“并”融合原新闻松散的分析和评论;“改”意在转换表达方式,提升可读性。因此,“增”“减”“改”是对科技新闻词句的调整,“编”“述”“缩”“并”则更多运用到新闻的段落和篇章上。笔者认为,七种变通手段为科技新闻编译提供了可行方案和重要借鉴,在信息选择和谋篇布局上充分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便于信息的有效传播。

叶思成[3](2015)在《浅述虚拟环绕声技术在汽车音响系统中的应用—以ProLogicⅡ与Logic7系统为例》文中提出汽车音响的使用,已经成为大众与音响接触最为普遍与方便的方式之一了。在车厢中为得到理想的听音效果,在基于虚拟环绕声技术之上,由杜比实验室开发的Pro LogicⅡ与莱斯康公司开发的Logic 7系统相继推出了各自汽车音响系统解决方案。以两者为例,浅述了Pro LogicⅡ与Logic 7的由来、原理及各自的技术特点。

韩杰[4](2015)在《数字技术语境中电子音乐声音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如标题所示,本研究聚焦于电子音乐声音创作领域,而且将研究放置于数字技术的大背景之下、Max/MSP/Jitter软件平台之上,以区别模拟技术下的声音创作。论述从梳理艺术创作中声音技术的基本原理开始,阐述了声音的物理、生理、心理、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的属性,为整个研究构筑了技术根基。本研究的主体分别从电子音乐声音创作的技术策略、呈现机制、个案分析和景观构建四个部分来展开论述。在技术策略的阐述中,本研究从声音创作的技术平台入手,论述了调制合成、频谱合成、建模合成和粒子合成等几种具有数字技术优势的声音合成方式,并结合创作实例和创作技术,重点阐述了传感器、体感设备等与Max/MSP/Jitter的交互机制。在电子音乐声音呈现机制的阐述中,本研究首次提出从声音呈现和视觉呈现两个方面来描述电子音乐声音,并从这两个角度对电子音乐声音扩散系统和声音视觉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以上技术论述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德克斯托德兄弟的作品,分析了数字声音创作技术在电子音乐作品中应用,论述由技术层面转到创作实践。最后围绕所有的技术阐述和创作案例分析,本研究认为数字技术催生下的电子音乐声音创作表现出新的声音景观,文章从审美地计算、虚拟地生存和交互地发声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因此本研究的核心是“声音基础技术”、“声音创作技术”、“声音呈现机制”、“声音创作实践”、“声音景观构建”,其中既有包含平行的技术关系又有因果的逻辑联系。最后本研究得出结论: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电子音乐声音创作带来新的技术机制;电子音乐3D音频扩散系统并未成为主流,还有巨大的应用空间;数字技术支持下的电子音乐声音视觉化拓展了电子音乐的表现空间;而基于体感设备的声音交互成为当下电子音乐创作热点和亮点;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构建了新的电子音乐声音景观。同时提出在当下的电子音乐创作中,还存在声音创作方式、艺术家电子教养、电子音乐声音艺术表现等一系列问题,提请学界关注。

安茜楠[5](2014)在《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应用个案研究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综艺节目是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体裁,环绕声技术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电视节目音频制作技术的进步,更拓展了电视节目的艺术表现力。《中国好声音》是国内首个采用杜比5.1环绕声制作和播出的综艺节目,该节目尝试采用环绕声制作和环绕声电视音频信号播出,探索出一条中国电视综艺节目音频制作新的工艺流程和系统方案,为国内综艺节目的环绕声制播提供了一个学习借鉴的样本。本文以电视综艺节目的环绕声应用为课题,以《中国好声音》为样本,从节目的策划与准备、过程与对策、影响与启示三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电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环绕声应用的制作理念、制作团队、声音设计、技术准备、信号拾取、同期录音、监听压缩、单环同播等制作模式,分析了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制作面临的挑战、带来的效益及发展前景,意在为广大电视音频工作者的环绕声应用提供了一个完整鲜活的案例。

吴锐[6](2014)在《论影院3D环绕声技术的发展》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影院3D环绕声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相对于传统单层环绕声技术而言,影院3D环绕声可以给观众带来精确的声音定位、更加细腻的声音细节和更加沉浸式的听觉感受,这种听觉感受是传统的环绕声模式所无法比拟的。纵观现有的影院3D环绕声技术,从物理声场构建方面可以归纳为:双层扬声器系统、三层扬声器系统和多层扬声器系统;就其技术原理可以归纳为:基于虚拟听觉的重放技术、基于波场合成的重放技术、基于HRTF头部反映传送函数的重放技术和多种原理混合应用技术。与此同时,电影3D环绕声的后期制作工艺也形成了三种模式:以传统声道为概念的电影3D声音制作的工艺、以音床和对象为概念的电影3D声音制作工艺、以及混合应用的电影3D制作工艺。本文对目前主流的影院3D环绕声制式进行较为详细分析,主要包括BARCO AURO3D环绕声、IOSONO全息声、DOLBY ATMOS全景声等,并比较分析了各类3D环绕声技术的特点,评价了其商业的发展前景。随着影院3D环绕声新技术的应用,数字音频编码格式以及电影声音创作工艺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影院3D环绕声系统的创新正在推动21世纪音频技术的发展。

万仲平[7](2012)在《LFE多声道立体声中的“.1”声道》文中指出本文回顾了多声道立体声中LFE声道的由来,介绍了LFE声道在影院系统、家庭影院和小型录音室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下混合、低音管理等概念。对实际工作中,LFE声道的缩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徐立军[8](2012)在《各种环绕声系统的工作原理(三)》文中研究表明(2)早期生产的AV放大器都采用这种杜比环绕声系统,目前大多已被淘汰。三、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系统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系统(Dolby Pro-Logic Surround System)是杜比实验室对杜比环绕声系统进行改进后的环绕声系统。它的改进主要在环绕声解码器

范元正,靳聪,岑菡萏[9](2011)在《高清时代环绕声制式和高清家庭影院音频系统的组建(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高清音频(HD Audio)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近年来发展迅速且潜力颇大。为明晰阐述高清家庭影院音频系统,首先论述Dolby Digital Plus、Dolby TrueHD和DTSHD这三大高清时代环绕声制式,简要比较各种非高清和高清环绕声制式;重点讨论高清家庭影院中环绕声重放系统的构成以及如何组建符合个人需求的高清家庭影院。

解放[10](2008)在《家庭影院环绕声制式群英会》文中认为环绕声,一词并不新鲜,然而环绕声制式却在环绕声问世后不断被刷新。主通道数从最初的三声道已发展到如今的6、7、甚至更多声道;应用对象从一般的包装与广播媒体发展到当今的高清包装与广播媒体;使用领域从专业的电影院发展到消费的家庭影院。数十年中,随着一个个环绕声制式的推出,在报刊杂志中也能看到一些介绍,但全面而详细的集中阐述并不多见。为此,出于为刚入门的音响发烧友与音乐爱好者更好地系统了解环绕声制式的考虑,笔者特意撰写了本篇环绕声制式"群英会",以供大家在组建家庭影院选购环绕声解码器/接收器/AV放大器或在其它实际应用中作参考。

二、DOLBY Surround Pro Logic Ⅱ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OLBY Surround Pro Logic Ⅱ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音乐技术在电影声音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以电影《变形金刚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电子音乐与电影声音
    第一节 电子音乐与电影声音的发展历程对比
        一、电子音乐的发展历程
        二、电影声音的发展历程
        三、电子音乐与电影声音发展历程整体对比
    第二节 电子音乐与电影声音的技术发展对比
        一、电子音乐的技术发展
        二、电影声音的技术发展
        三、电子音乐与电影声音技术发展整体对比
        四、电子音乐技术与电影声音技术的延伸讨论
第二章 电子音乐技术在电影声音中的应用....以电影《变形金刚3》为例
    第一节 《变形金刚3》的电影声音分析
        一、《变形金刚3》电影声音作为本章选例的原因
        二、《变形金刚3》的电影剧情与声音结构
        三、《变形金刚3》电影声音中的电子音乐技术分析
    第二节 电子音乐技术在电影声音中的应用
        一、电子音乐技术角度
        二、电影声音角度
第三章 电子音乐技术与电影声音设计的延伸探讨
    第一节 电影声音设计中的音响音乐化
        一、音响与音乐交融
        二、声音素材的串联
    第二节 电子音乐技术在电影声音设计中的运用前景展望
        一、电影声音中的互动性
        二、电子音乐技术下电影声音设计的未来
结论
    一、电子音乐技术在电影声音设计中的存续性
    二、电子音乐技术下电影声音的多样性
    三、电子音乐技术与电影声音设计的相互促进性......(5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2)变译理论视角下环球网科技新闻编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文本介绍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2 译中操作
    2.3 译后审校
第3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文献综述
    3.2 理论框架
    3.3 实例分析
        3.3.1 “增”背景
        3.3.1.1 “释”
        3.3.1.2 “评”
        3.3.1.3 “写”
        3.3.2 “减”无关
        3.3.3 “编”顺序
        3.3.3.1 段内编译
        3.3.3.2 段际编译
        3.3.4 “述”主旨
        3.3.5 “缩”篇幅
        3.3.6 “并”相关
        3.3.7 “改”说法
        3.3.7.1 词汇层面
        3.3.7.2 句法层面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研究发现
    4.2 研究不足
参考?献
附录
致谢

(4)数字技术语境中电子音乐声音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文化研究的转向
        二、声音表达意识的转变
        三、数字声音的绽放
    第二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
        一、“数字技术”的界定
        二、“电子音乐声音创作”的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四节 课题的创新点及几点说明
        一、课题创新点
        二、几点说明
第一章 声音创作中声音作为本体的基理透视
    第一节 声音创作中声音物理属性的基础涵义
        一、声音构成的基本形态
        二、声音的物理表示
        三、声音创作中的物理定量
    第二节 声音创作中声音生理属性的物质基础
        一、听觉系统的生理构成
        二、听觉系统的生理局限
        三、听觉系统的生理优势
    第三节 声音创作中声音心理属性的主观判断
        一、声音的主观评价因素
        二、音乐声学中的非线性现象和心理学效应
        三、声音艺术家的内心听觉
    第四节 声音创作中声音时间属性的多重嵌入
        一、声音创作中的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
        二、声音表现中主观时间的矢量强度
        三、数字技术下声音在时间意义上的第三性
    第五节 声音创作中声音空间属性的三维塑造
        一、真实声场的构建及其影响因素
        二、声音创作中虚拟声场的重塑
第二章 数字技术语境中电子音乐声音创作的技术策略
    第一节 数字技术语境中电子音乐声音创作的软件平台
        一、单向数字平台对传统创作方式的革命
        二、交互数字平台对行为参与与交互方式的凸显
        三、插件与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开放形态与灵活补充
    第二节 数字技术语境中电子音乐声音合成的方法阐释
        一、基于模拟技术数字化的调制合成
        二、基于模拟技术数字化的频谱合成
        三、基于数字技术与方式的建模合成
        四、基于数字技术与方式的粒子合成
    第三节 数字技术语境中电子音乐声音交互的典型手段
        一、交互系统架构特点的理论分析
        二、基于Max/MSP/Jitter与其他软件的交互
        三、基于Max/MSP/Jitter与传感器的交互
        四、基于Max/MSP/Jitter与体感设备的交互
第三章 数字技术语境中电子音乐声音创作的呈现机制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中声音的听觉呈现
        一、声音呈现从单声道走向多声道的历史演进
        二、3D音频技术构成
        三、以Dobly Atoms为例看 3D音频系统的构成
    第二节 电子音乐声音扩散系统的构建
        一、电子音乐声音扩散系统的发展脉络
        二、电子音乐多声道系统代表制式
        三、以BEAST系统为例看电子音乐声音扩散系统的构成
    第三节 艺术创作中声音的视觉呈现
        一、客观的声音视觉化
        二、主观的声音视觉化
        三、以《Sensology》为例看声音视觉呈现的异质同构
    第四节 基于Max/MSP/Jitter的电子音乐声音视觉化
        一、频率映射机制下的声音视觉化
        二、电平映射机制下的声音视觉化
        三、频谱映射机制下的声音视觉化
        四、MIDI信息映射机制下的声音视觉化
第四章 数字技术语境中电子音乐声音创作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德克斯托德兄弟的机械舞蹈
        一、艺术家简介
        二、创作理念及代表作
    第二节 《钟摆合唱团》创作概况
        一、作品介绍及创作团队
        二、硬件装置构成及设计分析
    第三节 《钟摆合唱团》的创作渊源
        一、作品《Aérostase》
        二、作品《Cyclo?d-e》
        三、作品《ex pharao》
    第四节 《钟摆合唱团》声音创作分析
        一、声音主题分析
        二、作品结构分析
        三、创作手法分析
第五章 数字技术语境中电子音乐声音创作的景观构建
    第一节 审美地计算
        一、关于“审美计算”
        二、声音创作中计算的实现方式
        三、声音创作中计算的审美表现
    第二节 虚拟地生存
        一、电子音乐声音创作中材料的虚拟
        二、电子音乐声音创作中声场的虚拟
        三、电子音乐声音创作中听觉的虚拟
        四、电子音乐声音创作中交往的虚拟
    第三节 交互地发声
        一、声音交互的模式探讨
        二、声音交互的本质解读
        三、声音交互的意义阐释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5)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应用个案研究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言
    第一节 本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本文资料准备情况及前人研究情况
    第三节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学术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好声音》环绕声应用的策划与准备
    第一节 全新的节目制作理念
    第二节 一流的声音制作团队
    第三节 细致的节目声音设计
    第四节 完善的制作技术准备
第二章 《中国好声音》环绕声应用的过程与对策
    第一节 环绕声空间信号拾取
    第二节 多声道录音与缩混
    第三节 环绕声监听与压缩
    第四节 单环同播制作模式
第三章 《中国好声音》环绕声应用的影响与启示
    第一节 提高节目收视率
    第二节 培养人才队伍
    第三节 推动制播分离
    第四节 拉动经济增长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6)论影院3D环绕声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影院 3D 环绕声技术的基础
    第一节 从单耳声到双声道立体声
    第二节 单层多声道环绕声的探索
    第三节 多层多声道环绕声的发端
第二章 BARCO AURO 3D 环绕声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BARCO AURO 3D 的技术原理
    第二节 BARCO AURO 3D 的扬声器布局
    第三节 BARCO AURO 3D 的商业发展及应用
第三章 IOSONO 3D 全息声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IOSONO 3D全息声的技术原理
    第二节 IOSONO 3D全息声的扬声器布局
    第三节 IOSONO 3D全息声的发展前景
第四章 DOLBY ATMOS 全景声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DOLBY ATMOS 全景声的技术原理
    第二节 DOLBY ATMOS 全景声的扬声器布局
    第三节 DOLBY ATMOS 全景声的商业发展及应用
第五章 其他 3D 环绕声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音尚(Imm Sound)系统
    第二节 Spheraudio Upmix 环绕声系统
    第三节 NHK 22.2 系统
    第四节 TMH 10.2/12.2 声道系统
    第五节 虚拟环绕声系统 Virtual Surround
第六章 影院 3D 环绕声技术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影响 3D 环绕声技术发展的两个因素
    第二节 决定 3D 环绕声技术使用的四层结构
    第三节 3D 环绕声技术大规模运用是必然趋势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LFE多声道立体声中的“.1”声道(论文提纲范文)

低音的困扰
LFE的由来
影院中的LFE
家庭中的LFE
下混合和低音管理
LFE实际操作
结束语

(9)高清时代环绕声制式和高清家庭影院音频系统的组建(1)(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高清时代的环绕声制式
    2.1 Dolby Digital Plus
    2.2 Dolby TrueHD
    2.3 DTS HD
3 高清及非高清环绕声制式的比较及其升级空间

四、DOLBY Surround Pro Logic Ⅱ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音乐技术在电影声音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以电影《变形金刚3》为例[D]. 牛妍苏.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 [2]变译理论视角下环球网科技新闻编译实践报告[D]. 宫亦苇. 天津大学, 2019(06)
  • [3]浅述虚拟环绕声技术在汽车音响系统中的应用—以ProLogicⅡ与Logic7系统为例[J]. 叶思成. 电声技术, 2015(06)
  • [4]数字技术语境中电子音乐声音创作研究[D]. 韩杰. 南京艺术学院, 2015(05)
  • [5]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应用个案研究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D]. 安茜楠. 南京艺术学院, 2014(03)
  • [6]论影院3D环绕声技术的发展[D]. 吴锐. 南京艺术学院, 2014(03)
  • [7]LFE多声道立体声中的“.1”声道[J]. 万仲平. 现代电影技术, 2012(06)
  • [8]各种环绕声系统的工作原理(三)[J]. 徐立军. 家电检修技术, 2012(03)
  • [9]高清时代环绕声制式和高清家庭影院音频系统的组建(1)[J]. 范元正,靳聪,岑菡萏. 音响技术, 2011(05)
  • [10]家庭影院环绕声制式群英会[J]. 解放. 家庭影院技术, 2008(04)

标签:;  ;  ;  ;  ;  

DOLBY Surround Pro Logic II 发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