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楼走进人们的视线

让土楼走进人们的视线

一、让土楼走进人们的视线(论文文献综述)

石家诚[1](2020)在《企业VI优化设计研究 ——以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国外着名建工企业相对我国建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显得更加自信而从容,虽然我国企业在科技、硬件、资金等方面都具有竞争力,但国际着名企业高度系统化、成熟化的VI设计还是对我国建工企业的竞争力造成负面影响。于是,国内一些建工企业套用西方成熟的模板化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对自己进行简单粗陋的“包装”,VI设计不但没有提升企业自身的形象价值,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同质化问题,导致在国内市场中“趋同”现象更加严重,在国际竞争中造成不利的负面影响。于是,一些企业在开拓市场中自觉或非自觉地认识到了企业VI设计的重要性及自身VI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专业的解决之道。企业能够认识到VI设计模板化、公式化、简陋化造成的负面问题是进步企业的觉醒;而能够深入审视、反思自我,以当代科学的设计方法论为指导,精准提炼文化理念,把地域文化、企业精神创造性地融入到VI设计中去,做出富有生命力、竞争力的个性化设计更显示出了企业自我提升的革新意识。因此,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一些企业以革新自我为目标,敢于自我检查,自我否定,经过全新的VI设计或VI设计的优化设计来塑造、改变企业的全新形象。本研究是受福建省建工集团总公司委托设计的设计实践研究。根据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对企业VI系统优化需求及目前企业迈向全球品牌化战略的要求,进行VI系统优化设计。整体以企业理念及营销策略为基础,扎根地域文化特色,以当代设计方法论、系统论思想为指导,进行该设计研究。作为VI优化设计,首先注重对原有设计的审视、评估,大胆创新而弃其糟粕,审慎革新而取其有用元素;另外以“量身定做”为原则,坚决杜绝模仿化的不健康的设计思想,从理念上深挖、提炼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精髓,并能够有效地和企业文化、行业特色进行有机的融合而形成设计理念;进而,研究的重点是创意设计理念的视觉化表现,综合研究生学习以来的全部知识、技能,科学、合理地应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准确定位,理性实验,大胆尝试,精益求精,最终完成能够提升企业形象价值,委托方满意,并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合格设计。

李舒丽[2](2020)在《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研究 ——以南靖土楼世遗村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闽西南山区散布着大大小小景观风貌独特的土楼传统村落,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鲜明,代表了我国湿热丘陵地区自然水系景观的状态,又是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交集过渡影响下水系景观的典型。近年来政府对这些传统村落的保护,侧重于世界文化遗产建筑单体的管理与修缮,忽略了村落景观与自然山水的契合关系及其与历史文化的依存关系。故而,本研究以“水”这一单一景观要素为切入点,进行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研究,并探讨其保护与发展策略,旨在为村落景观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基础依据,促进早期消费型旅游开发向更科学的可持续保护利用转型。本研究聚焦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及其成因问题,将位于博平岭山脉东麓的南靖土楼世遗村落水系景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景观的自然及人文特征两方面入手,遵循景观影响因子叠加、景观构成要素构成2种思路,在宏观的地域层面、中观的村落层面以及微观的水系景观要素层面探讨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的形成机制,并针对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的保护和发展策略进行讨论。具体通过以下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确定研究思路及框架;第二章,从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两方面,进行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特征形成的宏观地域背景研究;第三章,宏观总结闽西南特定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下“树枝状”的水系结构及“水质好、不结冰”的水情特征,同时从村落选址、总体布局、理水用水、传统活动四个方面理解南靖土楼世遗村落对闽西南水系的适应机制;第四章,先以河坑村为例,提取村落溪流形态、滨水植被、驳岸形态、滨水构筑、滨水人文活动等水系景观构成要素的地域特征,然后列出其它南靖土楼世遗村落的典型水系景观要素进行补充,并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其成因;第五章,基于以上对地域特征相关的分析,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层级式的保护发展框架,论述各层面、各尺度的基本策略,并对微观层面水系景观要素的统一建设作出详细说明。

姜如悦[3](2020)在《南方集合住宅外廊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大城市住房资源紧缺、土地利用高度集约化的情况下,外廊式集合住宅具有比常规单元式住宅更好的灵活性与公共性,从节地节能角度也更加有利于建设出面向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小型住宅,小套型成为外来人口暂居或落户的新选择,房价租金也相对更低,也是城市人才争夺战当中优选的一种住宅类型,是单元式住宅合理必要的补充,也是一项优势。文章以南方外廊式集合住宅外廊空间为研究对象。外廊空间在住宅中不是一个独立部分,而是在住宅运行系统中与外部环境、居住单元以及其它内部公共空间紧密联系的重要部分之一,从住宅内部来看,外廊空间与居住单元仅有一墙之隔,是垂直居住模式下各门各户的户前空间,从住宅外部来看,外廊既是居住空间与建筑外部环境产生联系的中间媒介,又占有建筑外立面一半的比重而影响着住宅形象与性格,因此对外廊空间的设计研究绝不能与这些相关因素割裂。文章从三个层面来对外廊空间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外部环境层面的体量与尺度、布局与景观、近地处理等设计策略,内部空间层面的外廊空间形态、户前空间以及相关联的户型布局等设计策略,以及细部层面的附属结构、绿化设置、改善视线干扰等设计策略。首先对国内南方城市中外廊式集合住宅对外廊空间进行实地调研,选取深圳、厦门两个南方城市中对7栋外廊式住宅作为主要调研对象,观察并总结外廊空间现状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其次,基于外廊空间现状的不足之处,结合前期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国内外案例收集的理论基础,针对现状问题从各个层面分别提出具体的设计、改善策略,并结合对代表性案例的解读,分析、归纳外部环境层面与内部空间层面对设计策略在具体案例中的综合性运用。文章意在为建筑设计者进行外廊式集合住宅设计时,提供一套多方位的外廊空间设计策略作为参考,帮助促进外廊空间设计的有效性与附加价值,提高外廊式住宅的整体居住品质,营造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

杨亚杰[4](2020)在《福建永定土楼建筑文化展示馆工程设计项目实践》文中提出随着可持续建筑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重视,以生土为材料的传统民居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生土建筑因其较高的生态性价比和广泛的地域适应性在我国大量存在,但其固有的材料性能和力学缺陷使其逐渐沦为危房和贫困落后的象征。在我国,有关于现代生土建筑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的研究。在福建土楼集中分布的地区,生土材料由于可就地取材和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而被广泛应用,以生土为核心的传统建造工艺在当地已延续数百年,是当地村民的共同记忆。然而由于生土材料本身的局限性、建造技术的经验化以及空间营造的低效性,传统生土建筑正面临发展困境,当地传统生土营建技术与现代生活生产方式显得格格不入。在此背景下,恰逢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大会在福建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导师团队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客家民俗文化村开展现代生土建筑的示范与推广,以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精神为指导方针,改善当地传统村落的发展困境,进而唤醒当地村民的集体记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永定土楼建筑文化展示馆就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本文系统记录并梳理了永定土楼建筑文化展示馆从前期设计到施工完成的全过程,包括实地调研、制定原则与策略、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到驻场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导。首先,结合对永定地区调研分析,从当地气候条件因素、当地的传统营建工艺、当地的地理特性和资源条件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确定设计原则与策略;然后进行方案设计研究,包括基础分析、概念设计,在此基础上确定最终方案;再进行施工图设计研究,包括各部分的选型和设计;最后是驻场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导,着重介绍了当地建造工艺的现场实验与应用以及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完成展示馆的建造。项目完成后,我们对建成效果进行了评价,从施工难度、经济性和能耗三个方面对设计原则与策略进行验证。本项目从设计到建造完成的全过程,也是现代生土建筑在福建地区的示范与推广的过程。此次实践进一步探索现代夯土建造技术应用及推广的可能性,培养了一批现代夯土工人;与此同时,本项目也充分挖掘与运用了当地的营建工艺,从当地传统营建工艺中探索现代夯土建筑在福建地区的生态潜能。

林祉辛[5](2020)在《福建民间文化符号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代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精神层面远比起物质生活追求更受人民的追捧。2014年随着“特色小镇”概念首次由浙江省长李强提及,民间文化的新兴载体开始渐入大众视野,景观设计中的民间文化关注度越来越高。福建省内的景观建设,普遍存在对于民间文化的体现过于单薄,民间文化符号的挖掘不够深入以及雷同现象如雨后春笋般俯拾皆是。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本人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法对福建闽西客家民间文化的识读做了从自然环境到人文历史文化的系统整理分析,深入探究闽西地区民间文化特色以及闽西文化符号的特征题材。其次,结合相关理论对马嵬驿民俗村、云栖小镇和诗经里小镇这些优秀案例进行剖析,发现其中对民间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值得借鉴的优势。最后总结出符号的提取原则、方法以及如何在培田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合理应用。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总结出民间文化符号的提炼、转化和民间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方法:从划分空间与景观细节两方面入手,分别应用于建筑、小品、水体植物和基础设施中。最后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有很好的帮助,使得福建闽西民间文化符号更适宜的体现于景观之中,发扬传承客家文化。

陈家欢[6](2020)在《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文中提出乡村聚落是从土地中生长出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的结果,需要日复一日的修补、完善,其营建方式和手段浸润着时间积累与空间变化融合成的智慧经验,是当代聚落建设值得借鉴的源泉。对安全的需求是乡村聚落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防御性的表征一直伴随着聚落的演变与发展,在动乱环境中民间自卫的聚落形式往往与官方屯守系统相互补充,很好地体现了防御性文化在基层组织中的渗透。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有别于他地的多民系、多民族共生于复杂海陆地理环境中的生存格局,并在动乱环境中逐渐建立和发展了军事布防体系,乡村聚落在防御性的表征上亦随之波动延展。本文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综合运用了建筑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历时观与共时观并重的思路构建研究框架,将聚落防御性分别置于历史整体进程和聚落系统之内进行分析。通过对乡村聚落发展历程的回溯,揭示了聚落防御性变化、聚落演变和社会动乱之间的关系,借助对明清时期广东社会背景、动乱形势和在此基础上的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分析,阐释了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在明清陆续涌现、相继选择的历史情境和重要刺激因素。再以防御性为切入点,通过实例印证,分析在明清时期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下,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最终形成的以防御性表征特点为依据分化的聚落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旨在从地理空间分布和时间波动序列上构建战争、军事布防体系建设与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乡村聚落演变进程中重要历史节点的社会背景梳理,尤其是一些防御性凸显的乡村聚落生成的社会情境,来阐释土地政策和组织类型引发的社会变革对乡村聚落演变的重要影响,以明确在聚落演进中防御性变化与社会动乱起伏之间的关联规律,以及与军事防御体系相互作用的事实,进而明晰防御性与公共性、社会性和在地性相互博弈的过程对聚落演进方向的促进作用。其次,以防御性变化规律为基础,确立了研究明清广东社会变革背景、社会动乱、军事防御体系、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四大主要研究内容。先是从朝代更迭、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科技进步等方面阐述明清广东社会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再通过分析时代背景引发的在广东地域发生的特殊政策变革及其对应的社会组织变化,从而阐释明清广东地方社会基于身份矛盾、经济矛盾、学额矛盾为主的多族群对抗、融合、共生的族域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明清时期发生在今广东辖区范围内有关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历史记载,把握明清广东动乱的整体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规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时空关联。之后,基于对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在维度建构、策略选择、空间塑造三个层面的分析,概括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及其内涵。最后,通过实例调研和综合分析,以不同层面、层层递进的思路,构建了从防御性到防御行为选择,再到防御实体和防御性的空间表征之间的关联脉络,从而从防御性表征的视角将乡村聚落类型总结为三大模式、七类实体和十七种主要亚型。再以地理空间和时间序列作为连接的桥梁,将不同防御模式的乡村聚落与动乱形势、军事防御系统在时空分布规律上进行比对,既把握了明清广东动乱形势对另两者有直接影响的整体规律,也阐释了动乱核心圈与挤压带对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影响,并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军事防御体系营建与乡村聚落防御性变化之间的关联性。

彭逸宁[7](2020)在《客家小镇景观设计研究 ——以寻乌客家小镇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快速推进。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实现的重要手段,自从浙江省首次提出这个概念以来,特色小镇的建设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并迅速发展。当前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逐渐增多,如何打造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小镇景观,是客家小镇能否凸显特色,达到预期建设效果的关键。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比较滞后。在客家小镇景观设计方面,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以客家小镇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挖掘和提炼客家文化元素并运用在景观设计中,探索客家小镇景观设计原则和策略,丰富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理论研究。首先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明确了客家文化、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等相关概念。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理论基础和设计经验,得出客家小镇的景观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具体从选址布局、建筑形式与装饰、种植设计、景观小品、铺地图案与材料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寻乌县客家小镇项目的景观设计方案,将总结归纳的设计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希望通过研究,能对同类性质的客家小镇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寿焘[8](2020)在《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土建筑是以地方资源为基础,为满足当地社会生产与生活需求,达到气候适应与环境舒适,富含民俗文化与象征意义,综合承纳并延续乡土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乡村、小城镇等小中型聚居群落为主要依托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科技等发展程度,也集中的作为传承各地区乡土文化、生活习俗及民间技艺等的综合媒介。作为构成中国乡土建筑中最为典型分支之一的徽州乡土建筑,在千百年发展衍变中,受到包括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社会发展因素等在内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稳定且极具识别性、代表性的样式与类型,深具研究价值。论文将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类型学方法,系统梳理了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类型及其逻辑系统,揭示其物质构成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民间技艺、文化象征等方面的内在关系,架起“建构—类型”的系统研究文本,并形成了以材料建造类型、空间类型、性能类型及装饰类型为主体的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材料及其所形成的建造前提、过程、模式、结果等的类型归纳。此章节通过对材料的背景、来源、组成以及工匠系统、建造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探究,形成对“基台/楼面、构架、围护、屋顶”等四个建造子系统的类型解析。第二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空间原型及其空间建构逻辑的类型梳理。此章节系统总结了徽州乡土建筑空间的三种基本原型和两种拓展类型,并围绕“天井”这一核心空间进行类型解析,进而探究在原型基础上形成的徽州乡土建筑空间类型组织规律。第三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应对当地气候所形成的性能机制的建构类型探索。此章节从影响乡土建筑的“风、光、热、水/湿”这四个主要环境因素入手,探究徽州乡土建筑单体在应对环境,并构建自身气候适应性与舒适度中所形成的建构类型。第四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装饰特征及其文化意义的类型总结。此章节从“装饰工艺、建构要素、意义象征”三个视角,尽可能全面的阐释装饰之于建构的意义、类型及其影响,从而将一般意义上游离于建筑本体边缘的装饰系统容纳进乡土建构的体系之中。论文紧扣“建构”这一主题,以“类型”为工具,将徽州乡土建筑的文化性、技术性、生态性和艺术性融入其中,使整个研究论述在材料建造、空间模式、性能调控、装饰意涵等方面充分揭示乡土建构的奥秘。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330余幅。

韩雪莹[9](2020)在《互动式博览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互动式建筑的众多建筑类型当中,最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为博览建筑。原因是其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将信息进行传递及接收的特殊建筑类型。故本文选择对互动式建筑进行深入研究,这对我们探讨未来博览建筑信息传播形式的可能性发展有着极其且深远的意义。互动式博览建筑设计研究是建筑学、交互设计学和互动理论的交叉研究课题。研究目的在于,剖析改变以往博览建筑信息被动传播模式的互动动因,把博览建筑设计的主体由物转向人,以人的体验为终点,以此扩展互动式博览建筑的设计策略,为深入探索今后博览建筑的设计发展方向做基础。从设计方面看,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互动式设计遍布于设计方法的每一个阶段:从建筑方面上看,一种新的建筑形式——互动式博览建筑已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互动式博览建筑是可以将建筑内部信息双向交互传递的系统,能够感受到受众的需要,察觉周围环境的变化,根据空间的条件特性,主动做出相应的回应与改变。博览建筑也因互动理念的加入具有了感觉,成为了会思考、可调试的生命体,能够与展示空间、展示物品及建筑内的受众做互动。论文运用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对其基本理论、实验中的互动数据获取、互动设计策略构建、体验评价进行研究,初步搭建了互动式博览建筑的设计研究体系。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论文:首先,互动式博览建筑的互动特性基本理论研究,是在融合数字技术的建筑理论研究和互动式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度思考互动式博览建筑的基本理论问题,为后续的设计体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这部分研究提出了互动式博览建筑的涵义、定位、特点;从互动动因、互动手段、互动技术、互动行为四个角度,确定了融合数字技术后互动式博览建筑的研究基础;并将博览建筑的互动类型进行分类,分别是游客之间的互动、展示互动和展示空间的互动。这三部分也正是本文后续的三章核心内容。博览建筑中的游客互动研究,是在深入分析了博览建筑中的游客常见类型及互动方式的基础上,确立了游客互动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游客的行为和感知。通过对J.Armand Bombardier博览建筑中的Idea Studio展厅实地调研,对游客的行为互动进行分析,收集并归纳总结三种类型游客的互动行为,由此确定游客行为塑造的互动关系。其次运用类比举例的方法,分析传统博览建筑与互动式博览建筑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联觉的体验对比,对游客的感知互动进行剖析。最后通过发掘游客必然行为、感官置换、单元模块变性、虚实共建的互动方法,确立基于游客互动的设计策略。博览建筑中的展示互动研究,是在现有互动设计理论及对展品分类、互动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实验勘测、数据总结的方法,以展品为中心点,研究展品与游客之间、展品与展品之间、展品与展示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分别对应的实验方法是基于Ergo Lab的互动设计分析、基于Fast-Surf算法的互动设计分析、基于Videogrammetry的互动设计评价分析。并将实验数据归纳整理,延伸出展示互动的两个设计策略:依据展示单元内的展陈内容进行空间环境设计、将展品本身作为划分空间的元素以此弱化空间界限。博览建筑中的空间互动研究,是在对互动空间的分类、互动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上,按照互动理论的特征性质建立的博览建筑展示空间设计研究。这部分研究以空间设计的四条设计对策为前提,分别以体验互动、开放互动、混合互动、弹性互动为基础探讨加入互动理念后的博览建筑前后设计对比。总结设计对比后的经验归纳互动展示空间设计策略及空间的互动感营造,并结合具体实例来进行阐释与论证。总之,基于数字技术的互动式博览建筑设计研究通过将数字技术和互动理论与方法进行交叉融合,构建起互动式博览建筑的设计理论研究框架,并最终形成了博览建筑中三个互动分类的设计策略。这为互动式建筑设计领域增添了新的理论与方法,为建筑师利用互动理论进行建筑创新提供了智能化工具,也对互动式建筑的设计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

高丽[10](2019)在《创新视角下的小微居住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土地资源紧张,房价过高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面临居住困难的问题。尤其对于当下的青年群体来说,他们有着迫切的住房需求,却大部分难以负担城市过高的房价。近年不断出现的“房奴”“蜗居”“蚁族”等热词则直接反映了当代青年人面临的严峻居住问题和巨大生活压力,也因此催生了当下小微居住空间的出现。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居住空间的小型化是缓解城市居住问题和解决居民住房压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对我国住房结构的一种补充。但作为有着大量市场需求的居住类型,对小微居住空间的设计研究往往停留在传统的优化平面尺寸以及调整户型结构上,忽视了居住品质的提升,缺少创新性。因此笔者提出本课题,关注当下能够创新解决小微居住空间核心问题——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提升居住品质的设计方法,结合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以期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空间,提高居住者的居住体验与居住品质,探索未来小微居住空间发展的更多可能性。本文通过对当下城市青年群体的居住结构、居住行为以及小微居住空间中青年人的居住现状调研,得知了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和居住问题,梳理了小微居住空间尺度、功能、以及空间组合的常规设计方法,意识到小微居住空间传统设计方法的局限性,继而从居住模式、工业化设计、结构构件、家具设备几个方面探索总结了有助于提高小微居住空间利用率,同时又能提升居住品质的创新应用,最后基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创新应用的总结,归纳了小微居住空间的设计策略,希望能够为打造“小而全面、小而高效、小而舒适”的小微居住空间提供设计参考。

二、让土楼走进人们的视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土楼走进人们的视线(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VI优化设计研究 ——以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设计背景
        一、地域文化在VI设计中的融合
        二、委托设计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价值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重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
第二章 国内外建工企业VI现状及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第一节 品牌的概念及溯源
        一、国内建工企业VI设计现状
        二、国外建工企业VI设计现状
    第二节 国内外建工企业 VI 设计现状
        一、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二、广东海苑建工集团
    第三节 国内建工企业 VI 设计案例
        一、Obra Blanca建筑公司VI设计
        二、ASEI ARCHITECTS建筑公司VI设计
    第四节 国外建工企业 VI 设计案例
        一、同济大学校徽优化设计
        二、万科地产VI优化设计
        三、Apple公司标识优化设计
第三章 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原VI系统问题分析及优化设计策略
    第一节 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原VI系统及问题分析
        一、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VI系统现状
        二、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原VI系统问题分析
    第二节 VI系统优化设计的意义与一般方法
        一、企业VI系统优化意义
        二、VI系统优化一般方法
    第三节 福建省建工集团总公司VI系统优化设计策略
        一、现代企业VI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二、“闽”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
        三、地域文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第四章 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VI优化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原VI设计的取舍与个性化
        一、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原VI设计保留部分
        二、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原VI设计割弃部分
        三、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VI优化设计个性化
    第二节 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VI优化设计中的基础系统设计
        一、企业标识
        二、企业标准字体
        三、企业标准色及辅助色
        四、企业辅助图形
        五、企业印刷字体
    第三节 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VI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系统设计
        一、企业办公事务用品
        二、企业外部场地环境
        三、企业内部场地环境
        四、企业员工服饰
        五、企业广告媒体
        六、企业交通工具
        七、企业礼品
        八、企业展览展示
        九、企业印刷品
    第四节 VI系统的应用与传播
        一、VI系统的应用
        二、VI系统的传播
        三、维护管理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VI使用制作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研究 ——以南靖土楼世遗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地域特征相关研究
        1.4.2 传统村落水系景观相关研究
        1.4.3 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4.4 研究综述总结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5.3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闽西南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自然与人文景观背景研究
    2.1 闽西南自然条件特征
        2.1.1 区位及气候特征
        2.1.2 地形及水文特征
        2.1.3 动植物资源种类
    2.2 闽西南人文环境特征
        2.2.1 开发建制沿革
        2.2.2 经济发展历史
        2.2.3 闽客文化交融
        2.2.4 文化遗产众多
    2.3 南靖土楼世遗村落概况
        2.3.1 石桥村
        2.3.2 河坑村
        2.3.3 塔下村
        2.3.4 南欧村
        2.3.5 梅林村
        2.3.6 云水谣(璞山、官洋、坎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靖土楼传统村落对闽西南水系的适应机制研究
    3.1 闽西南水系特征
        3.1.1 水系结构特征
        3.1.2 水情特征
        3.1.3 景观感受特征
    3.2 南靖土楼传统村落对水系的适应机制分析
        3.2.1 村落选址与山水环境
        3.2.2 总体布局与溪流形态
        3.2.3 村落水系与理水用水
        3.2.4 传统活动与滨水空间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闽西南传统村落水系景观要素地域特征提取——以河坑村为例
    4.1 河坑村水系景观格局及其对村落空间构成的影响
        4.1.1 水系景观格局分析
        4.1.2 依托水系的聚落形态分析
        4.1.3 传统理水手法分析
    4.2 河坑村水系景观构成要素地域特征提取
        4.2.1 溪流形态
        4.2.2 滨水植被
        4.2.3 驳岸形态
        4.2.4 滨水构筑
        4.2.5 滨水动态人文景观
    4.3 典型水系景观节点分析
        4.3.1 水口
        4.3.2 “添丁坟”
        4.3.3 “三叠瀑”
        4.3.4 “双瀑布”
    4.4 南靖其它土楼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典型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4.4.1 石桥村临溪外向型土楼及成因分析
        4.4.2 塔下村多种尺度的滨水院落分析
        4.4.3 南欧村特色滨水建筑的空间分析
        4.4.4 云水谣溪边大榕树群独特性分析
        4.4.5 不同族源村落水口桥差异比较分析
        4.4.6 本节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闽西南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5.1 水系景观地域特征保护与发展基本思路
        5.1.1 现状问题与挑战
        5.1.2 相关案例学习及启示
        5.1.3 基本思路:保护发展地域特征共性与个性
    5.2 水系景观地域特征“宏观-中观-微观”层级式保护体系
        5.2.1 构建基本策略框架,衔接宏观-中观-微观策略
        5.2.2 宏观层面基本策略:加强保护与管理
        5.2.3 中观层面基本策略:维护村落格局,传承理水智慧
        5.2.4 微观层面基本策略:保护特色要素,鼓励村民参与
    5.3 微观尺度水系景观要素地域特征保护与发展指引
        5.3.1 保护溪流形态特征,恢复水生态
        5.3.2 保护特色滨水植被,丰富水岸植被带
        5.3.3 延续传统驳岸形式,进行生态化改造
        5.3.4 建立滨水构筑指引,统一协调景观风貌
        5.3.5 优化滨水活动空间,提升场地活力
        5.3.6 尊重村落水景核心要素,强化个性特征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研究总结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3)南方集合住宅外廊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的创新点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的地域范围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集合住宅
        1.4.2 外廊式集合住宅
        1.4.3 外廊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
        1.5.1 日本
        1.5.2 国内
        1.5.3 小结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南方外廊式集合住宅相关背景
    2.1 外廊式集合住宅分类
        2.1.1 集合住宅的多种分类
        2.1.2 外廊式集合住宅常见形式
    2.2 外廊空间特征
        2.2.1 外廊空间的构成要素
        2.2.2 外廊空间的基本属性
        2.2.3 外廊空间的使用者需求
    2.3 外廊空间面积计算的规定与趋势
        2.3.1 外廊空间公摊面积计算的规定
        2.3.2 公摊面积交易的趋势
    2.4 外廊空间的设计原则
    2.5 南方外廊式集合住宅调研概况
        2.5.1 项目概况
        2.5.2 调研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方集合住宅外廊空间现状的不足
    3.1 外廊空间的使用者诉求与反馈
        3.1.1 住户对外廊空间的问题反馈
        3.1.2 住户邻里交往的意向
        3.1.3 调查结论
    3.2 外部协调情况
        3.2.1 体量与尺度
        3.2.2 布局与景观
        3.2.3 近地处理
    3.3 内部空间适宜情况
        3.3.1 外廊空间的形态比例
        3.3.2 户前空间
        3.3.3 外廊空间与户型布局
    3.4 细部设计情况
        3.4.1 附属构件
        3.4.2 视线干扰与视线联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廊空间的外部协调性设计研究
    4.1 住宅体量与尺度
        4.1.1 住宅体量过大的原因
        4.1.2 体量的横向尺度改善
    4.2 住宅布局与景观
        4.2.1 外廊景观需求的原因
        4.2.2 外廊景观内容
        4.2.3 行列式布局与外廊景观策略
        4.2.4 围合式布局与外廊景观策略
    4.3 住栋近地处理
        4.3.1 近地楼层的外廊设计
        4.3.2 底层环境与外廊的品质平衡
    4.4 设计策略的综合性运用解析——东云canal court住区
        4.4.1 项目概况
        4.4.2 注重楼层与街区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4.4.3 建筑体量消解
        4.4.4 外挂楼梯、空中连廊增加外廊开放性与连续性
        4.4.5 住栋近地处理
        4.4.6 案例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廊空间的内部空间适宜性设计研究
    5.1 外廊空间形态
        5.1.1 外廊纵向空间长度
        5.1.2 外廊横向空间宽度
        5.1.3 外廊空间高宽比
    5.2 户前空间设计
        5.2.1 入户空间
        5.2.2 住户外墙界面开口形式
        5.2.3 第二次轮廓线
    5.3 促进户型布局与外廊的联系
        5.3.1 生活朝向
        5.3.2 户型的公私等级秩序
        5.3.3 户型布局与外廊的三种常见联系方式
        5.3.4 加入开放性布局的户型单元
    5.4 设计策略的综合性运用解析——葛西绿城集合住宅
        5.4.1 项目概况
        5.4.2 户型布局
        5.4.3 入户空间设计
        5.4.4 外墙开口界面
        5.4.5 第二次轮廓线
        5.4.6 视线干扰与视线联系
        5.4.7 案例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廊空间的细部设计研究
    6.1 附属构件与材质使用
        6.1.1 围护构件的造型与装饰
        6.1.2 色彩运用
        6.1.3 地面铺装
    6.2 绿化设置
        6.2.1 悬挂式盆栽
        6.2.2 放置式盆栽
        6.2.3 攀缘植物
    6.3 改善视线干扰
        6.3.1 外部入户界面调整
        6.3.2 设置可操作屏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福建永定土楼建筑文化展示馆工程设计项目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可持续建筑
        1.1.2 传统生土建筑及其发展现状
    1.2 项目背景
        1.2.1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1.2.2 现代生土建筑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2 设计策略研究
    2.1 气候条件因素
        2.1.1 当地气候条件要素概述
        2.1.2 传统建筑气候适应性表达
        2.1.3 考虑气候因素的设计策略
    2.2 源于当地的传统营建工艺
        2.2.1 当地传统夯土建筑建造经验
        2.2.2 当地传统建造工艺的发掘
    2.3 地理特性与资源条件因素
        2.3.1 当地地理特性与建筑的联系
        2.3.2 资源条件因素
        2.3.3 考虑地理和资源因素的设计策略
    2.4 本章小结
        2.4.1 设计原则
        2.4.2 设计策略
3 方案设计研究
    3.1 基础分析
        3.1.1 村落概况分析
        3.1.2 功能需求分析
        3.1.3 基地分析
        3.1.4 传统建筑形制分析
    3.2 概念设计
        3.2.1 概念生成
        3.2.2 方案对比
    3.3 方案设计
        3.3.1 功能分布
        3.3.2 流线组织
        3.3.3 剖面分析
        3.3.4 日照分析
        3.3.5 室内设计
    3.4 最终方案
        3.4.1 方案效果
        3.4.2 方案图纸
    3.5 本章小结
4 施工图设计研究
    4.1 基础选型与设计
        4.1.1 夯土建筑基础的做法研究
        4.1.2 本项目基础选型分析与设计
    4.2 结构选型与设计
        4.2.1 主体结构体系
        4.2.2 现代夯土建筑的结构体系
        4.2.3 本项目的结构设计
    4.3 屋顶选型与设计
        4.3.1 当地常规建筑屋面做法
        4.3.2 本项目的屋面构造设计
    4.4 材料选择与设计
        4.4.1 夯土墙的建构与设计
        4.4.2 当地石材的建构与设计
        4.4.3 竹篱笆墙的建构与设计
        4.4.4 PTFE膜幕墙的建构与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驻场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导
    5.1 施工综合介绍
        5.1.1 施工前准备工作
        5.1.2 施工组织方式
        5.1.3 施工流程介绍
        5.1.4 施工设备与材料
    5.2 当地建造工艺的现场试验与应用
        5.2.1 基础施工
        5.2.2 钢结构施工
        5.2.3 木纹混凝土墙浇筑
        5.2.4 河卵石墙砌筑
        5.2.5 夯土墙夯筑
        5.2.6 屋面铺设
        5.2.7 室内地面处理
        5.2.8 室外工程
    5.3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5.4 建成效果
    5.5 本章小结
6 评价与总结
    6.1 预期性能
        6.1.1 施工难度评估
        6.1.2 经济性评估
        6.1.3 能耗评估
    6.2 综合评价
        6.2.1 当地建造工艺的发掘与运用
        6.2.2 现代夯土建造技术应用及推广
    6.3 总结与展望
        6.3.1 总结
        6.3.2 不足与反思
        6.3.3 收获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施工图纸

(5)福建民间文化符号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符号学概论
        2.1.1 符号概念
        2.1.2 符号分析与提取
        2.1.3 符号提取原则
        2.1.4 符号分类提取
        2.1.5 符号在景观设计中应用
    2.2 特色小镇景观概念
        2.2.1 特色小镇概念
        2.2.2 特色小镇景观特征
        2.2.3 特色小镇类型
    2.4 福建民间文化的识读
        2.4.1 福建闽西地区客家文化的解析
        2.4.2 福建民间文化符号化特征
        2.4.3 民间文化艺术符号化过程
        2.4.4 福建民间文化符号题材
    2.5 总结
第三章 相关案例分析
    3.1 马嵬驿民俗村
        3.1.1 项目概况
        3.1.2 相关文化资源
        3.1.3 关中民间文化符号在景观上的应用
    3.2 杭州云栖小镇
    3.3 沣滨水镇诗经里
        3.3.1 空间布局
        3.3.2 景观细节
    3.4 总结
第四章 福建民间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4.1 民间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4.1.1 文化价值
        4.1.2 地域价值
        4.1.3 审美价值
    4.2 福建民间文化符号在特色小镇景观中的设计原则
        4.2.1 传承并发展民间特色文化
        4.2.2 完整呈现福建民间文化的特色
        4.2.3 有利于特色小镇的发展
        4.2.4 符合景观设计要求
        4.2.5 经济适用性原则
    4.3 福建民间文化符号提炼方法与转译
        4.3.1 福建民间文化符号选取
        4.3.2 福建民间文化符号提炼
    4.4 福建民间文化符号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4.4.1 空间布局划分
        4.4.2 景观细节塑造
    4.5 总结
第五章 福建民间文化符号在培田小镇景观中的应用
    5.1 培田小镇概况
        5.1.1 区位分析
        5.1.2 项目现状分析
        5.1.3 SWOT分析
    5.2 设计构思与理念
        5.2.1 参考依据
        5.2.2 设计原则
        5.2.3 设计主题与定位
    5.3 总体规划设计
        5.3.1 总体平面布局
        5.3.2 功能区划改造
        5.3.3 规划结构分析
        5.3.4 道路交通分析
        5.3.5 公共设施分布
        5.3.6 照明设施分布
    5.4 详细改造设计
        5.4.1 客家文化区设计
        5.4.2 驿路寻踪区设计
        5.4.3 古街商业街区设计
        5.4.4 宗祠民俗区设计
        5.4.5 耕读文化区设计
    5.5 专项设计
        5.5.1 植物材料选择
        5.5.2 铺装材料设计
        5.5.3 公共设施与小品设计
        5.5.4 标识系统设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图片来源
作品集

(6)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内容及范畴
        1.2.1 对象——聚落防御性
        1.2.2 载体——(传统)乡村聚落
        1.2.3 时空——明清广东
        1.2.4 变量——地域动乱、自然环境、文化传播
    1.3 研究现状及基础
        1.3.1 国内外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1.1 建筑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1.2 其他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2 国内建筑学科对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1.3.2.1 研究地域分布
        1.3.2.2 主要研究类型
        1.3.2.3 研究范畴划分
        1.3.3 关于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1.3.4 其他学科对广东明清时期地域动乱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1.3.4.1 历史学视角: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
        1.3.4.2 社会学视角:社会文化变迁与族群融合
        1.3.4.3 地理学视角:动态历史进程中的空间结构变化
        1.3.5 研究现状小结
        1.3.6 对相关古籍志书及专门史着作的整理
        1.3.6.1 断代史着作
        1.3.6.2 地方志着作
        1.3.6.3 专门史着作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1.1 田野调查
        1.5.1.2 文献综述
        1.5.1.3 归纳分析
        1.5.2 研究框架
    1.6 案例选取的依据及概况
第二章 产生:乡村聚落及其防御性的历史演进
    2.1 聚落防御性的缘起与表征
        2.1.1 物候环境与群体生存
        2.1.2 防御意识与聚落演变
    2.2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的演进综述
        2.2.1 乡村聚落的形成
        2.2.1.1 “聚”在集合过程中分化出的城乡雏形
        2.2.1.2 户籍制度完善下的乡制初立
        2.2.2 乡村聚落的发展
        2.2.2.1 从地域区别到社会职业分工差异的城乡两分
        2.2.2.2 从“乡-里”到“乡-村”的乡村基层结构变化
        2.2.3 乡村聚落的复杂化
        2.2.3.1 乡村行政组织单元的规模变化
        2.2.3.2 自然村在社会基层管理中的重要性
        2.2.3.3 乡村的“都市化”进程
        2.2.4 乡村聚落演变的关键动因
        2.2.4.1 土地政策
        2.2.4.2 组织类型
    2.3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演进中的防御性表征
        2.3.1 生产群体的依附与疏离
        2.3.1.1 显性表征——庄园的空间集聚化过程
        2.3.1.2 隐性表征——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交互影响
        2.3.2 社会组织的割裂与统一
        2.3.2.1 显性表征——坞壁的扩散普及
        2.3.2.2 隐性表征——地方割据到生活单元的演进
        2.3.3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与更迭
        2.3.3.1 显性表征——军堡的体系化建设
        2.3.3.2 隐性表征——防御性文化的基层渗透
        2.3.4 民间自卫与官方屯守的若即若离
        2.3.4.1 显性表征——山水寨的几废几兴
        2.3.4.2 隐性表征——“居民自为保守”组织的延续
    2.4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基本情况
    2.5 本章小结
        2.5.1 防御性与聚落演变的关系
        2.5.2 社会动乱对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影响
        2.5.3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特点
第三章 情境:影响明清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社会背景
    3.1 明清两朝: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
        3.1.1 科技进步转化的世界格局
        3.1.2 朝代更迭激化的民族斗争
        3.1.3 土地兼并分化的阶级立场
        3.1.4 自然灾害恶化的生存环境
    3.2 广东地方:变革丛生的地域背景
        3.2.1 迁界展届与移民活动
        3.2.1.1 迁界、展届的基本概况
        3.2.1.2 移民安置下的族群
        3.2.2 土地开垦与宗族扩张
        3.2.2.1 土地垦殖的基本情况
        3.2.2.2 由“官-民”之别到“民-沙”之别的转变
        3.2.2.3 宗族在土地开垦中的作用
        3.2.3 乡勇团练与结社会匪
        3.2.3.1 守御废弛的官方防御力量
        3.2.3.2 地方武装力量的兴起
    3.3 群体融合:冲突蔓延的族域背景
        3.3.1 基于户籍制度的身份矛盾
        3.3.1.1 瑶、黎等少数民族的“归化”与“反抗”
        3.3.1.2 棚户、矿民等职业集团的集聚
        3.3.1.3 疍户的征用与消弭
        3.3.2 基于赋税制度的经济矛盾
        3.3.2.1 田赋制度的改革
        3.3.2.2 盐利与走私
        3.3.2.3 租佃与争讼
        3.3.3 基于科举制度的学额矛盾
        3.3.3.1 学额的分配制度
        3.3.3.2 寄籍应试政策
    3.4 本章小结
        3.4.1 社会矛盾与族群的凝结
        3.4.2 防御对象与武器的变化
第四章 刺激:明清广东动乱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时空耦合
    4.1 动乱形势的基本建构
        4.1.1 时空范畴的确立
        4.1.2 动乱统计的方法
        4.1.3 动乱类型的划分
        4.1.3.1 A型:割据与统一的对抗
        4.1.3.2 B型:掠夺与保卫的对抗
        4.1.3.3 C型:流劫与平乱的对抗
        4.1.3.4 D型:争占资源的互相对抗
        4.1.3.5 其它复合型
    4.2 动乱的时空分布规律
        4.2.1 动乱频次的波动规律
        4.2.2 动乱密集期的类型统计
        4.2.2.1 明景泰(1449-1457)至明天顺(1457-1464)
        4.2.2.2 明嘉靖(1521-1566)至明隆庆(1566-1572)
        4.2.2.3 清顺治(1644-1661)至清康熙(1661-1722)
        4.2.2.4 清嘉庆(1796-1820)至清道光(1820-1840)
        4.2.3 动乱的空间分布特点
        4.2.3.1 Ⅰ类:沿海及近海动乱圈
        4.2.3.2 Ⅱ类:内陆动乱圈
    4.3 动乱形势的动态生成
        4.3.1 由明至清的空间变化
        4.3.1.1 Ⅰ类动乱核心由东部至中部转移
        4.3.1.2 Ⅱ类动乱核心由省界边境向粤东南及境中转移
        4.3.2 动乱叠加的综合态势
        4.3.2.1 核心圈的叠合:大型核心区与集中核心点
        4.3.2.2 挤压带的形成:核心圈夹击的外围交汇区域
        4.3.2.3 弥散区的均衡:动乱均衡蔓延的区域
    4.4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
        4.4.1 建设概况
        4.4.1.1 明朝对布防体系的初步建设
        4.4.1.2 清朝对布防体系建设的延续与改变
        4.4.2 基层巡司的分布与变化
        4.4.3 海防卫所的分布与变化
    4.5 本章小结
        4.5.1 地方动乱的主要类型与综合分布
        4.5.2 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时间后置性
        4.5.3 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对应
第五章 涌现: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的解析
    5.1 防御性实体的维度构建
        5.1.1 私密居住(P)
        5.1.1.1 实体构成
        5.1.1.2 要素特点
        5.1.2 公共凝结(C)
        5.1.2.1 实体构成
        5.1.2.2 要素特点
        5.1.3 联合对抗(U)
        5.1.3.1 实体构成
        5.1.3.2 要素特点
        5.1.4 自然融合(N)
        5.1.4.1 实体构成
        5.1.4.2 要素特点
    5.2 防御性策略的地域适应
        5.2.1 借势与造势
        5.2.1.1 山水掩映
        5.2.1.2 连片聚集
        5.2.2 统合与多元
        5.2.2.1 轴心布局
        5.2.2.2 分支布局
        5.2.3 特殊与普及
        5.2.3.1 临时避难
        5.2.3.2 住防合一
    5.3 防御性空间的塑造手段
        5.3.1 网络秩序化
        5.3.1.1 集聚
        5.3.1.2 排列
        5.3.1.3 复合
        5.3.2 层级界域化
        5.3.2.1 线性围合
        5.3.2.2 点式布防
        5.3.3 空间吸引场
        5.3.3.1 错位
        5.3.3.2 迷迭
        5.3.3.3 曲折
        5.3.4 精神布控点
        5.3.4.1 核心性
        5.3.4.2 多样性
    5.4 本章小结
        5.4.1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
        5.4.2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内涵
        5.4.2.1 环境适应性
        5.4.2.2 安全围合性
        5.4.2.3 族群凝聚性
第六章 反馈: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类型与选择
    6.1 防御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实体分化
        6.1.1 (P·U)模式:私密与联合为主
        6.1.1.1 模式特点
        6.1.1.2 实体分化
        6.1.1.3 实例分析
        6.1.2 (P·C)模式:私密与公共为主
        6.1.2.1 模式特点
        6.1.2.2 实体分化
        6.1.2.3 实例分析
        6.1.3 (C·U)模式:公共与联合为主
        6.1.3.1 模式特点
        6.1.3.2 实体分化
        6.1.3.3 实例分析
    6.2 动乱形势下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选择
        6.2.1 动乱核心圈防御模式的整体概况
        6.2.1.1 江-佛区
        6.2.1.2 汕-揭区
        6.2.1.3 惠-河区
        6.2.1.4 其他核心点
        6.2.2 动乱类型影响下的防御类型分野
        6.2.2.1 交通体系的规整与混沌
        6.2.2.2 小家庭聚居的扩张与中断
        6.2.3 动乱时间促进中的防御核心凝结
        6.2.3.1 宗族控制下单核心的极速扩张
        6.2.3.2 共同抗险形成的多元核心聚集
        6.2.4 动乱空间挤压出的防御体系复合
        6.2.4.1 挤压带一:点式布防的分散运用
        6.2.4.2 挤压带二:防御、生活空间的集成化
        6.2.4.3 挤压带三、挤压带四:外部围合的重复使用
    6.3 军事防御体系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影响
        6.3.1 巡司变更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6.3.1.1 职能转化对乡村集聚格局的促进
        6.3.1.2 驻地建设对乡村防御体系的重构
        6.3.2 卫所兴衰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6.3.2.1 卫所衍变型聚落防御维度的转移
        6.3.2.2 营房制度对空间网络均质的作用
    6.4 本章小结
        6.4.1 防御模式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七类实体分化
        6.4.2 动乱类型、时间及空间分布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作用
        6.4.3 军事防御体系与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关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明清(1368-1912)主要战争分类表
    附录2-明朝(1368-1644)主要动乱汇总表
    附录3-清朝(1645-1840)主要动乱汇总表
    附录4-广东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名单
    附录5-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部分)防御模式统计简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客家小镇景观设计研究 ——以寻乌客家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期特色小镇建设的兴起
        1.1.2 客家文化价值日益受到关注
        1.1.3 国家政策引导
    1.2 研究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客家
        2.1.2 客家文化
        2.1.3 特色小镇
        2.1.4 景观设计
    2.2 基础理论
        2.2.1 景观美学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 国内研究动态
        3.1.1 客家文化的研究动态
        3.1.2 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研究动态
    3.2 国外研究动态
4 客家小镇相关案例分析
    4.1 深圳甘坑客家小镇
        4.1.1 项目概况
        4.1.2 项目景观设计
        4.1.3 小结
    4.2 梅州客天下特色小镇
        4.2.1 项目概况
        4.2.2 项目景观设计
        4.2.3 小结
    4.3 洛带客家古镇
        4.3.1 项目概况
        4.3.2 项目景观设计
        4.3.3 小结
    4.4 永定客家古镇
        4.4.1 项目概况
        4.4.2 项目景观设计
        4.4.3 小结
    4.5 案例总结
5 客家小镇景观设计原则与策略
    5.1 客家小镇景观设计原则
        5.1.1 生态性原则
        5.1.2 美学感知原则
        5.1.3 以人为本原则
        5.1.4 文化性原则
    5.2 客家小镇景观设计策略
        5.2.1 选址布局
        5.2.2 建筑形式与装饰
        5.2.3 种植设计
        5.2.4 景观小品
        5.2.5 铺地图案与材料
6 设计实践—寻乌客家小镇景观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分析
        6.1.2 区域文化
        6.1.3 旅游资源条件
    6.2 现状分析
        6.2.1 用地性质分析
        6.2.2 交通分析
        6.2.3 高程分析
        6.2.4 气候环境
    6.3 定位分析
        6.3.1 上位规划分析
        6.3.2 项目定位
    6.4 设计构想
        6.4.1 设计原则
        6.4.2 设计概念
    6.5 总体设计
        6.5.1 功能分区
        6.5.2 总平面图
    6.6 专项设计
        6.6.1 选址布局
        6.6.2 建筑形式与装饰
        6.6.3 种植设计
        6.6.4 景观小品
        6.6.5 铺地图案与材料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及其类型架构
    1.1 研究背景
        1.1.1 缘起
        1.1.2 问题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1.2 相关概念
        1.2.1 徽州与徽州地区
        1.2.2 乡土建筑与徽州乡土建筑
        1.2.3 建造系统与建构体系
        1.2.4 类型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乡土建筑研究发展概况
        1.3.2 建构理论及其与乡土建筑结合的研究领域
        1.3.3 类型学理论及其与乡土建筑结合的研究领域
        1.3.4 徽州乡土建筑研究领域
    1.4 研究分类与方法
        1.4.1 研究分类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材料及其建造类型
    2.1 背景成因与材料资源
        2.1.1 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
        2.1.2 材料资源与建造前提
        2.1.3 材料选择与造屋构形
    2.2 建造工艺与匠作传统
        2.2.1 建造工艺的源流
        2.2.2 工匠系统与流程
        2.2.3 建造模式与过程
    2.3 建造系统及其类型
        2.3.1 基台与楼面系统
        2.3.2 构架系统
        2.3.3 围护系统
        2.3.4 屋顶系统
    2.4 本章小结:材料的组织逻辑及其建造类型的归纳
第三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空间类型
    3.1 空间基本类型
        3.1.1 三种基本类型
        3.1.2 两种衍生类型
        3.1.3 基本要素类型
    3.2 类型的核心空间:天井
        3.2.1 天井的空间意义
        3.2.2 天井的空间类型
    3.3 空间类型的组织逻辑
        3.3.1 空间扩展机制
        3.3.2 地形应变机制
        3.3.3 建造构形机制
    3.4 本章小结:空间类型的解析与空间衍变规律的探索
第四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性能类型
    4.1 环境调控的性能建构维度
        4.1.1 空间形态的气候适应性
        4.1.2 材料建造的环境适应性
    4.2 风环境调控
        4.2.1 空间模式
        4.2.2 建构要素
        4.2.3 风环境调控模型
    4.3 光环境调控
        4.3.1 空间模式
        4.3.2 建构要素
        4.3.3 光环境调控模型
    4.4 热环境调控
        4.4.1 热平衡系统
        4.4.2 热调控模式
        4.4.3 热环境调控模型
    4.5 水/湿环境调控
        4.5.1 水环境调控
        4.5.2 湿度调控
    4.6 本章小结:建筑环境调控模式及其性能类型的阐释
第五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装饰类型
    5.1 工艺技法与装饰类型
        5.1.1 徽州三震
        5.1.2 建筑彩绘
        5.1.3 匾额楹联
    5.2 建构要素与装饰层级
        5.2.1 立面要素
        5.2.2 地面铺饰
        5.2.3 空间连接
    5.3 题材类型与象征意义
        5.3.1 题材与图式
        5.3.2 空间与意涵
    5.4 本章小结:装饰类型的归纳及其文化意义的表述
第六章 结语:材料、空间、性能、装饰四维架构的徽州乡土建筑建构类型及其体系
    6.1 研究结论
        6.1.1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6.1.2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类型定义
        6.1.3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
    6.2 研究创新点
        6.2.1 通过类型学归纳提炼出定义徽州民居类型特征的“建构要素”
        6.2.2 创建并多维度阐释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理论架构
        6.2.3 系统构建基于“建构”视野的乡土建筑“类型学”研究方法
    6.3 研究展望
        6.3.1 “材料——建造系统”的乡土建筑更新方向
        6.3.2 “性能——建构类型”的乡土建筑生态方向
        6.3.3 “乡土建构体系——乡村振兴战略”的乡土社会整体营造方向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9)互动式博览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博览建筑的发展及现状
        1.3.2 博览建筑中基于数字技术设计的研究及现状
        1.3.3 互动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限定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博览建筑的互动特性分析
    2.1 融合数字技术的互动式博览建筑
        2.1.1 数字技术影响下的博览建筑型式
        2.1.2 数字技术对博览建筑的重要影响
        2.1.3 互动式博览建筑与传统博览建筑的异同
    2.2 建筑的互动性研究基础
        2.2.1 博览建筑的互动动因
        2.2.2 博览建筑的互动手段
        2.2.3 互动式博览建筑的技术基础
        2.2.4 互动式博览建筑的行为基础
    2.3 博览建筑的互动分类
        2.3.1 游客互动
        2.3.2 展示互动
        2.3.3 空间互动
        2.3.4 互动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博览建筑中的游客互动设计
    3.1 博览建筑中的游客分析
        3.1.1 游客分类
        3.1.2 游客互动方式
        3.1.3 游客互动的影响因素
    3.2 游客的行为互动分析
        3.2.1 博览建筑中游客的行为方式
        3.2.2 游客的行为追踪实验
        3.2.3 游客的行为收集与分析
        3.2.4 游客行为塑造的互动关系
    3.3 游客的感官互动分析
        3.3.1 视觉互动引起的设计变化
        3.3.2 听觉互动引起的设计变化
        3.3.3 触觉互动引起的设计变化
        3.3.4 嗅觉互动引起的设计变化
        3.3.5 多感官塑造的互动关系
    3.4 基于游客互动的设计策略
        3.4.1 面向游客行为互动的设计策略
        3.4.2 面向游客感官互动的设计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博览建筑中的展示互动设计
    4.1 博览建筑中的展示分析
        4.1.1 展品分类
        4.1.2 展品互动方式
    4.2 基于Ergo Lab的互动设计分析
        4.2.1 实验方法与过程
        4.2.2 展示互动数据分析
        4.2.3 展示互动设计分析
    4.3 基于Fast-Surf的互动设计分析
        4.3.1 实验方法与过程
        4.3.2 展品之间的匹配
        4.3.3 信息互动
    4.4 基于Videogrammetry的互动设计评价分析
        4.4.1 实验方法与过程
        4.4.2 展示互动数据分析
    4.5 基于展示互动的设计策略
        4.5.1 根据展览内容进行设计
        4.5.2 展品本身作为划分空间的元素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博览建筑中的空间互动设计
    5.1 博览建筑中的互动空间分析
        5.1.1 空间分类
        5.1.2 空间互动方式
        5.1.3 互动空间的影响因素
    5.2 空间互动的设计对策
        5.2.1 体验互动设计
        5.2.2 开放互动设计
        5.2.3 混合互动设计
        5.2.4 弹性互动设计
    5.3 空间互动的设计策略
        5.3.1 游客与空间的互动——激发参与
        5.3.2 展品与空间的互动——促进交流
        5.3.3 空间与空间的互动——直接交互
    5.4 空间的互动感营造
        5.4.1 空间互动的尺度设计
        5.4.2 空间互动的体量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创新视角下的小微居住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
        1.1.2 社会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小微居住空间研究
        1.2.2 国内小微居住空间研究
        1.2.3 国内外小微居住空间创新探索
    1.3 概念解析与研究对象确定
        1.3.1 相关概念解析
        1.3.2 研究对象确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2 小微居住空间相关理论与经典案例研究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住居学理论
        2.1.2 人体工程学
        2.1.3 行为建筑学
        2.1.4 开放体住宅理论
    2.2 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2.2.1 国内经典案例研究
        2.2.2 国外经典案例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小微居住空间现状调研与设计研究
    3.1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调查分析
        3.1.1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3.1.2 调查问卷结果总结
    3.2 小微居住空间居住现状调研
        3.2.1 居住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3.2.2 现状调研结果总结
    3.3 小微居住空间相关尺度研究
        3.3.1 人体尺度研究
        3.3.2 家具尺度研究
    3.4 小微居住空间功能设计研究
        3.4.1 基本功能空间设计
        3.4.2 功能空间组合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小微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研究
    4.1 居住模式的创新应用
        4.1.1 青年公寓模式
        4.1.2 SOHO模式
        4.1.3 SOLO模式
        4.1.4 酒店式公寓模式
        4.1.5 LOFT模式
        4.1.6 双钥匙模式
    4.2 工业化设计创新应用
        4.2.1 整体套型模块化设计
        4.2.2 功能单元模块化设计
    4.3 结构构件的创新应用
        4.3.1 活动楼板的应用
        4.3.2 移动隔墙的应用
    4.4 家具设备的创新应用
        4.4.1 可变化家具的应用
        4.4.2 可变化设备的应用
    4.5 本章小结
5 小微居住空间设计策略
    5.1 小微居住空间设计原则
        5.1.1 适应多元的生活模式设计
        5.1.2 加强产业化与精细化设计
        5.1.3 空间利用高效性设计
        5.1.4 空间灵活可变性设计
        5.1.5 空间人性化设计
    5.2 小微居住空间设计策略
        5.2.1 公共服务共享策略
        5.2.2 模块化与个性化结合策略
        5.2.3 多维功能空间复合化策略
        5.2.4 收纳高效化策略
        5.2.5 空间智能化策略
    5.3 发展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城市青年群体居住需求调研
附录B 家具尺度与空间布置关系参考
附录C 小微居住空间创新实践及探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让土楼走进人们的视线(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VI优化设计研究 ——以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为例[D]. 石家诚.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2]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研究 ——以南靖土楼世遗村落为例[D]. 李舒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南方集合住宅外廊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姜如悦. 华侨大学, 2020(01)
  • [4]福建永定土楼建筑文化展示馆工程设计项目实践[D]. 杨亚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福建民间文化符号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林祉辛.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6]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D]. 陈家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客家小镇景观设计研究 ——以寻乌客家小镇为例[D]. 彭逸宁.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8]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D]. 寿焘. 东南大学, 2020
  • [9]互动式博览建筑设计研究[D]. 韩雪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创新视角下的小微居住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高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让土楼走进人们的视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