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胶贴合技术及效果

无胶贴合技术及效果

一、无胶覆膜的技术和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红,吴月华,林渊智,苏羽航[1](2021)在《聚丙烯/聚乙烯共挤薄膜相容性分析》文中提出为了制备节能环保的免底涂剂无有机溶剂排放的预涂膜,生产由聚丙烯/聚丙烯/聚乙烯(PP/PP/PE)三层共挤流延膜,因PP与PE的相容性不好,本研究对其相容性进行改良,以期为生产节能高效、经济环保的预涂膜作出指导.采用流延机制备PP/PP/PE三层共挤流延膜,下表层的聚乙烯分别选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以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和mLLDPE作为相容剂对共挤膜进行增容改性,对比不同相容剂作用下共挤膜力学性能的差异,研究其增容效果,并对增容后的预涂膜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10%相容剂时,三种膜的剥离力均最大,增容性最好.

魏威[2](2020)在《直流GIL电极表面纳米复合薄膜对放电及微粒的综合抑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和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对复杂环境下长距离输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直流GIL这种特殊输电媒介是解决该问题的理想方案。金属微粒污染问题是限制直流GIL技术发展主要问题之一,金属微粒在直流电压下活跃度更强,影响设备绝缘安全。因此,研究直流电压下金属微粒启举特性、运动特性及微粒导致的气隙击穿特性,并采取适当方法抑制金属微粒活性,具有重大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搭建了平行板金属微粒运动观测实验平台,模拟GIL中稍不均匀电场环境,使用高速相机对不同金属微粒运动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金属微粒启举电压随微粒密度增大而增大;球形金属微粒启举电压随半径增大而增大;线形金属微粒启举电压随半径增大而增大,与其长度无关;片状金属微粒启举电压随厚度增大而增大,与其长度和宽度无关。当线形和片状金属微粒数量增加时,由于电场畸变作用,发生启举时电压与单个微粒时相比减小。直流电压极性不影响金属微粒启举电压幅值。球形金属微粒启举后在电极间进行碰撞反射角随机的往复运动,本文对其导致气隙击穿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线形和片状金属微粒在不同直流电压极性下呈现不同运动特性,正极性下会在下电极表面进行旋转、跳跃等运动,负极性下会进行电极间往复运动,一定条件时会出现飞萤现象。线形金属微粒半径减小、长度增加时容易导致气隙击穿;片状金属微粒厚度减小、对角线长度增加时容易导致气隙击穿,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对此进行了定量分析。线形和片状金属微粒在直流负极性电压下更容易导致气隙击穿,本文从电晕放电发展过程对此进行了分析。为了抑制金属微粒活性,本文采用电极表面无胶涂覆PI/TiO2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首先在实验室中制备PI/TiO2纳米复合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最终获得耐电晕并且综合性能优秀的纳米复合薄膜。然后对不同金属微粒进行电极覆膜实验,从覆膜后金属微粒启举电压、微粒运动活性和微粒导致气隙击穿的变化情况对覆膜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无胶涂覆厚度为25μm的TiO2纳米粒子含量为16wt.%的纳米复合薄膜方法比另两种使用粘结剂的覆膜方法效果更好,球形金属微粒启举电压提升了 64%到130%,线形金属微粒启举电压提升了 32%到100%,片状金属微粒启举电压提升了 70%到107%。薄膜厚度增加时,金属微粒启举电压会增大,为了减小对电极散热的影响,覆膜厚度选择25μm较为合理。下电极覆膜与双电极覆膜对金属微粒启举电压提升效果基本相同。电极覆膜后,金属微粒运动活性减弱而逐渐静止于下电极表面,气隙放电过程也随之停止。根据金属微粒运动过程存在的极性效应,提出电极覆膜策略:直流正极性电压时采用下电极覆膜方式,直流负极性电压时采用双电极覆膜方式。

邓倩,刘雪,陈天佑,陈明帅[3](2019)在《预涂型覆膜工艺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BOPP薄膜为覆膜材料,铜版纸、相片纸、打印纸、色卡纸、牛皮纸、胶版纸为覆膜对象,选用金图HR-450型机器为覆膜设备,研究覆膜温度、覆膜速度、覆膜对象品种及其他因素对覆膜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覆膜温度为60~80℃;最佳的覆膜速度应小于或等于3级;覆膜后产品白度下降,光泽度得到明显提升;覆膜后产品出现色差,6种纸张对应印刷品的色差平均值为2.97。

杨美琪[4](2018)在《基于PVA覆膜产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覆膜是常用的一种印后表面加工工艺,该工艺常用塑料薄膜是BOPP或BOPET等,因其无法降解,导致覆膜制品废弃后回收循环利用成本高而失去商业价值。论文选用具有水溶性的聚乙烯醇(PVA)薄膜作为覆膜材料替代现有材料,在废弃的覆膜制品的回收过程中不需纸塑分离,塑料与纸可共同溶于水中形成纸浆,可有效降低回收成本,提高覆膜材料重复使用率,节约资源。论文制备两种覆膜制品。一种是常温PVA薄膜,采用预涂覆膜工艺,选用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热熔胶作为覆膜胶,制备PVA-EVA预涂覆膜制品;另一种是高温PVA薄膜,采用即涂湿式覆膜工艺,采用天然高分子淀粉进行改性制备氧化淀粉粘合剂,再制备PVA-淀粉粘合剂即涂覆膜制品。对两种覆膜制品分别进行了性能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依照国家标准GB/T 27934.1-2011对常温PVA薄膜的性能进行检测,其表面张力为38 dyn/cm2,雾度值为10%,拉伸强度为70 MPa,热收率纵向和横向均≤1%,满足预涂膜塑料薄膜基材的要求。为增大其与EVA热熔胶的粘结力,采用电晕法处理PVA薄膜后,其表面张力达到42 dyn/cm2。2.基于正交设计试验方法,以覆膜制品剥离强度为评价指标,选取温度、压力和速度作为3个影响因素设计L9(33)正交试验,得到PVA-EVA预涂覆膜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覆膜温度80℃,压力10 MPa/cm2,速度9 m/min,并进行验证试验,覆膜制品剥离强度平均值约为4.25 N/cm,覆膜品的外观优良、表面光滑整洁,透明度好、无起泡脱膜卷曲、收缩率小、稳定性高、色差值小。覆膜后PVA薄膜能溶于水中,EVA热熔胶未能完全溶于水中。3.依照GB/T 27934.1-2011,测试了高温PVA薄膜的相关性能,选用了厚度为20μm的高温PVA薄膜,其表面张力为42 dyn/cm2,薄膜的雾度值为1.27%,拉伸强度为135 MPa,热收率纵向和横向均≤1%,满足即涂膜塑料薄膜材料的要求。4.基于淀粉质量分数,氧化剂质量分数,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和稳定剂的单因素试验,设计了制备氧化淀粉粘合剂的L9(34)正交试验,得到淀粉粘合剂的最优配方和配比,即淀粉质量分数为30%,氧化剂质量分数为12%,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8%,稳定剂为PVP,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淀粉粘合剂的固含量为29.1%。覆膜品剥离强度平均值为1.98 N/cm,覆膜品的各项性能良好,覆膜后PVA薄膜和淀粉粘合剂能完全溶于水中。论文创新点是制备了氧化淀粉粘合剂,基于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得到了制备粘合剂的的最佳配比,采用PVA薄膜进行即涂湿式覆膜。覆膜制品能够完全溶于水中,可以解决现有覆膜制品不可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张永鹤[5](2017)在《预涂膜覆膜与无胶覆膜对比探讨》文中认为"十三五"规划开篇之年,习近平同志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印刷企业更是已将"绿色、节能、环保"等发展理念付之行动。覆膜工艺作为传统的印后加工工艺,又将迎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预涂膜覆膜是指先将黏合剂涂布在塑料薄膜上,冷却收卷待用;覆膜时,在覆膜设备上再度加热加压后,即可将纸张与薄膜复合的工艺。预涂膜覆膜工艺

吕彬[6](2014)在《HX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包装行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从单一的低端制造业转型为向下游客户提供包装产品的生产、储藏、运输服务甚至品牌定位、渠道营销等多元化服务性行业。2012年中国包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万亿元,占全球份额30%左右。面对如此强大的行业发展势头,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包装印刷业的龙头企业,HX集团在新的国家相关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调整其经营管理模式和产业化结构,并将新兴的战略理念运用到产品的实际生产与推广中,将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国内外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首先纵观国内外包装行业总体环境,通过对上游设备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下游消费市场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走访调研,对其所处行业环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其次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与企业高层对话等形式全面掌握HX集团目前的企业现状,并运用SWOT分析法,总结归纳出该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在未来发展中的机会和威胁所在;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结合HX集团自身发展特点,制定出符合企业使命和愿景的发展战略规划;最后,在此基础上,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营销、成本、研发、财务等发面提出相应的战略实施保障措施,确保战略规划的有效执行。

宋成龙[7](2013)在《中国绿色印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印刷产业绿色化发展为背景,主要探讨如何实现中国绿色印刷产业发展战略。文章以“什么是绿?”——“为什么绿,能不能绿?”——“绿到了什么程度?”——“存在哪些问题?”——“怎样绿的更好?”为主线,研究内容共分为6个部分,从第2部分开始依次回答主线当中的五个问题。第2部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通过介绍“绿色印刷”、“印刷产业链”、“绿色印刷产业”和“绿色印刷产业链”这些主要概念来回答“什么事绿”第3部分:中国印刷产业绿色化发展动因与可行性分析。基于印刷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发展绿色印刷的必要性。从国家,行业协会,以及企业自身三个层次出发分析发展绿色印刷的能动因素以及可行性。主要回答了“为什么绿,能不能绿?”第4部分:国内外印刷业绿色化发展情况分析。主要对国内外开展绿色印刷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国内外的绿色印刷发展的各个方面。主要回答了“绿到了什么程度?”第5部分:中国绿色印刷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通过国内外比较以及中国印刷产业的实际情况,列出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主要回答了“存在哪些问题?”第6部分:推进中国绿色印刷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针对主要问题,进行战略规划,提出战略执行思路。主要回答了“怎样绿的更好?”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运用实证调研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兼顾,采用比较、逻辑分析等战略管理方法统摄全过程研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分析法,实证调研法,重点访谈法,模型分析法,量化分析法等。

蔡宗平,蔡慧华[8](2013)在《印刷行业VOCs排放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生产工艺调研,现场采样及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生产工艺、原辅材料、治理技术及生产管理对制鞋行业VOCs排放的影响,研究了印刷行业VOCs的排放特征。研究表明:印刷行业VOCs主要来源于印刷用油墨及其稀释剂、润版液、清洗剂、胶黏剂等含溶剂产品的使用。印刷工艺和油墨种类是决定印刷企业总VOCs排放浓度的关键因素,水性油墨可显着降低VOCs的含量,目前印刷行业多为无组织排放,治理设施普及率低,存在生产管理不完善等情况。通过研究印刷行业VOCs的排放特征,为制定地区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做充分的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德明[9](2012)在《安徽印业三问之思》文中指出纵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安徽印刷业有三大问题日渐凸显、不容回避、必须应对。问题之一,第一代私企创业者年龄老化。安徽印刷私企,多数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30多年过去,昔日风华正茂的第一代创业者,如今已是60岁上下的老人,有的已近七旬。再过几年,"老化"问题将更

谢文彬,郑新[10](2011)在《数码印刷的印后加工设备最优化方案》文中提出数码印刷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印刷行业的亮点,不知不觉间数码快印店象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城市的繁华地段,传统的打字复印名片店则渐渐势微。数码印刷的优势显而易见,如快速印刷立等可取、一张起印价格低廉、数据可变张张不同等,都是传统胶印无法实现的。因此,数码印刷填补了小批量、多品种、交货时间短的领域,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印品的需求。随着数码印刷的普及和发展,以及数码印刷从业人员对这一新技术特点的充分掌握,数码印刷逐

二、无胶覆膜的技术和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胶覆膜的技术和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聚丙烯/聚乙烯共挤薄膜相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试样的制备
        1.3.1 共挤膜的制备
        1.3.2 共混物的制备
    1.4 性能测试
        1.4.1 剥离力值测试
        1.4.2 拉伸性能测试
        1.4.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流延机工艺参数的确定
        2.1.1 挤出温度的设置
        2.1.2 共挤膜厚度的控制
    2.2 共挤膜材料组成及相容剂的添加
        2.2.1 PP/PP/PE三种共挤膜的材料组成
        2.2.2 相容剂的添加
    2.3 相容剂含量对共挤膜剥离力的影响
        2.3.1 添加到芯层PP的m LLDPE含量对共挤膜剥离力的影响
        2.3.2 添加到下表层LLDPE的相容剂含量对共挤膜剥离力的影响
    2.4 相容剂含量对共挤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2.4.1 添加到芯层PP的m LLDPE含量对共挤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2.4.2 添加到下表层LLDPE的相容剂含量对共挤膜拉伸性能的影响
    2.5 PP、LLDPE及共混物的DSC分析
        2.5.1 PP、LLDPE及共混物的熔融行为分析
        2.5.2 PP、LLDPE及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分析
3 结论

(2)直流GIL电极表面纳米复合薄膜对放电及微粒的综合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金属微粒的荷电特性与启举特性
        1.2.2 金属微粒运动特性与运动微粒导致的气隙放电
        1.2.3 金属微粒抑制措施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直流电压下金属微粒启举特性研究
    2.1 金属微粒运动观测实验平台
    2.2 球形金属微粒启举特性
        2.2.1 球形金属微粒带电及受力分析
        2.2.2 球形金属微粒带电测量
        2.2.3 球形金属微粒启举电压
        2.2.4 数量对球形金属微粒启举的影响
        2.2.5 电压极性对球形金属微粒启举的影响
    2.3 线形金属微粒启举特性
        2.3.1 线形金属微粒带电及受力分析
        2.3.2 材质和半径对线形金属微粒启举的影响
        2.3.3 长度对线形金属微粒启举的影响
        2.3.4 数量对线形金属微粒启举的影响
        2.3.5 电压极性对线形金属微粒启举的影响
    2.4 片状金属微粒启举特性
        2.4.1 片形金属微粒带电及受力分析
        2.4.2 材质和厚度对片状金属微粒启举的影响
        2.4.3 长度和宽度对片状金属微粒启举的影响
        2.4.4 数量对片状金属微粒启举的影响
        2.4.5 电压极性对片状金属微粒启举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运动金属微粒导致的气隙放电研究
    3.1 球形金属微粒导致的气隙放电
        3.1.1 球形金属微粒运动过程
        3.1.2 球形金属微粒与电极碰撞的恢复系数
        3.1.3 球形金属微粒对气隙放电的影响
    3.2 线形金属微粒导致的气隙放电
        3.2.1 正极性下线形金属微粒对气隙放电的影响
        3.2.2 负极性下线形金属微粒对气隙放电的影响
    3.3 片状金属微粒导致的气隙放电
        3.3.1 片状金属微粒对角线放电特性
        3.3.2 正极性下片状金属微粒对气隙放电的影响
        3.3.3 负极性下片状金属微粒对气隙放电的影响
    3.4 金属微粒导致气隙放电的极性效应理论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极覆膜对金属微粒活性的抑制研究
    4.1 聚酰亚胺/二氧化钛纳米复合薄膜制备及性能表征
        4.1.1 薄膜制备实验仪器与原料
        4.1.2 PI/TiO_2纳米复合薄膜制备
        4.1.3 PI/TiO_2纳米复合薄膜性能表征
        4.1.4 电极薄膜材料的选择
    4.2 电极覆膜对金属微粒启举电压的提升作用
        4.2.1 下电极覆膜对金属微粒启举电压的提升作用
        4.2.2 覆膜后电压极性与覆膜厚度对金属微粒启举电压的影响
        4.2.3 双电极覆膜对金属微粒启举电压的影响
    4.3 电极覆膜对金属微粒运动及微粒导致的气隙放电的抑制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预涂型覆膜工艺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2 实验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标版
    2.4 实验步骤
3 结果与讨论
    3.1 覆膜质量
        3.1.1 覆膜温度
        3.1.2 覆膜速度
        3.1.3 覆膜对象材料类型
    3.2 覆膜前后印刷品的光学性质
        3.2.1 覆膜前后的纸张白度
        3.2.2 覆膜前后印刷品的光泽度
        3.2.3 覆膜前后印刷品的色差
4 结论

(4)基于PVA覆膜产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PVA薄膜的性能与应用
        1.1.1 PVA薄膜的性能
        1.1.2 PVA薄膜的应用
    1.2 覆膜用粘合剂的概述
        1.2.1 覆膜用粘合剂的质量要求
        1.2.2 覆膜用粘合剂的分类
        1.2.3 粘合剂对覆膜制品性能指标的影响
    1.3 淀粉粘合剂的制备方法与性能应用
        1.3.1 淀粉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1.3.2 淀粉粘合剂的性能应用
    1.4 覆膜的市场现状与环境问题
        1.4.1 覆膜的市场现状
        1.4.2 覆膜的环境问题
    1.5 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
        1.5.1 论文的选题意义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PVA-EVA预涂覆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试验原料、仪器与设备
    2.2 PVA预涂膜的制备
        2.2.1 预涂膜基材性能要求
        2.2.2 预涂膜的制备
    2.3 PVA预涂覆膜的制备
        2.3.1 覆膜工艺条件的选择
        2.3.2 PVA预涂覆膜的制备
    2.4 检测与表征
        2.4.1 外观检测
        2.4.2 剥离强度检测
        2.4.3 热收缩率检测
        2.4.4 稳定性检测
        2.4.5 色差值检测
        2.4.6 水溶性检测
    2.5 结果与分析
        2.5.1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2.5.2 外观结果与分析
        2.5.3 剥离强度结果与分析
        2.5.4 热收缩率结果与分析
        2.5.5 稳定性结果与分析
        2.5.6 色差结果与分析
        2.5.7 水溶性结果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PVA-淀粉粘合剂即涂覆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试验部分
        3.1.1 试验原料、仪器与设备
        3.1.2 淀粉粘合剂的制备
        3.1.3 即涂覆膜的制备
    3.2 检测与表征
        3.2.1 固含量的测定
        3.2.2 粘度的测定
        3.2.3 红外光谱的检测
        3.2.4 差示扫描量热(DSC)的检测
        3.2.5 外观检测
        3.2.6 剥离强度检测
        3.2.7 热收缩率检测
        3.2.8 稳定性检测
        3.2.9 色差值检测
        3.2.10 水溶性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3.3.2 粘度结果与分析
        3.3.3 红外光谱结果与分析
        3.3.4 DSC结果与分析
        3.3.5 外观结果与分析
        3.3.6 热收缩率结果与分析
        3.3.7 稳定性结果与分析
        3.3.8 色差结果与分析
        3.3.9 水溶性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结论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预涂膜覆膜与无胶覆膜对比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覆膜材料
    1. 粘合剂
    2. 塑料薄膜
二、覆膜质量控制
    1. 覆膜车间环境控制
    2. 薄膜质量控制
    3. 待覆印刷品质量控制
    4. 覆膜温度控制
    5. 覆膜压力控制
    6. 覆膜速度控制
三、覆膜应用范围
四、覆膜环保性
五、覆膜成本

(6)HX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状况简析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第2章 HX 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分析
        2.1.1 国外包装业的总体环境分析
        2.1.2 国内包装业的总体环境分析
    2.2 行业环境分析
        2.2.1 上游供应商
        2.2.2 下游市场
        2.2.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HX 集团内部条件分析
    3.1 HX 集团的基本概况
    3.2 各子公司现状分析
        3.2.1 HX 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3.2.2 HX 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3.2.3 HX 造纸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3.3 各子公司 SWOT 分析
        3.3.1 HX 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SWOT 分析
        3.3.2 HX 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SWOT 分析
        3.3.3 HX 造纸有限公司 SWOT 分析
    3.4 HX 集团整体 SWOT 分析
    3.5 核心能力与竞争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HX 集团的发展战略及保障措施
    4.1 企业使命和愿景
        4.1.1 企业使命
        4.1.2 企业愿景
    4.2 战略制定
        4.2.1 总体战略
        4.2.2 竞争战略
        4.2.3 职能战略
    4.3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4.4 战略的执行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7)中国绿色印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以及经济价值
        1.3.1 可行性
        1.3.2 经济价值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绿色印刷
        2.1.2 印刷产业链
        2.1.3 绿色印刷产业
        2.1.4 绿色印刷产业链
    2.2 理论依据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产业升级与产业转型理论
第3章 中国印刷产业绿色化发展动因与可行性分析
    3.1 中国印刷产业绿色化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
        3.1.1 内在驱动因素
        3.1.2 外在驱动因素
    3.2 中国印刷产业绿色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3.2.1 发展绿色印刷产业的战略支持
        3.2.2 发展绿色印刷产业的理念支持
        3.2.3 发展绿色印刷产业的标准支持
        3.2.4 发展绿色印刷产业的技术支持
第4章 国内印刷业绿色化发展情况分析
    4.1 国内印刷业绿色化发展情况分析
        4.1.1 国内印刷业绿色化进程
        4.1.2 国内绿色印刷企业区域性分布分析
    4.2 国内印刷企业绿色化现状调查分析
        4.2.1 绿色化认知情况分析
        4.2.2 绿色化障碍分析
        4.2.3 绿色化实施情况分析
        4.2.4 绿色印刷企业调查分析
    4.3 绿色印刷产业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4.3.1 绿色印前最新成果
        4.3.2 绿色印刷设备新成果
        4.3.3 绿色印后设备新成果
        4.3.4 绿色版材新成果
        4.3.5 绿色印刷油墨新成果
        4.3.6 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发展趋势
第5章 中国绿色印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政府在绿色印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2 行业协会在绿色印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3 企业在绿色印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6章 推进绿色印刷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6.1 政府层面: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整的职能
        6.1.1 加强宣传绿色印刷理念
        6.1.2 完善绿色印刷包装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和相关标准体系
        6.1.3 加强对绿色印刷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
        6.1.4 优化我国绿色印刷产业结构
    6.2 协会层面: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服务作用
        6.2.1 发挥行业协会承上启下的作用
        6.2.2 协调产业链
    6.3 企业层面: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协作
        6.3.1 加大投入,开发绿色新工艺、新技术
        6.3.2 逐步推广和完善清洁生产
        6.3.3 针对不同企业规模采取不同的技术创新策略
        6.3.4 加快品牌化建设,提高竞争软实力
致谢
参考文献

(8)印刷行业VOCs排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工艺及VOCs污染来源分析
        2.1.1 印刷行业生产工艺分析
        2.1.2 印刷行业VOCs污染来源分析
        (1)印刷工艺
        (2)覆膜工艺
        (3)上光工艺
        (4)烫金(电化铝烫印)工艺
    2.2 印刷车间空气中VOCs浓度水平分析
    2.3 原辅材料对VOCs排放的影响
    2.4 治理技术对VOCs排放的影响
    2.5 生产管理对VOCs排放的影响
3 结论

(9)安徽印业三问之思(论文提纲范文)

问题之一, 第一代私企创业者年龄老化。
问题之二, 传统书刊印刷前景黯淡。
问题之三, “小而全”、“中而全”日趋严重。

四、无胶覆膜的技术和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聚丙烯/聚乙烯共挤薄膜相容性分析[J]. 李永红,吴月华,林渊智,苏羽航.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1(02)
  • [2]直流GIL电极表面纳米复合薄膜对放电及微粒的综合抑制机理研究[D]. 魏威. 山东大学, 2020(10)
  • [3]预涂型覆膜工艺影响因素研究[J]. 邓倩,刘雪,陈天佑,陈明帅.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4]基于PVA覆膜产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杨美琪. 北京印刷学院, 2018(02)
  • [5]预涂膜覆膜与无胶覆膜对比探讨[J]. 张永鹤. 广东印刷, 2017(04)
  • [6]HX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吕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6)
  • [7]中国绿色印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宋成龙. 北京印刷学院, 2013(06)
  • [8]印刷行业VOCs排放特征研究[J]. 蔡宗平,蔡慧华.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08)
  • [9]安徽印业三问之思[J]. 王德明. 印刷经理人, 2012(10)
  • [10]数码印刷的印后加工设备最优化方案[J]. 谢文彬,郑新. 今日印刷, 2011(07)

标签:;  ;  ;  ;  ;  

无胶贴合技术及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