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模糊性和开放性

诗歌的模糊性和开放性

一、诗歌的模糊性和开放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丽[1](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认为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赵苓岑[2](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陈姮[3](2020)在《基于召唤结构理论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长河文化中的瑰宝,古典诗词教学对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审美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古典诗词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不上去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在诗词学习中的主动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将“召唤结构理论”引入到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用来指导实际的课堂教学。本文针对召唤结构理论内涵与古典诗词的相通性,古典诗词所呈现的召唤结构理论特征作为依据,重点阐释召唤结构理论如何因地制宜地指导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召唤结构理论强调读者在文本阅读活动中的作用,重视读者对文本意义的新阐释,其理论中的“意义空白性”和“意义未定性”吸引着学生参与到诗词阅读中,召唤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想象和联想对诗词中的“空白”进行填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来鉴赏诗歌的意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召唤结构理论阐释,分析召唤结构理论内涵与古典诗词的相通性,即:古典诗词的留白艺术、古典诗词的多义阐释、古典诗词的含蓄美学,为召唤结构理论运用于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建立内在联系。第二部分重点阐释古典诗词所呈现的召唤结构理论特征,即:空白性、未定性、否定性、动态性,这些特征是召唤结构理论运用于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依据。第三部分对当下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笔者尝试运用召唤结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将召唤结构理论作为诗词教学的指导。第四部分以召唤结构理论下古典诗词呈现的特性为基础,依据诗词教学的问题及成因,系统地阐释召唤结构在诗词中的教学策略。召唤结构理论运用在诗词教学中以寻找诗词空白、填补诗词空缺、掌握诗词否定性、动态运用,作为主要策略进行诗词的实际教学。总之,古典诗词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诗词语言运用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将召唤结构理论运用到中学古典诗词教学,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诗词的学习中,重视学生在诗词学习中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激发学生在诗词鉴赏过程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文学素养。

郭瑞雪[4](2020)在《基于整合观的古典诗歌化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古典诗歌化用作为研究对象,持广义的整合观,综合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互文性理论、模因论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考察,在描写与解释的基础上探析其生成机制与意义建构过程;并从共时层面对诗歌化用的影响因素及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且对当前诗歌化用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本文所研究的问题都是基于整合理论而展开,第二章是文本内部各部分的整合,主要关注整合后的文本各部分间的整合关系;第三章是语篇间的整合,主要关注文本间的整合关系,即互文性的整合。本文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和语料来源。第二章分析了骈偶类诗歌化用的相关整合问题。我们所研究的骈偶类诗歌化用主要包括诗歌化用段子、集句诗和集句对联。我们先从整合框架的选择上区分出语义整合框架和韵律整合框架;并从整合项间的深层整合关系出发将诗歌化用段子区分出“糅合”和“截搭”两种形式;进而以合成空间理论为基础论述了诗歌意象在集句诗和集句对联整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以典型的诗歌化用段子为代表,探讨了概念整合理论下骈偶类诗歌化用的意义建构过程。第三章为名目、语篇类诗歌化用互文性概念整合分析。我们先对传统互文修辞与互文性进行区别,并对研究对象的互文性进行分类;用模因论解释了这种诗歌化用的互文性,为接下来互文性的概念整合分析做好铺垫;最后用概念整合理论解释了诗歌化用互文性的意义实现过程,通过这一分析过程,探究概念整合理论与互文性理论的关系。第四章为诗歌化用的影响因素及语用功能。我们从个人、社会以及文本角度对诗歌化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几种诗歌化用常见的语用功能。第五章为低劣性诗歌化用现象分析。我们对低劣性诗歌化用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实际建议与对策。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创新和不足之处。

窦艳萍[5](2020)在《召唤结构理论下的古诗词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诗词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华文化的瑰宝。但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许多一线语文教师用简单的分析、冷漠的讲解取代学生形象的审美体验、理解与感悟,大多数中小学学生难以真正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与之相关的教学问题层出不穷,传承文化的目标更是难以达到。同时,古诗词文本本身包含着大量空白与未定点,在语言、意象、意境、意蕴等层面,都对读者具有极强的召唤性,期待着阅读者的对话参与和创新建构。作为接受美学理论范畴的召唤结构,以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中心,其“空白”和“未定性”召唤、吸引着读者参与文本构建,强调接受主体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意义进行创新。因此,在深入分析古诗词与召唤结构理论两者之间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本文以召唤结构作为理论基础和突破口,依据其发展过程、内涵以及特点,通过回归文本和比对研究,并结合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原因,整合分析,试图将召唤结构与古诗词教学相融合,针对古诗词教学现状中易被忽视却又应当给予重视的实际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力求作出教学策略上的新探索,寻求更为具体化、更显实效性的教学实践指导。本论文大体写作框架如下:第一章,对召唤结构理论发展进行了追溯,以期使读者在充分了解理论本源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其概念及特征。并从中提炼出了三大要点——空白、对话、建构,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各分论点,且各有联系与侧重。第二章,“空白”理论研究与古诗词体悟教学。针对古诗词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重视个体体验和强化思考感悟两方面提出了策略上的总结,强调学生初入文本的感知体验,是学生诗词学习的初步阅读阶段。第三章,“对话”理论与古诗词融合教学。本章强调重视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交往性以及对文本意义的对话理解和视界共鸣,强调对话施之教学的必要性,重视学生走进文本的多方互动参与、对话交流以及视界融合的整个过程,是学生诗词学习的深入理解阶段。第四章,“建构”理论与古诗词创新教学。该章强调对文本和学生自身的建构,在鼓励学生创新文本意义的同时积极构建自我世界,看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学生对文本的创新性、批判性研读,古诗词学习的成熟阶段至此基本完成。本文中的三个理论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整个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笔者之所以将其分开阐释,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其一,依据古诗词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侧重而排兵布阵;其二,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将召唤结构理论细化分解,积极追求要点理论能更好地解决不同诗词教学实际中的难题,以期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理论和教学实践上的思考与借鉴。

计宇[6](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文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学最常使用的课程载体,但小学语文学习内容是内隐于教科书选文之中的,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炼出选文适切的语文学习内容,也就是建构出选文的语文学习意义是其选文使用时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建构出体现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本研究围绕建构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这一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文本分析法与案例研究法,从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内涵与变革指向、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实然状态与如何建构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四方面进行层层推进的研究。全文由序言、导论、结语与正文七章共十部分构成。序言与导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起点、研究立场、研究意义、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第一章与第二章具体分析21世纪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本质功能与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的专业追求,全面呈现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变革指向。第三章是对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进行的理论分析,进而把握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本质与基本类型。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则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师选文理解实然样态的调查与案例分析,提炼出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基本类型与特点,呈现其专业生存方式的现状。第七章中提出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类型与建构策略。结语部分是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三个研究结论:第一,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样态的集中体现。教师专业发展是在其教学实践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集中体现出来的,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必然集中体现了其专业发展样态。第二,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实然样态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存状态的客观呈现。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实用型、意义模糊型、技术惯例型、天真依赖型、语言中心型、思想中心型六种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历史性过强、僵化性突出、模仿性明显,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生存方式也难以呈现出与其他群体的差异,客观呈现出其专业生存处于专业自我的缺失消解、专业实践的困惑焦虑与专业发展的表面被动状态之中。第三,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建构过程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活质量的提升过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活由其专业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构成,通过知其所为:理解观念真实回归于语文学习意义的探寻;知其所由:理解方法符合小学语文学习特质的需求;知其所至:理解内容切实回归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三知”策略,建构出专业发展型、批判反思型与素养中心型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能够明确体现出自身的专业性,从而使其专业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另外,又对整体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后续的研究展望:小学教师教育中的语文学科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纵向历时研究都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陈言洲[7](2020)在《模糊性的视像化创作处理 ——以《日常》系列毕业创作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发表不确定性原理以来,模糊理论及其“不确定性”的概念延伸,使当代文化视野下的模糊美学——逐渐在视觉意识的演绎中呈现出视觉创造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把“不确定性”的理论思考引入美学领域,不仅能使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模糊性”介质,转化为技术观念与审美取向的模糊性,同时,也能使西方现代艺术依赖的个性化情愫——呈现出模糊性创造的审美取向。在当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视像媒材不间断更新的社会现实中,互联网文化不断使传统的绘画教育及其艺术观念等不断挪移为一种“不确定性”的文化创造。其间,当代艺术家们纷纷通过各自的视觉体验,不断聚焦视觉“日常”的创作主题,如安迪·沃霍尔“取材”于广告题材的丝网艺术;格哈德·里希特“取材”于照片的“模糊性”绘画等等。本文试图通过“模糊性的视像化创作处理”这一研究路径,解读、归纳相关艺术家的创作轨迹,从不确定性、诗性模糊、模糊理论的文献阅读,研究分析模糊性的视觉呈现与意象隐匿,并通过《日常》系列毕业创作——探究并验证适合于自己的创作理念与方法,形成个人经验与观看共性的视觉呈现。

罗贵英[8](2020)在《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初中议论文写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评价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设置了议论文写作板块,教师在评价时所持的标准是什么?教师如何依据一定的标准评价?学生如何依据教师的评价二次作文?本研究在总结现有议论文写作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以SOLO分类理论为指导,建构了初中议论文的评价维度模型、评价指标模型、评分量表,期以为初中议论文评价发展略尽绵薄之力。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和教学实践当前现有作文评价标准缺乏细化性,评价结果缺乏发展性等问题,明确本研究的价值。然后,对有关“作文评价”“SOLO”分类理论进行深入了解,并对“SOLO分类理论”“写作评价”“议论文”进行概念界定,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方法。第二部分,探索SOLO分类理论与初中议论文的相关性。通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发现当前议论文评价指导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然后描述SOLO分类理论与议论文在思维训练和开放性命题方面的联系,进而将该理论用于指导初中议论文评价。第三部分,建构评价维度模型。该部分以现有写作评价标准为依据,以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依据为原则,从知识、能力、思维三个维度建构模型,并从SOLO分类理论中的五个层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对初中议论文进行等级评定。第四部分,建构初中议论文的评价指标模型和评分量表。该部分借助树形结构图,建构评价指标模型并进行质性描述。为了使该模型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设计了易观察、可操作的评分量表。第五部分,案例实施。该部分将设计的评分量表实际应用于初中议论文写作评价,以此示范使用该评分量表的基本方法。为更好地促进学生二次作文和教师教学,本文结合量表对学生修改作文提出了建议,对教师设计教案提供了参考。本论文以提升评价效率和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为初衷,力图建构更加客观、清晰、具有可操作性的初中议论文评价模型和评分量表,为教师评价议论文提供些许参考。

常丹丹[9](2020)在《从接受美学看《天净沙·秋思》翻译中的模糊性传达》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含蓄隽永,高度凝练,具有很大的模糊性,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并提供了美的享受。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观点出发,通过对《天净沙·秋思》三种译文的分析,揭示了接受美学在中国古典诗歌模糊性传达中的重要借鉴作用。

邹丽丹[10](2019)在《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文中指出海外汉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是清代诗词研究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目前国内对其了解严重不足,系统化的学术史梳理也刚起步。北美汉学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他们对清代诗词的考察呈现给我们的是异质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研究果实。虽然深受欧洲汉学传统的影响,北美汉学独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使它产生了与欧洲学术传统不同程度的断裂和新变,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本文以美国汉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为背景,梳理北美汉学家对清代诗词研究的学术史,追溯北美汉学视阈下清代诗词研究范式的演变轨迹,挖掘成果背后的历史、政治、文化因素。二战后,美国区域研究兴起,汉学研究作为东亚研究的一部分,以推行西方政治-经济范本为主要特征,以了解敌情进而改变中国为终极目标。朝鲜战争的失利,越南战争和民权运动的推波助澜迫使美国精英知识阶层调整东亚研究的重心,联邦政府和私人基金会加大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投入。在思想文化层面,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弥漫着浓烈的反叛西方文化传统和打破既有文学经典构成的气息,汉学界大规模地译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并以此作为一种批判武器,这给中国古典诗词移入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中国词选》自1965年与西方读者见面后,在1969年和197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1972年,由着名汉学家白之主编的《中国文学选集》被当作教材进入美国高校。同年,“垮掉派教父”雷克斯罗斯编译的《中国女诗人》直指西方经典作家阵营中的女性失语症。1975年,英语世界第一部大型中国文学选集《葵晔集:中国历代诗词曲选集》向读者完整地呈现中国诗歌传统。20世纪80-90年代以耶鲁大学对区域研究人员和院系按照学科进行重新整合为标志,北美汉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各派文艺理论风起云涌,北美汉学界阐释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论工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时期,英语世界第一部清代断代诗词选集《待麟集:清代诗词》(1986)问世。诺顿世界文学选集丛书之《中国文学选集》(1996)和《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1994)让我们看到清代诗词在更加广阔视野中的呈现面貌。叶嘉莹先生清词研究的语义学与阐释学互补的模式,《哥伦比亚元、明、清诗选》(1986)诗画互印的审美趣尚以及对明清青楼诗词、朱彝尊情词、陈子龙诗词研究的多元化视角形成这一阶段北美清代诗词解读的复合式话语。新世纪之交,在不断涌现的文化理论的影响下,北美清代诗词的研究模式呈现出走向文化研究的发展态势。李惠仪将明清易代定义为“文化和传统的危机”。方秀洁、曼素恩、舒衡哲、孙康宜对于清代缙绅阶层诗歌创作的考察融合了文化策略和身份政治学的研究理路。函可流放生活中的诗歌研究和齐皎翰对基督教诗歌的研究背后潜藏的权力和社会斗争清楚地表明了文化研究与生俱来的政治指向性。管佩达以比丘尼诗歌对社会关系的建构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伊维德和管佩达编选的《彤管:帝制中国时期的女作家》试图打破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女性写作的边缘化态度,客观呈现中国女性文学文化史。近十年来,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机制的确立对于推动双方学术交流和对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中文版《剑桥中国文学史》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问世是中美跨文化交流实践中的重要成果。对明清诗词研究的跨文化交流和学术对话也极大地推动了清代女性诗词研究体系的建构,从历史视角考察清代女性诗词是对传统闺阁视阈的一种拓展,女性对诗词编辑工作的主动性介入以及女性游历诗词的系统化研究更进一步丰富了清代女性诗词研究的主题。本文以清代诗词文本为本位,研究视域限定于北美地区,研究对象是北美汉学界“以文本为中心”的广义学术研究历史状貌,祛除了通过汉学家个体为单位的研究模式对北美古典诗词研究所具有的发展性和动态性的遮蔽,从而更有利于考察北美汉学发展与清代诗词研究模式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便于做出跟进式的后续研究。

二、诗歌的模糊性和开放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歌的模糊性和开放性(论文提纲范文)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超常组合型
        (二) 想象联想型
        (三) 言外之意型
        (四) 动态变化型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异化译法
        二、归化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对等译法
        二、变通译法
        三、批注译法
        四、点义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参引文献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2)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法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1.2 暴力与日常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1.3 批判与日常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1.4 写作与日常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2.2 虚构与象征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2.3 同时代的颜色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3.4 中性批判的“我”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4.3.1 中性——言语关系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5.1 日常与现实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5.1.4 “远”和“空”的旅行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5.3 窥视内外
        5.3.1 内部窥视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5.4.1 牧神与现代性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致谢

(3)基于召唤结构理论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召唤结构的理论内涵及其与中国古典诗词的相通性
    (一)召唤结构理论综述
        1.召唤结构理论的渊源概述
        2.召唤结构理论的内涵阐释
        3.召唤结构的理论价值意义
    (二)召唤结构理论的教学应用
        1.开放性特点的应用
        2.交流性特点的应用
        3.建构性特点的应用
    (三)召唤结构理论与中国古典诗词审美的内在契合
        1.古典诗词的留白艺术
        2.古典诗词的多义阐释
        3.古典诗词的含蓄美学
二、中国古典诗词呈现的召唤性特征阐释
    (一)古典诗词的空白性特征
        1.诗词的空白表现在叙事中
        2.诗词的空白体现在抒情里
        3.诗词的空白表现在用典中
    (二)古典诗词的未定性特征
        1.古典诗词中读者的多角度参与
        2.古典诗词具有“潜在的读者”
        3.古典诗词意象义的不确定性
    (三)古典诗词的否定性特征
        1.古典诗词作品主旨多元解读
        2.古典诗词作品带有个性化解读
        3.古典诗词中的创新性
    (四)古典诗词的动态性特征
        1.古典诗词存在开放性
        2.古典诗词带有建构性
        3.古典诗词具有交流性
三、当下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教学目标以应试为主,教学目标实现受阻
    (二)教学方法模式化,学生形成学习固定思维
    (三)教学设置限定性问题,忽视学生的自主性
    (四)教师的独白为主,忽视学生对诗词的品悟
    (五)学生对诗词的兴趣不高,对诗词的积累较少
四、召唤结构理论指引下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策略
    (一)寻找诗词中“空白”——培养学生诗词学习的主动性
        1.学生在古典诗词的诵读中感悟“空白”
        2.学生从古典诗词的语言中发现“空白”
        3.学生从古典诗词的意境中探析“空白”
        4.学生从古典诗词的情理中探究“空白”
        5.学生从古典诗词的意象中探究“空白”
    (二)掌握诗词“未定性”——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1.学生在想象中连接诗词中“空缺”
        2.学生在联想中补充诗词的“空缺”
        3.学生在创造中填补诗词的“空缺”
        4.学生在背景中填补诗词的“空缺”
    (三)掌握诗词的“否定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通过对比鉴赏诗词
        2.发掘诗词存在的矛盾
        3.通过质疑来解读诗词
    (四)诗词教学的动态运用——实现学生诗词学习的全程管控
        1.课前的准备——学生对自我知识经验的建构
        2.课堂的教学——教学主体与诗词间的交流
        3.课下的巩固——学生对诗词意义的开放性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整合观的古典诗歌化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化用”范围的界定
        (三)诗歌化用的主要类型
    三、研究现状
        (一)语言学界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
        (二)概念整合理论研究
        (三)互文性理论研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二章 骈偶类诗歌化用的概念整合分析
    一、诗歌化用段子
        (一)整合项的意义竞争
        (二)诗歌化用段子整合框架
        (三)“糅合”与“截搭”两种类型
    二、集句诗(词)与集句对联
        (一)整合实现的前提
        (二)合成空间下的诗歌意象
    三、骈偶类诗歌化用段子的意义建构过程
        (一)仿拟类诗歌化用段子的意义建构
        (二)组合类诗歌化用段子的意义建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名目、语篇类诗歌化用互文性的概念整合分析
    一、互文性及其与传统互文修辞的区别
        (一)互文性
        (二)互文性与传统修辞互文的区别
    二、名目类、语篇类诗歌化用的互文性
        (一)名目类、语篇类诗歌化用互文类型分析
        (二)名目类、语篇类诗歌化用互文性的模因论分析
    三、诗歌化用互文现象中的概念整合
        (一)互文现象中的空间映射
        (二)互文性与概念整合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诗歌化用的影响因素及语用功能
    一、诗歌化用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
        (二)社会
        (三)文本
    二、诗歌化用的语用功能
        (一)幽默戏谑,协调人际
        (二)意境典雅,传承经典
        (三)寻求认同,产生共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诗歌化用中的低劣性现象分析
    一、低劣性诗歌化用存在的问题
        (一)恶搞经典,亵渎传统
        (二)立意低俗,主旨消极
        (三)逻辑不通,表义不明
    二、低劣性诗歌化用的不良影响
        (一)不利于文化经典的传承
        (二)污染健康的语文生活
        (三)传播消极的思想
    三、针对不良诗歌化用的对策
        (一)加强言语道德建设
        (二)加强学校文化教育
        (三)完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
    本章小结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召唤结构理论下的古诗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 召唤结构理论探析
    第一节 召唤结构理论追溯
        一、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
        二、伽达默尔的阐释学
    第二节 召唤结构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阐释
        二、特征总结
    第三节 召唤结构理论要点提炼
        一、空白
        二、对话
        三、建构
第二章 “空白”理论与古诗词体悟教学
    第一节 古诗词教学中空白理论应用的现状
        一、文本解读过重于空白审美
        二、教学灌输常态于未定创造
    第二节 古诗词中的留白体现及其教学价值
        一、炼字艺术
        二、意象形式
        三、情景关系
        四、多重意蕴
    第三节 空白理论对古诗词体悟教学的启示
        一、诵读巧问促生发
        二、想象填补获感悟
第三章 “对话”理论与古诗词融合教学
    第一节 古诗词教学中对话理论应用的现状
        一、教学结论性指向设计明显
        二、主体间性关系得不到保证
    第二节 对话理论应用于古诗词教学的必要性
        一、古诗词对话基本条件充分
        二、教学方式更趋人文与平等
    第三节 对话理论对古诗词融合教学的启示
        一、弥补空缺强对话
        二、交融视界引共鸣
第四章 “建构”理论与古诗词创新教学
    第一节 古诗词教学中建构理论应用的现状
        一、文本理解一元化倾向明显
        二、学生独特性反应未受尊重
    第二节 建构理论应用于古诗词教学的必要性
        一、诗词鉴赏的高层次活动要求
        二、教学成效与个体发展共存促
    第三节 建构理论对古诗词创新教学的启示
        一、批判思维创新意
        二、走出文本启自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话语转型
        (二)教科书选文研究思维的转换
        (三)21世纪社会生活变革的要求
        (四)个人的实践反思与研究旨趣
    二、研究起点
        (一)研究现状
        (二)概念诠释
    三、研究立场
    四、研究意义
        (一)衔接小学语文课程理论与实践,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二)引导小学语文教师反思自身专业性,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三)深化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研究视域,丰富教科书研究理论
    五、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与主体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主体结构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本质功能探寻
    一、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特色流变
        (一)传承为主:选文体系初建期(1902年-1912年)
        (二)实用为先:选文第一次变革期(1912年-1949年)
        (三)应时开拓:选文第二次变革期(1949年-1977年)
        (四)多元并存:选文第三次变革期(1978年-2000年)
        (五)素养指向:选文第四次变革期(2001年-现在)
    二、21世纪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编写特点
        (一)选文标准明确
        (二)选文特征突出
    三、21世纪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本质功能
        (一)教科书选文是学习语言规范的首要材料
        (二)教科书选文是掌握思维方法的有力工具
        (三)教科书选文是唤醒审美体验的重要媒介
        (四)教科书选文是建构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的专业追求
    一、追寻与创建: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的双重意蕴
        (一)作为普通读者对选文个体本身意义的追寻
        (二)作为专业教师对选文语文学习意义的创建
    二、历史与未来: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的双重对话
        (一)作为普通读者与选文的对话
        (二)作为专业教师与选文的对话
    三、21世纪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的专业追求
        (一)明确自身身份的复合性
        (二)把握理解过程的立体对话
        (三)强调理解内容的素养指向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理论分析
    一、文本解读范式与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辨析
        (一)文本解读范式的内涵
        (二)文本解读范式的主要类型
        (三)“文本解读范式”与“选文理解范式”的本质差异
    二、“文本解读范式”形成的教师选文研究困境
        (一)宏观研究模糊
        (二)中观研究散乱
        (三)微观研究浅表
    三、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本质与类型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本质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可能类型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二)调查范围与样本
        (三)调查工具的编制
        (四)数据与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二、调查结果呈现
        (一)理解观念现状呈现
        (二)理解方法现状呈现
        (三)理解内容现状呈现
    三、调查发现
        (一)“知”“行”反差大
        (二)教师身份单一性强
        (三)理解过程单向度强
        (四)理解内容适切性差
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实然样态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主要类型
        (一)不同理解观念形成的范式类型
        (二)不同理解方法形成的范式类型
        (三)不同理解内容形成的范式类型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特点
        (一)理解范式历史性过强
        (二)理解范式僵化性突出
        (三)理解范式模仿性明显
    三、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实然样态成因探析
        (一)理解观念:对选文语文学习意义思考不足
        (二)理解方法:对批判性思维缺乏全面运用
        (三)理解内容: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把握模糊
第六章 基于专业生存方式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案例分析
    一、案例选择与分析框架
        (一)案例选择
        (二)分析框架
    二、案例分析
        (一)专业意识的独特性分析
        (二)独有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三)特有的专业能力情况分析
    三、根基不牢: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存方式现状
        (一)独特的专业意识片面固化
        (二)独有的专业知识与学科疏离
        (三)特有的专业能力单一薄弱
    四、根基不牢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存方式成因探析
        (一)对学科任务特质认知不清
        (二)具备的学科知识结构不良
        (三)对学科思维方法掌握不足
第七章 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建构
    一、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特点
        (一)理解观念明确指向于专业发展
        (二)理解方法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
        (三)理解内容聚焦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类型
        (一)类型:专业发展型、批判反思型与素养中心型
        (二)专业生存方式独特性的体现
    三、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建构策略
        (一)知其所为:理解观念真实回归于语文学习意义的探寻
        (二)知其所由:理解方法符合小学语文学习特质的需求
        (三)知其所至:理解内容切实回归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语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样态的集中体现
        (二)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实然样态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存状态的客观呈现
        (三)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建构过程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活质量的提升过程
    二、研究反思
        (一)理解范式的内涵本质:在文本解读与选文理解的差异中明确
        (二)理解范式的变革指向:在选文使用的历史与未来的融合中清晰
        (三)理解范式的实然样态:在选文使用的调查与案例的分析中发现
        (四)理解范式的应然建构:在选文使用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生成
    三、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调查问卷
    附录2 :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访谈提纲
    附录3 :六种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典型案例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模糊性的视像化创作处理 ——以《日常》系列毕业创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海森堡与不确定性原理
    1.1 “不确定性”的概念延伸
    1.2 模糊美学的发展
2 模糊性创造的审美特征及其取向
    2.1 什么是“模糊性”
    2.2 中国诗歌中的模糊性审美体验
    2.3 当代艺术中的模糊绘画实验
3 模糊性的视觉路径与“呈现”
    3.1 视觉形象的模糊
    3.2 视觉意图的隐匿
4 《日常》系列毕业创作中的模糊性验证
    4.1 日常生活的记录
    4.2 模糊性的视觉实验
    4.3 《日常》系列中的情感表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初中议论文写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现状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
    1.6 研究方法
2 SOLO分类理论与初中议论文的相关性
    2.1 SOLO分类理论对课标的有益补充
        2.1.1 课标对初中生的议论文能力要求
        2.1.2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增加议论文
        2.1.3 课标对初中议论文评价的指导模糊
        2.1.4 SOLO分类理论对初中议论文评价的操作性指导
    2.2 SOLO分类理论与初中议论文的联系
        2.2.1 注重思维训练
        2.2.2 倾向开放命题
    2.3 SOLO分类理论在议论文评价中的价值分析
        2.3.1 SOLO分类理论对议论文评价的指导价值
        2.3.2 SOLO分类理论对议论文思维的训练
3 基于SOLO分类理论建构初中议论文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3.1 建构初中议论文评价原则依据
        3.1.1 写作能力要求
        3.1.2 写作评价标准
        3.1.3 写作评价因素
    3.2 建构初中议论文评价模型的原则
        3.2.1 层次性原则
        3.2.2 操作性原则
        3.2.3 发展性原则
        3.2.4 过程性原则
        3.2.5 激励性原则
        3.2.6 参与性原则
        3.2.7 一致性原则
4 基于SOLO理论的初中议论文评价维度建构
    4.1 作文评分量表启示
    4.2 建构知识维度
        4.2.1 汉语知识
        4.2.2 文体知识
        4.2.3 写作知识
        4.2.4 文学知识
        4.2.5 语法知识
    4.3 建构能力维度
        4.3.1 搜集材料能力
        4.3.2 组织材料能力
        4.3.3 概括分析能力
        4.3.4 谋篇布局能力
        4.3.5 语言表达能力
    4.4 建构思维维度
        4.4.1 线性思维
        4.4.2 逻辑思维
        4.4.3 批判思维
        4.4.4 聚合发散思维
    4.5 初中议论文评价维度模型
    4.6 初中议论文的等级评定
5 基于SOLO分类理论对初中议论文评价维度赋值
    5.1 设置树状指标变量
        5.1.1 X—知识变量
        5.1.2 Y—能力变量
        5.1.3 Z—思维变量
        5.1.4 L—对应等级
    5.2 树状指标赋值
        5.2.1 X—知识赋值
        5.2.2 Y—能力赋值
        5.2.3 Z—思维赋值
        5.2.4 L—等级赋值
6 基于SOLO分类理论建构初中议论文评价模型和评分量表
    6.1 SOLO分类理论下的初中议论文评价模型
    6.2 质性描述初中议论文评价模型
        6.2.1 前结构水平
        6.2.2 单点结构水平
        6.2.3 多点结构水平
        6.2.4 关联结构水平
        6.2.5 抽象拓展结构水平
    6.3 SOLO分类理论下的初中议论文评分量表
7 基于评分量表评价初中议论文写作案例及建议
    7.1 基于评分量表评价初中议论文写作案例
        7.1.1 单点结构水平作文分析
        7.1.2 多点结构水平作文分析
        7.1.3 关联结构水平作文分析
    7.2 基于评分量表分析初中生议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7.2.1 知识方面的问题
        7.2.2 能力方面的问题
        7.2.3 思维方面的问题
    7.3 基于评分量表对议论文教学提建议
        7.3.1 积累知识
        7.3.2 训练能力
        7.3.3 提升思维
    7.4 基于评分量表为议论文写作设计教案
8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初中议论文习作案例

(9)从接受美学看《天净沙·秋思》翻译中的模糊性传达(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歌的模糊性与接受美学
    (一)接受美学概述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性
二、《天净沙·秋思》中模糊性的体现及翻译
    (一)词语模糊
    (二)句法模糊
    (三)意象模糊
三、总结

(10)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北美汉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二、北美古典诗词研究的“文论本位”倾向
    三、北美清代诗词“文本本位”研究的缺位
    四、研究范围和分期理由
第一章 20 世纪50—70 年代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兴起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区域研究兴起与东亚研究重心的转移
        一、美国汉学研究的政治-经济模式:李又安《人间词话》译介
        二、美国汉学研究的人文-社会模式:《中国文学批评方法:从孔子到梁启超》
    第二节 美国反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古典诗词选集的涌现
        一、词选作为一种批评方式:《中国词选》(1965)
        二、引入中国诗歌传统:《葵晔集:中国历代诗词曲选集》中的清代诗词
        三、对清词经典化地位的认同:白之《中国文学选集》中的清初与晚清词
    第三节 西方女性经典作家的失语与清代女性诗歌选集的滥觞
        一、“垮掉派教父”雷克斯罗斯对清代女性诗作的译介
        二、北美中国女性古典诗歌选集意义的再思考
第二章 20 世纪80-90 年代后期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发展期
    第一节 美国汉学的新趋势与清代诗词阐释理论的多元化
    第二节 清代断代诗词选集的出现及其意义:
        一、清代诗词的异域经典重构:《待麟集:清代诗词》(1986)
        二、诗画互印的审美趣尚:《哥伦比亚元、明、清诗选》(1986)中的清代题画诗
    第三节 世界文学选集丛书中的清代诗词
        一、文本家族:宇文所安《中国文学选集》(1996)
        二、对“纯文学”的“拓”与“破”:梅维恒《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1994)
    第四节 多维度诗词研究的人本主义批评向度
        一、重审边缘化创作主体:保罗·若普的明清青楼诗歌研究
        二、“男性主体视角”与“越界说”:方秀洁的朱彝尊情词研究
        三、“情”与“忠”合一的诗学主张:孙康宜的陈子龙诗词研究
    第五节 叶嘉莹的清词研究:语义学与阐释学互补的研究模式
第三章 新世纪之交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深入期
    第一节 走向文化研究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李惠仪对清诗研究的文化视角
        一、历史记忆与审美超越
        二、易代创伤与清诗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诗歌研究透现缙绅阶层的文化心理
        一、方秀洁:洪亮吉怀旧诗研究
        二、孙康宜:钱谦益的诗歌创作与历史地位
        三、曼素恩:完颜恽珠与《正始集》
        四、舒衡哲:奕寰诗歌研究
    第四节 “物”文化作为研究的切口:施吉瑞《随园:袁枚的人生、文学批评与诗歌创作》(2003)
    第五节 宗教文化作为清代诗歌研究的进路
        一、严志雄:流放诗僧函可
        二、齐皎翰:基督教诗歌研究
        三、管佩达:比丘尼诗歌研究
    第六节 女性诗歌研究的里程碑:伊维德、管佩达《彤管:帝制中国时期的女作家》(2004)
第四章 近十年北美清代诗词研究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视野中的诗词研究学术对话
    第二节 中国文学史中英文版本的跨文化反响
        一、《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的清代诗词
        二、《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清代诗词
    第三节 施吉瑞的郑珍自然诗研究——跨文化生态主义视角
    第四节 清代女性诗词研究体系的建构
        一、易代女性诗学:国族创伤性别越界
        二、拓展闺阁视阈:文化视角历史视角
        三、主题研究细化:女性游历女性编者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诗歌的模糊性和开放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3]基于召唤结构理论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策略研究[D]. 陈姮.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基于整合观的古典诗歌化用研究[D]. 郭瑞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召唤结构理论下的古诗词教学研究[D]. 窦艳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研究[D]. 计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模糊性的视像化创作处理 ——以《日常》系列毕业创作为例[D]. 陈言洲. 湖北美术学院, 2020(12)
  • [8]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初中议论文写作评价研究[D]. 罗贵英.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从接受美学看《天净沙·秋思》翻译中的模糊性传达[J]. 常丹丹. 汉字文化, 2020(03)
  • [10]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D]. 邹丽丹. 吉林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诗歌的模糊性和开放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