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重庆城市步道人性化生活空间——重庆渝中区自来水厂至长江滨江公园步道环境设计

重塑重庆城市步道人性化生活空间——重庆渝中区自来水厂至长江滨江公园步道环境设计

一、重庆城市步道人性化生活空间的重塑——重庆市渝中区水厂至长江滨江公园步道环境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润中[1](2021)在《健康城市视角下山地城市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山城步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有所提升,健康也是其中人们所关注的重要方面,健康城市的建设则与人们的追求相契合;而良好城市环境的营造可促进健康城市的建设,其中绿道的建设发展在良好城市环境营造的过程中可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文章以健康城市视角为切入点,以构建“以绿道为载体的公共健康活动体系”为目的,以山地城市绿道为研究对象,并以重庆山城步道为例进行分析以及规划设计策略提出。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总结、案例分析、需求调查、场地调研、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结论部分主要为运用上述方法而构建策略体系的过程进行总结;策略体系主要包含设计原则、规划设计策略、以及设计方法探索等,并在该体系下进行设计实践。通过资料查询、调研、分析与总结,并提出结合健康城市视角的规划设计策略;尝试在重庆主城区山城步道的范围,构建起以山地城市绿道为载体的公共健康活动体系;进而为正处于转型升级重要阶段的重庆山城步道指出更优化的发展之路。文章共分有六个章节,以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进行。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为研究的缘起,结合相关背景发现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并进行思考,从而引出研究主题;随之分别从健康城市、绿道、山城步道来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之后为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阐述,并以研究框架图的方式对研究的思路进行表达。第二章为研究基础,首先是相关概念诠释,而后总结国内外研究与实践形成文献综述;之后结合有助于健康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最后是对于相关案例的分析,并总结案例启示。第三章首先阐述山地城市绿道与重庆山城步道的关系,并对山城步道进行总的概述;之后进行场地现状调研与人们健康活动需求调查,并通过这两方面的结合,分别从功能与环境两个层面总结现状问题并进行分析。第四章为策略体系构建的部分,首先结合居住环境健康评价的相关指标总结出设计要点,并结合研究对象总结出设计原则,作为健康导向的设计框架;随后对重庆主城区的山城步道进行总体空间主题定位,并进行规划布局,而后同样从功能与环境两个层面提出策略谋划;之后的设计方法探索是为将策略更好地在设计实践中得以应用而进行。第五章为设计实践部分,是为将策略体系进行实证论证;选取相应场地,将策略体系在设计实践中应用,并以景观规划设计的方式方法进行表现。第六章是对研究的总结,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进行展望。

甘琪琴[2](2021)在《基于空间活力度的重庆渝中区文化游览线串联及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存量发展的优势资源,直观深刻地反映文化景观的人文价值、伦理价值及美学价值。文化游览线为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出创新路径。整理相关文献发现,已有游览线研究多集中于风景名胜区、公园以及区域线性遗产等,城市尺度研究较少;定量优化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游览线主题性研究鲜见。由此本文从渝中区历史文化遗产游览线出发,进一步探讨主题游览线的串联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文化游览线为研究对象,并将文化的物质载体界定为历史文化遗产。采用“理论基础——对象调研——定量分析——串联优化”的研究思路,系统整合、关联和再组织历史文化遗产点,激活衰落空间活力,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现研究方法和得出结论如下:(1)渝中区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包括3个历史文化街区、9个传统风貌区、149处173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地理空间中呈现隐性、分散、弱相关等特质。梳理现有的24条文化游览线发现,渝中区文旅产品主题单一;城市地标、购物商圈对游览线的“引流”作用显着;纵向游览线缺乏,且沿城市中央山脊游览线的沿途景点数量有待丰富。(2)对百度热力图、微博语义文本等多源大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量化表达和交叉验证。本文以人群集聚程度指标量化“空间活力”,选取百度热力图来展开空间活力测度,一是筛选现状活力度高或活力潜力高的遗产点作为游览线的构成主体;二是剖析城市人群聚集时空特征,挖掘体现旅游六要素的新兴活力点,辅助游览线的路线定位。基于空间活力的量化结果,串联并优化文化游览线,这符合存量盘活的大背景,以及定量化、人本化的学科发展趋势。本研究提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级与其空间活力度(即实际使用效率)呈正相关”的假设。根据资料收集与量化数据分析,将遗产保护等级评定、空间活力测度分别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列表分析两者相关性。针对假设不成立、与假设有偏差的6种结果,进行重点调研,总结了交通可达性、功能业态特色化、景观节点丰富度三种空间活力影响因素。(3)结合渝中区游览线现状问题,提炼出本文文化游览线串联优化的三条原则,包括游线网络整体性、文化主题丰富性、空间活力多样性。完整的游览线由景点及联通景点的路线组成。本文将渝中区文化游览线的串联优化分为五个步骤:第一,将游览线主题凝炼为巴渝山水、红色记忆、开埠建市三类;第二,串联已有24条文化游览线;第三,从游线网络整体层面,对路线层级进行优化,包括拓展和延伸路线至高活力度旅游六要素集中范围等;第四,筛选、关联和再组织游览线上的历史文化遗产点;第五,优化方案可视化呈现。

刘力多[3](2020)在《昆明西山风景名胜区步行观光系统景观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各种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走出城市,回归自然,感受大自然对心灵的洗涤。我国旅游业正飞速发展,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旅游风景区也在不断增长。而森林公园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光照充足,紫外线较强的云南省,森林公园内凉爽舒适的自然环境,受到更多人群的喜爱。在对昆明西山森林公园调研时,发现西山景区周边交通便捷,吸引不同的游客群体前来观光游览。但景区内基础设施薄弱、人车混行,缺乏一个完整的步行观光系统,极大的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及景区品质的塑造。本次研究基于国内外步行观光系统的相关理念及研究,以昆明市西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实地调研考察,搜集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景区内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场地内的现状条件进行分析整合,经分析景区内以山景为主,均以茂盛的植被覆盖,植物种类多样,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结合场地现状资源与问题,做出相应的景观设计。设计中以打造步行观光系统为主,结合不同路段的地形、植被覆盖情况进行步行路段的规划,增设森林步道、架空观景桥,为游客提供安全、富有趣味性的游览路线。并对各个景观节点进行提升改造,完善其中的基础设施,丰富节点的游览层次,为游客提供舒适宜人的游览环境。设计中从昆明及景区中的人文历史资源进行元素提取,运用在设计当中,以达到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品质的目的。

尹泺枫[4](2019)在《基于包容性理念的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重庆渝中区街道空间更新为例》文中认为山地城市旧城区具有独特的城市山地特征和历史文化传统,其中街道空间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空间是山城居民生活的主要载体,具有社会、经济、文化的多重属性。然而,在当今城市盲目“现代化”的背景下,山城昔日的历史文脉传统和山水文化情怀正逐渐淡化,城市面貌与生活方式逐渐单一化,多姿的生活情景逐渐消逝,亲切的故土情怀逐渐褪色。与此同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两极分化,弱势群体日渐壮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山地城市旧城区尤为明显。在新时代发展的理念下,包容性城市更新更加关注人本化的城市空间塑造和运营过程的弱势群体关怀,强调更新过程中的价值理念、更新主体、宏观路径和更新要素的包容协调,并要求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多元群体发展的空间需求并寻求相应的规划对策。针对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空间的发展困境,本次研究基于对街道空间的现实问题调查和研究,以“对象认知—问题导向—框架建构—更新路径”为整体研究技术路线,分别探究街道空间“形态”、“业态”和“情态”的更新策略,由表及里,构建起三“态”融合的包容性街道空间更新思路框架体系。本文运用文献整理、实地调查、归纳演绎、对比取样、空间制图等多种综合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聚焦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包容性这一命题,以重庆市渝中区的街道空间为例,建立文章的研究思路及框架。文章进行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包容性研究,倡导多元价值的包容精神,从物质空间、经济业态和社会秩序三个维度分析,旨在改善与提高山城居民的日常生活品质,让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红利惠及更多人群。文章主要内容可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对象认知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对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包容性理念研究、山地城市旧城更新、街道空间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并对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空间的演变历程和复杂性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二部分为问题导向,包括第三章。以重庆渝中区的街道空间为代表案例,首先概括总结渝中区街道空间的传统特色和复杂性,然后从物质空间、功能业态和社会行为秩序三个方面对渝中区街道空间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总结渝中区街道空间目前更新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第三部分为理论框架构建,包括第四章。首先概括了包容性街道更新的时代背景;然后阐述了包容性街道更新的本质属性和空间价值,以价值目标为导向,建立基于三“态”融合的包容性街道更新宏观路径;最后在宏观路径的引导下,进一步论述了包容性街道“形态”、“业态”和“情态”的街道更新要素。第四部分为更新策略,包括第五、六、七章。分别从渝中区街道空间的形态、业态和情态三个方面入手,以包容性的城市更新理念为核心指导脉络,详细阐述包容性视角下的具体街道空间更新策略和操作路径。

杨泽宇[5](2019)在《健康城市视角下的山地滨河绿道设计研究 ——以重庆渝中区为例》文中认为健康城市已经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共识,其中促进市民户外活动是健康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而且滨河区域向来是人们展开户外活动和休憩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建设的重点。目前国内对滨水区域的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滨水绿道的步行可达性较差、配套设施的不足等等都降低了市民到这里从事健康活动的热情。因此本文从健康城市的视角切入,通过分析国内外滨河绿道的研究现状,发现目前国内在此研究领域存的不足,并提出在健康城市视角下滨河绿道研究与实践应关注的方面。重庆市随着滨江快速路的建设也逐渐建起了多条滨河绿道,例如渝中区沿嘉陵江南岸建设的“创意”滨水空间,沿长江北岸兴建的带状公园——重庆珊瑚公园以及正在建设的长滨路滨河绿道。在越来越强调公共健康的今天,城市的滨河绿道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强调交通性和景观性的绿带,而更多地承担了户外公共空间和活动场地的功能,尤其是在公共空间匮乏的山地城市,滨河绿道的规划设计成为改善公众健康、提升环境品质和滨水区价值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通过规划设计的手段使滨河绿道能够吸引更多的市民来此锻炼和休憩。根据这一目标,本文对国内外健康城市和滨河绿道的相关理论以及山地城市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健康城市和山地城市的特点提出了山地健康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的几点要素并以此为依据针对重庆渝中区滨河绿道提出相应的策略,初步探索了山地健康滨河绿道的规划导则体系的建立。本文提出山地城市健康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5点要素如下:(1)滨河绿道的连续性;(2)滨河绿道交通可达性;(3)滨河绿道的户外公共活力;(4)滨河绿道景观舒适性;(5)河岸的生态化。并基于此五点分别提出山地健康城市滨河绿道设计相应的策略:(1)交通可达性:(1)增加与滨河绿道接驳的慢行出入口;(2)完善公共交通系统;(3)增加/共用周边社会停车场;(4)衔接滨河绿道与山地步行道。(2)交通连通性:(1)增加十字路交叉口人行通过性;(2)通过与其他市政人行道连接由于滨河绿道断开而步行不连续的路段。(3)环境舒适程度:(1)增加和设计滨河绿道的空间节点;(2)提升滨河绿道的人工/自然景观要素;(3)优化配套服务设施。(4)公共活力:(1)打造公共活动空间节点;(2)布置体育设施等功能性设施;(3)组织多样的公共活动。(5)生态化:(1)打造生态化河岸;(2)配置适宜地貌的植被。本文共有七个章节:第一章: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介绍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明确开展本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确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并确定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论文之后的开展指明方向。第二章:梳理国内外有关滨河绿道规划设计和健康城市的文献,整理出目前该领域的理论研究现状,为论文的研究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撑;找到山地城市滨河绿道的研究现状与问题。第三章:结合前文滨河绿道和健康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研究,提出健康城市滨河绿道设计的几点要素并进行详细的阐述说明。第四章:介绍重庆渝中区滨河绿道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渝中区居民健康活动特点与问题,以此说明重庆健康滨河绿道建设的必要性。第五章:根据前文提出的几点健康城市滨河绿道的设计要素来对重庆渝中区滨河绿道进行调研评价和分析,提出现状滨河绿道存在的问题。第六章:就健康城市滨河绿道的各个设计要素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尝试挖掘和扩充健康城市滨河绿道的规划设计内容。第七章:总结文章,提出前文研究的结论,并分析问题及不足。

何纯夫[6](2019)在《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协作式更新规划研究 ——以重庆城市老旧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党的十九大、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等会议的召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保障和提高民生水平成为规划界的热点议题。此外“城市双修”要求在城市修补工作中,既要完成物质空间等硬件环境的修补,也要加强社会文化等软环境的修复。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既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载体,也是城市微更新的本体。社区正面临着从增量建设向增存并举的转型,如何在进行社区物质环境更新的同时,满足居民的文化诉求,是摆在规划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在传统社区更新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一种能够兼顾多方需求并传承社区文化的社区更新模式。本文研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文化资本在社区更新中如何发挥作用?社区协作式规划运作过程是什么/各方参与的途径是什么?城市老旧社区更新中如何体现地域特色?规划师如何在社区更新中发挥能动性?本文围绕研究问题,收集国内外关于文化资本及协作式规划的案例,通过清河实验、史家胡同、上海社区花园、北京798等一系列代表性案例总结出“文化—协作式”规划方法。文中运用规划学、建筑学、景观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渝中区(侧重中观视角)和合川区(侧重微观视角)两个案例进行详细的实践演绎,完善并佐证“文化-协作式”规划。总的来说,文化资本要发挥其价值,首先要通过工作会议、居民访谈、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进行调查和识别,接着通过价值评估判断不同文化资本的特性,然后显性转换和隐性转换分别转换为经济和社会资本,对社区进行激活,最后通过规划手段,进行社区更新。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更新,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修补和社区文化修复两个方面,通过场景设计等手段,重现旧日繁华。同时,文化资本作为多方利益团体的触媒,辅助构建了全过程协作平台:由街道牵头,规划师引导,企业助力,分类别分阶段组织各方进行更新规划工作。在完成空间更新的同时,深化社区治理,加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研究内容具体可分为下列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提出问题。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并对本文研究概念“文化资本”、“协作式规划”、“老旧社区更新”等进行解析,界定其研究范围。之后建构了本文研究框架,提出了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2章):认识问题。对文化资本、协作式规划等概念进行研究综述,找到现有理论和案例中的亮点和缺失,对本文规划方法进行初步的判断。同时,第2章对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适应性作出简要探讨。第三部分(第3章):方法建构。根据清河实验、史家胡同、深圳南头古城等一系列案例总结共同方法,形成“文化-协作式”规划方法。本章对该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了详细解析,包括文化资本的识别、调查、评估、利用及协作式规划的基本流程。后文则通过两个具体案例,利用该方法进行演练实践。第四部分(第4,5章):解决问题。第四章以渝中区为例,分析重庆城市老旧社区的困境与契机。接着以大溪沟街道更新对“文化-协作式”规划方法进行详细演练,然后对重庆协作治理方式进行归纳总结,探讨协作式规划流程与方法,并考虑如何使其制度化。第五章以合川区草花街社区为例,通过“基于文化资本的空间更新”与“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治理”为线索,将协作式规划方法贯彻其中。该部分在更新实践中,摸索社区规划师进行在地实践的途径。这两章分别从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探索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实践性。第五部分(第6,7章):得出结论。这两章总结了“文化-协作式”规划方法的创新性,同时讨论了规划师应做怎样的角色调整来适应目前的社区更新项目。最后对本文进行研究结论总结和不足性探讨。本文对城市老旧社区更新提出了一种可行性很强的方法,可为后续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最后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文化资本在社区更新领域具有很强的可利用性;第二,协作式规划在社区尺度必不可少,且与社区文化关系紧密;第三,“文化-协作式规划”应建立在尊重地域价值及人的价值基础上。

毛琦[7](2019)在《重庆市渝中半岛步行网络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渝中半岛作为重庆的母城,具有独一无二的山水资源禀赋。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孕育出渝中半岛独具地域特色的城市环境。渝中半岛东西向交通发达,南北向交通则较为不便,山城步道作为贯连渝中半岛南北的重要交通形式,通过网络化的规划布局,沿途串接公交站点、公服设施、历史遗存和城市开放空间等城市功能,在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向世人展示山城重庆的地域特色,成为重庆市重要的文化名片。

薛威[8](2017)在《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建成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淀,才形成了现在的形态和精神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建成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富成果与宝贵经验,形成了名城、街区、文保建筑的三级保护体系。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建成遗产或由于对其价值认识不足而遭破坏,或由于看似“积极保护”的建设性破坏而使其价值丧失,走向文化断层与衰亡,忽视创造独特城市文化的主体——人,造成“全国古城一个样”,城镇建成遗产存续的现实日益紧迫,引起了广泛了社会舆论关注。随着国际遗产领域的理论不断成熟,对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认识日益深化与全面,遗产保护实践也逐渐从传统的建筑物质空间的保护转变到从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等其他人文社科层面考察建成遗产的文化整体性、多样性以及面向发展的可持续性层面,遗产的地方性或者对遗产生成的具体语境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遗产保护关注的层面从简单提出保护方法日益走向对遗产保护背后的话语权力与利益机制层面,并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遗产管理走向可持续。本文在解读国际国内遗产理论发展脉络的前提下,剖析我国在城建建成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提出城镇建成遗产应从过度的消费叙事回归到面向生活的文化叙事中来。理解城镇建成遗产必须首先要把建成遗产置于“人时空关联”的视角,而城镇建成遗产的人文社会性特征,空间多元性特征与时间演进性特征反映出城镇建成遗产即是“人时空”的关联复合体,从而建立起城镇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基本认知理念,以此为基础,解读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构成与价值的评价要点以及遗产真实性存续。本文积极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人文社科知识体系如哲学对社会空间的批判性研究,人类学民族志以及文化地理学对城镇社区的地方性研究,特别是文化研究等学科理论中吸收养分,从叙事学中提炼研究框架,建立以“文本-语境”为核心的文化叙事策略。“叙事”在本文即作为一个对事物认知的基本立足点,同时也作为一种操作性策略。借鉴经典叙事学的思路把城镇建成遗产作为文本从而理解遗产文本的结构性。用经典叙事学的论述体系解读遗产文本的同时,更需要强调的是借助后经典叙事学关注语境在意义编织作用的思维方式,认识到只有在地方的语境中城镇建成遗产才有理解存在价值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更应该看到的是只有在权力语境中探讨城镇建成遗产延续才真正成为可能,进而形成基于时-空的层积关联、人-地的互文关联、人-人的场域关联的三个层面较为全面的策略。

唐振雄[9](2017)在《“山城步道”的嬗变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重庆地区山城步行系统转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步行一直是人们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而对于山地城市来说,步行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从传统山地城市中土生土长的步行系统——“山城步道”,在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过程中有出现被忽视和边缘化的现象,其功能逐渐弱化、环境愈加恶化,甚至成为城市的消极空间;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山地城市步行系统作为体现山地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除了基本的交通、交往功能外,历史文化传承、城市景观展现、城市形象塑造以及健身娱乐、观光游览等新的价值也日益突显。重庆地区是我国山地城市相对集中的区域之一,这里大大小小的山城都拥有历史悠久、形态丰富、特色鲜明的“山城步道”,面对上述挑战和机遇,都多少存在着“自身没落”和“不能满足新需求”两大主要问题。不论是对本地居民或外地游客,还是就城市整体的品质而言,这些“山城步道”都亟需通过优化更新实现转型。另一方面,城市设计是一种综合性规划设计,同时也是一种有效指导管理实施的途径;再加上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和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各地、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开展、切实做好城市设计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重庆地区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再规划设计,有必要在城市设计层面提出策略。关于策略的研究,以“转型”为前提,基于理论分析和案例解读来展开。文章主体以“起-承-转-合”的结构,组织起四个主要部分来进行思考、分析和阐述。第一部分“起”,即第一章,从本次研究的缘起开始对相关背景进行概述,抛出研究的核心议题:在重庆地区的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转型中,如何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而后对研究范围与内容进行界定,并阐述相关概念和综述相关研究,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与途径,从而搭建起论文框架。第二部分“承”,即第二章,解析研究主体——山地城市步行系统,从基本构成、主要特征、价值与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其在城市步行系统一般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山地城市的特殊性,为后续研究做基础铺垫。第三部分“转”,即第三章,针对核心议题,从研究主体的发展变化入手,阐述了促使重庆地区山城步行系统之所以需要转型的主要问题和其表现层次,以及该转型可能的方向和转型更新的城市设计途径。同时,基于重庆渝中半岛步行系统转型更新的效果良好,具有较大的研究借鉴意义,以此为实际案例研究。第四部分“合”,即第四、五、六章,基于相关理论与经典案例的研究,搭建起重庆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转型的城市设计策略框架,主要包括了总体目标与原则、系统设计策略、重点设计策略、导则编制策略;进而通过奉节县总体城市设计中的步行系统专项设计这一实践来证实该框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将理论结合实践作为研究成果进行阐述与展示;最后对本次研究进行小结。

裴宇轩[10](2017)在《重庆渝中半岛城市意象的结构、特征与演变》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许多城市的面貌趋同,特色衰微,而出于对“全球化”的应激反应与自身的文化自觉,如何保持或发展地域特色受到国内城市规划相关学科的共同关注。城市形态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有形的物质形态,另一种是无形的非物质形态,其综合表现形式被主体的人所感知,就形成了城市意象,意象可通过图示及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本文主要研究独特性城市意象,通过梳理独特性意象因子和意象元素,经过城市规划和设计,加强它在城市中的可见性和可达性,从而凸显出城市的特色。分析独特性城市意象结构与特征的演变可以更清晰的认识到重庆的城市特色所在,为当前城市设计体现地域特征提供信息和理论参考。本文以重庆渝中半岛(石黄隧道以东部分)为研究对象,历史时期部分按照“查阅-归类-提取-分析”的程序提炼各个时期的独特性城市意象结构与特征,当代部分则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认知地图法相结合的社会学调查来探寻当代的独特性城市意象结构与特征。(1)古代时期:主要通过志书地图和诗词歌赋进行研究。早期由于流传下来的资料较少,意象特征较为模糊;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舆图绘制技术的提高和文献资料的丰富,意象特征越来越清晰。总的说来,古代的意象特征是“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的山水格局;“沿江为池,凿岩为城”的城市轮廓;“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的城门;“曲折崎岖,坡坎绵连,短窄无序”的街道;“酒肆楼舍与市闼铺坊,鳞次绣错”的建筑。(2)近代时期:主要通过志书地图和诗词歌赋进行研究。重庆被迫开埠和设为战时首都客观上促进了重庆城市的快速发展,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富,生动活泼的描绘出当时重庆的意象特征。总的说来,近代的意象特征是“会二江之洪流,水陆交冲,山川刚险”的山水格局;“依崖为垣,弯曲起伏,处处现出凸凹,转折形状”的城市轮廓;九开八闭格局发生改变的城门;数量增多,功能更加细化的码头;“石峭坡回路又斜”的街道;“贾楼民居,鳞编栉比,层楼叠屋,一望迷离”的建筑;“绿树成荫,别有情趣”的绿地公园。(3)当代时期: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并通过认知地图和访谈进行佐证。通过印象程度和评价程度两个层面分析出当代的城市意象特征,印象程度:山水格局、城市轮廓、桥梁和现代建筑印象较好,绿地公园、节点和文化风貌区的印象较为一般,街道和历史建筑的印象较差;评价程度:山水格局、城市轮廓、桥梁和现代建筑的评价较好,绿地公园的评价较为一般,节点、街道、历史建筑和文化风貌区的评价较差。在此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分别绘制古代、近代和当代的城市意象元素分布图和城市意象结构图,分析独特性城市意象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炼出渝中半岛的独特性城市意象因子有:山水格局、城市轮廓、桥梁、节点、建筑、街道、文化风貌区、绿地公园和码头,这9类意象因子是当今重庆需要重点打造的,是当前城市特色建设的重点。最后,本文通过提炼城市特色意象元素和构建三个层级的城市特色元素体系,尝试为今后的城市特色塑造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二、重庆城市步道人性化生活空间的重塑——重庆市渝中区水厂至长江滨江公园步道环境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城市步道人性化生活空间的重塑——重庆市渝中区水厂至长江滨江公园步道环境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健康城市视角下山地城市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山城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相关背景
        1.1.2 现状问题与思考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诠释
        2.1.1 健康城市
        2.1.2 绿道
        2.1.3 山城步道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综述部分
        2.2.2 国内综述部分
        2.2.3 健康城市与绿道相结合的研究综述
    2.3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3.1 健康促进理论
        2.3.2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2.3.3 公共健身空间理论
        2.3.4 公共空间设计相关理论
        2.3.5 居住环境评价理论
    2.4 相关案例及经验总结
        2.4.1 慢行空间类案例
        2.4.2 运动健身类案例
        2.4.3 绿道系统类案例
    2.5 小结
第三章 山城步道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
    3.1 以重庆山城步道为例的山地城市绿道
        3.1.1 山地城市绿道与重庆山城步道
        3.1.2 山城步道的总体概况
        3.1.3 山城步道的分类
        3.1.4 山城步道的分级
        3.1.5 山城步道建设概况与发展需求
    3.2 山城步道场地调研与特点分析
        3.2.1 总体调研状况
        3.2.2 详细调研分析——渝中步道H3线
        3.2.3 详细调研分析——南滨步道
    3.3 健康活动需求的社会调查分析
        3.3.1 休闲活动需求概况分析
        3.3.2 运动健康活动需求分析
        3.3.3 旅游活动需求分析
        3.3.4 山城步道活动需求分析
        3.3.5 调查总结与启示
    3.4 山城步道相关问题总结与分析
        3.4.1 功能层面问题与分析
        3.4.2 环境层面问题与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健康导向的规划设计策略体系构建
    4.1 设计原则生成
        4.1.1 指标与设计要点
        4.1.2 设计原则
    4.2 规划布局策略
        4.2.1 总体空间定位
        4.2.2 路线选择策略
        4.2.3 游径选线规划
        4.2.4 生态绿化规划
        4.2.5 配套设施规划
    4.3 功能环境谋划
        4.3.1 功能层面策略
        4.3.2 环境层面策略
    4.4 设计方法探索
        4.4.1 场地空间的再细分
        4.4.2 活动空间与各类步道环境的结合
    4.5 小结
第五章 重庆山城步道规划设计实践
    5.1 渝中步道H3线
        5.1.1 项目背景与前期分析
        5.1.2 策略构想与规划设计
        5.1.3 石油路站节点景观设计
    5.2 北滨路西延伸段
        5.2.1 设计背景与前期分析
        5.2.2 现状问题与相应策略
        5.2.3 策略整合与景观设计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2)基于空间活力度的重庆渝中区文化游览线串联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盘活背景下对遗产保护提出新要求
        1.1.2 文旅融合为遗产活态传承提供新路径
        1.1.3 大数据应用带来新契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游览线相关研究
        1.2.2 空间活力相关研究
        1.2.3 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
        1.4.1 相关概念辨析
        1.4.2 点轴理论及其旅游学价值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对象调研:渝中区历史文化遗产及文化游览线
    2.1 研究地理范围
    2.2 生成背景
        2.2.1 自然地理:巴山蜀水,山环水绕
        2.2.2 历史人文:开放包容,多元共生
    2.3 渝中区历史文化遗产类型
        2.3.1 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
        2.3.2 渝中区文物保护单位
        2.3.3 小结
    2.4 渝中区现有文化游览线梳理
        2.4.1 文化旅游整体形象感知
        2.4.2 红色主题游览线
        2.4.3 文商旅主题游览线
        2.4.4 跟团游主要游览线
        2.4.5 自助游主要游览线
        2.4.6 小结
第3章 定量分析:空间活力测度及其影响因素
    3.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2 渝中区城市人群聚集时空特征
        3.2.1 时间动态变化维度
        3.2.2 空间静态分布维度
    3.3 渝中区历史文化遗产空间活力测度
    3.4 提出问题
    3.5 空间活力影响因素解析
        3.5.1 基于游记大数据的整体判断
        3.5.2 交通可达性
        3.5.3 功能业态特色化
        3.5.4 景观节点丰富度
第4章 文化游览线串联及优化
    4.1 游览线串联优化的内容与原则
        4.1.1 内容
        4.1.2 原则
    4.2 文化游览线的主题凝炼
    4.3 文化游览线串联优化的步骤
        4.3.1 串联现有文化游览线
        4.3.2 基于高活力度旅游要素的路线优化
        4.3.3 遗产点的筛选、关联和再组织
    4.4 渝中区文化游览线串联及优化方案
        4.4.1 整体方案呈现
        4.4.2 开埠建市主题游览线
        4.4.3 红色三岩主题游览线
第5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重庆渝中区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
致谢

(3)昆明西山风景名胜区步行观光系统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项目背景
        1.1.2 选题原因
        1.1.3 选题目的
        1.1.4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步行观光系统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设计项目的方案步骤与设计流程
        1.3.1 设计目标及要求
        1.3.2 主要设计内容
        1.3.3 基本步骤
        1.3.4 研究方法
        1.3.5 设计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及解析
    2.1 旅游观光系统概念解析
        2.1.1 旅游观光导向系统概念研究
        2.1.2 旅游观光导向系统的功能
        2.1.3 旅游观光系统的分类
    2.2 步行观光系统与步道系统的概念
        2.2.1 步道系统与绿道的关系
        2.2.2 步行观光系统的一般特征
        2.2.3 步行观光系统的功能
        2.2.4 步行观光系统的价值
    2.3 步道系统与地域文化开发研究
        2.3.1 基于环境,立意文化
        2.3.2 凸显场地文化优势
        2.3.3 突出场地文化主题
    2.4 案例分析
        2.4.1 泰国曼谷都市森林公园
        2.4.2 福州森林步道
第三章 昆明西山风景名胜区现状条件分析
    3.1 景区现状分析
        3.1.1 区位分析
        3.1.2 交通分析
        3.1.3 气候分析
        3.1.4 水体分析
        3.1.5 土壤结构分析
        3.1.6 动物栖息结构分析
        3.1.7 植物分析
        3.1.8 周边环境分析
    3.2 社会因素分析
        3.2.1 上位规划
        3.2.2 政策背景
        3.2.3 西山风景区客源市场分析
        3.2.4 游客结构分析
        3.2.5 游客认知分析
        3.2.6 文化资源分析
        3.2.6.1 西山风景区内主要文化资源分析
        3.2.6.2 昆明主要人文资源分析
        3.2.7 西山公园文化资源与步道的联系
    3.3 空间分析
        3.3.1 节点空间构架分析
        3.3.2 节点视线分析
        3.3.3 主导风向对场地影响分析
        3.3.4 受限制空间分析
    3.4 SWOT分析
第四章 西山风景名胜区步行观光系统景观设计
    4.1 景观设计
        4.1.1 设计目标
        4.1.2 设计原则
        4.1.3 项目定位
        4.1.4 概念总图
        4.1.5 步行系统结构图
        4.1.6 观光系统结构图
        4.1.7 人文资源系统结构图
    4.2 技术设计说明
    4.3 分区设计
        4.3.1 入口处节点设计
        4.3.2 升庵亭节点设计
        4.3.3 玉兰园节点设计
        4.3.4 华亭寺周边节点设计
        4.3.5 华亭寺周边活动区域设计
        4.3.6 华亭寺后门休息区域设计
    4.4 植物设计
        4.4.1 入口处节点植物配置
        4.4.2 升庵亭节点植物配置
        4.4.3 玉兰园节点植物配置
        4.4.4 华亭寺周边节点植物配置
        4.4.5 华亭寺周边活动区域植物配置
        4.4.6 华亭寺后门休息区域植物配置
    4.5 工程设计
        4.5.1 入口处架空层工程设计
        4.5.2 道路第一弯景观桥工程设计
        4.5.3 观景平台工程设计
        4.5.4 道路第二弯景观桥工程设计
        4.5.5 架空步道工程设计
        4.5.6 架空休息区域与步道工程设计
        4.5.7 华亭寺周边活动区域工程设计
        4.5.8 细部构造大样图
    4.6 文化专篇
        4.6.1 导视系统设计
        4.6.2 文化宣传栏设计
        4.6.3 文化景墙设计
        4.6.4 照明系统设计
        4.6.5 垃圾桶设计
    4.7 效果图
第五章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4)基于包容性理念的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重庆渝中区街道空间更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街道空间的现实危机
        1.1.2 城市街道更新的时代性
        1.1.3 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的特殊性
        1.1.4 街道更新与城市未来发展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3.3 研究路径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外对包容性理念的相关研究
        1.4.2 国内外对街道空间的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对街道经济业态更新的相关研究
        1.4.4 国内外对街道社会人文的相关研究
        1.4.5 国内外对城市更新的社会公正性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对象认知: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演变历程及更新的复杂性
    2.1 街道的概念与功能探讨
        2.1.1 街道的构成
        2.1.2 街道的分类
        2.1.3 街道的功能
    2.2 建国后我国山地城市街道的演变历程
        2.2.1 早期的步行时代(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
        2.2.2 机动化起步时代(改革开放至21 世纪初)
        2.2.3 机动车主导时代(21 世纪初至今)
    2.3 我国山地城市旧城街道的现状困境
        2.3.1 旧城区街道空间更新的普遍困境
        2.3.2 山地城市旧城街道更新的特殊困境
3 问题导向:重庆渝中区街道空间现状解析
    3.1 重庆渝中区街道空间的传统特色与复杂性
        3.1.1 山地区域的特殊性
        3.1.2 旧城历史的传统性
        3.1.3 利益交错的复杂性
    3.2 重庆渝中区街道调研对象选取
        3.2.1 调研单元划分
        3.2.2 街道类型划分
        3.2.3 调查内容
    3.3 重庆市渝中区街道物质空间现状分析
        3.3.1 区域交通与城市环境现状分析
        3.3.2 人行与车行现状分析
        3.3.3 街道与建筑现状分析
        3.3.4 渝中区街道物质空间现状小结
    3.4 重庆市渝中区街道功能业态现状分析
        3.4.1 街道功能现状分析
        3.4.2 非正规经济现状分析
        3.4.3 社会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3.4.4 渝中区街道功能业态现状小结
    3.5 重庆市渝中区街道社会行为现状分析
        3.5.1 街道使用人群及行为活动分析
        3.5.2 调研重点街道示例
        3.5.3 渝中区街道社会行为现状小结
    3.6 重庆渝中区旧城街道空间更新的矛盾总结
        3.6.1 更新理念日益发展与更新目标较为片面的矛盾
        3.6.2 更新对象日益多元与更新维度较为单一的矛盾
        3.6.3 更新模式日益多样与更新机制有待完善的矛盾
4 框架建构:基于“三态”融合的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空间更新框架
    4.1 时代背景:包容性街道的时代要求
        4.1.1 全球共识
        4.1.2 “包容性城市”
        4.1.3 “包容性发展”
        4.1.4 新时代背景下的包容性发展新要求
        4.1.5 街道包容性发展必然性
    4.2 价值理念: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的包容性价值导向
        4.2.1 包容性街道空间的更新维度
        4.2.2 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的本质属性
        4.2.3 山地城市包容性街道空间的价值取向
    4.3 宏观路径:基于“三态”融合的山地旧城街道空间包容性更新路径
        4.3.1 “形态”更新路径
        4.3.2 “业态”更新路径
        4.3.3 “情态”更新路径
    4.4 更新要素:山地城市旧城区包容性街道空间更新要素
        4.4.1 “多维”街道形态
        4.4.2 “多元”街道业态
        4.4.3 “多方”街道情态
5 “形态”更新:重庆渝中区包容性街道形态更新策略
    5.1 城市与环境:以山水地缘为特色的包容共生
        5.1.1 区域融合:“绿网”和“路网”融合,构建山地旧城区生态化街道层级体系
        5.1.2 垂直协调:强化山水特色轮廓线,提高山地旧城区街道空间三维联系
    5.2 人行与车行:以行人优先为主导的包容有序
        5.2.1 交通管控:协调“人—车—路”的时空关系,促进人车环境有序运行
        5.2.2 慢行优先:维持山城街道的地缘特色尺度,步行空间安全共享
        5.2.3 步行安全:提供直接便利的过街可能,保障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
    5.3 街道与建筑:以活力塑造为目的的包容共赢
        5.3.1 “街道—建筑界面空间”:增强街道空间与建筑空间和环境融合度
        5.3.2 “街道—开放场所空间”:提升微场所品质,活跃山城多维空间
6 “业态”更新:重庆渝中区包容性街道业态更新策略
    6.1 正规经济:多元、混合、升华
        6.1.1 多元:提供满足多方群体生活诉求的店铺类型
        6.1.2 混合:营造功能混合与互补的街道开放氛围
        6.1.3 升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文、商、旅”包容的特色街区
    6.2 非正规经济:多样化包容与弹性管控
        6.2.1 扬长避短:多样化的非正规经济模式并举
        6.2.2 刚性控制:管理模式的包容性许可
        6.2.3 弹性引导:良性的监督机制与包容性的淘汰准则
7 “情态”更新:重庆渝中区包容性街道情态更新策略
    7.1 动态街道生活:活力的街道场景营造
        7.1.1 视觉反馈活动
        7.1.2 行为反馈活动
        7.1.3 山地旧城区街道活动营造小结
    7.2 静态场所精神:包容的场所精神传承
        7.2.1 旧城传统的社区邻里文化
        7.2.2 两江交汇的自然山水文化
        7.2.3 红色记忆的陪都抗战文化
        7.2.4 展示巴渝风貌的其它文化
        7.2.5 渝中区街道空间场所精神小结
    7.3 街道运营机制:良性的街道秩序构建
        7.3.1 街道秩序的引导理念:“车行主导”向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转变
        7.3.2 街道秩序的统筹建设:街道空间一体化统筹,完善标准
        7.3.3 街道秩序的协同机制:部门协同、街区协同、公众参与
        7.3.4 街道秩序的实施保障:有序实施、政策激励、资金保障
8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渝中区街道包容性调查问卷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C.硕士期间参加的实际项目与课题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健康城市视角下的山地滨河绿道设计研究 ——以重庆渝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城市公共健康问题
        1.1.2 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现状与问题
        1.1.3 山地城市的滨河绿道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技术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城市滨河绿道的相关理论
        2.1.1 城市滨河绿道定义
        2.1.2 滨河绿道的功能
        2.1.3 城市滨河绿道的特征
    2.2 健康城市的研究设计要点
        2.2.1 国外健康城市设计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健康城市设计的相关研究
    2.3 健康城市视角下的滨河绿道设计要求研究
        2.3.1 国外研究与实践
        2.3.2 国内研究与实践
    2.4 关于山地城市滨河绿道的研究
    2.5 小结
3 基于公共健康视角的山地城市滨河绿道规划设计要素研究
    3.1 健康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
    3.2 滨河绿道规划设计要素探讨
        3.2.1 可达性
        3.2.2 连通性
        3.2.3 环境舒适程度
        3.2.4 公共活力
        3.2.5 生态化
    3.3 山地城市滨河绿道特点与设计要求
        3.3.1 山地城市自然环境的特点——以重庆为例
        3.3.2 山地城市建成环境特点
        3.3.3 山地城市滨河绿道设计要求
    3.4 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案例研究——查尔斯河流域规划设计(2002 年)
        3.4.1 查尔斯河流域规划设计的基本情况
        3.4.2 规划设计的健康设计评述
    3.5 总结
4 健康城市视角下的重庆渝中区滨河绿道的使用状况调查
    4.1 重庆渝中区滨河绿道背景研究
        4.1.1 渝中区滨江带历史演变
        4.1.2 渝中区滨河绿道现状发展概括
        4.1.3 重庆两江江岸自然地貌特点
        4.1.4 周边功能解读
    4.2 渝中区滨河带调研分析
        4.2.1 滨河绿道研究范围
        4.2.2 重庆渝中滨江慢行道路分类
        4.2.3 交通环境与可达性现状
        4.2.4 交通连通性现状调查
        4.2.5 滨河绿道现状环境调查
    4.3 居民健康活动现状情况与问题总结
    4.4 小结
5 山地城市滨河绿道健康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5.1 滨河绿道可达性
        5.1.1 增加与滨河绿道接驳的慢行道出入口
        5.1.2 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5.1.3 增加/共用周边社会停车场
        5.1.4 将滨河绿道与山地步道相结合
    5.2 滨河绿道交通连通性
        5.2.1 十字路交叉口人行通过性
        5.2.2 由于滨河绿道断开与其他慢行路的接驳
    5.3 环境舒适程度
        5.3.1 滨河绿道的空间节点设计
        5.3.2 人工景观要素提升
        5.3.3 自然景观要素提升
        5.3.4 配套服务设施的优化
    5.4 公共活力
        5.4.1 运动健身空间节点的打造
        5.4.2 体育设施等功能性设施的设计
        5.4.3 公共活动的组织
    5.5 生态化
        5.5.1 生态化河岸打造
        5.5.2 植物配置
    5.6 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B 滨江绿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协作式更新规划研究 ——以重庆城市老旧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背景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3 拟解决问题
    1.2 核心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2.1 文化资本
        1.2.2 协作式规划
        1.2.3 老旧社区更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1.4.2 社会调查及数据分析
        1.4.3 学科交叉法
2 研究综述
    2.1 文化资本与社区更新研究进展
        2.1.1 社区资本分类和界定
        2.1.2 文化资本相关研究进展
        2.1.3 社区更新相关研究进展
    2.2 协作式规划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3 协作式规划案例
    2.3 “文化—协作式”规划适应性思考
    2.4 本章小结
3 方法建构:“文化-协作式”规划
    3.1 “文化-协作式”规划引入思路
    3.2 “文化-协作式”规划方法
        3.2.1 文化资本识别方法
        3.2.2 文化资本分类方法
        3.2.3 文化资本调查方法
        3.2.4 文化资本评估方法
        3.2.5 文化资本转换方法
        3.2.6 文化资本促进社区更新方法
        3.2.7 多方协作思路与过程
    3.3 本章小结
4 实证一:渝中区大溪沟街道社区更新规划(侧重中观尺度)
    4.1 渝中区社区更新背景
    4.2 社区文化资本研究调查
        4.2.1 社区基础调研
        4.2.2 文化资本识别分类与调查
        4.2.3 文化资本录入空间信息库
        4.2.4 文化资本价值评估
        4.2.5 文化线路及文化网络规划
    4.3 基于文化资本的规划方法与协作过程
        4.3.1 历史建筑更新
        4.3.2 公共空间修补
        4.3.3 社区文化修复
    4.4 协作规划过程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实证二:重庆合川区草花街社区更新·城市修补行动规划(侧重微观尺度)
    5.1 项目背景与价值梳理
        5.1.1 项目背景
        5.1.2 价值梳理
    5.2 基于文化资本的空间更新
        5.2.1 文化资本调查与评估
        5.2.2 文化资本的转换与利用
        5.2.3 空间更新方法与过程
        5.2.4 空间更新中的多方协作
    5.3 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治理
        5.3.1 社区治理现状
        5.3.2 治理行动规划
        5.3.3 文化资本视角下的组织培育
        5.3.4 社区治理中的多方协作
    5.4 规划反馈
        5.4.1 各方意见采集
        5.4.2 后续完善与补充
    5.5 本章小结
6 归纳演绎,回归规划本位
    6.1 文化资本反思
        6.1.1 文化资本利用方法步骤
        6.1.2 “输血式”社区转向“造血式”社区
    6.2 协作式规划反思
        6.2.1 协作各方关系网络
        6.2.2 投入/产出环节核心要素
        6.2.3 “协作式规划”转向“协作式治理”
    6.3 “文化——协作式”规划理念创新
    6.4 规划师角色反思
        6.4.1 规划师所需能力
        6.4.2 规划师角色转变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会议
    E 部分调研图表
        附表:渝中区大溪沟街道调研表
        附图:大溪沟街道调研图纸(资料来源于项目)
    F 公众访谈记录
    G 问卷:文化资本价值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致谢

(7)重庆市渝中半岛步行网络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庆市渝中半岛山城步道的由来
二、渝中半岛步行网络空间分布特征
    (一) 纵贯南北, 通达两江
    (三) 串接功能, 营建场所
三、渝中半岛步行网络与城市功能的结合
    (一) 结合公交站点
    (四) 结合公共空间

(8)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论“叙”:城镇建成遗产叙事绪论
1.1 建成环境保护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与挑战
    1.1.1 建成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式严峻
    1.1.2 建成环境“利用”产生的问题更加突出
    1.1.3 近年来国内城镇建成环境保护理论仍存在不足
1.2 建成环境保护面临的时代背景
    1.2.1 国际遗产保护理论的内涵深化
    1.2.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建成环境
1.3 相关概念
    1.3.1 城镇建成遗产
    1.3.2 文化
    1.3.3 叙事
    1.3.4 文化叙事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文化研究理论研究综述
    1.5.2 叙事学理论研究综述
    1.5.3 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
    1.5.4 叙事学的空间转向与空间叙事理论
    1.5.5 城镇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1.5.6 相关研究启示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2 异“叙”:城镇建成遗产的日常生活批判
2.1 国际城镇建成遗产话语的叙事流变
    2.1.1 1970年代以前的精英化叙事
    2.1.2 1970-90年代初期的功能化叙事
    2.1.3 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环境化叙事
    2.1.4 近二十年建成遗产的文化化叙事
2.2 空间的衰败——消极保护导致城镇建成遗产的凋敝
2.3 拟像的市场——建成遗产经营过度商业化
    2.3.1 街区发展失衡
    2.3.2 生态环境破坏
    2.3.3 拟像的超真实
2.4 复制的空间——空间生产的遗产空间标准化
    2.4.1 建设导致的破坏
    2.4.2 空间的复制生产
    2.4.3 景观的制造手段
2.5 置换的主体——资本介入的遗产空间绅士化
    2.5.1 绅士化的发生机制
    2.5.2 资本与权力的共谋
    2.5.3 绅士化的社会影响
2.6 消费的叙事——城镇建成遗产的日常生活异化
    2.6.1 消费的狂欢
    2.6.2 日常的异化
2.7 本章小结 3 理“叙”:基于“人时空”关联的遗产文化叙事
3.1 城镇建成遗产的“人时空”关联
    3.1.1 城镇建成遗产是“人时空”复合体
    3.1.2 建成遗产保护需要“人时空”关联
3.2 回归文化叙事:建立遗产“人时空”关联
    3.2.1 传统物质空间规划的理论缺陷
    3.2.2 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思想引入
    3.2.3 城镇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理念
3.3 文化叙事视角下的城镇建成遗产价值存续
    3.3.1 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构成
    3.3.2 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评估
    3.3.3 建成遗产价值真实性存续
3.4 文化叙事视角下的城镇建成遗产叙事线索
    3.4.1 建成遗产的多重关联线索
    3.4.2 时间线索
    3.4.3 空间线索
    3.4.4 人文社会线索
    3.4.5 当代发展线索
3.5 本章小结 4 解“叙”:时空层积的文本结构叙事策略
4.1 遗产文本的结构性叙事逻辑
    4.1.1 线性叙事的结构局限
    4.1.2 从简单线性到复杂结构叙事
    4.1.3 时空层积关联的复杂叙事路径
4.2 遗产文本的结构叙事内涵
    4.2.1 叙事主题:单一主题和意蕴层积
    4.2.2 叙事内容:宏大仪式和日常事象
    4.2.3 叙事层次:表层描述和深度描绘
    4.2.4 叙事语境:去语境化和语境回归
4.3“层积机制”的时间结构
    4.3.1 历时共时的空间状态
    4.3.2 层积结构的演化特征
    4.3.3 时间次序的叙事表现
4.4“叙事语法”的文本结构
    4.4.1 遗产叙事的语汇构成
    4.4.2 文本组织的结构构成
4.5 本章小结 5 存“叙”:时空互文的地方语境叙事策略
5.1 地方语境:全球化下地方性叙事困境
    5.1.1 全球化与认同危机
    5.1.2 地方语境的必要性
5.2 地方认同:时空互文的人地关系回归
    5.2.1 地方的时空互文特征
    5.2.2 地方互文的认同价值
    5.2.3 回归生活的地方语境
5.3 地方营造:社区存续的日常生活叙事
    5.3.1 营造目标:日常生活共同体为目标
    5.3.2 营造观念:包容性为观念
    5.3.3 营造手段:微更新为手段
    5.3.4 营造依据:综合性地方知识为叙事依托
5.4 地方复兴:协同城镇发展的日常生活叙事策略
    5.4.1 宏观层面——以“生活织补”为核心的空间叙事
    5.4.2 中观层面——以“生活逻辑“为核心的景观叙事
    5.4.3 微观层面——以“生活情境”为核心的场所叙事
5.5 本章结论 6 延“叙”:时空场域的权力语境叙事策略
6.1 权力语境的遗产时空场域
    6.1.1 时空场域的权力关联
    6.1.2 遗产的权力话语叙事
    6.1.3 权力叙事的话语主体
6.2 权力话语的表征:强弱空间生产
    6.2.1 强势话语下的“强”空间生产
    6.2.2 建成遗产空间生产的正义危机
    6.2.3“非正规”空间生产:强弱话语冲突
6.3 权力失范的根源:产权制度失灵
    6.3.1 产权制度:刻画人-人权力关系的工具
    6.3.2 产权制度与建成遗产更新关系
    6.3.3 建成遗产更新的产权制度失灵
6.4 权力保障的核心:产权结构优化
    6.4.1 产权配置多元化
    6.4.2 产权治理空间化
    6.4.3 权力主体协作化
6.5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的创新
    7.1.1 认知的整合创新
    7.1.2 策略的集成创新
7.2 不足之处
    7.2.1 相关学科融贯的深度仍需进一步深化
    7.2.2 文化叙事基础研究需不断扩展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博士研究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类别
B. 学业经历

(9)“山城步道”的嬗变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重庆地区山城步行系统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挑战与机遇
        1.1.2 转型需求与政策背景
    1.2 研究内容
        1.2.1 范围界定
        1.2.2 内容界定
        1.2.3 相关概念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对城市步行系统的研究
        1.3.2 国内对城市步行系统的研究
        1.3.3 国内对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解析
    2.1 基本构成
        2.1.1 功能片区构成
        2.1.2 空间环境构成
        2.1.3 系统构建影响因素
    2.2 山城步行系统的特征
        2.2.1 环境契合性
        2.2.2 适度便捷性
        2.2.3 出行二元性
        2.2.4 功能复合性
        2.2.5 空间立体性
        2.2.6 景观丰富性
    2.3 山城步行系统的价值
        2.3.1 生态价值
        2.3.2 社会文化价值
        2.3.3 经济价值
    2.4 小结
3 重庆山城步行系统转型研究
    3.1 发展沿革概述
        3.1.1 起源萌芽时期
        3.1.2 发展成熟时期
        3.1.3 完善全盛时期
        3.1.4 职能分化时期
        3.1.5 衰败没落时期
        3.1.6 亟待转型时期
    3.2 多样功能需求
        3.2.1 顺应步行理念回归
        3.2.2 促进休闲旅游发展
        3.2.3 满足康体健身活动
        3.2.4 符合文化审美转变
        3.2.5 适应老龄化趋势
        3.2.6 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3.3 现状问题解析
        3.3.1 城市总体层面问题
        3.3.2 步行系统层面问题
        3.3.3 步行区段层面问题
    3.4 转型方向探讨
        3.4.1 城市文化步道
        3.4.2 休闲健身步道
        3.4.3 特色游览步道
        3.4.4 历史风貌步道
    3.5 转型设计途径
        3.5.1 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
        3.5.2 城市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3.5.3 城市设计的主要方法
        3.5.4 城市设计导则
    3.6 渝中半岛步行系统转型研究
        3.6.1 转型更新概况
        3.6.2 系统功能延续
        3.6.3 系统功能丰富
        3.6.4 典型区段分析
        3.6.5 政策法规支持
        3.6.6 评价与总结
    3.7 小结
4 转型设计策略构建
    4.1 设计大纲
    4.2 总体设计目标与原则
        4.2.1 总体目标
        4.2.2 总体原则
    4.3 系统设计策略
        4.3.1 网络系统策略
        4.3.2 因地制宜策略
        4.3.3 步道分区策略
        4.3.4 线路主题策略
    4.4 重点设计策略
        4.4.1 特色性重点地段概述
        4.4.2 复合性空间设计导控
        4.4.3 人性化设施设计导控
    4.5 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策略
        4.5.1 编制原则
        4.5.2 导控内容
        4.5.3 导则形式
5 设计策略实践运用
    5.1 设计背景及现状
        5.1.1 项目背景
        5.1.2 现状问题与必要性
    5.2 城市总体设计导控
        5.2.1 导控目标
        5.2.2 导控原则
    5.3 步行系统设计导控
        5.3.1 构建因地制宜系统网络
        5.3.2 实现各个系统融合协调
        5.3.3 完成步行系统分区分类
    5.4 重点区段设计引导
        5.4.1 步云梯概况
        5.4.2 总体结构
        5.4.3 公共开敞空间布局
        5.4.4 景观形象与风貌
        5.4.5 建筑形象与风貌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相关杂志期刊研究情况统计表(2003-2016)
    C 相关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情况统计表(2003-2016)
    D 渝中区步行系统“五横十二纵一环”详细信息表

(10)重庆渝中半岛城市意象的结构、特征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传统的城市特色消逝
        1.1.2 当前城市空间识别性差
        1.1.3 进行城市意象研究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城市意象
        1.3.2 城市意象的结构
        1.3.3 城市意象的特征
    1.4 研究范围
        1.4.1 空间范围
        1.4.2 时间范围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2.1 城市意象的研究状况
        2.1.1 国外研究状况
        2.1.2 国内研究状况
    2.2 城市特色的研究状况
        2.2.1 国外研究状况
        2.2.2 国内研究状况
    2.3 重庆渝中半岛城市意象的研究状况
    2.4 本章小结
3 历史时期重庆渝中半岛城市意象研究
    3.1 研究方法与资料整理
        3.1.1 研究方法
        3.1.2 资料整理
    3.2 古代渝中半岛城市意象的分析(先秦-1840 年)
        3.2.1 古代城市意象的演变分析
        3.2.2 古代城市意象的结构分析
        3.2.3 古代城市意象的特征分析
    3.3 近代渝中半岛城市意象的分析(1840-1949 年)
        3.3.1 近代城市意象的演变分析
        3.3.2 近代城市意象的结构分析
        3.3.3 近代城市意象的特征分析
    3.4 现代渝中半岛城市意象的分析(1949-2015 年)
        3.4.1 重庆直辖前时期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3.4.2 重庆直辖时期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当代渝中半岛城市意象研究
    4.1 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问卷设计
    4.2 渝中半岛城市意象的问卷调查分析
        4.2.1 城市意象因子与意象元素的确定
        4.2.2 城市意象因子与意象元素的评价
        4.2.3 城市意象因子与意象元素的分析
    4.3 渝中半岛城市意象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4.3.1 城市意象的结构分析
        4.3.2 城市意象的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渝中半岛城市意象演变的总结与启示
    5.1 城市意象的演变分析
        5.1.1 城市意象结构的传承与演变
        5.1.2 城市意象特征的传承与演变
    5.2 城市意象演变的影响因素
        5.2.1 客观因素
        5.2.2 主观因素
    5.3 对渝中半岛城市特色塑造的启示
        5.3.1 提炼城市特色意象元素
        5.3.2 构建城市特色元素体系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2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城市意象问卷调查表
    C.城市意象问卷调查的数据

四、重庆城市步道人性化生活空间的重塑——重庆市渝中区水厂至长江滨江公园步道环境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城市视角下山地城市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山城步道为例[D]. 刘润中.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空间活力度的重庆渝中区文化游览线串联及优化[D]. 甘琪琴. 西南大学, 2021(01)
  • [3]昆明西山风景名胜区步行观光系统景观设计[D]. 刘力多.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基于包容性理念的山地城市旧城区街道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重庆渝中区街道空间更新为例[D]. 尹泺枫. 重庆大学, 2019(09)
  • [5]健康城市视角下的山地滨河绿道设计研究 ——以重庆渝中区为例[D]. 杨泽宇. 重庆大学, 2019(01)
  • [6]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协作式更新规划研究 ——以重庆城市老旧社区为例[D]. 何纯夫. 重庆大学, 2019(01)
  • [7]重庆市渝中半岛步行网络特色研究[J]. 毛琦. 风景名胜, 2019(05)
  • [8]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D]. 薛威. 重庆大学, 2017(12)
  • [9]“山城步道”的嬗变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重庆地区山城步行系统转型策略研究[D]. 唐振雄. 重庆大学, 2017(06)
  • [10]重庆渝中半岛城市意象的结构、特征与演变[D]. 裴宇轩. 重庆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重塑重庆城市步道人性化生活空间——重庆渝中区自来水厂至长江滨江公园步道环境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