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叶片泵与变量叶片泵的比较

双叶片泵与变量叶片泵的比较

一、双联叶片泵与变量叶片泵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俞向明,孟利民,周鹏[1](2021)在《复合双作用径向叶片泵的设计及流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双作用叶片泵流量脉动较大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复合双作用径向叶片泵。复合双作用叶片泵的两对定子、转子完全相同且对称安装,其流量为两部分流量耦合。通过改变两定子配合角度以改变出口流量,从而降低瞬时流量的脉动性。对两定子配合角度分别为0°、45°、90°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表明所设计的复合泵能有效提高流量,瞬时流量脉动性得到改善。

李准[2](2020)在《油井能耗分析计算模型及相应的举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举升方式优化设计,立足于设计出能够满足指定产量的最优机、杆、泵参数,其实质是对能提供一定能量的举升装置(设备)本身的效率进行优化或优选,以达到既满足举升要求又节能的目的,但这种设计方法重点在于提高举升设备对外界(人工)输入能量的利用效率,忽略了生产井自身对储层所提供能量的有效利用情况的讨论。在地层能量不足的情况下,当井口压力为定值时,驱使一定的流体从井底流到井口的所需的总能量也是一定的,而在不同的举升位置举升时,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具有一定的差异,所需要举升设备提供的能量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在不同位置举升对天然能量利用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改善生产井对自身天然能量的利用情况,尽可能降低举升流体过程的能量消耗,对举升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不考虑举升设备本身的效率问题,单从井筒多相流和油井流入动态的角度来说,在地层能量不足的情况下,下泵深度不同,泵所需提供的能量也是不同的,则天然能量利用效率也不同。本文首先基于这种思路研究直井不同产量下、不同深度处,保证正常生产所需举升能量的计算方法,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给出了油井本身效率的表征方法,建立油井效率的分析模型。定向井、斜直井等存在的不同倾斜程度的斜井段,为了研究井斜对井筒多相流能耗情况的影响,本文还建立了可以模拟不同倾角下的倾角井筒两相流动的实验装置,通过物理实验模拟研究了倾斜井筒倾角的变化对井筒多相流动规律特别是两相流流型转换界限的影响,为建立斜井对应的井筒能耗、举升压差和油井效率计算模型提供研究基础。本文还对深部油气藏和海上油田的开发过程中的深井、超深井所采用的组合式接替举升方式下的油井效率问题和系统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接替举升方式的油井本身的效率不仅和各个举升点在井筒的位置有关,还应考虑各个举升点能量的匹配关系。针对现有的人工举升优化设中普遍缺少考虑油井本身的效率的问题,本文还在油井流入动态和井筒多相流的基础上,结合油气井系统节点分析法的思路,对油井本身的效率进行表征和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综合考虑油井效率和举升设备效率的有杆泵优化设计方法。对于深井接替举升,研究不同举升位置组合、举升间距以及考虑各个位置所需举升压差的匹配关系下的井筒能耗和油井效率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对应的举升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赵正鹏[3](2019)在《多输出叶片泵单执行机构多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家提出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的时代主题。在传统的液压技术中,恒压能源系统处于平衡位置时,油液溢流损失严重、温升快影响系统稳定性,导致系统效率低、耗能严重。在研究传统叶片泵的基础上,设计双定子结构、采用滚柱连杆组代替叶片、对吸压油区单独设计补油结构形成内外泵等形式,发明了多输出叶片泵。多输出叶片泵流量多级分层输出,在平衡位置处减小溢流损失,为液压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提高效率提供了新思路,与时代赋予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相呼应。文中,首先介绍了对多输出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流量多级分层输出等特点,分析了流量切换过程中的压力冲击问题,提出用增设阻尼孔、适当增加管道内径的方法来减缓;接着,对多输出叶片泵电液位置系统的主要环节和元件进行数学建模,得到传递函数框图;然后,基于AMESIM软件进行模块化建模,在简单的PID控制下对各种给定信号进行仿真分析;最后,选择合适的元件搭建该多输出泵位置系统进行实验,检验其位置伺服的快速性、准确性、稳定性以及减小溢流、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的目的。

刘忠迅[4](2015)在《平衡式双定子泵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液压泵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装置,是液压系统的心脏。目前广泛应用的叶片泵均由一个转子对应一个定子组成一个泵,双联泵亦是如此,这限制了叶片泵功率质量比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双定子结构通过将独立的叶片泵径向布置,使两泵共用一个转子与一根泵轴,打破了转子与定子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大幅提高叶片泵的功率质量比成为可能。然而,由于同时受内、外泵中高压油液的双重影响,作用于转子上的轴向与径向不平衡液压力对双定子泵的影响十分严重。由此,本课题研究了平衡式双定子泵方案。首先,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指出了双定子泵与双联泵的区别,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容积式液压泵特别是容积式叶片泵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面临的难点。其次,阐述了平衡式双定子泵的工作过程与连接方式,针对双定子泵特有的密封容积形成过程,对叶片结构进行了受力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平衡式双定子泵赖以工作的密封容积的形成机理。对平衡式双定子泵进行了结构设计,通过分别将双定子泵内、外泵中的吸压油窗口对称设计并连接在一起的方法,使转子径向受力处于动态平衡之中;采用液压压力平衡的方法,将转子轴向受力减至最小。推出了转子径向受力的表达式,同时校核了叶片结构。再次,对平衡式双定子泵的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推出了该泵在三种不同工况下的排量、瞬时流量公式,探讨了多作用双定子泵中由于流量叠加而对泵输出特性的影响。在对该泵输出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泵输出脉动最小时的进出油口位置。考虑了滞后角对平衡式双定子泵整体输出特性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该泵的内泄途径及不同内泄途径的泄漏量,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该泵的泄漏量表达式。最后,搭建了平衡式双定子泵实验平台,进行了原理性实验,验证了平衡式双定子泵的可行性。为以后平衡式双定子泵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李超[5](2014)在《数字式双作用变量叶片泵建模与仿真》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液压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逐渐趋于数字化,这使得现代液压技术在变得更加节能环保的同时,控制技术越来越多样化,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对传统的液压元件进行创新和改进,势在必行。“数字式双作用变量叶片泵的建模与仿真”从设计建模和仿真分析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YB1—25型叶片泵作为基础泵,将普通的双作用叶片泵改进为一种能够实现精确控制的数字式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本文综述了变量泵的数字化进程,在分析了大量国内外关于双作用变量叶片泵的文献资料基础上,首先对双作用变量叶片泵的变量原理进行理论分析,设计了数字式双作用变量叶片泵的结构并在pro/E的环境下建立了泵的三维实体模型。应用ADAMS软件对数字泵的变量机构以及叶片进行了动态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的变量机构的正确性,同时根据叶片的仿真结果也发现了定子内环曲面的模型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其次,建立了变量机构数学模型的基本方程,通过对泵的静态特性分析,得到了泵静态调节流量公式和qtp—Ni(泵排量变化与脉冲个数的关系)特性图,从理论上证明了课题所设计的数字泵可实现数字化的变量调节,并通过建立变量机构的动态数学模型得到了系统的传递函数,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对单片机控制技术和步进电机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控制模型,综合数字泵的变量要求,编写了相应的单片机控制程序。所设计的的数字式双作用变量叶片泵从理论上证明了双作用叶片泵能够实现数字化的变量调节,而且具有节能、易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这给双作用变量叶片泵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林立强[6](2011)在《异型腔旋叶式计量泵的优化分析与设计》文中认为在已有异型腔旋叶式计量泵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分析,并生产优化分析后的样机,进行实验测定计量精度、容积效率。首先,参考已有的高次过渡曲线的性能和特点,通过分析过渡曲线的径向速度、加速度和加速度率所导致的振动冲击,推导出了一条简单、易于加工的五次与正弦函数组合过渡曲线。计算机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五次方组合过渡曲线的速度、加速度和加速度率在过渡点处满足了理论理想无冲击过渡渐变,并且五次方组合过渡曲线的加速度率曲线比八次方加速度率曲线平缓,激荡频率也相对较小,加速度率的最大值也比七次和八次方过渡曲线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叶片顶端形状对叶片摩擦磨损的影响及对流量脉动的影响,并获得了叶片顶端圆弧曲率半径的最大值,同时也计算了阻尼孔的大小。其次,列出了叶片的静态和动态受力方程。为了提高异型腔旋叶式计量泵计量精度的稳定性、减少动力损耗、控制叶片的振动,摩擦、磨损及侧向力,以叶片与一种五次方组合过渡曲线定子内腔构成的运动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异型腔旋叶式计量泵的叶片压力角特性。根据该运动副的几何结构和叶片受力、运动的特点,分别求出了每一模型的压力角与叶片转角、叶片厚度以及叶片顶端几何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同时描述了圆弧顶叶片顶端接触点的变化规律。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叶片转角的变化,压力角幅值先增大再减小;在圆弧顶端叶片形状下,压力角的变化与叶片厚度无关,并且随着叶片顶弧面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在平顶顶端叶片形状下,压力角幅值随着叶片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利用ANSYS对叶片的振动模态和可靠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得到了叶片振动模态值和可靠性影响因素。再次,列出了具体的间隙密封流量表达式,得到了特定条件下间隙引起的密封漏流量。并且通过建立流量数学方程对叶片厚度,叶片顶端形状,叶片运动稳定性,导流槽形状对出流口流体回流可能引起的流量脉动进行了分析计算,获得了这些参数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叶片顶端形状对瞬时流量几乎没有影响;随着叶片厚度的增大,流量脉动也随之增大;叶片的振荡频率越大流量的脉动性也越大;随着出流口导流槽宽度的增大,回流流量对流量产生的脉动也随之增加。最后,在机械结构优化分析的基础上,生产了计量泵样机,设计了实验标定方案,对样机进行计量精度、容积效率等相关性能参数的测定。

杨奇顺,侯波,崔瑞[7](2010)在《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现有某型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提高性能。改造后的液压系统提高了滑台运动的平稳性,减少了液压元件的数量、简化了系统结构。

李利,汪传生,沈波,王旭芳[8](2008)在《新型全液压驱动混炼成型装备的研制》文中认为在介绍传统的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密炼机的常规驱动方式及特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一种新型全液压驱动混炼成型装备的结构及性能特点。比较了常规机械式驱动和全液压驱动的优缺点,指出全液压驱动可为系统的运动方式提供更多的选择,提高了混炼性能,有利于高分子材料制品质量的改善。

陈磊[9](2007)在《新型平衡式变量叶片泵节能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上世纪80年代,为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驾驶的舒适性,国内外生产的汽车大都安装了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经过分析研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动力转向系统都存在较大的能量损失,整个转向系统要消耗原动机约3%的能源,但真正转向消耗的能量约占其中的40%,另外60%左右的能量不仅白白浪费掉了,而且还会增加液压系统的发热量,降低使用寿命,产生噪声和增加尾气排放。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约7.5亿辆,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它给人类以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其中许多方面都与燃用矿物燃料的汽车有直接关系。因此,降低汽车燃油消耗,降低废气的排放,对于改善和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据估计汽车用油可能占到目前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40%,如果尽可能地降低汽车这一“用油大户”的耗油量,无疑将对世界能源形势产生积极影响。其实汽车技术领域的节能研究一直在进行着,但在以往的工作中,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降低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能耗,甚至为了在每百公里降低零点几升的油耗而投入大量成本,而对辅助系统如转向系统等则关注较少。本文在前期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含有浮动块的新型平衡式变量叶片泵,该泵应用在汽车转向泵等工况。这是针对现有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中转向泵能量损失较大而研究设计的一种具有速度补偿功能的叶片式转向泵。它从泵本身的结构入手,通过改变叶片泵内部机械结构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主要侧重于对叶片泵降能耗理论分析及结构改进的研究,分析变量机构在不同转速下的工作特性,合理设计其结构,从而降低叶片泵的能耗损失。与传统的平衡式叶片泵比较来看,新型变量叶片泵在保持现有平衡式定量叶片泵转子径向受力平衡等优点的基础上,还能够十分方便的按照转速的不同要求,自动改变排量。重点分析了变量机构浮动块体在不同转速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根据力学原理推导了变量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应用Adams软件对变量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变量机构的运动参数曲线。同时关注不同转速条件下,变量机构所能达到的变排量效果,建立叶片泵的流量输出方程,在此基础上进行Matlab仿真分析流量输出动态性能。根据大连液压件厂的生产条件设计、制造基于全新变量原理的平衡式变量叶片泵样机,利用大连液压件厂试验台进行试验。从试验的角度验证平衡式变量叶片泵基于速度补偿原理实现变量的可行性。

姚晶宇[10](2005)在《新型双作用叶片式转向泵的节能研究》文中提出转向泵是汽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核心部分,由于常用的双作用叶片式转向泵存在着较大的能耗问题,因此节能一直是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双联泵结构的叶片式转向泵,目的在于降低转向泵的能耗,提高其工作效率。论文对提出的新型双联转向泵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能耗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建模仿真和实验研究,证明了新型双联转向泵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第一章首先对动力转向系统的作用和分类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分类、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常用双作用叶片式转向泵的工作原理和能耗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节能方案。最后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提出了新型双联转向泵的两种实现方案:主副泵方案和大小排量泵方案,并分别介绍了采用这两种方案的新型双联转向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研究了这两种方案的节能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合流控制部分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最后将新型双联转向泵和其它节能方案进行了简单比较,指出了新型双联转向泵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第三章按照实际测到的转向泵数据建立了常用叶片式转向泵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型双联转向泵的模型,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工作特性,并重点分析了新型双联转向泵的节能效果。 第四章详细阐述了新型双联转向泵实验的方案、内容和结果,通过实验证明了新型双联转向泵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合理性,并且分析了切换点与输出流量和工作效率的关系,证明新型双联转向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明显的节能效果。 第五章对本论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展望。

二、双联叶片泵与变量叶片泵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联叶片泵与变量叶片泵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双作用径向叶片泵的设计及流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复合双作用径向叶片泵的设计
2 理论流量的计算
    2.1 出口流量平均值计算
    2.2 瞬时流量的理论值计算
3 基于Pumplinx的复合泵数值分析
4 结语

(2)油井能耗分析计算模型及相应的举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井筒多相流研究
        1.2.2 常见人工举升方式的研究
        1.2.3 组合举升方式的研究
        1.2.4 系统效率计算方法研究
        1.2.5 系统效率计算模型研究
        1.2.6 小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直井油井效率计算模型分析
    2.1 直井流入动态研究
    2.2 井筒温度计算原理及步骤
    2.3 单点举升条件下的油井效率分析
        2.3.1 单相流情况下的油井举升效率分析
        2.3.2 多相流情况下油井效率分析
        2.3.3 直井单点举升情况下的举升压差计算方法研究
        2.3.4 不同举升位置举升压差敏感性分析
        2.3.5 直井单点举升情况下的油井效率计算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斜井单点举升情况下的油井效率计算模型
    3.1 斜井流入动态研究
    3.2 斜井多相管流研究
        3.2.1 倾斜井筒实验设计
        3.2.2 实验装置
        3.2.3 实验流程
        3.2.4 实验结果分析
    3.3 斜井单点举升举升压差和油井效率计算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接替举升方式下油井效率分析计算方法研究
    4.1 接替举升条件下油井压力剖面计算
    4.2 接替举升条件下的举升压差和油井效率计算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举升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5.1 有杆泵井抽油系统效率组成分析
    5.2 基于油井效率和设备系统效率的举升参数优化设计
    5.3 电潜泵井的系统效率计算方法
    5.4 接替举升条件下的油井效率和系统效率计算分析
        5.4.1 同种容积泵接替举升条件下的系统效率计算模型
        5.4.2 气举+电潜泵下的系统效率计算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软件编制和实例分析
    6.1 软件编制
        6.1.1 抽油泵系统优化设计
        6.1.2 潜油电泵优化设计系统
        6.1.3 气举+电潜泵设计内容
    6.2 实例计算分析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公式解释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多输出叶片泵单执行机构多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叶片泵发展状况及特点
        1.2.1 单作用叶片泵
        1.2.2 双作用叶片泵
        1.2.3 双联叶片泵
    1.3 液压系统的能源形式
    1.4 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第2章 多输出叶片泵介绍
    2.1 多输出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2 多输出叶片泵的结构及特点
    2.3 多输出叶片泵的密封机理
        2.3.1 多输出叶片泵的工作状态
        2.3.2 多输出泵密封容积的形成
        2.3.3 多输出叶片泵的径向间隙补偿
    2.4 多输出叶片泵的流量特性
        2.4.1 理论排量与流量的推导
        2.4.2 流量的波动性分析
    2.5 多输出叶片泵的多级特性
    2.6 多输出叶片泵的压力冲击
    2.7 多输出叶片泵的应用
        2.7.1 传统典型的同步回路
        2.7.2 多输出叶片泵同步回路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输出泵位置伺服系统数学建模
    3.1 多输出泵控制系统原理
    3.2 电液位置控制系统
    3.3 电液伺服阀
    3.4 阀控非对称液压缸
        3.4.1 四通阀的流量方程
        3.4.2 液压缸流量连续方程
        3.4.3 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
        3.4.4 .四通阀控非对称缸的传递函数
    3.5 反馈环节
    3.6 电液位置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框图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AMESIM的位置系统仿真
    4.1 AMESIM简介
    4.2 PID控制方法
    4.3 建立仿真模型
        4.3.1 多输出泵仿真模型
        4.3.2 防冲击装置模型
        4.3.3 系统仿真模型及主要参数设置
    4.4 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4.4.1 液压管路的压力冲击仿真分析
        4.4.2 基于PID控制的位置仿真
        4.4.3 多输出泵位置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输出叶片泵电液位置系统实验研究
    5.1 电液位置系统实验原理和组成
        5.1.1 实验原理
        5.1.2 系统主要元件参数
        5.1.3 主要元件及系统实验平台搭建
    5.2 实验数据分析
        5.2.1 多输出叶片泵位置系统研究
        5.2.2 多输出叶片泵系统节能研究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4)平衡式双定子泵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容积式泵发展现状
        1.2.1 容积式泵研究的热点内容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双定子泵与双联泵
    1.4 双定子泵与多泵多速马达传动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第2章 新型平衡式双定子泵原理
    2.1 平衡式双定子泵的原理
    2.2 平衡式双定子泵的叶片形式
    2.3 平衡式双定子泵密封容积的形成机理
        2.3.1 平衡式双定子泵的工作状态
        2.3.2 连杆双滚柱结构密封容积的形成
        2.3.3 连杆外滚柱结构密封容积的形成
        2.3.4 径向间隙补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平衡式双定子泵的结构设计
    3.1 平衡式双定子泵的结构方案一
    3.2 平衡式双定子泵的结构方案二
    3.3 平衡式双定子泵转子受力特性
    3.4 平衡式双定子泵转子的径向受力
        3.4.1 作用在转子圆周上的液压力
        3.4.2 作用在封油区滚柱连杆组上的液压力
    3.5 外泵单独工作时转子径向力的计算
        3.5.1 转子外圆周所受径向液压力的计算
        3.5.2 封油区滚柱连杆组所受液压力的计算
        3.5.3 平衡式双定子泵转子径向液压力的计算
    3.6 内、外泵联合工作时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
        3.6.1 转子圆周上径向液压力的计算
        3.6.2 封油区滚柱连杆组上液压力的计算
        3.6.3 内、外泵联合工作时转子所受径向合力为
    3.7 滚柱连杆结构叶片的受力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平衡式双定子泵的输出特性
    4.1 理论排量与流量的推导
    4.2 流量的波动性分析
        4.2.1 瞬时流量
        4.2.2 一个内(外)泵的流量波动性
        4.2.3 多个内(外)泵联合工作时的流量波动性
        4.2.4 内泵与外泵联合工作时的输出特性
        4.2.5 流量脉动与叶片个数的关系
    4.3 等宽定子曲线的选取
        4.3.1 对内、外定子过渡曲线的要求
        4.3.2 典型的过渡曲线
        4.3.3 平衡式双定子泵所采用的定子曲线
    4.4 平衡式双定子泵的内泄漏
        4.4.1 分析基础
        4.4.2 泄漏通道
        4.4.3 平衡式双定子泵的轴向泄漏
        4.4.4 转子槽与叶片间的间隙泄漏
        4.4.5 不同工况下平衡式双定子泵的泄漏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排油流道流场数值模拟
    5.1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5.2 数值模拟建模及边界条件
        5.2.1 流体介质
        5.2.2 流场流态的判别
        5.2.3 边界条件
    5.3 计算结果分析
        5.3.1 压力云图
        5.3.2 速度矢量图
        5.3.3 速度云图
        5.3.4 流道优化后的仿真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平衡式双定子泵的实验研究
    6.1 平衡式双定子泵实验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6.1.1 泵实验系统设计
        6.1.2 泵实验系统的搭建
    6.2 实验样机与内容
        6.2.1 实验样机
        6.2.2 实验内容
        6.2.3 平衡式双定子泵空载排量测试实验
        6.2.4 平衡式双定子泵效率实验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数字式双作用变量叶片泵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字泵的理论分析及结构设计
    2.1 双作用叶片泵
        2.1.1 双作用叶片泵概述
    2.2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理论分析
        2.2.1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的变量过程
        2.2.2 变量机构分析
    2.3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的结构设计
        2.3.1 泵的基本参数计算
        2.3.2 泵的主要部件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变量机构的 ADAMS 仿真分析
    3.1 ADAMS 软件基础
        3.1.1 虚拟样机技术
        3.1.2 ADAMS 软件介绍
        3.1.3 机械系统的动态仿真分析步骤
    3.2 变量机构 ADAMS 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3.2.1 模型的导入
        3.2.2 模型约束的建立
        3.2.3 模型的运动学仿真
        3.2.4 叶片的动态仿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泵变量机构静动态特性分析
    4.1 泵变量机构的静态特性分析
        4.1.1 变量机构基本方程
        4.1.2 变量机构参数化分析
    4.2 泵变量机构的动态特性分析
        4.2.1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4.2.2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泵的单片机控制
    5.1 单片机概述
    5.2 步进电机
    5.3 数字泵的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
        5.3.1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5.3.2 单片机的控制程序设计
    5.4 控制程序的编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异型腔旋叶式计量泵的优化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液压传动和流量定义
        1.1.2 计量泵的应用领域及发展状况
        1.1.3 计量泵的分类和常见计量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2 旋叶式液压泵的研究状况
    1.3 主要研究问题
        1.3.1 论文研究目的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2 异型腔旋叶式计量泵的结构优化
    2.1 异型腔旋叶式计量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2 定子过渡曲线的优化设计
        2.2.1 腔体结构和定子过渡曲线特性
        2.2.2 常见的定子曲线冲击类型
        2.2.3 典型定子过渡曲线性能分析
        2.2.4 新型过渡曲线的设计
    2.3 不失真接触的叶片顶端形状
        2.3.1 对摩擦力的影响
        2.3.2 对流量脉动的影响
        2.3.3 叶片顶端弧面曲线的曲率半径定量分析
    2.4 阻尼孔的设计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异型腔旋叶式计量泵的力学与运动特性分析
    3.1 计量泵的静力学分析
        3.1.1 叶片处于五次方组合过渡曲线处时
        3.1.2 当叶片处于两圆弧位置时
        3.1.3 利用ANSYS对腔体的受力分析
        3.1.4 弹簧的选取计算
    3.2 计量泵平衡状态动力分析
        3.2.1 叶片处于五次方组合过渡曲线处时
        3.2.2 叶片处于定子标准圆处时
    3.3 叶片运动压力角分析
        3.3.1 尖顶叶片的压力角变化规律
        3.3.2 圆弧顶叶片的压力角变化规律
        3.3.3 平顶叶片的压力角变化规律
    3.4 叶片厚度和叶顶形状对叶片接触点运动的影响
    3.5 叶片的ANSYS模态分析
    3.6 叶片的ANSYS可靠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异型腔旋叶式计量泵的密封分析
    4.1 静密封
        4.1.1 叶片与转子侧面之间的静密封
        4.1.2 转子与上盖板之间的静密封
        4.1.3 盖板与外接轴之间的静密封
    4.2 动密封
        4.2.1 叶片与定子之间的动密封
        4.2.2 叶片与转子侧面之间的动密封
        4.2.3 转子与盖板之间的动密封
    4.3 本章小结
5 异型腔旋叶式计量泵的流量脉动特性分析
    5.1 考虑叶片厚度时的瞬时流量
    5.2 定子过渡曲线对流量的影响
    5.3 出流口液体回流流量
    5.4 计量腔闭死容积的压力脉动分析
    5.5 异型腔旋叶式计量泵的扬程计算
    5.6 液压冲击
        5.6.1 直接液压冲击压力(阀门突然开启时)
        5.6.2 间接液压冲击压力(阀门均匀缓慢开启时)
    5.7 异型腔旋叶式计量泵的实验方案设计
        5.7.1 实验目的
        5.7.2 实验方案
        5.7.3 实验基本数据
        5.7.4 实验数据分析计算
    5.8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7)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0概述
1 系统设计和工作原理分析
    (1) 快速进给
    (2) 第1次工作进给
    (3) 第2次工作进给
    (4) 死挡铁停留
    (5) 快速退回
    (6) 原位停止
3 结语

(8)新型全液压驱动混炼成型装备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密炼机的主要驱动方式
2 新型全液压驱动混炼成型装备
3 全液压驱动系统的优点
4 全液压驱动混炼成型装备的发展趋势

(9)新型平衡式变量叶片泵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叶片泵概述
        1.1.1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1.2 关于平衡式变量叶片泵的研究现状
    1.2 动力转向系统的分类及性能要求
        1.2.1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分类
        1.2.2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基本性能要求
    1.3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1.3.1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概述
        1.3.2 液压转向泵结构和原理
        1.3.3 大连液压件厂VOP系列转向泵
    1.4 国内外转向系统节能研究动态
        1.4.1 电动动力转向系统节能研究
        1.4.2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节能研究
    1.5 新方法的提出
    1.6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背景
        1.6.1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1.6.2 论文研究背景
    1.7 小结
第2章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原理和结构设计
    2.1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基本结构和原理
        2.1.1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基本结构
        2.1.2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2.2 平衡式叶片泵结构设计
        2.2.1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基本结构设计和计算
        2.2.2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变量机构设计和计算
    2.3 叶片泵降噪措施
        2.3.1 改进转向泵溢流阀结构
        2.3.2 配流盘挡板去边角
        2.3.3 改变定子外圆与泵体之间配合间隙
    2.4 小结
第3章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建模与分析
    3.1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变量机构动力学分析
        3.1.1 浮动块体顶端圆弧未与定子内曲面接触
        3.1.2 浮动块体顶端圆弧与定子内曲面接触
    3.2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流量特性分析
        3.2.1 叶片泵缝隙泄漏流量计算
        3.2.2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流量方程建立
    3.3 小结
第4章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仿真分析
    4.1 变量机构动力学仿真
        4.1.1 叶片泵变量机构模型建立
        4.1.2 变量机构仿真分析
    4.2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流量特性仿真
        4.2.1 功率键合图简介
        4.2.2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功率键合图
        4.2.3 系统数学模型
        4.2.4 模型处理与参数选取
        4.2.5 模型仿真结果及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样机试验分析
    5.1 试验及测试目的
    5.2 叶片泵测试试验台
    5.3 平衡式变量叶片泵样机
    5.4 样机测试和结果分析
        5.4.1 样机试验测试
        5.4.2 样机试验误差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10)新型双作用叶片式转向泵的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概述
        1.1.1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分类
        1.1.2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
    1.2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概述
        1.2.1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分类
        1.2.2 中位开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 液压动力转向泵的结构和原理
    1.4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能耗问题及现有解决方案
        1.4.1 常用双作用叶片式转向泵的能耗分析
        1.4.2 降低能耗的现有解决方案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双联转向泵的原理、基本结构及能耗分析
    2.1 新型双联叶片式转向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1.1 主副泵方案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1.2 大小排量泵方案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2 新型双联转向泵的节能分析
        2.2.1 新型双联转向泵的效率
        2.2.2 主副泵方案能耗分析
        2.2.3 大小排量泵方案能耗分析
    2.3 合流控制部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4 新型双联转向泵与其它节能方案的比较
第三章 新型双联转向泵的仿真研究
    3.1 仿真对象和仿真参数的选择
    3.2 常用叶片式转向泵的仿真
        3.2.1 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观测量
        3.2.2 叶片泵部分的模型
        3.2.3 限流限压阀组部分的模型
        3.2.4 仿真结果
    3.3 新型双联转向泵的仿真
        3.3.1 输入信号和观测量
        3.3.2 双联叶片泵部分的模型
        3.3.3 合流控制部分的模型
        3.3.4 仿真结果
第四章 新型双联转向泵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装置
        4.1.1 实验装置及主要元件的选择
        4.1.2 数据采集和处理
    4.2 实验研究
        4.2.1 转向泵限流转速和最大输出流量的测定
        4.2.2 新型转向泵切换点对输出流量的影响
        4.2.3 新型转向泵的效率及其与切换点的关系
    4.3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已发表(录用)文章
致谢

四、双联叶片泵与变量叶片泵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双作用径向叶片泵的设计及流量分析[J]. 俞向明,孟利民,周鹏. 机械工程师, 2021(09)
  • [2]油井能耗分析计算模型及相应的举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 李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3]多输出叶片泵单执行机构多级系统研究[D]. 赵正鹏. 燕山大学, 2019(03)
  • [4]平衡式双定子泵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 刘忠迅. 燕山大学, 2015(01)
  • [5]数字式双作用变量叶片泵建模与仿真[D]. 李超.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4(04)
  • [6]异型腔旋叶式计量泵的优化分析与设计[D]. 林立强. 浙江大学, 2011(07)
  • [7]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改造[J]. 杨奇顺,侯波,崔瑞. 煤矿机械, 2010(08)
  • [8]新型全液压驱动混炼成型装备的研制[J]. 李利,汪传生,沈波,王旭芳. 机床与液压, 2008(04)
  • [9]新型平衡式变量叶片泵节能研究[D]. 陈磊. 大连海事大学, 2007(02)
  • [10]新型双作用叶片式转向泵的节能研究[D]. 姚晶宇. 浙江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双叶片泵与变量叶片泵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