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

一、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豪[1](2021)在《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和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07月~2021年01月期间就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泌尿外科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灸)与对照组(口服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各35例。治疗组予温针灸膀胱俞、中极穴辅以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水道穴,治疗1天1次,2周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日1次,连续1月。记录患者接受治疗前1天及治疗结束后当天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I-PSS评分、QOL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I-PSS评分、QOL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I-PSS评分、QOL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评分比较中,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OL评分比较中,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治疗组在减少I-PSS评分上优于对照组,在减少QOL评分上两组没有差异。3.残余尿、前列腺体积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残余尿量均较前下降,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减少残余尿量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前列腺体积较治疗组前无明显变化,组内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不能改善前列腺体积。4.中医症状积分评分比较:(1)总分:治疗后两组的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减少中医症状总积分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单项积分: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在排尿困难、夜尿次数、尿线情况的症状评分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组间比较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28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21例),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6.临床安全性分析:现有试验条件下,未发现治疗中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温针灸膀胱俞、中极穴辅以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水道穴能够减少I-P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残余尿量,且疗效优于口服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但在减少QOL评分上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且两组均不能改善前列腺体积。2.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BPH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周欢[2](2021)在《基于COX-2/PGE2及相关通路探究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的作用和机理》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雌/雄激素协同诱导制备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目的:采用雌/雄激素协同造模方法,复制BPH大鼠模型,研究不同造模方法对BPH大鼠的前列腺组织形态,前列腺体重、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b FGF及TGF-β1的表达影响,以分析其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组、假手术组、非去势T组、非去势T+E组、去势T组、去势T+E组,每组均为5只。其中空白组、非去势T组及T+E组均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游离但不摘除双侧睾丸,去势T组及T+E组均进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一周给予药物行背腰部皮下注射,其中空白组、假手术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5 mg·kg-1),非去势T组及去势T组予丙酸睾丸酮注射液(5 mg·kg-1),非去势T+E组及去势T+E组予丙酸睾丸酮溶液(5mg·kg-1)联合β-雌二醇溶液(0.05mg·kg-1),连续给药4周。完成上述操作后,通过颈椎脱臼法处死全部大鼠,取大鼠前列腺组织,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的变化,以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前列腺增生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b FGF、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b FGF及TGF-β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4组大鼠的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及b FGF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即去势T+E组>去势T组>非去势T组=非去势T+E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以去势T+E组升高最显着;TGF-β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即去势T+E组<去势T组<非去势T组=非去势T+E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以去势T+E组降低最显着。结论:去势和非去势造模方法均可诱导大鼠成功复制BPH动物模型,尤以去势T+E组大鼠最符合BPH大鼠的病理特征,且在此过程中伴随前列腺组织血管异常新生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据此可推测b FGF和TGF-β1调控失衡是引起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之一。第二部分:益肾通癃胶囊对BPH大鼠COX-2/PGE2及相关通路的影响目的:以去势T+E协同造模法,构建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观察益肾通癃胶囊对BPH大鼠的体重、前列腺体积、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形态,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VEGF、MVD、细胞增殖(Ki67)、环氧合酶-2(COX-2)及前列腺素E2(PGE2)受体的表达,以探究益肾通癃胶囊干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游离但不摘除双侧睾丸,其余各组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经背腰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及β-雌二醇复制BPH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ml/Kg/d灌胃,癃闭舒组予癃闭舒溶液0.24g/Kg/d灌胃,塞来昔布组予塞来昔布溶液0.02g/Kg/d灌胃,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益肾通癃溶液0.24、0.48、0.96g/Kg/d灌胃。各组大鼠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的变化,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及VEGF、Ki67的表达情况,Weindner法计算前列腺组织石蜡切片中微血管密度(MVD),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前列腺组织COX-2及PGE2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组织中COX-2及PGE2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显着改善BPH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性增生。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VEGF、MVD、Ki67、COX-2、PGE2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VEGF、MVD、Ki67、COX-2、PGE2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COX-2、PGE2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尤以塞来昔布组及益肾通癃中剂量组降低最显着(P<0.05),疗效最优;各药物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VEGF、MVD、Ki67均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尤以癃闭舒组及益肾通癃中剂量组降低最显着(P<0.05),疗效最优。结论:1.前列腺增生症大鼠动物模型复制成功。2.益肾通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均可降低BPH大鼠的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改善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其疗效排序为中药中剂量组=塞来昔布组>中药高剂量组=癃闭舒组>中药低剂量组,以益肾通癃中剂量组及塞来昔布组疗效最优。3.益肾通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均可降低BPH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O、COX-2和PGE2的mRNA及蛋白表达,其疗效排序为中药中剂量组=塞来昔布组>中药高剂量组=癃闭舒组>中药低剂量组,以益肾通癃中剂量组及塞来昔布组疗效最优,表明益肾通癃胶囊及塞来昔布胶囊均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治疗BPH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炎症细胞及COX-2和PGE2的表达。4.益肾通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均可降低BPH大鼠前列腺组织内MVD、VEGF、Ki76的表达,塞来昔布对此暂无明显改善作用,其疗效排序为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癃闭舒组>中药低剂量组>塞来昔布组,以中药中剂量组疗效最佳,表明益肾通癃胶囊及癃闭舒胶囊均有较好的抑制血管新生及组织增殖的作用。

王明凯[3](2021)在《公英利癃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湿热瘀阻型精癃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公英利癃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湿热瘀阻型精癃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收集符合标准66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33例。治疗组为公英利癃汤加味联合基础用药(坦索罗辛胶囊);对照组在基础用药上联合舒泌通胶囊。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记录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判定相关数值,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与病程及中医证候评分、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象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后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在IPSS方面更具优势。3.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QOL)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QOL)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比对照组在QOL方面更具优势。4.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较治疗前均改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在改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方面更具优势。5.两组治疗后,虽然残余尿量都较前有所改善,对比两组残余尿量治疗后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在残余尿量方面更具优势。6.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改善,对比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在中医证候方面更具优势。7.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公英利癃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湿热瘀阻型精癃,在改善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减少患者残余尿量及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优于舒泌通胶囊联合探索罗辛的对照组,能够明显地改善精癃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可供临床参考及治疗推广。

胡志明[4](2020)在《“益肾疏肝 理气疏机”法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现代文献报道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和探索基于“益肾疏肝理气疏机”法针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方法研究一部分,我们通过对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的全文检索,主要收集2004年至2018年有关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现代文献,并对全文进行检索分析。我们纳入研究的文献具有较为严格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案,并应用Cochrane的偏倚风险测量工具对每一篇文献进行风险质量分析。之后我们采用网站提供的Review Manager(Version5.3)统计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和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二部分,我们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要求进行筛选病人,样本量按非劣性阳性对照,因无试验方法完全一致的文献报道进行参考,故样本量按最简单的探索性临床对照试验进行收集。选择2016年09月~2019年2月在北京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理疗科门诊和长辛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67例患者分为试验组33例,对照组34例。试验组给予针刺中极、太冲、太溪、三阴交穴联合西药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为1月。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三个时间节点记录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夜尿次数、尿线现状、小腹症状、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残余尿量积分、超声下前列腺体积等指标。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一部分,我们共获得16篇(涉及患者共1620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针刺联合常规治疗本病的优势体现在针刺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情况、减少患者膀胱的残余尿量、降低患者的前列腺的体积、增大患者尿流量等等指标(P<0.05),这都是针刺配合常规治疗方案的优势所在;但通过荟萃分析发现,生活质量QOL评分、排尿等待时间(s)等指标针刺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研究二部分,总体疗效方面:试验组的针刺联合西药对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的总体疗效(86.67%)要优于对照组(74%)(P<0.0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QOL)得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得分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得分改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1)。夜尿次数得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夜尿次数得分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夜尿频次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尿线得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线得分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改善程度虽好于对照组,但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腹症状得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小腹症状得分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随访期间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的小腹部得分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大尿流率得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得分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残余尿量(ml)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改善结果提示优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得分的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得分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治疗后的结果与对照组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试验组随访期间结果优于对照组(P<0.01)。前列腺体积(V)的改善方面:治疗后和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虽有改善无统计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结果显示,前列腺体积缩小略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脱落与处理:原入选病例共67例,脱落7例,其中试验组3例,对照组4例,本部分只说60例是剔除实验期间脱落的7例患者后纳入分析的病例数。这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不纳入研究分析,主要是因为患者只有治疗前的病情记录,没有治疗后以及随访的任何资料和数据,故课题组讨论后以关键数据缺失为由,不将脱落病例纳入分析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文献疗效的系统评价,初步探索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现状。研究结果显示,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较为稳定的疗效,但目前文献仍主要以个体、小样本,低质量为主,仍缺乏临床多中心、大样本、以及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这是今后仍需努力的方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的针刺中极、太冲、太溪、三阴交穴联合西药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在提高总体疗效,改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夜尿次数、尿线现状、小腹症状、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残余尿量积分等指标的评价有明显的差异,突出了“益肾疏肝理气疏机”法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优势。

吴云峰[5](2020)在《前列腺增生症应用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比较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这两种手术方法在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效果,从而为前列腺增生症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选取10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研究组50例采用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所有患者的手术操作均由同一名医生完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手术前、术后3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量(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膀胱残余尿量(PVR)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1)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151.3±7.6)ml,腺体切除量为(39.8±7.6)g,与对照组的(246.8±10.5)ml和(25.3±4.9)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45.8±6.7)h,住院时间为(6.1±0.8)天,尿管留置时间为(5.2±1.6)天,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IPSS评分为(5.9±1.4)分,QOL评分为(1.2±0.4)分,术后9个月的IPSS评分为(5.5±1.1)分,QOL评分为(1.0±0.3)分,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术后三个月的Qmax为(19.2±5.3)ml/s和(18.9±5.5)ml/s,PVR 为(14.3±2.8)ml 和(14.5±2.9)ml,两组术后 3 个月和 9 个月的 Qmax、PVR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2.0%,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均具有较好疗效,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减少患者残余尿量,提高患者尿流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但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腺体切除量较多,腺体切除更彻底。且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尿管留置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3)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比,剜除术更有助于减轻对患者的损伤,降低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可作为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首选手术方式。

赵华[6](2020)在《温通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肾阳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通过观察温通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比较西药组、平补平泻组及温通针法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差异,为温通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肾阳亏虚型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纳入符合标准的前列腺增生症肾阳亏虚型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来自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针灸科和男科门诊。并随机分为温通针法组(治疗组)32例、西药组(对照1组)31例、平补平泻组(对照2组)32例。治疗组接受温通针法的治疗,隔日一次,一周三次;对照1组接受非那雄胺片5mg(1片)1/日治疗,晨起,温水口服;对照2组选取与治疗组相同的穴位接受平补平泻手法的治疗。三组治疗周期为12周。三组治疗前后通过肾阳亏虚型中医主要症状、国际前列腺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残余尿量(RU)进行评估并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应观察患者的针刺后反应,及时对症处理。结果1三组疗效评价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1组总有效率63.33%;对照2组总有效率76.67%,经Kruskal-Walls H检验三组比较F=12.636,P=0.002(P<0.05),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2三组的肾阳亏虚型中医主要症状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两两比较,治疗组与对照1组P=0.000(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P=0.017(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进行比较P=0.165(P>0.05),表明温通针法治疗效果要优于西药组和平补平泻组治疗,西药组与平补平泻组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3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方面,三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三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种治疗方法均可以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组间两两比较,治疗组和对照1组以及治疗组和对照2组比较均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进行比较P=0.180(P>0.05),表明温通针法治疗效果要优于西药组和平补平泻组,西药组与平补平泻组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4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治疗后三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表明三种方法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组间两两比较,治疗组和对照1组、治疗组和对照2组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1组和对照2组进行对比,P=0.258(P>0.05),结果表明温通针法效果优于两个对照组,西药组与平补平泻组治疗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5前列腺体积前后治疗对比(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种方法均能使前列腺的体积减小。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进行两两对比(P>0.05),三组无显着差异。说明三组治疗方法对改善前列腺的体积没有差别。6三组残余尿量治疗前后对比(P<0.05),表明三种不同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残余尿量。两两比较,治疗组和对照1组进行对比,P=0.001(P<0.05),治疗组和对照2组进行比较P=0.049(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进行对比,P=0.174(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温通针法治疗效果较两个对照组满意,西药组与平补平泻组治疗差异不明显。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温通针法能显着改善肾阳亏虚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中医症状评分、IPSS评分,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和残余尿量,治疗效果优于西药非那雄安和平补平泻针法,值得临床推广。图5幅;表9个;参82篇。

蔡志轩[7](2020)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前列腺增生症(<30ml)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病理改变可以引起男性下尿道综合征(LUST)。根据我国最新的前列腺增生流行病学显示,BPH呈现年轻化,同时发病率逐年升高,在中国50岁以上发病率为50%,80岁的发病率为80%。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前列腺体积并不一定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小体积(<30ml)前列腺增生患者也可能导致患者进行性排尿困难,且此类患者病因复杂,经药物保守治疗后,往往病情改善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干预处理,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案。目前中、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形成规范,但是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由于病因复杂,目前没有统一的诊疗流程和标准,若不对这类患者引起重视,会导致误诊和延迟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导致小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理生理机制是机械性因素(前列腺增生)和动力性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动力性因素起主要作用,而前列腺包膜硬化导致尿道压力升高,造成膀胱-尿道调节失衡是主要因素,解决前列腺包膜对尿道前列腺部的“束缚”是改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关键所在,TUCBDP是改良的BPH术式,其作用机制是扩裂前列腺包膜,扩宽尿道,改善排尿症状,使排尿通畅。已经有大量研究证实TUCBDP治疗中、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目前没有相关其治疗小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的目的为研究TUCBDP应用于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后,其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单中心试验: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需要收集的临床资料1、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2、围手术期资料: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3、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s Scales 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QOL)、最大尿流率(the maximum of urine quotiety,Qmax)、(Post void residual PVR);4、有无逆行射精(retrograde ejaculation RE)、有无增加勃起功能障碍(erection disturbance ED)、出血、膀胱痉挛以及泌尿系感染。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21名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于2016-2019年期间在我院接受了 TUCBDP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后,其中有1名患者无法联系失访,其他所有受试者均获得完整的数据。受试者年龄为67.9±1.93岁,前列腺大小为23.9±3.56 ml。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9.7±3.6,QOL评分为4.0±0.65,Qmax 为 4.0±1.9 mL/s,PVR 为 69.8±78.3 ml,术后第 6 个月,IPSS 为 7.9(1.7),QOL评分为 1.6±0.69,Qmax 为 15.7±1.76mL/s,PVR9.7±7.3ml。其中IPSS评分、QOL评分、PVR指标明显下降,而Qmax较术前出现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中球囊扩张时间为18.3±4.2min,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中,1例出现短暂性尿失禁,患者在术后1月内自行恢复,1例患者出现长期尿失禁,出院后在3个月内通过盆底肌肉锻炼已得到缓解,发生逆行射精1例,1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药物治疗6天后症状缓解,无患者出现术后出现出血以及输血情况。结论: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UCBDP)是一种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法,术后短期疗效良好,手术并发症少,作为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术式具有优势。在临床上,在术后随访的6个月中,TUCBDP显示了明显的手术疗效,但是仍需要长期的随访研究。在实际手术操作过程中,TUCBDP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术式,特别是治疗小前列腺增生,TUCBDP具有广泛的前景。

汪小军[8](2020)在《不同手术时机的TUPKP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术前BPH相关合并症及LUTS病程时间对TUPKP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包头市肿瘤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BPH伴LUTS症状的住院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并电话随访。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组,根据有无合并症分为有合并症组和无合并症组;根据LUTS病程时间分为三组,LUTS病程36月及以内为第1组,37~60月为第2组,60月以上为第3组。分别比较合并症分组间及LUTS病程分组间围手术期数据,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符合研究条件患者.1395例,成功随访775例。对比术前与随访时 IPSS 评分(23.08±2.59 vs 6.38±3.25),QOL 评分(5.6±0.53 vs 1.22±0.87),夜尿频次(4.89±1.01vs 1.85± 1.16),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总并发症发生率13.55%(189/1395),远期总并发症发生率8.52%(66/775),均无Clavien Ⅳ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2.不同LUTS病程术后随访率分别为第1组54.1%(472/872),第 2 组 58.2%(135/232),第 3 组 57.7%(168/291)。随访IPSS评分,QOL评分,夜尿频次在第1组比第3组改善更明显(分别为 6.08±2.70 vs 7.18±4.37,1.14±0.78 vs 1.38±1.08,1.76±1.10 vs 2.10±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在第1组明显低于第3组(分别为11.4%vs 17.5%,7.0%vs 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有合并症组成功随访率54.6%(456/835),无合并症组成功随访率56.8%(318/560)。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在有合并症组明显大于无合并症组(15.93%vs 10.00%;p<0.05)。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随访IPSS及QOL评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无论是否存在合并症及LUTS病程的长短与否,TUPKP均是安全有效的。2.术前无合并症的患者手术疗效与有合并症患者的相当,但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风险更低。未发现合并症对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3.术前LUTS病程36月及以内的患者手术疗效更优于LUTS病程60月以上患者的,且早期、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张维[9](2019)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临床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的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对比研究,为前列腺剜除术术式的选择和推广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BPH患者病例255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三组,以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患者96例为对照组(PKRP组),以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患者74例(PKEP组)和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患者85例(Ho LEP组)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三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排尿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病例术前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PKRP组>PKEP组>Ho LEP组,且两两比较均有显着差异。三组病例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Qmax、PVR、IPSS、QOL均较术前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的Qmax、PVR、IPSS、QOL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Qmax、PVR、IPSS、QOL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除短暂性尿失禁和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术式术后短暂性尿失禁发生率为Ho LEP组>PKEP组>PKRP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为Ho LEP组<PKEP组<PKRP组,短暂性尿失禁发生率和术后出血发生率均为Ho LEP组与PKRP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安全性方面,Ho LEP和PKEP总体上优于PKRP,而Ho LEP又比PKEP更安全。在手术短期有效性方面,Ho LEP和PKEP总体上优于PKRP,而Ho LEP又比PKEP更有效。在手术主要效果方面,三者相当,孰优孰劣仍有争议。在并发症方面,PKRP、Ho LEP、PKEP三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大,其中术后并发症三者短暂性尿失禁发生率2周内有差异,但是程度相同,恢复速度也相同,2周后短暂性尿失禁发生率相同,术后出血率Ho LEP更低,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不大。总的来说,由于兼具了剜除术和钬激光的优势,Ho LEP比PKEP和PKRP更安全更有效,更有希望成为新的“金标准”。

羊羡[10](2019)在《基于ERK1/2信号通路探讨E2/T失衡对BPH发病的作用机制及益肾通癃胶囊对BPH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E2+T协同造模法,复制BPH大鼠模型,研究益肾通癃胶囊对BPH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血清T、E2及E2/T比,AR、ERα及ERK1/2相关信号通路的受体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探讨益肾通癃胶囊干预前列腺增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取64只雄性SD大鼠,除空白组之外,其余各组大鼠去势后予以雌雄激素协同造模诱导BPH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益肾通癃高、中、低剂量组(0.96g/Kgd、0.48g/Kgd、0.24g/Kgd)。给药后通过测量各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的变化,观察HE染色下前列腺增生组织的病理变化,采取Elisa检测大鼠血清E2、T的含量,TUNEL法检测前列腺组织石蜡切片中细胞凋亡,以及RT-PCR方法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AR、ERα、ERK1/2、c-Jun、Raf-1的表达。结果:益肾通癃各剂量组能降低大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改善前列腺组织增生的病理改变;益肾通癃胶囊高、中剂量组能降低血清T、E2水平,提高血清E2/T,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肾通癃胶囊高中低剂量可促进BPH模型大鼠的前列腺细胞凋亡,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肾通癃胶囊高中低剂量可下调AR、ERα、ERK1/2、c-jun、Raf-1等相关基因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对雌雄激素协同诱导的前列腺增生模型观察发现,造模成功。2、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E2/T失衡,激活ERK1/2信号通路而发生的。3、益肾通癃胶囊高中低剂量及对照组癃闭舒胶囊均可降低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可改善BPH大鼠前列腺细胞形态,对前列腺增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疗效益肾通癃胶囊中剂量组=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益肾通癃胶囊高中低剂量可促进BPH模型大鼠的前列腺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改善其增生的治疗效果,促凋亡的作用:益肾通癃胶囊中剂量组=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4、益肾通癃胶囊高、中剂量可降低血清T、E2水平,提高血清E2/T,提示益肾通癃胶囊可能通过影响实验大鼠性激素水平达到干预BPH的目的。5、益肾通癃胶囊高中低剂量可下调AR、ERα、ERK1/2、c-jun、Raf-1等相关基因表达,其干预BPH模型大鼠可能是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发生的。6、益肾通癃胶囊中剂量的疗效优于高、低剂量。

二、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论文提纲范文)

(1)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样本量估算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与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不良反应预案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资料
        3.2 疗效指标
        3.3 观察时间
        3.4 疗效评定标准
    4 数据分析与处理
    5 伦理学审批及受试者权益保护
    6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研究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分析
    3 观察指标比较
        3.1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比较
        3.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3 残余尿量比较
        3.4 前列腺体积比较
    4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4.1 两组症状单项积分比较
        4.2 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
    5 临床疗效评价
分析与讨论
    1 现代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1.1 概念
        1.2 发病机制
        1.3 西医治疗
    2 祖国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
        2.1 概念及病因病机
        2.2 辨证分型
        2.3 中医治疗
    3 研究所选治疗方法、穴位的机理探讨
        3.1 温针灸的渊源与近现代发展
        3.2 温针灸疗法选择依据
    4 证型选择依据
    5 选穴依据
    6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7 药物选择依据
    8 研究结果及疗效分析
        8.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8.2 I-PSS评分、QOL评分结果分析
        8.3 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结果分析
        8.4 中医症状积分结果分析
    9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9.1 治疗疗程短
        9.2 观察指标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基于COX-2/PGE2及相关通路探究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的作用和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雌/雄激素协同诱导制备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分组及造模方法
        1.4 标本采集
        1.5 指标观测
        1.6 统计学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2.2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2.3 各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
        2.4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bFGF表达
        2.5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TGF-β1表达
    3.讨论
第二部分 益肾通癃胶囊对BPH大鼠COX-2/PGE_2及相关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模型建立及分组给药
        2.2 标本采集
        2.3 指标观测
        2.4 统计学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各组大鼠的表观学改变
        3.2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3.3 各组大鼠的体重、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比较
        3.4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 表达
        3.5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MVD及VEGF值
        3.6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增殖Ki67表达
        3.7 各组RT-PCR测定COX2-mRNA、PEG_2mRNA基因表达
        3.8 各组Western blot测定COX-2、PFG_2的蛋白表达
    4.讨论
        4.1 炎症是BPH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4.2 血管新生及细胞增殖是BPH的主要病理表现
        4.3 COX-2/PGE_2及相关通路在BPH发病中的作用
综合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研究
    参考文献

(3)公英利癃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湿热瘀阻型精癃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湿热瘀阻型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6 观察指标评价及标准
        2.6.1 疗效性指标
        2.6.2 安全性观察指标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数
        3.2 病例分组
        3.3 治疗方法
    4 临床试验步骤
        4.1 研究前
        4.2 研究后
    5.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本次研究过程中病例完成数、剔除数与脱落数情况
        6.2 可比性分析
        6.3 一般情况比较
        6.3.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6.3.2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6.4 治疗结果比较
        6.4.1 国际前列腺评分(IPSS)比较(见表5和图3)
        6.4.2 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见表6和图4)
        6.4.3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较(见表7和图5)
        6.4.4 残余尿量比较(见表8和图6)
        6.4.5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9和图7)
    7.讨论
        7.1 前列腺增生症治疗手段及研究进展
        7.2 导师对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思路
        7.3 公英利癃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的理论基础
        7.4 BPH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关系的中西认识
        7.5 公英利癃汤加味组方分析
        7.6 两组数据比较结果分析
    8.结论
    9.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益肾疏肝 理气疏机”法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西医微创治疗进展
        1. 前列腺剜除术
        2. 前列腺的激光腔内切除术
        3. 前列腺电切术
        4. 前列腺的汽化电切术
        5. 前列腺的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
        6. 前列腺的针刺消融术
        7. 前列腺增生的微波治疗术
        8. 前列腺的开放性手术治疗
        9.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现状
        1. 中医病因病机方面
        2. 辨证分型
        3. 针灸治疗方面
        4. 中药治疗
        5. 动物实验
        6. 讨论
        7.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益肾疏肝理气疏机”法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4 分组和治疗方法
    5 观察指标
    6 疗效判定指标及标准
    7 随访
    8 不良事件及处理
    9 脱落及处理
    10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12 结果
    1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5)前列腺增生症应用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2.3 手术前后IPSS及QOL评分比较
    2.4 手术前后Qmax与PVR比较
    2.5 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优劣势
    3.2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优劣势
    3.3 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汇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温通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肾阳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方案
        1.1.1 研究目标
        1.1.2 研究内容
        1.1.3 研究方法
        1.1.4 试验方案
        1.1.5 观察指标
        1.1.6 安全性评价
        1.1.7 分析数据资料
        1.1.8 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2 结果
        1.2.1 结果分析
        1.2.2 不良反应
    1.3 讨论
        1.3.1 中医对前列腺增生证型的认识及治疗
        1.3.2 现代医学对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及治疗
        1.3.3 针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理论依据
        1.3.4 针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机理
        1.3.5 温通针法
        1.3.6 课题针刺选穴依据
        1.3.7 疗效评定
        1.3.8 安全性分析
    1.4 课题关键点和创新点
        1.4.1 关键点
        1.4.2 创新点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2.1 前列腺增生症的定义
    2.2 中医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
        2.2.1 病名的认识
        2.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2.2.3 证型的认识
        2.2.4 中医治疗方法的认识
    2.3 西医对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2.3.1 发病机制
        2.3.2 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2.3.3 治疗
    2.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前列腺增生症(<30ml)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节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手术操作
    2.6 术后随访和数据管理
    2.7 研究内容指标
    2.8 质量控制、伦理学管理
    2.9 统计学
第三节 研究结果
    3.1 研究过程
    3.2 基线特征
    3.3 围手术期观察指标
    3.4 TUCBDP观察疗效指标结果
    3.5 TUCBDP术后并发症情况
第四节 讨论
    4.1 小体积BPH概述
    4.2 小体积BPH的治疗方式
第五节 总结
中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
参考文献
致谢

(8)不同手术时机的TUPKP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外科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9)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分组情况
    1.5 围术期处理
        1.5.1 术前准备
        1.5.2 术后处理
    1.6 手术设备及方法
        1.6.1 主要手术设备
        1.6.2 手术操作者特点
        1.6.3 手术方法
    1.7 观察指标
        1.7.1 术前观察指标及意义
        1.7.2 术中术后观察指标及意义
        1.7.3 随访观察指标及意义
    1.8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2.2 三组患者术中术后一般资料比较
    2.3 三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2.4 三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2.4.1 三组患者术中并发症情况比较
        2.4.2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概述
        3.1.1 老龄化趋势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趋势及面临问题
        3.1.2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进展
        3.1.2.1 观察等待
        3.1.2.2 药物治疗
        3.1.2.3 外科治疗
    3.2 本研究两种手术方式安全性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3.3 本研究两种手术方式有效性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3.3.1 短期手术效果指标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3.3.2 手术效果主要指标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3.4 本研究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3.4.1 术中并发症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3.4.2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4 研究的不足之处
5 研究未来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综述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基于ERK1/2信号通路探讨E2/T失衡对BPH发病的作用机制及益肾通癃胶囊对BPH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模型建立
        2.2 造模评价
        2.3 分组及给药
        2.4 标本采集
        2.5 指标检测
        2.6 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实验结果
        1.1 模型评价
        1.2 一般观察
        1.3 各组大鼠前列腺湿重、PI的比较
        1.4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检测
        1.5 各组大鼠血清T、E2 含量及E2/T
        1.6 各组大鼠前列腺细胞凋亡情况
        1.7 RT-PCR检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AR、ERα、ERK2、ERK1、c-jun、Raf-1 的基因表达
    2 结果分析
        2.1 一般观察分析
        2.2 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结果分析
        2.3 前列腺组织病理结果分析
        2.4 血清T、E2 含量及E2/T结果分析
        2.5 前列腺细胞凋亡结果分析
        2.6 前列腺组织中各基因表达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激素在BPH发病中的研究动态
        1.1 雌/雄激素比失衡与BPH的发病
        1.2 ERK相关信号通路与BPH发病的关系
    2 中医对BPH的认识
        2.1 BPH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2.2 BPH的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3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与治疗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论文参考文献)

  • [1]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明豪.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基于COX-2/PGE2及相关通路探究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的作用和机理[D]. 周欢.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公英利癃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湿热瘀阻型精癃临床研究[D]. 王明凯.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益肾疏肝 理气疏机”法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D]. 胡志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前列腺增生症应用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的疗效比较[D]. 吴云峰. 苏州大学, 2020(02)
  • [6]温通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肾阳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华.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7]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前列腺增生症(<30ml)的疗效分析[D]. 蔡志轩.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不同手术时机的TUPKP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回顾性分析[D]. 汪小军.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9]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临床对比研究[D]. 张维.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基于ERK1/2信号通路探讨E2/T失衡对BPH发病的作用机制及益肾通癃胶囊对BPH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D]. 羊羡.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