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定性语法和描述性语法

关于规定性语法和描述性语法

一、试论规定语法与描写语法(论文文献综述)

霍文博[1](2020)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始终都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追求着一种更为简约的表达方式,不论是在具有物理属性的场景语境里,还是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中。同理,对于“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研究也不会是一个例外。本文所研究的“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就狭义上微博所提供的优选服务产品“热门微博”中的“电竞”版块内容而言的。它是虚拟空间里的交际语言单位,是在微博“热门·电竞”版块中使用着的言语产品。“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博主的言语行为方式从现实世界的场景语境迁入到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后形成的具象化产物,是一种自然流变的话语存在状态。“电竞”的娱乐性特质能够直接影响到博主所采用的信息编码形式,决定着“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用特征以及语体特征。在生成性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一种线性材料的组合,是大于句子的连续话语;在信息性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义建构体;在功能性上,是言语交际与沟通的符号记录。本文以语篇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交际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发布在微博平台“热门·电竞”版块上的语篇进行了梳理与探究,旨在说明“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博主(内容作者)发布在“热门微博”中“电竞”版块上的有关“电竞”信息的一系列连续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在信息编码方面,它是一个形式衔接、语义连贯的交际语言单位。其类型主要有结构类型和文体类型。结构类型探究“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构成要素“正文”“标题”“补充信息”“信息来源”“话题分类”的组合方式以及博主与浏览用户的语言互动情形,包括单独型语篇和组合型语篇。文体类型关注博主发布“电竞”信息的文本形式,有告启类、新闻类、评价类和混合类之别。在语篇功能方面,“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既是互动式的娱乐媒介,又是多模态的“电竞”信息载体,还是共享型的“电竞”营销工具。这其中,娱乐媒介是其基本功能。“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特征主要是通过语法词、增义词、词语模、汉字谐音词以及字母缩略语等形式体现出来的。在句法特征方面,被动句和同体过度能够显现出“电竞”赛事活动的竞技色彩。前者是语篇适应“电竞”赛事气氛由主动态转换为被动态的句法表征,后者则是娱乐性、主观情态性在句法上的形象体现。在语篇的组合方式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有回指、时空衔接和逻辑衔接这三种形式。回指包括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时空衔接包括时间衔接和空间衔接。逻辑衔接有的是双向关系,具体指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有的则是单向关系,包括说明关系、因果关系和目的关系。在连贯方面,“热门·电竞”微博语篇话题链带有“节点”标识,“节点”的分布能够显现语篇的连贯性。主位推进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连贯的手段之一,分为一致型推进模式和派生型推进模式。此外,语篇的连贯性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层递性显现出来。在语用特性方面,互文性、主观情态性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基本语用特性,阻拒性则是其特殊属性。在互文性当中,本文重点讨论了内部语篇和内部语篇、内部语篇和外部语篇在互文上的各种关联,得出了显性互文和隐性互文的分类标准。在互文的表现形式方面,主要有“借”“省”“增”“仿”“译”五种。此外,元话语和互文链也是语篇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观情态性的达成手段有语法手段和语义独立片段。语法手段是网络语言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具体体现,主要有同体过度、句末点号使用和副语言表义。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里,语义独立片段主要有交待式、凸显式、入话式。它们是主观情态性最重要的表达手段。阻拒性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编码技巧的体现方式,其重点是“电竞”词语的陌生化以及“电竞”语言表达式的复杂化。通过考察发现,“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体是“电竞”语体,是一种专门用于表述“电竞”内容的语体。在语篇中可用于表征“电竞”语体的手段主要是词语的使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电竞”术语和“电竞”用语,而作为补充的则是网络语言。“电竞”语体的特征包括“电竞”术语和“电竞”用语的统一、义项动态赋予以及语篇多元派生等。这些特征是语体渗透的产物。在“电竞”语体渗透的指向上存在着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路径差别,进而区分出外指型渗透与内指型渗透两种类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语体渗透,其过程和结果都能显现“电竞”语体高度的包容性。总之,“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希望实际探究得出的结论既可以清晰地阐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在语言组织方面的特点,还能够对“电竞”产业的用语规范和普及传播进行理论上的铺陈。

马雪梅[2](2020)在《现代哈萨克语程度范畴研究》文中提出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类别。程度范畴是语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范畴,也是人们最常使用的语法范畴之一。哈萨克语程度范畴的表达有与其他语言相同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主要在“实体语法理论与哈萨克语描写语法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从表义交际的实际需求出发,打破程度意义表达中语法手段(级形态)的限制,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考察哈萨克语中程度意义的表达手段与形式,详细描写跨词汇和语法的语义程度范畴,跨出由语法范畴向语义范畴转变的一步,并探析哈萨克语程度意义的表达特点,以此来补充哈萨克语范畴系统中关于程度范畴的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理论与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转写说明。第二部分范畴系统中的程度范畴。主要对程度范畴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对其类属问题进行了说明;论述了程度范畴与其邻近范畴(量范畴、数量范畴、比较范畴、级范畴)之间的相关性与区别。第三部分现代哈萨克语程度意义的表达手段。现代哈萨克语中表达程度意义的语言形式有纯语法的手段,也有属词汇手段的一些实词,有单纯的法位,也有合成法位,具体涉及附加成分、部分实词、虚词、复合成分、重叠和语调等。第四部分哈萨克语程度范畴。程度意义的不同表达形式在不同分布情况中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我们从程度意义的表达形式入手,搜集哈萨克语中的程度意义,尽可能地描写程度范畴系统。我们根据语义,将哈萨克语程度意义归为性质或状态的程度、与动作行为有关的程度、对命题估测把握程度三大类进行描写。量是程度的本质属性。我们根据语义,将性质或状态的程度等级分为低量程度、稍高量程度、高量程度和极量程度;将动作行为的程度按动作行为的频率或幅度分为动作行为减弱程度、动作行为加强程度、动作行为极端程度三个级别;根据说话人对句中信息可能性的把握程度,将对命题估测把握的程度分为估测高把握程度、估测较高把握程度和估测低把握程度。并描写每个类别不同等级的具体程度意义。

赵春利[3](2020)在《汉语句末助词研究的方法论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语义语法理论为指导,在综述各派句末助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句末助词语法意义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了句末助词研究的四条原则。首先,各派语法理论研究句末助词的本体论、认识论和目的论不同,可从方法论上分成四派:传统语法的语感自省法、描写语法的分布比较法、功能语法的语用认知法、生成语法的层阶定位法,并根据历史和逻辑,提出语义语法理论要完成把传统语法、描写语法、功能语法与生成语法"合为一炉"的历史使命。其次,根据语义语法理论,对语法意义进行界定和分类,把句末助词的语法意义的性质归为功能性的,提出了四个特点:意会易而言传难、感知易而界定难、使用易而辨析难、体悟易而验证难。最后,根据句末助词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了语义语法研究句末助词方法论的四条原则:精确定位原则、意义提取原则、正反验证原则和系统解释原则。

周发成[4](2019)在《热额纳羌语参考语法》文中研究表明热额纳是羌语地名z(?)la的音译,指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洼底乡所辖以热额纳寨为代表的一条近百平方公里的沟域,距省会成都市250余公里,距茂县县城50余公里,全部为高山峡谷区。包括热额纳(即三寨村)、雅主寨村和二岔河村及其10余个自然寨组成,沟域人口近1000人,均为羌族。其中热额纳(三寨村)最大,90余户,近500人。沟域内完全用羌语交流,外出时可以用汉语交流,其中老年人、妇女儿童汉语交流困难。属于羌语北部方言曲谷土语区域范围,可以在北部方言区无障碍交流,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完整保留羌语言文化的羌族聚居地。本论文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指导,综合采用了多种语言研究方法,共时语言描写法、语言类型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理论、词汇化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理论方法,通过实地田野调查自然语料和记录自身母语材料相结合的第一部关于岷江支流黑水河东岸羌族地区羌语的系统描写语法,将填补黑水河东岸羌语研究的空白,对保护濒危羌语言和中国国家语言保护工程等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共7章,分别为: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羌族和羌语羌文概况、史承脉络、文化习俗及本文羌语调查点热额纳村羌寨历史文化等。与此同时,还简介了羌语研究的历史,本文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第二章音位系统:热额纳羌语的语音较复杂,有40个辅音音位、35个长辅音、46个复辅音、27个节尾单短辅音、11个节尾复辅音。有35个单元音、57个复元音。有轻音,没有别义声调,只有习惯音高。音节结构有14种类型。第三章构词法:热额纳羌语构词上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分别体现在单纯词和合成词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词汇。第四章词类:热额纳羌语的词可分13类,其中只有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不可穷尽的,属于开放类;其它词类都可以穷尽,是封闭类。本章简要描写和分析每类词的形式、意义、语法范畴和句法功能。笫五章形态:本章简要对热额纳羌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形态进行了概要描写分析,揭示其特点和规律。第六章句法:本章主要讨论句法成分、单句和复句。第七章语料,主要分类记录了支撑论文的近四千余条词汇和语法材料。本论文的主要价值意义是:填补岷江一级支流黑水河东岸羌语研究专着成果空白,也填补了国家语言保护工程调查点空白。有助于羌语研究的深化。通过热额纳羌语语料的描写、研究、公布,丰富羌语研究的材料、观点、思路,有助于整个羌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有助于语言类型学研究。对热额纳羌语语法的系统研究,将为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个案,能促进对人类语言共性与差异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接触理论的研究。现代羌语与汉语、藏语等不仅有历史同源,而且都有密切接触,其语言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异,有什么规律,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助于语言接触理论研究。为羌语的历时研究提供重要基础。参考语法侧重于对一种语言的共时特征进行系统的剖析,这是语言历时研究的基础。共时研究越深入,历时研究的根基就会越牢固。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羌语本体研究的深入,不仅有助于羌汉双语教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对处于濒危羌语的抢救及对羌族语言文化的抢救、传承与发展和国家语言资源保护都有积极作用。

李文贤[5](2019)在《玉溪方言程度范畴表达方式研究》文中提出程度范畴作为人类认知经验世界中一种重要的范畴类别,是人类思维对外在客观世界存在的程度等级的感知和概括。作为语言表达中不可或缺的语义语法范畴,不同语言和方言中的程度范畴反应着特定区域内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文章在丰富而详实的玉溪方言语料的基础上,以“程度”这一重要语义为切入点,遵循从内在语法意义到外在表现形式的研究路径,在“语义语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传统语法、描写语法、认知语法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多角度、深层次地考察玉溪方言程度范畴在形容词生动形式、程度状语、程度补语等三种语法层面表达方式中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玉溪方言中的附加式和重叠式两种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由程度副词和表程度的指示代词充当的程度状语以及指示述语动作或性状程度的程度补语等具体的程度范畴表达方式进行深入地解构和剖析,分析不同表达方式的语义特征、语法功能、语用效果。文章建构了玉溪方言程度范畴的表达体系,在揭示玉溪方言程度范畴表达方式面貌的同时挖掘出了玉溪方言程度范畴表达方式的个性特点,彰显出玉溪方言中特色鲜明的语言现象。

胡壮麟[6](2017)在《英语语法及其发展史》文中指出本文探讨英语语法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征。对于英语语法(史)和语言(史)的同步性问题,笔者认为这牵涉到我们对英语形成过程的认识和英格兰作为国家的出现,也关系到我们对所讨论命题的内涵的定位。对于英语语法系统研究,笔者认为它始自16世纪对现代英语语法的研究,可分成1617、18、1920世纪3个阶段。本文最后指出英语语法研究与逻辑、修辞和哲学存在紧密的融合关系。

胡壮麟[7](2017)在《谈英语语法的哲学意蕴》文中认为本文具体讨论英语语法的哲学意蕴。为此,要确定所讨论的英语语法应当是有别于教学语法的各种理论语法。就理论语法的各种学派来说,又可区分规定语法和描写语法。前者发展历史长,哲学意蕴清楚,传承了古希腊的哲学思想、罗马帝国时期的斯多葛学派、欧洲中世纪的思辨哲学和思辨语法。描写语法在20世纪初崛起,强调人类学、社会学的文化传统。就系统功能语言学而言,其对立统一理论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最后,近年来兴起的描写性形而上学值得注意。

古丽给乃·艾尔肯[8](2016)在《汉语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以巴金小说《家》为例》文中认为句子是进行交际、表达思想的最小言语单位,是由不同的句法成分构成的。现代汉语的句法成分根据不同类型中的结构关系可以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等。其中的主语和谓语是非常重要的语法问题。现代维吾尔语中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等五种句子成分,句子的主要成分也是主语和谓语。虽然这两种语言都有主语,且都是句子的重要成分之一,但其结构和语义方面仍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以对比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以哈米提先生翻译的《家》中的例子为主要语料,对比分析汉语、维吾尔语主语的结构、语义特点,发现维吾尔族学生习得汉语主语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对策。本文具体分四大部分:一、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相关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二、汉语和维吾尔语主语的特点。陈述汉语和维吾尔语主语的结构、语义特点。三、汉语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对比分析汉语不同句式和一些短语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四、维吾尔族学生习得汉语主语的偏误分析。这一章主要总结维吾尔族学生习得汉语主语时的偏误,并提出教学对策。通过对汉语、维吾尔语主语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不仅能反映两种语言中主语的特点,为语法研究提供补充材料;还能总结出一些特殊句式的主语在对应表达上的一些规律,从而为维吾尔族学生习得汉语主语提供一定的帮助;此外,将汉维主语对比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汉维双语翻译实践中,可以促进翻译研究事业的发展。

陈满华[9](2015)在《合语法、不合语法及超语法——“合语法性”问题的构式主义阐释》文中认为理论语言学术语"合语法性"有着多重含义,按传统的语法学理论,即使是广义的"合语法性"也只包括合语法和不合语法两种情况。随着描写语法、语料库语言学等的兴起,揭示了处于传统的"合语法"、"不合语法"之间过渡地带或两者以外的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认知语法特别是构式语法的兴起清晰显示了合语法性名目下以往被隐匿的一个侧面:超语法(性)。我们从一个视角正式提出合语法性的三分法:合语法、不合语法和超语法。这三者的并列确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社会属性。超语法是语法层面的一种现象,是仍被认可、被接受的特异语法现象,与修辞学上的超常用法有同亦有异。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十分重视超语法现象的研究。

李铁范[10](2015)在《现代汉语方式词的认知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结构主义、语义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在句法语义语用分析的前提下,重点借鉴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对基本上只能作状语修饰一部分动词的方式词进行多角度描写和解释,力求做到形式到意义,意义到形式的互相验证。首先,探讨了方式词的典型功能特征、范围和语义关系类型。认为方式词具有只能修饰动词作状语特征,语序分布的粘着性和定位性特征,状语属性的[+描写性][+方式][+情态]特征,语义上的空间性时间性程度性近于零赋值特征。在词类地位上方式词和区别词处于一个层级上的,属于单功能的实加词。坚持语法功能标准,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廓清方式词和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等词类的关系,汇总形成一个703个方式词词表。“方式词+(地)+动词”显现出来的语义是高层语义。“方式词+(地)+动词”最基本的语义关系有[+方式][+状态][+情态]三种类型,在它们的各自类别内又有不同的小类,初步勾勒出方式词的语义特征分类体系。其次,对现代汉语方式词的构成与组合功能进行研究。方式词内部关系类型存在不平衡性,偏正关系、动宾关系占大部分,其次是介宾关系、附加关系、并列关系,较少的是动补关系和主谓关系。“方式词+VP”动词结构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在谓语、定语、宾语位置上二者功能基本相同,在作主语、补语、状语位置上表现出和动词的差异性。另一方面,通过对“方式词+VP”动词结构整体功能的考察,进一步证明了方式词在句子中的句法行为很不活跃,具有典型的附谓性、定位性特点,和典型副词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方式词与动词音节搭配能力形成一个从强到弱等级序列(“>”表示优先于):双音节方式词>三音节方式词>单音节方式词。“方式词+VP”结构在句类中都有分布,但各句类分布不平衡,差别较大。再次,重点对方式词与动词情状的选择限制及认知动因进行研究。以“逐个类”、“蜂拥类”方式词为代表,考察了和动词情状的选择限制,通过考察可以得出:第一,动词情状和动词界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把动词情状和动词界限结合起来,可以对动词的时间特性统一进行解释,是一种可以广泛适用于语法现象解释的研究方法。第二,方式词与动词的组合除了受制于音节节律、语义和谐、个性特征等方面的要求外,还与所在句子及其后动词的情状类型、界限特征有一定的关系,某些情况下动词情状类型可以影响到其与方式词的共现能力、组合能力的有无和强弱。然后,借鉴系统功能语法的评价理论和事件语义学相关理论分析考察了方式词的评价功能。评价理论是在对人际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系统,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的新扩展,评价理论的核心是“态度”系统。方式词作为事件层的修饰语,在事件图式Fact-event-0bject层级图中属于“FEO算式”的最低层“特定事件层”,它协商语篇中说话者/作者和潜在听话者/读者的态度,具有评价功能。方式词的评价功能主要体现在“态度”和“级差”方面。对态度评价而言,方式词有情感态度评价和判断态度评价。方式词情感态度评价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方式词具有肯定情感评价特性。第二,方式词具有否定情感评价特性。第三,方式词在具体语境中蕴含情感评价。第四,方式词通过语义韵显示情感评价。方式词判断态度评价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式词具有确定性判断评价。第二,方式词具有可能性判断评价。方式词级差评价功能,表现在一部分方式词具有强度、数量、频率、顺序、过程、时间、范围的评价特性,是通过强度、数量、频率、顺序、过程、时间等事件元对特定事件进行说明。这样就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加深对方式词本质特点的认识。最后,采用典型抽样方法,以“随X类”、“超X类”、“隐秘性”叠音式“悄悄”、“偷偷”、“暗暗”类以及“一溜烟”类为例考察了介宾式方式词、三音节方式词、叠音方式词“一量名”短语作固化方式词的词汇化、语法化,进一步了解方式词的来源与形成过程,它们的语法化、词汇化是认知、句法、语义、语境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加深了对方式词语法化、词汇化演化规律认识。论文的创新点表现为:选题的创新性,我们认为方式词是专职的动词前加词,它与专职的名词前加词(区别词)都是单功能的粘附性实加词,处于同一层面;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对方式词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借鉴系统功能语法的评价理论,对方式词的态度评价、级差评价进行考察分析,在语篇语义学层面加深了对方式词特性的认识。

二、试论规定语法与描写语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规定语法与描写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1)“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界说
    2.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内涵
        2.1.1 “微博”和“语篇”
        2.1.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
    2.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类型
        2.2.1 结构类型
        2.2.2 文体类型
    2.3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功能
        2.3.1 互动式的娱乐媒介
        2.3.2 多模态的“电竞”信息载体
        2.3.3 共享型的“电竞”商务营销工具
第三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与句法特征
    3.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特征
        3.1.1 语法词
        3.1.2 增义词
        3.1.3 词语模
        3.1.4 谐音词
        3.1.5 字母缩略语
    3.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句法特征
        3.2.1 被动句
        3.2.2 同体过度
第四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4.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
        4.1.1 回指
        4.1.2 时空衔接
        4.1.3 逻辑衔接
    4.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连贯
        4.2.1 话题与连贯
        4.2.2 主位推进与连贯
        4.2.3 语气与连贯
第五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用特性
    5.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互文性
        5.1.1 互文性表征
        5.1.2 互文的表现形式
        5.1.3 互文的特殊形式
    5.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主观情态性
        5.2.1 达成主观情态性的语法手段
        5.2.2 语义独立片段
    5.3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阻拒性
        5.3.1 “电竞”词语陌生化
        5.3.2 “电竞”信息表达式复杂化
第六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体特征与渗透
    6.1 “电竞”语体特征
        6.1.1 “电竞”术语与“电竞”用语的统一
        6.1.2 义项动态赋予
        6.1.3 语篇多元派生
    6.2 “电竞”语体的渗透
        6.2.1 “电竞”语体渗透的指向
        6.2.2 “电竞”语体渗透的类型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现代哈萨克语程度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理论与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及转写说明
第2章 范畴系统中的程度范畴
    2.1 程度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2.2 程度范畴与量范畴、数量范畴
    2.3 程度范畴与比较范畴
    2.4 程度范畴与级范畴
    本章小节
第3章 哈萨克语程度意义的表达手段与形式
    3.1 附加成分
    3.2 部分实词
    3.3 虚词
    3.4 复合成分
    3.5 其他手段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哈萨克语程度范畴
    4.1 性质或状态的程度
        4.1.1 性状低量程度
        4.1.2 性状稍高量程度
        4.1.3 性状高量程度
        4.1.4 性状极量程度
    4.2 与动作行为有关的程度
        4.2.1. 动作行为减弱程度
        4.2.2 动作行为加强程度
        4.2.3 动作行为极端程度
    4.3 对命题(判断)的估测把握程度
        4.3.1 估测高把握程度
        4.3.2 估测较高把握程度
        4.3.3 估测低把握程度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一 总结
    二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汉语句末助词研究的方法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不同语法理论研究句末助词的基本方法
    2.1 传统语法的语感自省法
    2.2 描写语法的分布比较法
    2.3 功能语法的语用认知法
    2.4 生成语法的层阶定位法
    2.5 小结
三 语义语法对句末助词性质和特点的认识
    3.1 语法意义的界定与分类
    3.2 句末助词语法意义的特点
        第一,意会易而言传难。
        第二,感知易而界定难。
        第三,使用易而辨析难。
        第四,体悟易而验证难。
四 语义语法理论研究句末助词的基本原则
    4.1 精确定位原则
    4.2 意义提取原则
    4.3 正反验证原则
    4.4 系统解释原则
五 结论

(4)热额纳羌语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羌族羌语羌文
    1.2 环境资源
    1.3 史承脉络
    1.4 衣食住行
    1.5 婚丧礼信
    1.6 文娱工艺
    1.7 热额纳羌寨
    1.8 羌语研究回顾
        1.8.1 羌语的调查
        1.8.2 羌语的研究
    1.9 研究设计
        1.9.1 价值意义
        1.9.2 研究方法
        1.9.3 写作范式
        1.9.4 语料收集
第二章 语音系统
    2.1 辅音
        2.1.1 辅音音位
        2.1.2 复辅音
        2.1.3 长辅音
        2.1.4 节尾辅音
    2.2 元音
        2.2.1 元音音位
        2.2.2 元音音位说明
        2.2.3 元音音位举例
        2.2.4 复合元音
    2.3 轻音与音高
        2.3.1 轻音
        2.3.2 音高
    2.4 音节结构
第三章 构词法
    3.1.联绵词
    3.2 合成词
        3.2.1 复合式
    3.3 四音格型
    3.4 词汇化
    3.5 特色词
    3.6. 外来词
        3.6.1 汉语借词
        3.6.2 羌藏同源词和近代藏语借词
第四章 词类
    4.1. 名词
        4.1.1 普通名词
        4.1.2 专有名词
        4.1.3 方位词
        4.1.4. 时间名词
        4.1.5 名词的语法功能
    4.2.代词
        4.2.1 人称代词
        4.2.2 反身代词
        4.2.3 泛指代词
        4.2.4 指示代词
        4.2.5 疑问代词
        4.2.6 代词的语法功能
        4.2.7. 指示词
    4.3 数词
        4.3.1 基数词
        4.3.2 序数、概数、分数和倍数的表示法
    4.4 量词
        4.4.1 量词的分类
        4.4.2 数量词组的句法功能
    4.5 形容词
        4.5.1 形容词的分类
        4.5.2 语法功能
        4.5.3 形容词的名物化
        4.5.4 形容词的重叠
    4.6 动词
        4.6.1 动词的分类
        4.6.2 动词的语法范畴
        4.6.3 语气
        4.6.4 动词的句法功能
        4.6.5 动词的重叠
    4.7 副词
        4.7.1 副词的语法特点
        4.7.2 副词的分类
        4.7.3 副词lu的关联作用
        4.7.4 副词性词组
    4.8 助词
        4.8.1 结构助词
        4.8.2 结构助词的活用
        4.8.3 结构助词的连用
        4.8.4 名物化助词
        4.8.5 状饰助词
    4.9 连词
        4.9.1 并列连词
        4.9.2 选择连词
        4.9.3 连贯连词
        4.9.4 递进连词
        4.9.5 转折连词
        4.9.6 假设连词
        4.9.7 条件连词
        4.9.8 因果连词
    4.10 语气词
        4.10.1 wa/ba
        4.10.2 du
        4.10.3 wa
        4.10.4 di
        4.10.5 la(?)ua
        4.10.6 ji n?
        4.10.7 (?)iu
        4.10.8 mi
        4.10.9 tu
        4.10.10 wo
        4.10.11 (?)o
        4.10.12 wu'bu
        4.10.13 na
    4.11 叹词
        表示招呼的ho、(?)o、hei、Hai、wuj、ja等
        表示叮嘱或不满Ha
        表示惊叹的oho
        表示叹息的(?)ai
        表示应答的(?)oja、aw、=(?)ah(?)a(?)等
        表示惊喜的ha
    4.12 象声词
第五章 形态
    5.1. 名词的形态
        5.1.1 名词词缀
        5.1.2 指小标记
        5.1.3 性别标记
        5.1.4 形状标记
        5.1.5 类别标记
        5.1.6 定指范畴
        5.1.7 数范畴
        5.1.8 汉语借词标记ts/ ts?
    5.2. 动词的形态
        5.2.1 趋向前缀
        5.2.2 趋向后缀
        5.2.3 汉语借词后缀t~ha
    5.3 形容词词缀
        5.3.1 趋向前缀
        5.3.2 标志词性的后缀
    5.4 四音格法
笫六章 句法
    6.1 句式
        6.1.1 陈述句
        6.1.2 祈使句
        6.1.3 感叹句
        6.1.4 疑问句
    6.2 句子
        6.2.1 单句
        6.2.2 复句
        6.2.3 紧缩复句
第七章 语料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玉溪方言程度范畴表达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玉溪方言及其语音系统
        一、玉溪方言概述
        二、玉溪方言语音系统
    第二节 程度范畴及玉溪方言的研究现状
        一、程度范畴及其表达方式的研究现状
        二、玉溪方言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第四节 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一、语料来源
        二、体例说明
第一章 玉溪方言形容词生动形式表达程度范畴
    第一节 玉溪方言形容词的附加式
        一、玉溪方言形容词的前加式
        二、玉溪方言形容词的中加式
        三、玉溪方言形容词的后加式
    第二节 玉溪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
        一、玉溪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的结构类型
        二、玉溪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义特征
        三、玉溪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法功能
        四、玉溪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用效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玉溪方言程度状语表达程度范畴
    第一节 玉溪方言程度副词充当程度状语
        一、玉溪方言程度副词的界定、范围和分类
        二、玉溪方言不同量级程度副词的标量功能
        三、玉溪方言程度心语的类别分析
        四、玉溪方言程度副词和其他程度表达方式共现的机制
        五、玉溪方言程度副词例析
    第二节 玉溪方言指示代词充当程度状语
        一、玉溪方言指示代词的语义特征
        二、玉溪方言指示代词的语法功能
        三、玉溪方言指示代词的语用效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玉溪方言程度补语表达程度范畴
    第一节 玉溪方言程度补语的界定、范围和分类
        一、玉溪方言程度补语的界定和范围
        二、玉溪方言程度补语的分类
    第二节 玉溪方言程度补语的语义、语法、语用分析
        一、玉溪方言程度补语的语义特征
        二、玉溪方言程度补语的语法功能
        三、玉溪方言程度补语的语用效果
    第三节 玉溪方言程度补语例析
        一、玉溪方言组合式程度补语
        二、玉溪方言粘合式程度补语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第一节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一、主要的研究内容
        二、主要的创新点
    第二节 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英语语法及其发展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法 (史) 和语言 (史) 的同步性
    1. 古英语
    2. 中世纪英语
    3. 现代英语的诞生
二、现代英语语法研究的分期
    1.16~17世纪
    2.18世纪
    3.19~20世纪
三、英语语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关系
    1. 语法与逻辑
    2. 语法与修辞
    3. 语法与哲学

(8)汉语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以巴金小说《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 论文选题目的
        (二) 论文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一) 汉语主语研究现状
        (二) 维吾尔语主语研究现状
        (三) 汉语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 研究理论
        (二) 研究方法
        (三) 语料来源
        (四) 本文转写符号及缩略词语
第二章 主语的结构和语义特点
    第一节 汉语主语的结构和语义特点
        一、汉语主语的定义
        二、汉语主语的构成材料
        三、汉语主语的语义类型
    第二节 维吾尔语主语的结构和语义特点
        一、维吾尔语主语的定义
        二、维吾尔语主语的构成材料
        三、维吾尔语主语的语义类型
第三章 汉语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第一节 汉语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结构、语义基本一致的对应表达
    第二节 汉语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结构、语义不一致的对应表达
        一、汉语“有”字句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 汉语“有”字句的特点
        (二) 汉语“有”字句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二、汉语被动句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 有标记被动句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二) 无标记被动句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三、汉语存现句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 汉语存现句的特点
        (二) 汉语存现句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四、汉语主谓谓语句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 表示受事意义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二) 表示领属关系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三) 含有复指成分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四) 隐含介词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五、汉语一些短语结构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 汉语主谓短语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二) “的”字结构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第四章 维吾尔族学生习得汉语主语的偏误分析
    第一节 维吾尔族学生习得汉语主语的偏误
        一、主语前赘加介词
        二、变换句子形式
        1. 存现句的变式
        2. “被”字句的变换
        3. 主谓谓语句的变换
    第二节 维吾尔族学生习得汉语主语的教学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合语法、不合语法及超语法——“合语法性”问题的构式主义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合语法性”概念辨析
三、“合语法性”的传统二分及其不足
    (一)传统语法的二分对立
    (二)基于描写和使用的语法学派提出新问题
四、合语法性的内部三分法
    (一)合语法(grammatical(ness))
    (二)不合语法(ungrammtacal(ness))
    (三)超语法(extragrammatical(ness))
五、不合语法、超语法与超常用法
六、结语

(10)现代汉语方式词的认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对象
    1.2 写作意义
    1.3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语料
第二章 方式词的典型特征、范围与语义关系类型
    2.1 方式词的典型特征和词类地位
        2.1.1 词类划分遵循的基本原则
        2.1.2 方式词的典型特征及与副词的区别
        2.1.3 对“唯状形容词”观点的探讨
        2.1.4 对“修饰词”观点的探讨
        2.1.5 方式词在词类系统中的位置
        2.1.6 小结
    2.2 现代汉语方式词的范围和数量
        2.2.1 与方式词范围确定有关的理论问题
        2.2.2 方式词与相关词类的划界问题
        2.2.3 单音节与三音节方式词问题
        2.2.4 同一个词兼跨几类词的问题
        2.2.5 具有文言色彩的叠音词的归类问题
        2.2.6 方式词的数量
        2.2.7 小结
    2.3“方式词+(地)+动词”语义关系类型
        2.3.1“方式词+(地)+动词”高层语义关系表方式
        2.3.2“方式词+(地)+动词”高层语义关系表状态
        2.3.3“方式词+(地)+动词”高层语义关系表情态
        2.3.4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方式词的构成与组合研究
    3.1 方式词内部结构关系
        3.1.1 并列关系
        3.1.2 偏正关系
        3.1.3 动宾关系
        3.1.4 主谓关系
        3.1.5 动补关系
        3.1.6 附加关系
        3.1.7 介宾关系
    3.2“方式词+VP”结构整体功能及其与动词功能比较
        3.2.1“方式词+VP”动词结构与动词作谓语的功能比较
        3.2.2“方式词+VP”动词结构与动词作定语的功能比较
        3.2.3“方式词+VP”动词结构与动词作宾语的功能比较
        3.2.4“方式词+VP”动词结构与动词作主语的功能比较
        3.2.5“方式词+VP”动词结构与动词作补语的功能比较
        3.2.6“方式词+VP”动词结构与动词作状语的功能比较
        3.2.7 小结
    3.3 方式词与动词的韵律组配选择
        3.3.1 单音节方式词与动词的韵律组配选择
        3.3.2 双音节方式词与动词的韵律组配选择
        3.3.3 三音节方式词与动词的韵律组配选择
        3.3.4 方式词与动词音节组配选择的机制
    3.4“方式词+VP”结构的句类分布考察
        3.4.1“方式词+VP”在陈述句中的分布情况
        3.4.2“方式词+VP”在疑问句中的分布情况
        3.4.3“方式词+VP”在感叹句中的分布情况
        3.4.4“方式词+VP”在祈使句中的分布情况
        3.4.5 小结
第四章 方式词与动词情状的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1 动词的情状特征及界性特征分类
        4.1.1 动词的情状类型
        4.1.2 动词的界性特征
        4.1.3 动词情状和动词界性的有机结合
    4.2“逐个类”方式词与动词情状的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2.1“逐个类”方式词的语义特点
        4.2.2“逐个类”方式词与状态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2.3“逐个类”方式词与活动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2.4“逐个类”方式词与完成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2.5“逐个类”方式词与结果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2.6“逐个类”方式词与瞬间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2.7 小结
    4.3“蜂拥类”方式词与动词情状的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3.1“蜂拥类”方式词的词汇意义和语义特点
        4.3.2“蜂拥类”方式词与状态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3.3“蜂拥类”方式词与活动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解释
        4.3.4“蜂拥类”方式词与完成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3.5“蜂拥类”方式词与结果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3.6“蜂拥类”方式词与瞬间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3.7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评价理论的方式词评价表达研究
    5.1 评价理论及其研究概述
        5.1.1 评价理论及主要观点
        5.1.2 国内汉语评价研究综观
    5.2 基于评价理论的方式词评价表达系统
        5.2.1 系统功能语法与评价理论
        5.2.2 方式词基本语义特征与语义指向
        5.2.3 方式词在事件语义中位置定位
        5.2.4 方式词的态度评价
        5.2.5 方式词的级差评价
        5.2.6 小结
第六章 方式词的历史演变研究
    6.1“随X”类方式词的语法化和词汇化
        6.1.1“随X”类方式词的语义分类
        6.1.2“随X”类方式词词汇化和语法化
        6.1.3“随”的虚化过程
        6.1.4“随身”的词汇化
    6.2“超X”类方式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6.2.1“超”的词典释义
        6.2.2“超”的历时演变与“超X”的演化
        6.2.3 从“超速 1”到“超速 2”
    6.3 隐秘性叠音方式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6.3.1 隐秘性叠音方式词语义特征
        6.3.2“悄悄”的语法化
        6.3.3“偷偷、暗暗”的历时演化
    6.4“一溜烟”类方式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6.4.1“一溜烟”类方式词
        6.4.2“一溜烟”的词汇化
        6.4.3“一阵风”“一溜风”的词汇化
    6.5 方式词词汇化与语法化的机制
        6.5.1 认知因素
        6.5.2 相邻句位(adjacent context)因素
        6.5.3 隐喻(metaphor)因素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试论规定语法与描写语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D]. 霍文博. 吉林大学, 2020(01)
  • [2]现代哈萨克语程度范畴研究[D]. 马雪梅.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汉语句末助词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 赵春利. 汉语学报, 2020(02)
  • [4]热额纳羌语参考语法[D]. 周发成.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玉溪方言程度范畴表达方式研究[D]. 李文贤.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英语语法及其发展史[J]. 胡壮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5)
  • [7]谈英语语法的哲学意蕴[J]. 胡壮麟.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7(03)
  • [8]汉语主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以巴金小说《家》为例[D]. 古丽给乃·艾尔肯.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9]合语法、不合语法及超语法——“合语法性”问题的构式主义阐释[J]. 陈满华.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0]现代汉语方式词的认知功能研究[D]. 李铁范.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关于规定性语法和描述性语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