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to”很容易与不定式混淆

介词“to”很容易与不定式混淆

一、易与不定式混同的介词“to”(论文文献综述)

魏阳阳[1](2019)在《汉语平比范畴研究》文中认为比较是人类共有的思维认知能力,投射在人类语言中的比较语义范畴也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不同语言表达比较语义的词汇句法形式更是丰富多样,以上现象使得比较范畴始终是语言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不过目前学界对差比句的关注度要远高于平比句,为了实现对平比范畴的充分观察、描写和解释,本文力求从宏观层面建立平比范畴的概念体系,从结构形式层面探讨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的句式类型、编码类型和语序类型,从语义认知层面解释汉语和周边民族语言平比概念的来源、衍生以及平比标记的多功能语义兼用模式。全文除结语之外,共有七章:第一章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梳理汉语比较句研究的发展脉络。前人对汉语比较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比较范畴的定义,确定比较范畴的研究对象;运用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对比较句的形式进行描写;追溯汉语比较标记和比较句式的出现时间和形成过程;将比较句的语序作为基本语序考察的重要参项,研究汉语比较句的语言类型学特征;测量汉语中不同比较句的二语习得难度,为比较句式的语法项目选取和排序提供标准。总体上对差比句的关注度要远高于平比句,而关于平比句还存在着众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二章遵循以语法意义为起点的思路,对比较范畴的语义概念进行界定,将比较事件抽取出比较目标、比较基准、比较点、比较结果和比较事件过程五个语义要素。涉及到比较范畴的句法问题,主要包括比较目标和比较基准的对称性问题、基准标记的句法性质和特征问题、比较结果的句法性质和对称性问题以及比较句的语法功能问题。第三章对现代汉语平比结构的句式类型进行了调查,平比句的比较结果成分是整个句式最显着的标志,因此本章以形容词类平比结果标记、代词类平比结果标记和助词类平比结果标记为标准,将现代汉语平比句式分为相应的三种。继而,本章对各类平比句式在实际语料中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总体来说,形容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在实际语料中是平比表达的主体,其中“一样”与“和”类并列介引型基准标记的共现频率最高;指称代词充当平比句结果标记的能力呈现“这样>那样≈那么>这么”的序列;助词类结果标记“似的”与象似型基准标记共现频率最高,助词性结果标记“似的”体现出最强的固定搭配特征,并且理性语义的磨损程度最高。第四章对汉语平比结构形式类型之一的编码类型进行了讨论,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Nichols(1986)的附从标志和附核标志概念,以及Haspelmath(2017)提出的六种平比句编码类型。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主要使用“基准标记+结果标记型”“等同/达到义次谓语型”两种编码类型的平比结构,都使用的是核心和从属语双重标志的编码方式;古汉语也曾经大量地使用过“仅有基准标记型”和“仅有结果标记型”编码类型平比结构,但总体上来说古汉语倾向于使用附从标志的编码手段来构建平比结构。另外本章还抽取了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普遍存在的三条编码特征:第一,平比标记和差比标记在历时和共时层面上存在混同和分化;第二,平比结构具有单标记和双标记两种类型共同存在的特征;第三,比较标记可以兼及平比、相似和比拟三种语义功能。上述类型学特征在世界上其他语言的平比结构中也广泛存在。第五章对汉语平比结构形式类型之二的语序类型进行了讨论,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Greenberg(1963)、Dry(1992)提出的差比句语序蕴含共性,以及Haspelmath(2017)在对世界上119种语言平比结构进行调查与分类的基础上,总结的两条与基本语序有关的蕴含共性。本章收集了汉语周边民族语言三种平比结构的语料,发现Haspelmath(2017)提出的两条语序蕴含共性对不同类型平比结构的可预测能力有非常大的区别,具体表现为:对少数民族语言“和”类并列介引型平比结构和达到型平比结构语序情况的可预测性非常低,对象似型平比结构语序情况的可预测性很强。我们的解释是:与普遍语序规则匹配程度很高的民族语言平比结构,更有可能来源于语法系统的自身演化;而与普遍语序规则匹配程度很低的平比结构,更有可能是受到强势的汉语平比结构特殊语序的影响。而汉语平比和差比结构语序情况的特殊性,是汉语介词结构语序特殊性的一种表现。魏晋时期开始的汉语介词结构前移给平比结构带来的影响有两条:第一,基准成分的前移加速了基准标记由相似义动词向介词发展的进程;第二,基准成分的前移突破了原始句式对语法成分的性质限制。第六章从宏观的语义认知角度对汉语平比范畴的历时演化类型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汉语平比和相似范畴的来源和衍生方向具有类型学上的普遍意义。本章发现世界语言的平比范畴与空间概念、领有概念和方式概念之间存在着历时演化关系,上面三种来源都遵循从具体概念到抽象概念的语法化规则。具体总结为:来源于空间概念的比较范畴,被世界上最多语言所使用,包括使用某些静态方位词或动态趋向动词作为比较标记;来源于领有概念的比较范畴,是汉语历时语义演化的一种特殊类型;来源于方式概念的比较范畴,主要出现在与罗曼语和拉丁语有亲缘关系的印欧语系语言之中。平比和相似概念的衍生也同样能够反映世界语言的普遍演化规律,平比标记的演化目标主要包括:比拟和差比标记、推断义副词、话题标记、例举标记和从句引导标记,汉语的“像”可以说是虚化程度比较高的平比标记,另外在很多非洲语言中也能够发现与汉语“像”具有相似衍生方向的平比标记。第七章从微观的语义认知角度考察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常用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认知模式。本章将语义地图的基本研究方法应用在汉语平比范畴的研究领域,分别绘制了并列介引型基准标记、象似型基准标记和“有”字达到型基准标记的概念地图和语义地图,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汉语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兼用模式在世界语言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具有语言类型学研究上的参考价值。过去普遍认为“和”类平比标记与伴随功能具有语义相邻关系,与并列功能并不存在直接蕴含关系,但是本章发现有些少数民族语言“和”类平比标记只兼及并列连词功能,因此本章重新调整了平比、并列与伴随三种功能之间的概念地图,认为平比标记功能同时是并列和伴随功能的下位概念。另外,有些具有汉语特色的平比基准标记的语义兼用模式也能够在民族语言中发现,本章提出导致这种高度相似性的原因可能不是语言内部因素的驱动,更可能是东亚地区各语言之间经过接触而引发的区域扩散。

池舒文[2](2019)在《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文中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范畴”一词做出两种解释,一种是哲学性或理论性的解释,即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另一种则是通俗的解释,即范畴指“类型、范围”,这两者之间虽不能说在意义上毫无联系,但它们之间似乎仍有不小差别。一方面“范畴”作为各学科必须依赖的基础性概念,显然被要求作为一个体系而存在,即各学科均要为自己准备一整套“范畴”用以构筑一个严谨详实的能够反映人对客观事物本质认识的理论体系,但另一方面“范畴”在日常用语中却给人一种“事事皆范畴,处处见范畴”的感觉。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语言使用中“范畴”似为所有“语词”背后的意义支撑,每个“语词”自身被看成是“表达”,而它所表达的东西就是其背后的“范畴”意义,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范畴”概念本身有不同寻常之处。首先,它是西方思想和学术源头的核心概念,在古希腊学术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位居显要;其次,“范畴”在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概念,它是自带一个体系的存在者,其中包含了着名的十大范畴;再次,“范畴”概念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得到广泛的使用,广泛存在于不同哲学家的不同哲学体系,结果是“范畴”概念在获得极其丰富的意义内涵的同时,其本身内在的涵义亦被不断“泛化”,它的使用早已突破了哲学的领域而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现代的语境中更是几乎被等同于“类别”;最重要的是,“范畴”概念始终与我们的认知息息相关,它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亦即它并非仅仅相关于世界上某些事物、某些种类、某些方面的认知,而是相关于世界上所有事物、所有种类、所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有鉴于此,本论文力图完成涉及范畴的两项紧密相关的研究任务,第一项任务涉及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它作为主体内容将覆盖本文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第二项任务是该理论性比较研究对范畴化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它作为必要延伸将在本文第五部分加以展开。在第一项任务中,我们追寻“范畴”所经历的体系演变,我们把范畴论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分别选取一个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认识论中的范畴体系加以研究,具体而言,即选取亚里士多德的经验论范畴体系、康德的先验论范畴体系和胡塞尔的本质论范畴体系这三大范畴体系进行理论比较研究。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范畴体系尽管可以说互相之间是异质性的,但它们同样都专注于描述我们的全部基本认知范式,并且同样都把这些认知范式命名为“范畴”,因此在对于基础认知意义的追寻方面完全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在具体论证上,本文一方面把着力点放在各体系本身内在的系统纯粹性和自洽性及其对于基础认知所具有的独特维度,另一方面也注重对于不同范畴体系进行横向比较,在揭示不同范畴体系之间的异质性和各自具备的系统自洽性的同时,亦着重挖掘范畴论本身一以贯之的精神脉络以及范畴体系演变进化的历史连贯性。接着,本文进一步深入考察范畴概念本身的演变规律,揭示其演变所围绕的三大主轴即逻辑主轴、区域主轴及意义主轴,前两大主轴为显性主轴,后一个主轴为隐性主轴;从以上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考察中,我们提炼出了其不变的概念内核即“认知意义之底层”或者说“认知的可能性本身”。正是以此范畴概念本身的不变内核为基础,我们转而进入本文的第二项任务即“范畴化”过程的研究,因为“范畴化”就其根本而言就是根植于基础领域的“认知可能性之本身”的意识操作,它是在整个经验认知过程之中进行的(针对认知可能性的)现实化和(针对认知对象的)客体化的意识行为。原本按照胡塞尔的划分,整个经验认知过程一共为三个对象性建构阶段即接受性对象的建构阶段、知性对象性的建构阶段以及普遍对象性的建构阶段,而根据我们的对于范畴化的定义则可以把它们解释为三个阶段的范畴化。在针对经验认知过程的范畴化实践性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发现了三大范畴体系所辖的诸范畴在主导不同阶段的范畴化方面存在着天然的互补性和一致性,即第一认知阶段的范畴化其实是由康德的现象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图型化(还有范畴的特型化作为必要补充),第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正是由胡塞尔的逻辑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逻辑化,而第三认知阶段的范畴化则是由亚里士多德的类型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类型化,这些不同阶段的范畴化构成了基础认知领域的一整个经验认知构架。除了以上基础领域,我们的经验认知其实还有更加显性、突出的领域,这就是心理认知领域和语言认知领域,只要我们稍稍扩展一下“范畴化”的意义辖域,它就必然要涉及这两个领域,但是即便如此,在这两个领域中所谓的范畴化亦仍然是基础领域的范畴化的外化表现,在心理领域直接表现为“直观化显象”而在语言领域则直接表现为“系统化表达”。

李远辉[3](2018)在《厘清句子结构,突破改错瓶颈——浅谈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语言运用题目的应考准备》文中研究说明由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由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命题小组负责命题与实施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是对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国家级检测,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但是,TEM-8中的语言运用题(Language usage)每年平均得分大约3分,成了各位考生过关的拦路虎。本文主要以2018年真题为依据,从句法角度解析句子结构出发,帮助学生掌握改错方法,突破瓶颈,提高过级率。

宋楠(NANCY WILMS)[4](2017)在《加布伦兹及其《汉文经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81年德国语言学家、汉学家加布伦兹(自译名:甲柏连孜)的汉语语言学名着《汉文经纬》(又译《中国文言语法》),是西方语言学发展到19世纪末期,在普通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完整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与乔治·加布伦兹有关的史实”,包括十九世纪西方语言学发展背景、十七到十九世纪西方汉学的兴起、独立与发展、加布伦兹家族史和乔治·加布伦兹的汉学之路等。第二章到第四章将《汉文经纬》一书分为“汉语基本面貌”、“分析系统”和“综合系统”三个部分来研读,是对加布伦兹古汉语语法系统化的解析和研究。与现代汉语研究体系“语音、词汇、语法”的三分法不同,《汉文经纬》构建的古代汉语体系,是金字塔式的广义语法体系,三部分之间有层层递进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了加布伦兹的结构主义语法观和“语法即句法”的思想。最底层的“汉语基本面貌”,包括汉语的语音、文字和词源学,其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的“音韵学”、“文字学”和“训诂学”。这一部分基本没有跳出西方历史语言学和中国小学的研究范畴,以继承当时西方汉学和中国古代小学对汉语的基本认知成果为主,但又不止于此。加布伦兹在探讨古代汉语“词”(字)的来源、基本意义、发展、与方言和其它亲属语言中同源词的关系基础上,逐步引出了汉语的构词法和词的分类原则,进而进入词序规则。这一部分虽然鲜有独创性的结论,但却是加布伦兹整个汉语语法研究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石。《汉文经纬》的句法系统,也即古代汉语的语法系统,被加布伦兹分为“分析系统”和“综合系统”两个部分。两个系统是对汉语语法体系的两种不同观照角度,具有不同的任务、目的和方法。按照加布伦兹的结构主义语法思想,“从言语到语言”的分析系统是从说话人角度,阐述汉语的语言表象,这其中主要包括确立汉语语法关系的两种手段:词序规则和虚词。而“从语言到言语”的综合系统,则是从听话人的角度,指出一种语言拥有哪些语法手段来完成表达。在对词的句法形成机制、简单句和复合句的语法结构分析中,将词序(语序)和虚词(连词)以不同的视角再次呈现在语法关系中。同时他将“语言精神”作为汉语表达论的基础,以“心理主语”等独特的语法理论解释汉语的逆序,采用转换替代等新颖的分析方法,展示汉语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印证了他关于“语言是一种有机生成系统”的观点。即使仅从描述语言学的平面语法分析角度看,这部《汉文经纬》也称得上西方汉语语法研究的巅峰之作。比起晚它十七年的《马氏文通》,《汉文经纬》对汉语的词类、词序规则和虚词的语法功能都有更细致、更全面的功能性描述,更加接近今天广为接受的汉语语法理论。在他的汉语句法系统中,加布伦兹开创性地引入了“句子成分”(Satzteil,Satzgeliederung)、“心理主语”(psychologisches Subject)等概念,阐释了汉语中词类的双重分类标准、“助词”(即“虚词”)、词序规则、复合词结构方式、主谓语序、逆序与省略、人称代词的“格”、动词的语法范畴、复合句从句转换等论述,这些都与19世纪中国小学的语言学观点迥异。然而他认为,所有这些关于语音、词汇和词序规则的描述,只是汉语的“表层结构”,是建立汉语句法综合系统的基石。在加布伦兹看来,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是语法本质的两个方面。汉语的深层结构,即如何选择准确的表达方式,对于汉语这种拥有丰富同义词、近义词、语法手段简单、缺少形态变化的孤立语尤其重要。通过对《汉文经纬》全书的解读分析,可以弄清各个章节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完整展现加布伦兹的语法思想、以及在此思想指导下构建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正如加布伦兹在《汉文经纬》序言中所说,汉语语法体系是一座构造精妙的大厦,从层层拆解下的碎片里,可以窥见构造整座大厦的基石。在以分析系统为“经”、综合系统为“纬”的引导下,读者可以登堂入室,深入理解汉语的深层结构,从而达到借助汉语独特的“语言精神”自由表达的境界。加布伦兹将一种类型的语言首次划分为分析系统和综合系统两个语法系统,打破了欧洲传统的描述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研究范畴的局限,他的“语言精神说”也开创了语言类型学历史上共时语言学的新视角。《汉文经纬》运用两个系统“从言语到语言”和“从语言到言语”阐释语法结构的方法,也影响了其后的叶斯柏森以及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对于中国语法思想发展史来说,《汉文经纬》贯穿全书的“句本位”思想和综合系统中所反映出的“表达论”,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探讨了加布伦兹在西方和在中国的历史影响。加布伦兹作为语言类型学创始人,是一位从历时语言学向共时语言学、从描述语言学向结构主义语言学转型时期的重要普通语言学家。通过对加布伦兹汉学研究背景和普通语言学思想的剖析,论文尝试找出这些因素对《汉文经纬》语法体系和语法思想形成的影响,在对比西方早期和中国近现代汉语语言学着作的基础上,发掘出《汉文经纬》对中外同时期汉语语法思想的突破和超越。在结语部分,笔者提出了对汉语语法思想发展史的一点新思考:西方语言学发展到加布伦兹,开始脱离历史比较语言学和传统语法,转向共时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法研究,而马建忠等对西洋语法的模仿和继承,是建立在加布伦兹所摒弃的传统印欧语法之上的;相对于加布伦兹所代表的汉语语法理论,近代中国语法学的开端不是对西方当时最先进的研究成果的继承,而是世界汉语语法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小小“断层”。断层也出现在西方的汉语语法研究中,以汉语语言本体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家越来越少了,汉学开始转向对中国社会、人文、经济的研究。论文在介绍《汉文经纬》的成书过程、分析全书结构和语法思想过程中,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中外语言学界一直不甚明晰的问题:1.《汉文经纬》是否与西方早期汉语读本一样,是一本学习汉语的教科书?2.《汉文经纬》是否套用西方语法分析汉语?套用了哪个历史时期的西方语法?3.加布伦兹在普通语言学发展史上处于什么地位?他的语言学思想是如何通过《汉文经纬》表现出来的?4.马建忠等中国近代语法学家的研究,是对于加布伦兹时期西方汉语语法思想的继承吗?

陈池华[5](2017)在《汉英并列结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列现象是一种常见的重要语言现象,并列结构是汉英语言中最重要的句法语义结构之一。中外语言学家对并列结构都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和研究,比如对并列结构的范畴界定,并列项的排序原则,并列结构的结构标记等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也有少数学者从语法化、认知功能、类型学等角度对并列结构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现有成果来看,目前还存在着术语不太统一的情况,或多或少地还存在着重描写轻解释、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多数成果基于汉语或者英语内部的研究得出的,汉英并列结构的比较研究不多,系统的全面的比较研究则更少。本文将运用相关的语言学理论对汉英并列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力求找出汉英并列结构异同,并且从应用的角度来探讨汉英并列结构的学习策略与互译策略。要深入和全面的考察汉英并列结构,我们首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并列进行分门别类。从并列项的数目的角度来看,并列结构可分为二项式并列、多项式并列;从并列项的语法语义性质来看,并列结构可分为同质并列结构、异质并列结构;从并列结构的整体语义紧密程度来看,并列结构可分为化合式并列结构、离析式并列结构;从其连接方式来看,并列结构可分为显性并列结构、隐性并列结构;从逻辑关系上看,并列结构可分为合取并列结构、析取并列结构:从并列项的排序来看,并列结构可分为定序并列结构、活序并列结构。显性并列结构中都是有标记的。“和/and,或or”是最典型的并列结构标记。汉语中的“和”的语法化程度没有英语里and的语法化程度高,还存在明显的“语义滞留”,导致了汉语里“和”在词性上还存在和连词的纠结,有时甚至在同一个句中还存在两解的可能。表示合取关系的“和/and”在特定的句法语义条件下可以和表示析取关系的“或/or”相互转换。并连连词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可连接各种句法成分和各种词类,但若多项并列结构的并列项存在语义层级差异,并列连词可以用于对不同属性的并列项进行分断。在翻译时,and与“和”并非完全对应,有时并列连词“和”对应于表伴随义的with。有标记的并列结构是显性并列结构,没有标记的并列结构是隐性并列结构。从理论上讲,隐性并列结构可以通过补出并列标记而成为显性并列结构,但受制于一定句法结构的管控,有的并列结构只能是隐性的,而有的并列结构只能是显性的。从频率来看,汉语的并列结构倾向于隐性并列,英语的并列结构倾向于显性并列,这与汉语是意合型语言、英语是形合型语言的看法是一致的。从并列连词在显性并列结构中的位置来看,汉语和英语具有相似性,并列连词的典型位置是位于并列项之间。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二分法不太适合用来分析显性并列结构。原型的并列结构的并列项的顺序是不定的,变换并列项的顺序基本不改变整个结构的意义而且符合表达习惯。现实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并列项的顺序又是相对固定的。常见的“男-女”序列、“长-幼”序列、“贵-贱”序列以及“大-小”序列、“肯定-否定”序列、“起点-终点”序列等都是出于“凸显”动因的考虑;并列项的排序常常还会考虑“省力”问题,并列项的顺序往往像似于空间认知顺序和时间认知顺序,往往会把概念通达度高的并列项靠前排列,会考虑音节长短、韵律、音高、声调等发声难易度因素。汉英并列结构的排序都是出于“凸显”和“省力”的考虑,但汉英并列结构的并列项排序也具有其民族性。汉英并列结构具有相似的生成模式。每一个并列项就是一个输入空间,并列项之间存在特征的空间映射。通过类属空间的加工,最后在整合空间整合输出并列结构,并列项的特征会通过跨空间映射、关联等机制体现在最后生成的并列结构。并列项之间存在着语音关联、语义关联、语法关联和逻辑关联。并列项通过整合后会生成并列结构,这个生成的并列结构的意义有时不等于并列项意义的简单相加,会产生新创意义。汉英并列结构的学习可采取多种策略,如历时考察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策略、原型结构与边缘结构相结合、比较与对比相结合。汉英并列结构的互译转换可采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策略、增译与减译相结合的策略、换译与变译相结合的策略。

徐悦虹[6](2015)在《法语体范畴研究》文中认为“体”(vid)这一术语源自俄语语法研究,它所涵盖的体现象却超越俄语而广泛存在于其他语言中。本论文探讨了体范畴的定义、分类、本质以及表现模式,着眼于梳理法语中的体现象并论证法语中存在体系统。除绪论和结论之外,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分述如下:第一章介绍体的概念和体范畴,并在普通语言学层面上提出体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普通语言学的理论预设和研究方法,指出体范畴普遍存在于不同语言之中,它是以语言手段表征事态与时间之关系的语言学范畴,该定义可作为确认特定语言中体现象的依据。基于语言中形式与意义之间交错对应的关系,采用形式标准和意义标准对体进行双重分类:从形式角度,依据体现象所借助的语言手段,划分语法体、词汇体、句法体和篇章体;从意义角度,依据体现象所表达的体的差别,划分动作的延续、阶段和界点、重复和频次以及序列四大类,其中,第一类包括延续体和瞬间体,第二类包括前瞻体、整体体、过程体、结果体、回顾体、起始体、分割体和终结体,第三类包括重复体、反复体、惯常体以及单次体,第四类统称序列体。由此,体的形式分类是意义分类的实现方式,体的意义分类是形式分类的语义集合,二者均可作为梳理特定语言中体现象的依据。第二章构建理论框架,以便揭示体范畴的认知根源,并基于此而设计表现体范畴的时间-事态模式。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本论文的理论构建以Lakoff&Johnson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Langacker,Taylor,Talmy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为补充,并借鉴Guillaume和Gosselin等法国语言学家的相关研究。实际上,意象图式是固化于人类经验的基本认知模式,是进行隐喻投射的前提,概念隐喻是根植于人类经验的主要认知机制,是对意象图式的扩展:它们是阐释人类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意象图式反映了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后者至少可归纳为注意力、动静、边界、精密度、抽象和视角六个方面,它们是人类理解实体和空间等认知对象的共同基础。概念隐喻将意象图式的内部结构进行跨经验域投射,从而使普适于喻体概念的认知规律也普适于本体概念,其中,本体隐喻通过实体而认知事态,包括“事件是物体”和“非事件是物质”两个方面,空间隐喻通过空间而认知时间,即“时间是空间”。在此基础上形成复合隐喻,即“时间中的事态是空间中的实体”,不但包括由实体域向事态域以及由空间域向时间域的双重投射,还存在实体之于空间的辩证关系向事态之于时间的辩证关系的映射。人类语言中时体范畴的认知根源皆为事态与时间的认知关联:当事态被时间包含,则主要涉及事态在时间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与其他事态的相对时间关系,这是时价值的内容;当事态包含时间,则主要涉及事态所包含时间之长短、事态的边界和结构,以及若干事态之间相似或相异的关系,这是体价值的内容。根据体范畴的认知根源,设计时间-事态模式作为表现体范畴的认知模式。该模式参照Croft的垂直双轴模式,且吸收单轴模式和平行轴模式的优势,以便融入更多的表现方式,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它适于表现体范畴的本质、体的意义分类,并可用于描写特定语言中的体现象。第三章讨论法语语法体,并梳理法语中语法层面的体现象。法语语法体的特点是以显在的语法形式表达明晰的体价值。在法语动词的屈折变化中,简单形式均表达非结果体,包括整体体和分割体两种可能,而复合形式均表达结果体,并可转而表达整体体。第四章讨论法语词汇体,并梳理法语中词汇层面的体现象。法语词汇体的特点是语言形式的差别不甚显着而体的差别丰富细致。动词以其自身意义能表示不同的事态类型,借助不同词缀可表达重复体、起始体和终结体等,构成迂回法则主要表现动作进展的大小阶段,涉及前瞻体、过程体、回顾体、起始体、分割体和终结体等;动作名词以及名词意群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与动词以及迂回法呈大致的平行关系;副词主要传达动作的频次、程度、时间和序列等信息,涉及重复体、强化体、瞬间体/延续体和序列体;形容词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与副词呈大致的平行关系。第五章讨论法语句法体,并梳理法语中句法层面的体现象。法语句法体的特点是语言形式的复杂性和体的意义的合成性。在句中,谓语动词与宾语、主语或状语组合为动词意群,并受后者所带来的意义成分的影响,可能引起句子整体意义的变化;谓语动词所采用的特定语法形式表达一定的体价值,促使动词或动词意群所表达的事态类型的潜在意义转化为实在意义,也可能引起句子整体意义的变化。综上所述,依据体定义和体的分类确认并归纳法语中的体现象:它们分布于不同的语言层次,采用不同的语言手段,可分别归入语法体、词汇体、句法体和篇章体;这些体现象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不尽相同,均可归入体的意义分类。至于篇章体,它是比语法体、词汇体和句法体更为复杂的体现象,涉及更多因素的影响。总之,法语中的这四类体现象由简至繁,彼此之间存在着语义关联和相互作用,它们是法语中体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共同促成法语体系统的运转。本论文的理论价值在于,以普通语言学的高度提出抽象、概括的体定义,采用形式和意义的双重标准提出全面、有效的体的分类,并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探索体范畴的本质;其实用价值在于,加深对体范畴、法语中的体现象以及体系统的理解,从而对法语教学和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李巍[7](2015)在《马丁内功能语言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德烈·马丁内是法国功能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他综合吸收了布拉格学派、丹麦语符学、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的精华,形成了其自成一体的语言学思想体系。马丁内在音位、语素、合成语段、句法等语言不同单位的层面上,以相关性、功能性、经济性等基本原则为统筹,进行了功能语言学的系统性研究。除此以外,他还对语言的演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语言共时动态性的重要理论。纵观各国的功能主义内部诸学派,马丁内是其中对“功能”二字执行和坚持得最为彻底的一位,功能思想是其语言理论中最为核心的思想。马丁内的学术着作与论文多以法语写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语言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至今国内功能语言学界对马丁内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片段式的介绍阶段,而没有人对其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挖掘。鉴于以上情况,本论文尝试对马丁内的语言学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希望国内语言学界能够对马丁内的语言学思想与观点能够形成较为清晰与完整的概念,对马丁内代表的法国功能语言学派能够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本文共分六章,梳理和讨论了马丁内主要的语言思想,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马丁内语言思想概论。从总体上把握马丁内的语言学思想。首先厘清功能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差别,明确马丁内语言思想的功能主义属性。其次,挖掘马丁内语言思想的理论源泉以及他对语言学基本任务的看法。最后,论述贯穿马丁内语言学思想始终的三大特征:相关性、功能性和经济性。第二章为音位学。开始整理和研究马丁内具体的语言学理论。音位的分析以双重分节为基础,双重分节揭示了人类语言的最根本的特性。语言分为音位层和语素层:音位是可切分的最小的辨意单位,确认音位以区别性特征为标准,通过对比测试替换的方法实现。第三章为语素与合成语段。语素是最小的音意结合单位,合成语段是由多个语素组成的可看作一个语素整体的语段。而这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把合成语段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语素,尤其是在马丁内的句法理论中,二者基本可以等同看待。语素与合成语段之间的相容性,为功能句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为功能句法。功能句法是马丁内后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其理论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马丁内的功能句法理论也是国内语言学界在其理论中了解得最少的部分。功能句法学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马丁内对句法功能的定义也是经过了多次修改,最终确定句法功能以语素及合成语段之间的相容性为基础,以它们之间的可变关系为特征,不同的语素及合成语段之间形成不同的句法功能。而在马丁内之后,法国的功能学者们仍在继续努力完善和发展着马丁内的功能句法理论。第五章为语言的动态研究。对于语言的动态研究,马丁内在早期延续了前辈们对语言历时演变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提出了语言共时动态理论,反对把语言的历时变化与语言的共时性割裂开来,应该把语言演变的过程作为研究的重心而不是历时变化所形成的结果。语言的共时动态理论至今还是法国功能主义语言学家的研究热点。第六章为语言经济原则。马丁内的语言经济原则不仅包含了“省力”的要素,更重要的是,经济原则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国内语言学界在马丁内经济原则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片面理解,本章系统论述了经济原则理论的含义与表现,并且论述了经济原则对语用学以及形式主义语言学所产生的影响。目前国内功能语言学界的情况,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一家独大,这并不符合世界功能语言学界的历史潮流。在保持系统功能语言学继续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于其他功能语言学派的研究也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是国内第一次系统地对马丁内和以他为代表的法国功能主义语言学派所进行的研究,充实了国内功能语言学研究的内容,有助于为国内的功能主义研究带来新的视野。对国外尤其是法国的功能语言学界而言,马丁内的研究相对成熟许多。然而在法国的语言学研究中,却存在着把马丁内“神化”的趋势,只讲其优点,而几乎不谈及不足。本文在对马丁内功能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马丁内语言学思想体系中的有待完善之处,并提出法国功能语言学以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王静[8](2014)在《汉英被动句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被动句作为汉语和英语中的一个重要句式,一直是语法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综合性语言,词与词在句中的语法关系主要靠词的形态变化和由一致关系所维持的主谓结构来表达;而汉语则不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分析性语言,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不是通过形态变化和由一致关系所维持的主谓结构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和语序来表达,因而汉语中的被动句主要借助“被”、“由”、“让”等来表达。就汉语的语法特点来看,汉语不像英语那样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所以汉语中的被动句往往与语义联系的比较紧密。当代语言学派十分重视被动句的研究,并尝试用格语法、配价理论、认知理论来分析汉语中的被动句,这些理论在分析汉语被动句的特点中取得了显着的效果。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汉英中被动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研究汉英被动句的历史演变及其异同问题,借此有效地解决被动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疑难点。

张莹[9](2013)在《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及相关句法问题》文中认为代词是汉语语法系统中的一个备受争议的词类,代词能否独立成类,属于实词还是虚词都没有定论。目前比较通行的看法是把代词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而在国际文献中,代词的所指主要指人称代词,其中并不包括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对于汉语来说,人称代词也是学者们普遍承认的一类代词。因此,本文选取人称代词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人称代词的考察,从而对代词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同英语人称代词进行了对比,因为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对汉语现象做更精细的观察,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描写的充分性和解释的充分性。通过比较,人称代词的使用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异同如下所示:1.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具有名词性,具有[+有定]特征的人称代词都可以受修饰,而且书面语的语体特点决定了人称代词受修饰现象多存在于书面语中;而英语中的人称代词具有功能性,般不能受修饰,只在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做名词使用时,人称代词才能带上修饰语。2.汉语是没有DP的语言,光杆名词可以做主目语,定语位置上的人称代词是语用的需要,可以不使用;而英语是有DP的语言,光杆名词不能直接做主目语,名词前的领属人称代词是构成限定词短语(DP)的必要成分,不能省略。3.汉语中几乎所有的人称代词都可以与名词性成分构成同位结构,而且位置不固定,可前可后,人称代词与名词性成分之间是加合关系;而英语中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可以与名词性成分组合构成限定词短语,人称代词充当限定词必须居前。4.汉语中有三类话题结构:汉语式话题结构、状语话题结构、标志语话题结构。汉语式话题结构中不存在人称代词的隐现问题;状语话题结构中,述题部分的人称代词在句法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由隐现,否则述题中的人称代词必须出现;标志语话题结构中,述题部分不能出现复指的人称代词。而英语中只有状语话题结构,述题中的人称代词必须出现。相同的是,汉英状语话题结构述题部分中的人称代词都体现出篇章回指功能。5.动词短语的结构中带有VP壳,汉语中没有双及物动词,动词短语的结构中存在空位,动词和数量成分之间可以插入虚指的人称代词“他/它”,做数量成分的焦点标记;而英语中的人称代词没有这种用法。6.汉语主语位置上可以使用虚指的人称代词“他/它”,英语中也存在由虚指的人称代词it充当的虚主语。不同的是,汉语中主语位置上的虚指代词“他/它”是语用的需要,可以省略,而英语中主语位置上虚指代词“it”是必选型格位指派者的必然要求,不能省略。上述与人称代词相关的各种现象都指向一个理论:代词是有音无义的语言单位,是与实词、虚词并立的词类。汉语人称代词是与名词对应的代词,具有名词性,而英语人称代词是与虚词(即功能语类)对应的代词,具有功能性。汉英人称代词都需要通过先行语获得所指,造成二者都具有篇章回指功能,所以在汉英状语话题结构中,述题部分中可以使用人称代词回指话题。代词与空语类在词类特征上的差异导致二者的句法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空语类由于没有语音形式,所以无法在语音层面实现,在句法中只能表现为空位;而代词作为有音无义的成分,可以在某个句法位置上起占位作用。如果人称代词在语境中找不到先行语,那么人称代词就可以在某个句法位置上起占位作用,因此汉语人称代词“他/它”和英语人称代词it在主语等句法位置上可以是虚指的。

向二兰[10](2011)在《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比语言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寻找语言的共性和差异;寻找语言间的共性和差异能更深入地了解某种语言。汉语助动词的研究从其名称引进的那一天起就同英语语法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汉英助动词的比较研究能使我们从更高角度俯瞰汉语助动词的普遍性特征和个性特征。与其他范畴相比,句法范畴的研究对汉英助动词的研究尤为重要,因为汉语助动词词类的建立是在比照英语助动词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英语助动词之所以能被从整个动词领域中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下位小类,就是因为助动词有着独特的句法特征——“NICE”特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汉英比较的方式着重研究汉英助动词在句法领域的共性与差异,以期更透彻地阐释汉语助动词的本质特征。通过比较,关于汉英助动词句法的共性与差异,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一)共性1.通过考察汉英助动词在各自词类系统中的语法地位发现:汉英助动词均为各自动词系统中动词的一个下位分类。2.汉语“有VP”句式中的“有”同英语的基本助动词一样:自身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3.在生成语法提升动词与控制动词的框架下,汉英助动词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汉语和英语的认识情态动词和道义情态动词都属于提升动词;汉英语的动力情态动词都属于控制动词。4.通过比较汉英助动词与后续动词的完成体同现时的特征发现:两种语言的“助+动”结构中后续动词完成体都对助动词所表达的语义有分化限制作用。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中,多义情态助动词与完成体共现时,完成体会首先挑选多义情态动词中的认知情态与其匹配。5.通过比较汉英助动词的句法位置发现:如果忽略一些特定句式、固定句型中出现的助动词,英汉助动词均处于各类句子(单句、主句、从句、包孕句)的谓头位置。6.从汉英助动词与周围成分的融合方面看,汉英助动词在句中不约而同都表现出能与周围成分融合的特点。汉语助动词能与否定标记“不”发生粘合融合或完全融合,还能与疑问代词“怎么”发生融合。英语助动词能与否定词“not”发生缩略式融合也能与人称代词融合。(二)差异1.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汉英助动词属于不同的语类:英语助动词是功能语类,处在句子中心IP下;汉语助动词属于词汇语类,处在离句子中心最近的VP下。2.汉英“助+动”结构的性质大不相同。汉语“助+动”结构是动宾关系,英语“助+动”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句中作合成谓语。3.通过考察汉英“助”与“动”之间的地带,发现:汉英“助”与“动”之间可容纳的成分内容大不相同。汉语“助”与“动”之间能容纳包括介词短语、时间名词、副词、“把”+名词、“被+名词”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内容。英语“助”与“动”之间只能容纳单个的副词。4.关于助动词的重叠,英语助动词不能重叠。汉语的动词可以正正重叠或正反重叠表达疑问,而且,汉语的动词重叠表达疑问时,助动词具有优先权。5.关于助动词的移位,英语表达疑问范畴离不开助动词的移位,助动词的移位在英语疑问范畴的表达中是强制性的。汉语助动词的移位则无关疑问范畴。6.汉英助动词在连用方面更多地是表现出差异,助动词的连用在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并且汉语助动词的连用遵循一定的连用序列规则,即EDD规则;汉语助动词的连用具有一定的能产性,连用只要符合规则并且语义上允许,一般都能成立。英语情态助动词的连用在标准英语中不能成立,只是在某些方言中才有出现。并且,即便方言中的情态助动词能连用也不具备能产性,而只具有单词汇性。汉英助动词在语法特征、句法位置、句法操作、连用与融合等各方面表现出共性的同时也表现出个性。汉英助动词在各个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大于个性,汉英助动词表面看似纷繁复杂的个性,大都是由汉英语法系统自身的一些个性差异所决定,属于汉英助动词自身的差异特征相当有限。汉英助动词之间本质的差异只有一条,那就是:英语助动词属于功能语类,汉语助动词属于词汇语类。

二、易与不定式混同的介词“t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易与不定式混同的介词“to”(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平比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3.1 研究意义
        1.3.2 主要创新
    1.4 语料来源
        1.4.1 论着类语料
        1.4.2 线上语料库资源
    1.5 比较范畴和平比句研究综述
        1.5.1 比较范畴的建立
        1.5.2 现代汉语平比句的句法语义研究
        1.5.3 汉语平比句的历时研究
        1.5.4 平比句的类型学视角研究
        1.5.5 比较句的语篇功能研究
        1.5.6 平比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5.7 小结
    1.6 有关术语、符号及句式说明
2 比较范畴的界定
    2.1 比较范畴的语义界定
        2.1.1 比较范畴的语义要素
        2.1.2 比较范畴的成员
    2.2 比较范畴的句法问题
        2.2.1 比较目标和比较基准的句法特征
        2.2.2 基准标记的句法特征
        2.2.3 比较结果的句法特征
        2.2.4 平比结构的句法功能
    2.3 小结
3 汉语平比范畴的句式类型
    3.1 形容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
        3.1.1 平比基准标记与“一样”的互选
        3.1.2 “一样”的句法性质和语法化程度
        3.1.3 其他形容词类结果标记
    3.2 指称代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
        3.2.1 平比基准标记与代词类结果标记的互选
        3.2.2 代词类平比结果标记成员的句法性质和语法化程度
        3.2.3 其他代词类结果标记
    3.3 助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
        3.3.1 平比基准标记与“似的”的互选
        3.3.2 “似的”的句法性质和语法化程度
    3.4 小结
4 汉语平比范畴的编码类型
    4.1 语言结构编码的类型学研究介绍
    4.2 世界语言平比结构的编码类型
        4.2.1 仅有基准标记型
        4.2.2 仅有结果标记型
        4.2.3 基准标记+结果标记型
        4.2.4 结果标记双指向型
        4.2.5 等同/达到义谓语型
        4.2.6 等同/达到义谓语双指向型
        4.2.7 等同/达到义次谓语型
    4.3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的编码特征
        4.3.1 平比结构和差比结构编码类型的混同与分化
        4.3.2 平比结构单标记和双标记的编码类型共存
        4.3.3 平比结构与相似、比拟结构标记编码的同形性
    4.4 小结
5 汉语平比范畴的语序类型
    5.1 语序类型学理论介绍
    5.2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5.2.1 世界语言平比结构语序特征的蕴含共性
        5.2.2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并列介引型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5.2.3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象似型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5.2.4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有”字达到型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5.3 平比结构与差比结构之间的语序关系
        5.3.1 世界语言差比结构语序特征的蕴含共性
        5.3.2 平比结构和差比结构语序类型的不对称现象
    5.4 汉语平比结构语序类型的特殊性
        5.4.1 现代汉语共时层面平比结构语序的特殊性
        5.4.2 汉语历时层面平比结构语序演变的特殊性
    5.5 小结
6 汉语平比范畴的概念演化类型
    6.1 类型学视角下比较和平比概念的来源
        6.1.1 来源于空间概念的比较范畴
        6.1.2 来源于领有概念的比较范畴
        6.1.3 来源于方式概念的比较范畴
    6.2 类型学视角下平比与相似概念的衍生
        6.2.1 衍生为比拟和差比标记
        6.2.2 衍生为推断义副词
        6.2.3 衍生为话题和例举标记
        6.2.4 衍生为从句引导标记
    6.3 小结
7 汉语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7.1 语义地图研究方法介绍
    7.2 并列介引型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7.2.1 并列、伴随与平比三种概念的关系
        7.2.2 并列介引型平比基准标记的成员
        7.2.3 平比标记功能与并列、伴随概念的语义域关系
        7.2.4 民族语言中并列介引型平比结构的区域化复制机制
    7.3 象似型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7.3.1 象似型平比基准标记的成员
        7.3.2 象似词的兼用功能调查及语义地图
    7.4 达到型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7.4.1 达到型平比基准标记的成员
        7.4.2 领有动词的兼用功能调查及语义地图
    7.5 小结
8 结语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8.3 本文主要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2)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第一节 范畴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第二节 范畴化的国内外研究
    第三章 研究目标和方法
第一部分 范畴论的经验始发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的十大范畴
        第一节 范畴划分与语词分类
        第二节 范畴划分与存在分类
        第三节 范畴体系与含义系统
    第二章 范畴划分的纯粹性与完备性
        第一节 范畴划分的纯粹性
        第二节 范畴划分的完备性
    第三章 范畴在语义阐释上的综合应用
第二部分 范畴论的先验转身
    第一章 知识的经验之始与先验之源
    第二章 知识的客观普遍性与客观必然性
    第三章 范畴的客观实在性与客观有效性
        第一节 范畴的客观实在性
        第二节 范畴的客观有效性
    第四章 康德范畴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第一节 范畴知识产生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第二节 范畴部门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第五章 康德范畴体系与亚里士多德范畴体系的比较
        第一节 两个体系在纯粹性上的对比
        第二节 两个体系在完备性上的对比
第三部分 范畴论的本质蜕变
    第一章 本质(Wesen)
        第一节 本质(Wesen)与观念(Idée)
        第二节 本质(Wesen)与实体(ousia)
        第三节 本质(Wesen)与意义(Sinn,Bedeutung)
    第二章 概念(Begriff)
        第一节 概念(Begriff)、意义(Sinn)与对象(Gegenst?nd)
        第二节 概念(Begriff)与范畴(Kategorie)
    第三章 胡塞尔范畴体系的划分
        第一节 范畴与区域
        第二节 逻辑范畴的分类
        第三节 区域范畴与逻辑范畴
    第四章 范畴与直观
        第一节 范畴感知和感性感知
        第二节 范畴直观和普遍直观
        第三节 个别直观与本质直观
        第四节 诸本质直观的对象
        第五节 诸本质直观行为及其代现
    第五章 胡塞尔范畴体系再论
        第一节 范畴的本质、意义、概念、名称
        第二节 胡塞尔直观学说的理论跨越
        第三节 接受性的直观和自发性的直观
    第六章 三大范畴体系的比较
        第一节 三大范畴体系在纯粹性上的对比
        第二节 三大范畴体系在完备性上的对比
第四部分 范畴概念本身的系统演变
    第一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逻辑化主轴
        第一节 范畴与逻辑的“隔空初遇”
        第二节 范畴与逻辑的“通畅合流”
        第三节 范畴与逻辑的“扩张合一”
    第二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区域化主轴
        第一节 “范畴的区域化”和“区域的范畴化”
        第二节 范畴、逻辑与区域的“三位一体”
    第三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隐性主轴
第五部分 范畴化问题的实践性认知研究
    第一章 不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第一节 第一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第二节 第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第三节 第三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第二章 三个认知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第一节 第一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第二节 第二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第三节 第三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第四节 三大范畴体系的理念变更与直观化
    第三章 基础领域、心理领域和语言领域的范畴化
        第一节 基础领域的范畴化和心理领域的直观化
        第二节 基础领域的范畴化和语言领域的符号化
第六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厘清句子结构,突破改错瓶颈——浅谈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语言运用题目的应考准备(论文提纲范文)

1 专业八级语言运用题目考试简述
2 专业八级语言运用题目综合分析
    2.1 词法———考词汇与搭配
    2.2 句法———考语法知识
    2.3 章法———考篇章结构
3 专业八级语言运用题目典型错误分析
    3.1 专八语言运用篇章特点
    3.2 专八语言运用考点设置
    3.3 专八语言运用常见错误
4 2018年TEM-8真题分析
4 厘清句子结构, 突破改错瓶颈
    4.1 厘清句子结构, 判断时态、语态、虚拟语气错误
    4.2 厘清句子结构, 判断连接词、并列句、从属句错误
    4.3 厘清句子结构, 判断固定搭配错误
    4.4 厘清句子结构, 判断词性错误
    4.5 厘清句子结构, 判断易混词错误
    4.6 厘清句子结构, 判断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错误
    4.7 厘清句子结构, 可判断一致性错误。
5 结语

(4)加布伦兹及其《汉文经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与加布伦兹有关的史实
    第一节 十九世纪早期欧洲语言学的发展背景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
        二、语言类型学和民族学的发展
        三、汉学从神学和东方学中的分离与兴起
    第二节 加布伦兹的学术历程
        一、加布伦兹父子的汉学渊源
        二、转入汉学专业研究之路
        三、莱比锡大学时期与《汉文经纬》的诞生
        四、柏林大学时期与《语言学》的问世
第二章 《汉文经纬》对汉语基本面貌的认知
    第一节 《汉文经纬》概貌
        一、版本和成书体系
        二、加布伦兹的汉语历史分期
        三、语料的选择及其来源
    第二节 《汉文经纬》的语音学研究
        一、汉语语音的构成
        二、中古音韵系统及其发展演变
        三、汉语语音和外语语音之间的转译
    第三节 《汉文经纬》的方言研究
        一、汉语方言的分区
        二、汉语方言音韵表
        三、汉语的域外传播与方言变异
    第四节 《汉文经纬》的文字学研究
        一、汉字构成原理
        二、汉语辞书及其编写体例
    第五节 《汉文经纬》语音、文字和词源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章 《汉文经纬》的分析系统
    第一节 《汉文经纬》的词类研究
        一、加布伦兹关于古汉语词类的“虚实”
        二、加布伦兹划分实词词类的双重标准
        三、加布伦兹的词类标准与中国现代语法比较
    第二节 《汉文经纬》的词序规则和语法关系的确立
        一、“动词”与“静词”的结构方式
        二、加布伦兹的“格”、马建忠的“次”和黎锦熙的“位”
    第三节 《汉文经纬》的虚词研究
        一、加布伦兹的“助词”系统
        二、加布伦兹与马建忠词类系统的区别
第四章 《汉文经纬》的综合系统
    第一节 加布伦兹构词法与句法的关系
        一、“语法即句法”
        二、词的句法形成机制
        三、“句子成分”的引入和功能性扩展
    第二节 古代汉语简单句的句法结构分析
        一、主谓常式结构和动词中心词
        二、非动词谓语和汉语的情态表达
        三、主谓结构的逆序与“心理主语”
        四、主谓结构的功能性扩展
        五、主谓结构的省略与空语
    第三节 古代汉语复合句的句法结构分析
        一、主从复合句
        二、并从复合句
        三、加布伦兹的复句系统与中国现代语法的复句
第五章 加布伦兹普通语言学思想与《汉文经纬》
    第一节 加布伦兹对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贡献
        一、语言类型学的创始人
        二、从历时语言学到共时语言学的开拓者
    第二节 加布伦兹语法思想在《汉文经纬》中的体现
        一、加布伦兹汉语观的形成及其与同时代学者的差异
        二、《汉文经纬》分析系统与综合系统的关系
        三、汉语的“有机系统”说
        四、加布伦兹的“语言精神”说
    第三节 加布伦兹的古代汉语研究方法
        一、语言分析与研究的方法
        二、《汉文经纬》研究的局限性
第六章 《汉文经纬》历史影响
    第一节 《汉文经纬》在西方汉语语言学史上的地位
        一、《汉文经纬》对西方早期汉语语言学着作的继承与发展
        二、加布伦兹学说在西方的传承
        三、《汉文经纬》与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二节 《汉文经纬》对中国汉语语法思想发展史的影响
        一、《汉文经纬》的“句本位”思想
        二、《汉文经纬》的“表达论”
结语 对东西方汉语语法思想发展轨迹的一点思考
附录
    一、《汉文经纬》德文原版目录索引
    二、《汉文经纬》专名和术语德汉对照表
    三、加布伦兹《语言学》节选(论文作者自译)
    四、加布伦兹汉语研究主要着述(按编年排列)
    五、加布伦兹家族史料馆馆藏史料影印件
参考文献
后记

(5)汉英并列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汉英并列结构研究综述
        1.3.1 并列结构范畴的界定
        1.3.2 并列项的排序
        1.3.3 并列结构的标记
        1.3.4 其它角度的考察
        1.3.5 研究现状简评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意义
    1.5 本研究拟用的研究方法与理论
        1.5.1 句管控
        1.5.2 两个三角
        1.5.3 原型范畴理论
        1.5.4 象似性理论
        1.5.5 概念整合理论
        1.5.6 语法化理论
    1.6 本研究的主要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英并列结构的基本概念
    2.1 核心概念
        2.1.1 并列现象
        2.1.2 并列结构
        2.1.3 并列项
        2.1.4 并列连词
    2.2 相关概念
        2.2.1 从属与从属结构
        2.2.2 形合与意合
第三章 汉英并列结构的形式类别
    3.1 二项并列与多项并列
        3.1.1 二项并列
        3.1.2 多项并列
        3.1.3 二项并列和多项并列的尾项标记
        3.1.4 并列项数目的认知理据
    3.2 同质并列与异质并列
        3.2.1 语法角度的同质并列结构和异质并列结构
        3.2.2 语义角度的同质并列结构和异质并列结构
    3.3 其它类别的并列结构
        3.3.1 化合式并列与离析式并列
        3.3.2 显性并列与隐性并列
        3.3.3 合取并列与析取并列
        3.3.4 定序并列与活序并列
第四章 汉英并列结构的结构标记
    4.1 词性:连词与介词的纠结
        4.1.1 “和”的一词多性
        4.1.2 “和”词性的历时变化轨迹
        4.1.3 词性纠结的共时表现
        4.1.4 并列连词内部的差异
    4.2 逻辑:合取义与析取义的纠结
        4.2.1 合取
        4.2.2 析取
        4.2.3 并列连词合取义与析取义纠结的表现
    4.3 功能:连接与分断的纠结
        4.3.1 连接功能
        4.3.2 分断功能
    4.4 翻译:“和”与and及with的转换纠结
        4.4.1 “和”与“and”
        4.4.2 “和”与“with”
第五章 汉英并列结构的连接方式
    5.1 显性连接与隐性连接
        5.1.1 二项并列的连接方式
        5.1.2 三项及三项以上的并列结构的连接方式
    5.2 连接方式显隐的审视
        5.2.1 连接方式的显隐与句管控
        5.2.2 连接方式的显隐与形合、意合的关系
        5.2.3 显性并列中并列连词句法位置的类型学考察
        5.2.4 连接方式的显隐与直接成分分析法
第六章 汉英并列结构的排序动因
    6.1 凸显动因
        6.1.1 社会地位凸显
        6.1.2 数量与特征凸显
    6.2 省力动因
        6.2.1 理解省力
        6.2.2 发声省力
第七章 汉英并列结构的生成整合
    7.1 并列结构的整合
        7.1.1 输入空间
        7.1.2 类属空间
        7.1.3 合成空间
    7.2 并列结构的整合机制
        7.2.1 跨空间映射
        7.2.2 关联
    7.3 并列结构的新创意义
        7.3.1 创造性并列结构
        7.3.2 并列结构的新创意义
第八章 汉英并列结构的学习策略
    8.1 历时考察与共时研究相结合
        8.1.1 历时的考察
        8.1.2 共时的考察
    8.2 原型与边缘相结合
        8.2.1 原型与边缘的概念
        8.2.2 并列结构的原型与边缘
    8.3 比较与对比相结合
        8.3.1 并列结构与其它结构的比较与对比
        8.3.2 汉英并列结构的比较与对比
第九章 汉英并列结构的互译样式
    9.1 直译式与意译式
        9.1.1 直译式
        9.1.2 意译式
    9.2 增译式与减译式
        9.2.1 并列连词的增减译
        9.2.2 末项标记的增减译
        9.2.3 其它元素的增减译
    9.3 换译式与变译式
        9.3.1 变换语法功能型
        9.3.2 变换语序排列型
        9.3.3 变换逻辑关系型
    9.4 两篇译文的赏析
第十章 结论
    10.1 本研究的发现
    10.2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汉语并列式成语
    附录2: 英语并列式习语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着作等
致谢

(6)法语体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0.1 体范畴与体现象:研究对象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本研究的思路以及论文的框架、创新点和意义
第一章 体:概念和分类
    1.1 体的渊源
        1.1.1 古典语言中的体概念
        1.1.1.1 古希腊语中的体概念
        1.1.1.2 拉丁语中的体概念
        1.1.1.3 古阿拉伯语中的体概念
        1.1.2 俄语中的体定义
    1.2 体的定义
        1.2.1 体与动作方式
        1.2.2 普通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2.1 Comrie的观点
        1.2.2.2 Dahl的观点
        1.2.2.3 Cohen的观点
        1.2.3 英语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3.1 Vendler的观点
        1.2.3.2 Verkuyl的观点
        1.2.3.3 Smith的观点
        1.2.4 法语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4.1 Guillaume的观点
        1.2.4.2 Bally的观点
        1.2.4.3 Gosselin的观点
        1.2.5 本文对体的重新界定
    1.3 体的分类
        1.3.1 体的狭义二分法
        1.3.2 体的广义二分法
        1.3.3 体的多分法
        1.3.3.1 Bally的分类法
        1.3.3.2 Wilmet的分类法
        1.3.4 本文对体的重新分类
    第一章结论
第二章 体: 理论和模式
    2.1 关于体的主要理论学说
        2.1.1 Guillaume的心理机制论以及体的理论
        2.1.1.1 概述
        2.1.1.2 动词理论
        2.1.1.3 体的理论
        2.1.2 Gosselin的时性语义学
        2.1.2.1 概述
        2.1.2.2 反向双重动力模式
        2.1.2.3 体-时表征以及解读程序
    2.2 阐释体的认知途径
        2.2.1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
        2.2.1.1 体验哲学
        2.2.1.2 认知语言学
        2.2.2 意象图式、概念隐喻以及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
        2.2.2.1 意象图式理论
        2.2.2.2 概念隐喻理论
        2.2.2.3 基本的认知规律及其意象图式
        2.2.3 事态及其认知阐释
        2.2.3.1 事态类型学说
        2.2.3.2 认知视角下的事态
        2.2.4 时间及其认知阐释
        2.2.4.1 “时间类型”学说
        2.2.4.2 认知视角下的时间
        2.2.5 认知视角下的体
    2.3 描写体的时间-事态模式
        2.3.1 单轴模式
        2.3.1.1 表现内容
        2.3.1.2 评价
        2.3.2 平行轴模式
        2.3.2.1 Gosselin的平行轴模式
        2.3.2.2 评价
        2.3.3 垂直双轴模式
        2.3.3.1 Croft的垂直双轴模式
        2.3.3.2 时间-事态模式
        2.3.3.3 时间-事态模式的优势
    第二章结论
第三章 法语语法体
    3.1 直陈式
        3.1.1 简单形式
        3.1.1.1 现在时
        3.1.1.2 未完成过去时
        3.1.1.3 简单过去时
        3.1.1.4 简单将来时
        3.1.1.5 过去将来时
        3.1.2 复合形式
        3.1.2.1 复合过去时
        3.1.2.2 愈过去时
        3.1.2.3 先过去时
        3.1.2.4 先将来时
        3.1.2.5 过去先将来时
    3.2 虚拟式
        3.2.1 简单形式
        3.2.2 复合形式
    3.3 条件式
        3.3.1 简单形式
        3.3.2 复合形式
    3.4 其他语式
        3.4.1 命令式
        3.4.1.1 简单形式
        3.4.1.2 复合形式
        3.4.2 不定式
        3.4.2.1 简单形式
        3.4.2.2 复合形式
        3.4.3 分词式以及副动词
        3.4.3.1 现在分词
        3.4.3.2 过去分词
        3.4.3.3 副动词
    第三章结论
第四章 法语词汇体
    4.1 动词
        4.1.1 单一动词
        4.1.1.1 简单动词
        4.1.1.2 代动词
        4.1.2 动词词缀
        4.1.2.1 前缀
        4.1.2.2 中缀
        4.1.2.3 后缀
        4.1.2.4 前后缀
        4.1.3 动词短语
        4.1.3.1 三大阶段以及序列和重复
        4.1.3.2 三小阶段以及中断和接续
    4.2 名词
        4.2.1 动作名词
        4.2.1.1 单一名词
        4.2.1.2 名词词缀
        4.2.1.3 名词意群
        4.2.2 时间名词
        4.2.2.1 时间单位
        4.2.2.2 时期
        4.2.2.3 日期
    4.3 副词
        4.3.1 频次
        4.3.1.1 频率
        4.3.1.2 次数
        4.3.2 程度
        4.3.3 时间
        4.3.4 序列
    4.4 形容词
        4.4.1 频次
        4.4.1.1 频率
        4.4.1.2 次数
        4.4.2 程度
        4.4.3 时间
        4.4.4 序列
    4.5 介词
        4.5.1 空间点和时间点
        4.5.1.1 基于一点的静态定位
        4.5.1.2 基于一点的动态定位
        4.5.2 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
        4.5.2.1 基于两点的静态定位以及距离
        4.5.2.2 基于两点的动态定位以及距离
    第四章结论
第五章 法语句法体
    5.1 简单句
        5.1.1 动词与宾语
        5.1.2 动词与主语
        5.1.3 动词与状语
        5.1.3.1 频次状语
        5.1.3.2 程度状语
        5.1.3.3 时间状语
        5.1.3.4 地点状语
        5.1.4 动词与语法形式
        5.1.4.1 单一动词与语法形式
        5.1.4.2 动词意群与语法形式
    5.2 复杂句
        5.2.1 先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1.1 以avant que引导的时间从句
        5.2.1.2 以jusqu'a ce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2 同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2.1 以pendant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2.2 以aussi longtemps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3 后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3.1 以apres que引导的时间从句
        5.2.3.2 以aussitot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第五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7)马丁内功能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学术生平
    2、作品简介
    3、研究意义
    4、研究目标
    5、国内外研究现状
    6、论文结构
第一章 马丁内功能语言学概论
    1.1 马丁内的基本立场
    1.2 马丁内功能语言学的主要内容
        1.2.1 思想来源
        1.2.2 语言学的任务
        1.2.3 马丁内的主要语言学理论
    1.3 马丁内语言思想的三大特征
        1.3.1 功能性
        1.3.2 相关性
        1.3.3 经济性
    1.4 马丁内语言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内在逻辑
        1.4.1 从时间轴上看
        1.4.2 从内在联系上看
    小结
第二章 音位理论
    2.1 双重分节理论
    2.2 语言学的研究应从音位开始
    2.3 音质音位学
        2.3.1 什么样的能指是最可分析的?
        2.3.2 区别性特征与音位相关性
        2.3.3 音位变体
        2.3.4 音素与音位
    2.4 非音质音位学
    小结
第三章 语素与合成语段
    3.1 语素
        3.1.1 语素的定义
        3.1.2 语素分类
        3.1.3 语素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
    3.2 合成语段
    3.3 句法研究的前期准备
        3.3.1 理论基础
        3.3.2 相关术语准备和概念解释
        3.3.3 从句法角度对语素进行分类
    小结
第四章 功能句法理论
    4.1 马丁内功能句法理论的提出
    4.2 功能句法理论的主要内容
        4.2.1 句法层面上“功能”的含义
        4.2.2 句法功能、语素类、句法关系、语义角色概念及其关系辨析
        4.2.3 句法功能的不同类型
        4.2.4 语素类在句中承担的功能
    4.3 后马丁内时期的句法研究
        4.3.1 柯莱特·费亚尔的句法研究
        4.3.2 莫尔德萨·马姆迪昂的句法研究
        4.3.3 克里斯托·克莱里的句法研究
    小结
第五章 语言的动态性
    5.1 语言的历时动态性
        5.1.1 语言的不断发展变化
        5.1.2 影响语言历时演变的因素
    5.2 语言的共时动态性
        5.2.1 语言的共时动态理论
        5.2.2 共时动态理论的继续研究
    小结
第六章 语言的经济性
    6.1 “语言经济原则”的提出
    6.2 “语言经济原则”的体现
    6.3 “语言经济原则”的影响与贡献
    6.4 “语言经济原则”与语言“陌生化”的对立统一
    小结
结论
    1、马丁内语言思想的深远影响
        (1) 对功能主义语言学内部的影响
        (2) 对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3) 对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影响
        (4) 对翻译学的影响
        (5) 对符号学的影响
    2、局限性
        (1) 对形式主义语言学的绝对否定
        (2) 语篇研究的缺乏
    3、展望
        (1) 功能主义与语篇、语义研究的结合
        (2) 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的结合
附录
参考文献

(8)汉英被动句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缘由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汉语和英语的认知学和类型学差异
    第一节 汉语和英语的认知学差异
        一、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
        二、 汉语重主体,英语重客体
        三、 汉语“散点”视,英语“焦点”视
    第二节 汉语和英语的类型学差异
        一、 分析型与综合型
        二、 语音差异
        三、 词汇差异
        四、 语法差异
    第三节 汉英被动句在认知学、类型学上的表现
第三章 汉语典型被动标记的语法化过程
    第一节 “被”字被动句的语法化过程
        一、 “被”语法化的词汇来源
        二、 “被”的语法化过程
    第二节 “叫”字被动句的语法化过程
        一、 “叫”语法化的词汇来源
        二、 “叫”的语法化过程
    第三节 “让”字被动句的语法化过程
        一、 “让”语法化的词汇来源
        二、 “让”的语法化过程
    第四节 “给”字被动句的语法化过程
        一、 “给”语法化的词汇来源
        二、 “给”的语法化过程
第四章 现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和语义、语用分析
    第一节 现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第二节 现代汉语典型被动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一、 “被”字被动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二、 “叫”字被动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三、 “让”字被动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四、 “给”字被动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第五章 英语典型被动标记的语法化过程
第六章 英语被动句的类型和语义、语用分析
    第一节 英语被动句的类型
    第二节 英语被动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第七章 汉英翻译中汉英被动句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汉语被动意义英译
        一、 汉语显性被动句英译
        二、 汉语隐性被动句英译
    第二节 英语被动语态汉译
        一、 英语被动句翻译成汉语主动句
        二、 英语中主语的替换情况
第八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被动句的语法教学
    第一节 被动句的偏误分析
        一、 关于意念被动句的偏误分析
        二、 关于“被”字句的偏误分析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被动句的解决方案
        一、 被动句的教学研究
        二、 被动句的教学建议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及相关句法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代词划分的困境
        1.1.1 意义标准
        1.1.2 形态标准
        1.1.3 分布标准
        1.1.4 意义标准+句子成分标准
        1.1.5 句子成分标准+分布标准
        1.1.6 形态标准+分布标准
        1.1.7 意义标准+形态标准+句子成分标准+分布标准
        1.1.8 形态标准+分布标准+句子成分标准
        1.1.9 生成语法基于特征的词类划分
    1.2 代词能否独立成类
        1.2.1 代词成类
        1.2.2 取消代词
    1.3 代词的成员及分类
    1.4 代词的虚与实
        1.4.1 实词和虚词
        1.4.2 关于代词虚实的几种观点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对象
    1.7 语料来源
        1.7.1 汉语语料的来源
        1.7.2 英语语料的来源
第二章 “修饰语+人称代词”结构
    2.1 引言
    2.2 “修饰语+人称代词”结构
        2.2.1 能带修饰语的人称代词
        2.2.2 修饰语的类型
        2.2.3 造句功能
        2.2.4 语用价值
    2.3 汉英人称代词的性质差异
        2.3.1 英语人称代词受修饰现象
        2.3.2 汉英人称代词的性质
    2.4 人称代词的指称
        2.4.1 名词性成分的指称
        2.4.2 人家、别人
        2.4.3 我们、你们、他们、大家、大伙儿、别人
        2.4.4 我、你、他(她、它)
        2.4.5 小结
    2.5 修饰语的句法实现
    2.6 结束语
第三章 人称代词与限定范畴
    3.1 引言
    3.2 DP假说与限定范畴
    3.3 限定范畴的实现形式
        3.3.1 数量范畴、冠词与无定
        3.3.2 指示词、冠词与有定
        3.3.3 领属人称代词
    3.4 附加语位置上人称代词的隐现
    3.5 结束语
第四章 人称代词构成的同位结构
    4.1 引言:同位结构界定之难
    4.2 人称代词构成的同位结构的类型
        4.2.1 人称代词+名词性成分
        4.2.2 名词性成分+人称代词
        4.2.3 人称代词+代词
    4.3 同位结构的语义关系和组合限制
        4.3.1 语义关系
        4.3.2 组合限制
    4.4 人称代词的位置与同位结构的作用
        4.4.1 人称代词居前式与NP重述
        4.4.2 人称代词居后式与NP定位
        4.4.3 小结
    4.5 同位结构的句法地位
        4.5.1 DP分析与英语同位结构
        4.5.2 DP分析与汉语同位结构
        4.5.3 同位结构的句法结构
        4.5.4 英语中同位结构的地位
    4.6 结束语
第五章 人称代词与话题结构
    5.1 问题缘起
    5.2 话题的句法位置
        5.2.1 话题与句法成分的关系
        5.2.2 话题的三个位置
        5.2.3 汉英话题位置的差异
    5.3 人称代词在话题结构巾的隐现
        5.3.1 人称代词在状语话题结构中的隐现
        5.3.2 人称代词在标志语话题结构中的隐现
    5.4 结束语
第六章 虚指代词“他”和动词短语的结构
    6.1 引言
    6.2 双宾语结构的有关问题
        6.2.1 双宾语结构的界定
        6.2.2 宾语的判定
        6.2.3 动宾格式的强制促成力
    6.3 VP-壳分析与双宾语结构的生成
        6.3.1 动词与句法结构的关系
        6.3.2 VP-壳分析与动词短语的结构
        6.3.3 双宾语结构的生成
    6.4 虚指代词“他”的句法分布
        6.4.1 YP位置
        6.4.2 XP位置
        6.4.3 把字句中
    6.5 数量成分的焦点标记“他”
        6.5.1 “他”的焦点标记功能
        6.5.2 其他位置上的数量焦点标记
    6.6 结束语
第七章 主语位置上的虚指代词
    7.1 问题缘起
    7.2 句子功能中心与主格指派
        7.2.1 句子功能中心与标句词
        7.2.2 格理论与句子功能中心的格位指派
    7.3 汉语和英语中的空主语
        7.3.1 两类空主语
        7.3.2 英语非限定句中的PRO
        7.3.3 汉语“无主句”与句子功能中心的类型
        7.3.4 汉语PRO与主语原位
    7.4 汉英虚指主语的差异
    7.5 结束语
第八章 结论及蕴含的理论意义
    8.1 是结论也是前言
    8.2 汉英人称代词的词类归属
        8.2.1 代词在词类系统中的地位
        8.2.2 汉英人称代词的差异
    8.3 词库与语法规则的例外
        8.3.1 约束理论三原则
        8.3.2 汉语人称代词对约束原则的违反
        8.3.3 小结
    8.4 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10)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汉语助动词的研究概述
        1.1.1 汉语助动词的名称问题
        1.1.2 汉语助动词的词性
    1.2 英语助动词系统概述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
        1.3.1 汉语助动词的判定标准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1.3.2 英语助动词的判定标准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1.4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1.4.1 对比语言学理论
        1.4.2 原则与参数理论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
    1.6 本文的研究范围
第二章 汉英助动词在词类系统中的语法地位比较
    2.1 汉英助动词语法地位比较
        2.1.1 英语助动词在英语动词系统中的语法地位
        2.1.2 汉语助动词在汉语动词系统中的语法地位
    2.2 英语的基本助动词与汉语助动词"有"
        2.2.1 英语的基本助动词
        2.2.2 汉语体助动词"有"
    2.3 生成语法对助动词的定位
        2.3.1 句子中心与功能语类
        2.3.2 提升助动词与控制助动词
    2.4 小结
第三章 汉英"助+动"结构特征比较
    3.1 汉英"助+动"结构性质比较
        3.1.1 前人对汉语"助+动"结构性质的研究综述
        3.1.2 汉语"助+动"结构是动宾结构
        3.1.3 英语"助+动"结构是合成谓语结构
        3.1.4 总结
    3.2 汉英助动词与动词的完成体同现
        3.2.1 英语的"体"概念与汉语的"体"概念
        3.2.2 汉英助动词的认识情态与动词完成体同现
        3.2.3 汉英助动词的根情态与动词完成体的同现
        3.2.4 英语情态助动词与完成体同现表虚拟
    3.3 汉英"助"与"动"之间的成分内容比较
        3.3.1 汉语"助+动"结构与汉语一般动宾结构的区别
        3.3.2 汉语"助+动"结构与英语"助+动"结构的差异
    3.4 小结
第四章 汉英助动词的句法位置比较
    4.1 谓头语法位置
    4.2 汉英助动词句法分布比较
        4.2.1 汉英语助动词居于句中
        4.2.2 汉英助动词居于句首
        4.2.3 汉英助动词居于句尾
        4.2.4 汉英助动词居于句外
    4.3 助动词所处的语法位置的特征
        4.3.1 谓头语法位置与全句语法功能
        4.3.2 非谓头语法位置上的汉语助动词
    4.4 小结
第五章 汉英助动词相关的句法操作
    5.1 助动词的重叠
        5.1.1 汉语动词的重叠
        5.1.2 汉语助动词的重叠与疑问全句功能
    5.2 助动词的移位
        5.2.1 英语助动词的移位与疑问范畴
        5.2.2 汉语助动词重叠形式移位与焦点范畴
    5.3 助动词位置的添加
        5.3.1 汉英助动词位置添加否定标记
        5.3.2 汉语助动词位置添加复句关联标记
    5.4 小结
第六章 汉英助动词的连用与融合
    6.1 助动词的连用
        6.1.1 汉语助动词的连用
        6.1.2 英语助动词的连用
    6.2 助动词的融合
        6.2.1 汉语助动词与否定词的粘合式融合
        6.2.2 汉语助动词与否定词的合音融合
        6.2.3 汉语助动词与疑问代词"怎么"融合
        6.2.4 英语助动词与否定标记的融合
        6.2.5 英语助动词与人称代词主语的融合
    6.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易与不定式混同的介词“to”(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平比范畴研究[D]. 魏阳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D]. 池舒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厘清句子结构,突破改错瓶颈——浅谈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语言运用题目的应考准备[J]. 李远辉.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07)
  • [4]加布伦兹及其《汉文经纬》研究[D]. 宋楠(NANCY WILMS). 南京大学, 2017(09)
  • [5]汉英并列结构对比研究[D]. 陈池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6]法语体范畴研究[D]. 徐悦虹. 南京大学, 2015(01)
  • [7]马丁内功能语言学研究[D]. 李巍. 南京大学, 2015(01)
  • [8]汉英被动句的比较研究[D]. 王静.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9]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及相关句法问题[D]. 张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4)
  • [10]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D]. 向二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介词“to”很容易与不定式混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