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琼墨教授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特点

龚琼墨教授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特点

一、龚琼模教授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孙远远[1](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腻苔的用药规律及慢性胃炎腻苔肠道菌群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古代文献探析腻苔治疗的用药规律,以期为腻苔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使用中医综合诊断仪及问卷对符合慢性胃炎纳排标准的受试者进行调查,初步了解腻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慢性胃炎的预防提供参考;通过16S r 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寻找腻苔胃肠道特异性菌群,了解腻苔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为腻苔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部分实验依据。方法:1.文献分析方法:以“腻苔”“白腻”“黄腻”等为检索词对《中华医典》(第五版)和《中医方剂大辞典》进行全文检索,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方药进行筛选和整理,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软件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频次统计,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对纳入药物进行关联性分析,用Gephi软件构建复杂网络,并根据数据结果进行探讨。2.临床研究方法:以天津中医院大学附属保康医院、静海区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纳排标准的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医综合诊断仪判定研究对象的舌苔类型,问卷调查采集受试者基本信息并构建腻苔相关数据库,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统计学软件对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探析腻苔发生相关因素。3.肠道菌群测定方法: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纳排标准筛选白腻苔、黄腻苔、正常舌苔受试者,无菌采集粪便后选用Illumina Nova Seq测序平台进行肠道菌群16S r 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检索967部书籍,得到条文13403条,依据纳排标准筛选查重后共纳入130部书籍,处方651首,涉及376味中药。其中用药频次在50次以上的高频药共39味,占总用药的57.02%。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半夏,其次为甘草、黄连、黄芩、茯苓等。2.四气统计结果显示,频率最高的为寒性药,占比41.64%(2888次),其次为温性药,占比35.50%(2462次),寒温使用比例相近,可见寒温并用是腻苔治疗的用药特点之一。五味统计结果显示,频率最高的为苦味药,占比31.48%(3438次),其次为辛味药,占比29.05%(3172次),辛味药、苦味药使用比例相近,可见腻苔的治疗主要以辛开苦降法为主。归经结果显示,归经多以归肺经、脾经、胃经为主。功效分析结果显示,理气药、利水消肿药、清热燥湿药、清化热痰药、化湿药、温化寒痰药占绝大部分。3.药物关联规则结果显示,药物配伍多数以半夏为中心进行配伍,关联程度依次为黄连、茯苓、黄芩、甘草、陈皮、竹茹、厚朴、藿香、栀子等。4.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半夏、茯苓、黄连、陈皮为中药方剂配伍的核心药物。K-core网络分析显示,中药配伍有85个核心药物,最为核心的为黄连、半夏、茯苓、黄芩、甘草、陈皮、竹茹、厚朴、藿香等。常用方剂有半夏泻心汤、二陈汤、六一散、藿朴夏苓汤、小陷胸汤等。腻苔的治疗方法以辛开苦降、寒温并用为主,辅以清热化痰、燥湿祛痰、淡渗利湿、健脾利湿化痰。5.此次调查参与人员400例,收集有效调查问卷389份,问卷合格率97.25%。调查对象中腻苔198例,占50.90%。6.临床调研结果显示,腻苔的发生与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饮酒、饮食偏嗜、情绪状态、幽门螺旋杆菌、证型、体质具有相关性(P<0.05)。7.肠道菌群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白腻苔组以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含量的相对丰度较高区别于其他两组,黄腻苔以小类杆菌属(dialister)含量的相对丰度较高区别于其他两组。结论:1.腻苔用药以辛开苦降、寒温并用为主,常用半夏、甘草、黄连、黄芩、茯苓、陈皮、竹茹、厚朴等,常用方剂为半夏泻心汤、二陈汤、六一散、小陷胸汤、藿朴夏苓汤等。2.慢性胃炎腻苔的发生与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饮酒、饮食偏嗜、情绪状态、幽门螺旋杆菌、证型、体质因素具有相关性(P<0.05)。3.慢性胃炎患者腻苔与正常舌苔相比菌群丰度及构成不同,且白腻苔、黄腻苔肠道菌群丰度及构成也不同。

闫冠池[2](2020)在《王秀阁教授治疗Graves病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对王秀阁教授近年来治疗Graves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病例就诊信息、诊断情况、组方规律等,试总结王秀阁教授治疗Graves病临床经验,为规范Graves病的中医治疗并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研究方法:通过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秀阁教授门诊,诊断为Graves病的病例,收集一般信息、四诊信息、诊断治则、处方用药等,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频数统计、熵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处方中性别、年龄、证候、症状、舌脉、治则治法、用药频次、性味归经进行分析,得到核心用药、组方规律及新方组合。结果:本研究纳入病例资料,共计150例,男女比例约为1:4,年龄在18岁至70岁间。处方340张,包括中药121味,累计频次4089次。发现处方使用频次前十位为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甘草、柴胡、牡丹皮、薄荷、栀子、丹参、黄芩;常用药类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补虚药重用补气药、补血药,清热药重用清热凉血药、清热泻火药;主要性味寒、温、平,甘、苦、辛,归经为肝、脾、心、肾经。通过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501个,关联规则44973条,共计16味中药,推测出4组新方。结论:1.王秀阁教授治疗Graves病的药物中以寒性、甘苦、沉降药为主,药类中补虚药、清热药较多,归经中肝经药物最多。临床治疗的核心处方为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甘草、柴胡、牡丹皮、薄荷、栀子、丹参、黄芩、远志、石斛、夏枯草。以疏肝解郁、益气养阴、开郁清热、活血化瘀、化痰散结、阴阳同调为主要治则。2.王秀阁教授认为Graves病的发病与饮食水土、情志内伤、体质因素相关,其中与情志不舒密切相关。病位主要在与肝,涉及心脾肾。核心病机主要为肝气郁滞,化生火热,伤及气血阴阳。辨证过程中,依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及不同的临床表现,将疾病划分为早中晚三期,肝郁气滞、肝郁火旺、气阴两虚、心脾两虚、心肝不足、气滞血瘀、阴阳两虚七个证候。在治疗上,辨体质,辨阳气、壮火与少火强弱,善用药对,化裁经方,注重情绪管理,饮食疗法。王秀阁教授在诊治疾病过程中重视核心病机,标本虚实,将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辨病与辨证结合,使中医思维融入在Graves病每一个环节之中。

马师师[3](2020)在《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思想。方法:以文献调研、跟师临床和深度访谈为主,搜集周祯祥教授公开出版的论文论着,从中筛选与“中药”名称源流、细辛毒性、本草中的用药指征、中药“七情”理论、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中药功能组学等有关的文献进行研读,结合定期跟师门诊、医案整理、听师讲座等方式,分析周祯祥教授对掉眩类疾病的诊疗用药特色,对周祯祥教授有关临床中药的学术观点及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筛选文献结果:搜集得到周祯祥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133篇,出版学术着作60余部,经筛选符合相关标准的论文87篇,着作以近期主编或独着的《本草药征》《中药学》《临床中药学》《细辛古今研究与临床应用》《临床中药研究心得》和《中医常见病证用药举要》等书为主。2.文献及临床病案整理分析结果:(1)“中药”一词由来已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为一种功效分类术语,作为中医治病物质的“中药”,经历了“药”“毒”“毒药”的变迁,现代意义上的“中药”最早出现于清末,最后,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第一版《中药学》教材将“中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确立下来。(2)细辛有毒,在单用、用末、正品细辛、用根、口服、生理状态六个条件下不可过钱。(3)本草蕴涵着丰富的用药证据,能指导临床有效用药。(4)中药七情配伍中的每一种配伍关系都有与之对立或相互冲突的另一面,每一种配伍关系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矛盾。(5)通过合理炮制、适当配伍、安全用量、适宜用法等方法,能从多方面改变中药功能组学。(6)周祯祥教授针对中药功效名词术语不规范的现状,提出了规范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基本构想,并将中药功效进行分类,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中对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详加诠释,主编全国大型工具书《中药学辞典》。(7)针对掉眩类的病症,周师提出“诸病掉眩,皆属于风”的学术观点,常配伍柴胡、防风、白芷等植物类祛风药或蝉蜕、地龙、僵蚕、全蝎、蜈蚣等虫类祛风或息风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1.周祯祥教授关于“中药”名称源流的研究有利于临床中药学学科体系的完善。2.“细辛不过钱”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限量,不具有普适性,更不宜作为普遍规律来指导临床用药。3.药征是药物临床应用的证据和指征。从本草中寻求中药治病奏效之机理,从源头上挖掘临床用药之证据,方能得其真要。4.对立统一是七情配伍“二律背反”的基本特质,对深刻认知七情内容和指导临床配伍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中药是多药性、多功能的复合体。中药治疗效应的发挥不是单一或孤立的,而是多元素的整体表征。6.周祯祥教授初步构建了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雏形,推动了临床中药学学科相关术语的规范化建设。7.周祯祥教授善于治疗掉眩类疾病,多从风论治遣药,在常规辨治的基础上加用风药,能显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袁榕澧[4](2019)在《基于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组方用药思路探讨》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经后世整理分为以六经辨证为主要辨证方法的《伤寒论》和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要辨证方法的《金匮要略》。本文旨在对这两部着作进行探索,分析整理出较为全面的张仲景学术思维指导的辨证论治体系,并根据这种辨证论治体系,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探讨张仲景的组方用药思路,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辨治疾病。研究方法:全文总共包括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和组方思路探讨两大章节,前者为“辨”的过程,后者是“治”的过程。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又分为病证结合思想、病机六要素、疾病护理三部分。病证结合思想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病为纲,随证论治。首先“以病为纲”要求明确诊断,确定疾病病名为诊治疾病的第一要务,根据机体的生理特性和疾病的病理表现,提炼共性病机;其次根据主症及重要兼症进行随症加减;最后根据患者当下的体征及症状表现,辨证型,得出个性化的证型病机。病机六要素即病因、病机、病位、程度、侧重、病势六大方面。病因包括了内伤七情、外感六淫、或外伤于房劳、金刃、虫兽;病性包括寒、热、虚、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几大方面;病位可分为脏腑经络、六经、解剖学意义的皮肤、筋骨,还有如三焦、卫气营血的分类;程度是指病情有轻、中、重的不同;侧重是指病机中寒热虚实的偏重;病势为疾病的升降出入趋势和发展转归趋势。最后疾病护理,也是用药取效、病情好转的一个重要因素。组方思路探讨涵盖了组方纲要、精当选药、优化用药过程三大部分。组方纲要:首先根据总结出的共性病机,确立基础治疗大法,拟定基础方,基础治疗大法贯穿疾病发展始终;其次对主症及重要兼症治疗,即“专病专药”思想;最后根据疾病当下的个性化证型病机分期论治,予以配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热错杂者寒温并用、虚实夹杂者补泻结合。精当选药:药物的功效、归经归位、剂量是药物起效的三个关键点。优化用药过程:药物的煎煮方法、服用量、服药时间都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原因;患者的饮食、居处场所、情志调控是帮助疾病康复、防止疾病复发的关键所在。研究结论:第一章的“辨”为第二章的“治”做出了铺垫,前后呼应,首尾结合,辨病与辨证并举,共性病机与个性病机相结合。病证结合思想确立组方纲要,病机六要素确立选药的准则。疾病护理思想也拓展并优化了用药过程,把握了“辨”、“治”、“护”的每一步。理法方药护一线贯通,临床用药方能多管齐下,收桴鼓相应之力。

杨晶晶,甘淳,凌日华[5](2017)在《甘淳教授中医治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证经验》文中研究表明甘淳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30余年,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甘淳教授认为此病的发生多是由于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肝失疏泄、脾虚失运。肝郁脾虚是本病的本质,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思想、用药特点、病案举例几个方面介绍甘淳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林小珊(Lam Siu Shan)[6](2015)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的李赛美柴胡桂枝汤方证辨治经验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伤寒论》经方知名教授李赛美,师承糖尿病名家熊曼琪教授,学贯中西,温病、伤寒知识兼备,一直致力推广和实践把经典理论回归临床应用、教育和科研,成绩有目共睹,深受同行业界的赞誉和推崇。其运用经方治疗内分泌疾病经验丰富,尤其糖尿病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充分发挥出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提出“经方临床运用九步曲”、“糖尿病辨病辨证五步法”以及“糖尿病六经辨治心悟”等指导临床治疗,效如浮鼓,疗效显着。因此,李赛美教授临床运用仲景《伤寒论》的理论和方药治疗糖尿病等内分泌紊乱疾病创新和独特的经验、心得、思路和学术思想,值得通过优良的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和方法去全面系统整理和分析、分享和流传后世,乃为医者和病人的福祉。现代数据挖掘的技术和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已经由一对一师带徒人手抄写总结经验的年代,走进以先进计算机机器广泛收集数据,并利用数学统计软件系统整理分析的新时代。数据挖掘技术日新月异,但应用于以复杂网络概念闻名的中医学理论思维,往往不能具体和客观反映事实真相,未能满足将名中医经验和心得有效整理的鸿图和愿望,而使名中医经验传承的理念和工作一直停滞不前,未能突破现有的框框。因此,本课题借着与北京燕山大学的洪文学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合作,通过利用崭新的数据挖掘技术:以形式概念分析为指导,构建直观、可视化的能够同时彰显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属性偏序结构图,去进行李赛美教授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病证的病例进行数据挖掘,以客观、全面的角度疏理其经验和心得,为中医名家传承作出一些贡献。方法:收集李赛美教授于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一周年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所有有关柴胡桂枝汤的病例,经筛选排除后利用频数分析初步获得患者的年龄、性别、西医诊断疾病谱、中医证型、原方药量、加味药物等原始资料,去芜存菁,得出李赛美临床上常用的柴胡桂枝汤药物和药量,称为柴胡桂枝汤协定方,再利用以形式概念分析为指导而构建的属性偏序结构图作数据挖掘,凭借图中综合频数、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的可视化构图观测研究对象间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关系,揭示当中的隐性知识,从而深入浅出探讨李赛美教授临床运用柴胡桂汤的方证辨治经验。成果:李赛美教授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病证的病例,经频数分析初步探视后发现李赛美教授临床常用的柴胡桂枝汤药物和药量分别是:柴胡10g、桂枝10g、白芍10g、黄芩10g、法半夏10g、党参30g、甘草10g、大枣10g。主要用于中老年妇女的罹患内分泌紊乱疾病的患者,尤其以糖尿病病人占多数,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次之。李赛美教授的柴胡桂枝汤亦常用于治疗其他病证,范围相当广泛,除内分泌科外,亦包括精神神经科、妇科、骨伤科、皮肤科、消化科、呼吸科、心脑血管科、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科等。其他疑难杂病如疲劳综合征、发热NOS等,应用本方机会也多。证型以少阳证为多见,太阳证次之;第三最多证型为寒热错杂和肝郁脾虚证。加味药物应用种类繁多,牵涉不同功效的药物,其中以补虚药为最多,清热药次之,解表药再次之,利水渗湿药、化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亦为常用加味药物。按频次由大至少排列首十位药物依次为淫羊藿15g、砂仁6g、玄参15g、葛根60g、茯苓20g、当归15g、连翘20g、生地黄20g、紫苏15g和牡蛎30g。李赛美教授的柴胡桂枝汤协定方经以形式概念分析指导下构建的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后,结果显示主要用于治疗口干为主要症状的内分泌紊乱疾病,其中以糖尿病为主,其次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见症状除了口干以外,还有神疲懈怠、夜寐不安、口苦、头晕、汗多、恶寒等,涉及多个脏腑、经络系统,表里寒热虚实夹杂,概而论之,可分为糖尿病症状和外感表症两大类别,提示李赛美教授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协定方主要用于治疗以口干、口苦、神疲懈怠、头晕、夜寐不安等症状为主的糖尿病或兼夹外感表症的糖尿病。方中加味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组别:一组以淫羊藿15g和砂仁6g为首温肾健脾,另一组以玄参15g为首滋阴清热。两者于一张处方栈同用机会相当微,提示可以理解为两组用药针对不同症状或证候而洐亍生应用,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治疗思路。温肾健脾组淫羊藿15g和砂仁6g,李赛美教授临床常常与茯苓20g、苍术30g、当归9g、生或炒白术15-30g、地黄20-50g、川芎10-15g、黄连5-20g、生或煅龙骨30g和生或煅牡蛎30g、葛根60g和郁金10g和鸡内金10g、附子5-10g和干姜6-10g同用,内蕴含附子理中汤、八珍汤的意味。主要围绕补肾、健脾、养肝这三方面而展开,有加强或辅助全方温肾健脾的治疗效果。淫羊藿15g不配合砂仁6应用时,则与补骨脂15g、盐菟丝子15g、枸杞子15g、菊花10g等共享加强温肾壮阳的功效。当李赛美教授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时,特别喜欢将淫羊藿15g和砂仁6g与苍术30g和黄连15-20g同用,达到温肾健脾的功效。滋阴清热组玄参15g,李赛美教授临床常常与生牡蛎30g、连翘15-30g、浙贝母10-15g、炒僵蚕10g、生地黄20g和麦冬20-30g同用,内蕴含增液汤的意味。主要围绕滋阴、清热、软坚、散结、利咽这五方面而展开,有加强或辅助全方滋阴清热的治疗效果。当李赛美教授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时,特别喜欢将玄参15g与地黄15-20g、麦冬20-30g、(增液汤)浙贝母10-15g、炒僵蚕10g和连翘15-30g同用,达到滋阴清热、软坚散结的功效。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李赛美教授学术特色,一是辨糖尿病崇《伤寒论》,二是审病证症倡导六经,三是治本虚重脾立论,四是遣方药擅活法运用;临床运用治疗以中老年女性为主的糖尿病时,柴胡桂枝汤主要适合两种证型,共有症状包括口干、口苦、咽痒、头晕、神疲懈怠、便溏、夜寐不安;证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其他症状常见喜饮、视物昏朦、夜尿、恶寒、咳嗽有痰、四肢痹痛、汗多、胸闷、小便色黄或耳鸣等;并可出现两种截然不同转归和愈后:一组为脾肾俱虚,夹杂湿热,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柴胡桂枝汤加味淫羊藿15g、砂仁6g、苍术30g和黄连15-20g为主,另一组为表邪入里,传入少阳,化热耗阴之象,以柴胡桂枝汤加味玄参15g、地黄15-20g、麦冬20-30g、(增液汤)浙贝母10-15g、炒僵蚕10g和连翘15-30g为主。因此,李赛美的柴胡桂枝汤既治太少合病糖尿病,又治脾肾俱虚消渴症,一方二用,既效于法,而不囿于法,并贯穿糖尿病的早、中、晚期。

刘北石[7](2013)在《胃癌中医证型症候的演变规律及其相关性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胃癌中医证型分布的主要规律。为胃癌辨证分型的标准化提供框架结构及理论依据。为胃癌中医证型更加规范化打下基础。材料与方法:检索近15年来关于胃癌中医证型症候研究的文献,其中对胃癌辨证分型有明确记录的文献共计有47篇,患者例数共2273例,总结比较分析胃癌中医证型的频数比例。结果:1.胃癌常见证型有6种,分别为瘀毒内阻型、气血两虚型、痰湿互结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阴虚胃热型。2.从表格中可以得出,中晚期胃癌患者常见的前十位临床症状为:消瘦、食少纳呆、神疲乏力、腹胀、呕吐、少气懒言、睡眠不佳、大便干结、腹痛、反酸。3.胃癌分期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早期以肝胃不和型居多,中晚期胃癌以脾胃虚弱型、气血两虚型、瘀毒内阻型、痰湿互结型居多。4.胃癌手术前辨证以实证为主,手术后实证频数减少,但仍然存在。虚证比例大幅度增加。结论:1.胃癌的中医辨证分型中,以瘀毒内阻型最为常见。其他的依次为气血两虚型、痰湿互结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阴虚胃热型。2.胃癌分期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早期以肝胃不和型居多,中晚期胃癌以脾胃虚弱型、气血两虚型、瘀毒内阻型、痰湿凝滞型居多。3.胃癌的证型与血液流变学有着一定的联系。临床上可以灵活采用活血化瘀疗法配合补气养血化痰的疗法来治疗胃癌,具体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4.胃癌的辨证分型与年龄有关,老人多虚证,年轻人多实证。5.胃癌手术前后证型改变有显着差异。胃癌手术之前以实证为主,胃癌手术之后实证比例虽然降低但仍未消失,而虚证比例大幅度增加。这与手术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有关。

戚团结[8](2012)在《危北海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研究继承和发展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创新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危北海教授是国内知名的中西医结合内科专家,是开展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从事脾胃学说和脾胃病的临床和试验研究工作近60年,主持了北京市的七五、八五、九五科研课题的攻关,在进行脾胃理论研究时,首先建立了400余万字的国内最大的脾胃理论知识库。在复制模拟脾气虚证的动物模型和建立观察指标方面,都做出了重大创新性工作,率先发现木糖吸收试验可作为脾虚证辅助辨证的新指标,提出融合中西医理论于一炉的新观点,得到了该领域内同行的公认和好评。危北海教授近60年的工作经历,见证了中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壮大的历程,为中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全面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前提下,结合现代医学的进展,通过大量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治疗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临床疗效卓着。本研究旨在探索危北海老师脾胃理论学术思想渊源,总结和继承老师脾胃理论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探索、学习、继承和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方法,提高自我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丰富和发展脾胃理论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范围,为更好地传承和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打下良好基础。研究方法:1.跟师临诊,仔细观察老师四诊方法,认真做好跟师笔记,分析老师用药经验和辨证思路,探索老师临症用药规律。2.认真研读和整理老师的着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虚心向老师请教,结合临床经验,认真书写跟师学习心得,总结老师学术思想。3.阅读老师所列中医古籍书目,探索老师学术思想渊源,加深对老师学术思想的理解。4.将老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主动用于临床,进一步总结和学习老师的学术思想,在实践中验证学习成果。研究内容:1.危北海脾胃理论学术思想渊源及相关学术流派医家学术思想研究通过对历代医家重要学术着作的研读,研究表明,脾胃学说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脾胃学派也是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着名流派,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中医学的发展进程密不可分,为历代各科医家所重视。而在脾胃学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着作《黄帝内经》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创建了脾胃学说临床证治的基础。唐宋金元时期诸医家,特别是金元四大家,丰富和发展了脾胃学说,推动了脾胃理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李东垣创作的《脾胃论》,发展了《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在总结前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脾胃理论学说。明清时期,脾胃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完整的脾胃学说。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当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对脾胃理论多有所发展,各具特色,使脾胃学说更为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科,本文简要介绍了当代部分医家脾胃理论学术思想和临床特色。2危北海老师学术思想研究老师依据脾胃疾病的病因病机,根据脾胃疾病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灵活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以“益脾胃、调升降、通胃络、降阴火”为核心的治疗方法。本文把老师的学术思想从益脾胃、调升降、通胃络、降阴火四个方面进行了高度概括,每一方面都从学术渊源、学术思想、辨治规律、及临床应用阐述和总结,是本文的核心,也是对老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总结的研究方法的探讨。2.1益脾胃益脾胃是老师学术思想核心之一,不论治疗脾胃自身疾病还是其他脏腑疾病证属脾胃虚者多从脾胃考虑,对脾虚证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则是老师对我国脾胃理论研究的重大贡献,开创了脾胃理论实验研究的先河,运用祖国医学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相结合,首先对祖国医学经典中有关脾胃学说的理论阐述和经验诊治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脾虚证型的理论假设,并根据现代实验设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实验研究,把临床和基础,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采取多水平、多指标,多途径的综合观察方案,经过系统而深入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提出了脾虚综合证的临床概念,胃肠复原的治疗学方法,及一系列治疗脾胃虚损的方法。本文探索了老师脾虚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临床益脾胃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证治规律。2.2调升降老师宗《内经》气机升降出入之旨,法东垣脾升胃降之理,合历代医家脾胃学说,取长补短,结合脾胃“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的临床特点,临床上,特别重视脾胃的升降功能,并把脾胃的升降功能与其他脏腑的升降功能相联系,突出脾胃为升降功能中枢的同时,兼顾肝之生发、肺之肃降、肾水之上济、心火之下交的生理功能。认为只有脾胃健运,升降有序,才能维持机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功能。将虚实寒热、气血津液辨证融入调理气机的升降出入之中,顺应脾胃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之性,结合脏腑辨证,执简驭繁,形成独特的辨证治疗方法。老师认为调其出入当责之于肝、肺,顺其升降当以脾胃为主,兼顾心肾。调理气机升降的关键有三点:一者和降肺胃;二者升脾;三者条达肝木。系统总结了老师调气机升降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2.3通胃络通胃络是老师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胃络不通就会导致胃脘部疼痛不适,而胃脘痛亦是慢性脾胃疾病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病程较长,多迁延难愈,其病多由饮食所伤、外感邪气、内伤七情、先天禀赋不足,导致脾胃阴阳气血不足、湿热内蕴、痰浊内生、瘀血阻络、毒邪内阻,湿热、痰浊、瘀血、邪毒阻于胃络,不通则痛,导致胃脘痛的发生。然脾胃气血阴阳不足,亦可使胃络失养,导致不荣则痛。因此老师认为脾胃阴阳气血不足、湿热、瘀血、痰浊、邪毒阻滞胃络是导致脾胃疾病的基本病机,而治疗则有温阳益气通络、清热除湿通络、活血通络、化痰通络、解毒通络之不同。本文详细论述了胃络不通的病因病机及老师通胃络临床常用的方法,是老师脾胃理论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4降阴火老师根据历代医家“阴火”理论的研究成果,认为阴火的根本病机是脾肾之不足,治疗“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主张在补中升阳的同时,适当佐用苦寒降火之品,如果出现火势较重,亦可加大苦寒清降之力。本文从益气升阳降火、清心降火、潜降相火、滋阴活血降火四个方面总结了老师“降阴火”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3危北海老师临床经验研究本文对老师临床治疗常见病的经验进行了整理与研究,主要包括便秘、慢性结肠炎、头痛、胃痞证、失眠、肝之为病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经验,治疗经验多能体现老师的主要学术思想,亦是老师学术思想的具体运用,特别是比较全面和详细地总结了老师治疗肝之为病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经验和具体用药规律。4.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4.1研究目的:观察运用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验证继承老师学术经验的成效,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干预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依据。4.2研究方法: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饮食、运动干预的基础上,两组患者分别运用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法和西药水飞蓟宾胶囊进行临床干预,疗程3个月,选择肝脏酶学(ALT)、血脂(TC、TG)作为主要的效评价指标,同时考虑肝脏B超及中医证候学指标,评价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4.3结果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6例(35.6%),有效26例(57.7%),总有效42例(93.3%)。对照组显效9例(17.8%),有效19例(42.2%),总有效28例(62.2%)。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经卡方检验,综合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ALT、AST均有降低,治疗组治疗前后ALT、AST匕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LT、AST匕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l,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A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都有改善血清ALT、AST的作用,在改善血清ALT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TC、TG均显着降低,治疗前后TC、T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TC、T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BMI均显着降低,治疗前后BM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着降低,治疗前后两组自身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均具有改善临床症候的作用,而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胃脘痞满、胁肋胀满、食少纳差、倦怠乏力、大便溏薄等主要症候均有显着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胁肋胀满、食少纳差、倦怠乏力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在胃脘痞满、胁肋胀满、食少纳差、倦怠乏力、大便溏薄等主要症候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4.4结论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特别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临床常见的胃脘痞满、胁肋胀满、食少纳差、倦怠乏力、大便溏薄等主要症候,能够显着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及降低体重的作用。与现代医学常用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水飞蓟宾胶囊对比,在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调节血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成果:通过三年的跟师学习和对老师着作及学术论文的深入研究,对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总结,提出了老师“益脾胃、调升降、通胃络、降阴火”的治疗学学术思想核心,并运用老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临床常见病及疑难病的治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疗效,达到了对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很好传承和发扬的目的,临床技能及学术水平均有较大提高。

王昊[9](2012)在《阎小萍教授风湿病学术思想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学术经验与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的全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常导致脊柱关节强直畸形。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未明,目前西医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中医药治疗本病显示出了独特的疗效。但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名、分型、分期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等,给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进一步发展或突破带来一定的困难。本研究旨在总结、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专家阎小萍教授风湿病学术思想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学术经验,挖掘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显着临床疗效的方药,为研究和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奠定临床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临床研究三部分形式,进行系统整理与研究阎小萍教授风湿病学术思想和治疗强直性脊杜炎学术经验。在文献综述部分采用方法是总结和分析阎小萍教授强直性脊柱炎的学术思想渊源、相关各流派和各医家的观点。在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部分采用方法是总结和整理阎小萍教授风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阎小萍教授大偻(强直性脊柱炎)学术经验。在临床研究部分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法,治疗组采用阎小萍教授的补肾强督方加减治疗50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设立了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补肾强督方加减+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6例。临床研究中分析了治疗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临床症状、体征、疾病活动性指标等疗效观察,还对阎小萍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常用中药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研究补肾强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和提炼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基础方,为中医药诊治本病奠定基础。结果通过整理与研究阎小萍教授风湿病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率先系统总结和提炼出了阎师重视风湿病寒热为纲,提倡寒热并用法;注重风湿病标本为要,倡导标本兼治法;强调风湿病辨证论治为基本,提炼治法和常用方;风湿病诊治突出四诊合参,重视舌诊与脉诊;熟读中医经典,强调治未病为先;重视中医临床科研,中西医研究并重等。通过整理与研究阎师强直性脊柱炎学术经验,系统总结与分析了阎师提出的本病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理论体系、辨治法则、“五连环”综合治疗法等。阎师于1999年在协助其恩师焦树德教授带教美籍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正式提出: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的中医病名——“大偻”。大偻之发病主要病因病机在于内外二因的结果,内因是肾督亏虚、阳气不足,外因则主要是风寒湿热邪(尤其是寒湿偏重者)深侵肾督。阎师谨遵其恩师焦树德教授的主张,在继承焦树德教授的大偻四型(肾虚督寒证、邪郁化热证、痹阻肢节证、邪及肝肺证)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大量诊治大偻患者所积累的宅贵临床经验,将本病辨证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的2期6证型,即发作期的肾虚督寒证、邪郁化热证、湿热伤肾证、邪痹肢节证、邪及肝肺证,缓解期的缓解稳定证,形成了完整的大偻辨证分型理论体系。后阎师又以寒热为纲,将发作期执简驭繁地归纳出了肾虚督寒证、肾虚湿热证两证型,并已纳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风湿病——人偻(强直性脊柱炎)的全国临床验证方案中。她提出的“补肾壮骨”、“活血通络”、“调和营卫”、“循经辨证”、“调肝健脾”等辨治法则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治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还率先系统梳理、总结和创新性地提出诊治大偻的另外曲大法则名称——训理肺机法、调心治痹法,并且亦适用于其它风湿病的治疗。调理肺机法土要是指与治疗肺脏相关的各种治法的概括及总称,包括有养肺益阴、宣通肿气、清化肺热、温化散结、清利湿热等诸法;调心治痹法,包括有益气养心、清化湿热、清心解毒、养心安神、活血通络等诸法。在应用阎师的补肾强督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强直性脊柿炎忠者男女之间的比例约为4.64:1,发病年龄多在15~34岁之间(387例,77.09%),平均发病年龄(24.51±7.83)岁,其中16.14%(81例)患者有强直性脊杜炎家族史,92.03%(462例)的患者检查HLA-B27为阳性。这与目前国内外的认识和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可导致继发性全身性骨质疏松,已引起国内外医学家的广泛重视,本研究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检测了治疗组20岁以上49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腰椎、股骨骨密度,研究结果骨质疏松、骨量减少总发生率为70.779%,提示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普遍存在骨密度减低,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中医药防治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奠定一定的临床基础。对阎小萍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常用中药特点分析结果,按药性提示阎师喜“寒温并用法”,按药物分类前三位为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补肾药,按归经分类前三位为肝经、肾经、脾经。常用药物分析结果与阎师提出的上述辨治法则是相符合的。此外,502例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以肾虚督寒证、血瘀证为主,分别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96.81%、98.21%,亦佐证了上述辨治法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经补肾强督方加减治疗后,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BASFI、BASDAI等相关指数亦有显着改善,印证了补肾强督方能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免疫炎症反应,达到抑制免疫炎症对患者骨吸收的影响。囚此补肾强督方以治病求本、补肾强督为大法,可调节免疫功能,对抗骨质疏松,乃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方药。并且长期服用补肾强督方,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结论系统总结阎师诊治风湿病重视寒热为纲、注重标本为要、强调辨证论治为基本、突出四诊合参、要熟读中医经典、治未病为先、中西医研究并重等学术思想。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名为“大偻”,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肾督亏虚、阳气不足,风寒湿热邪(尤其是寒湿偏重者)深侵肾督。形成子大偻肾虚督寒证、肾虚湿热证的辨证分型理论体系。“补肾壮骨”、“活血通络”、“调和营卫”、“循经辨证”、“调肝健脾”等辨治法则在强直性脊杜炎诊治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还率先总结并创新性地提出诊治大偻的另外两大法则名称——调理肺机法、调心治痹法,亦适用于其它风湿病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基础方“补肾强督方”可降低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改善患者的BASFI、BASDAI等相关指数,即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免疫炎症反应,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对抗骨质疏松,长期服用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

侯政昆[10](2012)在《基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的胃痞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中医学和西医学理论指导下,基于经典测试理论和现代测试理论,遵照国际最新的量表研制理念和流程,建立基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的胃痞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Instrument for Patients with Gastric Stuffiness Based on Computer Adaptive Test (GS-CAT)],并探索建立相关的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制方法学。方法:1.成立研究小组邀请多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胃痞工作小组,包括概念框架小组、条目管理小组、数据管理小组、学术委员会、组外专家、学术顾问小组、数据协作小组共7个分支小组,各小组或工作单元由5-8人组成,全程在不同阶段组织和参与本研究。2.预设量表的基本特征预先初步规定量表的适用疾病、适用人群、工具类型、工具目的、条目数量、回答时间、反应尺度、计分规则、时间限制、管理方式等基本特征,保障研究方向的稳定性。3.预设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术语预先初步制定患者报告结局、计算机自适应测试、条目反应理论、量表、胃痞和研究中需要的其他术语的内涵,保障研究的一致性。4.构建量表初步的理论框架依据项目研究中原理论框架模型(脾胃系疾病患者结局报告的计算机自适应试验信息网络体系,胃痛患者报告结局计算机自适应量表)的要求,回顾WHOQOL量表、美国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ROMIS(?))量表、中华生存质量量表、中医健康状况量表、中医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和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普适性量表的概念框架结构,制定本研究对概念框架要求。然后,依据预制的胃痞患者采访问卷和专家采访问卷对至少5例胃痞患者和5名专家进行定性采访,并回顾相关量表和文献,制定量表初步的框架模型(版本b),交由下一步研究。5.条目库(item bank)的构建和条目初筛5.1检索收集条目由条目管理小组通过尽可能全面的方式检索与GS-CAT相关的条目,包括在各大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回顾与胃痞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较强公认影响力的描述,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电子“海泰临床信息系统”回顾患胃痞者一线临床资料,搜索纳入所有相关条目形成GS-CAT条目清单。5.2建立条目库首先由数据管理小组制定条目的结构,包括条目主干、内容、回答设置、时间窗、工具来源、顺序号;然后,条目管理小组将GS-CAT所有条目清单纳入该数据库。5.3条目初筛5.3.1仓储法首先,由条目管理小组中的2名研究者从GS-CAT条目库中选择认为能代表各方面的条目,每一个条目可以被分配给首选方面,也可以同时分配给替代方面;然后,将结果交给第3名研究者进行核对,记录不一致的结果并交由小组全体讨论并最终取得一致意见。5.3.2精选法首先,由条目管理小组中的2名研究者从GS-CAT条目库中确定纳入或排除条目的属性特征;然后,将结果交给第3名研究者进行核对,记录不一致的结果并交由小组全体讨论并最终取得一致意见。5.4初步概念框架的修订随着条目的变化,量表初步的框架模型需要调整时,由概念框架小组进行修改。6.条目定性评阅6.1专家评阅条目由条目管理小组制定条目回答选项,并预先制定条目删除标准、条目修改标准、条目增加标准,概念框架修改标准、研究中止标准,首先由专家组内部依据上述标准逐一检查条目并修改,同时评估概念框架的合理性;然后,对修改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邀请专家对工具的翻译能力进行评估,直到满足研究中止标准。6.2核心小组首先,拟定每个方面建立一个核心小组,每个核心小组包含6-12名参与者。条目管理小组对胃痞患者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确定讨论时间、地点、内容等。然后,组织召开核心小组讨论,要求患者完全基于自身感觉逐条审阅条目,并评估框架概念体系的合理性。条目管理小组评估信息饱和后中止研究。6.3认知采访首先,拟定每次采访至少5名参与者,每次采访讨论的条目在40条左右。条目管理小组对胃痞患者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确定讨论时间、地点、环境等。然后,进行认知采访,要求患者完全基于自身感觉逐条审阅条目,并评估框架概念体系的合理性。条目管理小组评估信息饱和后中止研究。6.4研究小组评估由项目组协调胃痞研究小组所有成员召开讨论会,评估量表条目和概念框架变化的特征,取得高度一致意见后进入下一步研究。7.标定研究测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依据预先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胃痞患者社会学资料调查表和初步形成的胃痞患者报告结局量表(GS-CAT),于2011.9-2012.3期间针对胃痞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和网络调查。现场调查地点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住院部和门诊部,或患者认为合适的地点;网络调查无地点限制。8.模拟评价以IRT分析后确定的每个条目的参数为基础,选用Same jima等级反应模型进行蒙特卡洛模拟,获取量表更精确的参数。9.计算机自适应测试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参数估计,输入条目池和条目参数,进行数据探查和真值探查,确定起始点、计分运算规则和终止标准,发布GS-CAT量表测试版。10.统计方法10.1定性研究在本研究中,成立研究小组、量表的预设基本特征、基本概念和术语、工具初步的理论框架构建、条目库的构建和条目初筛、条目定性评阅共6个部分主要是对信息资料用定性化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各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的资料均用描述性分析。10.2标定研究测试10.2.1数据描述使用条目和量表的均数、方差、频数、极差、内部一致性系数、条目间的相关阵、条目-总分的相关阵、敏感性分析等指标对条目的性能和条目在工具中的运作方式进行分析。10.2.2IRT模型的假设前提评价和参数分析使用经典测试理论方法和证实性因子分析,观察条目间的相关阵、条目-工具的相关阵、内部一致性信度、比较拟合指数、近似误差均方根、标准化残差均方根、路易斯指数、因子载荷等指标对量表的单维度性进行评价;使用局部分离指数和定性分析对量表的局部独立性进行评价;使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对量表的单调性进行评价。然后,对各条目的条目特征曲线、条目信息曲线、一致性条目功能差异、非一致性条目功能差异等进行分析。10.3进行蒙特卡洛模拟评价,并构建量表计算机测试版本。结果:1.胃痞的概念追溯古文源流,对胃痞的病名、病位、性质、病/证/症属性等进行分析,本研究确定使用胃痞定义为:以自觉胃脘部(心和剑突下,脐以上)闷满胀塞,触按之无形柔软,压之不痛或微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 GS-CAT初步的概念框架2.1概念框架草稿的形成概念框架小组采用预制调查问卷,选择9名胃痞患者和5名专家进行定性采访,并回顾中华生存质量量表、中医健康状况量表、WHOQOL-BREF、胃痛PRO计算机自适应量表、中医脾胃系疾病PRO系列量表、QLICD-CG、基于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报告临床结局测量量表、中医功能性胃肠病初量表、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DDQL)等量表的概念框架,结合疾病特点和中华文化特点,建立GS-CAT概念框架草稿,包括主要症状特征、伴随的消化症状和功能障碍、伴随的全身症状和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生理影响、心理影响、社会影响共7个方面19个层面。2.2概念框架的初步修订学术委员会首先审阅量表的框架结构并修改成7个方面17个层面,然后采用纸张和网络调查方式,收集9名专家意见,讨论后对概念框架再次修订,形成主要症状特征、伴随的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障碍、伴随的全身症状、影响因素、生理影响共5个方面12个层面。3.条目库的构建和条目初筛3.1检索收集条目条目管理小组回顾6个国内相关量表得到206个条目,回顾11个国外相关量表得到265个条目,回顾7个临床研究标准得到69个条目,回顾240例第一中医诊断为胃痞的患者临床资料得到247个条目,共收集到787条相关条目形成GS-CAT条目清单。3.2建立条目库数据管理小组提供GS-CAT条目清单的结构化变量,包括元序号、后序号、回忆时间、条目内容、条目主干、条目所属量表、条目所属领域、GS-CAT所属方面共8个,以EXCELL软件建立数据库。然后,条目管理小组对条目清单进行结构化处理,构建GS-CAT条目库。3.3概念框架调整和条目初筛3.3.1仓储法条目管理小组依据工作手册对GS-CAT条目库进行归类储存,2名研究者有48条分类不完全一致的记录,逐条讨论后形成一致的条目归属意见,最终组建包含479个条目的条目仓库(版本1Ⅰ),其中主要症状特征方面40个条目,伴随的消化症状和功能障碍方面208个条目,伴随的全身症状和功能障碍方面143个条目,影响因素方面41个条目,生理影响方面47个条目。3.3.2精选法条目管理小组依据工作手册对GS-CAT条目库进行精选,2名研究者有49条分类不完全一致的记录,逐条讨论后形成一致的条目精选意见,统一合并和删除324条,选择另外的155个条目;同时,增加12个条目,最终组建包含167个条目的GS-CAT条目仓库(版本Ⅲ),其中主要症状特征方面3个条目,伴随的消化症状和功能障碍方面59个条目,伴随的全身症状和功能障碍方面51个条目,影响因素方面29个条目,生理影响方面25个条目。4.条目定性评阅4.1专家评阅条目4.1.1回答选项条目管理小组首先制定条目回答选项,分为频度、程度、能力三个方面,同时制定卷首语。4.1.2专家调整概念框架专家组评估概念框架(版本b)的合理性,并对条目属性逐条分析,结合工具测量目的,将概念框架调整为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障碍、全身症状、生理影响共3个方面8个层面(版本c)。4.1.3专家修改条目首先,条目管理小组首先遵照概念框架(版本c)对条目进行初步评阅,修改7个条目,增加9个条目,形成包含176个条目的条目库,其中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障碍100个条目,全身症状51个条目,生理影响25个条目。然后,条目管理小组结合11名专家提供的123个条目修改意见再次对条目做出调整,修改82条,删除18条,增加10条;其后,邀请2名同时有双语背景和量表研究背景的研究者对工具的翻译能力进行评估,最终组建包含168个条目的GS-CAT条目库(版本Ⅳ),其中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障碍方面103个条目,全身症状方面44个条目,生理影响方面21个条目。4.2核心小组4.2.1首轮讨论建立包含24名患者的3个核心小组。遵循讨论意见,将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2个方面合并为症状方面;对18个条目的主干、内容、或回答选项进行修改,并删除41个条目,形成包含2个方面7个层面的GS-CAT新概念框架(版本d)和127个条目的GS-CAT条目库,其中症状方面109个条目,生理影响方面18个条目。4.2.2第二轮讨论建立包含16名患者的2个核心小组。遵循讨论意见,对所有条目进行自身结构合并,删除8个条目,增加10个条目,对所有重要信息进行加粗,最终组建包含129个条目的GS-CAT条目库(版本V),其中症状方面111个条目,生理影响方面18个条目。4.3认知采访依据预定计划,将条目库(版本V)分为4个部分,其中症状方面111个条目分为条目1-40、条目41-80、条目81-111共3个部分,生理影响方面18个条目为单独一个部分,每个部分选择5名胃痞患者进行采访。4.3.1首轮研究对20位患者进行采访。遵循采访意见,对62个条目进行修改,删除5个条目,增加5个条目。4.3.2第二轮研究对20位患者进行采访。遵循采访意见,对13个条目的回答选项进行调整,最终组建包含129个条目的GS-CAT条目库(版本Ⅵ),其中症状方面111个条目,生理影响方面18个条目。5.标定测试研究5.1患者的社会学资料和一般结果5.1.1一般特征在2011.9.1-2012.3.15期间,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住院部和门诊部患者现场调查,网络调查及其他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经整理,最终得到331条记录,年龄31.99±10.29岁;男性183例,女性146例;住院病人53例,门诊病人73例,网络调查60例,其他方式145例;汉族316例;城市/城镇患者291例。5.1.2疾病特征排除60例网络数据,对271例患者信息进行分析。其中257例胃痞为第一中医诊断;证素分析显示胃痞病位主要在脾(82.66%),与肝(46.49%)和胃(30.26%)关系十分密切;病性主要属气虚(76.75%),但气滞(33.21%)、热(22.51%)、湿(19.19%)、不和(9.23%)均密切参与胃痞病变;证素组合中4个证素组合为105例,3个证素组合为145例,2个证素组合为22例。5.1.3一般结果研究小组参照各患者和专家建议及小样本患者调查数据,同意初步采用调整的概念框架(版本e)进行分析,共包含“概念~组成部分~领域~方面~层面~条目”六级结构,含2个领域,5个方面,10个层面,129个条目。5.2初步概念框架的评价和调整5.2.1初步概念框架的评价量表总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63,但诱发因素层面(0.647)、胃痞生理影响领域(0.452)内部一致性较差,条目间的相关阵分析显示7组条目之间呈强相关,条目-总分的相关阵分析显示胃痞生理影响领域条目过多偏向胃痞症状领域,另有7个条目与本层面或方面的结构效度亦欠佳。因此,其初步概念框架与临床大样本的数据提供的信息不完全一致,尚需进一步调整。5.2.2初步概念框架的调整首先,使用离散趋势法、信度分析法、相关系数法、条目反应理论分析法共4种方法8个变量指标对条目进行筛选,若某条目同时满足2个删除指标则删除,最终删除37个条目,剩余92个条目(版本Ⅶ)进入下一步研究。然后,对概念框架进行探索性构建。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KMO=0.901)提取23个主成分,判断各条目归属;使用系统聚类法(聚类数量限定为2-23个)也对各条目所属类别进行聚类;研究小组基于上述数据,结合条目内容和测量目标逐一讨论提取每个类别或因子特征,确定各条目归属,最终确定主症特点、胃肠不适、疲劳、头身和形色、内热表现、汗和寒热、七情及影响、大便、内因刺激诱发加重、外因刺激诱发加重、缓解因素共11个层面。结合各层面测量信息,逐个选择有临床价值的组合进行因子分析,最终确定以下4个方面:主症特点、胃肠不适、大便共3个层面组成消化症状方面(第一因子特征根值11.084,第二因子特征根值2.666,下同);疲劳、内热表现、汗和寒热、七情及影响共4个层面组成功能性紊乱方面(7.381,1.739);内因刺激诱发加重、外因刺激诱发加重、缓解因素共3个层面组成影响因素方面(6.678,2.507);头身和形色层面独立上属头身和形色方面(5.536,1.337)。然后,遵循同样的原则将上述4个方面进行合并。因子分析显示消化症状与功能性紊乱、消化症状与影响因素组合测量方向均一致;结合临床实际和条目内容,认为消化症状与影响因素组合均反映胃痞症状,故将其合并;功能性紊乱、头身和形色2个方面组合失败,均分别独立上属功能性紊乱领域和头身和形色领域。因此,通过条目筛选、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专家评议,研究小组采用自下而上的构建思路,基于临床数据对GS-CAT的条目和概念框架重新进行调整,组建起包含3个领域、4个方面、11个方面的概念框架(版本f)和92个条目的GS-CAT条目库进入下一步分析。5.3条目的描述性分析GS-CAT总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66,消化症状方面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37,影响因素方面为0.883,功能性紊乱方面和领域为0.903,头身和形色异常方面和领域为0.888,胃痞症状领域为0.949。量表中条目总的均数为1.979,极差为1.274,方差为0.079;整体量表的均数为182.062,方差为2077.584,标准差为45.581。5.4单维度性分析5.4.1经典测试理论的方法条目间的相关阵分析显示共5对条目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7,但均呈中相关;条目-工具的相关阵分析显示在各层面、方面和领域相同的等级层次之间,各条目与自身所在层面、方面和领域的相关系数均明显大于其他单元;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显示除外因刺激诱发加重(0.684)、内热表现(0.725)、汗和寒热情况(0.687)层面外,其他等级单元均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5.4.2证实性因子分析量表的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98(90%CI:0.082,0.11),模型拟合指数(CFI)=0.98,各层面与方面的因子载荷(factor loadings)分析显示消化症状方面为0.69-0.85,影响因素方面为0.54-0.87,功能性紊乱方面为0.61-0.79,头身和形色异常方面为0.79。5.5局部独立性分析分析显示消化症状方面的局部分离指数为0.961,影响因素方面为0.950,功能性紊乱方面为0.936,头身和形色异常方面为0.914;定性评价提示各结构有良好的局部独立性。5.6单调性分析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分析显示量表、3个领域、4个方面、11个层面之间均有良好的单调性。5.7IRT模型参数分析对各条目的条目特征曲线(ICCs)和条目信息曲线(ⅡC)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条目有良好的信息反映能力,如条目“I18GSS57在过去2周内,您有腹中坠胀的感觉吗?”的图形:但也有部分条目的工作能力欠佳,如条目“I26GSS70在过去2周内,您的大便颜色有改变吗,如变绿、褐色等?”的图形显示为:5.8条目功能差异分析首先,将定量的年龄资料转化为二分类资料[1=青年组(18-44岁),2=中老年组(≧45岁)],性别资料不变;然后,对各条目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进行条目功能差异分析。结果显示9个条目存在一致性条目功能差异(7个为不同年龄组间,2个为不同性别组间),如条目"I1GSS1在过去2周内,您有胃脘部(胸骨下、肚脐以上)不适的感觉吗?”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条目功能差异:5.9基于IRT参数分析的条目调整5.9.1条目调整IRT参数估计的ⅠCC和ⅡC曲线显示部分条目存在信息冗余,故对条目再次进行调整,将所有的条目回答选项由原来的1-5等级调整为1-3等级;删除2个方面中3个层面的11个工作能力较差的条目。5.9.2新条目的IRT参数估计对各方面的条目进行新一轮的参数评估,再删除1个层面中2个工作能力较差的条目。5.9.3概念框架调整由于内热表现层面和汗和寒热情况层面条目变化较大,结合条目自身测量内容和前期因子分析结果,将该两个方面合并为内热表现层面,其他各层面不变,形成包含3个领域4个方面10个层面的新概念框架(版本g)和79个条目的条目库(版本Ⅷ)。6.CAT测试程序6.1IRT参数估计对各条目的IRT参数再次进行分析,计算其区分度(a)和难度(b),评估其ICC特征,结果显示各条目有良好的区分度和难度系数。6.2Monteo-carlo模拟依据IRT分析产生的参数,使用Monte-carl o模拟3000名受试者,结果显示消化症状方面在theta=-0.20时条目库信息特征最大(32.005),标准误最小(0.1768);影响因素方面在theta=-0.20时条目库信息特征最大(32.005),标准误最小(0.1768);功能性紊乱方面在theta=-0.15时条目库信息特征最大(28.049),标准误最小(0.1888);头身和形色异常方面在theta=-0.15时条目库信息特征最大(17.836),标准误最小(0.2368)。6.3CAT测试程序构建首先,建立消化症状、影响因素、功能性紊乱、头身和形色异常共4个条目库,将各方面的条目纳入其中;同时,依据IRT参数评估中提供的a、b值对各条目参数特征进行界定。然后,选择最大化信息自适应测试类型,以θ值为[-1,1]为起始点,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参数,以当前θ值估计条目信息最大化为条目选择标准,以θ值小于等于0.3为终止标准,对条目进行界定管理,现场测试显示量表测评运行顺利。结论:基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的胃痞患者报告结局量表(GS-CAT)最终包含3个领域、4个方面、10个层面、79个条目。测量概念为胃痞的症状和体征,反应尺度为1-3级等级,主要载体为独立的电脑或互联网络,主要数据收集方式为患者独立填写,主要信息提供者为患者。定性评价显示量表在产生条目、回答选项、回忆时间、患者对量表的理解力、量表管理模式和数据收集方法等方面有良好的内容效度。本研究流程严谨,定量技术方法先进,定性研究方法详实,具有充分的中华文化特色,研究力量来源广泛,患者特征多样,信息来源全面,方法学和报道质量较高,有良好的创新性和科研及临床意义。但由于现代测试理论的发展仍不完全成熟,所以本研究也不可避免存在特定局限,故还需进一步展开后续研究,提升量表质量。

二、龚琼模教授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龚琼模教授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腻苔的用药规律及慢性胃炎腻苔肠道菌群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基于古代数据挖掘探讨腻苔用药规律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频数分析结果
        2.3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3 小结
研究二 慢性胃炎腻苔的相关因素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胃镜检查
        3.2 问卷调查
        3.3 舌象诊断及体质判定
        3.4 数据录入
        3.5 统计学处理
    4 质量控制
        4.1 调查问卷设计
        4.2 现场调查
        4.3 数据整理录入
    5 结果
        5.1 腻苔与年龄分布
        5.2 腻苔与BMI
        5.3 腻苔与吸烟
        5.4 腻苔与饮酒
        5.5 腻苔与饮食偏嗜
        5.6 腻苔与情绪状态
        5.7 腻苔与HP
        5.8 腻苔与证型
        5.9 腻苔与中医体质
    6 小结
研究三 慢性胃炎腻苔肠道菌群的初步探讨
    1 研究目的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中医舌象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实验分组及样本收集
        2.7 肠道菌群检测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3.3 样本微生物测序数据概况
        3.4 样品复杂度分析
        3.5 各组肠道菌群丰富度对比结果
        3.6 各组肠道菌群结果组成分析
        3.7 基于属水平的聚类热图
        3.8 组间差异物种分析
        3.9 组间菌群物种标志物
    4 小结
讨论
    1 关于腻苔的选择
    2 腻苔用药规律分析
    3 慢性胃炎的选择
    4 临床调研结果分析
    5 肠道菌群结果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慢性胃炎证候调査表
综述 腻苔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王秀阁教授治疗Graves病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瘿气病名认识
    2 瘿气病因病机的认识
    3 中医对Graves病辨证分型及治疗
    4 现代医学对Graves病的研究
    5 展望
试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临床诊断标准
    4 病例纳入标准
    5 排除病例标准
    6 病例信息采集内容
    7 病例数据规范化处理
    8 数据挖掘分析
    9 统计学分析方法
    10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病例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2 病例信息统计分析
        2.1 症状体征统计结果
        2.2 证候频数
        2.3 舌苔脉象统计结果
    3 用药规律分析
        3.1 用药频次统计
        3.2 四气五味统计
        3.3 升降浮沉统计
        3.4 归经统计
        3.5 中药归类统计
    4 数据分析结果
        4.1 组方规律分析
        4.2 药物组合及频数统计
        4.3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4.4 新方探索与核心处方药物组合
讨论
    1 王秀阁教授治疗GD用药规律讨论
    2 王秀阁教授治疗Graves病的经验总结
        2.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辨证分期论治
        2.3 预防调摄
    3 医案举隅
    4 不足之处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厘定“中药”名称的来龙去脉
    1 古代“中药”别称
    2 外来药物对“中药”命名的影响
    3 “中药”名称的确立
    4 讨论
第二部分 诠释“细辛不过钱”的科学内涵
    1 “细辛不过钱”的源流探析
    2 影响因素
        2.1 细辛的药用部位与采制
        2.2 细辛的基原
        2.3 细辛的用法
        2.4 剂型
        2.5 配伍
    3 讨论
第三部分 强调从“本草”中挖掘用药证据
    1 本草蕴含的用药证据
    2 本草的科学性
        2.1人体实验
        2.2动物实验
        2.3其他实验
    3 从“本草”中挖掘用药证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 讨论
第四部分 解析七情配伍中的“二律背反”说
    1 中药“七情”源流探析
    2 七情中的“二律背反”说
1'>2.1 1+1>1
    3 七情中个情自身的“二律背反”说
        3.1 相须、相使的背反
        3.2 相畏、相杀的背反
        3.3 相恶的背反
        3.4 相反的背反
    4 讨论
第五部分 提出“中药功能组学”的新理念
    1 中药功能组学的内涵
    2 影响功能组学发挥的因素
        2.1 炮制
        2.2 配伍
        2.3 剂量
        2.4 用法
    3 讨论
第六部分 构建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雏形
    1 中药“功效”一词的演变及含义
    2 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不规范现象
        2.1 外延过泛
        2.2 一词多义
        2.3 一义多词
        2.4 功用不分
        2.5 词义重复
    3 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建议
        3.1 广泛调研,确定选词范围
        3.2 认真审定
        3.3 准确定义
        3.4 聚类系统
        3.5 专家咨询
        3.6 形成标准
    4 中药功效名称术语规范化的初步成果
        4.1 对证功效
        4.2 对症功效
        4.3 对病功效
    5 讨论
第七部分 凝练“祛风增效”的治疗用药观
    1 “掉”“眩”及“风”的内涵
    2 “诸病掉眩,皆属于风”的理论依据
        2.1 外风、伏风致病
        2.2 内风致病
    3 治不离风
        3.1 已病治风
        3.2 重用虫类搜风,介类潜阳
        3.3 治风先治血
        3.4 未病防风
    4 临证举要
        4.1 眩晕
        4.2 泄泻
        4.3 支气管哮喘
    5 讨论
结语
    1 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基于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组方用药思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
    1.病证结合
        1.1 辨病论治,以病为纲
        1.2 辨型论治,紧扣个性
    2.病机六要素
        2.1 病因
        2.2 病性
        2.3 病位
        2.3.1 按脏腑经络分类
        2.3.2 按六经分类
        2.3.3 按病位深浅分类
        2.3.4 其他病位分类
        2.4.程度
        2.5.侧重
        2.6.病势
        2.6.1 升降出入趋势
        2.6.2 发展转归趋势
    3.疾病护理
第二章:组方思路探讨
    1.组方纲要
        1.1 辨病论治
        1.1.1 确立共性治法,拟出基础方药
        1.1.2 辨症论治
        1.2 辨证论治
        1.2.1 分型论治
        1.2.2 分期论治
    2.精当选药
        2.1 功效
        2.1.1 炮制和产地对功效的影响
        2.1.2 中药的多功效发挥
        2.1.3 现代药理研究扩充中药的特殊运用
        2.1.4 按效力分轻、中、重
        2.2 归位
        2.2.1 按经络脏腑归位
        2.2.2 按作用深浅归位
        2.2.3 按卫气营血归位
        2.2.4 按其他特殊部位归位
        2.3 剂量:由疾病的程度和病势决定
        2.3.1 绝对剂量
        2.3.2 相对剂量
        2.4 配伍
        2.4.1 根据病机侧重配伍
        2.4.2 根据疾病的程度配伍
        2.4.3 同等效力的置换配伍
    3.优化用药过程
        3.1 煎煮方法
        3.1.1 煎煮的介质
        3.1.2 煎煮的步骤
        3.2 服用量:依据体质强弱和病势深浅
        3.3 服药时间:依据病性和病势
        3.3.1 昼日服用
        3.3.2 饭前服和饭后服
        3.3.3 顿服
        3.3.4 昼夜服用
        3.4 药后反应:起效反应和毒副反应
        3.4.1 起效反应
        3.4.2 毒副反应
        3.5 调摄宜忌:饮食宜忌、居处宜忌、情志宜忌
        3.5.1 饮食宜忌
        3.5.2 居处宜忌
        3.5.3 情志宜忌
结论
前景与展望
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的李赛美柴胡桂枝汤方证辨治经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古今柴胡桂枝汤方证研究综述
        1.1.1 柴胡桂枝汤的功用
        1.1.2 柴胡桂枝汤原文释义及详解
        1.1.3 柴胡桂枝汤病因病机分析
        1.1.4 后世医家对柴胡桂枝汤功用的阐发
        1.1.5 李赛美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的经验
    1.2 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现状
        1.2.1 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概念和渊源
        1.2.2 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 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成果
    1.3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1.3.1 中医药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
        1.3.2 中医专家诊疗系统的开发和研究
    1.4 立题立论背景与李赛美教授的学术渊源
        1.4.1 立题立论背景
        1.4.2 李赛美教授的学术渊源和背景
第二章 李赛美教授柴胡桂枝汤方证辨治经验数据挖掘
    2.1 资料收集
        2.1.1 数据来源
        2.1.2 录入方法
        2.1.3 纳入标准
    2.2 资料规范
        2.2.1 西医诊断规范
        2.2.2 症状规范
    2.3 数据处理
        2.3.1 属性偏序结构图的定义和原理
        2.3.2 属性偏序结构图生成的步骤
        2.3.3 属性偏序结构图的解读规则和例子示范
        2.3.4 属性偏序结构图的数据挖掘方法的特点和优点
    2.4 研究结果
        2.4.1 李赛美柴胡桂枝汤病例频数分析
        2.4.2 李赛美柴胡桂枝汤协定方病例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2.5 讨论
        2.5.1 辨糖尿病崇《伤寒论》
        2.5.2 审病证症倡导六经
        2.5.3 治本虚重脾立论
        2.5.4 遣方药擅活法运用
    2.6 病案赏析
        2.6.1 脾肾俱虚复感表邪,邪渐入少阳,化热伤津耗阴的糖尿病病案
        2.6.2 脾肾俱虚感热邪,三焦不畅、津液不和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病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胃癌中医证型症候的演变规律及其相关性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研究方案
2.文献分布状况
3.辨证分型的文献学统计
4.胃癌手术前后患者证型及症状改变的研究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危北海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危北海脾胃理论学术思想渊源及近代相关各流派学术思想概述
    1.1 危北海脾胃理论学术思想渊源
    1.2 近代相关各流派学术思想概述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危北海老师主要学术思想总结
    2.1 益脾胃
    2.2 调升降
    2.3 通胃络
    2.4 降阴火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危北海老师临床经验总结
    3.1 老师治疗便秘经验
    3.2 老师治疗慢性结肠炎经验
    3.3 老师胃痞证的治疗经验总结
    3.4 老师对失眠证的治疗经验
    3.5 老师治疗头痛的临床经验
    3.6 老师治肝经验浅析
    3.7 危北海老师治疗消化性溃疡思路与方法探讨
    3.8 老师临床验方荟萃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
    4.1 综述
    4.2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1 危北海老师学术生平
附件2 危北海老师论文题录
小结
致谢
个人简历

(9)阎小萍教授风湿病学术思想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学术经验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综述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阎小萍教授风湿病学术思想和大偻(强直性脊柱炎)学术经验
    1 阎小萍教授名医之路
    2 阎小萍教授风湿病学术思想
        2.1 重视风湿病寒热为纲,提倡寒热并用法
        2.2 注重风湿病标本为要,倡导标本兼治法
        2.3 强调风湿病辨证论治为基本,提炼治法和常用方
        2.4 风湿病诊治突出四诊合参,重视舌诊与脉诊
        2.5 熟读中医经典,强调治未病为先
        2.6 重视中医临床科研,中西医研究并重
    3 阎小萍教授大偻(强直性脊柱炎)学术经验
        3.1 大偻病名由来
        3.2 大偻病因病机
        3.3 大偻辨证分型论治
        3.4 大偻辨治法则
        3.5 新辨治法则
        3.6 “五连环”综合治疗法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阎小萍教授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一般资料
    诊疗标准
        1 诊断标准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脱落病例标准
        5 剔除病例标准
        6 疗效判定标准
    研究方法
        1 治疗药物及用法
        2 观察指标
        3 统计方法
    结果
        1 治疗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特点
        2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结果
        3 用药特点
        4 安全性指标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的胃痞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1章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 患者报告结局研究的源流
1.2 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究进展
    1.2.1 患者报告结局研究主流的发展进程
    1.2.2 国内患者报告结局研究的发展进程
    1.2.3 中医学患者报告结局研究的发展进程
    1.2.4 消化系统患者报告结局研究现状
1.3 患者报告结局方法学研究进展
    1.3.1 经典测试理论
    1.3.2 现代测试理论
1.4 本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1.4.1 胃痞的流行病学资料
    1.4.2 胃痞的临床评价体系不完善
    1.4.3 患者报告结局是胃痞临床评价研究的重要方向
1.5 本研究目的、内容、创新性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本研究的既往基础
    1.5.4 本研究预期的创新性
    1.5.5 本研究在整体项目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成立研究小组
    2.1.1 胃痞工作小组的结构和任务
    2.1.2 胃痞工作小组的特征
2.2 量表的预设基本特征
2.3 基本概念和术语
    2.3.1 患者报告结局
    2.3.2 计算机自适应测试和条目反应理论
    2.3.3 量表
    2.3.4 胃痞
    2.3.5 其他术语
2.4 工具初步的理论框架构建
    2.4.1 项目研究中原理论框架模型
    2.4.2 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对概念框架的要求
    2.4.3 初步概念框架的构建
2.5 条目库的构建和条目初筛
    2.5.1 检索收集条目
    2.5.2 建立条目库
    2.5.3 条目初筛
    2.5.4 初步概念框架的修订
2.6 条目定性评阅
    2.6.1 专家评阅条目
    2.6.2 核心小组
    2.6.3 认知采访
    2.6.4 研究小组评估
2.7 标定研究测试
    2.7.1 研究目的
    2.7.2 研究设计
    2.7.3 研究时间
    2.7.4 研究环境
    2.7.5 研究对象
    2.7.6 测评工具
    2.7.7 数据收集方式
    2.7.8 样本特征
2.8 模拟评价
2.9 计算机自适应测试
2.10 统计步骤、方法、软件和标准
    2.10.1 定性研究
    2.10.2 标定研究测试
    2.10.3 模拟评价
    2.10.4 确定CAT
    2.10.5 补充说明
2.11 质量控制措施 第3章 结果
3.1 胃痞的概念
    3.1.1 胃痞的中医内涵和外延分析
    3.1.2 胃痞的现代疾病范畴
    3.1.3 胃痞的诊断标准
3.2 量表初步的概念框架
    3.2.1 概念框架草稿的形成
    3.2.2 概念框架的初步修订
    3.2.3 概念框架的初步形成
3.3 条目库的构建和条目初筛
    3.3.1 检索收集条目
    3.3.2 建立条目库
    3.3.3 概念框架调整和条目初筛
    3.3.4 初步概念框架和条目仓库的修订
3.4 条目定性评阅
    3.4.1 专家评阅条目
    3.4.2 核心小组
    3.4.3 认知采访
    3.4.4 初步概念框架和条目仓库的修订
3.5 标定测试研究
    3.5.1 患者的社会学资料和一般结果
    3.5.2 初步概念框架的评价和调整
    3.5.3 条目的描述性分析
    3.5.4 单维度性分析
    3.5.5 局部独立性分析
    3.5.6 单调性分析
    3.5.7 条目反应理论模型参数分析
    3.5.8 条目功能差异分析
    3.5.9 基于IRT参数分析的条目调整
3.6 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程序
    3.6.1 条目反应理论参数估计
    3.6.2 蒙特卡洛模拟
    3.6.3 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程序构建 第4章 讨论
4.1 本研究的整体结果
    4.1.1 本研究过程的主要结果
    4.1.2 本量表的主要特征
4.2 本量表的属性评价
    4.2.1 内容效度评价
    4.2.2 其他属性评价
    4.2.3 关键的统计方法
4.3 本量表和研究的质量评价
    4.3.1 量表的概念框架质量评价
    4.3.2 量表研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4.3.3 研究的报道质量评价
4.4 本研究的局限
4.5 临床和科研应用注意事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龚琼模教授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腻苔的用药规律及慢性胃炎腻苔肠道菌群的初步探讨[D]. 孙远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王秀阁教授治疗Graves病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D]. 闫冠池.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D]. 马师师.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4]基于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组方用药思路探讨[D]. 袁榕澧.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甘淳教授中医治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证经验[A]. 杨晶晶,甘淳,凌日华. 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7
  • [6]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的李赛美柴胡桂枝汤方证辨治经验探讨[D]. 林小珊(Lam Siu Sha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1)
  • [7]胃癌中医证型症候的演变规律及其相关性的文献研究[D]. 刘北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
  • [8]危北海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D]. 戚团结.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9]阎小萍教授风湿病学术思想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学术经验与临床研究[D]. 王昊.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1)
  • [10]基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的胃痞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制[D]. 侯政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龚琼墨教授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