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东部旱涝转换及降水预报方法研究

西南地区东部旱涝转换及降水预报方法研究

一、西南地区东部旱涝转换及降水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映思,肖天贵,董雪峰[1](2021)在《1961-2019年中国西南地区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与大气环流特征》文中指出利用西南121站1961-2019年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根据降水的REOF正异常区将西南分为西南Ⅰ区、西南Ⅱ区和西南Ⅲ区共三个区域,对3个分区的旱涝急转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夏季旱涝急转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和相似性。Ⅰ区强旱涝急转事件较少,强的旱涝急转事件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前;Ⅱ区1961-1990年旱涝急转指数存在较明显的年代际振荡,1961-1970年旱转涝事件偏多,1971-1980年涝转旱事件较多,1980-1990年旱涝急转强度较小,1990年后逐渐转为年际振荡;Ⅲ区旱涝急转指数整体偏低,1975-2000年间存在较明显的年际振荡,2010年后旱涝急转事件呈增多增强的趋势。对各区典型旱涝急转年的大气环流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三个区的旱期,中高纬度高空西风强,盛行纬向气流,中低纬度西太平洋副高偏西偏强,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弱,低层盛行下沉气流,导致降水偏少。三个区的涝期环流形势复杂,其中Ⅰ区涝期,中高纬环流呈"-+-"的纬向波列,乌拉尔山高压脊加深,西太平洋副高偏东偏北,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增强,上升运动增强,降水偏多。Ⅱ区涝期,中高纬环流呈"-+"的纬向波列,鄂霍次克海高压脊加强,西太平洋副高偏东偏北,南支槽较明显,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输送增强,降水偏多。Ⅲ区涝期,中高纬环流呈"+-+-"的纬向波列,乌拉尔山高压脊与贝加尔湖低压槽增强,西太平洋副高偏东偏北,孟加拉湾-印度洋水汽增强,降水偏多。

黄春艳[2](2021)在《黄河流域的干旱驱动及评估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干旱是分布面积广大且造成经济损失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干旱越来越突出。我国频发的旱灾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生产生活与生态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了黄河流域的干旱威胁,制约着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对黄河两岸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而迫切需要开展流域干旱评估,驱动和预测研究,以期为流域内科学防旱、有效抗旱和高效统筹协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气象、水文与农业干旱入手,依据生态学、水文学与统计学的相关理论框架,借助相关统计指标、Mann Kendall检验、连续小波变换、Copula理论框架、经验模态分解与随机优化算法等工具,剖析黄河流域各个分区的气象、水文与农业干旱的多尺度时空演变规律,并借此评估流域干旱情势;探究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干旱胁迫机制,分析不同分区生态系统受旱后的恢复时间;厘清流域不同类型干旱的驱动、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的动态响应机理;借助数值预测模型与未来气候模式,预测黄河流域干旱演变态势。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揭示了黄河流域气象、水文与农业干旱的时空演变规律,探究了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干旱胁迫机制,明确了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受旱后的恢复时间。以气象干旱为例,流域整体上处于干旱化趋势,不同分区站点的干湿演变趋势存在明显差异;上游的多数站点趋向湿润化,尤以源区湿润化趋势最为显着;中下游地区多数站点趋向干旱化,渭河流域南部与部分汾河流域干旱化趋势显着;黄河流域干湿演变的整体趋势的空间分布呈现东—西反向分布的特点。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演变趋势具有一定的时空差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游NPP值逐渐增加,中游和下游区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受旱后的恢复时间存在差异性,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恢复时间分别为4个月、3.8个月和4.5个月。(2)探究了干旱驱动机制及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的动态响应关系界定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概念,探讨干旱的发生、发展、高峰与衰退全过程,阐明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驱动机制;分别采用滑动窗口 Copula熵方法和滞时灰色关联度方法深入探究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响应关系,厘清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滞后时间。结果表明,上、中、下游水文干旱对上游气象干旱响应时间分别为2个月、8-9个月和11个月;中、下游水文干旱对中游气象干旱响应时间分别是1个月、9个月,下游水文干旱对下游气象干旱存在1个月的滞后时间。(3)识别并量化了流域气象干旱的主要驱动因子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究了气象干旱不同驱动因子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降水和气温是影响气象干旱的最敏感因素,其次是平均风速和平均水汽压,而日照百分率的敏感性较低。采用分位数法和皮尔逊三型概率分布方法量化了不同干旱等级下降水与气温的临界阈值,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干旱因子阈值存在差异:上游、中游和下游在重度干旱等级下的降水阈值区间分别为[186.22mm,339.53mm],[295.98mm,458.74 mm]和[449.72 mm,657.81 mm],气温阈值区间分别为[5.51℃,7.32℃],[9.37℃,12.82℃]和[9.36℃,15.42℃]。(4)基于EEMD-FOA-SVR干旱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气象干旱基于分解-优化-集成数值预测模型,结合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进行分解操作,将干旱指数分解为多个模态分量,随后耦合支持向量回归方法预测模态分量,最后引入果蝇智能算法对耦合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进而建立基于EEMD-FOA-SVR的分解-优化-集成耦合的干旱预测模型,并应用于黄河流域的各个分区的气象干旱预测中。结果表明:采用EEMD多尺度分解的序列经过果蝇优化后的支持向量回归算法,而后再进行集成预测的结果较其它预测模型拟合度好,误差小,可实现较高精度的干旱预测。(5)基于降尺度的黄河流域未来旱涝演变特征的时空规律分析基于2个全球气候模式(GCMs)下的三种气候变化情景(RCPs)数据、结合数据(NCEP)和实测气象数据(降水、气温等),利用统计降尺度方法(SDSM)将全球大尺度预测因子降尺度到黄河流域,采用SPI干旱指标预测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未来时期2020—2050年气象干旱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流域未来干旱整体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且流域中游流域干旱最为严重。

吕纯月[3](2021)在《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环流异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1961-2018年中国2474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海表温度资料,采用夏季SPI指数作为干旱指标,利用REOF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近60年来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典型区域干旱发生时的环流异常,结果表明:(1)中国夏季干旱存在显着的区域性变化特征。基于REOF分析,中国夏季SPI指数表征的旱涝情况按年际变率可划分为15个区域,基本覆盖了除西藏、新疆北部以外的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各区域可以很好地表征局地夏季干旱的年际变化,且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但其主周期及变化趋势各不相同。除了河套、江淮地区夏季SPI变化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以外,其余区域相互独立。北方大部、我国西南大部夏季存在干旱化趋势,而东南地区存在变湿趋势。(2)西南地区夏季总体呈变干趋势,尤其是云南、四川东南部干旱化趋势显着。在典型干旱年夏季,该地区水汽输送不足,且受到热带西北太平洋-西南地区斜向垂直环流的下沉支控制,这是大气对热带西北太平洋热源异常响应的结果。同时,大气波动通过西风带扰动向下游的能量频散,为西南地区低层辐散、高层辐合的环流异常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必要的扰动能量积聚,有利于干旱维持。(3)河套地区在21世纪后干旱化趋势不断增强。200hPa上波扰能量的输入以及菲律宾以东的冷海温异常强迫是有利于干旱维持的重要原因。河套地区与江淮地区之间存在南北旱涝反相振荡现象,与该现象相联系的水汽通道主要来自西太平洋。且这种现象与大气EAP型遥相关存在重要的联系,在北干南湿年(北湿南干年)表现为EAP型遥相关负位相(正位相)配置,具有相当正压结构。除此外,还与同期NAO/AO以及前春、同期Nino3指数有关。

黎洋[4](2021)在《安徽省汛期台风降水与旱涝急转事件的特征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台风对中国影响的最重要方面是台风所带来的降水,台风降水的多寡往往直接决定着台风活动频繁区域的旱涝状况。安徽省横跨长江和淮河流域,处于中国的东部季风区和南北气候过渡带内。台风降水常给安徽省带来区域强降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论文根据安徽省汛期降水分布特点和大气环流特征,将安徽省汛期阶段划分为前汛期、梅雨期、黄淮雨期、伏期、后汛期共5个阶段,并在识别影响安徽省台风降水事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台风降水量、次数等台风降水特征量的时空分布;通过相关分析确定了影响安徽省台风降水的前期因子,建立了基于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的汛期台风降水事件与降水量预测模型。通过对原有的旱涝急转指数加以改进,结合安徽省降水阶段特征定义了降水阶段旱涝急转指数PDFAI(Period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利用改进的降水阶段旱涝急转指数,识别了安徽省1957~2019年汛期的旱涝急转事件,分析了安徽省旱涝急转事件的历史演变规律,对台风活动与旱涝急转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安徽省汛期台风降水具有空间不均匀性,江南、江淮、淮北3个地理区域的多年平均汛期台风降水量分别为181、137、113mm,呈自南向北纬向递减。台风降水量年际、年代际差异显着,汛期台风降水量于20世纪80年代达到最大值,在2000s以后明显减少。安徽省1957~2019年前汛期、梅雨期、黄淮雨期、伏期、后汛期5个阶段的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别为34、62、65、73、56mm,其中前汛期发生的台风降水事件最少,无台风影响降水的年数为55~57,后汛期发生的台风降水事件最多,无台风影响降水的年数为18~23。(2)构建的基于前期影响因子的汛期台风降水事件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率定期1957~2009年准确率为96%,其中1963、2002年预测错误。验证期2010~2019年准确率为90%,其中2012年预测错误。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这三年的台风降水主要受短期天气变化影响,其降水发生机制与前期影响因子值接近的其它年份台风降水机制不同所致。在台风影响降水年,基于BP的汛期台风降水量预测模型在率定期1957~2009年(剔除了非台风影响降水年)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21%,2000、2009年模型拟合误差较大,其中2000年模型计算值偏大,可能是西太平洋上空高低层垂直切变异常偏大阻碍了台风胚胎的发生与发展;2009年模型计算值偏小,可能是多个台风云系不对称导致台风登陆带来的降水范围异于常年。模型在验证期2010~2019年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17%,其中2019年模型预测值偏大,可能是双台风效应导致反气旋环流阻挡了台风北上,使台风中心徘徊于安徽境内,台风登陆带来的降水范围异于常年。(3)采用改进的PFDAI指数识别得到的安徽省旱涝急转事件中旱转涝事件发生的频率高于涝转旱事件,1957~2019年共63年间有21年发生了旱转涝事件,有17年发生了涝转旱事件。前汛期~梅雨期旱涝急转事件共发生12次,旱转涝事件发生频率是涝转旱事件的2倍;梅雨期~黄淮雨期旱涝急转事件共发生13次,其中旱转涝事件发生6次,涝转旱事件发生7次;黄淮雨期~伏期与伏期~后汛两个时间段旱涝急转事件均发生9次,旱转涝事件发生次数都为6。梅雨、台风活动对旱涝急转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旱转涝事件中受梅雨、台风活动影响的事件分别占29%和52%,涝转旱事件受梅雨、台风活动影响的事件都占35%。

徐海亮[5](2020)在《六十年来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及气候环境变化综述——西南旱涝形势变化的物理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全国、西南及其不同省市区多年实测气温、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以及国外一些气候中心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对于不同尺度温度和降水长序列的变化进行分析.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持续增温和降水的持续减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干旱化趋重,西南地区的温度和干旱变化,和全国一样,受制于系列气候环境物理场中各种物理机制和影响.启示人们需要基于气候环境变化,特别关注未来西南的气候变化走向.

张强,姚玉璧,李耀辉,黄建平,马柱国,王芝兰,王素萍,王莺,张宇[6](2020)在《中国干旱事件成因和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干旱是世界上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地处典型季风气候区,干旱灾害的影响尤为突出。国际上对干旱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逐渐由对干旱的定性和表象的认识发展到对干旱客观特征的定量认识和形成机理的深入揭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以往仅对一些重大干旱事件的零散认识逐步发展到与国际干旱研究的完全接轨,干旱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目前对干旱研究取得的科学进展缺乏客观全面的整体认识,对干旱研究的发展方向尚未能充分洞察。为此,基于国际干旱研究现状,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干旱研究的历程,总结了中国干旱研究的重要进展,划分出了干旱事件的现象特征和时空分布、干旱形成机理及变化规律、干旱灾害风险和骤发性干旱研究兴起等中国干旱研究的4个主要发展过程。并从干旱事件特征、干旱时空分布、干旱变化规律、干旱成因、干旱影响机制、干旱风险形成过程以及干旱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骤发性干旱的特殊性等方面归纳凝练了中国干旱研究的主要成果。同时,结合干旱研究的国际前沿、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科学分析了中国干旱研究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中国未来干旱研究需要在加强典型干旱频发区综合性干旱科学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干旱形成的多因子协同影响、陆-气作用对干旱形成发展的作用、骤发性干旱的判别及监测预测、各类干旱之间转换规律及其非一致性特征、关键影响期对农业干旱发展的作用、干旱对气候变暖响应的复杂性、干旱灾害风险的科学评估等重点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

杨萌洲[7](2020)在《热带大西洋对西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和降水异常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常规统计诊断方法、HYSPLIT模式及CAM5.3大气模式,从水汽输送异常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水汽的主要来源、探究了降水异常年水汽输送的分布特征,揭示并验证了热带大西洋海表温度异常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印度洋和南海海表蒸发是最主要的水汽来源。就气候平均态而言,赤道印度洋及孟加拉湾地区(统称印度洋)供给到西南地区并形成降水的水汽占总源区贡献的48.8%;南海、欧亚大陆及西南周边地区(统称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贡献分别占总贡献的22.1%、23.6%和3.7%。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主要是由于各源区水汽输送异常。正降水正异常年,印度洋和南海的水汽贡献分别增加了41.4%和15.1%,而降水的负异常年,印度洋、南海和太平洋的水汽贡献分别减少了44.0%、24.6%和22.3%。四个源区在西南地区释放的水汽解释了西南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86.5%。其中印度洋和南海可以解释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75.5%,说明其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决定性作用。(2)各源区水汽贡献异常主要是由于大尺度环流异常导致的。印度洋、南海和欧亚大陆的水汽变化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其受到相同的大尺度环流异的影响。在西南夏季降水正异常年份,西北太平洋地区为异常反气旋,西缘向西延伸至阿拉伯海。在异常环流结构下,异常反气旋西北象限的异常西南气流使印度洋和南海的水汽输送大量增加,同时沿异常反气旋北缘的异常西风带减弱了从欧亚大陆向东的水汽输送。若定义850h Pa西北太平洋反气旋(10?-25?N,85?-145?E)涡度指数,则与印度洋、南海和欧亚大陆贡献水汽序列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54和-0.58,均通过99.9%显着性检验。(3)热带大西洋海温的年际变化是导致西北太平洋地区异常反气旋的一个重要原因。定义热带大西洋海表温度(10?W-15?E,5?S-5?N)指数ATL,与西南夏季降水线性相关系数为0.52,表明在统计意义上具有显着的联系。分析大尺度环流异常表明,暖的大西洋海温异常通过影响赤道沃克环流,在赤道中太平洋形成异常的下沉气流和沿赤道的东风异常。通过激发了Matsuno-Gill响应,在西北太平洋地区产生并维持了异常反气旋。(4)CAM5.3模式的控制实验可以很好的再现大尺度环流气候平均状态,表明模式具有很好的模拟性能。敏感性实验可以很好地再现并验证了热带大西洋暖海温对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及西南夏季降水正异常的影响及物理机制。

叶凤艳[8](2020)在《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及其收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文循环是地球上水分、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过程,虽然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占全球水文循环系统总水量的比例较小,但却是全球水文循环过程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降水形成必不可少的水汽条件,其变化大至影响到一个全球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小至影响到一定区域范围的降水时空演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位于季风气候区,受到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影响,干湿分明,因此研究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及其收支情况区域气候异常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明确区域内降水时空演变过程、异常变化机理以及对研究区内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云南省14个气象站点降水资料,分析了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并探讨了水汽输送和同期降水时空分布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⑴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上空水汽含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上空水汽含量空间分布与地势走向相反,由西北向东南呈带状递增,年际变化显着,21世纪开始水汽含量逐年下降;年内分布为单峰型,7月水汽含量最高,1月份最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水汽含量最大,冬季最小,与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一致;红河州水汽含量最大,同一纬度上的楚雄市和昆明市最小。春、夏两季水汽含量出现先减后增趋势。⑵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以纬向输送为主。水汽来源随季节移动,春季水汽来源为孟加拉湾北部和西太平洋;夏季水汽来源为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的水汽流,受西南季风控制,风向以西南风为主,楚雄州内水汽输送强度最大,红河州境内强度最小;秋季,受中南半岛上空副高反旋环流的影响,西部受到西南风控制,北部水汽输送强度大于南部,由北向南逐渐减弱;冬季,南支槽加强阶段,水汽来源为中纬度。5、6、7月份水汽输送强度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输送通量等值线逐渐南移,受到南亚高压和印度低压的影响,水汽输送强度在7月达到最大值。7月份,850hpa气层上,研究区南部地区存在水汽辐合中心,而450hpa气压层上,研究区西南部为水汽辐散带,因此西南部易于降水的形成,夏季降水丰沛。⑶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收支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多年平均水汽总输入量为270.15km3,水汽总输出量为264.86km3,净输入量为5.29km3,大部分年份水汽收支表现为“盈余”,且水汽净收支量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区西侧边界为水汽输入边界,东侧边界为水汽主要输出边界。季节差异明显,雨季收支为“+”,是“盈余”状态,旱季为“-”,表现为“亏损”状态;春季和冬季为水汽“亏损”,夏季和秋季水汽为“盈余”状态;四个季节的水汽净输入量均有增加趋势。⑷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降水时空分布及水汽输送与降水时空分布关系。结果表明,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局地差异大,表现为“夏秋春冬”型,夏季降水最多,冬季降水最少,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90%;红河州一年四季降水量最大,楚雄州春季、冬季降水量最少;春季、夏季降水量有下降趋势,且春季下降趋势大于夏季;秋、冬季降水量有增加趋势,冬季增加趋势大于秋季。水汽条件、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及其散度的季节变化影响着研究区内的降水季节变化,并与之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王正[9](2019)在《中国季节划分及其对夏季降水的预测研究》文中认为自然天气季节的划分研究对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尤其对中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考虑多种气象要素开展季节更替的客观化识别和划分,是气候监测、诊断分析和预测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相关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季节转变在气候增暖背景下的新特征。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法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客观化季节划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研究、气候监测和短期气候预测等科研和业务之中。该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多要素的融合和典型场的选取,其中典型场是指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法中所选取的能代表冬季和夏季平均气候特征的大气状态距平场。本论文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GPCP再分析降水数据和中国台站逐月降水资料,在改进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法的基础上,运用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法和统计诊断等方法,探讨了中国地区季节转换特征,前冬季节来临时间与夏季降水的联系及降水预测的机制问题。论文创新之处在于将季节变化研究与短期气候预测联系在一起,并将季节变化的研究成果转化到短期气候预测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方法研究典型场作为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法的划分基准,其准确度对季节划分的研究结果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以1998年和2013年华中地区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基于单年大气状态计算典型场能有效地减弱气候变化及季节转变阶段对季节划分结果的误差影响。基于新典型场得到的季节划分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区域大气状态和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情况。研究还发现,基于单年大气状态计算的典型场与基于多年平均大气状态计算的典型场之间存在年代际变化的差异,且在气候变化转折阶段的差异尤为显着。(2)南海地区季节转换特征分析将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方法推广应用于南海地区的季节转换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地区850hPa季节划分结果与各气象要素组成的大气整体状态的季节变化时间较吻合,各气象要素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大气环流和地表向上长波辐射也均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明显转变,这进一步验证了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方法对副热带地区的季节划分也是有效的。在南海地区,季节转变时各气象要素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由冬季向夏季转变时是以热力要素的变化为主导,而由夏季向冬季转变时则以动力要素的变化为主导。南海地区850hPa夏冬两季开始和结束时间的空间分布也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大气环流和大气状态的季节变化空间演变特征。南海地区夏季在南海西北最先开始,在南海东南开始最晚,在南海西北地区先结束,最后在南海西南地区结束;南海冬季最早在西南部开始并逐渐向东北扩展,结束时却从西部和南部向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收缩。(3)中国季节转换特征研究从中国季节的年代际演变特征角度分析发现,不同季节的持续时间与其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呈现明显的经纬向差异,并存在显着的此消(持续时间缩短)彼长(持续时间增长)式的互补关系。春夏、秋冬和冷暖季季节长度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其中春夏季节长度互补关系最好,互补区域也很广泛,而秋冬季节长度互补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冷暖季节长度互补分布虽广泛,但其互补关系整体偏弱。对比1980年前后两个阶段发现,各季节的持续时间均表现出东西差异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中春夏季的年代际变化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地区,而秋冬季节则集中在西部地区。进一步分析影响季节变化的关键因子发现,季节持续时间年代际变化的显着区域与其关键因子年代际变化的显着区域一致,均集中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地区。(4)前冬季节特征对夏季降水的预测研究探讨了中国东部前冬季节来临早晚(即冬季开始时间)与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二者的统计关系和物理概念模型,并据此对夏季降水情况进行预测。前冬起始时间与东亚冬季风强度、东亚夏季风强度均呈现弱的正相关关系,前冬起始时间偏早,冬季风偏弱,而前冬起始时间偏晚,冬季风强。前冬季节起始偏早的年份,我国次年夏季表现为“﹣﹢﹣”降水分布特征,主雨带位于淮河流域,即出现Ⅱ类雨型的降水特点;而前冬季节起始偏晚的年份,我国次年夏季降水总体表现出Ⅰ类(主雨带位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和Ⅲ类雨型(主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特点。对20122018年的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回报预测和检验,发现本文所建立的统计模型预测技巧较高,且预测结果稳定。本文的研究表明,季节划分结果不再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它可将气候变化研究与短期气候监测、气候诊断和气候预测联系在一起,是研究气候变化与气候预测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吴秋洁[10](2019)在《近55年西南地区干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近55年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干旱气候下的环流异常特征及其干旱成因,结论如下:(1)近55年西南地区累积干旱强度、干旱事件发生次数和平均干旱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夏季和冬季是干旱频发季,春季和秋季的干旱平均持续过程较长,约为2-3个月。近55年西南地区区域平均的干旱强度逐年增强,其影响范围(干旱站次比)逐年扩大,在2002年后西南地区出现年代际尺度的快速干旱化趋势,并且在2002-2012年出现3-4年的周期变化特征。(2)近55年西南地区的干旱变化与该区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增温和夏秋季节的降水减少过程相一致。分析显示,西南地区各个季节SPEI值与该区域气温变化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6(春季)、-0.533(夏季)、-0.247(秋季)和-0.299(冬季)。近55年西南地区的SPEI值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8(夏季)、0.257(秋季)。概括地说,冬春季节的干旱与气温的升高显着相关,而夏秋季节的干旱与降水量的减少以及气温的升高均有紧密联系。(3)干旱气候下,冬春季高层500hPa上东亚中低纬地区高压脊增强且和低层冬季风有所减弱,西南地区对流层气温异常偏高,导致冬春季西南地区冷空气活动减弱,容易高温干旱。夏秋季节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槽脊线在干旱气候下略微偏北,西南地区无明显的西南暖湿气流,西太平洋副高控制西南地区东部,该地区下沉气流活跃,容易发展高温少雨天气。(4)近13年,西南地区夏季的干旱化趋势以及夏季降水的显着减少与印度夏季风的减弱密切相关。在21世纪初的弱印度夏季风年,西南地区位于高空西风带南侧,西南地区上方的西风气流减弱,对应低层无明显的西南水汽输送,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增强并控制西南地区东南部,导致该地区受下沉气流影响,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在近十几年骤减。(5)近13年印度夏季风的快速减弱与青藏高原地面气温的显着下降密切相关,尤其青藏高原作为高温热源,该地区在近十几年出现异常降温,结合印度洋海温的异常升高,导致青藏高原与印度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显着减小,有助于印度夏季风在近十几年明显减弱。(6)在近15年,太平洋表现出明显的PDO冷相位,PDO冷暖相位变化与西太平洋副高东西振荡存在-0.36的显着负相关,PDO冷相位状态下,副高明显偏东,影响近十几年西南地区北部降水异常偏少。此外,对流层气温的异常升高也是影响西南地区降水偏少继而出现年代际干旱的原因之一。

二、西南地区东部旱涝转换及降水预测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地区东部旱涝转换及降水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961-2019年中国西南地区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与大气环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来源与方法介绍
    2.1 资料来源
    2.2 方法介绍
3 旱涝急转特征
4 西南地区夏季旱涝急转事件大气环流特征
    4.1 200 h Pa纬向风场
    4.2 500 h Pa高度场
    4.3 水汽输送特征
    4.4 700 h Pa垂直速度场
5 结论与讨论

(2)黄河流域的干旱驱动及评估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指标及评估分析
        1.2.2 干旱驱动机制研究
        1.2.3 干旱预测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及基本方法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概况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2.3 基本方法
        2.3.1 小波分析法
        2.3.2 Mann-Kendall检验分析法
        2.3.3 克里金差值法(Kriging插值法)
    2.4 小结
3 黄河流域干旱特征分析
    3.1 干旱定义及指标
        3.1.1 气象干旱定义及指标
        3.1.2 水文干旱定义及指标
        3.1.3 农业干旱定义及指标
    3.2 黄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演变规律
        3.2.1 气象干旱事件多尺度时程变化规律
        3.2.2 气象干旱事件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
        3.2.3 多尺度下气象干旱频率特征分析
    3.3 黄河流域水文干旱时空演变规律
        3.3.1 水文干旱事件多尺度时程变化规律
        3.3.2 水文干旱事件多尺度空间统计特征
        3.3.3 多尺度下水文干旱周期性变化特征
    3.4 黄河流域农业干旱时空演变规律
        3.4.1 农业干旱事件的时程变化特征
        3.4.2 农业干旱事件与气象要素的空间相关性
    3.5 农业干旱影响下的流域陆地生态系统恢复时间
        3.5.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模拟及分析
        3.5.2 黄河流域上中下游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3.5.3 生态系统干旱恢复时间(RT)确定
        3.5.4 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植被干旱恢复时间RT的空间变异特征
    3.6 小结
4 干旱驱动机制及动态响应分析
    4.1 气象干旱驱动机制分析
        4.1.1 气象干旱的形成发展过程
        4.1.2 驱动因素
        4.1.3 驱动机制
    4.2 水文干旱驱动机制分析
        4.2.1 水文干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4.2.2 驱动因素
        4.2.3 驱动机制
    4.3 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相关性分析
        4.3.1 研究方法
        4.3.2 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相关性分析
    4.4 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动态响应分析
        4.4.1 基于滑动窗口Copula熵的干旱动态响应
        4.4.2 基于滞时灰色关联度的干旱动态响应
    4.5 小结
5 干旱驱动因子分析
    5.1 驱动因子特征分析
        5.1.1 驱动因子时间变化规律
        5.1.2 驱动因子空间变化特征
    5.2 驱动因子敏感性分析
        5.2.1 敏感性分析方法
        5.2.2 黄河流域干旱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5.3 驱动因子阈值分析
        5.3.1 理论基础
        5.3.2 驱动因子阈值选取方法
        5.3.3 黄河流域干旱驱动因子阈值分析
        5.3.4 黄河流域干旱驱动因子阈值检验
        5.3.5 阈值归因分析
    5.4 小结
6 基于EEMD-FOA-SVR的黄河流域干旱预测
    6.1 研究方法
        6.1.1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6.1.2 果蝇优化算法
        6.1.3 支持向量回归
        6.1.4 FOA-SVR模型
    6.2 基于EEMD-FOA-SVR预测模型
        6.2.1 基于EEMD-FOA-SVR预测模型流程图
        6.2.2 模型评价准则
    6.3 基于EEMD-FOA-SVR模型的干旱预测
        6.3.1 模型构建
        6.3.2 模型验证
        6.3.3 模型预测
    6.4 小结
7 黄河流域未来干旱演变特征的时空变异规律分析
    7.1 GCM数据来源及主要方法
        7.1.1 GCM模式
        7.1.2 SDSM统计降尺度方法
    7.2 SDSM模型降尺度适应性评估
    7.3 未来降水和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
        7.3.1 未来降水和气温的时程变化规律
        7.3.2 未来降水和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7.4 未来时期2020-2050 年气象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7.4.1 未来时期2020-2050 年气象干旱的时间序列预测
        7.4.2 未来时期2020-2050 年气象干旱的空间预测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环流异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定义及干旱指标
        1.2.2 干旱化趋势及时空变化特征
        1.2.3 夏季干旱成因及区域性异常影响因子
    1.3 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说明
    2.2 方法简介
        2.2.1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2.2.2 REOF分析
        2.2.3 Morlet小波分析
        2.2.4 功率谱分析
        2.2.5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2.2.6 相关系数、合成分析及t检验
        2.2.7 T-N波作用通量
        2.2.8 大气视热源
第三章 近60 年中国地区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干旱变化规律
    3.1 中国夏季干旱的空间分布
        3.1.1 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
        3.1.2 夏季干旱的空间分布
    3.2 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的空间分型
        3.2.1 REOF分析结果及分区
        3.2.2 各区域夏季干旱的独立性及区域一致性
    3.3 中国15 个地区的夏季干旱变化规律
        3.3.1 各区域夏季干旱的周期
        3.3.2 各区域夏季干旱的演变趋势
    3.4 结论
第四章 西南地区夏季干旱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4.1 西南地区夏季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4.1.1 干旱强度
        4.1.2 干旱站次比
        4.1.3 干旱频率
        4.1.4 干旱发生的年代际背景
    4.2 西南地区气象干旱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4.2.1 水平环流
        4.2.2 垂直环流
        4.2.3 水汽输送
    4.3 环流异常维持的原因
        4.3.1 大气波动
        4.3.2 海温与热源强迫异常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环流异常及其与江淮地区旱涝反相振荡的变化特征
    5.1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5.1.1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特征
        5.1.2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的环流异常特征分析
    5.2 河套地区与江淮地区旱涝反相振荡现象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5.2.1 河套地区与江淮地区旱涝反相振荡现象
        5.2.2 南北旱涝反相振荡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5.3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全文讨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安徽省汛期台风降水与旱涝急转事件的特征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台风降水特征研究进展
        1.2.2 台风降水预测研究进展
        1.2.3 旱涝急转研究进展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安徽省汛期台风降水时空分布的特征分析
    2.1 安徽省汛期台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2.1.1 安徽省汛期台风降水的空间分布
        2.1.2 安徽省汛期各降水阶段台风降水的空间特征
    2.2 安徽省台风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
        2.2.1 汛期台风降水的年际特征
        2.2.2 汛期台风降水的年代特征
    2.3 小结
第3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安徽省汛期台风降水预测
    3.1 台风降水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3.1.1 BP神经网络简介
        3.1.2 数据来源
        3.1.3 台风降水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步骤
    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安徽省汛期台风降水预测
        3.2.1 基于BP的汛期台风降水事件预测模型
        3.2.2 基于BP的汛期台风降水量预测模型
    3.3 小结
第4章 安徽省旱涝急转特征分析及其与台风活动的响应
    4.1 旱涝急转事件的指标与识别方法
        4.1.1 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4.1.2 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4.1.3 改进的旱涝急转指数
    4.2 基于长、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的安徽省汛期旱涝急转特征分析
        4.2.1 长周期旱涝急转变化趋势
        4.2.2 短周期旱涝急转变化趋势
    4.3 基于降水阶段旱涝急转指数的安徽省汛期旱涝急转特征分析
        4.3.1 降水阶段旱涝急转指数适用性分析
        4.3.2 基于降水阶段旱涝急转指数的安徽省汛期旱涝急转特征
        4.3.3 安徽省旱涝急转事件的梅雨和台风降水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六十年来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及气候环境变化综述——西南旱涝形势变化的物理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年代际振荡作用
2 秋季干旱的环流背景,冬季风、气温和降水关系分析综述
3 西南干旱化与冬季风、北极涛动变化的关系综述
4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大气环流旱涝急转,及干旱灾害风险的综述
    4.1 高原大气热源变化对南方旱涝的影响
    4.2 西南地区的旱涝急转对干旱化的影响综述
    4.3 干旱灾害风险格局分析
5 余论
6 初步结论

(6)中国干旱事件成因和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干旱研究的发展阶段及其取得的主要科学认识
    2.1 干旱事件的现象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进程
    2.2 干旱形成机理及变化规律研究进程
    2.3 干旱灾害风险研究进程
    2.4 骤发性干旱事件研究进程
3 干旱研究的科学问题与展望
4 结语

(7)热带大西洋对西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和降水异常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影响因子
        1.2.2 HYSPLIT 等拉格朗日例子轨迹模式的应用
        1.2.3 热带海汽相互作用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机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拉格朗日粒子模式
        2.2.1 模式介绍
        2.2.2 模拟方案
        2.2.3 面积源-受体归因法
    2.3 CAM5.3模式
    2.4 其他诊断统计方法
第三章 西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特征
    3.1 各源区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贡献
    3.2 降水异常年源区贡献异常分布特征
    3.3 水汽源区贡献序列及与西南夏季降水的联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带大西洋对SWCP的影响
    4.1 大尺度环流异常及海温异常
    4.2 纬向环流异常及降水异常
    4.3 热带大西洋海表温度
        4.3.1 热带大西洋海表温度指数
        4.3.2 热带大西洋与水汽输送异常的联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气模式对影响机制的模拟
    5.1 模拟方案设计
    5.2 模式模拟性能检验
    5.3 模式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可能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及其收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多源数据处理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多源数据及处理方法
第三章 水汽含量特征分析
    3.1 水汽含量空间分布
    3.2 水汽含量时间分布
    3.3 水汽含量周期、趋势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4.1 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
    4.2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特征
    4.3 水汽辐合与辐散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汽收支特征分析
    5.1 水汽收支
    5.2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收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与降水关系
    6.1 资料和方法
    6.2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降水时空变化
    6.3 水汽输送变化与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关系探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9)中国季节划分及其对夏季降水的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相关研究回顾和进展
        1.2.1 季节的分类及划分
        1.2.2 南海的季节变化
        1.2.3 中国东部季节特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1.2.4 东亚冬季大气环流与夏季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常规历史资料
        2.1.1 降水资料
        2.1.2 环境场资料
    2.2 季节划分方法
    2.3 气候统计诊断方法
        2.3.1 互补性指数
        2.3.2 敏感性分析
    2.4 气候分区
第三章 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方法的改进
    3.1 引言
    3.2 典型场的对比与差异
        3.2.1 不同典型场划分结果对比
        3.2.2 典型场差异的年际变化
    3.3 华中地区季节转变时气候态和大气环流变化
        3.3.1 1998年和2013年的典型场与多年平均典型场的差异
        3.3.2 1998年和2013年华中季节转变时气象要素的变化
        3.3.3 2013年华中季节转变时大气环流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南海地区季节起始时间的时空分布特征
    4.1 前言
    4.2 资料与方法
        4.2.1 资料
        4.2.2 方法
    4.3 南海地区季节划分结果及气象要素季节变化
        4.3.1 南海地区的季节与5 项基本气象要素的季节变化
        4.3.2 南海地区地表向上长波辐射与垂直速度的季节变化
    4.4 南海地区气候平均状况气象要素场演变特征
        4.4.1 南海春季
        4.4.2 南海夏季
        4.4.3 南海秋季
        4.4.4 南海冬季
    4.5 南海夏季起始时间多年平均空间分布
    4.6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的时空特征
    5.1 引言
    5.2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与关键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5.2.1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空间分布
        5.2.2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的互补性分析
        5.2.3 中国四季持续时间的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5.3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和关键影响因子的时间变化特征
        5.3.1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的变化
        5.3.2 影响中国四季持续时间的关键因子
    5.4 小结
第六章 前冬季节特征及其与中国汛期降水的关系研究
    6.1 前言
    6.2 资料和方法
    6.3 我国东部区域平均前冬季节特征
        6.3.1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来临时间特征
        6.3.2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结束时间特征
        6.3.3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持续时间特征
        6.3.4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典型度指数特征
        6.3.5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峰值指数特征
    6.4 我国东部区域平均汛期降水的变化特征
    6.5 我国东部区域平均前冬季节特征与汛期降水的关系
        6.5.1 前冬来临时间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6.5.2 前冬结束时间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6.5.3 前冬持续时间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6.5.4 前冬典型度指数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6.5.5 前冬峰度指数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6.5.6 与我国汛期降水相关关系最为显着的前冬季节特征指数分析
        6.5.7 前冬季节特征与夏季风指数的相关性
    6.6 基于前冬季节特征相似年合成预测汛期降水
        6.6.1 预测效果检验
        6.6.2 前冬季节特征相似年份高度场和相对湿度场分布形势
    6.7 相空间相似对夏季降水的预测
        6.7.1 相空间相似预测方法的操作步骤
        6.7.2 预测效果检验
    6.8 小结
第七章 基于中国东部前冬起始时间对次年中国夏季降水的预测和检验
    7.1 前言
    7.2 前冬季节开始时间与东亚季风的关系
    7.3 前冬季节来临早晚与次年夏季中国降水的关系
    7.4 利用前冬季节开始时间对2012~2018 年中国夏季降水的预测
    7.5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已完成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近55年西南地区干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西南干旱研究进展
        1.2.1 西南干旱的监测和预测研究
        1.2.2 西南干旱特征研究
        1.2.3 西南干旱成因研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方法
        2.2.1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2.2.2 SPEI指数于西南地区的适用性评估
        2.2.3 干旱评估指标
        2.2.4 印度夏季风指数定义
        2.2.5 小波分析
第三章 西南地区干旱变化特征
    3.1 西南地区整体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3.2 西南地区各季节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3.3 西南地区各等级干旱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南地区四季干旱异常的气候异常以及环流特征
    4.1 西南地区四季的气候异常合成分析
        4.1.1 气候要素以及SPEI值的时间序列
        4.1.2 西南地区旱-涝年气温及降水的空间分布
    4.2 西南地区冬春季干旱年的环流距平分析及其原因
        4.2.1 高度场距平分析
        4.2.2 风场距平分析
        4.2.3 纬向温度梯度特征
    4.3 西南地区夏秋季干旱年合成分析
        4.3.1 环流距平分析
        4.3.2 水汽输送异常分析
        4.3.3 OLR距平变化特征
        4.3.4 海温异常及其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原因分析
    5.1 印度夏季风对夏季降水的影响
        5.1.1 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5.1.2 印度夏季风强度指数与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5.1.3 季风减弱年环流的异常变化
        5.1.4 季风减弱年水汽输送异常
    5.2 印度夏季风减弱原因
        5.2.1 海平面气温变化
        5.2.2 海平面气压变化
        5.2.3 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及其影响
    5.3 其他影响因素
        5.3.1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影响
        5.3.2 纬向垂直温度场年代际异常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四、西南地区东部旱涝转换及降水预测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961-2019年中国西南地区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与大气环流特征[J]. 王映思,肖天贵,董雪峰. 高原气象, 2021(04)
  • [2]黄河流域的干旱驱动及评估预测研究[D]. 黄春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环流异常研究[D]. 吕纯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4]安徽省汛期台风降水与旱涝急转事件的特征分析研究[D]. 黎洋.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5]六十年来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及气候环境变化综述——西南旱涝形势变化的物理机制探讨[J]. 徐海亮.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0(06)
  • [6]中国干旱事件成因和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张强,姚玉璧,李耀辉,黄建平,马柱国,王芝兰,王素萍,王莺,张宇. 气象学报, 2020(03)
  • [7]热带大西洋对西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和降水异常的影响研究[D]. 杨萌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8]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及其收支特征研究[D]. 叶凤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9]中国季节划分及其对夏季降水的预测研究[D]. 王正. 兰州大学, 2019(02)
  • [10]近55年西南地区干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D]. 吴秋洁.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西南地区东部旱涝转换及降水预报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