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教育——风光无限

看教育——风光无限

一、看教育——风光无限(论文文献综述)

尹亭玉[1](2021)在《疫情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地理课程改革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反映出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提高,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疫情期间互联网技术作为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疫情防控期间的大规模线上教学体验使人们意识到后疫情时代教育需要发生变革,未来教育的新常态应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本研究在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虽然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在高中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比较少,在高校和企业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较多。通过调查研究法了解疫情防控期间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发现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多样性,而且有利于打破传统课堂的界限,发挥信息技术和面授课堂的优势,推动课程改革。因此,学生和教师普遍支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但目前存在学生缺乏互动交流与评价意识、个性化学习资源开发比较薄弱等问题。分析现状总结得出以下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资源的建设问题亟待解决;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与教学方法,阐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从学科内容特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三方面论证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适切性,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通过案例研究法,基于对地理混合式教学示范课的研究,以抗疫教育为主题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依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反思与评价,针对整体设计与实施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并提出应用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

陈南[2](2021)在《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文中研究表明

尹璐[3](2020)在《“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拉斯谟被誉为16世纪教育史上最为伟大的人。伊拉斯谟所提出的儿童教育方法和教育精神的影响力远超他在宗教方面的影响力。因此,教育思想,尤其是儿童教育思想也成为认识伊拉斯谟真正价值的重要视角之一。本研究力图拓展伊拉斯谟儿童教育思想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探寻其经典文本字里行间所承载思想信息的显与微,找寻伊拉斯谟思想在欧洲教育思想史,乃至欧洲社会变迁中的应有地位与价值,并找寻可资我国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借鉴之处。本文第一章探讨教育观念之生发。本文将在整个人文主义教育的视域下透视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哲学与观念,探索其人文主义儿童教育的特质。从其时代的宗教、社会思想背景叙说伊拉斯谟一生的主要经历,偏重于对其学术和教育思想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那些人生经历。随后,从共时与历时维度,探讨了古典教育思想与时代思潮对伊拉斯谟教育观的成形,了解构成他思想观念的古代传统或思想脉络的基础。第二章主要从人性、宗教、美德、政治与社会等方面探讨伊拉斯谟对儿童教育目的论的深度思考。伊拉斯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论予以重塑,凸显出伊拉斯谟对人的重视,对人的可教性的肯定以及对人的身心和谐统一的重视,进而探讨了伊拉斯谟的宗教人的终极目标,以及他对美德的追求、对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追求。本章中,笔者探讨了伊拉斯谟重新发现儿童教育的价值,系统阐释了其试图以儿童教育为手段实现人类进步、社会改造的宏伟理想。第三章探讨伊拉斯谟基于儿童性别的教育内容论。首先,针对伊拉斯谟儿童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精英阶层的男童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讨论伊拉斯谟儿童教育,尤其是男童教育所倡导的主要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上以语言和文学训练为主轴的文雅教育和重视外在举止行为的礼仪教育等。尤其是他以礼仪教育为核心,提出了“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的儿童礼仪教育,对后世教育思想和主张对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促进了欧洲人文明化和礼仪规范的标准化。此外,本章还就伊拉斯谟在性别教育方面针对女孩的一些划时代教育内容进行了专题讨论,揭示出其女孩教育的实质和价值。第四章探讨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方法论。本章具体总结分析了伊拉斯谟主要阐述的数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如早教与循序教育,游戏教学与寓教于乐,团体竞争、奖惩等,以此了解其儿童教育精神。第五章探讨伊拉斯谟所倡导的儿童教育环境论。这是一个特殊专题式探究,也是伊拉斯谟儿童教育思想中颇具特色的一个主题。本章分别从伊拉斯谟揭示出的教育活动中的几个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身边人:父母、教师、同伴等主要角色入手,展示几者之间相对的关系与责任,并将人的活动带入到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观念中。天性与教养共同雕琢儿童的“成形”。对照中古时代的教育方法,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整体教学状况,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思想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开启了那个时代教育改革的契机。

肖迪[4](2020)在《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与不安之中,政治形势混乱,经济遭受危机,整体危机四伏。中国现代文学一直固守着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对小镇的存在有意无意的忽略,然而这些中国内陆地区的小镇不仅经历了中国转型期的阵痛,也见证了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小镇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都市与乡村的中转站,茅盾塑造的小镇空间较之其他作家,更加具有开放性,小火轮和铁路连接起上海与小镇,工业化浪潮和商品经济也随之而入,我们能看到小镇涌现出很多新式物件,这些“风景”改变了古老小镇的面貌,一方面带来了文明的气息,另一方面,传统并未就此沉寂下去,传统与新潮在小镇空间里不断拉扯。风景有“常”也有“变”,工业文明与传统中国激烈的碰撞,给普通民众带去了灾难与欢欣。开放多元的小镇必然会带来极强的社会流动性,这也是茅盾小镇叙事的特点之一。作家主要塑造了几类人物,分别是小镇商人、知识分子、小市民阶层和乡绅,这些人物在都市、小镇与农村之间来回穿梭流动,以小镇为轴心,辐射影响着都市与农村。他们的流动不仅包括水平的空间流动,更包括垂直的阶层流动。茅盾非常关注经济问题和经济关系,农村经济破产之时,除了对农民施以关切之外,茅盾更加关注小镇商人群体的出路,小镇商人既包括吴荪甫、唐子嘉这样的商业大亨,也包括林老板这样的普通小镇商人群体,面对经济危机、纷乱的战争局势和买办阶层,他们最终都不得不走向失败的结局。知识分子是茅盾作品中的重点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小镇青年走入都市接受新式教育,他们面临更加艰难的抉择。知识分子处在返乡与离乡夹缝中艰难生存,他们的社会流动也并不成功。小市民阶层要么固守原地,要么就是因为逃难和谋求职业发展进入都市,但因为个人力量太过于微薄,他们往往依附于从小镇走出来的企业家。对乡绅的态度茅盾是一分为二的,对像吴荪甫或者钱良材,他的态度是褒奖的;对土豪劣绅,茅盾则一律予以批判,这些人虽然短期内可能获得利益,但他们的算盘最终仍会落空。茅盾的小镇叙事显示出极强的政治色彩,在作家看来,革命既是造成社会流动性不断提高的原因,更是作者探索的解决失败问题的途径。革命的小镇中弥散着各式各样的谣言,政治局势混乱不堪,保卫团、县政府、县党部、土匪以及共产党同时存在于基层社会,农民极易受到煽动发起革命或者暴动,革命青年有满腔斗志、新式的做派和坚韧的信仰,然而他们软弱、缺少机智、犹豫不决,终于让革命成为了部分投机者的幌子,带来了社会更深重的灾难,革命事业也因此大受打击。面对理想主义的破灭和革命的信仰,小镇在高潮与低徊之间来回穿梭,作家因此陷入了严重的矛盾和动摇之中,并最后确定了革命的信念。茅盾为中国现代小镇文学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既继承了前辈们的传统,同时也别有新意,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构筑的小镇世界勾连起都市和乡村,不管是在革命发展还是经济联通上都扮演着先觉者的角色,反映出江浙小镇的特点和中国社会在近代的艰难转型,更融汇了作家对三十年代中国历史现实的思考,承载了茅盾深刻的历史文化意识。

李宝娟[5](2020)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秋,由教育部主持编制的小学语文教材开始使用,因该版教材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主持编制的,并且全国通用,因此,也被称为“通用教材”或“部编教材”“部编版”,2019年秋,部编版教材全面投入使用,相比以往的小学语文教材,部编版中的传统文化篇目大幅增加,古诗词的比例也随之增大,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也随之迎来了新格局。祖国语言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理论告诉我们,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就小学教育而言,小学语文教学从一开始就肩负起培养学生读书、认字、写话之类的基本语言技能,因而,小学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显得尤为突出,即便在学习古代诗文时,识字、读写之类的语言技能训练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中,诗歌中的情感因素、意境营造等内在的人文特性,不论是从教者,还是学习者,都在有意无意间被识字之类工具属性任务稀释了,有的则是被悉数冲走了。然而,部编本古诗的容量较以往要大,目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过于注重字、词、句,淡化乃至忽视了古诗词教学中本应顾及的“人文性”,古诗教学中,在掌握的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应该着力引导不同学段的小学生重视积累、感悟,在接受优秀古诗文熏陶的过程中,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展各自的个性。新时代学生需要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部编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于凸显基础教育阶段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帮助解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学得困惑、教师教得困难的问题,以及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帮助小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课题从实际调查入手,调查范围主要涉及安庆两所语文教育基础较好的小学,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入手,经分析研究后,就调查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的特点,选取的古诗词,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接受;选材范围广,题材多样;选取的古诗词内容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第二章以问卷的形式,对师生古诗词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结合调查问卷发现,古诗词教学过程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存在的困难有:缺少想象力的参与、诵读时间不够、学习兴趣不浓等。教师在教学中的“拦路虎”有:教学的程式化、对课程标准要求理解不够、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总结改善小学古诗词教学效果的一些策略,分别从教学、学生和教师三个层面提出。教学中需要透彻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个学段古诗词教学的要求;学生层面需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古诗词的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层面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周莹[6](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韩换换[7](2020)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这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更为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的追求,现代教育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并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要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与当地教学实际相结合,符合中国课堂教学而又能帮助教师融入现代教学模式。由此致力于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六年级语文教学为例,借助教学案例、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调查等手段,探索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具体操作流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策略。冀此,利用先进教学手段与方法,改进语文教学,有益于语文教学的开展与实施。于是就以下方面进行论述。本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的论述。第二部分首先通过阐述相关研究中的有关翻转课堂概念的论述,总结翻转课堂的概念。其次是通过阐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等诸多理论,共同建构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最后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以及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第三部分是通过研究分析Robert 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模式、张金磊等人提出的翻转式教学模式和国内外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比较成功的教学案例,然后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利弊分析,从而尝试建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模式。第四部分主要是依据建构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六年级语文课文《草原》为例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小学语文翻转教学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后巩固和拓展,由此使教学过程较为完备,并对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其次,通过对参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前后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对比分析,以及参与翻转课堂教学前后的教师进行访谈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第五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学校网络技术与评价体系问题、教师翻转课堂教学实施问题、学生与家长问题的分析,提出以下应对策略:网络技术与评价策略、翻转课堂教学与管理策略、学生主动学习与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策略。第六部分是结语,对本研究的总结与展望。肯定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的发展前景,同时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万婕[8](2020)在《“互联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模式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学旅行实践教育课程具有教育学、跨学科性、实践性、体验性等特点,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集体旅游和集中食宿为途径,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校外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明确规定要将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更迭,“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技术慢慢成为师生手中强有力的学习工具,逐步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领域。一方面教师认为“互联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在未来有着良好的市场和前景,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时,却漠视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支撑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目前关于互联网技术与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整合设计研究非常少。基于该现状,笔者设计了”互联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模式及综合案例。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访谈调查,整理了当前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教师对“互联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模式的态度,厘清了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一般流程,梳理了互联网技术与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整合形式,构建了“互联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模式。并且,结合了江西省的地域特色,从设计、实施、评价三个阶段设计了“互联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模式下的实践案例。以便为“互联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后续的研究与探索提供参考。

丁燕燕[9](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研究指明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路晓琳[10](2020)在《惯习理论视角下中学古诗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古诗文学习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相比于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学古诗文的内容增多、难度变大,对学生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当前的中学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片面、静止地看待教学活动,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诸多不良惯习。而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作为一种以发展、联系的眼光剖析社会问题的理论工具,能为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改进与研究提供更为真实的反映教学矛盾与规律的理论体系。基于此,本文依托惯习理论这一独特视角对中学古诗文教学展开研究。布迪厄在惯习理论中指出:惯习来自于个人与群体的长期实践活动,而惯习不是孤立存在的,场域、资本与惯习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共同构成惯习理论的三大核心要素。基于此,本文依托惯习理论中的三大核心要素,从惯习、场域、资本三个方面将古诗文教学影响要素分为思维特征惯习、心理意识惯习、文化意识惯习、场域、资本五个部分,从而为后文进一步的古诗文教学调查和分析奠定框架基础。古诗文教学是古诗文实际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因此,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几所中学的中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教师古诗文课堂上的实际教学情况展开调查,以惯习理论为依托,探究当前中学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发现,在古诗文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中课堂沉默现象较为严重、学生思维特征存在自主性弱、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性不强、教师的言语艺术修养不足等。基于对惯习理论视角下古诗文教学影响要素的划分以及当前中学古诗文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笔者对当前中学古诗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归因分析。在思维特征惯习层面,教师存在忽视学生对古诗文的自主解读以及忽视古诗文教学语言中思维特性的教学惯习;在心理定势惯习层面,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习心理定势的双重性影响把握不足,一方面教师未能对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在文化意识层面,主要表现为古诗文教学中长久以来的“重言轻文”的文化意识惯习。而从场域和资本层面来看,教师古诗文教学语言的不当和对古诗文教学场域的营造不足也对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最后一章基于前文对于中学古诗文教学现状和成因的分析,以惯习理论视角下古诗文教学影响要素的构成为依据,将教学策略分为三个部分并佐以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主要从思维特征、心理定势和文化意识三个方面围绕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教师和古诗文篇目提出挖掘古诗文语言中的思维特性、教学中注重“文言结合”等策略;第二部分从资本层面入手,围绕惯习理论中资本的内在化形态和具体化形态要素提出教师的教学言语的“言行合一”和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等策略;第三部分从场域要素入手,针对引导学生的心理“入场”、“在场”提出相关策略,并结合古诗文特性提出主题串联的群文阅读文化场的营造和善用教学“留白”等建议。

二、看教育——风光无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看教育——风光无限(论文提纲范文)

(1)疫情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互联网技术的驱动
        (二)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教学模式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研究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三章 疫情期间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三)调查问卷编制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三、调查结论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新趋势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资源建设至关重要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与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第四章 教育未来新常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
        (二)以能力为本位
        (三)以资源为基础
        (四)以情境为载体
        (五)以互动为桥梁
        (六)以评价为契机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发现式教学
        (二)导学式教学
        (三)讨论式教学
        (四)个别化教学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一)课前——线上教学为主
        (二)课中——线下教学为主
        (三)课后——线上线下结合
第五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适切性分析及实施策略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适切性分析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与地理学科内容特点相适宜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与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相吻合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相匹配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二)提供丰富化教育供给,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三)构筑无边界学习场域,拓展学生成长时空
第六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一)公开课《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二)实践案例《抗疫背后的GIS力量》
        (三)反思与评价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一)学习资源多元化
        (二)互动交流多样化
        (三)反馈评价动态化
        (四)课堂教学高阶化
        (五)学习管理智能化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一)逆向式设计教学,注重学习引领
        (二)全过程教学评价,塑造学生个性
        (三)建设学习共同体,彰显教育本质
结论与不足
    一、结论
    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地理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GIS 图层叠加图像的判读》学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一)学术研究空间的发现: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
        (二)现实的考量:个人学术兴趣与职业关注
    二、文献综述
        (一)学界对伊拉斯谟着述的整理与翻译
        (二)学界的相关学术研究动态与成果评介
    三、概念界定
        (一)儿童的含义
        (二)文雅教育与礼仪教育的内涵
        (三)儿童教育观的解读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论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框架安排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教育观念之生发
    一、社会性之源:欧洲时代脉搏的泵压
        (一)社会冲击与新需求
        (二)思想知识的变革
    二、个性化起点:伊拉斯谟的人生行路与儿童教育情怀的共鸣
        (一)私生子身份的困扰
        (二)儿童时代的教育与体悟
        (三)成年际遇与儿童教育理想的开启
        (四)“伊拉斯谟精神”与人生理想的崩灭
    三、历时与共时性之基石: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之学养渊源
        (一)历时性之基:古典时代的教育智慧
        (二)共时性之基:同时代人思想的共鸣
第二章 成为至善完人:一体多面的教育目的论
    一、“认识你自己”:人性的重塑
        (一)人的可教性:儿童教育的可能性
        (二)人的地位:儿童教育的特殊性
        (三)人性之善与“无定”论:儿童教育的必要性
    二、灵魂之美:新的“宗教人”之求
        (一)身体与灵魂的相应性:宗教人的目的
        (二)培养有教养的灵魂:柏拉图灵魂观念之维的拓展
        (三)宗教虔诚与古代知识之用
    三、宗教人的目的具象化:美德之求
        (一)君主美德镜鉴的特殊性
        (二)宗教与道德教育的并轨
    四、人的担当:政治与社会秩序之求
        (一)儿童的社会责任教育
        (二)作为社会舵手的君主责任教育
第三章 基于性别区隔的教育内容与性别教育祛“魅”的开启
    一、教育之基:精英男童教育
        (一)献给贵族:儿童教育的阶级性之维
        (二)献给男童:儿童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与全民性超越
    二、以文习德:文雅教育
        (一)文雅教育的核心:语言文法的习得
        (二)文雅教育的第一步:语音习得
        (三)文雅教育的进阶段:文字习得与书写训练
        (四)文雅教育的深度拓展:经典作品的阅读
        (五)文雅教育的实践:演讲与写作
    三、以外促内,知行合一:行为——礼仪教育
        (一)社会区分的标识:行为-礼仪教育的阶级性
        (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身体教育的向度
        (三)行为-礼仪教育的功用和异化
    四、因教育而智慧:划时代的女孩教育
        (一)女孩教育的六大处方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女孩教育的旨趣
        (三)教育机会平等:女孩教育的价值
第四章 中庸而和缓的儿童渐进教育范式
    一、早教习得与循序教育
        (一)早教与儿童心灵塑形
        (二)循序教育与儿童教育自觉
    二、游戏教学与寓教于乐
        (一)游戏教学法
        (二)辩证的“快乐教育”
    三、实用的知识-活动习得体系
        (一)作品整理与分类
        (二)善用记忆力与记笔记
        (三)模仿、效法与自觉练习
    四、善用奖惩与反对体罚
        (一)奖惩手段的辩证使用
        (二)体罚教育批判与慈爱教育
    五、尊重个性与团体竞争
        (一)因材施教:儿童中心主义
        (二)团体竞争:儿童内在高贵灵魂的释放
第五章 身边人原则:基于父母、教师重要性的教育环境论
    一、成为父母:儿童成长需求的第一环境
        (一)不良家庭照顾:父母角色的分化与校正
        (二)儿童教育的首任责任人:母亲的职责
        (三)优生优育与榜样的力量:父亲的职责
    二、成为良师:儿童成长需求的第二环境
        (一)仅次于国王:教师的社会地位论
        (二)高贵之师:教师职业资格要求
        (三)慈父:师生关系模式的基调与批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4)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现代小城镇文学研究
        二、茅盾“小镇叙事”作品研究史
    第二节 “小镇”与茅盾“小镇叙事”的历史语境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开放的小镇:风景中的“常”与“变”
    第一节 城乡间的中转站:小镇风景的多样性
    第二节 难以破除的过去:固守的乡土风俗传统
    第三节 家宅与茶馆: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
第二章 流动中的“动”与“思”:茅盾笔下的小镇人物群像
    第一节 小镇商人:往来于城乡的中间者
    第二节 走进都市与被迫返乡:小镇知识分子的“出走”与“回归”
    第三节 出路的无处追寻:小市民群体与乡绅阶级的抉择
第三章 茅盾小镇叙事中的革命书写
    第一节 挣扎与无序:“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暴力中的城乡流动:小镇权力的更迭
    第三节 动摇中的革命小镇:群氓之乱与知识分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茅盾小镇叙事小说作品出版简表
附录2:茅盾小镇叙事作品中人物流动情况简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5)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二、 落实和践行《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三、 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水平和效果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步骤
第一章 古诗词教学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特点
    第一节 古诗词教学
    第二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选编的特点
        一、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题材分析
        二、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选编特点
        (一) 选文特点
        (二) 编排特点
第二章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小学生古诗词学习情况调查
        (一)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习惯
        (三) 小学生古诗词学习水平
        (四)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五) 小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认识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师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
        (一) 语文教育理念
        (二) 教师教学古诗词的方法
        (三) 教师专业素养
        (四) 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认识
    第三节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分析
        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落实不到位
        二、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程式化
        三、 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淡化
    第四节 小学生古诗词学习问题分析
        一、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四、 小学生对古诗词的体认
    第五节 语文教师问题分析
        一、 语文教育理念
        二、 古诗词教学方法
        三、 语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第三章 改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师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 更新语文教育观念
        (一) 确立全面的语文教学目标
        (二) 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 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一) 语文学科专业素养
        (二) 教育专业素养
        (三) 职业道德素养
        三、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水平
    第二节 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策略
        一、 迁移兴趣
        (一) 教学方法迁移到古诗词课程
        (二) 传统节日与古诗词内容的融合
        二、 养成习惯
        三、 掌握方法
        四、 勤于体验
    第三节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一、 激发兴趣
        (一) 音乐渲染
        (二) 寓教于乐
        (三) 角色扮演
        (四) 化诗为文
        (五) 情景还原
        二、 加强诵读
        (一) 多种形式的范读
        (二) 有效地指导诵读
        (三) 诵读与背诵相联系
        三、 创设情境
        (一) 知人论世
        (二) 品词析句
        (三) 呈现画面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翻转课堂研究综述
        (一)翻转课堂的国外研究现状
        (二)翻转课堂的国内研究现状
        二、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研究综述
        (一)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国外研究综述
        (二)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国内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硏究法
        二、案例研究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访谈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翻转课堂概念界定
        一、国外关于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
        二、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翻转课堂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合作学习理论
        三、混合学习理论
        四、掌握学习理论
    第三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
        一、教师间与学生间对比分析
        二、教学程序的对比分析
        三、教学环境的对比分析
        四、评价方式的对比分析
        五、学习方式的对比分析
    第四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要求
        二、依托信息技术支持,顺应教育信息化潮流
        三、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二章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第一节 国内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一、Robert 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模式
        二、张金磊等人提出的翻转式教学模式
        三、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节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及设计
        一、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二、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第三章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的案例设计与调查分析
    第一节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草原》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教学
        三、课后巩固和拓展
        四、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反思
    第二节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的调查分析
        一、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二、教师访谈分析
第四章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网络技术与评价体系问题
        二、教师翻转课堂教学实施问题
        三、学生与家长问题
    第二节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对策略
        一、网络技术与评价策略
        二、翻转课堂教学与管理策略
        三、学生主动学习与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情况学生调查问卷(翻转实验前)
    附录2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情况学生调查问卷(翻转实验后)
    附录3 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情况教师访谈提纲(翻转实验前)
    附录4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情况教师访谈提纲(翻转实验后)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互联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模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导向
        1.1.2 互联网技术运用于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优势
        1.1.3 对实施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反思与探索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研学旅行实践教育
        1.3.2 研学旅行实践模式
        1.3.3 互联网技术与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整合
        1.3.4 现状述评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1.5 理论基础
        1.5.1 混合式教学理论
        1.5.2 体验学习理论
        1.5.3 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框架
        1.5.4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2 研学旅行实践教育与“互联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访谈目的与对象
    2.2 访谈内容
    2.3 访谈结果与分析
        2.3.1 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开展现状
        2.3.2 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整合现状
        2.3.3 互联网技术与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整合现状
3 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概述
    3.1 研学旅行实践教育
        3.1.1 定义
        3.1.2 特征
    3.2 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开展流程
4 互联网技术与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整合
    4.1 “互联网+”
        4.1.1 定义
        4.1.2 “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4.2 互联网与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4.2.1 活动导入的需要
        4.2.2 参观讲解的需要
        4.2.3 组织实施的需要
        4.2.4 合作交流的需要
        4.2.5 展示评价的需要
    4.3 支持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互联网技术
        4.3.1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分类
        4.3.2 互联网技术在研学旅行实践教育中的应用
5 “互联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模式构建
    5.1 模式构建基础
        5.1.1 指导思想
        5.1.2 设计原则
    5.2 “互联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模式设计
    5.3 “互联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模式具体说明
        5.3.1 设计阶段
        5.3.2 实施阶段
        5.3.3 评价阶段
6 “互联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模式案例设计
    6.1 设计阶段
        6.1.1 组织建立
        6.1.2 情境分析
        6.1.3 目标拟定
        6.1.4 方案设计
    6.2 实施阶段
        6.2.1 先导课程
        6.2.2 行中课程
        6.2.3 延伸课程
    6.3 评价阶段
        6.3.1 过程性评价
        6.3.2 总结性评价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10)惯习理论视角下中学古诗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古诗文的教学和学习惯习存在问题
        (二) 用惯习理论探讨古诗文教学有突出价值
        (三) 目前基于惯习理论的古诗文教学策略供给不足
        (四) 古诗文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相关文献综述
        (一) 古诗文教学模式研究
        (二) 古诗文教学理论研究
        (三) 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
        (四) 古诗文教学现状研究
        (五) 古诗文教学问题研究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六、研究基础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影响要素构成
    一、主要概念界定
        (一) 惯习理论
        (二)古诗文
    二、基于惯习理论视角下古诗文教学影响要素的构成
        (一) 惯习
        (二) 资本
        (三) 场域
第二章 惯习理论视角下中学古诗文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一) 调查对象
        (二) 问卷发放
    二、调查工具
        (一) 问卷设计
        (二) 问卷检验
        (三) 问卷的数据处理
        (四) 问卷调查的补充
    三、调查结果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 惯习理论视角下中学古诗文教学情况
第三章 惯习理论视角下中学古诗文教学现状的归因分析
    一、惯习层面
        (一) 思维特征惯习
        (二) 心理定势惯习
        (三) 文化意识惯习
    二、资本层面
        (一) 古诗文教学衔接语平铺直叙,缺乏情感性
        (二) 古诗文教学提问语生硬,缺乏启发性
    三、场域层面
        (一) 古诗文课堂导入缺乏设计,忽视引导学生的心理“入场”
        (二) 忽视教学“留白”,造成学生的心理“离场”
第四章 惯习理论视角下中学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
    一、惯习层面
        (一) 从思维特征入手
        (二) 从心理定势入手
        (三) 从文化意识入手
    二、资本层面
        (一) 提高教师的古诗文教学言语修养
        (二) 善用体态语,追求古诗文教学的“言行合一”
        (三)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直观
    三、场域层面
        (一) 把握学生注意惯习规律,实现心理“在场”
        (二) 善用教学“留白”艺术
        (三) 主题串联,构建古诗文群文阅读文化场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四、看教育——风光无限(论文参考文献)

  • [1]疫情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尹亭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D]. 陈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D]. 尹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D]. 肖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D]. 李宝娟.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2)
  • [6]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D]. 韩换换. 喀什大学, 2020(07)
  • [8]“互联网+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模式设计研究[D]. 万婕.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9]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惯习理论视角下中学古诗文教学研究[D]. 路晓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看教育——风光无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