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干旱分类及指标

重庆市干旱分类及指标

一、重庆市干旱的分类与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孟浩斌[1](2021)在《基于3S技术的重庆市生态空间生境因子时空变化及生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空间是指以供生态系统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地域范围,维护生态空间是协调保护与发展、保障生态服务持续供给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控制力的不断高,生态空间持续遭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合理、科学地评价生态空间生境质量,对于区域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为生态规划与管理供科学参考。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是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资源富集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厘清生态环境现状、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向对于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与整治、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作为生态空间范围,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数据、DEM高程数据、NDVI数据、NPP数据、降水量与气温数据、土壤数据和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矢量数据作为数据基础,从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和生境现状3个层面分别选取斑块密度指数、聚集度指数、蔓延度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水源涵养服务、土壤保持服务、碳固持服务、净初级生产力服务、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生境退化指数和生境质量指数共12个生境因子并利用变异系数法附以权重,建立重庆市生态空间综合生境质量评价体系,对重庆市生态空间生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各生境因子和综合生境质量指数像元尺度下的时空变化情况,并在区县尺度下对重庆市各区县生境质量进行评分定级,出生态空间及其生境质量管控和优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生态空间在重庆市38个区县和万盛经济开发区均有一定分布,面积占比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城口县、巫山县和巫溪县3个区县生态空间面积占其本身行政区面积50%以上,而涪陵区、合川区、荣昌区、渝中区生态空间面积仅占其行政区面积10%以下。巫溪县生态空间分布面积最大,面积达到2100.48km2,占总生态空间面积8.84%;渝中区生态空间面积分布最少,仅为0.25km2。(2)景观格局层面,重庆市生态空间斑块密度数值各年份均在70以上,且在不断高,说明各覆被类型破碎度较小。聚集度指数各年份均在74以上,说明各土地覆被类型斑块较为集中,但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需警惕斑块破碎化风险。蔓延度指数数值偏低,多年均值仅为11.2,但呈逐年上升趋势。香农均匀度指数数值多年均值为0.22,呈连续增长的趋势。(3)生态系统服务层面,重庆市生态空间水源涵养服务各年均值在不断高,2020年均值较2000年升了23.01%,但从2005年开始的每个相邻年份都出现集中连片的下降现象。土壤保持服务2020年均值较2000年升了27.04%,近5年同样呈现出区域集中连片轻微下降或显着下降的情况。碳固持服务2020年均值较2000年升了0.45%,2015~2020年显着增长的趋势有明显的高,说明碳固持服务能力变化趋势较好。净初级生产力2020年均值较2000年升了18.02%,增长区面积之和达到76.75%,升明显,但近5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退化。(4)生境现状层面,重庆市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近20年的差值表明显着增长区面积占比最多,达到60.94%,但近5年城口县、巫溪县等渝东南片区、南川区和万盛经开区的生物多样性出现较大规模的恶化趋势。植被覆盖度均值从2000年的77.94%升至2020年的85.68%,升较大,近5年轻微下降和显着下降区域之和占比开始升。生境退化指数各年份以基本无退化为主,其占比均在55%以上,各年份基本无退化类型占比在逐年降低,研究区全域生境退化风险在不断高。生境质量指数其均值由0.708连续升至0.734,生境质量较好,近5年的变化表明显着下降区和轻微下降区的占比出现少量上升,但生境质量显着增长的占比也明显高,变化趋势良好。(5)重庆市生态空间综合生境质量指数各年份区域均值在70分以上,说明区域生境综合质量较好。良生境质量和优生境质量年均占比分别达到63.57%和24.84%,差生境质量仅分布在江津区和巫山县长江沿岸。像元尺度下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彭水县、荣昌区、万盛经开区、武隆区和秀山县5个区县综合生境质量指数在2000-2020年内持续退化占比高于持续高占比,且数值出现降低,说明该5个区县生境质量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亟需采取措施以控制恶化形势。区县尺度下的生境质量综合定级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各年份综合生境质量最多的等级为II级,无等级降低的区县存在。其中综合生境质量I级数量在不断上升,综合生境质量II级数量呈现“升-降-升”的趋势,综合生境质量III级数量呈现“降-升-降”的趋势,综合生境质量IV级数量呈现“升-降”的趋势。

李松[2](2021)在《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及参比》文中提出分类是理解自然事物的重要方法。土壤分类是进行土壤资源评价,国内外土壤学术交流,合理开发利用土壤及农业技术转让的基础。紫色土不仅在中国存在,同时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但因地理限制,紫色土的名称和分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致使国际之间难于了解、改良和利用紫色土。当今国际上土壤分类体系的主流和趋势是以定量分类为特点的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因此,厘清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建立不同分类系统之间的参比,有助于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土壤学者进行与紫色土相关的学术交流。紫色土是重庆市境内分布面积最广的土壤类型,在重庆市的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重庆市地貌类型丰富,中生代地层出露面积大,是研究紫色土的理想代表区。为此,本文以41个典型紫色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形态特征观测和理化性质测定分析,依据ST和WRB的分类原则和方法,明确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并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进行参比,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紫色土的成土环境、剖面形态以及理化性质的分析,地形、母质、人为活动等因素对供试土壤的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影响明显。供试土壤样点的海拔分布范围为224~1027 m,成土母质主要为巴东组、夹关组、蓬莱镇组、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和飞仙关组发育的泥岩、砂岩等沉积物风化物,大部分供试土壤地区均被开发为旱地,土壤发生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明显。紫色土色调为2.5R~2.5 Y,大部分剖面土体色调与母岩相同,仅个别土壤剖面受环境的影响,其色调与母岩不一致。供试土壤之间的质地差异明显,部分供试土壤砾石含量高。供试土壤表层的有机碳、全磷、全氮含量高于表下层,全钾含量相差不大。不同供试土壤剖面之间的p H、Ca CO3相当物、石灰反应差异明显。(2)依据《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12版),供试土壤被诊断出淡薄表层、漂白层、黏化淀积层、雏形层等4个诊断层以及质地突变、游离碳酸盐、准石质接触面、湿润土壤水分状况、热性土壤温度状况等5个诊断特性,41个剖面共划分出3个土纲,分别为淋溶土、始成土和新成土;3个亚纲,分别为湿润淋溶土、湿润始成土和正常新成土;还划分出4个大土类和8个亚类等高级分类单元。地形、海拔、母质等是影响紫色土在ST中分类归属的重要因素。(3)依据《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2015),41个供试土壤剖面被诊断出黏化层、雏形层、铁质层和厚熟层4个诊断层以及质地突变、连续基岩、滞水特性、漂白物质和石灰性物质5个诊断特性,分别归属4个一级分类单元,即人为土、高活性淋溶土、雏形土以及疏松岩性土。在二级分类单元中,每个剖面有自己的一系列主要修饰符和补充修饰符组合。其中主要修饰符以薄层、粗骨、石灰性、饱和/不饱和等为主,补充修饰符以耕地、壤质、淡色、铁质等为主,共划分出28个二级分类单元。地形、海拔、人为活动及母质是影响紫色土在WRB中归属的重要因素。(4)根据紫色土在CST、ST和WRB中的归属参比可知,紫色土在各个系统分类中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相似部分,其高级分类单元特别是土纲这一级别基本可以一一对应,部分诊断指标也相似,这表明紫色土的土壤分类在国际交流中逐渐趋向于统一。但在CST和WRB相比于ST更关注人为活动对土壤分类的影响均设有人为土纲,同时在更低级别的分类单元中,对紫色土的分类归属区分度更高。此外,紫色土在土壤系统分类和数值分类中的分类归属结果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将数值分类应用于紫色土分类时,选择合适土壤指标是正确划分土壤的关键。

王子羿[3](2021)在《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基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人口压力日益增加,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生态系统质量差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新纲要(2011-2020年)》提出“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环境相协调”的理念,但是经济贫困地区往往又是生态脆弱性较强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承担着生态保护的任务,而且还长期面临限制开发和经济落后的双重压力。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进行了概念界定,经济贫困具体是指某一区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区域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以地跨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重庆市为研究区,并结合其自然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特点,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进行测度,刻画出两者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对两者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为研究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两者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运用RS、GIS技术对研究区高程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多种数据加以处理,根据SRP模型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和生态压力度三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年均气温、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等10项指标构建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后的熵权法与生态脆弱性模型得到重庆市及各区县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并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掌握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其次,从社会和经济两个维度选取第三产业占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18-59岁人口比重等14项指标构建重庆市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 GIS、Geo Da等软件平台,运用经济贫困指数计算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等方法,探索并剖析了重庆市及各区县经济贫困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集聚程度,深入掌握了研究区经济贫困情况;最后,在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优化调控政策。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生态脆弱性指数在研究时段内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生态质量逐渐向良性发展,但各区县生态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总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生态脆弱性等级由2014年的重度脆弱转变为2018年的轻度脆弱;2014-2018年内各区县下降幅度最大的前5名分别是秀山县、城口县、梁平区、开州区和垫江县。研究区各区县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明显,研究结果显示,生态脆弱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为中心城区,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生态脆弱性指数最高的区县始终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和江北区。(2)重庆市经济贫困指数在研究时段内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各区县下降幅度不同,经济贫困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且该区域集聚程度高,其分布呈现东北和东南高,其他区域低的特征。重庆市经济贫困指数得分水平总体呈现逐年递减趋势,由2014年的22.6162下降至2018年的17.4656,将研究时段内经济贫困指数进行差值运算,发现2016-2017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4227;但不同区县之间的下降幅度略有所差异,经济贫困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一般都会出现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研究区内空间集聚特点明显,但研究期间空间集聚程度缓慢下降,高-高值集聚区主要遍及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低-低值的集聚区主要遍及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区县。(3)在研究时段内,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低程度(低度耦合、中度耦合)耦合类型增加,高程度(高度耦合、极度耦合)耦合类型减少;协调类区县数量减少,失调类区县数量增多,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呈半环状由内向外依次为“失调-协调-失调”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显示,低度和中度耦合类型的区县数量由2014年的16个逐渐增加至2018年的21个,主要分布在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东北和渝东南三个地区,高度和极度耦合的类型区县数量由2014年的21个大幅减少至16个,主要集中在渝西及其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在重庆市各个区县2014-2018年耦合协调度类型中,协调类区县的数量由21个减少至18个,失调类的数量由16个增加至19个,其中,协调类区县主要遍及重庆市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失调类区县主要遍及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东北和渝东南三个地区。具体来看,协调同步型区县由4个增加至6个,协调经济滞后型区县由12个减少至8个,协调环境滞后型区县由5个减少至4个,失调共损型区县由2个减少至0个,失调环境受损型区县由7个增加至8个,失调经济受损型区县由7个增加至11个。(4)本文对不同耦合协调差异类型提出不同的发展建议:协调经济滞后型和失调经济受损型应加强地区特色产业体系、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新兴产业;协调环境滞后型和失调环境受损型应发展新型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建立资源环境保障机制和加强政府监管、优化产业结构。

邸晓慧[4](2021)在《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文中指出土地利用系统是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越来越容易受到人类社会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近年来城市扩张明显,因此,人类社会对土地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地矛盾愈发突出,加上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不当,重用轻养,土地资源浪费、土地退化、土壤污染等问题频频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研究,明确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其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的基础上,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分别对江津区及其内部三大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明确江津区土地利用健康水平,探究其内部土地利用状态的地域性差异;并引入障碍度模型,计算各评价指标障碍度,找出影响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主要障碍因子;最后充分结合江津区土地利用实际,提出改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的对策,以期为江津区乃至各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江津区土地利用变化显着,土地利用程度加深,景观格局变化较大。耕地和林地是江津区主要用地类型,2005-2018年间耕地累计减少10869.85hm2,减少幅度最大,其景观形状指数增加,聚集度指数减小,景观形状变得复杂,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建设用地面积显着增加,13年共增加了6358.83hm2,其景观形状指数增加,形状趋于复杂化;林地面积共增加7439.22hm2,其斑块连接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降低,破碎程度加剧,景观连通性降低;水域面积减少2848.50hm2,但其景观连通性有所增加;草地面积小幅度增加,趋于集中布局;未利用地共减少1227.73hm2,动态度较大;江津区土地利用程度在2005-2018年间先有所降低后升高,其中2010年后土地利用程度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由2010年的263.33增加到2018年的264.68。(2)江津区内部三大功能分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显着地域差异性。北部城镇高度发展区(Ⅰ区)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水平高,建设用地扩张最为明显,整体景观优势度在2005-2018年保持上升,景观形状趋于复杂,景观破碎程度加深,连通性降低,景观类型愈加丰富,景观格局朝着均匀化方向发展。中部传统农业发展区(Ⅱ区)耕地面积占比50%以上,2005-2018年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研究期内景观多样性没有明显提高。南部农林生态涵养区(Ⅲ区)在2005-2018年景观结构不变,林地为主要用地类型,面积占比达70%以上,耕地次之,退耕还林导致景观变得破碎化,形状不规则。(3)江津区整体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较差,其内部三大功能分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土地利用功能定位不同,经济增长水平不一,所呈现出来的健康水平也不同,但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江津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并未出现“病态”,但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并不理想,2005-2018年间其健康综合指数均小于0.5,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较突出。具体来说,Ⅰ区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增长快,土地利用系统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大,尽管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压力逐渐增加,但人类社会较好地缓和了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供需矛盾,土地利用状态良好,土地利用系统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在2018年达到亚健康状态。Ⅱ区城市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速度慢,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较低,健康综合指数在2005-2018年间均低于0.6,在临界状态与不健康之间波动。Ⅲ区以生态旅游为主,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较好,到2018年成为亚健康状态,但要达到健康状态还需进一步的努力。(4)各评价子系统及具体评价指标对不同功能分区土地利用健康的阻碍程度不同,响应子系统障碍度降低对整个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的提升起关键作用。Ⅰ区分离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等是主要障碍因素,其状态子系统障碍度最高,均在50%以上,且呈增加趋势,是该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压力子系统障碍度升高,响应子系统障碍度持续减小,未来应重点关注压力、状态子系统健康水平的改善。Ⅱ区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是主要障碍因子,其状态子系统障碍度偏高,2010年后持续增加,由2010年的34.91%增加至2018年的71.13%,状态子系统健康水平需引起重视,其压力子系统的障碍度波动减小,响应子系统的障碍度持续降低。Ⅲ区生态弹性度、优势度指数、复杂度指数等是主要障碍因子,相比Ⅰ区和Ⅱ区,其压力子系统障碍度最低,状态子系统障碍度较大,均大于50%,是制约Ⅲ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大障碍,响应子系统障碍度不断减小,未来应着重丰富用地类型,提高生态承载力。

陈敏[5](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饮水安全是世界性难题,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近40年来先后投资1.5万亿元、新建1100多万处农村饮水工程、覆盖近10亿农村居民。从工程覆盖面看,我国应已全面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调查和统计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农村饮水数量上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价格上供高于求、质量上供低于求等矛盾问题处处存在(陈敏,2020)。一方面是有水供给但无人使用,农村地区尤其是南方农村存在大量饮水工程被抛荒,供能闲置50%以上,水利部暗访统计也证实有50%左右的农村饮水工程表现为不可持续;长江水利科学院对重庆试点区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评价,只有38.5%达到可持续标准。另一方面是有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水用或者有人乱用水、浪费水的情况并存,大量农村居民依旧过着喝望天水的生活,包括部分工程覆盖范围的居民,也有居民挥霍着政府提供的福利水、免费水。可见,有工程覆盖≠有产品供给,有供给≠有效供给,百姓有需要≠市场有需求。农村饮水为什么会大量出现“有供有需但非有效”的情况?这是国内外众多专家持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有效的农村饮水制度安排?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创新?如何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目标有三:一是把握农村饮水供给的变动规律、本质属性、现实需求和阶段性特征;二是明确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制约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具体制度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思路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农村饮水的产品属性入手,以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明确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总体思路和现实条件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构建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分析模型,对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重要性和制度创新内容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从农村饮水制度设计冲突、农村饮水供给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农村饮水融资投入制度困境等维度,分析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克服“泛市场化”“泛公益化”两种错误认识,进而构建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具有优先保障地位(第3章)。通过追溯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历程,并与其他类似公共产品比较分析,可得到农村饮水安全具有基础性和致命性、垄断性和群体性、阶段性和反复性、区域性和差异性、资源性和流动性等本质属性和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交织等阶段性特征,其需求具有钢性强、受众宽、空间大等特点,在农村所有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优先地位。(2)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责范围并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第4章)。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百姓饮水中市场需求部分和基本需求的市场有效部分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法则进行供给;又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兜底保基本民生中作用,对基本需求中的市场失灵部分,应该由政府兜底保障,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缺位。(3)市场失灵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市场的主体表现(第5章)。通过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推导当前110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可能存在的360种市场供需情形中,只有72种市场有效,这意味着理论上农村饮水市场80%会失灵,为政府参与农村饮水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4)改进和创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是政府当前破解农村饮水有效供给难题的有效途径(第6、7、8章)。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建设时期已经结束,饮水供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已发生深刻变化,通过考察搜集到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的38个农村饮水制度,发现之前以工程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制度难以适应新矛盾、新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创新建立以分区定性、分段定责、分量计价的农村饮水安全制度体系,包括总供给-总销售制度(CS-CS制度)、阶段水价制度、城乡联动联调水价制度、“双通道”决策制度、专用水票“需求侧”直补制度、内部交叉补贴制度等,释放制度红利、巩固建设成果,既可提高投资效益,又可增强百姓福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提出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按照覆盖范围和缺失危害程度标准,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分区(ABCD)设计理论,并发现农村饮水处于A区的优先地位。并按照供需关系和市场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进行分区,划分了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界限,发现农村饮水刚需部分(ac C)在农村公共产品保障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有助于回答“农村饮水安全是不是公共产品”“农村饮水为何需要优先供给”“如何厘清市场和政府在供给农村饮水职责的界限”等基本问题。(2)构建融合“价格控制”和“供求干预”为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本文构建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把农村饮水需求分解为基本需求(公益品)和非基本需求(市场产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在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中的职责边界。这一研究结论可为在减轻政府负担中压实政府责任、在增加企业责任中促进企业发展,把原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独木桥”路径变成“双通道”提供依据。(3)基于“卡尔-希克斯标准”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本文从定性制度、责任制度、融资制度等9个方面,考察了3个层面、38个农村饮水制度的效率,剖析了制度失灵的内在机理,并按照“卡尔-希克斯标准”进行制度改进,创新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回答了“农民可用多少水、交多少费”“政府该尽什么责、补多少钱”等长期困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的基本问题。

王境[6](2020)在《重庆市渝北区地产花境植物材料选择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境发源于西方,是西方观赏植物的一种特殊配置方式。近几年来,花境开始在地产景观中逐渐被重视。花境不但提升了地产景观项目品质,而且为地产开发商带来了经济效益。本文对重庆市渝北区地产花境的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及后期数据分析,总结出重庆市渝北区地产花境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状问题研究解决方法,提出合理且实用的营造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查阅国内外关于花境的文献资料了解其发展史及应用现状,了解国内外花境设计理论及花境特点,借鉴有利于本研究的观点和技术方法。对国内优秀地产花境案例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成渝地区的高中端地产项目中大部分开始引入花境,虽然花境在地产项目中的应用率提高了,但营造手法、品种选择、整体效果等还存在诸多问题。2、实地调查重庆市渝北区地产花境,分析花境植物品种、营造手法、季相分析,生态适应性分析、观赏性分析、经济性分析。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筛选54种重庆市渝北区常见的花境植物品种,按等级划分出优秀花境植物品种。3、分区域研究地产花境设计策略。总结出重庆渝北区地产花境景观的SWOT现状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建议。4、通过在成都紫宸、麓湖、双珑原着三个不同的地产项目中进行花境景观设计、采购、施工。验证花境在地产项目中的具体设计策略、品种选择、造景应用。本文通过研究重庆市渝北区地产花境景观设计应用,归纳总结出有效的方法和技术要点,希望研究结论能对川渝地区地产花境营造有一定帮助。

罗棉心[7](2020)在《SCS-CN模型参数在山地区域径流预测中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山地区域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降雨产汇流过程更复杂,潜在水环境问题不可小觑。所以,在山地区域建立简易而有效的地表径流预测模型对解决内涝问题、加强雨洪管理以及海绵城市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提出的SCS-CN模型,由于其基本假设合理、计算方法简单、所需资料易获取而被广泛应用,但该模型区域适用性欠佳,因此需要对模型中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预测精度。本论文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为例,选取巴南区未开发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措施,设置裸地、透水铺装和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得到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降雨径流系列数据,分析模型参数及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敏感性,并采用标准SCS-CN模型及其改进后的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评价对比以筛选出最合适的参数优化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对模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可知,下垫面条件相同:地表径流与λ和CN值分别呈负相关性和正相关性;当降雨量不变,CN值越大,预测径流量和λ对CN值的变化越不敏感;CN不变,改变降雨量,预测径流量随λ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小降雨事件中λ对降雨量更敏感。由此可知,模型参数会相互影响且对径流预测值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讨论其它因素对径流预测的影响得到:降雨量一致时,预测径流量误差会随着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增大而增大;地表径流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坡度对大型降雨事件的影响远大于中小型降雨事件;土壤前期含水量高的情况下,对应的计算径流量值会偏大。另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平均径流系数大小为:裸地>透水砖>草地,说明其它条件相同时,径流的产量、速度等具有同样的规律。综上,在采用模型预测地表径流时需考虑这些影响因子。(3)本次研究共讨论了8个模型,即标准SCS-CN模型及其改进后的模型。模型率定期的结果显示,大部分模型的计算值都低于实测值,不同下垫面条件会有所不同。其中,W1模型(标准SCS-CN法)的预测精度最差。改进后的模型中,W7(步长法优化参数基础上考虑前期土壤含水量估算初损量)和W8(W7基础上采用huang坡度公式修正CN值)模型的拟合程度和模型评价指标优于其它模型。(4)综合对比模型率定期与验证期的线性拟合程度、模型评价参数,三种下垫面适用的参数优化方法分别为:裸露地表下垫面:λ=0.01(步长法),CN取标准查表值和标准换算公式所得的CN3值;透水铺装下垫面:采用步长法对参数λ和CN进行优化,取得最优值λ=0.01,CN3=94.64;绿色屋顶下垫面:据实测降雨径流数据反算所得的λ值(0.03)与利用步长法得到的最优CN3值(89.6)最适用。另外,三种下垫面条件在选取最优参数的基础上考虑前期土壤含水量估算初损量并采用Huang坡度修正公式修正CN值,都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模型预测精度。

殷兴伟[8](2020)在《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演变与模拟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观格局作为一定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反映,对了解区域生态过程和演变进程有着重要作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方面受到的客观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态问题日益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因此,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随时间推移所产生的变化特征和空间梯度变化规律,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景观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重庆市“一区两群”人类活动密集区域与生态环境较脆弱相结合的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对象,将在中科院获取的1995年、2005年、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进行精度识别和处理后,解译并分类出9个景观类型并制作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图,包括: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水田、旱地、高密度植被覆盖林地、中密度植被覆盖林地、低密度植被覆盖林地、未利用地,利用ArcGIS等软件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计算分析。首先,计算整理得研究区景观各年各类要素信息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计算分析了重庆市直辖、三峡库区建设近20年来研究区各景观要素的变化特征;同时分别在景观水平和类型水平上挑选合适指标计算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差异。其次,为进一步剖析人类活动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和驱动力,引入夜间灯光数据并结合叠加分析和梯度分析,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基于景观水平和类型水平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分析了景观变化的驱动力要素。最后,以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为基准年,基于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2025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了模拟预测,阐释未来一段时间库区的景观变化趋势,提出库区生态保护需要的注意问题和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三峡库区重庆段以旱地和中密度植被覆盖林地为主要景观类型,水田、旱地以及各密度植被覆盖林地占总面积八成以上,而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大,由1995年的304.71km2增长至2015年的1406.28 km2,涨幅超过三倍。20年间,转出面积最大的是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各密度植被覆盖林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并有“小转出、大转入”的趋势。草地破碎度明显增加,水田、高密度植被覆盖林地、低密度植被覆盖林地、水域、建设用地景观趋于规则化,其余景观类型变得更复杂。景观水平上,研究区整体景观破碎度有所增加,景观斑块分布更均衡,各斑块间连通性有所增加,且在近10年景观聚集度有所提高。(2)三峡库区重庆段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差异显着。人类活动强度由西向东逐渐递减;人类活动强度高的区域呈集中分布,分散较细;库尾区域以渝中区为核心,呈圈层递减趋势;库腹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相对较弱,长江干线流域的人类活动强度相对周边区域更强。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研究区景观格局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变化而发生着梯度变化。景观水平上,随着库区人类活动强度的递增,研究区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与中度干扰假说一致,适度干扰有助于景观优化;景观斑块数大幅减少,斑块数越接近人类活动高强度区域数值越低;景观斑块的聚集程度先减小后增大,总体上斑块分布趋于集中;景观整体的连通性较好但有所下降;斑块密度先增加后减少,总体略有增大,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大,而在2015年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景观破碎程度有所下降。在类型水平上,选取变化最大的建设用地、水域、草地、低密度植被覆盖林地四种景观,各景观特征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各景观类型面积百分比、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越接近于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其变化越剧烈,除草地外其他三者都更加破碎化,三种指标的变化也说明了不同景观类型在不同强度带存在着空间变化的差异性;景观形状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只有建设用地的平均斑块分维数值略有小幅上升。总体来说景观形状趋于规则化、简单化,而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导致景观形状复杂化。近20年来,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变化驱动力呈现出空间地域的稳定性和时间序列的动态性,驱动机制逐渐由经济、生活、人口和交通等要素的“生计经济”型主导驱动,演变为如今的多要素协同驱动。库尾重庆主城区、长寿、江津等地以及库腹区域的万州附近景观变化驱动力较强,表现为城镇建设用地驱动型;而渝东北的库首各区县景观变化驱动力较弱,主要是林草地和水体驱动型。其他地区相对复杂,表现为多种类型景观变化驱动并存格局。(3)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模拟预测研究。应用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2025年景观格局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数量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草地、水田、旱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各林地景观面积稳中有升;景观指数上,研究区景观破碎程度有所改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有所提高,整体趋于均衡化,优势景观有弱化趋势。通过所得模拟结果,进一步提出库区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和建议:应及时制定保护政策防止草地进一步减少;水域面积增加的同时,管理部门应重点关注水体质量,做到数量质量并重;科学编制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长界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土地整治工程实效,保障耕地数量,改善人地矛盾关系;保持林地面积,充分利用未利用地,提高库区整体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效率。

倪楠[9](2020)在《中国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降水是最重要的气候指标之一,也是水循环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受大气环流、纬度、海拔、地形等众多因素影响,其变化规律十分复杂。降水在空间维度的分布不均匀和在时间维度的分布多变性是导致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对于降水的观测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可以为旱涝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对于工农业生产稳定运行、粮食安全、水利开发、江河防洪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也有助于降低灾害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由于我国夏季和秋季(6-11月)降水相对于冬季、春季更加丰沛,夏秋两季的降水总量对于全年降水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756个国家基本、基准气象站和自动站1954-2017年逐日降水量数据,对各地区夏季和秋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展开研究。本文针对不同的样本数据类型,采用恰当的研究方法使估计结果准确可靠。首先分别对各地区夏季和秋季总降水量、降水强度进行了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确定其变化趋势的方向、显着性和突变点。对存在极端降水的序列,采用泰尔森斜率法对趋势的变化速率进行鲁棒估计,排除了异常值的影响。然后根据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Consecutive Dry Days,CDD)指标服从离散型偏态分布且过度离势的特点,采用(拟)泊松回归模型对其进行趋势分析,揭示了各地区夏秋两季极端干旱情况的变化特征。接着基于CDD的定义,提出可衡量地区总体干旱状况的平均连续无降水日数(Average Consecutive Dry Days,ACDD)指标,同时根据其服从连续型偏态分布的特征,引入随机序理论和非参数El Barmi-McKeague检验,在概率分布意义下对各地区1960-1965年、1985-1990年、2010-2015年3个时段的ACDD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多种降水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地区降水模式的变化。然后分别对各地区历年平均夏季和秋季总降水量及降水强度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径向基函数法和克里金法进行空间插值,基于交叉验证比较各方法的估计精度,分析夏秋两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对各地区历年夏季和秋季总降水量进行分层聚类和k-means聚类,基于最优聚类结果形成降水区划,分析不同子区域的降水特征,并比较各地区60、70、80、90和00年代的降水区划结果,建立降水区划的年代际动态演变和各地区降水量的年代际波动情况的内在联系。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1954-2017年夏季总降水量呈显着递增趋势的有江西、青海、上海、新疆和浙江5个地区,发生突变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前,且均为增加突变;呈显着递减趋势的有北京、河北和天津3个地区,没有发生突变。夏季降水强度呈显着变化趋势的有重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黑龙江、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青海、陕西、山东、上海、新疆、云南和浙江18个地区,且均呈递增趋势,突变主要发生于2000年以前。安徽、北京、河北、辽宁、宁夏、陕西、山西和天津8个地区的夏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呈显着的递增趋势,总体位于我国北部,而呈显着递减趋势的地区有福建、贵州、四川、云南和浙江5个地区,全部位于我国南部,表明我国南北地区夏季极端干旱的情况总体呈反向变化的特征。2.历年秋季总降水量呈显着递增趋势的只有新疆,于1980年发生了增加突变;呈显着递减趋势的有吉林和辽宁2个地区,没有发生突变;秋季降水强度呈显着变化趋势的有安徽、北京、重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青海、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西藏、云南和浙江23个地区,且均呈递增趋势,发生突变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前。黑龙江、江苏、吉林、辽宁、上海、天津和西藏7个地区的秋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呈显着递增趋势,而甘肃、内蒙古和四川3个地区呈显着递减趋势。3.对我国各地区1960-1965年、1985-1990年和2010-2015年3个时段夏季ACDD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湖南、新疆和浙江以外,其他地区的夏季ACDD均依随机序从时段1到时段2或3或者从时段2到时段3有明显增加,表明我国夏季干旱的平均持续时间有所延长。此外,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江苏、江西、青海、上海9个地区的夏季降水模式发生了改变,降水日和无降水日均倾向于连续出现,使得旱涝灾害的发生率均有所增加,从ACDD的角度揭示了总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日数以及CDD等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降水变化规律。4.克里金法对我国各地区1954-2017年平均夏季总降水量的插值精度最高。插值图像表明,云南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广东省南部和海南省的历年平均夏季总降水量较大,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北部、青海省西北部、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历年平均夏季总降水量则较小。对夏季降水强度的插值分析中,同样是克里金法的精度最高。图像表明,在云南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中部、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东南部的降水强度较大,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西藏自治区西北部和青海省西北部地区的降水强度较弱。辽宁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南部的局部地区降水强度较省内其他地区偏高。克里金法对各地区历年平均秋季总降水量的插值精度最高。图像表明,与夏季相比,秋季云南省西南部、重庆市和浙江省东南沿海等总降水量较大的地区范围扩大,而四川省中部、安徽省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广东省南部等降水量较大的地区范围缩小;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青海省北部和西藏自治区西北部等较为干旱的地区范围有所扩大。对秋季降水强度的插值分析中,同样是克里金法的精度最高。图像表明,与夏季相比,秋季云南省西南部、重庆市、湖南省中部和浙江省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等降水强度较大的地区范围扩大,而安徽省南部、四川省中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广东省等降水强度较大的地区范围缩小;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河北省、东北地区西部、山西省北部和西藏自治区中西部等降水强度较小的地区范围有所扩大。5.我国各地区1954-2017年夏季降水区划聚类结果中共包含4类,由类1至类4分别大致代表西北、东北及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华南4个区域,且夏季总降水量依次上升;秋季降水区划结果中共包含5类,由类1至类5分别大致代表西北、东北及华北、华中、西南华南及华东、海南省5个区域,且秋季总降水量水平依次上升。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历年夏季和秋季总降水量均呈显着下降趋势。我国60、70、80、90和00年代的降水区域划分存在显着差异,年代间由聚类结果中的低雨量类别转至高雨量类别的地区总降水量普遍发生了增加,而由高雨量类别转至低雨量类别的地区总降水量普遍发生了减少。

李想[10](2020)在《水利工程嵌套区消落带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响应研究》文中指出三峡水库消落带不仅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还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更是生态系统的脆弱过度地带,为人类提供着特殊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市开州区位于长江支流小江的上游,特殊的地势条件使其成为了三峡水库消落带面积最大的区县,境内生态系统承载力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为解决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新城区下游修建了水利嵌套工程——水位调节坝,正常蓄水位170.28 m,有效降低了消落深度和面积,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妥善治理和显着改善。在双重水库水位运行和库区人类活动的交互影响下,其生态过程相对于三峡库区的其他区县而言具有典型代表性,因此,以开州区水利嵌套工程区消落带为研究对象。在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基础上,利用遥感影像、土壤、气象、DEM、社会经济数据以及野外采样调查数据,通过In VEST模型探究水源涵养、土壤保持两项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在水利嵌套工程修建前后其服务和价值的时空分异规律。从自然、社会、经济多方面对水利嵌套工程的生态效应进行综合评估,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进行综合划分,以期为消落带的生态保护修护以及相关水利嵌套工程提供理论支持,促进消落带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开州区消落带水利嵌套工程修建后新增了果园和水工建筑两种生态系统类型,沼泽草地、河流、滩涂的增加趋势较大,旱地、乔木林地、水田减少趋势较明显,其他生态系统类型变化不大。生态系统类型转移主要发生在旱地、乔木林地、沼泽草地、河流和滩涂之间。(2)研究区1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增加趋势,由87.42亿元增加至112.95亿元。高值区分布在调节坝上下游附近,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最明显的为区域2,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最低的分别为区域1和区域3。从水源涵养服务来看,研究区水源涵养量在建坝后呈下降趋势,减少了60.72 m3,平均水源涵养量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区域3和4,区域1和2的水源涵养量减少比较明显。水源涵养价值增加了25.29亿元,区域2的单位面积水源涵养价值增加程度最大。从土壤保持服务来看,调节坝修建后研究区土壤保持量增加了2.48万t,除区域4外其他三个区域均呈下降趋势,区域4土壤保持量增加了4.27万t。研究区土壤保持价值增加了0.01亿元,区域1是土壤保持价值的高值区。(3)水利嵌套工程对消落带主导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总体上是正向的,同时各项生态修复工程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仍需注重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指数来看,水利嵌套工程建成运行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各等级地形位上均呈增加趋势,且随地形位等级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分布态势,第2级地形位为最优分布区,河流、沼泽草地、滩涂面积大量增加是低地形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从生态经济协调度来看,2005~2015年开州区消落带生态经济协调度为0.034,处于低度协调状态,水利嵌套工程的社会经济效应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增加了生态环境恶化的潜在风险性;区域1的生态经济协调度最高,东河、南河、汉丰湖的交汇处为高度冲突区,消落带生态系统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严重。从人口—经济不匹配度来看,研究区生态经济和人口的不匹配程度呈增加趋势,生态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程度有所扩大;区域1是研究区的生态经济高度发达区,区域2和3属于生态经济欠发达区,区域4的人口—生态经济匹配程度趋近于研究区的整体水平。从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来看,一般、中度、高度和极其重要功能区面积占比分别为24.89%、25.98%、26.47%、22.65%,重点生态功能区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0%,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木本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

二、重庆市干旱的分类与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干旱的分类与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3S技术的重庆市生态空间生境因子时空变化及生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生态空间
        1.3.2 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生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1.4.2 生态空间研究内容及方法进展
        1.4.3 生境质量研究进展
        1.4.4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重庆市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重庆市社会经济概况
        2.1.3 重庆市生态空间分布特征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数据介绍及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3 生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2.3.1 评价因子筛选
        2.3.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及体系构建
第3章 重庆市生态空间景观格局时空分布及演变分析
    3.1 景观格局相关指数理论及计算方法
        3.1.1 斑块密度指数理论及计算方法
        3.1.2 聚集度指数理论及计算方法
        3.1.3 蔓延度指数理论及计算方法
        3.1.4 香农均匀度指数理论及计算方法
    3.2 斑块密度指数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3.2.1 斑块密度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3.2.2 斑块密度指数时间变化分析
    3.3 聚集度指数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3.3.1 聚集度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3.3.2 聚集度指数时间变化分析
    3.4 蔓延度指数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3.4.1 蔓延度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3.4.2 蔓延度指数时间变化分析
    3.5 香农均匀度指数空间分布及变化分析
        3.5.1 香农均匀度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3.5.2 香农均匀度指数时间变化分析
    3.6 本章讨论及小结
第4章 重庆市生态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布及演变分析
    4.1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指数理论及评估方法
        4.1.1 水源涵养服务理论及评估方法
        4.1.2 土壤保持服务理论及评估方法
        4.1.3 碳固持服务理论及评估方法
        4.1.4 净初级生产力服务理论及评估方法
    4.2 水源涵养服务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4.2.1 水源涵养服务空间格局分析
        4.2.2 水源涵养服务时间变化分析
    4.3 土壤保持服务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4.3.1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格局分析
        4.3.2 土壤保持服务时间变化分析
    4.4 碳固持服务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4.4.1 碳固持服务空间格局分析
        4.4.2 碳固持服务时间变化分析
    4.5 净初级生产力服务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4.5.1 净初级生产力功服务空间格局分析
        4.5.2 净初级生产力服务时间变化分析
    4.6 本章讨论及小结
第5章 重庆市生态空间生境状况时空分布及演变分析
    5.1 生境状况相关指数理论及评估方法
        5.1.1 生物多样性理论及评估方法
        5.1.2 植被覆盖度理论及评估方法
        5.1.3 生境退化指数及生境质量指数理论及评估方法
    5.2 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5.2.1 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
        5.2.2 生物多样性时间变化分析
    5.3 植被覆盖度指数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5.3.1 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分析
        5.3.2 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化分析
    5.4 生境退化指数评估及时空分布分析
    5.5 生境质量指数评估及时空变化分析
        5.5.1 生境质量空间格局分析
        5.5.2 生境质量时间变化分析
    5.6 本章讨论及小结
第6章 重庆市生态空间生境质量综合评价及优化建议
    6.1 综合生境质量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6.2 综合生境质量指数差值变化分析
    6.3 像元尺度下的综合生境质量指数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6.3.1 一元线性回归及显着性检验理论及计算方法
        6.3.2 一元线性回归及显着性检验分析
    6.4 区县尺度下的综合生境质量指数评分定级
        6.4.1 综合生境质量指数评分分析
        6.4.2 综合生境质量指数定级分析
    6.5 生态空间及其生境质量管控和优化建议
    6.6 本章讨论及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情况

(2)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及参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现状
    1.2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研究现状
    1.3 紫色土分类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供试土壤概况
    3.3 野外调查
        3.3.1 历史数据和资料收集
        3.3.2 野外调查样点布设
        3.3.3 剖面调查和样品采集
    3.4 室内样品分析
第4章 紫色土的成土环境和发生特征
    4.1 成土环境
    4.2 剖面形态
    4.3 理化性质
    4.4 小结
第5章 紫色土在ST中的分类归属
    5.1 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5.2 紫色土在ST中的高级分类单元归属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紫色土在WRB中的分类归属
    6.1 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6.2 紫色土在WRB中的分类归属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紫色土在不同分类系统中的参比研究
    7.1 紫色土的分类系统参比研究
    7.2 数值分类在紫色土分类中的应用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3)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经济贫困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理论基础
        1.3.1 人地关系理论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3 资源贫困理论
        1.3.4 空间贫困理论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生态脆弱性
        1.4.2 经济贫困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和水资源
        2.1.5 生态环境问题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
        2.2.2 贫困状况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2.3.1 生态脆弱性数据
        2.3.2 经济贫困数据
3 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
    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1 研究思路
        3.1.2 研究方法
    3.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的确定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2.3 评价单元的选取
        3.2.4 生态脆弱性指数分级
    3.3 生态脆弱性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3.1 时间序列上的动态演变特征
        3.3.2 空间分布上的特征与变化
4 重庆市经济贫困时空分异分析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方法
    4.2 经济贫困的维度和指标选取
    4.3 经济贫困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4.3.1 经济贫困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4.3.2 经济贫困空间分布特征
    4.4 重庆市经济贫困时空关联格局分析
        4.4.1 全局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4.2 局部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5 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研究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方法
    5.2 耦合状况的时空分析
        5.2.1 耦合状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5.2.2 耦合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5.3 耦合协调状况的时空分析
        5.3.1 耦合协调状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5.3.2 耦合协调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建议
        6.1.1 主要结论
        6.1.2 相关建议
    6.2 本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4)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3章 江津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3.1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3.2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3.3 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
    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3.5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第4章 江津区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变化
    4.1 江津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4.2 三大功能分区土地利用变化
    4.3 三大功能分区景观格局变化
第5章 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评价标准的确定
    5.3 评价方法
    5.4 评价过程
    5.5 评价结果与分析
    5.6 障碍因素分析
第6章 提高江津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对策
    6.1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
    6.2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探索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6.3 强化主体功能分区,促进经济协同发展
    6.4 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落实土地利用管理政策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框架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1.4.1 数据来源
        1.4.2 数据处理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1.5.1 研究重难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动态、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2.1 研究动态
        2.1.1 文献综述
        2.1.2 研究述评
    2.2 基础理论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2.3 相关概念
        2.3.1 农村饮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3.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2.3.3 阶梯水价与阶段水价
第3章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3.1 发展历程
        3.1.1 安全标准演变历程
        3.1.2 规划法规完善历程
        3.1.3 水源管理制度变迁
    3.2 比较分析
        3.2.1 与城市饮水比较
        3.2.2 与农村公路用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供给比较
        3.2.3 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类产品供给比较
    3.3 需求分析
        3.3.1 基础性需求:刚性强
        3.3.2 广泛性需求:受众宽
        3.3.3 发展性需求:空间大
    3.4 基本特征
        3.4.1 基础性和致命性
        3.4.2 垄断性和群体性
        3.4.3 阶段性和反复性
        3.4.4 区域性和差异性
        3.4.5 资源性和流动性
        3.4.6 分散性和季节性
    3.5 阶段特征
        3.5.1 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
        3.5.2 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
        3.5.3 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
        3.5.4 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
        3.5.5 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
        3.5.6 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交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4.1 制度创新的主流目标
        4.1.1 以居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4.1.2 形成闭环的制度体系
        4.1.3 遵循本质属性、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4.2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法
        4.2.1 注重“卡尔多改进”追求效益最大化
        4.2.2 注重上下结合内外互动体现实用性
        4.2.3 注重前后比较左右借鉴凸显均衡性
    4.3 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
        4.3.1 统一的思想认识
        4.3.2 扎实的经济基础
        4.3.3 成功的经验借鉴
        4.3.4 庞大的工程系统
        4.3.5 归位的政府职能
    4.4 制度创新的内部条件
        4.4.1 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4.4.2 逐步异化的制度目标
        4.4.3 非均衡的制度效应
    4.5 制度创新的考核指标
    4.6 制度创新的基本设想
        4.6.1 市场有效的判断标准
        4.6.2 制度有效的制约因素
        4.6.3 制度创新的关键问题
        4.6.4 制度创新的现实局限
    4.7 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市场特征
    5.1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设计
        5.1.1 模型选择:三种常见市场分析模型比较
        5.1.2 模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
        5.1.3 模型说明:重要节点和区域
    5.2 质量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供给-需求分析
        5.2.1 基本类型
        5.2.2 有效性分析
    5.3 价格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成本-收益分析
        5.3.1 基本类型
        5.3.2 有效性分析
    5.4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有效性综合分析
        5.4.1 模型分析及结果
        5.4.2 主要特点
    5.5 调查数据分析
        5.5.1 抽样调查分析
        5.5.2 典型调查分析
        5.5.3 居民反馈数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设计冲突及创新
    6.1 制度设计冲突的主要表现
        6.1.1 产品定性模糊化:混淆不准的定性制度
        6.1.2 供给质量理想化:高标低配的水质制度
        6.1.3 供水类型单一化:人畜同饮的供给制度
    6.2 制度设计失灵的内在机理
        6.2.1 定性制度失灵分析
        6.2.2 质量制度失灵分析
        6.2.3 分类制度失灵分析
    6.3 制度设计创新的基本思路
        6.3.1 分区定性制度创新
        6.3.2 “双通道”决策制度创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及创新
    7.1 制度落地矛盾的主要表现
        7.1.1 责任落实基层化:“层层下移”的责任制度
        7.1.2 融资主体空心化:“补助”“配套”的融资制度
        7.1.3 运行管理公地化:抓大放小的运管制度
    7.2 制度落地矛盾的内在机理
        7.2.1 责任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2 融资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3 运管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3 责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7.3.1 分段定责制度创新(CS-CS制度)
        7.3.2 创新绩效评价制度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村饮水安全融资投入制度的两难困境及创新
    8.1 融资投入两难的主要表现
        8.1.1 资金分配均等化:数人头的投入制度
        8.1.2 产品定价市场化:“以水养水”的定价制度
        8.1.3 运管补贴低效化:逆向刺激的补贴制度
    8.2 融资投入两难的内在机理
        8.2.1 投入制度失灵分析
        8.2.2 定价制度失灵分析
        8.2.3 补贴制度失灵分析
    8.3 融资投入制度创新思路
        8.3.1 “阶段水价”制度创新
        8.3.2 “需求侧补贴”制度创新
    8.4 算例
        8.4.1 现行制度导致工程荒废
        8.4.2 实行制度保基本运行
        8.4.3 创新制度多方受益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分区治理是破解农村公共产品治理失效的有效方式
        9.1.2 市场失灵是农村饮水安全市场供给的基本特征
        9.1.3 统筹推进是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必由之路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研)课题

(6)重庆市渝北区地产花境植物材料选择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地产花境的概念
        1.2.2 国内外地产花境景观发展现状
        1.2.3 国内地产花境景观案例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重庆市渝北区地产花境景观案例调查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2 调查实施
        2.2.1 调查范围
        2.2.2 调查方法
        2.2.3 调查内容
    2.3 重庆市地产花境景观案例分析
        2.3.1 舜山府
        2.3.2 新江与城
        2.3.3 清晖时光
        2.3.4 尘林间
    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重庆市渝北区地产花境植物材料选择
    3.1 花境植物分类
    3.2 花境植物观赏性分析
    3.3 花境植物经济性分析
    3.4 重庆市地产花境多年生植物材料筛选
        3.4.1 研究方法
        3.4.2 研究结果
第四章 重庆市渝北区地产花境设计策略
    4.1 地产入口花境设计策略
    4.2 地产中庭花境设计策略
        4.2.1 中心集会绿地花境设计策略
        4.2.2 道路花境设计策略
        4.2.3 中庭活动空间花境设计策略
    4.3 地产住宅入户花境设计策略
    4.4 区域性特色地产花境设计策略
第五章 重庆市渝北区地产花境现状分析与提升建议
    5.1 存在的问题
        5.1.1 植物材料运用不够丰富
        5.1.2 展示性花境过多
        5.1.3 后期养护缺乏科学性
    5.2 优势
        5.2.1 植物资源丰富
        5.2.2 群众基础牢固
        5.2.3 市场拓展潜力大
    5.3 劣势
        5.3.1 花境苗木成本较高
        5.3.2 施工难度大
        5.3.3 缺乏专业的花境施工单位及设计师
    5.4 机遇
    5.5 挑战
    5.6 改进建议
        5.6.1 合理丰富植物材料
        5.6.2 注重花境持续性景观效果维护
        5.6.3 科学养护
第六章 地产花境景观实践探索
    6.1 成都紫宸花境设计
        6.1.1 植物材料
        6.1.2 种植搭配
        6.1.3 季相分析
    6.2 成都麓湖花境设计
        6.2.1 植物材料
        6.2.2 种植搭配
        6.2.3 季相分析
    6.3 成都双珑原着花境设计
        6.3.1 植物材料
        6.3.2 种植搭配
        6.3.3 季相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附录1 重庆市渝北区多年生花境植物品种综合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2 重庆市渝北区多年生地产花境植物品种专家评分问卷表
致谢

(7)SCS-CN模型参数在山地区域径流预测中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CS-CN模型原理
        1.2.2 SCS-CN模型应用研究现状
        1.2.3 SCS-CN模型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1.2.4 SCS-CN模型的不足
        1.2.5 海绵城市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山地区域特征
        2.1.1 地形地貌特征
        2.1.2 降雨径流特征
    2.2 典型山地区域——重庆市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水文气候
        2.2.3 土壤植被
    2.3 重庆市巴南区概况
第三章 实验设计
    3.1 实验原理
    3.2 实验装置
        3.2.1 喷头型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3.2.2 手摇式变坡下垫面装置
    3.3 实验方法
        3.3.1 降雨实验设计
        3.3.2 下垫面设计
        3.3.3 实验安排
        3.3.4 监测指标
第四章 敏感性分析
    4.1 初损系数和CN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4.1.1 初损系数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4.1.2 CN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4.2 CN和降雨量对初损系数的相对敏感性分析
        4.2.1 CN对初损系数λ相对敏感性分析
        4.2.2 降雨量对初损系数λ相对敏感性分析
    4.3 讨论
        4.3.1 前期土壤湿润条件
        4.3.2 降雨因素
        4.3.3 坡度
        4.3.4 土地利用方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CS-CN模型参数优化
    5.1 模型评价参数
        5.1.1 Nash-Sutcliffe模型
        5.1.2 R~2模型
        5.1.3 RMSE模型
    5.2 标准SCS-CN方法预测地表径流
    5.3 反算法改进SCS-CN方法预测地表径流
        5.3.1 反算CN值
        5.3.2 反算λ值
    5.4 Woodward改进SCS-CN方法预测地表径流
    5.5 步长法优化参数方法预测地表径流
        5.5.1 在标准CN值基础上优化初损系数λ
        5.5.2 在最优λ的基础上优化标准CN值
    5.6 考虑土壤前期含水量预测地表径流
    5.7 坡度修正预测地表径流
    5.8 优化模型对比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模型验证及总体评价
    6.1 裸露地表下垫面优化参数后的模型评价及总体评价
    6.2 透水铺装下垫面优化参数后的模型评价及总体评价
    6.3 草地下垫面优化参数后的模型评价及总体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演变与模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人类活动及其定量化研究
    1.2 人类活动与景观梯度分析研究
    1.3 人类活动与三峡库区景观格局研究
    1.4 景观格局模拟模型研究
    1.5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4 数据处理软件
    2.5 技术路线
    2.6 研究区概况
第3章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分类
        3.1.1 景观分类的原则
        3.1.2 库区景观分类建立
    3.2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的整体展现
        3.2.1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的空间构型展示
        3.2.2 景观要素统计分析
    3.3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动态变化特征
        3.3.1 景观类型转化分析
        3.3.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梯度响应及驱动力分析
    4.1 人类活动强度的构建和空间分布
        4.1.1 人类活动强度指标选择和模型构建
        4.1.2 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布
    4.2 人类活动强度下的库区景观梯度响应
        4.2.1 基于景观水平的库区景观梯度响应
        4.2.2 基于类型水平的库区景观梯度响应
    4.3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4.3.1 景观变化驱动力综合评价
        4.3.2 景观变化驱动力机制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预测分析
    5.1 CA-Markov模型概述
        5.1.1 CA模型原理
        5.1.2 Markov模型原理
        5.1.3 CA-Markov模型原理
    5.2 CA-Markov模型构建
        5.2.1 元胞自动机构成
        5.2.2 预测间隔年份确定
        5.2.3 马尔科夫转移矩阵
        5.2.4 景观适宜性图集制作
    5.3 预测精度验证
    5.4 研究区2025年景观格局模拟
        5.4.1 研究区2015-2025年景观转移分析
        5.4.2 研究区2025年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6.3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9)中国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时空分布不平衡加剧
        1.1.2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旱涝灾害频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2.1.1 降水量的时间变化趋势
        2.1.2 降水强度与降水日数的时间变化趋势
        2.1.3 极端降水的时间变化趋势
    2.2 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2.2.1 空间插值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2.2.2 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2.3 有关降水变化特征的其他研究
    2.4 研究评述
第3章 各地区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Mann-Kendall趋势及突变检验法(M-K Test)
        3.2.2 滑动t检验法(Moving t-test Technique)
        3.2.3 泰尔森估计法(Theil-Sen Estimation)
        3.2.4 泊松回归模型(Poisson Regression Model)
    3.3 各地区历年夏季总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3.1 夏季总降水量对比
        3.3.2 夏季总降水量占全年总量比重对比
        3.3.3 夏季总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
        3.3.4 夏季总降水量的趋势显着性及突变检验
        3.3.5 夏季总降水量变化速率的鲁棒估计
    3.4 各地区历年夏季降水强度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4.1 降水强度的定义
        3.4.2 夏季降水强度对比
        3.4.3 夏季降水强度线性变化趋势
        3.4.4 夏季降水强度的趋势显着性及突变检验
        3.4.5 夏季降水强度变化速率的鲁棒估计
    3.5 各地区历年夏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变化趋势分析
        3.5.1 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定义
        3.5.2 泊松回归模型构建
        3.5.3 过度离势检验
        3.5.4 模型结果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各地区秋季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4.1 引言
    4.2 各地区历年秋季总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4.2.1 秋季总降水量对比
        4.2.2 秋季总降水量占全年总量比重对比
        4.2.3 秋季总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
        4.2.4 秋季总降水量的趋势显着性及突变检验
        4.2.5 秋季总降水量变化速率的鲁棒估计
    4.3 各地区历年秋季降水强度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4.3.1 秋季降水强度对比
        4.3.2 秋季降水强度线性变化趋势
        4.3.3 秋季降水强度的趋势显着性及突变检验
        4.3.4 秋季降水强度变化速率的鲁棒估计
    4.4 各地区历年秋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变化趋势分析
        4.4.1 泊松回归模型构建及过度离势检验
        4.4.2 模型结果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随机序的平均连续无降水日数变化特征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随机序(Stochastic Ordering)
        5.2.2 El Barmi-Mc Keague非参数检验
    5.3 实证分析
        5.3.1 问题描述
        5.3.2 模型构建
        5.3.3 实证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各地区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6.1 引言
    6.2 气象站点分布
    6.3 研究方法
        6.3.1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 Interpolation)
        6.3.2 克里金法(Kriging)
        6.3.3 径向基函数法(Radial Basis Functions)
    6.4 各地区历年平均夏季总降水量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6.5 各地区历年平均夏季降水强度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6.6 各地区历年平均秋季总降水量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6.7 各地区历年平均秋季降水强度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6.8 讨论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降水区划及其变化特征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分层聚类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
        7.2.2 k-均值聚类法(k-means)
    7.3 各地区历年夏季总降水量区划
    7.4 各地区夏季总降水量区划的年代际变化
    7.5 各地区历年秋季总降水量区划
    7.6 各地区秋季总降水量区划的年代际变化
    7.7 讨论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
    8.1 主要贡献
    8.2 研究结论
    8.3 政策建议
    8.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水利工程嵌套区消落带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消落带研究进展
        1.3.2 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1.3.3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3.4 InVEST模型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
        2.1.5 动植物和矿产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开州区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概况
        2.3.1 水利嵌套工程
        2.3.2 消落带生态恢复治理工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3.1 数据需求及来源
    3.2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研究方法
        3.2.1 开州区消落带生态系统分类标准
        3.2.2 生态系统动态度
        3.2.3 生态系统转移矩阵
    3.3 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方法
        3.3.1 InVEST模型原理
        3.3.2 模型所需参数处理
        3.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3.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方法
        3.4.1 分区统计
        3.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指数
        3.4.3 生态经济协调度
        3.4.4 人口-生态经济不匹配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利工程嵌套区消落带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4.1 生态系统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4.1.1 生态系统动态度
        4.1.2 生态系统转移矩阵
    4.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4.2.1 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4.2.2 土壤保持功能评估
    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3.1 水源涵养价值评估
        4.3.2 土壤保持价值评估
    4.4 水利工程嵌套区消落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估
        4.4.1 不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4.2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利嵌套工程对消落带主导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分析
    5.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指数分析
    5.2 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5.3 人口-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5.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划分
        5.4.1 水源涵养功能区划分
        5.4.2 土壤保持功能区划分
        5.4.3 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划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
致谢

四、重庆市干旱的分类与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3S技术的重庆市生态空间生境因子时空变化及生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 孟浩斌.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2]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及参比[D]. 李松. 西南大学, 2021(01)
  • [3]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D]. 王子羿. 西南大学, 2021(01)
  • [4]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D]. 邸晓慧. 西南大学, 2021(01)
  • [5]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D]. 陈敏. 西南大学, 2020(05)
  • [6]重庆市渝北区地产花境植物材料选择与设计研究[D]. 王境. 广西大学, 2020(07)
  • [7]SCS-CN模型参数在山地区域径流预测中的优化研究[D]. 罗棉心.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演变与模拟预测研究[D]. 殷兴伟. 西南大学, 2020
  • [9]中国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倪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10]水利工程嵌套区消落带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响应研究[D]. 李想. 重庆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重庆市干旱分类及指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