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镜头:西藏的故事”

“作家的镜头:西藏的故事”

一、《作家镜头──西藏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郭关琼[1](2021)在《新世纪以来“康巴作家群”小说中的藏地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康巴作家群”是近年来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一个作家群体,该作家群以书写康巴地域为主要任务,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康巴藏地的人文精神风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上世纪80年代康巴作家的书写在文坛引起了巨大反响,但作为一个群体自觉性地首次集体亮相却是在2012年。作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群体性文学现象,他们的创作具有何种特征,他们表达的藏地景观是何种面貌,他们以何种视角进行康巴藏地人民生活的观照,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康巴作家群”包括意西泽仁、亮炯·朗萨、江洋才让、格绒追美、列美平措、达真、嘎子、尹向东、泽仁达娃等作家在内。本文旨在以格绒追美、达真、嘎子、尹向东、泽仁达娃、阿琼等人在新世纪以来发表的书写康巴藏地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挖掘他们对书写内容的共同选择、在创作方法中展现出的共同特征、小说语言风格的相通之处和精神审美向度的共同维度,从而呈现出该作家群体的群体特征。同时,因为作家们创作特质上的差异性,文中也对个体作家的创作进行同中有异的具体分析。本论文主要分四章进行“康巴作家群”小说中藏地书写的研究。第一章分析作家群小说中的主要书写内容,他们的小说从康巴的地域特征、历史神话、英雄传奇等众多的题材中挖掘康巴精神风貌,以表达康巴地域特征和人文风情作为共同的书写对象。第二章具体分析“康巴作家群”在书写藏地的过程中运用的写作技巧,探究在作家群中具有群体特征的写作特色,向摄影借鉴、复调叙事、象征与隐喻、从点到面等创作技巧在新世纪以来“康巴作家群”的藏地书写中被普遍运用。第三章分析“康巴作家群”创作中的语言特色,康巴藏地民族风情浓厚,诗意语言与诙谐幽默的语言的运用,使得藏地书写别具特色。第四章探寻在藏地书写的过程中该作家群所共有的美学追求。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多元文化的交汇使得康巴历史文化极具包容性,也使得“康巴作家群”的藏地小说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观照。因此,对新世纪以来“康巴作家群”的藏地书写进行研究既有利于观照“康巴作家群”的群体特征,探寻“康巴作家群”创作中的美学追求,又有利于丰富当代藏地文学的研究。

孙明[2](2021)在《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处于文学现场中的文学期刊,是连接作家作品与文学环境的传播媒介,也是研究文学思潮很好的切入点。对于先锋小说研究而言,从思潮和作家作品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已比较充分了,但从文学期刊角度进入的研究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省级文学期刊《作家》在1980年代深度参与了先锋小说的潮流化发展,而关于《作家》与先锋小说的关系尚未引起研究界足够的注意。本文以《作家》杂志为中心,从文学传媒研究角度切入,在研究视角上有新的尝试,依托充分的史料整理、分析,揭示《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的密切渊源,并以《作家》为中介,在由文学制度、创作、传播构成的文学生产链中,更宏观、全面地论析传媒因素对先锋小说潮流发展的影响。笔者希冀本文能够在完善文学期刊研究与先锋小说思潮研究方面略尽绵薄之力。本文内容分为绪论与四章。绪论部分论述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就研究现状的不足提出解决思路。正文第一章从刊情溯源《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潮流的语境。首先,本章从1980年代前期的文学环境和《作家》小说版块的革新探究《作家》办刊条件的变化;而后,论述更名改刊对《作家》办刊方针的影响,探究《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前提。第二章聚焦于《作家》的传媒条件,深究《作家》如何为扶植先锋小说做准备。从编辑队伍的更新及开放的编辑取向入手,同时通过对编辑部扶持先锋小说的编辑策略的分析,阐释《作家》如何助推先锋小说的发展、传播。第三章对照刊发先锋小说的其他几个重要期刊的编辑倾向,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作家》强调叙事方面的形式探索的倾向,进而从采取多重叙事、元叙事、碎片化叙事和平面化叙事四个方面总结其叙事探索。第四章结合同期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其他刊物,分析《作家》对先锋小说潮流化发展的影响,从推出代表作家与重要作品、同其他刊物一道成为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和促进先锋小说有序发展三个侧面,评析了《作家》之于先锋小说发展的助推意义,同时结合史料分析《作家》的地缘劣势使其对先锋小说传播影响力有限的客观原因。结语部分阐发本文追溯《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的研究价值。

宁肯,傅小平[3](2020)在《我想通过写作,给这个世界打上自己鲜明的烙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旦往记忆深处写,原来我根本没意识到的东西浮现了。"傅小平:在我的印象中,你几乎是一个长篇小说家。偶然看到《火车》入选一些排行榜,我才知道原来这几年你还写起了短篇,正巧来的路上读了这篇小说,还有你的另一个短篇《探照灯》,

许波[4](2020)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形象在西方社会的出现可追溯到1250年前后。在中世纪晚期,《马可·波罗游记》(约1298)这部作品中所描绘的“大汗的大陆”形象影响深远,成为西方社会对于当时神秘东方中国集体记忆的想象范本。地大物博、城市繁荣、财富丰沛……的中国形象由此在西方社会被传奇性地塑造成人间天堂。然而西方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却因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影作为最受大众喜爱的文化传播艺术形式,成为了美国描述和塑造中国形象的最佳途径之一,其中的代表当数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作品,其所刻画的中国形象多变。好莱坞及其制作的电影作品所具有工具性、宣传性、统治性自20世纪伊始(约20年代)开始逐步引起美国政府关注,随后日益成为美国国家形象的使者和政府宣传的一种主要工具、策略。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作品中时常出现,并伴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样貌特征。本文在深入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问题时,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是如何生成的。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作为一种有关西方社会的“文化他者”是如何产生、生产与塑造的。二、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形象的话语传统是如何延续的,而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变化又是因何引发。从而揭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在历史中所表现出的某种稳定性文化程式。三、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下是如何运作的。以此揭示出它不但在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中诠释中国形象的意义,而且将中国形象置于一种好莱坞的强权话语体系之中,以此彰显美国的文化霸权。所以在欣赏融入中国元素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作品过程中,中国观众有必要抽丝剥茧地将好莱坞电影作品镜头下潜在性的中国形象看清;通过对比、梳理20世纪至21世纪好莱坞电影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特色,可以对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变化的原因与本质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判,有助于将美国文化霸权的目的与策略、措施看清,对认清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全球格局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文化的全球竞争力展开全面反思。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就研究背景、价值意义及研究现状、方法进行阐述。第一章从意识形态角度切入,深层次分析了基于好莱坞电影西方视角下的他者“中国形象”的历史成因及定型化内因。第二章系统性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建构资源;从题材故事、文化符号、影人资源、自然人文景观四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述。第三章从人物形象、符号拟人形象、场域、空间及景观形象整体性描述了百年来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构成样貌及特征。第四章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及艺术因素角度深入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通过对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反观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如何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及电影产业经验,以求在本国电影中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输出优秀的中国文化。

孟帆[5](2020)在《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的民俗影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藏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形态,而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更增添了藏地民俗的神秘气息。民俗映照出当地族群的生活轨迹,更是西藏历史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新世纪以来的藏地电影在以往的叙事手法和拍摄视角之外,更以丰富多彩的民俗影像开创了崭新而多样化的话语表达,打开了藏地电影创作的新局面。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的新起点便是藏族导演的出现,开启了本民族内在视角下对藏族文化的真实影像表达,而汉族导演在漫长的藏地电影成长过程中提供了基于他民族外视角的诸多民俗影像表达的实践经验。藏地电影题材丰富多样,主要内容包括主旋律题材的民族团结寓意、商业题材的玄幻冒险与爱情传奇、影像民族志的本土表达,在这些电影类型中,民俗一直都作为文化表达的载体,建构了独具特色的民俗影像风格。民俗影像的呈现内容主要涵盖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以及语言民俗四个方面。藏地民俗影像体现了民族的生活轨迹与人文历史,赋予了影像背后更深层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毋庸讳言,藏地电影在受到商业市场环境与藏文化输出困境的影响下,其民俗影像的传播也呈现出刻板化和歪曲化的不足之处,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反思。藏地电影借鉴民俗文化元素、精确把握艺术技巧创作出一系列经典的民俗影像,确立了藏地电影的民族文化符号和传播了多样化的藏地民俗景观。研究藏地电影中民俗影像的呈现和艺术表达,将对藏地电影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张希彤[6](2020)在《百年藏族电影发展史研究(1920-2020)》文中研究指明藏族电影的发展承载着藏族文化的衍变,同时也反作用于藏族文化,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宣传国家民族政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统战工具,藏族电影是时代印记,也是手段。研究藏族电影发展史,跟随光影画面多维度审视藏族民风和藏族人民思想的嬗变,通过人类学和史学等研究方法,探析不同阶段的创作特点和时代特征,为少数民族电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吸引更多人关注藏族电影,从而促进藏族文化传承发扬。地处封闭高原的自然条件,赋予了西藏浓厚的神秘感。二十世纪初,热衷于远征探险的西方人将镜头伸向了这片陌生的大地,藏地便开启了被他者窥探的影像萌芽期,随着日寇的铁蹄踏进我国国土,强烈的民族团结愿望激起了国人的影像自觉。新中国成立后,更是需要以电影的方式来进行民族政策宣传,以此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同时也创下了藏族电影发展史上至今不可复制的辉煌。直至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桎梏得到解禁,藏族电影便体现出更多民族文化言说的功能,使外界清晰的领略到藏族文化,为藏族语言、文字、艺术、风俗、习惯、传统、历史和宗教与外界搭建起直观的沟通桥梁。2005年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出现,以内部叙事视角给藏族电影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向,至此,藏族电影打破了以往由非藏族奇观化诉说的局面。与此同时,开放的创作环境使藏族电影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面貌,藏族文化通过不同的角度与世界进行对话,一个日常的、真实的、多彩的藏族呈现在观众面前。神秘的民族特色在藏族电影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褪去标签,电影所表达的内涵不仅体现着藏族文化的变迁,更深刻反映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然而,藏族电影目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场面阻碍着藏族文化的输出,影响我国在世界的形象塑造,因此,根据藏族的历史背景、影像表征和文化特征,勾勒藏族电影发展史,正确认识其发展规律,提出对策,有助于藏族电影实现全球化发展。

华星[7](2020)在《万玛才旦电影的文学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已成为融合多元文化元素与技术手段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近年来,在藏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中万玛才旦导演的电影作品逐渐走入大众视线,且备受关注与热议。纵观他的创作状况,我们发现他的电影大部分来自于自己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他将自己所生活过的藏区,他周围的藏族人、他所信仰的宗教以及他所深爱的藏族文化通过影像化的手段呈现在电影中,并处处体现出对于文学性的思考和转化。本论文第一章首先梳理文学性与电影文学性的关系;将万玛才旦文学创作对其电影艺术的反哺做以叙述;第二章立足于万玛才旦电影叙事的文学性表达,分别从叙事手法、叙事思想以及人物塑造的文学性表达三个方向对万玛才旦的电影进行文本分析;第三章从万玛才旦电影的视听语言出发,对其镜头运用技巧与特殊风格呈现下的文学性表达进行分析;第四章综合所有分析,探究万玛才旦电影中藏地文化符码的呈现;结语部分将整体论文做以总结,说明万玛才旦电影创作的独特性以及其他对电影文学性表达的注重。希望本文对电影人有所启示,在今后创作实践过程中更加注重电影的文学性表达。

林慧铃[8](2020)在《借鉴影视鉴赏方法促进高中生小说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以福建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影视鉴赏方法,是对影视手段塑造出的屏幕形象,实施鉴赏活动的方法,包括了对影视作品中镜头、造型、声音、蒙太奇的鉴赏方法。该方法拓宽了学生文本解读的思路,辅助学生发展高阶阅读能力。本论文立足于小说阅读教学和福建地区校本《影视鉴赏》课程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将小说阅读和影视鉴赏方法结合,试图探究影视鉴赏方法在高中小说阅读中的应用策略和教学策略,以期促进高中生小说阅读能力的提升。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对影视鉴赏方法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综述,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等,指明了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一章是高中小说阅读标准界定与问题解析。先从小说文学鉴赏、课程标准的理论层面,对高中小说阅读标准进行界定。随后,从实践层面论述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为本文阅读方法的提出提供契机。第二章是影视鉴赏方法综述与校本《影视鉴赏》问题解析。一方面,厘清了影视鉴赏方法的概念,并对适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视鉴赏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另一方面,运用调查研究,对福建地区校本《影视鉴赏》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梳理,为后文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第三章是影视鉴赏方法在高中小说阅读中的运用。首先,梳理了小说叙事和文学叙事的关系;阐述了教师借鉴影视鉴赏方法,进行小说阅读教学的教育学理论和课程实施基础。这就从文学、教育学以及课程实施层面,论证了教师实施该阅读方法的可行性。其次,对人教版教材中,可以借鉴影视鉴赏方法进行小说阅读的文本进行了梳理,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案例指导。最后,先从理论层面,论述了影视鉴赏方法,在提升学生小说阅读能力方面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研究,从实践层面进一步论证了该阅读方法的有效性,进而论证了学生借鉴影视鉴赏方法阅读小说的必要性。第四章是借鉴影视鉴赏方法,促进高中生小说阅读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本章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依据逆向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策略三方面,为教师借鉴影视鉴赏方法,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提出教学建议。另一方面,依据课程前后期的教学目标设计教案,为教师实施课程提供具体的指导。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分析了不足之处以及继续努力的方向,以期为借鉴影视鉴赏方法阅读小说的学习策略以及教学策略,提供些许思路。

唐元[9](2020)在《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国纪录片领域“新纪录片运动”的发起,中国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人文”意识开始生根发芽,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的专题片形式,其人文精神的觉醒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平等关照,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开掘探索,对精神道义和社会责任的彰显。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浪潮带来的市场改革、商品经济、人口流动等因素,令中国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和异质性,城市社会便成为人文纪录片所关注的重要地理、历史、社会关系的样本。究竟以什么样的视角去探究人文纪录片对于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理解城市空间。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哲学、社会学等领域涌起的“空间转向”思潮下,列斐伏尔把空间看作社会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空间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开辟了空间“三元辨证法”的全新视野,爱德华·索亚将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继承和发展为“第三空间”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辩证且开放的认知城市空间的框架。“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当代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为对象进行文本分析,通过纪录影像对于城市中意象空间、表征空间和异质空间的生产与建构,分析这一阶段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所呈现的城市空间的物理性、符号性和社会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国人文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相互建构与审视的关系。首先,本文阐释“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意义,并指明了这一转向为理解中国城市问题提供了科学、合理、开放的理论框架和视角。通过梳理该视域下对本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空间与城市理论,进一步明确城市空间在本研究中如何界定并区分,为接下来探讨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将人文纪录片看作“景观社会”视域下反映城市空间的视觉样本,细致追踪人文纪录片中城市影像的时空轨迹,通过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人文”意识萌发的语境、节点、过程进行梳理,力求明确“人文纪录片”的价值和内涵,并考察中国人文纪录片中“空间”视角的流变。然后,本文聚焦1990-2019这一阶段的人文纪录片,考察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逻辑,依次对于城市空间的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提炼:第一空间即可感知的意象空间的视角,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框架,主要探讨可感可读的城市意象在纪录片中的表达及特征。第二空间即表征性符号空间的视角,借助社会学延伸至传播学中的框架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的内容分析,梳理出中国人文纪录片中所建构的城市空间的八项主要议题,提炼为四类主要阐释性框架和空间话语,即日常空间、流动空间、记忆空间、超级空间,并进一步对这些代表性空间话语进行分析,探讨城市符号空间的建构特点。第三空间即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异质空间的视角,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基础上,深入城市空间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挖掘代表性纪录片样本的细部,对《铁西区》《大同》《麦收》《流浪北京》《归途列车》五部纪录片做文本细读,呈现出纪录片对于城市历史语境下的工业空间转换、城市拆解与重塑中的权力关系、城市空间中“他者”的边缘化生存等这些交织着复杂社会关系的公共命题的观照。最后,将纪录片文本和城市空间互为参照,对于纪录片创作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做深入思考。综上,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城市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城市化加速的进程和中国纪录片人文转向的起点具有一定同步性,人文纪录片成为考察、观照现实城市空间图景的媒介样本。将列斐伏尔认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和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贯彻到对纪实影像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中,能够重构一种开放性的空间生产逻辑,可见,纪录片文本的社会空间构建远比物性空间要深邃和广泛得多。纪录片中“第一空间”(意象空间)的生产主要关注标志物、路径、节点、区域、边界等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第二空间”(符号空间)由日常空间、记忆空间、流动空间、超级空间四个主导性话语框架构成;“第三空间”(异质空间)是包含了社会斗争、权力、关系的场域,触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痛点,包括城市中传统工业空间的解体、城市空间重塑中的权力关系、被遮蔽的“他者”的生存困境等等。最后,从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彼此审视中,我们发现纪录片在反映现实城市空间中存在一定失语现象。同时,从纪录片对城市空间规划、日常生活、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的呈现中,引发我们对于城市空间异化和重塑正义城乡空间关系的思考。

刘钰[10](2020)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影像书写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独立纪录片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创作者以中国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为主要拍摄对象,用影像记录与阐释了多种多样的中国文化。中国独立纪录片与传统的、官方的纪录片相比,具有强烈的独立精神,这得益于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创作者不受体制内身份的制约、不受商业上资金的裹挟、不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以一种自由、独立的个人化书写方式来进行影像书写。本论文在绪论中对此选题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详细阐释。主体部分共包括六章,第一章对中国独立纪录片进行了界定并梳理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从文化人类学与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文化人类学的核心议题——文化,探讨了中国独立纪录片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领域的重合之处、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者与文化人类学学者在工作方法上的相近之处;第三章梳理了中国独立纪录片所重点书写的文化种类;第四章从中国独立纪录片对文化的影像记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参与观察的记录方式、“单点介入”的记录视点、作者化的长镜头“机内剪辑”三种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者对影像进行记录的方式;第五章从中国独立纪录片对文化的影像阐释的角度出发,分别从视听语言、个人化写作两方面分析了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者独特的影像阐述方式;第六章依据笔者对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各方面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的现存问题,并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对此提出改进方案并指明未来创新发展方向。

二、《作家镜头──西藏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家镜头──西藏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康巴作家群”小说中的藏地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
第一章 “康巴作家群”笔下的藏地景观
    第一节 康巴特色的地域风情
        一、格绒追美的藏地河谷
        二、泽仁达娃的藏地雪域
        三、达真的藏地草原
    第二节 康巴历史文化的追忆
        一、格绒追美对村庄历史的书写
        二、阿琼对家族历史的呈现
    第三节 康巴英雄的塑造
        一、泽仁达娃笔下的传奇英雄
        二、阿琼塑造的家族英雄
        三、尹向东描绘的平凡英雄
        四、嘎子笔下的叛逆英雄
第二章 “康巴作家群”书写藏地的方式
    第一节 向摄影借鉴:对藏地的直观描绘
        一、以光影的调和描绘实景
        二、忠实记录村庄的影像
        三、聚焦与特写式的精细刻画
    第二节 多声部协调:藏地小说的复调书写
        一、 《香秘》的多重时空
        二、多位人物的独立主线
    第三节 象征与隐喻交融:藏地寓言式建构
        一、 《香秘》的多重寓言
        二、理想空间隐喻精神原乡
        三、格绒追美的寓言式哲思
    第四节 从点到面:藏地图景的铺陈
        一、 《青藏辞典》以词条铺缀藏地图景
        二、理想园地建构中的藏地缩影
第三章 “康巴作家群”藏地书写中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诗意与典丽的叙事语言
        一、泽仁达娃语言的诗意性
        二、格绒追美语言的典丽特质
    第二节 诙谐幽默的语言艺术
        一、阿琼对俗语的运用
        二、格绒追美、尹向东语言的幽默感
    第三节 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特色
        一、嘎子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二、达真人物语言的差异性
        三、泽仁达娃人物语言的艺术性
第四章 “康巴作家群”藏地书写的美学追求
    第一节 人物描摹的热烈之美
        一、格绒追美村庄书写中人的挣扎
        二、泽仁达娃描绘执着的痴人
        三、阿琼笔下人物对美好的追求
    第二节 刻画粗砥厚重的自然人文景观
        一、厚重感在自然风物中的呈现
        二、人物塑造中呈现粗砥厚重的美学向度
    第三节 自然生命追求的野性之美
        一、书写自然野性
        二、追溯自然野性的生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文学着作(按出版时间)
    二、理论着作(按出版时间)
    三、期刊论文(按发表时间)
    四、学位论文(按毕业时间)
    五、其他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语境
    第一节 《作家》前史
    第二节 宽松的文学环境促发了刊物的主体意识
    第三节 小说版块的单一化风貌召唤变革
    第四节 更名改刊确立新的办刊方针
第二章 《作家》推介先锋小说的编辑取向及编辑策略
    第一节 编辑主体及编辑取向
    第二节 编辑策略
第三章 《作家》所刊先锋小说的叙事探索
    第一节 运用多重叙事
    第二节 尝试元叙事
    第三节 采用碎片化叙事
    第四节 采取平面化叙事
第四章 《作家》对先锋小说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推出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
    第二节 构成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之一
    第三节 促进先锋小说的有序发展
    第四节 地缘局限决定影响有限
结语
附录:1980 年代《作家》发表先锋小说年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我想通过写作,给这个世界打上自己鲜明的烙印(论文提纲范文)

“一旦往记忆深处写,原来我根本没意识到的东西浮现了。”
“创作谈和创作完全是两回事,作家的‘谈’往往不可信。”
“小说家看哲学一定要当素材看,要从小说的角度看哲学。”
“我就是要突出注释的文本性,让它和正文没什么区别。”
“我的写作还是基于托尔斯泰等大作家建立起来的传统。”
“文学本质上就是历史的,但它有时又是超越历史的。”
“中国有个美学原则,文贵曲折。文学一定是歪打正着。”
“一个作家梦想着写百科全书,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文学里融入的哲学不是哲学本身,它主要是一种修辞。”
“在我的理解里,作家与世界之间是一种坐着的关系。”
“长篇小说就是包罗万象的艺术品,它有一种整全性。”
“如果我写的东西非我莫属,我觉得我的写作就值得了。”

(4)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
        2、现实价值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
        2、国外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1、东方主义
        2、他者
        3、定型化形象
第一章 好莱坞强权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好莱坞强权与意识形态
        一、后殖民主义下的好莱坞霸权
        二、意识形态差异下的中国形象丑化
    第二节 政治与种族:东西方权力的再现
        一、种族歧视的外露
        二、政治因素的延伸
    第三节 他者拯救:中国苦难与西方救赎
        一、中国苦难
        二、西方救赎
第二章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资源利用
    第一节 中国题材故事:西方化表述的中国故事
        一、经典改编
        二、原创性电影作品
    第二节 中国文化符号:文化符号的借用与再造
        一、中国服饰
        二、中国图案
        三、中国饮食
        四、中国物件
    第三节 中国自然人文景观:地域空间及环境景观
        一、自然景观:贫瘠大地与奇幻仙境
        二、人文景观:异域东方与东方文明
第三章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1894—1937:丑陋怪诞的中国人物形象
        二、1937—1945:淳朴坚强的中国人物形象
        三、1945—1972:红色邪恶的中国人物形象
        四、1972—1999:东方功夫的中国人物形象
        五、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重塑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符号拟人形象
        一、“龙”符号形象
        二、功夫熊猫形象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场域、空间、景观形象
        一、香格里拉:西方想象的田园牧歌式伊甸园
        二、唐人街、鸦片馆:地狱的想象与描绘
        三、上海:东方情调的遐想地
        四、香港、北京: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都市
第四章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建构变因
    第一节 政治因素:角逐与对抗——充满变数的中美外交关系
        一、清政府时期至民国初期——“他者”的自我想象
        二、二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初期——基于政治利益的丑化
        三、中美关系正常化初期——政治需求的中国形象变化
        四、中美关系正常化成熟期——中国形象的正常化
    第二节 经济因素:资本与市场——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企图
        一、借用中国资源,提升电影的资本聚集效应
        二、拓展中国电影市场,提高整体票房收益
    第三节 艺术因素:套路与定型——好莱坞电影创作思维定式
        一、美国英雄主义套路
        二、好莱坞电影自身定型化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参考影片
作者简介
致谢

(5)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的民俗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主旋律题材:宏大历史背景的民族叙事
        一、民族解放与藏汉民族互助
        二、平凡英雄的颂歌
    第二节 商业题材:“他者”视野的文化想象
        一、玄幻冒险与爱情传奇
        二、藏地风俗奇观
    第三节 民族志:藏民族文化的本土表达
        一、现代语境下的民族寓言
        二、小人物的情感表达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中民俗影像的多元呈现
    第一节 物质民俗影像:传统生活的影像外化
        一、庄严的寺庙建筑与普通民居
        二、独具审美内涵的民族服饰
        三、原汁原味的高原饮食
    第二节 社会民俗影像:日常仪式节庆的人文记录
        一、多种社会组织的具体呈现
        二、地域色彩鲜明的婚丧民俗
        三、仪式繁多的传统节日
    第三节 精神民俗影像:民族信仰体系的思维观念
        一、神圣虔诚的宗教信仰
        二、根深蒂固的藏族生死观
    第四节 语言民俗影像:藏民声音表达下的文化透视
        一、自然纯朴的藏语方言
        二、融情于景的藏歌藏戏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中民俗影像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叙事策略分析
        一、空间叙事中的民俗事物变迁
        二、人物视角下的民俗观念呈现
    第二节 视听表达解析
        一、色彩影调:显露文本主题内涵
        二、长镜头:复刻民俗生活场景
        三、方言音乐:深化人物心理情感
    第三节 符号化建构
        一、人文符号:民俗载体凸显历史文化底蕴
        二、地域符号:宗教文化视域下的地理空间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中民俗影像传播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民俗影像传播的价值
        一、藏地风俗与藏汉民族交流的传播
        二、当代现实问题的警示与反思
    第二节 民俗影像传播的局限
        一、简单复制:民俗的刻板化呈现
        二、商业编码:民俗的歪曲化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百年藏族电影发展史研究(1920-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二、研究意义和背景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文献综述
        (一)少数民族电影相关着作及文献研究
        (二)藏族电影个案分析研究
        (三)藏族电影中呈现的各类学科文化研究
        (四)藏族纪录电影研究
        (五)西藏电影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影视人类学方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史学研究法
        (四)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猎奇与探索:藏族电影诞生萌芽期(1949年之前)
    一、好奇的西方眼睛
        (一)西方为远征而来:发现与探索
        (二)带着浪漫的幻想:闯入与窥探
        (三)寻找神秘乌托邦:探索最高峰
    二、“他者”的身份诉说
        (一)藏地被想象的命运
        (二)外因推动重塑藏地
        (三)入侵者被西藏征服
    三、民族视觉的苏醒
        (一)动荡唤醒民族危机
        (二)国人尝试纪录藏地
        (三)政府呼吁民族团结
第二章 建构意识形态:十七年的辉煌和经典(1949—1966年)
    一、构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一)电影列入行政规划
        (二)题材表现时代特色
        (三)宣扬国家民族政策
    二、风格化叙事模式的形成
        (一)平衡艺术与政宣
        (二)故事模式见端倪
        (三)表现元素多样化
    三、经典记忆中压抑的疼痛
        (一)几经锤炼的剧本
        (二)严谨的艺术切磋
        (三)含蓄微妙的叙事
第三章 民族化叙事:改革开放后跨越转型(1978—2004年)
    一、民族文化的艺术表达
        (一)十七年创作的延续
        (二)思想桎梏逐渐解禁
        (三)触摸宗教信仰文化
    二、电影商业化之初体验
        (一)体制遭遇变革
        (二)英雄模范旋律
        (三)尝试多样题材
    三、抒发与扞卫家国情怀
        (一)二元文化的搏击
        (二)女性情感的关照
        (三)生命禁区的搏斗
第四章 内视原生态:藏族导演掀起新浪花(2005—2020年)
    一、跨视域还魂民族精神
        (一)内视角叙述藏地
        (二)“新浪潮”的煽动者
        (三)“新浪潮”的后起者
    二、藏语电影的开枝散叶
        (一)藏语电影的概念
        (二)藏语电影的发展
        (三)艺术风格的变化
    三、逃离世俗的心灵洗礼
        (一)藏族文化符号的呈现
        (二)风格类型进一步拓展
        (三)市场催生的奇观火花
第五章 电影精品化:积极探索向全球发展
    一、挖掘共性张扬自我
        (一)注入普世观念
        (二)领略内在精髓
        (三)抒写藏族灵魂
    二、呼唤经济效益回归
        (一)制造品牌效应
        (二)培养电影人才
        (三)研究市场分众
    三、放眼全球走向世界
        (一)明确电影类型
        (二)国家层面助力
        (三)打造电影精品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文献
    二、期刊文献
    三、报纸文献
    四、视听文献
附录 :藏族电影创作年表
致谢

(7)万玛才旦电影的文学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一)电影文学性的研究现状
        (二)万玛才旦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学性与电影的文学性
    一、文学性
        (一)“文学性”的来源
        (二)“文学性”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
    二、电影的文学性
        (一)文学与电影
        (二)电影的文学性
    三、万玛才旦文学作品对其电影的反哺
        (一)从文学走向电影
        (二)万玛才旦文学作品对其电影的反哺
第二章 万玛才旦电影中叙事的文学性表达
    一、从叙事手法探究万玛才旦电影的文学性表达
        (一)浓墨重彩的多重叙事
        (二)单一朴实的叙事呈现
        (三)对比平衡的审美特征
        (四)“非黑即白”的独特影像
    二、从叙事主题探究万玛才旦电影的文学性表达
        (一)个体生命的自我追寻
        (二)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碰撞
    三、从人物塑造探究万玛才旦电影中的文学性表达
        (一)镌刻着藏文化烙印的人物语言
        (二)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
第三章 万玛才旦电影中视听语言的文学性表达
    一、以文学创作为基础的视听语言表达
        (一)饱含温度的视觉呈现
        (二)极具张力的特殊镜头
        (三)镜像中的自我徘徊
    二、以文学性为背景的场景调度
        (一)特殊空间环境的营造
        (二)藏族民众生活场域中的原生态呈现
第四章 万玛才旦电影中藏地文化符码的文学性表达
    一、万玛才旦电影人物生死观背后的文学性
    二、传统文化符码中的文学性表达
        (一)精神领域的宗教印记——藏传佛教
        (二)藏族传统文化的宝藏——藏戏
        (三)藏族传统民族文化——五彩神箭与羌姆舞蹈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拉伊
    三、意象化的文学性表达
        (一)静静的“嘛呢石”
        (二)五彩的“风马旗”
        (三)信仰的表达——祈祷词
        (四)忠诚的守护者——藏獒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期刊类
    二、专着类
    三、论文集类
    四、学位论文类
    五、报纸类
附录
    一、主要参考影片
    二、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一)发表文章及成果
        (二)获奖情况
致谢

(8)借鉴影视鉴赏方法促进高中生小说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以福建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小说阅读标准界定与问题解析
    第一节 高中小说阅读标准界定
        一、小说鉴赏: 掌握多种文学批评方法
        二、课程标准: 落实新课标对小说阅读鉴赏的规定
    第二节 高中小说阅读的教学反思
        一、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评价的困境
        二、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内容的误区
        三、高中小说阅读教学方法的误区
第二章 影视鉴赏方法综述与校本《影视鉴赏》问题解析
    第一节 影视鉴赏方法综述
        一、镜头元素的内涵及其鉴赏方法
        二、造型元素的内涵及其鉴赏方法
        三、声音的内涵及其鉴赏方法
        四、蒙太奇的内涵及其鉴赏方法
    第二节 校本《影视鉴赏》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校本《影视鉴赏》教学内容的误区
        二、校本《影视鉴赏》教学方法的误区
第三章 影视鉴赏方法在高中小说阅读中的运用
    第一节 借鉴影视鉴赏方法进行小说阅读的可行性分析
        一、影视叙事与小说叙事的关系
        二、借鉴影视鉴赏方法进行小说阅读的实施基础
    第二节 借鉴影视鉴赏方法进行小说阅读的案例分析
        一、片段阅读方法: 人教版小说案例
        二、全篇阅读方法: 以《老人与海》为例
    第三节 影视鉴赏方法对高中生小说阅读能力提升的作用
        一、拓宽阅读思路: 发展高阶阅读能力
        二、回应高考改革: 提高小说阅读效率
        三、开展实验研究: 监控影视鉴赏方法在小说阅读中的效用
第四章 借鉴影视鉴赏方法促进高中生小说阅读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确定预期结果: 融入影视鉴赏方法指导的小说阅读教学目标设计
        一、依托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的高阶要求:规定课程的总体要求
        二、根据具体学情: 合理安排教学序列、精选优质的影视作品
        三、立足教材对小说的要求: 确定需要学习的影视鉴赏方法
    第二节 评价先行: 随时监控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一、监控学习过程: 思维导图、影视评论、旁批的评价量表
        二、反馈学习效果: 全员参与、交流反思
    第三节 教法指导: 影视鉴赏方法在校本《影视鉴赏》中的运用策略
        一、影视播放策略: 激发情境体验
        二、课堂提问策略: 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
    第四节 案例示范: 借鉴影视鉴赏方法促进高中生小说阅读能力提升的教案
        一、校本《影视鉴赏》前期教案: 以拍摄角度分析小说为例
        二、校本《影视鉴赏》后期教案: 以《老人与海》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城市空间思考
    2.1 “空间转向”的背景与脉络
        2.1.1 “空间转向”前的空间认知
        2.1.2 “空间转向”的概念演变
    2.2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空间与城市思想
        2.2.1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2.2.2 福柯的空间思想
        2.2.3 大卫·哈维和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空间思想
        2.2.4 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
    2.3 “空间转向”对于解决城市问题的现实意义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时空图景
    3.1 中国人文纪录片之路
        3.1.1 纪录片的双重特性
        3.1.2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3.1.3 中国纪录片的“人文”转向
    3.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建构
        3.2.1 影像空间的建构策略
        3.2.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视角的流变
    3.3 小结
第4章 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空间
    4.1 城市意象概述
    4.2 纪录片中城市意象的表达
        4.2.1 基于标志物的城市意象表达
        4.2.2 基于路径和节点的城市意象表达
        4.2.3 基于区域的城市意象表达
        4.2.4 基于边界的城市意象表达
    4.3 小结
第5章 表征性的城市符号空间
    5.1 研究设计
        5.1.1 框架理论
        5.1.2 分析样本
    5.2 代表性空间话语分析
        5.2.1 日常空间
        5.2.2 记忆空间
        5.2.3 流动空间
        5.2.4 超级空间
    5.3 小结
第6章 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城市异质空间
    6.1 城市历史与工业化
        6.1.1 传统工业空间的瓦解
        6.1.2 工人阶级“生活世界”的坍塌
    6.2 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解和重塑
        6.2.1 城市空间拆解中的权力关系
        6.2.2 城市文化形象重塑的辨证意义
    6.3 对城市空间“他者”身份的凝视
        6.3.1 城市乌托邦与“异托邦”
        6.3.2 城市空间中的性别与权力
        6.3.3 城乡二元空间的裂变
    6.4 小结
第7章 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交互审视
    7.1 城市空间话语演化的必然趋势
        7.1.1 地方话语与边缘话语
        7.1.2 命运共同体话语
    7.2 城市空间异化中的伦理审视
        7.2.1 城市规划中空间组织的异化
        7.2.2 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异化
    7.3 城乡关系重组中的正义诉求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代表作品要目(1990—2019)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0)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影像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独立纪录片及其发展脉络
    第一节 独立纪录片的界定
        一、独立纪录片的相关概念梳理
        二、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一、萌发期(1990—1993)
        二、发展期(1994—1998)
        三、成熟期(1999至今)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与独立纪录片的影像书写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的核心议题——文化
        一、文化的内涵
        二、文化的分层与分类
    第二节 中国独立纪录片与文化人类学相遇
        一、研究领域重合
        二、工作方法相近
    第三节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影像书写
        一、民间立场的个人写作
        二、平民视角的书写方式
        三、民间影像的文化深描
第三章 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的文化
    第一节 底层文化
        一、生理性弱势群体所创造的底层文化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所创造的底层文化
    第二节 亚文化
        一、青年艺术家群体所创造的青年亚文化
        二、同性恋者群体所创造的同性恋亚文化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化
        一、西藏地区的藏族文化
        二、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文化
        三、新疆地区的哈萨克族文化与维吾尔族文化
        四、云南地区的藏族文化、苗族文化与彝族文化
        五、广西地区的壮族文化与瑶族文化
第四章 中国独立纪录片对文化的影像记录
    第一节 参与观察的记录方式
        一、突出创作者主体性的记录
        二、创作者生存体验式的记录
    第二节 “单点介入”的记录视点
        一、聚焦底层文化
        二、展示少数民族文化
    第三节 作者化的长镜头“机内剪辑”
        一、“不中断”的存瑕拍摄
        二、设置画面中的“隐藏观点”
第五章 中国独立纪录片对文化的影像阐释
    第一节 视听语言中的深描技法
        一、交叉蒙太奇式“深描”
        二、对比蒙太奇式“深描”
        三、隐喻蒙太奇式“深描”
    第二节 个人化写作的阐释方式
        一、白描:底层人物的生活日记
        二、写意:个人立场的人物传记
        三、象征:个人观点的主观表达
第六章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的思考
    第一节 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的现存问题
        一、影像书写范围狭窄
        二、伦理问题频出
        三、传播渠道局限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的展望
        一、扩展影像书写范围,书写多元化的民族志
        二、增强影像书写功能,做好内外文化沟通
        三、更新影像书写方式,探索作品新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四、《作家镜头──西藏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康巴作家群”小说中的藏地书写研究[D]. 郭关琼.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D]. 孙明. 兰州大学, 2021(02)
  • [3]我想通过写作,给这个世界打上自己鲜明的烙印[J]. 宁肯,傅小平. 野草, 2020(06)
  • [4]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许波.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的民俗影像研究[D]. 孟帆.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百年藏族电影发展史研究(1920-2020)[D]. 张希彤.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万玛才旦电影的文学性研究[D]. 华星.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8]借鉴影视鉴赏方法促进高中生小说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以福建地区为例[D]. 林慧铃.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D]. 唐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影像书写研究[D]. 刘钰.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作家的镜头:西藏的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