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半导体热电发电机输出功率

太阳能半导体热电发电机输出功率

一、太阳能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输出功率(论文文献综述)

何泽明[1](2021)在《基于上转换和非成像光学器件的热辐射型能源利用研究》文中认为能源作为现代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伴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和消耗,能源和环境危机已然成为国民关注的共同话题。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这与当下的能源结构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在“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的指引下,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对转变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结构形式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作为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和补充,对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新能源的热辐射型能量,包括高温热源辐射能量和太阳辐射能量,对其利用形式进行研究,有着现实意义。本文以热辐射型能源的收集与利用为主线,针对复合抛物面聚光器与热电器件、光伏热电混合系统、上转换材料与光伏电池这三个能量转换系统,重点研究和分析了辐射型能量的利用,提出对能量转换系统的优化方式,并采用计算分析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一)针对可产生高温热源的场景,依据边缘光线原理设计制作了用于红外辐射能量收集的非成像抛物面聚光器。聚光器与温差发电器件即热电器件相结合,显着提升了器件的整体性能,探讨了该种结合形式对余热回收利用的效果。研究从数值模拟分析入手,依次通过对热电单元、热电器件整体进行建模,讨论了抛物面聚光器对器件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提升的具体结果,分析说明了即使在器件内部PN结数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使用CPC仍能获得较完整热电器件不使用CPC时更高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最后搭建实验测试系统,以实验验证的方式,进一步分析CPC对热辐射能量的收集以及对热电器件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聚光器对辐射能源利用的优势以及对热电器件结构优化的作用。(二)通过实验测量对比,研究了不同太阳能电池(单晶硅电池和砷化镓电池)组成的光伏热电混合系统的性能。在分析了太阳能电池种类、聚光倍数、冷却温度、外接负载等对系统输出功率和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的同时,提出了混合系统要获得最优输出功率存在一个最优的太阳能电池与热电器件的面积比值,在该最优值下,由砷化镓电池与热电器件组成的混合系统,最大的转换效率可达32.2%。通过机器学习对该最优值进行优化,得出太阳能电池与热电器件的面积比为4.41时混合系统性能最优,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机器学习的预测结果。通过对光伏热电混合系统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探讨了机器学习在能量转换系统性能提升方面的应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三)对基于上转换材料的光伏电池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了解上转换材料的发光机制,分析了上转换材料对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的原理。搭建实验测试系统,分别通过激光和光照激发上转换材料,探讨上转换材料在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方面的应用。经实验总结分析,使用上转换材料,可使双面单晶硅电池的功率和效率分别提升约6.64%和6.65%。对比不同聚光比下,上转换材料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出在高倍聚光比下,上转换材料对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的作用更为明显。

权欣[2](2021)在《热管抑制煤自燃联合温差发电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田自热自燃现象一直是困扰世界主要产煤国家重大灾害问题。若将煤自燃产生的有害废热加以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解决长期困扰矿区的煤自燃问题,同时也能将煤田热能进行再利用。热管移热降温是一种利用相变潜热来快速转移热量的过程。当热管插入煤堆时,通过煤堆内部氧化高温与外界环境温度差作为热管蒸发端起动热源,以使热管充分发挥相变连续移热特性,以实现煤堆降温的目的,同时在热电转换技术的作用下,将热管提取煤中的热量加以回收利用。本文通过搭建煤火热能提取与热电转化系统实验台,对煤-热管-温差发电系统三者之间的传热机理进行分析,为实验验证热电转换装置运行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并分别对不同因素如何影响发电系统的移热效果和热电转换性能进行分析讨论。通过研究发现热管当充液率为30%时,热管管内工质两相换热达到最佳状态,热管导热热阻最小,相应温差发电片的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达到最大值。热管布置间距为15cm时能够充分发挥热管对煤堆的移热性能,将煤堆平均温度降至最低,也将更多热能传递至温差发电模块,从而展现更出色的热电转换效能。模拟煤自燃的热源温度对温差发电系统热电转化影响较大。热源温度越高,使得温差发电模块冷热两端的温差加大,发电模块的输出功率也随之升高,发电模块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随模块冷热端温差的增长而增加。同温度梯度下,开路电压越高对应的短路电流也越高。对系统发电模块进行最优化试验与分析,发现增加发电模块的数目可在一定程度下提高系统发电性能。但这种提高系统发电性能的方法并不是可持续的,串联热电片数目与热电转换性能存在动态平衡关系。本次搭建的实验系统安装最佳串联发电片数目为6片。系统中存在最佳匹配电阻17.3Ω,可使电阻两端的负载功率达到最大值。温差发电片的无量纲电优值与模块冷热端温差呈线性递增关系。为使整个温差发电系统可发挥最佳的热电转换性能,最好扩大冷热端模块的温度梯度。本文的“以用代治”的研究方法为治理煤田火区热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宋钊[3](2020)在《聚光式太阳能光伏与多级温差复合发电模块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地球上蕴藏的化石燃料十分有限,人类社会迅速的发展导致这些资源被大量的消耗,因此各国都开始关注新能源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因其环保、无污染、可持续等优势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普及,但光伏发电的效率始终有限。光伏发电接收的太阳辐射中只有少量用于发电,其余大部分辐射能以热量形式存在于太阳能电池表面从而影响发电效率。因此本文设计一种聚光式太阳能光伏与多级温差复合发电模块,在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电池表面的热量进行多级温差发电,以此实现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研究的关键在于光伏发电与温差发电的结合方式、结构、可行性,因此本文先后对设计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仿真研究、实验研究。首先,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光伏与多级温差复合发电模块。利用塞贝克效应和非平衡热力学建立多级温差发电器的数学模型,计算热量在多级温差发电器中的热传导情况,验证多级温差发电器的可行性,分析影响多级温差发电器的热电输出特性的参数。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分析单结太阳能电池和多结太阳能电池的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利用情况,计算影响两者发电效率的参数。最终确定本文光伏与多级温差复合发电模块的结构为多结太阳能电池和多级温差发电器相结合。其次,使用ANSYS仿真软件分别建立单级、两级、三级温差发电器的有限元模型,对三组温差发电器进行热电场耦合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三级温差发电器的各项发电性能均为最佳,其中三级温差发电器的发电效率是单级温差发器的2倍,高出两级温差发电器0.59%。由此进一步验证了接近本实验条件下,多级温差发电器的可行性,并确定了后续实验所用的光伏与多级温差复合发电模块中温差发电器为三级结构。最后,根据实验的需求设计实验装置,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地测试。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发现一天之中不同时刻的光伏与多级温差复合发电模块总输出功率比单一光伏电池提高了5%~16%不等,说明复合发电模块具有一定的增益效果。复合发电模块全天发电效率均比单一光伏发电高出3%左右。实验结果验证了聚光式太阳能光伏与多级温差复合发电模块的可行性,实现了对太阳能辐射利用的最大化。

杨德龙[4](2020)在《基于复合抛物面聚光的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球上水资源总储量大但是淡水资源储量较少,太阳能海水淡化能够有效缓解全球淡水资源压力。为实现沸腾蒸馏,本文基于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聚光供能设计了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实现了高效的蒸汽产生。该系统采用CPC组件将低能流密度的太阳光线收集起来加热导热油,导热油在蒸馏器的换热盘管中与雾化后的原水进行换热并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在小型风机的扰动作用下经过气液分离器进入温差发电组件的热蒸汽室并充分利用蒸汽潜热进行温差发电,然后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收集得到淡水。通过建立系统各个部件的热损失数学模型,分析各个部件的热量损失并分析部件结构参数对热损的影响,设计并优化系统进行实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淡水资源的分析,提出采用CPC集热进行海水淡化的研究方向,发现:地球上水资源储量大,但是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较少,生产生活用水匮乏;聚光器时太阳能海水淡化的主要部件,常见的有槽式、塔式、碟式、菲涅尔、CPC等,其中CPC具有接收角大、不需要追踪等优势;目前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发展较快,但是存在蒸馏温度低、集热器结垢、余热浪费等问题。(2)通过分析系统的传热过程并计算部件结构参数对系统集热性能的影响,发现:系统的主要损失包括CPC组件热损、蒸馏器热损、连接管道及导热油箱热损,部件保温层厚度应大于50 mm;蒸馏盘管可采用导热系数较大的紫铜材料,且其总长度应大于14 m;电优值系数越大,温差发电器的发电性能越好,发电器两端温差越大发电量越大。(3)通过实验研究集热面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发现:两级CPC的系统日平均产水性能系数、产淡水硬度、平均集热效率、平均太阳能热利用效率等参数均优于三级CPC的系统,温差发电组件的输出功率受蒸汽产生速率影响,蒸汽产生速率越快组件输出功率越大。(4)通过实验研究集热器倾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发现:实验过程中性能系数、产淡水硬度、平均集热效率、平均太阳能热利用效率等参数均为45°倾角最好,20°倾角次之,但是相同集热级数时三个倾角下其参数值的差值均较小,可忽略不计,证明CPC具有良好的免追踪特性。(5)通过实验研究夏冬季系统性能的差异,发现:由于夏冬季日照时间的不同,夏季系统沸腾汽化时长约为6 h,冬季系统沸腾汽化时长约为5 h,系统在典型夏季实验日的总产水量大于冬季的总产水量且平均产水性能系数相对更大,但是由于夏季的环境温度更高导致温差发电器冷热两端的温差较小,即发电器输出功率较小。夏季与冬季的季节差异影响系统热利用率值的时刻变化,但是对日均太阳能热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小。(6)相比其他聚光方式的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本文所研究的系统具有实现沸腾蒸馏、防止集热器结垢、蒸汽潜热发电、不需要追踪等优势,但是其在进水量控制、系统清洁、回热结构设计及浓盐水处理等发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蒋岳峰[5](2020)在《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热电耦合性能及发电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极地科考的深入探索,科考设备续航能力不足日益凸显。风能、光能已经逐渐应用于极地设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电能力,但是其发电条件受限较多,因此研究新型清洁供电方式用于极地科考设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将温差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清洁能源方式,温差发电装置具有设备体积小、工作时无排放、可靠性高、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极地环境具有丰富的冷能资源,研究如何通过温差发电技术将极地环境冷能用于科考设备供电,有着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本文从低温热电材料入手,研究了烧结工艺对材料热电耦合性能的影响;仿真研究了温差发电模块的低温发电特性;搭建了温差发电模块低温发电特性测试平台,获得了与仿真结果相同的规律。具体工作如下:首先,选择适宜低温的碲化铋热电材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材料学基本理论和温差发电相关原理,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具有较高制备效率的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中烧结温度和烧结压力对材料物理特性和热电耦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压力和烧结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很大。材料的物理特性随烧结压力的增大而提高,可以使材料拥有较好的物理特性;材料热电耦合性能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不超过材料熔点的情况下,将其热电优值ZT更是从0.7提高至1.19。其次,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温差发电模块进行了低温发电特性仿真研究。基于烧结工艺研究所制备材料的热电性能参数,研究了在稳态工作条件下,不同热电单元对数对模块发电特性和热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温差对模块发电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差发电模块有直流电源特性;发电特性随着热电单元对数的增加成比例提高;发电特性受温差影响较大,随着温差的增大而增加。最后基于仿真结果和实际应用环境,搭建了低温发电特性测试平台,利用拥有相同热电材料和模型结构的商用温差发电模块,研究了温差对输出输出电压、内阻、输出功率的影响,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与仿真相似的规律。并对温差发电模块和热电制冷模块的低温发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温差发电模块发电特性优于制冷模块的结论,证明了低温温差发电的可行性。

郭珂慧[6](2020)在《PCM-TEG围护结构的热电效能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温差发电技术可以实现热能到电能的直接转换,常用于低品位热源如地热、太阳能、工业余热、废热等的回收利用。相变围护结构热容大,在减少能耗、改善室内环境等方面有很大潜力。本论文将温差发电技术与相变(材料)围护结构结合,分别研究了TEG、PCM-TEG、PCM-TEG围护结构的温度、热电效能及优化规律,具体如下:分析了温差发电器(TEG)基础性能,得到了TEG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热电转换效率随温差变化规律。研究了TEG单片、串联和并联等不同组合方式下的电能输出特性和最优负载,发现多个TEG在不同组合方式的电能输出规律与直流电源基本相同,最优负载则与串并联组合的TEG等效内阻有关。开展了PCM-TEG冷热端传热强化研究,分析了相变材料(PCM)相变温度、相变材料体积及导热系数对PCM-TEG的温度和电能输出影响。通过强化PCMTEG冷热端的辐射及对流换热,提高了其电能输出能力。PCM相变温度为TEG冷热端工作温度均值时最佳;PCM-TEG电能输出随相变层厚度增加而增加;还随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增加而增加,且存在最优导热系数值。相变材料中添加膨胀石墨(Graphite)可使得GPCM-TEG电能输出增大,最大提升幅度为143%(添加量1%)。TEG表面涂炭黑(Carbon)后,CGPCM-TEG发电量较未处理时增大3-5倍;夜间冷却阶段增大TEG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利于TEG夜间发电,但仅能小幅增加夜间发电量。采用Fluent建立了PCM-TEG围护结构数值模型,开展了不同PCM热物参数、不同辐射吸收系数、不同对流换热系数、不同季节下的温度演变及PCM液相率变化分析,并计算了相应的发电量。研究发现,相变温度范围越小时PCM的液相率也高,而且TEG电能输出越高。TEG表面涂炭黑与白天减弱对流可提升电能输出量,同时也会引起室内侧温升增大。考虑室内温度波动及舒适度,在春、秋、冬季增加TEG外表面吸收比、降低白天对流换热系数,夏季下只提高吸收比的方式提高电能输出。最终春季电能潜力最大,其次为秋季、夏季、冬季。将温差发电技术与相变围护结构结合,不但可降低建筑能耗,还可以利用太阳能或建筑废热进行绿色发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论文有图68幅,表26个,参考文献77篇。

程昆林[7](2020)在《基于冷源梯级利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联合发电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超声速飞行器是下一代的可用于快速侦查、远程打击与空间运输的航空/航天器。为了实现推进剂供给、雷达侦测、飞行控制以及激光武器发射,高超声速飞行器需要大功率的电能供应,但常规的机载供电技术却由于种种限制而难以满足要求。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巨大的电能需求与有限的冷源,本文发展了基于冷源梯级利用的联合发电系统方案。为了评估联合发电系统性能,预测系统的工作包线与性能边界,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针对开式发电系统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闭式发电系统进行大功率热电转换的概念。通过对比分析认为闭式发电系统更适合应用于加速型高超声速飞行器,其能够在整个飞行包线提供更强的发电能力,但也面临有限冷源的问题,体现在冷源种类少、吸热能力不佳并且可用流量小。有限冷源下燃料流量、有效焓差、系统热效率共同决定闭式系统的功率。开展了有限冷源下闭式布雷顿循环的性能分析,对比不同冷源工质对闭式布雷顿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燃料作为闭式循环的冷源更具优势,而常温的碳氢燃料作为冷源时必须进行功率优化。在燃料冷量和系统热效率的共同作用下,对于发电功率存在最佳的冷源温差,并且简单回热构型比再压缩构型在系统组成和功率输出(219.6 k J/kg vs.192.5 k J/kg)上更具优势,但闭式布雷顿循环对冷源的利用程度较低。以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作为有限冷源下闭式循环发电系统的性能提升手段,发展了考虑冷热源流动方向温度变化的多级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建模方法,分析了主要的性能影响因素并对级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几何系数和加热通道入口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显着。相比于单级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多级结构在功率密度和热电转换率最高能够实现79.1%和96.5%的提升,且综合考虑发电性能和结构制造难度,级数为3或4最佳。此外,提出了利用液态金属作为第三流体进行闭式发电系统热能供给及发动机壁面冷却的概念,并与基于再生冷却的燃料热能供给模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前者能够在保证壁面热防护的前提下获得更佳的热供给能力。以冷源梯级利用为指导思想,提出了闭式布雷顿循环-半导体温差联合发电系统方案并开展了性能评估。结果显示,引入半导体温差发电器能够有效提高有限冷源下闭式发电系统的功率,相比于单一闭式布雷顿循环,不考虑加热过程限制时功率提升百分比最高可达53.6%,与发动机耦合后为33.4%。本文为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大功率供电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为下一步开展详细论证与工程实践奠定了基础。

杨智敏[8](2019)在《太阳能和低品位热能利用热力学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太阳能作为目前正在积极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由于其具有清洁性、广泛性和储量巨大等特点,受到人们倍加关注。而对低品位热能的回收利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因此,对于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和低品位热能的高效回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主要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四种改进的或新型的太阳能和低品位热能利用热力学系统,包括聚光两频段和三频段光谱分频系统,基于多层石墨烯发射极的太阳能聚光热离子发电器,远场热光伏电池及其用于汽车尾气废热回收利用系统。文中不仅对这些系统的性能特性进行了评估,且还获得了优化设计参数。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研究了改进的聚光两频段光谱分频光伏电池-温差热电发电器系统和聚光三频段光谱分频光伏电池-热机系统,导出了改进的系统效率解析表达式,并用以评估系统性能和预测最大效率。基于不可逆光伏电池和半导体温差发电器模型,建立了聚光两频段光谱分频光伏电池-温差发电器模型,将低频光子转换成热被温差发电器所利用,从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通过对系统参数的优化,确定了截止能量、集热器温度、电池电压和温差发电器的无量纲电流优化值。进一步讨论了集热器与光伏电池的面积比对光谱分频系统性能的影响,导出了面积比在合理工作区间的上界和下界的表达式。对光谱分频系统和单独聚光光伏电池的最大效率进行了比较。由于两频段光谱分频系统不能有效地减少太阳能电池的热化损失,因而我们进一步对三频段光谱分频光伏电池-热机系统开展了研究,着重讨论了集热器和太阳能电池面积比与最大效率的关系,将聚光三频段光谱分频光伏电池-热机系统所获结果与单独聚光光伏电池、太阳能驱动热机以及聚光双频段光谱分频光伏电池-热机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面积比对系统性能影响明显,对面积比的讨论也有利于对系统的经济分析。当面积比优化后,系统的最大效率可进一步提高。与单独光伏电池和太阳能驱动热机相比,光谱分频系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整个太阳光谱,特别是在聚光度较低的情况下。与两频段光谱分频光伏电池-热机系统相比,三频谱光谱分频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光伏电池材料的方便选择上。第二部分即第四章,基于具有ABA和ABC堆叠顺序的多层石墨烯热离子发射理论,建立了基于多层石墨烯发射极的新型太阳能聚光热离子发电器系统,讨论了阴极和阳极功函数、石墨烯层数及太阳聚光度对基于多层石墨烯发射极聚光热离子发电器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单层和多层石墨烯发射极对聚光热离子发电器性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多层石墨烯发射极的聚光热离子的最大效率高于基于单层石墨烯发射极的聚光热离子发电器的效率,并且基于多层石墨阴极的工作温度低于单层石墨烯阴极的工作温度,特别是以ABA堆叠的多层石墨烯为发射极的聚光太阳能热离子发电器的优势更为明显。第三部分即第五章,建立了远场热光伏电池系统新模型,考虑了系统内部和外部不可逆损失,讨论了远场热光伏电池的性能特性,确定了重要参数的优化区间。基于远场热光伏电池模型,进一步建立了新型汽车尾气废热驱动热光伏电池模型,通过变分法和改进的拉格朗日公式,得到了系统温度的最佳分布。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汽车尾气驱动的热光伏电池最大输出功率,确定了重要参数的最佳工作区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热光伏电池可以有效地回收汽车尾气的余热。本文得到的结论不仅丰富了这些热力学系统的研究内容,而且有助于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和低品位热能的高效回收,对于相关热力学系统的实际运行和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冯利佳[9](2019)在《聚光和非聚光光伏-热电耦合系统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光伏发电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是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光伏电池的效率较低,只能将小部分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其余部分的太阳能被光伏电池反射走或转变成了废热。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是太阳能发电领域最主要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光伏-热电耦合系统(PV-TE)因其利用全光谱太阳能的潜力而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TE模块冷热端温差较小,所以其输出功率通常远小于PV电池的输出功率。为了提高热电温差,一些研究者选择光学聚焦,但由于太阳光跟踪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都很高,另一些研究者选择了热聚焦,以增加TE模块的热流密度。然而,对于这两种PV-TE耦合系统,都存在着光伏电池和TE模块的相互制约。这是因为光伏电池的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TE模块的性能在恒定的冷侧温度条件下随着热侧温度升高而增加。如果光伏电池的效率温度系数大且TE模块的热电优值系数小,则耦合系统的整体效率可能低于单独PV电池系统效率。所以有必要找出耦合装置的优化模式。本文基于能量平衡建立了PV-TE耦合发电系统的一维稳态导热模型,研究了在不同的光伏电池效率温度系数βref和热电优值系数Z时PV-TE耦合发电系统的性能。对于非聚光PV-TE耦合系统,分析了热聚焦因子、热电引脚长度、TE模块的负载电阻与内阻之比和太阳辐照度对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而对于聚光PV-TE耦合系统,研究了热扩散因子(热电引脚对数、热电引脚横截面积)、聚光比以及冷却水流速对聚光PV-TE耦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对于非聚光PV-TE耦合系统,热聚焦因子和热电引脚长度对耦合系统总效率的影响相似,当光伏电池的效率温度系数较小且温差发电器的Z值较大时,存在最佳的热聚焦因子或热电引脚长度值,使耦合系统总效率最大。随着TE模块负载电阻与内阻之比增大,PV-TE耦合系统的总效率总是先增加后减小。当光伏电池效率温度系数βref为0.001K-1时,耦合系统的总效率随太阳辐照度增加而增加;当光伏电池效率温度系数βref从0.002 K-1到0.004K-1时,耦合系统的总效率随太阳辐照度增加而降低。对于聚光PV-TE耦合系统,由热电引脚横截面积和热电引脚对数单独变化所引起的热扩散因子值相同时,这两者对耦合系统总效率的影响完全相同,建议热扩散因子3.0左右,用较低的材料成本获取较大的耦合系统总效率。当光伏电池效率温度系数βref为0.001 K-1时,耦合系统的总效率随聚光比增加而增加;其他情况下,耦合系统的总效率随聚光比增加而减小。当冷却水流速在0.25m/s和0.35m/s之间时,聚光PV-TE耦合系统将会有较高的总效率。

孙东方,陈焕新,申利梅,刘冠宇,姚雨[10](2018)在《太阳能热电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前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太阳能发电目前主要有太阳能热动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电发电等方式,其中太阳能热电发电技术是将太阳能集热技术与半导体热电发电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环保能源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热电材料的迅速发展以及性能的提高,太阳能热电发电技术逐步得到深入的研究。本文分析对比3种太阳能发电方式的优缺点,并概述目前太阳能热电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太阳能热电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

二、太阳能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输出功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阳能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输出功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上转换和非成像光学器件的热辐射型能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与热电器件
        1.2.1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1.2.2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应用研究
        1.2.3 热电发电器件
        1.2.4 热电发电器件的研究及应用
        1.2.5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与热电器件结合的研究
    1.3 聚光光伏-热电复合系统
        1.3.1 聚光光伏原理
        1.3.2 聚光光伏研究现状
        1.3.3 聚光光伏-热电混合系统
        1.3.4 聚光光伏热电混合系统研究现状
    1.4 上转换材料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1.4.1 上转换材料发光机制
        1.4.2 上转换材料与光伏发电系统
        1.4.3 上转换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高温物体辐射能源的收集与利用研究
    2.1 引言
    2.2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设计
    2.3 聚光器CPC提升热电器件性能的模拟研究
        2.3.1 物理模型
        2.3.2 边界条件及控制方程
        2.3.3 网格无关性及模型准确性验证
        2.3.4 计算结果与讨论
        2.3.5 结论
    2.4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提升热电器件性能的实验研究
        2.4.1 实验系统介绍
        2.4.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2.4.3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光光伏热电混合系统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利用研究
    3.1 引言
    3.2 聚光光伏热电混合系统的实验研究
        3.2.1 实验系统
        3.2.2 实验过程
        3.2.3 混合系统的功率和效率定义
        3.2.4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3.2.5 聚光光伏热电混合系统成本分析
    3.3 机器学习对聚光光伏热电混合系统的研究
        3.3.1 神经网络基础
        3.3.2 深度神经网络
        3.3.3 RNN和LSTM循环神经网络
        3.3.4 注意力机制
        3.3.5 机器学习在器件输出功率预测的研究现状
        3.3.6 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选择
        3.3.7 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对比和验证
        3.3.8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上转换材料的光伏系统对太阳辐射的收集利用研究
    4.1 引言
    4.2 上转换材料与光伏电池的结合方式
    4.3 上转换材料与光伏电池结合的实验研究
        4.3.1 实验测试系统
        4.3.2 上转换材料表征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成果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5.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热管抑制煤自燃联合温差发电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煤自燃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回填注浆抑制技术
        1.2.2 阻化剂抑制技术
        1.2.3 惰性气体抑制技术
        1.2.4 凝胶泡沫抑制技术
        1.2.5 热管相变抑制技术
    1.3 重力热管提取热能技术研究现状
    1.4 热管联合温差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1.4.1 平板热管温差发电技术
        1.4.2 环路热管温差发电技术
        1.4.3 重力热管温差发电技术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热管抑制煤自燃联合温差发电理论分析
    2.1 温差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2.1.1 Seebeck效应
        2.1.2 温差发电器的热电转换原理
        2.1.3 温差发电器的性能评价参数
    2.2 煤-热管-温差发电之间传热机理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煤火热能提取与热电转化系统设计
    3.1 热管热电转化系统
        3.1.1 实验所用煤样
        3.1.2 发电模块
        3.1.3 数据采集模块
        3.1.4 加热及温控系统
        3.1.5 热管选型及参数
    3.2 实验测试方案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设计及过程
        3.2.3 数据参数处理方法
        3.2.4 系统的误差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煤自然热能回收系统热电转化效能的分析
    4.1 热管充液率对系统热电转换效能的影响
        4.1.1 热管转移煤堆内的移热量分析
        4.1.2 系统发电性能与热电转换状况分析
    4.2 热管布置对温差发电系统输出效能的影响
        4.2.1 热管间距对煤堆内温度场影响
        4.2.2 不同热管间距对系统温差发电性能的影响
    4.3 不同热源温度影响下热电转换性能分析
        4.3.1 168℃热源温度下发电模块特性分析
        4.3.2 268℃热源温度下发电模块特性分析
    4.4 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的变化对冷热端温度梯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发电模块参数变化对发电效能的影响
    5.1 串联发电片数目对系统热电性能的影响
        5.1.1 串联发电片数目对开路电压的影响
        5.1.2 串联发电片数目对输出功率的影响
    5.2 不同负载阻值对系统发电性能的影响
        5.2.1 最佳匹配负载阻值的确定
        5.2.2 不同负载阻值下热电转换效率的变化
    5.3 温差发电模块无量纲优值的变化规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本文研究方向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聚光式太阳能光伏与多级温差复合发电模块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1.2.2 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
        1.2.3 太阳能光伏与温差联合发电技术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第2章 光伏与多级温差复合发电模块的理论基础
    2.1 传热学理论
        2.1.1 热传导
        2.1.2 热对流
        2.1.3 热辐射
    2.2 光伏发电理论
        2.2.1 太阳能
        2.2.2 光生伏特效应
        2.2.3 光伏电池
    2.3 热电效应理论
        2.3.1 塞贝克效应
        2.3.2 帕尔帖效应
        2.3.3 汤姆逊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光伏与多级温差复合发电模块的数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3.1 温差发电器
        3.1.1 单级温差发电器
        3.1.2 多级温差发电器
    3.2 光伏电池
        3.2.1 单结太阳能电池
        3.2.2 多结太阳能电池
    3.3 太阳能光伏与多级温差复合发电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级温差发电器的仿真分析及优化
    4.1 建立模型
        4.1.1 几何模型
        4.1.2 单元属性
        4.1.3 网格划分
    4.2 加载与求解
    4.3 查看与处理
        4.3.1 单级温差发电器
        4.3.2 两级温差发电器
        4.3.3 三级温差发电器
    4.4 仿真数据对比分析
        4.4.1 温度
        4.4.2 开路电压
        4.4.3 最大功率
        4.4.4 发电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伏与多级温差复合发电模块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设计
        5.1.1 聚光器
        5.1.2 太阳能跟踪装置
        5.1.3 复合发电模块制备
    5.2 实验平台搭建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环境参数
        5.3.2 主要温度
        5.3.3 开路电压
        5.3.4 最大功率
        5.3.5 发电效率
    5.4 实验与仿真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复合抛物面聚光的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淡水资源
        1.1.2 中国淡水资源
        1.1.3 选题目标
    1.2 常见聚光器及CPC研究现状
        1.2.1 常见聚光器及工作原理
        1.2.2 CPC的优势及研究现状
    1.3 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
        1.3.1 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概述
        1.3.2 CPC太阳能海水淡化研究进展
        1.3.3 存在的缺陷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CPC供热的海水淡化系统热损失
    2.1 系统及热平衡
        2.1.1 系统工作原理
        2.1.2 传热工质
        2.1.3 系统热平衡
    2.2 CPC组件传热
        2.2.1 CPC传热数学模型
        2.2.2 结构参数对CPC热损的影响
    2.3 蒸馏系统传热
        2.3.1 换热盘管
        2.3.2 蒸馏器传热数学模型
        2.3.3 盘管长度对蒸馏换热量的影响
    2.4 管道及导热油箱热损
        2.4.1 保温管道结构及热损
        2.4.2 管道热损的影响因素
        2.4.3 导热油箱热损及回热量
    2.5 温差发电器的传热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系统
    3.1 系统部件及设计参数
        3.1.1 CPC组件
        3.1.2 蒸馏器
        3.1.3 余热温差发电组件
        3.1.4 冷凝装置
        3.1.5 动力装置
    3.2 实验系统及测试装置
        3.2.1 实验系统及实验过程
        3.2.2 测试仪器
    3.3 系统性能参数
        3.3.1 系统集热性能参数
        3.3.2 系统产水性能参数
        3.3.3 系统余热发电的输出功率
        3.3.4 太阳能热利用效率
    3.4 误差传递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集热面积与倾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1.1 不同CPC级数与倾角下导热油温度变化
        4.1.2 不同CPC级数与倾角下蒸馏温度及热蒸汽室温度变化
        4.1.3 不同CPC级数与倾角下产水性能变化
        4.1.4 不同CPC级数与倾角下发电器输出功率
        4.1.5 不同CPC级数与倾角下系统太阳能热利用效率变化
    4.2 夏冬季系统性能
        4.2.1 夏冬季系统各组件温度变化
        4.2.2 夏冬季蒸馏室温度及热蒸汽室温度变化
        4.2.3 夏冬季系统产水性能
        4.2.4 夏冬季系统发电器输出功率
        4.2.5 夏冬季系统太阳能热利用效率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5)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热电耦合性能及发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温差发电技术
        1.2.2 低温温差发电
    1.3 温差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工作原理及性能
    2.1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工作原理
        2.1.1 塞贝克效应
        2.1.2 帕尔贴效应
        2.1.3 汤姆逊效应
        2.1.4 焦耳效应
        2.1.5 傅里叶效应
    2.2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热电耦合性能
        2.2.1 热电材料
        2.2.2 热电材料优值ZT值
        2.2.3 温差发电模块
    2.3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发电特性
        2.3.1 发电性能指标
        2.3.2 热电转换效率
        2.3.3 电能管理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PS对 Bi_2Te_3 热电耦合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原料、实验设备与测试仪器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设备
        3.1.3 测试仪器
    3.2 实验目的与实验流程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流程
    3.3 烧结压力对材料物理特性的影响
        3.3.1 块体相对密度
        3.3.2 块体物相分析
        3.3.3 块体微观形貌
    3.4 烧结温度对材料热电耦合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差发电模块低温发电特性仿真研究
    4.1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4.2 基于ANSYS温差发电模块模型的建立
        4.2.1 仿真模型参数选择
        4.2.2 热电单元模型的搭建
        4.2.3 温差发电模块模型的搭建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热电单元对数对模块发电特性的影响
        4.3.2 温差对模块发电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用温差发电模块低温发电特性研究
    5.1 低温发电特性测试平台搭建
        5.1.1 热源部分
        5.1.2 冷源部分
        5.1.3 温差发电部分
        5.1.4 数据采集部分
    5.2 实验目的与实验步骤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步骤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温差发电模块的低温发电特性
        5.3.2 温差对模块低温发电特性的影响
        5.3.3 温差发电模块与热电制冷模块的低温发电特性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PCM-TEG围护结构的热电效能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TEG串并联特性研究
    2.1 基本参数
    2.2 性能参数测试
    2.3 串并联电路输出理论分析
    2.4 串并联输出特性试验研究
    2.5 小结
3 PCM-TEG冷热端传热强化研究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3.2 辐射强度分析
    3.3 PCM厚度及热物性优化分析
    3.4 TEG冷/热端强化传热研究
    3.5 小结
4 PCM-TEG围护结构热电效能及优化
    4.1 PCM-TEG围护结构模型
    4.2 结果分析
    4.3 发电量计算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基于冷源梯级利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联合发电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研究现状
        1.2.2 高超声速飞行器机载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1.2.3 闭式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1.2.4 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1.3 高超声速飞行器大功率发电面临的主要问题
        1.3.1 高马赫数下现有机载发电技术的应用局限
        1.3.2 机载闭式发电系统可用冷源有限
        1.3.3 大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热电转换率过低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机载闭式发电系统性能潜力及有限冷源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机载闭式与开式发电系统性能对比分析
        2.2.1 冲压空气涡轮发电系统模型
        2.2.2 燃料裂解气涡轮发电系统模型
        2.2.3 理想闭式循环发电系统模型
        2.2.4 不同发电系统性能及工作特性对比
    2.3 机载闭式发电系统有限冷源特征分析
    2.4 有限冷源下闭式循环发电系统功率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有限冷源闭式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闭式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模型研究
        3.2.1 简单回热循环构型模型
        3.2.2 再压缩循环构型模型
    3.3 冷源工质对闭式布雷顿循环性能影响研究
        3.3.1 简单回热循环构型输入参数
        3.3.2 热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研究
        3.3.3 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冷源需求优化研究
        3.3.4 不同冷源冷却器温度分布对比
        3.3.5 不同冷源下闭式布雷顿循环电功分数对比
    3.4 有限冷源下闭式布雷顿循环功率优化研究
        3.4.1 计算条件与模型验证
        3.4.2 冷却器夹点温差分布
        3.4.3 恒定冷源温差下功率优化研究
        3.4.4 功率随冷源温差变化规律
        3.4.5 CBC冷源利用不足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温差下多级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沿程温度变化的多级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建模方法研究
        4.2.1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原理与结构
        4.2.2 热电模块及材料
        4.2.3 冷却与加热通道准一维模型
        4.2.4 系统性能参数
        4.2.5 计算流程与输入参数
    4.3 大温差下多级半导体温差发电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4.3.1 陶瓷隔片热阻对发电性能影响分析
        4.3.2 几何参数对发电性能影响分析
        4.3.3 加热通道入口温度影响分析
    4.4 大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电器最佳级数研究
        4.4.1 相同级高度下性能优化与对比研究
        4.4.2 相同总高度下性能优化与对比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冷源梯级利用的联合发电系统性能评估
    5.1 引言
    5.2 燃料与液态金属热能供给模块性能对比
        5.2.1 燃料与液态金属热能供给模块模型
        5.2.2 液态金属壁面通道入口温度影响分析
        5.2.3 燃烧室壁面温度分布对比
        5.2.4 热能供给性能对比
        5.2.5 闭式发电系统效率影响分析
    5.3 闭式布雷顿循环-半导体温差联合发电系统性能评估
        5.3.1 CBC-TEG联合发电系统简介
        5.3.2 碳氢燃料为冷源的联合发电系统模型
        5.3.3 冷源最高温度影响分析
    5.4 发动机耦合下的联合发电系统性能预测
        5.4.1 联合发电系统与发动机耦合模型
        5.4.2 燃油当量比影响分析
        5.4.3 联合发电系统工作包线与性能边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太阳能和低品位热能利用热力学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热光伏电池
        §1.1.1 热光伏电池的基本原理
        §1.1.2 热光伏电池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1.2 光谱分频系统及其研究和发展现状
    §1.3 真空热离子发电器
        §1.3.1 真空热离子发电器的基本原理
        §1.3.2 聚光真空热离子发电器研究和发展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聚光两频段光谱分频光伏电池-温差发电器系统
    §2.1 模型和理论
    §2.2 性能特性
    §2.3 最大效率与优化区间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聚光三频段光谱分频光伏电池-热机系统
    §3.1 理论模型
    §3.2 最大效率
    §3.3 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多层石墨烯发射极的聚光真空热离子发电器
    §4.1 理论模型
        §4.1.1 ABA堆叠的热发射电流密度
        §4.1.2 ABC堆叠的热发射电流密度
        §4.1.3 聚光热离子发电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4.2 性能特性与参数优化
    §4.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远场热光伏电池及其应用于汽车尾气废热回收
    §5.1 远场热光伏电池
        §5.1.1 热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5.1.2 性能特性
        §5.1.3 参数优化设计
    §5.2 应用热光伏电池回收汽车尾气的废热
        §5.2.1 模型描述
        §5.2.2 热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
        §5.2.3 优化温度分布
        §5.2.4 最大输出功率
        §5.2.5 参数的优化选择
    §5.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录
致谢

(9)聚光和非聚光光伏-热电耦合系统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基本理论
    2.1 光伏发电
        2.1.1 半导体基础
        2.1.2 太阳能电池种类及结构
        2.1.3 光生伏特效应
        2.1.4 太阳能电池等效电路
    2.2 热电理论
        2.2.1 第一热电效应
        2.2.2 第二热电效应
        2.2.3 第三热电效应
        2.2.4 热电模块等效电路
    2.3 热电材料的种类及发展现状
    2.4 PV-TE耦合系统等效电路
3 PV-TE耦合系统理论模型
    3.1 几何模型
    3.2 热力学模型
    3.3 电学模型
    3.4 理论模型验证
4 非聚光PV-TE耦合系统的优化
    4.1 热聚焦因子
    4.2 热电引脚长度
    4.3 TE模块负载电阻与内阻之比
    4.4 太阳辐照度
5 聚光PV-TE耦合系统的优化
    5.1 热扩散因子
        5.1.1 热电引脚对数
        5.1.2 热电引脚横截面积
    5.2 聚光比
    5.3 冷却水流速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太阳能热电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研究现状
3 结束语

四、太阳能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输出功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上转换和非成像光学器件的热辐射型能源利用研究[D]. 何泽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02)
  • [2]热管抑制煤自燃联合温差发电的实验研究[D]. 权欣.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聚光式太阳能光伏与多级温差复合发电模块的性能研究[D]. 宋钊.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4]基于复合抛物面聚光的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研究[D]. 杨德龙.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热电耦合性能及发电特性研究[D]. 蒋岳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PCM-TEG围护结构的热电效能及其优化研究[D]. 郭珂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基于冷源梯级利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联合发电系统性能研究[D]. 程昆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太阳能和低品位热能利用热力学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D]. 杨智敏. 厦门大学, 2019
  • [9]聚光和非聚光光伏-热电耦合系统的优化[D]. 冯利佳.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10]太阳能热电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前景分析[J]. 孙东方,陈焕新,申利梅,刘冠宇,姚雨. 制冷与空调, 2018(12)

标签:;  ;  ;  ;  ;  

太阳能半导体热电发电机输出功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