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524”示范推广技术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524”示范推广技术

一、杂交稻新组合“特优524”的示范与推广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梁翠莲[1](2012)在《创建优良省级良种示范区的措施与经验》文中指出良种示范是良种推广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加速新审定优良新品种推广应用的最有效途径。介绍了良种示范的作用与成效,提出了良种示范工作措施与经验,主要包括:争取领导重视,整合多方资源;选好建设地点,选对技术措施;统一思想,加强管理;加强培训,扩大宣传等。

周灵芝[2](2012)在《广西超级稻应用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十一五"以来,全国水稻单产屡创新高,超级稻作出了重要贡献。对目前广西超级稻的应用现状和育种进展进行分析,指出广西超级稻应用存在着超级稻品种多为外地引进、配套栽培技术落后、推广技术体系缺失、种子市场不规范等问题,并对今后广西超级稻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刘琨,田玉仙,李绍祥,杨和仙,杨木军,顾坚[3](2008)在《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云杂5号的选育及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云杂5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组合,弱春性,有较强的抗寒性,分蘖力强,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通过对连续两年区域试验数据的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云杂5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均优于对照品种凤麦24号,具有高产潜力,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抗病杂交小麦新组合。

叶秀红[4](2008)在《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发展经济学和管理学有关理论与农业技术推广学理论为基础,选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采用对比分析法、均衡分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现状和问题的深入剖析,指出了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中存在着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缺乏长效合作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存在缺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有效的供求机制;农业科技成果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动力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农业科技成果本身、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农业科技成果中介、农业科技成果接受方、农业科技成果投资方面详细剖析了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制约因素。并在借鉴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农科教联合协作运作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宏观调控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求均衡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沟通机制等优化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机制。

谢永平,黄广平,陈坤朝,汤昌兴,王新,许徐标,陈列臣[5](2005)在《杂交稻新组合华优153生产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2003~2004年广东省杂交稻区域试验资料,通过新复极差检验、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华优153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优153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均较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迟熟高产杂交稻新组合。

黄建勇[6](2005)在《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进步是我国农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农业科技投入、成果研发和产业化是保证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也处于转型过程中,其项目管理方法也处于变革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使农业科技发展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符合科学发展观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采用现代项目管理方法,改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 本文首次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全文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为出发点,以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为研究对象,以创新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为重点,从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特点出发,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外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先进经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模式及其策划、立项、组织、实施、产业化、控制和监督机制和方法。 全文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和创新观点如下: 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结构体系和研究方法等。认为对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研究,既要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分析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体制和框架,又要从微观管理的角度分析农业科技项目的模式和机制;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概念包括有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三个基本要素,是在农业科技、科技项目管理、农业项目管理三个边缘学科的交合中产生的,从而为本文指明了研究的视角和路径。 第二章主要论述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简要介绍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和主要功能及其在我国的运用发展情况,认为项目管理的实质是按时、按成本、按范围完成项目的目标,项目管理的过程包括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等环节,形成了一个由范围、时间、成本、资源、质量、风险、沟通、采购和集成等九大范围和方法。这部分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提供了最基本的技术路线。 第三章以农业科技项目的宏观管理体制为主轴,选择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发达国家、印度和埃及两个发展中国家,从农业科技项目的计划、投入、科研、人力资源、教育、推广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借鉴国外经验,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要发挥农业科技规划和计划的作用,建立符合农业特点的多层次的农业科技研究体系,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投融资体制,建立符合农业发展特点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陈岳徐,许大熊,黄广平,陈文贞[7](2002)在《杂交稻新组合“特优524”的示范与推广技术》文中认为

谢贤荣,彭启德,孟智强[8](1998)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创建吨粮田县》文中提出

二、杂交稻新组合“特优524”的示范与推广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稻新组合“特优524”的示范与推广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广西超级稻应用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超级稻发展概况
2 广西超级稻推广应用与研究
    2.1 广西超级稻应用进展
    2.2 广西超级稻育种进展
3 广西超级稻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超级稻品种主要由外省引进, 生育期偏长
    3.2 超级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跟不上
    3.3 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缺失
    3.4 种子市场较为混乱, 某些超级稻种子价格偏高
    3.5 种粮效益和种田农民素质偏低
4 广西超级稻发展对策
    4.1 确定主推品种, 加强本土型超级稻的选育
    4.2 加强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集成
    4.3 加强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
    4.4 规范种子市场
    4.5 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

(3)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云杂5号的选育及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云杂5号选育及特征特性
    1.1 云杂5号选育经过
    1.2 云杂5号特征特性
2 云杂5号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丰产性分析
    2.3 稳定性分析
    2.4 适应性分析
3 讨论

(4)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基本概念界定
    1.2 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的意义
        1.2.1 合理的转化机制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效的措施
        1.2.2 新形势要求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1.3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介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本研究的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现有运行机制
    2.1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2.1.1 农业科技研究体系
        2.1.2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1.3 农业科技产业化体系
    2.2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条例、办法和计划
        2.2.1 福建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2.2.2 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
        2.2.3 福建省专利保护条例
        2.2.4 星火计划
        2.2.5 跨越计划
        2.2.6 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2.2.7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2.3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立项与实施、推广、产业化现状
        2.3.1 农业科技项目立项与实施情况
        2.3.2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现状
        2.3.3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
    2.4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几种主要形式
        2.4.1 开展“969155”农业热线服务
        2.4.2 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场
        2.4.3 发展农业行业协会
        2.4.4 兴办经营实体,增强自身活力
        2.4.5 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2.5 福建省现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特点
3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缺乏长效合作机制
        3.1.1 缺乏科学长效的理论指导
        3.1.2 农业科技推广机制问题
        3.1.3 部门协调问题
    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存在缺陷
        3.2.1 现有的农业科技计划重复设置现象严重
        3.2.2 农业科研机构设置不科学
    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有效的供求机制
    3.4 农业科技成果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动力机制
    3.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机制不完善
    3.6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
        3.6.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合理
        3.6.2 农业科研机构内部利益分配不合理
    3.7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4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制约因素分析
    4.1 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制约因素
        4.1.1 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且供给结构不合理
        4.1.2 农业科技成果立项偏离市场需求
        4.1.3 农业科技成果的鉴定方法有所欠缺
        4.1.4 农业科技成果不成熟,缺乏综合配套性
        4.1.5 农业科技成果保密性差
    4.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方的制约因素
        4.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确定不合理
        4.2.2 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
        4.2.3 农业科技队伍整体实力不强
        4.2.4 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数量偏少
    4.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的制约因素
        4.3.1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能满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
        4.3.2 农村科技中介组织未成体系
        4.3.3 农业技术市场发育不健全
    4.4 农业科技成果接受方的制约因素
        4.4.1 源自于农业企业方面的制约因素
        4.4.2 源自于农户方面的制约因素
    4.5 农业科技投资方面的制约因素
        4.5.1 农业科技投资力度不够
        4.5.2 农业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
        4.5.3 农业科技投资效率不高
5 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典型经验
    5.1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典型经验
        5.1.1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概况
        5.1.2 若干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5.1.3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分析
    5.2 国内常见的几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分析
        5.2.1 科、教、推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5.2.2 技、政、物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5.2.3 农业高新技术科技园的运行机制
        5.2.4 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5.2.5 经营、咨询、推广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6 优化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建议
    6.1 优化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指导原则
        6.1.1 系统性原则
        6.1.2 政府主导原则
        6.1.3 主体资格审定原则
        6.1.4 法制管理原则
        6.1.5 市场导向原则
        6.1.6 竞争优化原则
        6.1.7 成果市场准入原则
    6.2 优化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总体思路
    6.3 优化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具体措施
        6.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农科教联合协作运作机制
        6.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宏观调控机制
        6.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求均衡机制
        6.3.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
        6.3.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机制
        6.3.6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机制
        6.3.7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沟通机制
7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杂交稻新组合华优153生产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丰产性
    2.2 产量稳定性
    2.3 适应性
    2.4 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及高产途径
3 结语

(6)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问题由来
        二、选题背景
        三、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论文结构
        一、研究对象
        二、基本概念
        三、结构和体系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基本研究方法
        二、具体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项目管理的发展阶段
        二、现代项目管理阶段
        三、我国的项目管理
    第二节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现代项目管理的功能
        一、激励功能
        二、风险防范功能
        三、控制功能
        四、沟通功能
第三章 国外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比较
    第一节 美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
        一、美国实行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三结合的体系
        二、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第二节 日本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
        一、农业科研、推广、教育自成体系的管理体制
        二、农业科技队伍
        三、政府拨款为主的投资机制
    第三节 印度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
        一、政府主导的农业科研机构、人才和经费的管理体系
        二、科教结合的农业教育体系
        三、政府、科技、教育、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四、实施重大农业科技计划
    第四节 埃及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
        一、特色的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
        二、农业科技投资机制
        三、农业发展和灌溉计划
    第五节 启示
        一、发挥农业科技规划和计划的作用,明确农业科技中长期发展重点
        二、建立多层次的符合农业特点的农业科技研究体系
        三、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投融资体制
        四、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到战略地位上来
        五、建立符合农业发展特点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第一节 我国科技项目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科技项目管理体制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项目管理体制
    第二节 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农业科研体系的历史沿革
        二、我国农业科技项目规划的发展历程
        三、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不顺
        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的缺陷
        三、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者素质缺陷
        四、外部环境的制约
第五章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改革的目标模式
    第一节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目标模式选择
        一、农业科技项目实行现代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二、农业科技项目实行现代项目管理的可行性
        三、农业科技项目实行现代项目管理的特点
        四、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改革的原则和目标
        五、农业科技管理的趋势是现代项目管理模式
    第二节 农业科技项目的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概述
        二、农业科技项目的应用管理目标和项目管理目标
        三、农业科技项目目标管理的实施
        四、农业科技项目目标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农业科技项目目标管理的有效模式
    第三节 农业科技项目的动态化过程管理
        一、过程管理概述
        二、农业科技项目过程管理的方法
        三、农业科技项目过程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农业科技项目过程管理的有效模式
第六章 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机制
    第一节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创新的内在机理
        一、制度创新概述
        二、现行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的弱点
        三、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创新的内在机理
    第二节 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制度框架
        一、建立全过程的闭环控制制度
        二、农业科技重大专项管理的制度框架
        三、建立农业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的协调管理制度
    第三节 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的招投标机制
        一、农业科技项目招投标的意义
        二、农业科技项目招投标的特点
        三、农业科技项目招投标的原则
        四、农业科技项目招投标的程序
        五、农业科技项目招投标的管理
    第四节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
        一、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组织模式
        二、部门农业科技专题的组织模式
        三、部门内部矩阵式项目组织模式
        四、简化事业制组织模式
    第五节 建立农业科技项目的动态管理机制
        一、完善农业科技项目评价机制
        二、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的监控机制
        三、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的激励机制
    第六节 建立农业科技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农业科技项目风险的特征
        二、农业科技项目的风险因素
        三、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主要风险因素
        四、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项目风险的防范机制
    第七节 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的产业化机制
        一、农业科技项目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二、创新农业科技项目产业化机制
第七章 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外部环境
    第一节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一、中国农业科技投入的现状
        二、农业科技投入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三、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第二节 加强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
        一、知识产权与农业科技项目管理
        二、权利的获得与权利归属
        三、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
        四、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三节 创新技术政策,切实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一、推进农业机械化
        二、发展现代生物技术
        三、促进生态建设现代化
        四、发展农业信息化
        五、推广应用适用农业技术
第八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分析之一福建农业科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对策建议
        一、福建农业科技基本情况
        二、农业科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主要目标
        三、福建农业科技项目发展重点
        四、实施福建农业科技项目带动战略的对策建议
    第二节 案例分析之二 福建“6.1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管理探析
        一、“6·1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情况分析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三、加强“6·18”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对策初探
    附:2003-2004年“6·1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分类与统计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7)杂交稻新组合“特优524”的示范与推广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实施的组织措施
2 实施的技术措施
    2.1 准确把握亲本的典型性状 (基本型)
        2.1.1 父本
        2.1.2 母本
    2.2 建立原种繁育基地, 环环严格把关
    2.3 推广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四、杂交稻新组合“特优524”的示范与推广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创建优良省级良种示范区的措施与经验[J]. 梁翠莲.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2(10)
  • [2]广西超级稻应用现状与对策[J]. 周灵芝. 广东农业科学, 2012(04)
  • [3]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云杂5号的选育及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分析[J]. 刘琨,田玉仙,李绍祥,杨和仙,杨木军,顾坚. 江苏农业科学, 2008(02)
  • [4]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D]. 叶秀红. 福建农林大学, 2008(11)
  • [5]杂交稻新组合华优153生产性能分析[J]. 谢永平,黄广平,陈坤朝,汤昌兴,王新,许徐标,陈列臣. 广东农业科学, 2005(03)
  • [6]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研究[D]. 黄建勇. 福建农林大学, 2005(07)
  • [7]杂交稻新组合“特优524”的示范与推广技术[J]. 陈岳徐,许大熊,黄广平,陈文贞. 中国农学通报, 2002(06)
  • [8]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创建吨粮田县[J]. 谢贤荣,彭启德,孟智强. 广西农学报, 1998(04)

标签:;  ;  ;  ;  ;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524”示范推广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