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水上休闲交通形象空间探讨

广州市城市水上休闲交通形象空间探讨

一、广州城市水上休闲交通意象空间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露[1](2021)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发展及环境变迁中显现出的大量城市问题,许多都是因为各个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组织不好,影响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要素和图层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侧重于研究外在的城市物质空间要素,而当代城市设计则增加了对于城市内在隐性的生态、文化、人文等要素的研究。同时大数据时代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物质空间等数据信息。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图示语言,应该将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框架。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进而阐述城市图层和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及内容。本文认为城市图层可以被看作是城市设计的一种动态信息载体,是指城市设计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综合信息,通过叠加或交互等方法处理后形成的成果。研究发现,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本文基于已有的城市设计理论和研究,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生态景观和抽象空间3个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图层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构建城市图层系统提供理论基础。许多影响城市设计发展的认知观中都存在着图层思维。本文从哲学认知观、科学认知观、学理认知观中提取与城市图层系统认知相关的内容,将现象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地理学、地图学、分形学、系统学、城乡规划学、空间美学、建筑类型学中对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梳理。本文从理论认知、方法认知、应用认知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认知体系,以此来进行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城市图层系统具有多维度、半透明性和复杂关系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厘定城市设计中与城市图层相关的概念,以及城市图层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于角色。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来梳理、整合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要素,并通过城市图层的叠加,分析城市要素如何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基于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分别从2个逻辑路径,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构建实践应用体系。首先,本文根据城市设计的不同时期逻辑——城市选址时期、建城营造时期、城市空间使用时期,来分析城市图层的形成。同时,本文自上而下地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政策入手,将相关的导控要素整合成相应的城市图层。进而,从物质空间、生态空间、抽象空间3个层面,整合图层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图层与要素。城市设计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基于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的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已有的图解技术、Mapping技术、叠图技术、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中是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对这些方法中与图层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将相关研究方法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的技术路径相结合,共同搭建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研究的技术框架。本文从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3个方面,将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应用体系相结合,构建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路径,用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相关内容、图层及要素等进行初步的模型搭建,以及对城市图层系统与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衔接,来完善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

康佳意[2](2021)在《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品质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及云南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夜间活动也逐渐增多,城市夜景逐渐受到关注。但不少城市忽视了夜间的整体风貌塑造,或仅仅采用简单的灯光亮化工程措施,导致夜间风貌不佳,缺乏可意象性。如何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去思考和引导城市夜景规划,促进城市夜间风貌有效提升,值得思考。目前,云南省楚雄市的城市夜景缺乏规划引导,风貌不够彰显,夜景可意象性不高,不利于城市夜间形象展示。本论文基于城市意象视角,以问题为导向,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开展城市夜景意象与城市夜景规划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意象、城市夜景意象及其夜景规划的背景、理论、发展和案例,借鉴了夜景发展好的方面,也明确城市夜景整体性不足、可意象性不高和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然后,系统研究了影响城市夜景意象认知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空间(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主观感受和其他特殊情况,了解相关因素如何对城市夜景产生意象特征;其次,结合夜景意象调查分析了楚雄市城市夜景现状的优势与问题、现状夜景意象特征是否得到有效体现等内容,得到了楚雄市的城市夜景意象;接着,提出了楚雄市城市夜景总体定位、城市夜景规划、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等内容。最终,提出结论,明确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五项误区,并提出要采用整体性及系统性夜景意象提升、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夜景风貌以及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四项夜景规划策略方法,建立物质要素(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与文化要素两方面的城市夜景意象系统,构建城市夜景规划框架。并针对以上主要结论提出反思,为同类中小城市的夜景风貌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汪洋[3](2020)在《基于认知理论的薛下庄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乡村旅游的逐渐兴起使其景观设计开始得到重视,人们对乡村景观的审美标准也正在提高,那么如何在众多乡村中创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呢?本文基于认知理论,研究乡村旅游景观设计问题,着重探讨了认知理论与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建立景观与文化、景观与人的关系,并得出认知及其相关理论对乡村景观意象营造的启示,从而打破对乡村景观的传统认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现代乡村旅游景观认知结构,营造乡村自然美、文化美、人文美的多元化认知的乡村景观意象。本文以薛下庄村旅游景观设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查阅资料、研究理论、参考案例;以认知过程梳理景观节点形式表达和组织方式;以认知结构确定景观意象营造;以形态认知指导构筑物形式的情感化设计。从整体到过程,从过程到节点,确定大方向,再细化局部形式,突出表现薛下庄乡村景观优势,增加乡村旅游吸引力,提高回游率。本文将认知理论引入到景观设计研究中,尝试建立一套完整的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体系,打破传统乡村改造理念,诠释新的理论方法和设计手段,为以后传统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提供全新的设计理念。另外,乡村旅游景观的实践也丰富了认知理论知识的结构体系,为以后认知理论的研究增加新的参考方向。

邬夏依[4](2020)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组建,文化和旅游从行政管理上合并,对于统筹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深远的意义。文化空间是文化旅游体验的载体,其品质决定文化和旅游的质量,通过对文化空间的品质提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高品质发展是本文的核心。因此,本文从文旅融合大背景出发,基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空间等学术理论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案例,通过对西湖文化空间发展的全面解读,分析当前西湖文化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西湖文化空间提升设计方案,为西湖文化和旅游高品质发展提供支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从现实背景出发,界定了本文的基本概念,在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采取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综合归纳法、多学科交叉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获取所需信息;其次,全面解读文化和旅游融合、文化空间等理论研究;再次,梳理杭州西湖历史文化空间从初步形成、发展与成熟、毁坏与延续、保护与发展四个阶段演变过程,从物质和非物质层面着重分析了杭州西湖历史文化空间,并对杭州西湖景区的旅游发展现状和文化空间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最后总结了西湖文化空间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问题、原因。在此基础上,最后通过杭州西湖为研究对象展开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化空间提升实证研究。在整体层面进行目标定位,制定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自下而上”的参与式设计的高品质发展提升原则,在宏观层面对杭州西湖九大景区文化空间制定规划发展主题,在中观以及微观层面提出了详细的图文提升策略,并在数字虚拟文化空间方面提出了建议。为文旅融合时代文化空间高品质提升提供理论支持与思路方法。

戴天晨[5](2019)在《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文中认为空间叙事的研究自1960年代起,成为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其核心关注点是空间之于人的意义,包括意义如何建构在空间中以及如何传达给体验者。空间叙事研究能够帮助建筑从业者理解空间之于人产生意义的机制,并总结出空间叙事视角下空间营造的设计策略。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信息的忽视导致了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物质空间与文化意义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旨在结合现有的空间叙事和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内探索城市的非物质性要素如何通过建成环境的物质性转译向人们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本文强调了非物质性要素在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解析了空间叙事物质基础,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以及城市意象的营造、传播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基于空间叙事理论框架分别选取了三个城市空间叙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出一系列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野方面:从非物质要素的视角研究了城市空间的形成、结构与意义,拓展了以空间叙事赋予城市空间场所精神与文脉联结的研究视野,阐述了非物质性要素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意义。2)理论架构方面:空间叙事是体验者在建成环境中通过参与一系列事件,获得与建成环境相关联的体验、感知和情绪,建立关于此空间意义的认知,建立场所独特性的过程。本文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公共空间中的事件和行为,以及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内涵感知中的重要性。3)方法探索方面:非物质性要素通过转译,能够成为物质空间的构成部分,为体验者所感知。本文将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拼贴”、“再现”、“图符”、“隐喻”等经典叙事结构和方法延伸到了建筑领域,提出了空间叙事视角下非物质性要素的设计转译策略,并根据当今的数字技术和信息传播特性,提出了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论文正文约17.1万字,365幅插图。

那梦帆[6](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旅游目的地意象感知的体验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谈及旅游目的地意象,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以物质实体与空间存在的认知显像,事实上,旅游目的地不仅体现了旅游者的基本物质追求,也反映了旅游者在价值、意志等方面的精神追求;地方是人类智慧、文化价值的凝结,旅游者与目的地的关系确立是依靠体验场中多重、复杂、交错的情感联系。本文以人地关系为研究视角,以体验价值为研究导向,对旅游目的地意象进行情境化与情感化研究。本文旨在构建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可在实践中为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为旅游地等级划分、体验价值评定提供依据,为政府相关部门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本文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在质性研究中,选取50份网络游记资料,共计90余万字,15000多张图片。通过扎根理论的具体研究方法,对网络游记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研究指明目的地意象蕴含的时空特征和社会属性,从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仪式场与媒介场对目的地意象的生产、传播与建构进行阐释,分析地方依恋的本源及旅游者与目的地的情感联系,探明体验价值收益的普遍性与价值投入的特殊性。在定量研究中,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有效问卷总计876份。使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质性研究所发展出的可供测量的量表进行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参考营销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体验价值与目的地意象之间的关系,测量结果表明数据对模型的拟合度较好,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得到较好的验证。通过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论,指明人地关系视角下的体验价值、地方依恋对目的地意象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包括九章内容,具体各部分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部分为开篇,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一章为导论,以实践中的观察和思考所为本文的选题缘起,通过对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回顾,提出本研究开展的理论与现实背景。找出现有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空白,指明人地关系视角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创新点等基本问题,为整个研究的展开确定方向。第二章针对研究目标提出研究设计。本文确立使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其中质性研究将采用扎根理论与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游记进行编码分析,通过经验事实材料的系统获取,形成对目的地意象、体验价值、地方依恋总体上的理论建构;定量研究将通过调查问卷法进行数据收集,在分析策略上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方式,对拟定的假设命题和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形成有价值的理论结论。第三章为文献述评。首先,对目的地意象的概念进行语义学辨析,考察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及中文译法“旅游目的地意象”在各自语言体系中的含义。指明image一词可能蕴含的时间与空间、主体与客体、能指与所指、内容与形式、物质与精神、心理与物理、实感与想象等诸多的认识论关系,提出将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解读为“旅游目的地意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心理学、营销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成果,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和评析。通过对其研究对象、进展和现有研究涉猎的领域以及当下研究所解释的问题进行梳理,指出通过人地关系的研究视角对目的地意象研究做进一步理论拓展的可能性和方向性。这一系统逻辑框架以人地关系视角为基础,以对目的地意象进行情境化和情感化研究为思路,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基于质性研究的理论建构,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在第四章,对目的地的意象进行多维度范畴建构。借助网络游记资料,采用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方法对资料中的文字和图片进行编码。以人地关系视角对目的地意象建构中的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媒介场与仪式场进行剖析,提炼出目的地意象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社会维度。对不易被量化和测评的目的地情感意象进行识别,探讨目的地情感意象的指向、级别、向度、强度与评价对象,分析目的地意象多维度间的交互作用。第五章为体验价值的内容构成。按照网络游记资料所呈现的符号,对体验价值从价值收益和价值投入两方面进行分析,确立体验价值收益的三个构成要素,即功能价值、功能价值之上的享乐价值,以及基于前两者溢出的符号价值。在价值收益中,本研究探索到“景区的品质”、“酒店/住宿的品质”、“餐厅的品质”、“休闲娱乐场所的品质”、“交通设施与环境”、“购物环境”、“放松”、“逃逸”、“复愈”、“交流”、“知识获取”、“新鲜感”、“社会声望”这13个子范畴,提炼出功能价值、享乐价值、符号价值三个核心范畴。功能价值是指目的地所具有的品质及所呈现的环境,旅游者通过功能价值对目的地意象进行重构。功能价值是目的地体验的基础价值,是满足旅游者追求愉悦的前提。享乐价值建立于功能价值的基础之上,包括放松、逃逸、复愈、交流这四个方面。享乐价值是目的地体验中生成的精神上的愉悦与心灵上的满足,体现了旅游者由内到外的快乐。目的地体验还具有丰富的符号价值,知识获取、新鲜感、社会声望等意义都在体验中涌现出来,符号价值丰富了目的地意象的社会属性。本研究还探讨目的地体验隐含的价值投入,即经济投入、时间投入、文化差异与风险感知,并就价值投入对目的地意象可能引发的影响作出判断和假设。第六章为人地关系视角下的地方依恋。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将旅游者地方依恋从先验性与经验性、共相性与异相性、认同性与差异性、心理场与身体场的角度进行解读;通过对旅游者心理机制的探究,追踪旅游者的自我反思与意义联系,提出地方依恋是一个前置性的养成、创造性的调适和选择性的接受的过程,得出旅游者与目的地情感联系的四个层次:地方关注、地方联结、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此外,提出在场体验是旅游者地方依恋形成的前提条件,情感联系与意义赋予是旅游者地方依恋存在的必要条件。第三部分为理论验证——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通过定量研究对体验价值和旅游目的地意象进行理论建构与模型检验。首先,在参考营销学、心理学、旅游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待检验的理论模型。根据科学的量表开发过程进行调查问卷量表的开发及小规模测试,接下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预调研,在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后进行正式调研。最后,通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理论模型与相关假设,并对各变量间路径系数及结果进行说明。结构方程模型的使用使得本文能够将提出的目的地体验价值的构成维度整合在一个模型内,全面分析目的地体验价值中的价值收益与价值投入对目的地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第九章结论与讨论。通过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将本文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做出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旨在让范畴更鲜明,让命题更清晰。首先,将本文研究结论从人地关系视角下目的地意象理论框架及以体验价值为导向的体验场建构两部分进行提炼和总结。充分利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优势,对研究发现进行互补与印证。然后,指出研究中的局限性并据此提出研究展望。在学理层面对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做出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旨在让范畴更鲜明,让命题更清晰。这些理论命题是在对科学研究和现实问题的不断反思和碰撞中产生的,因此这些命题必然对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地发展的实践工作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科学研究致力于回答“什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在旅游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从情境化与情感化两个方面共同出发,借鉴社会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建构主义等学科和理论,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旨在从体验的情境中研究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通过人地关系视角对旅游者进行情感挖掘,探讨体验价值、地方依恋对目的地意象的影响,获得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成果。综上所述,本文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两个方面,通过价值感知和关系建构这两个方向上对旅游目的地意象提供一个系统性解释。这不仅在理论上形成一个有价值的框架,也在实践上为目的地产品的经营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提供多重参考。

郁敏超[7](2019)在《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空间肌理演化研究 ——以杭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空间肌理是人们感知城市的重要媒介,透过纷繁复杂的意象表征,城市空间肌理的背后蕴含着一座城市过往的历史与情感,展现着生动多样的生活画面,联系着过去、诠释着现在、预示着未来。杭州地区早在距今7000-8000年前的史前就有人类活动出现,足以证明其十分适宜人类聚居。从拥有行政建制的秦朝算起,杭州已有2200余年的城市建设历史,经历过五代吴越国时期和南宋时期两次繁荣的巅峰,时至今日已成长为长三角地区的副中心城市,中国东部的重要枢纽之一。论文以历史脉络为落脚点,基于城市意象、空间知觉等理论,运用史料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杭州城市空间肌理的演化历程与个中问题进行剖析,目的在于探讨城市肌理在旅游城市中演化的动力机制,并在实际中有针对性地保护与建构杭州城市形态肌理,为地域旅游产业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启示。论文首先从有明确城市行政建制的秦代钱塘开始,梳理回顾杭州城市空间肌理发展变化的历史沿革,发现从五代吴越国时期开始直至清末开埠前,是杭州城市稳步发展向前推进的时期,古代杭州城的空间肌理自始至终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之下演变的。在此期间,吴越国时期与南宋时期是杭州城市发展的巅峰,在各方条件限制之下,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铺垫了杭州充满人文底蕴的城市性格,指明了未来城市肌理演化的方向。以民国时期为代表的近代,杭州古城破坏较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肌理的连贯与延续。到了建国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的短短四十年,杭州城市空间肌理受到多重因素的作用经历了较大变化。在梳理总结完历史沿革的基础上,论文厘清了城市空间肌理的主要形成要素,并通过杭州城市的功能分区、空间形态以及结构布局来具体剖析城市肌理的深层意象,理解城市变化的主要本质。基于此,论文进一步提出了杭州城市空间肌理演化的动力机制。自然地理环境是城市空间肌理演化的背景;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其发生演变的动力源头;社会历史文化展现城市居民的生活行为方式,是人们空间记忆的载体,成为城市空间肌理演化的内生力量;科技发展带动城市住宅与交通设施的多样性,为区域空间肌理的演化带来新动力;政策引导下的城市规划在空间肌理的演化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旅游休闲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是引导城市空间肌理演化的重要因素。论文最后落脚城市旅游与休闲,为杭州这座风景旅游城市提出了针对旅游吸引物的空间肌理优化策略。

陈炜炫[8](2019)在《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画入园”是中国传统古典园林造园最重要的创造,作为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一个部分,岭南园林在造园之时也无可置疑的受到中国山水画非常大的影响,其造园元素也呈现出山水画境的趋向。从山水画的空间来分析,以绘画形式作为空间并不是西方独有的设计特征,中国山水画以“卧游”和“畅神”来表明山水画与园林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属性,岭南园林亦是如此。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在岭南园林空间表述为一种经由经验哲学空间的重复感知引起的知觉空间,这种体系完全不同于西方其于“看”的空间观念,而是一种基于“游观”之下,经由气韵、形、神的相似所营造的“观”空间概念。以“观”为基础,岭南园林采用开、合、廊道曲折等等来作为切入山水画视觉空间的重要手段,进而呈现岭南园林山水画卷轴式的空间层次;在“观”的影像体验下,使岭南园林在小小庭院里实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空间体验;这种体验既是山水画写意的内在动力,也是画到空间的形式转移。基于“观”之下的信息转换使岭南园林形成连续性无限扩展的山水画时空系统。画论之“经营位置”在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既是经营布局同时也是“置陈布势”。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在“折高折远”的空间妙理之下,让山水画的“远”法作为一种空间意识来左右岭南园林的空间逻辑;“平远、高远、深远”的“远”法空间语言形成多重空间体验,使岭南园林得以营造无穷尽的山水画式空间;在岭南园林中,“折”与“远”作为手段使廊道(路线)成为时间的组构,把岭南园林中完全异质不同时间组构成一体,使小小庭园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山水画的空间造境;而廊道的“折”,既是空间的转换手法又是对园林景置实现高、深、平远的必要手段;在曲折的巧妙设置中,实现“远”法时间的相容、空间透明与互渗;在廊道时间组构作用下,岭南园林小小的“庭”通过“观”法的多重与增殖的过渡,进而产生“游”、“远”、“折”的多重空间层次和延绵尽的山水画空间造境。笔墨皴法既是山水画空间代码,也是岭南园林空间语言,更是岭南园林最重要的山水化空间营造逻辑之一。不同皴法来掇山也会呈现不同山水空间;皴法让山得以扩展,让植物得以异化,让水、建筑得以成山水意涵的造境而生;在墨的处上,“一墨而五色具”下墨的透明性概念让空间变得更加多样;墨的“以墙为纸”、“以水如白”、“以地成墨”特性让墨色得到空间的转化,院落得到延伸的同时,在透明性的折叠与层叠下,围墙、地面、理水、掇山、建筑等都产生山水画式的空间超越。后期岭南园林最重要的影响源自之于清代的笔墨之变,由传教士所主导的西方透视学和新体画在清宫廷中的权威肯定,使传统山水画在艺术性与审美性产生变革;并在“以上渐下”之效仿和“以下渐上”之融通的二种创作形式下创造了近代岭南园林独特性;岭南园林在“中西法共为参略”创作思想下,呈现岭南园林有别于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空间营造的特殊性。本文作为综合交叉跨学科研究,本文运用理论层面的交叉综合研究和实践层面的实证调查研究结合的方法,融合了建筑学、艺术学、美学、现象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呈现岭南园林空间营造逻辑。作为实践层面实证调研的研究方法,以山水画角度来切入到岭南园林之时,深感摄影虽可以补偿文字的不足,但对空间山水绘画营造还是有非常大局限。因此,本文有意识结合建筑学分析图解与手绘插图相结合方法,力求把实证做得更加明确。因此,本文现场实证调研手绘达500多张,为论证以画入园,从园到画,亲自绘画2张宽0.5米长8米的卷轴式山水画手稿来反证园林在“观”的空间概念下转换回到山水画空间体系。

王越[9](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顾磊[10](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二、广州城市水上休闲交通意象空间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城市水上休闲交通意象空间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化与数据化结合的语言
        1.1.2 当代城市设计研究需要整合性的理论支撑
        1.1.3 城市各个要素间的关系组织问题产生城市矛盾
        1.1.4 城市设计已经出现图层思想与技术方法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城市图层概念释义
        1.4.1 图层及图层思想
        1.4.2 城市图层与城市图层系统
        1.4.3 城市图层相关概念厘定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1.1 地图叠加及景观设计学
        2.1.2 城市主题地图及数字化城市设计
        2.1.3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2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2.1 城市结构及空间分层
        2.2.2 城市空间及要素图解
        2.2.3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3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3.1 心理认知
        2.3.2 社会空间
        2.3.3 历史文脉
        2.3.4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辨识与框架
    3.1 哲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1.1 现象学下的图层思维
        3.1.2 符号学与语言学下的图层思维
    3.2 科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2.1 地理学下的图层思维
        3.2.2 地图学下的图层思维
        3.2.3 分形学下的图层思维
        3.2.4 系统学下的图层思维
    3.3 学理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3.1 城乡规划学下的图层思维
        3.3.2 空间美学下的图层思维
        3.3.3 建筑类型学下的图层思维
    3.4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框架
        3.4.1 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认知
        3.4.2 城市图层系统的方法认知
        3.4.3 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认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
    4.1 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起源
        4.1.1 图底关系的产生
        4.1.2 图底关系的再思考
    4.2 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
        4.2.1 多维度的城市图层系统
        4.2.2 半透明性的城市图层系统
        4.2.3 复杂关系的城市图层系统
    4.3 城市图层及要素的生成逻辑
        4.3.1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的形成
        4.3.2 城市图层系统中的导控要素整合
    4.4 城市图层系统的构成
        4.4.1 城市生态空间图层系统
        4.4.2 城市物质空间图层系统
        4.4.3 城市抽象空间图层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方法体系
    5.1 城市设计中图层相关的技术方法
        5.1.1 城市图层系统的图示化技术方法
        5.1.2 城市图层系统的信息化处理方法
    5.2 城市设计中城市空间的抽象化和要素化
        5.2.1 抽象逻辑思维的介入
        5.2.2 城市设计中抽象空间的解构
        5.2.3 城市设计要素的筛选和隔离
    5.3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内信息的梳理与表达
        5.3.1 图层框架的梳理
        5.3.2 要素信息的收集
        5.3.3 图层要素信息的表达
    5.4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内的动态交互与叠加
        5.4.1 图层内的厚度化信息处理
        5.4.2 图层间的动态关系交互
    5.5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框架整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路径
    6.1 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中的应用
        6.1.1 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1.2 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1.3 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2 城市设计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6.2.1 用途管制引导中的应用
        6.2.2 特殊地块精细化研究中的应用
        6.2.3 在规划许可中的强化应用
    6.3 城市设计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中的应用
        6.3.1 工作方法中的应用
        6.3.2 编制成果中的表达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相关政策对城市风貌提升的要求
        1.1.2 城市夜景风貌容易被忽视
        1.1.3 城市夜景正成为夜间活力、夜间经济的重要支撑
        1.1.4 市民日益增长的夜间美好生活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城市意象
        1.3.2 城市夜景意象
        1.3.3 城市夜景规划
        1.3.4 可意象性
    1.4 研究综述
        1.4.1 城市意象的研究综述
        1.4.2 城市夜景意象的研究综述
        1.4.3 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综述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夜景规划引导的实践动态
    2.1 国外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2.2 国内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2.2.1 国内城市夜景规划的实践探索
        2.2.2 国内涉及城市夜景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动态
        2.2.3 国内城市夜景对氛围感受、行为活动的研究动态
        2.2.4 国内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2.3 云南地域性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动态
        2.3.1 云南省地域特色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2.3.2 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楚雄市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2.3.3 云南省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2.4 城市夜景相关案例分析
        2.4.1 大同市夜景案例研究
        2.4.2 鄂尔多斯市夜景案例研究
        2.4.3 武定县中心城区夜景案例研究
    2.5 城市夜景负面案例实践总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因素分析研究
    3.1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
    3.2 物质空间因素分析研究
        3.2.1 夜景的区域因素
        3.2.2 夜景的边界因素
        3.2.3 夜景的道路因素
        3.2.4 夜景的节点因素
        3.2.5 夜景的标志物因素
    3.3 主观感受因素分析研究
        3.3.1 夜间的行为活动因素
        3.3.2 夜景的氛围感知因素
        3.3.3 夜景的地域特色因素
    3.4 特殊情况因素分析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意象现状调查研究
    4.1 研究区域现状概况
        4.1.1 区位交通概况
        4.1.2 社会文化概况
        4.1.3 规划范围概况
    4.2 楚雄城市夜景意象调查分析
        4.2.1 调查范围
        4.2.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4.2.3 问卷调查主要结论
    4.3 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的现状问题与启示
        4.3.1 现状夜景的主要问题
        4.3.2 现状夜景的主要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规划研究
    5.1 城市夜景规划的基础依据
        5.1.1 人文社会环境
        5.1.2 自然地理环境
    5.2 城市夜景规划的原则
    5.3 城市夜景总体定位
    5.4 城市夜景整体规划
        5.4.1 区域夜景规划引导
        5.4.2 边界夜景规划引导
        5.4.3 道路夜景规划引导
        5.4.4 节点夜景规划引导
        5.4.5 标志物夜景规划引导
        5.4.6 楚雄城市夜景总体布局
    5.5 城市夜景规划的可意象性强化
        5.5.1 协调楚雄城市夜景特质
        5.5.2 城市夜景的其他引导
    5.6 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引导
        5.6.1 夜景控制策略
        5.6.2 夜景管理策略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误区
        6.1.1 避免与白天的城市风貌规划同等对待
        6.1.2 避免简单采用灯光亮化形象展示
        6.1.3 避免夜景规划色彩搭配过于随意
        6.1.4 避免夜景规划产生“过度”现象
        6.1.5 避免夜景规划缺乏主观感受等方面的考虑
    6.2 中小城市夜景规划的策略方法
        6.2.1 体现整体性、系统性的夜景意象提升
        6.2.2 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
        6.2.3 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的夜景风貌
        6.2.4 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表格索引
附录 D:调查问卷

(3)基于认知理论的薛下庄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乡村旅游景观的现状及相关政策背景
        1.1.2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学科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薛下庄概述
        1.2.2 认知理论下的薛下庄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慨况
        1.4.1 认知理论的文献综述
        1.4.2 认知理论在设计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
        1.4.3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及相关政策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框架
    1.6 小结
第2章 指导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认知理论解析
    2.1 认知理论的基本原理
        2.1.1 认知理论的建立关系
        2.1.2 认知结构的层次关系
        2.1.3 认知过程的阶段分析
        2.1.4 形态认知的相互转化形式
    2.2 认知理论对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指导
        2.2.1 认知过程明确旅游地景观空间配置
        2.2.2 认知结构决定乡村旅游景观意象营造
        2.2.3 形态认知指导乡村旅游景观构筑形式设计
        2.2.4 认知理论对薛下庄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启示
    2.3 小结
第3章 基于认知理论的薛下庄旅游景观设计分析
    3.1 认知过程梳理薛下庄村旅游景观资源
        3.1.1 以感觉认知为主的自然资源分析
        3.1.2 以思维认知为主的人文资源分析
    3.2 认知结构与薛下庄村景观意象内在联系分析
        3.2.1 以自然资源的认知营造景观感性意象
        3.2.2 以人文资源的认知营造景观理性意象
    3.3 形态认知指导薛下庄村构筑形式设计分析
        3.3.1 自然形态元素的构筑形式
        3.3.2 抽象形态元素的构筑形式
    3.4 小结
第4章 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薛下庄乡村景观设计
    4.1 薛下庄村旅游景观空间主题设计
        4.1.1 感觉认知景观—美而可观
        4.1.2 知觉记忆景观—观有可玩
        4.1.3 思维认知景观—玩后可思
    4.2 薛下庄乡村旅游景观意象营造
        4.2.1 景观意象“点”——景观节点设计
        4.2.2 景观意象“线”——交通流线设计
        4.2.3 景观意象“面”——景观区域设计
    4.3 薛下庄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的组织形式设计
        4.3.1 以景观节点连成游览路线
        4.3.2 以游览路线形成意象区域
    4.4 以薛下庄构筑形式的设计强化景观意象的认同感
        4.4.1 以自然形态为原型的构筑物形式设计
        4.4.2 赋予自然形态情感元素的构筑物形式设计
        4.4.3 将自然形态抽象化的构筑物形式设计
    4.5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文旅融合
        1.2.2 文化空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旅融合和文化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2.1 文旅融合理念
        2.1.1 文化和旅游
        2.1.2 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
        2.1.3 文化和旅游融合
        2.1.4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
    2.2 文化空间理论
        2.2.1 文化空间的多元化认识
        2.2.2 文化空间的特性
        2.2.3 文化空间的空间层次
    2.3 文旅融合对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的意义
        2.3.1 保护文化空间资源
        2.3.2 丰富文化空间多样性
        2.3.3 改善文化空间风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分析
    3.1 西湖地理环境分析
        3.1.1 地理区位
        3.1.2 旅游区位
    3.2 西湖历史文化空间解读
        3.2.1 历史空间演变
        3.2.2 物质文化空间
        3.2.3 非物质文化空间
    3.3 西湖旅游发展现状
        3.3.1 旅游收入与客流量稳步增长
        3.3.2 景区旅游热度逐年上涨
        3.3.3 游玩方式多元化
    3.4 西湖文化空间发展现状
        3.4.1 整体西湖文化空间分析
        3.4.2 宏观层面九大景区文化空间分析
        3.4.3 中观层面文化空间分析
        3.4.4 微观层面文化空间分析
        3.4.5 数字虚拟文化空间分析
    3.5 基于文旅融合视角下西湖文化空间问题分析
        3.5.1 文化空间资源富集,空间感知不明显
        3.5.2 文化空间历史格局尚存,风貌特色不统一
        3.5.3 文旅产业融合有基础,但亟待活化提升
        3.5.4 九大景区文化空间发展不均衡、主题不突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策略
    4.1 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品质提升整体目标定位
    4.2 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品质提升原则
        4.2.1 协调统一
        4.2.2 可持续发展
        4.2.3 “自下而上”的参与式设计
    4.3 杭州西湖九大片区宏观规划
        4.3.1 湖景类文化空间主题打造
        4.3.2 城景类文化空间主题打造
        4.3.3 山景类文化空间主题打造
    4.4 杭州西湖文化空间中观提升
        4.4.1 建筑风貌提升
        4.4.2 景观风貌提升
        4.4.3 景区室内空间更新
    4.5 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微观提升
        4.5.1 景区公共设施更新
        4.5.2 景区文化产品品牌建设
    4.6 数字虚拟文化空间提升策略
        4.6.1 加快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程
        4.6.2 加大网络文化宣传
        4.6.3 利用VR技术增强互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背景及研究对象
        0.1.1 问题背景
        0.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0.2 研究现状及评述
        0.2.1 空间叙事理论研究
        0.2.2 以场所营造为目标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0.2.3 空间叙事的设计转译
        0.2.4 该领域中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0.3.1 研究目的
        0.3.2 研究意义
    0.4 研究方法
        0.4.1 文献研究
        0.4.2 多学科交叉研究
        0.4.3 实证调研
    0.5 研究框架
上篇:城市空间叙事的理论框架
    1.城市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1.1 非物质性要素构成
        1.1.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1.2 当代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1.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2 非物质性要素的物质性呈现形式
        1.2.1 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关联性辨析
        1.2.2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式呈现
        1.2.3 非物质性要素的“图符”式呈现
        1.2.4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图符”式综合呈现
        1.3 本章小结
    2.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2.1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类型
        2.1.1 日常性事件
        2.1.2 周期性事件
        2.1.3 偶发性事件
        2.2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动因
        2.2.1 参与事件的内部动因
        2.2.2 参与事件的外部动因
        2.2.3 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之关联
        2.3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形式
        2.4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之于空间建构的意义
        2.4.1 事件的社交意义
        2.4.2 事件的美学意义
        2.4.3 事件的规训意义
        2.4.4 事件的传承意义
        2.5 本章小结
    3.城市空间叙事的运行机制
        3.1 城市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3.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3.2.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2.2 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2.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3.3.1 城市意象的营造
        3.3.2 城市意象的传播
        3.4 本章小结
下篇:城市空间叙事的案例研究与设计策略
    4.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
        4.1 案例调研对象
        4.2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4.2.1 对海洋的敬畏和利用
        4.2.2 对形式和表象的重视
        4.2.3 对节庆的热爱
        4.2.4 宗教与世俗的融合
        4.2.5 展示的传统
        4.2.6 分隔与融合
        4.2.7 商人的城市
        4.3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4.3.1 日常性事件
        4.3.2 周期性事件
        4.3.3 偶发性事件
        4.4 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4.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4.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4.4.3 威尼斯本岛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4.5 本章小结
    5.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
        5.1 案例调研对象
        5.2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5.2.1 水上的生活方式
        5.2.2 黄金时代的商业辉煌
        5.2.3 地位群体的非正式界定
        5.2.4 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5.2.5 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繁荣
        5.2.6 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5.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5.3.1 日常性事件
        5.3.2 周期性事件
        5.3.3 偶发性事件
        5.4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5.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5.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5.4.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5.5 本章小结
    6.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
        6.1 案例调研对象
        6.2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6.2.1 中国早期的对外贸易窗口
        6.2.2 多功能经济中心
        6.2.3 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
        6.2.4 多元复合的身份认同
        6.2.5 自下而上的商业发展模式
        6.3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6.3.1 日常性事件
        6.3.2 周期性事件
        6.3.3 偶发性事件
        6.4 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6.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6.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6.4.3 上海外滩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6.5 本章小结
    7.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
        7.1 非物质性要素的提取
        7.2 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策略
        7.2.1 异质拼贴
        7.2.2 系统层叠
        7.2.3 图符再现
        7.2.4 意象隐喻
        7.2.5 虚拟呈现
        7.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
        7.3.1 城市意象的营造策略
        1 )日常性功能与标志性建筑设计
        2 )针对性场景设计
        3 )事件再现
        7.3.2 城市意象的传播策略
        1 )大众传媒介入下的城市意象“预设”
        2 )标志性图符的选取
        3 )交互式的城市意象传播
        7.4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专着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学术成果
致谢

(6)人地关系视角下旅游目的地意象感知的体验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主要创新点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论文框架
    2.3 质性研究设计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效度
        2.3.3 研究伦理
    2.4 定量研究策略
        2.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4.2 效度与信度分析
        2.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3 文献述评
    3.1 意象的内涵: 不同学科背景的理解
    3.2 目的地意象: 体验场中的主观建构
        3.2.1 目的地意象的核心: 认知与情感
        3.2.2 目的地意象形成中的主体因素
        3.2.3 目的地意象形成中的外界刺激
        3.2.4 目的地意象的结果导向
        3.2.5 我国目的地意象研究回顾
    3.3 目的地意象的解读视角
        3.3.1 建构主义
        3.3.2 现象学
    3.4 地方依恋: 多层次的情感联系
        3.4.1 地方的存在意义
        3.4.2 旅游者的依恋情结
        3.4.3 体验场的驱动效应
    3.5 体验价值:多途径的感知方式
        3.5.1 自我感知与社会认同的结合
        3.5.2 自我调适与利弊衡量的统一
4 目的地意象多维度建构
    4.1 目的地意象的时间维度
        4.1.1 想象
        4.1.2 映象
        4.1.3 印象
    4.2 目的地意象的空间维度
        4.2.1 点
        4.2.2 线
        4.2.3 面
        4.2.4 域
    4.3 目的地意象的社会维度
        4.3.1 个体意象
        4.3.2 集体意象
        4.3.3 社会意象
    4.4 旅游目的地情感意象的识别
        4.4.1 指向
        4.4.2 情感意象
        4.4.3 向度
        4.4.4 强度
        4.4.5 评价对象
    4.5 小结
5 体验价值的内容构成
    5.1 价值收益
        5.1.1 功能价值
        5.1.2 享乐价值
        5.1.3 符号价值
    5.2 价值投入
        5.2.1 经济投入
        5.2.2 间投入
        5.2.3 文化差异
        5.2.4 风险感知
    5.3 小结
6 旅游者地方依恋
    6.1 地方依恋的本源
    6.2 地方依恋的心理场
        6.2.1 地方关注
        6.2.2 地方联结
        6.2.3 地方认同
        6.2.4 地方依赖
    6.3 地方依恋的身体场
        6.3.1 视觉
        6.3.2 听觉
        6.3.3 触觉
        6.3.4 嗅觉
        6.3.5 味觉
    6.4 小结
7 体验价值对目的地意象影响的理论建构
    7.1 理论参考
    7.2 模型构建
    7.3 相关概念的界定
    7.4 研究假设
        7.4.1 体验价值收益的影响
        7.4.2 体验价值投入的影响
8 体验价值对目的地意象影响的模型检验
    8.1 拟定量表和问卷内容
        8.1.1 研究变量与测量
        8.1.2 问卷内容与问题形式
    8.2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8.2.1 样本规模
        8.2.2 抽样方法
        8.2.3 问卷测试与调研控制
        8.2.4 预调研
        8.2.5 正式调研
    8.3 数据分析与结果检验
        8.3.1 样本与数据概况
        8.3.2 测量项描述性统计
        8.3.3 效度与信度分析
        8.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8.4 理论模型结构方程检验与修正
        8.4.1 模型评价
        8.4.2 模型修正
        8.4.3 路径分析
        8.4.4 假设检验
    8.5 研究发现
        8.5.1 检验结果分析
        8.5.2 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一: 人地关系视角下目的地意象理论框架
        9.1.1 目的地意象的内涵与外延
        9.1.2 体验价值中的价值收益与价值投入
        9.1.3 旅游者与目的地的情感联系
    9.2 结论二: 以体验价值为导向的体验场建构
        9.2.1 家庭旅游群体的体验场建构
        9.2.2 青年旅游客群的体验场建构
    9.3 研究局限
    9.4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空间肌理演化研究 ——以杭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丰富而独特的城市肌理使城市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1.1.2 意象是人们感知城市空间肌理过程中所获体验的重要反映
        1.1.3 杭州正快速发展成为国际与国内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实地调研法
        1.3.3 空间分析法
    1.4 研究框架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旅游目的地
        2.1.2 旅游目的地城市
        2.1.3 城市形态与城市肌理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图底关系理论
        2.2.2 空间知觉理论
        2.2.3 其他城市肌理相关理论
        2.2.4 行为地理学理论
        2.2.5 行为心理学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3.1 有关城市旅游的研究评述
        2.3.2 城市意象与旅游意象的研究评述
        2.3.3 城市肌理与城市形态的研究评述
第3章 杭州城市空间肌理演化沿革
    3.1 杭州城市简述
    3.2 杭州城市空间肌理历史演化沿革
        3.2.1 秦汉钱塘
        3.2.2 隋唐余杭
        3.2.3 吴越西府
        3.2.4 南宋临安
        3.2.5 元明城墙
        3.2.6 民国杭城
        3.2.7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杭城
        3.2.8 改革开放后的新杭州
    3.3 杭州城市空间肌理历史演化沿革小结
第4章 杭州城市空间肌理的演化内容与动力机制
    4.1 杭州城市空间肌理的形成要素分析
        4.1.1 自然环境要素
        4.1.2 聚居结构与行为方式
        4.1.3 交通要素
        4.1.4 营造技术
        4.1.5 城市性格
    4.2 城市空间肌理演化的内容剖析
        4.2.1 城市功能与城市肌理
        4.2.2 城市结构与城市肌理
        4.2.3 城市形态与城市肌理
    4.3 杭州城市空间肌理演化的动力机制
        4.3.1 空间肌理演化动力机制模型
        4.3.2 自然地理环境是城市空间肌理演化的背景所在
        4.3.3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头
        4.3.4 地域社会历史文化是城市空间肌理演化的内生力量
        4.3.5 科技因素引起的基础设施变革为肌理演化带来新动力
        4.3.6 政策引导的城市规划是空间肌理演化的重要驱动力
        4.3.7 城市内涵带动的产业调整是引导肌理演化的重要因素
第5章 旅游视角下的杭州城市空间肌理优化策略
    5.1 整合区域要素
    5.2 优化边缘空间
    5.3 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5.4 突出节点要素
    5.5 重视标志物要素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8)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学术回顾:山水画与岭南园林的空间研究
        1.2.1 关于岭南园林的研究
        1.2.2 关于山水画的研究
        1.2.3 其他跟本课题相关的研究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核心概念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框架
    1.4 研究的内容、目标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目标
    1.5 研究意义
        1.5.1 社会意义
        1.5.2 学术意义
    1.6 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岭南园林的山水画趋向
    2.1 岭南园林与山水画的哲学思想根源
    2.2 山水画与岭南园林的结合
    2.3 岭南园林的景置与山水画的画理
        2.3.1 山石画理与岭南园林山石
        2.3.2 植物画理与岭南园林
        2.3.3 建筑画理与岭南园林
    2.4 岭南园林仿画造园的原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卷轴与透视:岭南园林山水画式“观”的空间
    3.1 山水画视觉空间的特征
        3.1.1 人眼的视觉特征
        3.1.2 山水画与视觉空间体系
        3.1.3 山水画视觉空间:卧游与畅神
    3.2 岭南园林“观”的空间
        3.2.1 “观”逻辑
        3.2.2 岭南园林“观”的空间
    3.3.岭南园林“观”的影像体验
        3.3.1 写意的内在动力
        3.3.2 画到影像的转移
        3.3.3 影像到意象的体验(意境与意象的分析-台湾林园-卢谦若公园-开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营位置:岭南园林“远”的伸缩与延时
    4.1 经营位置的定义
    4.2 经营位置下岭南园林“远”法的空间呈现
        4.2.1 “远”法及其扩展理论
        4.2.2 岭南园林的“远”式布局空间呈现
    4.3 岭南园林远法下的时间组构
        4.3.1 岭南园林的视觉空间转化
        4.3.2 岭南园林的时间组构与廊
        4.3.3 岭南园林的廊道的空间系统
    4.4 岭南园林廊道的伸缩与延时
        4.4.1 线性时空
        4.4.2 远法下的围合变异
        4.4.3 时间与空间的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笔墨皴法:岭南园林的景置
    5.1 皴法、南北宗与岭南园林
        5.1.1 皴法的定义
        5.1.2 皴法发展过程及其类别
        5.1.3 南北宗
        5.1.4 皴法、南北宗对岭南园林的意义
    5.2 皴法与岭南园林掇山
        5.2.1 皴法的空间基础
        5.2.2 皴法与岭南山石
        5.2.3 皴法在岭南园林山石的体现
    5.3 笔墨皴法与岭南园林植物
        5.3.1 植物似的异化
        5.3.2 造境的意趣
        5.3.3 面的延伸
    5.4 一墨而五色俱:墨色的透明性
        5.4.1 具有启发意义的相关理论
        5.4.2 墨的透明
    5.5 墨的透明性与岭南园林的理水意象空间
        5.5.1 岭南园林理水的特征
        5.5.2 岭南园林的理水意象空间
        5.5.3 以水入墨,以墨入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笔墨之变:中西法相互参略下岭南园林的独特性
    6.1 绘画变革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6.1.1 笔墨之变
        6.1.2 建筑技术与形象新体画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6.2 笔墨之变影响下的岭南园林
        6.2.1 效仿性造园
        6.2.2 中西方元素的相互融通
        6.2.3 后期岭南园林的特性
    6.3 中西法共参略下的岭南园林独特性
        6.3.1 “观”空间的独特性
        6.3.2 章法之“三段式”折高折远
        6.3.3 “游”与廊道观景的同构性
        6.3.4 皴法下掇山的多样性
        6.3.5 意趣式置景
    6.4 山水画视角下岭南园林和北方、江南园林的区别
        6.4.1 畅朗轻盈、绚丽多姿的总体风格区别
        6.4.2 置陈布势布局章法空间造境的差异
        6.4.3 游观组织方式的互异
        6.4.4 置景的画意配置不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要点
    7.2 论文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时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5. 相关概念解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地域文化景观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条件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质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2.5. 水系条件
    2.3 政治经济环境
    2.4 社会文化环境
    2.5 小结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3.1. 自然本底
        3.1.1. 山体
        3.1.2. 水文
        3.1.3. 植被
        3.1.4. 土壤
    3.2. 水利建设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3.3. 农业生产
        3.3.1. 农业发展
        3.3.2. 灌区分布
        3.3.3. 农田类型
        3.3.4. 田制制度
        3.3.5. 作物种植
        3.3.6.耕作技术
    3.4. 城乡营建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3.5. 小结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4.1. 临淄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4.2. 青州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4.3. 济南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4.4. 淄川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4.6. 小结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5.2.1. 城池规模
        5.2.2. 空间结构
        5.2.3. 城防体系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5.3.1. 内外贯通
        5.3.2. 护卫城池
        5.3.3. 泄水防洪
        5.3.4. 便利民生
        5.3.5. 营造景观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5.4.1. 造园活动
        5.4.2. 园林
        5.4.3. 风景名胜区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5.4.5. 景观构筑物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5.6. 小结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2.1. 区域整体保护
        6.2.2. 城市景观延续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方法
    7.3. 展望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进展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1.6.1 案例地选择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2.1 理论梳理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2.1.3 尺度政治理论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2.1.6 现代性理论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四、广州城市水上休闲交通意象空间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D]. 陈璐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D]. 康佳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认知理论的薛下庄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D]. 汪洋.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文旅融合背景下杭州西湖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D]. 邬夏依.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5]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D]. 戴天晨. 东南大学, 2019(01)
  • [6]人地关系视角下旅游目的地意象感知的体验价值研究[D]. 那梦帆.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7]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空间肌理演化研究 ——以杭州为例[D]. 郁敏超. 华侨大学, 2019(01)
  • [8]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D]. 陈炜炫.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广州市城市水上休闲交通形象空间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