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一、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宝珍[1](2019)在《核电应急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核电建设目前已发展了数十年,目前绝大多数核电厂安全运行记录良好,然而一旦核电厂发生事故其后果将相当严重。我国目前在核电应急通信领域主要以地面通信为主,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叠加自然灾害,仅依靠地面线路是不够的。因此,建立一套核电应急通信系统十分必要,既可为地面线路故障恢复前提供应急保障,又可为国家核响应中心提供突发事故现场信息,提升核电通信领域的应急保障能力。本文主要研究核电应急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完成了以下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进行核电应急系统系统的总体设计,详细研究系统组成、功能、通信方式选取、工作频段、技术体制等,为搭建完整系统提供理论支撑。2.针对核应急现场多媒体业务融合进行详细研究。首先对分析事故现场面临的互联互通问题进,然后对多媒体融合调度平台从网络拓扑、功能架构、系统架构、数据流向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平台可融合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并可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指综合指挥调度信息。3.针对现场业务通过卫星链路的有效传输进行详细研究。首先对卫星通信高延时、传输能力受限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卫星通信网络协议优化、卫星带宽动态调整等解决方法。通过对协议栈各层协议进行分析,提出通过TCP性能增强设计、TCP协议欺骗技术来提升卫星链路TCP协议性能,通过卫星BOD设计提升整个卫星链路的合理利用率,从而提升现场业务通过卫星链路传输的高效性。4.针对前线单兵通信终端进行多模、小型化设计。根据前线单兵的具体需求,对手持多模终端进行架构设计、组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结构设计,并提出设计方案。最后搭建一套集成Ku频段卫星通信、TD-LTE宽带集群通信、多媒体融合调度平台的核电应急通信系统,并对系统业务进行了测试和验证,证实了多媒体融合业务的一体化传输、卫星BOD对卫星链路传输的有效性。本系统具有搭建迅速、传输便捷、性能可靠等特点,实际应用性强,可以在核电应急领域进行推广。

郝国超[2](2019)在《卫星通信网络资源分配与传输协议的研究与仿真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普及,卫星通信系统所具备的高速传输交换、全球无缝隙覆盖和支持高质量交互式通信等特点使其成为了各国研究的热点。同时,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呈井喷状态,而现有的地面通信网络很难满足未来通信对全球无缝覆盖的需求,因此构建一套完善的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卫星通信网络系统,主要对点波束通信资源分配和网络传输协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别设计了一种基于业务价值的资源分配算法和一种针对卫星网络环境的通信传输协议,对它们分别进行了仿真验证,并搭建了卫星网络通信仿真实验平台。首先,本文研究了卫星通信场景中的相关业务类型及通信服务需求,同时对卫星系统中的波束、带宽和功率等通信资源及网络状态进行梳理,引入了一种基于通信服务需求的业务评级模型公式,基于网络和业务价值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卫星系统通信资源分配算法策略,完成了算法的软件实现与仿真,并从链路吞吐量、传输时延等方面与传统通信协议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本文研究了卫星网络的通信传输协议,分析了地面通信协议在卫星网络环境下的缺陷,研究了相关协议在卫星网络环境下的扩展机制,分析了这些方案的不足之处,设计了本文的卫星网络通信传输协议,对无线损失丢包和网络拥塞丢包进行区分,根据网络参数进行动态调节,最后使用NS-2软件对该协议进行了网络性能仿真验证,并与传统通信协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网络性能。最后,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基于OPNET软件的卫星网络通信仿真平台,设计了仿真实验流程,构建了卫星网络,完成了卫星、网络控制中心等节点在平台中的功能仿真实现,随后将卫星通信资源分配算法和卫星网络通信协议部署在平台中,进行系统调试验证,本文还为卫星网络仿真平台开发了一个系统原型界面,方便使用者对平台进行操作。

冯志霞[3](2018)在《卫星通信DVB-S/S2信号识别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数字视频广播(DVB)在卫星通信数字多媒体业务领域应用广泛,其一般采用MPEG-2编码、数字传输和纠错处理等通用技术,然而,当第三方(非合作方)通过卫星天线截获信号时,由于卫星信号种类繁多、接收信号信噪比低、分析出的音视频和网络数据业务质量差等因素,准确识别分析处理卫星DVB-S/S2信号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本文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套卫星通信DVB-S/S2信号识别系统,该系统处理的信号规格全、集成度高,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对DVB-S/S2信号的搜索确定、自动采集、精确分析和控守处理。本文主要详细设计了系统中的信号处理、音视频处理和IP数据处理等模块。其中,在信号处理模块方面,基于帧同步的符号解译算法,设计了DVB-S/S2信号解调硬件电路结构,实现了DVB-S/S2信号的自动识别、高效解调,在信号解调之后进行了数据的传送流采集、输出和分析;在音视频处理模块方面,基于DVB、MPEG2标准,设计了视频流解码和音频流解码方案,并结合实际采集卫星DVB信号数据,开展了单套节目和多套节目以及加密数据情况下的信号分析;在IP数据处理模块方面,通过对TCP/IP协议和IP over DVB类型业务的链路层标准的分析,设计了IPv6 over DVB数据报的识别处理方案,实现了数据的分类识别、协议分析、多级过滤组报和多媒体协议处理等功能。

苏国强[4](2017)在《LEO卫星网络的移动IP管理与切换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系统具有全球覆盖性、低时延、低成本、低功耗、强抗毁性等特点,在未来天地一体移动通信网中的地位愈加重要。然而LEO卫星相对地球高速运动带来的频繁切换,使得移动切换管理成为LEO卫星网络中十分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第一章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本文第二章提出LEO卫星网络切换模型和数据传输时延模型,在经典的MIPv6协议基础上,结合LEO卫星轨道特点设计一种基于距离探测的选星机制,将MIPv6协议应用于LEO卫星系统中。同时推导了移动IP协议在LEO卫星系统中的切换时延、丢包数的计算公式,比较分析了不同选星机制对切换时延和丢包数的影响,为第三章的MIP的扩展协议的讨论解决了选星问题和网络模型。本文第三章结合第二章设计的LEO卫星网络模型,详细分析了MIPv6、FMIPv6、PMIPv6、FPMIPv6四种协议的切换流程,建立了四种协议的切换时延、丢包数、信令开销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推导和仿真分析比较了四种协议三个性能指标的差异。同时,结合LEO卫星网络特点分析导致其性能差异的成因,指出在未来卫星网络中移动管理协议性能的设计中应考虑的机制。本文第四章在基于TCRA的强占预留信道策略基础上,提出了多媒体业务的“呼叫寄存机制”、单一业务的“区域均衡机制”和两种机制联合的“多媒体业务区域均衡机制”,建立了TCRA策略、基于TCRA的强占预留信道策略和采用本章提出的机制后的基于TCRA的强占预留信道策略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三种情形下的切换失败率、新呼叫阻塞率和系统信道利用率,验证本文所提出机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第五章总结了本文的工作,并对课题的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鹏飞[5](2016)在《基于多维压缩的动态视频SatCom传输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卫星通信系统由于具有覆盖范围广泛、受地理环境因素制约小、通信距离长以及组网建设迅速便捷等优点,逐渐成为当今通信领域中十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发展迅速的研究热点。但是,卫星通信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卫星通信系统普遍存在着通信带宽资源受限、业务数据传输延迟大、易受建筑物的遮挡而发生信号传输中断、易受雨雪天气的影响而出现信号强度衰减等缺点。同时,由于高清直播视频业务对信道传输带宽的依赖以及对传输实时性的需求,如果不能对基于卫星网络承载的视频业务数据进行有效的压缩编码与业务流量合理的分配,那么巨大的数据传输量将会对卫星系统的性能与业务质量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针对视频业务在卫星网络中传输所面临的流量突发、分布不均以及带宽受限等问题,论文从原子物理学中的核链式反应思想入手,深入分析了卫星之间视频流量传输的互相关性,研究了基于卫星网络的视频业务流量传输与负载均衡等技术,构建了卫星网络视频数据传输的链式反应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提出了针对于卫星视频业务流量的控制算法。该算法不仅可以实现对MLSNs中LEO层网络视频业务流量的控制,还可以完成对LEO-GEO综合网络中承载的视频业务流量的控制。通过OPENT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于目前已有的算法,本文算法应用于高速宽度卫星系统中,不仅可以降低系统的误码率,提高系统整体的吞吐量,还可以有效的减少端到端的传输处理时延。此外,为了降低HEVC帧内编码算法复杂度并提高编码效率与准确性,本文通过引入相邻CU的相关性对目前已有的基于率失真代价等的HEVC帧内预测快速算法进行了优化。同时为了应对卫星通信网络中高误码的特点,本文算法将参考CU的维度从时间到空间均进行了扩展,利用其他维度中的参考块信息进行补偿,降低了因某一参考块出现错误时所造成的当前CU分块不准确的概率,增加了对视频业务在卫星通信中传输的鲁棒性。论文还重点对本文算法的编码时间、编码码率和亮度峰值信噪比性能进行了测试仿真,仿真结果也验证了本文算法可以在保持原有的视频质量以及编码码率的前提下,有效的缩减编码时间,并大幅提高视频压缩编码的效率。

宋春晓[6](2015)在《基于互联网协议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各类交互式多媒体业务的不断增加,用户对卫星通信宽带的需求越来越高。宽带卫星通信具有大地域覆盖、组网灵活、不受地域条件限制等特点,成为未来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主流。基于TCP/IP协议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是数字多媒体、卫星广播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可以为新的应用提供统一服务平台,实现大容量宽带数据传输,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Internet接入和各种互动式多媒体服务。本文基于我国未来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的需求,分析了基于互联网协议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给出了基于互联网协议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体系结构、功能组成以及协议架构。在此基础上,针对系统的组网设计技术、互联网协议优化设计技术、星上处理与交换技术以及系统的资源管理与分配、服务质量保障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星载交换机的设计方案及资源分配和服务质量保障等策略。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搭建了半物理仿真与验证系统,对系统设计、路由交换、服务质量保障、TCP加速等关键技术及系统功能与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可为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在未来开展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徐碧越,陈绍山[7](2014)在《国内外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卫星通信技术投入商业运营后,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洲际通信、区域通信、集团或专用通信进入到当今全球移动卫星通信和全球宽带通信的新阶段。卫星宽带多媒体是采用宽带卫星通信链路来承载多媒体业务的通信方式,其特点是数据速率高、业务面广、覆盖面大、通信成本低廉、网络维护简单,是目前流行的一种远程通信手段,成为卫星通信发展的新热点。

王厚天[8](2014)在《基于QoS保证的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小等特点,从而使得卫星通信成为当前通信领域中迅速发展的研究方向和现代信息交换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目前,下一代卫星通信网络正朝着更高速率、更大带宽的方向发展,其与地面通信网络联合组成全球无缝覆盖的信息交换网络。随着空间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业务需求的急速增长,有限的无线资源与多媒体业务不断提高的QoS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使得设计可以支持高速、高质量多媒体传输的资源管理策略成为当前空间通信领域关注的重点。同时,卫星组网技术直接关系到卫星网络能否实现全球覆盖以及卫星网络的可扩展性问题,是卫星通信系统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相应的,路由协议、链路切换等都要针对卫星网络的特点重新设计,以星上路由交换为核心的新型卫星通信系统是空间通信领域的另一个研究重点。论文研究基于QoS保证的卫星通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主要针对低轨道卫星星座网络中的路由算法和宽带高轨道卫星网络中的资源管理相关算法展开深入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跨层蚁群优化的低轨道卫星网络路由策略为了增强LEO卫星网络的鲁棒性和实现负载平衡,提出一种基于跨层蚁群优化的LEO卫星网络负载均衡路由算法CAL-LSN。该算法在进行路由决策时能够将物理层的信道状态信息考虑在内。为了实现负载平衡,算法CAL-LSN建立了一种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蚁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同时,本文对蚁群算法信息素挥发系数的取值进行了推导以便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同时仿真研究了算法CAL-LSN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算法CAL-LSN在有效实现负载平衡的同时可以提高接收端吞吐量,并且能够确保系统传输时延和时延抖动满足实时业务传输的需要。(2)基于改进蚁群系统的低轨道卫星网络多径路由策略本文针对LEO卫星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系统的多径路由算法MPRA-AC,算法建立了从源用户到目的用户的多条路径。为了提高网络的鲁棒性,本文所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旨在最小化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的公共节点数。同时,结合低轨卫星网络的特点,本文对原始蚁群算法做了改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仿真平台来衡量算法MPRA-AC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MPRA-AC算法能够更加快速的发现可行较优路径。和LEO卫星网络的DSR-LSN算法(低轨道卫星网络的动态源路由算法)相比,MPRA-AC不仅提高了网络链路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卫星网络中数据包的投递率,提高率约为7.9%。(3)基于跨层混沌预测的宽带多媒体卫星网络资源请求策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跨层混沌预测的资源请求算法CBRA-CPM。该算法目的在于解决用户接入卫星网络的带宽请求问题,并且通过引入跨层架构以便能够对信道状态进行感知。在算法CBRA-CPM的设计过程中,卫星终端能够根据信道状态改变其向信关站申请带宽资源的数量,同时结合网络流量的自相似特性,算法引入混沌预测模型对流量进行预测。通过采用OPNET和MATLAB联合仿真的方法,算法仿真平台被构建。通过对本文所提算法和DAMA-CPM算法(基于混沌预测的按需分配多址接入算法)进行性能比较,本文所提算法在降低系统端到端时延的基础上提高了接收端的系统吞吐量。(4)基于OPNET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标准半实物仿真机制研究半实物仿真是一种将硬件测试和软件评估相结合的仿真方法,通过将实物接入系统从而尽可能取代虚拟模型,使仿真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因此,采用半实物仿真对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基于对半实物仿真机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DVB-RCS通信体制的研究,构建基于半实物的DVB-RCS通信体制仿真平台,解析影响系统的各种因素,并最终开发出应用于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体制的仿真模型,建立相对复杂的半实物测试环境。

李洪钧,刘榕,韩福春,王健[9](2013)在《浅析卫星通信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卫星通信日益在全球通信、应急通信、军事通信及边远地区通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卫星通信发展现状及卫星通信发展趋势的分析,无论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的利用,还是卫星通信技术及卫星应用的发展水平,国内卫星通信发展都存在巨大差距,从卫星频率/轨道资源、卫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应用、军民技术融合等几个层面对我国卫星通信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孟楠[10](2013)在《卫星通信系统跨层带宽分配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现代卫星通信系统已经可以为用户提供宽带高速业务,包括高清视频、图像、交互式业务和高速数据业务等。用户对服务质量的高要求与系统有限的带宽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跨层设计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可以实现系统资源高效利用、提高通信性能、保证服务质量,因此成为下一代卫星通信技术的研究热点。同时,由于卫星通信系统容易受到降雨等天气因素的影响,易使视频业务产生误帧、图像模糊不清等现象,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因此,研究多媒体卫星H.264/AVC视频等宽带可变速率视频业务的容错技术及解码端高性能硬件结构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论文主要研究了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标准协议、基于跨层设计的带宽分配算法、H.264/AVC视频帧内自适应误码掩盖算法等关键技术,设计了H.264/AVC视频解码端滤波器及CAVLC解码器实现方案。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和研究工作如下:1.解析研究了宽带卫星通信系统DVB-RCS协议和DOCSIS-S协议,从协议结构完整性、物理层技术、IP组网方式、QoS,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对比、分析了DOCSIS-S协议相对于DVB-RCS协议的优势。2.提出了一种基于DOCSIS-S的GEO卫星通信系统跨层效用最大化的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联合了MAC层、物理层状态和应用层的QoS参数进行设计,实现带宽资源的公平和高效分配。仿真研究了采用跨层效用最大化分配算法时系统频谱利用率和用户公平性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在保证用户公平性的同时提高系统频谱效率。3.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卫星H.264/AVC视频的帧内自适应误码掩盖算法,解决信息传输过程中因误码和丢包等导致视频图像业务主客观性能下降的问题。该算法根据视频的边缘特征将丢失块分成三类,自适应地选择线性内插、方向内插或者新方向加权内插作为内插方法,提高重构视频质量,加速误码掩盖过程。构建仿真平台,通过不同特性标准视频测试序列对算法性能进行仿真。客观评价结果表明,与标准JM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在解码时间稍微增加的情况下,峰值信噪比大约提升了3.2dB。主观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获得更高的视觉质量。4.提出了一种基于H.264/AVC标准的高速并行滤波次序方案。该方案同时考虑了像素级和块级的滤波并行性,能够有效减少处理周期、提高系统吞吐率。基于提出的滤波次序方案,提出了一个高速并行和流水结构的去块滤波硬件结构方案。通过使用两个并行滤波内核、3个RAM和一些转置阵列,可以同时对水平和竖直边沿进行滤波。搭建系统仿真平台,基于TSMC0.18μm CMOS工艺,对提出的去块滤波器进行了ASIC综合和版图设计。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结构吞吐率是T.M. Liu和S. Lopez等提出的滤波器吞吐率的3.7-8.3倍,同时可以实时地完成帧率是60fps的1080HD高清视频的解码工作。5.提出了一种针对H.264/AVC基本档次的低功耗、多符号、高吞吐率的CAVLC (Context-based Adaptive Variable Length Coding)解码器结构方案。该方案利用码表分割和多符号解码技术来减少功耗、提高吞吐率。使用Verilog HDL对提出的CAVLC解码器进行硬件描述语言的编程,并分别使用Synopsys公司的VCS、Design Compiler、 Astro进行仿真、基于TSMC0.18μm标准单元库的综合、布局布线。仿真结果表明,当频率是167MHz的时候,提出的设计仅消耗14.46mW以及14873门,而关键路径延时仅为5.59ns,实现了解码器的低面积、低功耗和低复杂度。

二、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核电应急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1.1.2 研究工作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情况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应急通信的理论基础
    2.1 系统基本介绍
    2.2 系统主要组成
    2.3 系统主要特点
    2.4 采用的主要通信技术
        2.4.1 卫星通信
        2.4.2 TD-LTE宽带集群通信
        2.4.3 其他通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核电应急通信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整体架构
    3.2 系统功能特点
    3.3 系统性能指标
        3.3.1 通信能力
        3.3.2 技术体制
        3.3.3 工作频率
        3.3.4 业务类型
        3.3.5 系统防辐射设计
    3.4 系统应用模式
        3.4.1 现场作战单兵工作模式
        3.4.2 现场指挥车工作模式
        3.4.3 现场通信车工作模式
        3.4.4 联合工作模式
    3.5 系统组成
        3.5.1 卫星通信系统
        3.5.2 现场专网通信系统
    3.6 关键技术
        3.6.1 多媒体融合指挥调度
        3.6.2 卫星信道业务的高效传输
        3.6.3 前线单兵多模小型化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核电应急通信系统的实现与测试验证
    4.1 系统实现
        4.1.1 中心站
        4.1.2 现场指挥车
        4.1.3 现场通信车
        4.1.4 单兵通信终端
    4.2 系统测试验证
        4.2.1 测试系统组成
        4.2.2 测试系统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卫星通信网络资源分配与传输协议的研究与仿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卫星系统发展情况
        1.3.2 我国卫星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卫星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
    2.1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2.1.1 卫星系统组成
        2.1.2 卫星通信链路
    2.2 通信网络仿真平台与方法
        2.2.1 OPNET仿真建模软件
        2.2.2 NS-2 仿真建模软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卫星网络中资源分配策略及仿真方法
    3.1 引言
    3.2 用户业务分级建模
        3.2.1 业务背景描述
        3.2.2 卫星系统QoS指标
        3.2.3 地面业务分级与建模
    3.3 卫星通信波束
        3.3.1 卫星通信天线
        3.3.2 卫星资源及网络状态建模
        3.3.3 点波束通信资源
    3.4 波束资源分配算法
        3.4.1 问题场景分析
        3.4.2 遗传算法概述
        3.4.3 基于遗传算法的点波束分配算法
    3.5 仿真实现
    3.6 仿真结果与分析
        3.6.1 仿真运行结果
        3.6.2 仿真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卫星网络通信传输协议设计
    4.1 引言
    4.2 卫星网络通信协议综述
        4.2.1 TFRC通信协议在卫星网络环境中的局限性
        4.2.2 协议扩展机制
    4.3 卫星网络通信传输改进协议TFRC-EA
        4.3.1 协议原理
        4.3.2 核心算法
    4.4 仿真与性能分析
        4.4.1 建立仿真环境
        4.4.2 链路吞吐量性能分析
        4.4.3 系统延迟抖动
        4.4.4 不同误码率下的协议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卫星网络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5.1 OPNET网络仿真平台设计方法
    5.2 卫星网络仿真平台总体设计
    5.3 卫星网络仿真平台各节点功能与设备模型
        5.3.1 卫星节点
        5.3.2 网络控制中心
        5.3.3 信关站
        5.3.4 用户终端
    5.4 仿真平台整体测试与结果分析
        5.4.1 仿真平台设计实现
        5.4.2 仿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卫星通信DVB-S/S2信号识别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DVB-S/S2卫星通信系统
    2.1 DVB卫星通信系统编码
        2.1.1 DVB-S/S2编码技术
        2.1.2 MPEG-2标准
    2.2 传送流介绍
        2.2.1 传送流首部介绍
        2.2.2 有效负载部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3.1 系统原理及总体构成
        3.1.1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3.1.2 音视频处理模块设计
        3.1.3 IP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3.2 系统工作流程
    3.3 DVB-S/S2信号识别系统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4.1 信号监测与处理
        4.1.1 参数测量
        4.1.2 信号解调原理及流程
        4.1.3 基于帧同步的符号解译算法的设计
    4.2 数据采集
        4.2.1 传送流采集
        4.2.2 传送流输出
        4.2.3 传送流分析
    4.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3.1 信号时频监视
        4.3.2 测量识别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音视频处理模块设计
    5.1 音视频处理模块实现原理
        5.1.1 音视频解码子模块
        5.1.2 播放质量保证子模块
        5.1.3 视频播放子模块
    5.2 实际DVB信号音视频分析
        5.2.1 单套节目信号分析
        5.2.2 多套节目信号分析
        5.2.3 加密数据情况分析
    5.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IP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6.1 IP数据处理模块基本结构
    6.2 多级过滤组报
    6.3 多媒体协议处理
    6.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6.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LEO卫星网络的移动IP管理与切换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1.2.2 移动切换管理协议发展现状
        1.2.3 移动切换信道分配策略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LEO卫星网络星间切换中的选星机制
    2.1 引言
    2.2 LEO卫星网络模型
        2.2.1 LEO卫星网络切换模型
        2.2.2 数据传输时延模型
        2.2.3 LEO卫星网络选星机制设计
    2.3 MIPv6 协议
        2.3.1 MIPv6 切换时延
        2.3.2 MIPv6 切换丢包数
    2.4 仿真结果分析
        2.4.1 切换次数
        2.4.2 切换时延
        2.4.3 丢包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EO卫星网络基于MIP切换协议
    3.1 引言
    3.2 移动管理协议性能理论分析
        3.2.1 切换时延
        3.2.2 丢包数分析
        3.2.3 信令开销分析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3.1 切换时延
        3.3.2 丢包数
        3.3.3 总信令开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EO卫星网络基于TCRA的波束间切换策略
    4.1 引言
    4.2 典型的切换策略
        4.2.1 GH策略
        4.2.2 TCRA策略
        4.2.3 基于TCRA的强占信道策略
    4.3 设计准则
        4.3.1 切换保障准则
        4.3.2 业务类型优先级
        4.3.3 区域业务量差异
    4.4 LEO卫星跨波束小区移动模型
        4.4.1 移动模型
        4.4.2 主要系统参数设计
    4.5 多媒体业务的呼叫寄存机制
        4.5.1 算法原理
        4.5.2 算法流程
        4.5.3 仿真与结果分析
    4.6 单一业务的区域均衡机制
        4.6.1 算法原理
        4.6.2 算法流程
        4.6.3 仿真与结果分析
    4.7 多媒体业务的区域均衡机制
        4.7.1 算法原理
        4.7.2 算法流程
        4.7.3 仿真与结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基于多维压缩的动态视频SatCom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流量控制技术
        1.2.2 视频压缩算法标准
        1.2.3 主要工作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多层卫星网络模型与多媒体传输技术理论基础
    2.1 LEO卫星网络模型
    2.2 LEO-GEO多层卫星网络卫星网络模型
    2.3 多层卫星网络视频业务传输特性
    2.4 多媒体传输技术
        2.4.1 HEVC关键技术简介
        2.4.2 HEVC编码树单元
        2.4.3 HEVC帧内预测
        2.4.4 HEVC帧间预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链式反应模型的卫星视频流量控制算法
    3.1 卫星视频业务流量链式反应模型
    3.2 卫星视频业务流量链式反应关键参数
        3.2.1 流量变化系数
        3.2.2 衰减因子
        3.2.3 常系数Q与P
    3.3 卫星视频业务流量控制算法流程
    3.4 实验结果和分析
        3.4.1 仿真参数
        3.4.2 系统性能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维时空信息的快速帧内预测算法
    4.1 HEVC帧内预测快速选择算法
    4.2 CU深度的划分
    4.3 多维时空信息相关性
    4.4 基于多维时空信息的快速帧内预测算法
        4.4.1 率失真代价函数
        4.4.2 权重因子
        4.4.3 算法整体流程
    4.5 实验结果和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基于互联网协议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卫星通信概念
        1.1.1 定义及特点
        1.1.2 系统组成
    1.2 宽带卫星通信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宽带卫星通信现状及趋势
        1.2.2 国内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架构
    2.1 系统组成及功能
    2.2 系统协议体系架构
    2.3 系统能力分析
    2.4 设计特点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系统组网及协议优化设计
    3.1 网络结构
    3.2 网络运行流程
    3.3 路由技术
    3.4 交换技术
    3.5 终端入网通信流程
    3.6 网络用户间通信过程
        3.6.1 卫星网络内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通信
        3.6.2 卫星网络内终端A与地面子网中终端C之间的通信
        3.6.3 不同地面子网终端之间的通信
    3.7 互联网协议优化技术
        3.7.1 针对高误码问题对TCP协议的改进
        3.7.2 针对长时延问题对TCP协议的改进
        3.7.3 针对不同类型业务的QoS保障技术
    3.8 星载交换机设计与实现技术
        3.8.1 总体架构
        3.8.2 硬件设计
        3.8.3 软件设计
    3.9 高效资源管理与分配技术
        3.9.1 星地一体化资源管理
        3.9.2 IP业务识别及QS策略
        3.9.3 资源调整原则
    3.10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半物理仿真与验证系统搭建及性能评估
    4.1 构建原则
    4.2 半物理仿真与验证系统构成
    4.3 测试内容
        4.3.1 路由交换测试
        4.3.2 业务的QoS保障测试
        4.3.3 互通性测试
        4.3.4 延时测试
        4.3.5 TCP加速测试
        4.3.6 标签分发测试
    4.4 测试结论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国内外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欧美:先进技术带来更多服务
中国:从卫星电视起步
未来走向何方?

(8)基于QoS保证的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简介
        1.2.1 卫星通信概念的提出
        1.2.2 卫星通信系统的国际化发展
        1.2.3 广播卫星通信系统
        1.2.4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1.2.5 VSAT和宽带卫星系统
    1.3 卫星通信系统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1.5 论文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卫星通信系统的QoS研究
    2.1 卫星通信系统QoS框架结构
        2.1.1 QoS简介
        2.1.2 QoS指标要求
        2.1.3 协议体系结构与QoS关键技术
    2.2 卫星网络路由技术研究现状
    2.3 卫星网络资源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2.4 仿真验证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跨层蚁群优化的低轨道卫星网络路由策略
    3.1 引言
    3.2 蚁群优化算法概述
        3.2.1 基本蚁群算法原理
        3.2.2 基本蚁群算法的特征
        3.2.3 基本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
        3.2.4 基本蚁群算法的收敛性分析
    3.3 跨层CAL-LSN算法原理
        3.3.1 算法理论模型
        3.3.2 算法设计思路
    3.4 算法CAL-LSN性能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改进蚁群系统的低轨道卫星网络多径路由策略
    4.1 引言
    4.2 蚁群算法改进策略概述
        4.2.1 自适应蚁群算法
        4.2.2 基于信息熵的改进蚁群算法
        4.2.3 基于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相结合的改进蚁群算法
    4.3 MPRA-AC算法原理
        4.3.1 多路径路由的考虑因素
        4.3.2 QoS目标和路由表结构
        4.3.3 算法设计思路
        4.3.3.1 应用在LEO卫星网络中的蚁群算法设计
        4.3.3.2 算法执行过程
    4.4 算法MPRA-AC性能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跨层混沌预测的宽带多媒体卫星网络资源请求策略
    5.1 引言
    5.2 Internet流量模型
        5.2.1 网络流量特性和度量参数
        5.2.2 自相似流量建模
        5.2.3 流量预测模型
    5.3 CBRA-CPM算法原理
        5.3.1 跨层预测结构模型
        5.3.2 算法设计思路
        5.3.3 基于自相似流量的混沌预测模型
    5.4 算法CBRA-CPM性能仿真分析
        5.4.1 流量模型
        5.4.2 信道模型
        5.4.3 算法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OPNET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半实物仿真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半实物系统仿真方案
        6.2.1 仿真场景设计
        6.2.2 网络节点结构设计
        6.2.3 真实业务通信接口的实现
    6.3 实验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缩略语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成果

(10)卫星通信系统跨层带宽分配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卫星通信系统跨层设计方法
        1.2.2 跨层带宽分配算法
        1.2.3 卫星多媒体通信H.264/AVC视频解码端误码掩盖
        1.2.4 H.264/AVC视频解码端去块滤波器
        1.2.5 H.264/AVC视频解码端CAVLC解码器
    1.3 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卫星通信跨层设计与多媒体通信技术模型
    2.1 引言
    2.2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协议研究
        2.2.1 DVB-RCS协议研究
        2.2.2 DOCSIS-S协议研究
        2.2.3 DVB-RCS和DOCSIS-S协议对比
    2.3 基于跨层设计的宽带卫星系统带宽分配
        2.3.1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跨层设计模型
        2.3.2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跨层带宽分配框架
    2.4 多媒体通信技术
        2.4.1 H.264/AVC标准
        2.4.2 卫星H.264/AVC视频误码掩盖理论框架
        2.4.3 H.264/AVC视频解码端去块滤波器结构
        2.4.4 H.264/AVC视频解码端CAVLC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OCSIS-S卫星通信系统跨层带宽分配
    3.1 引言
    3.2 基于跨层效用最大化的带宽分配
        3.2.1 DOCSIS-S的卫星通信系统架构
        3.2.2 基于跨层效用最大化的带宽分配算法设计
    3.3 仿真与结果分析
        3.3.1 算法仿真平台搭建
        3.3.2 系统仿真参数设置
        3.3.3 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264/AVC视频帧内自适应误码掩盖
    4.1 引言
    4.2 帧内空域自适应误码掩盖
        4.2.1 基于内容的块分类
        4.2.2 子像素误码掩盖增强算法
        4.2.3 线性内插
        4.2.4 方向内插
        4.2.5 方向加权内插算法
    4.3 仿真与结果分析
        4.3.1 系统仿真平台搭建
        4.3.2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264/AVC解码端硬件方案设计与仿真实现
    5.1 引言
    5.2 去块滤波器设计
        5.2.1 边界强度
        5.2.2 去块滤波次序
        5.2.3 硬件结构方案和滤波过程
    5.3 去块滤波器仿真实现与结果分析
        5.3.1 系统仿真平台搭建
        5.3.2 结果与分析
    5.4 CAVLC解码器设计
        5.4.1 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
        5.4.2 CAVLC编码过程
        5.4.3 硬件结构方案设计
    5.5 CAVLC解码器仿真实现与结果分析
        5.5.1 系统仿真平台搭建
        5.5.2 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四、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核电应急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宝珍.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2]卫星通信网络资源分配与传输协议的研究与仿真实现[D]. 郝国超.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3]卫星通信DVB-S/S2信号识别系统设计[D]. 冯志霞.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4]LEO卫星网络的移动IP管理与切换策略研究[D]. 苏国强.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5]基于多维压缩的动态视频SatCom传输技术研究[D]. 王鹏飞. 北京邮电大学, 2016(06)
  • [6]基于互联网协议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宋春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05)
  • [7]国内外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发展[J]. 徐碧越,陈绍山. 上海信息化, 2014(05)
  • [8]基于QoS保证的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王厚天.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9]浅析卫星通信发展现状及对策[A]. 李洪钧,刘榕,韩福春,王健. 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2013
  • [10]卫星通信系统跨层带宽分配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D]. 孟楠. 北京邮电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