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载脂蛋白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载脂蛋白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一、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载脂蛋白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宋远[1](2021)在《穿心莲内酯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酒精性肝损伤是由于酒精所致肝细胞功能受损的动态病理过程,随着其病理变化过程的加重,酒精性肝损伤可逐渐形成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等酒精性肝病,进而导致较为严重的临床结局。目前,酒精性肝损伤发生发展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也无明确的治疗靶点。从流行病学角度看,由过量饮酒所致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目前尚无全国性统计数据,如有研究报道辽宁省部分城市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为6.10%,高于浙江省的4.34%。目前临床上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抗氧化剂、营养补充剂、中药以及天然活性成分、抗体类药物等,药物治疗费用不一,且疗效报道也存在争议。目前明确酒精性肝损伤的病理进程和分子机制以及探索有效的治疗药物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穿心莲内酯是临床常用的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功效的中药成分,近年来的研究报道,穿心莲内酯还可能具有保肝利胆、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提示药物作用可能存在某些新功效值得开发,可以产生“老药新用”的生物学效应。作者通过前期课题研究基础以及临床观察发现,穿心莲内酯可能对肝脏酶学指标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其具体的作用靶点尚未被明确阐述。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文献计量学描述穿心莲内酯与肝损伤的研究现状,同时收集并分析了某三甲医院应用穿心莲内酯的病例现状,研究探讨穿心莲内酯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其次,本研究构建了酒精性肝损伤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从体外和体内两个层面对酒精性肝损伤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具体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穿心莲内酯进行干预,探讨其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为阐明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探寻新的临床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以及分析某三甲医院应用穿心莲内酯成品药物开展临床治疗的病例情况,明确穿心莲内酯的研究热点和临床适应症以及可能的药理作用机制,为深入探寻穿心莲内酯药物在酒精性肝损伤中的应用提供研究路径。(2)分别构建酒精性肝损伤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应用穿心莲内酯进行干预,探讨穿心莲内酯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1)以CNKI、GNBR,Drugbank,Hetionet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主题词为“穿心莲内酯”和“肝损伤”或“Andrographolide”和“Liver Injury”,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文献类型为期刊文献,提取其中的发表年份、引证关系及关键词等信息,通过自行编制的计算机代码进行可视化分析。(2)回顾性分析吉林省某三甲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且在院期间应用穿心莲内酯注射液的患者,通过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比较分析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和血离子水平的变化情况。(3)选择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麻醉后,用75%酒精全身消毒放入超净工作台中,解剖小鼠,取出肝脏,制备小鼠原代肝细胞悬液并进行培养。经酒精染毒,同时应用低、中、高剂量(0.05、0.1、0.2mmol/L)穿心莲内酯进行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炎症相关因子的含量,q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4)选择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体重16-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穿心莲内酯低、中、高剂量组,共六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小鼠给予市售高度白酒灌胃12w,阳性对照组小鼠给予高度白酒灌胃,同时给予水飞蓟宾灌胃,剂量为0.1g/kg·BW·d-1,穿心莲内酯低、中、高剂量组除给予高度白酒灌胃,同时分别给予穿心莲内酯0.05、0.1、0.2g/kg·BW·d-1灌胃。成模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转氨酶、肝脏组织脂质代谢、抗氧化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利用q 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穿心莲内酯”和“肝损伤”或“Andrographolide”和“Liver Injury”为主题词,搜集2000年以来,发表在CNKI、GNBR、Drugbank和Hetionet数据库的全部期刊文献,结果表明,在CNKI数据库中穿心莲内酯与肝损伤相关的研究共34篇,年度发文数量逐渐上升,结合外文数据库研究结果发现,穿心莲内酯与肝损伤研究的作用机制与抗炎信号通路有关。(2)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应用过穿心莲内酯注射液患者的病历资料,共207例,通过比较用药前后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及离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发现,穿心莲内酯对患者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肝功能指标中谷草转氨酶、前白蛋白等的改善具有明显效果,而用药前后患者的肾功能、血脂及离子水平无明显变化,提示穿心莲内酯具有一定的抗炎和保护肝脏的作用。(3)酒精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原代肝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酒精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原代肝细胞24h毒性作用的IC50值约为400 mmol/L,且酒精可导致小鼠原代肝细胞内的炎症反应相关因子IL-1β、IL-4、IL-5、IL-6、NF-κB、TNF-α和CYP2E1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经不同浓度的穿心莲内酯干预表现对肝脏细胞的保护作用,尤以高剂量(0.2mmol/L)组作用效果最为显着。(4)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给予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4mg/d·kg·BW高度白酒一周后过渡至6mg/d·kg·BW灌胃共12w后,可诱导小鼠出现肝脏重量和肝脏指数增加,血清转氨酶相关指标AST、ALT和γ-GT的水平显着升高(P<0.05);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MDA显着升高、SOD和GSH显着下降(P<0.05);肝组织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ROS蓄积,表明经高度白酒灌胃12w后,小鼠出现明显的肝组织损伤。(5)穿心莲内酯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分别给予酒精模型组小鼠不同浓度(0.05、0.1、0.2g/kg·BW)的穿心莲内酯,结果发现,高剂量穿心莲内酯(0.2g/kg·BW)组可显着降低小鼠的肝脏重量和肝脏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穿心莲内酯组小鼠血清转氨酶AST、ALT和γ-GT水平显着低于酒精模型组,而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穿心莲内酯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指标MDA水平显着低于酒精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氧化指标SOD和GSH水平在高剂量穿心莲内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穿心莲内酯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酒精诱导的肝组织脂质紊乱,且以高剂量组,即0.2g/kg·BW穿心莲内酯的保护效果最为明显,高剂量组穿心莲内酯组小鼠肝组织中TC和TG水平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穿心莲内酯各剂量组小鼠肝脏ROS均明显下降,特别是中、高剂量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且高剂量穿心莲内酯组小鼠肝组织ROS水平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6)从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HE染色)结果可以看出,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肝细胞大小一致,肝细胞索以小叶中央动脉为中心呈辐射状排列;胞核大呈圆形,胞浆均匀红染;胆小管细胞结构完整,未见病变。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紊乱,肝小叶和肝索结构消失,其中有大量脂肪空泡和炎细胞浸润,肝细胞胞浆稀疏,呈纤维化状态。与模型组相比,穿心莲内酯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形态有所改善,尤以高剂量(0.2g/kg·BW)组小鼠表现最为明显,肝组织接近阳性对照组结构,其脂肪空泡、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状态均有明显改善。(7)穿心莲内酯对各组小鼠肝组织NF-κB、TNF-α和CYP2E1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有明显影响,从免疫组化结果看,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有大量NF-κB和TNF-α的原位表达。与模型组相比,随着干预剂量的增高,穿心莲内酯各剂量组NF-κB和TNF-α的蓄积逐渐减少,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NF-κB和TNF-α的表达量已接近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水平。从Western Blot结果看,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NF-κB、TNF-α和CYP2E1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而经穿心莲内酯干预后,NF-κB、TNF-α和CYP2E1的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心莲内酯各剂量组NF-κB、TNF-α和CYP2E1的表达水平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得出,穿心莲内酯与肝损伤相关研究可能的信号通路主要是炎症信号分子,如NF-κB p100、NF-κB p105、TNF-α等。(2)通过对穿心莲内酯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得出,穿心莲内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炎药物,对改善肝脏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3)酒精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原代肝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0.2 mmol/L)对酒精所致原代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4)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即给予4mg/d·kg·BW高度白酒一周后过渡至6mg/d·kg·BW灌胃共12w,可诱导小鼠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肝脏脂质过氧化、ROS生成等肝脏功能受损及组织病理改变。(5)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0.2g/kg·BW)可有效降低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时的血清转氨酶水平、氧化应激水平、肝脏脂质水平以及ROS生成。(6)穿心莲内酯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YP2E1/ROS/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姚琨[2](2021)在《多组学技术解析荷斯坦奶牛高原病的发生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通过对健康和患有高原病的荷斯坦奶牛进行肝脏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以及对盲肠、结肠和瘤胃进行微生物组学分析,以鉴定与高原病发病机理相关的基因、代谢物和微生物。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机理,为肺动脉高压引起的高原病预防提供理论支持。将2,000头13-15个月龄的荷斯坦青年牛从1,027 m的低海拔(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地区运输到3,658 m的高海拔(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地区。饲养3个月后,从高原病组(肺动脉压力≥49 mm Hg)和健康组(肺动脉压力<41 mm Hg)中各选择5头荷斯坦奶牛(16-18个月龄青年牛,未怀孕,495±15 kg)进行生理指标检测和多组学分析。试验一:晨饲后采集健康组和高原病组荷斯坦奶牛颈静脉血,并对两组奶牛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发现,高原病组奶牛的平均肺动脉压力和收缩压显着高于健康组奶牛(P<0.05),而平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要显着低于健康组奶牛(P<0.05)。高原病组奶牛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钠、氯、铁、镁和葡萄糖含量等指标要显着低于健康组奶牛(P<0.05)。试验二:试验一中的奶牛屠宰后取肝脏组织。对肝脏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与健康组相比,高原病组中共鉴定出1,146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并且大部分呈下调趋势。载脂蛋白基因Apoe参与到Bmp2(骨形态发生蛋白2)/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Apoe轴,作为Bmp2和Pparγ信号下游的转录靶标,并通过Bmp2和Pparγ激动剂的传递,对肺动脉重构起作用,参与到高原病的发生发展中。Rbp4基因在高压低氧环境下显着下调,并与葡萄糖代谢有关,导致牛机体能量供应不足,这可能是高原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荷斯坦奶牛发生高原病时,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Lcat、Apoc4、Rbp4、Apoc3和Apoe显着下调,LXR/RXR和FXR/RXR途径(该途径主要抑制炎症发生)受阻,造成抗炎作用被抑制,最终导致脂质稳态失衡和葡萄糖相关的生物功能失调。显着下调的基因包括Cyp1a2,该基因富集到细胞色素P450途径,P450途径主要参与病理性血管重塑,P450抑制引发炎症反应,引发高原病。试验三:对肝脏进行代谢组分析发现:使用电喷雾正电离模式分析时,共鉴定出1,325种差异代谢物;使用电喷雾负电离模式分析时,共鉴定出1,442种差异代谢物。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主要为: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和谷氨酸代谢;丁酸酯代谢;叶酸代谢;泛酸和Co A生物合成。与健康荷斯坦奶牛相比,高原病组奶牛糖类(如D-核糖等)和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二肽、组氨酸-异亮氨酸二肽、对氯苯丙氨酸、甘氨酰-L-亮氨酸二肽等)代谢物水平显着降低。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发现,糖类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代谢物在高原病组奶牛中均显着降低,且D-核糖、β-D-果糖、1,4-β-D-葡聚糖、蔗糖、6-磷酸葡萄糖和乙酰酪氨酸乙酯与肺动脉压力成负相关。这些糖类和脂类的降低,会导致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可能是高原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试验四:试验一中奶牛屠宰后在无菌状态下取盲肠和结肠内容物。对盲肠和结肠进行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发现:高原病组奶牛厚壁菌门显着下降,而拟杆菌门显着上升。高原病的发生,导致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B)降低,炎症加剧。布劳特氏菌属、Coprobacillus菌属、多尔氏菌属、颤螺菌属、瘤胃球菌属UCG_009、瘤胃球菌属UCG_013、瘤胃球菌属UCG_014和瘤胃球菌属_2在高原病荷斯坦奶牛中显着降低,并且与糖类(β-D-果糖、D-核糖、蔗糖、6磷酸葡萄糖、1,4-β-D-葡聚糖)、脂类(乙酰基酪氨酸乙基酯)和氨基酸类(天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二肽、组氨酸-异亮氨酸二肽、甘氨酰-L-亮氨酸二肽)代谢物呈正相关。试验五:试验一中奶牛屠宰后在无菌状态下取瘤胃内容物。对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发现:螺旋体纲,螺旋体目,螺旋体科,螺旋体菌属、密螺旋体属_2、拟杆菌目RF16菌属、瘤胃球菌属_2和丁酸弧菌属_2对健康的荷斯坦奶牛尤其重要。瘤胃球菌属、密螺旋体菌属、布劳特氏菌属与总挥发性脂肪酸呈正相关,与肺动脉压力负相关。弯曲杆菌属与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有关,在高原病组荷斯坦奶牛瘤胃中显着增加。瘤胃球菌属_2、布劳特氏菌属和短真杆菌属在高原病荷斯坦奶牛的盲肠、结肠和瘤胃中均显着降低,与高原病发生密切相关。由上推断,荷斯坦奶牛处于高原低氧环境时,与血管重塑相关的Apoe和Cyp1a2基因下调、抗炎反应相关基因下调、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显着下调,与此同时肠道F/B下降、瘤胃球菌属和短真杆菌属下降、瘤胃弯曲杆菌和厌氧梭菌属上调;继而引发肝脏1,4-β-D-葡聚糖、蔗糖和6-磷酸葡萄糖、乙酰酪氨酸乙酯等糖类和脂类代谢异常、供能不足、炎症加剧;最终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参与到荷斯坦奶牛高原病的发生发展中。在下一步研究中,需要对筛选出的关键基因、代谢物、微生物进行功能研究,以明确和验证其在荷斯坦奶牛高原病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作用。

彭浩[3](2020)在《甘枣宁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脂肪肝是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脂质物质在肝细胞中过度蓄积的一种肝脏病变,目前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脏疾病。临床证实,导致脂肪肝的常见病因有酗酒、肥胖(高脂饮食)、营养不良、糖尿病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肉类及肉制品、油炸食品等高脂食品在日常饮食中比例不断增加,导致肥胖症、脂肪肝、高血脂症等疾病发病率激增,且日益趋向低龄化,严重威胁人民健康。肝脏是机体重要能量代谢器官,是脂类合成与分解代谢的中心器官。正常情况下,脂肪在肠道被酶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进入血液,肝脏可摄取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合成三酰甘油,并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释放至血液,脂肪并不会在肝脏储存。当人体饥饿或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组织储存的脂肪可被动员至肝脏供能。但机体长期过量摄入高脂肪食品后,可打破肝脏脂代谢平衡,使脂质在肝脏过量蓄积,形成脂肪肝,长期可诱发肝脏系列炎症反应,造成肝损伤。由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且部分药物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这些均限制了西药的应用。复方甘枣宁颗粒为上海市长海医院凌昌全教授开发研制的纯中药制剂,该制剂处方由大枣、山药、山楂、佛手、荷叶、玉米须组成,具健脾疏肝功效,临床应用发现其对脂肪肝、肝硬化等肝病具良好疗效。处方中所有药材均为药食同源,适宜长期服用。研究目的临床研究部分通过观察甘枣宁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结果,了解本方的疗效,为后期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实验研究则通过观察甘枣宁颗粒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干预效果,探讨甘枣宁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临床研究部分,予39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服用甘枣宁颗粒6个月,通过对比用药前后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腹围、中医症状评价、肝功能、血脂、肝脏B超等变化情况,观察甘枣宁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实验研究部分,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除1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均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分为实验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甘枣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取不同给药方法后观察相应药物对大鼠肝功能、血脂、肝指数、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并检测用药前后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含量以及大鼠肝组织中SREBP-1c、LXRα、ACC1、FAS、PGC-1α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p-AMPKα、p-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临床研究部分结果显示,经甘枣宁颗粒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干预前后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无显着性差异,而腹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人的中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3.29%。血脂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前病人的腹部B超检测结果以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为主,有252例(63.80%),治疗后以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为主,有311例(78.73%)。实验研究部分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饲喂高脂饲料6周后,高脂饮食模型组大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显着高于空白组;血清中TC、TG、AST、ALT含量显着增加,HDL-C含量水平显着降低,TNF-α、IL-6、IL-1β含量水平显着升高。上述数据说明长期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脂质代谢异常,脂肪在肝脏沉积,并呈现一定炎症反应。通过对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高脂饮食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细胞可见明显弥漫性大泡脂肪变,肝小叶具明显炎症,中央静脉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多数肝细胞肿胀、胞浆疏松,呈现气球样变,进一步直观显示了长期高脂饮食造成大鼠肝脏脂肪变、慢性炎症至肝损伤的过程,说明模型建立成功。同时RT-PCR结果显示与脂质积累相关的蛋白SREBP-1c、LXRα、ACC1和FAS m RNA相对表达上调;AMPK/PGC-1α和AMPK/NF-κB通路中的PGC-1αm RNA相对表达水平下调。Western-blot结果也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模型组大鼠肝脏中与脂质积累相关蛋白SREBP-1c、LXRα、ACC1和FAS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AMPK/PGC-1α和AMPK/NF-κB通路中p-AMPKα、PGC-1α、p-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高脂饮食模型组大鼠在脂质代谢等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与空白组存在着显着差异。与模型组比较,甘枣宁颗粒各剂量组在不同程度上均可降低大鼠血清中TG、TC、AST、ALT含量,提高HDL-C含量,并显着降低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含量;镜检结果显示各剂量组甘枣宁颗粒均可显着减轻肝组织脂肪和炎症反应,使肝小叶和中央静脉基本恢复正常。RT-PCR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甘枣宁颗粒可促使与脂质积累相关蛋白SREBP-1c、LXRα、ACC1和FAS m RNA表达水平下调。且甘枣宁颗粒可促使AMPK/PGC-1α和AMPK/NF-κB通路中PGC-1αm RNA表达水平上调。Western-blot结果也显示不同剂量甘枣宁颗粒可不同程度地降低SREBP-1c、LXRα、ACC1和FAS等蛋白的表达。且甘枣宁颗粒可提高AMPK/PGC-1α和AMPK/NF-κB通路中p-AMPKα、PGC-1α、p-NF-κB等蛋白的表达。结论:甘枣宁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以下相关途径得以实现:一、激活AMPK/PGC-1α通路,并通过降低脂质代谢相关蛋白LXRα、SREBP-1c、ACC1和FAS等蛋白的表达,降低血清中TC、TG含量,提高HDL-C含量,从而改善脂类代谢状况,减轻脂类在肝脏沉积。二、激活AMPK/NF-κB通路,通过降低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含量,减轻肝脏炎症反应。

赵鹏飞[4](2020)在《不同中医体质人群外周血TCR免疫组库分析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体质辨识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与核心,但中医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限制了体质学说的应用和推广。从常规体检项目中挖掘判定体质的实验室指标,可辅助实现体质判定的客观化。既往研究表明,不同体质人群在免疫、代谢等功能方面存在差异。免疫组库技术是一个重大的开创性技术突破,本研究旨在将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应用于中医体质研究中,以期发现不同体质人群适应性免疫基因重排的不同表达模式和特异性标记。血浆蛋白质在机体的免疫和代谢过程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血浆蛋白质图谱的改变与中医体质的形成与发展关系密切,从血浆蛋白质中筛选出体质的血清生物标记物组合,对体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入组标准纳入9种体质健康受试者157例,进行常规体检,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及晨尿样本。1.收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项等临床数据,并对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分析等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判定价值。以OR值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分值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其预测体质效能。2.选取8种体质共34名年龄匹配女性受试者,针对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β链的的互补决定区(CDR3)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体质人群TCR组库多样性差异及免疫图谱特征,包括多样性指数、CDR3长度分布、V区、J区基因亚家族使用频率和V-J组合的多样性、特异性CDR3序列,寻找高频CDR3氨基酸序列,基于V-J组合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绘制ROC曲线。3.以数据非依赖采集(DIA)技术进行血浆蛋白质组定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表并对其进行功能(GO功能注释)及富集通路(和KEGG富集通路富集分析),寻找血浆蛋白表达改变及其相关功能及通路与9种体质发生之间的关系,探究9种体质在蛋白质层面的调控机制及潜在的血清蛋白生物标志物。结果:1.与平和质组相比,偏颇体质健康人常规体检结果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其中阳虚质组身体质量指数(BMI)、中性粒细胞计数(NC)、碱性磷酸酶、尿酸、血浆白蛋白占比(ALB%)偏低,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载脂蛋白A1偏高;阴虚质血钙(CA)、血小板相对淋巴细胞比值(PLR)偏低,而NC、血钾(K)、血磷偏高;气虚质的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偏低;气郁质的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偏低;痰湿质的体重、BMI、TC偏高;湿热质K、α-HBDH偏低;特禀质ALB%、LDH偏高,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比积、血清总蛋白、PLR、CA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的筛选的指标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平和质组、阳虚质组、阴虚质组、气虚质组、气郁质组、痰湿质组、湿热质组、特禀质组的 AUC 值依次为:0.698、0.881、0.840、0.716、0.856、0.769、0.760、0.894。2.测序获得TCRCDR3特异克隆型2.86±1.63万种。分析免疫组库多样性,平和质组的 D50 指数、DI 指数、香农指数分别为:13.40±5.32、23.52±53.97、11.95±0.68,痰湿质组分别为:2.60±2.52、13.63±6.76、9.45±1.32,痰湿质组与平和质组相比D50值、DI指数、香农指数显着降低,其他各组与平和质组相比无显着差异。CDR3长度分布特征:一般由5-21个氨基酸组成的17种不同长度肽段序列构成,其中由9-15个氨基酸组成的7类多肽占总类的95%。健康人TCRβ链CDR3长度呈正态分布,不同体质CDR3长度分布存在差异。痰湿质组的短链CDR3占比增多,其中:9AA长度CDR3在痰湿质组平均占比(6.58±1.82)%,在平和质组平均占比(4.95±0.58)%,其他组平均占比(5.22±0.94)%;10AA长度CDR3在痰湿质组平均占比(13.35±2.85)%,平和质组平均占比(10.75±0.83)%,其他组平均占比(11.11±1.48)。痰湿质组长链CDR3占比减少,其中:13AA长度CDR3在痰湿质组平均占比(19.05±2.13)%,在平和质组平均占比(21.05±0.25)%,在其他组平均占比(20.69±1.28)%;14AA长度CDR3在痰湿质组平均占比(9.45±1.52)%,在平和质组平均占比(11.17±0.65)%,在其他组平均占比(10.91±1.10)%。其他各组无显着差异。与平和质组相比,7组偏颇体质者V基因片段使用频率存在差异,其中痰湿质组变化最显着。阳虚质组V7-8基因使用频率升高;阴虚质组无显着变化;气虚质组V6-3、V6-5、V6-6基因使用频率升高;V12-5基因使用频率下降,V4-1基因使用频率有下降趋势;气郁质组V11-2基因使用频率升高,V3-1、V4-1基因使用频率升高趋势;痰湿质组V9、V29-1、V30基因使用频率升高,V7-9、V10-3、V12-5、V20-1、V28基因使用频率下降,V2、V6-4基因使用频率有下降趋势;湿热质组V5-1、V18基因使用频率升高,V12-5、V28基因使用频率下降,V7-2使用频率有下降趋势;特禀质组V27、V28基因使用频率下降。与平和质组相比,7组偏颇体质者J基因片段使用频率存在差异。与平和质组相比,气虚质J1-4、J1-5、J1-6使用率下降;痰湿质组J2-1基因片段使用率升高。不同体质对不同J基因亚型使用率有不同的趋势。气郁质J1-1使用率有下降趋势,J2-3使用率有升高趋势;气虚质J2-5、J2-6使用率降低,J2-7使用率升高,气郁质与之有相反趋势。平和质组有享表位肽序列为ASSLSYEQY、ASSLTGNTEAF,未鉴定出偏颇体质明确独有的CDR3共有序列。与平和质组对比,应用随机森林(ROC)分类器对7种偏颇体质类型进行识别,计算ROC的曲线下面积:阳虚质组AUC:1,阴虚质组AUC:1,气虚质组AUC:0.778,气郁质组:0.772,痰湿质组:0.833,湿热质组0.944,特禀质组0.444。3.血浆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与平和质组相比,阳虚质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共 16 个(上调 6 个,下调 10 个),Keratin,type Ⅱ cytoskeletal 2 epidermal、Transgelin-2、Talin-1等3个蛋白仅在阳虚质组差异表达,阴虚质组共201个DEPs(上调 70 个,下调 131 个),IGKV4-1、HSPA8、NCAM1、ANPEP、ORM2、OGN、FLT4、SH3BGRL3、PROCR等10个蛋白仅在阴虚质组差异表达,气虚质DEPs共195个(上调70个,下调125个),IGLV2-8、MMP2、LGALS3BP等3个蛋白仅在气虚质组差异表达,气郁质DEPs共11个(上调3个,下调9个),ATP2A1、HIST1H2BK、APCS、MYH7等4个蛋白仅在气郁质组差异表达,痰湿质组DEPs共171个(上调65个,下调106个),TXN、PZP、COLEC11等3个蛋白仅在痰湿质组差异表达,湿热质组 DEPs 共 185 个(上调 65 个,下调 120 个),S100A9、KRT10、CRTAC1、FCGBP 等4个蛋白仅在湿热质组差异表达,血瘀质组共检测到显着性差异蛋白(DEPs)185个(上调66个,下调119个),B2M、IL1RAP蛋白仅在血瘀质组差异表达,特禀质组DEPs共168个(上调65个,下调103个),LCAT、PON1蛋白仅在特禀质组差异表达。KEGG分析表明,补体和凝血级联、NF-κB信号通路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糖胺维生素结合蛋白、磷脂酶D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等免疫及代谢信号通路是8种体质共有显着变化的信号通路。阳虚质组以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律失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的显着性富集为其与其他体质区分的关键机制等。结论:常规体检项目有潜力用于客观判别体质类型。不同体质人群免疫功能存在差异。痰湿体质的免疫组库多样性下降,CDR3长度分布有倾斜。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可以区分体质类型,尚未发现不同体质人群的特异性CDR3,不同体质人群免疫组库差异可能表现在V-J组合丰度上。偏颇体质的血浆蛋白表达存在改变。补体和凝血级联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NF-κB信号通路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中 C9、IGHG3、AQR、SOD1、TF、CD44、APOL1、APOC2、TUBB1 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是8种偏颇体质所共有的变化,提示偏颇体质均有以补体和凝血级联为代表的免疫机能的降低。Transgelin-2、HSPA8、ATP2A1、TXN、S100A9分别是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的潜在分子标记。客观判定体质类型可能需要从多个维度分析,需要使用一组生物标记物共同构建判别模型。

陈海红[5](2020)在《葡甘聚糖的抗糖尿病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是一类由于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受阻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不仅给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大量研究表明多糖具有预防和改善Ⅱ型糖尿病的功效。葡甘聚糖主要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在自然界分布广泛,铁皮石斛、魔芋和芦荟为其重要植物来源。研究表明铁皮石斛、魔芋和芦荟这三种不同来源的葡甘聚糖的差异主要在于分子量、甘露糖与葡萄糖的摩尔比、乙酰基取代位置和乙酰基取代度。多糖结构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基于本实验室前期对这三种葡甘聚糖结构解析的基础,本论文结合生物化学、病理学、代谢组学、脂质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微生物组学技术研究比较这三种不同来源的葡甘聚糖对Ⅱ型糖尿病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魔芋葡甘聚糖的抗糖尿病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比较三种不同来源葡甘聚糖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实验共分为6个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铁皮石斛葡甘聚糖组、魔芋葡甘聚糖组、芦荟葡甘聚糖组,连续灌胃4周。结果表明,灌胃3种葡甘聚糖均能显着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增强糖尿病大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显着改善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症状,降低血清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浓度,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显着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浓度以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增殖及糖蛋白沉积症状。通过比较分析,魔芋葡甘聚糖的降血糖、降血脂功效优于铁皮石斛和芦荟葡甘聚糖。多糖结构与糖尿病相关生理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葡甘聚糖的分子量与降血糖、降血脂功效呈正相关,甘露糖与葡萄糖摩尔比值呈负相关。此外,葡甘聚糖的乙酰基取代度与降血糖和降血脂功效无显着相关性,但是乙酰基取代度值的增加不利于提高糖尿病大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2)基于UPLC-triple-TOF/MS的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技术,研究比较了三种葡甘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大鼠与糖尿病大鼠血清差异代谢物主要为肉毒碱、吲哚、胆汁酸、糖类、氨基酸、嘌呤、嘧啶类、酰基脂肪,甘油脂,甘油磷脂,鞘脂,固醇脂类。差异代谢物参与氨基酸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转换、视黄醇代谢、脂质代谢等。糖尿病大鼠中胆酸、肉毒碱、单糖、双糖、氨基酸、酰基脂肪,甘油脂类,甘油磷脂类,鞘脂类,固醇脂类等的浓度高于正常大鼠。灌胃三种葡甘聚糖显着改善糖尿病大鼠血清中氨基酸、糖、肉毒碱、胆酸、吲哚及嘌呤、嘧啶等的代谢紊乱;显着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中酰基脂肪、甘油酯、甘油磷脂、鞘脂和固醇的含量,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病症。三种葡甘聚糖在改善糖尿病大鼠血清代谢整体方面无显着差异。(3)基于生物化学、病理学、UPLC-triple-TOF/MS代谢组学和MicroLC-triple-TOF/MS蛋白组学技术,研究比较了三种葡甘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生物化学及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灌胃三种葡甘聚糖均可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浓度,增强肝脏的抗氧化应激损伤能力,减轻肝脏病理损伤。代谢组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与正常大鼠肝脏中的差异代谢物群主要为肉毒碱、胆汁酸、饱和/非饱和脂肪酸、甘油酸酯、糖类、氨基酸、嘌呤、嘧啶类等。其中模型组中胆汁酸、肉毒碱、饱和溶血性磷脂、饱和溶血性磷脂肉毒碱、单糖、双糖、甘油酯、氨基酸等的浓度高于正常组,灌胃三种葡甘聚糖均可降低这几类化合物在肝脏中的相对峰度。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宿主氨基酸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视黄醇代谢、半乳糖代谢及甘油磷脂代谢等。肝脏蛋白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肝脏中的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肝脏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糖代谢、初级胆汁酸代谢、脂肪酸代谢等代谢通路中,且在糖尿病大鼠中三羧酸循环、氨基酸代谢、脂肪酸降解及初级胆酸的合成通路中的大部分酶的分泌都出现紊乱且呈现分泌增加的趋势,灌胃三种葡甘聚糖在一定程度上可回调差异蛋白分泌紊乱症状。(4)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研究比较三种葡甘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结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出现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在门水平上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Elusimicrobia,Firmicutes,Proteobacteria,Spirochaetes和Verrucomicrobia发生显着变化,灌胃魔芋葡甘聚糖和铁皮石斛葡甘聚糖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结肠中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Elusimicrobia,Proteobacteria以及Spirochaetes的丰度。在属水平上,糖尿病大鼠中 LachnospiraceaeNC2004group,Prevotella9,Citrobacter,Enterococcus,Faecalibaculum,PrevotellaceaeGa6Algrowp 发生显着变化而葡甘聚糖能有效调节差异菌属 LachnospiraceaeNC2004group,PrevotellaceaeGa6Algroup,Prevotella9(升高)和 Citrobacter,Enterococcus,Faecalibaculum(降低)的丰度。比较三种葡甘聚糖,魔芋葡甘聚糖对肠道菌群紊乱的改善效果较优于铁皮石斛和芦荟葡甘聚糖。(5)基于前期对三种葡甘聚糖抗糖尿病功效比较分析的结果,本论文结合生物化学、病理学、代谢组学及16S rRNA测序技术对不同剂量的魔芋葡甘聚糖的抗糖尿病作用及其潜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共分为7个组包括正常组、正常灌魔芋葡甘聚糖组,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及40、80、160 mg/kg魔芋葡甘聚糖灌胃组,连续灌胃4周。生物化学及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灌胃魔芋葡甘聚糖显着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提高糖尿病大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显着改善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高血脂症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增殖、缓解脂肪组织中糖蛋白沉积症状,缓解肝脏非酒精性脂肪肝症状,减轻糖尿病大鼠的肠粘膜病理损伤。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灌胃魔芋葡甘聚糖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肝脏的胆汁酸、糖类、肉毒碱及脂质等的代谢紊乱。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灌胃魔芋葡甘聚可改善结肠肠道菌群紊乱,在门水平上魔芋葡甘聚糖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结肠中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Deferribacteres 以及Spirochaetes 的丰度,增加Tenericutes和TM7的丰度。在属水平上魔芋葡甘聚糖可有效降低Blautia,Dorea,Turicibacter,Bifidobacterium的丰度,同时增加Lactobacillus的丰度。关联分析发现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导致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强,表明魔芋葡甘聚糖可通过降低血清中血脂及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强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及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相关生理指标与菌群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Bacteroidetes/Firmicutes,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Deterribacteres和Proteobacter ia菌门丰度的增加不利于宿主的血糖和血脂的调节,而Firmicutes,Tenericutes及 TM7 则相反。在属水平上Allobaculum,Bifidobacterium,Dorea,Blauti,Streptococcus,Turicibacter丰度的增加不利于宿主的血糖和血脂的调节,而Lactobacillus,Parabacteroide则相反,综合魔芋葡甘聚糖对相关菌群丰度调节的结果可得魔芋葡甘聚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丰度改善宿主的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代谢组与16S rRNA测序结果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肝脏和结肠内容物中胆汁酸、磷脂酰乙醇胺、不饱和脂肪酸、芳香族氨基酸、嘧啶、碱性氨基酸及支链氨基酸都发生显着变化,且差异代谢物和基因都富集在了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戊糖、葡萄糖醛酸转换,酪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以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8条通路中,魔芋葡甘聚糖灌胃可维持肠粘膜完整性、降低氨基酸、脂多糖及次级胆汁酸代谢紊乱的相关功能基因的丰度,表明魔芋葡甘聚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维持正常的肠道屏障功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结肠中氨基酸、脂多糖及胆汁酸相关合成菌群的丰度和有害代谢物的透过率,进而维护宿主的代谢平衡。综上所述,本论文较为系统的研究比较了三种不同来源葡甘聚糖的抗糖尿病活性。结果表明三种葡甘聚糖均具有较好的抗糖尿病活性,显着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及血脂浓度,提高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和糖耐受能力,显着改善糖尿病大鼠血清及肝脏中氨基酸、糖类、胆汁酸、嘌呤、嘧啶等代谢物的代谢,调节糖尿病大鼠的肠道菌群紊乱。比较三种葡甘聚糖,其中魔芋葡甘聚糖的降血糖、降血脂及菌群调节功效较优于铁皮石斛葡甘聚糖和芦荟葡甘聚糖。通过研究不同剂量的魔芋葡甘聚糖的抗糖尿病机制可得出魔芋葡甘聚糖可通过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降低氧化应激损伤,维持功能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调节宿主氨基酸、胆汁酸、糖类、脂类、肉毒碱等的代谢紊乱肠道菌群紊乱等途径发挥抗糖尿病作用。比较三个剂量的魔芋葡甘聚糖,80 mg/kg灌胃剂量在降血糖、降血脂及提高结肠菌群丰富度、多样性及基因多样性功效方面较优于40,160 mg/kg灌胃剂量。

庄攀[6](2020)在《多不饱和脂肪酸基于“脂-肠-肝”轴调节肥胖状态下糖脂稳态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许多富脂类食品尤其是植物油和鱼类中含量丰富,因对人体具重要生理功能而广受关注,已经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的焦点。虽然已有研究提示膳食PUFA对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CVD)和二型糖尿病(T2D),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是来自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不一致,缺乏来自大样本人群的研究证据。另外,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紧密相关,并且肠道与脂肪和肝脏组织的复杂交互作用在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PUFAs在此方面发挥的调控糖脂代谢作用及机制还不清楚,而且缺乏针对具体种类omega-6和omega-3 PUFAs的深入研究。为明确PUFAs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关系以及其对肥胖状态下调控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本论文通过中美大型前瞻性队列的健康大数据研究了膳食PUFAs摄入水平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风险的关联,并通过动物实验模型进一步探究了各类PUFAs,包括亚油酸(LA)、花生四烯酸(AA)、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肠道菌群不同的影响,以及通过“脂-肠-肝”轴调控糖脂代谢稳态平衡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膳食PUFA总摄入水平与CVD和慢性肝病导致的死亡风险负相关。omega-3 PUFA摄入降低CVD和慢性肝病的死亡风险。摄入LA降低CVD和糖尿病的死亡风险,而AA摄入水平增加CVD死亡风险。ALA摄入与T2D发病风险显着负相关,而LA摄入降低肥胖女性T2D发病风险。另外在横断面研究中发现血浆DHA水平与体脂率显着负相关。(2)采用高脂饲料诱导C57BL/6J小鼠构建肥胖模型(DIO),之后分组分别饲喂高脂饲料和添加了LA、ALA、AA、EPA和DHA的饲料进行15周的干预。结果表明,ALA和LA分别改善了雄鼠和雌鼠的肠道菌群构成,缓解内毒素血症导致的脂肪炎症反应,继而促进了胰岛素信号通路及GLU4转运,改善糖代谢。(3)AA干预加重了DIO小鼠肥胖表型,并且抑制了白色脂肪棕色化和能量代谢。在雄鼠中,AA增加了促炎性肠道微生物,减少了丁酸和血清素产生,诱发系统性炎症反应,加重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而在雌鼠中,AA促进抗炎性和产丁酸的肠道菌群增殖,减轻肝脏和脂肪炎症,改善胰岛素抵抗。(4)EPA和DHA干预促进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改善能量代谢。DHA减少皮下脂肪堆积,具有更强的诱导棕色化作用。EPA和DHA干预增加了肠道中Lactobacillus和产短链脂肪酸菌群的丰度,而减少了产脂多糖菌Bilophila和Escherichia/Shigella。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也伴随着肠道丙酸/丁酸、血清内毒素和血清素相应的变化,缓解了脂肪炎症而改善糖代谢。(5)进一步采用C57BL/KsJ-db/db糖尿病模型小鼠,饲喂添加EPA和DHA的饲料进行10周干预。结果表明DHA和EPA都能够缓解高血糖症和胰岛素抵抗而不影响体重。其中,EPA的改善效果更强。DHA/EPA干预减少肠道中产LPS菌Enterobacteriaceae丰度而增加与谷氨酸水平负相关的Coriobacteriaceae、参与胆汁酸代谢的Barnesiella和Clostridium XlVa、有益菌Bifidobacterium和Lactobacillus以及产短链脂肪酸菌的丰度。肠道微生物组的这些变化同时伴随着肠道代谢组的变化,包括谷氨酸、胆汁酸、丙酸/丁酸和LPS,进而挽救β-细胞凋亡、抑制肝脏糖异生以及促进白色脂肪米色化和胰岛素信号转导。另外,将DHA和EPA介导的肠道菌群移植到db/db小鼠上能够改善糖代谢稳态,同时肠道代谢物也发生类似变化。综上所述,本论文首先从人群水平的健康大数据中发现不同PUFAs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风险具不同关联,再从动物水平揭示了PUFAs通过“脂-肠-肝”轴调控糖脂代谢稳态的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将加深各种类PUFAs对肥胖状态下糖脂代谢调节作用的科学认识,为完善膳食脂肪相关的膳食指南制定提供有力的科学证据,并为膳食营养素在防治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方面的研究拓展新的方向与思路。

郑奇,杨丽,曾霖,桂梦岚,郭秀梅[7](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活性、ApoA Ⅰ、ApoB100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GLDH)活性、载脂蛋白A-Ⅰ(ApoA Ⅰ)、载脂蛋白B100(ApoB100)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的CHB患者50例(CH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均予常规保肝、抗病毒等治疗,持续治疗28 d。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血清GLDH活性、ApoA Ⅰ、ApoB100含量检测及Child分级评分,分析血清GLDH活性、ApoA Ⅰ、ApoB100含量与Child分级评分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B组血清GLDH活性及Child分级评分明显较高,ApoA Ⅰ、ApoB100含量明显较低(P<005)。治疗后,CHB组血清GLDH活性及Child分级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ApoA Ⅰ、ApoB100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CHB组血清GLDH活性与Child分级评分呈正相关,ApoA Ⅰ、ApoB100含量与Child分级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GLDH活性及ApoA Ⅰ、ApoB100水平诊断CHB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3、0863、0722。结论 CHB患者血清GLDH活性升高,ApoA Ⅰ、ApoB100含量降低,三者的检测不仅对CHB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还有助于疗效评估。

肖琳[8](2019)在《动脉粥样硬化铁脂代谢紊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动脉粥样斑块铁沉积及局灶铁调素自分泌的介导机制研究目的:探讨斑块巨噬细胞铁调素(Hepcidin)自分泌介导的铁沉积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ApoE-/-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ND)、高脂饲料组(HFD),每组20只,并以15只相同遗传背景下的野生型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WT)。喂养16周后,收集各组主动脉组织并进行主动脉整体油红O染色和主动脉弓横截面HE染色以评价各组小鼠AS斑块形成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及免疫组化实验分别对人颈动脉和各组小鼠AS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和ox-LDL、TLR4、p-p65、Hepcidin及ferritin-L进行共定位染色;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斑块组织中TLR4、Hepcidin、甘露糖受体及ferritin-L的基因转录水平。根据实验目的,对RAW264.7巨噬细胞进行不同处理,包括转染Hepcidin siRNA及Control siRNA以及ox-LDL、TLR4信号通路激活剂(LPS)和抑制剂(TAK-242)、Hepcidin、柠檬酸铁胺(FAC)、铁螯合剂(DFO)、27-羟基胆固醇(27HC)及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的干预。Western blot检测TLR4、p-p65、Hepcidin、ferritin-L、铁蛋白重链(ferritin-H)、胆固醇27-羟化酶(CYP27A1)及系列胆固醇摄取及外流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可变铁池;对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测定细胞总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水平并进行细胞胆固醇外流实验和ox-LDL摄取实验。结果:1)主动脉整体油红O染色和主动脉弓横截面HE染色结果显示,与WT和ND组相比,HFD组小鼠主动脉斑块损伤面积增加约72%(P<0.05)。与WT和ND组相比,ox-LDL、TLR4、p-p65、Hepcidin、ferritin-L与巨噬细胞在HFD组小鼠主动脉斑块中的共定位更为广泛,且多见于斑块泡沫细胞聚集处。此外,HFD组小鼠主动脉斑块组织中TLR4、Hepcidin、ferritin-L及甘露糖受体(巨噬细胞标记)的mRNA水平显着高于ND和WT组(P<0.05),且Hepcidin mRNA水平分别与甘露糖受体、TLR4及ferritin-L基因转录水平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2)RAW264.7巨噬细胞中,ox-LDL(50μg/mL)可诱导TLR4、p-p65及Hepcid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升高约55%、34%和48%(P<0.05),并使细胞ferritin-L、ferritin-H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上调约60%和42%(P<0.05),细胞内游离铁水平升高约48%(P<0.05),并增加细胞内脂质蓄积水平。上述指标在使用LPS特异性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后进一步显着上升(P<0.05);而TAK-242(TLR4抑制剂)的作用则完全相反(P<0.05)。3)对转染了Hepcidin siRNA的巨噬细胞进行ox-LDL处理使细胞TLR4和p-p65蛋白表达较Control siRNA组分别上升了约41%和34%(P<0.05),并可与FAC联合作用进一步显着上调TLR4、p-p65蛋白表达水平,加速细胞泡沫化,表现为油红O染色面积及细胞内总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水平显着上升,且由HDL和ApoAⅠ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率较Control siRNA组分别下降了35%和68%(P<0.05);相反,在经Hepcidin预处理的巨噬细胞中,采用DFO螯合细胞内铁则可显着下调细胞TLR4及p-p65蛋白表达,并有效拮抗ox-LDL对TLR4和p-p65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且伴有细胞泡沫化水平显着降低。4)Hepcidin干预可显着下调巨噬细胞CYP27A1蛋白表达(仅为对照组的50%,P<0.05),诱导CD36表达(较对照组上升了约31%,P<0.05)促进胆固醇摄取,并使LXRα、ABCA1及ABCG1表达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约31%、29%和37%(P<0.05),减少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增加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约为对照组的1.4倍,P<0.05)。结论:Ox-LDL通过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引发的AS斑块巨噬细胞Hepcidin自分泌是斑块铁沉积发生的重要诱因。巨噬细胞Hepcidin自分泌诱导的细胞内铁潴留可反向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并由此形成由TLR4/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Hepcidin自分泌-铁潴留恶性循环,进而诱发CYP27A1/27HC轴调节障碍,扰乱由CD36及PPARγ-LXRα-ABCA1/G1共同维持的巨噬细胞胆固醇稳态而加速细胞泡沫化。第二部分高脂高铁膳食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铁脂代谢的影响:i TRAQ蛋白质组学研究分析目的:通过高脂高铁膳食喂养Apo E-/-小鼠,对动脉粥样硬化“铁假说”进行验证,并运用i TRAQ蛋白质组学方法探讨膳食高脂高铁对Apo E-/-小鼠铁脂代谢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Apo E-/-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ND)、高脂饲料组(HFD)及高脂高铁饲料组(HFD+Fe),每组20只,并以15只相同遗传背景下的野生型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WT)。喂养16周后,收集各组主动脉及肝脏组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测定血脂、血清铁水平及血清β-羟基丁酸、乳酸、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检测肝脏脂质水平,总铁含量及ATP、乙酰辅酶A及氧化损伤与细胞凋亡水平。提取ND、HFD及HFD+Fe组小鼠肝脏总蛋白,经酶解后,使用i TRAQ试剂进行标记,随后取等量的各标记样品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及检测、数据处理与深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等方法对相关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提取并培养原代小鼠肝细胞。单独使用游离脂肪酸(FFA)或联合柠檬酸铁胺(FAC)处理肝细胞,检测各组细胞TG水平。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CD36及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家族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对游离脂肪酸的摄取能力。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细胞中游离脂肪酸与内质网的共定位。结果:1)HFD+Fe组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与HFD组相比下降了近65%(P<0.05),血清TC、TG及LDL-C水平分别较HFD组降低了约25%、30%和70%(P<0.05),且该组小鼠肝脏TC和TG水平仅约为HFD组的65%和70%(P<0.05)。2)HFD+Fe组小鼠血清铁、肝脏总铁及铁蛋白表达水平较HFD组升高了约42%、51%和57%(P<0.01),肝脏普鲁士蓝呈现大面积蓝染。3)小鼠肝脏i 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HFD与ND组间差异表达蛋白共计333种(变化倍数>1.5或<0.67,P<0.05),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包括脂肪酸代谢、脂肪酸降解、过氧化物酶体及谷胱甘肽代谢等。HFD+Fe与HFD组间差异表达蛋白共计203种,其主要参与的KEGG通路包括三羧酸(TCA)循环、丙酮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和脂肪酸降解等。4)与ND组相比,HFD小鼠肝脏FASN和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表达分别下降了约55%和65%(P<0.05);乙酰辅酶A脱氢酶(ACADS)、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ACAT1)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等表达分别上升了约64%、88%和95%(P<0.01)。相反,HFD+Fe与HFD组相比,其肝脏内源性脂肪酸合成通路呈显着性增强状态[FASN、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表达分别上升了约85%和70%(P<0.05)],而脂肪酸β氧化通路明显受阻[ACADS、ACAT1、PPARα及羟基辅酶A脱氢酶(HADH)表达显着下调,血清β羟基丁酸水平下降约63%(P<0.05)]。5)与HFD组相比,HFD+Fe组小鼠肝脏中参与脂肪酸摄取与转运的CD36、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和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蛋白表达分别下降了约75%、57%和52%(P<0.05),且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了约35%(P<0.05)。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铁铵处理原代小鼠肝细胞可显着降低肝细胞脂质蓄积水平(P<0.05),抑制CD36和FABP1的蛋白表达(P<0.05),引发细胞脂肪酸摄取和转运障碍。6)与HFD组相比,HFD+Fe组小鼠肝脏TCA循环中的关键酶表达水平呈显着性下降(P<0.05),包括丙酮酸脱氢酶β、二氢硫辛酸脱氢酶、顺乌头酸酶1、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和延胡索酸水合酶等。同时,肝脏乙酰辅酶A和ATP水平在HFD+Fe组均出现显着性下降,仅约为HFD组的54%和65%(P<0.05)。7)HFD+Fe组小鼠肝脏出现一定程度氧化损伤。表现为亮氨酸氨基肽酶3、谷胱甘肽合成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3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肝脏蛋白质发生4-HNE修饰的程度显着增加;肝脏MDA水平较HFD组升高约34%(P<0.05)而SOD和GSH水平较HFD组分别下降了约64%和31%(P<0.05);肝脏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加,伴有血清AST和ALT水平较HFD组分别升高了约35%和30%(P<0.05)。结论:高铁高脂膳食喂养可诱发Apo E-/-小鼠系统铁脂代谢紊乱,造成由CD36和FABP家族介导的肝脏脂肪酸摄取和转运障碍,及以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和TCA循环通路受损为主要表现的能量代谢障碍,而在此情况下伴发的主动脉AS斑块减少这一“改善假象”实为肝脏脂肪酸代谢障碍及能量不足导致肝脏“隐匿性损伤”加重的表现。

邱建武[9](2019)在《希特林缺陷病分子诊断和临床表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希特林缺陷病(Citrin deficiency,CD)是SLC25A13双等位基因变异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是目前最主要的儿科CD临床表型。由于缺乏公认的临床和生化诊断标准,NICCD确诊依赖SLC25A13基因分析。本研究旨在识别新的SLC25A13突变类型,为NICCD患者确诊和家系遗传咨询提供实验依据;同时总结国人,尤其是广东人群的SLC25A13突变特点,为深化对SLC25A13基因突变谱特征的科学认识提供精准医学支撑。方法:研究对象是2017年5月初至2018年12月底到我院儿科就诊,并根据临床和实验室特征高度怀疑患有CD的103名婴儿及其父母。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筛查4种高频SLC25A13变异。在仅检测到一个变异的情况下,通过Sanger测序分析SLC25A13基因所有1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以寻找另一个可能的致病变异。如仍未找到致病变异,就进一步通过LA-PCR行5种大片段插入/缺失变异筛查。对于新错义变异,利用同源肽比对、在线软件预测、蛋白结构模型预测等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其致病性;对于新的剪接位点变异,通过Minigene剪接分析等方法研究其致病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回顾性分析课题组已发表论文,总结国人SLC25A13突变谱特点,分析比较广东与其他省份CD患者SLC25A13基因变异分布差异。结果:本研究确诊CD新患者90位,发现新发变异8种,分别是c.188del G、c.1620del T、c.1722del A、c.742G>A、c.762T>A、c.889G>T、c.1193T>A和剪接IV14-1G>A;Minigene剪接实验证实IV14-1G>A变异导致异常剪接变异体r.1453del G的形成;生物信息学预测错义变异c.762T>A和c.742G>A为可疑致病。截止2018年12月底,我们课题组共诊断422例CD患者,检测到SLC25A13变异64种。广省CD患者c.852_855del4变异频率高达71.8%,而其他省只有48.5%(c2=41.285,P<0.01);而广东患者IVS16ins3kb和其他类型的变异频率分别是5.4%和5.7%,而省外分别是12.7%和19.2%(c2分别为10.961和27.194,P值均<0.01)。结论:本研究诊断CD新患者90例,发现SLC25A13新变异8种,使得课题组诊治的CD病例达到422人,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CD患者队列;同时发现广东省CD患者c.852_855del4变异频率明显高于省外患者,而IVS16ins3kb及其他类型的变异频率明显低于省外患者。以上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国人SLC25A13变异谱,为CD患者确诊和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了可靠依据,并为深化对国人SLC25A13基因突变谱特征的科学认识提供了精准医学支撑。目的: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NICCD)是希特林缺陷病(CD)最常见的儿科临床表型。本研究深入探讨NICCD临床表现、实验室异常、影像学改变和临床结局,为本病临床识别和管理提供经验。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就诊并由SLC25A13基因分析确诊418名CD患者表现型和基因型信息,对其中385名NICCD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重症患者与非重症患者两组间出生体重、身长、胎龄,以及CD发病、确诊和治疗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查找重症C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基因分析确诊的418名CD患者中,有7人尚未出现临床表现,外显率为98.3%(411/418)。385名NICCD患儿中,32.3%(116/359)有宫内发育迟缓,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黄疸(94.3%,363/385)、肝大(72.0%,265/368)、虚胖脸(37.7%,145/385)、腹泻(22.1%,85/385)、贫血(18.2%,70/385)、生长落后(13.0%,50/385)、大便检查脂肪球阳性(62.2%,53/90)、凝血功能异常(75.4%,175/232)、胆汁淤积(34.1%,98/287),低白蛋白血症(29.17%,84/288)、血脂异常(61.4%,173/282)、维生素D缺乏(44.4%,52/117)、锌缺乏(38.9%,112/288)、铁缺乏(10.1%,29/288),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者(51.9%,98/189)多见。代谢组学分析可有瓜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和长链酰基肉碱升高,而尿中常有4羟基苯乳酸和4羟基苯丙酮酸排泄增多。影像学检查有肝大和脂肪肝,SPECT检查有示踪剂摄取及排泄功能受损表现。病理可见肝细胞淤胆、炎性细胞浸润、脂肪变性及不同程度纤维化等改变。截至2018年12月底,385名研究对象中的209人随访至1岁以上,其中59人存在血脂异常,33人出现生长发育落后,20人有典型FTTDCD表现,12人出现肝硬化、6人死亡、1人罹患肝母细胞瘤,尚未出现CTLN2患者。重症患者本病疑诊年龄、确诊年龄、开始饮食治疗年龄,以及发病到疑诊、确诊和开始饮食治疗的时间都明显大于或长于非重症患者。出生体重低和开始饮食治疗时间晚是重症患者出现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1.本研究发现CD存在1.7%的不外显率。2.NICCD存在多样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复杂的生化、代谢组学、影像学和病理学改变,但这些临床特点都是非特异性的。3.本研究NICCD大多预后良好,但有5.2%(20/385)的患儿进展为FTTDCD,有3.1%(12/385)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另有1.6%(6/385)的患者死亡。4.出生体重低和饮食治疗时间晚,都会增加NICCD患儿发展为重症的风险。5.以上基于长程大队列的临床研究发现,深化了对NICCD表型特征的科学认识,对于本病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目的:希特林缺陷导致的生长发育落后和血脂异常(FTTDCD)是近年提出的的一种新的希特林缺陷病(CD)临床表型,但其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均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探讨FTTDCD患者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并分析其可能相关因素,为本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5年7月至2019年1月期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就诊并由基因分析确诊的30例FTTDCD患儿为研究组,以同期在我院确诊NICCD、规律门诊随访、且1岁后至少连续三次以上门诊随访没有发现生长发育落后和血脂浓度异常者31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在基因变异类型、症状、体征和临床转归,及其血液学、生化、代谢组学改变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选取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FTTDCD形成的风险因素。结果:本文FTTDCD患儿确诊平均年龄27.78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有矮身材、低体重、肝大、脾大、肝硬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等。绝大部分(20/30,66.7%)FTTDCD患儿曾在婴儿期被确诊NICCD,但部分患儿(10/30,33.3%)婴儿期NICCD病史阴性。与对照组相比,FTTDCD组患儿出生体重(2658.97±416.21 vs 2982.26±349.18,P<0.01)、身长(48.05±1.99 vs 49.47±1.59,P=0.01)明显小于对照组,CD疑诊[4.78(2.52,9.06)vs 2.90(1.97,4.07),P=0.02]、确诊[8.95(5.45,14.96)vs 4.70(3.70,9.57),P<0.01]和开始饮食治疗年龄[4.37(2.35,9.18)vs 2.90(2.10,4.00),P<0.05]都较大,其中出生体重低(OR=0.998,95%CI:0.996-0.999)和确诊CD年龄大(OR=1.135,95%CI:1.010-1.275)是FTTDCD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FTTDCD患者首诊时生长落后(53.3%vs 0%,P<0.01)、血脂异常(60.0%vs 22.6%,P<0.01)、脾大(36.7%vs 6.5%,P<0.01)等阳性率更高,血常规分析红细胞计数(4.23±0.68 vs 4.71±0.36,P<0.01)、血红蛋白(112.44±16.25 vs 123.20±9.75,P<0.01)、红细胞压积(34.24±4.07vs 37.50±2.87,P<0.01)较低,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40.60(37.80,49.75)vs37.70(36.57,39.75),P=0.01]和变异系数[13.95(13.15,16.86)vs 13.20(12.70,14.60),P=0.03]均较大;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换酶[29.15(19.75,77.25)vs 23.00(17.00,32.00),P=0.03]、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45.50(36.00,153.25)vs 36.00(32.00,45.00),P=0.01]、γ-谷氨酰转肽酶[33.00(14.75,92.00)vs 16.00(13.00,23.00),P=0.01]、结合胆红素[2.60(1.18,20.80)vs 1.80(1.20,2.40),P=0.04]、球蛋白(23.24±5.15 vs 19.55±3.17,P<0.01)、甘油三酯(1.84±0.87 vs 1.19±0.58,P<0.01)均较高,而胆碱酯酶(7461.94±3982.48 vs 9297.61±2075.91,P=0.03)、糖化血清蛋白(128.06±26.89 vs 149.73±27.22,P=0.01)、载脂蛋白A(1.34±0.51 vs 1.63±0.25,P=0.01)、白蛋白(43.23±6.95 vs 46.79±3.20,P=0.02)和白/球比较低(2.16±0.55 vs2.66±0.59,P<0.01)。本研究93.3%(28/30)的FTTDCD患者经积极饮食治疗后病情稳定或改善,但有少数患者(6.7%,2/30)病情加重死亡。结论:本研究大多数FTTDCD患儿是由NICCD进展而来,以生长发育落后、肝/脾大和血脂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FTTDCD患者首诊时临床表现更重,实验室贫血和红细胞大小不均更明显,肝脏合成功能更差而胆汁淤积程度更重,且血脂代谢异常更明显,而CD疑诊、确诊及饮食治疗时间较晚,出生体重低和确诊CD时间晚是FTTDCD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经积极饮食治疗,绝大多数FTTDCD患儿病情可获改善/稳定,仅少数患者预后不良。以上研究发现,为防治FTTDCD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石学彬[10](2018)在《不同肉蛋白长期饲喂对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膳食蛋白不仅提供机体氮素营养,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肉蛋白富含人体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是人类膳食中的重要蛋白源。本实验室大鼠短期饲喂实验表明,不同来源肉蛋白会对生理和代谢产生差异影响,但中长期肉类蛋白膳食的生理效应尚不明确,其潜在的机制有待探明。为此,本研究以酪蛋白为非肉动物蛋白对照、以大豆蛋白为植物蛋白对照,比较鱼、鸡、猪、牛肉蛋白饲喂大鼠90天,大鼠肝脏蛋白质表达谱差异,根据差异蛋白挖掘差异代谢通路和潜在的调节因子,探讨膳食蛋白差异调节的可能机制。为认识不同食源蛋白的生理功能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指导人类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1.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提取鱼肉、鸡肉、猪肉、牛肉中蛋白质,以酪蛋白和大豆蛋白为对照,按照AIN-93G配方配制大鼠标准日粮,饲喂成长期大鼠90天,饲喂期结束采集血液及肝脏样本。提取肝脏蛋白质,经胰酶消化、稳定同位素标记(iTRAQ)等,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HPLC-MS MS)检测不同处理组蛋白质谱差异:不同蛋白膳食组主成分分析呈现组间差异聚类,鱼肉蛋白组与大豆/酪蛋白组间差异较小,其次是鸡肉蛋白组,猪肉和牛肉蛋白组与大豆/酪蛋白组差异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蛋白质数量与聚类关系一致。基于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四种肉蛋白膳食组比大豆/酪蛋白组在氨基酸等有机氮代谢通路发生显着改变;猪、牛和鸡肉蛋白组在核糖体组装和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蛋白表达较酪蛋白组有显着差异。四种肉蛋白组与大豆/酪蛋白组相比,营养素代谢酶类蛋白表达显着降低,猪、鸡和鱼肉蛋白组在脂质代谢方面的差异更为突出,PPAR信号通路发生显着改变。四种肉蛋白组比对照组显着降低了肝脏生物转化相关酶蛋白的表达,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蛋白表达存在显着差异。2.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氨基酸代谢及蛋白合成的影响四种肉类蛋白对大鼠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方面,鸡肉蛋白组与酪蛋白组总体相当,鱼、牛和猪肉组相对低或显着低于酪蛋白组。与大豆蛋白组比较,鱼肉蛋白组有必需氨基酸优势,鸡肉蛋白组总体高于大豆蛋白组,而猪肉、牛肉蛋白组与大豆蛋白组差异不大。在肝脏氨基酸代谢酶类表达方面,猪、鸡肉蛋白组的多个氨基酸代谢酶类比酪、大豆蛋白组显着低表达,牛肉蛋白组氨基酸代谢酶差异数量次之;猪、鸡、牛肉蛋白组与大豆、酪蛋白组在糖酵解、核苷酸代谢酶类的表达水平上显着低;大豆蛋白组尿素循环显着高于其他各组。膳食蛋白影响大鼠肝脏细胞蛋白质代谢方面,各肉类蛋白组在转录过程中的mRNA剪切、定位、核输出、核糖体组装和翻译起始等方面与酪、大豆蛋白组存在显着差异;在蛋白二硫键形成、信号肽添加与转运定位、糖基化修饰等方面各肉蛋白处理组显着低于酪、大豆蛋白组;在蛋白降解相关蛋白酶类方面,各肉处理组高于酪蛋白而低于大豆蛋白组。不同来源蛋白膳食,通过其自身差异的氨基酸组成影响机体氨基酸供给,并通过mTOR信号通路影响核糖体组装与蛋白质合成,在转录水平上,猪、鸡和牛肉蛋白组与大豆蛋白组在mTOR下游蛋白合成通路存在显着差异。3.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脂肪与能量代谢的影响鱼和猪蛋白组显着提高大鼠肝脏胆固醇合成及酯化相关基因表达,猪肉蛋白组肝脏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均高表达,鸡、猪和牛肉蛋白组显着提高胆固醇逆转运及胆汁酸生成基因表达,鱼肉蛋白组肝脏胆固醇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各组,而鸡、猪和牛肉蛋白组肝脏胆固醇水平较低。鸡、猪和牛肉蛋白组肝脏甘油三酯水平显着低于酪和大豆蛋白对照组,转录辅助活化因子PGC1α在鸡、猪、牛肉蛋白组高表达,促进甘油三酯降解代谢,使三组甘油三醋水平显着低。在蛋白水平上,肝脏β氧化的若干蛋白在猪肉等肉蛋白组显着低表达,在转录水平上,PPARγ在猪、鸡肉蛋白组显着低表达,但PPARα在各肉蛋白组仅比大豆组有低表达趋势,无显着差异。肝脏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多个基因在鸡、猪和牛肉蛋白组高表达,但在蛋白水平上以低表达为主,尤其是ATP合成酶在肉蛋白组显着低表达,肉类蛋白膳食存在氧化与磷酸化解偶联现象,促进机体适应性产热。4.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生物转化与炎症反应的影响四种肉蛋白组总抗氧化能力和脂质过氧化水平与酪蛋白组无显着差异,仅脂质过氧化水平显着高于大豆蛋白组;酶促抗氧化方面鸡、鱼肉蛋白组优于大豆蛋白组,而猪、牛肉蛋白组相对低于酪蛋白组;非酶促抗氧化方面,鱼、鸡和牛肉蛋白组GSH水平显着高于大豆、酪蛋白对照组。四种肉蛋白膳食显着降低了大鼠肝脏Ⅰ相代谢酶(CYP450s等)和Ⅱ相代谢酶(GSTs、UGTs、SULTs)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Keap1-Nrf2-ARE通路调节了肉类蛋白组与酪、大豆蛋白组在Ⅰ相和Ⅱ相代谢酶的差异表达。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炎症反应方面的影响与酪、大豆蛋白组总体一致,仅显着改变了与血管通透性相关因子的表达,牛肉等肉类蛋白促进了免疫相关蛋白的表达。

二、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载脂蛋白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载脂蛋白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穿心莲内酯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肝脏疾病
    1.2 酒精性肝损伤
        1.2.1 酒精消费的现状
        1.2.2 长期饮酒的危害
        1.2.3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诊断
        1.2.4 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2.5 酒精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
        1.2.6 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
        1.2.7 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物治疗
    1.3 穿心莲内酯
        1.3.1 穿心莲内酯的生物学活性
        1.3.2 穿心莲内酯的临床应用研究
    1.4 选题内容、目的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1.4.3 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2章 穿心莲内酯的文献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分析
    2.1 引言
    2.2 穿心莲内酯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3 穿心莲内酯临床应用的病例分析
        2.3.1 对象与方法
        2.3.2 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穿心莲内酯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细胞学实验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
    3.3 动物实验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
    3.4 讨论
        3.4.1 酒精性肝损伤的模型
        3.4.2 酒精性肝损伤的判定指标
        3.4.3 酒精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
        3.4.4 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药物
    3.5 不足与展望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多组学技术解析荷斯坦奶牛高原病的发生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微生物拉丁学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高原病荷斯坦奶牛生理指标与血液参数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分组
    2.2 试验方法与检测指标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高原病荷斯坦奶牛肝脏转录组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分组
    3.2 试验方法与检测指标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高原病荷斯坦奶牛肝脏代谢组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分组
    4.2 试验方法与检测指标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高原病荷斯坦奶牛结肠和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分组
    5.2 试验方法与检测指标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高原病荷斯坦奶牛瘤胃微生物和代谢产物研究
    6.1 试验材料与分组
    6.2 试验方法与检测指标
    6.3 结果与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总体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甘枣宁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类型
        2.研究对象
        3.伦理学要求
        4.干预方法
        5.疗效指标
        6.安全性指标
        7.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一般情况
        2.主要疗效指标
        3.次要疗效指标
        4.安全性评价
    四、讨论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甘枣宁颗粒对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
        4.讨论
    实验二 甘枣宁颗粒对高脂饮食大鼠血清中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
        4.讨论
    实验三 甘枣宁颗粒对高脂饮食大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
        4.讨论
    实验四 甘枣宁颗粒对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脂质积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
        4.讨论
    实验五 甘枣宁颗粒对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AMPK/PGC-1α和AMPK/NF-κB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
        4.讨论
结论
创新性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综述 AMPK/PGC-1α和AMPK/NF-κB通路在肝脏疾病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不同中医体质人群外周血TCR免疫组库分析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综述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的思考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体质学与免疫学关系的理论探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实验一 9种体质受试者常规体检项目的差异研究
    1 背景与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伦理批准
        2.2 样本
        2.3 样本采集
    3 仪器与方法
        3.1 仪器
        3.2 检测项目与方法
    4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体质分布情况调查
        5.2 体质指数分析
        5.3 全血细胞结果分析
        5.4 尿常规结果分析
        5.5 生化全项结果分析
        5.6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评估常规体检指标对体质判定的预测价值
    6 讨论
        6.1 中医体质分布研究
        6.2 体型与体质分型
        6.3 全血细胞分析与体质分型
        6.4 尿常规分析与体质分型
        6.5 生化检验与与体质分型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8种体质受试者TCR免疫组库特征研究
    1 背景与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伦理批准
        2.2 样本
        2.3 试剂和材料
        2.4 仪器
        2.5 方法
    3 结果
        3.1 8组受试者TCRB CDR3组库测序结果总结
        3.2 8组受试者TCR多样性分析
        3.3 8组受试者TCRB CDR3长度分布
        3.4 8组受试者V、J区基因的使用频率差异
        3.5 8组受试者V-J片段组合类型差异
        3.6 8组受试者TCRB CDR3频率分布热图
        3.7 8组体质人群共享表位肽序列情况
        3.8 基于V-J组合丰度的主成分分析
        3.9 基于V-J组合丰度绘制ROC曲线
    4 小结
    5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基于DIA质谱技术的不同体质人群血浆蛋白质组学特征研究
    1 背景与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伦理批准
        2.2 样本
        2.3 试剂和材料
        2.4 仪器
        2.5 方法
    3 结果与质控
        3.1 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3.2 SDS-PAGE电泳
        3.3 蛋白鉴定结果表
    4 8种偏颇体质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4.1 阳虚质差异表达蛋白
        4.2 阴虚质差异表达蛋白
        4.3 气虚质差异表达蛋白
        4.4 气郁质差异表达蛋白
        4.5 痰湿质差异表达蛋白
        4.6 湿热质差异表达蛋白
        4.7 血瘀质差异表达蛋白
        4.8 特禀质差异表达蛋白
    5 生物信息学分析
        5.1 阳虚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2 阴虚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3 气虚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4 气郁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5 痰湿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6 湿热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7 血瘀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8 特禀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6 小结
    7 讨论
        7.1 阳虚质、阳虚质差异蛋白讨论
        7.2 气虚质、气郁质差异蛋白讨论
        7.3 痰湿质、湿热质差异蛋白讨论
        7.4 血瘀质、特禀质差异蛋白讨论
    参考文献
创新性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件
    附件1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附表2 血常规检测各项正常范围、单位
    附表3 血生化检测各项目检测方法、正常范围、单位
    附表4 免疫组库测序样本信息表
    附表5 人血浆DIA定量蛋白组分析样本信息表

(5)葡甘聚糖的抗糖尿病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1.1 糖尿病研究概况
        1.1.1 糖尿病的分类和诊断
        1.1.2 糖尿病并发症
        1.1.3 糖尿病的基本治疗
    1.2 多糖研究概况
        1.2.1 多糖构效关系研究概况
        1.2.2 多糖与糖尿病研究概况
        1.2.3 葡甘聚糖研究概况
    1.3 组学技术在Ⅱ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1.3.1 蛋白质组学在Ⅱ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1.3.2 代谢组学在Ⅱ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1.3.3 基因组学在Ⅱ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科学意义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课题研究意义
        1.4.3 本论文的创新性
        1.4.4 本论文的研究方案
第2章 三种不同来源葡甘聚糖的降血糖降血脂功效及比较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葡甘聚糖干预对大鼠生长情况的影响
        2.3.2 葡甘聚糖干预对大鼠血糖的影响
        2.3.3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
        2.3.4 葡甘聚糖的降血糖作用
        2.3.5 葡甘聚糖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病理病变的影响
        2.3.6 葡甘聚糖的降血脂作用
        2.3.7 葡甘聚糖对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病理病变的影响
        2.3.8 葡甘聚糖结构与血糖、血脂功能指标相关性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种不同来源葡甘聚糖对大鼠血清代谢物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代谢组学分析
        3.3.2 脂质组学分析
        3.3.3 葡甘聚糖对大鼠血清代谢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种不同来源葡甘聚糖的肝脏保护作用及其比较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4.3.2 肝脏ABTS和SOD测定结果
        4.3.3 肝脏病理切片分析
        4.3.4 代谢组学分析
        4.3.5 葡甘聚糖对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
        4.3.6 蛋白质组学分析
        4.3.7 代谢组与蛋白组关联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种不同来源葡甘聚糖对结肠菌群的调节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微生物组成分析
        5.3.2 Alpha多样性分析
        5.3.3 Beta多样性分析
        5.3.4 菌群代谢功能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魔芋葡甘聚糖的抗糖尿病作用及其潜在的机制探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2.3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
        6.3.1 魔芋葡甘聚糖干预对大鼠生长情况的影响
        6.3.2 魔芋葡甘聚糖干预对大鼠血糖的影响
        6.3.3 魔芋葡甘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口服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6.3.4 魔芋葡甘聚糖的降血糖作用
        6.3.5 魔芋葡甘聚糖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病理病变的影响
        6.3.6 魔芋葡甘聚糖的降血脂作用
        6.3.7 魔芋葡甘聚糖对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病理病变的影响
        6.3.8 肝脏油红O染色结果
        6.3.9 结肠H&E染色结果
        6.3.10 魔芋葡甘聚糖的抗氧化作用
        6.3.11 代谢组学分析
        6.3.12 肠道菌群分析
        6.3.13 短链脂肪酸分析
        6.3.14 关联分析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试剂耗材
附录Ⅱ 仪器设备
附表1 血清显着变化的脂质信息
附表2 肝脏差异蛋白信息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多不饱和脂肪酸基于“脂-肠-肝”轴调节肥胖状态下糖脂稳态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肥胖相关慢性疾病
        1.1.1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肥胖
        1.1.2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
        1.1.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糖尿病
    1.2 膳食脂肪酸与肠道菌群
        1.2.1 肠道菌群和肥胖的联系
        1.2.2 高脂饮食与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的联系
        1.2.3 饱和脂肪与肠道微生态失调和代谢性内毒素血症
        1.2.4 Omega-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肠道微生态失调和炎症
        1.2.5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肠道微生态失调
        1.2.6 短链脂肪酸和益生元通过脂肪酸受体促进胰岛素敏感性
    1.3 脂肪-肠道-肝脏交互作用
        1.3.1 “肠-脂”轴
        1.3.2 白色脂肪米色化
        1.3.3 “肠-肝”轴与肝脏糖异生和糖原分解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大型队列的膳食脂肪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人群
        2.2.2 膳食数据以及协变量信息收集
        2.2.3 随访和结局认定
        2.2.4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膳食脂肪摄入与全因死亡和各种疾病死亡风险
        2.3.2 多不饱和脂肪酸LA和ALA与糖尿病发病风险
        2.3.3 血浆DHA和EPA水平与肥胖横断面研究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和亚油酸性别依赖地改善肥胖糖脂代谢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实验动物模型及饲料喂养
        3.2.4 血清及组织样本采集
        3.2.5 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测试
        3.2.6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3.2.7 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3.2.8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3.2.9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水平
        3.2.10 肠道菌群测序分析
        3.2.11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ALA和LA对肥胖小鼠肥胖表型的影响
        3.3.2 ALA和LA对肥胖小鼠糖代谢的调节作用
        3.3.3 ALA和LA影响炎症反应
        3.3.4 ALA和LA性别依赖性地调节肠道微生物构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花生四烯酸通过“脂-肠-肝”轴调控肥胖状态下糖脂代谢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2.3 实验动物模型及饲料喂养
        4.2.4 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
        4.2.5 间接能量测定能量代谢
        4.2.6 棕色脂肪成像
        4.2.7 生化指标
        4.2.8 粪便短链脂肪酸检测
        4.2.9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4.2.10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水平
        4.2.11 形态分析和免疫组化
        4.2.12 免疫荧光法检测
        4.2.13 肠道菌群测序分析
        4.2.14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AA加重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的肥胖表型
        4.3.2 AA性别依赖性地改变肠道微生物构成
        4.3.3 AA抑制白色脂肪棕色化
        4.3.4 AA性别依赖性地调控肥胖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
        4.3.5 AA调控肥胖小鼠糖代谢稳态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EPA和DHA差异性地改善肥胖小鼠糖脂代谢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2.3 实验动物模型及饲料喂养
        5.2.4 生化指标测定
        5.2.5 间接能量测定能量代谢
        5.2.6 棕色脂肪成像
        5.2.7 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测试
        5.2.8 免疫组化
        5.2.9 短链脂肪酸检测
        5.2.10 脂肪组织omega-3 PUFA含量检测
        5.2.11 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5.2.12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水平
        5.2.13 肠道菌群测序
        5.2.14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EPA和DHA差异性地改善肥胖和能量代谢
        5.3.2 EPA和DHA差异性地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
        5.3.3 EPA和DHA差异性地改善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
        5.3.4 EPA和DHA差异性地调控肥胖小鼠肠道微生物组
        5.3.5 EPA和DHA调控肠道代谢物
        5.3.6 EPA和DHA削弱脂肪组织炎症并加强胰岛素信号转导
        5.3.7 EPA和DHA介导的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EPA和DHA通过肠道、脂肪、肝脏和胰腺交互作用改善糖代谢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主要仪器
        6.2.3 实验动物模型及饲料喂养
        6.2.4 间接能量测定能量代谢
        6.2.5 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测试
        6.2.6 丙酮酸耐量测试
        6.2.7 生化指标测定
        6.2.8 脂肪组织omega-3 PUFA含量检测
        6.2.9 短链脂肪酸检测
        6.2.10 形态分析、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
        6.2.11 胰腺β细胞凋亡分析
        6.2.12 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6.2.13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6.2.14 菌群移植
        6.2.15 肠道菌群16S rDNA测序和功能预测
        6.2.16 粪便代谢组检测
        6.2.17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EPA和DHA改善db/db小鼠高血糖症和加强能量代谢
        6.3.2 EPA和DHA调控db/db小鼠肠道微生物组
        6.3.3 EPA和DHA调控肠道代谢组
        6.3.4 EPA和DHA挽救谷氨酸诱导的β-细胞凋亡
        6.3.5 EPA和DHA调控胆汁酸代谢而抑制肝糖异生
        6.3.6 EPA和DHA促进SCFA产生和白色脂肪米色化
        6.3.7 EPA和DHA介导的肠道菌群与肠道代谢物的关联
        6.3.8 EPA和DHA调控的肠道菌群介导糖代谢稳态平衡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活性、ApoA Ⅰ、ApoB100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血清GLDH活性及ApoA I、ApoB100含量检测
    1.4 肝功能Child分级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GLDH活性、ApoA I、ApoB100含量及Child分级评分比较
    2.2 CHB治疗前后血清GLDH活性、ApoA I、ApoB100含量及Child分级评分变化
    2.3 CHB患者血清GLDH活性、ApoA
    2.4 血清GLDH、ApoA I、ApoB100检测对于CHB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8)动脉粥样硬化铁脂代谢紊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动脉粥样斑块铁沉积及局灶铁调素自分泌的介导机制研究
    前言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第二部分 高脂高铁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铁脂代谢的影响:iTRAQ蛋白质组学研究分析
    前言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希特林缺陷病分子诊断和临床表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希特林缺陷病分子诊断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材料
        2.1 研究对象及医学伦理
        2.2 实验材料
    3 研究方法
        3.1 分子诊断技术路线图
        3.2 SLC25A13基因高频变异筛查
        3.3 Sanger测序分析
        3.4 五种大片段插入/缺失变异筛查
        3.5 SLC25A13 基因c DNA克隆
        3.6 新变异致病性分析
        3.7 新患者SLC25A13变异分析及课题组数据更新
    4 结果
        4.1 希特林缺陷病新患者
        4.2 SLC25A13新变异及致病性分析
        4.3 高度疑诊患者的确诊与排除
        4.4 患者数据更新与总结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份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NICCD)表型特征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NICCD患儿临床表现
        3.2 NICCD患儿结局分析
    4 讨论
        4.1 NICCD患儿主要临床特征
        4.2 主要实验室特征
        4.3 主要影像学发现
        4.4 肝脏病理发现
        4.5 治疗
        4.6 临床结局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份希特林缺陷导致的生长发育落后和血脂异常(FTTDCD)表型特征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资料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FTTDCD临床特点
        3.2 FTTDCD结局分析
    4 讨论
        4.1 主要临床表现
        4.2 实验室检查变化
        4.3 影像学检查变化
        4.4 相关因素
        4.5 治疗和结局
    5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索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不同肉蛋白长期饲喂对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
前言
上篇 文献综述
    1 膳食蛋白质的生物学效应
        1.1 膳食蛋白质提供机体氮素营养
        1.2 膳食蛋白质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1.3 膳食氨基酸水平调节遗传(基因)表达
        1.4 膳食氨基酸水平影响信号通路
    2 不同来源膳食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2.1 植物蛋白
        2.2 乳蛋白
        2.3 肉类蛋白
    3 肝脏的代谢调节与生物转化作用
        3.1 肝脏的代谢调节作用
        3.2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4 营养基因组学
    5 实验设计
        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5.2 工作假说
        5.3 研究内容
        5.4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下篇 研究报告
    第一章 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材料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蛋白粉的制备
        2.2 日粮的制备
        2.3 大鼠饲养
        2.4 样品采集
        2.5 蛋白质提取定量
        2.6 蛋白质样品消化和iTRAQ标记
        2.7 基于HPLC-MS/MS的样本分离鉴定
        2.8 质谱数据解析
        2.9 蛋白质组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肉蛋白与酪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3.2 猪肉蛋白与酪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3.3 鸡肉蛋白与酪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3.4 四种肉蛋白与大豆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3.5 牛肉蛋白与大豆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3.6 鱼肉蛋白与大豆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4 讨论
        4.1 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4.2 四种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趋势
        4.3 差异蛋白质的解析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氨基酸代谢与蛋白合成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材料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血清采集
        2.2 游离氨基酸测定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血清氨基酸水平影响
        3.2 猪、鸡肉蛋白与大豆蛋白膳食对大鼠氨基酸代谢影响
        3.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转录、翻译及胞内转运、代谢的影响
        3.4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蛋白合成调节通路mRNA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4.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氮素营养代谢的影响
        4.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mRNA转录、蛋白合成的影响
        4.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蛋白合成调节通路mRNA水平的影响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脂质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材料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肝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测定
        2.2 蛋白提取与免疫印迹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3.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甘油三酯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能量代谢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4.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4.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摄食不同肉蛋白对大鼠肝脏生物转化与炎症反应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材料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大鼠肝脏抗氧化指标测定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炎症、抗氧化及免疫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生物转化反应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结合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5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炎症、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影响
        4.2 四种肉蛋白膳食对大鼠肝脏炎症及免疫反应的影响
        5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说明
工作展望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载脂蛋白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穿心莲内酯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 宋远.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多组学技术解析荷斯坦奶牛高原病的发生机制[D]. 姚琨.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2)
  • [3]甘枣宁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D]. 彭浩.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4]不同中医体质人群外周血TCR免疫组库分析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D]. 赵鹏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葡甘聚糖的抗糖尿病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探究[D]. 陈海红. 南昌大学, 2020(01)
  • [6]多不饱和脂肪酸基于“脂-肠-肝”轴调节肥胖状态下糖脂稳态作用研究[D]. 庄攀. 浙江大学, 2020(01)
  • [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活性、ApoA Ⅰ、ApoB100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 郑奇,杨丽,曾霖,桂梦岚,郭秀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06)
  • [8]动脉粥样硬化铁脂代谢紊乱机制研究[D]. 肖琳.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希特林缺陷病分子诊断和临床表型研究[D]. 邱建武. 暨南大学, 2019(03)
  • [10]不同肉蛋白长期饲喂对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D]. 石学彬.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氢酶载脂蛋白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