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一、The reasons analysis of failure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senile patients after stroke(论文文献综述)

付志鹏[1](2021)在《康复中心脑卒中患者下肢康复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目前脑卒中是我国排行前列的死亡病因,带来的后遗症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下肢运动障碍,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然而目前康复中心内广泛使用的下肢康复工具仅能提供基础的训练功能,不能满足患者群体康复需求外更深层次的需求,也无法提供良好的产品使用体验。因此,为老年脑卒中患者使用的下肢康复产品进行人性化设计十分重要。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将人性化设计理论运用于康复中心脑卒中患者下肢康复产品设计中。本文首先阐述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了解我国脑卒中防治的现状,相关产品的研究现状。使用理论研究法对人性化设计理念的相关文献,书籍和网络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人性化设计理论在下肢康复产品设计的应用思路和设计流程。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现有产品的优缺点,使用Kano模型制定调查问卷,运用实地调研法对康复中心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对康复医师进行访谈获取用户群体对现有产品的评价和下肢康复产品设计的具体需求,并进行汇总归纳提出脑卒中患者下肢康复产品的设计创新原则。将设计美学和具体功能相结合,运用设计实践法对人性化脑卒中患者下肢康复产品进行草图绘制,对初步形态方案进行小组评估,随后对选定方案进行3d模型建立和渲染,完成产品的外观设计,然后对制作产品的交互逻辑框架,并进行界面设计实践,从多个维度进行设计究。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人性化设计理论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康复产品设计的价值,对该类产品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李雪霏[2](2021)在《基于压力与应对模式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探讨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及作用效应,明确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为有针对性地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月20日-2020年10月30日,在保定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采用定点连续抽样的方法,按照纳排标准抽取324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应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SSS)、健康认知评价量表(CAHS)、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应用SPSS 22.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性分析;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分析;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认知评价、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压力与应对模式为理论基础,应用AMOS24.0软件,构建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采取最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采取MI指标对模型进行修正,采取整体适配度及内在结构适配度指标对模型进行适配度检验,明确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采取路径系数分析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应。结果:1.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总分为45.36±11.76分,其中躯体障碍、社会交往、受歧视经历、自我感受四个维度得分分别为12.28±3.71分、9.99±3.13分、7.45±2.52分和15.64±5.14分。2.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1)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在经济负担、卒中次数、躯体功能障碍、自理能力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负性认知评价呈显着正相关(r=0.755,P<0.01);与心理弹性呈显着负相关(r=-0.733,P<0.01);与社会支持呈显着负相关(r=-0.507,P<0.01);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显着负相关(r=-0.389,P<0.01)、与屈服应对方式(r=0.546,P<0.01)、回避应对方式(r=0.462,P<0.01)呈显着正相关。(3)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脑卒中患者对卒中事件的负性认知评价对病耻感具有间接的正向影响,间接效应值为0.023,总效应值为0.023;心理弹性对病耻感具有直接负向影响和间接负向影响,直接效应值为0.550,通过回避应对方式对病耻感的间接效应值为-0.036,通过负性认知评价、回避应对方式对病耻感的间接效应值为-0.015,总效应值为-0.601;社会支持对病耻感具有直接负向影响和间接负向影响,直接效应值为-0.230,通过负性认知评价、回避应对方式对病耻感的间接效应为-0.004,总效应值为-0.234;回避应对方式对病耻感具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值为0.110。结论:1.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自我感受维度得分最高。病耻感状况不容乐观,医务工作者应予以重视。2.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1)经济负担、卒中次数、躯体功能障碍、自理能力影响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2)脑卒中患者对卒中事件的负性认知评价、心理弹性、社会支持、面对应对方式、屈服应对方式和回避应对方式与病耻感密切相关。(3)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脑卒中患者对卒中事件的负性认知评价通过回避应对方式间接正向影响病耻感;心理弹性既可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又可通过负性认知评价及回避应对方式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社会支持既可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又可通过负性认知评价及回避应对方式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回避应对方式对病耻感有直接正向影响。

马鑫[3](2021)在《握力对ICU老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握力水平对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寻求不同性别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最佳握力截断值,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评估患者是否具备脱机条件提供简便的辅助参考指标,更好选择脱机时机,降低脱机失败率。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36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通过脱机筛查试验后测量左、右手的平均握力水平,主治医师在不清楚握力测量结果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若试验成功,则参照指南和临床经验决定是否脱机,基于患者的脱机结局将其分为脱机成功组和脱机失败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脱机失败的相关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患者脱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ROC曲线来评价患者握力水平对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36例患者,其中52例发生脱机失败,患者的脱机失败率为22.03%。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患者脱机失败相关的因素有6个,分别为有无肺部疾病史、握力、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入科时APACHE II评分、脱机时APACHE II评分和镇静药持续时间,其他因素在两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握力水平高(OR=0.705,95%CI:0.603~0.825,P<0.001)是脱机失败的独立保护因素,脱机时APACHE II评分高(OR=1.438,95%CI:1.238~1.670,P<0.001)和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长(OR=1.836,95%CI:1.304~2.585,P=0.001)是脱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方程为:Logit(P)=-4.114-0.349×握力+0.363×脱机时APACHE II评分+0.608×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据此绘制ROC曲线,AUC为0.932,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95.1%,预测准确度为90.3%,说明本模型效能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2=10.100,P=0.258)。3.根据握力水平、脱机时APACHE II评分、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与脱机结局之间的关系描绘ROC曲线,结果显示握力预测患者脱机结局的AUC为0.798,最佳截断值为13.1kg,当握力≤13.1kg时,预测患者脱机失败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是86.5%、64.7%。脱机时APACHE II评分预测脱机结局的AUC为0.741,最佳截断值为9分,当APACHE II评分>9分时,预测患者脱机失败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是82.7%、50.5%。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预测脱机结局的AUC为0.821,最佳截断值为6.17天,当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6.17天时,预测患者脱机失败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是67.3%、83.2%。4.由于握力是一项具有性别特异性的指标,故将不同性别的患者分别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握力预测男性患者脱机结局的AUC为0.815,最佳截断值为13.1kg,当握力≤13.1kg,预测男性患者脱机失败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是77.4%、80.5%,阳性似然比与阴性似然比分别是3.97、0.28,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是50.0%、93.4%,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分别是19.5%、22.6%,准确度是79.9%。握力预测女性患者脱机结局的AUC为0.801,最佳截断值为9.4kg,当握力≤9.4kg时,预测女性患者脱机失败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是76.2%、83.6%,阳性似然比与阴性似然比分别是4.65、0.28,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是61.5%、83.6%,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分别是16.4%、23.8%,准确度是81.7%。研究结论:1.握力水平高是老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独立保护因素,脱机时APACHE II评分高、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长是老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2.握力水平可以有效预测老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脱机结局,当男性患者握力≤13.1kg,女性患者握力≤9.4kg时,患者发生脱机失败的风险增大。

何慧鑫[4](2021)在《基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安全隐患防范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制定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安全隐患的干预方案,以期降低患者居家安全隐患,评价本研究所制定的干预方案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安全隐患中的效果,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居家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患者家庭关怀能力。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首发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出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将2019年12月—2020年9月期间经过知情同意后纳入的3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将2020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经过知情同意后纳入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运用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制定有针对性地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指导。干预周期时间为3个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安全隐患调查表、巴氏指数评定量表、居家跌倒因素筛查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对干预前后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居家安全隐患、日常生活能力、居家跌倒因素、家庭关怀指数进行评估。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双人核对录入数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变量采用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居家安全量表得分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前干预组总分为70.75±7.03,对照组总分为73.91±5.32;干预后干预组总分为84.50±3.01;对照组总分为75.79±5.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巴氏指数量表得分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进行组间比较,干预组干预前总分为79.53±11.87,干预后总分为88.28±7.89;对照组干预前总分为74.26±18.96,干预后总分为71.32±2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居家跌倒量表得分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进行组间比较,干预组干预前总分为17.03±3.10,干预后总分为20.19±1.82;对照组干预前总分为16.82±4.48,干预后总分为17.18±5.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家庭关怀度量表得分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进行组间比较,干预组干预前总分为6.50±1.05,干预后总分为8.16±0.95;对照组干预前总分为6.18±1.80,干预后总分为6.35±1.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安全隐患的干预研究有效降低了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安全隐患,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减少居家跌倒的发生率,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关怀能力。

臧家彬[5](2021)在《基于劝导理论的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板设计》文中指出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我国脑卒中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第一致死率,也是我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1],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呈现出逐步递增的状态。我国人口基数大,医疗服务相对落后,特别是脑卒中康复领域,专业的康复人员和设备缺乏,康复费用花费巨大。本文主要对脑卒中家用主动康复设备的研究,旨在提高病人的主动训练,重新塑造脑神经网络,从而使脑卒中患者慢慢康复。设计了一款脑卒中家用上肢主动康复训练产品,首先对脑卒中康复肌理进行研究,确定脑卒中康复的时间周期,本文选择脑卒中的痉挛期与恢复期为节点,依据康复医师的建议,制定康复训练的动作规范,从而进行了产品设计。本文基于劝导理论设计了一款脑卒中上肢智能康复训练板,由灯光指引、声音反馈、触觉反馈,让患者根据灯光的指引去按压按钮,增加了康复的趣味性,有利于患者长时间、主动的参与康复训练,进而重塑脑神经网络,身体机能慢慢恢复。为了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采用NIRS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检测被测试者的大脑皮层血红蛋白的浓度。实验设计:采用对比实验,实验组使用脑卒中上肢智能康复训练按压板,对照组使用平板电脑;实验范式,运动40秒,休息30秒,实验循环7组,被测者20人,去掉两人,有效人数18人。实验数据由NIRSPARK处理,得到脑区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图,如果变化强烈,说明该区域被激活,产品对脑卒中康复有效,否则,结论相反。本文的研究对家用脑卒中康复训练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家用康复设备的研发做出了一些借鉴。给脑卒中患者的家人减轻了医疗费用和减少了时间的消耗、减少了对医院和医师等资源的使用。

高霓[6](2021)在《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照顾负担与疲劳感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照顾负担与疲劳感的现状;分析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心理一致感及照顾负担对疲劳感的影响;探讨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照顾负担与疲劳感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制定减轻照顾者疲劳感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0年6月~12月就诊或入住于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收集。收集内容包括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巴氏指数评定量表;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心理一致感量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和疲劳感量表。收集的数据汇总后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患者、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和量表各个维度均采用频数、构成比、(?)±s进行描述;不同组别间的疲劳感差异分别采用了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对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照顾负担与疲劳感三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心理一致感和照顾负担为自变量,疲劳感为因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本研究有效问卷272份。心理一致感总的平均分为(62.58±9.35)分,处于中度偏低水平,其中各维度得分分别为:意义感(18.74±2.83)分,可控制感(20.21±3.23)分,可理解感(23.68±3.94)分。(2)照顾者负担量表总的平均分为(40.58±12.58)分,处于中度水平,其中各维度得分分别为个人负担(17.13±6.78)分,责任负担(14.45±4.37)分。(3)疲劳感总得分(8.81±2.37)分,处于中度水平,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躯体疲劳(5.27±1.48)分,脑力疲劳(3.54±1.22)分。(4)疲劳感单因素分析:照顾者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与患者的关系、每日照顾时间(小时)、是否有其他照顾者和自觉健康状况存在差异(p<0.05)。(5)pearson相关性分析:照顾者负担与疲劳感呈正相关(r=0.386,p<0.01),心理一致感与疲劳感呈负相关(r=-0.546,p<0.01),心理一致感与照顾者负担呈负相关(r=-0.442,p<0.01)。(6)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照顾者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有其他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和心理一致感是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疲劳感处于中度水平;心理一致感处于中度偏低水平;照顾负担处于中度水平。(2)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与患者的关系、每日照顾时间(小时)、是否有其他照顾者和自觉健康状况。(3)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与照顾负担、疲劳感呈负相关,即心理一致感越低照顾负担与疲劳感就越高;疲劳感与照顾负担呈正相关,即照顾负担越高疲劳感就越高。(4)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有其他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与心理一致感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预测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的主要影响因子。

杨彦楠[7](2021)在《个案管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运用 ——以南京市R医院神经内科病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不断发展,本土社会工作也尝试在不同领域探索适应本土文化和环境的服务模式。笔者通过在医院的实习,思考了社会工作如何为具有复杂需求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提供服务,基于此,开展医务社会工作运用个案管理模式的专业的方法来介入老年患者的康复治疗,希望能够满足患者的多层次需求,帮助案主连结可利用的资源,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提供有效的服务,因此笔者最终尝试以个案管理模式进行介入。本研究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从而确立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理论基础及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然后,通过自评量表筛查和访谈对案主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需求的资料进行收集,同时也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对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进行了解,再以生-心-社的模式为指导,根据所收集资料分析脑卒中患者的共性问题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个案管理团队,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多层次需求制定服务计划进行服务。首先,以理性情绪疗法为指导,运用访谈的方式解决案主的心理压力问题,其次联合多学科的个案管理团队运用社会支持理论,为不同案主提供多层次的其他需求,最后对个案管理团队介入偏瘫患者康复的整个服务过程进行评估、反思,最终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总之,笔者希望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联合团队其他角色减缓案主的心理压力,发挥案主的优势,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从而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偏瘫患者康复的运用,希望能对以后的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汤佳[8](2020)在《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现在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达到新的高度,而健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刻不容缓。目前国内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只注重疾病本身的诊治,对于大型的综合性公立医院而言,主要负责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医疗任务,目前存在着病人众多、现有医疗规模的限制、病患床位相对紧张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在所患疾病比例中,高血压、精神疾病、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各种慢性疾病占绝大多数,慢性疾病和人口老龄化互相影响,这让在面临一般急性疾病后的患者在治疗后,会遇到更多的临床心理问题、生活自理能力问题,这使得康复时间变得更加漫长,而且需要投入更多介入措施,这在无形之中给大型公立医院增加了很多负担。大型公立医院通过快速康复等手段,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了医疗资源,更快的周转了病床。患者平均住院日下降,虽然身体疾患更快速的被治愈,可心理状况还没有能够达到满足立即返回家中的标准。平均住院日的缩短,不利于患者和医生产生良好的信任关系,而医生的短期治疗容易引起患者疾病治愈后复发,医生需要和患者保持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需要对患者进行连续的照护。因为患者难以控制病情或是病后匮乏的照护,而产生的入院治疗和使用药物的费用,对于医保部门的经费是极大的浪费。本研究立足于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进行论述。目的为了健全我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弥补服务体系中的断层。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达到新的高度。目前国内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只注重疾病本身的诊治,对于每一级的综合性公立医院而言,主要负责大部分百姓的医疗救治,却存在目前患者数量众多、现有医疗规模的限制、病患床位相对紧张等日益突出的问题。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具体的服务形式,包括健康科普、院前急救、院中急性期照护、中期照护、长期照护、终末期照护,而目前在国内中期照护处于缺失状态,不仅造成了老年患者非计划性重返病房,浪费医疗资源,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方法从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成入手,分析中期照护模式存在的必要性,阐述中期照护的理论、模式、软硬件,并以医联体中骨科、卒中、胸痛中期照护病房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中医药在中期照护领域中的作用,对目前医联体中开展中期照护服务的存在的技术和政策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来探讨中期照护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不可或缺,同时在医联体下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是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其中理论研究先对国内外内的中期照护模式进行梳理,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阐述,探讨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是一种契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的服务模式,有助于老年医疗服务的整体化和延续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追溯了老年医疗服务的历史沿革和相关构成。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老年医疗服务古已有之,从衰老理论、预期寿命延长和疾病谱的转变等方面来论述构建整体化老年医疗服务的必要性;对目前国内提供的老年医疗的服务内容进行阐述,包括健康科普、院前救治、急性期照护、长期照护和终末期照护,急性期照护和长期照护之间存在断层,有些急性病出院后患者,因为未得到有效和安全的中期照护,导致非计划性重复入院或者身体功能未能良好恢复,甚至于致残,直接进入长期照护模式。还论述了中期照护相关概念及模式。明确阐述了中期照护模式的定义、照护对象和形式,以及开展中期照护所需的软硬件条件,通过对三家医院的2400名老年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出中期照护的需求与日常生活能力正相关;并运用服务链理论、持续照顾理论、协同论对本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医疗服务是个整体的产品概念,而由于卫生体制等原因,本应该形成一条“价值链”的医疗服务流程,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关注并落实老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中各个方面的需求,是“持续照护”的理论最本质的核心点。“持续照护”让有着个性化需要的老人最大可能在固定熟悉的场所长期居住,以此受到良好的照顾。相关理论支撑了中期照护模式产生的必要性。为了阐述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的可行性,先从理论方面进行论述。医联体是在中国现有医疗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不同层次医疗机构联合而成的组织构架,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形势堪忧,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有效落实进行中期照护服务,它对于连续性健康管理的实行十分重要,同时还有政府支持、资源优势互补、更为便捷、提高收入、降低费用等优势,在政治、经济和技术三方面都具有理论可行性,因此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势在必行。随后通过实证分析论述老年患者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行中期照护服务的有效性。取样扬州苏北人民医院肩袖损伤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其中52例为观察组,在医联体下汤汪骨科联合病房行中期照护,48例未行中期照护为对照组,对其行术后康复效果比对及UCLA评分统计学比较,显示行中期照护更加有效;取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卒中患者300例,分为两组,其中有162例作为观察组至医联体下木渎卫生院进行中期照护,138例作为对照组未接受,通过ADL量表、GDS-15量表、FRA量表、EQ-5D量表进行统计学比较,显示中期照护对急性期后老年脑卒中患者有着显着的临床效果,是一种能创造高附加值的新型照护模式,老年患者脑卒中后越早实施中期照护,效果越好;取样泰州市人民医院急性心梗行CPI手术患者208例,分为两组,其中有100例作为观察组转入高港区人民医院进行中期照护,108例出院回家普通康复未接受中期照护,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比例进行比较,显示中期照护有益于急性心梗CPI术后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实现了安全性与有效性兼得的身心康复效果。本文也对中期照护的中医药优势,在医联体下开展中期照护的政策、技术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补充说明。在中期照护中中医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中医药的独特理论和临床优势入手,分析了中期照护中中医药可以产生的相关作用,如如在情绪、饮食、用药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中医工作室运作较好,如中医骨伤专业历史悠久,和西医骨伤结合,在中期照护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的中期照护服务中要继续加强中医药理论的挖掘,促进中医药中期照护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强化中医药中期照护服务的网络建设,让中医药这一我国文化瑰宝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绽放绚烂光彩。对医联体下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服务目前存在的政策及技术问题进行梳理。康复技术和老年综合评估技术是中期照护服务中较为关键的两样技术,对医联体内实施中期照护(主要为康复治疗)的调查显示,基层康复医疗的能力较弱,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国内刚刚发展,尚未能推广使用。他问题还包括医保支付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三级医院无力开展相关服务、软硬件标准尚未形成、绩效分配方案待确定、利润待提高、具体疾病效果评价指标缺乏以及老人多重用药、谵妄管理、跌倒和误吸等相关问题都需要关注。对医联体下中期照护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互联网医院的兴起对中期照护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介绍了“互联网+”的中期照护模式及大数据在中期照护中的应用,并以苏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相关服务对中期照护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来论证“互联网+”的中期照护模式大有可为;日间手术普及也为中期照护开展打开市场,医联体模式下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应加强协作,医院主要负责为患者进行日间手术,并在手术后将患者送往社区医疗机构继续进行中期护理治疗,以苏北人民医院日间手术患者在家康复和社区中期照护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日间手术后社区中期照护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度,促进患者康复。增加了中期照护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在服务类型上更加多样,服务模式上更加完善,服务衔接上更加连续,具备了完整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信息平台难以共享、医保报销与服务脱节、老年医学统领机构缺乏、老年护理与康复人才短缺等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结果本研究立足于中国特色,找出最适合中期照护服务的医疗组织环境,即在医联体中社区或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服务,不仅符合国家上下转诊、急慢分治的要求,且有利于老年患者恢复身体机能,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打造全生命周期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不足是研究主要以理论推断为主,样本量较少,外推行有一定局限。结论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应对巨大的老年医疗需求,需要通过中期照护这一模式弥补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断层,以面对具有复杂需求的老年患者,同时有效衔接并整合医疗资源。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单位开展中期照护服务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以有效弥补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断层的较好模式。

朱晓萍[9](2021)在《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基于行动地当前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问题日趋凸显,而医院-社区-家庭的连续性照护方案尚不完善的现状,运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计划、方案评价等五个阶段,从多角度探索行动地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并在临床应用中不断修正和优化,探讨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为规范脑卒中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框架,按照行动研究“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以两轮行动循环的方式,优化并修订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一阶段,诊断阶段:通过临床实践现状调查了解脑卒中患者疾病照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疾病照护需求。第二阶段,计划阶段: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行动研究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三阶段,行动阶段:研究者选择脑卒中中心及神经内科实施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采用参与式观察法、焦点小组访谈方法收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结合研究者以及行动小组的反思、讨论共同对方案进行优化和修订;第四阶段,评价阶段: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1月~12月实施修订后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与2017年11月~12月未实施该个案管理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前后对比,通过对患者层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出院满意度等)、照顾者层面(照顾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医护层面(医师、护士、社区护士满意度、对个案管理模式的认知与接受度)以及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层面(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相关数据的前后对比,采用描述性统计、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干预前后1、3、6个月数据的差异性,评价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对患者、照顾者、医护以及医疗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并为第二轮行动循环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五阶段,反思阶段,回顾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研究,通过对行动小组成员、个案管理师及参与本阶段研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访谈,从患者、家庭照顾者、医护实践者、护理专业及卫生资源利用层面反思行动研究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第二轮行动循环则根据第一轮行动循环的研究结果进行第二轮的计划、实施、评价和反思。【研究结果】1、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果:临床现状调研发现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存在较高照顾需求,包括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需求、连续性照护管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医院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管理目前仅局限于院外随访阶段,阻滞因素多而复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脑卒中患者的连续性照护管理认知欠缺,医院社区的联动、引导是重要解决途径。文献回顾发现脑卒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欠佳、早期康复训练缺乏规范性、家庭照护者照护压力较大、院外连续性照护存在脱节现象、以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等保障机制不健全、对个案管理模式中关键要素与环节质量把控有待提升;基于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以及行动小组头脑风暴,依据指导照护模式,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通过初步实施以及评价阶段不断优化方案,最终形成由专职个案管理师主导、兼职个案管理师辅助,包含医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药剂师等多重角色的学科协作团队,实施包括评估、监测、支持、提供教育、自我管理、沟通与协调的从入院到出院,再到社区、家庭等全程疾病照护管理流程。脑卒中个案管理实施后,在患者层面,显着改善患者疾病照护结局,患者的疾病康复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控制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等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照顾者层面,显着提高照顾者照顾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干预组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远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亦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其生活质量测评指标总体健康状况(GHQ-28)亦显着改善,干预组GHQ-28各维度以及总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除严重抑郁维度外亦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护层面,干预组医院医护对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及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方面,干预组患者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针对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之处,如患者渴望上门医疗服务、纸质版宣教材料略显不足、护士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不足、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以及社区参与管理不足等维度进行优化和整改,形成最终版的脑卒中个案管理模式,着重于卒中宣教材料《脑卒中防治ABC》制定、增加社区上门服务、增加Hcy疾病指标收集、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及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等方面的修订。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与第一轮行动研究相比,社区参与力度提高,社区医生、护士对个案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认知程度及接受程度皆显着提升(p<0.05)。社区上门医疗服务给患者及照顾者带来便捷,使其从中体验到更多关怀和照顾,个案管理护士专科水平和社会认可度亦大幅提升。【研究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及其照顾者对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连续性照护管理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持续需求;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是以个案管理护士为主导的脑卒中多学科照护模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连续性的疾病照护和管理,使患者及其照顾者及时获取疾病诊疗及照护信息、有效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疾病康复过程及结局,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整体康复;在照顾者层面提高其照顾能力、改善其健康状况,亦起到积极作用;在医疗卫生系统层面可有效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卫生服务模式;在护理专业层面使护士深刻感受到自身责任感和价值感、促进其专业学习和提升,最终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拓展脑卒中护理服务范围,使连续性护理服务有效延伸,为脑卒中患者持续、动态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提供可靠专业支持和照护,丰富临床护理实践范畴。

吴巧娣[10](2021)在《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护理依赖程度及发生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减少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的发生提供新的视角和更加科学的循证依据,以帮助其改善康复效果,提高生存质量。方法:1.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依赖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中文修订版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对新疆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50名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2.编码有效问卷后,使用Epidata3.1软件将资料录入、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或M(P25,P75)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单因素及相关性分析有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探索影响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发生护理依赖的因素。结果:1.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总分为70.00(60.75,73.00)分,生理功能维度条目均分为4.78(4.11,4.89)分,心理社会功能维度条目均分为4.66(4.00,4.83)分;护理依赖检出率为44.29%。2.单因素分析显示,在主要照顾者类型、脑卒中类型、病程、功能障碍、跌倒史、专业人员康复指导、定期康复锻炼或治疗、抑郁、卒中后疲劳方面独立组与依赖组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得分与自我护理能力得分、社会支持得分、卒中康复自我效能得分均呈正相关(r=0.773、0.142、0.751,P<0.05)。3.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为配偶(OR=3.165,95%CI=1.092~9.177)、出血性脑卒中(OR=3.236,95%CI=1.103~9.491)、留有功能障碍(OR=4.453,95%CI=1.707~11.618)、卒中后疲劳(OR=2.096,95%CI=0.979~4.488)、自我护理能力-技能维度(OR=0.916,95%CI=0.828~1.013)及环境维度(OR=0.880,95%CI=0.784~0.988)、日常生活活动效能(OR=0.907,95%CI=0.855~0.962)7个变量进入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上7个变量对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AUC=0.928,P<0.001)。结论:1.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的检出率处于中等水平,有待降低。2.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程度与其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水平、卒中康复自我效能负相关。3.主要照顾者为配偶、出血性脑卒中、留有功能障碍、存在卒中后疲劳是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发生护理依赖的主要危险因素,自我护理能力-技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环境提高及日常生活活动效能增强是其主要保护因素。

二、The reasons analysis of failure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senile patients after strok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reasons analysis of failure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senile patients after stroke(论文提纲范文)

(1)康复中心脑卒中患者下肢康复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发展与研究现状
        1.2.2 国内发展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人性化设计理论
    2.1 人性化设计理念概述
    2.2 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2.3 人性化设计研究内容
        2.3.1 人性化设计的本能层次
        2.3.2 人性化设计的行为层次
        2.3.3 人性化设计的反思层次
    2.4 人性化设计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下肢康复产品调研与用户研究
    3.1 下肢康复产品概念与分类
    3.2 坐姿下肢康复产品的市场调研
    3.3 脑卒中患者的特征分析
        3.3.1 老年卒中病人的生理特征
        3.3.2 老年卒中病人的心理特征
    3.4 基于Kano模型的需求调研与分析
        3.4.1 Kano模型理论相关论述
        3.4.2 下肢康复产品需求层次分类
        3.4.3 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3.5 构建用户模型和需求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性化设计在下肢康复产品的应用
    4.1 下肢康复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4.1.1 安全性原则
        4.1.2 易用性原则
        4.1.3 反馈性原则
    4.2 人性化下肢康复产品设计定位分析
        4.2.1 定位设计的目标用户
        4.2.2 定位使用环境
        4.2.3 定位人性化设计要素
    4.3 下肢康复训练机的人性化设计应用研究
        4.3.1 人机工程学研究
        4.3.2 功能人性化创新研究
        4.3.3 造型的人性化设计
        4.3.4 交互界面的人性化设计
        4.3.5 色彩的人性化设计
        4.3.6 材料的人性化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下肢康复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实践
    5.1 下肢康复训练机的外观造型设计
        5.1.1 初步草图方案
        5.1.2 草图方案小组评价
        5.1.3 数字模型制作与展示
    5.2 下肢康复训练机的效果图展示与说明
    5.3 下肢康复训练机的交互设计
        5.3.1 产品交互系统框架
        5.3.2 界面交互设计
    5.4 产品尺寸与使用情景图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坐姿下肢康复产品调查问卷
附录2 草图方案评分数据表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基于压力与应对模式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脑卒中疾病流行特点
        1.1.2 脑卒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1.3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普遍存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病耻感的概念
        1.2.2 病耻感的测量工具
        1.2.3 病耻感的研究现状
        1.2.4 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1.3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1.3.1 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普遍存在
        1.3.2 脑卒中患者的认知评价及应对对病耻感的影响有待探讨
        1.3.3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作用机制问题有待研究
    1.4 操作性定义
        1.4.1 病耻感
        1.4.2 认知评价
        1.4.3 心理弹性
        1.4.4 社会支持
        1.4.5 应对方式
    1.5 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1.5.1 理论依据
        1.5.2 研究假设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2 抽样方法
        2.2.3 样本量计算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工具
        2.3.2 资料收集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原则
    2.7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果
    3.1 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
    3.2 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
    3.3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3.3.1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
        3.3.2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3.3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第四章 讨论
    4.1 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
    4.2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4.2.1 一般资料对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4.2.2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1.1 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现状
        5.1.2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5.2 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5.2.1 创新点
        5.2.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握力对ICU老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脱机失败的病理生理机制
        1.1.2 脱机失败引起的不良影响
        1.1.3 老年人是脱机失败的主要群体
        1.1.4 传统预测脱机结局指标的局限性
        1.1.5 评估机械通气患者肌力的必要性
        1.1.6 危重症患者常用的肌力评估方法及局限性
        1.1.7 握力与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联系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样本
        2.1.2 样本量计算
    2.2 研究工具与观察指标
    2.3 研究步骤
        2.3.1 脱机筛查试验
        2.3.2 握力测量
        2.3.3 自主呼吸试验
        2.3.4 基于脱机结局分组
    2.4 质量控制
        2.4.1 研究方案设计
        2.4.2 成立课题小组
        2.4.3 资料收集控制
        2.4.4 资料录入分析
    2.5 统计分析
    2.6 伦理审查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分布
    3.2 两组患者资料的单因素比较
    3.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4 各指标对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3.5 握力对不同性别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4 讨论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特征分析
    4.2 脱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
        4.2.1 握力
        4.2.2 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
        4.2.3 APACHE II评分
    4.3 握力对脱机失败预测的ROC曲线分析
    4.4 本研究对临床工作的启示
        4.4.1 重视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肌力的评估
        4.4.2 关注存在脱机失败危险因素的患者
        4.4.3 针对脱机失败高风险患者的肌力训练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握力测量的临床应用与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安全隐患防范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绪论
第1章 研究现状
    1.1 脑卒中流行病学
    1.2 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安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老年脑卒中居家安全发展趋势
    1.4 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基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方案的制定
    2.1 干预方案制定小组
        2.1.1 以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初步方案
        2.1.2 制定函询问卷
        2.1.3 专家可靠性分析
        2.1.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2.1.5 质量控制
    2.2 结果
        2.2.1 专家一般情况
        2.2.2 专家可靠性分析
    2.3 讨论
        2.3.1 以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方案的科学性
        2.3.2 以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方案的实用性
第3章 基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安全隐患防范的效果评价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样本量的确定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工具
        3.2.2 试验分组
        3.2.3 资料收集
        3.2.4 数据分析
        3.2.5 伦理原则
        3.2.6 质量控制
        3.2.7 研究技术路线
    3.3 研究结果
        3.3.1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结果
        3.3.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居家安全隐患得分情况
        3.3.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得分情况
        3.3.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居家跌倒风险得分情况
        3.3.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家庭关怀指数得分情况
    3.4 讨论
        3.4.1 老年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3.4.2 以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方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安全隐患的影响
        3.4.3 以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方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的影响
        3.4.4 以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方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跌倒风险的影响
        3.4.5 以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方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家庭关怀指数的影响
    3.5 创新性
    3.6 局限性
    3.7 研究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知情同意书
    附录 B 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 C 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安全隐患调查表
    附录 D 巴氏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
    附录 E 居家跌倒风险筛查量表
    附录 F 家庭关怀指数问卷
    附录 G 以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初步方案专家咨询(第一轮)
    附录 H 以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初步方案专家咨询(第二轮)
    附录 I 干预组用药安全干预内容(终稿)
作者简介
致谢

(5)基于劝导理论的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脑卒中康复背景
        1.1.2 脑卒中上肢康复基本原理
    1.2 研究现状
        1.2.1 脑卒中康复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劝导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用户研究
    2.1 用户调研准备
        2.1.1 目标人群
        2.1.2 用户研究的目的
    2.2 问卷调查
        2.2.1 网络问卷调研
        2.2.2 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2.3 用户访谈
        2.3.1 医护人员访谈
        2.3.2 患者及家属访谈
    2.4 用户需求分析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品原型设计
    3.1 劝导理论与脑卒中康复训练
        3.1.1 劝导机制的设定
    3.2 产品原型设计
        3.2.1 设计展开
第4章 产品原型有效性验证
    4.1 实验目的
    4.2 设备原理
    4.3 实验设计
        4.3.1 实验样本招募
        4.3.2 实验流程
    4.4 数据采集
    4.5 数据处理
    4.6 实验结果分析
        4.6.1 脑区激活情况
    4.7 实验结果讨论
第5章 产品设计需求分析
    5.1 基于产品原型实验优化设计分析
    5.2 功能需求分析
        5.2.1 产品功能架构分析
        5.2.2 功能优先级划分
        5.2.3 产品功能架构
    5.3 人机分析
    5.4 CMF分析
        5.4.1 色彩分析
        5.4.2 材料
        5.4.3 表面处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脑卒中上肢康复按压产品设计实践
    6.1 脑卒中上肢康复按压产品产品方案设计
        6.1.1 外观方案设计
    6.2 产品方案展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照顾负担与疲劳感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概述
    1 研究背景
    2 相关概念
    3 研究现状
    4 研究目的
    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调查工具
    3 资料收集
    4 统计学方法
    5 质量控制
    6 伦理学问题
    7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状况
    3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状况
    4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状况
    5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单因素分析
    6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照顾负担与疲劳感的相关性分析
    7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1 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情况
    2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现状分析
    3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分析
    4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现状分析
    5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的单因素分析
    6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照顾负担与疲劳感的相关性分析
    7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的多因素分析
    8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脑卒中病人照顾者疲劳感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论文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个案管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运用 ——以南京市R医院神经内科病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一)理性情绪疗法
        (二)社会支持理论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六、概念界定
        (一)个案管理
        (二)脑卒中偏瘫患者
第二章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问题评估
    一、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研究对象问题的评估
        (一)心理压力问题
        (二)社会支持问题
        (三)康复障碍问题
第三章 个案管理运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实务过程
    一、准备阶段
        (一)制定目标
        (二)建立个案管理团队
        (三)制定服务计划
        (四)分析可利用的资源
    二、实施阶段
        (一)心理压力缓解
        (二)帮助建立社会支持
        (三)协助康复训练
    三、结束阶段
        (一)服务成效的评估
        (二)结案
第四章 个案管理运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研究总结
    一、总结
    二、反思
        (一)服务成效受到多重因素影响
        (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加强
    三、对个案管理模式运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展望
        (一)促进个案管理团队角色的连结
        (二)推动个案管理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8)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现状和述评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述评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老年医疗服务历史沿革及相关构成
    1 老年医疗服务历史沿革
        1.1 古代老年医疗服务历史记载
        1.2 现代老年医疗服务现状
    2 构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2.1 自然衰老的需求
        2.2 预期寿命的延长
        2.3 疾病谱的转变
    3 当前老年医疗服务主要构成
        3.1 健康科普
        3.2 院前急救
        3.3 院内救治(急性期照护)
        3.4 长期照护
        3.5 终末期照护
        3.6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断层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期照护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 概念界定
        1.1 中期照护
        1.2 中期照护对象
        1.3 中期照护模式
    2 开展中期照护服务需要的软硬件
        2.1 硬件条件
        2.2 软件配备
    3 老年患者中期照护需求相关性分析
        3.1 出院老年患者的中期照护需求问卷分析
        3.2 结果分析
    4 相关理论基础
        4.1 服务供应链理论
        4.2 持续照顾理论
        4.3 协同理论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的理论可行性研究
    1 医联体的概念及成效
        1.1 医联体的概念
        1.2 医联体建设成效
    2 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
    3 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行中期照护的理论可行性
        3.1 政治可行性
        3.2 经济可行性
        3.3 技术可行性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的实践可行性研究
    1 扬州广陵汤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科中期照护
        1.1 肩袖损伤患者康复不足
        1.2 肩袖损伤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1.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1.4 实证分析
    2 苏州木渎卫生院卒中中期照护
        2.1 卒中患者康复不足
        2.2 卒中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2.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2.4 实证分析
    3 泰州高港区人民医院心梗中期照护
        3.1 心梗患者康复不足
        3.2 急性心梗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3.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3.4 实证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医特色的中期照护条件分析及实践
    1 中医的独特理论和临床优势
        1.1 丰富的中医理论优势
        1.2 非药物治疗的临床优势
        1.3 多管齐下的兼并优势
    2 中期照护中的中医应用
        2.1 情绪护理
        2.2 饮食护理
        2.3 中药护理
        2.4 恢复护理
    3 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期照护的中医实践
        3.1 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中医工作室
        3.2 中期照护的中医骨伤应用
    4 中医特色中期照护发展的相关建议
        4.1 加强对中医中期照护理论的挖掘
        4.2 促进中医中期照护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4.3 强化中医中期照护服务的网络建设
    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期照护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1 老年康复技术不成熟
        1.1 医务人员中期照护康复技术应用调查
        1.2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治疗现状
    2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未普及
        2.1 老年综合评估内涵
        2.2 老年综合评估流程
        2.3 在中期照护服务中的应用
        2.4 老年综合评估的效用
        2.5 实践应用尚未普及
    3 医保支付方式需转变
        3.1 工作机制要创新
        3.2 付费方式要协同
        3.3 收费标准要统一
    4 其他相关问题
        4.1 三级医院无力开展
        4.2 硬件设施尚无标准
        4.3 软件配备缺乏规范
        4.4 绩效分配有待确定
        4.5 药品耗材利润不高
        4.6 具体疾病指标缺乏
        4.7 老年多重用药需关注
        4.8 谵妄管理有待加强
        4.9 吞咽误吸需要重视
    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期照护发展前景与机遇
    1 “互联网+”医院为中期照护带来新机遇
        1.1 “互联网+”中期照护模式
        1.2 大数据在中期照护中的应用
        1.3 苏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中期照护实践
    2 日间手术开展为中期照护带来新市场
        2.1 日间手术概念
        2.2 日间手术适用范围
        2.3 基层医疗机构日间手术中期照护成效
        2.4 日间手术普及为中期照护开展带来市场
        2.5 推广医联体日间手术中期照护信息化平台
    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1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成
    2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存在问题
        2.1 管理体系条块分割
        2.2 信息平台难以共享
        2.3 医保报销与服务脱节
        2.4 老年医学统领机构缺乏
        2.5 老年护理、康复人才短缺
    3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3.1 探索整合型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3.2 建立全面的医疗服务信息档案
        3.3 整合医保方式和服务模式
        3.4 建立区域老年医学中心
        3.5 加强护理、康复人才的培养
    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 研究总结
    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2.1 研究意义深远
        2.2 研究内容创新
        2.3 研究方法创新
    3 研究不足
    4 研究展望
        4.1 理论研究将不断深入
        4.2 实证研究将更具经验
        4.3 指标模型将更加细化
    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一)脑卒中防治是慢病管理系统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
        (二)临床实践凸显脑卒中照护模式变革需求
        (三)个案管理是实现脑卒中连续性照护服务的可行模式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指导照护模式
    三、研究目的
    四、方法的选择---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起源与概述
        (二)行动研究的概念与应用
        (三)行动研究的步骤
        (四)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契合性分析
        (五)行动研究场所的选择
    五、研究内容
    六、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二)资料分析方法
    七、质量控制措施
    八、人权保护措施
    九、技术路线
第三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一、诊断阶段---问题的确认
        (一)田野研究---行动地临床现状调研
        (二)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居家照护体验
        (三)医护人员的知情者访谈
        (四)讨论
        (五)小结
    二、计划阶段---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一)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构建原则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文献回顾
        (三)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构建的理论转化
        (四)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五)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三、行动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实施与修订
        (一)制定行动计划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实施与修订
    四、评价阶段---脑卒中患者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评价指标与工具
        (四)干预措施
        (五)资料收集方法
        (六)资料分析方法
        (七)质量控制措施
        (八)研究结果
        (九)讨论
        (十)小结
    五、反思阶段---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研究结果
        (六)讨论
        (七)小结
第四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
    一、计划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完善与修订
        (一)制定行动计划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讨论修订
    二、行动阶段---修订版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小结
    三、评价阶段---第二轮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质量控制措施
        (六)研究结果
        (七)讨论
        (八)小结
    四、反思阶段---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研究结果
        (六)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成果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的创新性
    四、研究的局限性
    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综述 积极老龄化视阈下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回顾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理论基础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方法
    2.5 研究工具
    2.6 资料收集
    2.7 数据整理与分析
    2.8 质量控制
    2.9 伦理原则
第三章 结果
    3.1 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一般资料
    3.2 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现状
    3.3 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及卒中康复自我效能现况
    3.4 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的单因素分析
    3.5 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与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卒中康复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3.6 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的多因素分析
    3.7 验证模型对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的临床预测能力
第四章 讨论
    4.1 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4.2 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抑郁、卒中后疲劳状况
    4.3 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的现状
    4.4 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卒中康复自我效能现况
    4.5 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的影响因素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的创新性
    5.4 研究的局限性
    5.5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护理依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四、The reasons analysis of failure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senile patients after stroke(论文参考文献)

  • [1]康复中心脑卒中患者下肢康复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 付志鹏.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压力与应对模式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研究[D]. 李雪霏. 河北大学, 2021(09)
  • [3]握力对ICU老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结局的预测价值[D]. 马鑫.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4]基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安全隐患防范的效果研究[D]. 何慧鑫. 北华大学, 2021(12)
  • [5]基于劝导理论的脑卒中上肢康复训练板设计[D]. 臧家彬. 山东大学, 2021(12)
  • [6]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照顾负担与疲劳感的相关性研究[D]. 高霓.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个案管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运用 ——以南京市R医院神经内科病人为例[D]. 杨彦楠.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8]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D]. 汤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D]. 朱晓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
  • [10]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依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吴巧娣. 石河子大学, 2021(02)

标签:;  ;  ;  

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