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幕墙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建筑幕墙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一、我国建筑幕墙技术发展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李罗伟[1](2020)在《石材幕墙转角强度及面板砂浆加固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石材幕墙高空坠落事故数量的增多,该领域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日益关注,本文以提升干挂式石材幕墙的安全性能为根本出发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非大面石材幕墙转角节点的强度,试验了工程实践中四种常见转角节点的连接性能;(2)提出了干挂式石材幕墙面板的砂浆加固方法,研究了高性能砂浆对面板的加固性能;(3)研究了背栓式石材幕墙的可更换技术,并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基于以上研究内容,采用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对72组非大面石材幕墙转角、12块未加固石材幕墙面板、12块采用普通砂浆加固的石材幕墙面板以及48块采用高性能砂浆加固的石材幕墙面板进行了试验;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对石材幕墙转角的连接强度和石材幕墙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论文分析了在两种风压下非大面石材幕墙转角的破坏模式及裂纹形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应变及变化规律,研究了石材幕墙面板在不同砂浆种类、厚度及界面处理方式下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等性能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非大面石材幕墙转角节点的整个受力过程为弹性过程;采用砂浆加固的石材幕墙面板发生了屈服的现象。相对于正风压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石材幕墙转角和面板在负风压下的承载力更小,变形更大,更容易遭受破坏。(2)综合考虑石材幕墙转角节点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施工方便程度,使用外角钢-背栓组合节点承载力大,延性好,施工方便,是工程应用中较为理想的一种连接方式。(3)非大面石材的跨高比?是影响连接方式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在<<84?时,随着跨高比的增大,正风压下承载力逐渐减小,且减小的速率放缓。负风压条件下的结论与此相反。(4)石材幕墙面板的抗弯承载力与砂浆厚度正相关,厚度增加,面板的抗弯承载力增加;在砂浆厚度为5mm的基础上,平均每增加1mm砂浆厚度,加固石材面板的抗弯承载力增加10%15%;同等条件下采用高性能砂浆加固的面板强度要比采用普通砂浆加固的面板强度提高21%37%。

王鑫[2](2020)在《开放特征下的幕墙表皮应用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表皮一直是建筑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它同时与空间、材料、技术、文化等诸多要素相关,表皮的每一次进步和变革深深影响着建筑的构思和表达。进入21世纪,幕墙技术成为表皮营造的主角,已经被大量使用在几乎所有类型和高度的建筑上。从实际工程情况看,相较于封闭式幕墙,具有开放特征的幕墙在应对气候、地域、文化及防水、结构安全等方面具有多重优势。通过追溯建筑表皮的发展脉络,探讨开放特征幕墙的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通过对表皮自身建造逻辑的思考,从材料、构造、结构三个方面探讨开放特征幕墙的建构问题;通过对表皮与形式、功能、环境、信息的关系的思考,提出开放特征幕墙的应用策略,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予以分析佐证。研究开放特征下的幕墙营造的理论发展和工艺做法,可以产生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主要章节内容包括:第一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明晰相关研究概念以及研究范围,总结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回顾了表皮的发展过程,突出建造技术对表皮发展的重要影响,并总结归纳了与表皮发展相关的主要思想主张。接着分析了开放特征幕墙的发展起源及影响因素,然后展开对开放特征幕墙的开放形式研究以及应用的优势与难点分析。第三章从探讨表皮“自治”问题的思路出发,从建构的角度分材料、构造、结构三个层面探究开放特征幕墙的建造工艺,将开放特征幕墙按照面板、支承装置、支承结构的构件逻辑分开进行例证说明,归纳具体的建构做法。第四章从探讨表皮与形式、功能、环境、信息四要素关系的思路重点展开对开放特征下的幕墙应用策略的研究,突出建筑表皮面对的主要矛盾,再结合具体条件提出相应设计策略。第五章以南京百水工业园一期A地块商业为工程实例分析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立面开放特征幕墙的做法。第六部分结语章节对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及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反思。

李璇[3](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A市超算中心幕墙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研究》文中认为施工项目的进度管理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项目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工程进度管理,其不仅会对项目工期产生影响,还会衍生出安全、成本、质量等问题。在我国建筑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社会需求显着增加和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大环境下,传统进度管理的弊端日益显现,项目信息丢失问题严重等问题开始出现,不仅难以较好的满足现代化建筑项目信息化管理需求,也会加大项目进度管理难度。传统的进度管理方式,不能随着实体施工进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引入BIM技术之后,可以为项目信息化进度管理等提供诸多技术支撑,显着提升进度管理水平,但是我国BIM技术发展时间较晚,现阶段正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特别是在项目进度管理中应用还处于比较浅显的层面,这一技术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由此,基于BIM技术进度管理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以A市超算中心幕墙工程项目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查阅,在参考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相关理论指导下与工程案例紧密结合,明确进度管理思路。首先,本研究对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方法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局限性,引入BIM技术,分析其内涵和应用现状。随后阐述该项目进度管理发展现状,归纳这一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基于BIM技术的项目进度管理框架,包括进度计划的划分、编制、跟踪和偏差分析。然后,使用以下三个软件探讨如何构建4D进度管理模型,一是Navisworks Management;二是Project;三是Revit,随后以A市超算中心的幕墙工程项目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将4D模型构件、施工模拟等BIM技术应用到实际工程,提出了项目进度优化新思路;使用BIM技术针对工程项目进行偏差分析和进度特征,在显着提升施工进度控制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最后系统梳理了 BIM技术引入前后项目进度管理的流程差异和效果差异,并提出了建议完善的保障制度、增加项目人员和开展协调工作等保障措施。基于本文的研究,作者希望可以通过研究结果,为我国幕墙项目工程BIM技术进度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金束[4](2020)在《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幕墙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使用较为广泛,受到地震作用的影响较大,现今对幕墙抗震性能研究大多偏向幕墙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但是对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不足,因此对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很有必要。为了对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在考虑了立柱插芯节点处的复杂接触、摩擦问题、接触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前提下对铝合金立柱插芯节点做了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对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延性系数、强屈比、耗能能力等抗震指标的的分析,说明了铝合金立柱插芯节点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对幕墙的发展和研究历史做了简述,引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对ABAQUS有限元分析的接触理论和使用方法做了介绍。阐述了ABAQUS接触分析的基本接触类型,对接触单元详细介绍其类型和适用范围;对有限元是否考虑摩擦的作用也作了简要的述;对如何控制接触分析收敛性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对2组不同长度的插芯立柱试件进行试验分析,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长度立柱插芯模型,然后通过拟合试验和有限元模拟数据,对立柱插芯节点的插芯应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作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在往复荷载的作用下,考虑接触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等因素影响下的抗震性能,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1)结果发现立柱插芯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是抗震能力不强。对于不同长度的插芯模型,随着插芯长度的增加,其承载能力上升,滞回环饱满程度上升,抗震能力和延性均有所上升。(2)对于抗震要求较高的地区可通过增加插芯长度来提高其延性和强屈比,从而提高其抗震性能。(3)通过有限元和试验的对比又进一步论证了前面章节得出的结论。最后对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总结性的结论和建议,对本课题下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出了建议。

王成[5](2020)在《场站类建筑幕墙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十年来,伴随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公共交通事业正在获得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场站类建筑广泛走进人们的视野。场站类建筑往往具有不同于传统建筑的巨大体量和新颖奇特的外观造型,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要归结于幕墙对建筑设计语言的诠释,因此,幕墙工程在场站类建筑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对于场站类建筑幕墙的相关技术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无论在对幕墙支承体系的研究,还是对于幕墙节点结构的优化设计,行业依然在摸索中前行,同时国内BIM技术在幕墙行业的应用起步较晚,技术不成熟,应用广度和深度不够,我国关于场站类建筑幕墙相关技术的研究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以雄安高铁站、厦门翔安机场、鲁南高铁临沂北站三个场站类建筑幕墙工程为研究对象,从支承体系、典型结构、金属屋面系统以及BIM技术应用四个方面对场站类建筑幕墙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依据用于指导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首先,课题对场站类建筑幕墙支承体系进行了研究。以雄安高铁站幕墙工程为背景,对索支承体系的承载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模拟分析了结构参数及横向拉索对单拉索支承体系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大拉索直径可提高支承体系承载刚度,但却会削弱支承体系的强度;强度限值内,增大拉索预拉力会提升支承体系的承载刚度,但预拉力的施加并不是越大越好。同时指出面板厚度和横向拉索对承载性能的影响较小。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索支承玻璃幕墙的危险板块在极限状态下的强度及刚度状态进行求解,验证了本文索支承体系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其次,课题对场站类建筑幕墙典型结构及金属屋面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以雄安高铁站幕墙工程为工程实例,对雄安高铁站框支承式幕墙立柱进行了截面形状及连接等方面的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了传统矩形钢立柱与H型钢立柱两种方案的承载性能,通过对两方案进行耗材核算后发现H型钢立柱方案更优,并针对该方案设计了五种新型立柱连接方式,以适应场站类建筑幕墙大挠度变形的特点;基于拓扑优化理论,运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拉索幕墙顶部支座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结构显着减轻了支承体系的承载负担,降低了工程成本;运用多目标优化理论对项目中点支承式玻璃幕墙的驳接爪夹具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结构优化后的夹具各项性能均得到了相应提高;以厦门翔安机场屋面系统为例,在传统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系统的基础上研发一种抗风揭性能更强、适用场合更广的新型金属屋面系统。最后,课题对BIM技术在场站类建筑幕墙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根据鲁南高铁临沂北站项目,从设计及施工两个环节探究了BIM技术在主站房幕墙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BIM技术可大幅提高幕墙工程各阶段工作效率,明显节约项目资源,显着降低项目成本。

张嘉玥[6](2019)在《航站楼建筑玻璃幕墙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城市建设将交通基础设施摆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随着航空业务的不断壮大,作为机场核心建筑的航站楼不论是内部功能、空间环境还是外部形象都越来越重要。目前,玻璃幕墙作为航站楼重要外围护结构之一,对航站楼的室内空间环境、外在建筑形象等多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玻璃幕墙的设计模式缺乏对玻璃幕墙建筑设计的重视,使玻璃幕墙设计与建筑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当代技术与艺术并重的背景下,从航站楼这一特定建筑类型出发,研究其玻璃幕墙的设计,对指导航站楼建筑实践、促进建筑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航站楼建筑的玻璃幕墙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航站楼建筑和玻璃幕墙进行了基本解析,对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应用、特点及设计要素进行了研究,作为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五十个国内外大中型航站楼的玻璃幕墙进行文献和实地调研,总结出现阶段航站楼玻璃幕墙主要应用的结构类型、玻璃材料、立面分格尺寸及采用的节能措施四个方面,结合案例分析不同类型在航站楼建筑中的适用性。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分析,从建筑整体设计的角度对玻璃幕墙进行分析,对设计特点进行总结。结合以上案例研究,对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围护功能和艺术表现进行解析,研究玻璃幕墙作为航站楼建筑设计的元素之一,如何实现优越的围护功能和提升建筑艺术表现力。最终从航站楼玻璃幕墙的整体设计、分项设计、节能设计几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多个实际工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实践经验总结与设计理论结合起来,目的是构建一个关于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的参考性框架,并使其成为具体而有效的方式引导设计人员更好的实践。

李梓林[7](2019)在《基于局部式幕墙建筑中幕墙表皮的初探》文中提出现代建筑表皮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内外大量的优秀建筑师纷纷开始对建筑表皮设计做出了大胆的创新性尝试。幕墙设计作为建筑表皮的其中一种设计手法,已经在建筑领域有了较系统性的研究。幕墙已经成为建筑师解决工程问题的一种行而有效的技术手段。但是,在国内许多实践项目中,会受到各式各样的因素从而导致无法让建筑所有立面都使用幕墙去解决问题。目前,行业内已经出现了许多局部式幕墙建筑项目,这类项目的出现意味着市场化的需求正在日益扩大,因此,对于此类建筑的研究有深刻的意义与指导作用。本文分为五个章节,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研究框架。第一章讲述论文研究的时代背景,确定了以局部式幕墙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出界定原则与界定试行方法。总结了局部式幕墙产生的原因和特点。第二章重点分析了局部式幕墙的叠加组合的两种方式以及要点。第三章分别以为了美化设计、为了节能生态、为了更新建筑三个层面归纳总结局部式幕墙建筑的设计策略。第四章以研究生期间参与或部分参与到的实践工程项目中,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作研究分析。第五章是论文的研究总结、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对局部式幕墙建筑的发展趋势的展望与启示。

李梦蛟[8](2018)在《建筑表皮肌理当代建构趋势研究》文中提出“肌理”是源于艺术学领域的美学概念,将肌理的概念引入到建筑表皮的研究中,用于描述建筑物表面构成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形成的一种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表面特征。建筑表皮肌理化现象作为表皮的一种视觉特征,伴随着建筑表皮的发展一直存在。但长期以来,建筑表皮虽然呈现出一定的肌理化特征,但大多在建筑局部运用,建筑语汇也相对单一。到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表皮肌理呈现出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形成一种表皮设计趋势,并开始大范围的传播。本文就是基于这种现象,以大量的建筑案例辅以部分理论基础,对建筑表皮肌理建构展开讨论和研究。论文第一章首先对建筑表皮肌理建构的相关概念、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现状等做出基本阐述。第二章通过对建筑表皮历史演进、当代表皮肌理化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对“肌理”和“建构”概念的深入探究,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以理论和实例结合的方式探讨影响表皮肌理建构的因素。第四章作为论文的核心章节,从建构的形态构成、材料选择和构造做法三个角度作为切入点,提出具体的表皮肌理的建构策略。最后,以上海近年来新建项目为例,对我国肌理化表皮的实践现状做出分析,并对建筑表皮肌理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与展望。

黄明[9](2018)在《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不断的推进,建筑业快速进入发展,建筑玻璃幕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建筑玻璃幕墙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玻璃幕墙结构形式日益增多,由此引起的光污染、玻璃自爆、玻璃坠落、绿色节能等问题也逐渐增加,因此如何选择一套科学合理的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也成为目前玻璃幕墙设计方案评价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建筑玻璃幕墙设计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查找文献、国家规范标准及地方条例和案例研究,站在业主的角度,建立了一套建筑玻璃幕墙方案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本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计算,最后得出各评价指标在模型中具体权重,并采用FCE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模型,通过具体典型工程,验证了模型设计的合理性。通过本项研究工作,拓展和完善了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应用和相关理论及参数指标,有助于业主管理方准确决策、设计方合理设计,客观有效地选择出合理和令人满意的设计方案,从而加速该类项目的规划、立项和投资建设。

袁琳[10](2018)在《当代公共建筑玻璃幕墙设计影响因素研究 ——以六合大厦为例》文中指出在当今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玻璃幕墙作为建筑表皮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发展态势,其影响要素是多方面的且备受瞩目。本文以框式支撑玻璃幕墙形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最新有关玻璃幕墙的应用条文政策,归纳整理了相关理论及文献。首先,系统梳理框式支撑玻璃幕墙的发展及其材料特征,归纳总结影响玻璃幕墙的宏观设计要素、本体构造要素。厘清幕墙用材料及支撑体系建构方式的发展演变,归纳出以幕墙构造为主的本体建构要素;以外墙功能的双重性为出发点,归纳出以场所特质下的意义呈现及功能调控下的保护与调节等宏观设计要素。其次,通过幕墙应用案例的总结、对比、归纳,得出基于环境与文化要素影响下的幕墙设计手法,以及在光、热调控下幕墙材料及构造的应用形式,气流调控下幕墙建筑形体及内部空间的相应设计。第三,通过分解玻璃幕墙本体构造要素的主要内容,从单元形式、表面属性、支撑与连接、接缝等四个方面,得出各个要素的设计原理、视觉特征、技术实现方式以及常规操作方法。第四,对各层面各要素进行了详细论述,最终以宏观、本体各要素间的关联耦合影响综合分析,整合得出适合玻璃幕墙设计的方法、原则与流程,以六合国际大厦的幕墙设计实践为例,对上述影响因素的提出及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并进行总结,指出基于设计思维主导的宏观影响要素与技术思维主导的本体构造要素的独立性与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契合两大类别影响因素的关联互动,立足于时代视角完成对实际项目玻璃幕墙设计的实践研究,以提出适应发展趋势的玻璃幕墙设计方法与模式。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研究,可对建筑设计师、幕墙工程师等在前期的幕墙设计的过程中有所启发,以及在后期深化中,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帮助。

二、我国建筑幕墙技术发展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建筑幕墙技术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石材幕墙转角强度及面板砂浆加固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石材幕墙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
        1.2.2 石材幕墙施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石材幕墙维护检测的研究现状
        1.2.4 石材幕墙可更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非大面石材幕墙转角连接性能的研究
    2.1 构件设计与制作
        2.1.1 设计原则及规范要求
        2.1.2 试件的设计
        2.1.3 试件的制作
    2.2 材料的力学性能
        2.2.1 弯曲强度试验
        2.2.2 弹性模量试验
    2.3 试验加载方案
        2.3.1 试验加载装置
        2.3.2 试验加载制度
        2.3.3 量测内容与测点布置
    2.4 试验现象与试验结果
        2.4.1 试验现象
        2.4.2 试验结果分析
    2.5 非大面石材转角的有限元分析
        2.5.1 本构模型和单元选取
        2.5.2 有限元建模与分析过程
        2.5.3 非大面石材转角连接性能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2.5.4 非大面石材转角连接性能的参数分析
    2.6 非大面石材转角连接强度的计算
        2.6.1 基本假定
        2.6.2 最大拉应力计算
        2.6.3 连接强度计算公式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性能砂浆加固石材幕墙面板的抗弯性能研究
    3.1 试件设计与加工
        3.1.1 试件的设计
        3.1.2 试件的加工
    3.2 材料的力学性能
        3.2.1 抗折强度试验
        3.2.2 抗压强度试验
    3.3 试验加载方案
        3.3.1 试验加载装置
        3.3.2 试验加载制度
        3.3.3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3.4 试验现象与试验结果
        3.4.1 试验现象
        3.4.2 试验结果分析
    3.5 砂浆加固石材幕墙面板的有限元分析
        3.5.1 本构模型和单元选取
        3.5.2 建模与分析过程
        3.5.3 砂浆加固石材面板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3.5.4 砂浆加固石材面板的有限元参数分析
    3.6 石材幕墙面板砂浆加固的抗弯承载力计算
        3.6.1 基本假定
        3.6.2 非加固石材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计算
        3.6.3 砂浆加固石材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计算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背栓式幕墙可更换技术研究
    4.1 设计背景
    4.2 设计概要
    4.3 设计说明
        4.3.1 设计内容
        4.3.2 具体实施方式
    4.4 设计意义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与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开放特征下的幕墙表皮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表皮发展研究与开放幕墙概述
    2.1 表皮问题的发展追溯
        2.1.1 从社会发展角度探讨表皮不同时期的做法
        2.1.2 从专业发展角度探讨表皮发展的思想主张
    2.2 开放特征幕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
        2.2.1 建筑开放概念的辨析
        2.2.2 开放特征幕墙的诞生及发展原因分析
    2.3 开放特征幕墙的开放形式研究
        2.3.1 面板上的孔洞
        2.3.2 面板单元之间的缝隙
    2.4 开放特征幕墙的优势与应用难点
        2.4.1 开放特征的幕墙的优势
        2.4.2 具有开放特征的幕墙系统设计难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具有开放特征的幕墙技术建构研究
    3.1 基于材料层面开放特征幕墙的建构
        3.1.1 面板材料的分类与表达
        3.1.2 面板材料的形态操作与图案叠加
        3.1.3 面板单元的群化表现
    3.2 基于构造层面开放特征幕墙的建构
        3.2.1 支承装置的常见类型分析
        3.2.2 构造层次秩序化
    3.3 基于结构层面开放特征幕墙的建构
        3.3.1 支承结构的常见类型分析
        3.3.2 结构的露明与呈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开放特征的幕墙表皮应用策略分析
    4.1 从形式出发—形象塑造策略
        4.1.1 点阵
        4.1.2 编织
        4.1.3 包裹
        4.1.4 光影
    4.2 从功能出发—生态节能策略
        4.2.1 遮阳
        4.2.2 通风
    4.3 从环境出发—环境应对策略
        4.3.1 自然环境的回应
        4.3.2 人文环境的回应
    4.4 从信息出发—信息表达策略
        4.4.1 新旧建筑信息组织
        4.4.2 媒体信息附着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百水工业园一期A地块商业设计实践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与定位
        5.1.2 项目区位与环境
        5.1.3 建筑方案分析
    5.2 立面表皮方案
        5.2.1 表皮材质的层级划分
        5.2.2 立面材质表现说明
        5.2.3 颜色控制
    5.3 三种具备开放特征的幕墙表皮分析
        5.3.1 铝板开放幕墙
        5.3.2 玻璃开放幕墙
        5.3.3 金属格栅开放幕墙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一、本文的研究意义
    二、本文存在的局限于不足
附录:工程实践图纸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作者简介

(3)基于BIM技术的A市超算中心幕墙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路线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项目进度管理理论
        2.1.1 项目进度管理概念界定
        2.1.2 项目进度管理常用方法及相关软件
        2.1.3 项目进度管理的影响因素
    2.2 BIM概述及应用
        2.2.1 BIM技术内涵
        2.2.2 BIM技术在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应用
        2.2.3 BIM技术应用现状
        2.2.4 BIM技术在项目进度计划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2.5 BIM在项目进度计划中的技术支撑
    2.3 幕墙项目的概述与特点
    2.4 文献综述
        2.4.1 进度管理的相关综述
        2.4.2 BIM技术应用的相关综述
        2.4.3 建筑幕墙管理的相关综述
第3章 幕墙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现状与问题
    3.1 项目概况
    3.2 幕墙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概况
        3.2.1 项目管理概况
        3.2.2 项目管理的难点
    3.3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的影响因素
    3.4 幕墙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问题
        3.4.1 缺乏更合理的进度管理方法
        3.4.2 资源使用冲突
        3.4.3 存在的局限性
第4章 基于BIM技术的幕墙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
    4.1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进度计划管理框架
    4.2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进度计划管理模型
    4.3 BIM技术在编制幕墙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应用内容
        4.3.1 项目结构分解
        4.3.2 进度计划的编制
        4.3.3 进度计划的跟踪
        4.3.4 进度计划的偏差分析
        4.3.5 进度计划的优化与保障
第5章 BIM技术在A市超算中心幕墙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中的应用
    5.1 项目模型的建立
        5.1.1 3D模型建立
        5.1.2 进度数据的建立
        5.1.3 4D模型建立
    5.2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进度计划管理
        5.2.1 项目进度跟踪
        5.2.2 项目进度偏差分析
        5.2.3 项目进度调整
第6章 基于BIM技术的超算中心幕墙工程项目保障措施与实施效果
    6.1 保障措施
        6.1.1 制度保障
        6.1.2 人员保障
        6.1.3 沟通保障
    6.2 实施效果
        6.2.1 进度管理的流程差异
        6.2.2 进度管理的效果差异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幕墙的发展背景
        1.2.1 幕墙在国内外的发展背景
        1.2.2 幕墙的特点
        1.2.3 幕墙的类型
    1.3 幕墙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3.1 国际上幕墙的研究现状
        1.3.2 幕墙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1.4 幕墙立柱模型的研究情况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ABAQUS有限元分析
    2.1 ABAQUS有限元接触分析概念简介
    2.2 接触类型及接触单元
        2.2.1 接触分类
        2.2.2 接触单元
        2.2.3 面面接触
        2.2.4 接触的施加方法
        2.2.5 相对滑移和小滑移
        2.2.6 点面接触
    2.3 接触算法
    2.4 接触属性
        2.4.1 压力-穿透
        2.4.2 摩擦
    2.5 过盈配合
        2.5.1 初始穿透
        2.5.2 无应变调整
        2.5.3 过盈配合问题
        2.5.4 精确指定间隙或者穿透
        2.5.5 绑定约束
        2.5.6 刚体和接触
        2.5.7 硬接触的触碰问题
        2.5.8 二阶单元接触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长度立柱插芯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3.1 建筑幕墙立柱与插芯的连接及其力学模型
        3.1.1 立柱与插芯的连接
        3.1.2 立柱按简支梁模型计算
    3.2 立柱试件分析及材料概况
        3.2.1 试件分析
        3.2.2 加载方式
    3.3 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
        3.3.1 建立有限元模型
    3.4 ABAQUS有限元应力结果分析
    3.5 ABAQUS有限元位移结果分析
        3.5.1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3.5.2 承载能力分析
        3.5.3 位移延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幕墙立柱插芯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4.1 试验原理
        4.1.1 试验的基本原理
        4.1.2 试验方案
    4.2 试验的加载制度
    4.3 实验设备
    4.4 试验基本参数设置
        4.4.1 铝合金片弹性拉伸试验
    4.5 实验结果分析
        4.5.1 铝合金立柱插芯的破坏形式
        4.5.2 两种不同长度立柱插芯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接触应力分析
    4.6 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结果分析比较
        4.6.1 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应力曲线的比较
        4.6.2 试验和有限元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场站类建筑幕墙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场站类建筑幕墙支承体系研究
    2.1 场站类建筑幕墙主要支承结构形式
        2.1.1 框支承式幕墙
        2.1.2 肋支承式幕墙
        2.1.3 点支承式幕墙
    2.2 场站类建筑幕墙支承结构特点
    2.3 场站类建筑幕墙索支承体系承载性能分析
        2.3.1 工程概况
        2.3.2 结构选型及模型建立
        2.3.3 拉索幕墙荷载计算
        2.3.4 单拉索支承体系承载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场站类建筑幕墙典型结构优化设计
    3.1 框支承式幕墙立柱优化设计
        3.1.1 立柱截面方案设计
        3.1.2 不同截面类型立柱承载性能研究
        3.1.3 H型钢框架立柱连接设计
    3.2 拉索幕墙顶部支座优化设计
        3.2.1 初选方案设计及分析
        3.2.2 顶部支座尺寸优化设计
        3.2.3 顶部支座拓扑优化设计
    3.3 驳接爪夹具多目标优化设计
        3.3.1 多目标优化概述
        3.3.2 驳接爪夹具多目标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场站类建筑金属屋面系统优化设计
    4.1 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系统
        4.1.1 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系统的构造及安装
        4.1.2 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系统的优势
    4.2 新型金属屋面系统
        4.2.1 新型金属屋面系统结构设计
        4.2.2 新型金属屋面抗风揭实验
        4.2.3 新型金属屋面系统创新性应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BIM技术在场站类建筑幕墙中的应用研究
    5.1 BIM技术概述
        5.1.1 BIM技术的发展历程
        5.1.2 BIM技术的特点
    5.2 BIM技术在场站类建筑幕墙中的应用
        5.2.1 工程概况
        5.2.2 BIM技术的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6)航站楼建筑玻璃幕墙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航站楼快速建设背景
        1.1.2 玻璃幕墙在航站楼中的应用背景
        1.1.3 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现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图示语言法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航站楼玻璃幕墙概述
    2.1 航站楼建筑概述
        2.1.1 航站楼的功能与流程
        2.1.2 航站楼建筑构型
        2.1.3 航站楼建筑特征
    2.2 玻璃幕墙概述
        2.2.1 玻璃幕墙的定义
        2.2.2 玻璃幕墙的构成
        2.2.3 玻璃幕墙的分类
    2.3 航站楼玻璃幕墙概述
        2.3.1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应用发展
        2.3.2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应用动因
        2.3.3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应用原则
        2.3.4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特点
    2.4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设计要素
        2.4.1 玻璃幕墙的结构选型
        2.4.2 玻璃幕墙的材料选择
        2.4.3 玻璃幕墙的立面分格
        2.4.4 玻璃幕墙的节能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应用及实例研究
    3.1 调研的目的、对象和方式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对象
        3.1.3 调研方式
    3.2 航站楼玻璃幕墙应用类型及适用性研究
        3.2.1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结构体系
        3.2.2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玻璃材料
        3.2.3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分格尺寸
        3.2.4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节能措施
    3.3 国内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实例解析
        3.3.1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 航站楼
        3.3.2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3 航站楼
        3.3.3 首都国际机场T3A航站楼
        3.3.4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
        3.3.5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
    3.4 国外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实例解析
        3.4.1 曼谷第二国际机场航站楼
        3.4.2 巴拉哈斯机场T4 航站楼
    3.5 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存在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围护功能和艺术表现
    4.1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围护功能
        4.1.1 航站楼玻璃幕墙采光
        4.1.2 航站楼玻璃幕墙通风
        4.1.3 航站楼玻璃幕墙隔声
        4.1.4 航站楼玻璃幕墙视线
    4.2 航站楼玻璃幕墙的艺术表现
        4.2.1 航站楼玻璃幕墙建构艺术表现
        4.2.2 航站楼玻璃幕墙空间艺术表现
        4.2.3 航站楼玻璃幕墙界面艺术表现
    4.3 本章小结
5 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策略
    5.1 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原则
        5.1.1 建筑主导原则
        5.1.2 协同综合原则
        5.1.3 技术适宜原则
    5.2 航站楼玻璃幕墙整体设计
        5.2.1 基于航站楼功能需求
        5.2.2 基于航站楼建筑构型
        5.2.3 基于航站楼建筑表现
        5.2.4 与其他建筑元素的结合
    5.3 航站楼玻璃幕墙分项设计
        5.3.1 技艺结合的结构选型
        5.3.2 科学合理的材料选择
        5.3.3 模数化的立面分格
    5.4 航站楼玻璃幕墙节能设计
        5.4.1 幕墙性能的提高
        5.4.2 综合的遮阳设计
        5.4.3 新技术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航站楼玻璃幕墙设计研究总结
    6.2 航站楼玻璃幕墙发展趋势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 国内航站楼玻璃幕墙总结
附录二 国外航站楼玻璃幕墙总结

(7)基于局部式幕墙建筑中幕墙表皮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工程图纸
下篇 工程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阅读与整理分析
        1.4.2 案例分析
        1.4.3 系统研究
        1.4.4 实践经验
        1.4.5 实地调研
        1.5 论文框架及结构
    第二章 局部式幕墙的叠加式组合要点
        2.1 肌理化叠加
        2.1.1 点状肌理
        2.1.2 线状肌理
        2.1.3 面状肌理
        2.2 色彩化叠加
        2.2.1 色彩同化式
        2.2.2 色彩异化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局部式幕墙建筑的设计策略
        3.1 美化设计策略
        3.1.1 强调主立面入口
        3.1.2 光影设计
        3.1.3 整合设备
        3.1.4 统一体块
        3.2 生态节能策略
        3.2.1 遮阳设计
        3.2.2 垂直绿化
        3.2.3 其他节能手法
        3.3 更新建筑策略
        3.3.1 与旧建筑对话
        3.3.2 更新既有表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际工程案例中的研究及要点表达
        4.1 南京市栖霞山石埠桥社区中心
        4.1.1 项目概况
        4.1.2 幕墙表皮的层级及组合方式
        4.1.3 设计策略
        4.2 南京市中花岗社区中心
        4.2.1 项目概况
        4.2.2 幕墙在建筑中的布局
        4.2.3 设计策略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局部式幕墙建筑的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5.3 局部式幕墙建筑的发展趋势与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表格来源
作者简介

(8)建筑表皮肌理当代建构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1.2.1 表皮、肌理的概念
        1.2.2 肌理化建构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1.5 研究方法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表皮肌理化特征的形成
    2.1 建筑表皮的历史演进
        2.1.1 原始社会时期——空间围护
        2.1.2 古典社会时期——艺术表现
        2.1.3 现代主义时期——技术象征
        2.1.4 后现代主义时期——文脉演绎
        2.1.5 当代——肌理化特征
    2.2 建筑表皮研究中肌理概念的引入
        2.2.1 美术学中的肌理
        2.2.2 建筑学中的肌理
    2.3 建筑表皮研究中建构方法的引入
    2.4 当代建筑表皮肌理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2.4.1 科学技术进步
        2.4.2 建筑设计理念
        2.4.3 社会文化观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建筑表皮肌理建构的因素
    3.1 基于形态构成的表皮肌理建构
        3.1.1 建筑表皮肌理的形态构成逻辑
        3.1.2 建筑表皮肌理的形式美原则
    3.2 基于建筑结构的表皮肌理建构
        3.2.1 面罩型表皮肌理
        3.2.2 显露形表皮肌理
        3.2.3 复合型表皮肌理
    3.3 基于地域文化的表皮肌理建构
        3.3.1 传统材料的现代演绎
        3.3.2 文化符号的传承表达
    3.4 基于自然形态的表皮肌理建构
        3.4.1 对自然形态的直接模仿
        3.4.2 对自然形态的参数化设计
    3.5 基于生态技术的表皮肌理建构
        3.5.1 利于建筑遮阳的肌理建构
        3.5.2 结合立体绿化的肌理建构
        3.5.3 呼吸式幕墙的肌理建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表皮肌理的建构策略
    4.1 建筑表皮肌理的形态构成
        4.1.1 平面构成类型
        4.1.2 立体构成类型
        4.1.3 色彩构成类型
    4.2 建筑表皮肌理的材料选择
        4.2.1 天然材料
        4.2.2 烧土制品
        4.2.3 人造建材
        4.2.4 新型建材
    4.3 建筑表皮肌理的构造做法
        4.3.1 建筑表皮构造的演变与类型
        4.3.2 砌体式构造做法
        4.3.3 饰面板构造做法
        4.3.4 幕墙式构造做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肌理化表皮实践现状与展望
    5.1 现状与实例分析
        5.1.1 商业建筑-怡丰城
        5.1.2 办公建筑-上海宝业中心
        5.1.3 学校建筑-嘉定新城幼儿园
        5.1.4 居住建筑-复兴广场SOHO
        5.1.5 文化建筑-上海保利大剧院
    5.2 展望
        5.2.1 向工业化、精细化程度发展
        5.2.2 基于理性的审美价值取向发生转变
    5.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幕墙行业现状
        1.1.2 建筑幕墙市场前景
        1.1.3 建筑玻璃幕墙引起的问题及推出的政策规范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玻璃幕墙
        2.1.2 玻璃幕墙的结构形式
    2.2 国内外建筑玻璃幕墙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2.2.1 国外建筑玻璃幕墙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2.2.2 国内建筑玻璃幕墙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2.3 相关理论
        2.3.1 玻璃幕墙的非物质化思维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绿色发展理论
        2.3.4 工程经济学理论
        2.3.5 一票否决制理论
        2.3.6 木桶理论
        2.3.7 AHP层次分析法
        2.3.8 模糊综合评价法
    2.4 借鉴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3 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方案评价指标的建立
    3.1 评价原则
        3.1.1 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3.1.2 安全可靠性原则
        3.1.3 指标代表性原则
        3.1.4 动态与静态性相结合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初始指标的建立
        3.2.2 指标的筛选与修正
        3.2.3 各指标的评价标准说明
    3.3 本章小结
4 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方案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评价指标的多级递阶模型构建与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1.1 评价指标的多级递阶模型构建
        4.1.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4.2 评价模型的建立
        4.2.1 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2.2 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4.3 判断项目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杭州某项目概况
    5.2 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5.2.1 评价指标打分
        5.2.2 确定评价等级和模糊评价分值
        5.2.3 综合判断
        5.2.4 模型运行成效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指标筛选问卷
    附件2 权重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10)当代公共建筑玻璃幕墙设计影响因素研究 ——以六合大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必要性
        1.1.2 国内玻璃幕墙的限制性应用
        1.1.3 国内玻璃幕墙的设计流程及发展趋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本研究与既有研究的关系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玻璃幕墙发展演变及技术特征
    2.1 玻璃幕墙材料构成及发展
        2.1.1 幕墙用玻璃材料的历史与发展
        2.1.2 玻璃幕墙建构历史与发展
    2.2 玻璃幕墙技术基础及特征
        2.2.1 玻璃幕墙构造形式
        2.2.2 玻璃幕墙的特征
    2.3 玻璃幕墙的设计要素分析
        2.3.1 外墙的双重功能性
        2.3.2 影响幕墙设计的宏观要素——场所特质与能量调控
        2.3.3 影响幕墙的本体构造要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玻璃幕墙的设计影响要素研究
    3.1 场所特质对幕墙建构设计的影响
        3.1.1 与自然场所的契合
        3.1.2 与人文场所的契合
    3.2 能量调控(光、热、气)对幕墙建构设计的影响
        3.2.1 光线进入的控制
        3.2.2 热量传递的阻隔
        3.2.3 气流交换的调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玻璃幕墙设计本体构造影响研究
    4.1 单元形式
        4.1.1 二维平面单元
        4.1.2 三维立体单元
        4.1.3 单元形式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4.2 表面属性
        4.2.1 表面的视觉要素
        4.2.2 影响表面呈现的技术要素
    4.3 支撑与连接
        4.3.1 支撑与连接原理
        4.3.2 支撑与连接方法及表达形式
    4.4 接缝
        4.4.1 接缝的功能实现
        4.4.2 接缝的视觉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玻璃幕墙设计影响要素综合实践
    5.1 宏观设计影响要素与本体构造要素的关联性
        5.1.1 要素缺失下的问题显现
        5.1.2 要素并置下的设计视角
    5.2 基于要素互动的设计体系
        5.2.1 设计方法
        5.2.2 设计原则
        5.2.3 设计程序
    5.3 玻璃幕墙设计实践——天津六合国际大厦
        5.3.1 项目基本信息
        5.3.2 基于设计影响要素的设计实践
        5.3.3 基于本体构造要素的设计实践
        5.3.4 基于要素互动的设计实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总结
    6.2 结论
    6.3 创新点
    6.4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我国建筑幕墙技术发展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材幕墙转角强度及面板砂浆加固性能研究[D]. 李罗伟.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2]开放特征下的幕墙表皮应用策略研究[D]. 王鑫. 东南大学, 2020
  • [3]基于BIM技术的A市超算中心幕墙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研究[D]. 李璇. 山东大学, 2020(11)
  • [4]幕墙立柱插芯节点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D]. 金束. 贵州大学, 2020(04)
  • [5]场站类建筑幕墙关键技术研究[D]. 王成.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6]航站楼建筑玻璃幕墙设计研究[D]. 张嘉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基于局部式幕墙建筑中幕墙表皮的初探[D]. 李梓林. 东南大学, 2019(05)
  • [8]建筑表皮肌理当代建构趋势研究[D]. 李梦蛟. 天津大学, 2018(06)
  • [9]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研究[D]. 黄明. 浙江大学, 2018(01)
  • [10]当代公共建筑玻璃幕墙设计影响因素研究 ——以六合大厦为例[D]. 袁琳.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我国建筑幕墙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