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购”引导线上消费

“联购”引导线上消费

一、“联合购买”引导网络消费(论文文献综述)

邹顺华[1](2020)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土地融资与规划之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高速进行,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近年来,某些地方对轨道交通中所包含的各类规律没有产生清晰的认识,难以平衡城市需求与城市实力之间的关系,造成轨道交通过度扩张,债务风险不断膨胀,既有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遭遇困境。与此同时,考虑到轨道交通项目所呈现出的外部性特点,它能够有效推动相关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城市规模,增加各个站点附近的土地利用效率。如能将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纳入轨道交通项目中,开展商业化运作,将有利于增强其融资能力,保障该项目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专项“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铁路综合效能与服务水平提升技术”项目课题帮助下,基于“X+TOD”理论(X指PPP、BOT等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土地规划理论、商业业态理论等,论文构建了TOD模式对投融资模式的作用机理,认为TOD模式具有整体规划特征、土地高强度开发特征、商业资源综合开发特征、社会资本参与特征,从而使得城市轨道交通日益采用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使得PPP模式、BOT模式等不断实施推广。考虑到规划要素、土地要素、商业要素等在TOD投融资模式中的作用,论文重点分析了土地融资与规划模式,并应用灰局势决策模型和用地控制模型进行了论证分析。在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公共交通为导向(TOD)规划理论,将轨道交通外部收益内部化,同时通过精细化的融合设计,提升轨道乘坐率、改善长期运营,减少该项目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是其日后所要积极努力的方向。因此,本文将从境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出发,根据土地融资和TOD相关原理,建立投融资导向的TOD模型,在宏观上结合灰局势决策模型解决轨道交通建设导向问题,在微观上则基于用地控制模型,对站点土地进行优化配置,提升土地容积率,促进土地升值。最后以北京轨道交通四惠站为研究实例,对用地控制模型加以验证,明晰归纳模型如何在实践层面加以落实,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地区实轨道交通发展实际情况,对投融资导向TOD模式落地提出政策建议。

李贝[2](2019)在《山东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引言公共文化服务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强调,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做好民生工作,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制定科学系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配套相关的服务举措是必不可缺的。近年来,山东省各地稳

许旦[3](2019)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 ——以湘潭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是“大国小农”,小农户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的基本面,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处理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关系,有助于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将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格局。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重要的服务主体之一,已经逐渐融入当代农民的生活,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城镇化步伐和“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再不断提高,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农户因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新需求,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一个新挑战。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进行了相关概念界定,具体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和内容。并从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简况、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存在政策支持不够、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不紧、管理水平不高和服务内容不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归纳为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然后,对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启示。最后,基于政府层面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层面对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效提出相应的对策。

刘俊婷[4](2019)在《浙江卫视“台网联动”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传媒产业被推向高度综合、高速交互、高度灵活、高度渗透的数字网络媒介时代,消费需求的刺激、数字传媒技术的突破、市场竞争的压力及资本市场的利益驱动等多方面因素的促使,传统电视媒体都进行着数字化转型和跨媒体经营的诸多实践。归功于数字技术的发展,电视媒体线性传播的弊端被消解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媒体发展带来的行业冲击。广电系统在新媒体步步紧逼的形势下并没有自乱阵脚,积极地创造出新的合作模式为自身发展做好准备。基于此,本文选取浙江卫视“台网联动”这一主题,借助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广告学的理论视角,结合媒介融合相关的理论以学理和实证并重的研究路径对其进行深入剖析。目前,传媒市场已进入传统媒体与数字新媒体技术交互发展时期,传统媒体应将全媒体融合之路列为重点工作战略。随着传统电视系统内部专业人才出走、受众大量流失、广告收入连年下滑,传统媒体已逐渐陷入发展困局;加之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加入,网络视频市场已然呈现出腾讯、优酷、爱奇艺三分天下的态势。视频网站的竞争态势实则是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群雄争霸;同时各大省级卫视不仅局限于与视频网站的联动,同时也在寻求更多形式的“台网联动”,以拓宽传播平台和内容资源,探索“台网联动”的新路径。浙江卫视为顺应融媒体潮流近年来展开了一系列联动实践:从网络电视台新蓝网、视频APP中国蓝TV、新闻客户端中国蓝新闻到移动音频“喜欢听”、与阿里巴巴、新浪、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全面协作,浙江卫视的“台网联动”无疑是支撑“中国蓝”蓝动天下的核心枢纽。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台网联动”中的诸多弊病:浙江卫视的“台网联动”面临着商业视频平台的外部挤压和移动音频市场的趋于饱和的状况,头部音视频平台竞争的日趋多元化;同时联动产品的内部也出现了传播内容同质化、运营推广经验缺乏、强效的技术后盾薄弱等短板;在融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上也进入了培养理念模糊、培养方案设计单一、培养模式偏离实际的误区。浙江卫视“台网联动”如若要有实质性的突破,应该从产品质量、平台建设和媒体从业人员培养路径三条路径展开,可通过拓展自制产业链、完善品牌构建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产品的内容升级;充分发挥浙江广电平台的资源整合作用,保障平台拥有承载现有媒体业务和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矫正融媒体人员的培养路径上,应该疏通人才培养通道为其提供充足的延伸空间,同时完善人才保障机制设计出科学的培养方案,并深化传媒院校与传媒企业的合作,搭建产融媒体学研一体化平台。

李林俐[5](2018)在《艺术品基金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艺术品基金属于艺术管理的研究范围,艺术管理是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艺术品基金是以艺术品交易为目的的资金聚合现象。论文第一章提出艺术金融菱形的理论框架,绘制出艺术品基金在这一框架中所处的位置,并综合跨学科的理论资源探讨菱形的阴影区域——艺术市场,尤其是关涉到艺术品基金的理论,作为研究艺术品基金的理论基础。按照艺术品基金的历史演变线索,第二、三、四章分别研究艺术品基金的历史原型、艺术品投资基金和当代中国的艺术品基金。第二章追溯艺术品基金的原型。由艺术收藏家、交易商、博物馆等个人或者机构组织的聚合资金共同购买艺术品的联合财团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他们聚集资金、联合购买艺术品的现象是艺术品基金的起源。第三章研究艺术品投资基金。随着1960年代“艺术作为投资”观念的普遍流行,作为金融工具的艺术品投资基金成为主流。艺术品投资基金在金融机构的参与、私募股权模式的挪用、金融团队的加入、投资流程的理性化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金融化特征。为了实现“为金钱而艺术”的目标,不同的艺术品投资基金采用分散化策略、聚焦化策略,或者机会策略等策略中的一种或几种,投资不同风格、时代、地域的艺术作品。通过与艺术交易商、拍卖行,以及博物馆等艺术市场参与者构成的网络,艺术品基金在艺术市场中购买、展览、租借、销售藏品,努力获得一种“价格炼金术”的效果。第四章探讨当代中国的艺术品基金。金融危机之后,西方投资艺术品基金的热情转淡,但是伴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高度繁荣,2010年左右,中国的艺术品基金蜂拥而起,成为全球艺术品基金发展的重镇。与西方的艺术品基金相比,中国艺术品基金呈现出了以艺术品信托为主流、中国艺术为投资方向、文交所作为退出渠道的尝试等方面的本土特色,但是也存在问题和挑战。第五章总结和反思艺术品基金的价值、限度以及悖论。艺术品基金在帮助投资者降低风险、获得金融与非金融的多重收益方面具有积极的价值,同时也能为艺术世界提供物质和渠道支持,但是在成功率、符号资本,以及参与者方面,艺术品基金仍然存在局限性。更重要的是,作为艺术品与金融相结合的产物,艺术品基金在价格权威与内在价值、工具理性与品味变化、经济利益与艺术道义方面的悖论值得学界重视和思考。

陈曦[6](2018)在《中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的管制与竞争 ——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视角入手》文中认为由于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00年《关于加强体育比赛电视报道和转播管理工作的通知》,央视近20年以来独家享有包括奥运会、亚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赛事的独家购买权。2016年《关于改进体育比赛广播电视报道和转播工作的通知》的出台,将央视享有独家购买权的赛事限定到“奥运会、亚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包括预选赛)”三项,体现了改革的方向。但是关于央视享有独家赛事购买权的行为是否涉嫌垄断,对于央视进行授权的2016年《通知》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试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角度入手,分析2016年《通知》是否符合公平竞争审查的标准要求,判断央视享有独家赛事转播权的行为是否属于反垄断法意义上的垄断,从而对中国的赛事转播权市场进行规制。本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的背景以及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出台;第二章介绍央视独家享有重大赛事转播权的行为是否涉嫌垄断,主要分析了该行为的合理性和缺点,以及可能涉及垄断的一些事项;第三章介绍对于央视“垄断”赛事转播权的行为是否应当适用反垄断法进行规制,主要分析了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对于赛事转播权市场的现有反垄断研究以及是否应当适用反垄断法规制的内容;第四章介绍适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进行规制的思考,通过对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的初步分析,探索如何将该制度用于分析2016年《通知》;第五章介绍赛事转播权市场开放竞争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否会促进创新,是否会增加供给,是否会显现市场的缺陷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问题;第六章是结论,最终得出2016年《通知》和央视的“垄断”行为并不会影响赛事转播权市场的发展,但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仍必须考虑对其进行进一步规制。

杜晓娟,甄峰,CAO Jason[7](2017)在《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效应——基于四种商品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不断改变着居民的购物方式和行为,并对城市交通和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等产生了一系列影响。采用2015年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问卷调查数据,通过联合有序probit模型,探讨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影响因素和空间效应,并对四种商品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1)家庭生命周期、城市建成环境、居民购物态度、机动车保有状况和社会经济人口因素均对居民购物行为有显着影响,且存在产品类型差异;(2)不同类型人群对城市交通出行和商业布局的影响不同,且特征人群分布存在空间分异;(3)居民对不同产品类型购物的空间偏好存在差异,且这种偏好受居民主观决策和客观环境共同影响。基于以上发现,对城市交通和商业布局提出相关建议。

杨翾[8](2016)在《感知风险和信任对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金融,一个自2013年以来持续热得发烫的关键词,因多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激起了众多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互联网和金融业的强强联合带来的颠覆性的思维和创新型的方式开拓了跨界新领域,尤其是新兴的互联网理财金融模式的发展促进了技术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以及客户关系脱媒,有效满足了普通消费者的金融服务需求,这类金融创新型理财产品以势不可挡的姿态闯进大众日常生活,重新改变了国人的传统理财概念和方式,契合用户群体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投资理财目标,冲击着现行金融监管制度体制机制,并引发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荡。当前,无论是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熠熠生辉还是发生的种种理财平台提现困难、倒闭、负责人跑路等状况引起的市场恐慌都不符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与金融结构变迁带来的新趋势与新需求。实际来说,近年来陆续呈现的各类风险事故危害已经严重损害了互联网理财产品树立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消费信心。一定程度上,金融消费者接触到更加灵活复杂和不透明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会产生更大的不确定风险危害性以及减弱了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信任度,甚至进入信任匮乏的恶性循环,这些现实因素都已成为制约市场长期稳定成长的最大桎梏。未来,随着制度环境的完善,互联网理财能否真正找准根植草根、服务大众的功能定位,切实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金融改革的主线,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消费者财富管理作出更大贡献,有赖于我们理清互联网理财的发展脉络,清晰消费者在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感知使用活动中会受到哪些关键因素的影响以及补充考察感知风险和信任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共同对金融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的研究,从而使政策层、业界、学界和消费者趋于理性看待互联网理财实践创新的可持续演进。有鉴于此,本研究从概念分析、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设定入手,围绕针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特性的消费行为模型展开实证研究,并提出管理对策。本文在结构上共分9章。第1章为导论;第2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3章为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的现况描述;第4章为构建消费者感知特性、感知风险、信任因素与消费行为之间影响关系的概念模型;第5章为感知风险和信任关系研究;第6章为构建消费者评价互联网理财产品信任度的模糊综合模型;第7章为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的实证分析;第8章为规范发展基于互联网开发的理财投资类产品的管理对策;第9章为结论和展望。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本文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第一,系统梳理了与互联网理财有关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知识,为后期跟进消费行为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根据中国的发展阶段和体制特征,界定了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理财、消费行为、感知风险及信任的概念。其次,在研究消费行为理论、感知风险理论、信任理论基础上,修正传统消费行为模型,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框架。第二,考察和分析了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政府政策、社会环境因素制约以及用户满意度制约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发展成长上限子基模,研究发现创新互联网支付与增值服务协同发挥优势,在当下相对模糊而宽松的监管与制度环境下,互联网理财产品实现大众金融消费期望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是金融模式创新的必然趋势。但是,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本质仍然具有金融属性,风险感知加剧和信任危机将深刻影响金融消费者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使用态度,进而成为影响消费行为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第三,考虑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独有特征,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参照国内外研究文献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研究相关核心要素的逻辑机理,提出了消费者感知特性、感知风险主要维度、信任以及行为意图等重要概念以及新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然后以此为基础,借鉴国内外学者设计的成熟量表,开发出适合本次研究概念模型各变量的调查问卷。第四,根据研究需要理清了感知风险和信任之间的相关关系。综合应用文献研读法、专家咨询法和采用德尔菲法搭建了消费者评价互联网理财产品信任度的一套指标体系。应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将影响因素进行分层,研究表明,感知风险通过个人信任倾向间接影响着信任程度,也就是说,在本文的研究情景下感知风险是影响信任的前因因素。第五,消费者评价互联网理财产品总体信任水平的模糊度量。结合前述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确定了的信任影响因素的结构性分布,建立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者信任的评估对象因素集,选择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且针对信任的主观性和模糊性特征,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度量消费者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总体信任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理财产品遭遇信任度偏低的严重问题,凸显信任危机的逐步加深。第六,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的路径分析。首先,描述统计出大规模调查的样本数据的各种特征,并对提出的各个潜变量进行数量化分析和检验。然后,对前置因素、中介因素、调节因素影响消费者行为意愿的检验结果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释,研究发现消费者信任是影响其行为选择的首要关键因素;不同维度的感知风险对信任存在强弱影响,其中功能性风险较情感性风险显着负向影响信任;不同感知特性也会影响信任;性别和企业声誉、规模也会明显调节感知特性与消费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第七,基于理论研究成果,分别从宏观政府层面、中观企业层面、微观消费者层面提出了集多方合力共同规范互联网理财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采用大样本数据探究消费者感知使用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深刻解读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认知表现,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系统阐述了互联网理财在经济金融市场化改革过渡期中的发展程度和存在问题,并且丰富和完善了感知风险和信任间的关系验证,同时对传统消费行为模型做出了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延伸,也为互联网理财创新发展告别短期监管套利,专注提升风险防范和技术技能提供战略思路,为监管部门施策规范发展互联网理财提供参考。

王霄龙[9](2017)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事业有了蓬勃的发展,但与此而来的却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快速上涨,严重阻碍了我过社会医疗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对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挑战。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上涨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包括自然因素、主观因素还有制度层面的因素。因此首先要理顺医疗保险费用上涨的影响因素中哪些是客观不可逆的因素,而哪些是影响因素是可以克服和改进的。从医疗保险中存在的不合理费用出发,进行政策分析以及结合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控制医疗保险费用不合理上涨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综合法、比较法和归纳演绎法,基于供需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费用控制对主体的影响进行分析,了解各个主体存在的利益诉求,结合国外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经典案例和最新的控费实践经验,并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概念引入到医疗保险费用控制领域,提出社会医疗保险费用合理化控制的建议。全文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引言。该部分简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研究的几个主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及相关理论基础,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相关现状分析部分。第三章是对医疗保险费用控治对各个相关主体进行的影响分析,得出了医疗保险费用控制要从各个主体入手的观点。第四章为国外相关经验和前沿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经验,每一部分都包含该国比较成功的费用控制手段和最新的政策动向。第五章为医疗保险费用合理化控制的对策部分,本章立足国情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并结合国外相关经验提出了对社会医疗保险费用合理化控制的政策建议,包括用“互联网十”的信息化控制来对社会医疗保险费用进行合理化控制。

贺姣佼[10](2016)在《英国消费者互助行为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以及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能力,与此同时,消费者也获得了更多的授权,消费者之间也出现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以获得更大的感知价值。事实上,消费者之间的合作现象最早以19世纪的英国消费合作社形式出现。根据社会学理论,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是指为降低环境复杂性与相互间的竞争而发生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互动过程。英国传统的消费者互助行为发生在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目的是为了方便社员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维护社员消费者利益。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领域,互助行为是指一种P2P(Peer to Peer)式的消费者行为,通过相互间出于自发的信息共享以求达到互利共赢的最终目的。英国从传统社会中的消费者互助行为发展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消费者互助行为,有其历史和文化的特征,也有技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消费者互助行为对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现代的消费者互助行为是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引发了基于互助行为的共享商业模式,特别是在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一批成功的以消费者互助和共享为基础的企业,例如Landshare,CoShopper.com等。这些企业成为欧美许多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的竞争力来源。我国发展共享经济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学习和研究欧美发达国家基于消费者互助行为的企业发展模式会有助于促进我国共享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主要通过二手资料收集,并分析欧美特别是英国相关企业的网站信息,主要以七家企业为主要分析对象,结合社会学、消费者行为学及企业营销学的理论,重点分析英国传统的互助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具体模式,进而分析协作消费和团购这两种现代消费者互助行为模式。以此为基础,提出以消费者互助行为为基础的企业营销策略建议。

二、“联合购买”引导网络消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合购买”引导网络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土地融资与规划之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投融资模式
    2.1 境内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现状
        2.1.1 轨道交通投融资发展历程
        2.1.2 境内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
    2.2 境外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分析
        2.2.1 东京模式
        2.2.2 新加坡模式
        2.2.3 香港模式
    2.3 小结
3 TOD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作用机理及土地因素分析
    3.1 城市轨道交通TOD基本特征
        3.1.1 整体规划特征
        3.1.2 土地高强度开发特征
        3.1.3 商业资源综合开发特征
        3.1.4 社会资本参与特征
    3.2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与TOD模式互动机理
        3.2.1 传导机理构建
        3.2.2 传导机理分析
    3.3 土地要素融资与规划开发分析
        3.3.1 土地融资相关理论
        3.3.2 我国轨道交通土地融资中存在问题
        3.3.3 土地要素融资与轨道交通规划开发
    3.4 商业要素融资与规划开发分析
        3.4.1 商业要素融资相关理论
        3.4.2 城市轨道交通商业开发
        3.4.3 商业要素融资与轨道交通规划开发
    3.5 小结
4 城市轨道交通土地融资的规划模式的选择
    4.1 TOD模式原理介绍
        4.1.1 TOD模式的内涵
        4.1.2 TOD模式的主要功能
        4.1.3 TOD模式的规划要点
    4.2 TOD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
        4.2.1 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的发展思路
        4.2.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控制
5 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的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5.2 功能定位与开发模式
        5.2.1 功能定位
        5.2.2 开发模式分析
    5.3 用地结构布局
        5.3.1 用地性质现状分析
        5.3.2 开发强度控制
    5.4 交通系统组织
        5.4.1 站点立体交通组织
        5.4.2 交通接驳组织
        5.4.3 停车系统规划
    5.5 小结
6 我国轨道交通践行TOD模式的建议
    6.1 土地政策问题及建议
    6.2 规划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山东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内涵
    (一)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提出
    (二)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内涵
二、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实施
    (一)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成效
        1.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2. 创新公共文化机构运行机制
        3. 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措施
    (二)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 演出补贴标准偏低,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
        2. 惠民演出项目不全面,演出覆盖面不够广泛
        3. 文艺院团创新意识不强,供需关系不平衡
        4. 专业演艺人才匮乏,后备人才力量明显不足
        5.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
    (三)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启示借鉴
        1. 以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完善新时代供给关系
        2. 以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打造剧场院线品牌
        3. 以政策、人才、资金扶持为重点,加强保障力度
三、创新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完善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基本思路
    (二)创新完善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如何处理好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关系
        2. 如何处理好均衡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3. 如何处理好普遍服务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三)创新完善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具体措施
        1. 以人民为中心,创作艺术精品
        2. 以文化为载体,引领乡村振兴
结论

(3)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 ——以湘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
        2.1.2 农业社会化服务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理论基础
        2.2.1 供求理论
        2.2.2 农村科技接纳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和内容
        2.3.1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
        2.3.2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
第3章 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与问题
    3.1 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环境及发展简况
        3.1.1 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环境
        3.1.2 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简况
    3.2 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现状
        3.2.1 湘潭市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知情况调查
        3.2.2 湘潭市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状况
        3.2.3 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现状
    3.3 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3.3.1 政策支持不够
        3.3.2 带动能力不强
        3.3.3 利益联结不紧
        3.3.4 管理水平不高
        3.3.5 服务内容不新
第4章 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需求方面的制约因素
        4.1.1 农业生产规模小
        4.1.2 文化素质偏低
        4.1.3 收入水平低
        4.1.4 合作意识弱
    4.2 供给方面的制约因素
        4.2.1 政策落实率低
        4.2.2 组织规模小
        4.2.3 管理不到位
        4.2.4 资金不足
        4.2.5 专业人才缺乏
第5章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践
    5.1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
        5.1.1 美国农业合作社
        5.1.2 丹麦合作社
        5.1.3 日本农协
    5.2 国内其他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
        5.2.1 安徽省肥西县山南镇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
        5.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刺绣姐妹专业合作社
        5.2.3 北京市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
    5.3 启示
        5.3.1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启示
        5.3.2 国内其他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启示
第6章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效的对策
    6.1 政府层面
        6.1.1 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6.1.2 完善配套基础服务
        6.1.3 加强监管
        6.1.4 加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6.1.5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改革
    6.2 农民专业合作社层面
        6.2.1 加强与龙头企业合作
        6.2.2 完善管理制度
        6.2.3 开拓资金渠道来源
        6.2.4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6.2.5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水平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4)浙江卫视“台网联动”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省级电视台“台网联动”的生存现状
    第一节 省级电视台“台网联动”的社会背景
        一、传统媒体陷入发展困局
        二、视频网站发展势头强劲
        三、竞争态势中的媒介融合
    第二节 省级电视台“台网联动”的基本模式
        一、省级电视台与商业视频平台的联动
        二、省级电视台与本地网络电视台的联动
        三、省级电视台与有线电视网的联动
第二章 浙江卫视“台网联动”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台是网的品质后盾
        一、明确“中国蓝”的品牌定位
        二、积累优质内容资源
        三、传播内容凸显文化底蕴
    第二节 网是台的渠道延伸
        一、新蓝网的联动举措
        二、新蓝网的联动优势
    第三节 台网一体的全面联动
        一、视频平台“中国蓝TV”
        二、融合新闻“中国蓝新闻”
        三、移动音频“喜欢听”
        四、与互联网企业的全面协作
第三章 浙江卫视“台网联动”的发展瓶颈
    第一节 头部音视频平台竞争激烈
        一、商业视频网站的外部挤压
        二、移动音频市场趋于饱和
    第二节 研发产品内部的诸多弊端
        一、传播内容同质化
        二、产品运营推广的缺陷
        三、缺乏强效的技术后盾
    第三节 融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误区
        一、培养理念尚待廓清
        二、岗位招聘理念褊狭
第四章 浙江卫视“台网联动”的因应之策
    第一节 创新“台网联动”的媒体平台建设
        一、发挥平台的资源整合作用
        二、承载现有媒体业务
        三、保障业务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优化“台网联动”的产品质量
        一、打造自制产业链完善品牌构建
        二、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内容升级
    第三节 矫正融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路径
        一、疏通人才培养通道
        二、科学设计培养方案
        三、推进校媒深度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艺术品基金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一、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与“基金”的结合
        二、创新点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第三节 论文思路与篇章安排
第一章 跨学科视野中的艺术市场:艺术金融菱形理论框架下艺术品基金的知识语境
    第一节 艺术学视野下的艺术市场:历史脉络和当代发展
        一、西方艺术市场的历史渊源和当代发展
        二、中国艺术市场的历史渊源和当代发展
    第二节 金融学视野下的艺术市场:价格指数与金融属性
        一、艺术品价格指数与影响艺术价格的因素
        二、投资组合理论与艺术品在资产配置中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学视野下的艺术市场:诸参与者构成的网络
        艺术家
        艺术交易商
        拍卖行
        收藏家
        博物馆/美术馆
        博览会
        艺术批评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集资购买艺术品的联合财团:艺术品基金的历史原型
    第一节 富裕收藏家组织的联合财团
        一、集资购买文艺复兴老大师画作的布里奇沃特联合财团
        二、集资购买20世纪早期现代艺术的熊皮艺术基金
    第二节 艺术交易商组织的联合财团
        一、集资购买18世纪荷兰画作的帕耶联合财团
        二、集资购买现代艺术(立体主义画作为主)的卡恩维勒联合财团
    第三节 博物馆组织的联合财团——卡尔贝克联合财团
        一、远东古物博物馆与卡尔贝克
        二、集资购买中国艺术:卡尔贝克联合财团的三次探索
    第四节 价值与传承:联合财团的启示
        一、联合财团聚资购买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二、联合财团的当代传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艺术与金融的联姻:作为投资工具的艺术品基金
    第一节 艺术投资观念的流行:艺术品投资基金的文化语境
        一、艺术经济着作对“艺术作为投资”的关注
        二、报纸、杂志对“艺术作为投资”观念的传播
    第二节 艺术品投资基金的金融化特征
        一、金融机构:艺术品投资基金的核心组织者
        二、私募股权:艺术品投资基金对金融模式的挪用
        三、金融专家: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复合型管理团队
        四、投资流程:艺术品投资基金的理性化投资方式
    第三节 艺术品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一、投资不同的艺术风格、时代、门类:艺术品基金的分散化策略
        二、集中投资某种艺术风格、时代、门类:艺术品基金的聚焦化策略
        三、投资市场中处于价格洼地的艺术作品:艺术品基金的机会策略
    第四节 艺术市场中的运作:艺术品投资基金的价格炼金术
        一、艺术交易商(画廊)、艺术家的工作室、拍卖行、艺术博览会:艺术品基金藏品的基本来源
        二、博物馆与投资者私人宅邸:艺术品基金藏品展示和保管的核心空间
        三、艺术展、博览会和艺术家工作室等地的游览:艺术品基金组织的“艺术大旅行”
        四、拍卖行、交易商(画廊):艺术品基金的藏品出售的主要路径
    第五节 案例分析: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的25幅印象派和现代艺术
        一、英国铁路养老基金艺术品投资的历史语境和总体框架
        二、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藏品分析:以苏富比拍卖图录为依据
        三、英国铁路养老基金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投资的成功经验、争议和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植中的创新:当代中国的艺术品基金
    第一节 财富与政策:中国艺术品基金崛起的驱动因素
        一、高净值人士的财富扩张与股票房地产投资渠道的受限
        二、文化产业政策对艺术金融与艺术贸易的支持
    第二节 中国艺术品基金的基本格局
        一、中国艺术品基金的时间线索:以2011-2013为高峰期
        二、中国艺术品基金的空间分布:以北京、深圳和江浙沪地区为中心
    第三节 中国艺术品基金的本土特征
        一、艺术品信托:中国艺术品基金的主流
        二、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品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
        三、文化产权交易所中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中国艺术品基金的另类尝试
    第四节 中国艺术品基金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一、中国艺术品基金面临的问题
        二、中国艺术品基金的发展对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反思与推进:艺术品基金的价值、限度及悖论
    第一节 艺术品基金的价值
        一、资金资源的聚集与风险的降低
        二、多重收益的获得:金融收益与非金融收益
        三、艺术世界的物质后盾和销售渠道
    第二节 艺术品基金的限度
        一、有限的业绩记录
        二、有限的符号资本
        三、有限的参与者
    第三节 艺术品基金的三重悖论
        一、价格权威与内在价值
        二、工具理性与品味变化
        三、经济利益与艺术道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西方艺术品基金
附录二:中国艺术品基金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后记:灯光在隧道的尽头

(6)中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的管制与竞争 ——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视角入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央视独家享有重大赛事转播权的行为是否涉嫌垄断
    第一节 央视独家享有赛事转播权的合理性
    第二节 央视独家享有赛事转播权的缺点
    第三节 央视独家享有重大赛事转播权的行为是否涉嫌垄断
        一、我国赛事转播权市场的主体
        二、我国赛事转播权市场的发展现状
        三、央视独家享有重大赛事转播权的行为是否妨害市场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 对于央视“垄断”赛事转播权的行为是否应当适用反垄断法进行规制
    第一节 反垄断法对于赛事转播领域现有的研究
    第二节 反垄断法规制的对象
        一、危害性要件
        二、违法性要件
    第三节 央视不具有反垄断法意义上的垄断地位
        一、相关市场的界定
        二、央视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央视享有重大赛事独家购买权的行为是否构成行政性垄断
        四、美国和欧盟对于赛事转播权市场的规制
第四章 适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进行规制的思考
    第一节 2016 年《通知》的制定主体是否符合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要求
    第二节 如何2016 年《通知》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一、对广电总局进行公平竞争审查的主体
        二、对广电总局进行公平审查的标准和程序
    第三节 对2016 年《通知》的公平竞争审查应当到什么程度
        一、目前的开放程度是否已经合适
        二、是否应该对《通知》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开放
第五章 赛事转播权市场开放竞争后可能遇到的问题
    第一节 开放竞争是否会增加市场上体育赛事总量的供给
    第二节 开放赛事转播权市场是否会促进各转播平台的进一步创新
    第三节 开放竞争是否会显现市场的缺陷
        一、消费者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广告商可能遇到的问题
        三、赛事转播平台可能遇到的问题
        四、职业联盟和俱乐部可能遇到的问题
        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考量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效应——基于四种商品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联合有序probit模型
        2.2.2 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
3 居民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
    3.1 家庭生命周期因素
    3.2 空间因素
    3.3 居民购物态度因素
    3.4 社会经济属性因素
    3.5 四种商品影响因素对比
4 居民购物行为的空间效应
    4.1 居民网络购物的替代效应、补充效应及其空间差异
    4.2 居民购物空间偏好特征
    4.3 居民购物行为的空间效应对城市交通规划、商业布局的启示
        4.3.1 网络购物的替代和补充效应及其空间差异影响城市交通和商业布局
        4.3.2 居民购物空间偏好将影响城市商业空间规划的效果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8)感知风险和信任对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互联网理财概念
        1.3.2 消费者行为概念
        1.3.3 信任概念
        1.3.4 感知风险概念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4.3 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互联网理财相关研究综述
        2.1.1 互联网金融研究综述
        2.1.2 互联网理财研究综述
        2.1.3 第三方支付研究综述
    2.2 消费者行为理论模型与文献综述
        2.2.1 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2.2.2 计划行为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2.2.3 国内外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综述
    2.3 系统结构理论
    2.4 信任及感知风险理论及文献综述
    2.5 小结
第3章 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发展概况
        3.1.1 系统成长上限模型生成法
        3.1.2 第三方支付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3.1.3 成长上限基模分析的机理模型
    3.2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本质特征
        3.2.1 特征一:金融属性
        3.2.2 特征二:技术创新属性
    3.3 感知风险加剧和信任危机将难以拓展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
        3.3.1 互联网理财产品风险问题频发
        3.3.2 消费者信任危机加剧
        3.3.3 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3.3.4 感知风险和信任缺失成为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3.4 小结
第4章 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4.1 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
        4.1.1 理论模型
        4.1.2 基本假设
    4.2 问卷设计
        4.2.1 问卷的基本内容
        4.2.2 问卷设计的步骤
        4.2.3 问卷设计的可靠性保障
    4.3 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
    4.4 研究变量的测度
    4.5 数据分析的方法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5.2 因子分析
        4.5.3 信度、效度检验
        4.5.4 相关分析
        4.5.5 结构方程模型
    4.6 小结
第5章 感知风险和信任关系研究
    5.1 感知风险与信任关系研究的文献梳理
    5.2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感知风险与信任关系界定
        5.2.1 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
        5.2.2 德尔菲法
        5.2.3 信任影响因素的识别
        5.2.4 信任影响因素的结构性分布
        5.2.5 感知风险与信任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
    5.3 小结
第6章 消费者对互联网理财产品信任评价模型的构建
    6.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6.1.1 定义
        6.1.2 步骤
    6.2 层次分析方法
        6.2.1 定义
        6.2.2 步骤
    6.3 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者信任评价指标的选择
        6.3.1 环境因素
        6.3.2 消费者内在特征因素
        6.3.3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资源因素
        6.3.4 消费者采纳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主观感知因素
    6.4 消费者对互联网理财产品信任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步骤
        6.4.1 建立评估对象因素集U
        6.4.2 建立评估对象评语集V和量化等级
        6.4.3 问卷设计及样本特征描述
        6.4.4 确定指标权重集W
        6.4.5 确定隶属矩阵R1,R2,R3,R4
        6.4.6 计算模糊综合评估向量B
    6.5 小结
第7章 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的实证分析
    7.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2 实证分析对象: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
    7.3 基于主成份分析方法的感知风险维度划分
        7.3.1 主成份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7.3.2 主成份分析方法实际应用
    7.4 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7.4.1 信度分析
        7.4.2 效度分析
    7.5 相关分析
    7.6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
        7.6.1 方程模型整体配适度评价
        7.6.2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
        7.6.3 感知风险中介效应分析
        7.6.4 调节变量效应分析
    7.7 影响机理的实证分析结论
        7.7.1 信任是影响行为判断的关键因素,感知风险具有中介作用
        7.7.2 消费者感知特性能够显着降低感知风险
        7.7.3 消费者感知特性能够明显提高消费者的信任水平
        7.7.4 消费者性别、企业声誉和规模对消费行为意愿的调节作用
    7.8 小结
第8章 规范发展互联网理财的管理对策
    8.1 政府层面
        8.1.1 树立适度监管与包容创新并存的软性监管治理思维
        8.1.2 加快完善互联网理财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风险防控
        8.1.3 重构监管模式,营造科学有序的混业金融监管体系
        8.1.4 针对风险类别,制定区别化的风险控制策略
        8.1.5 完善监管制度和方法,提高市场信任感
        8.1.6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8.2 企业层面
        8.2.1 从消费者导向出发,注重满足消费者感知特性
        8.2.2 规范互联网理财等经营活动
        8.2.3 深化用户市场细分,针对类型用户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8.2.4 切实提高风控能力,提供优质服务,凝聚消费者信任
    8.3 消费者层面
        8.3.1 适应消费主权新常态,强化“消费者主权联盟”意识
        8.3.2 加强主动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8.3.3 克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关于互联网理财消费者信任影响指标的德尔菲法调查问卷
    附录B:关于互联网理财产品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论文的研究背景
        (二) 论文的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医疗保险
        (二) 医疗保险费用
        (三) 医疗保险费用合理化控制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四、相关理论基础
        (一) 需求与供给理论
        (二)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三) 信息不对称理论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七、不足之处
        (一) 数据不足
        (二) 研究深度不够
        (三) 研究水平有限
第二章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 医疗保险的基金收支和参保情况分析
        (二) 医疗保险费用过快上涨的原因
    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信息化控制的探索
        (一) 医疗卫生信息化中的医疗保险费用控制
        (二) “互联网+”在费用控制的探索
第三章 医保控费对利益相关主体影响的分析
    一、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对参保人的影响
    二、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对医疗机构的影响
    三、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对医生的影响
    四、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影响
第四章 国外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经验
    一、加拿大的医疗保险费用控制
    二、美国的医疗保险费用控制
    三、日本的医疗保险费用控制
第五章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控制策略
    一、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控制策略
        (一) 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和医疗机构收费行为
        (二) 加强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
    二、医疗服务需求方的费用控制策略
        (一) 建立有效的奖惩政策
        (二) 设定合理的医疗保险待遇标准
        (三) 加强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
    三、政府和经办机构的费用控制策略
        (一) 完善医疗服务市场监管
        (二) 设计合理支付计算体系
        (三) 合理布局构建分级诊疗体系
        (四) 多渠道理顺药品价格
    四、打通关节的信息化控制策略
        (一) 建立医疗服务评价体系
        (二) 建立信息共享中心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英国消费者互助行为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互助行为理论综述
    2.1 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助行为
    2.2 社会学中的自组织理论
    2.3 共享经济
    2.4 协作消费心理
        2.4.1 禀赋效应
        2.4.2 产品情感依恋
    2.5 基于网络的协作消费行为与团购行为
        2.5.1 降价预期
        2.5.2 团购心理
第三章 英国传统消费者互助行为分析
    3.1 英国消费者互助行为的思想渊源
    3.2 英国消费互助合作社模式
        3.2.1 英国消费合作社简介
        3.2.2 英国消费合作社的原则与目标
        3.2.3 英国消费合作社的特点
        3.2.4 英国消费合作社的运营模式
第四章 英国现代消费者互助行为分析
    4.1 英国现代消费者互助行为的理论背景
    4.2 基于互联网的英国消费者互助模式
    4.3 基于现代消费者互助行为的商业模式
        4.3.1 传统与基于网络的协作消费的模式比较
        4.3.2 英国消费者的团购互助行为分析
第五章 基于消费者互助行为的管理建议
    5.1 深刻洞察消费者的需求特征
    5.2 重视目标市场的国别细分
    5.3 利用网络和数据技术促进消费者互助行为
    5.4 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
    5.5 充分发挥政府政策与规制的作用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本文的结论与不足
    6.2 促使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四、“联合购买”引导网络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土地融资与规划之关系的研究[D]. 邹顺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山东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研究[J]. 李贝. 人文天下, 2019(16)
  • [3]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 ——以湘潭市为例[D]. 许旦.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4]浙江卫视“台网联动”的发展研究[D]. 刘俊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艺术品基金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林俐. 东南大学, 2018(05)
  • [6]中国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的管制与竞争 ——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视角入手[D]. 陈曦.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效应——基于四种商品的对比研究[J]. 杜晓娟,甄峰,CAO Jason. 地理研究, 2017(05)
  • [8]感知风险和信任对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 杨翾. 南昌大学, 2016(02)
  • [9]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研究[D]. 王霄龙. 武汉大学, 2017(06)
  • [10]英国消费者互助行为理论与实践研究[D]. 贺姣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联购”引导线上消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