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肠炎“有效止泻三点”药物注射剂

急慢性肠炎“有效止泻三点”药物注射剂

一、“特效止泻三联穴”药物注射治疗急、慢性肠炎(论文文献综述)

王贝[1](2021)在《PPI在腹泻治疗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明确PPI在腹泻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进一步完善腹泻治疗方案。方法采用Rct方法,按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随机将105例急性腹泻患者分为实验A组(PPIs联合常规治疗)和对照B组(常规治疗),同理将慢性腹泻患者108例分实验C组(PPIs联合常规治疗)和对照D组(常规治疗),急性腹泻随访时间分别为治疗后第3天、5天、1周,慢性腹泻随访时间为治疗后1周、2周、4周、10周、半年,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腹泻症状的疗效、症状缓解情况、治愈率、住院时间、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处理数据。结果1.(1)PPI治疗腹泻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等因素无关(P﹥0.05),无统计学意义;(2)急性腹泻实验A组平均治愈时间约比对照B组少2天,慢性腹泻实验C组平均治愈时间约比对照D组少4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加用PPI后治愈时间缩短。2.(1)急性腹泻两组治疗前3天、前5天和前7天治疗效果比较:急性腹泻治疗前3天实验A组临床总有效率89.09%显着高于对照B组72%,实验A组临床治愈率60.00%显着高于对照B组40.00%;前5天实验A组临床总有效率98.18%显着高于对照B组88%,实验A组临床治愈率98.18%显着高于对照B组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7天实验A组、对照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8%,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腹泻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临床症状评分对比:急性腹泻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7天临床症状评分实验A组均低于对照B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腹泻两组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B组焦虑评分高于实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慢性腹泻两组治疗前4天、1周、2周治疗疗效比较:慢性腹泻治疗前4天实验C组临床总有效率92.30%显着高于对照D组76.79%,实验C组临床治愈率38.46%显着高于对照D组28.57%;慢性腹泻治疗后1周实验C组临床总有效率96.15显着高于对照D组82.93,实验C组临床治愈率94.23%显着高于对照D组80.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2周实验C组、对照D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4.6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C组临床治愈率98.08%显着高于对照D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慢性腹泻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2周、4周、10周随访临床症状评分对比:慢性腹泻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临床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临床症状评评分实验C组均低于对照D组,但治疗后第4周症状评分高于第2周,第8周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第4周,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慢性腹泻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评分比较:慢性腹泻两组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D组评分高于实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四组治疗期间在恶心、呕吐、皮疹、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PI对急、慢性腹泻治疗均有效,可用于腹泻的临床治疗。2.PPI能缓解腹泻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及提高治愈率。3.PPI对慢性腹泻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与常规治疗无差异。

曾豊婷[2](2018)在《推拿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观察推拿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疗效,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安全、规范、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即推拿配合中药贴敷组)(40例)、推拿组(40例)及中药贴敷组(40例)。治疗组:(1)推拿治疗:手法:推法、按法、揉法、捏法及拿法;穴位:脾经、肾经、板门、内八卦、四横纹、中脘、脊柱;操作:补脾经、补肾经、揉板门各3min,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中脘各1 min,自下到上捏脊5遍,并点揉脾俞、胃俞各1 min。每日治疗1次,14次为1疗程。(2)中药贴敷:取穴:神阙。药物:白术50g、苍术50g、肉桂50g、白胡椒30g、木香30g、丁香30g及党参30g。操作:上述药物烘干,打成极细粉,加入凡士林及适量生姜汁调成膏状,置于医用无菌敷贴上,贴敷于神阙穴。每次贴敷4小时,隔日1次,治疗7次为1疗程。推拿组:推拿治疗、疗程同治疗组。中药贴敷组:药物贴敷、疗程同治疗组。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各组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随访6个月后,观察比较各组身高体重变化。结果:(1)临床有效性观察:三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70.0%、17.5%、10.0%、97.5%;推拿组:47.5%、22.5%、12.5%、87.5%;中药贴敷组:45.0%、20.0%、15%、85.0%。治疗组同其他两组比较,痊愈率及显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2)症状体征综合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推拿组及中药贴敷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综合评分差值分别为:12.86±3.40、11.80±3.77、11.40±3.62。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别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推拿组、单纯贴敷组。(3)安全性比较:三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4)临床远期疗效观察:6个月后随访身高体重变化,治疗组身高体重增长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配合中药贴敷是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较为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普及应用。

王蕊[3](2018)在《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及消胀方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跟随田从豁教授门诊出诊五年,对导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本文是我对老师运用“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脾胃病的系统总结。论文共有三部分内容: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的学术思想渊源;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和临床应用;田从豁教授的经验消胀方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一、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渊源田从豁教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后师从于朱琏和高凤桐两位针灸名家。朱琏教授是新派针灸家,主张中西医结合,重视现代医学的解剖学和穴位的关联,代表着作是《新针灸学》。朱琏身为卫生部门的领导,她一生致力于针灸学的推广传播和科学研究,创办了针灸疗法试验所等研究机构。她鼓励西医大夫进修中医、研究中医。田从豁教授学习了老师严谨的科学态度,辅助老师完成了着作《新针灸学》,并用现代医学的手段对针灸疗法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临床实践。田从豁教授的第二位老师高凤桐,是当时北京市名中医,享有很高威望。高老不仅针灸技术高超,处方用药也非常讲究,治疗是擅长“针药并用”。高老精通经络理论,田从豁教授在高老的指导下翻阅了大量古代针灸学、中医学着作,进一步提升了中医针灸理论水平,并常年坚持气功体会经络奥妙。高老治病常从脾胃入手,调整脾胃气机,讲求扶正祛邪。田从豁教授将高凤桐老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很好地传承下来。田从豁教授认为医学应博取众长。上世纪五十年代,田从豁教授在华中地区任教员期间,遍访当地名医,虚心请教,学到并整理了多位医家的针灸特色技术。田从豁教授将其融入到临床中,形成自已独到的经验。王乐亭老先生的“刺募补虚”法、“老十针”法对田从豁教授治疗脾胃病有很大启发。从跟随老师学习针灸开始,田从豁教授坚持研读中医和针灸的古代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至今仍每日记工作学习日记。成年累月,田从豁教授逐步构建了自已的学术思想。于1997年出版,2011年再版的论着《古代针灸医案释按》,是田从豁教授四十多年来研读古代经典文献后的笔记和感悟,从中可以看出田老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二、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和临床应用1.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脾胃病的辨证特色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关键所在。田老认为气在体内的运动是纵向的环形运动,在一个系统内部,气的运行也遵循这样的规律。田老治疗脾胃病注重肝气的调整,喜用期门等穴位。脾为中土,喜暖而恶寒。因而田老更加重视阳气的顾护。扶阳之法,艾灸最宜。对于脾胃虚损者加以艾盒灸或温针灸。2.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脾胃病取穴特色田老治疗脾胃病,首先确定气机不调的部位,即气结之处,然后在气结上下取穴,使升降有常,气机运转。气结的部位有胃脘和中下腹之分。田老针刺选穴讲求对称美,常两侧对称选穴。田老治疗脾胃病擅用募穴,常用的有胃募中脘、肝募期门、大肠募天枢、心募巨阙,心包募穴和气会膻中。3.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脾胃病针刺手法特色田老认为得气是针刺取得疗效的必要条件。要想达到取得良好疗效,必要得气感,需要“治神”和“守神”。此外练气功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的捷径。田老进针主张双手进针,针刺前先审查气血,切循经络,补泻要配合押手。针刺方向为斜刺,使针尖方向指向气机运转的方向,促进气机的升降运动。即当升则升,针尖向上;当降则降,针尖向下。在补泻手法上,最常用捻转补泻法。田从豁教授医治脾胃病重视顾护阳气,经常使用艾灸盒灸上腹部或脐中。4.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脾胃病常用组穴根据部位分,上腹部常用组穴为期门、中脘、天枢;中下腹有脐周四穴,即肓俞、气海、水分;大脐周四穴,即中脘、天枢、气海。5.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脾胃病的穴位贴敷特色穴位贴敷治疗的药物,要选择性味辛窜开窍之品,或是药物性味厚重,性烈有毒之品,且多生用。此外因制剂工艺要求,药物要易于粉碎机打粉的药物。常用药物有:干姜、乌头、吴茱萸、细辛、花椒、丁香、小茴香、木香、香附、川楝子、神曲、山楂、莱菔子、盐。赋形剂要选择有粘性、或助药力作用的中药,同时避免对皮肤的刺激。穴位贴敷治疗的腧穴要选择易操作,不易脱落的部位。常用腧穴有:中脘、巨阙、神阙、天枢、关元,脾俞、胃俞、肝俞等。其中,神阙穴在贴敷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上可以根据皮肤状况更换腧穴。6.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治疗脾胃病的经验6.1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胃痛的经验田从豁教授医治胃痛,辨证先分虚实,治疗以“调气”为中心。以中脘、膻中或巨阙、天枢为主穴。实证多配合疏肝理气的腧穴,如期门、阳陵泉、太冲等;虚证配合温煦中土,取足三里或脾俞、胃俞等穴,加用灸法。6.2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呃逆的经验田老以为呃逆为气病,首先辨证虚证实症,围绕和胃、降逆、平呃为主要治疗方法。取膻中、中脘、天枢为主穴。此外田老认为呃逆于肺、肝有关,常用宣肺平呃和疏肝平呃之法。选穴取膻中、天突、期门。6.3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泄泻的经验田老以为泄泻由脾胃运化失司,小肠分清泌浊及大肠传导功能受损所导致,病机为脾虚湿盛。取穴为天枢和脐周四穴。6.4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便秘的经验田老认为便秘的病机为腑气不降。病位在中下腹,要调胃肠气机。取中脘、天枢、气海为主穴。三、消胀方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1目的1.1评价田从豁教授消胀方贴敷中脘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1.2筛选出消胀方穴位贴敷方案治疗FD的优势症状组。根据症状改善指标及上消化道造影推测穴位贴敷治疗FD的可能机理。1.3在继承名中医治疗经验的同时,规范穴位贴敷治疗FD的方案,为FD这一常见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并为深入挖掘穴位贴敷疗法的适应疾病范围提供临床依据。2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患者及评价者盲的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门诊患者135例,治疗组90例,对照组45例。将药丸贴于患者中脘穴处。隔天治疗1次,每次6小时,治疗疗程为14天。分别在疗前、治疗7天、治疗14天、治疗结束2周后对受试者进行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的综合疗效评价。部分患者疗前疗后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探索贴敷方对胃蠕动动力方面指标的影响。3结果3.1共126例完成试验。3.2疗效评价:3.2.1主要结局指标:治疗7天与基线比较,,治疗组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以及5项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感、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上腹部胀气的评分均下降,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上腹部不适、餐后饱胀感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较疗前下降,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而上腹部疼痛感、上腹部烧灼感、上腹部胀气评分与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餐后饱胀感及上腹部胀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腹部疼痛感、上腹部不适、上腹部烧灼感、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等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与基线数据比较,治疗组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以及5项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感、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上腹部胀气的评分均下降,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上腹部不适、餐后饱胀感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较疗前下降,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上腹部胀气评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腹部疼痛感、上腹部烧灼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餐后饱胀感评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上腹部疼痛感、上腹部不适、上腹部烧灼感、上腹部胀气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等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周与基线数据比较,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以及5项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感、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上腹部胀气的评分均下降,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上腹部不适、餐后饱胀感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下降,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上腹部胀气评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腹部疼痛感、上腹部烧灼感未见明显好转,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餐后饱胀感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上腹部疼痛感、上腹部不适、上腹部烧灼感、上腹部胀气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等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2次要结局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治疗7天、14天、治疗结束2周时点,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疗前均无明显改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疗前均无明显改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化道造影评价:共21例完成治疗前后的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胃蠕动波通过时间由28.91 ±8.46缩短至25.71 ±9.96,评价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5)。3.2.3安全性评价:在纳入的126例患者中,贴敷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在贴敷后局部轻微过敏,更换胶布后完成试验。对照组2例出现2次药物贴敷后中脘穴局部色红,微痒,予缩短贴敷时间为3小时,未再出现不适,完成试验。4结论4.1本研究是在继承田从豁老师贴敷疗法治疗疾病的临床经验基础上,采用有效经验方剂应用于具有调理气机作用的中脘穴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科学评价其临床疗效。明确了消胀方贴敷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该疗法操作更简便,安全性高。4.2消胀方贴敷中脘穴14天可明显缓解FD患者的临床症状(前44.09±19.31,后.24.22± 15.64),并且针对主要症状中的上腹部疼痛(前3.32±3.52,后1.58±2.40)、上腹部不适感(前6.16±3.51,后3.02±2.97)、上腹部烧灼感(前2.69±3.33,后 1.06±1.93)、餐后饱胀感(前6.28±3.93,后3.69±3.14)、上腹部胀气(前6.02±4.10,后3.29±2.87)均明显疗效。治疗结束后2周仍有效。安慰剂贴敷中脘穴14天可明显缓解FD患者的临床症状(前41.29±18.69,后26.29±14.69),并且针对主要症状中的上腹部不适感(前6.22±3.08,后3.90±3.11)、餐后饱胀感(前7.51±3.26,后5.29±2.77)有明显疗效,对上腹部胀气(前6.20±3.74,后4.15±3.19)有一定疗效。治疗结束后2周仍有效。对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改善不明显。与安慰剂向比较,消胀方贴敷中脘穴14天对于减轻FD患者餐后饱胀感和上腹部胀气症状的疗效更加显着。治疗结束2周时对减轻餐后饱胀感的效果仍较安慰剂明显。餐后饱胀感和上腹部胀气是消胀方贴敷治疗的优势症状组。4.3消胀方中脘穴贴敷治疗可能有助于缩短胃蠕动波通过时间。结合临床研究证实的中脘穴贴敷治疗可以显着改善餐后饱胀感、上腹部胀气,因此提出消胀方中脘穴的贴敷治疗可提高胃蠕动能力,可能为贴敷产生治疗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4.4本研究疗程14天,更长疗程的疗效以及对上消化道造影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明确。研究是以田从豁教授穴位贴敷治疗的经验为基础,采用有效经验方消胀贴采用有效经验方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穴位选取调节上腹部气机的要穴中脘穴。以安慰剂作对照组,采用随机、对照、患者及评价者盲的研究方法,科学评价其临床疗效。该研究明确了消胀方贴敷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确定了餐后饱胀感和上腹部胀气症状为该治疗方法的优势症状组。该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本研究中对照组治疗前后部分症状改善明显。考虑其原因为患者的心理安慰作用与中脘穴的腧穴特异性叠加所致。而二者在FD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机理探索上提示消胀方中脘穴贴敷治疗可能有助于缩短胃蠕动波通过时间,提高胃蠕动能力。

焦莹[4](2017)在《三妙散外用治疗亚急性肛周湿疹(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三妙散外用治疗亚急性肛周湿疹(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对治疗后肛周局部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估对比,证实使用三妙散外用治疗亚急性肛周湿疹(湿热型)的效果,为进一步治疗亚急性肛周湿疹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选择2015年06月-2016年06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亚急性肛周湿疹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三妙散组)35例,对照组(蛇黄膏组)34例。对纳入标准的69例患者进行姓名、年龄、性别的记录,临床资料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记录,进行肛周湿疹、肛门指检、肛门镜检等专科检查,进行中医辨证、证型分析,并对治疗前患者瘙痒自觉症状及局部体征进行积分评价。治疗上两组均予以温水清洗肛门,局部清洁干燥后,试验组采用三妙散制成的软膏外涂肛周,纱布包扎固定;对照组予以蛇黄膏外涂肛周,纱布包扎固定。两组患者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每日用药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在治疗期间,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4天的局部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记录评分,同时注意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3个月对痊愈患者进行随访,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论。结果:1.本研究外用三妙散治疗亚急性肛周湿疹(湿热型),与外用蛇黄膏形成对照,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有33例患者完成试验,总有效率达90.9%,对照组有31例患者完成试验,总有效率达87.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三妙散与蛇黄膏治疗亚急性肛周湿疹(湿热型)疗效相当。2.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体征及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三妙散与蛇黄膏均可明显改善其症状及体征。两组治疗后各症状及体征进行比较,得出在改善瘙痒、皮疹形态、缩小皮疹面积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疗效相当。3.两组在改善渗液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证明三妙散在改善肛周渗液方面疗效优于蛇黄膏外用。4.经统计学分析,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2个疗程后,在各症状、体征及各症状总积分方面,两组组间比较,P均大于0.05,无明显差异。两组组内比较,P均小于0.05,表明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方面有统计学差异,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疗效越显着。5.两组中痊愈的患者3个月随访结果:试验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16.7%;对照组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25.0%;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两组3个月的复发率相当。结论:1.三妙散与蛇黄膏均可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型亚急性肛周湿疹,二者疗效相当;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疗效越显着。2.在改善肛周湿疹瘙痒情况及皮疹形态、缩小皮疹范围方面,三妙散与蛇黄膏疗效相当;3.在改善肛周湿疹渗液方面,三妙散疗效优于蛇黄膏,临床值得推广。4.三妙散与蛇黄膏治疗后3个月随访,两组复发率相当。

唐英[5](2017)在《从MyD88正向调控TNF-α、IL-6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及机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评价益气清湿化瘀综合方案(中药内服、中药灌肠及艾灸)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从MyD88免疫通路调控TNF-α、IL-6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盆腔炎反复发作(气虚血瘀夹湿证)诊断标准的5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中药盆炎康复汤口服+妇科灌肠液灌肠+艾灸治疗,连续用药12周(中药经期不停药;灌肠从经净后开始连续14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艾灸神阙、足三里、关元、中脘四穴,每周3次,经期停用)。健康对照组25例,不予干预。试验组随机选择15例行安全性评价。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MyD88,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IL-6的水平。观察试验组治疗前后各症状体征积分、安全性指标和两组相关探索性指标变化。结果:1.临床观察结果:(1)单项症状、体征疗效:下腹疼痛或坠痛,或腰骶疼痛,经行或劳累后加重、带下量多,色白或黄、体倦乏力、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经血淡暗或有块、脘闷纳呆、口腻、子宫活动受限及压痛、左附件压痛、右附件压痛、左附件增厚及包块、右附件增厚及包块、宫骶韧带增粗及触痛等单项指标疗效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止痛疗效:治疗后,试验组痊愈率24.00%,显效率36.00%,有效率34.00%,总有效率94.00%,治疗前试验组盆腔疼痛评分4.80±1.40,治疗后为1.68±1.10,较治疗前下降3.12±1.62,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体征疗效:治疗后,试验组痊愈率2.00%,显效率56.00%,有效率38.00%,总有效率96.00%,治疗前试验组体征疗效评分9.02±1.99,治疗后为3.60±1.83,较治疗前下降5.42±2.52,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试验组痊愈率0.00%,显效率74.00%,有效率22.00%,总有效率96.00%,试验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疗效评分9.96±3.74,治疗后为4.52±2.21,较治疗前下降5.44±1.53,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复发率:45例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中,盆腔疼痛痊愈和显效的30例患者经治疗停药3月后进行病情评估,其中复发2例,未复发28例,复发率为6.67%。(6)试验组安全性评价:试验过程中发生3例不良事件,其中与研究有关的轻度不良反应2例;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2.探索性指标观察结果:(1)治疗前两组外周血清MyD88的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外周血清MyD88表达水平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外周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TNF-α、IL-6的表达水平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外周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TNF-α、IL-6表达水平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MyD88与TNF-α、IL-6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各指标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气清湿化瘀综合方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气虚血瘀夹湿证),可以明显改善盆腔疼痛症状、体征以及中医证候等方面,且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有效。2.益气清湿化瘀综合方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的疗效机制可能与其下调外周血清MyD88及TNF-α、IL-6的表达有关。MyD88与TNF-α、IL-6在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呈正相关,提示可能主要通过下调血清MyD88进而抑制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3.IL-6比TNF-α可能更适合作为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的诊断检测指标。

王柳青[6](2012)在《基于古代文献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本研究从古代儿科文献入手,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应用。依据古代儿科文献资料所展示的各时期该理论发展的特点,可分四个时段。其一,“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形成,这一时期在唐及五代之前。中医藏象学说最早自成体系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以下简称《素问》)。虽然《素问》中尚无直接论述五脏与六腑之间两两对应关系的文字,但在《素问·金匮真言篇第四》中已经提到了五脏六腑具有逆从、阴阳、表里、雌雄关系;《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中的“五决”诊法则明确指出属于肺的疾病(咳嗽上气)归咎于手阳明、太阴经脉。这就明确了肺与大肠之间可通过经络相联系,而无须借助社会结构的隐喻或五行模式的推导。在《灵枢》中出现了系统的脏腑相合论述,其中“肺合大肠”凡两见。这种相合关系的产生,据当代学者及本文的考证,都与经络学说有关,且在针刺实践中,已经出现了胸中属于肺之病采用刺手阳明络的方法。现存隋唐医学文献中,逐渐将在《素问》、《灵枢》中零散的肺合大肠、手太阴与手阳明为表里的表述摘引出来,作为五脏六腑病证前的重要理论之一其中《诸病源候论》中归纳为肺“与大肠合。大肠为府,主表;肺为藏,主里”。为后世“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归纳奠定了基础。《千金要方》则将肺与大肠结合起来论虚实,记载了“肺与大肠俱实”、“肺与大肠俱不足”的病证及相应的药疗方。同时《素问》肺咳日久移于大肠的病证传变途径也被纳入了五脏六腑病证系统。《外台秘要方》转引的《删繁方》治疗大肠实热、虚寒的方剂表明,药疗法中已经开始出现肺、肠同治的实例。其二,“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最初应用,这一时期为宋金元时期。“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开始在中医儿科中的得到应用。宋代其中两部官修的大型医方书(《太平圣惠方》与《圣济总录》)中,有若干关于肺与大肠关系的重要内容,二书的记载表明,肺合大肠的理论不仅用来解释某些疾病的病因,同时也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治疗,出现了肺病治肠,肠病治肺,或肺肠同治的药疗法。《圣济总录》中还第一次出现了“肺与大肠为表里”的提法,并用来解释血痔的成因。这意味着“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宋代已经最终形成。随着“肺与大肠为表里”理论的广泛运用,宋代儿科着作中也开始采用这一理论。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再次出现了“肺与大肠为表里”的提法,并用来解释小儿变蒸说中。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这一时期的儿科学在临证中可以不受病位的限制,深入探求脏腑相关的病因,辨证用药,为儿科药疗提供了临床依据。其三,“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诊治儿科病种的扩展与理论探讨,该时段主要是明代。明代儿科医书中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相关的内容较多。这一时期众多医家较多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对多种疾病(如肺热、脱肛、赤白痢、便血、麻疹、疳症等)的见证、病机等予以解说。“肺与大肠相表里”(王肯堂)一语在明代几乎取代了宋代出现的“肺与大肠为表里”,被后世学术界广为运用。明代“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学中应用最多的是指导临床用药,其涉及的病种主要为杂病,以属于大肠腑证者(便血、脱肛、痢疾、泄泻、大便不通等)居多,也有属于肺疾(马脾风,咳嗽等证)或肺肠同病者。明代儿科疾病诊治中,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辨析所治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为选择先从肺治或先从肠治,或肺肠同治提供依据。此外,明代还开始总结某些具有肺肠兼顾药性的药物,以便临床选用。其四,“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诊治儿科诸病的深化与医案分析,该时段主要是清代。清代是中医儿科应用和发挥“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最多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疫病流行频繁,危害小儿的疾病甚多,因而促使“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更多地应用于儿科疾病诊治。鉴于儿科理论有“痘出于五脏,疹由于六腑”、“麻乃大肠主之”等说法,且麻疹多犯肺,因此清代“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最多见用于麻疹诊治。此外,清代儿科应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治疗杂病的记载较明代大为增多,但所治的疾病种类仍多局限于属大肠腑证的下部疾患(如脱肛、痢疾、大便不通、便血等),属于肺疾(咳嗽、肺热喘渴等)者甚少。这从一个侧面提示,小儿疾病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病种主要与大肠腑有关。大肠可以发挥驱邪外出的通道作用,因此,“除肺热而不引大肠”,就容易导致“闭门杀贼”之弊。研究提示,“肺与大肠为表里”一语,其在《灵枢》的最早表述法是“肺合大肠”。这种“合”可以体会为配合、对应,也可以理解为两者有一定的络合关系,两者之间还有着以经脉为媒介的联络通道。“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表里”,是引进经络学说阴阳经相表里的说法。在该理论运用的实例中,肺合大肠最多见是功能、气机的上下交流。在生理上二者互相配合,即肺气肃降正常,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传导功能正常,有助于肺气肃降顺畅而呼吸匀调。病理上互相影响,若肺气失于肃降,津液不能下达,或肺气虚弱,推动无力,可见大便困难或秘结。若大肠实热便秘,腑气不通,可影响肺气肃降而咳喘胸满。但是从广义上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已经延伸扩展到了肺系与大肠系。肺系:皮毛、咽喉、胸、鼻;大肠系:大肠、肛门。肺与大肠在生理密切联系,功能上相互协调。肺肠之间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肺病及肠与肠病及肺以下两方面。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逐渐形成于唐及五代以前。其前身脏腑相合理论见于《素问》、《灵枢》有关针刺经脉的篇章,是藏象学说与经络学说渗透交融的产物。其中“肺合大肠”两见于《灵枢》,并已运用于诊断与针刺疗法。隋唐时期药疗法中已经出现肺、肠同治的实例。(2)“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宋金元时期应用于脉诊、药疗,并开始运用儿科学中。《圣济总录》首次出现“肺与大肠为表里”的提法,并用此解释血痔成因。宋金元儿科学开始深入探求脏腑相关的病因,辨证用药,为儿科药疗提供了临床依据。(3)明代众多医家尝试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对多种疾病(如肺热、脱肛、赤白痢、便血、麻疹、疳症等)的病证、病机等予以解说。“肺与大肠相表里”(王肯堂)一语逐渐被后世医学界广为运用。该理论在明代儿科学中有效地指导杂病临床用药,其适用范围比宋金元要广泛得多。(4)清代是肺肠相关理论在儿科中应用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主要表现是越来越多地运用该理论诊治小儿疾病种。“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使大肠成为驱邪外出的通道,避免出现“闭门杀贼”之弊。本文基于系统梳理分析古代儿科文献,全面探讨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形成过程,及该理论应用于古代儿科的范围与特点。进而系统梳理了该理论在古代药疗及儿科中的应用与发展,其中包括脉诊分部、解释小儿变蒸阶段,以及在儿科麻疹及以大肠腑为主的杂病诊治中的运用,并分析其中相关的理论阐述。该理论是儿科病证“外感重肺肠”的一个方面,对总结儿科病证从肺、大肠论治的规律有所裨益。

刘莹,李平[7](2008)在《昆仑穴临床应用规律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昆仑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穴,"经"穴大都分布于前臂、胫部,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可靠,一直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选择昆仑穴,通过对其古代文献记载的研究,以及对其历史沿革的总结,并结合现代临床报道,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手段来提高临床疗效,以期对今后临床有所启发。

陈云[8](2007)在《针刺后溪申脉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针刺后溪、申脉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后溪、申脉治疗颈性眩晕的可能机理。方法: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将66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6例,采用针刺后溪、申脉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1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有效率、症状积分及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临床整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56.7%,经统计学分析,针刺后溪、申脉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针刺颈夹脊穴。②中医症状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5.5%,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症状有效率优于对照组。③TCD指标方面,治疗组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后溪、申脉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有效方法,其效果优于针刺颈夹脊穴。治疗组取得较好疗效的可能机制是:1.针刺后溪、申脉通过调动手、足太阳经远端经气,使气达病所,奏疏通经络气血之功,改善颈项部血液循环,改善其周围组织营养,从而松解颈肩背部痉挛僵硬的肌群,增强衰弱肌群的兴奋性,恢复颈椎动力学平衡,进而缓解对颈部神经和血管的激惹,改善大脑供血,达到治疗颈性眩晕的目的。2.针刺后溪、申脉可能通过督脉和阳跷脉与大脑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及交感干的特殊对应关系,调节颈项头部功能及运动,改善颈项部病理状态,恢复机体功能平衡,从而解除眩晕症状。3.颈项部脊神经及椎旁交感神经干是针刺效应的神经生理学基础。4.针刺效应可能与植物神经的调节有关。

刘竺华[9](2006)在《奥松肚痛泻丸治疗急性肠炎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观察奥松肚痛泻丸对急性肠炎(寒湿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客观评价其治疗急性肠炎(寒湿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指导其在临床的应用。 方法: 1 急性肠炎(寒湿型)患者的确定: 1.1 入选标准 (1) 符合急性肠炎西医诊断标准前四项。 (2) 符合中医寒湿证候诊断标准。 (3) 发病后三天以内。 (4) 年龄18~65岁。 (5) 入选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1) 痢疾、霍乱、伤寒、副伤寒、中毒等引起的腹泻及真菌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 (2) 非感染性腹泻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肿瘤,及药物等非感染因素引起者。 (3) 脱水严重者。 (4) 体温升高达38℃以上者。 (5) 合并严重的全身疾病如心脑血管、肺、肝、肾、内分泌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 (6) 正在使用治疗本病的其他药物者。 (7)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8) 过敏体质或对本品过敏者。 (9) 精神上或法律上的不健全者。 1.3 剔除病例标准 经大便培养确诊为痢疾、霍乱、伤寒、副伤寒等引起的腹泻。 2 设计方案: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 3 给药方案:治疗组:奥松肚痛泻丸5粒/次,3次/日,口服,疗程5天。对照组:和胃整肠丸5粒/次,3次/日,口服,疗程5天。 4 根据观察指标进性疗效评价 4.1 疗效性指标 (1) 症状、体征观察指标 症状:大便次数及性状,腹痛肠鸣,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脘腹闷胀,食欲不振,恶寒。 体征:舌脉,体温,腹部压痛。 (2) 实验室检测指标 大便常规(治疗前后各检测一次) 大便培养(治疗前检测一次)

舒天丽[10](2006)在《《灵枢》足外踝周围穴位处方对三焦元气补益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值得所有中医人不断研习、永不释手的经典。本课题通过对《黄帝内经》下卷《灵枢·口问》篇中,所描述的“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萎厥心悗,补足外踝下,留之”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论和临床研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经络等,最终探索出一组基于经典理论补益三焦元气不足的处方——“三星高照”、“四季平安”。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文献综述及理论探讨、处方分析、适用范围,临床佐证和终结篇。第一部分主要是与课题相关的文献综述,在这里首先明确了本课题的目的,本项课题虽然以文献研究的形式出发,但研究的初衷旨在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究,达到指导临床应用的目的;在这一部分中,还提出了几个数千年来备受争议的问题,包括:《灵枢》经中所说的“补足外踝下,留之”,这足外踝下的穴位究竟是哪一个?从明代着名医家高武之后,直至今天的中医学教科书中,都写着足外踝下的穴位应该是昆仑穴,这是真的吗?究竟这“补足外踝下”指的是一个还是几个穴位呢?此外,曾有部分学者怀疑,“补足外踝下,留之”的方法是衍文,这又是事实吗?上述问题即是本人要研究的内容,在论文的第二部分理论探讨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这部分中,首先探索了“补足外踝下”处方的历史沿革,这是对其进行研究的前提。进而,本人对“同精导气”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因为“同精导气”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针灸起效机制的核心,而采用“同精导气”的方法也正是破解上述千年疑案的钥匙之一;同时,“同精导气”是通过足外踝周围的穴位达到补益三焦元气功能需要采用的针法。但是,仅有着一把钥匙还不够,经典中并没有指明外踝下究竟是哪个穴位有补益三焦元气不足的功能,在本人眼中,它只是给后人指明了一个方向,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沿着这个方向,深入细致地研究,去寻找外踝周围可以补益三焦元气的穴位,从而才能得到破解千年疑案的另一把钥匙。本人通过几年的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首先从文献中找到理论根源,进而通过一些临床病例的证明,最终提出由申脉、丘墟、昆仑组成的“三星高照”处方和加用金门穴的“四季平安”处方。这两组穴位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胆经、膀胱经和奇经八脉,特别是阳跷脉和阳维脉的调节来实现的,其中,奇经八脉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八条经脉与十二正经的关系有如湖泊和河流的关系,河流的盈亏固然可以对湖泊产生影响,而通过对湖泊的调节,达到补充河流之水的目的,可以认为是本文的理论基石之一,也就是通过对奇经八脉的调节,从而达到补益十二经元气的效果。不仅如此,在这两组穴的应用范围方面,本人认为它可以用在治疗以元气虚衰为根本的大多数病症,具有较广泛的治疗范围。对于何种疾病或症状适于使用“四季平安”处方治疗,何时才是较好的治疗时机,以及本处方的保健预防作用,在第三部分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有了理论的支持,尚需要临床的检验。因此,在第四个部分中,本人列举本人采用“补足外踝下”理论,使用“三星高照”和“四季平安”组穴治疗的若干临床病例。从而可以初步表明,此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在结论中,本人对以上各个篇章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可以认为,三焦各部元气不足或卫气虚衰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通过《灵枢》经“补足外踝下”的理论指导,采用“三星高照”和“四季平安”的组穴治疗,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的,也是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的。

二、“特效止泻三联穴”药物注射治疗急、慢性肠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效止泻三联穴”药物注射治疗急、慢性肠炎(论文提纲范文)

(1)PPI在腹泻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急慢性腹泻
        1.1 腹泻概述与诊断思路
        1.2 腹泻病理生理机制
        1.3 急慢性腹泻的致病病因
        1.4 急性感染性腹泻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
        1.5 功能性腹泻与肠易激综合症腹泻型
        1.6 腹泻治疗进展
    2 质子泵抑制剂
        2.1 PPI药理特点
        2.2 PPI的研究进展
        2.3 PPI药物种类及特点
        2.4 PPI的不良反应
        2.5 PPI的临床应用
1.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退出标准
2.实验方法
    2.1 一般资料收集
    2.2 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项目和症状评分
        2.4.1 治疗效果评分
        2.4.2 腹泻临床症状评分
        2.4.3 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2.4.4 不良反应比较
        2.4.5 质量控制
    2.5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四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
    3.2 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3 急性腹泻两组治疗3天、5天和7天治疗效果比较
    3.4 急性腹泻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3.5 急性腹泻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评分比较
    3.6 慢性腹泻两组治疗4天、1周、2周治疗疗效比较
    3.7 慢性腹泻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2周和4周、8周随访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3.8 慢性腹泻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评分比较
    3.9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4 讨论
    4.1 PPI联合常规疗法疗效更好
    4.2 应用PPI可更好的缓解腹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4.3 慢性腹泻的随访
    4.4 慢性腹泻远期疗效不佳的原因
    4.5 功能性腹泻与肠易激综合症腹泻型
    4.6 PPI治疗腹泻实验的优缺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推拿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六)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基础数据分析
        (二)病例分组
        (三)治疗方法
        (四)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三、结果与分析
        (一)治疗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二)治疗结果的比较
讨论
    一、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
        (一)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
    二、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现状
        (一)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现状
        (二)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现状
        (三)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现状
        (四)现代医学治疗厌食症的现状
    三、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分析
        (一)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分析
        (二)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疗效分析
        (三)推拿配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3)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及消胀方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渊源
    1 田从豁教授学术成长道路
        1.1 拜名师,踏上成才之路
        1.2 广结友,汇众家之所长
        1.3 读经典,参悟医理之妙
    2 “调理气机”理论源流及各家学术观点
        2.1 “气机”理论发展历史
        2.2 气机理论的各家学术观点
第二部分 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内容和临床经验
    1 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脾胃病的辨证特色
        1.1 气的运行是纵向环形运动
        1.2 疏利肝气
        1.3 “注重温阳
    2 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脾胃病取穴特色
        2.1 确定气结,上下取穴
        2.2 左右配穴
        2.3 擅用募穴
    3 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脾胃病针刺手法特色
        3.1 得气是前提
        3.2 双手进针
        3.3 斜刺
        3.4 捻转补泻
        3.5 艾灸
    4 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脾胃病常用组穴
        4.1 上腹部
        4.2 脐周四穴
        4.3 大脐周四穴
    5 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脾胃病的穴位贴敷特色
        5.1 穴位贴敷治疗的药物选择
        5.2 穴位贴敷治疗的腧穴选择
        5.3 穴位贴敷治疗脾胃病的注意事项
    6 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治疗脾胃病的临床应用
        6.1 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胃痛的经验
        6.2 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呃逆的经验
        6.3 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泄泻的经验
        6.4 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学术思想治疗便秘的经验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消胀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1.1 古代医学文献研究
        1.2 现代中医文献研究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西医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研究
        2.3 诊断和临床分型
        2.4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3 临床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总结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4)三妙散外用治疗亚急性肛周湿疹(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诊断标准
        2.2.2.1 诊断依据
        2.2.2.2 证候分类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和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药物来源
        3.2.1 试验组
        3.2.2 对照组
    3.3 治疗方法及疗程
4 注意事项
5 应急处理
6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6.1 观察内容及指标
        6.1.1 瘙痒积分
        6.1.2 皮疹面积积分
        6.1.3 皮疹形态积分
        6.1.4 肛周渗液积分
    6.2 疗效判定标准
        6.2.1 观察判定方法
        6.2.2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6.3 安全性评价
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8 研究结果与分析
    8.1 入组人群分析
    8.2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
        8.2.1 性别比较
        8.2.2 年龄比较
        8.2.3 瘙痒积分比较
        8.2.4 皮疹面积积分比较
        8.2.5 皮疹形态积分比较
        8.2.6 渗液积分比较
        8.2.7 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
    8.3 治疗结果分析
        8.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积分比较
        8.3.1.1 试验组治疗前后瘙痒积分比较
        8.3.1.2 对照组治疗前后瘙痒积分比较
        8.3.1.3 两组治疗后瘙痒积分比较
        8.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疹面积积分比较
        8.3.2.1 试验组治疗前后皮疹面积积分比较
        8.3.2.2 对照组治疗前后皮疹面积积分比较
        8.3.2.3 两组治疗后皮疹面积积分比较
        8.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疹形态积分比较
        8.3.3.1 试验组治疗前后皮疹形态积分比较
        8.3.3.2 对照组治疗前后皮疹形态积分比较
        8.3.3.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皮疹形态积分比较
        8.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渗液积分比较
        8.3.4.1 试验组治疗前后渗液积分比较
        8.3.4.2 对照组治疗前后渗液积分比较
        8.3.4.3 两组治疗后渗液积分比较
        8.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8.3.5.1 试验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8.3.5.2 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8.3.5.3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8.3.6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疗效比较
        8.3.6.1 试验组治疗1个疗程与2个疗程疗效比较
        8.3.6.2 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与2个疗程疗效比较
        8.3.6.3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8.4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对比
    8.5 安全性评估
    8.6 结果分析
9 讨论
    9.1 中医学对肛周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9.2 西医学对肛周湿疹的病因、病理的认识
        9.2.1 病因
        9.2.1.1 内因
        9.2.1.2 外因
        9.2.1.3 诱发因素
        9.2.2 病理
    9.3 肛周湿疹的临床表现
        9.3.1 症状
        9.3.2 体征
    9.4 分类
        9.4.1 按病情分类
        9.4.2 按皮损特点分类
    9.5 肛周湿疹的治疗
        9.5.1 中医治疗
        9.5.1.1 中药内服
        9.5.1.2 中药熏洗治疗
        9.5.1.3 中药及中成药外用
        9.5.1.4 穴位埋线疗法
        9.5.1.5 针刺
        9.5.1.6 小针刀
        9.5.2 西医治疗
        9.5.2.1 口服抗组胺类药物
        9.5.2.2 口服甘草酸类药物
        9.5.2.3 非特异性抗敏药物的应用
        9.5.2.4 免疫调节剂
        9.5.2.5 糖皮质激素、抗菌素外用
        9.5.3 物理治疗
        9.5.4 肛周封闭治疗
        9.5.5 手术治疗
    9.6 预防与调护
    9.7 中药外用治疗的机理及优点
        9.7.1 中药外用的机理
        9.7.2 中药外用的优点
    9.8 蛇黄膏作用机理探讨
        9.8.1 蛇黄膏的来源及药物组成
        9.8.2 蛇黄膏方解
        9.8.3 蛇黄膏现代药理学研究
    9.9 三妙散作用机理探讨
        9.9.1 三妙散的来源及药物组成
        9.9.2 三妙散方解
        9.9.3 三妙散现代药理学研究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5)从MyD88正向调控TNF-α、IL-6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诊断标准
        1.2.2 气虚血瘀夹湿证辨证标准
        1.2.3 中医症状、盆腔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1.2.3.1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1.2.3.2 盆腔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3.1 试验组纳入标准
        1.3.2 对照组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1.6 中止试验标准
    2.研究方法
        2.1 试验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样本含量
        2.2 治疗方案
        2.2.1 试验组
        2.2.2 对照组
        2.2.3 随访
        2.2.4 合并用药
        2.2.5 标本采集
        2.3 材料及方法
        2.3.1 ELISA法检测血清MyD88的水平
        2.3.2 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NF-α、IL-6的水平
        2.4 观测项目指标
        2.4.1 生物学指标
        2.4.2 安全性评价指标(随机15例)
        2.4.3 探索性检测指标
        2.4.4 疗效性评价指标
        2.4.5 观测时点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依从性评价标准
        2.7 不良事件的观察与分析
    3.统计分析
        3.1 分析数据集
        3.1.1 全分析集(FullAnalysisSet,FAS)
        3.1.2 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Set,PPS)
        3.1.3 安全性数据集(SafetySet,SS)
        3.2 统计分析内容
        3.3 统计分析方法
        3.3.1 统计描述
        3.3.2 统计表达
    4.试验结果
        4.1 病例分布
        4.2 可比性分析
        4.2.1 人口学特征
        4.2.2 生命体征
        4.3 患者一般情况
        4.3.1 年龄情况
        4.3.2 病程情况
        4.4 疗效性评价
        4.4.1 单项症状、体征疗效
        4.4.2 止痛疗效
        4.4.3 体征疗效
        4.4.4 中医证候疗效
        4.4.5 疗效评定结果小结
        4.5 复发评价
        4.6 安全性分析
        4.6.1 生命体征
        4.6.2 实验室检查
        4.6.3 安全性评价总结
        4.7 探索性指标的检测
        4.7.1 MyD88的检测
        4.7.1.1 治疗前两组外周血清MyD88表达水平
        4.7.1.2 试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MyD88表达水平
        4.7.2 TNF-α、IL-6的检测
        4.7.2.1 治疗前两组外周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
        4.7.2.2 试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
        4.8 MyD88/TNF-α、IL-6通路及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研究结果分析
        5.1 临床观察结果
        5.2 探索性指标观察结果
    6.结论
    7.讨论
        7.1 西医学对盆腔炎反复发作的认识
        7.2 中医学对盆腔炎反复发作病因病机的认识
        7.3 盆炎康复汤的方药分析及临床加减
        7.3.1 盆炎康复汤的方药分析
        7.3.2 临床加减
        7.4 盆炎康复汤的现代药理学探讨
        7.5 妇科灌肠液的疗效机制探讨
        7.6 艾灸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的疗效机制探讨
        7.7 MyD88对炎性因子TNF-α、IL-6的正向调控
    8.主要工作与创新
        8.1 主要工作
        8.1.1 临床观察
        8.1.2 实验研究
        8.2 创新点
    9.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文献综述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三:在校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6)基于古代文献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一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现代研究概况
    1.1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实验研究概况
        1.1.1 肺病治肠的实验研究
        1.1.2 肠病治肺的实验研究
        1.1.3 肺病及肠的实验研究
        1.1.4 肠病及肺的实验研究
        1.1.5 经络与腧穴相关性
    1.2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1.2.1 肺肠相互影响的临床表现
        1.2.2 肺病治肠
        1.2.3 肠病治肺
    1.3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现代机理研究概况
        1.3.1 从胚胎发育学角度来看
        1.3.2 从肠道气体排泄途径的角度来看
        1.3.3 从肺与消化道免疫相关性的角度来看(公共黏膜免疫)
        1.3.4 从神经内分泌学
        1.3.5 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角度来看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应用现代研究概况
    2.1 理论研究
    2.2 临床研究
        2.2.1 肺病治肠
        2.2.2 肠病治肺
        2.2.3 肺肠同治
    2.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古代儿科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研究
    1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形成及逐步完善(唐及五代以前)
        1.1 《素问》藏象学说中的肺与大肠
        1.2 《灵枢》中脏腑相合理论的由来
        1.3 隋唐医学文献中的肺合大肠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2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最初应用(宋金元时期)
        2.1 北宋两部大型医方书所记载的肺与大肠关系
        2.1.1 寸口脉分部对应脏腑
        2.1.2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临证应用
        2.2 “肺与大肠相表里”在儿科学中的应用
        2.2.1 解释小儿生理特征(变蒸)
        2.2.2 解释小儿病理特点
        2.2.3 指导小儿病证诊治
    3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诊治儿科病种的扩展与理论探讨(明代)
        3.1 继承前代小儿变蒸脏腑相续说
        3.2 肺与大肠的相关诊法
        3.3 小儿肺与大肠病机说
        3.4 小儿肺与大肠疾患治法
        3.4.1 肠病及肺,先治肺
        3.4.2 肺病及肠,先治肠
        3.4.3 肺肠同治
        3.5 肺肠兼治药物举例
第二部分 古代儿科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临床实践研究
    1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对邪出通道的启示
    2 “肺与大肠相表里”诊法应用的扩展
    3 “肺与大肠相表里”在麻疹诊治中的应用
    4 “肺与大肠相表里”在其它常见儿科病证诊治中的应用
        4.1 脱肛
        4.2 咳嗽
        4.3 肺热
        4.4 痢疾
        4.5 大便不通
        4.6 大便下血
    5 基于肺肠关系的小儿用药
第三部分 儿科文献中应用肺肠相关理论的典型医案分析
    1 肺病及肠
        1.1 肺病及肠,先治肺
        1.2 肺病及肠,先治肠
        1.3 肺病及肠,肺肠同治
    2 肠病及肺
    3 肺肠同病
        3.1 肺肠同病,先治肺
        3.2 肺肠同病,先治肠
        3.3 肺肠同病,肺肠同治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形成与内涵
        1.1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形成
        1.2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内涵
        1.2.1 脏腑功能对应关系
        1.2.2 肺与大肠的病机、病理对应关系
    2 儿科文献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记载的基本情况
    3 儿科文献中记载的肺肠相关疾病证型分析
    4 儿科文献中记载的肺肠相关疾病组方用药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7)昆仑穴临床应用规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昆仑穴穴位概述
    1.1 出处
    1.2 别名
    1.3 位置
2 昆仑穴古代文献证治记载
    2.1 内科疾病
        2.1.1 心胸疾病
        2.1.2 胃肠疾病
        2.1.3 前阴疾病
        2.1.4 神经、肌肉关节疾患
        2.1.5 神志疾患
        2.1.6 全身疾患
    2.2 头面及五官疾病
    2.3 妇科疾病
    2.4 小儿疾患
    2.5 外科疾病
3 昆仑穴现代文献证治论述
    3.1 腰腿疾患
        3.1.1 腰椎间盘突出症
        3.1.2 急性腰扭伤
        3.1.3 足膝疼痛
        3.1.4 急性踝关节扭伤
        3.1.5 腰骶小关节滑膜嵌顿
        3.1.6 坐骨神经痛
    3.2 眼肌麻痹
    3.3 落枕
    3.4 肩关节周围炎
    3.5 枕神经痛
    3.6 皮肤病
    3.7 霍乱
    3.8 跖疣
    3.9 急、慢性肠炎
    3.10 妇科疾患
4 结语
    4.1 “经”穴主治的特点
    4.2 古代文献之启示
    4.3 展望

(8)针刺后溪申脉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一) 病例选择
        (二) 一般情况
    二、研究方法
        (一) 分组方法
        (二) 治疗方法
        (三) 观察指标
        (四) 疗效评定标准
        (五) 统计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 临床整体疗效比较
        (二) 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三) 治疗前后各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四) 经颅多普勒(TCD)指标检测
    四、典型病例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一) 《内经》对该病的认识
        (二) 后世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三) 对本病临床表现的分析
    二、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和治疗
        (一) 颈性眩晕的病理基础
        (二)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
        (三) 颈性眩晕的治疗
    三、疗效机理探讨
        (一) 中医治疗机理
        (二) 西医治疗机理
    四、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详细摘要

(9)奥松肚痛泻丸治疗急性肠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郑重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临床研究
    诊断标准
    试验方案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分析
结论
讨论
    祖国医学对急性肠炎的认识
    现代医学对急性肠炎的认识
    组方药效分析
    现代药理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灵枢》足外踝周围穴位处方对三焦元气补益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理论探讨
    1.1 究竟三焦元气不足是什么?
    1.2 针灸治疗三焦元气不足
    1.3 处方的历史沿革
    1.4 “东垣针法”与《灵枢》
    1.5 第一个千年疑案——足外踝下的具体穴位到底是哪一个?
    1.6 第二个千年疑案——“足外踝下”的穴位,真的就是指昆仑穴吗?
    1.7 第三个千年疑案——单穴与多穴的讨论
    1.8 足外踝下的穴位,应该是申脉穴才对!
    1.9 “补足外踝下留之”治疗上中下三气不足或三焦元气衰王的方法是衍文吗?
    1.10 真正的千年疑案——外踝部的穴位从没有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
    1.11 破解千年疑案——组编合理的穴位处方,来填补针灸治疗学中的历史空白
    1.12 三焦元气不足处方的可能正确答案——“四季平安”
第二部分 处方分析
    2.1 处方之来龙去脉
    2.2 研究路线的选择
    2.3 “同精导气”针法的剖析
    2.4 “同精导气”的特点之一
    2.5 “同精导气”的特点之二
    2.6 “同精导气”的特点之三
    2.7 “同精导气”的特点之四
    2.8 “同精导气”的特点之五
    2.9 为何补益三焦元气衰王时,主要取穴于足外踝周围之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理由之一
    2.10 为何补益三焦元气衰王时,主要取穴于足太阳膀胱经理由之二
    2.11 选用膀胱经穴位之理由之三
    2.12 “四季平安”处方,重点选用膀胱经穴位理由之四
    2.13 上气不足、中气不足、下气不足是否就是“三焦元气衰王”?
    2.14 三焦元气与奇经八脉的关系
    2.15 要治三焦元气不足,必须在外踝周围采用多穴处方
    2.16 “三星高照”穴位处方选用申脉的理论根据
    2.17 “三星高照”穴位处方选用丘墟的理论根据
    2.18 “三星高照”穴位处方选用昆仑的理论根据
    2.19 “三星高照”穴位处方
    2.20 试解“春生之气”乃胃气别名之谜
    2.21 选用金门穴的理论根据之一
    2.22 选用金门穴的理论根据之二
    2.23 “四季平安”穴位处方
    2.24 从十二经气血多少的角度,来看“四季平安”穴位处方的合理性
    2.25 按五行关系来看“四季平安”穴位处方的合理内涵
    2.26 足外踝周围穴位配合“同精导气”的针法来补益三焦元气不足的功效特点——“精中生气,气中生精”的妙用
    2.27 “四季平安”处方与补中益气汤
    2.28 用“同精导气”的针法,取内踝周围的穴位,是否同样可以治疗三焦元气不足之病呢?
    2.29 关于阳维脉独与手足阳明经绝缘之我见
    2.30 本处方是气虚病的“治本的总方”
第三部分 适用范围
    3.1 “四季平安”的针穴处方主治一切元气虚的病症
    3.2 适用范围的关键在于“审证求因”
    3.3 处方之适用范围和使用时机
    3.4 “四季平安”的穴位处方能治阴火
    3.5 处方与五乱之病
    3.6 “四季平安”穴位处方将是针灸保健医学和针灸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7 足外踝周围的“四季平安”穴位处方,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第四部分:临床佐证——本处方所适用的临床医案实录
    4.1 本处方的构成:“四季平安”针方加上“同精导气”的针法
    4.2 病例一:治全身肌萎缩:“痿证”
    4.3 病例二:治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
    4.4 病例三:治脾虚健忘症
    4.5 病例四:治老年痴呆症
    4.6 病例五:治气阴两虚证
    4.7 病例六:治肾阳虚之夜尿频繁及足跟骨痛证
    4.8 病例七:美容治疗及下肢麻木:“脾痨”
    4.9 病例八:治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症:“癃闭”
    4.10 病例十:治“面瘫”得降血压的效果
    4.11 临床佐证之心得
第五部分 结论
    5.1 卫气失常为百病之母——三焦元气不足,是卫气虚弱之证
    5.2 “四季平安”的针方,是利用奇经八脉来增补三焦元气的治本总方
    5.3 “同精导气”针法的特点
    5.4 既然已经创编了“三星高照”穴位处方,为什么再来一个“四季平安”处方?
    5.5 “四季平安”穴位处方的适用范围是前途无量的
附录
    附录1 阴阳元气之循行规律初探
    附录2 “足外踝下”有昆仑穴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特效止泻三联穴”药物注射治疗急、慢性肠炎(论文参考文献)

  • [1]PPI在腹泻治疗中的作用[D]. 王贝. 西安医学院, 2021
  • [2]推拿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研究[D]. 曾豊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田从豁“调理气机”学术思想及消胀方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D]. 王蕊.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4]三妙散外用治疗亚急性肛周湿疹(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焦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5]从MyD88正向调控TNF-α、IL-6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及机制[D]. 唐英.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6]基于古代文献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儿科中的应用研究[D]. 王柳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2)
  • [7]昆仑穴临床应用规律初探[J]. 刘莹,李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08(01)
  • [8]针刺后溪申脉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D]. 陈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3)
  • [9]奥松肚痛泻丸治疗急性肠炎临床研究[D]. 刘竺华. 湖北中医学院, 2006(10)
  • [10]《灵枢》足外踝周围穴位处方对三焦元气补益作用的研究[D]. 舒天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急慢性肠炎“有效止泻三点”药物注射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