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前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林文星[1](2019)在《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内容及价值管窥》文中提出毛坤是我国着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对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学术成果的研究,不仅可揭示出其学术思想对近代图书馆学的价值、对当代图书馆事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也有助于丰富民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内容。本文将选取近现代图书馆学方面的杰出人物——毛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位绪论,介绍了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当前的研究现状,其次简要陈述了本选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分析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二是正文部分,是本选题研究内容的主体部分;三是结论部分,是对本选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章进行撰写:第一章为“毛坤生平及论着简介”,笔者对毛坤的求学历程和工作经历、毛坤撰写的图书馆与目录学论着的概况进行简要介绍,分为两小节进行介绍。第二章为“毛坤图书馆学思想内容”,剖析了毛坤在图书馆学方面的思想内容,分别为:毛坤对图书馆理论方面的新拓展、毛坤中西结合的治学方法、毛坤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新见解、毛坤关于新式图书馆的建设构想。第三章为“毛坤目录学思想内容”,剖析了毛坤在目录学理论方面的思想内容,分别为:毛坤关于目录学基本理论的认识、毛坤在古籍编目工作方面的研究经验、毛坤联合目录的联合目录思想。第四章为“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的价值揭示”,在这章中笔者分别剖析了毛坤图书馆学与目录学思想的价值体现。第五章为“结论”,在本章笔者概述了毛坤的学术思想对近代图书馆学科的理论贡献和对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参考价值,并简述了其图书馆学思想与目录学思想的联系。综上所述,本文采取文献调研与综合归纳法,分析了毛坤的个人背景,解读了毛坤撰写的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的有关论着,剖析了毛坤在图书馆学、目录学两方面思想内容的具体表现,进而探讨了毛坤的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的价值体现,从而总结了其学术思想对近代图书馆学科的理论贡献和对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参考价值。

马凯[2](2018)在《高校既有图书馆空间改造及功能拓展设计研究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改扩建项目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持续高速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众多上世纪建成高校图书馆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空间功能设置与使用功能的矛盾。本文以改善高校师生的学习、研究环境为目标,探讨高校既有图书馆空间改造及功能拓展的原则与方法。论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高校发展的宏观背景以及高校图书馆发展情况,系统分析了高校既有图书馆空间改造及功能拓展的缘起,提出高校既有图书馆更新现实必然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高校既有图书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既有图书馆的现状,指出高校既有图书馆的空间改造及功能拓展是图书馆建筑更新的重要思路。结合国内外高校既有图书馆更新改造实例的探索,从环境应对策略及校园文脉的承载与延续、图书馆功能更新与空间形象的重塑、新技术对于高校既有图书馆更新设计的支撑等方面,分析并总结了高校既有图书馆的更新设计的具体原则与方法。结合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所进行的更新设计,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完善高校既有图书馆更新改造设计的方法,以期提出更具有科学性和推广应用价值的设计模式。

陈一菲[3](2017)在《我国图书馆藏书剔除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我国图书馆藏书剔除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藏书剔除的原因、原则与标准、方法、剔除后图书的处理等。研究中存在很多不足:研究力量分散,核心作者少;藏书剔除理论薄弱;国内案例研究较多,国外案例研究较少。未来需从加大资助力度、培养核心作者群、深化藏书剔除理论研究、借鉴与学习国外图书馆藏书剔除研究的先进经验等方面加以改进。

张旭杨[4](2016)在《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爆发后,桂省人民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以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统计学、计量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区域理论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选取“广西抗战损失研究——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为论题对广西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尝试性探析和回答。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系统地梳理20世纪30年代至今中国(包括广西)抗战损失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了简评,进而指出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及所运用之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抗战损失”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回顾战前和战时广西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成就,主要分为农业、工商业、手工业、交通事业四大部分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探析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战前战时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第三部分揭露日军入侵四大城市时的罪行,主要通过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和七大暴行来反映,并阐述了个人对于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暴行和掠夺的基本认识。第四部分包含三章,意在理清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其中第三章梳理桂南沦陷期间四大城市中沦陷的南宁一地的损失,第四章理清广西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和财产损失,第五章在第三、四章的基础上指出战时和战后广西省政府抗战损失调查的缺陷,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最终总结了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损失总概况。第五部分评析了四大城市的抗战损失。即在考量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特点、原因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对四大城市乃至广西带来的巨大影响。

周楠[5](2015)在《图书馆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反思》文中研究说明图书馆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图书馆的基本过程和最一般的规律,适用于图书馆各部门,为这些部门提供科学方法论和理论基础。讲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揭示图书馆内在运行机制,乃是完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指导图书馆具体工作展开的先决条件。基于此,对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进行了归纳总结。

曹霞[6](2014)在《高校图书馆招标采购的名与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高校图书馆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存在的利与弊,详细阐释与鉴别招标采购过程的名与实,并提出一些能有效抑制图书馆招标采购的弊端的建议,以期能进一步提高图书馆藏书的质量,减少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缺憾。

范兴坤[7](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研究说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黎晓晖[8](2010)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论述了印本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宏观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各自特征和模式,网络时代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新的价值观念,以及当代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唐琼[9](2009)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文中指出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功能发挥与服务效益实现的基础。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状态、用户需求、图书馆运行模式等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环境下发展的资源选择标准应用于数字资源的选择具有很大局限性。开展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既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有利于实现图书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同时有利于提升数字资源建设的效果和效益,最终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空问、实现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为国内外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界所重视。然而,如何建立既能反映用户需求,同时又具有代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目前仍处在不断探索中。论文认为,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以面向终端用户需求为价值导向,依据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建立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并明确选择标准应用的操作化方法。论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统计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在于归纳提炼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初始集合,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实现选择标准体系的优化;在此基础上,选取案例进行选择标准体系的应用试验,验证其实用及适用性,并提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应用实施的优化策略。第1章为文献综述。论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系统梳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现状,比较分析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选择标准的选取和确定方法不尽合理:缺少对选择标准定义、数据获取方法、实际适用性的讨论,从而导致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理论探讨多于实际应用;缺乏对用户需求的关注等。指出应从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层面,探讨以终端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用户需求与资源建设脱节的问题,提供符合用户价值的服务。第2章探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的理性视角及现行数字资源选择标准。通过系统梳理图书馆资源选择历史视角的演进,总结提炼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的价值导向——面向终端用户需求;结合相关研究归纳数字环境下终端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提出图书馆应结合用户调查、访谈、使用统计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开展用户研究,获得用户信息需求的真实意思表示;分析满足用户需求与图书馆现实状况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明确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确立和应用的指导思想。论文继而探讨数字资源与传统资源选择在对象、判断重点、程序、人员方面存在的差异,并结合分析国内外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所提出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特点与不足,指出重构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必要性。第3章设计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维度。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馆藏发展政策以及相关研究论文提出的60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加以归纳总结,结合我国图书馆发展实际,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划分为6个维度:资源质量、资源使用、资源服务、资源契合、资源成本、资源风险。其中,资源质量、资源使用、资源服务是从微观角度提出的选择标准体系维度,属于对资源本身特质的考察;资源契合、资源成本、资源风险是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提出的选择标准体系维度,即主要考察外部因素影响。在论述各维度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初始集合,完成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初选过程。第4章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确立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测度专家对于数字资源选择标准重要性和适用性感知。以调查对象对选择标准重要性感知为观测值,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精简出关联度最强、能够较好解释原有标准体系所要测度目的的选择标准;在此基础上,以适用性得分高于4分为基准,选取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实践工作中更易操作的标准,最后得到涵盖6个选择维度、31个选择标准的体系,实现选择标准初始集合的优化。该选择标准体系是在综合来自不同类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得出,在不同类型、规模图书馆均有较为普遍的应用价值。由此验证研究假设“尽管不同群体对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认识存在差异,但寻找和确立一套具有代表性和适用性的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是可能的。”第5章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应用试验。选取武汉大学图书馆作为案例,通过调查终端用户和馆员对于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重要程度认知,确立武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权重,并将其应用于数据库的测评选择中。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对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重要性认知存在差异。因此,数字资源选择标准权重的确立应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特别是不同类别用户的意见。这样确立的选择标准权重所表征的数字资源选择考察重点才能更充分地反映用户需求。在应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测评选择数据库过程中,也应开展用户调查,了解用户使用感知,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决策提供依据。实证结果亦表明,论文提出的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相关选择标准判据及实施操作方法是可行的。第6章探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应用策略。认为要提高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应用的效果和效率,图书馆应强化“面向终端用户需求”的数字资源选择理念与模式,定期了解用户需求,数字资源选择过程中强调用户的广泛参与;应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馆藏发展政策,在政策层面上为选择合适的数字资源提供指导;应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以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作为质量管理工具,提高数字资源选择工作效率,降低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应用成本;还应借鉴已有许可协议谈判原则声明及许可协议模型,设置版权图书馆员岗位,妥善处理数字资源许可协议问题。第7章为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图38,表41,附录9)

周萍[10](2000)在《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出本文对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分五个部分:一、图书采访计划问题;二、提高采访人员素质问题;三、满足读者需要问题;四、提高图书馆采访质量问题;五、如何合理使用经费问题。

二、当前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内容及价值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毛坤生平及论着简介
    第一节 毛坤生平事迹简介
        一、毛坤求学经历
        二、毛坤工作经历
    第二节 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论着简介
        一、中文论着
        二、外文译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毛坤图书馆学思想内容
    第一节 图书馆理论方面的新拓展
        一、对图书馆性质的新见识
        二、对图书馆职责的新看法
    第二节 对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的新主张
        一、古为今用的学术风格
        二、洋为中用的治学方法
    第三节 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新见解
        一、对图书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二、对馆员培训工作的新方式
    第四节 对图书馆发展的新思想
        一、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二、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新式图书馆的建设构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坤目录学思想内容
    第一节 对目录学基本理论的认识
        一、对目录学定义的诠释
        二、对目录学研究范围的界定
        三、对目录学功能的总结
    第二节 对古籍目录学的探讨
        一、提供可资借鉴的古籍编目方法
        二、为鉴定古籍版本提供重要资料
        三、为辨别古籍版本提出有效规则
    第三节 对编制联合目录的研究
        一、对联合目录功能与种类的概述
        二、对联合目录编制工作的指导
        三、毛坤联合目录思想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的价值揭示
    第一节 毛坤图书馆学思想的价值体现
        一、高度概括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二、中西结合的学术风格
        三、多样化培训缓解馆员不足的困境
        四、提倡图书馆应辅助教育事业
        五、对建设儿童图书馆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毛坤目录学思想的价值体现
        一、充实和发展了近代目录学的思想内涵
        二、对当代古籍工作的指导意义
        三、促进文献资源的科学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高校既有图书馆空间改造及功能拓展设计研究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改扩建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概念及范围限定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高校既有图书馆空间改造及功能拓展的缘起
    2.1 需求变化对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的促动
        2.1.1 空间规模的不足
        2.1.2 空间实用性降低
        2.1.3 内部设备的老化
        2.1.4 形象更新的需求
    2.2 新功能植入对高校图书馆功能拓展的需求
        2.2.1 知识交流功能的需求
        2.2.2 担当校园公共空间职能的需求
        2.2.3 其他公共职能的需求
    2.3 高校图书馆既有馆舍的价值与利用
        2.3.1 高校既有图书馆的实体与历史价值
        2.3.2 既有馆舍空间利用的可行性
第3章 高校既有图书馆更新与校园环境适应性整合
    3.1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3.1.1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1.2 校园文化传承对于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影响
    3.2 校园文化在高校既有图书馆改扩建设计中的承载与延续
        3.2.1 建筑风格与校园整体的和谐一致
        3.2.2 建筑外部形象的提升
        3.2.3 室内主体空间的营造
    3.3 高校既有图书馆更新中的空间环境应对策略
        3.3.1 周边环境的协调
        3.3.2 既有形体的契合
        3.3.3 现有场地的合理利用
第4章 高校既有图书馆空间改造及功能拓展的原则与方法
    4.1 改造与拓展的原则
        4.1.1 整体适应性原则
        4.1.2 环境协调原则
        4.1.3 行为适应性原则
        4.1.4 持续发展原则
        4.1.5 空间创新原则
    4.2 空间改造的方法
        4.2.1 内部空间的重构
        4.2.2 外部空间的梳理
        4.2.3 地下空间的拓展
        4.2.4 新旧空间的承接
    4.3 功能重构与拓展的方法
        4.3.1 功能分区的重构与设置
        4.3.2 藏书的集约化组织
        4.3.3 新职能的引入及设计
第5章 新技术的利用对高校图书馆更新的综合作用
    5.1 影响高校图书馆设计的新技术引入
        5.1.1 信息化条件下电子阅览的发展
        5.1.2 空间及设备的更新
    5.2 信息化的发展对于高校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
        5.2.1 信息化影响下高校图书馆角色和职能的转化
        5.2.2 信息化影响下的高校图书馆的使用模式的转变
        5.2.3 信息化影响下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环境的变化
    5.3 新技术对于高校图书馆更新设计的支持
        5.3.1 新建筑技术推动下的新旧结构的关联
        5.3.2 新技术背景下的建筑设备的更新
        5.3.3 绿色建筑技术的引入
第6章 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改扩建设计
    6.1 北大医学部校园环境及图书馆空间分析
        6.1.1 校园环境与分析
        6.1.2 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空间分析
    6.2 北大医学部图书馆更新与环境秩序整合
        6.2.1 场地制约要素
        6.2.2 环境整体组织需求
        6.2.3 空间结构关联需求
    6.3 北大医学部图书馆既有空间改造
        6.3.1 核心空间的营造
        6.3.2 阅览空间的更新
    6.4 北大医学部图书馆功能拓展
        6.4.1 多种功能的拓展
        6.4.2 公共职能的拓展
    6.5 北大医学部图书馆技术提升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3)我国图书馆藏书剔除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概况
    1.1 论文发表的年代分布及其分析
    1.2 论文刊源分布情况
2 研究内容
    2.1 藏书剔除的原因
    2.2 藏书剔除的原则与标准
    2.3 藏书剔除的方法
    2.4 剔除后图书的处理
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研究力量分散, 核心作者少
        3.1.2 藏书剔除理论薄弱
        3.1.3 国内案例研究较多, 国外案例研究较少
    3.2 建议
        3.2.1 加大资助力度, 培养核心作者群
        3.2.2 深化藏书剔除理论研究
        3.2.3 借鉴与学习国外图书馆藏书剔除研究的先进经验
4 结语

(4)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史略
        (一) 20世纪30-40年代的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
        (二) 20世纪50-80年代初的抗战损失研究
        (三) 改革开放至今海峡两岸的抗战损失研究
    二、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的回顾
    三、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间中国及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简评
        (一) 中国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二) 广西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四、选题缘由与本文旨趣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与原则
    五、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一) “抗战损失”概念的界定
        (二) 时间、地域范围的界定
第一章 战前、战时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
    一、四大城市战前和战时的经济建设成就
        (一) 农业
        (二) 工商业
        (三) 手工业
        (四) 交通业
    二、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
第二章 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的暴行与掠夺
    一、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
        (一) 伪暴力机构
        (二) 伪行政机构——维持会
        (三) 日伪及汉奸们的日常“事务”
        (四) 日伪组织在沦陷区的统治策略
        (五) 日伪组织统治造成的危害
    二、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暴行
        (一) 轰炸
        (二) 焚烧
        (三) 屠杀
        (四) 经济抢掠
        (五) 性侵犯
        (六) 文物古迹的毁灭
        (七) 强征劳工
    三、对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统治、暴行与掠夺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与财产损失
    一、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及广西的背景和战争概况
    二、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造成的损失
        (一) 人口损失
        (二) 财产损失
第四章 日军第二次入侵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与财产损失
    一、日军第二次入侵的背景、经过及后果
    二、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损失
    三、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一) 人民财产损失
        (二) 机关团体损失
        (三) 公务员役财产损失
        (四) 交通事业损失
        (五) 工厂、公用事业及矿业损失
        (六) 合作社损失
第五章 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总损失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一) 两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二) 空袭造成的人口损失
        (三) 士兵伤亡损失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一) 空袭造成的财产损失
        (二) 海关口岸的损失
第六章 四大城市抗战损失评析
    一、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
    二、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特点
    三、四大城市损失的原因
    四、四大城市损失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人口与财产损失增补表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阵亡将士英名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图书馆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历史观反思
    1.1 谢灼华对自身图书馆史观的反思
    1.2 程焕文等人对图书馆史观的反思
    1.3 其他学者对图书馆史观的反思
2 图书馆史观研究中的方法论反思
    2.1 对图书馆史研究一般方法的反思
    2.2 对图书馆史研究具体方法的反思

(6)高校图书馆招标采购的名与实(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校图书招标采购的现状与弊端
    1.1 集中采购
    1.2 现场采购
    1.3 自行采购
    1.4 其他弊端
2 防范与抑制高校图书馆弊端的有效措施
    2.1 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2.2 建立规范完整的文件招标机制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标标准机制
    2.4 建立多管齐下的购书机制
    2.5 建立严格缜密的审查机制
    2.6 建立高校招标采购的联合机制
3 结语

(7)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关键词释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框架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1.4.2 现实价值
    1.4.3 学术意义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4.1 国家立法机关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4.5 图书馆
4.6 其他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6.3.2 立法活动历程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第七章 结束语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后记

(8)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010年7月
2010年7月

(9)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相关术语
        0.2.1 数字资源
        0.2.2 选择
        0.2.3 标准
    0.3 研究设计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假设
        0.3.3 研究过程
        0.3.4 研究方法
    0.4 研究内容
    0.5 创新点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现状
        1.1.1 有关组织的研究报告及项目
        1.1.2 研究着作
        1.1.3 研究论文
    1.2 国内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现状
        1.2.1 研究着作
        1.2.2 研究论文
    1.3 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评述
2 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视角与现行选择标准
    2.1 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的理性视角
        2.1.1 图书馆资源选择视角阐析
        2.1.2 面向终端用户需求——数字资源选择的价值导向
    2.2 数字资源与传统资源选择的区别
        2.2.1 选择对象从个体到整体
        2.2.2 选择判断因素多样化
        2.2.3 选择程序更为复杂
        2.2.4 选择人员更为多元
    2.3 馆藏发展政策中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分析
        2.3.1 馆藏发展政策中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基本内容
        2.3.2 现行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特点与不足
3 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维度设计
    3.1 资源契合
        3.1.1 数字资源选择与图书馆发展的契合
        3.1.2 数字资源选择与社区用户的契合
        3.1.3 数字资源选择与本地资源的契合
    3.2 资源质量
        3.2.1 信息资源质量的测评层面
        3.2.2 信息资源质量的测评标准
    3.3 资源使用
        3.3.1 数字资源授权使用的范围与方式
        3.3.2 数字资源检索系统及功能
        3.3.3 数字资源系统平台集成性能
    3.4 资源服务
        3.4.1 对资源试用的支持
        3.4.2 对技术维护的支持
        3.4.3 对售后培训的支持
        3.4.4 对资源长期保存的支持
        3.4.5 对效益评估的支持
    3.5 资源成本
        3.5.1 数字资源的定价模式
        3.5.2 数字资源的成本效益
    3.6 资源风险
        3.6.1 版权风险
        3.6.2 合同风险
        3.6.3 隐私风险
4 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确立
    4.1 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确立原则
        4.1.1 系统性原则
        4.1.2 科学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实用性原则
    4.2 选择标准体系确立方法——专家问卷调查法
    4.3 图书馆专家调查设计与实施
        4.3.1 调查目的
        4.3.2 调查对象
        4.3.3 调查问卷的设计
        4.3.4 调查与统计方法
    4.4 调查结果分析
        4.4.1 调查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4.4.2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分析
        4.4.3 调查对象所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业务基本情况
        4.4.4 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优化
    4.5 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判据
        4.5.1 资源契合维度选择标准判据
        4.5.2 资源质量维度选择标准判据
        4.5.3 资源使用维度选择标准判据
        4.5.4 资源服务维度选择标准判据
        4.5.5 资源成本维度选择标准判据
        4.5.6 资源风险维度选择标准判据
5 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应用试验
    5.1 案例背景
        5.1.1 武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基本情况
        5.1.2 武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工作机制
        5.1.3 武汉大学图书馆现行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存在的问题
    5.2 武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权重的确立
        5.2.1 权重的确立方法
        5.2.2 权重的确立过程
        5.2.3 权重结果分析
    5.3 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在数据库选择中的应用
        5.3.1 测评实施过程
        5.3.2 测评结果分析
    5.4 实证研究总结
6 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应用的优化策略
    6.1 强化"面向终端用户需求"的数字资源选择理念与模式
        6.1.1 定期了解用户需求
        6.1.2 资源选择过程强调用户参与
    6.2 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馆藏发展政策
    6.3 加强数字资源选择过程的质量管理
        6.3.1 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6.3.2 应用数字资源质量管理工具——数字资源管理系统
    6.4 妥善处理数字资源许可协议的问题
        6.4.1 借鉴相关许可协议谈判原则声明及模型
        6.4.2 设置版权图书馆员岗位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图书馆或协会联盟制定的馆藏发展政策及数字资源选择标准
    附录2 组织机构及已有研究提出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
    附录3 软件可用性测评目录(Software Usability Measurement Inventory,SUMI)
    附录4 网站分析与测评目录(Website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Inventory,WAMMI)
    附录5 图书馆订购数字资源选择标准调查
    附录6 武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权重调查表(用户)
    附录7 武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权重调查表(馆员)
    附录8 数字资源选择标准评分判据表
    附录9 Elsevier-SD、Wiley、EBSCO-ASP和ProQuest-ARL数据库测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四、当前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内容及价值管窥[D]. 林文星.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高校既有图书馆空间改造及功能拓展设计研究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改扩建项目为例[D]. 马凯. 山东建筑大学, 2018(02)
  • [3]我国图书馆藏书剔除研究综述[J]. 陈一菲.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7(06)
  • [4]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D]. 张旭杨.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5]图书馆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反思[J]. 周楠.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02)
  • [6]高校图书馆招标采购的名与实[J]. 曹霞.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4(06)
  • [7]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 [8]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黎晓晖.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07)
  • [9]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D]. 唐琼. 武汉大学, 2009(09)
  • [10]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 周萍. 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4)

标签:;  ;  ;  ;  

当前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