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做大项目——专访高盛高管埃文斯

中国可以做大项目——专访高盛高管埃文斯

一、中国能够做大项目——高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伊文斯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会[1](2021)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指出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我国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发展思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制度优势。人民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民主权利与经济利益的统一体。以人民为中心即以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为中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经济坚持的一贯立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发展恢复了人民立场的价值定位。为了满足人民“富起来”的强烈愿望,围绕实现人民的经济利益、民主权利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是对人民立场的经济发展思想的升华与全面表述。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是在经济领域实现人民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的总结。主要是研究经济发展如何为人民增进福祉——在“量”与“质”上满足人民的经济利益需求;如何依靠人民创造福祉——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推进经济发展;人民如何共享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保障改善民生、共享参与经济的平等权利等,从而实现公平正义。其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义,促进经济增量与增质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经济发展的核心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思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引导;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平衡、充分发展相协调、相统一和相一致为价值指向。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是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积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富实践经验,在面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背景下,在人民已经实现了“富起来”的历史前提下提出来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主要围绕实现人民福祉展开,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为人民增进福祉,依靠人民创造福祉,福祉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三个内容,阐述了在生产领域、分配领域、交换领域、消费领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思想。在生产领域,生产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仍然是生产领域要解决重要问题。针对生产动力不足、结构性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提出推动经济“增量”与“提质”并存的高质量发展思想。其思想包括以人民需求为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生产中实现动力变革、调整结构性矛盾、实现绿色发展等;在分配领域,提出福祉由人民共享。一方面,促进各阶层人民增收,人民通过平等参与劳动获得公平的收益,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为解决分配的不平衡问题,通过改革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实现分配的公平正义,其总体目标是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在交换领域,为繁荣世界经济,打破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内部及之间的壁垒,提出新发展格局的思想——依靠中国人民的主体力量发展国内循环为主体,通过开放为人民创造福祉。通过倡导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依靠自身发展与争取国际合作的良好机遇相结合,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为人民增进福祉的目的;在消费领域,实现福祉由人民共享,针对我国消费中还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市场紧缩等问题,倡导依靠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针对人民在消费过程存在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倡导绿色消费提升人民的健康福祉,倡导要通过节约型消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研究了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在实践过程中的成效与面临现实问题。主要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即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成效与优势,也分析该思想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实施理路。实施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涉及到执行者、执行对象对经济发展思想的认识态度。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必然涉及到人民观念的塑造:党政干部要树立新发展理念、人民至上理念、正确的政绩观;全民要树立创造观、主体自觉观等观念,在福祉分配时人民应树立公平正义观、平衡性共享观等。思想观念的变革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前提。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落实需要构建和谐有序的主体关系,这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关键点。例如,政府与市场关系、党群关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领域深化改革。深化改革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落脚点。人民是增进福祉的主体,依靠人民创造福祉,必须提升人民的劳动精神力,劳动精神力是人的劳动主观能动性体现出来的力量,提升劳动精神力是人民进行的一场自我革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还要加强制度建设,从生产上、分配、消费方面为人民增进福祉、依靠人民创造福祉、福祉由人民共享做保障。

梅少粉[2](2014)在《权威主义还是精英民主:新加坡政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加坡由于其经济发展速度和政治廉洁程度而备受世界关注,发展的原因也备受争议。它1965年实现独立,到现在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现代化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当下,学术界对新加坡的研究已经超出了经济发展的范畴,转向了对经济发展的原因探究和政治发展模式的讨论。研究过程中,一些学者认定新加坡是权威主义国家,它的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速度都是受权威主义的影响。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新加坡的一党制、李光耀的个人巨大作用以及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文化等。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既然新加坡的模式不符合西方的民主标准,它当然应被划归到权威主义的行列。同时,学界也存在另一种不同的主张,认为新加坡属于民主政治,这种民主是有别于西方的,它是一党长期执政,但不是一党制;它受李光耀巨大个人作用的影响,但他不是专断的个人绝对权威,而是精英人物的代表,受制度和法律的约束;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多元动态治理的形成、中等收入群体的增多都使得民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参与的途径逐渐增多,民主性增强。同时,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共同体主义观念也保证了新加坡的自由不是无限的自由,新加坡的竞争不是无限的竞争,而是一种“有限竞争”、“有限民主”,还有人称之为“托管式民主”。本论文应用历史制度主义的方法论对新加坡的政治发展模式进行了考察,引入了四个考察变量,即:外部压力、内部冲突、观念引导和精英作用。我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模式或是道路的选择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制度的形成及变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决定其发展走向民主或非民主的是外部环境的压力、内部的冲突、新的理念引进和精英的引导四个方面。新加坡的发展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威主义国家,也不是完全符合西方路径的民主国家。新加坡的政治发展模式是和自身地理位置、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等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和被迫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的外部压力、经济发展转型的内部动力、西方法治理念和东方仁治传统相互融合下的观念的引导以及人民行动党为代表的精英人物的推动四个方面因素的交互影响,走向了精英民主政治的道路。我认为新加坡不是权威主义国家,而是精英民主国家。原因在于:第一,学术界对民主与非民主的划分中,将绝对极权主义、极权主义和权威主义划在了非民主国家的行列,而把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和有限民主划分在了民主国家行列,这也是政治学理论中得到普遍赞同的划分方法。而新加坡是有限民主,既存在权力自上而下的运行,也存在自下而上的运行,且民众参与政治的渠道除了政党还有别的,所以不能划分到权威主义国家行列。第二,在新加坡,精英和大众之间的关系是开放的、动态的、流动的。既有精英内部的流动,即精英与精英之间的流动,也有精英的外部流动,即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流动。民众通过合理的途径有可能转变为精英,进入精英群体。精英如果不能保持在本领域的优势地位与作用,将会被淘汰出精英群体,成为大众中的一员。精英与大众之间存在循环流动。第三,在新加坡,精英与大众之间是一种利益代表关系,精英代表大众利益进行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而民众的利益诉求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与回应。而实行权威主义的国家,精英和大众之间往往是一种利益代替关系,精英完全代替了民众的利益和表达诉求的权利。总之,绝对不能以西方判定民主非民主的标准来衡量新加坡的政治发展,而要从新加坡特殊的发展历史、先进——落后的二元发展环境以及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内二元结构等实际情况出发,这样做出的判断才是科学合理,才是有说服力的。综合分析,新加坡的政治发展属于精英民主政治,学术界所讲的“有限民主”和“托管式民主”从本质上讲都是精英民主政治,即民众通过民主的方式选出最优秀的精英进行统治。本论文首先对权威主义和精英民主进行了比较分析,二者有着很多的相同和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民主与非民主的本质区别、精英流动性与封闭性的区别、精英与大众利益代表和利益代替的区别等,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权威的精英人物发挥作用有没有一种民主制度的制约、监督和保障。接着以典型的权威主义国家韩国(1960-1979年)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指出了权威主义向精英民主政治转型的必然性。其次,通过应用历史制度主义的方法论,考察了新加坡政治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形成自身发展模式的四个方面因素,即:被迫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和英国撤军带来的外部压力;政治经济发展诉求与本身地小人少、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之间的冲突;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下形成的鱼尾狮智慧的引导;各行各业精英人物的强力推动。在这四个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新加坡形成了适合自己的精英民主政治结构。再次,以历史制度主义为视角,考察了新加坡的精英民主政治结构,主要是从制度基础、法治基础、政治行为主体、信仰与价值观四个方面展开。其中,制度基础主要考察了新加坡的国会和政党制度;法制基础主要侧重论述新加坡法律体系的形成;政治行为主体主要包括政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信仰与价值观方面主要是从新加坡的精英教育着眼进行的考察。最后,对新加坡的精英民主政治进行了评价和展望。我认为,新加坡的精英民主政治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因为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好的制度,形成了合适的文化土壤,培养了新生代的领导人及越来越多理性的公民。同时,在后李光耀时代,论文分别考察了吴作栋和李显龙时期的新加坡政治,认为根据历史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理论,这种既定的精英民主政治发展模式也不会发生本质性的改变。新加坡的精英民主政治固然有自身的特殊性,但它以自身的成功向世界表明,民主政治不仅仅有西方国家一种模式,西方的民主标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既充分反映和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又形成了完善的制约和纠错机制,精英民主政治发挥了最大的效能,值得进一步关注。通过理论上的分析比较和对新加坡政治发展模式成因、结构的考察,可以判定新加坡的政治发展属于精英民主,而不是权威主义。论文的结论意在探讨一种不同于西方标准的民主模式,即立足于实现并实际实现了反映大多数人的意愿,在大多数人的意愿得不到满足时有一种纠错机制来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才是民主政治的本质。

董立清[3](2012)在《消费社会人的价值观的偏失与重建》文中提出摘要:“消费社会”是指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物的极大丰富与系统化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形态。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与提高,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资本就已将中国消费市场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体系中,并将中国市场当作奢侈品销售的一个前途无量的新“战场”,世界顶级奢侈品制造商纷纷在中国各大城市设置办事处或销售代理机构。西方世界由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以生产为主导转变为以消费为主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引发了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冲突。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社会的消费水平显着提高,消费主义成为占据主流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对更多消费品的追求被视为大众通往幸福之路,甚至被誉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伴随资本的进入,奢侈品消费的高涨,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也在我国得以生存、渗透与扩散,并逐步确立了其在中国社会日常生活领域里的意识形态影响力。同时,中国在告别物质“短缺”与“匮乏”后,国内市场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在城市里,无论我们身处何地,物的丰盛包围着我们:耳边是或甜美或激情或歇斯底里的广告;眼前是变幻的霓虹,精美的橱窗展示;身边感受的是“顾客就是上帝”的礼节性的微笑服务。它们统统在向我们兜售着某种产品或服务,向我们允诺着拥有这种产品之后的某种更为幸福的生活。物的丰盛刺激着我们的眼球,掀起我们心底潜藏着的无尽的物欲:从香车豪宅到服装化妆品,从家居装修到快餐服务—物如汹涌的波涛,从四面八方涌来,令人眩晕。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我们生活在物欲的时代。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和充盈,但消亡的却是我们自身。消费社会使得人的生命意义,人与人的关系、消费主体与消费符号的地位置换方面都表现出人的价值观缺失。消费社会给享乐主义拓展了生存的空间,欲望取代了人的真正需要,虚拟本体侵蚀了世界的客观性,游戏混淆了人的神圣生活。作为发展中国家,一部分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现在还远未得到满足,但另一部分人却过着奢靡的生活,这不仅妨碍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威胁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激化社会的矛盾,从而使人们失去对自我价值的定位和生命的意义确认。一切以经济增长为目的,忽视其背后付出的沉重代价已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针对我国现存的价值观形成的因素,重建我国消费价值观意义世界是当前我们文化和价值建设的主要任务。要培育新的价值观体系,就必须首先让人们从已有的价值观的包围中脱离出来。面对日益蔓延的消费社会,首先要破除消费社会中不合理的消费观对人们的影响。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的科学消费,构建一种新的与当代中国消费阶段相适应的消费文化。这不仅是超越消费主义的可行途径,也是我们当前消费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这既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播,重视大众文化的整合功能,也必须改变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优化了文化环境才能更有效地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

宿营[4](2011)在《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理念的变革》文中研究表明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一直余波难息。这场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以极端的方式拷问了现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同时也催生了新一轮的金融法制变革。虽然这场危机的成因很多,但毋庸置疑,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严重缺陷是危机爆发及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国际金融监管政策推崇效率至上而忽视金融安全,监管目标偏重鼓励金融创新而淡漠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监管制度注重微观审慎监管而疏漏宏观审慎监管,这些监管理念上的偏差都是导致系统性风险全面爆发的重要诱因。要避免类似的金融危机重演,要实现金融市场的长久稳定,必须从理念层面进行全面、深刻地反思,进而为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确立正确的方向。经过反复地磋商和讨论,未来国际金融监管理念的变革方向已日渐清晰,改革要点也已基本达成共识:为了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当扩大监管权力的边界;为了应对系统性风险,应当引入宏观审慎的监管视角;为了避免金融机构规模巨大而无法救助,应当破除“大而不倒”的原则;为了维持金融交易供需双方的利益平衡,应当确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念。不过,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原则的变革与重塑,并不是对现行制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在批判基础上的发展与完善。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念变革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必将彻底改变国际金融市场的格局、影响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共分四章对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理念的变革趋势加以梳理。第一章对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监管原则的总体变革趋势进行探讨。受次贷危机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动荡。这场金融海啸爆发于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国、肇始与金融体系中枢的银行业,绝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的诱因。多年来,美国不适当的宽松货币政策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多头监管和鼓励创新的监管制度缺陷是法律方面的原因、过度的资产证券化和金融产品衍生化是经营模式方面的原因。为了弥补金融监管制度缺陷,需要从金融监管理念层面进行深刻地反思和变革。总体而言,为了实现全球金融市场的持续稳定,应当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促进金融效率;为了使监管制度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应当实现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有效互动;为了加强对系统性风险与危机的防范,应当在监管规则制定中注重由微观审慎向宏观审慎的转变;为了实现政府、银行、市场三者间的有效制约,应当以市场为基础构建监管制度增强市场约束的作用。第二章对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制度构建,及其对全球金融稳定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全面研究。本章首先对宏观审慎概念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并重点讨论了次贷危机后宏观审慎内涵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监管目标、监管对象、监管重点、监管方法探讨了宏观审慎监管的特点。引入宏观审慎监管是实现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保障。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监管机制。另一方面,传统微观审慎监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有效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对于未来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而言,宏观审慎不仅只是一种理念,更应成为一种可行的制度。而且,只有从法律层面确定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才能真正实现其从理念到制度的转变。宏观审慎监管的监管对象是系统性风险,一旦爆发将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因而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上,应更加注重通过预防性措施实现金融稳定。总体而言,宏观审慎监管的法律框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预警系统,即通过构建详细的监测指标体系,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防范;二是监管制度,具体包括时间维度和跨行业维度两个方面,前者用于监管金融系统的亲经济周期性,后者用于监管金融机构间的关联性。有效的制度设计是落实宏观审慎理念的重要保障。本章不仅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实施机构的设置模式,指出宏观审慎监管机构应当具有适格性和独立性,而且指出应当将以规则约束为基础的相机抉择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执行原则。目前,各国监管当局和国际金融组织,已在国内、区域和全球三个层面均建立了宏观审慎监管实施机构,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宏观审慎监管的实施上,仍存在缺乏灵敏有效的审慎监管工具、增强了对金融监管当局判断能力的要求、宏观审慎的政策差异可能导致监管套利等挑战。最后,本章具体考察了国际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由微观审慎向宏观审慎的变革趋势,并重点研究了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中的宏观审慎措施。第三章对各国政府进行大规模危机救助的理论基础“大而不倒”原则进行了客观、理性的反思。“大而不倒”原则是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一贯奉行的“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理念。如何客观认识金融机构“大而不倒”这一金融监管理论问题,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难题。终结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神话,放弃“大而不倒”原则,无疑是各国政府从金融危机中得出的最重要的教训。1984年,美国伊利诺斯大陆银行危机救助事件标志着“大而不倒”原则的正式确立。本章首先详细的回溯了该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及美国政府采取的相应救助措施,旨在探讨“大而不倒”原则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大陆银行事件后,学界对“大而不倒”原则的适用批评不断,但是各国政府从未间断通过政府干预的方法救助本国的大型银行。多年来,各国政府以系统重要性理论、社会成本理论以及公共选择理论为理由,通过奉行“大而不倒”原则,积极救助本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原本已在适用范围上受到限制的“大而不倒”原则,获得了新的效力。然而,频繁的大规模救助行动,不仅给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也使纳税人成为了危机的埋单人,这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大而不倒”原则适用理由的正当性、适用标准的客观性、适用效果的负外部性的激烈质疑。为了避免类似金融危机的重演,破除“大而不倒”原则,加强大型复杂金融机构的监管势在必行。破解“大而不倒”难题不是简单的存废问题,其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贯穿大型金融机构“准入、经营、退出”全过程的有效监管机制。具体而言,预防性措施包括隔离大型金融机构“关乎全局”的功能、适当限制大型金融机构的并购活动;持续监管措施包括完善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规范银行业务的“沃尔克规则”、建立“应急资本”制度;清算退出措施包括设立“生前遗嘱”机制、制定有效的“清算机制”等。第四章对次贷危机后加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理念进行了专题论述。在金融市场上,金融消费者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再次突显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意义。本章首先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繁荣,普通市场参与者的身份已逐渐从投资者向金融消费者转变。金融消费者通过购买金融商品和接受金融服务的方式参与金融活动,金融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金融交易双方的地位极不平等,金融消费者在专业知识和交易信息方面一直处于弱势,这导致金融消费者利益一直受到不当侵害。如果金融消费者因信心受挫,而拒绝参与金融交易,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应当坚持倾斜保护、全面保护、适度保护的原则,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从立法层面明确金融消费者应享有的权利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关键,根据金融交易的特点知情权、隐私权、求偿权应当是金融消费者最为重要的三项权利。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层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次贷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完成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框架,其中有很多先进的立法经验值得借鉴。金融监管当局的执法活动是落实相关法律规定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以及建立完善的金融消费者投诉机制,能够有力地保障其合法权益。司法诉讼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最为有力的途径。由于金融消费者人数众多,且分布分散,应当逐步完善金融消费者集团诉讼制度,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一条简便高效、费用合理的救济途径。

王静[5](2006)在《中国投资银行的金融功能与效率研究》文中指出投资银行是以证券承销为本源业务、主要从事直接融资、活跃于资本市场的金融中介机构,包括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涉证金融组织。本论文从中国投资银行业与金融市场的运行现状出发,剖析投资银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金融功能与效率,并指出中国投资银行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关注其在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金融功能与效率。因为在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现代投资银行的金融功能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由此,后起国家在培育投资银行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揭示投资银行的现代功能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而使新生的投资银行更好地走后发优势的捷径,探寻并履行其金融功能。效率是对投资银行金融功能状况的关键测度,但传统的效率概念无法涵盖现代经济中投资银行的金融功能,因此有必要将投资银行的效率剖析拓展为对其效率体系的研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个结构比较完整的、包括公私两大层次的信用体系,是投资银行金融功能高效率履行的必备基础,因此探讨我国投资银行在转型经济中的信用体系完善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中国投资银行的“4+1金融功能束”。金融市场是影响经济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而投资银行是金融市场的核心中介。在一个理想的经济金融环境中,投资银行发挥了融资中介、信息中介、配置中介、财富中介的功能。社会分工细化、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的发展,推动了投资银行金融功能的演进。在转型经济社会中,投资银行还有金融市场培育功能。本论文通过系统解析中国投资银行的“4+1金融功能束”,对如何较好地发挥投资银行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与机理做了较深入探索。这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亟需特定金融服务而金融体系改革又相对滞后的背景下,对新生的中国投资银行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提出中国投资银行的“菱型效率组合”。投资银行效率是可以解析为多维度、多层次的一种经济效率,是投资银行金融功能履行状况的直观度量指标。因为现代投资银行功能的复杂化使得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效率”的界定,难以解释今天包括了宏观因素的功能目标,所以笔者在研究上突破了对“效率”侧重微观层次研究的窠臼,从“效率”的内涵上予以拓展。采用多维度、多层次的方法深入剖析、考察了投资银行的效率体系问题,提出了“菱型效率组合”的设想,并从外部、内在及动态的角度,运用实证材料,对投资银行的效率作了全方位的探索,使“效率”涵义从微观层次上升到“体系”层次,从而对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作出了较强的解释。(3)提出投资银行家与“双信用”体系。投资银行家是履行金融功能、提升金融效率的载体,若要追求上述功能与效率束,其必备的基础是包含了投资银行家私人信用在内的“双信用”体系。所以本论文从时间维度对投资银行的功能与效率作了深入考察,揭示了“双信用”体系及其作用规律——政府信用与私人信用是共同推进投资银行成长及其金融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支撑条件。论文针对我国目前信用体系结构扭曲而妨碍投资银行功能与效率发挥的症结,对中国投资银行如何通过“扭曲”的矫正获取持续较高效率的某些规律作了理论探索。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投资银行的金融功能与效率从单一拓展到综合。中国投资银行若能行使“4+1金融功能束”,则有望凭其后发优势而彰显特定金融中介机构在经济社会转型中的生命力;金融效率从微观层次拓展为“菱型效率组合”,可以直观衡量且更全面剖析中国投资银行的现状并寻求创新之策;构建包括投资银行家私人信用在内的“双信用”体系,进行一系列的外部制度建设、自身制度建设等创新活动,将推进中国投资银行的金融功能回归、金融效率提升,进而促进中国经济与金融系统有效率运作。

褚彩云[6](2005)在《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业又是金融业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到2006年年底对外金融业务全面开放时期的到来,外资银行必将陆续抢滩中国,与国内的商业银行展开激烈竞争。若不能有效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影响金融稳定乃至经济发展全局性的严重问题。因此,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状况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竞争力提升策略,无疑具有相当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以企业竞争力的一般理论为依据,阐述了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明确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殊性,探索性地界定了其内涵,并对银行竞争力分析方法进行了回顾和简要点评,为下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然后,在借鉴国内外权威机构和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具有较好实际操作性和科学性的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以我国4家国有商业银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大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并利用因子综合评分的结果对各个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排序,详细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综合排名普遍低于国外大银行; 而国内银行业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又表现出较国有商业银行更好的竞争优势。接着,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业务创新能力、规模实力、发展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公司治理能力,并详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在这些方面的差距。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的评估结果,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外大银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与策略,为进一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并保持其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价商业银行竞争力将为我国商业银行评估其自身实力提供很好的技术方法,并利于其采取相应对策来增强竞争实力。我们相信,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最终将有助于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张云峰[7](2003)在《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及其竞争力分析》文中指出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的灵魂。为企业并购(M&A)提供咨询、顾问策划等策略服务的并购业务,本质上是资本存量调整的金融中介服务,是投资银行的本源业务和核心业务。在某种意义上,赢得并购业务也就赢得了投资银行的未来。我国投资银行面临着来自海外同行与国内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亟需调整业务结构,提高竞争能力。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并购业务正在成为我国投资银行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由此,对并购业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无论对投资银行的成长还是对资本市场的完善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投资银行的基本问题谈起,正本清源,论证了并购业务的本源性与核心性;然后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次,分别探讨了投资银行在激烈的生存竞赛中培育和提高并购业务竞争力的意义、内容及对策;最后以点带面,通过对我国并购业务及其产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探索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之路。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导论》。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鉴于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资银行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本文从探讨并购业务的竞争力入手,分析了投资银行发展的途径与竞争的策略,从完善并发挥中介机构作用的角度探求如何保障资本市场效率、发展市场经济。 其次,对投资银行与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核心竞争力理论,为下文总结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以及探讨竞争力的培育与提高作了理论铺垫。 第三,介绍了全文的写作思路,总结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包括对投资银行定义及其业务内容的改良界定、对并购业务核心性与本源性的论证、对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竞争态势的探讨、对投资银行规模的辩证认识,以及对并购业务企业竞争力的多角度分析。 第二章《投资银行的基本问题》,通过对投资银行基本问题的全景式分析,从定义、业务、发展历史、地位与功能等方面论证并购业务在投资银行中的本源地位。 首先,对传统上从业务角度定义投资银行的方法进行质疑,指出投资银行的概念具有“业务”和“机构”的两重性,并从投资银行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作用入手,将投资银行业务定义为“区别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等间接金融业务的、实现资本市场上资本总量增加和存量调整的一系列收费的金融中介业务”。根据这个改良定义,投资银行机构所从事的业务被划分为“涉及资本市场资本总量增加的投资银行业务”(包括公开发行、证券私募、项目融资、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及其竞争力分析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卫型退人银行业务等)和“涉及资本市场资本存量调整的投资银行业务”(包括并购重组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金融三〔程业务等)两部分。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并购业务的本源性,即根据投资银行发展重心的变化,对其萌芽阶段、英国的商人银行阶段和美国的投资银行阶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出并购业务与证券发行业务一样,都是投资银行的本源业务。 最后,深入探讨了投资银行在沟通资金供需、构筑资本市场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投资银行的产生、发展趋势及组织形式选择做出了理论解释,从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分析并购业务的本源性和重要意义。 第三章《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并购业务》,从业务内容、发展历程、发展轨迹等角度对企业的并购活动和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并购业务的核心地位。本章认为,投资银行从事并购业务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既是企业从事并购活动的合理选择,也是投资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并购业务成为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是投资银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由并购业务在投资银行中的枢纽地位所决定的,并且在各国投资银行业务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在本章的最后,结合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具体情况,全面评述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即(1)并购业务规模的小型化趋势;(2)企业分拆、资产剥离的主流化趋势;(3)投资银行的集中化与国际化趋势;(4)并购业务的行业间互补性趋势。 第四章《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竞争力分析》,从企业和产业两个角度分别探讨提高并购业务竞争力的策略和原则。 第一节探讨并购业务的企业竞争力。文中认为,并购业务的企业竞争力是指投资银行在并购中开拓市场、赚取利润的本领,其实质是投资银行个体之间争夺有限业务资源的综合的、独特的和内在的核心能力,是投资银行企业在特定经营环境中对自身的优势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首先,从客户的选择看,投资银行提高并购业务企业竞争力的努力落实在良好的声誉、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优秀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收费水平方面。第二,在并购风险方面,投资银行通过以下措施管理风险,提高竞争能力:(l)以规模保安全,以特色求发展;(2)建设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3)建立合理的风险应对机制。第三,在投资银行自身建设方面,合理的?

马毅颖[8](2001)在《中国能够做大项目——高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伊文斯访谈录》文中认为 近几年来,中国在海外资本市场的频频举动颇受世界瞩目。于2000年11月7日尘埃落定的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香港)巨额融资收购母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七省市移动电话网的举动,更是成了最近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个亮点。中移动(香港)即1997年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的中国电信,随着中国电信的改制,公司名称做了相应变更。它是目前香港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原先拥有的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河南和海南六省的移动通信业务,加上这

二、中国能够做大项目——高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伊文斯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能够做大项目——高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伊文斯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指导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经济发展思想研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困难和不足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相关概念
    2.1 新时代的内涵
        2.1.1 新时代的特点
        2.1.2 新时代历史任务
    2.2 人民的内涵
        2.2.1 国外关于人民内涵的界定
        2.2.2 我国关于人民内涵的界定
        2.2.3 新时代人民的主体地位
    2.3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含义
        2.3.1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发展目标
        2.3.2 依靠人民是发展动力
        2.3.3 人民共享根本利益是发展宗旨
    2.4 发展与经济发展
        2.4.1 发展的内涵与标准
        2.4.2 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标准
    2.5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内涵
        2.5.1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第一要义
        2.5.2 以人民为中心是核心立场
        2.5.3 新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引导
        2.5.4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平衡、充分发展的统一是价值指向
    2.6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重大意义
        2.6.1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2.6.2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3章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
    3.1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形成的外部启示
        3.1.1 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3.1.2 逆全球化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与启示
        3.1.3 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面临新考验及启示
        3.1.4 拉美国家经济倒退、增长乏力的现状及启示
    3.2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础
        3.2.1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济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3.2.2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经济发展思想形成的文化基因
        3.2.3 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观是经济发展思想形成的价值引领
    3.3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3.1 改革开放的实践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思想明确了发展目标
        3.3.2 改革开放的实践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思想明确了发展动力
        3.3.3 改革开放的实践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思想明确了发展宗旨
    3.4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形成的问题主线
        3.4.1 供需结构失衡不能满足人民美好的生活需求。
        3.4.2 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人民不能共享发展福祉
        3.4.3 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导致结构性失衡
    3.5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以新时代经济发展思想形成的现实要求
第4章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内容
    4.1 以为人民增进福祉为导向的生产观念
        4.1.1 以创新引领生产动力变革,为人民增进福祉
        4.1.2 结构性改革促进生产质量变革,全面提升人民福祉
        4.1.3 生产效率变革,促进人民增收
    4.2 保障人民共享福祉的分配观
        4.2.1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民共享福祉
        4.2.2 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实现共建共享
        4.2.3 实现公平正义,共享民生福祉
    4.3 繁荣世界经济,为人民增进福祉的交换理论
        4.3.1 共同开放,推动共同发展
        4.3.2 推动“双循环”,依靠中国人民的主体力量创造福祉
        4.3.3 互利共赢,将自身发展与合作机遇相结合为人民增进福祉
    4.4 以消费保障人民福祉的消费理论
        4.4.1 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为人民增进福祉
        4.4.2 绿色消费保障人民健康福祉
        4.4.3 节约型消费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
第5章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实践
    5.1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实践效果
        5.1.1 经济发展比较全面地满足了人民多元福祉需要
        5.1.2 依靠人民创造发展福祉的成效明显
        5.1.3 人民共享民生福祉的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
    5.2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实践面临的现实问题
        5.2.1 为人民增进福祉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5.2.2 人民作为福祉创造主体的动力作用在实现中的艰难境遇
        5.2.3 人民公平地共享福祉遭遇阻碍
    5.3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实践省思
        5.3.1 思想观念、思想认识的差距降低了思想执行力度
        5.3.2 主体间关系缺乏和谐降低了思想执行效率
        5.3.3 解决现实问题的困难增加了思想践行的难度
第6章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实施理路
    6.1 价值观塑造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前提
        6.1.1 党政干部的价值观塑造是实现为人民增进福祉的前提
        6.1.2 全民认识观念的转变是实现发展依靠人民的必要条件
        6.1.3 转变分配观念是实现发展福祉由人民共享的前提
    6.2 主体关系重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关键点
        6.2.1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6.2.2 密切党群关系
        6.2.3 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
    6.3 深化改革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落脚点
        6.3.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人民增进福祉
        6.3.2 革新人民的劳动精神力,实现依靠人民创造福祉
        6.3.3 保障改善民生,保障人民共享民生福祉
    6.4 落实经济发展思想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6.4.1 建立实现人民诉求、增进人民权益的体制机制
        6.4.2 激发人民创造福祉的劳动精神力的制度保障
        6.4.3 实现人民共享福祉的分配制度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2)权威主义还是精英民主:新加坡政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本论文的价值
        一、 新加坡是人民行动党一党制下的非民主国家
        二、 新加坡是李光耀影响下的权威主义国家
        三、 新加坡价值观中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四、 新加坡的治理、制度、法治的民主性
        五、 本论文的价值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规范与经验研究相结合
        二、 历史制度主义
第二章 权威主义与精英民主之辨析
    第一节 权威主义与精英民主相关概念
        一、 权威主义
        二、 精英民主
    第二节 权威主义政治的特征及案例分析
        一、 权威主义政治的产生
        二、 权威主义政治的特征
        三、 权威主义案例分析:1960 年代的韩国政治
        四、 权威主义政治转向精英民主的趋向性
    第三节 精英民主理论
        一、 精英民主论的产生背景和理论渊源
        二、 逻辑起点:精英与大众的二分结构
        三、 韦伯、熊彼特的精英民主论
        四、 对精英民主论的褒贬
    第四节 权威主义与精英民主之异同
        一、 民主与非民主的本质区别
        二、 精英流动的封闭性与开放性
        三、 精英与大众的关系
        四、 权力合法性基础
第三章 新加坡精英民主政治的形成
    第一节 外部压力:脱离马来西亚与英国撤军
        一、 英国殖民统治结束与自治政府的成立
        二、 从自治、脱离马来西亚到英国撤军
        三、 国际民主化浪潮的冲击
    第二节 内部冲突:国家发展方向的抉择
        一、 从自治邦、新马合并到独立政府
        二、 人民行动党的两次分裂
        三、 关键节点:1963——1968 年的新加坡
    第三节 观念引导:东西方价值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一、 人情与法治之间取长补短
        二、 家长制与政党制之间优势互补
        三、 道德权威与合法领袖的相得益彰
    第四节 精英推动:统治精英、权力精英与社会精英
        一、 上层的统治精英
        二、 各领域掌权的权力精英
        三、 有一技之长的社会精英
第四章 新加坡精英民主政治的结构
    第一节 制度基础:新加坡的国会与政党制度
        一、 新加坡国会
        二、 新加坡的政党制度
        三、 小结:新加坡制度建设
    第二节 法治基础:新加坡的法律体系
        一、 新加坡独具特色法治体系的形成
        二、 新加坡法治模式的特点
        三、 新加坡依法治国的成功经验
    第三节 政治行为体:政党及其他社会组织
        一、 新加坡的政党
        二、 社会团体:以人民协会和全国总工会为例
        三、 公民社会及其他
    第四节 信仰与价值观:新加坡的精英教育
        一、 亚洲价值观
        二、 教育体制
        三、 双语教育
        四、 职业教育
第五章 新加坡精英民主政治的评价及展望
    第一节 新加坡精英民主政治的可持续性
        一、 新加坡的“好政府”与“好制度”
        二、 新加坡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
        三、 “新生代”新加坡领导人和公民
    第二节 后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
        一、 吴作栋时期的延续与创新
        二、 李显龙时期的重塑新加坡
        三、 未来的调整与适应
    第三节 精英民主政治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一、 新加坡精英民主政治的特殊性
        二、 精英民主政治的普遍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一、 中文参考文献
    二、 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3)消费社会人的价值观的偏失与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基本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消费社会理论
    2.1 消费社会的特征与理论
        2.1.1 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
        2.1.2 消费社会的历史因素
        2.1.3 消费社会理论述评
    2.2 消费社会的现代性困境
        2.2.1 消费社会的生态危机
        2.2.2 消费社会的社会危机
        2.2.3 消费社会的人的危机
    2.3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
        2.3.1 消费直接也是生产
        2.3.2 消费力是人的发展的条件
        2.3.3 真正的经济:节约
3 消费社会人的价值观困境
    3.1 消费社会人的价值观缺失
        3.1.1 资本的积累与增值
        3.1.2 价值规律的泛化
        3.1.3 符号的追逐
    3.2 消费社会人的价值观偏移
        3.2.1 生活意义享乐化
        3.2.2 价值中心权力化
        3.2.3 生命本质游戏化
    3.3 消费社会人的价值观困境因由
        3.3.1 资本的逻辑
        3.3.2 公正的不足
        3.3.3 保障的不力
4 消费社会与当代中国价值观问题
    4.1 物欲的膨胀
        4.1.1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转变
        4.1.2 超前消费的陷阱
        4.1.3 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
    4.2 “自由”的代价
        4.2.1 当代中国网络价值观
        4.2.2 社会阶层的裂痕
        4.2.3 公共性的缺失
    4.3 发展模式与现代化
        4.3.1 实践方式的破缺
        4.3.2 模式选择的两难
        4.3.3 基本安全感的丧失
5 消费社会人的价值观反思与重建
    5.1 增长方式解构
        5.1.1 过剩与不足的矛盾
        5.1.2 增长与成本的冲突
        5.1.3 同一与差异的对立
    5.2 意识形态批判
        5.2.1 增长理由的片面性
        5.2.2 社会心理的趋众
        5.2.3 虚拟生存的伪真
        5.2.4 道德贫困的社会危机
    5.3 价值观重建
        5.3.1 幸福观的塑造
        5.3.2 古典文化观的复归
        5.3.3 尊重他者的公共伦理观
6 面向人的全面发展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6.1 消费观转向
        6.1.1 被迫消费向自主消费
        6.1.2 享乐主义向精神提升
        6.1.3 符号消费向生态消费
    6.2 文化环境优化
        6.2.1 文化时间优化
        6.2.2 文化空间优化
        6.2.3 文化本体的确立
    6.3 传媒的责任
        6.3.1 正义性
        6.3.2 引导性
        6.3.3 自律性
7 结语迷失与重建:走向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理念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监管原则的变革
    第一节 国际金融监管原则的基本理论
        一、金融监管原则的含义
        二、金融监管的主要原则
    第二节 次贷危机的起源与发展
        一、次贷危机爆发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二、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原则的变革趋势
        一、确保金融安全前提下促进金融效率
        二、实现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良性互动
        三、完善微观审慎基础上引入宏观审慎
        四、注重政府监管的同时强化市场约束
第二章 宏观审慎监管原则的改革前瞻
    第一节 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的变革与发展
        一、"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的演变
        二、宏观审慎监管的特征和作用
        三、次贷危机后引入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节 宏观审慎监管的法律框架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风险预警系统
        二、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制度框架
    第三节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实施的制度安排
        一、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实施制度安排的先决问题
        二、全球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设计
        三、宏观审慎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四节 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的宏观审慎发展
        一、次贷危机前国际资本监管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二、次贷危机中《新资本协议》面临的质疑和挑战
        三、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与宏观审慎监管
第三章 “大而不倒”原则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大而不倒”原则的起源及其理论基础
        一、“大而不倒”原则的起源
        二、“大而不倒”原则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次贷危机后对“大而不倒”原则适用的质疑
        一、“大而不倒”原则适用理由缺乏正当性
        二、“大而不倒”原则适用标准缺乏客观性
        三、“大而不倒”原则适用结果具有负外部性
    第三节 破解“大而不倒”难题的法律路径
        一、避免“大而不倒”金融机构出现的预防性措施
        二、保障大型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持续性审慎监管措施
        三、实现大型金融机构有序清算的市场退出措施
第四章 金融消费者保护原则的发展研究
    第一节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础理论
        一、金融消费者概念的辨析
        二、金融消费者的消费对象
        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
        四、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
    第二节 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一、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二、金融消费者隐私权
        三、金融消费者求偿权
    第三节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路径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立法保护
        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行政保护
        三、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司法保护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中国投资银行的金融功能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论文相关的概念界定及说明
    1.3 关于投资银行的文献综述
        1.3.1 投资银行的内涵
        1.3.2 投资银行的外延
        1.3.3 作为一种市场制度供给的中国投资银行
        1.3.4 投资银行的金融功能
        1.3.5 投资银行的金融效率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投资银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金融功能
    2.1 金融、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
        2.1.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
        2.1.2 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比较
        2.1.3 与资本市场匹配的投资银行体系
    2.2 投资银行以4+1金融功能影响经济运行
        2.2.1 虚拟资本影响经济运行
        2.2.2 投资银行的4+1金融功能束
        2.2.3 投资银行在影响经济运行中扩展金融功能束
§3 投资银行在历史演进中的金融功能
    3.1 西方投资银行的演变
        3.1.1 市场自由竞争形成了早期业务万能的投资银行
        3.1.2 国家干预促使投资银行规范化发展
        3.1.3 市场利益驱动下的金融创新推动了投资银行混业模式再现
        3.1.4 "双信用"支持系统:公信与私信
    3.2 顺势变迁中的金融功能拓展
        3.2.1 从分业到混业:一种金融体制的顺势变迁
        3.2.2 投资银行发展的新趋势
        3.2.3 诚信危机揭示效率的可持续问题
    3.3 中国投资银行演进透视:缺少历史传承的发展
        3.3.1 1949年之前的证券市场及投资银行
        3.3.2 中国大陆证券市场与投资银行的起步
    3.4 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3.4.1 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及资本效率
        3.4.2 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3.4.3 与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的投资银行
        3.4.4 金融功能与信用体系结构
§4 投资银行家与金融功能
    4.1 投资银行家:具有特殊风险偏好和人力资源禀赋的企业家
        4.1.1 投资银行家的特性
        4.1.2 投资银行家的来源
        4.1.3 本土投资银行家的萌生
    4.2 投资银行(家)的声誉机制与金融功能
        4.2.1 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的约束条件
        4.2.2 建立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的基本条件
        4.2.3 投资银行声誉的形成机制
    4.3 案例分析:投资银行家履行金融功能的若干支持条件
        4.3.1 美国案例:摩根与米尔肯
        4.3.2 中国案例:山西票号与南方证券
§5 从外部角度考察投资银行的效率
    5.1 宏观层次的金融效率分析
        5.1.1 金融影响经济的宏观检验
        5.1.2 三种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效率比较
    5.2 中观层次的资本市场效率状况分析
        5.2.1 对资本市场效率的解释
        5.2.2 中国资本市场的非效率特征
        5.2.3 非效率现象之一:规模与结构约束
        5.2.4 非效率现象之二:融资功能的异化和弱化
        5.2.5 非效率现象之三:腐败指数与股市透支
        5.2.6 中国资本市场非效率的根源
§6 从内在经营角度探索投资银行的效率
    6.1 中外投资银行业务创新比较
        6.1.1 业务结构差异
        6.1.2 美国投资银行的高效率业务创新
        6.1.3 中国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创新
    6.2 效率导向型的业务创新领域探索
        6.2.1 并购重组:凸现资源配置功能
        6.2.2 资产管理业务:践行财富中介功能
        6.2.3 网络投资银行:拓展市场培育功能
        6.2.4 资产证券化:彰显投资银行的金融功能
§7 从动态角度剖析投资银行的效率
    7.1 诚信危机与可持续效率问题
        7.1.1 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在历史上的两度一致
        7.1.2 诚信危机使可持续效率问题凸现
        7.1.3 重典治理诚信危机
    7.2 中国投资银行的转型效率初探
        7.2.1 不可忽视的综合效率
        7.2.2 外部效率与内在效率
    7.3 关于投资银行的菱型效率组合
§8 投资银行的外部制度建设与金融生态营造
    8.1 投资银行的进入——退出机制
        8.1.1 投资银行的市场准入
        8.1.2 投资银行的市场退出
        8.1.3 进入与退出的综合分析
    8.2 投资银行的监管
        8.2.1 金融监管
        8.2.2 投资银行监管及监管创新
    8.3 区域金融生态营造:以长三角为例
        8.3.1 金融生态是综合的竞争条件
        8.3.2 金融家群体与区域金融生态
        8.3.3 区域资本市场及投资银行的培育
§9 投资银行自身制度建设与核心竞争力培育
    9.1 投资银行的企业制度建设
        9.1.1 公司治理结构
        9.1.2 关于美国投资银行的治理结构
        9.1.3 中国投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剖析
        9.1.4 中国投资银行的古典企业形态培育
    9.2 投资银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9.2.1 产权与激励机制
        9.2.2 激励与约束机制
        9.2.3 中国投资银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9.3 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9.3.1 关于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9.3.2 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9.3.3 投资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
§10 结论与展望
    10.1 本论文的结论
    10.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与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附录 中国投资银行名录一览表
    附录1 中国证券公司名录
    附录2 基金管理公司名录
    附录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息一览表
    附录4 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名单
    附录5 QFII证券经营机构名单
致谢

(6)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西方学者关于竞争力的研究成果
        1.2.2 我国学者关于竞争力的研究成果
        1.2.3 对中西方相关研究文献的简要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第2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竞争与竞争力
        2.1.1 竞争与竞争力的经济含义
        2.1.2 竞争力的研究层次
    2.2 主要竞争力理论及述评
        2.2.1 WEF 和IMD 的国家竞争力理论
        2.2.2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
        2.2.3 核心竞争力理论
        2.2.4 对竞争力理论的简要述评
    2.3 银行竞争力
第3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因子分析方法
    3.1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现有评价方法及其局限性
        3.1.1 现有评价方法
        3.1.2 现有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3.2 因子分析法对评价银行业竞争力的适用性
    3.3 因子分析的模型及基本步骤
        3.3.1 因子分析模型
        3.3.2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因子分析的实证检验
    4.1 评价对象的选取
    4.2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评价数据来源
    4.4 因子评价分析
        4.4.1 原始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4.4.2 因子分析过程
    4.5 实证检验结果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分析
    5.1 业务创新能力不足
        5.1.1 创新产品技术含量低
        5.1.2 创新产品品牌建设不完善
    5.2 规模实力不强
    5.3 战略定位不明确
        5.3.1 市场细分不够
        5.3.2 缺乏战略发展规划
    5.4 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5.4.1 风险管理理念远未成熟
        5.4.2 缺乏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
        5.4.3 风险管理手段有待提高
    5.5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5.5.1 所有者缺位
        5.5.2 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5.5.3 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第6章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6.1 增加科技投入推进业务创新
        6.1.1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6.1.2 培育创新业务的品牌形象
    6.2 加快上市步伐以扩大资本规模
        6.2.1 提高一级资本
        6.2.2 增加附属资本
    6.3 突出市场营销优化发展战略
        6.3.1 细分市场
        6.3.2 优化战略发展规划
    6.4 改进风险控制措施增强抗风险能力
        6.4.1 树立崭新的风险管理理念
        6.4.2 构建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
        6.4.3 提高风险计量水平
    6.5 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提高运行效率
        6.5.1 优化产权结构
        6.5.2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6.5.3 加强信息披露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一览表
附录C 评价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一览表
附录D 相关系数矩阵(Correlation Matrix) R

(7)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及其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尝试
        一、 研究思路
        二、 创新尝试
    第三节 相关理论综述
        一、 投资银行相关理论综述
        1 交易费用理论
        2 产业组织理论
        3 委托--代理理论
        二、 竞争力相关理论综述
        1 竞争力理论综述
        2 公司竞争战略的一般理论视野与分析框架
第二章 投资银行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投资银行概念辨析
        一、 投资银行传统概念综述
        二、 本文的投资银行概念
        1 对投资银行业务的认识
        2 对投资银行机构的认识
        3 本文对投资银行概念的使用
    第二节 投资银行业务综述
        一、 涉及资本市场资本总量增加的投资银行业务
        1 证券公开发行
        2 证券私募
        3 项目融资业务
        4 商人银行业务
        二、 涉及资本市场资本存量调整的投资银行业务
        1 并购业务
        2 资产证券化业务
        3 金融工程业务
        三、 对投资银行机构所从事的其他业务的甄别
    第三节 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阶段
        二、 英国的商人银行阶段
        三、 美国的投资银行阶段
    第四节 投资银行的地位与功能
        一、 在沟通资金供需方面的作用
        二、 在构筑资本市场方面的作用
        三、 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第五节 投资银行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
        一、 从交易费用理论看投资银行产生的必然
        二、 从产业组织理论看投资银行发展的趋势
        1 扩大市场规模--国际化趋势
        2 扩大自身规模--集中化趋势
        3 扩大业务范围--专业化与多样化统一的趋势
        三、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投资银行的组织形式选择
第三章 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并购业务
    第一节 现代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概述
        一、 并购概述
        二、 现代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主要内容
        1 投资银行担当买方企业的顾问
        2 投资银行担当目标企业的顾问
        三、 现代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历程
        四、 现代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轨迹评述
        1 由被动适应发展到主动出击
        2 由简单单一发展到复杂全面
        3 由从属地位发展到核心地位
    第二节 并购业务是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一、 现代投资银行参与并购活动的必然性
        1 投资银行是企业从事并购活动的合理选择
        2 投资银行参与并购活动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 并购业务是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1 并购业务成为核心业务是投资银行发展的必然
        2 并购业务的核心地位由其在投行业务中的枢纽作用所决定
        3 并购业务的核心地位已为资本市场的实践所证实
    第三节 从第五次并购浪潮看并购业务的发展特点
        一、 投资银行参与并购活动的规模与收益迅速增加
        二、 并购业务的深化使专业性越来越强
        三、 并购业务的激烈竞争要求投资银行增强综合实力
    第四节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趋势综述
        一、 并购业务规模的小型化趋势
        二、 企业分拆、资产剥离的主流化趋势
        三、 投资银行的集中化与国际化趋势
        1 合并裁员,表现为集中化趋势
        2 开拓市场,表现为国际化趋势
        四、 并购业务的行业间互补性趋势
第四章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 从客户端提高并购业务的企业竞争力
        1 树立投资银行的良好声誉
        2 培育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3 提高投资银行的业务素质
        4 制订合理的并购业务定价策略
        二、 从风险管理角度提高并购业务的企业竞争力
        1 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风险
        2 并购风险的有效管理
        三、 从投资银行自身建设角度提高并购业务的企业竞争力
        1 合理的战略选择是提高并购业务企业竞争力的前提
        2 创新是提高并购业务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3 客户开发是提高并购业务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 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态势
        1 开放条件下本土投资银行与海外投资银行的竞争
        2 混业体制下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竞争
        二、 提高并购业务产业竞争力的原则策略
        1 正确对待保护与开放、公平与效率
        2 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第五章 我国的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分析
    第一节 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综述
        一、 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特点综述
        1 并购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政府的干预和主导作用开始减弱
        3 并购活动趋于复杂
        4 我国的企业并购活动前景美好
    第二节 我国的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分析
        一、 并购业务的主体研究
        1 政府
        2 市场化金融中介机构
        二、 并购业务的发展历程
        三、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特点综述
        1 并购业务市场潜力大,但相对规模小
        2 政府积极参与并购业务,作用强大
        3 投资银行的竞争力亟需加强
第六章 提高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竞争力
    第一节 提高并购业务竞争力的意义
        一、 提高并购业务竞争力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
        二、 提高并购业务竞争力是投资银行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 提高并购业务竞争力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二节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一、 中外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态势
        1 中外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背景
        2 中外投资银行的产业竞争优势比较
        3 中外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二、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态势
        1 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背景
        2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并购业务的比较优势分析
        3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第三节 我国并购业务竞争力的提高
        一、 我国并购业务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1 合理的战略选择
        2 大胆创新
        3 客户资源的开发
        二、 我国并购业务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1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2 完善资本市场
        3 改善投资银行的市场结构
        4 设计对外竞争的总体方案与措施
        5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国能够做大项目——高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伊文斯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刘志会. 吉林大学, 2021
  • [2]权威主义还是精英民主:新加坡政治发展研究[D]. 梅少粉.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3]消费社会人的价值观的偏失与重建[D]. 董立清.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2)
  • [4]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理念的变革[D]. 宿营. 武汉大学, 2011(05)
  • [5]中国投资银行的金融功能与效率研究[D]. 王静. 浙江大学, 2006(04)
  • [6]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 褚彩云. 湖南大学, 2005(06)
  • [7]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及其竞争力分析[D]. 张云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 [8]中国能够做大项目——高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伊文斯访谈录[J]. 马毅颖. 资本市场, 2001(01)

标签:;  ;  ;  ;  ;  

中国可以做大项目——专访高盛高管埃文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