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37例的护理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37例的护理

一、超声晶体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护理37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1](2021)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70例为实验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35例。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情况,记录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角膜散光变化,比较手术前后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entral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 y,CCD)、平均内皮细胞面积(averageendothelialcel larea,AVE)变化及夜间读物、精细操作、阅读书写、看电视得分,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角膜散光度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的CCD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AVE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夜间读物、精细操作、阅读书写、看电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降低角膜散光度,减轻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提升患者视觉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王晓辉,姬朝霞,邵亚乐,李艺乐,冀真真[2](2020)在《微创光凝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微创光凝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150例(15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男77例,女73例,年龄(55.48±4.23)岁,年龄范围为50~62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n=75)与超声组(n=75),超声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微创组在超声组的基础上给予微创光凝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眼压、前房深度、视力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d的眼压和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微创组眼压(14.31±2.87)mmHg(1 mmHg=0.133 kPa),前房深度(2.24±0.44)mm;超声组眼压(20.18±4.03)mmHg,前房深度(1.86±0.35)mm。微创组眼压、前房深度均优于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微创组视力(0.54±0.21)高于超声组(0.4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视力(0.87±0.27)高于超声组(0.55±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8.0%(6/75)]低于超声组[20.0%(1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光凝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着,能有效控制眼压,加深前房深度,矫正患者视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李艳霞[3](2020)在《PACG青白联合术后的屈光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究PACG患者行青白联合术后的屈光误差分布特点。2.分析PACG患者青白联合术后屈光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等生物学参数术前术后的变化。方法:该研究共纳入51例(51眼)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行青白联合术(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所有患者术前综合验光,利用AL-scan测量术前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前房深度(ACD),并通过该仪器内置的SRK-T公式预测术后屈光度。同时记录所有患者预留屈光度数。术后3个月时综合验光,同时用AL-scan再次进行生物学测量。将屈光误差(RE)定义为术后等效球镜度减去术前预留屈光度,屈光误差的绝对值为绝对屈光误差(ARE)。其中RE<-0.50D为近视误差组,RE>0.50D为远视误差组,-0.50D≤RE≤0.50D为无屈光误差组。结果:1.屈光误差:术后3个月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为0.82D±0.78D,其中近视误差11例(21.57%),平均误差为-1.56 D±1.03D,无屈光误差21例(41.18%),平均误差为-0.01 D±0.30D,远视误差19例(37.25%),平均误差为1.02D±0.59D。2.正常眼压(≤21 mmHg)与高眼压(>21mmHg)患者的术后屈光误差分布:正常眼压组患者术后呈近视误差患者4例(16.7%),远视误差3例(12.5%),无屈光误差17例(70.8%);高眼压组患者近视误差7例(25.9%),远视误差16例(59.3%),无屈光误差4例(14.8%)。3.近视误差组与远视误差组的术前生物参数对比:近视误差组术前平均前房深度为2.04mm±0.19mm,远视误差组术前平均前房深度为1.67 mm±0.36mm,两组术前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6,P=0.03<0.05);近视误差组术前平均眼轴长度为22.79mm±0.51mm,远视误差组术前平均眼轴长度为21.74 mm±0.58mm,两组术前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93,P=0.000<0.05);近视误差组术前平均角膜曲率为44.46D±1.54D,远视误差组术前平均角膜曲率为45.13D±1.53D,两组术前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3,P=0.263>0.05)。4.青白联合术前术后生物参数对比:术前平均前房深度为1.76 mm±0.42mm,术后平均前房深度为3.65mm±0.36mm,术前术后平均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155,P=0.000<0.05);术前平均眼轴长度为22.05 mm±0.61mm,术后平均眼轴长度为21.93mm±0.60mm,术前术后平均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8,P=0.044<0.05);术前平均角膜曲率为44.43D±1.53D,术后平均角膜曲率为44.41 D±1.56D,术前术后平均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8,P=0.627>0.05)。5.青白联合术后屈光误差与术前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术后屈光误差同术前前房深度呈负相关(r=-0.32,P=0.023<0.05),同术前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52,P=0.000<0.05),同术前角膜曲率无明显相关性(P=0.101>0.05)。结论:1.利用SRK-T公式预测PACG患者术后屈光度时,术后3个月屈光状态倾向于远视,且术前前房深度越浅,眼轴长度越短,术后屈光状态越倾向于远视。2.术前高眼压相对于术前正常眼压的PACG患者,术后屈光误差发生的比例更高,且大多是远视屈光误差。3.PACG患者行青白联合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前房深度明显加深,眼轴长度变短,角膜曲率没有明显变化。

吕冰镜[4](2019)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74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7例,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和观察组(37例,采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房水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7 0,P>0.05);治疗后,对照组房水蛋白水平(7.96±0.05)μg/mL低于观察组(9.45±0.07)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358 9,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 3,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后囊破裂、角膜水肿、前房渗出、虹膜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1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2 4,P>0.05)。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着,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刘延晶[5](2019)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分析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囊袋张力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三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选取在我院自2017年0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有80例(80眼)。根据其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及断裂的程度和范围选择三种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三组。即包含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三组。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三组患者的角膜、前房、晶状体等眼前节情况,采用Snellen视力表测定三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采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对患者进行眼压检测,通过超生生物显微镜对患者眼前段进行扫描,测量中央前房深度,检查虹膜睫状体与晶状体悬韧带的情况。参照超声生物显微镜数据内容以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断裂范围小于1个象限为轻度组的标准,以悬韧带松弛或断裂范围在12象限之间无玻璃体嵌顿者为中度组的标准,以悬韧带松弛或断裂范围在12象限之间合并玻璃体嵌顿者为重度组的标准。其中轻度组33例(33眼),给予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中度组29例(29眼)给予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囊袋张力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重度组18例(18眼)给予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进行联合治疗。统计三组80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变化情况、中央前房深度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年后,随访期间三组80例(80眼)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前提高,眼压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其中轻度组眼压为9.114.8mmHg,中度组为5.216.1mmHg,重度组为10.218.1mmHg。治疗前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中央前房深度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其中轻度组前房深度为1.823.28mm,中度组前房深度为1.24.1mm,重度组前房深度为2.24.5mm。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治疗前,其中重度组患者眼压均在22mmHg以内,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最佳矫正视力恢复到0.31.2不等。重度组中18例(18眼)人工晶状体悬吊患者中,1例患者1眼出现人工晶体偏位,视力及眼压均未受到明显影响。轻度组以及重度组成功率均100.00%,中度组1例手术治疗后眼压未得到明显改善,药物治疗无效后利用青光眼引流阈植入术后患者眼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在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应用囊袋张力环、人工晶状体悬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较为优秀,安全性较高,根据临床患者的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及断裂的程度和范围等具体病情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康礼杰[6](2019)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程> 10年视力为0.3~0.6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而在病程<10年视力小于0.3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改善视力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党雅娥,王海燕[7](2018)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40例(279眼)白内障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120例(140眼)与对照组120例(139眼)。观察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散光、泪液分泌情况、CLVQO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的视力、散光、泪液分泌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7、14 d,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改善,且观察组术后7 d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 d,两组患者散光、泪液分泌均显着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术后,两组读和精细动作、调节能力、远视力、移动和光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后囊破裂、瞳孔变形、前房渗出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更理想,角膜水肿发生率低,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刘会英[8](2018)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探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滑县中医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74例(79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37例(40眼),对照组37例(39眼)。研究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两组均于术后3个月随访。分析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评分及前房角度。结果术前两组矫正视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两组矫正视力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矫正视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两组前房角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两组前房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前房角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矫正患者视力,疗效显着。

田琦[9](2018)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99眼)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37例(49眼)和对照组37例(50眼)。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行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裸眼视力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较手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术后1周裸眼视力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有利于提高患者裸眼视力,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韩奎,吴海燕[10](2017)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和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并对围术期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8例,共80只眼。78例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术后分别于围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指导、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对患者术后的及SAS评分、SDS评分进行比较,并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及手术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7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视力均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眼压为(14.8±3.2)mm Hg,显着低于术前的(47.3±12.5)mm Hg,术前术后眼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患者中,发生前房炎症2例、虹膜纤维素样渗出1例、角膜水肿1例、未出现脉络膜脱离。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疾病尽快恢复。

二、超声晶体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护理3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晶体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护理37例(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比较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角膜散光变化分析
    2.3 两组手术前后CCD、AVE变化比较
    2.4 两组术后3个月夜间读物、精细操作、阅读书写、看电视得分比较
    2.5 两组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3)PACG青白联合术后的屈光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晶状体摘除治疗PACG的理论依据
    2.2 影响屈光误差的相关生物学参数
        2.2.1 眼轴长度
        2.2.2 角膜曲率
        2.2.3 前房深度
    2.3 人工晶体计算公式
        2.3.1 第一代人工晶体计算公式
        2.3.2 第二代人工晶体计算公式
        2.3.3 第三代人工晶体计算公式
        2.3.4 第四代人工晶体计算公式
        2.3.5 第五代人工晶体计算公式
    2.4 其他可能影响术后屈光状态的因素
    2.5 总结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采集病史
        3.2.2 术前常规检查
        3.2.3 眼科检查
        3.2.4 设备与材料
    3.3 手术
        3.3.1 术前准备
        3.3.2 手术步骤
    3.4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患者一般资料
    4.2 屈光误差分布
21mmHg)患者的术后屈光误差分布'>4.3 正常眼压(≤21 mmHg)与高眼压(>21mmHg)患者的术后屈光误差分布
    4.4 近视误差组与远视误差组术前生物参数对比
    4.5 青白联合术前术后生物参数对比
    4.6 青白联合术后屈光误差与术前生物参数的相关性
第5章 讨论
    5.1 PACG青白联合术后的屈光状态
    5.2 青白联合术前术后生物参数改变
    5.3 屈光状态的影响因素
    5.4 总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标准和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房水蛋白水平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5)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一般资料以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80 例患者术前、术后6 月、术后1 年矫正视力对比
        2.2 三组80 例患者术前、术后6 月、术后1 年眼压对比
        2.3 三组80 例患者术前、术后6 月、术后1 年前房深度对比
        2.4 三组8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3.1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优势
        3.2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囊袋张力环植入术的临床优势
        3.3 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晶状体悬吊术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优势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6)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2.3 糖尿病病程与视力恢复情况
3 讨论

(7)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散光、泪液分泌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LVQOL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8)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矫正视力评分比较
    2.2 两组前房角度比较
3 讨论

(9)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观察组
        1.3.2 对照组
    1.4 临床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10)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和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
        1.3.2 用药指导
        1.3.3 术前准备
        1.3.4 术后护理
        1.3.5 健康教育
    1.4 心理状态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的手术效果评价
    2.2 患者治疗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2.3 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四、超声晶体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护理3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J]. 王佳.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1(02)
  • [2]微创光凝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J]. 王晓辉,姬朝霞,邵亚乐,李艺乐,冀真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0(06)
  • [3]PACG青白联合术后的屈光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李艳霞. 吉林大学, 2020(08)
  • [4]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研究[J]. 吕冰镜. 系统医学, 2019(17)
  • [5]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比较[D]. 刘延晶. 青岛大学, 2019(03)
  • [6]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价值[J]. 康礼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09)
  • [7]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J]. 党雅娥,王海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34)
  • [8]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探究[J]. 刘会英. 医药论坛杂志, 2018(10)
  • [9]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 田琦.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18)
  • [10]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 韩奎,吴海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17(16)

标签:;  ;  ;  ;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37例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