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种温室豌豆

教你种温室豌豆

一、教你栽培温室豌豆(论文文献综述)

邬维芸[1](2017)在《台湾“友善”小农的生活想象与生活实践 ——基于美浓、淡水、宜兰三地个案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台湾社会的焦虑感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蔓延,并在2011年爆发的一连串食品安全问题中不断加剧。作为回应,“友善”小农以耕作的方式实践新的生活想象,并试图以此为当前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本文对美浓、淡水和宜兰三地个案展开比较研究,介绍和分析“友善”小农在面对理想和产业的发展先后时的不同选择,比较他们在生活想象、生活实践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台湾“友善”小农的现状做出评价。虽然“友善”小农难以克服金融资本大环境所产生的局限性,但小农都用各自的方式努力回应来自大环境的冲击。小农们的实践,指向的是在现有社会格局下,反思惯行农业及其附带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此基础上,开拓出一种新的可能性。

李昕升[2](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王亚楠[3](2013)在《菜太贵?家里种芽菜啊!》文中研究指明翠花,不用上菜了过节期间整天大鱼大肉如何解油腻?几盘清淡的芽菜轻松搞定!吃芽菜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家庭种植的兴起,亲手培育芽菜逐渐流行。黄豆芽清脆可口,萝卜芽风味独特,豌豆苗做法多样,今儿一起教你种!

李程[4](2011)在《光周期和多胺对春石斛花芽分化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春石斛属兰科石斛属附生植物,作为一种新兴年宵盆栽花卉,市场潜力大。春石斛花期较晚(一般在2月到4月),不能满足元旦、春节的市场需求。为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适当对其进行花期调控,可以使春石斛花期提前,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光周期调控是花期调控中的常用方法,具有简便、无公害的特点。在本实验中,首先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春石斛的花芽分化进程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光周期下春石斛花芽分化期间的4种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包括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POD)和多胺。最后,研究了不同光周期下外源多胺对春石斛花芽分化形态特性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光周期对春石斛花芽分化形态特性的影响将春石斛‘V2’品种花芽分化进程划分为7个时期:分化初始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蕾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合蕊柱及花粉块分化期。分化初始期花芽极小,败育芽主要发生在花蕾原基分化期,合蕊柱及花粉块分化期历时时间最长。春石斛为量性短日照植物,短日照处理下,植株形成的花芽数和开花数多,且短日照处理有利于花朵增大;长日照则有利于鳞芽的形成。2.光周期对春石斛花芽分化理化特性的影响春石斛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在花芽分化期间均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长日照组高于短日照组;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芽分化初始期达到最大值,随后缓慢降低后再次继续升高,高含量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有助于花芽分化。叶片内POD含量在花芽分化前逐渐上升,在花芽分化初始期达到最大值,随后缓慢降低后再次继续升高,短日照下POD含量峰值出现时间较长日照组提前。叶片内腐胺(Put)含量在花芽分化初始期达到最大值,且短日照处理下峰值较长日照提前10 d,高浓度的Put有利于春石斛花芽分化的提前发生;叶片内精胺(Spd)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Spd的积累有助于花芽分化顺利进行,短日照下Spd含量高于长日照处理;叶片内精胺(Spm)含量在花蕾分化期逐渐下降后期缓慢上升,短日照下Spm含量高于长日照。3.不同光周期下外源多胺对春石斛花芽分化形态特性的影响在短日照处理下,经Spd(1×10-4 mol/L)处理后,春石斛3个品种的植株花芽数、开花节数和开花数都最多,且花径最大;在短日照处理下,经Put(1×10-3mol/L)处理后,春石斛3个品种的植株始花期都最早,且提前时间与花芽分化期间Put出现第一个峰值的时间一致,因此,判断高浓度的Put有利于花芽分化的提前发生。

徐菲[5](2019)在《《园艺科学》(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园艺,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节约资源、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些园艺方法具有不科学性,甚至会破坏环境。国外一些国家在园艺方面有较为先进的经验介绍,因此对科学的园艺方法汉译显得十分必要。本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选自《园艺科学》,出版于2018年,属于科技类文本,具有信息性和可读性的文本特征。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园艺科学》为翻译实践,从词汇、句法以及篇章层面探讨了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本报告共分为四个主要章节:第一章是对翻译任务的描述,包括背景信息、翻译意义、文本选择理由以及文本特征;第二章是对翻译任务过程的描述,详细介绍作者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质量控制;第三章案例分析是报告的核心和主体部分。作者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对节选的翻译文本分别从词汇、句法以及篇章层面来进行案例分析。第四章是对翻译实践的总结,概述了作者在此次翻译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和感悟,并指出翻译任务中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此次翻译实践,作者对科学的园艺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个人的翻译能力,尤其在科技英语方面。此外作者还希望此类文本的翻译可为园艺爱好者以及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龙秋香[6](2019)在《与山地为盟:雷公山苗族乡土景观研究》文中认为乡土景观由生态景观、生活景观、生产景观和生命景观四类景观共同构成。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雷公山苗族乡土景观的四类景观,探究其乡土景观背后的伦理观、乡土景观所反映的山地生态智慧、性别角色以及社会网络。通过田野调查,第一章对田野点进行介绍之后,第二章开始呈现雷公山苗族的生态景观,特别是当地人对动植物的认知,包括动植物的来源和分类,动植物与人类同源,人在分类上既与“鸡、鸟”属于一类,这是当地苗族自称“嘎闹”(鸡鸟)的来源,人又与“牛、马、猪、狗”属于一类。当地人认为动植物与人类平等。第三、四章呈现的是雷公山苗族的生活景观,主要涉及聚落和家屋。其聚落布局具有明显的“胎息”特征,同时满足采光、避风、取水的基本要求,并形成稻田位于山脚、家屋位于山腰、山林位于山顶的分布格局。家屋的建造是血亲、姻亲和地缘群体共同合作的过程,家屋把“家屋—人—祖先—鬼神”整合其中,家屋的性别空间是对男女两性社会角色的表述,即男性属于家屋外,是生产者,女性属于家屋内,是生育者。第五、六章呈现雷公山苗族的生产景观,特别是其标志性文化梯田和梯田文化,对梯田的耕作是对山地环境的开发利用,并形成了“男人、梯田和牛”一组关系,相对于这组关系而存在的是“女人、旱地和猪”的一组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是当地对男女两性在当地社会中的角色定位。第七章展现雷公山苗族的生命景观,人生礼仪是与人为“盟”的实践之一,以稻作周期进行安排的岁时仪式除了是对生产生活进行安排外,还是对人群聚集的一个安排。经由雷公山苗族生态景观、生活景观、生产景观和生命景观四类景观共同构成的乡土景观,可以看到,对动植物的认知和对土地丰产的期望、认为土地与人一样需要休息,反映了雷公山苗族追求平等、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依山而建的聚落布局和梯田的耕作过程,特别是对水温的把握,是当地人山地生态智慧的一个侧面。在生产上,对男女两性的辛劳付出都给予了肯定,但认为男人是“生产者”,女人却不是,这是由于社会赋予女性的性别角色是“生育者”所致。在社会秩序上,构成社会网络的是以“家”延展的“家族”和姻亲网络,以及基于“议榔”构成的地域社会。最后,以山地为“盟”的含义可归结为,与地为盟是对生存资源的占有与合理利用,与天为盟是求取土地丰产、尊重大自然的实践,与人为“盟”以构成地域社会。

杜川[7](2017)在《Eaarth:Making a Life on a Tough New Planet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异地球:困境与生存》(Eaarth:Making a Life on Tough New Planet)是美国环保主义者比尔·麦克基本于2010年出版的关于气候变化的新书。该书通过摆事实和数据来让人们认识到自身对地球造成的破坏,进而论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紧迫性,并提出人类在新地球上生存的可行方案。书名“Eaarth”是作者自造的新词,暗示地球已经因人类的行为发生了变化。鉴于该书尚无汉译本,且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关于气候变暖的好书,译者决定和同学合译此书。本实践报告是基于译者翻译该书第四章的一部分,原文字数大约为16000。由于本书的说理议论性质较强,使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和修辞,译者故将译文的连贯摆在翻译的中心地位,并选取韩礼德和哈桑的连贯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译前,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与合译者对书名和各章标题进行初步翻译,便于译文统一,在此基础之上尝试总结第四章特点,选取韩礼德和哈桑的连贯理论作为指导。译中,根据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实现连贯的条件,结合原文文化信息量大的特点,从非结构衔接、结构衔接、译文与情景语境一致和译文与文化语境一致四个方面来达到加强译文连贯性的目的。具体来说,译者采取以下四种方法,即:通过运用连词这一语法手段和使用重复、上下义词等词汇手段加强非结构衔接;通过主述位推进模式加强结构衔接;通过增词和具体化两种翻译技巧来增强译文与情景语境的一致性;通过增词和概略化来增强译文与文化语境的一致性。同时在译中,制作术语表,方便术语的统一。译后,通过自我校对以及他人校对,减少错译漏译。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加深了对连贯理论的理解,增强了翻译中的连贯意识。

何华[8](2015)在《岷江百合病程相关蛋白10基因家族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会遭受各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如干旱、低温、病原菌等。因此,植物进化出一系列的防御机制来抵御各种逆境胁迫,其中病程相关蛋白10(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0,PR10)的激活和积累是植物参与防御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根据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受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rirum 侵染过程的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cDNA文库中编码PRl0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序列,利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获得9个岷江百合PR10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该基因家族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特性。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CR,QRT-PCR)检测岷江百合PR10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模式。构建LrPR10-5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检测重组目的蛋白的体外核糖核酸酶活性。利用染色体步移(Genomic walking)技术克隆出LrPR10-5启动子序列,并预测启动子序列中的顺式作用元件。同时构建启动子5’缺失片段融合GU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并获得转基因阳性株,利用GUS荧光定量检测LrPR10-5启动子在植物激素、生物与非生物处理后的启动子活性。此外,构建LrPR10-5植物超表达载体,将LrPR10-5基因转入烟草中超表达,再以LrPR10-5转基因烟草T1代株系为材料,研究转基因烟章的抗病性及核糖核酸酶活性。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RACE克隆获得9个岷江百合PR10的全长c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家族成员的cDNA全长在696~956 bp之间,编码具有156或15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序列。聚类分析表明岷江百合PR1川基因家族中大部分成员存在“P-loop”基序以及三个保守氨基酸残基。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家族成员与单子叶植物PR10聚成一大支,其中9个岷江百合PR10家族成员分为两个小支。2.QRT-PCR分析表明,9个岷江百合PR10成员的表达量在正常生长状态下的岷江百合根中较高,叶和茎中偏低。乙烯(ethylene,ET)、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和H202四种信号分子处理抑制了LrPR10-3、LrPR10-4、LrPR10-8和LrPR10-9的表达,上调了其余成员的表达量。在尖孢镰刀菌侵染抗病岷江百合和感病西伯利亚百合后不同的时间段中,9个岷江百合PR10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尽相同,LrPR10-2、LrPR10-4、LrPR10-5、LrPR10-6、LrPR10-7和LrPR10-9的表达量在岷江百合中被尖孢镰刀菌侵染显着诱导。然而,尖孢镰刀菌侵染使LrPR10-1、LrPR10-3和LrPR10-8在西伯利亚百合中表达水平升高。3.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LrPR10-5,热激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30℃、0.1 mM IPTG诱导表达4 h获得大小为27 KDa的可溶性重组蛋白。经SDS-PAGE检测后,利用Ni-NTA柱纯化LrPR10-5重组蛋白。体外核糖核酸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LrPR10-5重组蛋白具有核糖核酸酶活性。4.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出岷江百合LrPR10-5基因上游1 533 bp的启动子片段。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序列中存在与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为了确定启动子的活性,本研究构建LrPR10-5启动子3个5’端缺失片段,分别与葡萄糖苷酸酶(β-glucuronidase,GUS)报告基因融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基于预测的顺式作用元件,采用相应的植物激素、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处理转基因烟草植株,并分别对5’端缺失片段转基因烟草进行GUS荧光定量分析,检测结果表明,3个片段的启动子均具有启动活性且随着启动子片段长度的增加,转基因烟草根部GUS活性也相应的增加。并且,LrPR10-5启动子响应几种非生物、生物胁迫及几种植物激素的处理。5.构建LrPR10-的植物超表达载体pCAMBIA2300S-LrP10-5,将质粒转入烟草中超表达并成功获得T1代转基因烟草阳性植株。QRT-PCR结果表明LrPR10-5在5个转基因烟草株系中稳定表达。平板抑菌实验证实,转入LrPRR10-5基因的烟草叶片粗蛋白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尖孢镰刀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丝的生长。活体抑菌实验结果显示,供试的LrPR10-5转基因烟草植株较野生型烟草植株对尖孢镰刀菌抗性强。转基因烟草叶片粗蛋白的核糖核酸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的核酸酶活性在受到尖孢镰刀菌侵染后显着增强。上述实验结果显示,岷江百合PR10基因家族成员响应几种逆境胁迫相关信号分子,并参与抗尖孢镰刀菌的防卫反应。其中LrPR10-5受JA、ET和H202信号分子的诱导调控,并且可被尖孢镰刀菌诱导表达。原核表达LrPR10-5重组蛋白具有体外核糖核酸酶活性。转入LrPR10-5启动子5’端缺失片段的烟草植株经植物激素、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处理后,可使启动子的启动活性明显增强。LrPR10-5在烟草中超表达可增强烟草对尖孢镰刀菌的抗性,并且尖孢镰刀菌侵染可上调转基因烟草的核糖核酸酶活性。对岷江百合中的PR10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为深入地探究岷江百合的抗病分子机理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也为植物基因工程提供可用的基因资源。

李国庆[9](2014)在《植物在酒店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城市化,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节奏都在逐渐加快,人们的心理负担也不断加重,单调、郁闷、烦躁的生活节奏逐渐占据了人们相当一部分的生活环境,因此,人们越来越急切的找寻一种悠闲、舒适、健康的环境,以此来放松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在这种情形下,城市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休闲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场所,出现在这些场所,城市中各色各样的酒店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家居绿化日益流行的今天,酒店业主们也越来越重视酒店环境的植物应用,本文旨在研究室内植物在酒店各个功能空间的应用,并以此指导酒店环境中的植物应用。1.本文归类和分析了室内植物的作用、分类及应用类型,酒店环境的类型、功能空间特点以及相应的室内植物配置,并以江阴市申达皇冠假日酒店为例,进一步研究了酒店内部环境的植物配置和应用设计,并得出以下结论:室内植物在酒店环境中的应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学科,它不仅需要考虑酒店内部环境的光照、温湿度、空气成分等生态条件,而且注重考虑人的心理感受以及室内环境的整体装饰风格等。2.室内植物的作用、分类进行了归类和分析,还通过对酒店室内内部空间不同特点的分析,结合人们对于室内植物在心理学、生态学、美学上的需求,分别讨论了酒店室内环境中的大堂、餐厅、会议室、娱乐中心、洗浴中心、客房等区域植物的配置和应用。3.各个酒店环境中的温湿度、光照、气体成分等生态条件各不相同,对其中的植物有生态学方面的要求;酒店环境对植物自身的美学特色具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大小、体量、色彩、质感等方面;酒店环境中的植物布置依据美学、协调性、生态性、经济实用、心理学等原则,主要有陈列式、盆景式、攀援式、壁挂式、垂吊式以及室内插花等六种基本应用形式,以及点状布局、线状布局、面状布局以及综合式布局等四种布局形式。4.室内植物在酒店各个内部空间中应用的研究,为酒店内部环境的植物配置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酒店内部绿化环境的科学化,这对于酒店内部环境中植物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10](2011)在《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文中认为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5.-ISBN978-7-5439-4861-7:$30.00A122毛泽东说名道姓/武志辉,高明珊编着.-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4.-ISBN978-7-5438-7402-2:$28.00A752韶山毛家英雄谱/龙剑宇着.-人民出版社,2011.-ISBN978-7-01-009807-4:$38.00A752

二、教你栽培温室豌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你栽培温室豌豆(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友善”小农的生活想象与生活实践 ——基于美浓、淡水、宜兰三地个案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个案介绍
第一章 台湾有机农业的产生与研究视角
    第一节 台湾有机农业略史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视角
第二章 大环境与小个体
    第一节 大环境的冲击
    第二节 小个体的选择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生活想象的具体实践
    第一节 美浓个案
    第二节 淡水个案
    第三节 宜兰个案
    第四节 个案比较
第四章 “友善”小农的价值观
    第一节 差异
    第二节 共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美浓田野笔记
附录2:淡水访谈
附录3:宜兰访谈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一、播种育苗
        二、定植
        三、田间管理
        四、病虫害防治
        五、采收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一、选种育种
        二、播种育苗
        三、定植
        四、田间管理
        五、病虫害防治
        六、采收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一、生态适应性
        二、生理适应性
    第二节 救荒因素
        一、南方地区
        二、北方地区
    第三节 移民因素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第五节 经济因素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二、同食相忌
        三、具体应用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一、南瓜精神
        二、南瓜民俗
        三、南瓜观赏文化
        四、南瓜名称文化
        五、南瓜饮食文化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光周期和多胺对春石斛花芽分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问题的由来
    1.2 花期控制的研究概况
        1.2.1 花期控制的意义
        1.2.2 花期控制的理论依据
        1.2.3 花期控制的技术措施
    1.3 光周期调节植物成花的研究进展
        1.3.1 光周期作用特点的研究进展
        1.3.2 光周期处理的方法
        1.3.3 影响光周期作用的因素
    1.4 开花的多胺调节的研究进展
        1.4.1 多胺的概念
        1.4.2 多胺与成花诱导
    1.5 花芽分化的研究进展
        1.5.1 花芽分化的概念
        1.5.2 花芽分化形态学研究进展
    1.6 影响植物花芽分化的因素
        1.6.1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植物花芽分化
        1.6.2 同工酶与植物花芽分化
        1.6.3 多胺与植物花芽分化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2 光周期对春石斛花芽分化形态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处理
        2.1.3 指标测定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春石斛花芽分化时期的划分
        2.2.2 光周期对春石斛‘V2’品种花芽分化进程的影响
        2.2.3 光周期对春石斛形态指标的影响
3 光周期对春石斛花芽分化理化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处理
        3.1.3 指标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光周期对春石斛花芽分化期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2.2 光周期对春石斛花芽分化期间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2.3 光周期对春石斛花芽分化期间过氧化物酶含量的影响
        3.2.4 光周期对春石斛花芽分化期间多胺含量的影响
4 不同光周期下外源多胺对春石斛花芽分化形态特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处理
        4.1.3 数据观测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光周期下外源多胺对春石斛花芽数的影响
        4.2.2 不同光周期下外源多胺对春石斛鳞芽数的影响
        4.2.3 不同光周期下外源多胺对春石斛开花节数的影响
        4.2.4 不同光周期下外源多胺对春石斛开花数的影响
        4.2.5 不同光周期下外源多胺对春石斛花径的影响
        4.2.6 不同光周期下外源多胺对春石斛始花期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春石斛的光周期特性
    5.2 春石斛的花芽分化特性
    5.3 不同光周期下春石斛花芽分化与可溶性糖的关系
    5.4 不同光周期下春石斛花芽分化与可溶性蛋白的关系
    5.5 不同光周期下春石斛花芽分化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5.6 不同光周期下春石斛花芽分化与多胺的关系
    5.7 不同光周期下外源多胺对春石斛形态指标的影响
    5.8 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园艺科学》(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Source of the text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task
    1.3 Rationale of the text selection
    1.4 Features of the text
Chapter 2 Task Procedure
    2.1 Preparation for translation
    2.2 Time arrangement
    2.3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3.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3.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3.3 Translation at textual level
Chapter 4 Summary
    4.1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4.2 Problems to be solved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Target Text
Appendix Ⅱ: Source Teat
作者简历
Acknowledgements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与山地为盟:雷公山苗族乡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乡土景观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雷公山乡土景观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田野点概述
    第一节 雷公山区域及丹寨县
        一、雷公山
        二、历史迁徙
    第二节 田野村寨概况
        一、刘家寨
        二、把丢寨
        三、麻鸟
    第三节 生产生活及宗教信仰
        一、生产生活
        二、宗教信仰
    小结
第二章 生态景观:雷公山苗族对动植物的认知
    第一节 动植物及人类
        一、动植物及人类的来源
        二、动植物与人一样
    第二节 对植物的认知
        一、植物的命名
        二、植物的分类
        三、生产生活中的植物
    第三节 对动物的认知
        一、动物的命名
        二、动物的分类
        三、用以安排生产生活的“动物”
    小结
第三章 生活景观(一):雷公山苗族的聚落
    第一节 选址建寨与聚落空间的命名
        一、选址建寨
        二、聚落空间的命名
    第二节 聚落与空间
        一、聚落空间布局
        二、服饰描述的聚落空间布局
    第三节 聚落与人群
        一、寨内资源的享用情况
        二、以跳月坪联系的寨际情况
    小结
第四章 生活景观(二):雷公山苗族的家屋
    第一节 家屋的建造
        一、建造过程中的人与树
        二、建造过程中的人
    第二节 家屋的空间布局
        一、家屋中的立柱
        二、家屋中的楼层
    第三节 家屋的文化意义
        一、神圣空间
        二、性别空间
    小结
第五章 生产景观(一):雷公山苗族的梯田与旱地
    第一节 农具和计量单位
        一、农具
        二、计量单位
    第二节 梯田
        一、梯田的开垦
        二、梯田的分类
        三、梯田的命名
    第三节 梯田水利系统及水温的把握
        一、水利系统
        二、对水温的把握
    第四节 旱地
        一、两种旱地类型
        二、地埂
    小结
第六章 生产景观(二):雷公山苗族的耕作与季节
    第一节 梯田的耕作
        一、水稻的种植
        二、稻田的产量及稻花鱼
        三、男人、稻田与牛
    第二节 旱地的耕作
        一、旱地作物的种植
        二、女人、旱地与猪
    第三节 季节安排
        一、物候历
        二、热季和冷季
    小结
第七章 生命景观:雷公山苗族的岁时仪式、生命仪式
    第一节 岁时仪式:山地稻作的节点
        一、岁时仪式安排
        二、岁时仪式与稻作节点
    第二节 生命仪式
        一、新生儿仪式
        二、婚姻仪式
        三、丧葬仪式
    第三节 与山地的“盟约”
        一、与地为盟
        二、与天盟约
        三、与人为“盟”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Eaarth:Making a Life on a Tough New Planet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Translation Task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2 Overview of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
        2.1.1 Tentative Rendering of the Titles of Eaarth
        2.1.2 Main Features of the Fourth Chapter of Eaarth
        2.1.3 Halliday and Hasan's Coherence Theory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roofreading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3.1 Non-Structural Cohesion
        3.1.1 Grammatical Cohesion
        3.1.2 Lexical Cohesion
    3.2 Structural Cohesion
        3.2.1 Progression with Constant Themes
        3.2.2 Progression with Linear Themes
        3.2.3 Progression with Derived Themes
        3.2.4 Progression with Constant Rhemes
    3.3 Consistency with Context of Situation
        3.3.1 Addition
        3.3.2 Specification
    3.4 Consistency with Context of Culture
        3.4.1 Addition
        3.4.2 Generalization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A 翻译自评
Appendix B 导师评语
Appendix C 翻译材料
Appendix D 术语表

(8)岷江百合病程相关蛋白10基因家族的克隆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病程相关蛋白10的研究进展
        1.1.1 PR10的结构特性
        1.1.2 PR10在植物中的表达模式
        1.1.3 PR10蛋白的抑菌活性
        1.1.4 PR10蛋白的抑菌机制
    1.2 百合的病害研究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岷江百合病程相关蛋白10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
        2.2.1 植物材料
        2.2.2 菌株和载体
        2.2.3 主要试剂
        2.2.4 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2.3 方法
        2.3.1 病原真菌的活化
        2.3.2 尖孢镰刀菌接种以及四种信号分子处理
        2.3.3 岷江百合根总RNA的提取与纯化
        2.3.4 mRNA的分离
        2.3.5 5'RACE和3'RACE
        2.3.6 T-A克隆
        2.3.7 全长ORF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2.3.8 QRT-PCR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岷江百合PR10s基因家族全长cDNA的克隆
        2.4.2 岷江百合PR10基因家族与多种植物PR10蛋白的多重系列比对
        2.4.3 二级结构分析
        2.4.4 三维结构预测
        2.4.5 岷江百合PR10基因家族的表达特性分析
    2.5 讨论
第三章 LrPR10-5的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纯化及核糖核酸酶活性的测定
    3.1 前言
    3.2 材料和试剂
        3.2.1 菌株和载体
        3.2.2 主要试剂
        3.2.3 缓冲液配方
    3.3 方法
        3.3.1 质粒提取及纯化
        3.3.2 双酶切
        3.3.3 胶回收
        3.3.4 DNA连接反应
        3.3.5 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3.3.6 His-LrPR10-5融合蛋白的诱导
        3.3.7 外源蛋白的提取和纯化
        3.3.8 外源蛋白核糖核酸酶活性的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LrPR10-5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4.2 外源蛋白LrPR10-5的诱导表达
        3.4.3 重组蛋白的提取、纯化及核糖核酸酶活性的测定
    3.5 讨论
第四章 LrPR10-5启动子的克隆与活性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和试剂
        4.2.1 植物材料
        4.2.2 菌株和载体
        4.2.3 试剂
        4.2.4 缓冲液和培养基配方
    4.3 方法
        4.3.1 引物设计
        4.3.2 CTAB法提取岷江百合根基因组DNA
        4.3.3 LrPR10-5启动子的克隆
        4.3.4 启动子5'端缺失片段的获得
        4.3.5 质粒提取、酶切反应、胶回收、DNA连接反应
        4.3.6 制备农杆菌感受态细胞
        4.3.7 CaCl_2冻融法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细胞
        4.3.8 农杆菌活化
        4.3.9 叶盘转化法侵染烟草叶片
        4.3.10 转基因烟草的筛选
        4.3.11 转基因烟草胁迫处理
        4.3.12 GUS荧光定量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LrPR10-5启动子的获得
        4.4.2 LrPR10-5启动子序列的分析
        4.4.3 LrPR10-5启动子5'缺失片段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4.4.4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
        4.4.5 转基因烟草的获得
        4.4.6 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的PCR检测
        4.4.7 荧光标准曲线的制作
        4.4.8 GUS活性荧光检测
    4.5 讨论
第五章 LrPR10-5的功能分析
    5.1 前言
    5.2 材料和试剂
        5.2.1 植物材料
        5.2.2 菌株和载体
        5.2.3 试剂
        5.2.4 缓冲液和培养基配方
    5.3 方法
        5.3.1 植物超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5.3.2 转基因烟草的表达分析
        5.3.3 转基因烟草的真菌抗性分析
        5.3.4 LrPR10-5叶片粗蛋白核糖核酸酶活性的测定
    5.4 结果与分析
        5.4.1 LrPR10-5基因植物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5.4.2 LrPR10-5转基因阳性株的获得
        5.4.3 转基因烟草的表达水平分析
        5.4.4 转基因烟草真菌抗性分析
        5.4.5 转基因烟草植株核糖核酸酶活性的测定
    5.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植物在酒店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内发展现状
        1.2.2 国外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相关概念
第二章 酒店环境的类型及其空间特点研究
    2.1 酒店的分类
    2.2 酒店环境的分类
    2.3 酒店各个功能空间的特点
        2.3.1 酒店大堂的空间特点
        2.3.2 各色餐厅的空间特点
        2.3.3 会议室的空间特点
        2.3.4 娱乐中心的空间特点
        2.3.5 洗浴中心的空间特点
        2.3.6 客房区的空间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植物在酒店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概述
    3.1 室内植物的作用
        3.1.1 美化室内环境
        3.1.2 改善室内生存环境质量
        3.1.3 改善空间,组织结构
        3.1.4 陶冶情操
    3.2 室内植物的分类
        3.2.1 按照室内植物的观赏特性分类
        3.2.2 按照室内植物的功能分类
    3.3 室内植物的应用类型
        3.3.1 室内植物的选择
        3.3.2 植物在室内环境中应用的原则
        3.3.3 室内植物在酒店环境中应用的基本形式
        3.3.4 室内植物在酒店环境中应用布局的基本类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在酒店各个功能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4.1 植物在酒店大堂的应用研究
        4.1.1 酒店大堂对室内植物的美学要求
        4.1.2 酒店大堂对室内植物的心理学要求
        4.1.3 酒店大堂对室内植物的生态学要求
        4.1.4 适宜酒店大堂的植物
    4.2 植物在酒店各色餐厅的应用研究
        4.2.1 植物在中式餐厅的应用研究
        4.2.2 植物在西式餐厅的应用研究
        4.2.3 植物在宴会厅的应用研究
    4.3 植物在会议室的应用研究
        4.3.1 酒店会议室对室内植物的美学要求
        4.3.2 酒店会议室对室内植物的心理学要求
        4.3.3 酒店会议室对室内植物的生态学要求
        4.3.4 适宜会议室的植物
    4.4 植物在娱乐中心的应用研究
        4.4.1 植物在主题酒吧的应用研究
        4.4.2 植物在行政酒廊的应用研究
    4.5 植物在洗浴中心的应用研究
        4.5.1 洗浴中心对室内植物的美学要求
        4.5.2 洗浴中心对室内植物的心理学要求
        4.5.3 洗浴中心对室内植物的生态学要求
        4.5.4 适宜洗浴中心的植物
    4.6 植物在客房区的应用研究
        4.6.1 客房区对室内植物的美学要求
        4.6.2 客房区对室内植物的心理学要求
        4.6.3 客房区对室内植物的生态学要求
        4.6.4 适宜客房区的植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锡市申达假日酒店内部环境的植物应用研究
    5.1 酒店概况
    5.2 植物应用的内容
        5.2.1 大堂区域植物的应用
        5.2.2 一楼中餐厅的植物应用
        5.2.3 二楼宴会厅的植物应用
        5.2.4 二楼会议厅的植物应用
        5.2.5 主题酒吧的植物应用
        5.2.6 行政酒廊的植物应用
        5.2.7 标准客房的植物应用
        5.2.8 总统套房的植物应用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教你栽培温室豌豆(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友善”小农的生活想象与生活实践 ——基于美浓、淡水、宜兰三地个案的比较研究[D]. 邬维芸. 上海大学, 2017(04)
  • [2]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3]菜太贵?家里种芽菜啊![J]. 王亚楠. 科学新生活, 2013(04)
  • [4]光周期和多胺对春石斛花芽分化特性的影响[D]. 李程.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8)
  • [5]《园艺科学》(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徐菲.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与山地为盟:雷公山苗族乡土景观研究[D]. 龙秋香. 贵州大学, 2019(10)
  • [7]Eaarth:Making a Life on a Tough New Planet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杜川. 湖南大学, 2017(07)
  • [8]岷江百合病程相关蛋白10基因家族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 何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3)
  • [9]植物在酒店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 李国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10]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J].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 全国新书目, 2011(06)

标签:;  ;  ;  ;  ;  

教你种温室豌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