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老保险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浅谈养老保险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一、浅谈养老保险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黄远飞[1](2021)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一个新的评估框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基金供给的可持续性,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家庭的各个层面,是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综合运行的结果。本文在对国内外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及福利国家发展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实践,构建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包括政策维度、财务维度、有效性维度和公众态度维度等4个维度,10个二级指标,以及21个三级指标。

冯维[2](2021)在《1978—2010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与经验》文中研究指明从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到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颁布,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历经30余年改革,大致经历了改革的启动与探索、改革的创新与深入、改革的统一与完善等阶段,完成了模式创新和制度转换,在保障社会民生和配合经济改革方面成就显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改革的出发点,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改革的方向,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有机互动是改革的方法与路径。

彭浩然,程春丽[3](2021)在《风险分散与中国混合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参保人养老投资风险分散角度研究混合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通过构建一个两期消费模型,综合考虑参保人所面临的人口结构、工资增长率、养老基金投资等风险因素,本文研究了混合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的最优比例,并利用中国数据进行了测算与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引入小规模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制可以分散人口老龄化给现收现付制所带来的风险,中国实行混合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其合理性;但如果要维持40%~45%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会面临较大挑战。

朱恒鹏,田文文[4](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为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努力。透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视角,本文系统地对建党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与实践进行梳理,从新中国成立前的思想萌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再到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城乡融合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贾志科,高天跃,张欣杰,杨祎茜[5](2021)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近十几年来,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改革发展,在受到学界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境。本文通过对数十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了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转轨与养老金并轨、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农村养老保险困境及对策研究、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及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等方面。在进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分析未来相关研究的方向,包括: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家庭"捆绑"与"松绑"机制的深入研究、对养老金并轨成本的精算研究、对消除男女两性养老金性别差异的政策措施研究、对社会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作用的深入研究。

王天玉[6](2021)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法理困境与制度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统账结合"模式,初衷是发挥社会统筹的共济性与个人账户的激励性,但实施二十多年来已导致严重的公私混淆问题。在制度层面,个人账户是职工当期工资的强制储蓄,具有私权性,但在实践中已与社保统筹基金混同,用以支付退休职工的当期养老金,实质是个人账户的私权性被社会统筹的共济性所吸收。问题的成因在于现行模式悖离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内在法理,未构建起代际契约下的"法定之债",职工与社保经办机构之间的关系不符合保险法律关系。个人账户的改革应当坚持共济性的方向,沿用"统账结合"的结构,但将个人账户与个人保费分离,个人保费存入社保统筹基金。个人账户是个人缴费记录的抽象记载,表征个人对社会共同体的贡献,以薪点形式记载。薪点是职工缴费的年度工资除以当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数值,个人账户就是历年薪点的累加,作为计算养老金的主要依据。

谭红[7](2021)在《四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叶庭均[8](2021)在《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文中研究表明

张一杰[9](2021)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

付星[10](2021)在《高校教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基于对河南省3所高校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

二、浅谈养老保险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养老保险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一个新的评估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一种新的评估框架
四、 评估体系的详解:基于广州市的实践
    (一) 维度一:政策可持续
        1. 指标一:政策合理性
        (1) 扩面机制。
        (2) 缴费机制。
        (3) 养老金计发和调整机制。
        2. 指标二:政策稳定性
        (1) 政策的连续性。
        (2) 制度改革方式。
        (3) 政策的法制化程度。
        3. 指标三:政策适应性
        (1) 与国家总体政策的吻合度。
        (2) 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度。
    (二) 维度二:财务可持续
        1. 指标一:外部经济社会因素
        (1) 经济发展水平。
        (2) 老龄化程度。
        2. 指标二:基金管理机制
        (1) 基金管理制度。
        (2) 统筹层次。
        3. 指标三:基金收支情况
        (1) 基金支出增速与基金收入增速比。
        (2) 财政对职工养老支出。
        (3) 基金结余可支付月数。
        (4) 个人账户空账率。
    (三) 维度三:有效性
        1. 指标一:保障基本生活
        (1) 对制度保障数量的衡量。
        (2) 对制度保障质量的衡量。
        2. 指标二:化解社会风险
    (四) 维度四:公众态度
        1. 指标一:公众参与度
        2. 指标二:公众满意度
五、 结 语

(2)1978—2010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制度改革的背景与起因(1978—1983年)
制度改革的启动与探索阶段(1984—1991年)
    (一)社会统筹改革试点
    (二)个人缴费和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试点
    (三)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和体制改革
    (四)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性制度改革的启动
制度改革的创新与深入阶段(1992—1996年)
    (一)“统账结合”的提出与改革的深入
        1.扩大社会统筹范围、提高社会统筹层次、建立各地区统一的制度
        2.坚持个人缴费、推广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和调整养老金待遇
        3.推动社会保险服务体系社会化建设和法制化建设
    (三)深化制度改革方案的颁布与两种实施办法的施行
制度改革的统一与完善阶段(1997—2010年)
    (一)推进制度统一
    (二)推进制度完善
        1.继续推进做实个人账户
        2.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3.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4.坚持提高社会统筹层次
制度改革的主要经验
    (一)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始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制度改革的方向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三)制度改革的实施过程有效运用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有机互动

(3)风险分散与中国混合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文献回顾
三、基本模型与求解
四、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一)基准情形下的α值
    (二)敏感性分析
    (三)不同目标养老金替代率情形下的养老保险筹资规模
五、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

(4)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想萌芽与实践性探索阶段(1921—1949年)
二、传统社会保障制度阶段(1949—1978年)
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阶段(1978—2012年)
    (一)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 各地自发探索阶段
        2. 中央顶层规划和财政支持下的试点与推广
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融合与发展(2012年以来)
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全面,待遇逐步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6)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法理困境与制度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建构逻辑
    (一)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的两个阶段
    (二)统账结合模式的形成脉络
    (三)统账结合模式建构中的私有化因素
三、养老保障三支柱框架下反思“统账结合”模式的公私划分
    (一)域外典型私有化改革中的公私划分
    (二)我国“统账结合”模式下的“公私混淆”
四、“统账结合”中的个人账户私权悖论
    (一)养老给付权利属性的认识误区
        1.概念使用
        2.比较法上的参照对象
    (二)个人账户的私权性在公法关系上不能成立
五、“统账结合”模式下的个人账户共济性及其法律构造
    (一)现行个人账户应是基本养老保险中的个人保费
        1.基本养老保险之内在法理
        2.个人账户与个人保费之辨析
    (二)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保费具有共济性
        1.代际契约下基本养老保险的共济性
        2.个人保费是基本养老保险总对价的组成部分
六、完善“统账结合”模式的个人账户薪点制方案
    (一)个人账户薪点制相对于其他方案之优势
        1.应否定“统账分离”的私有化改革方向
        2.“统账结合”模式下的改革分歧及“薪点制”的优势
    (二)薪点制下的养老金计算模式
        1.我国现行养老金计算模式之缺陷
        2.可供借鉴的薪点制计算模式
        3.个人账户薪点制的养老金计算模式
七、结论

四、浅谈养老保险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一个新的评估框架[J]. 黄远飞.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2021(03)
  • [2]1978—2010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与经验[J]. 冯维.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1(06)
  • [3]风险分散与中国混合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J]. 彭浩然,程春丽. 金融研究, 2021(11)
  • [4]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J]. 朱恒鹏,田文文. 财经智库, 2021
  • [5]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J]. 贾志科,高天跃,张欣杰,杨祎茜.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6]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法理困境与制度重构[J]. 王天玉. 中外法学, 2021(04)
  • [7]四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D]. 谭红.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8]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D]. 叶庭均. 广西大学, 2021
  • [9]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 张一杰.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 [10]高校教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基于对河南省3所高校的调查[D]. 付星.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浅谈养老保险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