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E-选择素在脑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E-选择素在脑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

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E选择素的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翟丽倩[1](2021)在《CXCR2在脓毒症脑病中调控脑内皮细胞激活影响中性粒细胞穿越入脑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脓毒症脑病(Septic Encephalopathy,SE)是严重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由全身性炎症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SE伴随着脑血管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进而导致脑水肿和神经元细胞凋亡。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受体CXCR2在SE期间对中性粒细胞迁移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CXCR2在SE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机制尚未阐述清楚,尤其是它们在中性粒细胞迁移过程中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激活的影响尚未明确。目的:探讨SE中CXCR2调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激活继而影响中性粒细胞穿越入脑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体内实验以LPS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小鼠脓毒症脑病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及活体显微镜方法检测CXCR2拮抗剂SB225002对中性粒细胞招募入脑的影响;体外实验以b END.3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粘附分子的表达和细胞骨架F-actin的排列,进而评价CXCR2对脑内皮细胞激活的影响。结果:在LPS腹腔注射构建的小鼠脓毒症脑病模型中,小鼠脑实质内趋化因子CXCL1和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且脑皮质区域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目也明显增多,使用CXCR2拮抗剂SB225002处理可显着降低脑皮质区域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目。此外,我们检测到脓毒症脑病小鼠的外周循环中中性粒细胞CXCR2的表达显着下调,而脑实质内和b END.3细胞CXCR2的表达则显着上调,但是活体显微镜结果显示,在SE模型中CXCR2拮抗剂SB225002处理并不影响中性粒细胞在脑血管表面滚动和粘附。给予CXCR2激动剂CXCL1刺激脑内皮细胞可诱导细胞骨架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应力纤维合成以及细胞间隙的形成显着增多,而这一作用可被CXCR2抑制剂SB225002显着减弱。结论:在大剂量LPS诱导的SE模型中,CXCR2在调控血脑屏障通透性和中性粒细胞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了CXCR2拮抗剂SB225002在SE中调控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临床治疗潜力。

徐玉香[2](2021)在《脑小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组综合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特征以及病理等一系列改变,主要有颅内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病变所导致。CSVD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是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的主要来源,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近期小的皮质下梗死、推测的血管源性腔隙灶、推测的血管源性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与脑萎缩。CMBs是近年被广泛研究的CSVD的影像学特征之一,其病理实质是红细胞从血管中渗出,进入血管周围的脑实质,镜下可见血管周围有新鲜红细胞、含铁血黄素颗粒或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聚集,主要是血管破裂或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所致。CMBs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中,年龄和高血压是被普遍公认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炎症/免疫、血脂水平、慢性肾脏病、他汀类及抗血小板、抗凝药物治疗等)仍存在争议,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目的本研究是回顾性研究,通过分析CSVD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传统危险因素、合并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情况、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旨在探讨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揭示导致CMBs的潜在机制,提高对CMBs发生的预测,寻找CMBs防治的新策略。材料与方法1、回顾性收集符合CSVD影像学诊断的患者22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颅脑MRI结果。2、把所有入组患者按是否合并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分为两组:免疫介导的CSVD组和非免疫介导的CSVD组(遗传性CSVD患者除外),再把每组患者按是否存在CMBs各分为两个亚组:CMBs组和非CMBs组。统计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首先,采用卡方检验来检验CMBs在免疫介导的CSVD组和非免疫介导的CSVD组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述。其次,采用卡方检验来检验CMBs的数量分级和分布部位在免疫介导的CMBs组和非免疫介导的CMBs组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述。最后,进一步分析非免疫介导的CSVD组中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①分析非免疫介导的CSVD组中两个亚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和传统危险因素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样本量足够大,各组均大于50例,所以数据未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述,组间差异分析采用卡方检验;②把上述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③将非免疫介导的CMBs组患者根据微出血部位分为三个亚组(脑叶、深部和混合部位CMBs组),根据CMBs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亚组(轻度、中度和重度CMBs组),采用卡方检验及Kruskal-Wallis H检验来检验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CMBs的区域分布之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CMBs的严重程度与独立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P<0.05(双侧)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CMBs在免疫介导的CSVD组患者中的百分比高于非免疫介导的CSVD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CMBs的数量分级在免疫介导的CMBs组患者中高于非免疫介导的CMBs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与非免疫介导的非CMBs组患者相比,高血压、白质高信号在非免疫介导的CMBs组患者中的百分比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脂蛋白a水平在非免疫介导的CMBs组患者中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非免疫介导的CMBs组患者中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他汀类药物服用史的患者在非免疫介导的CMBs组患者中的百分比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白质高信号、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与非免疫介导的CMBs独立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5、在非免疫介导的CMBs组患者中,高血压在深部CMBs亚组患者中的百分比高于脑叶CMBs亚组(采用Bonferroni校正卡方检验,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在非免疫介导的CMBs组患者中,CMBs数量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低度的正相关(P<0.05,r=0.395),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P<0.05,r=0.534)。研究结论1、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可能是CMBs的危险因素。2、高血压、白质高信号、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是非免疫介导的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非免疫介导的CMBs的保护因素。3、与脑叶CMBs相比,高血压更易导致深部CMBs。4、非免疫介导的CMBs的严重程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

张萌[3](2021)在《血液白细胞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解析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脑卒中(cerebral stroke)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是全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造成老年人长期残疾的重要原因[1]。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整个脑卒中的15%,在所有脑卒中疾病中的死亡率最高。高血压脑出血大概占所有脑出血的70%,同时,高血压也是目前已知诱发脑出血的最大危险因素。中国是世界上脑出血负担最重的国家,脑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全世界水平的两倍。然而,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的血管病变机制十分不明晰。因此,较为系统地研究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的重大需求。单细胞测序可以在单个细胞水平上进行多组学的高通量测序研究,反映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状态以及基因结构等信息,揭示细胞之间的异质性,为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以及其诊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单细胞测序手段寻找高血压脑出血相关的血细胞中独特的差异基因、细胞类型或亚类型,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为高血压脑出血血管病变防治提供新的线索或靶点。方法:本研究将8月龄的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28-34g)通过皮下埋血管紧张素Ⅱ(1000 ng/kg/min)的微量渗透泵并同时配合饮水中添加L-NAME(100mg/kg/天)的形式构建自发性的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在模型给予后每日三次观察小鼠的行为学特征来评估脑出血临床症状[2],中风症状出现后对小鼠血液样本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处理:分别收取对照组、高血压组、模型三天组和脑出血组的外周血液样本,裂解红细胞,将得到的全部血液白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通过聚类及差异基因分析等,绘制疾病状态下血细胞图谱,找出与高血压脑出血病变相关的血液中特殊的细胞类型,通过进一步的分类和注释,获得这些异质性的细胞中新的细胞亚型C8 cluster,通过IPA分析转录调控因子筛选对关键的亚型细胞C8 cluster具有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NRF2,以及与脑血管破裂密切相关的调控通路。通过给小鼠体内注射NRF2激活剂CDDO-EA(2 mg/kg)探究对C8 cluster的影响,通过H&E染色,MRI检测多种手段观察出血点个数和出血量大小,从而研究其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作用。结果:我们对14个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样本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共捕获12万个白细胞,并注释出六大类型细胞,包括粒细胞,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红细胞。我们根据这六种细胞各自存在异质性又分为21个不同的细胞亚群。有部分细胞亚群在不同的疾病进展时期存在数量比例上的差异。与正常小鼠相比,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后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粒细胞显着增多而淋巴细胞大量减少,这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加重出血和死亡风险。高血压脑出血样本中Adam8、Mmp9、Adam19、Ctsd等蛋白水解酶基因均较正常组显着升高,提示中性粒细胞增多后可能通过大量分泌蛋白水解酶,分解蛋白质以及胶原,破坏血管壁结构,进而引发了高血压脑出血。我们发现了一群独特的粒细胞亚型C8uster,该亚型在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建模后持续显着增多,在造模后第3天数量最多。这提示C8的增多可能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而非脑出血后的伴随现象。同时我们发现C8与其他粒细胞相比,具有较为独特的差异表达基因,高表达Gp5、Itga2b等基因。为进一步明确C8在高血压脑出血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我们通过IPA分析C8的差异基因获得C8 cluster转录调控因子NRF2。通过在小鼠体内给予NRF2激活剂CDDO-EA干预C8数量探究其对高血压脑出血表型的影响。结果表明,CDDO-EA可以通过降低C8 cluster的数量降低小鼠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减少脑出血体积、脑出血灶数量,保护脑出血的发生发展。结论: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刺激后,小鼠外周血中粒细胞显着增多同时淋巴细胞大量减少,且高血压脑出血模型组分泌的蛋白水解酶显着增加。中性粒细胞中的Gp5+Itga2b+细胞亚群,即C8 cluster在高血压脑出血的进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减少血液中C8 cluster数量可以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

康晓文[4](2021)在《“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损伤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调控作用及对ICAM-1、MMPs-9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8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N=8),假手术组(N=8),模型组(N=24),中风膏组(N=24),针刺+中风膏组(N=24),除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外,其它3组每组组内再进一步分为4h,3d和15d三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空白组不予处理,假手术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2次/日,中风膏组予以中风膏混悬液灌胃,2次/日,针刺+中风膏组在中风膏灌胃的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法,1次/日。干预后通过Zea-longa评分方法检测各组实验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伊文斯蓝测定法评价各组实验大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缺血脑组织ICAM-1、MMPs-9的基因相对表达。结果:1.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血再灌注4h: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风膏组和针刺+中风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上升(P<0.05);缺血再灌注3d:与模型组相比,中风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几乎无变化,针刺+中风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缺血再灌注15d:与模型组相比,中风膏组和针刺+中风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0.05)。其中,针刺+中风膏组比中风膏组下降更显着(P>0.05)。与4 h、3d相比:针刺+中风膏组15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着降低(P<0.05)。2.大鼠EB含量测定缺血再灌注4h: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风膏组和针刺+中风膏组EB含量均上升(P<0.05);缺血再灌注3d:与模型组相比,中风膏组、针刺+中风膏组的EB含量均降低(P<0.05),中风膏组与针刺+中风膏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15d:与模型组相比,中风膏组、针刺+中风膏组EB含量均降低(P<0.05)。其中,针刺+中风膏组的EB含量高于中风膏组(P<0.05)。与4h相比:针刺+中风膏组3d时EB含量增高,15d时EB含量降低。3.大鼠脑组织ICAM-1mRNA的含量测定缺血再灌注4h: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风膏组和针刺+中风膏组的ICAM-1mRNA含量均上升(P<0.05);缺血再灌注3d:与模型组相比,中风膏组、针刺+中风膏组的ICAM-1mRNA含量均降低(P>0.05),中风膏组与针刺+中风膏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15d:与模型组相比,中风膏组和针刺+中风膏组ICAM-1mRNA含量均降低(P<0.05)。其中,针刺+中风膏组比中风膏组ICAM-1mRNA含量下降更显着(P<0.05)。针刺+中风膏组ICAM-1mRNA含量在4h、3d、15d各个时相依次降低。4.大鼠脑组织MMPs-9含量检测缺血再灌注4h: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风膏组和针刺+中风膏组MMPs-9含量均上升(P<0.05);缺血再灌注3d:与模型组相比,中风膏组、针刺+中风膏组MMPs-9含量均下降(P<0.05),中风膏组与针刺+中风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15d:与模型组相比,中风膏组和针刺+中风膏组MMPs-9含量均降低(P<0.05)。其中,针刺+中风膏组比中风膏组下降更显着(P<0.05)。与4h相比:针刺+中风膏组3d时MMPs-9含量增高,15d时MMPs-9含量降低。结论:1.“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损伤血脑屏障通透性具有双向调控作用。在脑缺血再灌注3d时“醒脑开窍”针法可以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在15d时“醒脑开窍”针法可以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2.此种双向调控作用可能是通过针刺调节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ICAM-1含量和MMPs-9含量来实现的。

赵慧[5](2020)在《免疫与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动物模型中的影响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脑卒中后脑内炎症反应参与损伤级联扩大及神经功能恶化,但其特点与直接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注射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x)增强脑缺血或出血后脑内炎症反应,观察脑内炎症特点、病理变化及临床结局,明确脑卒中后脑内炎症的直接作用。在细胞调节水平,具有获得性免疫功能的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ILC)亚群对脑卒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与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我们研究以2型为代表的ILC及其调节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33对脑卒中的影响,以明确脑卒中后免疫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特征与机制,为免疫调节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野生型C57BL/6小鼠100只,雄性,予以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组(MCAO组)、PTx处理脑缺血组(20μg/kg PTx+MCAO组)、脑出血组(ICH组)、PTx处理脑出血组(20μg/kg PTx+ICH组)(随机数字法),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对野生型C57BL/6小鼠建立60分钟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胶原酶微量泵注射法制备野生型C57BL/6小鼠脑出血模型。应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转棒疲劳实验检测第1-3天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用流式细胞术对第3天各组小鼠的病灶侧脑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对第3天各组小鼠中枢活性氧进行标记示踪;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内皮细胞与紧密连接蛋白ZO-1、内皮细胞与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共染,观察第3天各组小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第二部分:野生型C57BL/6小鼠4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组)与脑缺血组(MCAO组)(随机数字法),每组20只。流式细胞分析比较各组小鼠MCAO模型制备后第3天脑、脾、外周血的ILC2计数;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中IL-33表达水平。应用药理学干预和转基因动物,研究删除、转输或活化ILC2细胞对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的影响:分组1)野生型C57BL/6小鼠制备MCAO模型后2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PBS处理组(Vehicle组)与删除ILC2组(anti-CD90.2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2)应用免疫缺陷的Rag2-/-γc-/-小鼠制备MCAO模型后2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PBS处理组(Vehicle组)与ILC2转输组(ILC2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3)野生型C57BL/6小鼠制备MCAO模型后2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PBS处理组(Vehicle组)与IL-33处理组(IL-33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应用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仪T2成像比较各组小鼠MCAO模型制备后第1、3、7天脑梗死病灶体积;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转角实验比较各组小鼠MCAO模型制备后第1、3、7天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第一部分:(1)各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与MCAO组相比,第1-3天20μg/kg PTx+MCAO组小鼠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P<0.05),转棒疲劳实验小鼠停留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与ICH组相比,20μg/kg PTx+ICH组小鼠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P<0.05),转棒疲劳实验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2)各组小鼠中枢免疫细胞浸润分布:与Sham组相比,MCAO组与ICH组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显着增多(*P<0.05)。分别与MCAO组、ICH组相比,20μg/kg PTx+MCAO组、20μg/kg PTx+ICH组小鼠中枢内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明显增多(*P<0.05)。此外,分别与MCAO、20μg/kg PTx+MCAO组相比,ICH、20μg/kg PTx+ICH组小鼠中枢内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8+T细胞明显减少(*P<0.05)。(3)各组小鼠脑氧化应激对比:与Sham组相比,MCAO组、ICH组第3天的活性氧产生显着增多,氧化应激水平显着增高(*P<0.05)。20μg/kg PTx+MCAO组、20μg/kg PTx+ICH组的氧化应激水平较未处理组明显增高(*P<0.05)。(4)各组小鼠血脑屏障染色:与Sham组相比,MCAO组、ICH组第3天的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表达显着减少。分别与MCAO组、ICH组相比,20μg/kgPTx+MCAO组、20μg/kg PTx+ICH组的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表达进一步减少。第二部分:(1)与Sham组相比,MCAO组野生型C57BL/6小鼠脑内ILC2计数明显增多(**P<0.01),脾与外周血中ILC2计数明显减少(*P<0.05),提示脑缺血后ILC2向中枢浸润增多。(2)为研究ILC2是否影响脑卒中病理进程,我们利用抗CD90.2单抗删除ILC2及将ILC2转输至Rag2-/-γc-/-小鼠(无T、B、NK细胞)体内,经核磁影像与神经功能评分阐述ILC2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第1-3天,抗CD90.2抗体删除ILC2显着增加小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失(*P<0.05)。而通过将ILC2转输至Rag2-/-γc-/-小鼠可有效降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失(*P<0.05)。上述结果表明ILC2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保护作用。(3)继而,我们利用病理切片染色发现,少突胶质细胞是表达IL-33的主要细胞,且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显着上调(*P<0.05)。推测胶质细胞来源的IL-33可能是维持脑部ILC2细胞存活与活化的主要细胞。缺血性脑卒中小鼠体内给予IL-33能够扩增ILC2数量,减小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失(*P<0.05)。结论:第一部分:PTx引起的系统炎症反应可进一步加重小鼠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体现为:中枢内小胶质细胞活化,髓系与淋巴细胞的浸润增多;PTx引起的免疫炎症过程可能与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在中枢内浸润增高有关,而与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中枢浸润关系不密切。相比ICH模型,MCAO模型以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8+T细胞的中枢浸润为主,提示天然免疫可能主要参与了脑缺血急性期损伤加重。PTx对小鼠脑内活性氧的产生及其氧化应激水平有进一步放大作用。PTx诱发的炎症反应下调脑卒中后第3天血脑屏障的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的表达,使其破坏加重,进一步扩大脑内免疫炎症反应水平。第二部分:MCAO小鼠脑内有大量的ILC2浸润,而外周ILC2显着减少,提示外周ILC2可能在脑缺血后迁移至脑损伤部位。通过删除或转输ILC2的相关实验提示ILC2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神经功能损伤和病灶体积,证明ILC2对缺血性脑卒中发挥保护作用。IL-33可在体内扩增ILC2,表明脑内胶质细胞来源的IL-33可能是维持ILC2细胞活化的关键分子。ILC2减小梗死体积、帮助神经功能的修复可能是通过其上游的IL-33调节作用完成,其中少突胶质细胞可能是IL-33的主要来源。

于兆鹏[6](2020)在《颅内感染患儿CSF中炎性因子水平及CD18+白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婴幼儿时期颅内感染(Intracranial infection)多数以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PM)和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最常见,致病微生物侵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导致颅脑组织不同严重程度的损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导致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各种常规和生化指标的检测是诊断和鉴别诊断颅内感染的重要手段。本课题研究探讨婴幼儿颅内感染患者CSF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表达水平以及CD18+白细胞数量变化规律,从而为婴幼儿颅内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沂市人民医院儿科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50例为Ⅰ组,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为Ⅱ组。选择入院时存在腰椎穿刺的指征,最终排除颅内感染的患儿作为正常对照组40例为Ⅲ组。Ⅰ组患者男婴29例,女婴21例,平均年龄(7.08±2.40)月;Ⅱ组患者男婴26例,女婴24例,平均年龄(6.61±2.54)月;Ⅲ组对照40例,其中男婴18例,女婴22例,平均年龄(6.76±2.56)月。所有病例的入组标准符合儿科学第8版对颅内感染的诊断标准。Ⅰ组、Ⅱ组分别在发病3天内的急性期和治疗一周后恢复期采集CSF标本备用。所有标本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8+白细胞的变化,采用ELISA法集中测定IL-6、IL-8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水平,分析各组之间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检测数据的统计以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所有研究组计量资料统计方法为均数±标准差,研究组性别组成差异之间的比较采用交叉表卡方检验,所有研究组均数的比较分析采用one-way ANOVA,研究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多重比较,各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比较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诊断效能评价采用ROC曲线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急性期,患者IL-6、IL-8、CRP水平和CD18+白细胞,Ⅰ组明显高于Ⅱ组、Ⅲ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与Ⅲ组比较,IL-6、IL-8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8+白细胞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恢复期,患者IL-6、IL-8、CRP水平和CD18+白细胞,Ⅰ组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与Ⅲ组比较,IL-8水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CRP水平和CD18+白细胞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期与恢复期相比,Ⅰ组IL-6、IL-8、CRP水平和CD18+白细胞,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1);Ⅱ组IL-6、IL-8、CRP水平和CD18+白细胞,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P<0.01);(4)急性期,Ⅰ组患者CD18+白细胞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622,P=0.000),与CRP、IL-8、年龄无相关性(P>0.05);Ⅱ组患者CD18+白细胞与IL-8呈正向相关(r=0.589,P=0.002)与IL-6、CRP、年龄无相关性(P>0.05);恢复期,Ⅰ组患者CD18+白细胞与IL-6、IL-8、CRP、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Ⅱ组患者CD18+白细胞和IL-8水平呈正向相关(r=0.519,P=0.001),CD18+白细胞和年龄、IL-6、CRP水平无相关性(P>0.05);(5)对于Ⅰ组患者,ROC曲线下面积CD18+白细胞>IL-8>CRP>IL-6{0.882,0.879,0.871,0.859;95%CI(0.828,0.936),95%CI(0.823,0.936),95%CI(0.813,0.929),95%CI(0.796,0.921)};Ⅱ组患者,ROC曲线下面积IL-8>IL-6>CD18+白细胞>CRP{0.846,0.792,0.584,0.578;95%CI(0.779,0.913),95%CI(0.713,0.871),95%CI(0.483,0.685),95%CI(0.480,0.676)};(6)CD18+、IL-6、IL-8、CRP四种指标合并分析时,ROC曲线下面积是0.930,95%CI(0.890,0.969),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效能最大;IL-6、IL-8的合并分析时,ROC曲线下面积是0.846,95%CI(0.779,0.913),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效能最大。结论(1)CSF中检测CD18+白细胞和IL-6、IL-8、CRP水平,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2)CSF中CD18+白细胞和IL-6、IL-8、CRP水平检测,可用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评价。(3)CSF中CD18+白细胞和IL-6、IL-8、CRP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化脓性脑膜炎更有价值,而IL-6、IL-8的联合检测则有更助于诊断病毒性脑炎。

任静静[7](2020)在《单增李斯特菌ΔinlABJ缺失株构建及炎性因子对小鼠血脑屏障损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以临床分离的致绵羊脑炎单增李斯特菌(Lm90)为材料,在inlA、inlB缺失基础上缺失inlJ构建三基因缺失株(Lm90-ΔinlABJ),分析其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对小鼠和绵羊的致病作用;应用Lm90感染小鼠,分析小鼠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变化及发生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并构建体外BBB模型进一步验证炎性因子对小鼠BBB损伤的影响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nocytogenes)的致病机理及防控李斯特菌病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开展其它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方法:(1)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引物,PCR扩增inlJ基因上、下游同源臂,采用重叠延伸PCR获得缺失inlJ的融合片段ΔinlJ;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KSV7-ΔinlJ,经电转化至Lm90-ΔinlAB感受态细胞,在温度及氯霉素双重压力下实现同源重组;筛选重组Lm90-ΔinlABJ,并检测其遗传稳定性。(2)采用细菌学方法对比分析Lm90-ΔinlABJ、Lm90-ΔinlAB及Lm90的生长特性、培养特性,并就细菌对细胞的侵袭能力和动物致病力等差异进行分析。(3)以致绵羊脑炎单增李斯特菌(Lm90)感染小鼠,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回收等试验对小鼠感染模型进行评估,应用伊文思蓝法(Evan’s blue,EB)、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及免疫组化法分析小鼠感染后BBB通透性变化及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s,TJ)表达变化,并测定炎性因子水平,以探寻小鼠BBB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4)原代分离培养新生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Mouse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MBMEC)及星型胶质细胞(Astrocyte cells,AC),并经形态学及免疫荧光鉴定;后应用共培养技术建立小鼠体外BBB模型,通过液面试漏实验、跨内皮细胞电阻(Trans-endothelial electronic resistance,TEER)、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permeability,HRP)测定以及WB检测TJ表达变化对BBB模型进行评价。后利用感染Lm90的RAW264.7细胞产物及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模拟L.monocytogenes感染导致的体内炎性环境作用于体外BBB模型,应用TEER和HRP通透率测定试验验证炎性因子对体外BBB模型通透性的影响,通过qRT-PCR、WB及细胞免疫荧光,分析炎性因子对BMECs间紧密连接的影响,并与小鼠体内感染试验相互验证。结果:(1)成功构建了重组穿梭质粒pKSV7-ΔinlJ,结合电转化及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可稳定遗传的inlJ基因缺失株Lm90-ΔinlABJ。(2)inlJ基因缺失不影响L.monocytogenes的生长速度,Lm90-ΔinlABJ体外培养与Lm90-ΔinlAB及Lm90均无差异;细胞感染试验表明Lm90-ΔinlABJ对MBMEC的黏附率和侵袭率分别为2.54%、0.22%,与Lm9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m90-ΔinlAB相比,黏附率与侵袭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小鼠感染试验显示Lm90-ΔinlABJ的LD50较Lm90-ΔinlAB升高了0.3个对数数量级,较Lm90升高了1.6个对数数量级;载菌量测定试验表明感染72 h后Lm90-ΔinlABJ在肝和脾中的载菌量较Lm90-ΔinlAB分别下降0.57、0.26个对数数量级,相比Lm90则分别下降1.02、0.96个对数数量级,表明缺失株毒力下降。绵羊感染试验表明Lm90-ΔinlABJ依然具有致病力,可引起绵羊脑炎。(3)Lm90在小鼠脑中定殖具有时间依赖性,感染后EB法测定结果提示感染初期小鼠BBB通透性未发生明显变化,当小鼠严重发病、濒临死亡时通透性显着增加;WB和免疫组化显示Lm90感染可下调Occludin和Claudin-5表达来增加BBB通透性;ELISA测定结果表明小鼠感染后,脑匀浆及血清中TNF-α、IL-6、IL-1β的表达上调,结合小鼠BBB通透性的变化,推测小鼠感染后BBB表现损伤,通透性增加,可能是炎性因子上调表达导致了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5下调表达。(4)成功分离得到了小鼠原代BMECs及AC,形态学观察BMECs呈典型的铺路卵石样,AC有细长突触,胞质较浅,且二者经免疫荧光鉴定均正确。BMECs与AC共培养后,液面试漏实验为阳性;TEER值在72 h趋于稳定且在96 h达到403Ω·cm-2;HRP通透性测定结果与TEER结果具有一致性;WB检测显示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高表达;Lm90感染可诱导RAW264.7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上调,且感染Lm90的RAW264.7产物及IL-1β均可下调BMECs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而使BBB的通透性增加,体外试验结果与体内相符。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三基因缺失株Lm90-ΔinlABJ且遗传稳定性良好,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inlA、inlB、inlJ缺失对其生长无显着影响作用,缺失株对细胞的侵袭力及小鼠致病性明显下降,但仍有致病力,依然可导致绵羊脑炎;Lm90感染小鼠后,BBB通透性在感染初期无明显变化,在小鼠感染后期及濒临死亡时增加明显,且BBB表现出损伤作用,其可能机制是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上调表达,引起了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udin-5)下调表达,且体外试验结果进一步予以了证实。

王智超[8](2020)在《基于Rho A/ROCK/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黄芪甲苷保护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前期实验研究“感毒清的质量控制成分黄芪甲苷对PM2.5所致急性肺损伤肺组织结构保护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黄芪甲苷保护PM2.5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法舒地尔组。实验设计为造模前经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i.p)预防性给药,以观察药物对PM2.5造成损伤的保护性作用。预防性给药3日后开始制备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以气道滴注PM2.5混悬液的方式进行,造模时间为预防性给药开始后的第3日、第5日。预防性给药剂量为:黄芪甲苷低剂量50mg/kg/b.w,每日给药1次;黄芪甲苷高剂量100mg/kg/b.w,每日给药1次;法舒地尔剂量10mg/kg/b.w,每日给药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与等体积生理盐水。本次实验于第二次造模后开始计时,计时24h时后麻醉大鼠处死,获取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进行检测。右肺膈叶做干湿比观察肺组织水肿情况;右肺尖叶做HE染色及Mc Guigan病理评分观察病理损伤程度;副叶检测ICAM-1、IL-1β、MPO水平判断肺损伤炎症水平;BC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的含量,同时做细胞计数及细胞分类判断肺损伤渗出水平;部分右肺膈叶做透射电镜观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Rho A、ROCK1、ROCK2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Rho A、ROCK1、ROCK2、NF-κB、p-NF-κB、IκB、p-IκB、E-cadherin含量。实验结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Graph Pad Prism 8.0进行绘图。结果:(1)肺组织水肿情况: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干湿比、总肺含水量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干湿比、总肺含水量明显降低(P<0.001)。(2)肺组织中总蛋白含量和细胞渗出情况:在BCA法检测总蛋白渗出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P<0.001)。在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瑞氏-吉姆萨染色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和法舒地尔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明显下降(P<0.001),黄芪甲苷低剂量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计数有所下降(P<0.01)。(3)肺组织形态学观察:HE染色结果表明空白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基本完整;模型组大鼠肺泡结构出现塌陷,肺泡充血、出血明显,大量含蛋白质水液渗出,中性粒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聚集;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结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在病理评分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病理总积分明显升高(P<0.001),在出血(P<0.01)、肺泡充血(P<0.05)、肺泡壁增厚或透明膜(P<0.05)评分中有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高剂量明显降低病理总积分(P<0.001)和出血评分(P<0.01);黄芪甲苷低剂量、法舒地尔可以降低病理总积分(P<0.01)。(4)肺组织中炎症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L-1β水平(P<0.01)、MPO活性(P<0.001)、ICAM-1活性(P<0.001)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IL-1β、ICAM-1水平明显降低(P<0.001),黄芪甲苷高剂量组、低剂量组MPO活性明显降低(P<0.001),法舒地尔组MPO活性有所降低(P<0.01)。(5)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空白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体积正常,肺泡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体积增大且不规则,排空明显呈空泡化,肺泡结构紊乱。各给药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结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肺泡结构基本正常。(6)Rho A/ROCK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Rho A/ROCK1蛋白活性明显升高(P<0.001),ROCK2蛋白活性有一定升高(P<0.05),E-cadherin蛋白活性明显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Rho A/ROCK1蛋白活性明显升高(P<0.001),法舒地尔明显抑制ROCK2蛋白活性(P<0.001),黄芪甲苷高剂量可抑制ROCK2蛋白活性(P<0.05);黄芪甲苷高剂量组E-cadherin蛋白活性有所升高(P<0.05),黄芪甲苷低剂量组、法舒地尔组E-cadherin蛋白活性明显升高(P<0.01)。(7)NF-κB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p-IκB/IκB、p-NF-κB/NF-κB比值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中p-IκB/IκB、p-NF-κB/NF-κB比值明显降低(P<0.001)。结论:(1)黄芪甲苷可以保护PM2.5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抑制PM2.5造成的炎症因子、水肿液和蛋白质渗出。(2)黄芪甲苷可以抑制PM2.5所致的炎症反应,保护肺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3)黄芪甲苷对肺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Rho A/ROCK/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李月[9](2020)在《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复方当归注射液(Compoundangelicainjection,CAI)是由当归、川芎、红花配伍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功效。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CAI对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但更深入的作用机制仍待阐述。随着对缺血性脑卒中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性反应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nus-activated kinase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3,JAK2/STAT3)信号通路是一条重要的炎性反应相关通路,且研究证实其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CAI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反应的可能作用,从而揭示CAI对缺血性脑卒中保护作用的机制。目的: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CAI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反应的作用。建立大鼠永久性MCAO模型,从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大脑皮层病理形态学观察CAI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影响,并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CAI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炎性反应的作用;利用CAI作用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的条件培养液,干预拟缺血损伤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从细胞形态和细胞活性观察CAI对拟缺血损伤MG的影响,并从细胞迁移、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CAI对拟缺血损伤MG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1.研究CAI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大脑皮层病理形态学影响:将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造模组。造模组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永久性MCAO模型。造模后,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3 mL·kg-1生理盐水)、CAI组(5 mL·kg-1 CAI)、依达拉奉组(3 mL·kg-1依达拉奉注射液),给药干预7 d后,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Hematologist eosin staining,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大脑皮层病理形态学。2.研究CAI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IL-6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e sorbent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IL-6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酪氨酸激酶 2(Phospho-Janus-activatedkinase2,p-JAK2)、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 3(Phospho-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3,p-STAT3)、STAT3的表达水平。3.研究CAI作用的BMECs条件培养液对拟缺血损伤MG的细胞形态和细胞活性的影响:原代培养BMECs,通过免疫荧光鉴定BMECs的纯度,实验用培养至第三代的BMECs,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CAI组(1.25μL·mL-1)、中剂量CAI组(2.5μL-mL-1)、高剂量CAI组(5μL·mL-1)。模型组和各剂量CAI组通过氧糖剥夺法(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建立BMECs拟缺血损伤模型,造模后,收集各组条件培养液,即正常BMECs条件培养液(Normal-Conditioned medium,N-CM)、拟缺血损伤BMECs 条件培养液(Ischemic-Conditionedmedium,I-CM)及低、中、高剂量 CAI 作用后的各拟缺血损伤BMECs条件培养液(Ischemic CAI-Conditioned medium,IC-CM;其中,1.25 μL·mL-1CAI 作用 BMECs 的 IC-CM 作为 IC-CML,2.5 μL·mL-1CAI 作用的 IC-CM作为IC-CMM,5 μL·mL-1CAI作用的IC-CM作为IC-CMH)。原代培养MG,通过免疫荧光鉴定MG的纯度,实验用培养至第三代的MG,分为N-CM组、I-CM组、IC-CML组、IC-CMM组、IC-CMH组,分别用对应的BMECs条件培养液干预MG,除N-CM组,其余各组均通过OGD法建立MG拟缺血损伤模型。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MG的细胞形态,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各组MG的细胞活性。4.研究CAI作用的BMECs条件培养液对拟缺血损伤MG细胞迁移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细胞迁移实验技术(Transwell)来观察各拟缺血损伤组MG的迁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G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JAK2、JAK2、p-STAT3、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1.CAI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及大脑皮层病理形态学损伤,同时具有减小脑梗死体积的趋势。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CAI组神经评分明显降低(P<0.01)。TTC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CAI组脑梗死体积具有减小趋势。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的大脑皮层细胞排列稀疏且紊乱,细胞核固缩,数量明显减少,而与模型组相比,CAI组大脑皮层细胞排列较为有序,细胞核固缩现象减少,坏死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2.CAI可以通过抑制IL-6的表达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炎性反应。ELISA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血浆中IL-6含量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CAI组血浆中IL-6含量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中p-JAK2/JAK2和p-STAT3/STAT3/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CAI组脑组织中p-JAK2/JAK2和p-STAT3/STAT3水平均显着降低(P<0.01)。3.CAI作用的BMECs条件培养液可以改善拟缺血损伤MG的细胞形态和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原代培养的第三代BMECs和MG纯度均可达95%以上,可以用于后续实验。细胞形态观察结果显示,各剂量IC-CM组均可减轻OGD对MG的损伤,细胞体积增大、细胞间距减小、存活MG数量增多。CCK-8结果显示,各剂量IC-CM组均可提高OGD造模后MG存活率,其中IC-CMM、IC-CMH组明显提高(P<0.05,P<0.01)。4.CAI作用的BMECs条件培养液可以通过抑制MG的迁移以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减轻拟缺血损伤MG的炎性反应。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I-CM组相比,各剂量IC-CM组均使得穿越滤膜染成紫色即迁移的MG数量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M组比较,I-CM组p-JAK2/JAK2和p-STAT3/STAT3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I-CM组比较,各剂量IC-CM组p-JAK2/JAK2和p-STAT3/STAT3水平呈降低趋势,其中IC-CMM、IC-CMH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1.CAI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及大脑皮层病理形态学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IL-6的表达以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减轻炎性反应有关。2.CAI作用的BMECs条件培养液可以改善拟缺血损伤MG的细胞形态、提高细胞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MG迁移以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减轻炎性反应有关。3.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是CAI减轻缺血性脑卒中炎性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药效靶点之一。

岳彩萍[10](2020)在《选择素P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选择素P(Selectin P)是一种选择素家族蛋白,源于血小板或血管内皮细胞,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当血小板或内皮细胞激活时,选择素P能迅速在其表面高表达并发生内吞作用。选择素P高表达是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常伴随炎症发生。在各种急慢性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中检测到选择素P的升高,而抑制选择素P表达可减少血小板活化。大脑中的炎症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选择素P作为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伤标记物是否与AD存在密切关系,是否通过炎症反应影响阿尔茨海默症的形成和发展。方法:以腺相关病毒AVV9包装选择素P干扰基因质粒,在小鼠四月龄时进行尾静脉注射干扰病毒敲低小鼠血浆选择素P;七月龄时,以旷场、十字高架迷宫、T迷宫、水迷宫和条件恐惧实验评价小鼠焦虑情绪、运动能力、认知和空间记忆能力;通过荧光检测、蛋白免疫印迹和ELISA检测血浆、海马、皮层等组织选择素P表达情况;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糖、血脂和肝肾功能;以硫黄素T(Th T)染色、Aβ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Aβ病理相关蛋白水平;以甘氨酸银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Tau病理相关蛋白水平;以尼氏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神经元及突触蛋白损伤情况;以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Trem2、i NOS、IBA-1、SR-BI、NFκB、GFAP、IL-3、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在血浆、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最后通过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别分析选择素P敲低对野生型(WT)及AD模型小鼠脑内各种蛋白水平及代谢物水平的影响,从而探索选择素P影响小鼠脑功能及AD相关病理的可能途径及分子机制。结果:小鼠七月龄时随机取部分小鼠检测发现其脑、肝组织有绿色荧光,表明病毒携带的干扰质粒成功转入并表达;之后发现各组小鼠血浆、海马、皮层等组织选择素P水平显着降低,表明病毒干扰成功。敲低选择素P对WT和AD模型小鼠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具体包括:增加了WT小鼠的焦虑情绪,降低了其运动能力、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了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尿素氮水平,增加了野生型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的Aβ寡聚体和老年斑含量,增加了WT小鼠多种炎症因子的含量;改善了AD模型小鼠的空间记忆和学习能力障碍,降低了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肌酐水平,降低了AD模型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的Aβ寡聚体和老年斑含量,同时降低了AD模型小鼠体内多种炎症因子的含量。选择素P的敲低减少了AD模型小鼠脑内神经纤维缠结(NFT)含量、增加了皮层神经元活性增加,但是对WT小鼠无影响。另外选择素P的敲低对WT及AD模型小鼠脑内的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和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影响。进一步地,我们分别采用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了选择素P敲低对WT及AD模型小鼠脑内各种蛋白含量和代谢物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WT实验组与AD对照组存在50种相同差异蛋白,且同向升高或降低;AD实验组与WT对照组存在29种相同同差异蛋白,其中28种调控方向一致。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在两种离子模式下WT实验组与AD对照组共有22种相同差异代谢物,AD实验组与WT对照组共有46种相同差异代谢物。我们还发现5种相同差异蛋白和6种相同差异代谢物在WT实验组与AD对照组、AD实验组与WT对照组共同存在,且调控方向相反。结论:本研究成功在WT及AD模型小鼠内干扰了选择素P的表达,发现选择素P敲低会引起WT小鼠焦虑情绪增加,运动能力、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出现Aβ病理和神经炎症,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对AD模型小鼠表现出的病理可能起改善作用。动物行为学实验、分子实验、切片观察、蛋白组和代谢组结果表现出的一致趋势使我们对选择素P敲低干预小鼠脑功能及AD病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选择素P的具体作用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E选择素的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E选择素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CXCR2在脓毒症脑病中调控脑内皮细胞激活影响中性粒细胞穿越入脑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小鼠SE模型中小鼠脑实质内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
    2.小鼠SE模型中CXCR2拮抗剂SB225002抑制LPS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迁移
    3.SE模型中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XCR2的表达情况
    4.LPS刺激对小鼠脑实质和脑内皮细胞CXCR2表达的影响
    5.SE模型中CXCR2拮抗剂SB225002对脑血管中中性粒细胞的滚动和粘附的影响
    6.CXCR2拮抗剂SB225002对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7.SB225002 抑制CXCL1介导的脑内皮细胞骨架重排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B 常用试剂配制
    附录C 个人简历
    附录D 综述 CXCR2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疾病中调控免疫细胞招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脑小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小血管病的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血液白细胞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解析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综述
    2.1 白细胞与脑卒中研究进展
        2.1.1 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
        2.1.2 脑卒中分型
        2.1.3 高血压与脑卒中
        2.1.4 白细胞相关类型分类
        2.1.5 外周血淋巴细胞
        2.1.6 外周血粒细胞
    2.2 NRF2与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2.2.1 NRF2简介
        2.2.2 NRF2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3 单细胞测序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1 主要实验仪器
        3.1.2 常用试剂及材料来源
        3.1.3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3.1.4 实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Ang Ⅱ渗透泵的制备
        3.2.2 高血压脑出血小鼠模型
        3.2.3 小鼠血压测定
        3.2.4 小鼠高血压脑出血行为学检测
        3.2.5 MRI影像学的检测
        3.2.6 高血压脑出血小鼠解剖取材
        3.2.7 冰冻切片
        3.2.8 H&E染色
        3.2.9 小鼠脑血管的分离及其RNA提取
        3.2.10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3.2.11 Bradford法蛋白浓度测定
        3.2.12白细胞RNA提取
        3.2.13 血液白细胞分离方法
        3.2.14 流式细胞分选技术
        3.2.15 T-SNE聚类可视化方法
        3.2.16 UMAP聚类可视化方法
        3.2.17拟时序方法
        3.2.18 GO/KEGG富集分析方法
        3.2.19 GSEA分析方法
        3.2.20 IPA分析
        3.2.21 CDDO-EA激活剂的配制与使用
        3.2.22免疫荧光染色
        3.2.23 单细胞上机测序
    3.3 统计学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数据质控与整合分析
    4.2 Marker基因分析及分群注释
    4.3 白细胞聚类分群结果
    4.4 样本间细胞类型比例及基因表达分布比较
    4.5 免疫细胞分群注释结果
    4.6 粒细胞分群及功能注释
    4.7 C8 cluster的功能分析
    4.8 流式细胞分选C8 cluster验证高血压脑出血小鼠外周血中C8作用
    4.9 NRF2转录因子激活剂减少C8数量并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
第五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损伤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调控作用及对ICAM-1、MMPs-9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1.2 实验药物及给药方法
        1.3 主要仪器、试剂及其配制方法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干预方法
        2.3 实验模型的制备
        2.4 模型评定标准
        2.5 脑组织病理标本的制作
        2.6 指标检测
        2.7 统计处理
        2.8 技术路线图
    3 实验结果
        3.1 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3.2 大鼠EB定量结果分析
        3.3 RT-qPCR检测不同时相ICAM-1mRNA、MMPs-9mRNA的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中医病名及发病机制
        4.2 西医发病机制
        4.3 血脑屏障的生理病理变化
        4.4 .针刺对血脑屏障的调控作用
        4.5 醒脑开窍针法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4.6 中风膏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4.7 实验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文献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时血脑屏障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免疫与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动物模型中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PTx引发的炎性反应对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
        2.2 各组小鼠中枢免疫细胞浸润分布
        2.3 各组小鼠脑氧化应激对比
        2.4 各组小鼠血脑屏障染色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2型固有淋巴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缺血性脑卒中后小鼠脑与外周ILC2数量变化
        2.2 ILC2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与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2.3 缺血性脑卒中后第3天小鼠少突胶质细胞是IL-33的主要来源
        2.4 IL-33能够扩增ILC2细胞数量,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缺损与脑梗死体积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颅内感染患儿CSF中炎性因子水平及CD18+白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病例选择
        1.2 标本收集
    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试剂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1 C反应蛋白检测
        3.2 IL-6的检测
        3.3 白介素-8的检测
        3.4 CD18~+白细胞流式细胞术的检测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各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的比较
    2 急性期CSF中炎性因子和CD18~+白细胞各组间的比较
    3 恢复期CSF中炎性因子和CD18~+白细胞各组间的比较
    4 各组患者炎性因子和CD18~+白细胞急性期与恢复期的比较
    5 各组患者CD18~+白细胞与IL-6、IL-8、CRP的相关性
    6 CD18~+白细胞变化和炎性因子在PM和 VE中的诊断评价
    7 CD18~+白细胞变化和IL-6、IL-8、CRP的合并检测诊断效能分析
讨论
    1 PM和VE的发病机制
    2 PM和VE的免疫机制
    3 CRP、IL-6、IL-8和CD18~+白细胞在ICNS中的研究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英文缩略词汇表及中文对照
致谢

(7)单增李斯特菌ΔinlABJ缺失株构建及炎性因子对小鼠血脑屏障损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单增李斯特菌概述
        2.2 单增李斯特菌的生物学特性
        2.3 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力
        2.4 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致病机理
        2.5 单增李斯特菌的毒力因子及调控因子
        2.6 单增李斯特菌侵染中枢神经系统研究进展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主要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单增李斯特菌ΔinlABJ缺失株的构建
        前言
        1 材料
        1.1 菌株及质粒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引物设计
        2 方法
        2.1 inlJ上、下游同源臂的扩增及融合
        2.2 inlJ缺失片段的克隆与测序
        2.3 重组穿梭质粒pKSV7-ΔinlJ的构建
        2.4 Lm90-ΔinlAB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5 电转化及Lm90-ΔinlABJ缺失株的筛选与鉴定
        3 结果
        3.1 inlJ基因上下游臂的扩增及SOE-PCR结果
        3.2 重组质粒pKSV7-ΔinlJ的双酶切鉴定
        3.3 电转后阳性转化子筛选与鉴定
        3.4 同源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3.5 缺失株的遗传稳定性鉴定
        4 讨论
        5 小结
    试验二 单增李斯特菌Δinl ABJ缺失株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前言
        1 材料
        1.1 菌株、细胞及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缺失株培养特性及生长曲线测定
        2.2 缺失株溶血特性测定
        2.3 细胞黏附、侵袭及胞内增殖能力测定
        2.4 小鼠存活试验
        2.5 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2.6 小鼠组织载菌量测定
        2.7 绵羊感染试验
        2.8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培养特性
        3.2 生长曲线测定
        3.3 溶血测定
        3.4 细胞侵袭及胞内增殖
        3.5 缺失株对小鼠的毒力试验
        3.6 小鼠LD50测定
        3.7 小鼠组织载菌量测定
        3.8 绵羊感染试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试验三 单增李斯特菌对小鼠血脑屏障损伤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
        1.1 菌株及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器材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小鼠感染试验
        2.2 感染小鼠BBB通透性测定
        2.3 脑组织取材、固定及切片制作
        2.4 HE染色及免疫组化
        2.5 组织样品RNA、蛋白提取
        2.6 cDNA模板制备
        2.7 SYBR Green法荧光定量PCR
        2.8 蛋白质免疫印迹
        2.9 细胞因子测定
        2.10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感染剂量小鼠存活率
        3.2 感染小鼠眼观症状
        3.3 小鼠脑组织细菌回收及鉴定
        3.4 小鼠脑病理组织学观察
        3.5 小鼠脑组织载菌量测定
        3.6 感染小鼠BBB通透性变化
        3.7 ZO-1、Occludin、Claudin-5 表达变化
        3.8 ZO-1、Occludin、Claudin-5 免疫组化测定
        3.9 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促进TNF-α、IL-6、IL-1β蛋白水平表达
        4 讨论
        5 小结
    试验四 炎性因子对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损伤的影响作用研究
        前言
        1 材料
        1.1 菌株及细胞
        1.2 主要试验器材
        1.3 实验试剂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星型胶质细胞的分离培养
        2.2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星型胶质细胞的免疫荧光鉴定
        2.3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构建
        2.4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评估
        2.5 WB检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2.6 小鼠巨噬细胞复苏及培养
        2.7 单增李斯特菌感染RAW264.7 细胞
        2.8 qRT-PCR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
        2.9 ELISA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
        2.10 单增李斯特菌感染RAW264.7 细胞后上清制备
        2.11 感染单增李斯特菌的RAW264.7 细胞产物对BBB通透性的影响
        2.1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星型胶质细胞形态学观察
        3.2 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星型胶质细胞免疫荧光鉴定
        3.3 跨内皮细胞间电阻(TEER)测定
        3.4 液面试漏试验
        3.5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透性测定
        3.6 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5 的表达
        3.7 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可诱导RAW264.7 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
        3.8 感染单增李斯特菌的RAW264.7 细胞产物可影响BBB的通透性
        3.9 感染单增李斯特菌的RAW264.7 细胞产物可调节BMECs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结论
第四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基于Rho A/ROCK/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黄芪甲苷保护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1.颗粒物污染与健康效应
        1.1.细颗粒物PM2.5的理化特征
        1.2.细颗粒物PM2.5对健康效应的影响
        1.3.细颗粒物PM2.5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机制
    2.细颗粒物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探讨
        2.1.急性肺损伤与细颗粒物
        2.2.炎症损伤是细颗粒物致急性肺损伤的重要机制
        2.3.肺泡上皮细胞介导的水液转运功能下降是细颗粒物致肺损伤的关键结局
        2.4.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炎症渗出是细颗粒物致肺损伤的中心环节
        2.5.粘附分子在细颗粒物致急性肺损伤中的桥梁作用
    3.Rho A/ROCK信号通路在细颗粒物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3.1.小G蛋白Ras超家族中相关蛋白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3.2.Rho A/ROCK信号通路在炎症因子介导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4.NF-κB信号通路在细颗粒物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4.1.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4.2.NF-κB信号通路在炎症因子介导急性肺损伤中的直接作用
    5.细颗粒物PM2.5介导急性肺损伤的中医认识
        5.1.中医学对PM2.5为主的大气污染的认识
        5.2.PM2.5所致肺系疾病及急性肺损伤的中医认识
        5.3.中药黄芪的益气功效是预防环境毒邪致病的关键
    6.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内容
        1.1.研究思路
        1.2.研究内容
        1.3.技术路线图
    2.实验材料
        2.1.实验动物
        2.2.动物饲养
        2.3.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2.4.实验材料和试剂
    3.试验方法
        3.1.动物分组
        3.2.给药方法
        3.3.造模方法
        3.4.动物处死
        3.5.实验流程图
        3.6.标本获取
        3.7.指标检测
        3.8.统计学方法及绘图
    4.实验结果
        4.1.一般情况
        4.2.肺组织形态学观察
        4.3.肺水肿指标的变化趋势
        4.4.BALF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4.5.肺组织HE染色
        4.6.肺组织Mc Gugan病理评分
        4.7.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计数
        4.8.肺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的测定
        4.9.肺组织中MPO水平的测定
        4.10.肺组织中黏附因子的测定
        4.11.肺组织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分析
        4.12.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4.13.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
        4.14.E-cadherin、ICAM-1与ALI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15.E-cadherin、ICAM-1与ALI相关指标的回归性分析
        4.16.小结
    5.讨论
        5.1.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构建
        5.2.基于多步骤黏附理论探讨炎症损伤在PM2.5致ALI中的作用机制
        5.3.黄芪甲苷对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
        5.4.基于Rho A/ROCK/NF-κB通路探讨黄芪甲苷保护肺组织结构、抑制炎症渗出的机制
结论
本实验创新性及意义
存在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黄芪补气功效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中药黄芪
        1.1.历史沿革
        1.2.化学成分
    2.黄芪补气之功
        2.1.益气升阳
        2.2.益气止咳喘
        2.3.益卫固表
        2.4.补气利水
    3.药理学作用
        3.1.炎症损伤的药理学机制
        3.2.免疫调节的药理学机制
    4.黄芪及其化合物在急性肺损伤中的运用
    5.总结
    6.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缺血性脑卒中炎性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复方当归注射液组方药味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复方当归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复方当归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复方当归注射液作用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拟缺血损伤小胶质细胞形态和活性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复方当归注射液作用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拟缺血损伤小胶质细胞迁移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选择素P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阿尔茨海默症简述
    1.2 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假说
        1.2.1 A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
        1.2.2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假说
        1.2.3 脑血管疾病假说
        1.2.4 神经炎症假说
        1.2.5 能量代谢异常假说
        1.2.6 脂质代谢异常假说
        1.2.7 其他假说
    1.3 选择素
        1.3.1 选择素P的结构与功能
        1.3.2 选择素P与人类疾病
        1.3.3 其他选择素研究现状
    1.4 本实验的开展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动物模型
        2.1.2 构建重组质粒
        2.1.3 实验试剂/耗材
        2.1.4 实验仪器
        2.1.5 试剂配方
    2.2 实验方法
        2.2.1 尾静脉注射
        2.2.2 动物行为学
        2.2.3 样品制备
        2.2.4 组织切片
        2.2.5 蛋白质印迹实验
        2.2.6 生化指标检测
        2.2.7 酶联免疫分析(ELISA)实验
        2.2.8 iTRAQ实验
        2.2.9 UHPLC-QTOF-MS非靶标代谢组学实验流程
        2.2.10 数据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通过腺相关病毒转入干扰质粒降低小鼠体内选择素P表达
    3.2 动物行为学检测焦虑情绪、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
        3.2.1 旷场实验检测小鼠焦虑情绪和运动能力
        3.2.2 十字高架迷宫检测焦虑情绪和行为能力
        3.2.3 条件恐惧检测焦虑情绪和记忆能力
        3.2.4 水迷宫检测学习、空间记忆能力
        3.2.5 T迷宫检测空间感知能力
        3.2.6 动物行为学小结
    3.3 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糖、血脂和肝肾功能指标
    3.4 选择素P敲低对老年斑和Aβ病理的影响
        3.4.1 选择素P敲低影响老年斑形成和皮层区Aβ病理
        3.4.2 选择素P敲低影响海马区Aβ病理
    3.5 选择素P敲低对神经纤维缠结和Tau病理的影响
        3.5.1 选择素P敲低对Tau蛋白和神经纤维缠结的影响
        3.5.2 选择素P敲低对Tau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3.6 选择素P敲低对神经元活性及相关突触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3.7 选择素P敲低对神经炎症的影响
        3.7.1 选择素P敲低对脑皮层区炎症的影响
        3.7.2 选择素P敲低对脑海马区炎症的影响
        3.7.3 选择素P敲低对IL-3、IL-6和TNF-α的影响
    3.8 选择素P敲低的蛋白组学研究
        3.8.1 差异蛋白筛选
        3.8.2 差异蛋白分析
        3.8.3 相同差异蛋白分析
        3.8.4 Go富集分析
        3.8.5 KEGG通路分析
    3.9 选择素P敲低的代谢组学研究
        3.9.1 差异代谢物筛选
        3.9.2 相同差异代谢物分析
        3.9.3 差异代谢通路
第四章 讨论
    4.1 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难点
    4.2 选择素P在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情况
    4.3 选择素P敲低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4.4 选择素P敲低对小鼠血糖、血脂和肝肾功能的影响
    4.5 选择素P敲低对AD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4.6 选择素P敲低对神经炎症的影响
    4.7 选择素P敲低的蛋白组学研究
    4.8 选择素P敲低的代谢组学研究
    4.9 小结:选择素P敲低对脑功能和AD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E选择素的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CXCR2在脓毒症脑病中调控脑内皮细胞激活影响中性粒细胞穿越入脑的机制研究[D]. 翟丽倩.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2]脑小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 徐玉香. 山东大学, 2021(12)
  • [3]血液白细胞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解析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D]. 张萌.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损伤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调控作用及对ICAM-1、MMPs-9表达的影响[D]. 康晓文.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免疫与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动物模型中的影响与机制研究[D]. 赵慧. 山西医科大学, 2020(01)
  • [6]颅内感染患儿CSF中炎性因子水平及CD18+白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D]. 于兆鹏. 青岛大学, 2020(01)
  • [7]单增李斯特菌ΔinlABJ缺失株构建及炎性因子对小鼠血脑屏障损伤作用研究[D]. 任静静.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基于Rho A/ROCK/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黄芪甲苷保护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D]. 王智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9]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D]. 李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选择素P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影响[D]. 岳彩萍. 深圳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E-选择素在脑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