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斯特恩:金融“软肋”影响中国经济更快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顾典[1](2021)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至关重要的阶段,传统的高投入、高增长的模式作用在逐渐弱化。自2015年起中国开始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十分明确。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较难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再难对经济发展形成先前那么显着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提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他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提高的动力机制已经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刻的研究,同时选择某个产业对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进一步验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分别存在什么影响,并且比较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这两个视角进行研究时有什么异同。本文探寻产业结构与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也针对这两组对象之间的间接影响进行专门研究和定量分析。本文的重要创新点;首次提出了产业结构的绿色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绿色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绿色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本文共分八个章节,按逻辑顺序逐步展开。第一章为导论,按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包括对当前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分析,从而引出了生态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有关的概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提高与我们强调的五大发展理念里的协调发展是统一的,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定要经历的过程;第二部分陈述了选题意义,选题正确是文章有价值的前提;第三部分、第四部分说明了该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研究内容。导论这一章提纲挈领地讲述了本论文存在的价值,以及主体部分将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开展研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以下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或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或生态效率之间的间接影响。在通常的研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在一起的整体性的概念。生态效率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西方最早开始对生态效率进行研究,国内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生态福利绩效源于福利的概念,诸大建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见仁见智,总体来讲趋于更加科学与全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原本是不同的研究范畴,对它们的研究看似诞生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又存在内在联系。在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都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发展方向。为此发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间接影响并加以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本文在综述部分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分析,试图找到一个合理的研究方向。第三章是经典理论及相关理论分析。本章分两大部分,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经典理论,然后对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有关理论分析。产业结构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克拉克、库茨涅兹、霍夫曼、钱纳里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效率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鲍尔丁、科斯坦萨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福利绩效理论部分介绍了Daly、诸大建等中外学者的观点。这些经典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的闪光点,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学者,为相关的经济学领域研究指明了方向。以这些经典理论为基础,计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指标就有了理论依据。而且本章后面的相关理论分析与这些经典理论一脉相承。这些理论分析针对的是解决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的对应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乃至他们之间的间接影响的剖析。本章为全文的理论打下基础,从而保证文章的出发点在理论上是正确的、有意义的。第四章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并且对生态经济的两个指标视角下的脱钩和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干春晖[1]倡导的泰尔指数是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较好的方法,而刘伟[2]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也是较好的计算方式。本文利用DEA多阶段方法对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本人借鉴诸大建[3]的方法对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梯度现象,产业结构高级化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生态效率、生态福利视角下的脱钩结果不一样,但都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脱钩的衡量方法。虽然我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但通过收敛性分析告诉我们,只要努力生态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是可以实现的。第五章内容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生态效率对应关系的实证分析[4],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排除了内生性。为了提高生态效率,在全国范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需要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比较显着的差异。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一阶滞后效应,不同的地区控制变量影响的显着性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存在空间影响。同时本章还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生态化的内在需要和导向,所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就不难理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生态福利绩效也相应地处于不同的趋势。一般来讲,在工业化进程中如果生态福利绩效还没有跨过拐点,那么生态福利绩效还将继续下行。当生态福利绩效跨过了这个拐点,生态福利绩效就将重拾升势,真正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生态福利绩效的良性循环。在此章处于第五章和第七章之间,是本文主干承上启下的部分。通过stata分析,本章发现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有显着的对应关系,所以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适当的调整,为生态效率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本文还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本章内容也为第七章探索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间接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第六章是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电子信息技术、金融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利用有促进作用,从而间接促进生态效率提高。相比较这些产业,在国内清洁能源相关的经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是空白。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作者借鉴与分析了他人选取的控制变量,发现虽然个别指标也较有代表性,但总体来看还是不够宏观与全面。所以本文尽量挑选最权威、最能涵盖清洁能源整体效果的数据,在实证后得出结论:清洁能源与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清洁能源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我们可以通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来提升影响机制的作用。本章还利用倍差法对清洁能源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与前文分析结论一致。此外本章另外一部分是验证了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整体来讲促进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耗中占比提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而这些间接影响效应的提升进而又促进了生态福利绩效的进一步改善[5]。同时,本章还针对清洁能源、循环经济这两种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和、DID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二者可以互不干扰、因地施策。第七章是国际经验分析。本章旨在从他国找到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指出他们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本文还对美国休斯顿和德国鲁尔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案例进行了深度分析,这两个案例对中国来讲极具现实意义。中国的中西部等地区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过程。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地区的成功转型对中国现阶段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第八章是本文结论的总结。本文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梳理了相关文献和理论,二是计算了生态福利绩效、生态效率、产业结构的状态指标(含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三是定量测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四是对前人没有专门研究的领域清洁能源进行了定量分析。作为政策咨询,本文认为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中西部地区可以加强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培养。在东部地区需要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和输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本文还呼吁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展循环经济,提高循环经济的规模效应,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更加协调快速的优化发展。
倪韧韦[2](2020)在《高露洁在电商环境下分销网络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方便和快捷,网络在线购物已成为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的一种购物方式,并且被大众群体广泛的接收。作为一家快速发展的快速消费品公司,广州高露洁棕榄有限公司的消费者是其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因素之一,而网络分销渠道的完善是高露洁公司一直密切关注的经营内容,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网络分销渠道的合理分配是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高露洁公司该如何做好网络分销渠道的合理利用和规划,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高露洁的网络分销渠道水平进行正确的判断,以及改善高露洁的网络分销渠道对于确保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方法、经验总结法对高露洁公司在电商环境下分销网络的管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首先通过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引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和整理了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环境下营销渠道的一些国内外研究,再结合电子商务营销渠道相关的研究理论,作为本文研究内容的理论支持;其次,简要介绍了高露洁公司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高露洁的市场现状,另外,进行了有关管理高露洁分销网络的研究和讨论,分析了高露洁的分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分销渠道管理方式不统一、销售策略管理落后、基于予消费者需求的管理不足、缺乏售后管理等问题。同时,使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方法对高露洁公司所在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竞争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的环境,高露洁宏观环境分析,包括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行业内在潜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最后针对高露洁网络分销方式和公司自身的特点,为目标客户、售后服务和分销网络运营策略提供理想的定位和产品解决方案。通过对电商环境下高露洁公司分销网络管理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首先,目前的高露洁不但要承担来自传统渠道中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还需要面对来自电商环境新网络营销竞争对手的压力,在双重压力下必须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竞争战略和战术。其次,高露洁公司具有较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和较优的产业环境,为其制定竞争战略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公司在财务实力、营销手段、人力资源、生产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优势,但是在竞争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发展问题,包括分销渠道管理方式不统一、销售策略管理落后、基于予消费者需求的管理不足、缺乏售后管理等问题。(2)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大企业的竞争加剧,互联网的兴起使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网络分销模式发展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快速消费品公司只有熟练的掌握不同的分销模式,同时有效地利用网络作为主导发展和竞争的优势。除依赖公司的整体业务发展战略外,公司的渠道发展战略还必须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市场特征以及公司财产的实际状况,以便为公司的发展设计合适的营销渠道模式,制定与时俱进的旧渠道战略是关系到企业生死攸关的问题,以防止企业无法跟上市场变化。(3)为了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实现网络的有效分配,必须制定全面的分配策略,从定义策略到实施策略都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必须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其他资金的投入来完善网络分配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组织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并确保网络分销策略的顺利实施。(4)为了避免企业的传统分销商与网络分销商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有必要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来对渠道冲突问题进行调节。其中,最有效的是实施渠道战略,也就是通过对网络营销渠道进行优化的方式来改善传统的营销渠道,将企业长期以来运行的传统渠道与网络营销渠道进行一定的整合,并为渠道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构建一个平台,这可以避免冲突并鼓励对两种机制的机制进行完善以补充各自的缺点。(5)面对不断革新的市场,包括利用互联网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加深对客户信息集成的分析,重点在于提高员工服务水平,扩大融资渠道,增强资产完整性,改善组织协调以及改善内部控制治理,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指导作用等。
张雪琪[3](2020)在《经济类讲座中隐性信息的处理 ——达摩达兰讲座故事的价值口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篇实践报告基于艾斯沃斯·达摩达兰教授的一次讲座,主要内容是在估值方面,讲故事的能力和数字计算能力同等重要。此外,讲座中还讲述了他在估值方面的经验,以及他在此方面独特的理解。笔者根据《故事的价值》的语料,进行了交替传译的模拟实践。实践过后,笔者发现此次经济讲座中,发言人的表达中存在诸多隐含信息,这无疑给译员的口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对保持口译质量提出了挑战。笔者根据国内外隐性信息的相关理论,结合口译实践的录音材料及难点,发现口译过程中隐含信息问题多出现在文化、逻辑及信息焦点三类,因为此次为实践形式为口译,所以信息焦点主要分析了语音焦点。对于口译中的隐含信息,笔者采取“显化”的翻译策略,具体方法为语义引申、阐述、变通、改写和增补等。本篇实践报告为广大译员提供处理口译过程中隐含信息的方法,以此提高口译产出质量,为今后译员处理相关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员照英[4](2020)在《R财产保险郑州市分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多种新技术越来越多的对人们的生活及消费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财产保险行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市场上多数财产保险公司的渠道业务仍停留在粗放式发展的阶段,各保险公司普遍存在着营销渠道之间相互分离、新型保险渠道建设和开拓力度不够、中介渠道粗放式发展的问题。R财产保险公司郑州市分公司作为财产保险市场上份额占有量最大的公司,其自身渠道管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营销渠道体系,改进公司渠道管理模式,必须针对公司现有营销渠道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司目前营销渠道进行优化。根据公司营销渠道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论文首先通过阐述国内外营销渠道的相关理论,说明营销渠道在财产保险市场营销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对R财产保险郑州市分公司营销渠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涉及渠道分析与目标、分管渠道的管理与控制、渠道成员评价、对分管营销渠道的建议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管理人员的问卷反馈进行统计,深入分析渠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后,通过借鉴国内其他保险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的经验,结合R财产保险郑州市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实例分析并给出渠道优化建议,最后从制度、人才、技术、合规四个方面提出渠道优化的保证措施。本文以财产保险公司的营销渠道为研究对象,从如何优化公司营销渠道及有效管理渠道的角度着手,通过问卷的方式深入分析了营销渠道的管理情况及其问题,分析了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得到公司管理人员的反馈,并结合公司的营销渠道相关数据,总结渠道中的问题。通过吸纳其他公司的营销渠道优化的经验,达到优化公司营销渠道的目的,论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情况相似正处于发展转型中的其它财产保险公司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管志贵[5](2019)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及优化路径研究》文中认为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进一步表明,全球变暖在不断加速且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无论是依据斯特恩还是诺德豪斯的贴现率和气候敏感性设置,全球减排形势都极为严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和能源消费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承受着巨大内部和外部压力,在向联合国提交的自主贡献度目标中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到65%,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并且争取尽早达峰。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10月起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等7个省市开展试点碳市场工作,截至2018年10月,7试点碳市场已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控排企业,累计成交量突破2.5亿吨,累计成交金额约60亿元。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和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明确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在中国碳市场中的具体应用入手,系统分析碳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机理、评估试点碳市场政策的作用效果和评价试点碳市场的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之上借鉴国内外减排市场的经验教训给出了进一步优化碳市场交易机制的路径选择。通过构建供给锁定型市场供需模型、泰坦伯格边际减排成本模型、控排企业成本最小化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拓展模型,分析了碳交易机制对碳市场参与主体的约束和激励效应,指出它主要是通过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对企业的碳排放硬约束、企业追求履约成本最小化和碳资产收益最大化、投资者分享企业碳减排收益的激励、监管惩处和支撑服务等共同起作用。碳市场的约束性政策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节能减排规划决定地方(省级行政单位)节能减排规划,地方节能减排目标又决定配额分配总量,因此中央对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目标完成度的考核会产生减少碳排放的约束性政策效果;二是被纳入管控的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时会考虑其实际碳排放量和政府实际发放配额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由配额分配产生了企业被强制参与碳减排的约束性政策效果。碳市场的激励性政策效果则体现在控排企业的减排成本差和投资者参与主体对控排企业减排收益的分享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减排成本差是被纳入管控的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原动力。在综合考量减排成本、购碳成本和处罚成本的基础上,通过交易可产生企业为实现降低履约成本和碳资产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激励性政策效果;其次,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增加了碳市场的活跃度,可降低被纳入管控企业的减排融资成本,同时也可分享企业减排所产生的收益,产生相应的激励性政策效果。此外,为保障约束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发挥作用,需要相应的监管惩处等保障性政策作为支撑;最后,为确保碳市场的正常运转,还需要交易所、核查机构、咨询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等参与主体共同参与,需要相应的参与性政策提供保障。对于中国碳市场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政策效果评估,本文基于中国试点碳市场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5-201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倍差法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各种可能影响区域层面人均碳排放量的变量因素后,中国的试点碳市场政策对区域人均碳排量的减少产生了显着的政策效应,在加入时间趋势项后,倍差项系数依然显着,这进一步说明了就碳减排效果而言,试点碳市场政策整体上是有效的。此外,实证结果也显示,GDP增速的增长会减少人均碳排放量,城市化率、工业产值占比、化石能源消耗占比、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比的提升和环保支出的增速的增长则会增加人均碳排放量。在7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评价部分,本文主要采用专家评分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能够表征7试点碳市场配额分配、交易机制和监管惩处的综合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评价7试点运行效率的差异。评价结果显示,湖北、深圳和上海三个试点运行效率较高,北京和广东次之,天津和重庆较差。同时又由于深圳试点体量较小且所采用的定价点选交易方式造成的“虚假繁荣”,因此,就运行效率而言,7试点碳市场中最为稳健有效的是湖北和上海市场。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在国际减排市场中的典型应用,主要包括美国含铅汽油阶段性下降市场、美国二氧化硫配额交易市场、欧盟碳市场、韩国碳市场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碳市场等。通过对比美国的二氧化硫配额市场和中国碳市场,发现两者在理论基础、所处的发展阶段、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对市场手段的重视程度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在所处的时代背景、市场辐射的范围和政策力度方面不尽相同。在对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约束性、激励性、保障性和参与性等方面给出进一步优化中国碳交易机制的路径选择,如要加强对地方官员碳政绩的考核、配额从紧发放、降低纳管门槛、建立健全碳市场风险防范及预警机制、不断提升重点排放单位碳资产管理能力和大力开展碳普惠等。本文的主要贡献有:第一,在全国碳市场正式运行之前,对我国碳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和优化路径进行研究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将碳交易机制细分为配额分配、交易机制、监管惩处和支撑服务四个有机组成部分,从约束性、激励性、保障性和参与性等多个角度开展研究具有整体一致的系统性;第二,在评估碳市场政策有效性时,采用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倍差法,可避免政策作为解释变量所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在模型中加入时间趋势项,对试点碳市场运行后的2014-2017长期政策效果进行实证,评估结果更加合理,并为检验政策是否长期持续有效提供了支撑;第三,为解决数据样本不足和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本文在数据收集整理和指标专家量化评价等方面做了构建性的尝试和改进。调研访谈涵盖了主管部门、碳排放权交易所、碳资产管理公司、碳基金公司和碳核查机构等多元参与主体的30多位行业资深专家,收集整理表征碳市场的配额分配、交易机制和监管惩处情况的400多个定性和定量指标数据,进而评价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评价结果更具可靠性和可信度。
郝美丽[6](2019)在《《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报告源自本人的翻译实践,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次实践的源语文本选自美国着名商学院教授斯科特·加洛韦(Scott Galloway)所着的The Four:The Hidden DNA of Amazon,Apple,Facebook,and Google(中文译名《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简称《四巨头》),源语文本为美国商业读物。本书主要写了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这四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是如何在创业大潮中成功脱颖而出,运用了哪些商业战略,以及如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交流沟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作者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大胆预测了究竟哪一家公司可以与这四巨头平起平坐,成为下一大巨头公司;在本书最后一章,作者又为刚进入职场的人士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次汉译实践,帮助中国读者获取美国商业发展的最新潮流,推动两国商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择了功能语境重构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完成之后,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出了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就此次任务的基本情况、整个翻译过程以及译后事项等进行了简单汇报,然后对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翻译研究进行综述,继而结合前人的研究并加入自己的实践体会,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解析商业读物翻译中的功能语境重构的方法,即在非语言语境的情景语境层面,采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忠实表达的效果。在其文化语境层面,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商业读物翻译的过程就是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重点将原文中的非语言语境进行重构,非语言语境包含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译文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双重制约和影响。在对原文进行解构时,译者首先要充分考虑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中情景语境的影响,在功能语境重构过程中运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等方法实现语境重构。而在译文的文化语境层面,同样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影响与制约,在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中译者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介于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的新的译文语境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促进功能语境重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并为商业读物翻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张晓芳[7](2020)在《现代消费主义批判 ——基于马克思消费观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消费主义作为现代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从生活方式到人生体验再到生存目的,不仅全面覆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更是进入人们审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处。就目前中国现代消费的实际状况而言,消费主义既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的一种价值观念。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消费主义的迎合,不但加深了消费手段和目的的倒置、物质与精神的混乱、自由与责任的匮乏,也反映了消费主义大肆流行背后整个社会的深刻的文化危机。人们不但需要面对“消费什么”和“如何消费”的问题,还需要思考“用什么理念指导消费”、“如何让消费能够本真地服务于人、服务于人的生活”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梳理、思考和解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马克思关于消费问题的观点研究,形成适合于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为营造和建构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的和谐社会提供借鉴和支持。现代消费主义研究的转向是一种立足并直面中国现代消费现实情况的转向,其最突出的表现是,我们必须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将现代人的消费实际纳入批判的视野,阐明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表现形式和主要特征,分析现代消费主义的发展,揭示现代消费主义借助资本逻辑、金钱逻辑、商业逻辑和文化逻辑,不仅造成了商品意义的相对过剩、人的相对异化、社会不满的滋生以及自然环境的损害,还带来了抹杀主体价值、忽视技术风险、裁剪社会现实和弱化生活意义等现实困境。现代消费主义困境的破解需要构建理性消费,要实现对个体消费观念的理性塑造和社会消费的合理性引导。在现代消费主义批判的过程中,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破解消费主义困境的任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人们必须要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积极塑造公共理性。每个人都必须精准地给自己定位,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始终关注人的自我意识、道德责任、公共理性的构建,关注中国不同阶层人们的消费行为及消费价值观,引导并培育与其相适应的消费政策及消费文化,培养相互尊重、平等的消费文化氛围,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共享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对现代消费主义的批判不能仅仅是流于表面,而应具体到现实生活实际中。具体来说,在研究视角上,综合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两种理解形式,探寻现代消费中消费主义的内涵和外延,既包含从消费主义的社会效应来考察其表现和特质,又需要用批判的观念和方法对消费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分析,还原消费主义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本质联系。在研究路径上,在马克思消费观的基础上,沿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将现代人的消费实际纳入消费主义批判的视野,探索生产与消费、消费与人的需求、消费与商品及商品符号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从人的异化生存、人的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等方面考察现代消费主义,勾画出与人们生活实际联系最为密切的、在当今中国极具有代表性的消费主义图景,建构现代消费主义问题的批判逻辑。在研究观点上,在根源分析中阐述了现代消费主义问题存在的普遍和特殊条件,揭示出了现代消费主义问题内部的深层结构,特别提出了批判现代消费主义不仅仅在于解决消费主义问题,更要把批判的落脚点和归宿复归于理性塑造和生产力的发展上,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积极塑造公共理性,用生产引导消费,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而在马克思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范畴内实现了对现代消费主义问题的回应。
陈征[8](2017)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势头不会逆转——专访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文中研究指明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是英国伦敦政经学院(LSE)政治经济学帕特尔讲席教授、葛拉汉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院院长,他还是英国社会科学院主席、皇家学会会员,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多年来,斯特恩勋爵在气候变化与经济的联系领域进行了卓越的研究,有"气候变化经济学之父"美誉。2007年前,他曾任英国政府气候变化顾问,其主持撰写的《斯特恩报告》详述了气候变化导致的经济代价、温室气体减排所需
信光杰[9](2016)在《CBA联赛电视转播宏观体制与信号制作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视与体育的联姻有力推动了职业联赛的发展,电视转播权价格的翻倍剧增成为职业体育收入的主要来源,但CBA联赛的电视转播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实地考察法从CBA联赛电视转播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CBA联赛电视转播的宏观体制问题与微观上的理念、内容、形式等问题,找出影响CBA电视转播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控制论和信息论是上层研究理论基础;符号学理论、“把关人”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是运用理论基础,贯穿在CBA联赛电视转播的始终。在CBA联赛职业化进程中,电视转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反映出当前CBA联赛电视转播水平较低,职业化进程相对迟缓。2、宏观层面,现行中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倾向与高度垄断性质,是制约CBA联赛电视转播权出售和电视转播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制播分离作为未来的趋势,在CBA联赛的电视转播中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专门的法律保护,严重地影响了 CBA联赛电视转播权的营销和篮球电视节目的制作。3、“公平、平等、无偏见”和“运动、激情与美感”是当前篮球转播的两大公认理念,“内容的故事性、戏剧性与创造性”是创新理念。“明星球员的热点追踪”、“用实时数据和慢动作回放与集锦形式来叙述、解读比赛”作为两种创新手段,抓住了篮球电视信号制作的精髓。岗位缺失、专业知识匮乏、对篮球运动缺少热爱是CBA联赛电视转播各岗位人员的现状。4、图像方面,与NBA相比,CBA各景别使用频数整体上较少,出现景别时长过长或过短的现象,球员近景和特写的景别次数较少且时长控制不合理,缺少对明星球员的重点关注。从议程设置角度看,篮球比赛中,第一议题是比赛的比分、球员尤其明星球员的情绪及场上出现的突发事件;第二议题是双方教练员和裁判员的临场指挥情况;第三议题是对球迷和其他场外事件的关注。5、声音方面,CBA形成了述评结合,述中有评,评中有述,述评比例相当的解说方式;NBA形成了解说和评论分工明确,解说员采用“球员+事件过程+事件结果”的模式,评论员解读、分析比赛的解说方式。但在介绍背景知识、专业知识及语言丰富方面,CBA的解说水平不如NBA强。字幕方面,CBA主要存在电视字幕数量偏少、字画不对位及无关字幕较多、字幕在电视荧屏上的停留时间或短或长等问题。
方虹,何琦,张芳[10](2015)在《尼古拉斯·斯特恩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着名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反映在其主持完成的《斯特恩气候变化经济学评论》研究报告之中,该研究报告主要涉及气候变化中的经济学问题、减排行动的政策与经济因素以及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本文以该研究报告为线索,探讨斯特恩及其研究团队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理论与政策贡献。
二、斯特恩:金融“软肋”影响中国经济更快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斯特恩:金融“软肋”影响中国经济更快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 |
三、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
四、区域经济学的理论 |
五、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第二节 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
一、生态效率 |
二、生态福利绩效 |
三、其他生态有关理论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经济耦合机制的研究综述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公式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 |
一、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 |
二、生态效率的发展规律 |
三、生态福利绩效的发展规律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四节 理论模型构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心变量测度及生态经济指标的脱钩收敛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产业结构测度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生态效率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测度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生态福利绩效 |
一、方法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脱钩分析 |
一、生态效率脱钩分析 |
二、生态福利绩效脱钩分析 |
第五节 收敛性分析 |
一、生态效率收敛性分析 |
二、生态福利绩效收敛性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直接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耦合及解耦分析 |
一、耦合分析 |
二、解耦分析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
二、模型的设立 |
第三节 基本效应的实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变量处理及实证分析 |
第四节 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
二、第二产业比重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三、互联网的间接影响分析 |
四、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
二、循环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三、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
四、城镇化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三节 生态效率视角清洁能源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
一、清洁能源生态效率门槛效应研究 |
二、DID分析 |
第四节 生态福利绩效视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
一、门槛效应研究 |
二、DID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优劣 |
第二节 某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一、美国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二、德法英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三、日本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第三节 国际案例分析及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简历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2)高露洁在电商环境下分销网络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研究目的 |
1.2.2.研究意义 |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国外研究现状 |
1.3.2.国内研究现状 |
1.3.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论文思路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综述 |
2.1.概念界定 |
2.1.1.电商环境 |
2.1.2.分销网络与分销网络管理 |
2.1.3.分销渠道与电商渠道 |
2.2.相关理论基础 |
2.2.1.营销渠道理论概述 |
2.2.2.分销网络管理理论 |
2.2.3.营销策略理论 |
2.3.分销网络管理概述 |
2.3.1.网络营销 |
2.3.2.渠道分析 |
第三章 高露洁电商环境与资源条件分析 |
3.1.高露洁公司的背景介绍 |
3.2.高露洁电商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PEST模型分析 |
3.2.1.政治环境分析 |
3.2.2.经济环境分析 |
3.2.3.社会环境分析 |
3.2.4.技术环境分析 |
3.3.高露洁中观环境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
3.3.1.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3.3.2.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3.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3.4.行业内新入者的威胁 |
3.3.5.替代品的威胁 |
3.4.高露洁公司内部资源条件分析 |
3.4.1.高露洁公司内部人才资源分析 |
3.4.2.高露洁公司企业内部财务分析 |
3.4.3.高露洁公司内部技术资源分析 |
第四章 高露洁公司分销网络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4.0.高露洁公司市场及分销渠道分析 |
4.0.1.高露洁公司市场现状 |
4.0.2.高露洁公司分销渠道分析 |
4.1.电商环境对高露洁公司分销渠道的影响分析 |
4.1.1.积极影响 |
4.1.2.消极影响 |
4.2.电商环境下高露洁公司分销网络管理现状 |
4.2.1.直接销售 |
4.2.2.代理销售 |
4.2.3.与有名的电子商务平台合作 |
4.3.电商环境下高露洁公司分销网络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1.销售渠道管理方式不统一 |
4.3.2.网络分销策略管理落后 |
4.3.3.市场营销手段较为单一 |
4.3.4.缺乏售后管理 |
4.4.高露洁在电商环境下分销网络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4.1.传统分销渠道趋于饱和 |
4.4.2.电商分销管理发展缓慢 |
4.4.3.电商渠道与传统渠道存在冲突 |
4.4.4.未建立高效的分销网络管理机制 |
第五章 电商环境下高露洁公司分销网络管理策略优化研究 |
5.1.高露洁公司分销网络管理策略分析 |
5.1.1.高露洁公司的SWOT矩阵 |
5.1.2.高露洁公司的SWOT模型分析 |
5.1.3.高露洁公司分销网络管理策略分析 |
5.2.高露洁公司分销网络管理策略优化目标 |
5.3.高露洁公司分销网络管理策略优化方法与步骤 |
5.3.1.步骤一:电子商务渠道选择激励 |
5.3.2.步骤二:电子商务渠道整合与创新 |
5.3.3.步骤三:保持与主流平台的战略合作关系 |
5.4.高露洁公司分销网络管理策略优化具体内容 |
5.4.1.分销渠道管理 |
5.4.2.分销策略管理 |
5.4.3.明确消费者需求,科学拓展分销渠道 |
5.4.4.完善召回制度,提升售后服务 |
5.5.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主要研究结论 |
6.2.主要创新 |
6.3.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3)经济类讲座中隐性信息的处理 ——达摩达兰讲座故事的价值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介绍 |
1.2 任务特点 |
第2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口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隐含的文化信息 |
3.1.1 物质文化信息 |
3.1.2 社会文化信息 |
3.2 .隐含的逻辑信息 |
3.2.1 逻辑连接信息 |
3.2.2 逻辑指代信息 |
3.3 隐含的语音焦点信息 |
3.3.1 重音焦点信息 |
3.3.2 停顿焦点信息 |
3.3.3 语调焦点信息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总结及结论 |
4.2 局限性及相关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4)R财产保险郑州市分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营销渠道 |
2.1.2 保险营销渠道 |
2.1.3 保险营销渠道优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营销渠道结构理论 |
2.2.2 营销渠道行为理论 |
2.2.3 渠道效率的决定理论 |
3 R财产保险郑州市公司营销渠道现状分析 |
3.1 R财产保险郑州市分公司简介 |
3.2 R财产保险郑州市分公司营销指标与营销渠道 |
3.2.1 R财产保险郑州市分公司营销指标情况 |
3.2.2 R财产保险郑州市分公司营销渠道现状 |
3.3 公司营销渠道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 |
3.3.1 调查背景及目的 |
3.3.2 调查设计及基本信息 |
3.3.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及渠道存在的问题 |
3.3.4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 国内其他保险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的经验借鉴 |
4.1 国内其他公司的渠道建设情况 |
4.1.1 平安财险:整合优化营销渠道实现融合发展 |
4.1.2 太平洋财险:基于客户服务的营销渠道创新 |
4.1.3 众安在线:以场景营销模式拓展营销渠道合作平台 |
4.2 经验借鉴 |
4.2.1 积极拓展营销渠道创新发展 |
4.2.2 提高各营销渠道的融合力度 |
4.2.3 强化专业营销团队建设 |
5 R财产保险郑州市分公司营销渠道优化方案 |
5.1 不断优化渠道布局 |
5.1.1 对直接营销渠道进行融合 |
5.1.2 提高直销渠道客户留存率 |
5.1.3 加强对间接营销渠道的管理能力 |
5.2 大力开拓数字化代理渠道 |
5.2.1 提高数字化战略的发展速度 |
5.2.2 加快线上化渠道发展模式 |
5.2.3 大力推广“V盟”手机APP出单模式 |
5.2.4 应用客户净推荐值体系 |
5.3 加强渠道成员的控制能力 |
5.3.1 加强与保险经纪人的合作关系 |
5.3.2 加强与兼业代理渠道的合作关系 |
5.3.3 加强个人代理渠道的管理与控制 |
5.4 提升渠道团队的管理水平 |
5.4.1 建立健全营销团队管理制度 |
5.4.2 推进直销人员专业化团队的建设 |
5.4.3 拓展加深农村市场保险销售团队的建设 |
6 R财产保险郑州市分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的保障措施 |
6.1 制度保障 |
6.2 技术保障 |
6.3 人才保障 |
6.4 合规保障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R财产保险公司营销渠道管理情况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及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 |
一、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相关研究 |
二、碳市场构建和运行机制的相关研究 |
三、碳市场政策有效性评估的相关研究 |
四、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的相关研究 |
五、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气候变化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 |
二、气候谈判和碳排博弈 |
第二节 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庇古税理论 |
三、科斯产权交易理论 |
四、碳税和碳交易的混合 |
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碳排放权的二元商品属性 |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和说明 |
一、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 |
二、交易标的物 |
三、试点碳市场 |
四、几份重要报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在中国碳市场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试点碳市场 |
一、北京碳市场 |
二、天津碳市场 |
三、上海碳市场 |
四、湖北碳市场 |
五、重庆碳市场 |
六、广东碳市场 |
七、深圳碳市场 |
第二节 非试点碳市场 |
一、福建碳市场 |
二、其他非试点碳市场 |
第三节 全国碳市场 |
一、全国碳市场的阶段性演进 |
二、全国碳市场的最新进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 |
一、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基本逻辑 |
二、碳市场的参与主体及其角色定位 |
第二节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约束效应 |
一、对地方政府的约束效应 |
二、对控排企业的约束效应 |
第三节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激励效应 |
一、对控排企业的激励效应 |
二、对投资者的激励效应 |
第四节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其他效应 |
一、保障性政策效应 |
二、参与性政策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效果评估:一个准自然实验 |
第一节 研究方法和模型设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模型设定 |
第二节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一、变量选取 |
二、数据说明 |
第三节 计量检验和实证结果 |
一、计量检验 |
二、实证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评价 |
第一节 试点碳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
一、交易数据情况 |
二、市场体量情况 |
三、碳价走势情况 |
第二节 碳市场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二、评价指标选取和数据资料来源 |
第三节 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对比和分析 |
一、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对比 |
二、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在国际减排市场中的应用和启示 |
第一节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在国际减排市场中的应用 |
一、美国含铅汽油阶段性下降市场 |
二、美国二氧化硫配额交易市场 |
三、欧盟碳市场 |
四、韩国碳市场 |
五、其他国家和地区碳市场 |
第二节 美国二氧化硫配额市场与我国碳市场的异同 |
一、两者的相同点 |
二、两者的不同点 |
三、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借鉴和启示 |
一、国际经验借鉴 |
二、对优化我国碳市场交易机制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优化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约束性优化路径选择 |
一、加强对地方官员碳政绩的考核 |
二、配额发放从紧和留足储备配额 |
第二节 激励性优化路径选择 |
一、降低纳管门槛和开放更多投资主体参与碳市场 |
二、大力支持碳金融和绿色金融发展 |
第三节 保障性优化路径选择 |
一、不断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监管力度 |
二、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做好配额发放、量化核查和配额清缴工作 |
三、搭建低碳技术交易流转平台 |
四、建立健全碳市场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
第四节 参与性优化路径选择 |
一、对接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交易和结算系统 |
二、不断提升重点排放单位碳资产管理能力 |
三、深度开发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和林业碳汇项目 |
四、大力发展碳普惠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原文简介 |
1.1.1 原文作者简介 |
1.1.2 原文内容简介 |
1.1.3 原文文本特点 |
1.2 实践目的与意义 |
1.3 翻译报告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2.1 翻译文本的确立 |
2.2 运用工具的准备 |
2.3 翻译理论和策略的选择 |
2.4 任务计划的制定 |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
3.1 原文的理解阶段 |
3.2 译文的组织阶段 |
3.3 译后的校对阶段 |
第四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
4.1 功能语境理论 |
4.1.1 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 |
4.1.2 功能语境理论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
4.2 翻译研究中的语境重构 |
4.3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
第五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过程 |
5.1 情景语境重构 |
5.1.1 要素增减 |
5.1.2 要素转换 |
5.1.3 要素替代 |
5.1.4 要素重组 |
5.2 文化语境重构 |
5.2.1 异化 |
5.2.2 归化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现代消费主义批判 ——基于马克思消费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现代消费主义问题的彰显 |
第一节 消费与消费主义概念的界定 |
一 消费和消费社会 |
二 中国的现代消费主义 |
第二节 现代消费主义研究的转向 |
一 历史性特征 |
二 阶段性特征 |
三 现实性特征 |
第三节 现代消费主义批判的路径 |
一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二 马克思之后的西方消费社会批判 |
三 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 |
第二章 现代消费主义内容的呈现 |
第一节 现代消费主义的本质 |
一 作为表象的消费主义 |
二 作为存在的消费主义 |
第二节 现代消费主义的表现形式 |
一 炫耀性消费 |
二 符号消费 |
三 身体消费 |
四 人情消费 |
第三节 现代消费主义的主要特征 |
一 消费欲望化 |
二 消费符号化 |
三 消费娱乐化 |
四 消费功利化 |
第三章 现代消费主义发展的条件 |
第一节 主体条件 |
一 个体的感性存在 |
二 消费意识的觉醒 |
三 消费快感的刺激 |
第二节 社会意识条件 |
一 传统文化心理的延续 |
二 社会化控制的增强 |
三 意识形态倾向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现实条件 |
一 商品符号意义的扩大 |
二 消费力的提高 |
三 消费模式的丰富 |
四 消费图景的延伸 |
第四章 现代消费主义存在的限度 |
第一节 现代消费主义的内在逻辑 |
一 资本逻辑 |
二 金钱逻辑 |
三 商业逻辑 |
四 文化逻辑 |
第二节 现代消费主义催生的问题 |
一 商品意义的相对过剩 |
二 人的相对异化 |
三 社会不满的滋生 |
四 自然环境的污染 |
第三节 现代消费主义带来的困境 |
一 抹杀主体价值 |
二 忽视技术风险 |
三 裁剪社会现实 |
四 弱化生活意义 |
第五章 现代消费主义困境的消解 |
第一节 构建理性消费 |
一 构建理性消费的价值依据 |
二 构建理性消费的价值尺度 |
三 构建理性消费的价值目标 |
第二节 个体消费的理性塑造 |
一 区分真假需求 |
二 改变消费观念 |
三 实现意志自由 |
第三节 社会消费的合理性引导 |
一 科学消费价值观的引导 |
二 生产者社会责任的引导 |
三 社会各阶层合理消费的引导 |
第六章 对现代消费主义的反思 |
第一节 正视消费主义,塑造公共理性 |
一 正视消费主义 |
二 塑造公共理性 |
第二节 生产引导消费,实现共同富裕 |
一 生产引导消费 |
二 实现共同富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势头不会逆转——专访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论文提纲范文)
对全球减排抱有信心 |
中国碳排放机制建设需要汲取欧洲教训 |
(9)CBA联赛电视转播宏观体制与信号制作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体育比赛与电视媒体关系的研究 |
2.2 关于NBA与CBA电视转播发展历程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中国体育电视转播体制与格局的研究 |
2.4 关于篮球电视公用信号的制作理念与形式的研究 |
2.5 关于电视转播的内容研究 |
2.6 关于电视转播电视制作方面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内容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思路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4.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4.2 NBA与CBA电视转播的历史沿革 |
4.2.1 NBA电视转播的发展历程 |
4.2.2 CBA电视转播的发展历程 |
4.3 CBA联赛电视转播的宏观因素分析 |
4.3.1 广播电视的三种传播体制 |
4.3.2 CBA联赛电视转播的模式研究 |
4.4 CBA联赛电视转播公用信号制作的理念、流程与标准 |
4.4.1 CBA联赛电视转播公用信号制作的理念与手段 |
4.4.2 CBA联赛电视转播公用信号的制作流程与制作标准 |
4.5 CBA联赛电视转播的符号学分析 |
4.5.1 CBA联赛电视转播的画面分析 |
4.5.2 CBA联赛电视转播的解说评论分析 |
4.5.3 CBA联赛电视转播字幕的应用现状分析 |
4.6 影响CBA联赛电视转播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 |
4.6.1 影响CBA电视转播的硬软件因素 |
4.6.2 提高CBA电视转播质量的对策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尼古拉斯·斯特恩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斯特恩评论” |
(一)气候模型与影响模型对风险的低估 |
(二)经济建模与损害评估 |
1. 经济模型中导致风险低估的假设。 |
2. 斯特恩对经济模型的选择与设定。 |
3. 损害评估的结果。 |
(三)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化的目标、成本与路径 |
1. 温室气体浓度的控制目标与成本。 |
2. 实现目标的减排路径。 |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及其效应 |
(五)减缓气候变暖的全球协议 |
二、“斯特恩评论”引发的反响与斯特恩团队的再回应 |
(一)“斯特恩评论”引发的差别化反响 |
1.“支持派”的肯定与评价。 |
2.“反对派”的批判与质疑。 |
3.“中立派”的观点修正。 |
(二)斯特恩团队的回应与讨论 |
1. 对与结论相关的模型与假设的回应。 |
2. 对全球减排时间表的讨论。 |
三、斯特恩对中国低碳经济战略转型的态度 |
四、简评 |
四、斯特恩:金融“软肋”影响中国经济更快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D]. 顾典.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高露洁在电商环境下分销网络管理研究[D]. 倪韧韦.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经济类讲座中隐性信息的处理 ——达摩达兰讲座故事的价值口译实践报告[D]. 张雪琪.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4]R财产保险郑州市分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 员照英.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5]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及优化路径研究[D]. 管志贵. 深圳大学, 2019(11)
- [6]《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D]. 郝美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7]现代消费主义批判 ——基于马克思消费观的分析[D]. 张晓芳. 郑州大学, 2020(02)
- [8]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势头不会逆转——专访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J]. 陈征. 世界知识, 2017(09)
- [9]CBA联赛电视转播宏观体制与信号制作过程研究[D]. 信光杰.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5)
- [10]尼古拉斯·斯特恩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贡献[J]. 方虹,何琦,张芳. 经济学动态,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